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新聞報道 >

我們的小纜車觀摩課評課稿範文

我們的小纜車觀摩課評課稿範文

《我們的小纜車》周老師執教的觀摩課,筆者有幸聆聽收穫頗豐,現談三點思考。

我們的小纜車觀摩課評課稿範文

一、 對導入部分學生“意外”的思考

在導入時,周老師請學生來完成自制的《運動和力》“連連看”。周老師用的是圖片,分別是馬車、汽車、電瓶車、纜車,對應的是馬力、拉力、電力、汽油。學生在連接時把馬車連成拉力,纜車連成馬力。周老師面對這個情況覺得頗出意外,在説課時也談到這個環節認為是在出乎意外。筆者認為,這個意外並非意外,仔細分析,纜車其實不是和馬車、汽車、電瓶車在同一類的,後三者都以動力命名,纜車的“纜”只是一個傳遞力的裝置,它的動力雖然大都以電力為主,但是從理論上講,它的動力可以是任何一種。所以學生在這裏分不清楚實際上是有原因的。

二、對學生安裝小纜車活動的思考

這是本課的第二個環節,周老師在出示一輛小車和一些輔助材料後,提出活動任務:用這些材料完成小纜車的製作,並讓纜車在桌面運動起來。出示指導提示:如果在活動製作的過程中有問題困難,可以參閲書本70頁的安裝一個小纜車“活動指導”。

這個活動的安排和佈置,一點也不拖泥帶水,完全放手讓學生自主操作,在操作中解決問題,分享經驗,交流合作。從安裝結果看,每個小組都安裝測試成功,從操作活動後的交流彙報中看,學生能主動提出並解決關鍵的問題——“繩長”,其他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也在教師的引導中得以明確。很好地完成了階段性的教學目標

在單元的起始課的第一環節,周老師敢於這樣放手,筆者覺得這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對新課程的徹底感悟,對探究活動的真正理解。周老師在這個環節上的設計和處理,完全顛覆了這幾年公開課中常見的以操作前指導為虎頭、操作和交流為蛇尾的不合理設計,實現了關注操作、關注交流的教學要求。

三、對學生在改進後裝置上操作的思考

周老師在對比實驗中“引進”了國中的一套有軌道的教學設備。用這套設備後,學生的實驗過程是順利的,結果也理想。課後筆者經常在思考,如果不用那套設備,就讓學生在桌面上實驗(當然現場的桌子是單人桌,需要教師準備一塊長的木板)會怎麼樣。至少,學生在前一個操作活動的經驗可以用上了,教師不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介紹指導新的裝備;車子在桌面的運動的時間慢一些,不會像新裝備上一樣一溜而過(大部分都是一秒多時間,相差的數據只是零點幾秒),慢一些更便於學生準確計時,更便於觀察獲得意外的發現,也許喻伯軍老師提出的車子運動的“加速度“問題學生就會發現了。

當然,這一點我們無法嘗試,所以筆者只能“思考”而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xinwen/8m0gl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