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實施方案 >

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3篇

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3篇

本文目錄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國小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仙源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實施方案

中心國小為了加強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管理,採取“點班帶動,面上推廣”的工作策略,採取措施穩步推進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進程。

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3篇

一、組建機構。

學校建立以國明政校長為組長,張文渻為副組長,7位教師為成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科研課題組。國明政校長負責全面工作,張文渻為業務指導,其餘幾位教師為主研教師。

二、建立一支相對固定的教師隊伍。

1、在校教師均有承擔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責任和義務。學校安排各班班主任為任課教師,,同時還積極利用當地的社會資源,聘請社會人員兼職。注重教師的培訓與培養,不斷調整教師的知識結構,建設一專多能型的教師隊伍。

2、對教師們進行規範性,靈活性培訓。規範性培訓,就是把老師送到市級進行專題培訓,充實理論,豐富內涵。靈活性培訓,第一就是校內培訓老師,藺國明老師先後組織老師們學習綜合實踐課程標準,瞭解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特點,明白了這門課程應該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同時學習其他地區綜合實踐活動經驗,弄清了具體的操作方法。第二,就是讓教師走出去,多走走,多看看,見多識廣,學習為我所用的東西。

三、按課程表,科學運用活動課時。

按照《綱要》要求,國小3—6年級綜合實踐活動一般每週為3課時,同時開發利用週末、節假日等課外時間,拓展綜合實踐活動的時空。在具體課時分配上,研究性學習每學期組織1-2個研究課題或項目;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每學期2-3次活動,每學年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不少於10天;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可按集中或分散的方式,統籌安排課時。

四、充分利用現有地方教材。學校以壽光市教研室開發的國小3-5年級(6年級正在開發)綜合實踐活動資源包作為指導性教材,各班班主任充分藉助這一有利資源,創造性地組織好、實施好本班的綜合實踐活動。

五、形式多樣化

1、在校內開展。注重開發優勢教學資源,學校充分開發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充分利用各具特長的教職員工以及圖書館、實驗室、計算機房、校園設施、場地和設備等。

2、在校外開展。一是發揮校外實踐基地的作用。二是走出校園,走進社會,開展實踐活動。

六、保證活動經費投入,順利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

綜合實踐活動課,不象其它學科,它強調超越教材,課堂和學校的侷限。在活動時,向自然環境,向學生的生活域和社會活動領域延伸,具有開放性和實踐性。這就需要學生走出校門,走進社會……拍照、攝像、購買資料、獎勵師生等,都需要經費開支,儘管我們學校財力有限,但是,學校也撥出相應的資金投入,確保綜合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

七、值得思考的地方。

我校在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教師過程中,有許多地方做得不很理想。大家都知道,綜合實踐活動應該讓學生自己去組合,自己去活動,但我們的教師也出現過牽着學生鼻子走的情況,另外,在管理上我們也感到困惑:參加綜合實踐的老師工作量很大,至今我校沒有找到合理計算方法。

國小學期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2) | 返回目錄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繫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綜合應用的課程形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為學生參與、探究、理解新的社會問題提供了機會。為了學生的個性充分發展創造空間。培養學生要有時空觀念,明確課程目標和實施策略,對於實現新一輪課改有着重要的意義。曾經有位教育專家説過,“沒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成功,不能説課改獲得成功;沒有親自參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就不能完整的理解課改的理念。”於是,為了更好的深入新課程,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正在慢慢的起步,力爭在探索中發展,在實踐中結出果實。

一、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的基本原則

1、要正確處理學生的自主選擇,主動探究與教師的有效指導的關係。

2、 恰當的處理學校在綜合實踐活動的統籌規劃與活動具體展開過程中的深層性目標、深層性主題的關係。有效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要求教師首先認識到新目標、新課題的必然性,並充分肯定其產生的價值。應該特別強調在活動具體展開過程中產生的生成性目標和生成性主題的核心地位。

3、課時的集中使用與分散使用相結合。

4、任何校內課程與校外課程要整合。

5、以融合的方式來制定三大知識領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基本要求。根據地方與學校的課程資源,以總和主題或總和項目的形式將三大領域的教育融合在一起,達到總和理想狀態。

6、把信息技術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內容及過程有機結合起來。

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策略的研究方向

1、親身經歷、深入探究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主要形式強調讓學生親身經歷、動手去做,使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獲得對於實際的真實感受,這種內心感受是學生形成認識、轉化行為能力的原動力,也使他們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健康發展的基礎。在實施過程中,讓學生親自參與科學探究的活動,體驗科學活動的艱辛與愉悦,讓其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去感知各種人和事,獲得豐富的人生經歷和體驗。

實施要點:

(1) 立足於學生的生活世界,自主去選擇,把學科知識加以融合並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繫起來,迴歸於生活、迴歸兒童、迴歸自然,使學生順利的投入到各種實踐活動中去。

(2) 通過各種途徑讓學生走出課堂,置身於廣闊的大自然和豐富的社會生活中,通過親身經歷和實際操作與活動等獲得豐富的體驗。

(3)在活動方式中儘量採取參觀、訪問、調查、實驗、採訪、上網、設計操作獲得信息,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參與,動手與動腦相結合的方式。

2、自主發展、提供空間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要重視學生的觀點和行為,鼓勵學生自主選擇、獨立創造。根據自己興趣愛好確定活動內容及方式,讓學生自主活動、自主學習,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合作者。

實施要點:

(1)關注學生的主體意識,建立一種真誠平等、信任的相互關

系,為學生主動發展提供一種寬鬆的環境和心理氛圍。

(2)教師對學生的指導,要適當安排學習材料和活動情境,幫

助學生澄清自己想要學什麼,想要做什麼;而不是規定他們學什麼,做什麼。幫助學生找準自己的位置和活動方式,能夠發現自己所學內容的用途和今後的發展方向。

(3)學生在具體活動情境中,隨着問題的解決和引發的興趣而

產生一些新的目標和新的課題,教師要鼓勵學生去研究,肯定其研究價值。鼓勵學生不斷髮現問題,獲得新的感受,達到持續的自我教育的目的。這樣我們的教育才有發展,科技研究領域才有所突破,研究成果才能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

(4)學生在活動中遇到困難,教師給予適當幫助,但不能急於

求成、包辦代替,應導航指路,教給方法,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去解決問題,依靠自己的力量,越過障礙,知道自身的價值和自身的意義,從而更願意深入、更持久的投入到學習中去。

(5) 教師在活動中不能“授人以魚”,而是要“教人以漁”,培

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更重要的是應傳授“養魚技術”,使之終身受益無窮。

3、探索發現、拓展提升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注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探索與發現,在探索

研究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圍繞某一主題或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來展開。教師的主要任務不是給出現成的答案,而是為學生的探究發現提供機會和幫助,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和調查,解決實際問題,尋求解決問題的簡便方法和技巧。

實施要點:

(1)通過多種方式組織學生參觀、訪問、考察、社會調查以及實

驗,為學生創設一定的問題情境,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儲備,誘發探究動力。

(2)使學生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多種渠道在開放性的情

境中自覺收集加工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3)協助學生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掌握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

注重啟發思路,提供線索,不能把學生的探究引入一個已有的結論。

(4)對學生的探究發現進行評價時,注重探究學習過程,不能完

全看結果,結果可能是多種答案。注重知識、技能的綜合應用和各種研究問題的方法的掌握,不能只看掌握知識量多少。注重在探索活動中獲得的體驗和感悟,不能只看別人傳授知識掌握多少。注重探究過程和方式的獨立性、創造性、開放性,不能只看固定程序的再現和重複。注重探究問題的深度和廣度。

4、交往合作、融於社會

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把教學過程視為一種交往、合作的過程。是師生在社會中進行多邊的、多向的、多方面的人際交往和互相作用的過程。強調把學習活動和社會結合起來,把學術的目的和社會的目的、個人的目的和羣體的目的協調起來,這種交往不限於課堂,而是要走進社會進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交流。這種交流也不限於師生、生生交往。一項研究課題、一次社會實踐活動、考察與調查需要多人合作,多組配合,多方面人員的參與才能完成。這種交往合作不僅有助於學生的學習和智力的發展,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有利於學生人格健全,正確評價認識自己,懂得尊重理解他人,學會與他人合作溝通,自主合作探究,形成民主素養和團隊精神。

實施要點:

(1)由於國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具有開放性、綜合性、實踐性、

生成性的特點,要求教師與社會各方面人員,為學生提供多種的條件和機會,融洽合作形成合力。

(2)注重幫助學生形成對自然、社會、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

認識,發展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並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隨機調整。

(3)當學生以合作小組的形式開展活動時,引導學生制訂小組共同目標,擬定活動方案,做到分工合作,不同的學生在活動中分擔不同角色及承擔相應的責任。收集資料,組織小組成果交流彙報,讓學生共享成功的喜悦和失敗的歸因。

三、各年級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

三,四年級着重培養學生科學的問題意識,增強學生的綜合、整體認識能力,以人文精神與科學態度從社會生活的現實與未來中發現、提出問題,抓住主題的本質,判斷問題的價值,使學生逐步形成善於質疑、善於探究,用於實踐、勤於求知、積極向上的精神。

五年級着重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培養學生收集、分析、綜合信息,具有初步設計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案(包括實驗設計方案),構建知識模型,研究、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年級着重培養學生的思辨力與批判性反思,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學會科學的思維和條件的方法,為學生研究問題思維模式上的創新意識打下一定的基礎,為學生研究的發展方向奠定初步的基礎。

四、規範課程管理,建立激勵機制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整合程度很高的新課程,制度政策是綜合實踐活動走向“規範化”、“常態化”的根本,也是必備的條件。要使綜合實踐活動該課程象語文、數學等課程一樣成為“常態課”,我們深知,光靠領導和教師的熱情、責任感是不行的必須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和激勵機制。

1.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綜合實踐活動領導小組,以及綜合

實踐活動組織設施和考核機構,明確了各自的分工與職責,制定了學校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和學期的活動計劃。

2.課時的保證,確保每週每班的信息課、勞技課、研究性學習課、

綜合實踐活動課,另外每班還設有一節科技活動課作為機動調配。

3.制定評價制度,建立了我校綜合實踐活動學生評價、中學綜合

活動課程老師考評、教學過程的評價等制度。每學期學校舉辦綜合實踐活動成果展示。

五、注意事項

1.學生利用雙休日在校外開展活動的時候,要讓父母知道,最好有家長陪同,保證安全。

2.課程表上安排的綜合實踐活動課要充分利用,讓學生進行活動情況的交流,方案的調整,教師進行指導、點撥。

仙源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實施方案綜合實踐活動實施方案(3) | 返回目錄

仙源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方案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置,是我國普通高中課程體系的結構性突破。根據《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教學實施指導意見(試行)》精神,結合我校多年來對綜合實踐課程的探索與實踐,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以綜合為特徵,以實踐為核心,以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社會責任感以及良好的個性品質,使學生在過程參與、過程反思和成果分享中不斷地完善和提升人性價值。造就一批掌握先進教育理念具有先進教學方法,勇於開拓和創新的綜合實踐活動專兼職教師隊伍;改變學校過於注重學科知識傳授的傾向,實現課程結構的均衡化。

二、組織措施:

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分管副校長為副組長和校辦主任、教務處主任、德育處主任、校團委書記、各年級主任為組員的領導小組,組織制定綜合實踐活動總方案和各學期實施計劃,領導學生選題指導委員會、社會實踐活動工作小組、綜合實踐活動評價考核小組等,協調與家長委員會、社會相關部門機構的關係,確保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

三、課程目標:

1、學生獲得親身實踐的機會。

2、學習蒐集和處理信息的基本方法。

3、瞭解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初步培養自身的基本科學素養。

4、體驗服務過程,樹立責任意識。

5、在實踐中逐步建立自己豐富的人文情懷。

6、培養一支有創新意識,能引導學生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有研究能力的師資隊伍。

四、課程內容及實施:

項目

研究性學習

社區服務或農村服務

社會實踐

學習類型:

1、課題研究類活動:調查研究;實驗研究;文獻研究等。

2、項目設計類活動:社會性活動設計;科技類項目設計。

研究範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

公益活動類:如社區衞生服務活動;認領綠化帶服務活動;植樹造林活動;學雷鋒活動;做志願者服務活動等。

宣傳教育類:如環境保護宣傳活動;遠離毒品宣傳活動;防震防災宣傳活動;公共安全宣傳活動;各種社會調查活動等。

愛心幫扶活動類:如走進社區福利院活動;參加愛心捐助活動;城鄉“手拉手”活動等。

校園實踐活動:如值周班活動;各種社團活動;各種節目活動;體育、藝術節;科技節等。

外出參觀考察活動:如郊遊;夏令營活動;參觀各種紀念館、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

行業體驗活動:如軍訓、勞動體驗、技能體驗等。

軍訓、國防教育;法制教育、孝雅教育。

一般可以分為:

1、確定課題2、制訂計劃

3、實施計劃4、總結研討

5、交流評價6、自我反思

一般可以分為:

1、確定活動項目

2、擬定活動方案

3、進行必要培訓

4、實施服務活動

5、開展總結交流

參照社區服務一般步驟進行。

高一

108學時

不少於5個工作日

1周

高二

108學時

不少於5個工作日

1周

高三

54學時

1周

學分

15學分

2學分

6學分

分學段學時分配為:

課程

高一上

高一下

高二上

高二下

高三

研究性學習

每學期開設18周,每週3學時,計54學時,每學期3學分。

社會

實踐

軍訓一週,其他形式活動一週。計4學分。

其他形式活動累計半周,可集中在半周進行,也可分散。計1學分

其他形式活動累計一週,可集中在一週進行,也可分散。計1學分

社區或農村服務

主要利用寒、暑假社區或農村服務一週。

主要利用寒、暑假社區或農村服務一週。

五、實施策略:

1、與學科教學相結合。

每一門學科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都互相滲透。在學科教學中,學生會由本學科生成許多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這時,教師要具有敏鋭的捕捉信息的能力,幫助學生提煉加工使之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研究課題,每一個教師都要在教學中培養自己挖掘綜合實踐活動素材的意識,使學科教學深入、徹底,更使綜合實踐活動課題的選擇具有廣泛性。如結合語文的閲讀教學可開展閲讀實踐:國學學習實踐,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閲讀材料、開展大量語文閲讀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對各類讀物和閲讀活動的強烈興趣,使之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形成優良的閲讀品質,提高學生的閲讀水平和閲讀能力,可採用室內與室外相結合、個體與羣體相結合、小組與班級相結合等多種形式提供閲讀素材展開閲讀。 

2、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

現代生活,是學生學習的大舞台。但是很多學生對自己的生活熟視無睹,豐富多彩的生活對他們來説是平淡無奇的。這是因為他們對身邊的小事往往習以為常,見怪不怪。如果用研究的眼光看待、分析、認識身邊的小事,不僅會理解小事的教育意義,而且會提高思維的品質和研究習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使命。如開展賞識活動課:即通過多種形式開展賞識活動課,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正確賞識自己、賞識別人、賞識自我,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進而關注個人專長、能力、樹立自信心,賞識別人,讓孩子發現別人長處,學會與別人合作,發展學生合作過程中的人際溝通能力。 加強生命教育等重點項目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有效滲透和融合,使學校根據自身發展需要有選擇地創建課程與教學特色,如成功教學法。

3、與社會熱點問題相結合。

現在的學生不再是隻會讀書的機器了,他們關心國家大事,關注社會的焦點問題。對一些公眾現象,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他們渴望被大人們認同,希望得到和大人們一樣的成就。我們把社會熱點問題引入校園,指導他們採用具有個性化的方式展開深度探究,從而獲得自己獨創性的理解。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旨所在。如通過對自然界觀察、參觀、飼養、調查等多種形式,使學生懂得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珍愛生命,讓學生從人文景觀、自然景觀中獲得美的體驗。

4、與傳統節日相結合。

我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文化傳統的泱泱大國,在歷史長河中積澱下來的文化精髓是學生學習的極佳資源,為了讓學生記住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結合傳統的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如由中秋節、重陽節引申開來的以敬老愛老為主題系列活動。 

5、與學校工作及仙源靜文化、孝文化、雅文化、揚長教育相結合。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課程,雖然沒有固定的教材,但並不是沒有目標。而這些目標和要求往往也是學校廣播站欄目德育工作要達到的。因此,我們將綜合實踐活動的課題與學校德育活動和校本課程的開發結合起來,互相借鑑、互相滲透更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如結合國旗下的講話內容,開展行為習慣系列、文明道德系列、時事熱點系列、 自主管理系列等主題的綜合實踐活動。

六、課程學分評定原則

1、參與性。學生只有參與綜合實踐活動才能獲得相應學分。如發現學生並沒有參與研究性課題的研究,沒有達到規定的社區或農村服務和社會實踐時間。不能獲得規定學分。

2、過程性。要對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做出評價,課題的質量高低、結論的對與錯,社區或農村服務、社會實踐中的結果表現不影響學生獲得學分。

3、真實性。研究性課題必須是學生自己進行的,不能由家長或教師代替完成;社會或農村服務和社會實踐必須由服務社區或農村和實踐地負責人籤蓋章證明,如發現虛假現象,學校將作出扣除學分和其他相應處分。

4、激勵性。對學生的評價要多激勵、少批評,多引導、少説教,讓學生自主、自覺地完成活動任務。

5、全面性。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參與的熱情、對他人和社會的態度、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社會調查和社會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實驗設計和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創新精神,尤其在原有基礎上的發展與提高等等,都應該作為評價的重要內容。

6、規範性。學分的認定由學生互評,指導教師或管理教師初步認定考核,由學校學分認定機構認定學分,並提交分校教務處登記備案,教務處要建立相應的公示制度。

七、實施的配套工作:

1、學校提供一定的經費支持。

2、綜合實踐課程計入教師正常工作量。

3、強化安全意識,保障活動正常開展。

八、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組織與管理:

1、綜合實踐活動課程領導小組:

組 長:武家仿

副組長:邱定武、劉長春

成 員:武家鑄、王廷發、劉勛祥、盧進華、金耀軍

2、學分認定領導小組:

組 長:邱定武

副組長:武家鑄、王廷發、盧進華、金耀軍、劉勛祥

成 員:繆志芳、課題各指導教師、課題小組長

3、課題實施領導小組:

組 長:邱定武

副組長:武家鑄、王廷發、盧進華、金耀軍、劉勛祥

成 員:各科備課組長

仙源學校綜合實踐活動課專任教師 武家鑄 電話:13545949798

郵箱:qq908624781

仙源學校新課程改革領導小組

二oo九年九月

標籤: 實施方案 實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shishi/wxdmv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