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談判技巧 >

談判僵局案例(通用15篇)

談判僵局案例(通用15篇)

談判僵局案例 篇1

美國 Y 公司向中國石家莊工廠銷售了一條彩色電視機玻殼生產線, 經過安裝 後,調試的結果一直不理想,一晃時間到了聖誕節,美國專家都要回家過節。於 是全線設備均要停下來, 尤其是玻璃熔爐還要保温維護。 美方人雖過節是法定的, 中方生產線停頓是有代價的,兩者無法融合。 美方走後,中方專家自己研究技術,着手解決問題,經過一週的日夜奮戰將 問題最大的成型機調試好了,這也是全線配合的關鍵。該機可以生產合格的玻殼 後,其它設備即可按其節奏運轉。 等美方人員過完節,回到中方工廠已是三週後的事,一見工廠倉庫的玻殼, 十分驚訝,問“怎麼回事?”當中方工廠告訴美方,自己調通生產線後,美方人 員轉而大怒,認為:“中方人員不應動設備,應該對此負責任。”並對中方工廠 的外貿代理公司作出嚴正交涉: “以後對工廠的生產設備將不承擔責任,若影響 其回收貸款還要索賠。”

談判僵局案例(通用15篇)

談判僵局案例 篇2

山東某市塑料編織袋廠與日本客商的談判

1984年,山東某市塑料編織袋廠廠長獲悉日本某株式會社準備向我國出售先進的塑料編織袋生產線,立即出馬與日商談判。談判桌上,日方代表開始開價240萬美元,我方廠長立即答覆:“據我們掌握情報,貴國某株式會社所提供產品與你們完全一樣,開價只是貴方一半,我建議你們重新報價。”一夜之間,日本人列出詳細價目清單,第二天報出總價180萬美元。隨後在持續9天的談判中,日方在130萬美元價格上再不妥協。我方廠長有意同另一家西方公司做了洽談聯繫,日方得悉,總價立即降至120萬美元。我方廠長仍不簽字,日方大為震怒,我方廠長拍案而起:“先生,中國不再是幾十年前任人擺佈的中國了,你們的價格,你們的態度都是我們不能接受的!”説罷把提包甩在桌上,裏面那些西方某公司設備的照片散了滿地。日方代表大吃一驚,忙要求説:“先生,我的權限到此為止,請允許我再同廠方聯繫請示後再商量。”第二天,日方宣佈降價為110萬美元。我方廠長在拍板成交的同時,提出安裝所需費用一概由日方承擔,又迫使日方讓步。

談判僵局案例 篇3

中海油某公司欲從澳大利亞某研發公司(以下簡稱C公司)引進“地層測試儀”,雙方就該技術交易在20xx至20xx年期間舉行了多次談判。地層測試儀是石油勘探開發領域的一項核心技術,掌控在國外少數幾個石油巨頭公司手中,如斯倫貝謝、哈利伯頓等。他們對中國實行嚴格的技術封鎖,不出售技術和設備,只提供服務,以此來佔領中國廣闊的市場,賺取高額壟斷利潤。澳大利亞C公司因缺乏後續研究和開發資金,曾在20xx年之前主動帶着他們獨立開發的、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的該設備來中國尋求合作者,並先後在中國的渤海和南海進行現場作業,效果很好。

中方於20xx年初到澳方C公司進行全面考察,對該公司的技術設備很滿意,並就技術引進事宜進行正式談判。考慮到這項技術的重要性以及公司未來發展的需要,中方談判的目標是出高價買斷該技術。但C公司堅持只給中方技術使用權,允許中方製造該設備,技術專利仍掌控在自己手中。他們不同意將公司賴以生存的核心技術賣掉,委身變成中方的海外子公司或研發機構。雙方巨大的原則立場分歧使談判在一開始就陷入僵局。

中方向C公司表明了立場之後,對談判進行“冷處理”,回國等待。迫於資金短缺的巨大壓力,C公司無法拖延談判時間,在20xx-20xx期間,就交易條件多次找中方磋商,試圖打破僵局。由於種種原因,中澳雙方最終沒能達成協議,談判以失敗告終。但中海油科技工作者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的技術創新之路。

談判僵局案例 篇4

遼寧省盤錦市A公司從事某添加劑業務,在20xx年金融海嘯導致許多工業原材料價格暴跌時,決定以低價從國外大量購進該產品。

A公司做了大量的市場調研工作,首先通過互聯網搜尋該添加劑主要生產國的信息,又通過對各國產品的性價比對確定英國B公司為談判對象。我方A公司還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與B公司進行溝通,把我方的基本情況和所需產品信息傳遞給對方,也進一步獲取了對方的信息。

在談判過程中,雙方首先出現的爭執是談判地點的確定。B公司要求我方派人員赴英國談判,而我方要求對方來華談判,雙方都清楚在本國談判的優勢——有助於控制談判。在金融危機使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我方利用買方市場優勢,使B公司主動找上門來談判。

雙方初次面談富有成效,確定了要進口產品的品種、數量、進口時間等,並在其它方面也達成了基本共識。但在接下來的價格談判上出現了僵局,挑戰來自多方面。首先,雙方初次合作缺乏信任,交易金額大,交貨分批進行,合同履行時間長達兩年。其次,合同的定價涉及到未來兩年該產品世界市場價格的波動與走勢,匯率波動的影響等問題。雙方都想採用對己有利的價格條款以規避風險。經多次反覆面談,最終以一個折中但對我方更優惠的價格達成協議。

談判僵局案例 篇5

20xx年,兩個美國客户過來中山歐曼科技照明有限公司參觀工廠和展廳。因為這兩個美國客户是大客户,所以副總經理和外貿部經理,主管還有一個業務員,一共4個人,都親自出來迎接他們。那兩個美國客户剛來到公司的時候是中午午飯時間,所以中方的副總經理就有禮貌的問了句:“是中午飯時間了,請問你們想進午餐嗎?”在事先之前,雙方都有了解一下各國文化,中方知道美方比較直接,所以就直接問了要不要先吃午飯。而美方的回答卻説:“不是很餓,隨便。”其實美方客户已經很餓了,就是知道中國人的間接表達關係,所以就委婉的説“隨便”。最後就是美國客户餓着肚子跟着充滿熱情的中方人員參觀了工廠。

由於之前的回答令美方感到疑惑,最後還吃了飯不,也不好意思再説一次,所以他們心裏覺得還是直接説比較好。在參觀工廠的時候,其中一個美國客户看到了一張貼錯英文字母的海報,當場就指着那張海報説:“喂,你看,那個海報的英文寫錯了。”當時陪同副總經理在內的還有幾個車間工人,那時候總經理覺得很不滿意,覺得美方客户不給他面子,不給他台階下。那時候,有個業務員就説:“ 本來想換掉的,時間比較匆忙,於是先過來接待你們了。”

參觀完了展廳之後,到了價格談判的階段。美國客户直接就問如果他們下一定的訂單,中方能夠給多少折扣。中方抓住美方直接表達和不耐心的性格,外貿部經理就故意間接的説出一堆影響價格因素,沒有直接的給出最終價格,談判持續了大概半個小時,最後是一個美國客户急了,就説:“如果貴方不給出最低價,我們就去找其他廠家。”

中方經過協商之後,最終決定先和美方客户去飯店吃飯,在吃飯的時候有敬了那兩個美國客户很多杯酒,雖然吃飯期間美國客户有問到最低產品價格,但是中方沒有回答,只是一直的和美方敬酒和吃飯。一直到雙方都很醉了才回去。第二天早上,美國客户醒來後就收到了中方副總經理助理髮來的郵件,中方最終答應給美方最低的出廠價。美方雖然摸不着腦袋,但是還是很高興的回國了。

從以上中美商務談判碰撞案例中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由於中美思維方式的不同,所以在談判的過程中有很多問題發生。在剛剛來到的OML公司的時候,由於雙方都事先了解一下各自文化,所以美方客户想借用中方間接表達的方式回答了吃午飯問題,本來還以為中方會邀請他們進行午餐,後來中方卻以為美方的直接表達表明他們的意思,就沒有請他們吃午飯。看到了英文字母錯的海報,美國客户直接的就指出了英文字母的錯誤,沒有顧及到副總經理的面子問題,令到場面尷尬。到了談判階段的時候,中方談判人員抓住美國客户直接表達和沒有耐心的性格特點,知道美國客户不會不和他們合作,又為了不失自己的面子,所以最後邀請美方客户進行晚餐,通過傳統的飯局上的談判方式完成最後的談判。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在商務談判中,直接表達的有利方面是語言表達直接,是非分明,讓人直接明白,讓人覺得充滿信心,一方面是可以省時間,二是可以提高辦事效率。但是也有它的弊端:直接表達會表現出很強的攻擊性和好辯性,會傷害到他人的自尊心,因為對方會覺得美國人不給自己面子,這樣往往會使談判陷入僵局有時候還會導致談判破產。

        談判僵局 案例篇3

遼寧省盤錦市A公司從事某添加劑業務,在20xx年金融海嘯導致許多工業原材料價格暴跌時,決定以低價從國外大量購進該產品。

A公司做了大量的市場調研工作,首先通過互聯網搜尋該添加劑主要生產國的信息,又通過對各國產品的性價比對確定英國B公司為談判對象。我方A公司還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與B公司進行溝通,把我方的基本情況和所需產品信息傳遞給對方,也進一步獲取了對方的信息。

在談判過程中,雙方首先出現的爭執是談判地點的確定。B公司要求我方派人員赴英國談判,而我方要求對方來華談判,雙方都清楚在本國談判的優勢——有助於控制談判。在金融危機使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我方利用買方市場優勢,使B公司主動找上門來談判。

雙方初次面談富有成效,確定了要進口產品的品種、數量、進口時間等,並在其它方面也達成了基本共識。但在接下來的價格談判上出現了僵局,挑戰來自多方面。首先,雙方初次合作缺乏信任,交易金額大,交貨分批進行,合同履行時間長達兩年。其次,合同的定價涉及到未來兩年該產品世界市場價格的波動與走勢,匯率波動的影響等問題。雙方都想採用對己有利的價格條款以規避風險。經多次反覆面談,最終以一個折中但對我方更優惠的價格達成協議。

(二)案例分析

價格是國際商務談判中最敏感、最容易導致僵局的因素,因為賣方希望賣出的商品價格越高越好,買方恰恰相反。賣方的底價對買方來説則是一個高價格,雙方底價之間的範圍就是談判空間或交易區。我方能突破價格僵局主要是由於策略和方法恰當,外加天時地利與人和。

1.收集談判信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A公司副總經理親自掛帥組織談判團隊,通過各種渠道瞭解B公司的產品與底價,制定周密的談判計劃和方案。為了克服文化差異,我方利用商務接待、參觀訪問等各種場合收集英方談判代表的個人信息,及時調整策略,充分尊重對方的文化與習慣。

2.場外溝通。我方利用主場談判的優勢,精心安排談判議程,有張有弛,讓雙方談判代表有充分的場外交流與溝通。場外交流是一種非正式談判,輕鬆友好的氣氛有利於雙方代表之間交流私人感情,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感情上的融通,將有助於化解談判桌上的遺留問題。

A策略。針對B公司的報價,我方通過列舉國內同類產品的價格(但質量不如B公司),俄羅斯方面的報價等,給出我方還價。我方還價真實客觀且態度堅決,徹底動搖了對方的底價。我方審時度勢,在瞭解該產品世界行情、掌握英方產品質量和需求的情況下,大膽運用替代方案策略,即BATNA (Best Alternative to a Negotiated Agreement)。我方表示,如果B公司產品價格沒有競爭力,我方將與俄羅斯方面簽訂合同。以“第三方報價”為參照,以“另有選擇”為利器,我方設法改變了對方的底價,達成了對我方更有利的價格條款。

要在討價還價中處於有利地位,“談判桌上”的策略以及“談判桌外”的活動都很重要,談判人員還要努力改進自己的BATNA,用BATNA作槓桿使對方做出讓步。

談判僵局案例 篇6

日本一家著名的汽車公司在美國剛剛“登陸”時,急需找一家美國代理商來為其銷售產品,以彌補他們不瞭解美國市場的缺陷。當日本汽車公司準備與美國的一家公司就此問題進行談判時,日本公司的談判代表路上塞車遲到了。美國公司的代表抓住這件事緊緊不放,想要以此為手段獲取更多的優惠條件。日本公司的代表發現無路可退,於是站起來説:“我們十分抱歉耽誤了你的時間,但是這絕非我們的本意,我們對美國的交通狀況瞭解不足,所以導致了這個不愉快的結果,我希望我們不要再為這個無所謂的問題耽誤寶貴的時間了,如果因為這件事懷疑到我們合作的誠意,那麼,我們只好結束這次談判。我認為,我們所提出的優惠代理條件是不會在美國找不到合作伙伴的。”

日本代表的一席話説得美國代理商啞口無言,美國人也不想失去這次賺錢的機會,於是談判順利地進行下去。

案例分析:進攻式開局策略是指通過語言或行為來表達己方強硬的姿態,從而獲得對方必要的尊重,並藉以製造心理優勢,使得談判順利地進行下去。採用進攻式開局策略一定要謹慎,因為,在談判開局階段就設法顯示自己的實力,使談判開局就處於劍拔弩張的氣氛中,對談判進一步發展極為不利。

進攻式開局策略通常只在這種情況下使用:發現談判對手在刻意製造低調氣氛,這種氣氛對己方的討價還價十分不利,如果不把這種氣氛扭轉過來,將損害己方的切身利益。

本案例中,日本談判代表採取進攻式的開局策略,阻止了美方謀求營造低調氣氛的企圖。

進攻式開局策略可以扭轉不利於己方的低調氣氛,使之走向自然氣氛或高調氣氛。但是,進攻式開局策略也可能使談判一開始就陷入僵局。

談判僵局案例 篇7

遼寧省盤錦市A公司從事某添加劑業務,在20xx年金融海嘯導致許多工業原材料價格暴跌時,決定以低價從國外大量購進該產品。

A公司做了大量的市場調研工作,首先通過互聯網搜尋該添加劑主要生產國的信息,又通過對各國產品的性價比對確定英國B公司為談判對象。我方A公司還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與B公司進行溝通,把我方的基本情況和所需產品信息傳遞給對方,也進一步獲取了對方的信息。

在談判過程中,雙方首先出現的爭執是談判地點的確定。B公司要求我方派人員赴英國談判,而我方要求對方來華談判,雙方都清楚在本國談判的優勢——有助於控制談判。在金融危機使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我方利用買方市場優勢,使B公司主動找上門來談判。

雙方初次面談富有成效,確定了要進口產品的品種、數量、進口時間等,並在其它方面也達成了基本共識。但在接下來的價格談判上出現了僵局,挑戰來自多方面。首先,雙方初次合作缺乏信任,交易金額大,交貨分批進行,合同履行時間長達兩年。其次,合同的定價涉及到未來兩年該產品世界市場價格的波動與走勢,匯率波動的影響等問題。雙方都想採用對己有利的價格條款以規避風險。經多次反覆面談,最終以一個折中但對我方更優惠的價格達成協議。

談判僵局案例 篇8

(一)案情簡介

遼寧省盤錦市A公司從事某添加劑業務,在20xx年金融海嘯導致許多工業原材料價格暴跌時,決定以低價從國外大量購進該產品。

A公司做了大量的市場調研工作,首先通過互聯網搜尋該添加劑主要生產國的信息,又通過對各國產品的性價比對確定英國B公司為談判對象。我方A公司還通過電子郵件等方式與B公司進行溝通,把我方的基本情況和所需產品信息傳遞給對方,也進一步獲取了對方的信息。

在談判過程中,雙方首先出現的爭執是談判地點的確定。B公司要求我方派人員赴英國談判,而我方要求對方來華談判,雙方都清楚在本國談判的優勢——有助於控制談判。在金融危機使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我方利用買方市場優勢,使B公司主動找上門來談判。

雙方初次面談富有成效,確定了要進口產品的品種、數量、進口時間等,並在其它方面也達成了基本共識。但在接下來的價格談判上出現了僵局,挑戰來自多方面。首先,雙方初次合作缺乏信任,交易金額大,交貨分批進行,合同履行時間長達兩年。其次,合同的定價涉及到未來兩年該產品世界市場價格的波動與走勢,匯率波動的影響等問題。雙方都想採用對己有利的價格條款以規避風險。經多次反覆面談,最終以一個折中但對我方更優惠的價格達成協議。

(二)案例分析

價格是國際商務談判中最敏感、最容易導致僵局的因素,因為賣方希望賣出的商品價格越高越好,買方恰恰相反。賣方的底價對買方來説則是一個高價格,雙方底價之間的範圍就是談判空間或交易區。我方能突破價格僵局主要是由於策略和方法恰當,外加天時地利與人和。

1.收集談判信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A公司副總經理親自掛帥組織談判團隊,通過各種渠道瞭解B公司的產品與底價,制定周密的談判計劃和方案。為了克服文化差異,我方利用商務接待、參觀訪問等各種場合收集英方談判代表的個人信息,及時調整策略,充分尊重對方的文化與習慣。

2.場外溝通。我方利用主場談判的優勢,精心安排談判議程,有張有弛,讓雙方談判代表有充分的場外交流與溝通。場外交流是一種非正式談判,輕鬆友好的氣氛有利於雙方代表之間交流私人感情,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感情上的融通,將有助於化解談判桌上的遺留問題。

A策略。針對B公司的報價,我方通過列舉國內同類產品的價格(但質量不如B公司),俄羅斯方面的報價等,給出我方還價。我方還價真實客觀且態度堅決,徹底動搖了對方的底價。我方審時度勢,在瞭解該產品世界行情、掌握英方產品質量和需求的情況下,大膽運用替代方案策略,即BATNA (Best Alternative to a Negotiated Agreement)。我方表示,如果B公司產品價格沒有競爭力,我方將與俄羅斯方面簽訂合同。以“第三方報價”為參照,以“另有選擇”為利器,我方設法改變了對方的底價,達成了對我方更有利的價格條款。

要在討價還價中處於有利地位,“談判桌上”的策略以及“談判桌外”的活動都很重要,談判人員還要努力改進自己的BATNA,用BATNA作槓桿使對方做出讓步。

談判僵局案例 篇9

雲南省小龍潭發電廠,就6號機組脱硫改造項目於20xx年跟丹麥史密斯穆勒公司簽訂了一系列脱硫改造合同,改造後檢測結果,煙囱排放氣體並未達到合同所承諾的技術指標。該電廠於20xx年又與史密斯穆勒公司為此事進行交涉,要求對方進行經濟賠償。

索賠談判前,我方在確認對方的責任方面進行了大量調研和數據收集工作。首先,諮詢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國內該領域的知名專家,在理論上對這一問題有個清楚的認識。其次,對改造後煙囱排放氣體進行採樣分析以及數據計算。另外,對比分析對方提供的石灰品質以及脱硫效率。根據調研結果,對照20xx年原合同中的條款和參數,我方最終認定是史密斯穆勒公司的負責。

在索賠正式談判中,雙方在責任問題上各執一詞,談判出現了僵局。史密斯穆勒公司採取了“打擦邊球”的策略,試圖推脱責任,把賠償金額壓到最低。合同要求脱硫率是90%,脱硫率瞬間值達到了這一指標,甚至還高於90%。但我方要求的是長期值而不是瞬間值,對方試圖以瞬間值逃脱一定責任,而我方則以平均值説明問題。我方經過長期統計,平均值僅有80%左右,遠遠沒有達到合同要求。在脱硫劑石灰上,丹麥的國家制度規定石灰原料由國家提供,而我國則由企業自己提供。史密斯穆勒公司認為,脱硫效率低是我方未提供合適的石灰造成,我方應負一定責任。

雙方最終達成協議:一方面,史密斯穆勒公司派遣相關人員繼續進行技術改造,另一方面,對方就無法實現的合同技術指標部分進行賠償。

談判僵局案例 篇10

(一)案情簡介

雲南省小龍潭發電廠,就6號機組脱硫改造項目於20xx年跟丹麥史密斯穆勒公司簽訂了一系列脱硫改造合同,改造後檢測結果,煙囱排放氣體並未達到合同所承諾的技術指標。該電廠於20xx年又與史密斯穆勒公司為此事進行交涉,要求對方進行經濟賠償。

索賠談判前,我方在確認對方的責任方面進行了大量調研和數據收集工作。首先,諮詢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國內該領域的知名專家,在理論上對這一問題有個清楚的認識。其次,對改造後煙囱排放氣體進行採樣分析以及數據計算。另外,對比分析對方提供的石灰品質以及脱硫效率。根據調研結果,對照20xx年原合同中的條款和參數,我方最終認定是史密斯穆勒公司的負責。

在索賠正式談判中,雙方在責任問題上各執一詞,談判出現了僵局。史密斯穆勒公司採取了“打擦邊球”的策略,試圖推脱責任,把賠償金額壓到最低。合同要求脱硫率是90%,脱硫率瞬間值達到了這一指標,甚至還高於90%。但我方要求的是長期值而不是瞬間值,對方試圖以瞬間值逃脱一定責任,而我方則以平均值説明問題。我方經過長期統計,平均值僅有80%左右,遠遠沒有達到合同要求。在脱硫劑石灰上,丹麥的國家制度規定石灰原料由國家提供,而我國則由企業自己提供。史密斯穆勒公司認為,脱硫效率低是我方未提供合適的石灰造成,我方應負一定責任。

雙方最終達成協議:一方面,史密斯穆勒公司派遣相關人員繼續進行技術改造,另一方面,對方就無法實現的合同技術指標部分進行賠償。

(二)案例分析

責任歸屬問題是索賠談判的關鍵,只有分清了責任,談判雙方才能根據損害程度就賠償範圍、金額等進行協商。否則,雙方就要訴諸於仲裁或法律訴訟等方式來解決糾紛,這樣不僅傷害了雙方感情,而且成本很高。我方在處理僵局時,以合同條款為依據進行責任區分,並尊重對方的感情,採用有效的退讓策略,使索賠問題在友好的談判氣氛中得到解決。

1. 堅持客觀標準。雙方都重合同,重證據,都以脱硫改造後的氣體排放實際情況為依據,擺事實、講理由,充分揭示存在的問題。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雙方通過談判一攬子解決問題。

2. 用事實説話。在推定丹麥公司應負的責任時,我方依據合同,用長期採樣得來的統計數字説話,把對方應負的責任轉化成確鑿的數據。脱硫改造後排放氣體的長期平均值僅有80%,説明技術上存在嚴重問題,使對方無法狡辯。

3. 融洽的談判氣氛。在談判人員安排上,對方主談是原項目經理,我方主談是該項目負責人。雙方談判代表都參與過20xx年最初的合同談判,熟悉合同內容,又是“老熟人”,使得這次索賠談判的氣氛比較友好。

4.傾聽對手的意見。在談判過程中,即使對方用改造後排放氣體的瞬間值推卸責任,或在石灰品質上開脱責任,我方始終耐心認真地聽取對方的意見和計算方法。通過溝通,發現分歧所在,雙方以真誠合作的態度去商討使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

5.有效退讓。我方在談判過程中不是得理不讓人,讓對方淪為絕對的失敗者,而是以退為進,適當讓步給對方“面子”,來維護和調整已有的合作關係。我方讓步允許對方派遣相關人員繼續進行技術改造,既贏得了對方的主動配合,又使對方講究信譽,對確實達不到合同指標的部分進行了經濟賠償。

當談判陷入僵局時,如果促使合作成功所帶來的利益,大於固守原有立場而讓談判破裂所帶來的好處,那麼就應考慮有效讓步的策略。一般來説,讓步意味着交換與補償,通過交換與補償最終各得其所。

談判僵局案例 篇11

中海油某公司欲從澳大利亞某研發公司(以下簡稱C公司)引進“地層測試儀”,雙方就該技術交易在20xx至20xx年期間舉行了多次談判。地層測試儀是石油勘探開發領域的一項核心技術,掌控在國外少數幾個石油巨頭公司手中,如斯倫貝謝、哈利伯頓等。他們對中國實行嚴格的技術封鎖,不出售技術和設備,只提供服務,以此來佔領中國廣闊的市場,賺取高額壟斷利潤。澳大利亞C公司因缺乏後續研究和開發資金,曾在20xx年之前主動帶着他們獨立開發的、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的該設備來中國尋求合作者,並先後在中國的渤海和南海進行現場作業,效果很好。

中方於20xx年初到澳方C公司進行全面考察,對該公司的技術設備很滿意,並就技術引進事宜進行正式談判。考慮到這項技術的重要性以及公司未來發展的需要,中方談判的目標是出高價買斷該技術。但C公司堅持只給中方技術使用權,允許中方製造該設備,技術專利仍掌控在自己手中。他們不同意將公司賴以生存的核心技術賣掉,委身變成中方的海外子公司或研發機構。雙方巨大的原則立場分歧使談判在一開始就陷入僵局。

中方向C公司表明了立場之後,對談判進行“冷處理”,回國等待。迫於資金短缺的巨大壓力,C公司無法拖延談判時間,在20xx-20xx期間,就交易條件多次找中方磋商,試圖打破僵局。由於種種原因,中澳雙方最終沒能達成協議,談判以失敗告終。但中海油科技工作者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的技術創新之路。

談判僵局案例 篇12

中海油某公司欲從澳大利亞某研發公司(以下簡稱C公司)引進“地層測試儀”,雙方就該技術交易在20xx至20xx年期間舉行了多次談判。地層測試儀是石油勘探開發領域的一項核心技術,掌控在國外少數幾個石油巨頭公司手中,如斯倫貝謝、哈利伯頓等。他們對中國實行嚴格的技術封鎖,不出售技術和設備,只提供服務,以此來佔領中國廣闊的市場,賺取高額壟斷利潤。澳大利亞C公司因缺乏後續研究和開發資金,曾在20xx年之前主動帶着他們獨立開發的、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的該設備來中國尋求合作者,並先後在中國的渤海和南海進行現場作業,效果很好。

中方於20xx年初到澳方C公司進行全面考察,對該公司的技術設備很滿意,並就技術引進事宜進行正式談判。考慮到這項技術的重要性以及公司未來發展的需要,中方談判的目標是出高價買斷該技術。但C公司堅持只給中方技術使用權,允許中方製造該設備,技術專利仍掌控在自己手中。他們不同意將公司賴以生存的核心技術賣掉,委身變成中方的海外子公司或研發機構。雙方巨大的原則立場分歧使談判在一開始就陷入僵局。

中方向C公司表明了立場之後,對談判進行“冷處理”,回國等待。迫於資金短缺的巨大壓力,C公司無法拖延談判時間,在20xx-20xx期間,就交易條件多次找中方磋商,試圖打破僵局。由於種種原因,中澳雙方最終沒能達成協議,談判以失敗告終。但中海油科技工作者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的技術創新之路。

談判僵局案例 篇13

(一)案例簡介

中海油某公司欲從澳大利亞某研發公司(以下簡稱C公司)引進“地層測試儀”,雙方就該技術交易在20xx至20xx年期間舉行了多次談判。地層測試儀是石油勘探開發領域的一項核心技術,掌控在國外少數幾個石油巨頭公司手中,如斯倫貝謝、哈利伯頓等。他們對中國實行嚴格的技術封鎖,不出售技術和設備,只提供服務,以此來佔領中國廣闊的市場,賺取高額壟斷利潤。澳大利亞C公司因缺乏後續研究和開發資金,曾在20xx年之前主動帶着他們獨立開發的、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的該設備來中國尋求合作者,並先後在中國的渤海和南海進行現場作業,效果很好。

中方於20xx年初到澳方C公司進行全面考察,對該公司的技術設備很滿意,並就技術引進事宜進行正式談判。考慮到這項技術的重要性以及公司未來發展的需要,中方談判的目標是出高價買斷該技術。但C公司堅持只給中方技術使用權,允許中方製造該設備,技術專利仍掌控在自己手中。他們不同意將公司賴以生存的核心技術賣掉,委身變成中方的海外子公司或研發機構。雙方巨大的原則立場分歧使談判在一開始就陷入僵局。

中方向C公司表明了立場之後,對談判進行“冷處理”,回國等待。迫於資金短缺的巨大壓力,C公司無法拖延談判時間,在20xx-20xx期間,就交易條件多次找中方磋商,試圖打破僵局。由於種種原因,中澳雙方最終沒能達成協議,談判以失敗告終。但中海油科技工作者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的技術創新之路。

(二)案例分析

技術貿易一般只轉讓技術使用權,不轉讓技術所有權,技術供給方不因把技術轉讓給他人而失去所有權。技術貿易談判的內容比較複雜,一般包括技術部分、商務部分(技術轉讓範圍、價格、支付等)和法律部分的談判。

1.僵局的成因。中澳雙方爭議的焦點不是價格或技術轉讓費,而是技術所有權, 並因此使談判在一開始就陷入僵局。澳方認為,出賣技術所有權就相當於賣掉了自己的公司。中方認為,如果澳方保留所有權,製造出來的設備只能在中國海域作業不能到國外作業,還要長期依賴澳方不斷更新技術,中方就變成了澳方的“提款機”。

2.化解僵局的努力。我方採用了休會策略、時間策略、價格策略等等,試圖走出僵局。我方瞭解C公司的處境,缺乏資金和市場,又處在石油巨頭公司的威脅之下,自由發展空間狹小。當在澳方談判受阻時,我方果斷地結束了對C公司的訪問和談判,回國靜觀其變。迫於資金與時間壓力,澳方急於與我方修復已擱置的談判,主動就交易條件找我方磋商。我方利用時間因素,在談判中有意拖延時間來削弱澳方的心理優勢。我方在價格上主動讓步,願意出高價買斷該技術,讓澳方也從這筆交易中得到一定實惠。面對僵局,澳方既沒隨便答應中方的要求,也沒輕易放棄努力,在技術所有權問題上與中方進行了一場較量毅力的拔河比賽。

3.失敗的原因。中澳雙方在這一石油技術領域有着很好的合作前景,C公司擁有世界領先的技術,但缺乏資金和市場;中方有廣闊的市場,豐裕的資金,但缺核心技術。雖然雙方都極盡努力去化解僵局,但因談判目標上的巨大差異和利益衝突,雙方的談判無果而終。在僵持階段,雙方只是重申己方立場和要求,澳方談技術轉讓的條件,而中方是“一口價”,即買斷技術所有權。雙方從各自的立場觀點出發,試圖説服和改變對方,而不願換位思考,站在對手的立場上尋找雙贏的解決方案。雙方都立場堅定,既不被對方小恩小惠的讓步所打動,也不做出實質性讓步,僵局演變為死局。

談判僵局案例 篇14

四名大學生為開一家精品時尚外貿店,與前店主進行了一場談判,看似並不複雜的談判過程,其實充滿了技巧和智慧,可以説這是一則很實用的商務談判案例,以下是這份商務談判案例的分析。

在陽光城商業中心閃耀着一家名叫DEMON的精品時尚外貿店。他出生於20xx年6月1日,合夥人有本校市場專業的Sofia,阿梅以及統計系的李棵和胖子。他們親切的稱DEMON 為“自家的兒子”,他誕生前的孕育過程雖然短暫但是相當富有戲劇性。

盤店,指從前店主處接手店鋪進行租用的行話,店鋪轉讓的下家是必須向原店主交盤店費的,租金另算。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前任店家的租用期到了,無人向其租用,只能退出,新店主向房東直接租門面只准備房租即可。

DEMON店的前任店主秦鵬等人正面臨房租到期的狀況,鋪面急於出手。買家於20xx年5月中旬向賣家提出盤店意向,雙方談判在即。

談判開始:

20xx年5月18日,雙方在現DEMON店鋪中開始談判。

一開始,賣傢俱體介紹了店內的基本狀況和裝修情況,包括面積、水電、牆面、地板、貨架、付款台以及其他重金屬裝飾品,裝修成本逼近2萬。賣家以行業熟手的姿態,為開價説明了事實根據,算是恰倒好處的拉開了談判序幕。買家併為被賣家高屋建瓴的氣勢所影響,而是提出質疑:“店面裝修的確是有特色和個性,但是我們無從考證裝修的成本,更何況目前的裝修風格不一定會利用到將來我們店的營業中。所以請介紹一下該店鋪的其他方面。”

賣家看出了買家雖然是初來乍道,但並不是衝動情感型的租鋪者,於是開口詢問我們對於開店的想法。買家談判者李棵實事求是的説:“我們都是跳街舞的,開店也主要是搞街舞用品和輪滑用品之類的時尚產品。”賣家對這一關鍵信息立即做出反應“你們跳街舞的最重要的就是服飾,這店以前就是做服飾的,你們接手以後可以直接做。並且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那種誇張風格,你們還是應該賣一些比較大眾的外貿服裝,現在店裏的貨你們就可以直接拿去賣。”買家明白,這是賣家打算把店鋪賣給我們的同時,再讓買家把貨盤下來又是一項成本支出。賣家繼續:“我在廣東和成都等地都有貨源,開店以後,可以幫你們拿貨,渠道短保證最低

價。”

此時,買家就其他方面發表意見:“不過這裏位置太偏了,在整條街的尾巴上, 而且是個拐角怎麼會有客流?”秦鵬解釋説“後面的金巴黎,即頭號耍都3期工程10月份就完工。到時瑪利影院、德克士等會入駐進來,這裏將會成為商業中心,不用擔心客流。”

“不,在做生意時我們要把一切考慮清楚,如果有那麼長一段時間的萎靡期,我們為什麼不選擇一個開店就能贏利的地理位置呢?”買家擺明態度,雙方在認定鋪面價值上陷入僵局。賣家堅持説買家疑慮過多,該鋪面是個黃金口岸。買家有待做更多的考察。

“那這個店子,你打算賣多少錢?”買家成員試探性的詢問。

賣家拿出早就擬好的價單説“渠道+現貨+鋪子5500;現貨+鋪子 4500;鋪子3500”瞭解了價格之後,買家表示要再做商量。

買家要求賣家重報價一次並對價格所含內容進行解釋。賣家迴應:“如果付渠道費,那我將最低成本給你們供貨;如果付了貨款店裏一切物品都是你們的;如果只是鋪款,就只給你們空鋪。”買家立即做出反應“首先,我們不能保證你供的貨是否符合我們的要求;其次,我們無法確定你拿貨的價格水平;第三。我們不認為鋪子的價值值3500元那麼多,並且馬上就是6月份,有些學校已經放假了。到7、8月份暑假根本就沒有利潤,我們認為你的價格太高了。”

賣家反問到“你們認為多少錢合適?”買家不緊不慢的説“目前最多拿出20xx,並且我們十分想要你的渠道…”

買房淡然一笑説“到哪裏2千也找不到一個象樣的鋪子。”買家不依不饒“如果那麼貴的價錢,我們可以找其他地理位置更好的鋪子。”

這一招很奏效,頓時把賣家將住了。賣家自知鋪租即將到期轉而以懇切的態度徵詢:“你們最多能給多少錢?20xx塊真的太低了。”

買家看出賣家的軟肋,毫不退讓。賣家無奈只能説答應20xx塊給我們空鋪。

買家見形勢不對,立即阻撓,表示要求留下貨品,最好再把渠道給我們。賣家瀕臨崩潰的邊緣,説“如果加貨品和渠道,最低3500。”買家答應並表示,目前還是隻有20xx元,1500元於1個月後支付。

雙方簽定協議,談判告終。

案例分析:

首先,我們來分析下這場談判是在怎樣的背景下進行的:

賣家:DEMON店的前任店主秦鵬等人正面臨房租到期的狀況,鋪面急於出手;

買家:在眾多選擇中可以擇優選擇;

限制條件:如果前任店家的租用期到了,無人向其租用,只能退出,新店主向房東直接租門面只准備房租即可。

從整個談判的大背景下我們就可以看出雙方所處的優劣位置,那麼接下來重要的就是雙方如何從對話中獲得對方的真實情況,以便決策。

談判開始時,由於賣家開門見山式專業的講解,給對方壓力,似乎可以挽回自己的一些優勢,

而買家很有耐心,併為被賣家高屋建瓴的氣勢所影響,而是提出質疑,這樣本來就處於劣勢的賣家的優勢一下子消散很多。轉而賣家開始改變策略,開始詢問對方開店的想法,試圖從中收集情報。得知對方的開店想法後,賣家馬上拋出一連串的信息,來向買家説明自己的優勢,但是過多的信息似乎在對買家透露出我很急於出手的信息,這樣無形中將自己的真實信息透露給了對方。

接着雙方進入相互試探:此時,買家決定不再聽賣家的“商品”推銷,開始轉換策略,把問題解決在鋪面上。其實這只是買家的推脱之詞,只是為後面的價格協商做鋪墊,以便自己處於有利的地位。而此時賣家也明白這層意思,所以用有力的根據反駁了買家。

陷入僵局:雙方各説個話,無法達成共識。所以買家首先為了打破僵局,開始引入新一輪的博弈:價格。此時我們應該注意,是買家首先詢問賣家價格,買家處於有利的地位,而賣家的反應是馬上拋出自己已經計劃好的價格,卻沒有預留給自己足夠的空間以便對方壓價。於是初次談判就結束了,但是買家意識到真正的較量還在後面,盤店金額的談判才是根本性的。

深入博弈:買家要求賣家重報價一次並對價格所含內容進行解釋。買家再一次的抓住主動權,賣家在被買家牽着鼻子走。然後就是價格的妥協,當賣家詢問買家能給出的價格時,買家不緊不慢的報出了一個與賣家提出價格相差甚多的價格,而且順帶了一個附加條件。這時買家已經收集足夠多對方的信息,只是在不斷的探視對方的價格底線,而自己只是從中做出判斷和選擇最優的價格。賣家繼續掙扎,卻被買家早已洞悉,並指出對方的軟肋,逼迫賣家做出價格讓步。賣家努力去試探,希望可以提高價格,而買家以靜制動,毫不退讓。在此時,賣家做出了非常不明智的決定,那就是完全向買家提出的條件進行妥協,而不懂得讓步時一定要求對方回報。充分向買家昭示着自己的弱點,更加處於被動的局面。買家乘勝追擊,最終大獲全勝,而且還獲得分期付款的好處。

談判僵局案例 篇15

某工廠要從日本A公司引進收音機生產線,在引進過程中雙方進行談判。在談判開始之後,日本公司堅持要按過去賣給某廠的價格來定價,堅決不讓步,談判進入僵局。我方為了佔據主動地位,開始與日本B公司頻頻接觸,洽談相同的項目,並有意將此情報傳播,同時通過有關人員向A公司傳遞價格信息,A公司信以為真,不願失去這筆交易,很快接受我方提出的價格,這個價格比過去其他廠商引進的價格低26%。

▲評點:在一條路走不通的時候,往往應該去探索另一種方法,在本例中,我方運用了傳播假情報,獲取了主動權,取得了勝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tanpan/mo4jo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