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家長會演講稿 >

家長會觀摩課發言稿大綱

家長會觀摩課發言稿大綱

各位家長朋友,大家好!

家長會觀摩課發言稿大綱

非常感謝大家百忙中能抽空參加這個非常有意義的活動,我也很榮幸能借助這個平台和大家交流關於孩子教育的問題。

我是一線教育工作者,又是孩子的母親,這樣的雙重身份使得我對孩子的教育問題比較關注。我希望自己能做個學習型的家長和老師,與時俱進,不斷學習,從而不斷提升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形象和影響力,我想在座各位恐怕也有這樣的願望。眾所周知,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社會、學校、家庭三方面協同一致的作用力。社會複雜,一言難盡;學校呢,是個專門的育人機構,就我們學校來説,上至領導下到普通教工,我們日思夜想的問題就是:怎樣讓您的孩子在這裏健康快樂的成長。這也是我們的職責所在。我們比較成熟的方法措施會在嚴格的規章制度和教學常規中得到體現和落實,並會日趨完善,在此,我也不一一彙報;今天我想借助這個機會和家長朋友交流一下我對家庭教育的心得體會,不當之處,敬請指正。

一、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我對家庭教育的認識的話,那就是:

有無科學而藝術的家庭教育,孩子將會呈現給你一個不一樣的未來。

我們來看一組圖片:

1、藥家鑫---簡單粗暴的“強權家長”演繹的人間悲歌。

一個風華正茂的大三學生為何會如此殘忍地故意殺害一個鮮活的生命?媒體是這樣分析的:藥家鑫的父母親為了練琴經常打罵他,這樣,他練鋼琴的過程其實一直也是個心理畸變的過程。可以猜測,為練鋼琴而打罵孩子,甚至把他關到地下室,肯定只是他家中錯誤教育的冰山一角,日常生活中藥家鑫的父母又有多少吹毛求疵的行為?儘管家長主觀意圖也不想坑害自己的孩子,是想讓他出色,但病態的教育必會導致病態的成長,長期以來的苛求、責難、體罰,客觀上就會製造出一個心理和道德的變態者。

教育專家尹建莉這樣説:

粗暴地管理孩子的“強權家長”最具破壞性,他們正是產生罪犯的“温牀”。 幾乎所有的混蛋背後都有一個混蛋家長。

導致藥家鑫暴力行為的,就是他家長的“教育方式”;

把藥家鑫送上死路的,正是他的家長的粗暴和自以為是。

2、藍極速網吧縱火案——父愛缺失的悲情演繹。

XX年6月16日,北京一非法網吧“藍極速網吧”發生火災,帶走了25條年輕的生命。兩名縱火男孩和一名涉案女生均為父教嚴重缺失的孩子。

可以説藍極速網吧縱火案是父愛缺失的悲情演繹。

3、“虎和熊貓”締造林書豪神話:嚴格要求+開明支持+興趣培養

最近10天,一個名為林書豪的華裔球員,不僅成為世界體壇的風雲人物,也是多年來罕見的平民勵志英雄。這位哈佛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在nba賽場,以個人的出色表現,帶領所在尼克斯隊直取7連勝,成為與巨星科比比肩的人物。

《紐約每日新聞》評論稱,林書豪的父母是“虎和熊貓的結合體”,一方面對林書豪給予了高期望,但另一方面也給予了不求回報的支持。

林書豪的媽媽確實是一隻老虎。她曾經因為林書豪在高中時得到一個a-,而打電話給籃球教練,威脅不讓林再打籃球;同時她又是個熊貓,當林書豪即將在哈佛大學畢業時,她不僅接受了兒子去闖nba而不是讀mba的決定,而且堅定地支持他。

林爸喜歡籃球,經常帶他打籃球,即使高中時林書豪的身高只有1米6,林爸仍然興致勃勃。當然,前提是“完成作業”。

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系助理教授秦寶蓮博士對記者説:“如果林書豪的父母不讓他去打球,只是去學習,那現在我們就見不到他的成功了。按照孩子的興趣去培養他們,而不是讓他們去做家長願意的事情。”

嚴格要求+開明支持+興趣培養締造了林書豪神話。

另外,像哈佛女孩劉亦婷,媽媽能夠出書宣傳自己的教育方法,也足見其對家庭教育的重視;鋼琴王子郎朗的父親為培養髮展孩子的興趣辭去工作,全國乃至全世界奔波。可以説他們的輝煌成就得益於良好的家庭教育。

可以這樣説:科學而藝術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助推器。

那麼家庭教育如何開展呢?下面我結合近些年來的工作實踐,給大家介紹幾種簡單易行的實用方法

二、家庭教育的方法

(一)思想引導法。

中學生不像國小生那樣幼稚,也不像成年人那樣思想成熟,處於思想發展未定型時期,大有可塑性。思想是一切行為的基礎,家庭教育首先是對孩子思想的引導,日常生活中要堅持不懈地向孩子灌輸優良的思想甘露。這個過程切忌枯燥的理論説教,要善於"結合"、"滲透",把思想引導滲透到他參與的各項活動中,見縫插針地進行及時的引導。

(二)目標鼓勵法。

目標鼓勵就是根據"水漲船高"之理,幫助孩子在不同階段設計具體明確的學習目標,使孩子方向明晰、努力見效。當然這個目標要因人而異,因時而變,像摘蘋果一樣,跳一跳可以夠得着。可以是表格形式,曲線圖,或者文字分析。

(三)形象感召法。

喊破嗓子,不如做好樣子。家長的榜樣示範作用對孩子健康成長有着強烈的感召力。家長努力工作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孩子做出表率,就能帶出你所理想的孩子。這就是我們前面講到的要做個學習型家長的原因。

(四)談心疏導法。

家長要針對孩子在不同時機、不同原因中暴露出的心理、思想問題,及時進行談心疏導。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做到"三勤",即勤瞭解孩子在學習中的思想反映;勤觀察孩子在學習中的精神狀態;勤談心及時疏導孩子的思想疙瘩。由於身體原因學習跟不上的,要多鼓勵少指責,幫助其"趕隊";對因對學習科目不感興趣產生厭煩情緒的,要勤敲打多引導,幫助增強興趣;對因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泄氣的,要心平氣和地幫助其分析原因,找準癥結,鼓勵士氣;對因在校和同學老師發生口角,影響學習勁頭的,要耐心開導,熱情幫助化解。

(五)獎懲激勵法。(略)

在思想教育的前提下,運用獎勵、批評手段,也是調動學生積極性的一種有效方法。獎勵要以精神獎勵為主,物質為輔。如果孩子考試成績突出,在學校獎勵的基礎上,家長可口頭表揚,還可以向親友通報,擴大讚揚範圍,也可以優先購買學習用品、日用品,還可以逛公園、打遊戲機(家用)、看電影等。對學習不認真,考試成績較差時,要嚴厲批評,該處罰的一定處罰。使孩子始終都有一種學習壓力,切實改變"學好學壞一個樣,學與不學一個樣,學多學少一個樣"的現象,創造好學上進的光榮風尚。

(六)生活調節法。

家長要講究科學方法,調節好孩子生活,讓孩子在有限的條件下吃好玩好,創造有利發揮智力的環境。家長要利用節假日、工作學習間隙,多組織開展家庭文體活動、遠足郊遊活動等,來調節孩子生活。同時還要根據孩子生理承受能力,科學安排學習,做到有張有弛,勞逸結合,保證孩子以飽滿的熱情、旺盛的精力投入到學習中去。

這一系列方法説着簡單做着難,有心、不煩是關鍵。

這一系列家庭教育方法順利有效實施,前提條件是家長和孩子有着比較融洽的關係,能夠很好地溝通交流,但這也正是很多家長苦惱的問題。很多家長反映,孩子一回家就鑽進自己的房間,根本不和你交流,尤其是男孩子。下面我想重點談談這個問題。

三、高中生不願與家長溝通交流的問題

我們先看一個典型案例:

XX年春節剛過,四川省羅江縣5名高中生集體離家出走,原因都是家裏太壓抑了,想到外面走一走,冷靜地思考自己的未來。其中一位平時成績很好的高二女生在家書中寫道:"我真的很壓抑,很不開心,我害怕媽媽的眼淚、爸爸的歎息和你們那種傷心的眼神。你們是好父母,但是你們忽略了我的感受。生活讓我覺得好艱辛,沒有滿足,全是失望,我感覺不到快樂,只覺得壓抑、痛苦。"

家長可能會委屈:我很愛自己的孩子呀,可全是為了你好,可為什麼會感到不幸福。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一)成因分析:

從孩子自身來説有兩個原因

1、首先,,這是青春期的生理現象。

①高中生正處在心理上脱離父母的,"斷乳期",這個時期的孩子往往呈現出"自主性"和"閉鎖性"的特點。②他們的自我意識明顯增強,總想嘗試着脱離父母的保護;他們的內心世界不輕易表露出來,不大愛對長輩講話了。但是對父母感情還是很真摯的。

2、其次,孩子的壓力太大。從國小到大學,壓力最大的是高中學段。在家裏,爸爸、媽媽要孩子給家長爭氣,在學校,領導、老師要孩子為學校爭光。社會上,對孩子優劣的認同只是片面地看孩子是否考上了名牌大學。一天到晚10多個小時的學習,不少孩子身心疲憊不堪。巨大的心理壓力已經把孩子壓得喘不過氣來,父母再説些他們不感興趣話題,孩子怎不反感?

這是孩子壓抑想逃避的客觀原因。

從家長角度也有兩個原因

3、第三,父母的言行失當。孩子不願意與父母溝通,很大一部分原因在父母身上。孩子們最煩心的是家長只問學習成績,最討厭的是母親嘮嘮叨叨,最反感的是父親動輒指責訓斥,最忌諱的是對孩子與異性接觸的無端猜測和偷看日記、信函,侵犯孩子隱私,最看不起的是家長自身的言行不一。

4、第四,父母對孩子不瞭解、不尊重。父母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內心世界、理想是什麼,興趣愛好是什麼,關心、熱心的人和事是什麼, 在家裏不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見,沒有共同的話題和語言,久之形成"代溝"、"隔膜"。

那麼,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呢?——積極思考對策,

請看以下情景:

媽媽:(幫孩子整理房間)

孩子上中學了,不再象以前那樣什麼都對我説了,也不和我撒嬌了,也不知道現在的孩子心裏是怎麼想的,唉……

這是什麼?(原來是一本日記)

(媽媽拿着日記本,猶豫了一下,終於還是翻開了日記) ……

孩子:(手裏拿着禮物,悄悄的)今天是媽媽生日,我要給媽媽一個驚喜……

(推開門)媽媽,我回來了,祝你……(看見媽媽正在看自己的日記,表情瞬間凝固了,媽媽也因女兒(兒子)的突然出現而愣在那裏媽)……

作為孩子家長,你會這樣做嗎?遇到這種情景,你會怎麼處理?

讓我們來看看媽媽和兒女之間可能發生的故事:

1、媽媽和兒女發生爭吵;(雙敗) 互不諒解

2、媽媽和兒女進行溝通,達成共識;(雙贏) 心平氣和

3、媽媽向兒女道歉而兒女向媽媽發火;(兒女錯)兒女驕縱任性

4、兒女原諒媽媽但媽媽卻就日記中事情向兒女發火;(媽媽錯)不依不饒

很明顯,溝通才能雙贏。那麼,如何溝通呢?

(二)對策解析:

1、第一、父母要更新觀念。

(1)首先,親子溝通,父母是示範者;和長輩如何溝通,夫妻之間如何溝通,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2)其次,親子溝通,父母是主導者。親子溝通的成敗,父母是主要責任人。要有長期計劃,不能臨時抱佛腳;

(3)再次,親子溝通,信任是前提,尊重、理解、欣賞、鼓勵是關鍵;

(4)最後,愛是一切教育的依託,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2、第二、父母要講究策略。

(1)要了解孩子關心的話題,拓寬交流內容。像前面林書豪的父母,尊重孩子興趣。

(2)不能只説不聽,要多聽少説。給孩子傾吐的機會。

(3)要創造一個和諧、民主、自由的溝通環境。比如可以走進孩子的書房談,可以和孩子去公園談,可以跟孩子在看電視時聊,但是千萬別在飯桌上與孩子談學習,談過錯。

3、第三、父母要講究溝通的方式

(1)口頭交流。口頭交流是主要溝通方式。父母與孩子交談時,言語要温和慈愛,多用關切商量的語氣,切忌居高臨下地訓導、審問。要善於引導孩子傾訴,哪怕孩子的説法明顯是錯誤的,也不要馬上打斷和批駁,一定要讓他把話説完。無論孩子説什麼,父母都要對孩子的話很在意。孩子得到父母的尊重和鼓勵,才願意説出自己的心理感受。要知道,離家出走甚至尋短見等過激行為,看似是一時的衝動,實際上是孩子長久積壓的情緒得不到安慰、支持和宣泄而導致的結果。 

面對面口語交流,一定要心平氣和,切忌帶着情緒談話。這樣很容易不歡而散甚至導致意想不到的嚴重惡果。

有一次兒子不經意跟我説:媽媽,你是不是不喜歡我呀。我很震驚。但我温和而微笑地看着他説:媽媽很愛你呀,你咋有這種想法呢?他委屈地説:那你咋老批評我,覺得我啥都做的不好。我忽然意識到我可能把工作中的壓力情緒帶到家庭來了。七八歲的孩子單純還是把委屈説出來了,但十五六歲的孩子可能就把這些情緒積壓心頭了,日積月累,很危險。

(2)書信交流。用書信與孩子溝通,更易於表達感情,顯得更為慎重。書信還可以長久保存,孩子可以隨時翻看。好的書信,不僅可以使孩子在當時受到教育,對孩子日後的發展也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3:"博士老爹"蔡笑晚:《我的事業是父親》

XX年上半年,中國最火的父親無疑是被稱為“人才魔術師"的蔡笑晚。這位66歲的温州瑞安鄉村老醫生,培養了六個高學歷、事業有成的兒女:五個國際知名大學的博士,一個國內知名大學的碩士。他總能第一時間知道孩子的問題。因為從他們出生起就注重和他們交流。從孩子們到外面上學到讀完書,他寫的信有600多封,幾乎每個學期都有10封以上。“每個孩子,我都給他們建立了成長檔案,我還給每個孩子記日記,對於他們的點點滴滴他都很清楚。”

我們在這裏介紹一下他教育孩子的一個細節:小女兒蔡天西上學早,又不不停地跳級,11歲時,別人還在讀國小呢,小女兒蔡天西已經進入蘇州中學讀高中了。班裏最小的同學也比蔡天西大三四歲。於是有的同學就欺負蔡天西。天西很委屈,寫信向蔡笑晚訴苦,蔡笑晚就寫信鼓勵女兒堅持下去。在信中,蔡笑晚對女兒説:現在欺負你的同學,不一定是壞的同學,而且,可能是你將來很好的朋友;假如這個同學真的是一個“壞”的同學的話,你也不要怕,壞人是不會有好的結果的。你要記得亞歷山大的那句名言:“我一生的成就全是我敵人給我造就的,我的朋友沒有幫助過我造就什麼事業”。

這無疑是一個成功的教子案例。

(3)體態交流。就是用姿勢、動作、表情等傳輸出來的信息進行交流。很多場合,這種無聲的溝通遠比有聲的語言更有效。父母的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個表情所藴含的內容,都會隨時傳遞給孩子,孩子能從父母的神態中讀出家長的贊同與反對、高興或惱怒。比如兒子要去參加考試,父親送兒子出門時,拍拍孩子的肩頭,配上堅定的眼神和微笑,也許比你嘮嘮叨叨説上半小時的鼓勵話還有效。

(4)"會議"交流。不少家庭有開家庭會的好習慣,那麼,不妨把與孩子的溝通也引進家庭會。當然這應該是個民主的家庭。家長要善於引導孩子大膽發言,要耐心傾聽孩子的意見,對孩子的合理建議要給予充分肯定。需要注意的是:對於孩子問題,父母事先要統一意見,不能有的批評、有的護短,讓孩子莫衷一是。

最後,送給大家一句話:無為在行,有為在心,關注過程,把您孩子的一生變成成功而精彩的故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jiazhang/r49x4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