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規章制度 >

醫療機構管理制度十篇

醫療機構管理制度十篇

醫療機構管理制度 篇1

一、衞生管理要求

醫療機構管理制度十篇

1.制定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門診、住院診療相關應急預案與工作流程,制定院內感染應對預案,儲備防護用品和消毒物資。

2.與當地具有新冠肺炎診療能力的綜合性醫療機構建立聯絡會診機制;

精神專科醫院設立觀察隔離病區,綜合醫院精神科設置應急隔離病室,新入院的精神障礙患者在此病區/病室觀察14天后再轉入普通病區/病室。有條件的機構,設立發熱病區,在院感專家的指導下,改造門診和病房隔離區,科學設置醫務人員和患者通道及醫療垃圾轉運通道,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3.開展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全員培訓,掌握新冠肺炎的臨牀特徵、診斷標準、治療原則和防護措施,及時發現患者並轉介到定點醫院治療,為定點醫院提供精神科聯絡會診工作,做到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

4.採取嚴格的門診和住院限制措施,科學有序開展醫療工作,儘量減少門診患者複診次數,並儘量縮短住院時間。減少並嚴格管理醫院出入口,暫停家屬探視,限制陪診人員數量。

5.各部門密切協作,落實院內感染各項防範措施,確保消毒隔離和防護措施落實到位,所有區域均要注意環境衞生和通風換氣,做好做實病區清潔和消毒管理,指定專人進行督導檢查。

二、預防性衞生措施

1.加強診療環境的通風換氣,可採取排風(包括自然通風和機械排風)措施,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每日通風2~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並根據氣候條件適時調節;

或安裝排風設備,加強排風;

也可使用合法有效的循環風空氣消毒機。

2.加強院區和人員管理,在醫院入口處設置非接觸式測温儀,在門診大廳、電梯間、候診室等人員較為密集的場所,放置速幹手消毒劑。就診者、陪診人員及相關人員進入門診診療區域前均須佩戴口罩,同時加強手衞生。

3.加強住院患者,特別是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管理治療和照護,儘量減少外出活動,降低衝動行為發生的風險。

4.加強住院患者的飲食管理,病房採用送餐制。餐(飲)具應當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餐(飲)具去殘渣、清洗後,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鐘;

或採用熱力消毒櫃等消毒方式;

或採用有效氯濃度250mg/L含氯消毒劑溶液,浸泡消毒30分鐘,消毒後應當將殘留消毒劑衝淨。

5.門(急)診的醫務人員接診不同患者時應當加強手衞生,嚴格洗手和/或手消毒。可選用含醇速幹手消毒劑或醇類復配速幹手消毒劑,或直接用75%乙醇進行擦拭消毒;

醇類過敏者,可選擇季銨鹽類等有效的非醇類手消毒劑;

特殊條件下,也可使用3%過氧化氫消毒劑、0.5%碘伏或0.05%含氯消毒劑等擦拭或浸泡雙手,並適當延長消毒作用時間。有肉眼可見污染物時應當先使用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然後按上述方法消毒。

6.新冠肺炎流行期間,所有診療用品、物體表面和環境等均應當加強日常清潔消毒。儘量選擇一次性診療用品,非一次性診療用品應當首選壓力蒸汽滅菌,不耐熱物品可選擇化學消毒劑或低温滅菌設備進行消毒或滅菌;

環境物體表面可選擇含氯消毒劑、二氧化氯等消毒劑擦拭、噴灑或浸泡消毒。

7.加強醫院感染管理與監測。對醫務人員及後勤人員開展新冠肺炎診療、傳染病分級防護、手衞生、醫療垃圾處理、環境衞生和消毒隔離等醫院感染知識的系統培訓。

8.加強重點人羣管理(包括物業、保安、食堂人員),與相關服務企業建立聯防聯控責任,嚴格管理派遣服務人員,規範手衞生、環境保潔和消毒操作流程。

9.指導基層組織做好居家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管理治療和社區照護,對在封閉管理區居住的患者,採取送藥上門、網絡診療等方式,保障患者居家治療。對於出現明顯精神症狀、情緒暴躁、或行為衝動等病情不穩定患者,有條件的要及時收治到隔離病區/病室,沒有條件的要及時送至定點醫院。

三、個人防護

1.隔離病區/病室工作人員應當加強個人防護,嚴格評估並採取相應的防護等級。穿戴相應的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醫用一次性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或動力送風過濾式呼吸器、防護面屏或護目鏡、工作鞋或膠靴、防水靴套等。

2.其他工作醫護人員需做好標準預防,嚴格做好手衞生,儘量避免與患者近距離接觸。

3.嚴格按照“兩前三後”的指徵做好手衞生,用速幹手消毒劑揉搓雙手;

有肉眼可見污染物時,先用洗手液在流動水下洗手後再進行手消毒,洗手嚴格按照“六步洗手法”操作進行。

4.科學排班,避免過度勞累,杜絕帶病工作;

密切注意自身健康狀況,出現不適及時採取應對措施,並及時隔離和就醫。

四、疫情防控策略

1.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黨政主要負責人任組長,其他院領導任副組長,成員包括各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負責領導、組織、協調院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

2.細化防控方案,加強就診患者風險評估,調整常規診療服務,按照崗位風險和防護標準,嚴格細化醫務人員分級防護和環境、物表消毒等防控方案。

3.根據現狀,制定應急預案,對病房可能發生新冠肺炎疑似病例的情況,制定《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疑似病例應急處置方案》,並進行實操演練,確保各環節銜接通暢,及時對可疑病例進行有效研判、處置與轉運。

4.對新入院患者應當進行門診篩查,詳細詢問新冠肺炎流行病學接觸史,做好相關檢查,對新入院患者,設置隔離觀察病房,並制定相關工作的.制度和規範。

5.對住院的精神障礙患者發現有疑似或者確診新冠肺炎的,應當立即採取隔離措施,將患者轉診到定點醫院治療,並及時向當地衞生健康行政部門報告。對暫時無法轉出到定點醫院的確診患者,精神衞生醫療機構應當立即設置發熱病區,請具有新冠肺炎診療能力的綜合性醫療機構派員會診。同時,精神衞生醫療機構應當立即採取措施,隔離密切接觸的醫務人員和患者醫學觀察14天,並徹底消毒病房。

五、疫情防控措施

1.加強門診入口管理。設立門診入口唯一通道,門診入口和出口分列,工作人員和就診人員通道分列。就診者、陪診人員及相關人員進入門診診療區域前均須佩戴口罩和配合測量體温。有發熱或呼吸道症狀的陪同人員,引導至發熱門診就診(如有),或建議去當地定點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2.嚴格預檢分診制度。門診應當設置獨立的預檢分診台,就診患者進行手衞生和打噴嚏的健康宣教,就診過程要求佩戴口腔,避免人羣聚集。預檢護士須詢問所有就診者的新冠肺炎相關流行病學史,同時詢問是否有咳嗽、乏力、肌痛、腹瀉等臨牀症狀。無發熱、臨牀症狀及相關流行病學史的患者,在合理防護基礎上,按門診常規流程就診。

3.設立隔離診室。疫情期間建議設立隔離診室,用於滿足有發熱或流行病學重點監控對象的患者隔離和救治需要,隔離區域及診室須與其他普通診室區域相區分,設置從預檢至隔離診室的獨立通道,避免穿過人羣相對密集的候診區。完成診療後由門診部按照醫院感染要求對隔離診室及通道進行清潔消毒,醫療廢物按規定處理。

4.設置隔離病區/病室。設置觀察隔離病區/病室,有條件的醫院建議設置應急隔離病區,用於新入院患者的觀察與隔離,建立相關工作制度及流程,備有充足的應對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的消毒和防護用品。

5.加強病房管理,嚴格把握患者住院適應症,儘量縮短住院時間。疫情期間暫停現場探視,有條件的醫院暫停病房醫生出診,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原則上不設陪護遵守醫院規定每日進行健康監測。

6.複診、隨訪可以適當調整時限,或鼓勵採用互聯網醫院等遠程診治途徑。對於病情穩定的患者,適當延長處方藥物時間,最長可開具3個月藥量。

7.疑似或確診新冠肺炎的精神障礙患者須收治在所在地的定點醫療機構,精神病醫院應當配合提供相應的聯絡會診服務。

8.出現疑似或確診新冠肺炎的精神障礙患者所在精神病醫院應當進行終末消毒,由醫療機構安排專人進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做好技術指導。非專業人員開展消毒工作前應當接受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專業培訓,採取正確的消毒方法並做好個人防護。

醫療機構醫院感染防控管理基本制度

為加強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基層醫療機構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水平,落實《傳染病防治法》、《醫院感染管理辦法》和相關標準、規範,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適用於門診部、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診所、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等基層醫療機構。

1、培訓制度

(1)定期對醫生、護士、醫技人員進行醫院感染知識培訓。

(2)應對新上崗人員和實習生進行醫院感染知識的崗前培訓,並履行職業危害告知義務,經考核合格後方可上崗。

(3)培訓內容:本崗位相關的醫院感染管理法律、法規、規章、制度;醫院感染診斷標準;醫院的清潔、消毒與隔離;醫院感染的預防與控制;醫務人員職業安全與防護;醫務人員手衞生規範;醫療廢物的管理;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等。

(4)醫院感染專兼職人員每年至少參加省級或市級培訓一次。

(5)培訓記錄,永久保存。

2、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器具的管理

(1)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應由醫療機構統一採購。

(2)購入時索要《醫療器械生產企業許可證》、《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及附件、《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

(3)生產企業的銷售人員應出具企業法定代表人的委託授權書原件,如銷售企業銷售應有生產企業給的授權書。

(4)驗看銷售人員的身份證並索取其身份證複印件和聯繫電話,並加蓋持有商的印章。

(5)進行質量驗收,建立購入登記賬冊。

(6)用前應檢查小包裝的密封性、滅菌日期及失效日期,進口產品應有相應的中文標識等,發現不合格產品或質量可疑產品,不得使用。

(7)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應存放於陰涼乾燥,通風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牆壁≥5cm。

(8)使用後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按醫療廢物進行處置。

3、消毒藥械的管理

(1)購入時索要《消毒產品生產企業衞生許可證》、《消毒產品衞生安全評價報告》等;

(2)合法企業證明(包括營業執照副本、税務登記證和組織機構代碼證);

(3)醫療器械經營企業許可證;

(4)生產企業給銷售企業的授權書;

(5)經銷企業給銷售代表的授權書以及銷售代表的身份證複印件和聯繫方;

(6)建立進貨驗收和出入庫登記賬冊;

醫療機構醫院感染防控管理基本制度

1、認真貫徹執行《醫院感染管理方法》、《消毒技術規範》、《醫院感染診斷標準》、《消毒管理辦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

2、建立健全業務副院長領導的醫院感染管理三級網絡組織,並充分發揮其作用,及時解決醫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配備感染管理專(兼)職人員,並認真履行職責。

3、加強對醫院感染病例的監測,採取前瞻性與回顧性調查相結合的綜合性調查方法,定期彙總、分析監測資料,全面掌握醫院感染髮病率、常見感染部位、危險因素、高危科室等情況,從而有效地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當出現醫院感染流行趨勢時,應積極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採取切實有效的控制措施,遏制醫院感染的流行與爆發。

4、加強消毒管理工作,按要求定期進行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和環境衞生學監測。

5、加強消毒藥械和一次性醫療用品的使用管理,嚴禁一次性醫療用品重複使用。

6、切實加強抗菌藥物臨牀應用管理。

7、抓住醫院感染管理的重要環節,加強對重點部門(如內窺鏡、口腔科、手術室、供應室、產房等)的醫院感染管理監控。

8、加強對醫療廢物和污水處理的監督管理,使醫療廢物處置規範化,污水排放符合要求。

9、定期對醫院醫務人員、後勤行政人員進行醫院感染知識及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培訓。

10、將醫院感染管理質量納入醫院綜合目標分類管理體系中,制定醫院感染管理質量指標與考核細則。

醫療機構管理制度 篇2

一、認真學習《傳染病防治法》,執行傳染病管理條例,做到及時診斷治療和嚴格隔離,減少傳播,認真等級,填報疫情,時間不能延誤。

二、學習和掌握防疫業務知識,不斷提高技術水平。

三、按時參加例會,處理好轄區內的'計劃免疫和各項免疫工作,及時下發通知單,準確及時上報各種報表、薄、卡、冊,做的項目齊全,字跡清楚。

四、宣傳“除四害、講衞生”知識,教育羣眾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

五、做好防疫工作的應急準備,如發現疫情,到達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醫療機構管理制度 篇3

1、醫療機構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簽署的《醫療機構申請變更登記註冊書》(由行政審批部門提供樣本,並經上級主管部門同意蓋章)

2、承諾書(行政審批部門提供樣本,法定代表人簽字並加蓋公章;個人申請的須本人簽字。)

3、申請變更登記的原因和理由(申請人自行書寫)

4、登記機關規定提交的其他材料。(根據變更內容提交相應的材料)

(1)變更機構類別:還需提交申請設置醫療機構所需相應材料,經完成設置審批後,再申請執業登記。

(2)變更單位名稱:營利性醫療機構先提供工商部門出具的名稱核准證明原件及複印件(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提供民政部門出具的名稱核准證明)、有上級主管部門的提供上級主管部門批准文件原件及複印件;

(3)變更法定代表人

①有上級主管部門的應提交上級主管部門的任職證明或文件;醫療機構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原主要負責人的免職證明和新主要負責人的任職證明;新法定代表人或負責人的資格證明材料(同醫療機構設置申請材料中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負責人基本情況和資格證明);

②無上級主管部門的,原地址醫療機構註銷後重新申請。

(4)變更主要負責人:

個體診所變更主要負責人,原地址醫療機構註銷後重新申請。除個體診所外的醫療機構變更主要負責人應提交主要負責人任職證明(由行政審批部門提供樣本)、醫療機構法定代表人簽署的原主要負責人的免職證明和新主要負責人的任命文件;新負責人的資格證明材料(同醫療機構設置申請材料中主要負責人基本情況和資格證明)。

(5)變更醫療機構地址:

①在管轄權限範圍內遷址:完成新址的設置審批後進行變更登記(提交材料同醫療機構設置中相關材料。)

②由管轄區域外向內遷移的,應當取得新址醫療機構的《設置批准書》後,經原登記機關的註銷登記後,再申請辦理執業登記。(提交材料同醫療機構設置、執業登記的相關材料。)

(6)變更診療科目(診療技術、業務範圍):

①增設科目(診療技術、業務範圍)應提交可行性研究報告;新增診療科目申報表;平面圖;執業人員花名冊,相關資質證書原件及複印件;相關診療設施、設備的清單材料;相關規章制度、診療規範、操作規程。如產生污水,還應提交污水處理方案;新增放射科或放射診療設備的,還需提供放射科(X光室)的'驗收情況(放射診療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合格證明文件原件及複印件;從業人員上崗資質證書原件及複印,納入《大型醫用設備配置與使用管理辦法》管理的,應取得《大型設備購置許可證》及大型醫用設備人員上崗證。凡涉及計生、婦科、產科、性病、透析、介入等科目的,應先取得市衞生局的批件;)

②取消科目應提交平面圖

(7)變更牀位(牙椅):提交擬增牀位(牙椅)的可行性分析報告或醫療服務需求分析報告;平面圖;新增衞生技術人員花名冊、相關資質證書原件及複印件;

(8)變更所有制形式:企業改制文件原件及複印件;由兩個以上法人或組織共同申請設置的醫療機構,以及由兩個自然人以上合夥申請設置的醫療機構,還須提交由各方共同簽署的協議書原件及複印件;股份制醫院還應提交組織章程和決議。

(9)變更經營性質:營利性醫療機構變更為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需提供民政部門出具的名稱核准通知書原件及複印件;非營利性醫療機構變更為營利性醫療機構的,需提供工商部門出具的名稱核准通知書。

(10)變更註冊資金:有上級主管部門的,由其財務部門出具資信證明;無上級主管部門的,提供由銀行出具的合法有效的存款證明原件和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合法有效的資產評估報告原件及複印件。

醫療機構管理制度 篇4

各類診所必須按照法律、法規、部門規章、規範和各級衞生行政部門的規定,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建立各項規章制度。各項制度和崗位職責應方便工作人員查閲。以下制度和崗位職責範本僅供參考。

一、工作制度

(一)門診工作制度

1.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的衞生方針政策,自覺遵守國家的衞生法律法規,服從衞生行政部門管理,依法執業。

2.嚴格遵守醫療護理各項技術操作規程,防止醫療事故發生。

3.將本機構《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正本懸掛於醒目位置,執業地點、執業範圍、負責人等登記項目發生變化,提前申請變更。

4.按照核准的診療項目執業,完成衞生行政部門指令性工作任務,主動參與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醫療救治工作。

5.認真、規範、準確地書寫門診病歷,填寫門診日誌。

6.對病員認真檢查,合理治療,科學用藥。對疑難病人2次門診不能確診者,及時轉上級醫院。對急、危重病員,給予優先接診,積極進行搶救治療。

7.認真開展診所內部設備、設施消毒工作,依法處置醫療廢物、廢水,保證醫療安全。

8.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認真診治每一位患者,為患者提供熱情周到的服務。醫務人員工作時衣帽穿戴整潔,佩戴胸卡。保持診所環境清潔。

9.依據國家有關價格政策,制定合理的各項業務收費標準並公示,收款後出具正規合法的票據。

10.開展健康教育,大力宣傳衞生防病知識。

(二)病歷書寫制度

1.對就診病人書寫門診病歷,應當客觀、真實、準確、及時、完整。病歷書寫文字工整、字跡清晰、表述準確、語句通順、標點正確、糾錯規範。

2.病歷書寫使用中文和醫學術語,以藍黑墨水、碳素墨水或黑色簽字筆簽寫。

3.病歷由親自參與診斷、治療的具有合法資質的醫務人員簽名。無資質人員不得簽名。

4.門診手冊封面內容應當包括患者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或住址、藥物過敏史等項目。

5.化驗單(檢驗報告)、醫學影像等檢查資料應及時歸入門診病歷。

6.對按照有關規定需取得患者書面同意方可進行的醫療活動,依法簽署知情同意書。

7.急診病人經過緊急檢查處理穩定後即刻書寫病歷,急診病歷書寫就診時間應具體到分鐘。

8.急診留觀患者應記錄留觀記錄,重點記錄觀察期間病情變化和診療措施,記錄簡明扼要,並註明患者去向。

9.搶救危重患者時,應當書寫搶救記錄。

(三)處方書寫制度

1.經註冊的執業醫師在執業地點取得相應的處方權。經註冊的執業助理醫師在診所開具的處方,應當經所在執業地點執業醫師簽名或加蓋簽章後方有效。

2.使用衞生部統一制定的處方格式。

3.醫師開具藥品(含中藥、西藥、中成藥、中藥飲片等)必須書寫處方。一張處方限於一名患者的用藥。

4.處方應使用藍黑或黑色鋼筆或簽字筆書寫,字跡清晰,不得塗改。如有塗改,醫生必須在塗改處簽字,並註明修改日期。

5.處方取藥內容應包括:藥品名稱、劑型、規格及數量,用藥方法等。藥品及製劑名稱、使用劑量應以中國藥典及衞生部(省衞生廳)頒發的藥品標準為準。沒有規定的藥品可用通用名,藥品數量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填寫,用量單位以克(g)毫克(mg)毫升(ml)國際單位(iu)計算。注射劑以支、瓶為單位,並註明含量。片、丸、膠囊等劑型以片、丸、粒為單位。中醫處方按有關規定書寫。

6.處方開具當日有效。特殊情況下需延長有效期的,由開具處方的醫師註明有效期限,但有效期最長不得超過3天。

7.處方一般不得超過7日用量,急診處方不得超過3日用量,對於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況,處方用量可適當延長,但醫師應當註明理由。除特殊情況外,應當註明臨牀診斷。開具處方後的空白處劃一斜線以示處方完畢。

8.開具西藥、中成藥處方,每一種藥品應當另起一行,每張處方開具的藥品不得超過5種。中藥飲片應當單獨開具處方。

9.醫師按照衞生部制定的藥品和精神方面藥品臨牀應用指導原則,開具藥品和第一類精神方面藥品。

10.一般處方保存一年,到期登記後,由醫療機構負責人批准銷燬並登記備案。藥品、精神方面藥品和醫療用毒性藥品處方的保存期限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四)藥品管理工作制度

1.藥品實行專人管理。嚴格按照《處方管理辦法》採購藥品。藥品採購有計劃,按正規渠道購藥,保證質量、價格合理。嚴禁購進、使用和銷售假藥、劣藥和過期藥品。

2.藥品排放有序,做到離地離牆存放,保持室內整齊,室內禁止吸煙。

3.調劑處方必須做到四查十對。藥劑管理人員發現不合理用藥或用藥錯誤時,應當拒絕調劑,及時告知醫師,請其確認或者重新開具處方。

4.配方時應細心、準確、按照調配技術規程進行調配。中藥應按《中國藥典》規定和《中藥炮製規範》要求調配,稱量要準確,嚴禁估計抓藥,毒性藥材要逐劑稱量。

5.發藥時將病人姓名、藥品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項詳細寫在藥袋或瓶簽上,並耐心向病人交待清楚。

6.處方調配後應經嚴格核對方可發出,調配人和檢查人應在處方上簽名。

7.藥品應定期檢查,妥善保管。對有效期的藥品應建立登記管理制度。確保藥品質量。

8.藥品、精神方面藥品和醫療用毒性藥品的管理工作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五)護理工作制度

1.護理工作由依法取得相應資質並經註冊的護士開展。

2.執行醫囑必須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易致過敏藥物,給藥前應詢問有無過敏史。

3.經常觀察候診病人和注射病人的病情變化,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通知醫師進行處置。對治療觀察患者應建立護理記錄,並歸入門診病歷。

4.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防止交叉感染和醫院感染。

5.認真學習護理操作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不斷提高護理質量。

(六)消毒隔離制度

1.認真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辦法》和《醫院感染管理辦法》中有關消毒隔離制度和規定。

2.制定控制感染方案,配備必要的消毒措施,並安排專(兼)職人員負責消毒隔離工作。

3.工作人員應當接受消毒隔離知識培訓,掌握消毒隔離知識,並嚴格按照規定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4.工作人員開展診療工作,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保持整潔,如有污染要及時更換,工作人員不得穿工作服進入生活區和其他公共場所。

5.進行各種手術、穿刺等操作必須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各種注射一律實行“一人一管一用一滅菌”,加強一次性注射用具的使用管理,並做好用後的毀形消毒處理。

6.發現傳染病人,應採取合理處置措施,並按規定上報病情。要指導病人就醫,防止病人到處走動引起交叉感染。

7.對診所內的環境,用物及疑被污染的物品,要及時進行消毒;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及污染的垃圾應送到固定地點進行消毒處理;便器、痰盂、臉盆等應定期消毒。

8.建立診所消毒工作記錄,對機構內部每一次消毒工作進行記錄。定期開展消毒效果檢測。

(七)傳染病管理工作制度

1.診所應當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做好傳染病防治工作。

2.發現傳染病疫情時,應當及時採取有效處理措施,並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時上報。應積極創造條件,實現法定傳染病的網上直報。嚴禁緩報、瞞報、漏報、謊報傳染病疫情。

3.建立傳染病登記報告記錄,詳細記錄每一位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基本情況。

4.嚴格遵守傳染病管理工作紀律,保護患者隱私,嚴禁私自向社會公佈傳染病疫情。

5.按照診療科目要求開展傳染病診療工作。發生傳染病流行或爆發時,診所及其工作人員必須服從當地衞生行政部門調遣和安排。

6.傳染病病人或疑似傳染病病人使用過的器物應按照國家規定及時進行消毒或處理。

(八)醫療廢物處置工作制度

1.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規定處理醫療廢物。

2.建立健全醫療廢物管理責任制,安排專(兼)職人員負責醫療廢物的收集、貯存和處置工作。從事醫療廢物收集、貯存和處置工作的人員需配備必要的職業防護設施。

3.配置符合要求的醫療廢物包裝物和容器,對本機構產生的醫療廢物進行分類收集。建立符合要求的醫療廢物暫時貯存場所和容器,並定期進行消毒。

4.醫療廢物實行集中處置。未實現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的,應當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對醫療廢物採取消毒、毀形、焚燒、填埋等措施。

5.建立醫療廢物登記制度,登記內容包括醫療廢物來源、種類、重量或數量、交接或處置時間、處置方法、最終去向以及經辦人簽名等內容。登記資料至少保存3年。

6.嚴禁轉讓、買賣、丟棄醫療廢物,嚴禁在非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或將醫療廢物混入其他廢物和生活垃圾,防止醫療廢物對周圍環境和居民生活產生不良影響。

(九)社會監督制度

1.設立監督電話或意見箱,由專人負責管理,做好登記。對羣眾提出的意見,應及時回覆或改正。

2.診所標牌含有診所核准名稱、聯繫電話和診療範圍。

4.門診工作制度、工作人員職責和衞生部、省衞生廳制定的醫德醫風規範上牆公示,接受社會監督。

5.上崗人員必須佩戴附有本人照片、姓名、科室、職稱或職務等內容的胸卡。

6.公佈主要檢查、治療、手術的收費項目、標準以及常用藥品價格。

7.患者診療完畢後,應出具正規的費用結算憑證。

二、工作人員崗位職責

(一)負責人崗位職責

1.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全面負責本醫療機構的各項工作。

2.制定各項工作計劃並負責組織實施。

3.負責搞好法律、業務學習,採取各種有效措施,不斷提高衞生技術人員業務素質和依法執業水平。

4.加強診療各項工作的指導、督促和檢查,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5.負責本醫療機構的財務、藥品、物品的管理。

6.負責本醫療機構的轉診、疫情報告、危重病人搶救及醫療差錯事故的上報等工作。

(二)醫師崗位職責

1.嚴格按照有關衞生法律法規、規章、標準及技術操作規範開展執業活動。

2.遵守職業道德和規章制度,關心、愛護、尊重患者,保護患者隱私。

3.醫師實施醫療、預防、保健措施,簽署有關醫學證明文件,須親自診查、調查,並按照規定及時填寫醫學文書。

4.使用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使用的藥品、消毒藥械和醫療器械。

5.努力鑽研業務,不斷學習醫學新理論、新技術、提高醫療質量。

6.執業助理醫師要在執業醫師的指導下,按照執業類別執業。

(三)護士崗位職責

1.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嚴格“三查七對”制度,防止差錯事故。

2.協助醫師做好診療接待工作,認真執行醫囑,做好護理工作記錄。

3.經常觀察候診患者和輸液患者的病情變化,發現異常情況及時通知醫師進行處置。

4.認真做好消毒隔離工作,做好消毒工作記錄,防止交叉感染。

5.認真學習護理基本知識和操作技能,不斷提高護理技術水平。

(四)藥劑人員崗位職責

1.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嚴格按規定管理和使用藥品、精神方面藥品和醫療用毒性藥品,嚴防差錯事故的發生。

2.做好藥品的日常管理工作,負責藥品(材)預算、採購保管、請領、分發、中藥材加工炮製、登記、處方調配等工作。

3.嚴格按照醫囑調配和發藥,認真執行藥品價格收費標準。

4.做好藥物盤點和業務統計報表工作。

(五)醫技人員崗位職責

1.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程,嚴防差錯事故的發生。

2.掌握各種儀器的一般原理、性能、使用及特殊描記技術,定期校正儀器,負責維護、保養工作,做好日常工作記錄

3.努力學習專業技術知識,不斷提高技術水平。

醫療機構管理制度 篇5

一、藥品不良反應(ADR),主要是指合格藥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況下出現與用藥目的無關的或意外的有害反應。為促進合理用藥,提高藥品質量和藥物治療水平,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藥品不良反應報告與監測管理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特制定本規定。

二、藥品不良反應、醫療器械不良事件的報告範圍;

1.上市5年以內的藥品、醫療器械和列入國家重點監測的藥品、醫療器械,引起的所有不良反應(事件)。

2.上市5年以內的藥品、醫療器械,引起的嚴重、罕見的或新的不良反應。

三、藥品器械不良反應事件主要包括藥品(器械)已知和未知作用引起的副作用、毒性反應及過敏反應等。嚴重的藥品器械不良反應主要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引起死亡;致畸、致癌或缺陷;對生命有危險並能夠導致人體永久的'或顯著的傷殘;對器官功能產生永久損傷;導致住院或住院時間延長。

四、一經發現可疑藥品器械不良反應需詳細記錄、調查,按規定要求對典型病例詳細填寫《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表》,並按規定報告。

五、應定期收集、彙總、分析藥品器械不良反應信息,每季度直接向縣藥品器械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報告,嚴重、罕見的或新的藥品、醫療器械(事件)不良反應病例,最遲不超過15個工作日。

各科室、藥房工作人員應注意收集、分析、整理、上報本單位臨牀用藥用械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

患者使用藥品器械出現不良反應情況,經核實後,應按規定及時報告,並上報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

藥房工作人員發藥時,應注意詢問患者有無藥品不良反應史,講清必須嚴格按藥品説明書服用,如用藥後有異常反應,要及時停止用藥並向醫生諮詢。

六、防疫藥品、普查普治用藥、預防用生物製品出現的不良反應羣體和個體病例,須隨時向縣衞生局、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不良反應監測中心報告。

醫療機構管理制度 篇6

一、拆零藥品是指所銷售藥品最小單元的包裝上,不能明確註明藥品名稱、規格、用法、用量、有效期等內容的藥品。

二、拆零藥品應設立專門拆零櫃枱或貨架,並配備必要的拆零工具,如藥勺,藥盤、拆零藥袋等,並保持拆零工具清潔衞生。

三、拆零後的藥品,應相對集中存放於拆零藥櫃(架),不能與其它藥品混放,拆零藥品應保留原包裝及標籤。

四、拆零藥品包裝袋應寫明藥品名稱、規格、用法、用量、有效期等內容。

五、藥品拆零時,如發現拆零藥品的內包裝及外觀質量可疑,應按不合格藥品處理程序處理,不得拆零使用、銷售。

醫療機構管理制度 篇7

一、會議紀律規定

1.所有參加會議的人員,須到辦公室處簽到。

2.參加會議必須穿戴整齊,佩戴工作牌,凡遲到,缺席、早退有事應向會議主持人請假。

3.開會期間必須做好會議記錄,會後按要求傳達會議精神或按保密紀律執行。

4.保持會議期間安靜,手機均應關機或是調至靜音,開會期間手機不得響動。

5.如有違反會議紀律情況,視情況給以通報批評或經濟處罰。

二、會議制度

1.院辦公會

原則上每週一召開一次,遇特殊情況會議時間可作變更。由院級領導主持、各職能科室負責人蔘加。傳達上級指示,醫院重大問題研究、決策,佈置近期重點工作安排和前期工作總結,聽取行政職能部門有關工作的執行情況彙報,討論處理醫院日常行政、業務工作的協調和督查。由院辦通知並作會議記錄。

2.周例會

原則上每週一召開一次。遇特殊情況會議時間可作變更。由院長主持,院級領導、職能、臨牀、醫技各部門主任、護士長參加。凡參加會議者均應做好記錄,會後在各科認真傳達。會議內容:傳達上級指示、規定,小結上週工作,佈置下週工作,聽取各科室的工作彙報和反映、協調解決各科室問題。

3.科主任例會

科主任例會原則上每月一次,由分管院長主持,主要內容為總結當月工作,包括醫療質量、重危患者管理、制度落實、服務態度以及教學和科研工作情況,佈置下月任務

4.護士長例會

由業務副院長或護理部主任主持,每月一次,各科室護士長參加。總結上月護理工作,研究解決護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佈置下月護理工作。

5.職能部門、科室、門診內部辦公會議

有關職能部門、科室、門診可根據本部門的實際情況,由本部門負責人負責建立晨會、週會、月會制度;檢查各項制度和工作人員職責的執行情況以及我院有關決策的落實情況,解決醫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並徵詢住院顧客及家屬的意見,研究和按排下一步工作。

6.臨時辦公會議

在醫院經營和醫療管理工作中發現的急需解決的問題,根據實際情況,由總經理或院長主持召開現場臨時辦公會議,組建臨時項目工作組,迅速及時地提出解決方案。醫院內的各項經營行政、醫療管理具體工作不在會議上討論。

院長行政查房制度

為進一步完善行政、業務查房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及時處理醫院存在的問題,特制定院長行政查房制度。

一、院長行政查房每月一次。由院辦公室或醫務科負責安排,分管院長帶隊,各職能科負責人或相關人員參加。提前通知被查科室,科主任、護士長、各級醫務人員參加。

二、查房人員參加科室晨會後,分工分頭進行工作。主要檢查醫療護理質量、醫德醫風、服務態度、環境衞生、設備管理、勞動紀律、規章制度執行情況等,協助解決疑難危重病人的診療問題,瞭解科室存在的問題和科室間協作配合情況,聽取病員對醫院和醫護人員的建議、意見。

三、協調科室與部門的關係。

四、現場辦公,就地解決科室提出的問題、困難。確定部門解決的問題,限期處理,應在規定時間內回覆處理結果。

以上工作由辦公室督促考核。

醫院執行力管理制度

為了進一步完善醫院管理制度,能夠使醫院管理制度更好的執行,針對醫院工作確定的目標任務,確實解決不作為、慢作為、劣作為的工作作風,加強工作佈置檢查、督促、考核,特制訂了醫院執行力管理制度。

1.醫院重要工作(由院辦公室確定)採取工作單制,工作單上明確描述工作內容、期望結果、完成時限、可用資源、負責部門、責任人、主要協助部門等,簽字生效。

2.工作的執行過程中,由負責部門的分管領導或委託職能部門檢查工作完成情況,督促工作進度,執行科室或個人定期彙報工作進度。

3.工作完成後,按照工作內容的分類不同,由分管領導簽定驗收單及評價結果,結果將納入年終考評。

考勤與請假制度

一、作息時間:

作息時間每年五月一日和十月一日自動調整,院辦不做另行通知。冬季作息時間:8:30——12:00,13:30---17:00夏季作息時間:8:00——12:00,14:00---17:30

1.本院實行一週單休制,各科室根據科室和崗位實際情況,具體安排上下班時間和休息日。各科室主任在每月初1日下班前將本月排班表以及上月考勤表報院辦公室。

2.本院實行一日三次全員打卡制。

二、考勤內容及處理規定:

1.凡遲到、早退、脱離崗位、串崗者,給予每次經濟處罰5元。

2.凡曠工者,按下表計扣工資。

曠 工 處 理 辦 法

曠工天數(天) 0.5 1 1.5 2 連續或累計曠工3天以上

扣除基本工資 10% 15% 20% 30% 除名

三、請假制度及管理規定

1.病假:須向科室主任提出書面申請,兩天以內由科室主任簽字同意,超過兩天以上需院長簽字同意,交辦公室核實備案,病假處理辦法按照以下計算公式扣發工資:

病 假 處 理 辦 法

病假天數 抵消每人每月正常休息日 超過抵消每人每月正常休息日

扣發工資及獎金 不扣工資及獎金 扣款金額=全額工資/當月天數×抵消後病假天數×50%+病假期間提成+病假期間獎金

2.事假:須向科室主任提出書面申請,兩天以內由科室主任簽字同意,超過兩天需院長簽字同意,交辦公室主任核實備案,事假處理辦法按照以下計算公式扣發工資:

事 假 處 理 辦 法

事假天數 抵消每人每月正常休息日 超過抵消每人每月正常休息日

扣發工資及獎金 不扣工資及獎金 扣款金額=全額工資/當月天數×抵消後事假天數+事假期間提成+事假期間獎金

3.年休假:連續工作滿一年者,省內人員可享受三天年休假,外省人員可享受五天年休假。年休不得超假,特殊情況報院領導批准,否則按曠工處理。年休假不得跨年度休息。員工欲休年休假,必須提前兩週逐級向主管部門遞交書面申請,經批准後方可休假。年休假期間只發基本工資

4.婚假:員工結婚享有三天婚假。

5.產假:女員工,可休產假90天,女員工難產或剖腹產,增加產假15天。只發基本工資。

6.法定假日:

1)元旦節,放假1天(1月1日);

2)春節,放假3天(正月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

3)清明節,放假1天(農曆清明當日);

4)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5)端午節,放假1天(農曆端午當日);

6)中秋節,放假1天(農曆中秋當日);

7)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8)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

中層幹部管理制度

一、崗位設置:

中層幹部的崗位設置遵循精簡高效、有利工作的原則。職能科室、門診、醫技科室、臨牀科室原則上只設一正,設總護士長一名,各病區設一名副護士長。

二、任免程序及考核:

醫療機構管理制度 篇8

一、門診醫生應該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業務水平。

二、工作中要做到體貼關心病員,熱情主動、態度和藹,用文明語言、熱心解答病員的'詢問。

三、診斷、檢查疾病要認真細緻並做好門診病人登記,做好疫情報告。詢問患者既往病史和藥物過敏情況。

四、門診處方、觀察病例要嚴格按照處方和觀察病例的書寫要求與格式書寫。認真填寫門診日誌和遺囑。

五、對危重、難以確診的患者及時請上級醫療機構醫生會診或提出轉診意見。

六、對高燒病員、極危重、老幼病人應優先安排就診。

七、門診應該保持清潔整齊、不斷改善門診環境。宣傳衞生防病知識、健康教育、計劃生育等知識。

八、醫生要採取高效、經濟的治療方法,合理用藥,儘量減輕病員負擔。合理使用抗生素藥物。治療室工作制度

一、保持室內清,每做完一項處理要隨時清理;每天消毒一次。除醫生和被治療病人外,其他人員不許進入。

二、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清潔區、污染區嚴格分開。

三、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進入治療室必須穿工作服、帶工資帽及口罩。

四、無菌持物鉗浸泡液每週更換兩次。

五、無菌物品必須註明滅菌日期、超過一週者必須重新消毒。

六、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做好消毒記錄及器械消毒液的配置、更換記錄,防止交叉感染。

七、注射、處置前必須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

八、配藥前要檢查藥品質量,注意有無變質,針劑有無裂痕;有效期和批號,如不符合要求或標籤不清者,不得使用。

九、易過敏藥物,給藥前應詳細詢問有無過敏史,需做藥敏試驗者必須做藥敏試驗。特殊藥品要反覆核對,給多種藥物時要注意配伍禁忌。

十、注射、處置時,病人如提出疑問,應及時查對,確認無誤後方可進行。

醫療機構管理制度 篇9

目錄

第一節 門診消毒管理規定

第二節 門診消毒隔離制度

第三節 口腔器械消毒制度

第四節 門診部規章制度

第五節 門診崗位工作職責

第一節門診消毒管理規定

一、建築佈局要求

1.應設置有相對獨立的器械清洗室和消毒室。

2.候診區和診療區應分開,設有實際屏障,採光良好。

二、器械的配備要求

1.應配備壓力蒸汽滅菌設備。

2.為患者進行診療操作的器具必須做到一人一消毒。

三、器械的消毒、滅菌要求

1手術治療器械以及其它各種接觸患者傷口和血液、口腔軟組織或骨組織的器械必須進行滅菌,其它口腔診療以及檢查器械,應做到一用一消毒。

2器械選壓力蒸汽滅菌,不適於壓力蒸汽滅菌或乾熱滅菌者選用化學方法進行浸泡消毒或滅菌。

3使用後器械應嚴格按照預處理後滅菌或消毒的程序進行處理。

四、消毒滅菌程序

1.預處理

1.1預消毒:可採用中高效消毒劑浸泡20-30分鐘;

1.2預消毒後徹底的清洗:流水刷洗

2.滅菌法:

預真空壓力蒸汽滅菌:132℃ 30分鐘;

上述器械待冷卻後分類存放無菌櫃盒內備用。

2.3化學浸泡滅菌:

2.3.1預處理後的器械擦乾並浸沒於一定濃度滅菌劑中,保證作用時間,如2%戊二醛,浸泡時間應達到10小……

2.盛裝消毒劑的容器應註明品名、濃度及使用期限;

六、診療區域的消毒

1.診室按每立方米1.5W標準安裝紫外線燈;每日診後紫外線照射30分鐘,消毒後開窗通風,紫外線燈使用累積時間應有明確記錄;

2.每週對環境進行一次徹底清潔消毒,用中高效消毒劑擦拭或噴灑桌面、椅子、門窗、牆面、地面等,然後進行空氣消毒。

七、醫護人員的個人防護

1.口腔科醫護人員須按照標準預防要求做好個人防護。

(標準預防:衞生部《醫院感染管理規範(試行)》中附錄一術語第十一條)

2.進行診療操作前應摘除手及手腕部飾物,修剪指甲,穿好工作服,戴好口罩、帽子、手套,必要時應佩戴防護眼鏡。

3.對每個患者進行診療操作前後應洗手消毒、更換手套。

4.洗手時用流水、肥皂/洗手液衞生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充分搓揉消毒,尤其注意指尖、指腹、甲溝、指關節及腕部等部位。

八、醫療廢物管理

嚴格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醫療衞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及省衞生、環保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統一處理。

九、消毒滅菌效果監測

口腔科應建立相應的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制度,監測方法及質控標準參照衞生部《消毒技術規範》第四版中有關“醫院消毒滅菌的效果監測”章節。

第二節門診消毒隔離制度

一、全體醫務人員樹立無菌觀念,認真執行消毒隔離制度,隨時防止和排除污染。

二、醫務人員工作時要穿工作服,戴工作帽並保持整潔。工作服每週更換兩次。

三、保持室內清潔,對診室內地面、綜合治療椅及時擦拭並陳列整齊有序。

四、對手機、鑽頭等做到“一人一機”,清洗、擦拭,然後進行高壓蒸汽滅菌處理。

五、採用一次性注射器、手套、吸唾管和一次性口腔器械盒,用過後及時毀形並統一回收,妥善處理。

六、接觸過患者的.非一次性口腔器械,均按要求“一泡、二刷、三衝、四保養、五消毒滅菌”程序操作。

第三節口腔器械消毒制度

一、患者使用過的一次性器械(口鏡、鑷子、探針、口杯、吸唾管、治療巾),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毀滅作無公害處理。

二、患者使用過的車針、高速渦輪機、潔牙機工作尖、潔牙機手柄、噴砂槍頭及金屬器械要先放入消毒液中浸泡30分鐘,然後放入清水中刷洗乾淨,單個塑封,高壓蒸汽滅菌後取出待用。

第四節門診部規章制度

1、對就診病人全部實行存檔管理,每位病人一個就診號,認真記錄病史,按順序就診。

2、工作人員進入治療室必須穿工作服、戴口罩,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治療室。

3、對所有用於口腔內或接觸患部的器械均嚴格消毒。

4、進行各項治療操作時,必須思想集中,嚴肅認真,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5、門診所有設備、器械,須經常檢查、加油、保養,並定期清點,防止損壞或遺失。

6、經常保持室內整潔,每日治療室通風30分鐘以上,紫外線空氣消毒。

7、注射麻醉劑前應首先詢問病人有無過敏史,並按常規要求作過敏實驗。

8、治療室內應備有常規急救藥品。

9、下班前應檢查各診室及技術室,並切斷水、電總開關,防止發生意外。

第五節門診崗位工作職責

一、口腔科醫生工作職責

1.對病人熱情接待,認真檢查,精心治療。

2.認真閲讀病人填寫的病史,及時發現對治療有關的全身病情、正在接受的治療和服用的藥物。

3.全面檢查病原體的口腔情況,不要受病人主訴的限制。

4.詳細制定治療計劃,清楚而全面地向病人做解釋,保證病人充分理解和同意。

5.對每一項治療內容的收費標準都要準確無誤地告訴病人,並協助病人制定支付計劃。

6.每個治療步驟都要詳細向病人解釋清楚,取得病人同意和配合,絕對不要在病人不同意的情況下開始治療。對某些治療內容,要病人簽署“治療同意書”。

7.規範詳細地書寫病歷,不能簡單從事,以免導致日後的糾紛。

8.遇到疑難病例和特殊病例,要及時報告,組織會診,制定治療計劃,按計劃治療,並隨時注意病情變化。

9.努力學習新技術,不斷提高業務和外語水平。

四、護士助手工作職責

1、護士助手的工作原則是積極而高效地配合醫生的診治。醫生和病人的滿意程度就是護士助手工作好壞的衡量標準。

2、按照接待服務枱的安排,引導病人到診室,同時核對病人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等發現變動及時修正。

3、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潔治,同時做牙科衞生宣教工作。

五、門診衞生員工作職責

做好診所內外的衞生工作,保證診所環境的清潔整。

醫療機構管理制度 篇10

1、防火巡查

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當進行每日防火巡查,並確定巡查的`人員、內容、部位和頻次。防火巡查人員應當及時糾正違章行為,妥善處置火災危險,無法當場處置的,應當立即報告,發現初起火災應當立即報警並及時撲救。

2、防火檢查

機關、團體、事業單位應當至少每季度進行一次防火檢查,其他單位應當至少每月進行一次防火檢查。防火檢查應當填寫檢查記錄,檢查人員和被檢查部門負責人應當在檢查記錄上簽名。

3、員工上班前、下班後防火檢查內容

每個科室的每位員工都要養成每天上班前、下班後對本科室區域內進行防火檢查的好習慣。重點檢查包括:用火、用電有無違章情況,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暢通、鎖閉情況,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標誌完好情況,場所有無遺留火種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guizhang/xz8g9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