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規章制度 >

醫院管理規章制度(通用15篇)

醫院管理規章制度(通用15篇)

醫院管理規章制度 篇1

醫院的分級護理制度

醫院管理規章制度(通用15篇)

住院病人的病情千差萬別,生活自理的潛力也有不同。為了對不同病人給予不同的護理和照顧,在長期護理實踐中,逐漸構成了把病人分為等級,按等級進行護理的做法,國家衞生部已將其定為制度,即“分級護理制度”。這就是説,等級護理就是按照國家衞生部統一制定的分級護理標準和要求,對不同病情的病人,實施相應的護理和照顧的制度。

等級護理共分為4級,即個性護理(個性專護)、一級護理、二級護理和三級護理(普通護理)。病人入院後,由醫生根據病情決定護理等級,下達醫囑,並分別在住院病人一覽表和病人牀頭卡上設不同標記,提示護士根據醫囑和標記具體落實,護士長進行督促檢查。下面分別講一講不同護理級別的不同要求。

1、個性護理(特護)用大紅色標記,凡病情危重或重大手術後的病人,隨時可能發生意外,需要嚴密觀察和加強照顧。特護的都是重危病人,但重危病人不必須都要特護。特護派專門護士晝夜守護,有時需把病人搬入搶救室或監護室。按照特護計劃,定時測量體温、脈搏、呼吸、血壓,密切觀察病情,記錄飲食和排出物的量,進行基礎護理和生活護理,翻身按摩等。特護的收費比較高,上級有收費標準,自費病人應思考自己的負擔潛力。

2、一級護理用粉紅色標記,表示重點護理,但不派專人守護。對絕大多數重危病人來説,這就算是高等級的護理。按規定,對一級護理的病人,護士每隔15~30分鐘巡視1次,既瞭解病情和治療狀況,又幫忙飲食起居。根據病情需要幫忙病人更換體位、擦澡、洗頭、剪指(趾)甲等。

3、二級護理用藍色標記,表示病情無危險性,適於病情穩定的重症恢復期病人,或年老體弱、生活不能完全自理、不宜多活動的病人。對二級護理病人,規定每1~2小時巡視1次。在這之間,如病情有變化或有特殊需要,病人可用呼喚電鈴呼叫醫生護士。

4、三級護理是普通護理,不作標記。對這個護理級別的輕病人,護士每3~4小時巡視1次。

醫院管理規章制度 篇2

(一)院內科間會診

1、會診的提出:會診由病房主治醫師決定,住院醫師填寫會診單,須詳細填寫申請單的申請會診項目,簡要重點描述病人的病情及診療狀況、申請會診的理由和目的,申請時間具體到日,經主治醫師審核並籤宇。申請科室負責將申請單送達邀請會診科室。特殊病人經科主任(或主任醫師)同意並籤宇,能夠特邀會診醫師。

2、會診時間要求:一般會診48小時內完成,如需特殊檢查的輕病人,可預約時間到專科檢查。院區內急會診務必在10分鐘內到位,(院址分散的酌情適當放寬時限)搶救須隨請隨到,危重病人能夠電話邀請,被邀請科室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絕會診,嚴禁會診醫師不親自查看病人進行電話會診。

3、會診醫師的資格認定:由有執業資質的總住院醫師(二線)或主治醫師職稱以上的醫師承擔院內會診工作。如被邀請科室的會診醫師因故不能及時到場,須請該科其他同級醫師或上級醫師代為會診。對特殊或疑難重症病人需要專家或科主任會診者,須由申請會診科室的科室主任(或主任醫師)同意並簽字。院內急會診如二線醫師正在手術或搶救病人,由三線醫師或上級醫師及時完成會診。

4、會診醫師職責:詳細閲讀病歷,瞭解病人的病情,親自診察病人,會診後須書寫會診記錄。會診記錄包括會診意見和推薦,會診醫師的科室、會診時間及會診醫師簽名,會診過程中要嚴格執行診療規範,充分尊重病人的知情權,對疑難病例、診斷不清或處理有困難時,須及時請本科上級醫師協助會診。會診時須有甲請科室醫師陪同、介紹病情。

5、會診後確認需轉科的病例,由會診醫師簽署轉科意見,自簽署時起,病人的診療職責由轉入科室負貢。因各種原因暫時不能轉入時,轉入科室須確保病人不發生診療延誤。搶救及危重病人須及時轉入,確有困難時須上報醫療行政主管部門協調解決。

(二)院際間會診制度

1、疑難病例或特殊病例需請院際間會診時,經病房副主任醫師以上醫師同意,寫好病人的病歷摘要和會診目的,確定請求會診醫院的相關專業(或會診醫師),報醫務處,由醫務處與有關單位聯繫,確定會診時間,會診時需有科主任或受委託的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的醫師陪同,主管醫師要詳細介紹病情,做好會診前的準備工作,並做好會診記錄。

2、院內外聯合會診由科室向醫務處提出申請,並帶給病歷摘要。會診由科室主任(或副主任)主持。主管醫師要詳細介紹病情,做好會診前準備和會診記錄工作。

醫院管理規章制度 篇3

門診患者身份識別制度

一、在門診實施任何診療活動前,實施者應親自與患者(或家屬)溝通,作為最後確認的手段,以確保對正確的患者實施正確的操作。

二、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準確識別患者身份。在進行各項診療、護理活動中,至少同時使用姓名、性別、年齡三種方法確認患者身份。

三、各診區掛號、分診護士,掛號時認真核對患者“健康行”就診卡及病歷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地址、藥物過敏史及聯繫電話,瞭解患者基本病情並正確分診,幫忙患者選取醫師,準確為患者刷卡掛號,避免因分診錯誤導致換號、退號。

四、給患者建卡時核對身份證或病歷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地址、藥物過敏史及聯繫電話,正確輸入患者信息。

五、對預約患者認真核登記表中患者姓名、性別、年齡及手機號碼、就診卡及病歷封面上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地址、藥物過敏史及聯繫電話。醫師為患者診治前核對就診卡及門診病歷患者基本信息,準確識別患者身份。

六、對昏迷、意識不清、語言交流障礙、無自主潛力、新生兒、7歲以下患兒及無痛檢查、手術等患者,務必使用腕帶作為識別身份的表示和查對的有效手段。在各種診療、護理操作前要認真核對腕帶上的各項信息,準確識別患者身份。

七、腕帶填寫的信息字跡清晰規範,準確無誤,務必經兩名醫務人員核對後方可使用,若損壞需更新時,需要經兩人重新核對。

八、患者使用腕帶舒適,鬆緊度適宜,皮膚完整無破損。

醫院管理規章制度 篇4

一、總則:

1、 為確保醫院工作質量和正常工作秩序,強化醫院管理,健全內部監督約束機制,在職工中牢固樹立“以病人為中心,以醫療質量為核心”的服務宗旨,以經濟槓桿為手段,從嚴治院,充分調動全院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全心全意為人民健康服務。結合醫院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適用於各部門、科室及全體員工。

4、本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二、獎則:

獎勵對象:各部門、科室及個人

獎勵方式:以精神獎勵為主(通報表揚、授予先進工作者、文明科

室稱號等),適當給予獎金或獎品。

獎勵時間:隨時獎勵和年終獎勵相結合。

1、在工作中能顧全大局,能正確對待各種複雜事件,並能及時採取應變措施,使事件得到妥善處理的給予獎勵。

2、維護醫院利益,勇於揭露損壞醫院利益行為,除為揭發人保密外,給予相應獎勵。

3、提出合理化建議,採納後給醫院帶來顯著經濟效益,根據效益情況給以一次性獎勵。

4、科室或個人得到新聞媒體正面報道表揚,分別給予200元獎勵。

5、收到患者書面表揚信或錦旗給予50—100元。

6、愛護醫院財產,精心維護設備,勤儉節約,有突出表現者給予獎勵。

7、工作中及時發現重大事故苗頭,阻止了事故或嚴重差錯的發生,使醫院或病員免受重大損失、給予相應獎勵。

8、敢於管理、善於管理,在提高醫院或科室服務質量,成績突出者給予獎勵。

9、在突發事件及重大醫療搶救工作中,能服從命令、忠於職守、臨危不懼、救死扶傷,取得較好社會效益的科室或個人給予獎勵。

10、為維護醫院形象,能正確對待個別病人或家屬的偏激行為,忍受委屈,經院務會討論後給予獎勵。

11、全年工作中成績突出,被評為先進工作者,給予表彰和獎勵。

12、參加醫院組織的各種競賽等活動獲得前三名者,分別給予獎勵。

13、堅持財經制度,維護財經紀律,敢於抵制歪風邪氣,避免較大資金流失,給予獎勵。

14、在後勤服務工作中認真、熱情、及時為臨牀服務,在節支方面做出較大成績給予獎勵。

15、凡在正式報刊、雜誌發表論文的,市級獎勵100元、省級獎勵200元國家級獎勵300元。

16、在醫療服務中,堅持優質服務,尊重服務對象,樂於助人,甘於奉獻,深受羣眾表揚的或拒收紅包的科室和個人給予獎勵。

三、罰責:

1、不遵守勞動紀律,上班遲到、早退、礦工、串崗、幹私活、會私客、吃東西、喝酒、輸液、看電視、聽音樂、睡覺、聊天、拿科室電話聊天、玩遊戲等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每發現一次處罰20元。

2、不能與同事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任務,或詆譭他人、抬高自己、跟同事不搭台、不補台、甚至拆台或撥弄是非、挑撥離間、破壞團結、影響工作罰當事人100—300元。給醫院、他人造成不良影響和後果的,視情節輕重罰當事人500—1000元。

4、服務態度差,發現生、冷、硬、頂、推、拖罰當事人100元。

5、患者在診療過程中對醫療服務不滿意,科室沒有及時給予解決,上交矛盾或包庇,使病人向有關部門投訴,經核實,情況屬實,罰當事人100元,科室100元,同時通報科室負責人。

6、在工作中與病人或同事發生爭吵、打架鬥毆,根據情節輕重,處於50—300元罰款。造成損失或人身傷害由責任人承擔法律責任。

7、醫院全體員工必須24小時開通手機。關手機、不接電話或不服從安排,罰款100元,造成嚴重後果的承擔相應責任。

8、無故不參加早會、員工大會、全院性培訓學習,每次罰20元。

9、科室有關負責人不參加院務會、院週會以及該向科室傳達會議內容的,又不向科室傳達,每次罰款20元。

10、職能科室間的臨界工作,經領導協調裁決後,仍發生相互推諉,踢皮球,扣罰科室負責人100元。

11、後勤無充分理由未能及時供應臨牀、醫技科室所需的各種物資,予以處罰。

12、科室出現差錯隱瞞不報或弄虛作假,扣罰科室負責人100元。

13、上級部門各類檢查,非正常原因影響醫院積分的科室或個人,給予200——500元的處罰。給醫院造成損失的重罰。

醫院管理規章制度 篇5

患者隨訪管理系統(ECRM)建立在多年的醫院信息化建設經驗及對隨訪理念的深入理解之上,在系統性及易用性方面經過了仔細設計,並得到大量實踐檢驗。

三種隨訪方式,1: 隨訪中心服務隨訪 2:臨牀科室(病區)科研隨訪 3:臨牀科室(病區)與隨訪中心聯動二級隨訪。

1,方便的隨訪管理

隨訪模板設置:不同科室、不同疾病、不同病區可以設置不同的隨訪模板,並可設置不同的隨訪週期:對於普通疾病設置單次隨訪,直接指定下次隨訪日期;對於慢病的多次隨訪,可以指定每次隨訪的日期間隔,系統自動計算隨訪日期序列。

隨訪模板應用: 既可以對患者逐個設置隨訪模板,又能批量設置患者模板,也可以將模板直接應用到病區、科室,所有該病區、科室患者都使用該模板。

隨訪內容記錄:根據不同的隨訪目的,可以設置不同的隨訪問卷。組卷方式靈活,題目數量不受限制

方便的答卷方式: 問卷中的題目既可採用下拉式選項(用鼠標選擇),也可手動輸入答案,方便手腦協調,減輕工作壓力。

智能隨訪提示: 設置好患者隨訪模板及問卷後,就不再需要人工干預,系統在後台自動計算下一次隨訪日期,系統會提示當天需隨訪患者列表。對於當天未隨訪患者,第二天會在過期未隨訪列表中提示。

分配隨訪患者:可以按照病區,科室,病種等條件為隨訪員自動或手動分配患者

隨訪結果查詢統計: 對隨訪問卷可做分類查詢統計,分析出患者目前最關心的問題,為醫院提升管理水平提供客觀依據。查詢條件可以靈活輸入,不受限制。

隨訪知識庫:系統提供常見疾病知識庫,供隨訪人員參考。

2,高效的工作方式

自動提示隨訪患者列表: 隨訪人員為患者設定隨訪週期及問卷後,不再需要主動記住那些紛繁複雜的日期,患者等細節,到預定日期後,系統自動彈出隨訪患者列表,一目瞭然.

一鍵呼出 : 隨訪時,不必人工撥打患者電話,只需用鼠標輕點患者姓名,系統就會自動呼出電話

呼入呼出彈屏 :呼入呼出電話時,系統自動彈出該患者信息窗口,可以看到該患者的基本信息,門診信息,住院數據,診斷,醫囑,歷次隨訪記錄等,做到心中有數

意見建議 :針對患者提出的疑難問題,隨訪人員記錄後向上級提交,管理者登陸系統後可以對該問題批覆 處理意見,隨訪人員可以根據該批覆向患者反饋,形成閉環處理

3,靈活的患者數據管理

完整的患者數據:除患者基本信息外,還包括門診記錄,住院數據,醫囑,護理記錄,病案首頁,消費記錄,隨訪記錄等,這些數據不需要人工錄入,都從HIS中自動讀取

4,實用的預約管理

患者可以通過本系統預約就診,預約數據自動寫入HIS,患者來院後直接到掛號處取號即可

5, 豐富的數據統計報表

隨訪部門領導:查詢統計分配給該隨訪員患者人數,新增患者人數,已經隨訪人數,患者到院人數,下週隨訪人數,過期未隨訪人數,本月隨訪人數,通話總數,通話總時長,患者到院轉化率等,可按各項排序,並可彙總本部門數據

隨訪人員:分配給自己的患者,當天新增患者,今天要隨訪患者,本週要隨訪 患者,本月要隨訪患者,已經到院患者,超期未隨訪患者等

查詢隨訪記錄: 查詢隨訪記錄細項內容,如腎病隨訪記錄,查詢尿素氮,肌酐超標患者

查詢檢查檢驗:比如對糖尿病患者,查詢糖化血紅蛋白大於7.0 ,並且微量白蛋白 >20的患者,針對查詢出的患者,可以做進一步隨訪

6,可靠的通話錄音

通話錄音:通話過程全程錄音,便於領導檢查工作,減少醫患糾紛,完善的權限控制 :聽取錄音採用授權方式,只有授權後才能聽錄音。

7,快捷的短信管理

隨訪結束後,可以給患者發飲食運動護理短信,短信模板自行設置,可以羣發短信。

8,統一的會員管理

回訪系統內置會員管理功能,可以設置會員間關係,積分規則,獎勵政策等。此功能適用於醫院內部的康復俱樂部(腎病,糖尿病等需長期控制疾病)等。

隨着現代醫療技術的進步,患者在注重治療效果的同時同樣在意醫院的整體服務水平。回訪恰恰是醫院治療服務後的最關鍵環節,也是醫院和患者溝通的橋樑,對醫院來説患者的評價和建議是非常寶貴的。

醫院管理規章制度 篇6

一、獎勵

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認真,各項醫院感染控制措施落實到位,完成下列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要求的給予獎勵(獎勵金額50~500元,具體獎勵方法見詳細方案)。

1、認真執行醫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嚴格按規範進行操作,醫院感染病例24小時之內報院感科,無漏報。

2、認真執行手衞生規範,手衞生依從性≥95%,正確洗手率≥95%。

3、配合院感科進行每年的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現患率<10﹪。外科清潔手術切口部位感染率<0.5﹪。抗菌藥物治療住院患者微生物樣本送檢率≥30%,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4、醫院感染管理小組每季度召開一次會議,組織學習醫院感染相關知識,研究本科室消毒隔離、醫院感染控制、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等工作,有記錄。每月對本科室醫院感染控制工作進行自查(內容:無菌技術操作、手衞生、院感病例漏報、醫療廢物分類、環境衞生等),有記錄。

5、監控醫師每週檢查醫院感染病例漏報情況;監測護士每週檢查各種感染管理登記本,要求登記和監測項目齊全、合格、有效。

6、醫療廢物管理按醫院制定的《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及措施》執行,符合要求。

二、罰則

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出現下列問題,作為質控考核扣分依據,根據醫院相關規定給予經濟處罰(扣款50~500元,具體獎勵方法見詳細方案。)

1、醫院感染病例每漏報1例扣個人獎金50元。

2、按衞生部《多重耐藥菌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試行)》的要求,出現多重耐藥菌不報告或不採取相應措施的;使用抗菌藥物前不留標本送檢。

3、感染管理小組不能發揮監、控、管作用:每週不做院感質控自查、每月不進行院感內容知識學習、每季不開會討論總結本科室院感管理問題的。(查記錄)

4、未執行《醫務人員手衞生規範》;洗手方法不正確的。

5、 醫療廢物分類不清、利器盒複用或對利器不採取防損傷措施以及因此造成保潔員利器損傷的。

6、病區衞生差(監管不到位)。

7、醫生進行外科換藥時不戴口罩、帽子、無菌手套。

8、接受上級檢查時出現問題,並給醫院造成不良影響的,示情形給予處罰。

院感科 20xx年11月

醫院管理規章制度 篇7

分級護理制度

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潛力,確定並實施不同級別的護理,並根據患者的狀況變化進行動態調整。

分級護理分為四個級別:特級護理、一級護理、二級護理和三級護理。(標記:一級護理為紅色、二級護理為綠色、三級護理可不設標記)

(1)特級護理

1)具備以下狀況之一的患者,能夠確定為特級護理:

①病情危重,隨時可能發生病情變化需要進行搶救的患者;

②重症監護患者;

③各種複雜或者大手術後的患者;

④嚴重創傷或大面積燒傷的患者;

⑤使用呼吸機輔助呼吸,並需要嚴密監護病情的患者;

⑥實施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並需要嚴密監護生命體徵的患者;

⑦其他有生命危險,需要嚴密監護生命體徵的患者。

2)護理要點:

①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監測生命體徵;

②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藥措施;

③根據醫囑,準確測量出入量;

④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如口腔護理、壓瘡護理、氣道護理及管路護理等,實施安全措施;

⑤持續患者的舒適和功能體位;

⑥實施牀旁交接班。

(2)一級護理

1)具備以下狀況之一的患者,能夠確定為一級護理:

①病情趨向穩定的重症患者;

②手術後或者治療期間需要嚴格卧牀的患者;

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穩定的患者;

④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隨時可能發生變化的患者。

2)護理要點:

①每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②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徵;

③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藥措施;

④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基礎護理和專科護理,如口腔護理、壓瘡護理、氣道護理及管路護理等,實施安全措施;

⑤帶給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3)二級護理

1)具備以下狀況之一的患者,能夠確定為二級護理:

①病情穩定,仍需卧牀的患者;

②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2)護理要點:

①每2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②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徵;

③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藥措施;

④根據患者病情,正確實施護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⑤帶給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4)三級護理

1)具備以下狀況之一的患者,能夠確定為三級護理:

①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穩定的患者;

②生活完全自理且處於康復期的患者。

2)護理要點:

①每3小時巡視患者,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②根據患者病情,測量生命體徵;

③根據醫囑,正確實施治療、給藥措施;

④帶給護理相關的健康指導。

醫院管理規章制度 篇8

4、重要事項決定必要時召開黨政聯席會議。

(二)院長辦公會

1、原則上每半月一次,特殊情況臨時召集。

2、由院長主持,院領導及相應職能部門負責人蔘加。

3、研究決定醫療質量、醫療安全、人事調配、工資分配、幹部聘任、人才引進等工作運行中的重要事項。

4、院長辦公室做好會議記錄,填寫“院長辦公會決定事項執行情況登記表”,一式兩份,一份交承辦部門,一份留院長辦公室。

5、院長辦公室編髮會議紀要,加強會議決定事項督辦。

(三)院週會

1、原則上每週一次。

2、由院長,或指定副院長主持,院領導、全院中層幹部參加(根據需要擴大到班(組)長)。

3、傳達上級指示、文件、會議精神和院長辦公會決定的事項,安排佈置工作,聽取有關科室及部門工作彙報。

4、嚴格會議考勤,對無故不到會者納入目標管理考核處理。

5、院長辦公室做好會議安排和會議記錄。

(四)職工大會

1、原則上每月一次,特殊情況臨時通知。

2、由院長主持,全院職工(各科留值班人員)參加。

3、會議主要是向職工通報醫院工作情況,人事調配、工資分配、職級晉升等重要事項。

4、院長辦公室負責記錄。

(五)現場辦公會

1、根據需要不定期舉行。

2、有關院領導、院長辦公室、相關職能科室負責人蔘加。

3、主要聽取臨牀、醫技科室及部門工作彙報,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及困難。

4、院長辦公室做好會議記錄,加強會議事項的督辦。

(六)科主任會

1、由院長、業務副院長主持,科室正、副主任參加。

2、安排、佈置醫療業務、醫院管理、科研、教學等工作,聽取科室工作彙報,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

3、醫務部、院長辦公室做好會議記錄,加強會議安排事項的督辦。

(七)科務會

1、每週一次。

2、由科室正、副主任主持,全科人員參加。

3、檢查各項規章制度、職責以及本部門、科室對上級和醫院下達的工作任務執行情況,總結和佈置工作,表揚本科室的好人好事。

(八)護士長例會

1、每週一次。

2、由護理部正、副主任主持,各科室(病區)護士長、副護士長參加。

3、總結上週護理工作和安排下週護理工作。

(九)晨會

1、由病區負責人或病區護士長主持,當班全體工作人員參加。

2、主要進行交接班工作,聽取值班人員彙報夜間醫療、護理及病房管理工作情況,佈置當日工作。

(十)工作會議

1、工作會議每季度一次,總結前一季度主要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分析存在的問題,制定本季度工作目標任務,研究部署醫院改革、醫療質量安全、建設發展等重要事項。

審查通過前一季度工作總結、財務決算報告、本季度主要目標任務、工作要點、財務預算草案、重要事項計劃。

2、會議由院長主持,院領導班子成員參加、主要職能部門負責人列席。

3、院長辦公室做好會議安排,會前準備,會議記錄,會議紀要,督促落實。目標管理辦公室納入目標管理,加強檢查考核。

醫院管理規章制度 篇9

導管室消毒隔離制度

在執行手術室消毒隔離制度的基礎上,做好以下工作:

1.如果導管為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用品,不得重複使用。

2.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審批的產品,説明書未界定一次性使用的導管,應按去污染、清洗、滅菌的程序進行處理

3.傳染病人用過的導管不得重複使用。

門、急診消毒隔離制度

門、急診治療室、換藥室、觀察室、ICU、手術室應執行相關部分的消毒隔離制度外,做好以下幾方面:

1.建立預檢分診制度,發現傳染病人或疑似傳染病人,應到指定隔離診室疹治,並及時消毒。

2.建立健全日常清潔、消毒制度,病人嘔吐物、排泄物要及時消毒處理。

3.醫務人員的手要隨時流水清洗和消毒。

4.急症搶救室及平車、輪椅、診察牀等 應每日定時消毒,被血液、體液污染時應及時消毒處理。

5.急診搶救器材應在消毒、滅菌的有效期內使用,一用一消毒或滅菌。

輸血科消毒隔離制度

1、佈局合理,區域劃分明確,應有清潔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血液儲存、發放處、成份室、採血室和輸血治療室設在清潔區,血液檢驗和處置室應設在污染區,辦公室設在半污染區。

2、管理要求:

1)進入輸血科的血液及試劑必須有國家衞生行政部門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頒發的許可證。

2)必須嚴格按衞生部頒發的《醫療機構臨牀用血管理辦法(試行)》和《臨牀輸血技術規範》規定的程序進行管理和操作。

3)儲血冰箱應每週進行清潔和消毒,防止污染。每月對冰箱的內壁進行生物學監測,不得檢出致病性微生物和黴菌。

5)工作人員上崗前應注射乙肝疫苗,定期檢查乙肝病毒抗體水平。接觸血液必須戴手套,脱手套後洗手。一旦發生體表污染或鋭器刺傷,應及時處理。

6)廢棄的一次性使用醫療用品、廢血和血液污染物必須分類收集後集中處理。

醫院管理規章制度 篇10

產房消毒隔離制度

1.產房非限制區、半限制區、限制區劃分明確,標誌明顯。

2.所有人員進入產房必須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口罩及換鞋。

3.一般產婦根據標準預防的原則實施消毒隔離,保護產婦和工作人員的安全。

4.對感染症產婦或疑似感染症的產婦,應隔離待產、分娩,按隔離技術規程護理和助產。所有物品嚴格按消毒滅菌要求單獨處理;用過的一次性用品及胎盤必須放入黃色污物袋內密閉運送,無害化處理,房間應嚴格進行終末消毒處理。

5.產房所用物品,應按規定定期消毒,每月做細菌監測,保留監測結果。

ICU消毒隔離制度

1.工作人員進入ICU應換專用工作服,換鞋,戴帽子、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者不得進入。

2.病人的安置應感染病人與非感染病人分開,特殊感染病人單獨安置,診療活動應採取相應的隔離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3.保持室內清潔衞生,每日用消毒液拖地兩次,對室內空氣應定期進行消毒監測。

4.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認真洗手或手消毒,必要時帶手套。

5.注意病人各種留置管路的觀察,局部護理與消毒,加強醫院感染監測。

6.加強抗感染藥物應用的管理,防止病人發生菌羣失調,加強細菌耐藥性的監測。

7.加強對各種監護儀器設備,衞生材料及病人用物的消毒與管理。

8.嚴格探視制度,限制探視人數;探視者應更衣、換鞋、戴帽子、口罩,與病人接觸前要洗手。

9.對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藥菌感染的病人,嚴格消毒隔離措施。

新生兒病房消毒隔離制度

1.工作人員入室前應嚴格洗手,消毒、更衣。患有皮膚化膿及其他傳染病的工作人員不得入內。

2.室內保持安靜、整潔,工作人員做到四輕,病室應定期通風、換氣、消毒,濕式擦拭物體表面及地面,潔具專用,每月做空氣、物體表面、醫護人員手細菌監測並記錄結果。

3.各種醫療用具用後必須消毒,新生兒用具每日消毒,每月食具細菌監測一次。

4.嚴格探視制度,探視者應着清潔服裝,洗手後方可接觸嬰兒。在感染性疾病流行期間,禁止探視。

5.新生兒出院後,其牀單元、保温箱等,應徹底清潔、消毒。

醫院管理規章制度 篇11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中醫醫院“三公”經費管理,有效控制“三公”經費支出,根據《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和國家衞生部門“三公”經費管理相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三公”經費是指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因公出國(境)費。

第三條 根據財政預算管理要求和部門預算編制政策,合理編制“三公”經費預算,不得超預算支出。

第四條 嚴格“三公”經費監督,及時公開“三公”經費預算、決算信息,接受社會監督。

第二章 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

第五條 本辦法所稱公務用車,是指醫院為履行職責,開展一般公務活動和醫療救護所配備的機動車輛,包括一般公務用車和醫療救護用車。

第六條 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是指單位公務用車購置費(包括車價、相關税費)及租用費、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停車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經費使用實行統籌規劃,預算總額控制。

第七條 醫院應當根據縣財務批准的公務用車配備更新計劃,編制購置經費預算;參照核定的編制數及定額標準,編制運行維護經費預算。

第八條 公務用車購置嚴格執行“先審批、後採購”制度。公務用車購置方案由縣財政局提出,經醫院意見同意後,由辦公室、設備科、財務科、紀檢組監察室共同組成採購小組,按照政府採購或招標方式統一採購。

第九條 加強公務用車油耗、維修、保險、過路過橋費、停車費等運行費用的公務車核算,定期考核分析公務車費用支出情況,有效控制和降低公務車費用支出。

第十條 公務用車原則上不得進行裝飾和增配,確有必要進行裝飾和增配的,要嚴格控制在購置價格2%以內,不得增加高檔配置或豪華內飾。

第十一條 公務用車通過實行定點維修、定點加油、定點保險、定點停車;公務用車必須專人駕駛;救護車出縣接病人必須由急診科開具出車證明。

第十二條 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程序:

購置費按照招標採購價格,經院長審批後,由財務科根據預算資金渠道統一支付。

燃油費、過路過橋費由辦公室根據公務車消費情況,適時適量進行充值,經審核、審批後支付。

維修費每季度結算一次,由辦公室統一核算,經審核、審批後支

付。

保險費按照招標採購價格,經審核、審批後統一支付。

零星過路過橋費、停車費、洗車費等雜費,由駕駛員填單,經辦公室審核,財務部門審批,按月支付。

安全行車獎勵由辦公室統計安全行車裏程,提出獎勵方案,經審核審批後,按年度領取。

第三章 公務接待費

第十三條 本辦法所稱公務接待費,是指醫院根據醫療業務工作,確因公務接待需要而合理開支的費用。

第十四條 公務接待費實行預算總額控制、只減不增,嚴格審批、限額報銷。

第十五條 公務接待應當在定點飯店或者職工食堂按規定的標準安排。

第十六條 公務接待費支出程序:

(一)在職工食堂安排的公務接待用餐,辦公室按月統計公務接待次數,用餐人次、食堂餐10元/人的限高標準核算,列入公務接待費。

(二)在定點飯店安排的公務接待用餐,辦公室按月結算,經審核審批後支付。

(三)在定點飯店之外安排的零星公務接待用餐,經辦人憑有效發票在限額內據實報銷。

第四章 因公出國(境)費

第十七條 因公出國(境)費是指由政府和主管局核定,用於出國訪問、考察、培訓,參加國際會議以及政府間合作項目等活動的經費,包括國際旅費、伙食補助費、住宿費、公雜費、城市間交通費、國際會議註冊費、翻譯費、個人零用費、培訓費、境外保險費、辦理護照、簽證的費用。

第十八條 人事部門根據醫院出訪、考察、出國培訓等出國(境)任務計劃及預算安排情況,提出醫院出國(境)任務計劃,經醫院黨組會研究後報院長審批。

第十九條 出國(境)任務計劃的經費預算不得超過當年財政核准的出國(境)經費預算控制數額。財務科按照縣財政批覆的出國(境)經費預算,合理安排經費支出。

第二十條 各單位不得超預算或無預算安排出國(境)團組,不得接受或變相接受企事業單位資助,或向下級單位攤派、轉嫁出國(境)費用。

第二十一條 出國(境)費支出程序:

(一)接到國際交流合作中心出國(境)費繳費通知後,人事部門提出審查意見,經院長審批後,由財務轉賬支付。

(二)出國(境)人員回到單位一週內辦理財務報銷手續。按照《差旅費管理辦法》報銷出國(境)前後在國內發生的交通、住宿、伙食補助等費用,並附國際交流合作中心開具的出國費發票。出國(境)

期間發生的國際旅費、伙食補助費、公雜費、城市間交通費等各種費用不再報銷。

第五章 “三公”經費監督

第二十二條 “三公”經費按規定預算科目列支。不得在“其它支出”科目列支“三公”經費,不得在培訓費中列支出國培訓費,不得在會議費中列支公務接待費(會議接待住宿費、用餐費除外)。

第二十三條 財務部門定期統計分析“三公”經費支出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向院長報告,並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

第二十四條 經過審查批准的“三公”經費當年預算和上年決算,應在10個工作日內,通過醫院信息欄目,按照財政部門規定格式予以公開。

第二十五條 財務科負責醫院“三公”經費信息公開。

第二十六條 辦公室、財務科、紀檢監察室等部門應當適時開展“三公”經費專項檢查。發現違反“三公”經費管理規定的,醫院按照黨紀政紀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醫院管理規章制度 篇12

南昌新聞網訊(劉蓉報道)為切實解決患者出院後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做好護理服務的延伸,提高患者滿意度,省腫瘤醫院放二科在認真做好患者出院指導的基礎上,再次制定了出院患者隨訪制度。

該隨訪制度包括:1、每位患者出院後由N3護士將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別、診斷、出院時間、聯繫電話、需重點隨訪的內容等,登記在出院患者隨訪登記表上。2、每週四下午由責1班護士進行電話隨訪,一般在患者出院後一週左右開始第一次隨訪,每位患者將根據出院時間接受1-3次隨訪。3、隨訪重點應根據患者病情進行,如疼痛、PICC帶管、放射治療口腔黏膜反應、放射治療皮膚反應、外周靜脈穿刺局部反應等進行。4、隨訪內容包括:一般問候、詢問病情、用藥指導、提醒及預約複診、徵求意見、詢問其它需求並解答。5、隨訪人必須主動介紹自己,做到熱情、耐心、有禮貌,體現人文關懷。6、對隨訪的情況要記錄在案,未能隨訪到位的要註明原因。

自4月6日開始,該科已開展了電話隨訪工作,對兩位PICC帶管出院未按時維護的患者給予督導,促使其按時維護,提高了患者的遵醫行為,保障了帶管安全。

醫院管理規章制度 篇13

一、 醫院應對醫務人員進行消毒隔離與預防知識培訓,為其提供必要的防護用品,醫務人員應正確使用防護用品。

二、 醫務人員上班應衣帽整潔、操作時戴口罩;進入手術室、產房應換專用鞋;不得穿工作衣隨意出醫院;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到標準預防,嚴格執行《醫務人員手衞生規範》。

三、 感染病人與非感染病人應分室安置,同類感染病人可安置一室,特殊感染病人應單間隔離。日常工作中應在標準預防的基礎上,根據疾病的傳播途徑,採取相應的隔離與預防措施。

四、 醫務人員在工作中應嚴格執行衞生部《醫務人員手衞生規範》。

五、 治療室應分清潔區、污染區,標識清楚,醫務人員進入時應戴口罩、帽子;操作時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治療時應鋪無菌盤,抽出的藥液不得超過2h,各種溶酶不得超過24h,並註明開啟時間。碘酒、酒精應密閉保存。容器每週滅菌2次(也可使用一次性小包裝消毒液,使用時間為7天)。開放式的儲槽不應用於滅菌物品的包裝,置於儲槽中的滅菌物品必須使用小包裝。

六、 醫務人員應遵守消毒滅菌原則:進入人體組織、無菌器官、腔隙,或接觸人體破損的皮膚、粘膜、組織的醫療用品必須達到滅菌;接觸皮膚、黏膜的器具和物品必須達到消毒水平。

七、 根據物品性能選用消毒滅菌方法。耐高温、耐濕物品首選壓力蒸汽滅菌;不耐熱、不耐濕的物品可選用低温滅菌;用過的醫療器材和物品,應先去污染,徹底清洗乾淨,再消毒或滅菌;其中特殊感染病人用過的醫療器材和物品,應先消毒,徹底清洗乾淨,再消毒或滅菌。

八、 使用化學消毒劑時必須瞭解消毒劑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響滅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置時注意有效濃度,並按要求進行監測做好記錄。更換滅菌劑時,必須對用於浸泡物品的容器進行滅菌處理。

九、 病人使用的霧化吸入器、氧氣濕化瓶、呼吸機面罩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畢終末消毒並乾燥保存。濕化瓶裏應加滅菌水,每日更換。呼吸機的螺紋管、濕化器、接頭等可拆卸部分應每週更換2次。

十、 體温表、止血帶應一人一用一消毒。血壓計袖帶應保持清潔,如有血液、體液污染應及時清洗,並用含有效氯500mg/L消毒劑浸泡消毒。

十一、 普通病區的物品表面、地面無污染時,需採用濕式清潔。當受到污染時先去除可見污染物,再清潔和消毒。擦拭布巾、拖布按要求清洗、消毒,乾燥備用。特殊科室如手術室、產房、口腔科、檢驗科等部門的地面與物體表面應保持清潔、乾燥,每天進行消毒,用含有效氯500-1000mg/L消毒劑濕拖或濕擦,遇明顯污染隨時去污、清潔與消毒。各室抹布要分別使用,不得混用。

十二、 病人出院、轉科或死亡後,牀單元必須進行清潔、消毒處理。各科室需監督檢查保潔員的清潔消毒工作,有特殊要求時應向保潔員交待清楚。換下的被服放入污物袋內,不得在病房或走廊清點被服。

十三、 病房、治療室、廁所應有專用拖把,標記明確,分開使用,懸掛晾乾,並定期消毒。

十四、 手部皮膚的清潔與消毒執行《醫務人員手衞生規範》。

十五、 按照衞生部《醫療衞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合理處理醫療廢物。

醫院管理規章制度 篇14

一、凡遇疑難病例、入院三天內未明確診斷、治療效果不佳、病情嚴重等均應組織會診討論。

二、會診由科主任或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持,召集有關人員參加,認真進行討論,儘早明確診斷,提出治療方案。

三、主管醫師須事先做好準備,將有關材料整理完善,寫出病歷摘要,做好發言準備。

四、主管醫師應作好書面記錄,並將討論結果記錄於疑難病例討論記錄本。記錄內容包括:討論日期、主持人及參加人員的專業技術職務、病情報告及討論目的、參加人員發言、討論意見等,確定性或結論性意見記錄於病程記錄中。

會診制度

一、醫療會診包括:急診會診、科內會診、科間會診、全院會診、院外會診等。

二、急診會診可以電話或書面形式通知相關科室,相關科室在接到會診通知後,應在15分鐘內到位。會診醫師在簽署會診意見時應註明時間(具體到分鐘)。

三、科內會診原則上應每週舉行一次,全科人員參加。主要對本科的疑難病例、危重病例、手術病例、出現嚴重併發症病例或具有科研教學價值的病例等進行全科會診。會診由科主任或總住院醫師負責組織和召集。會診時由主管醫師報告病歷、診治情況以及要求會診的目的。通過廣泛討論,明確診斷治療意見,提高科室人員的業務水平。

四、科間會診:患者病情超出本科專業範圍,需要其他專科協助診療者,需行科間會診。科間會診由主管醫師提出,填寫會診單,寫明會診要求和目的,送交被邀請科室。應邀科室應在24小時內派主治醫師以上人員進行會診。會診時主管醫師應在場陪同,介紹病情,聽取會診意見。會診後要填寫會診記錄。

五、全院會診:病情疑難複雜且需要多科共同協作者、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重大醫療糾紛或某些特殊患者等應進行全院會診。全院會診由科室主任提出,報醫政(務)科同意或由醫政(務)科指定並決定會診日期。會診科室應提前將會診病例的病情摘要、會診目的和擬邀請人員報醫政(務)科,由其通知有關科室人員參加。會診時由醫政(務)科或申請會診科室主任主持召開,業務副院長和醫政(務)科長原則上應該參加並作總結歸納,應力求統一明確診治意見。主管醫師認真做好會診記錄,並將會診意見摘要記入病程記錄。

醫療機構應有選擇性地對全院死亡病例、糾紛病例等進行學術性、回顧性、借鑑性的總結分析和討論,原則一年舉行≥2次, 由醫政(務)科主持,參加人員為醫院醫療質量控制與管理委員會成員和相關科室人員。

六、院外會診。邀請外院醫師會診或派本院醫師到外院會診,須按照衞生部《醫師外出會診管理暫行規定》(衞生部42號令)有關規定執行。

醫院管理規章制度 篇15

消毒隔離制度

1. 醫務人員上班時間要衣帽整齊,下班就餐,開會時應脱去工作服,進行前戴口罩。工作服及口罩要定期清洗、更換,保持清潔。

2. 診療,護理操作診療、換藥、處置工作前後均應洗手,必要時手消毒,無菌操作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

3.進入人體組織或無菌器官的醫療用品必須滅菌;接觸皮膚,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須消毒。用過的醫療器材和物品,應先去污染,徹底清洗乾淨,再消毒或滅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過的醫療器械和物品,應先消毒,徹底清洗乾淨,再消毒或滅菌。

4.各種醫療用具,使用後均須消毒後備用。連續使用的氧氣濕化瓶、霧化器、呼吸機的管道、早產兒暖箱的濕化器等器材,必須每日消毒,用畢終末消毒,乾燥保存。濕化液應用滅菌水,藥杯、餐具必須消毒後再用。

5.患者的安置原則為:感染病人與非感染病人分開,同類感染病人相對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單獨安置。

6.病室內應定時通風換氣,必要時進行空氣消毒,地面應濕式清掃,遇污染時即可消毒。

7.病人衣服、牀單、被套、枕套每週更換1—2次,枕芯、棉褥、牀墊定期消毒,被血液、體液污染時及時更換;禁止在病房、走廊清點更換下來的衣物。

8.病牀應濕式清掃,一牀一套,牀頭櫃應一桌一抹布,用後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轉科或死亡後,牀單位必須進行終末消毒處理。

9.治療室、換藥室、配餐室、病室、廁所等應分別設置專用拖布,標記明確,分開涼幹,定期消毒。

10.對感染性疾病患者及其用物按感染性疾病管理的有關規定採取相應的消毒隔離和處理措施。

11.傳染病人應在指定的範圍內活動,不準互串病房和隨意外出,到他科診療時,應做好消毒隔離工作。門診病人應在指定地點就診。

12.護理部、院感科、各科院感控制小組成員,定期或不定期對消毒隔離制度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重大問題提交院感委員會研究解決。

治療室、換藥室、處置室消毒隔離制度

1.室內佈局合理,清潔區、污染區分區明確,標誌清楚,有流動水洗手設施。

2.進入室內時應衣帽整潔,帶口罩,操作前洗手,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原則。

3.器械物品放在固定位置,無菌物品按滅菌日期依次防入專櫃,過期重新滅菌。

4.無菌物品必須一人一用一滅菌。

5.各種藥品分類放置,標籤明顯,字跡清楚,抽出的藥液,開啟的靜脈輸入用無菌液體須註名時間,超過2小時後不得使用。

6.碘酊、碘伏、酒精應密閉保存,每週更換2次,容器每週滅菌2次。無菌敷料罐應每天更換並滅菌;置與無菌儲槽中的滅菌物品一經打開,使用時間最長不得超過24小時。

7.治療車上物品應排放有序,上層為清潔區,下層為污染區,進入病室的治療車、換藥車應配有快速手消毒劑。

8.堅持每日清潔、消毒制度。室內每天空氣消毒兩次,有記錄。每做完一項處置,要隨時清理,地面濕式清掃,清潔用具要專用,除工作人員及治療病人外,其他人員不許在室內逗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guizhang/j8wek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