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講話稿 >講話稿精選 >

在區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選15篇)

在區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選15篇)

在區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

20xx年上半年,市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在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央12號文件和省委七屆四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以作風建設年為抓手,落實“六個一”責任模式和“155”工作法。舉全辦之力,以一天當三天用的幹勁,狠抓重點項目建設、扶貧攻堅、雙創雙修、作風建設等工作,並取得了一定的實效。現將上半年上半年農村工作情況彙報如下:

在區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選15篇)

一、主動作為,提高工作效率,全力推進20xx年獎勵追加項目建設和20xx年重點項目前期工作

**市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所承擔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4個,其中20xx年獎勵追加項目1個,投資1250萬元,20xx年項目3個,總投資5280萬元,具體情況如下:

(一)20xx年獎勵追加項目推進情況

20xx年**市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得到省農發辦充分肯定,獎勵追加資金1250萬元,用於建設我市農業綜合開發坑尾田洋、新室田洋、蓬萊坑、聯坡坑、後昌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截止8月6日,項目已完成建設任務的30%。

(二)20xx年**市農業綜合開發排坡洋、石馬洋、龍虎洋、西坡洋、龍北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推進情況

項目總投資1696萬元,截止8月6日,項目已完成預算評審和招標控制價,計劃8月8日完成招投標,8月中旬開工建設,時間比省政府規定的開工時間(20xx年10月)快2個月。

(二)20xx年**市農業綜合開發東頭洋、羣合大幫坑、蓮春坑、松田坑、早春園田洋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推進情況

項目總投資1459萬元,截止8月6日,項目已完成省辦下達計劃和初步設計,8月初完成初步設計評審工作,8月底完成項目招標,9月中旬開工建設,預計項目開工時間比省政府規定的開工時間(20xx年10月)提前1個月。

(三)20xx年**市農業綜合開發聯民洋、岐山坑、公坡村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推進情況

項目總投資2125萬元,截止8月6日,項目已完成省辦下達計劃和初步設計,8月初完成初步設計省級評審工作。8月底完成項目公開招標,9月底開工建設,預計項目開工時間比省政府規定的開工時間(20xx年10月)提前1個月。

二、加大宣傳,提高管理水平,全力做好20xx年產業化補助和貸款貼息項目申報工作

20xx年市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加強與我市涉農企業宣傳產業化項目政策,積極與金融部門溝通協調。申報20xx年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補助項目3個,計劃扶持資金930萬元;申報貸款貼息7家,計劃貼息資金570萬元。在產業扶持的過程中,項目建成後效益凸顯,在助力我市產業扶貧中扮演重要作用。如:傳味文昌雞公司建設的20xx年文昌雞種雞場建設項目建成後,種苗生產規模擴大1倍。20xx年4月召開農民持股分紅大會,來自抱羅等6個鎮的192户養殖户,其中貧困户30户,户均分得1416元。

三、敢於擔當,提高政治站位,全面完成扶貧項目建設和做好精準扶貧工作

(一)發揮政策優勢,助力全市脱貧攻堅工作

**市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敢於擔當,主動作為,着眼於我市特色產業,積極引導各類經營主體申報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項目。通過財政補助和貸款貼息的方式,推動特色產業轉型升級,扶持農業企業做大做強。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大力引導,鼓勵被扶持企業不忘初心、勇擔社會責任,積極發揮產業優勢,通過產業幫扶,就業幫扶,捐助濟困等方式,助力我市脱貧攻堅。其中股份有限公司幫扶貧困户161 户756人,**有限公司幫扶82貧困户243人,**有限公司幫扶1户5人,海南金泰椰棕製品有限公司20户60人。

(二)強化責任擔當,推進扶貧項目建設

為了打好我市的脱貧攻堅戰,我辦強化責任擔當,採取有效措施推進項目建設和資金支出。截止8月6日,荔枝坑等四個扶貧項目已全部竣工驗收和完成結算審計。資金支出任務135萬元,已完成129萬元支出,佔計劃的95.5%,計劃8月中旬全部完成項目支出任務和辦理項目移交手續。

(三)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履行幫扶職責

我辦把精準扶貧工作放在全辦的工作首位,舉全辦之力,利用扶貧日和下工地的空閒時間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全辦貧困户一共8户63人,每人2户。主要領導起表率作用,要求每一個人把責任扛在肩上,把貧困户放在心裏,堅持問題導向,加大力度推進扶貧政策落地見效,真正做到精準幫扶“一户一策”。如介紹樂安村委會夫妻到養殖公司打工,解決長期打臨時工收入不穩定的問題;幫助樂安村委會黎孟英户申請危房改造,目前已開工建設。

四、主動作為,提高責任感,紮實推進“雙創”和人大提案工作再創新業績

紮實推進“雙創”和人大交辦提案始終擺在我辦重要工作議程之中,為此,每天派人到清潔區督查引導,每週定期清潔,每月開展大整治的行動,要求全辦人員人人蔘與,人人宣傳,人人遵守。我辦歷來重視人大政協交辦提案,20xx年人大交辦提案1宗,辦理完成1宗,完成率100%。

五、下半年的工作計劃

我辦必須樹立強烈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提高政治站位,按時按質地完成全年項目資金支出目標。為確保支出工作目標的完成,必須做好以下四項工作:

(一)轉化作風,扛起責任擔當。以正在開展的作風建設年活動為抓手,全面加強全辦人員的工作作風建設,切實轉化工作作風,克服自滿的心理,樹立大局意識,克服鬆懈思想,增強緊迫感;切實扛起項目建設和項目資金支出的責任擔當,敢作敢當,善做善誠,全面加快項目資金支出進度。

(二)量化目標,緊盯任務不放鬆。必須不折不扣完成全年項目資金支出工作目標,為確保支出目標的實現,我辦對所有的項目資金進行量化,落實時間節點。一是公坡水北村的4個項目的工程尾款135萬元必須在8月全部支出;二是20xx年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6月份的資金支出以項目可研報告和初步設計費用為主,目標為150萬元,9月份的資金支出以項目的招標費用為主,支出目標為20萬元,10月份完成項目資金支出的30%,11月份完成項目資金支出的50%;12月份完成項目資金支出的60%。

(三)細化措施,狠抓工作落實。抓項目建設進度就是抓項目資金支出,必須以加快項目建設進度來加快項目資金支出。為此,我辦將建立以下機制來加快項目建設和資金支出。一是建立分析會制度,每週召開一次項目建設和資金支出分析會,檢查上週工作抓落實情況,分析存在問題,研究對策,制定工作方案;二是建立項目台賬制度,對每個項目都建立工作台賬,每天都進行填報;三是建立工作跟蹤制度,針對項目台賬,每個責任人都必須進行對標跟蹤,做好服務。四是建立項目督查制度,對在建設項目每週實地督導檢查至少一次,對正在前期的工作執行情況,由辦主要領導進行督查抓落實。

(四)強化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切實加強與省農發辦的交流和溝通,以最快的速度,最短時間完成項目各個環節的評審和批覆,縮短前期工作時間,加強與項目區鎮政府和村委會的協調,理順各方關係,加快項目建設進度,促進項目資金支出。

我辦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在海南建省30週年的重要講話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農發辦的精心指導下,結合工作實際,主動作為,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發揚釘釘子精神,全力推進重點項目、脱貧攻堅等工作目標完成,堅決扛起建設美麗新文昌發展的農發擔當。

在區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2

過去的一年,是搶抓機遇、健康發展的一年,是探索創新、推進跨越的一年,是攻堅克難、奠定基礎的一年。一年來,在鄉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封過村黨總支堅持以黨的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各項要求,以“基層黨建鞏固年”為抓手,壓實“五級書記抓扶貧”責任,聚焦重點區域、重點羣體,以夯實基層基礎、建強黨員隊伍、增強服務功能、豐富活動載體、完善工作機制為重點,對照指標找差距,緊盯目標找問題,精準施策補短板,紮實推進基層黨建各項工作。

一、20xx年工作總結

一年來,堅持點面結合,科學合理規劃,高位統籌謀劃脱貧攻堅。緊緊圍繞180户貧困户718名貧困人口的總體脱貧目標,緊扣“兩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目標,突出“六個精準”“七個一批”,確立了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社會救助、培訓就業、危房改造、專項扶貧、社會幫扶、生態補助等8項脱貧攻堅任務,從20xx年至20xx年,132户531人脱貧出列,確保到20xx年底,實現全村180户718名貧困人口達到脱貧標準,20xx年與全市全縣同步實現小康的目標。

一年來,聚焦農村危房,明確房屋等級,多措並舉推進危房改造。安居才能樂業。委會始終把農村危房改造作為讓貧困羣眾實現“住有所居”的重要途徑,聚焦“四類重點對象”,堅持“修繕為主重建為輔”和“一户一宅”的原則,建立掛鈎領導親自抓、村委會兩職具體抓、掛包職工共同抓、村組幹部層層抓的責任體系,通過村民或村組申請,村委會排查摸底,掛鈎工作組及駐村幹部核查,鄉級研究初定,縣級審批確定四個環節,精準確定對象、嚴格工程程序、加強資金管理、強化竣工驗收,採取自建、互建、幫建、代建、兜底建等方式全面抓好安居房建設。截止目前,全鎮實施危房改造235户,其中修繕加固104户,拆除重建131户,開工、竣工、入住率均100%。

一年來,立足自身優勢,培育壯大產業,全面抓實羣眾增收舉措。扶產業才是扶根本、扶長遠。封過村委會圍繞“穩糧煙、強林畜、興蔬果”的工作思路,突出轉型升級,推動融合發展。一是堅持因地制宜、統一規劃,在上箐、團碑、中村一帶種植附子100畝;在徐家、李家、新田組一帶種植白芸豆80畝。同時構建肉牛、山地雞等畜牧業優勢產區,養肉牛265頭,山地雞10000羽。二是推進勞動力轉移,組織羣眾外出務工,完成勞務輸出178人(建檔立卡貧困户45人),預計實現增收232萬元。三是落實合作股份。以縣上統籌指導、鄉上結合實際、村上尊重羣眾為原則,按照“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思路,將封過村委會產業發展扶持資金45萬元入股到撒壩豬養殖場進行運營管理,每年年初按照年收益率10%的比例向建檔立卡貧困户分紅。

一年來,注重統籌兼顧,落實各項政策,紮實有效推進民生工程。一是全面抓實健康扶貧。開展轄區內大病、慢病核實篩查,精準鎖定建檔立卡貧困户1名大病患者、61名慢性病患者,實現大病集中救治,轄區內大病、慢病患者救助率達100%。二是全面抓實教育扶貧。嚴格落實控輟保學“雙線十人制”,加強學籍管理,防止學生輟學、流失。經過多次摸排、統計及勸返後,中學先後成功勸返學生1名,全面實現鎮域義務教育零輟學。三是全面抓實社保兜底工程。打贏脱貧攻堅戰的最終目的就是讓老百姓的“口袋鼓起來、腦袋富起來”,提高貧困羣眾的生產生活水平,切實帶領廣大人民羣眾實現脱貧致富奔小康的目標。經村組幹部多輪入户核實,疑似收入達不到脱貧標準有10户,目前已通過公益性崗位、社保政策兜底等方式解決。

一年來,狠抓黨的建設,助力脱貧攻堅,紮實推進黨建扶貧雙推進。始終抓牢基層黨組織建設,開展基層黨建提升年推進行動,打造脱貧攻堅前沿陣地、戰鬥堡壘。一是狠抓基層組織建設。壓實村黨組織書記脱貧攻堅責任,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開展“雙強雙帶”,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脱貧攻堅中的戰鬥堡壘作用。二是狠抓基層陣地建設。全村建有村級活動場所11個,活動室建設全覆蓋。村小組活動室實現管理制度上牆,定期組織村民開展學習、宣傳活動,將村小組活動場所建設成為農民講習所,激發羣眾內生動力,有效發揮基層陣地聚人心、促發展、助脱貧作用。三是大力推行村規民約。結合村情實際、鄉風民俗,在充分徵求村民意見的基礎上,各村制定完善村規民約,營造人居環境提升良好氛圍,動員每家每户輪流打掃村內道路和公共場所衞生,並從個人衞生、家庭衞生、生活習慣等細節入手,樹立環保意識、逐步改掉陋習,切實改善生產生活方式,提升整體人居環境。四是紮實開展“雙講雙評”。全村12個村小組全面開展了“講幫扶措施,評幫扶成效;講脱貧情況,評內生動力”的“雙講雙評”活動。目前全鄉開展“雙講雙評”活動達15次,有效促進了黨建扶貧“雙推進”工作,不斷增強了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全面夯實了基層黨建治理基礎。

一年來,不斷先試先行,推進“七改三清”,以更完善的機制提升人居環境。封過村委會始終堅持人居環境改善,強力推進“七改三清”。一是強化氛圍營造,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督促村委會和村民小組制定完善村規民約,倡導健康、科學、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深入開展農村環境衞生整治工作宣傳,積極動員村民廣泛參與到整治行動中來。二是強化制度保障,探索創新“有齊全的設施設備、有成熟的治理技術、有穩定的保潔隊伍、有長效的資金保障、有完善的監管制度”的“五有”制度,把人居環境提升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結合起來,推進農村人居環境“七改三清”整治行動,建設完成農村公廁11個、焚燒爐17個,垃圾處理設施覆蓋率達100%。

二、存在問題困難

一是基礎設施還需全面加強。麻力上中下三個村小組入村道路沒有硬化,嚴重影響羣眾出行;封過12個村小組主路沒有路燈,晚上出行不便,急需120盞太陽能路燈以解決照明問題;徐家、李家、自民新、圖樹4個村小組進村道路沒有防護欄,希望給予資金增設。

二是穩定增收產業基礎薄弱。特色產業底子薄、規模小、效益低,缺乏龍頭帶動,支撐貧困户增收能力不強,產業帶動能力不足,支撐產業基礎不牢固。

三是村集體經濟帶動力不強。專業合作社、農村致富帶頭協會示範帶動力不強,作用發揮不明顯,帶動貧困户增收致富力度不夠。

四是部分村容村貌有待改善。農村污水、垃圾等處理設施覆蓋面小,亂堆、亂放、亂扔等問題不同程度存在,部分村莊環境衞生較差,羣眾良好的環境衞生意識還沒有全面形成。

五是對照脱貧摘帽指標任務,要突破基礎設施滯後的短板,缺乏資金和項目,完成脱貧摘帽任務難度較大。

在區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3

同志們:

這次區委農村工作會議是繼區委經濟工作會議之後召開的又一重要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分析形勢,統一認識,明確任務,推動今年全區農業和農村工作。剛才,水源就今年農業農村工作及當前幾項重點工作做了具體部署,請大家抓緊落實。藉此機會,我強調三方面的意見:

一、要深化“三農”工作認識

(一)要迅速將思想認識統一到當前農業農村發展的大好機遇上來

目前,無論從宏觀還是微觀看,我區農業發展正進入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一是政策機遇。今年中央“一號文件”連續20xx年聚焦“三農”,去年又密集出台頂層設計,對 農民股份合作社、農村集體資產權能、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等改革系統安排。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工作,每年都要針對性推出重要舉措,推出的民生實事一半以上與“三農”直接相關。二是發展機遇。近年來,由於多方給力,我區的農業農村基礎在不斷夯實,為我區由農業小區向農業強區跨越積蓄了力量。同時,隨着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減負惠農政策的全面落實,出現了農民投身農業、業主投入農業、幹部搶抓農業的大好形勢,農業農村工作迎來了更為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們一定要增強機遇意識,善於搶抓機遇,敢於爭取機遇,敢於創新機遇,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

(二)要迅速把思想認識統一到區委對“三農”工作的具體要求上來

近年來,我區農業佔比在下降、農村人口在減少,但並不意味着農業農村不重要。儘管我區工業化、城鎮化推進勢頭強勁,但“不發達階段、不發達地區”的基本區情尚未根本改變,“不發達階段”突出表現在農業領域,“不發達地區”主要集中在農村,貧困羣體的絕大多數是農民兄弟。處於“轉型發展、富民興區”關鍵節點的石鼓,必須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拉長農業現代化這條“四化”同步發展的“短腿”,補齊農村這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這是經濟規律之必需,是發展階段之必需,是肩負使命之必需。

面對經濟發展新常態,我區農業農村工作必須走好三條路子:一是走好農旅融合路子。農旅融合是石鼓轉型發展的戰略方向,石鼓農業要發展,必須堅持農旅融合,不僅在“內部優化”上做文章,還要重點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在“內外聯動”上下功夫,使農業從單純農產品保障,向就業增收、生態涵養、觀光旅遊、休閒體驗、文化傳承等多功能拓展,推動產業鏈條延伸。二是走好生態保護路子。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必須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重點念好“減、退、轉,改、治、保”六字訣(減,即減少化肥、農藥等農業投入品使用量;退,即把超過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的農業生產退出來;轉,即將農業廢棄物轉化為資源和財富;改,即改良土壤;治,即把受損的生態環境逐步修復治理好;保,即保住耕地、水資源等農業發展的根基和命脈),以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態度,保護好綠水青山,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三是走好園區發展路子。以現代農業園區為發展特色效益農業的主要載體和平台,着力推動農業由簡單粗放向集約高效轉變,加快推進土地集約化、農民職業化、生產市場化、服務社會化發展,不斷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和資源利用率,走產出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三)要迅速將思想認識統一到區委對“三農”問題的正確判斷上來

在今年和今後一個時期,推動我區現代農業建設邁上新台階,要重點把握好四個更加突出,着力“四個問題”:

要更加突出新型主體培育,加快建設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着力“誰來種”的問題。通過政策扶持引導、提升綜合效益、加強指導服務等方式,留下一批對農業有感情、有經驗的農民,培育一批以種養大 户、家庭農場主、合作社領辦人、農業企業和負責人為代表的新型主體,吸引一批願意務農愛農的年輕人,逐步培育富有活力、創新力和競爭力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

要更加突出農業結構調整,加快培育集約度、高附加值、高外向性現代農業產業,着力“種什麼”的問題。“種什麼”問題的核心,就是要發揮市場導向作用,在區域佈局上有保有壓、特色鮮明,在產品結構上科學組合、合理定位,在產業鏈條上前延後伸、培育品牌,不斷提高石鼓農業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

要更加突出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由主要追求產量增長和拼資源拼消耗的粗放經營向數量質量效益並重轉變,促進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着力“怎麼種”的問題。現代農業生產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分工分業不斷深化的過程。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規模主體還難以完全替代普通農户,必須把農業社會化、產業化放到突出位置,推進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改革創新和轉型升級,着力解決農業社會化服務供給不足、發展滯後的問題,以社會化服務引領農業的產業鏈延伸、價值鏈升級,促進新型經營主體的合作與聯合,深化農業各主體的分工協作,推進農業經營體系的立體式複合型發展。

要更加突出農業技術裝備建設和體制機制創新,提高土地產出率、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着力“種好田”的問題。我區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村改革創新不斷深化,但農業物質技術基礎仍然相對薄弱,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標準不高,農業經營體制機制還不適應現代農業建設要求,貸款難、配套難、風險高等問題仍未有效解決。必須加強技術裝備建設,推進經營體制機制創新,依靠科技創新驅動,解放農村生產力。

二、要把握“三農”工作重點

(一)把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作為農業發展的重要抓手

始終堅持爭創國、省、市級現代農業園區的目標不動搖,進一步完善《石鼓區“”現代農業園區總體規劃》,以發展農業特色產業為支撐,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建立園區相應的投入機制,逐步完善公路、機耕道、溝渠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培育特色產業。同時,要圍繞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力 度,吸引社會資金和龍頭企業落户園區,帶動和促進農業擴規模、上檔次、創品牌,推動現代特色效益農業邁入快速道。

(二)把加快水利建設作為農村發展的夯基工程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要充分認識水利建設在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中佔有的重要地位。按照“儲備一批、完工一批、續建一批、開工一批”的要求,一是加快骨幹水利工程建設。二是着力推進河道整治工程。三是農村安全飲水工程。

(三)把推進改革作為農村發展的強大動力

應對經濟發展新常態,迎接農業新挑戰,根本出路在改革。我們要把握好上級精神,突出重點任務,紮實向前推進。對已經出台的改革政策,要解放思想,積極推進,按照上級要求,排出時間表,精心組織實施,決不允許“中梗阻”或推諉搪塞。這要作為一條政治紀律來明確、來要求。對已經進行的改革試點,區政府要搞好頂層設計,分類指導,既要積極、又要穩妥,試點取得成功經驗、具備推廣條件的要擴大示範;暫不具備擴大試點條件的,要繼續搞好試點。對有些新情況、深層次問題,要進行研究探索,在理論層面和務虛層面搞明白,然後抓試點。

一是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推進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企業經營等多種經營方式共同發展。要充分利用上級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引導資金,落實好有關新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項目,不斷探索和豐富集體經營的有效實現形式。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進入農業領域,發展種苗繁育、高標準設施農業、規模化養殖等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要加強對工商企業租賃農户承包地的監管和風險防範,嚴禁“非糧化”和“非農化”。

二是穩步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要突出抓好確權登記頒證試點擴展工作。這項工作政策性和專業性強,既要解決問題,又要防止引發矛盾,必須把握好政策原則,得到羣眾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區、鄉兩級黨委、政府要切實承擔起主體責任,領導要親自掛帥,精心組織,一個環節一個環節地做好工作,確保今年 40%的任務順利完成,為農户“確實權、頒鐵證”。

三是鼓勵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目前,我區土地流轉速度略高於四城區平均水平,但鄉村之間很不平衡,和先進兄弟單位比還有較大差距。我們要加強政策扶持力度,充分發揮區、鄉兩級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作用,鼓勵土地經營權加快有序流轉,爭取今年流轉面積要有較大的突破。

(四)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農村工作的核心任務

“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關鍵是收入問題。目前,我區農民收入從結構上分析,經營性收入佔30%,工資性收入佔56%,轉移性收入佔9%,財產性收入佔5%,還有一定的增長空間。為此,一是積極引導農民調結構、轉方式,發展特色、優質、高效的農業項目,因地制宜地推行種養結合的生態循環農業創新模式,實現農業經營效益最大化。二是引導和鼓勵農民自主創業,重點支持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圍繞特色產業,開發一些讓農民在家門口就能開展或參與的初加工項目,增加經營性收入。三是充分用好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等成果,加快推進農業擔保貸款、承包經營權抵押融資、農業保險等改革向農户拓展,不斷擴大覆蓋範圍;加快創新以獎代補、先建後補等財政投入方式,健全專業大户、家庭農場等專項扶持政策,建立土地流轉促進機制,讓更多農户分享改革帶來的實惠。

(五)把辦好民生實事作為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紮實推進扶貧開發。目前,我區還有2個國家級貧困村, 户貧困户, 個貧困人口,要在20xx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全力推進扶貧攻堅。要繼續加強產業培育、科教培訓、信貸扶持和創業扶助,增強貧困村自身造血功能。要強化精準扶貧和社會扶貧,推動扶貧資源向特定貧困村、貧困户聚集,提高扶貧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二是不斷強化民生保障。不斷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加大農村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學校教學質量。加快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完善貧困生、殘疾學生等特殊學生和弱勢羣體的關愛、救助和教幫體系。重視農村留守兒童、留守婦女和留守老人問題,着力構建覆蓋“三留守”羣體的關愛服務網絡。加強農村低保和醫療衞生工作,健全覆蓋城鄉的社保體系和醫療保障體系。鞏固提升農村基層文化陣地功能,保障羣眾的文化需求。

三是加強農村環境整治。加大植樹造林、公益林保護等生態保護工程建設,全面啟動新一輪“聯村建綠”工程。建立完善農村生活垃圾“户收集、村集中、鄉轉運、區處理”長效清潔機制,抓好農村垃圾和污水收集、處置。從去年起,區財政安排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的行政村的 萬元補貼,鄉街一律不得截留,村裏要專款專用,切實把該項工作落到實處。

三、要加強“三農”工作領導

一是強化“重中之重”意識。目前,我區仍然處於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實現農業現代化的任務還相當艱鉅,絕不能因為糧、菜、豬、魚獲得“十一連豐”,就認為農業生產沒有問題了;絕不能因為農民收入實現“十一連快”,就認為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已經建立起來了;絕不能因為農村環境建設在點、片、線上有所成就,就認為新農村建設的目標基本實現。農村改革面臨的任務仍然很重,發展現代農業仍任重道遠。所以,黨委、政府的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要站在政治和戰略的 高度,充分認識新時期“三農”工作的艱鉅性和緊迫性,要把發展農業生產、促進農民增收、改善農村民生、推進農村改革,作為“重中之重”的大事切實抓緊抓好,主動踐行“重中之重”思想,發揮表率作用。鄉、涉農街道黨(工)委每年要研究幾件“三農”問題的大事,政府要抓好落實、抓出亮點,各行各業都要以服務“三農”為己任。

二是轉變工作方式方法。首先要明確政府定位。要轉變農業農村工作指導方式,政府一定要多做市場不能做、農民需要做、我們恰恰能夠做好的事情,更好地履行服務“三農”的職責。農民何時買種、買肥的事不用大家去操心,只要我們把農資調整頓好,讓農民隨時能買到“放心種”、“放心肥”就可以了;把適宜播種的氣象條件傳達給農民,把先進生產技術告知給農民,讓農民學懂會用,種地的事就不用操心了。這樣既做到了政府工作到位,又讓農民感到滿意。其次要選擇好載體。現在,指導和服務“三農”工作不能全靠老套路,一定要與時俱進、因時而變、隨勢而為。去年,搞的農業示範田、農業專家會商、惠農通信息平台、派駐蹲點幹部幫扶農村環境建設等,都是藉助載體、創新服務的好做法。今年各涉農部門在新品種和新技術推廣、電子商務平台應用、智慧農業開發、爭取項目資金等方面,都要有所作為、都要有所突破。第三要有過硬的基本功。做好“三農”工作,幹部是關鍵。各級領導幹部都要在掌握政策、吃透民情上下功夫,把熟悉黨的“三農”政策作為必修課,把善於做好新時期“三農”工作當作基本功。要切實轉變作風,深入鄉村、深入羣眾,和農民交朋友,瞭解農村的真實情況和羣眾的真實想法,使我們的決策和工作更加切合實際。同時,要尊重農民意願,從認識上和感情上端正對農民的態度。無論做決策還是抓工作,都要設身處地為農民着想,認識聽取羣眾意見。只有這樣,我們的各項決策和工作才能夠得到羣眾的廣泛支持和擁護,才能真正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

三是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農村改革發展的重心在基層,穩定的根基在基層,希望也在基層。基層黨員幹部,處在基層黨建工作的最前沿,他們的模範帶頭作用發揮得如何,直接影響到黨在人民羣眾中的形象和地位。大家可以回想一下,這些年來,不管我們是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惠農政策也好,還是開展服務農民羣眾的各類工作也好,可以説哪方面都離不開基層黨組織。“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要讓我們開展和每一項工作都能落到實處、收到實效,就必須要加強和改進基層黨組織建設,發揮好基層組織作用,增強農村基層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在區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4

20xx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之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深化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之年。在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支部帶領廣大黨員幹部羣眾,以擼起袖子加油幹,撲下身子抓落實的工作作風,合理調整產業佈局,較好地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社會穩定,人民羣眾安居樂業,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保持穩中有升的良好發展態勢。

20xx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經濟平穩發展

在支部的帶領下,通過全村上下不懈努力,我村經濟從付增長轉換為平穩發展,20xx年集體經濟收入4.5萬元。該項資金已全部投入到有效的民生工程。

二、民生工程

1、拓寬田間道路

我們村主要以農業為主,過去的田間道路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機器耕作的需求,今年春季,經村民提議,村民代表會議決定,投入資金4.5萬元,對田間道路進行了拓寬整治,改善了全體村民的生產條件。

2、土地確權

在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完成了246户、1747.23畝的土地確權工作。因土地帶來的矛盾、糾紛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3, 循環路連接線

在支村兩委的帶領下,對循環路連接線進行了硬化,共完成主要道路10條,寬3米,長50米,共900平方米.投資4.5萬元。

4、環境整治

為了抓好環境衞生工作,根據鄉黨委、政府的要求,對我村的環境衞生進行了整治,支部利用每月10號的黨日活動,全體黨員義務勞動,對綠道兩側、杆塔廠、門球場的白色垃圾、雜草、建築垃圾,進行了徹底的清理整治。

5、水庫壩道路維護

水庫壩道路是我鄉西北片的主要交通要道,道路以南100餘平方米未進行硬化,為了保護水庫壩道路,投資5萬餘元,進行了填平、碾壓,對道路的保護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6,飲水工程

多年來,飲水工程因資金問題 ,未能進行一次性的全村水網改造,只能分批分段的進行,根據村民的提議,今年秋季對村西的主管路進行了更換整治200餘米,共投資1.7萬元。

三、安全生產零事故

認真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安全生產“五覆蓋”網絡化管理責任體系,把安全生產責任分解到各個村民小組,並與每家每户簽訂責任書,保持了安全生產的平穩態勢。

四、黨建引領得民心

一是深入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建設,按照新時期對黨建工作的要求,緊緊圍黨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建立健全了黨員“三會一課”制度,通過學習,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以充分發揮,廣大黨員幹部的凝聚力、戰鬥員力進一步高。 二是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宣傳教育和完善反腐倡廉宣傳工作,不斷提高廉潔自律意識,自覺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

20xx年工作打算

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年,為使羣眾脱貧致富,一是加快農業產業化推進的步伐。實施產業脱貧,加大產業扶持力度,根據實際情況,發展優勢產業,引進一批經濟效益好、實力雄厚的企業入駐我村,引領我村羣眾致富奔小康,助推脱貧攻堅邁上新台階。二是抓好新時代講習所建設。農民講習所作為助推脱貧攻堅的有效載體和有力推手,通過開展各類“講”“習”,認真學習貫徹黨的精神,提升農民實用技能,提升幹部羣眾脱貧攻堅的精氣神,轉變貧困羣眾的思想觀念,引導羣眾主動尋找脱貧出路,豐富新時代農民講習所,全面推進全域旅遊和美麗鄉村建設。三是抓好旅遊產業發展。推動經濟發展。繼續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大力鼓勵農民開辦農家超市、農家樂,切實增加羣眾收入;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吸引八方來客,構建美景如畫新農村。

總之,經濟社會發展正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機遇前所未有,任務光榮艱鉅。在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帶領全村黨員、羣眾,凝聚力量,攻艱克難,奮勇拼搏,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不懈奮鬥!

在區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5

同志們:

今天召開的會議,是“”開局和新年伊始召開的第一個全市性的重要會議。會議主要任務是:以黨的xx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研究部署我市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剛才,仕芳同志傳達了全省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會議結束時同志還將作具體部署。下面,我就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講四點意見。

一、認清形勢,統一思想,堅定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信心和決心

“十五”以來,我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三農”工作,緊緊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積極推進農村“三化”進程,不斷深化農村改革,全面落實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重點抓好縣鎮經濟、特色農業,加快中心鎮發展,大力推進固本強基工程和“十百千萬”工程,紮實開展農村先進性教育活動,切實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推動了全市農村經濟社會全面持續穩步發展。××年,全市農業增加值完成億元,比年增長;農民人均純收入元,比年增長。總的來看,“十五”時期是我市統籌城鄉發展紮實推進的時期,是“三農”工作取得較大成效的時期,也是農民得到實惠較多的時期。

當前,我市農業和農村經濟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解決“三農”問題一直是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央和省委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農村發展、確保農民增收的措施,為加強“三農”工作、加快農村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同時,農村改革不斷深化,農村經濟活力進一步增強;國民經濟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年全市達億元,比年增長近一倍;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億元,比年增長一倍以上,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能力日益增強。可以説,農業農村工作正面臨着新的發展機遇,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但是,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市農業農村發展受到資源和市場的雙重約束,面臨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雙重挑戰,處於經濟結構和就業結構的雙重調整,承擔促進經濟增長和發展社會事業的雙重任務,一些長期困擾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矛盾和問題仍沒有根本解決。主要體現在:農業基礎仍不牢固,農業投入不足,綜合生產能力不高的狀況未得到根本改變;農業結構還不能很好地適應國內外市場需求的變化,制約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村工業化水平不高,龍頭企業和拳頭產品不多;城鄉二元結構特徵較為突出,城鄉發展仍不平衡,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日趨擴大;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後,教育、衞生、文體等基礎設施整體上比較薄弱;農民綜合素質較差,文盲、科盲、法盲在農村仍有一定的比重;基層民主建設有待進一步規範,農村社會不穩定因素仍不同程度存在。同時,農村發展的規劃問題、機制問題、途徑問題、組織保障問題,都亟待我們認真研究解決。

黨的xx屆五中全會作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戰略決策,為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指明瞭方向。全市各級黨政、各有關部門要深刻認識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意義,切實增強做好這項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首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執政為民要求的重要體現。過去,我們實行的是農村支持城市、農業為推進工業化提供資金積累的政策,為此農民做出了巨大奉獻。這在一定歷史階段推進了我國的工業化進程,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的發展。現階段,我們最薄弱的環節在農村,最困難的羣體在農村,最多的隱患也在農村。如何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不僅影響到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健康發展,更直接關係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把解決好“三農”問題擺到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強調要更多地關注農村,關心農民,支持農業。xx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決策,統籌城鄉發展,從農業支持工業,到工業反哺農業;從農村服務城市,到城市帶動農村。工與農、城和鄉這兩大關係正在實現着從未有過的歷史性轉變。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改善和提高農民生活水平,這是廣大農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根本目的所在,體現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我們通過開展新農村建設活動,發展農村經濟,改善農村環境,增強發展後勁,提高農民素質,豐富農民羣眾的物質和文化生活,讓廣大農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這充分體現了我們黨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以及實現最廣大人民羣眾根本利益的鮮明特徵,是我們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落實執政為民要求的具體實踐。

其次,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舉措。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內涵。當前,我市和全國一樣,城鄉差別比較明顯,區域發展不夠平衡,根本癥結就在於廣大農村的發展相對滯後。只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加快農村的經濟、文化、政治和社

會發展步伐,讓農村經濟繁榮起來,讓農民錢包鼓脹起來,讓農村文化活躍起來,讓農村環境美化起來,使佔全市人口六成以上的廣大農民得到看得到、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實惠,才能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發展宗旨,才能真正稱得上是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發展。因此,中央作出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戰略決策,為新時期農村工作指明瞭方向,是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的新路子、新舉措。

再次,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鞏固執政基礎的緊迫任務。農業和農村發展事關全局,沒有農村的穩定,就沒有整個社會的穩定;沒有農村的發展,就沒有國民經濟的真正發展;沒有農村的和諧,就沒有整個社會的和諧。農民是黨在農村的依靠力量,是我們最廣泛、最深厚的羣眾基礎,只有農民富裕了,才有全市的持久繁榮;只有讓農民過上祥和文明、安居樂業的好日子,才能更廣泛贏得民心,黨的執政地位就能更加鞏固。開展新農村建設活動,把農村基層黨建工作與農村經濟發展、農村環境改善、農民素質的提高以及農民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緊密結合起來,必將促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領導班子建設,鞏固和擴大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和羣眾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必將促進和擴大村民自治,加強民主監督,推進基層民主建設;必將促進農民整體素質提高,培植“勤勞、自強、守信”精神和“明禮、謙和、互助”文明鄉風;必將促進農村各種矛盾的化解,維護農村穩定,推動農村社會的進步,從而促進整個社會和諧局面的形成。

總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黨和國家為從根本上解決“三農”問題,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完全符合我國國情和八億農民的根本利益與願望。地方黨委、政府,特別是市、縣、鎮三級領導班子處於新農村建設第一線,我們要切實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全力推進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在區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6

同志們:

這次會議是市委、市政府決定召開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説它重要,是因為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偉大歷史性任務,我們建設文明生態村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什麼關係,怎樣把創建文明生態村自覺納入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當中,更加紮實有效地開展好,需要我們進一步探討。同時,我市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起步較早,至今已有三年的時間,雖然積累了很多經驗,但也面臨着一些困難和問題,需要我們很好地研究解決。會前,市委常委召開了會議,專門聽取創建辦工作的彙報,決定召開這次全市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動員大會,主要是回顧總結去年全市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安排部署今年的創建任務,進一步統一全市上下的思想認識,強化措施,紮實工作,全面提高文明生態村創建水平,加快推進全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剛才,對106個文明生態村進行了命名錶彰,6個單位作了很好的發言。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所有受到命名錶彰的文明生態村表示熱烈的祝賀!向在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廣大幹部羣眾和給予大力支持的社會各界表示親切的問候和衷心的感謝!下面,根據市委常委研究的意見,我就抓好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講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切實增強搞好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去年以來,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把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作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措施,作為“富民強市”的十大重點工程之一,從農村實際出發,發揮各自優勢,不斷強化措施,廣泛宣傳發動,社會各界支持幫扶的力度越來越大,農民羣眾參與的熱情越來越高,創建活動的影響越來越強,成效十分明顯。據初步統計,去年,106個文明生態村總投入8600萬元,硬化村內道路是261萬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118萬平方米,安裝路燈4200多盞,開挖整修下水道512公里,新建體育廣場102個,新建衞生廁所600個,新建沼氣池293個,拆除舊房4260間,取直道路320多條,節約土地1000多畝,約有10萬農民直接受益,有力促進了全市農村經濟社會事業的快速協調健康發展。一是有效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提高了農民生活質量。農村髒、亂、差狀況得到徹底改變,村道通暢、環境整潔的村容村貌已成為文明生態村的重要標誌。二是有力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收入的提高。農業特色產業和農業生態旅遊得到較快發展,“一村一業、一村一品”格局逐步形成,農民收入明顯提高。三是農民的文明素質明顯提高。各類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蓬勃開展,農民羣眾的精神面貌發生很大變化,講文明、破陋習、樹新風逐漸成為自覺行動。四是密切了黨羣、幹羣關係。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得到加強,戰鬥堡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黨員幹部通過為羣眾辦實事、解難題,進一步增進了與羣眾的感情,增長了才幹,提高了威信;農民羣眾對黨和政府、對黨員幹部的信任度進一步增強。五是創出了精神文明建設品牌。我市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評價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創建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先後有20多個縣市400多人次來我市學習參觀考察,創建工作已成為我市精神文明建設的響亮品牌。

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了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完成這一重大歷史任務,關鍵在於結合實際,大膽探索,勇於創新,一步一步抓好落實。我市這兩年的實踐充分證明,開展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完全符合中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要求,完全符合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是順應當前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形勢要求、滿足廣大農民羣眾物質精神文化需求的益民之舉,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民心工程”。開展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能夠有效幫助農民羣眾解決生產、生活中遇到的最現實、最直接、最突出的問題,能夠有效地引導廣大農民改變落後生活方式、改善人居環境,能夠有效地教育廣大農民羣眾,提高勤勞致富、科技致富的能力和關心生態、保護環境的自覺性,促進農村各項事業全面進步,必須堅定不移地繼續抓下去。各級各有關部門特別是農村基層幹部羣眾一定要從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全面抓好“三農”工作的高度,進一步統一思想,充分認識搞好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把文明生態村創建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不斷強化措施,加大力度,全力搞好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二、抓住關鍵環節,全面提高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當前,全市文明生態村創建工作參與面越來越廣,創建難度越來越大,創建工作中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湧現。對此,各級必須以科學求實的態度認真總結工作,找準問

題,抓住關鍵環節,突出工作重點,確保完成今年文明生態村創建任務。

(一)要把改善人居環境作為創建工作的切入點,切實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村容村貌髒亂差,是制約農民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創建文明生態村,必須從解決這個問題入手,下大氣力整治村容村貌,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和質量。要搞好村莊規劃設計,堅持先規劃後建設,防止重複建設和分散投入,有計劃有重點地做好文明生態村“連線成片”工作,逐步形成聚集效應和規模效應。要堅定不移地實施好“五四三二一”工程,重點抓好以村莊硬化、綠化、亮化、美化、淨化為主要內容的“五化”工程,以改水、改廁、改廚、改欄圈為主要內容的“四改”工程,以通電、通自來水、通訊主要內容的“三通”工程,以衞生室和圖書閲覽室為主要內容的“二室”建設和建設文化體育場所,重點解決農民在飲水、行路、用電等方面的困難,促進形成生活便利、環境優美、人與自然和諧的良好人居環境。當前,要抓住春季有利時機,發動羣眾儘快掀起村街道路硬化、造林綠化和村莊環境衞生綜合整治高潮。同時,要搞好教育、衞生和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全面提高農民素質,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基礎。

(二)要把發展農村經濟作為創建工作的主線,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各級要把發展生態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作為搞好文明生態村建設的重要目標,貫穿到創建工作的各個方面,堅持內部挖潛與外部開發相結合,走多元化增收的新路子。要按照“三化一轉移”和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突出比較優勢和當地資源條件,大力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堅持宜糧則糧、宜林則林、宜牧則牧、宜漁則漁,走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效益農業的現代農業之路,努力建成一批特色農產品基地和種植養殖加工專業村。要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與農户有機結合的組織形式,重點培植骨幹龍頭企業,暢通農產品購銷渠道,提高農民參與市場競爭的組織化程度,讓農民從產業化經營中得到更多的實惠。大力發展以種植、養殖和加工為主要形式的庭院經濟,加快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和勞務經濟,發展鄉村生態旅遊,促進農民增收。

(三)要把農民羣眾作為創建工作的主體,切實調動農民羣眾積極性。農民羣眾既是創建文明生態村的受益者,又是創建主體。沒有廣大農民羣眾的踴躍參與,創建活動很難推進,創建成果也難以鞏固。一些地方的創建工作只所以進展緩慢,與農民羣眾的發動程度不夠直接相關。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始終堅持農民羣眾創建主體地位不動搖,通過輿論宣傳、典型示範和深入細緻的思想發動工作,教育羣眾自覺克服“等、靠、要”的意識,牢固樹立起“自己的家園自己建”、“創建為人人,人人為創建”的觀念,把羣眾藴藏的智慧開發出來,力量凝聚起來,參與創建的熱情調動起來,鼓勵羣眾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創建工作中來,踴躍獻計獻策,捐款捐物,投資投勞。要堅持以人為本,做到一切為了羣眾、緊緊依靠羣眾,各級黨員幹部要堅持言傳身教,在創建活動中與羣眾同甘共苦,並肩作戰。要注意把創建工作中的各項重大事項和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交給羣眾討論,使討論的過程成為統一思想、發動羣眾的過程,變成羣眾自覺參與、自覺行動的過程。

(四)要把加大投入作為創建工作的關鍵措施,切實抓好人力物力保障。創建文明生態村,資金投入是保障。要繼續按照“一個為主,幾個一點”的原則,整合資源,形成政府推動、羣眾參與、市場運作、社會協調的格局,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投入機制。“一個為主”就是以村民自己投勞、出資為主。要認真貫徹落實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鼓勵羣眾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主動捐資投勞,又要注意維護農村穩定,不增加農民負擔。要堅決禁止強迫羣眾出錢出物的現象,也要反對打着“不增加農民負擔”的口號,不發動羣眾而無所作為。“幾個一點”就是市裏獎一點,區鄉財政補一點,村集體拿一點,有關幫包部門及責任單位幫一點,社會力量籌一點。今年,市裏決定,按照每個驗收合格村6萬元的標準,市財政兩年拿出624萬元以“以獎代補”形式支持文明生態村創建,各區(市)、鄉鎮財政也要進一步加大創建投入力度。各類涉農建設資金要重點向文明生態村傾斜,特別要注意抓好農村建設、教育、衞生、文化、體育、水利、林業、交通、環保、農業開發等支農資金和專項經費的捆綁使用,更好地集中財力辦大事。要繼續實行市級領導和部門幫包責任制,按照“定單位、定任務、定標準、定時間”的要求,幫助創建村解決創建中的困難和問題,真正落實物資、資金、技術等方面支持和服務。要運用公益或市場手段,充分調動社會方方面面的積極性,加大社會投入力度,形成城市支援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良好局面。

(五)要把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作為創建重點,切實提高農民羣眾素質。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大力加強農村基層文化建設。抓好鄉鎮文化館、圖書館、文化站和村文化大院建設,抓好村村通廣播電視和農村電影“2131”工程,深入開展科技、文化、衞生“三下鄉”活動,切實解決農民看書難、看戲難、看電影難、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等問題,活躍羣眾文化生活。要以重大節慶文化為龍頭,深入開展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破舊俗、樹新風”活動,抓好農村道德評議,開展“文明生態户”、“好媳婦、好婆婆”評選。要採取多種方式加大對農民羣眾的培訓力度,不斷提高農民羣眾的科技文化素質和文明素質。

在區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7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艱鉅而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各級、各個部門、各個單位、各個行業和廣大農民羣眾。全市上下必須樹立“一盤棋”的思想,加強領導,形成合力,狠抓落實,務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各項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一是要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事關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大局,各級黨委、政府要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出發,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為當前縣鎮村的工作重點,作為農村各項工作的有力抓手。市、縣(區)、鄉鎮黨政一把手要親自抓,分管領導專職抓,班子成員都要分別聯繫一個鎮或村,指導新農村建設工作。要加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組織協調。市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領導工作,日常協調工作由市委農辦負責。各縣(區)和鄉鎮也要分別成立相應機構,加強統一領導,明確職責分工,搞好配合協作。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入農村調查研究,總結鮮活經驗,加強指導服務,辦好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市裏要抓好個示範點,每個縣(區)要辦好個示範點,以點帶面,逐步鋪開,並注意及時總結經驗,指導面上的工作。要切實幫助基層解決新農村建設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實實在在地為農民羣眾辦實事、辦好事,使農民羣眾在新農村建設中得到更多的實惠。

二是要夯實基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有堅強的組織保障。要以正在開展的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動力,以今明兩年縣鎮兩級領導班子集中換屆為契機,以繼續實施固本強基工程和開展“十百千萬”幹部下基層駐農村活動為載體,着力抓好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陣地建設,注意發現和培養具有帶頭致富能力和帶領羣眾致富能力的“雙帶型”黨員,注意培養選拔政治素質強、發展能力強的“雙強型”幹部,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農民羣眾信得過的人,把那些想幹事、會幹事、幹成事而又能共事、不出事的人,選進基層黨組織班子中來,尤其要選好配強村黨支部書記,不斷增強黨在農村基層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提高基層黨員幹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能力,使他們真正成為新農村建設的帶頭人、組織者和推動者,成為促進農村繁榮和諧穩定的中堅力量。要加強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這是關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能否健康發展的關鍵。要建立完善農村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加強對農村經濟建設項目的監督管理,健全農村審計制度,遏制農村經濟建設中的違紀違法行為和不正之風。

三是要加大投入。資金投入是新農村建設的根本保障。各級要把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資金列入財政預算,確保每年新增財力以上向農村傾斜,主要用於新農村建設的規劃編制、示範點建設、“五改四建三治”、“一保五難”的補貼以及農村基建貸款貼息。積極探索新農村建設貸款擔保機制,努力解決農村貸款難問題。各有關部門要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協調,爭取更多的新農村建設扶持資金。各級金融部門要大力支持新農村建設,重點是基礎設施、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和農房改造。同時,要採取有效措施,積極引導、廣泛吸納包括外資、民資在內的各種社會資金投入到新農村建設上來。

四是要落實政策。近年來,中央、省和市為解決“三農”問題和推進新農村建設先後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最近中央還以號文件形式專門出台了《關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若干意見》,省委也在剛剛結束的農村工作會議上討論了《關於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決定》,並將很快下發實施。這些政策覆蓋面很廣,不折不扣地把這些政策落實到位,是實現新農村建設總體目標的重要保證。就當前來説,要重點抓好以下幾個方面政策的貫徹落實:一是全面減免農業税政策、農村免費義務教育政策、解決“一保五難”政策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補貼政策;二是改善農村道路、水利、教育、衞生和文化設施補貼的政策;三是中心鎮建設扶持政策、鼓勵農民進城經商務工有關政策;四是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產業化扶持政策、建設“綠色生態××”財政補貼政策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政策。

五是要形成合力。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全社會的事業,需要動員各方面力量廣泛參與。各有關部門要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已任,加強協同配合,在制定發展規劃、安排建設投資、調配政府資源等方面更多地向農村傾斜,為新農村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充分發揮城市帶動農村發展的作用,加大城市經濟對農村的輻射,加大城市人才、智力資源對農村的支持,加大城市科技、教育、醫療等方面對農民的服務。各新聞單位和網絡媒體要加強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重大戰略決策的宣傳工作,通過廣泛的宣傳動員,鼓勵各行各業、人民團體、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積極投身到新農村建設中,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參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濃厚氛圍。

六是要務求實效。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必須真抓實幹,務求實效。最近,德江書記在韶關考察調研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時,強調要防止五種錯誤傾向,即防止官僚主義,脱離實際;防止形式主義,勞民傷財;防止急於求成,欲速不達;防止“等靠要”,無所作為;防止弄虛作假,欺上瞞下。各級領導幹部一定要認真貫徹德江書記的指示精神,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察實情,施實招,幹實事,求實效,持之以恆、始終如一地抓下去,力求抓出成效。要加強督促檢查,採取現場會、促進會、督導會等方式,促進工作落實。要嚴格責任追究,對推諉扯皮、弄虛作假、勞民傷財、截留挪用資金等行為,必須嚴肅處理。

同志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偉大工程,意義重大,任重道遠。全市上下一定要按照這次會議的要求,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進一步統一思想,振奮精神,精心組織,狠抓落實,為加快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努力奮鬥!

在區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8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高,任務重,目標責任明確,針對性很強。各級、各部門在具體工作中,要切實注重方法,講求實效,提高水平。尤其要注意正確處理好以下幾個關係。

第一,正確處理好主導和主體的關係,既要加強政府引導,又要發揮農民羣眾的主體作用。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活動需要政府與農民羣眾的雙向互動,各級黨委、政府和農村其它基層組織,是建設新農村的領導者、組織者;廣大農民羣眾則是推動新農村建設的基本力量,是主體。要防止忽視農民的主體地位,習慣用行政命令包辦代替,以政府主導作用取代農民主體作用的傾向。一方面,各級黨委、政府要正確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工作職責,掌握工作分寸,注意工作方法,切實履行農村公共事務管理和服務職能,廣泛宣傳發動羣眾,加強督促檢查,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新農村建設目標要求,抓好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另一方面,要更加註重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依靠農民,相信農民,發動農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不斷改變家鄉面貌,使廣大農民自覺自願地擁護和參與新農村建設。要充分發揮自身的組織優勢和政策導向作用,以農民為中心安排新農村建設的各項工作,把政府推動建設新農村轉變為農民主動要求建設新農村,充分發揮廣大農民羣眾的創造力。要以農民願意不願意,高興不高興,贊成不贊成作為衡量我們建設新農村成功與否的主要標準,儘量實現政府與農民羣眾目標的一致性,最大限度地實現主導與主體的最佳結合,使活動產生最佳的效果。

第二,正確處理好抓點與帶面的關係,既要全面推進,又要重點突破。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中央、省委以及市委、市政府對全市農村工作提出的總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視,認真對待,全力推進這一工作。同時還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注意掌握和運用好工作的辯證法,正確處理全面推進與突出重點的關係。一方面,不能以困難多、基礎差、條件不具備為理由,推諉扯皮、消極應付;另一方面,又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注意從本地實際出發,分清情況、區別對待。各縣(區)、各鄉鎮要認真對本地區農村的基本情況作一次全面的調查研究,在認真分析的基礎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根據不同情況提出相應的目標要求,確定相應的工作重點,制訂相應的落實措施。有條件的地方,應該向全國、全省的先進看齊,快馬加鞭,爭一流、當樣板,步子邁得快一些;基礎差一點的地方,可以從先辦有條件辦的事、羣眾迫切要求解決的問題做起,腳踏實地,循序漸進,穩步推進。允許起點有先有後,過程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不搞“齊步走”。要善於研究把握新農村建設的規律,注意多方學習、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共同促進,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同時,又要鼓勵凸顯個性,形成自己的風格和特色,特別是規劃要依山就勢、順其自然,切忌生搬硬套、千篇一律。

第三,正確處理好硬件與軟件的關係,既要注重基本建設,更要注重文明建設。要通過新農村建設,繼續解決好農民反映突出的水、電、路、住房、電視、電話等基礎設施落後的問題,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給農村面貌帶來看得見、摸得着的顯著變化,以贏得民心。這也是我們建設新農村的一個基本目標。同時,我們還要堅持以人為本,在發展農村經濟,改善村容村貌,加快農村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更加註重在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改造農民的主觀世界、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和文明程度上下功夫,在促進農民更加自覺地參與村民自治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依法有效行使自己的各項政治權利上下功夫,培育一代新型農民,促進農村“三個文明”協調發展。只有從軟硬件方面着手整體提高農村的現代文明程度,才真正抓住了新農村建設的根本,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才能深入人心,才有長久的生命力。

第四,正確處理好當前與長遠的關係,既要立足當前、抓好落實,又要着眼長遠、打牢根基。當前,中央農業、農村工作的各項方針政策已經深入人心,中央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惠農政策也在基層得到了比較好的貫徹執行,這為我們開展新農村建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也為我們解決長期以來農村積壓的一些問題創造了良好的環境。各級、各部門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契機,注意解決農民羣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把農村各項工作推上一個新台階。同時,又要清醒地認識到,建設新農村,縮小城鄉差別,徹底改變城鄉二元結構,最終實現城鄉一體化,這是一個需要付出艱辛努力的長期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各地、各部門要牢固樹立打基礎、謀長遠的思想,不要急功近利、急於求成,要一個階段一個階段明確重點,分步實施,紮實推進。

在區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9

今年我行的各項工作頭緒繁多、任務壓力較大,無論在指導思想上、管理方式上,還是經營理念、考核措施上,都有許多新變化,但只要各行要緊密圍繞郭行長提出的在發展上抓好“五個堅持”,管理上開展好“五項活動”,工作上抓住“五個重點”,統籌兼顧,把握全局,有理有節,引導幹部員工正確理解和處理好業務與發展、經營與管理、加快信貸投放與防範風險、主動負債與壯大資金實力、業績考核與計劃執行、數量導向型考核與質量效益型考核的關係,就一定能推動各項業務實現速度、結構、質量、效益的快速協調發展。

在具體工作中,重點要把握抓好以下幾點:

一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行各項工作,實現業務經營又快又好發展。

科學的發展觀對我們而言就是要把有效發展的根本途徑轉移到轉變增長方式和提高全體員工素質上來;把業務經營中心轉移到提高資產質量上來,努力實現農行價值最大化。就是既要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又要注重提高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既要注意防止片面求“快”而忽視“好”的傾向,也要注意防止以“好”壓“快”的傾向,積極推進業務增長方式由外延粗放型增長向內涵集約型增長轉變,努力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率。

二要加快消化歷史包袱,努力推進我行的經營戰略轉型。

當前,我行不良貸款餘額大,表外掛息多,歷史包袱沉重,尤其受傳統體制、機制和管理方式慣性的影響,部分縣支行和網點業務經營還比較粗放、收入結構相對單一,單純追求規模,管理與發展不相適應。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不能儘快消化歷史包袱,將會嚴重製約我行的可持續發展和趕超戰略,為此,各行要充分利用省分行優惠政策,多渠道增收,加快消化各種掛賬,減輕歷史包袱給我們造成的壓力。

三要認真抓好“五個堅持”、“五個轉變”、“五項活動”和“五抓重點”工作。

今年,市分行黨委提出的“”工程,突出強調了既要加快發展,又要強化內控管理,防範風險,既要突出重點工作,又要兼顧發展這一特點,各行要主動適應新形勢,進一步提高認識,切實轉變經營觀念,將“五個堅持”、“五項重點”的要求貫徹到每一項具體工作之中,通過紮實苦幹,迅速縮小與全省系統內的差距;要認真開展好“五項活動”。按照省分行黨委要求,結合隴南實際,今年,全行要認真紮實地組織開展好“規章制度學習教育活動”、“信貸基礎管理規範年活動”、“會計基礎管理規範年活動”、“自律監管規範年活動”“反洗錢活動”,這是針對我行基礎管理和內控管理薄弱、違規操作、自律監管不深不細、制度落實不到位、個別行、個別網點屢查屢犯,糾而不改等實際問題採取的加強內部管理的重點措施,各行一定要充分認識開展五項活動的重大意義,按照市分行統一部署,認真抓好活動的開展,切實達到增強幹部員工遵章守紀意識,加強基礎管理,提高內控水平的目的。

四要切實轉變工作作風,狠抓各項工作措施的落實。

各級領導幹部要深入基層,深入實際,加強調查研究,掌握新情況,研究新對策,解決新問題,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市縣兩級行都要增強為基層服務的意識,既要注重效率,更要重視效果,想方設法幫助基層行及時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並通過加強督導,促進各項工作任務的全面落實。

五要認真提高執行力水平。

執行力是競爭力的基礎,是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提升執行力就是對上級行確立的工作目標,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併力求有新的突破;對上級行制定的政策措施,要堅定不移地抓好落實;對上級行制定的制度規定要始終如一地遵守執行。要增強執行規定的主動性,對經營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要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深入細緻地進行研究,拿不準的要及時向市分行和分管領導彙報。

市縣兩級行機關部室要改變作風,在全力為基層服務的同時,對上級行交辦的事情要不折不扣地迅速辦理,並按要求及時向上級及時報告,對拖拉不辦的市分行將予以問責。

在區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0

同志們:

今天的會議,主要任務就是認真貫徹落實省、地的有關精神,研究部署我市今年的秋冬季農業工作,動員全市上下齊心協力,乘勢而上,推動全市秋冬季農業開發的全面展開。下面,我講兩個方面的意見:

一、深化認識,進一步增強做好秋冬季農業工作的責任感

我市是傳統的農業大市,二、三產業發展相對緩慢,農業目前仍是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秋冬季農業作為全年農業生產的開始,是奪取明年糧食豐收和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市農業工作中始終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各級各部門一定要站在重視“三農”工作的高度,認清形勢,堅定信心,抓住機遇,充分認識抓好秋冬季農業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要充分認識到,抓好秋冬季農業工作,是穩定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的根本所在。糧食問題事關國計民生,事關經濟全局,事關社會穩定,是我們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最緊迫的重大問題。今年,國務院和省、地都召開了農業和糧食工作會議,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農業和糧食生產的政策措施,對穩定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提出了具體要求,這是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我們抓農業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秋冬季農業作為來年農業生產的開端,其工作內涵豐富,涉及面廣。秋種、冬種可以為來年的農業和糧食生產定下合理的格局,農業綜合開發、基本農田建設、農田水利建設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可以提高耕地質量、完善排灌設施,極大地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防災抗災能力,建設高產穩產基本農田。這些工作,都是我們穩定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的基礎和根本所在。

二是要充分認識到,抓好秋冬季農業工作,是調整農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環節。近些年來,隨着耕作制度的創新、栽培技術的進步和種植結構的調整,我市夏收作物的種植面積和單產水平不斷提高,種植結構不斷優化,蔬菜、馬鈴薯種植面積持續增長,蠶桑、中藥材、飼草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秋冬季農業在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方面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對增加農民收入的貢獻也越來越大。目前,我市秋冬季農業生產除種植小麥以外,主要是以綠肥、蔬菜、馬鈴薯、飼草為主,大力發展這些作物,可以提高經濟作物比重,提高養殖業的比重,既不影響糧食生產,又能優化產業結構,推進區域化佈局,集約化經營,為促進來年農業結構調整打下紮實的基礎。在這方面,我們已經有了許多很好的成功經驗,可以説,抓好種植業結構調整乃至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關鍵在於秋冬季農業生產。我市秋冬季農業生產一般自月中下旬開始,至次年月結束,歷期個多月,佔全年的三分之二以上,生產週期長,加之我市冬季農業資源豐富,冬閒田土較多,温光水資源充沛,在作物佈局、品種選擇、茬口安排上回旋餘地很大,可以發展的蔬菜及經濟作物種類很多,潛力比其它季節要大得多。切實抓好秋冬季農業生產,是當前我們增加農民收入的現實途徑。

三是要充分認識到,抓好秋冬季農業工作,是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乘勢而上的需要。今年以來,由於政策好、科技興、人努力、天幫忙,我市的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形勢很好,糧食生產、烤煙生產全面增產增收,是近年來增幅較大的一年。這些首先得益於中央和省委出台的一系列惠農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積極性,同時也是全市廣大幹部羣眾共同努力、狠抓落實的結果。分析今年農業效益大幅度增長的原因,除氣候因素和人的努力外,不難看出,農產品市場價格的上升是最大的因素。按照市場經濟規律,這種上升勢頭必將有一個持續的過程。明年是國家恢復發展糧食生產的第二年,我們要緊緊抓住良好的政策和市場機遇,加強對秋冬季農業生產的引導和服務,牢牢把握全年農業豐收的主動權,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乘勢而上,努力增加農產品產量,提高農產品質量,提升農業經濟效益,為來年農民增收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四是要充分認識到,抓好秋冬季農業工作,是各級政府和幹部應盡的職責。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政府究竟還需不需要抓農業生產?有的同志説,抓農業生產幹部辛苦,羣眾埋怨,吃力不討好。回顧以往的農業生產工作,確實存在這種現象。但這並不是説明抓農業本身存在問題,相反,恰恰説明了我們在抓農業的方法上還存在不足,重行政命令輕示範引導,重號召輕服務,往往是事倍功半。隨着政府職能的轉變,政府在農業工作中的作用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而且必須長期發揮作用。如果政府不抓農業,哪還談什麼發展農村經濟?當前的農業生產單位還是家庭經營,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能否有效對接,需要政府加以引導、協調和服務,因為農民對市場的認識是有限的,而政府部門掌握了大量的科技、政策和市場信息,有義務把這些信息傳遞給農户,為農民做好服務。此外,社會化服務、病蟲測報、疫病綜合防治等全局性的工作,一家一户是辦不到的,只有靠政府來組織、來協調。事實證明,農業生產抓與不抓大不一樣,象小壩、海子街、清水

鋪等地的雜交玉米、層台鎮的蠶桑、青場鎮的蔬菜、梨樹鎮、小壩鎮的辣椒以及不少鄉鎮各具特色的農業生產,都是持之以恆地抓的結果。因此,我們必須抓住當前秋冬季農業生產的有利時機,充分認識和發揮政府在秋冬季農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為實現明年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目標打好基礎。

五是要充分認識到,做好今年的秋冬季農業工作,我們有許多有利因素。首先,是按照中央和省委兩個號文件精神,地市相繼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和發展糧食生產、促進農民增收的政策措施,優惠政策的推動和農產品市場價格的拉動,種植效益能夠得到保證。其次,經過多年的秋冬季農業開發,我市出現了一些先進典型,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對今年秋冬季農業生產將產生較好的示範帶動作用。第三,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的不斷推進,訂單農業、中介組織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市場銷售問題。第四,扶持保護政策的落實,農業基礎設施不斷改善,農資市場逐步規範,農產品流通活躍,價格有所回升,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農民生產積極性高漲。

總之,抓好當前的秋冬季農業工作,是我們全面貫徹和落實中央和省委今年兩個號文件的重要措施,是優化種植結構、提高糧食產量、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各鎮鄉辦事處、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增強責任感,把秋冬季農業工作作為當前農村工作的重點,認真抓好、抓實。要加強對秋冬季農業工作的領導,始終堅持一把手總負責、分管領導負實責的領導機制,尤其是分管領導要親自抓,認真研究如何將本地的秋冬季農業工作搞上去。要將有關工作層層分解,責任到人,建立相應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解決好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在秋冬大忙季節,各鎮鄉辦事處、各有關部門要統籌安排好農業農村的各項工作,合理安排人員,集中相應力量重點抓好秋冬季農業工作。要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媒體廣泛地宣傳秋冬季農業工作,大造聲勢,形成全市上下大力開展秋冬季農業開發的良好氛圍。要突出示範,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全力以赴地抓好示範點,推動秋冬季農業工作的全面、深入開展。要加強跟蹤服務,包括信息服務、生產服務、物質服務、技術服務等,確保秋冬季農業工作中的各項服務措施落實到位。有關部門要加強對秋冬季農業工作的督促檢查和生產調度,及時、全面地掌握生產情況和工作進度,有針對性地指導和幫助各鎮鄉辦事處抓好秋冬季農業工作,並做好有關信息反饋。要通過採取各種切實可行的措施和辦法,迅速掀起秋冬季農業生產的高潮,努力推動今年秋冬季農業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以科學發展觀來指導農業,切實抓好今年的秋冬季農業工作

堅持科學發展觀是黨中央為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而作出的重大決策,其內涵就是始終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實現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發展,對於我們做好農業農村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市的經濟社會發生了重大變化,農業同樣經歷了重大變革,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和新特點。如:我們農業基礎條件還比較薄弱,靠天吃飯的局面還難以扭轉;我們種植結構調整有了許多亮點,但由於起步較晚、經驗不足、投入有限,規模、規範上還有待於提高;我們烤煙生產雖然起起落落,但仍然是現實條件下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等等。面對新形勢和新要求,全市廣大幹部特別是我們戰鬥在農業生產第一線的幹部,一定要從“三農”工作的大局出發,深化對科學發展觀的認識,正確把握科學發展觀的內涵、科學發展觀對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基本要求,真正把思想統一到科學發展觀上來,自覺地用科學發展觀指導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要着眼於豐富農業發展內涵,創新農業發展觀念,開拓農業發展思路,破解農業發展難題,全面推進農業新發展。要堅持以人為本的觀念,樹立重視農民、關心農民、保護農民的思想,把保障農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滿足農民的生產和生活需求放在第一位,把農民的增收作為首要任務,着眼於調動廣大農民發展生產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把工作重點放到全面提高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綜合能力,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提高農業的基礎保障水平上來,統籌處理好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中的各種重大關係,特別是要處理好農業發展和整個經濟社會發展、保護提高糧食生產能力與繼續推進農業結構調整、促進糧食生產與增加農民收入、發展糧食生產與改善生態環境、人口控制與農業生產等幾個方面的關係,真正做到時時刻刻都不放鬆農業生產,時時刻刻都有人抓、有人管農業生產。

當前,要以秋冬季農業工作為重點,緊緊圍繞提高農民收入這一中心,以農業結構調整為主線,以優勢資源合理配置為基礎,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科技進步為支撐,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着力改善農業生產結構,千方百計保護和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確保今年秋冬季農業工作的全面完成,為來年農民收入的增加打好基礎。

(一)認真抓好秋冬種工作。現階段已經進入秋冬種時節,各地要立足於因地制宜、因市制宜、因時制宜、因户制宜的原則,以農民增收為目標,組織農民變冬閒為冬忙,抓好秋冬季農業開發。因地制宜就是宜糧則糧、宜經則經、宜草則草、宜林則林,突出優勢,突出效益,適宜發展什麼就搞什麼。凡是能夠種的都要種上,凡是種上的都要種好,有種就有收,就有效益,儘可能地不留冬閒田土過冬。因市制宜是要求我們以市場為導向,積極開拓市場,市場需要什麼,什麼價格高、效益好,我們就發展什麼,使生產的東西都能夠賣出去,並賣出好價錢。要把增加農民收入和發展糧食生產結合起來,引導農民面向市場,多種糧、種好糧,提高糧食的質量和效益,從發展糧食產業中增加收入。因時制宜就是要不誤農時地抓好生產,搶住最佳生產季節來提高效益,特別是重大生產環節必須抓住不放。因户制宜是從以人為本的觀念出發,根據農户的技術、資金、經營水平等情況,合理引導,發揮人力資源優勢,發展優勢產業,抓好大户,帶動千家萬户,搞好專業化生產,提高秋冬季農業生產的整體水平。特別要突出抓好烤煙種植規劃,堅持向適宜區集中、向種煙大户和種煙能手集中的原則,合理佈局,科學規劃,落實好明年的種煙土地,搞好小麥規範化分帶種植,確保明年烤煙種植面積達萬畝以上。範文先生版權所有

(二)大力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化經營。秋種作為下一個農業年度的起點,我們安排秋種時,不僅要考慮今年種什麼、怎麼種,同時要考慮與明年農業生產的銜接。可以説,這一時期是調整種植結構的最佳時期。因此,各鎮鄉辦事處、各有關部門要圍繞秋種規劃,統籌安排,合理佈局,把調整結構的重點放在優化佈局和品種、品質結構上,促進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飼料作物的協調發展。一是進一步調整和優化農業生產佈局。要根據不同區域的不同特點,把秋種規劃、烤煙規劃以及退耕還林規劃統籌考慮,突出發展馬鈴薯、蔬菜、烤煙等優勢產業,積極發展蠶桑、大蒜、辣椒、中藥材等特色產業,力爭在農業生產區域佈局上有所突破。二是大力推廣、開發優質品種。結合我市近年來的實踐,各有關部門、各鎮鄉辦要認真思考,超前安排,集中一定力量,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脱毒馬鈴薯、特色小雜糧等優質農產品,確保今年秋冬季節在洋芋下田、蔬菜種植、脱毒馬鈴薯推廣及豌豆、胡豆等小雜糧種植上有新的突破。同時,要着眼於冬令消費需求和元旦、春節等節日市場供應,大力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和無公害產品,提高我市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拓寬農民增收路子。三是大力發展秋冬季畜牧業。秋季是畜牧業發展的關鍵時期,一方面要組織力量搞好秋防秋配工作,確保畜牧生產健康發展;另一方面要抓住季節,積極發展種草養畜和綠肥草粉加工,力爭在綠肥綜合利用上有新的突破。通過種植牧草、綠肥草粉加工等解決好飼料問題,推進畜牧業產業基地建設,帶動畜牧業快速發展。四是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產業化經營是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的基本途徑,而做強做大農業龍頭企業則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各地要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圍繞主導產業和主導產品,採取外引內聯等有效措施,積極開展工作,創造條件培育、發展、壯大各類型的農業龍頭企業,特別是農產品加工型的龍頭企業。有關部門要按照“扶優、扶強、扶大”的原則,認真兑現各種扶持政策,積極扶持我市現有的縣級龍頭企業,使之儘快發展壯大。要站在加快發展農村經濟的戰略高度,積極引導和加強農村經紀人隊伍和中介組織建設,促進農產品加工流通,加快形成以特色農業為基礎、龍頭企業為主體、流通中介組織為依託、信息化技術為手段的農產品加工流通體系,解決農民一家一户辦不了辦不好的事,促進農產品的規模化經營,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同時,要積極推進農村就業結構調整,有組織地安排好農民就近參與基礎設施建設、進城打工、外出務工等,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發展打工經濟,增加農民收入。

(三)抓好農業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充分利用秋冬季節的有利時機,認真組織實施好今年安排的農業綜合開發、基本農田建設、農田水利建設等農業基礎設施項目和公路建設、人畜飲水、沼氣建設等農村建設項目,確保儘快建成投入使用。要搶抓國家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的機遇,抓緊作好有關項目的前期工作和項目範文先生版權所有申報,努力爭取更多投入來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一是抓好以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切實加大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在廣泛發動羣眾開展農田水利基本建設的同時,重點加強病險水庫治理、坡改梯、節水灌溉等工程建設,努力提高防汛抗旱能力。二是要繼續抓好退耕還林、天然林保護、農村沼氣建設等生態環境建設項目,進一步改善生態環境。三是繼續搞好農業綜合開發和農田基本建設,深挖塘堰、疏竣溝渠,改造中低產田土,努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四是加強農村社會公益設施建設,進一步抓好鄉村道路、供水供電、通訊、廣播電視、小水電代燃料、小城鎮基礎設施及農村集貿市場等方面的建設,努力改善農村生產條件和農民的生活環境,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五是認真抓好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組織實施好扶貧項目,積極探索新的扶貧機制,把開發式扶貧、農業結構調整、農業產業化經營和農村基層組織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千方百計增強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四)切實抓好黨在農村各項政策的落實,關心羣眾生產生活。今年以來,隨着黨中央號文件的出台,省、地、市及有關部門都相應出台了一系列保護和支持農業的重大方針政策,這些政策是黨和政府對農民的關懷,是農民利益的集中體現,各級各有關部門必須不折不扣地抓好貫徹落實。當前,要按照上級的有關精神,進一步落實好農村税費改革的各項配套政策和農業税災歉減免,堅持涉農價格公示制、農村報刊徵訂限額制,加強農民負擔監督檢查,防止和避免各種涉農案件的發生,使農民從減輕負擔中增加收入。要按照國家糧食收購價格政策,實行優質優價,切實做好糧食收購工作,把中央關於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的政策落到實處。要關心困難羣眾的生活問題。儘管今年全市的糧食生產取得了豐收,但各鎮鄉辦事處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生產生活困難的羣眾,各級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安排好秋冬季節的生產生活,絕不允許出現異常情況。各級幹部要增強民主法制觀念和政策意識,按照政策和法律處理各種矛盾,特別是我們基層政府和基層幹部是戰鬥在基層第一線,與羣眾面對面地打交道,一言一行都將在羣眾中產生較大的影響,必須自覺地做到依法行政、依法辦事,善於用政策和法律凝聚人心,用政策和法律推動工作。同時,要加強對農民的法制教育,幫助他們學會依法行使自己的權利,自覺履行應盡義務,通過法律手段來規範各種權力和義務關係,依法搞好農業税費徵收工作,使農村的各種矛盾和糾紛能在法律、政策的軌道上得以順利解決。要充分認識安全生產的長期性、艱鉅性,建立健全長效的工作機制,繼續做好煤礦安全監管工作,特別是秋冬季節氣候乾燥,要加強對羣眾的科學用火、防火等方面的安全教育,確保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要做好經常性的隱患排查工作,積極預防羣體事件的發生。要高度重視信訪工作,關心羣眾反映的問題,特別是對影響面大、羣眾反映強烈的問題,要集中精力,及時主動地加以解決,不得拖延推諉,務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解決在基層,維護農村社會穩定,為我們做好今年的秋冬季農業工作營造良好社會環境。

同志們,紮實有效地抓好秋冬季農業工作,千方百計引導農民拓展增收渠道,是一項十分艱鉅而又緊迫的任務。希望大家齊心協力,乘勢而上,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紮實有效的工作,確保今年秋冬季各項農業工作的全面完成。

在區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1

20xx年,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好上級黨委政府的有關工作安排部署,緊緊圍繞年度目標任務,針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採取行之有效的工作措施,切實推動農口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確保各項工作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一)以抓好補齊短板為重點,紮實抓好脱貧攻堅任務落實。一是要堅持標準,補齊短板。要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堅持黨中央確定的脱貧攻堅目標和扶貧標準,焦點不散、靶心不變,嚴格用標準和目標引領20xx年脱貧攻堅工作。近期,省將印發《雲南省貧困退出工作實施辦法》,待正式辦法印發後,我們要根據調整後的標準,認真開展新一輪查缺補漏,補齊短板,強化弱項。二是要舉一反三,抓好問題整改。要結合中央第十二巡視組反饋意見和省成效考核組反饋問題,嚴格按照州委制定印發的整改方案認真抓好貫徹落實,確保問題整改到位。三是要抓產業扶貧,鞏固脱貧成果。要以提高產業扶貧組織化為重點,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示範和帶動效應的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專業大户等新型經營主體。要完善新型經營主體與貧困户聯動發展的利益聯結機制,讓貧困户在參與合作經營中直接受益,實現對所有貧困户全覆蓋。四是要做好特殊貧困人羣精準幫扶工作。要特別聚焦患重病貧困家庭、殘疾人貧困家庭、五保户、涉外婚姻貧困家庭等幾類重點特殊困難人羣的幫扶工作。在產業、就業、教育、醫療、住房、兩項政策銜接等方面採取有力措施,保障特困羣體穩定脱貧。五是要開展扶貧扶志行動,激發羣眾內生動力。建立健全產業帶貧、就業脱貧等幫扶政策和機制;大力弘揚“西疇精神”,加強教育引導,推動貧困羣眾移風易俗,養成健康文明生產生活方式;大力宣傳自強不息、自力更生的脱貧典型,激發脱貧致富奔小康的熱情和信心。

(二)以抓好示範基地為重點,全力推進農業農村工作。一是要高質量抓好示範基地建設。以辣椒、蔬菜、水果、中藥材、食用菌、花卉、畜禽等產業為重點,抓好“100個高品質藥園、100個生態蔬菜種植園、100個特色水果種植園、100個花卉種植園、100個畜禽養殖園、100個人工菌栽培園”六個“100工程”,要認真抓好規劃編制,穩步實施。二是要鞏固提升糧食產能。嚴格落實耕地保護目標主體責任,鞏固“大棚房”清理整治成果,大力推進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670萬畝以上,糧食總產量穩定在x萬噸以上。三是要加快農業龍頭企業培育。啟動“10大名品”“10強企業”“10佳創新企業”評比活動,推動農業經營主體有機融合。四是要持續推進農業綠色發展。強化農產品專項整治,提升檢測能力,推行產地證明、可追溯制度和標準化建設,大力開展“三品一標”認證工作,紮實推進農業綠色發展。五是要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加快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各縣(市)一定要高度重視,必須確保6月底前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清產核資工作,對因工作不力影響全州工作進度的,州委州政府將啟動問責程序。同時,要鞏固提高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成果質量。六是要統籌抓好鄉村振興。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村示範、千村整治”行動,在持續深入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既定目標的基礎上,完成100個以上的示範村和1000個左右的整治村建設任務。

(三)以抓好水利投資為重點,加快補齊水利基礎短板。一是要千方百計籌集水利建設資金。要全力爭取中央和省支持,做好省級水利專項貸款申報工作;要加強與國開行、農發行、農行、中行等金融部門合作,加大水利項目PPP模式建設力度,以引入社會資本和金融貸款彌補解決地方配套資金壓力問題,確保水利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0億元以上。二是要着力加快重大項目實施。要爭取清水河大型水庫可研報告通過水利部報國家發改委審查,加快推進“十三五”規劃內文山大箐等39件小型水庫前期工作。要加快推進在建水利工程建設進度,重點加快德厚大型水庫工程建設,確保主體工程按要求在今年全面完工,加快推進富寧縣阿用鄉堰塞湖、麻栗坡縣猛硐鄉山洪泥石流災害的災後恢復重建工作。三是要加強監管。要針對不同監管對象採取不同的監管方式,充分運用“四不兩直”等方式,對河湖“四亂”問題整治、防汛抗旱、水利安全生產等重點工作開展經常性的明查暗訪,推動行業監管再上台階;要認真做好水庫20xx年安全度汛工作。四是要堅決打好六大攻堅戰役。要以更高標準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打好節約用水攻堅戰;以“清四亂”作為第一抓手,紮實推進河(湖)長制工作,打好河湖管理攻堅戰;以強化取用水管控為核心,打好水生態環境保護攻堅戰;聚焦“建得好”“改得好”“管得好”的三好標準,打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和運行管護攻堅戰;統籌抓好項目建設,打好水利扶貧攻堅戰,真正發揮水利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支撐作用。五是要深化改革。要深化以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為重點的農村水利改革,通過完善水價形成機制,進一步鼓勵、調動社會資本投資農村水利建設。

(四)以抓好國土綠化為重點,穩步推進全州林業草原工作。一是要加快國土綠化步伐。加大營造林、退耕還林還草和陡坡地生態治理、防護林建設、濕地修復、退牧還草等工程項目實施力度,推動河湖周邊生態改善;加大集鎮周邊綠化力度,加快恢復城鎮周邊裸露地塊、“五采區”、25度以上坡耕地等區域的林草植被,全力推進美麗縣城和美麗鄉村建設;實施退耕還林45.94萬畝和陡坡地生態治理8.1萬畝,向上級爭取支持,力爭新增生態護林員1萬名以上。二是要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全面落實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政策,管住護好天然林和生態公益林,加強濕地保護修復,開展濕地公園、濕地保護小區和小微濕地建設,確保濕地總量不減、質量提升,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三是要推進林草產業發展。重點發展油茶、核桃、八角、草果、紅豆杉等優勢產業,培育壯大林草龍頭企業,打造高原特色林草品牌。四是要積極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按照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思路和要求,積極推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石漠公園、濕地公園、森林公園等建設。

(五)以抓好高質量發展為重點,持續做好烤煙生產各項工作。一是要認真貫徹落實好全州煙草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精神,圍繞年度目標任務,紮實推進煙葉轉型升級發展,突出抓好“穩控規模、土地流轉穩定核心煙區、煙葉提質增效、煙葉資源優勢向品牌優勢轉型、煙農增收”五個重點,積極推進捲煙創新營銷,加快推進全州煙草產業高質量發展。二是要加強“兩煙”市場秩序維護。繼續深化“四個機制”建設,保持緝私打假高壓態勢,着力淨化“兩煙”市場,為煙草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六)以抓好改革發展為重點,推進農墾工作任務落實。繼續推進農墾改革,全面清理規範農場國有土地承包租賃關係,完成農場社區建設,抓好墾地融合改革試點經驗推廣。抓住農墾項目建設高峯年機遇,大力組織實施生活性和生產性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在盤活資源資產、加強農場間合作、加大招商引資、延長產業鏈、提升品質等方面下功夫,紮實推進全州農墾各項工作措施落實。

(七)以抓好土壤改良工作為重點,推進農業科研工作取得新成效。認真抓好全州土壤改良試點工作,要繼續做好與雲南平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要積極與硯山中澳公司開展合作,爭取取得實效並逐步在全州推廣;紮實抓好科技成果轉換,積極推進農業科技試驗基地項目建設。

在區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2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必須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範圍,發展農村公共事業,使廣大農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一)繁榮發展農村文化。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和重要保證。堅持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佔領農村陣地,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農民思想道德素質。紮實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農村黨員、教育農民羣眾,引導農民牢固樹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推進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鄉鎮綜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設、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建立穩定的農村文化投入保障機制,儘快形成完備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扶持農村題材文化產品創作生產,開展農民樂於參與、便於參與的文化活動,建立文化科技衞生“三下鄉”長效機制,支持農民興辦演出團體和其他文化團體,引導城市文化機構到農村拓展服務。重視豐富農民工文化生活,幫助他們提高素質。廣泛開展文明村鎮、文明集市、文明户、志願服務等羣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倡導農民崇尚科學、誠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風易俗,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範,養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鄰里和睦、勤勞致富、扶貧濟困的社會風尚。加強農村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發展農村體育事業,開展農民健身活動。

(二)大力辦好農村教育事業。發展農村教育,促進教育公平,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素質,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鞏固農村義務教育普及成果,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完善義務教育免費政策和經費保障機制,保障經濟困難家庭兒童、留守兒童特別是女童平等就學、完成學業,改善農村學生營養狀況,促進城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加快普及農村高中階段教育,重點加快發展農村中等職業教育並逐步實行免費。健全縣域職業教育培訓網絡,加強農民技能培訓,廣泛培養農村實用人才。大力扶持貧困地區、民族地區農村教育。增強高校為農輸送人才和服務能力,辦好涉農學科專業,鼓勵人才到農村第一線工作,對到農村履行服務期的畢業生代償學費和助學貸款,在研究生招錄和教師選聘時優先。保障和改善農村教師工資待遇和工作條件,健全農村教師培養培訓制度,提高教師素質。健全城鄉教師交流機制,繼續選派城市教師下鄉支教。發展農村學前教育、特殊教育、繼續教育。加強遠程教育,及時把優質教育資源送到農村。

(三)促進農村醫療衞生事業發展。基本醫療衞生服務關係廣大農民幸福安康,必須儘快惠及全體農民。鞏固和發展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提高籌資標準和財政補助水平,堅持大病住院保障為主、兼顧門診醫療保障。完善農村醫療救助制度。堅持政府主導,整合城鄉衞生資源,建立健全農村三級醫療衞生服務網絡,重點辦好縣級醫院並在每個鄉鎮辦好一所衞生院,支持村衞生室建設,向農民提供安全價廉的基本醫療服務。加強農村衞生人才隊伍建設,定向免費培養培訓農村衞生人才,妥善解決鄉村醫生補貼,完善城市醫師支援農村制度。堅持預防為主,擴大農村免費公共衞生服務和免費免疫範圍,加大地方病、傳染病及人畜共患病防治力度。加強農村藥品配送和監管。積極發展中醫藥和民族醫藥服務。廣泛開展愛國衞生運動,重視健康教育。加強農村婦幼保健,逐步推行住院分娩補助政策。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推進優生優育,穩定農村低生育水平,完善和落實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制度,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

(四)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貫徹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原則,加快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按照個人繳費、集體補助、政府補貼相結合的要求,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創造條件探索城鄉養老保險制度有效銜接辦法。做好被徵地農民社會保障,做到先保後徵,使被徵地農民基本生活長期有保障。完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補助力度,做到應保盡保,不斷提高保障標準和補助水平。全面落實農村五保供養政策,確保供養水平達到當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平。完善農村受災羣眾救助制度。落實好軍烈屬和傷殘病退伍軍人等優撫政策。發展以扶老、助殘、救孤、濟困、賑災為重點的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發展農村老齡服務。加強農村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工作,促進農村殘疾人事業發展。

(五)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環境建設。把農村建設成為廣大農民的美好家園,必須切實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科學制定鄉鎮村莊建設規劃。加快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五年內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加強農村公路建設,確保“”期末基本實現鄉鎮通油(水泥)路,進而普遍實現行政村通油(水泥)路,逐步形成城鄉公交資源相互銜接、方便快捷的客運網絡。推進農村能源建設,擴大電網供電人口覆蓋率,推廣沼氣、秸稈利用、小水電、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形成清潔、經濟的農村能源體系。實施農村清潔工程,加快改水、改廚、改廁、改圈,開展垃圾集中處理,不斷改善農村衞生條件和人居環境。推進廣電網、電信網、互聯網“三網融合”,積極發揮信息化為農服務作用。發展農村郵政服務。健全農村公共設施維護機制,提高綜合利用效能。

(六)推進農村扶貧開發。搞好新階段扶貧開發,對確保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具有重大意義,必須作為長期歷史任務持之以恆抓緊抓好。完善國家扶貧戰略和政策體系,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實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實行新的扶貧標準,對農村低收入人口全面實施扶貧政策,把儘快穩定解決扶貧對象温飽並實現脱貧致富作為新階段扶貧開發的首要任務。重點提高農村貧困人口自我發展能力,對沒有勞動力或勞動能力喪失的貧困人口實行社會救助。加大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發展扶持力度。繼續開展黨政機關定點扶貧和東西扶貧協作,充分發揮企業、學校、科研院所、和社會各界在扶貧開發中的積極作用。加強反貧困領域國際交流合作。

(七)加強農村防災減災能力建設。我國農村自然災害多、受災地域廣、防災抗災力量弱,必須切實加強農村防災減災工作。加強災害性天氣、地質災害、地震監測預警,提高監測水平,完善處置預案,加強專業力量建設,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宣傳普及防災減災知識,提高災害處置能力和農民避災自救能力。加強防洪排澇抗旱設施和監測預警能力建設,加快農村危房改造,提高農村道路、供電、供水、通信設施抗災保障能力,提高農村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建築質量,落實安全標準和責任。全力做好汶川地震災區農村恢復重建工作,加大投入,對口支援,發動羣眾,加快受災農户住房重建,搞好農業生產設施重建,儘早恢復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採取綜合措施,促進災區生態環境儘快修復並不斷改善。

(八)強化農村社會管理。堅持服務農民、依靠農民,完善農村社會管理體制機制,加強農村社區建設,保持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健全黨和政府主導的維護農民權益機制,拓寬農村社情民意表達渠道,做好農村信訪工作,加強人民調解,及時排查化解矛盾糾紛。農村廣大幹部要進村入户做好下訪工作,切實把矛盾和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深入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加強農村政法工作,推進農村警務建設,實行羣防羣治,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建立健全農村應急管理體制,提高危機處置能力。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反對和制止利用宗教、宗族勢力干預農村公共事務,堅決取締邪教組織,嚴厲打擊黑惡勢力。

在區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3

同志們:

春節剛過,市委、市政府決定召開全市農村工作會議。這是在“十三五”發展新起點上,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是全面落實五大發展新理念、推動農業轉型升級的一次關鍵會議,是深入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開啟現代農業建設新徵程的一次動員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中發〔20xx〕1號文件和市委四屆七次、八次全會精神,總結20xx年及“”農業農村工作,明確“十三五”發展思路和安排今年重點任務。剛才,6個區縣作了交流發言,首次頒發了“重慶市現代農業建設貢獻獎”。稍後,國清副書記還將作重要講話。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抓好落實。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回顧過去,全市農業農村工作成績斐然

20xx年是全市“三農”工作砥礪前行、再創佳績的一年。面對經濟發展的新常態、供給側改革的新要求、市場風險加劇的新考驗、破解體制機制障礙的新挑戰,市委、市政府堅持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市工作“重中之重”,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大力推進以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為核心的農業現代化,鞏固和延續了農業農村發展的好形勢。全年實現農業增加值1168.67億元,同比增長4.8%,高於全國平均水平0.9個百分點。突出表現為“六個新”:

一是產業鏈建設取得新成效。深入發展現代特色效益農業,全面實施7大特色產業鏈建設,圍繞延伸產業鏈、完善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搶抓“一帶一路”發展契機,推動柑橘等優勢產品走出國門,進口澳洲肉牛成功落地,實現了走出去與引進來“雙向互動”;深化三次產業融合,實現農產品加工產值1500億元及休閒農業、鄉村旅遊、森林旅遊收入220億元,形成了加工增值和旅遊增收“雙擎聯動”;三級農產品市場銷售1481億元,網上銷售突破100億元,構築了線下與線上“雙輪驅動”。7大產業鏈綜合產值898億元,同比增長15.1%,成為現代農業發展新動力。提質發展糧食、蔬菜、生豬等基礎產業,實現了糧食穩產、生豬穩定、蔬菜增量,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明顯增強。

二是農民收入邁上新台階。大力推進規模經營促增收,培育規模經營主體26.2萬個,家庭經營淨收入增長11%,貢獻率達到38.6%,超過工資性收入貢獻;大力推進就業創業促增收,堅持“外輸”“回引”兩手抓,累計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809萬人,返鄉就業創業30餘萬人;大力推進機制創新促增收,在35個區縣開展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為農户節支11億元。全市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505元、同比增長10.7%,比城鎮居民高2.4個百分點;增速居全國第2,高出全國1.8個百分點。

三是農村改革實現新突破。重點改革專項紮實推進,全面完成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實施量化確權試點403個;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加快構建,共發展家庭農場1.34萬家,農民合作社2.5萬家,農業龍頭企業3362家;創新農村信息化機制,推進“互聯網+農業”,農村電子商務蓬勃發展。統籌城鄉改革不斷深化,推動户改常態化,累計轉户426.5萬人;拓展“地票”功能,累計交易16.3萬畝;農村產權抵押融資累計800億元。供銷社綜合改革全面啟動。集體林權、國有林場改革紮實推進,農業水價、水利建設管理、投融資體制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農業綜合開發機制不斷完善,探索形成了多功能、集約化、循環型、複合型四大開發模式。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穩步實施,永川、梁平代表重慶在全國作了農業財政投入股權化、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經驗交流。市農擔公司探索的農業信貸擔保機制得到農業部肯定並在全國推行。

四是脱貧攻堅打開新局面。出台了精準扶貧精準脱貧實施意見,形成了“1+1+13”的政策體系,組織領導、政策扶持、責任落實、幫扶措施、督促考核力度空前,全年投入市級以上財政專項扶貧資金40.1億元,減貧95.3萬人。產業扶貧到村到户,明確了20條扶持政策,在貧困區縣全面開展財政補助資金股權化改革試點。整村脱貧富有成效,完成整村脱貧808個,在177個貧困村發展鄉村旅遊,帶動1.3萬貧困户户均增收3萬元。社會扶貧全面發力,498個市級扶貧集團成員單位定點幫扶,中央國家機關、山東省對口援建項目累計投入28億多元。募集社會扶貧資金近26億元。

五是社會事業取得新進展。農村教育持續加強,中國小生營養改善計劃深入實施,基本實現農村寄宿制學校達標建設,高山中國小暖冬工程全面完成。社會保障不斷完善,實現低保與扶貧標準“兩線合一”,農村社區養老服務覆蓋50%。農村文化日益豐富,廣播、電視綜合覆蓋率達98.5%、99%,開展文化服務進農村13萬多場次,創建市級以上文明村鎮775個。醫療衞生加快改善,鄉鎮衞生院標準化建設全部達標,行政村衞生室標準化率達88%。農村信息化快速發展,信息化綜合服務平台及體系基本形成,行政村光纖通達率75.9%。

六是美麗鄉村展現新風貌。全力辦好農村民生實事,圓滿完成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山坪塘整治、危舊房改造、“撤併村”衞生室標準化及鄉村公路建設等三年目標任務,廣大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農業綜合開發加快實施,新建高標準農田120多萬畝。加快農機化發展,耕種收機械化水平達到42%。加強面源污染監測防治,加快規模養殖場(區)大中型沼氣建設,建設農村清潔工程示範村570個,生態循環農業加快發展。

20xx年農村改革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為“”劃上了圓滿的句號。過去五年,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開拓進取,農村工作系統攻堅克難,廣大農民羣眾創新創業,農民收入提前兩年實現翻番,城鄉收入比由3.32:1縮小到2.59:1;現代特色效益農業深入發展,總產值增長70%;農村條件日益改善,農村改革穩步推進,統籌城鄉區域發展邁出堅實步伐。這五年,農民得到實惠多、特色產業發展快、農村面貌變化大。

過去五年實踐,得到了許多有益啟示,歸集起來,主要是“六個牢牢堅持”。一是牢牢堅持在統籌“四化”中加強“三農”工作。緊扣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加大城鄉統籌力度,着力夯實農村水利、林業、公路等基礎設施,深化產業鏈建設,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係,在“四化”協調發展中謀劃和做好“三農”工作。二是牢牢堅持“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根本是利益問題,利益問題的關鍵是收入問題這條主線。圍繞農民增收謀思路、出政策、抓改革、促發展,廣闢渠道,多措並舉,努力縮小城鄉差距。三是牢牢堅持把脱貧攻堅作為“三農”工作頭等大事。全面落實“十個精準”,把精力和資源聚向貧困地區、聚焦每個貧困人口,猛攻薄弱環節,精準到户到人,絕不讓貧困户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隊。四是牢牢堅持以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為核心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積極轉變方式,優化產業佈局,深化結構調整,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努力走出一條適合丘陵山區的農業現代化路子。五是牢牢堅持以改革創新促發展、求突破。着力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完善城鄉資源要素流通融通機制,加快構建城鄉互動、平等發展的有效機制,增強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六是牢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農民為本的發展理念。圍繞民心所向,尋良策、辦實事、解難題,努力改善農村條件、增進農民福祉,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尊重農民創新創造,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確保共享改革發展成果。這些經驗,是在長期實踐中探索總結出來的,今後還要進一步堅持和完善。

過去一年及“”農業農村發展成績的取得,靠的是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靠的是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靠的是各區縣、各部門的紮實工作,靠的是廣大幹部特別是農民羣眾的辛勤耕耘。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農村工作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和農民羣眾,向所有關心支持“三農”工作的各界人士,致以親切的慰問,表示衷心的感謝!

二、展望未來,農村改革發展任重道遠

今年初,視察重慶,充分肯定了黨的以來重慶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為重慶把脈定向,為我們進一步做好各項工作指明瞭方向。站在新起點,面對新機遇,我們要全面貫徹黨的xx屆五中全會、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市委四屆七次、八次全會精神,按照 “十三五”農村改革發展藍圖,奮力開啟農村改革發展新徵程。

第一,深刻認識“十三五”責任擔當。“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的決勝期、農業發展方式的轉型期、深化農村改革的攻堅期、五大功能區域協調發展的深化期。“四期疊加”,要求我們必須切實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齊心協力、勇挑重擔、克難攻堅、決戰決勝。具體來講,我們肩負“四大重任”。

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的重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重點在農村,難點在農業,成敗繫於“老鄉”。要用城鄉一體化的標準強化“三農”,努力拉長農業“短腿”、補齊農村“短板”,特別是限時打贏脱貧攻堅戰,確保廣大農民羣眾與全市人民一道邁入小康。

二是“收入趕上全國”的重任。市委、市政府明確提出,力爭“十三五”期末農民收入趕上全國平均水平。要把促進農民增收作為“三農”工作的主線,進一步加大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挖掘農村內部潛力,拓展非農增收空間,積極為農民創造經營性、工資性、財產性、轉移性增收機會,努力形成全方位多渠道增收的強大合力。

三是“農業轉型升級”的重任。在資源環境“緊箍咒”越繃越緊、供給側結構性矛盾日益凸顯的背景下,要把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根本途徑,以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為核心,着力轉變農業經營、生產、資源利用和管理方式,構建現代農業經營、生產和產業體系,走投入少、見效快、產出高、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現代農業發展路子。

四是“縮小城鄉差距”的重任。用足用活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金字招牌”,發揮直轄市體制優勢,加大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力度,創新和拓展城市資本、工商資本、社會資本下鄉途徑,持續改善農村基礎設施,不斷提高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水平,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探索直轄體制構架下的城鄉統籌之路。

第二,認真謀劃“十三五”發展思路。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全市“三農”工作要認真貫徹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按照“十三五”規劃,深入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着力調結構、轉方式,抓改革、建機制,夯基礎、強支撐,促增收、惠民生,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走一條“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繁榮”的發展路子,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具體講,就是“一個統攬”“兩個目標”“三個重點”。

“一個統攬”,就是以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實施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統攬“三農”工作,用新理念引領新發展,促進統籌發展、協調發展、差異發展、共同發展,實現全市一體化、區域發展差異化、資源利用最優化和整體功能最大化。

“兩個目標”,一是如期完成脱貧攻堅,二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 20xx 年底,實現 18 個貧困區縣全部“摘帽”、1919個貧困村整村脱貧、165.9萬農村貧困人口越過扶貧標準線,基本完成扶貧攻堅任務;20xx 年打掃“戰場”、鞏固成果。到20xx年,工農、城鄉、地區差距明顯縮小,城鄉一體化格局基本形成,農業現代化處於西部領先水平,力爭農業總產值、七大特色產業鏈綜合產值分別達到2200億元、1500億元,年均增長4.8%、10.8%。

“三個重點”,就是大力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和農村繁榮。堅持以農民增收為主線,調結構、挖潛力、拓空間、強扶持,構建全面持續增收長效機制;以農業增效為核心,夯實基礎、擴大規模、延伸鏈條、提升質量、做大品牌,加快農業轉型升級,實現由數量增長為主向數量質量效益並重轉變;以農村繁榮為根本,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要求,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加快改善農村生態,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打造青山綠水、生態田園、幸福家園,促進農村協調、持續、和諧、穩定發展。

第三,切實把握“十三五”主要任務。歸納起來,主要是“五個全面推進”:

一是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着力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樹立大農業、大食物觀念,圍繞人的有效需求進行生產,着力調結構、降成本、補短板。優化區域佈局和種養結構,減少高耗低效滯銷農產品生產,減少化肥農藥不合理使用,發展高效生態產業。推進農村綜合性改革,夯實農業供給側薄弱環節。

二是全面推進適度規模經營發展,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引入工業化理念、現代化要素、市場化機制,大力培育適度規模經營主體,規範發展農民合作社,擴大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提高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社會化水平。

三是全面推進新型農民培育,增強自我發展能力。從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入手,分類開展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社會服務型等實用人才培訓,加快培養一批有知識、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職業農民。

四是全面推進農業基礎建設,不斷提高綜合保障能力。統籌推進基礎配套,加快建成一批產品能進能出、水利能排能灌、農機能耕能收的標準化產業基地。

五是全面推進農村生態建設,構建可持續發展機制。完善林業發展和保護機制,推進水土流失綜合防治,加強石漠化治理。努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實施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攻堅戰。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加快形成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的新格局。

三、精心組織,統籌推進20xx年重點工作

20xx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農業農村工作既要謀長遠,又要抓當前;既要系統推進,又要點上突破。着力抓好六個方面工作。

(一)以七大特色產業鏈建設為抓手,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切實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有機結合起來。一是在優化結構中完善供應鏈。紮實推進1000萬畝高標準農田和1000萬畝標準化產業基地建設,集中連片打造優勢產業帶,在穩定糧食、生豬、蔬菜等基礎產業的同時,市級層面重點打造柑橘、榨菜、生態漁業、草食牲畜、中藥材、茶葉、調味品等7大特色產業鏈,力爭綜合產值增長15%以上,支持各區縣發展1-3個區域性特色產業。鼓勵廣大農民和各類經營主體因地制宜、自主選擇符合市場需求的優勢特色產業,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和品種結構,促進以糧、豬、菜為主導的傳統供給結構向特色多元供給結構轉變。二是在培育品牌中延伸產業鏈。大力實施品牌發展戰略,按照品牌效應不同,分類推進品牌建設,重點培育公共品牌、壯大特色品牌、復興傳統品牌,特別是要深度挖掘巴渝傳統農特產品、加工技藝、農業非物質文化遺產內涵,對山城砣茶、永川豆豉、黃花園醬油、合川桃片、白市驛板鴨等曾獲國際或國家級權威機構評選認定的傳統“老字號”品牌,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打造一批市級名牌農產品和國家級品牌。要堅持科學規劃、統籌推進,按照生產標準化、基地園區化、全程機械化、產品品牌化的要求,加快推動特色效益農業加快向中高端水平邁進,實現以質量贏得市場、以規模滿足市場、以品牌佔領市場的目標。三是在融合發展中提升價值鏈。深化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一方面,要加快拓展農業多種功能、大力發展農業新型業態。重點發展休閒體驗農業、鄉村旅遊及森林康養,集中打造100條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引導農民開展“第三次創業”,新培育鄉村旅遊經營主體20xx家,建設1000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另一方面,要強化農業科技支撐、提高科技貢獻率。加快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激勵機制,切實調動農業科研院(所)校、農業龍頭企業及廣大科技人員的科研積極性,加快生物育種、農機裝備、精深加工、冷鏈物流、智能農業、生態環保等領域關鍵技術創新,充分發揮農業科技創新對提升價值鏈的重大作用。

(二)以“十個精準”為遵循,強力推進脱貧攻堅。圍繞7個貧困區縣“摘帽”、885個貧困村整村“銷號”和59.3萬人越線脱貧目標,重點落實“四個一批”:採取強有力措施,精準落實產業項目,幫助有勞動能力的貧困農户增收脱貧一批;精準實施教育扶貧,促進貧困勞動力及其子女就業創業一批;精準實施高山生態扶貧搬遷,帶動山區貧困農户易地搬遷一批;精準落實低保救助,實現無勞動能力的貧困農户政策“兜底”一批。要層層落實“一把手”責任制,市級部門要整合資源向貧困區縣、貧困村、貧困户傾斜,做到精準對接、精準落地、精準增收。本着實事求是的精神,堅持脱貧一批、驗收一批,堅決防止弄虛作假。完善對口幫扶和結對幫扶工作機制,做到不脱貧、不脱鈎。要完善精準扶貧政策,推進農業項目財政補助資金股權化改革試點,每個貧困區縣按投入比例,將股份量化到户,增加農户股金收入。創新用地政策,在貧困區縣開展住房建設及農業附屬設施用地創新試點,支持貧困户因脱貧需要的建房用地、農業產業化基地、休閒農業用地及設施用地。

(三)以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大力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加大涉農基礎設施建設整合配套力度,各區縣、市級涉農部門要緊扣兩個“1000萬畝基地”,紮實推進“五大工程”。一是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全面完成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大力開展農業綜合開發,鼓勵社會資本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全年新建高標準基本農田120萬畝。準確把握和認真落實中發〔20xx〕1號文件明確的“允許新型經營主體和服務主體將集中連片整治後新增加的部分耕地,按規定用於完善農田配套設施”的精神,加快制定完善農業設施用地規劃,借鑑工業園區發展理念,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破解設施用地難的問題。二是農村水利配套工程。推進40座重點水源和14個大中型農業灌區建設,完善水利渠系配套,新增有效灌面30萬畝,開展水土保持先建後補試點。啟動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優先推進貧困村飲水工程建設。三是農村公路暢通工程。新改建農村公路9000公里、村社便道4000公里,進一步完善和暢通交通網絡,實現行政村100%通暢,提高農村客運物流運輸及農機到田到地作業水平,促進城鄉交通互聯互通一體化發展。四是質量安全保障工程。按照“四個最嚴”的要求,加強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加快構建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體系。完善農村防災減災救災體系,加強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及氣象、地震、地質災害防禦能力建設,抓好農村生產生活安全。五是農機裝備提升工程。積極扶持和培育壯大農業機械研發加工企業,結合丘陵山區農業生產實際,加強新型適用農機具研發推廣,開展農業生產、加工、貯運全程機械化示範應用,提升農業全程機械化水平。加快發展設施農業,推進農業物聯網示範建設,打造一批農業物聯網產業化研究、中試和生產基地,引領全市現代農業發展。

(四)以增強內生動力為目標,全面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堅持問題導向,樹立系統思維,加強銜接配套,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綜合效應。着力推進六個方面的改革任務。一是切實抓好信息化改革。加快農業大數據建設,實施農村光纖村村通,推進信息技術與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全面實施“電商進鄉村”行動,開展“移動互聯網村”試點,提速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力爭網上銷售達到150億元。二是切實抓好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鞏固深化確權頒證成果,對符合條件的村全面推進量化確權改革,促進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由農民向股東轉變。三是切實抓好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建設。大力培育適度規模經營主體,扶持發展規模經營農户,新培育主體1.8萬個,累計達到28萬個。深入實施全程社會化服務試點,進一步促進降本節支。四是切實抓好農村金融創新。加快發展農村資金互助合作社。鼓勵創新信貸產品,完善信貸擔保和產權抵押融資機制,積極防控和化解融資風險,加快構建商業金融、政策金融、合作金融、擔保融資等共同發力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五是切實抓好統籌城鄉改革。統籌深化户籍、“地票”和社會保障等綜合性改革,構建常態化推進機制。全面啟動國有林場改革,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開展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點示範,加快探索林業碳匯交易,建立生態效益補償增長機制。穩妥實施農業水價綜合改革,深化水利管理體制和投融資模式創新。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在農業社會化服務和農村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將供銷合作系統打造成為與農民利益聯結更緊密、為農服務功能更完備、市場化運行更高效的合作經濟組織體系。推進農產品市場和商貿流通網絡建設,加快完善縣鄉村物流體系。深入開展大足區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試點。進一步深化農墾改革發展。六是切實抓好各類試點示範。穩步推進永川、梁平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堅持邊推進、邊完善、邊總結、邊推廣,爭當全國農村綜合改革的探路者、“排頭兵”。縱深推進全市農村綜合改革試點,逐步擴大範圍,儘快形成可複製、能推廣的經驗。

(五)以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為導向,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按照提升地力、生態安全、環境美好的要求,紮實推進農村生態環境治理。一是深入推進森林綠化。按照國務院關於“將25度以上的坡耕地調整為非基本農田”的部署,開展25度以上坡耕地資源普查,逐步有序調整為非基本農田並實施退耕還林。在退耕還林過程中,要注重與脱貧攻堅結合,原則上發展經果林、木本油料等特色經濟林木,做大林產經濟,力爭到20xx年林業綜合產值達到1000億元。推進長江流域生態屏障建設,積極開展國家森林公園、農業公園創建。紮實開展增殖放流,持續改善三峽庫區生態環境。二是加快發展生態農業。鼓勵新型主體發展生態循環農業,大力推廣種養結合的循環模式、“稻魚同作”的生態模式、“魚菜共生”的增殖模式、套種輪作的複合模式,推進傳統產業與特色產業、種植業與養殖業等融合配套。三是重拳治理面源污染。加強面源污染監測,完善污染治理措施,實施化肥、農藥施用“零增長”行動,嚴格農業投入品生產使用和監管,遏制亂用濫用的勢頭。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加強河流、湖泊生態治理,開展生活污水治理、垃圾集中處置、資源回收利用,構建良性循環的農業生態系統。四是着力改善人居環境。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加強鄉村規劃,彰顯農耕文化,突出民族特色,體現各美其美,避免千村一面。實施“美麗鄉村”示範創建,建設一批農民新村,打造一批農耕體驗園。

(六)以增進農民福祉為根本,加快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統籌推進農村教育、醫療、文化、社保等各項社會事業,紮實開展農民職業技能培訓,加強農村中國小校標準化和師資隊伍建設,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優化基層衞生資源配置,完善“一鎮一衞生院、一村一室”的基層醫療衞生服務體系,促進基本公共衞生服務均等化。深入開展農村法制教育宣傳普及,加強農村文化陣地建設,豐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內涵。推進農村社會救助、養老服務機構建設,切實保障農村困難羣眾基本生活,完善醫療救助制度,逐步提高大病醫療保障水平。推進鄉鎮(街道)、村服務中心建設,提升農村社區公共服務水平。創新和完善鄉村治理機制,擴大農村社區建設試點,建立重大事項村級協商機制,促進基層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着力構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四、奮發有為,不斷提升“三農”工作水平

做好今年工作,確保“十三五”開好頭、起好步,對於如期實現脱貧攻堅和小康目標至關重要。全市“三農”工作系統要圍繞中心、緊扣大局、紮實工作,努力開創農村改革發展新局面。

第一,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進入“十三五”發展的新階段,農業農村工作面臨的形勢更復雜、任務更艱鉅,既要順應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又要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要求,還要應對市場千變萬化的新趨勢。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增強創新意識,要勇於創新、敢於創新、善於創新,把創新貫穿到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各個領域、各個方面,以新的思路、新的機制、新的舉措、新的政策,開創農業現代化發展新的局面;必須增強改革意識,要抓住制約農業農村發展的關鍵和要害,用改革的辦法突破體制機制障礙,理順農業農村生產關係,釋放改革紅利,激發農村活力;必須增強開放意識,要把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發展積極融入到國家實施“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發展戰略中來,大力實施產品、資本走出去,人才、科技引進來,促進城鄉資源雙向互進、國內國際資源優勢互補,加快農業農村開發開放進程;必須增強責任意識,農口各級各部門要以“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繁榮”為己任,加強調查研究,傾聽農民心聲,尊重農民意願,維護農民權益,切實把各方面資源聚合到農業農村改革發展的大局上來。

第二,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要統籌安排和有效激活財政投入、金融投入、社會投入三個方面的資金。一是發揮財政投入的撬動作用。要持續增加財政對“三農”的投入,確保“力度不減弱、總量有增加”。要創新財政投入機制,在向現代特色效益農業傾斜、向脱貧攻堅重點區域傾斜、向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向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傾斜的同時,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吸引更多社會資本投資農村。二是發揮金融投入的支撐作用。着力破解金融資本進入農業農村不暢不順的問題,發揮農發行、國開行、農行、郵儲銀行、重慶銀行、重慶農商行、三峽銀行等主要涉農銀行支農作用,加快創新貼近農村需求的金融產品,大力發展農村合作金融,完善產權抵押、信貸擔保、風險防控機制,加快構建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三是發揮社會投入的引領作用。要完善政策引導和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工商企業、各類農業主體的投資積極性,將城市工商資本、外來資本等“活水”引入農業農村,投資新興產業、發展新型業態,帶動更多農户就業創業。

第三,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加強“三農”隊伍建設,以提升素質、改進服務為重點,在關鍵領域、關鍵崗位配齊配強懂農知農的幹部,培養和引進一批農業專家型人才,強化基層農技服務體系建設,加強村幹部培養,打造一支能幹務實的農村幹部隊伍。切實改進農業農村工作方式,善於利用市場促進農業增效,善於運用法制保障農民權益,善於採取羣眾易於接受的辦法解決農村問題。進一步發揚真抓實幹的作風,對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發展、農村信息化建設等,不能運動式推進,防止壘大户、造盆景。農村工作系統要深入踐行“三嚴三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健全涉農資金規範化制度體系,實施農業項目規範化、制度化管理。加大涉農資金監管力度,嚴厲查處涉農資金腐敗案件,提高資金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搞好村(居)委班子換屆審計,努力保持風清氣正、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同志們,“十三五”藍圖已繪就,今年的目標已定、任務已明。我們要按照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發揚“能打硬仗、打贏勝仗”的精神,齊心協力、攻堅突破、決戰決勝,為實現脱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而不懈努力。

在區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4

同志們:

我們這次市委農村工作會議,是深入貫徹落實中央號文件和中央、省委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推進和深化深入百強調產,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一次動員大會,也是啟發農民增收思路,激活農民增收潛能的誓師大會。會議雖然時間短,但主題鮮明,意義重大。市委、市政府連續幾年採用電視電話會議現場直播的形式,召開市委農村工作會議,就是要把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一下子貫徹到基層,一杆子插到農民羣眾中,降低會議成本,減少傳達環節,加快信息傳遞,廣泛地深入人心。我們堅信這次會議必將在全市上下引起強烈反響,產生巨大地推動作用。

剛才張書記作了一個全面具體的工作報告,緊扣中央和省委的精神,突出了農民增收的主題,緊密聯繫了長治的實際,強化“三農”工作的創新意識,提出了具體的目標任務和明確的政策措施,特別是要求把增加農民收入放在全部工作的首位,重點強調了在建設龍頭企業特色縣、綠色產品上規模、把農業資源轉化為資本、提升農民素質和組織化程度、疾病疫情的防控體系建設、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突出營銷和品牌戰略等十個方面提出了創新突破的具體要求,對有效增加農民收入,推進和深化深化百強調產,全面推進農村小康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按照市委張書記報告的要求,市縣鄉村四級幹部不僅要在認識上提到一個新的高度,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指導思想上來,而且要從理論與實踐結合上提升到新的水平,切實把“三農”工作作為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擺在全部工作的首要位置。要聯繫各自的實際,落實具體的措施,圍繞百強調產,扭住農民增收,下大力氣,繼續爭取長治農業在山西省一枝獨秀的地位。

常反堂副市長全面、具體地安排了當前農業和農村工作,大家要根據講話的要求,立足當前,迅速行動,真抓實幹,開拓創新,不失時機地掌握春季生產環節,創造性地落實好會議的要求,全力以赴,打好打勝今年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第一個戰役。範文先生版權所有

會上,還出台了今年以增加農民收入為重點的農業和農村工作考核意見,表彰了農業戰線上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表揚和獎勵了對農民增收有帶動和輻射能力的個龍頭企業,希望受表彰的單位和個人,再接再厲,瞄準百強,盯住小康,做強做大,使輻射和帶動功能再上新的水平。關於會議的貫徹落實問題,説三點意見。

一、提高認識,搶抓機遇,更新觀念,爭先發展

今年的農業和農村工作,機遇良好,條件具備,政策到位。中央一號文件出台了一系列促進農民增收的政策措施,為農業和農村發展拓寬了空間,注入了活力,可以説農業和農村工作又迎來了一個新的春天。大家要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大好時機,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借這次會議的東風,趁熱打鐵,立即組織市、縣、鄉三級萬名幹部到基層,基本上是市級一千名,縣級四千名,鄉鎮五千名幹部,迅速掀起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的高潮,廣泛開展“思想觀念大解放、發財致富大討論”活動,用一號文件啟發新的發展思路,帶着感情激活農民的增收能力,滿腔熱情地調動起羣眾致富的願望,促使農民在轉變觀念中放開手腳,在理清思路中爭先發展,使這次會議精神真正變成全市上下上項目、爭百強、促增收、創新“三農”工作的強大動力。範文先生版權所有

二、突出重點,強化措施,大膽突破,落實項目

“三農”問題最突出的是農民增收難的問題。增加農民收入是我們全部工作的重點。我們要按照張書記的報告要求,把增加農民收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統籌城鄉經濟,跳出農業抓農業,用市場經濟的理念謀劃農業,突破傳統發展的模式,實現超常規地跨越。通過資源整合、產業聯合、重點突破,率先發展頂天立地的新百強;通過項目優先、政策優惠、利益保護,爭先發展鋪天蓋地的民營經濟;通過小額貸款、擔保貼息,加大啟動力度,大力發展開花遍地的千園萬場,推動農民由農業向非農產業流動,由農村向城市集聚,抓住項目,市場運作,在跨越式發展縣域經濟的同時,開創“三農”工作的新局面。通過貫徹這次會議精神,創造出縣縣都有結構調整的新百強,户户都有增加收入的新項目,人人都能成為發家致富的創業者的新局面。

三、求真務實,轉變作風,強化服務,整體推進

我們各級幹部大都是農民的兒子,都應該為農民增收出主意,想辦法,辦實事,多服務,適應農村形勢要求,培育農民增收項目,推進農村經濟發展。首要的是分期、分批、分類,廣泛開展農民培訓工作,把培訓的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深入開展引導性、專業性、技能性的各類培訓。要帶着真情實感吃透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熟悉黨在農村中的各項政策,帶上與時俱進的思想觀念、先進實用的科學技術,深入農村,深入基層,增進與農民的感情,增強自己的責任,增添發展的動力,把中央一號文件精神變成廣大幹部轉變作風、

求真務實的實際行動,走下去了解民情,關注民生,解決羣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啟發農民促進增產增收的新思路;把促進農民增收的各項政策措施變成新項目,走出去,引資金,引技術,在推進百強調產中培育新型產業,在市場經濟中培育現代農商,在產業結構中提高素質,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同志們,讓我們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為新起點,以新百強為新的支撐點,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一切工作的落腳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拓進取,真抓實幹,開創全市“三農”工作新局面,為全面建設小康長治做出各自的新貢獻。

謝謝大家!

在區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篇15

過去的一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強“三農”工作的一系列決策部署,積極應對歷史罕見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緊緊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工作目標,迎難而上,開拓創新,強化措施,狠抓落實,變壓力為動力,化危機為生機,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一)農村經濟平穩增長,農民收入持續增加。預計實現農業總產值達109.1億元,同比增長7.4%(按可比價格計算,以下同),高於全省增幅1.9個百分點;農業增加值達72億元,同比增長6.6%,高於全省增幅2.4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455元,同比增長14%,高於全省增幅4.2個百分點。

(二)大力推廣農業科技,糧食總產量再創新高。啟動實施百萬噸糧食增產計劃,實行高位推進,認真落實糧食行政首長負責制,多方增加投入,強化基礎設施建設,狠抓適用科技推廣,層層大辦科技示範樣板315萬畝,實現糧食產量突破性增長,預計糧食總產量達164.3萬噸,同比增長9.2%,分別高於全國、全省增幅8.8和6.3個百分點,再創歷史新高。

(三)農業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優勢產業培植勢頭強勁。現代煙草農業發展加快,完成烤煙收購100.56萬擔,佔收購任務97萬擔的103.6%,實現均價7.26元,畝產值增加192元。優勢農業產業基地化、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發展步伐加快,肉蛋奶總產量達到38萬噸,種植馬鈴薯240.7萬畝、蔬菜118.24萬畝、蘋果24.5萬畝、魔芋17.12萬畝、蠶桑22.6萬畝,同比分別增長17%、14.6%、7.5%、6.5%、14.1%、5.1%;預計實現畜牧業產值52.1億元、馬鈴薯產值14億元、蘋果產值4.2億元、蔬菜產值10.7億元、魔芋產值4.6億元、蠶桑產值1.0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4%、21.7%、27%、27.4%、12.2%、13.3%。冬季農業開發完成81.63萬畝,實現產值7.39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8.8%。以竹子、核桃為主的特色經濟林面積新增51.5萬畝,實現林業產值5.1億元,同比增長1.8%。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加快,市級以上重點涉農企業增至43家,各類涉農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5.2億元,同比增長12%。

(四)農民工返鄉問題有效解決,勞務經濟持續增長。實施“一輸兩引”(勞務輸入,回引創業,引入勞動密集型產業)新舉措,豐富勞務經濟,不斷做大做強勞務經濟。以陽光工程、勞動力轉移培訓、科技入户工程等項目為載體,加強農民工夜校培訓試點工作,新辦鄉鎮夜校培訓試點11個,廣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累計培訓農村勞動力15.05萬人。到去年7月底,近50萬返鄉務工人員全部實現再就業,全年累計轉移輸出農村勞動力112.87萬人,超目標任務2.61個百分點,同比增長2.2%;實現務工工資性收入111.8億元,超目標任務6.48個百分點,同比增長7.12%;實現務工純收入60.4億元,超目標任務0.67個百分點,同比增長36.5%,勞務收入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比重達48.5%。

(五)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開工建設通鄉油路333公里、農村通達工程1892公里。永善蓮峯、巧家長海等19件水庫除險加固任務基本完成,水富銅鑼壩、大關翠屏山、彝良仙馬等水庫正抓緊建設,彝良雙河水庫、昭魯大型灌區魯甸片區和一批干支渠防滲工程全面開工,漁洞水庫水資源保護得到進一步加強,有效確保城市供水、農業供水和發電供水;新增有效灌溉面積14.87萬畝,全市耕地有效灌溉率達31.43%,累計完成80萬人的飲水安全工程項目建設。去冬今春,共爭取中低產田地改造項目32.5萬畝,已完成14.8萬畝。在中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的拉動下,全市新增大中型拖拉機122台、手扶拖拉機95台、其他機具5204台件,農業機械總動力達105.8萬千瓦,比上年增長19.3%。

(六)林業發展全面推進,生態建設成效明顯。實施森林管護1130.8萬畝,完成公益林建設54.2萬畝、人工造林17.7萬畝、封山育林36.5萬畝、退耕還林荒山造林6萬畝、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後續產業發展26.43萬畝,義務植樹1000萬株。森林防火成效顯著,本文來源於本站範文中心:/火災次數和受災面積控制在省下達任務指標之內。森林覆蓋率達31.6%,上升1個百分點。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涉林項目8.48萬畝、巖溶地區石漠化草地治理項目10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80平方公里,新建農村沼氣池6萬餘口,完成農村節柴改灶1萬户。

(七)扶貧開發紮實推進,各項工作取得實效。累計爭取各類扶貧資金2.09億元,投入小額信貸及扶貧貼息貸款3.63億元。實施整村推進項目703個,轉移安置6800人。產業扶貧力度加大,革命老區建設穩步推進,全省扶貧開發現場會前期準備工作有序開展。“百千萬幫扶工程”成效明顯,共有1200家市、縣區級機關和企事業單位掛鈎幫扶1020個貧困村,4.6萬名幹部職工結對幫扶4.7萬貧困户,掛鈎單位在掛鈎村總投資達2.8億元。在各項扶貧措施的助推下,全市鞏固和新解決了10.7萬貧困人口的温飽問題。

(八)農村公共事業加快發展,民生問題有效解決。建成鄉鎮衞生院和社區衞生服務機構40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由上年的82.7%提高到91.1%。強力推進人口與計劃生育工作,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到8.45‰。農村低保擴大到42.97萬人,農村五保供養對象達4.2萬人。改造茅草房3.02萬户,實施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2.37萬户。整合資金5845萬元,全力推進190個省級重點村建設,啟動全市398個新農村示範點建設。完成4580座自然村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開展“百場演出進百鄉”活動,演出128場次。

(九)深化農村各項改革,支農惠農政策全面落實。全市深化集體林權制度主體改革基本完成,共確權集體林地面積1293.8萬畝,佔應確權面積的98.7%;確權宗地179.57萬宗,平均面積7.2畝;均山到户面積1106.68萬畝,佔應確權面積的84.43%;配套改革有序推進。村級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試點工作穩步推進,實施項目2399個。全面推行村級會計委託代理服務,全市143個鄉鎮、辦事處均建立委託代理中心。加快供銷社改革發展,發展“兩社一會”280個、縣級配送中心14個、鄉村市場13個。農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水利投融資體制改革等有序推進。全面落實國家和省的支農惠農政策,共組織發放各類補貼15.16億元,農民人均獲得補貼300元,同比增長16.69%。財政支農資金投入達17.77億元,比上年增長13.12%。同時,全市農業綜合開發、農產品質量監管、農業氣象、農村金融改革、農業抗災救災等也取得了顯著成效。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各級各部門齊心協力、共謀發展,廣大幹部羣眾積極支持、參與的結果。按照20xx年市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籤訂的《××市20xx年度農業農村工作目標責任狀》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20xx年度農業農村工作目標責任狀考核相關工作的通知》(昭政辦電〔20xx〕216號)要求,市直各相關部門對各縣區20xx年度農業農村工作目標責任制完成情況進行了檢查考評,評定魯甸縣、彝良縣、鹽津縣為綜合考核一等獎,巧家縣、威信縣、綏江縣為綜合考核二等獎,昭陽區、鎮雄縣、大關縣、永善縣、水富縣為三等獎。同時,對糧食生產增幅達9%以上的縣區評為先進縣,其餘為表彰縣;對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達16%以上的縣區評為先進縣,其餘為表彰縣;水富縣、大關縣在精品農業創建、中低產田地改造工作中成績顯著,表彰為特色縣。在此,我謹代表市政府向全市農業農村工作戰線的幹部職工和關心支持“三農”工作的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認識到,雖然我市農業農村發展的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在積累增多,但由於長期制約我市農業農村發展因素尚未根本消除,面臨的發展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主要表現在:一是影響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增多。由於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風險尚未消除,宏觀經濟運行態勢仍不明朗,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困難依然存在。去冬今春嚴重旱情已使小春和冬農減產成定局,主要農資價格保持高位運行,強農惠農政策的邊際刺激效應會有所遞減,農民生產積極性有所下降,在前期高基數高水平上繼續保持農業農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勢頭的難度增大。二是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任重道遠。加快全市農業又好又快發展,既要突破農業發展基礎薄弱、農業綜合生產水平不高的瓶頸,又要解決好現代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慢、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農業競爭能力不強、經濟效益不高等方面的不足。三是統籌城鄉發展任務艱鉅。近年來,我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幅均高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鄉關係出現了結構性改善的態勢,但這種改善還不穩固,還未呈現出積極性和轉折性的變化。20xx年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比全國人均5153元、全省3369元少2698元、914元,全市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為4.5:1,高於全國3.3:1、全省4.2:1。農村發展後勁不足、發展速度不快、發展質量不高,城鄉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以上問題,必須高度重視和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anghua/jingxuan/k9ymr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