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彙報體會 >工作彙報 >

有關經濟和發展策劃實施狀況的彙報

有關經濟和發展策劃實施狀況的彙報

主任、副主任、祕書長、各位委員:

有關經濟和發展策劃實施狀況的彙報

受市政府委託,我向市人大常委會作關於市年1-6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請予審議。

今年以來,面對國內外複雜多變和異常嚴峻的發展環境以及特大自然災害的影響,在市委、市政府堅強有力的領導下,全市堅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發揚抗震救災精神,克服各種不利因素影響,以新一輪思想大解放促進改革發展新跨越,堅持面向世界加快推進國際化,面向全國以服務創造發展新空間,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排頭兵,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示範市,較好地實現了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預期目標執行情況良好。

一、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態勢

1-6月,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532.88億元,增長10.5%,完成年度預期目標46.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560.91億元,增長10.3%,完成年度預期目標44.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75.23億元,增長6.9%,完成年度預期目標4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0.49億元,增長18.2%,完成年度預期目標49.9%;外貿進出口總額1391.75億美元,增長9.0%,完成年度預期目標42.7%,其中出口總額817.87億美元,增長9.7%,完成年度預期目標42.2%;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479.08億元,增長41.3%,完成年初預算的63.3%;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107.3%,高出年度預期3.3個百分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呈現出“雙優、雙快、雙升、雙緩、雙穩、雙強”的基本特徵。

(一)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呈現“雙優”態勢,城市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

發展方式轉變優先落實。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速度、結構、質量和效益更加協調。1-6月,全市實現生產總值3532.88億元,繼續位居全國大中城市第四位。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22億元,下降21.3%;第二產業增加值1732.77億元,增長9.6%;第三產業增加值1796.89億元,增長11.5%。強力推進循環經濟和節能降耗工作,萬元gdp水耗和電耗分別下降5.8%和6.1%,每平方公里gdp產出1.81億元,比上年同期提高0.25億元。

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全面加強自主創新,被批准列為全國第一個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1-6月,全市專利申請量16720件,增長21.5%,其中:發明專利8795件,增長28.9%。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802.07億元,增長13.5%,比工業增加值增速高出3.9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品產值3522.49億元,增長14.4%,比工業總產值增速高出4.1個百分點,其中:電子信息產業3205.47億元,增長13.5%;光機電一體化134.54億元,增長17.8%;生物技術19.56億元,增長30.7%;新材料及新能源153.15億元,增長29.4%;環保及其他9.77億元,增長30%。本土自主創新型企業增長勢頭強勁,新增認定高新技術企業3151家,華為、中興通訊、比亞迪、邁瑞、大族激光等企業產值比上年同期增長30%以上。一批重大產業項目規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中芯國際8英寸和12英寸集成電路製造項目奠基,日東電工偏光片項目正式投產,杜邦太陽能光伏電薄膜生產基地落户。出台《關於加快總部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健全高端服務業發展的保障機制,高新技術、金融、物流、文化等支柱產業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和加強。

(二)消費需求和財政收入呈現“雙快”態勢,消費結構性升級步伐進一步加快

消費需求增長較快。居民消費繼續呈現出結構性升級趨勢,旅遊、體育、信息等服務消費支出增加,汽車等大宗商品需求較旺,成為當前我市經濟運行的亮點。1-6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2%,比上年同期提高6.2個百分點,在全國大中城市中排第四位。其中:批發與零售業949.62億元,增長17.9%;住宿餐飲業130.87億元,增長21%。在十大類商品銷售中,汽車、金銀珠寶、服裝和家用電器等四類商品銷售額增長迅猛,分別達到29.4%、26.4%、54.5%、29.5%。扣除物價上漲因素的影響,全市消費需求總體上仍保持了近年來平穩較快增長的態勢。

財政金融快速發展。1-6月,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比上年同期增收140億元,上劃中央各項税收收入(不含關税和海關代徵部分)774億元,增長31.9%。從增收動力看,金融保險營業税大幅增長是拉動財政增收的第一生力軍,共完成税收57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2.6%。從徵收性質看,税收增速遠高於非税增速64.8個百分點,其中税收收入458.85億元,增長46.1%;非税收入20.24億元,負增長18.7%。從徵收級次看,市本級增速高於區級增速10個百分點,其中市本級收入320.4億元,增長44.8%;區級收入158.7億元,增長34.8%。

從金融形勢看,我市大力扶持金融業發展的政策效應逐步顯現。1-6月,實現金融業增加值416.96億元,增長27.2%,佔gdp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9.9%提高到11.8%。6月末,我市國內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12437.38億元,比年初增長8.2%;國內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餘額8640.94億元,比年初增長8.5%。金融機構隊伍不斷壯大,中信嘉華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生命人壽保險、鼎和財產保險三家金融機構法人總部以及華一銀行分公司、三星火災海上險分公司、華寶興業基金分公司三家金融機構地區總部相繼落户。

(三)投資和工業增幅呈現“雙升”態勢,經濟增長的基礎進一步夯實

投資增幅明顯回升。針對年初我市固定資產投資負增長的嚴峻形勢,全面制定投資任務分工方案,協調解決重大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強力擴大投資需求,力促投資增幅回升。2-5月,我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分別為-6.7%、-3%、0.3%和5.3%。1-6月,全市固定資產投資575.23億元,增長6.9%。按投資結構分,基本建設投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完成324.78億元,增長11.1%,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4.3%提高到56.5%,成為拉動固定資產投資的主動力;房地產開發、更新改造及其他投資分別完成194.7億元、46.1億元、9.7億元,佔比33.8%、8.0%和1.7%,累計同比增長-0.8%、14.9%、3.3%。按行業類別分,三次產業完成投資比例為0.0:25.6:74.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主要投向第三產業並完成投資427.8億元,增長13.2%;第二產業(工業)完成投資147.4億元,負增長7.5%。從項目支撐看,143個重大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65.8億元,佔年度投資計劃的40.9%。其中64個政府投資項目完成投資71.7億元,佔年度投資計劃的50.0%;79個社會投資項目完成投資94.1億元,佔年度投資計劃的37.7%。

工業增速止跌企穩。在市場形勢趨緊和成本持續上漲的雙重擠壓下,今年我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首次跌至兩位數以下,但隨着各項政策措施逐步落實到位呈現逐月回升的走勢。單月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由223億元提高至288億元,1-4月、1-5月、1-6月累計同比增速由9.5%、9.6%提高至10.3%。從工業結構看,適度重型化戰略實施成效顯著,1-6月,重工業增加值1215億元,增長11.7%,比工業增速高1.4個百分點;輕工業增加值345億元,增長6.3%。從企業性質看,股份制企業繼續快速發展,實現工業增加值462.34億元,增長27.5%,比工業增速高17.2個百分點;港澳台及外商投資企業增速放緩,實現工業增加值1027.19億元,增長3.7%。從企業規模看,工業百強企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實現工業增加值873億元,增長13.7%,比工業增速高3.4個百分點。從行業分類看,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增長貢獻較大,實現工業增加值675.86億元,增長15.6%,比工業增速高5.3個百分點。

(四)房價和物價漲幅呈現“雙緩”態勢,貫徹落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效果進一步顯現

房地產價格平緩下降。市場觀望氣氛依然濃厚,房價持續下降。1-6月,全市商品住宅單月均價分別為15080元/平方米、16315元/平方米、13618元/平方米、11962元/平方米、11014元/平方米和12680元/平方米,價格總體呈下降趨勢;上半年全市商品住宅銷售均價12789.26元/平方米,比XX年均價13369.62元/平方米下降了4.34%。新建商品房銷售規模繼續下降,市場交易持續平淡。1-6月,全市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170.41萬平方米,下降54.38%,其中:住宅銷售面積154.25萬平方米,下降54.02%;辦公樓銷售面積1.78萬平方米,下降89.23%;商業用房銷售面積11.94萬平方米,下降34.65%。初步估計,全年住宅銷售面積約350萬平方米,比上年下降30%左右。1-6月,全市商品房空置面積164.73萬平方米,增長26.72%,其中住宅空置面積65.37萬平方米,增長84.5%。

市場物價漲幅趨緩。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漲幅開始回落。6月份,全市消費價格環比小幅上漲0.4%,但由於受上年翹尾因素的影響持續減少,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漲幅繼續回落。1-6月,cpi比上年同期上漲7.3%,與一季度持平,比1-4月、1-5月漲幅回落0.3個和0.2個百分點,低於全國0.6個百分點和全省0.2個百分點。食品類價格上漲仍是推高cpi的主要因素。6月份,食品類價格上漲12.9%,其中糧食價格上漲15.4%,肉禽及其製品價格上漲28.9%,水產品上漲21.8%。受颱風和暴雨天氣的影響,6月份我市部分葉菜價格漲幅高達50%以上。6月20日,全國汽、柴油價格上調,對當月和上半年cpi影響不大,但從7月開始影響將逐步顯現,預計拉昇cpi總水平0.2個百分點左右。同時,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和原材料、燃料、動力產品購進價格繼續攀升,分別達到100.8%和105.7%,市場物價調控仍然任重道遠。

(五)外貿外資和能源資源供應呈現“雙穩”態勢,經濟運行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外貿外資穩步發展。外貿形勢總體趨緊,但仍保持平穩較快增長。1-6月,全市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9%,其中出口總額817.87億美元,增長9.7%。從出口形式看,“三來一補”貿易增長較快,完成83.8億美元,增長20.1%;進料加工貿易出口430.8億美元,增長7.7%;一般貿易出口208.9億美元,負增長0.6%。從出口市場看,歐盟和東盟市場增長較快,分別完成115.3億美元和57.4億美元,增長29.2%和28.5%;美國市場140.5億美元,增長8.7%;日本市場29.4億美元,增長8.7%;香港市場327.5億美元,增長5.3%。從出口企業性質看,國有企業出口增長較快,完成131.3億美元,增長17.7%;“三資”企業出口522億美元,增長14.7%;民營及集體企業出口159.1億美元,負增長7.2%。從出口產品看,高新技術產品和機電產品出口增長較快,分別完成371.2億美元和622.3億美元,增長16.7%和14.6%。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加大,全市新籤外商直接投資合同項目2106個,增長31.6%;合同外資44.2億美元,增長72.2%;實際利用外資17.2億美元,增長10%,在全國大中城市中規模排在第十位。

能源資源保障平穩。受年初雪災冰凍天氣等因素的影響,我市能源供應特別是電力保障一度出現緊張局面。1-6月,全社會用電量269.8億千瓦時,增長3.8%;電網供電量264.1億千瓦時,增長3.6%;最高負荷982.5萬千瓦,增長8.6%。天然氣供應總量59.39萬噸,增長14%,其中現貨採購供應量約11.66萬噸,增長129%。成品油消費約155.5萬噸,其中柴油約93萬噸,汽油約62.5萬噸。能源利用效率穩步提高,初步統計電力彈性係數由XX年的1.125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0.93。糧食等重要物資儲備和調控管理逐步加強。作為糧食純銷區,通過加大糧食調運力度,我市糧食儲備達到18.5萬噸,糧價上漲15.4%,糧食市場供應平穩。1-6月,豬肉足額儲備,市場供應較為充足。

(六)綜合配套改革和社會事業發展呈現“雙強”態勢,社會民生進一步和諧

改革事業強力推進。緊密結合我市改革發展的實際,科學編制近期改革綱要,謀劃並啟動未來幾年新一輪的改革創新。按照事業單位改革既定部署,認真協調解決分類改革遺留問題的同時,強力推進事業單位“七項改革”,改革完善公共服務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開展公用事業監管體制改革、特區外排水和公交體制改革、國資委法定機構試點等專項改革工作。全面啟動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調研工作。根據中央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精神,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提出深化我市行政體制改革的初步意見。以光明新區為試點,進行精簡行政層級改革調查研究,制訂試點方案和相關配套措施。進一步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啟動修編《市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條例》,修改完善《市社會投資項目核准和備案暫行辦法》,深入開展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投資體制改革研究,積極推進全國第一隻創業投資企業債券申報工作。

社會建設不斷加強。社會保障參保人數平穩增長,基本養老、失業、基本醫療參保人數保持15-20%增幅,少兒醫保和勞務工合作醫療新險種參保人數增幅達20%以上。義務教育免費工作全面展開,中、國小校的新建和改擴建工程進展順利。大運中心、體校新校區、當代藝術館等一批文化體育重大項目全面推進,南方科技大學籌建工作正式啟動,市疾控中心、第三人民醫院等醫療衞生重大項目建設全面鋪開。寶安區、龍崗區和光明新區城市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特區內外一體化發展不斷推進。

二、我市經濟運行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今年以來,由於受美國次貸危機、全球經濟放緩、原油等能源資源產品和農產品價格上漲、國際金融市場動盪以及人民幣升值、存款準備金率和利率上調、國家外匯儲備規模增長過快等宏觀經濟環境變化的影響,加上國內接連發生歷史罕見的低温雨雪冰凍災害和特大地震災害,使我市面臨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戰和考驗。我市經濟運行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七個方面:

(一)工業增速繼續下滑

近年來,我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逐年下降。XX-XX年分別增長29.3%、23.8%、19.4%、17.2%、15.0%。今年1-6月,進一步回落至10.3%,比上年同期下降4.3個百分點。影響工業發展後勁的主要因素:一是工業的部分主導行業和重點企業增速回落。二是規劃用地、工業投資、電力供應、市政配套和人力資源等問題制約了工業發展後勁。三是與工業結構關聯度高、帶動力強的高增長行業培育發展相對滯後。四是“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外源型加工貿易模式,導致工業整體附加值率偏低。五是新企業所得税法和土地使用税實施後,企業税負增加,享受15%優惠税率的高新技術企業必須重新認定。

(二)出口增速進一步放緩

XX-XX年,我市出口增長分別為30.4%、34.1%、23.8%。今年1-6月,受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國內加工貿易政策調整、企業綜合營商成本攀升等因素的影響,外貿出口增速進一步下滑至9.7%,比上年同期下降21.2個百分點。一是國家出口政策調整影響出口增速。我市加工貿易經濟發達,受國家政策調整影響比國內其他城市更加深遠。二是受次貸危機等因素影響,美國等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放緩,拖累國際經濟和市場需求明顯下降。三是人民幣不斷升值削弱了出口產品價格競爭力,也給企業造成了嚴重的匯兑損失,企業利潤被不斷“蠶食”。

(三)投資形勢不容樂觀

近年來,我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持續回落。XX-XX年分別增長14.9%、7.6%、7.8%、5.6%。今年1-6月,在扭轉了年初投資負增長態勢的基礎上,投資增長6.9%。影響投資增速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建設用地不足和重大項目培育滯後。二是企業市場景氣和盈利空間的預期減弱,工業企業投資不足。三是房地產開發投資乏力。四是政府投資帶動社會投資的槓桿效應不強。五是投資區域結構不均衡。

(四)物價上漲壓力加大

上半年,我市食品類和生產資料類價格雙雙上漲,推動物價總水平創近10多年新高,物價總水平控制任務相當艱鉅。一是我市居民消費價格(cpi)高位運行。二是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和工業品出廠價格(ppi)聯動上漲。三是國際能源、資源和農產品價格持續攀升,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增大。四是企業綜合營商成本不斷增加,成本推動型通貨膨脹開始向下遊產品傳導。五是資源性產品和公共事業性產品價格上調壓力增強。

(五)電力等能源供給形勢趨緊

今年以來,我市電力等能源供給總體保持平穩,但隨着用電高峯期的來臨,能源供給形勢進一步趨緊。一是由於年初雨雪冰凍災害天氣的影響,南方地區電力設施嚴重受損,西電東送的電力大幅減少,導致我市電力供應緊張時間週期提前。二是國際原油價格持續高位運行,國內外成品油價格倒掛,我市成品油供應保障壓力加大。三是受國際天然氣現貨價格高企、資源獲取難度和成本加大等因素影響,我市燃氣供應保障壓力上升。

(六)港口發展面臨激烈競爭

從港口運量看,受國內外市場萎縮和國內港口競爭日趨激烈等因素的影響,港口運量增速呈現下滑趨勢,東西部港口發展不均衡態勢凸顯。影響港口發展的主要原因有:一是受美國經濟放緩影響,美國航線萎靡不振,導致以美洲航線為主的鹽田港區集裝箱吞吐量出現負增長。二是受人民幣持續升值、原材料漲價及我國出口政策調整等因素影響,造成部分企業定單減少,運量下降,直接影響了港集裝箱吞吐量和貨運量的增速。三是國內兄弟城市加大港口建設力度,進一步加劇了與我市港口發展的競爭。

(七)特區內外一體化進程有待提速

在建設國際化城市進程中,特區內外二元結構的影響日益突出。一是在城市功能、市政設施與城市形態上,特區內外差異明顯。二是在人口結構、社會發展與經濟增長等方面,特區內外的落差仍然較大。

三、經濟發展趨勢及主要指標測算

(一)發展趨勢分析

世界經濟增速放緩,不確定性進一步增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權威機構認為,世界經濟形勢日趨嚴峻,自去年7月份起,已連續調低年世界經濟增速預期,由最初的5.2%調低至3.7%,累計下調1.5個百分點。一是美國次貸危機影響繼續擴散,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增加。二是全球股市、債市等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對實體經濟和市場消費等領域的負面延遲效應將逐步顯現。三是國際能源、資源和農產品等價格高位運行,全球通貨膨脹的潛在壓力普遍加大。四是發達國家經濟增速放緩促使國際貿易保護主義重新抬頭,國際貿易摩擦增加。

國內經濟運行平穩,增速預期下調。我國1992-1996年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年均增長12.4%,屬於上一輪經濟週期的向上階段;此輪經濟週期從XX-XX年再次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年均增長12.8%。今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我國經濟增長的趨勢未變,經濟基本面未發生大變化,雖然工業生產增速減緩,出口增速有所回落,居民消費價格漲幅仍在高位,但投資、消費保持穩定較快增長,財政收入持續快速增長,貨幣供應量基本穩定,國民經濟在平穩快速區間運行,繼續朝着宏觀調控預期的方向發展,今年上半年經濟增長達到10.4%。下半年,要重點把握以下態勢:一是調整成品油和電價形成新的漲價因素,上游產品價格漲幅持續攀升,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升,通貨膨脹預期仍比較強。二是從XX年起國家連續15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至17.5%的歷史高位,連續6次上調存貸款利率,其中一年期的貸款利率高達7.47%。同時,人民幣持續升值,流動性過剩和基礎貨幣投放壓力仍較大。三是外需持續減弱,外貿出口和經濟增長幅度將有所放緩。四是國際金融市場波動和美元繼續貶值影響國內金融市場的穩定。五是國家加快制訂和實施促進節能減排的市場準入標準、強制性能效標準和環保標準,將增加產業轉型和固定資產投資的壓力。

根據上述國際國內宏觀經濟形勢研判,從全年發展趨勢看,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面不會出現根本性改變,但受不穩定因素的影響,壓力前所未有。由於我市外貿依存度高達300%、市場化程度相對較高的特點,對國際市場波動和國內政策變化的影響更加敏鋭,面臨的壓力和挑戰也將更為嚴峻。從總體上判斷,我市下半年經濟發展趨勢如下:一是受國家從緊的貨幣政策影響,企業融資成本和融資難度加大,企業發展空間將被進一步擠壓。企業投資需求、新的投資增長點的培育難度加大,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壓力巨大。二是受世界經濟放緩、國家加工貿易政策調整等外部壓力的影響,預計我市加工貿易將加快進入轉型期,出口增速進一步放緩。三是能源資源和農產品價格攀升,工業產品出廠價格指數走高,市場物價面臨輸入型通脹和成本推動型通脹的雙重壓力,預計全年我市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將高於去年。四是受自主創新能力較弱、高增長行業培育發展相對滯後和外源型加工貿易模式等因素影響,全年工業增速比上年將有所回落。五是經濟運行不確定性增加,發展態勢趨於嚴峻,但宏觀基本面尚未發生根本性改變,預計我市經濟將在調整中繼續保持較快增長,但增速將有所放緩。

(二)主要指標測算

總體來看,我市經濟發展面臨着近XX年來最為嚴峻的挑戰,發展形勢變化異常,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上下齊心協力、統籌部署、精心組織、強力推進,完成全年經濟增長12%的預期目標還是有條件的。初步預計全年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如下:

——本市生產總值7615億元,增長12%,完成年度預期目標的100%;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450億元,增長12%,完成年度預期目標的98.3%;

——外貿出口總額1887億美元,增長12%,完成年度預期目標的97.4%;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80億元,增長10%,完成年度預期目標的105.8%;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60億元,增長18%,完成年度預期目標的104.4%;

——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可比口徑增長30%,高出年度預期目標15個百分點;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上漲6%左右,高出年度預期目標2個百分點。

從產業增長推動要素看,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良性互動發展共同推動經濟增長。根據上半年發展態勢,初步預計,全年第一產業將實現增加值6億元,與上年大致持平。工業增長速度進一步下滑,將實現增加值3625億元,增長12%;建築業市場回暖,將實現增加值178億元,第二產業對gdp增長的貢獻份額約42.1%,拉動gdp增長5.05個百分點。在消費結構升級和居民收入增長的推動下,批發零售貿易及餐飲、金融、交通運輸、郵電通信等服務業快速發展,第三產業將實現增加值3806億元,對gdp增長的貢獻份額約57.9%,拉動gdp增長6.95個百分點。三次產業比重結構將由XX年0.1:50.9:49.0發展為0.1:49.9:50.0。

從需求增長拉動要素看,投資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顯著增強,三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份額進一步協調。初步預計消費需求有效激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上升,全年將實現增量360億元,對經濟增長貢獻份額為42.4%,拉動gdp增長5.1個百分點。投資需求恢復性增長,投資效益不斷提高,全年將實現增量260億元,對經濟增長貢獻份額為30.6%,比上年提高18.2個百分點,拉動gdp增長3.7個百分點。受外貿出口增速下滑和市場形勢趨緊的影響,由淨出口和淨內銷組成的淨流出需求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下降,全年將實現增量230億元,對經濟增長貢獻份額為27.1%,拉動gdp增長3.2個百分點。

四、下半年宏觀調控對策措施建議

目前,正處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肩負着新的歷史使命。必須搶抓新一輪促進特區加快發展的機遇,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示範市,繼續當好全國改革開改的排頭兵,力爭在實現科學發展、參與全球競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方面走在全國的前列。下半年,我們必須按照中央“控總量、穩物價、調結構、促平衡”的要求,堅持“嚴監測、強產業、抓投資、保供給、優環境”的原則,振奮精神,堅定信心,進一步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着力加強經濟社會運行態勢的跟蹤監測和深度分析,針對趨勢性、苗頭性的主要矛盾和問題,進一步加大經濟運行調度力度,確保全年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一)加快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大力推進產業高端化

一是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努力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示範市的若干意見》。制定並出台《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若干意見》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總體規劃》。紮實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xxx”總體規劃的中期評估。把自主創新作為發展的主導戰略,推進“深港創新圈”建設,加快綜合高技術產業基地、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和國家軟件出口產業基地建設,培育和籌備建設國家高技術產業創新中心、工程實驗室、工程中心、技術中心等創新科研機構,實施重大專項,集中資源重點發展通信、數字視聽、化合物半導體等戰略創新產業,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上市融資或發行企業債券。全面推進循環經濟試點城市建設,出台《市循環經濟試點城市實施方案》,建成一批具有特色的循環經濟示範項目,扶持催生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循環經濟龍頭企業。重點推進循環經濟示範園區以及光明、龍華、大運、坪山四大新城的循環經濟綠色城區規劃建設。

二是積極謀劃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加快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製造業,大力推進“一芯一片”(即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和大尺寸平板顯示)項目培育和建設。推進下一代網絡、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海洋經濟等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先進裝備製造業,推進比亞迪清潔能源汽車項目,加快哈飛標緻汽車合資項目合作和建設,培育超精密光機電等若干裝備製造重大專項,加快微小衞星和航天測試設備等航天科技項目的引進和建設。強力推進壩光精細化工園區的規劃建設。

三是推動高端服務業發展。積極落實國家有關服務業發展在廣東先行先試的政策,着力推進金融、商貿物流、旅遊會展、專業服務等領域的創新發展。以延伸重點領域產業鏈為切入點,不斷完善服務功能,培育壯大高端服務產業集羣。加快福田金融中心區、蔡屋圍金融中心、龍崗金融後台服務基地、灣金融商務中心及科技園金融科技創新基地建設,培育金融業發展新的增長點。推進港口、機場和物流園區等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推進保税港區規劃建設,推動第三方物流企業、具有優勢地位的製造企業、商貿流通企業向供應鏈管理企業升級轉型;推進文化產業基地、園區和重大項目建設。

四是加強對發展總部經濟工作的統籌協調。抓緊出台《關於加快總部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實施細則》和《市總部企業的認定辦法》。在我市產業發展資金中統籌安排發展總部經濟的資金專項。重點引進國內外集團總部和區域性總部,扶持本市總部企業做大做強。

(二)認真落實“二十八條”措施,促進工業貿易快速發展

一是加快推動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依法嚴格限制獨立法人企業直接從事來料加工業務;繼續探索完善“不停產原地轉型”模式,促進來料加工企業向獨立法人企業轉型。建立加工貿易保證金台賬擔保專項資金,減輕企業台賬保證金實轉負擔。出台鼓勵加工貿易企業擴大內銷的政策,對允許類加工貿易企業內銷增量給予財政獎勵,緩解出口退税、加工貿易政策調整的影響。着力促進現有企業穩定生產,主動做好安商穩商工作,採取有效措施引導鼓勵高新技術企業、民營領軍骨幹企業、上市公司、工業百強企業、出口百強企業和中國名牌企業在紮根發展。加快完成工業園區的水、電、氣和公交等功能配套設施,改善工業園區配套環境。

二是鼓勵企業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鼓勵企業優化出口結構,對在我市加工生產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不含來料加工業務),經認定的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產品出口,經市有關部門認定的自主創新產品和軟件出口,對超上年基數部分給予適當資助。貫徹落實《市支持外經貿發展實施措施》,引導促進企業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現有外貿發展資金對企業開拓拉美、東南亞、中東等新興國際市場予以大力傾斜。適當增加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規模,專項用於鼓勵企業參加我市主要產業會展活動和國內重點會展活動,推動我市企業和產品進一步提高國內市場佔有率。

三是加強產業用地的有效供應。在符合規劃的前提下,鼓勵企業對現有工業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積率。加快出台舊工業區改造優惠政策及實施細則。適當增加“xxx”期間的產業用地規模,統籌規劃一批產業用地,確保高端製造的關鍵環節和新興產業紮根。加快工業用地出讓招拍掛進度,對重大工業投資項目進行適度傾斜。加快九大產業集聚基地的規劃建設,加大對閒置工業用地的清理力度,儘快盤活存量土地,為工業投資項目儘快開工建設創造條件。由政府統籌,按照城市規劃和產業標準統一建設廠房或收購閒置物業,根據產業導向,按不同價格出租或出讓給成長型企業,並根據企業素質和發展前景調整租金和租用面積,實現企業優勝劣汰。

四是多渠道緩解企業融資問題。搭建銀企合作平台,引導鼓勵金融機構向發展潛力好、市場前景廣的優質企業和項目優先發放貸款。加快推進中小企業改制上市,設立融資擔保增信專項資金,用於集合發債擔保增信、擔保機構風險補償,鼓勵擔保機構為企業融資提供擔保,幫助企業利用資本市場緩解資金問題。

(三)強力推進固定資產投資工作,促進投資穩定增長

一是努力擴大投資需求。在基建方面,加大投資力度,加快各項基建工程建設,爭取完成投資821億元。在房地產投資方面,力促房地產投資的恢復性增長,加快推進四舊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設,爭取完成投資493億元。同時,在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資方面,分別爭取完成投資144億元和22億元。

二是加快推進重大項目建設。全力推進地鐵5條線路及相關交通綜合樞紐建設,加快南坪快速路二期、沿江高速公路段、城市主幹道路網、機場飛行區和航站樓擴建工程以及鹽田、蛇口、大鏟灣等港口碼頭工程建設,抓緊電網重點工程、污水截排收集管網系統、4個市級醫院、大運場館、南方科技大學、灣15公里海濱休閒帶、未來樂園、有關重大產業項目和產業園區以及產業集聚基地等重大項目建設。

三是進一步加大徵地拆遷工作力度。制定重點項目專項徵地拆遷方案,制定科學合理的徵地拆遷賠償標準,規範徵地拆遷補償程序。加強與規劃選址的銜接,實現提前介入,在市政府統籌協調的同時,將具體徵地拆遷工作進一步下放到區和街道,對所有項目徵地拆遷任務分解到位,做到拆遷談判貫穿於整個前期階段。加強徵地拆遷工作的評估、資金安排、撥付、審計等問題的專項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操作模式。

四是進一步提高投資項目審批效率。深化政府投資重大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加快制訂出台《加快政府投資項目前期審批辦法》,規範進入審批之前相關環節處理及技術專業性評審事項,切實提高審批效率。擴大並聯審批改革成果,在最大限度內削減串聯審批環節,有效縮短審批路徑;擇機推進所有政府投資項目審批按第二階段改革方案規定的時限和流程執行。

五是加快審計和招投標工作。對重大投資項目和政府投資項目實行提前介入,加快標底審計,為順利進入招標程序創造條件,指導項目單位開展招投標相關工作,力爭一次性完成招標,加快工程決算審計和政府投資項目清理工作。

六是強力推進協調督辦工作。加強對固定資產投資的監督檢查。堅持“半月一協調,一月一督辦”制度,定期對投資項目進行督查,及時提出督辦意見。建立和健全部門主動協調工作機制,加大工作協調力度,堅決杜絕推諉扯皮現象發生。

七是加強固定資產投資統計。不斷強化統計力度和深度,努力避免漏統現象發生,做到應統盡統,並適時開展各類投資項目(含更新改造項目)專項統計調查工作。全面反映投資情況,實現統計工作全覆蓋,為政府決策提供更科學的依據。

(四)確保電力等重要能源供應,加強經濟運行保障

一是大力保障電力供應。積極爭取南方電網、廣東省電網公司的支持,在用電高峯期增加我市70萬千瓦的網供電力。加強對天然氣現貨採購的統籌,增加東部電廠、前灣電廠和南天電廠等燃氣機組的出力,平衡負荷,解決在短時間內可能出現的約50萬千瓦的電力缺口,以確保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用電需求。大力協調推進濱海電廠、抽水蓄能電廠、嶺澳核電三期、500千伏骨幹環網等重點電源電網工程項目進展,強化電力需求側管理和電網調度運行管理,完善電網處置大面積停電預案和“黑啟動”機制,確保電網安全穩定供電。積極推進風力發電、太陽能光伏系統等新興能源項目的研究論證和規劃建設。

二是努力推進成品油市場供應保障體系建設。加強市場供應監管力度,積極銜接中石化和中石油公司,保障油品資源按計劃投放,保障成品油的合理庫存量。健全成品油市場供應應急機制,在特殊時期,協調資源投放量,重點保障公交、公共服務、特種行業等重點用户用油需求,保持經濟社會基本穩定。抓緊與國家物資儲備局研究簽署《國家物資儲備局與市人民政府合作建設國家成品油儲備油庫項目框架協議》,大力推進國家成品油儲備油庫項目實施,建立健全我市政府儲備與商業儲備相結合的成品油市場供應保障體系,從根本上增強我市抵抗油荒風險的能力。進一步完善我市成品油倉儲和碼頭基礎設施佈局,保障油品供應主渠道的需求。

三是着力保障天然氣供應安全。加快推進西氣東輸二線工程項目和城市天然氣高壓輸配系統工程規劃建設前期工作,力爭於10月份與國家同步開工建設,確保與西氣東輸二線總體工程同步於XX年6月投產。加快推進西氣東輸大鏟島配套lng調峯站前期工作,在建成投產中山園示範lng加氣站和鹽田港lng汽車加註站項目基礎上,穩步推進全市加氣站規劃建設。研究推進區域冷熱電聯供網絡建設,全面完成天然氣轉換工程。大力協調全市油氣及其他危險品倉儲搬遷整治相關工作。

四是強力推行節能降耗。出台《市單位gdp能耗考核體系實施方案》、《政府綠色採購目錄》和《固定資產投資領域循環經濟工藝、技術、產品目錄》等節能減排綜合性實施文件,推出第一批建築領域節能產品目錄。全市新建建築強制推行節能50%的標準,推進完成國家機關辦公建築和大型公共建築節能監管體系建設,對全市重點耗能企業實施能源審計。加快減排指標、監測、考核三大體系建設,確保年內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分別下降4%和3%。

(五)加強價格調控監管,努力維護市場物價穩定

一是切實保障重要商品的市場供應。全力保障糧食等重要物資供給穩定,進一步落實糧食、豬肉、藥品及醫療器械等重要物資儲備,完善應急物資儲備管理機制和糧食應急預案,建立重要物資儲備信息系統,出台《市儲備糧承儲資格認定辦法》和《市醫藥儲備管理辦法》。大力加強糧食產銷合作,抓緊推進我市在東北建立糧食基地的可行性研究。全力推進農產品基地、副食品加工基地、食品流通現代化等五大工程的建設,完成兩個豆製品廠和四個大型肉聯廠的建設,加快推進平湖國際農產品物流園項目建設。

二是加強市場價格調控。加強對政府定價和政府指導價項目的管理,繼續實行臨時價格干預措施,加強對現有實行調價備案企業及商品的管理,嚴格控制資源性產品價格和公共服務收費的調整,減輕市場價格上漲壓力。建立困難羣眾生活補貼與物價水平聯動機制,確保困難羣眾的生活水平不因物價上漲而降低。

三是加大價格監督檢查力度。總結“每日一報”執行情況,繼續做好“每月一報”工作,加強重要商品及服務價格的監測分析,及時掌握市場價格動態。堅決打擊價格串通、囤積居奇、哄抬物價、變相漲價、價格欺詐等不正當價格行為,營造良好的市場價格秩序。

(六)繼續推進“以港強市”戰略,提升港口綜合競爭力

一是加快港口基礎設施的建設。完成大鏟灣一期3個泊位和鹽田港三期擴建3個泊位共260萬標箱的深水泊位建設,爭取鹽田西港區集裝箱碼頭和寶安綜合港口年內開工建設。抓緊推進大鏟灣二期工程和鹽田港東港區的前期工作。加快大鏟灣港區和西部港區疏港通道建設,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進一步提升港口服務功能。

二是積極發展國際中轉業務。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在吸引船公司新增航線的基礎上,鼓勵船公司增加在碼頭的國際中轉箱量。繼續做好“區港聯動”工作,提高保税物流園區使用功能,提高港進口重箱比例,努力調整港的“重箱出口+空箱進口”的傳統作業模式,保證從大港向強港轉變。

三是高度重視內貿集裝箱運輸業務。加大內貿集裝箱發展規劃,出台鼓勵加快內貿集裝箱發展的政策,鼓勵企業繼續開展內外貿“同船運輸”試點業務,共同建立沿海——珠江內貿集裝箱運輸體系,以提高內貿集裝箱運輸業務量。

四是加大海鐵聯運和江海聯運建設。大力發展海鐵聯運,將港的腹地向中西部延伸,增強與泛珠三角地區的經濟合作。充分發揮西部港區的珠江河口優勢,利用珠三角水網改造的契機,大力發展珠三角及華南區域駁船攬貨承運業務,加快建設港與珠江口以及內河各港口間駁船接駁與水路中轉網絡,提高內支線在西部港區集裝箱業務中的比例。

(七)優化資源配置,加快特區內外一體化進程

一是加快重點區域建設和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加快推進光明、龍華、大運、坪山四大新城以及大鵬半島、西部濱海等東西兩翼地區的開發建設。加大資金投入,積極推進特區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交通、通訊、城市污水和垃圾處理系統建設,積極推進特區外舊城、舊工業區、舊村改造,全面實施綠化美化工程,提升特區外城市化水平。

二是加快特區外社會事業發展。推進教育均衡化發展,加快推進特區外96所原村辦國小改擴建工作,合理規劃非義務教育學校在特區外的布點。提供均衡化公共醫療服務,抓緊落實寶安、龍崗兩區市級醫院的建設,積極推進社康中心建設。

三是加快特區外產業結構的調整。積極推進光明高新技術產業園區、龍崗大工業區、壩光精細化工產業園區的建設,加快引進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優化調整三次產業結構,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實現人口結構和空間結構的聯動調整和優化。

(八)加強社會民生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一是優先發展社會事業。加速推進光明高級中學、第二職業技術學院等項目建設進度,爭取信息學院新校區、大學南校區、大學城國際交流中心等項目年內動工。加快推進市屬醫院改擴建工程和濱海醫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第三人民醫院等項目建設,新建30家社康中心,實現全市社康中心全覆蓋。力爭文藝中心、當代藝術館、國際廣播電視新聞中心等文化項目下半年開工建設,加快推進大運會場館建設,爭取年內完成全部大運會新建場館的前期籌建工作。

二是切實提高民生福利。繼續落實“民生淨福利指標體系”,確保政府投資計劃中涉及民生項目的資金比例不低於70%。進一步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完善養老、工傷、勞務工合作醫療、少兒醫保制度,其中少兒醫保覆蓋率年內力爭達到44%。完善住房公積金制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建立完善工資正常增長機制,着力提高最低工資和低收入勞動者工資水平。完善公共就業服務和創業政策環境,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三是探索建立人口統籌協調管理體制。進一步健全人口規劃、調控、管理服務“三位一體”的管理體系,建立科學的人口發展指標體系,編制出台以區域承載力和產業結構為依據的“分區域人口增長計劃”,加快推進人口結構與產業結構、空間結構的聯動調整。調整和完善人口管理“1+5”文件,全面推廣居住證制度,構建統一的人口信息監測平台。強化對人口規模的剛性調控,繼續推進基層社區人口綜合協調管理隊伍建設,探索推廣出租屋人口管理新方法。繼續開展人口管理專項清理整治行動,建立人口剛性管理的長效機制,促進社會治安形勢進一步好轉。

(九)全面推進深港合作,加快推進“雙轉移”工作

一是全面推進深港合作。進一步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在粵港澳緊密合作框架下,大力創新深港合作思路和方式。深化落馬洲河套地區規劃研究,適時啟動前期工作,打造深港兩地新的增長極。進一步加強深港金融、科技合作,形成區域創新體系和產業聚集帶。加快推進兩地港口、機場、軌道交通等大型基礎設施的銜接,完善兩地口岸設施規劃建設,促進兩地合作和交往。

二是積極推進“雙轉移”工作。按照全省“雙轉移”工作部署,研究提出推進產業轉移和勞動力轉移的實施意見。根據產業導向目錄,實行產業差別對待政策,提高產業的用地、能耗、水耗和排放標準,嚴格限制低水平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擴張,切實降低勞動密集型產業比重。在共建產業轉移園過程中,按照《廣東省產業轉移區域佈局指導意見》,對進入產業轉移園的項目,嚴禁禁止類產業,嚴控限制類產業。加快形成產業升級與產業轉移、人口優化與勞動力轉移、區域合作與對外轉移“三並重”的統籌發展新格局,通過城市功能互補,與周邊城市建立更緊密和良好的合作關係。根據國家統一部署,全面落實對口支援甘肅省“三縣一區”地震災區的重建工作。

標籤: 策劃 彙報 實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huibao/gongzuofanwen/krveo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