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畢業論文 >開題報告 >

實驗型開題報告(精選4篇)

實驗型開題報告(精選4篇)

實驗型開題報告 篇1

一、論文選題的動因(背景或意義)

實驗型開題報告(精選4篇)

資金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企業集團作為若干企業組成的經濟聯合體,最重要的聯結紐帶是資金。在企業集團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理財目標的情況下,以資金管理為中心具有較為充分的理論依據與實踐依據。由於企業各方面生產經營活動的質量和效果都可以綜合地反映在資金運動中,有效合理地組織資金活動,對於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具有重要作用。企業只有加強資金管理,合理組織資金供應、降低資金成本、加快資金週轉、優化資金控制和監督機制,才能促進企業現金流的良性循環和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因此現代企業集團在資金管理方面選擇適當的資金管理模式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現實問題。

二、論文擬闡明的主要問題

本論文主要採用規範研究的邏輯方法,同時結合案例分析、數據分析、圖表分析進行了論證。本文的基本觀點是選擇合適的資金管理模式有利於企業集團的資金配置效率,有利於解決企業集團在資金管理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

三、論文提綱

(一)、企業集團資金管理概述

1.企業集團的概念與特徵;

2.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內容;

3.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目標;

4.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原則。

(二)、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模式分析——基於圖表

1.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常見模式

2.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模式優劣分析

(三)、企業集團資金管理所面臨的常見問題分析——基於案例和數據分析

1.資金散亂,使用效率低下;

2.監管不力,缺乏事前、事中的嚴格監督;

3.信息失真,難以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四)、解決企業集團資金管理問題的對策

1.實現資金的集中管理,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現金池先進管理技術介紹

2.探索多種監督方式,確保資金的安全和完整;

3.以先進的計算機技術為手段,健全財務規章制度,減少人為因素,實現高效率的信息化管理。

四、論文工作進度安排

序號論文各階段內容時間節點

1、選題

2、確定論文題目

3、開始寫開題報告

4、開始寫論文初稿

5、完成論文初稿

6、論文定稿

7、論文答辯

五、主要參考文獻及相關資料

[1]伍柏麟。中國企業集團論。[M],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年。

[2]袁琳。論企業集團化與財務管理集中化。[J],《會計之友》,20xx年第9期。

[3]馬學然。樹立資金管理的三個理念。[M],《經濟師》,20xx年第1期。

[4]趙東方。集團結算中心結算系統的構建。[J],《財會月刊》,20xx年第19期。

[5]任勇。財務結算中心:集團公司集中管理內部資金的有效方式。[J],《財會通訊》(綜合版),20xx年第13期。

[6]於增彪、樑文濤。現代公司預算編制起點。[J],《會計研究》,20xx年第8期。

[7]張芳。論企業集團的未來財務管理模式。[J],《上海會計》,20xx年第4期。

[8]陸正飛。論企業集團化與財務管理集中化。[J],《財會通訊》,20xx年第9期。

六、指導教師意見

是否同意學生進入論文寫作階段

指導教師(簽名):

實驗型開題報告 篇2

1、課題名稱:

數控銑牀及加工中心產品設計

2、選題理由

製造技術是各國經濟競爭的重要支柱之一,經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先進的製造技術,而機牀是機械製造技術重要的載體,它標誌着一個國家的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

機牀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先行部門,擔負這為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現代化技術裝備的任務,以1994年為例,全世界基礎的消費額達億美元。其中美國的消費額56億美元、中國億美元。所以,在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機牀工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機械製造業中,大批大量生產時採用專用機牀、組合機牀、專用自動線等並配以相應的工裝,這些設備的初期投資費用大、生產準備時間長,並且不適應產品的更新換代。單件小批生產時,由於產品多變而不宜採用專用機牀,特別是在國防、航空、航天和深潛的部門,其零件的精度要求非常高,幾何形狀也日趨複雜,且改型頻繁,生產週期短,這就要求迅速適應不同零件的加工。書空機牀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自動化機牀,它較好的解決了小批量、品種多變化、形狀複雜和精度高的零件的自動化加工問題。隨着計算機技術,特別是微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及其在數控機牀上的應用,機牀數控技術正從普通數控向計算機數控發展。一個國家數控機牀的擁有量(相對值),標誌着這個國家機械製造業的現代化程度。數控銑牀和加工中心因其特有的加工方式及其加工範圍廣在數控機牀中佔有重大的比例,因此研究《數控銑牀及加工中心產品設計》具有重大意義。

3、國內外研究現狀

當今世界,工業發達國家對機牀工業高度重視,競相發展機電一體化、高質量、高精、高效、自動化先進機牀,以加速工業和國民經濟的發展。長期以來,歐、美、亞在國際市場上相互展開激烈競爭,已形成一條無形戰線,特別是隨微電子、計算機技術的進步,數控機牀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加速發展,各方用户提出更多需求,早已成為四大國際機牀展上各國機牀製造商競相展示先進技術、爭奪用户、擴大市場的焦點。中國加入WTO後,正式參與世界市場激烈競爭,今後如何加強機牀工業實力、加速數控機牀產業發展,實是緊迫而又艱鉅的任務。數控機牀出現至今的50年,隨科技、特別是微電子、計算機技術的進步而不斷髮展。美、德、日三國是當今世上在數控機牀科研、設計、製造和使用上,技術最先進、經驗最多的國家。

例如:在19世紀初時是1mm級,到20世紀初時提高到了級。而近30年來,普通機械加工的精度已從提高到級,精密加工的精度已從1um級提高到級,超精密加工的精度已從0~級進入納米級。在表面粗糙度方面,日本用螢光碳素泡沫拋光劑和細微SiO2粉末拋光工作,成功獲得了小於的表面粗糙度。過去們只注意表面粗糙度、波度和紋理等表面特徵,忽視了表面之下範圍內的內部效應,即次表面效應對零件可靠性的影響。這方面尚需深入研究,採取相應措施,方能提高產品的質量和使用壽命及可靠性。

中國於1958年研製出第一台數控機牀,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兩大階段。在1958~1979年間為第一階段,從1979年至今為第二階段。第一階段中對數控機牀特點、發展條件缺乏認識,在人員素質差、基礎薄弱、配套件不過關的情況下,一哄而上又一鬨而下,曾三起三落、終因表現欠佳,無法用於生產而停頓。主要存在的問題是盲目性大,缺乏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在第二階段從日、德、美、西班牙先後引進數控系統技術,從日、美、德、意、英、法、瑞士、匈、奧、韓國、台灣省共11國(地區)引進數控機牀先進技術和合作、合資生產,解決了可靠性、穩定性問題,數控機牀開始正式生產和使用,並逐步向前發展。在20餘年間,數控機牀的設計和製造技術有較大提高,主要表現在三大方面:培訓一批設計、製造、使用和維護的人才;通過合作生產先進數控機牀,使設計、製造、使用水平大大提高,縮小了與世界先進技術的差距;通過利用國外先進元部件、數控系統配套,開始能自行設計及製造高速、高性能、五面或五軸聯動加工的數控機牀,供應國內市場的需求,但對關鍵技術的試驗、消化、掌握及創新卻較差。至今許多重要功能部件、自動化刀具、數控系統依靠國外技術支撐,不能獨立發展,基本上處於從仿製走向自行開發階段,與日本數控機牀的水平差距很大。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缺乏象日本“機電法”、“機信法”那樣的指引;嚴重缺乏各方面專家人才和熟練技術工人;缺少深入系統的科研工作;元部件和數控系統不配套;企業和專業間缺乏合作,基本上孤軍作戰,雖然廠多人眾,但形成不了合力。

4、研究內容:

(1)按圖紙要求制定真確的工藝方案

(2)選擇合理的刀具和切削工藝參數

(3)編寫數控加工程序

5、研究方法:

首先閲讀大量相關文獻資料,教材及新聞背景資料,包括機械製造的原理及方法,質量管理應用,數控機牀現有技術水準,國際水平探討方面的書籍,報刊。以瞭解可靠性的內容,質量管理的概況和數控機牀領域的基本知識體系。然後通過調研,進一步瞭解企業現狀及需求。接下來進行分析與設計。確定數據來源的真實準確。再進行系統設計由於現有設備所採用的是分析設計方法,因此可以首先對原有設備進行適當的測試與調試,然後使用快速原型方法來提高加工質量,等得到企業有效的反饋信息後再可以考慮用統計分析法和棕合法進行接下去的再分析,再設計

6、進展按排:

(1)準備階段(12月15日~12月30日)。蒐集有關資料,準備參考資料

(2)完成開題報告及論文大綱交老師批閲(1月1日~1月15日)

(3)依據論文大綱完成論文一稿交老師批閲(1月16日~3月10日)

(4)完成論文二稿交老師批閲(3月11日~4月10日)

(5)完成三稿(4月11日~4月30日)

(6)完成相關論文簡介、答辯提綱,準備答辯階段(5月1日~5月10日)

(7)畢業設計答辯階段(5月中旬)

7、主要參考資料:

(1)周昌治,楊忠鑑,趙之淵,陳廣凌,機械製造工藝學,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20xx年12月第6次印刷。

(2)張麗華,馬立克,數控編程與加工技術,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xx年7月第2版

(3)楊建明,數控加工工藝與編程,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xx年4月第3次印刷

(4)呂天玉,宮波,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xx年7月第3次印刷

(5)高波,機械製造基礎,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xx年8月第1次印刷

(6)黃鶴汀,王芙蓉,金屬切削機牀(上冊),機械工業出版社,20xx年7月第1版第10次印刷

實驗型開題報告 篇3

一、課題的選題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

當前,很多學生學習恐懼、厭倦,由此引發教育教學效果停滯不前,甚至下降。而與之相對的是眾多名師的課,卻是有聲有色,學生的積極性高,教育教學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學生創設,並不斷優化形式多樣的教學情境上,正是這些情境讓學生入迷入痴,學而不厭,讓學生身臨其境,流連忘懷,使學生產生濃厚興趣,激發學生向上的動力。可見,教師若要提高教育教學效果,就必須努力創設,不斷優化教學情境,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臨城縣各中國小正在開展“雙自主、四環節”教學法的研究和實施,導學案被引入課堂,要引導學生積極的開展探究合作,離不開情境教學,而且在國中課堂教學有效創設情境研究將極大地促進“雙自主、四環節”教學法實施,它必將大幅度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國內外的研究狀況

國內外對如何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研究的比較多,也取得了一些成果,有一些優秀的論文在報刊上發表,一些經驗也比較成功。但是,研究只停留在片面的角度,缺乏系統性。(例如:對如何創設問題情境研究較多。)而且,事例性較強,出現就課論課的情況,有的憑空猜想,缺乏依據,沒有從心理學,生理學等方面進行理論研究,缺乏一定的科學性。

(三)課題研究的意義

本課題旨在對如何“科學”創設教學情境,開展有效的情境教學進行研究。將從學科特點出發,通過對實驗情境、問題探究情境、生活情境、多媒體情境等各個方面進行有效性的創設研究,對課堂教學環節中情境的合理創設時機進行研究,從而對整個教材的情境教學有一個全面的把握和設計,使之更好的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服務。使情境素材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展開,使之真正發揮出課堂教學中激發、引導、促進、貫穿等作用,既激發興趣,又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提升能力。通過課題研究為平台,促進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創造性地開展各種教學活動,

改進和探索教學方法,實現課堂教學工作從經驗型向理論型轉變,使教學素材從零散性轉向系統性、科學性轉變,不斷調整和充實教學的內容,提高教師的教學素養,創建優秀教師羣體。

二、課題界定

情境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教育和心理學的基本原理,根據學生年齡和認知特點的不同,通過建立師生間、認知客體與認知主體之間的情感氛圍,創設適宜的學習環境,使教學在積極的情感和優化的環境中開展,讓學習者的情感活動參與認知活動,以期激活學習者的情境思維,從而在情境思維中獲得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一種教學活動。課堂教學如果沒有有效情境創設,難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難以保持學生長久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有的老師在教學中能注重創設各種情境,希望利用各種現實、生動、豐富的情境去激發學習者本身的積極參與、內化和吸收,滿足學生自我實現的需要,促進學生自我發展的變化過程。但是,由於缺乏對有效情境的把握,有些課堂教學中情境設置控制不當,在一堂課後學生的腦海中只留下情境,而沒有掌握相關的學科知識,這就是無效的情境教學。基於以上認識,

三、課題提出的理論依據

新課程理念下的三維目標要求。

教師明確三維目標中,知識與能力目標是“學會目標”是基礎,過程與方法是“會學目標,是靈魂,情感態度價值觀是“愛學目標,是動力,這三維目標缺一不可,相輔相成。因為樹立三維目標更能突出學生,淡化老師,為學生的個性張揚。蘇霍姻林斯基説過:“教師高度的語言,在極大程度上,決定學生在課堂上腦力勞動的效益。”

巴班斯基指出:“沒有教學方法上的豐富多彩,就沒有教學內容的現代化”。所以我們必須靈活多樣的變幻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時時地啟發學生豐富的聯想和想象,從而開發學生的智慧和潛能,進一步開展了有效教學達到了優化課堂教學,創設教學情境的目的。

四、課題的創新點

本課題有以下創新和突破:

(1)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實施“雙自主、四環節”教學法中進行創設情境有效性的研究,相輔相成,一舉多得,可以促進“雙自主、四環節”教學法的實施。

(2)課題研究和主題教研相結合,以本學科所研究的內容和縣主題教研相一致,和課題研究相一致,從主題教研中吸取營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五、本課題研究的基礎、保障條件

開展本課題研究具有以下有利條件:

實驗型開題報告 篇4

機械手是近幾十年發展起來一種高科技自動化生產設備,它對穩定、提高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改善勞動條件和產品的快速更新換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隨着工業機械化和自動化的發展以及氣動技術自身的一些優點,氣動機械手已經廣泛應用在生產自動化的各個行業。本文就氣動機械手的應用現狀和發展前景作了簡單概述。擴展我們的知識面和專業面,可以加強對自己的思維訓練和能力培養,還可以填補空白,提高生產效率,很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氣動機械手;研究方向;發展趨勢

1.機械手國內外發展現狀

工業機械手最早應用在汽車製造工業,常用於焊接、噴漆、上下料和搬運。工業機械手延伸和擴大了人的手足和大腦功能,它可替代人從事危險、有害、有毒、低温和高温等惡劣環境中工作:代替人完成繁重、單調重複勞動,提高勞動生產率,保證產品質量。目前主要應用與製造業中,特別是電器製造、汽車製造、塑料加工、通用機械製造及金屬加工等工業。工業機械手與數控加工中心,自動搬運小車與自動檢測系統可組成柔性製造系統和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實現生產自動化。隨着生產的發展,功能和性能的不斷改善和提高,機械手的應用領域日益擴大。

工業機械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展起來的,始於40年代的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搬運核原料的遙控機械操作手研究,它是一種主從型的控制系統.1958年美國聯合控制公司研製出第一台機械手。它的結構是:機體上安裝一回轉長臂,端部裝有電磁鐵的工件抓放機構,控制系統是示教型的;1962年,美國聯合控制公司在上述方案的基礎上,又試製成一台數控示教再現型機械手。運動系統仿造坦克炮塔,臂可以迴轉、俯仰、伸縮,用液壓驅動;控制系統用磁鼓做儲存裝置。不少球面座標式機械手就是在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同年該公司和普曼公司合併成為萬能制動公司,專門生產工業機械手.1962年美國機械鑄造公司也實驗成功一種叫Versatran機械手,原意是靈活搬運,可做點位和軌跡控制:該機械手的中央立柱可以迴轉、升降、伸縮,採用液壓驅動,控制系統也是示教再現型。雖然這2種機械手出現在六十年代初,但都是國外機械手發展的基礎。從60年代後期起,噴漆、弧焊工業機器人相繼在生產中開始應用.1978年美國Unimate公司和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聯合研製出一種Unimation—型工業機械手,裝有小型電子計算機進行控制,用於裝配作業。聯邦德國機器製造業是從1970年開始應用機械手,主要用於起重運輸、焊接和設備的上下料等作業:聯邦德國Kuka公司還生產一種點焊機械手,採用關節式結構和程序控制;日本是工業機器人發展最快,應用國家最多的國家,自1969年從美國引進兩種典型機械手後,開始大力從事機械手的研究,目前以成為世界上工業機械手應用最多的國家之一。前蘇聯自六十年代開始發展應用機械手,主要用於機械化、自動化程序較低、繁重單調、有害於健康的輔助性工作。

我國工業機械手的研究與開發始於20世紀70年代.1972年我國第一台機械手開發於上海,隨之全國各省都開始研製和應用機械手。從第七個五年計劃(1986-1990)開始,我國政府將工業機器人的發展列入其中,並且為此項目投入大量的資金,研究開發並且製造了一系列的工業機器人,有由北京機械自動化研究所設計製造的噴塗機器人,廣州機牀研究所和北京機牀研究所合作設計製造的點焊機器人,大連機牀研究所設計製造的氬弧焊機器人,瀋陽工業大學設計製造的裝卸載機器人等等。這些機器人的控制器,都是由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和北京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所開發的,同時一系列的機器人關鍵部件也被開發出來,如機器人專用軸承,減震齒輪,直流伺服電機,編碼器,DC——PWM等等。

我國的工業機械手發展主要是逐步擴大其應用範圍。在應用專業機械手的同時,相應的發展通用機械手,研製出示教式機械手、計算機控制機械手和組合式機械手等。可以將機械手各運動構件,如伸縮、擺動、升降、橫移、俯仰等機構,設計成典型的通用機構,以便根據不同的作業要求,選用不用的典型機構,組裝成各種用途的機械手,即便於設計製造,又便於跟換工件,擴大了應用範圍。

2.機械手構成與分類機械手主要由手部、運動機構和控制系統三大部分組成。

手部是用來抓持工件(或工具)的部件,根據被抓持物件的形狀、尺寸、重量、材料和作業要求而有多種結構形式,如夾持型、託持型和吸附型等。運動機構,使手部完成各種轉動(擺動)、移動或複合運動來實現規定的動作,改變被抓持物件的位置和姿勢。運動機構的升降、伸縮、旋轉等獨立運動方式,稱為機械手的自由度。為了抓取空間中任意位置和方位的物體,需有6個自由度。自由度是機械手設計的關鍵參數。自由度越多,機械手的靈活性越大,通用性越廣,其結構也越複雜。一般專用機械手有2~3個自由度。機械手的種類,按驅動方式可分為液壓式、氣動式、電動式、機械式機械手;按適用範圍可分為專用機械手和通用機械手兩種;按運動軌跡控制方式可分為點位控制和連續軌跡控制機械手等。

機械手通常用作機牀或其他機器的附加裝置,如在自動機牀或自動生產線上裝卸和傳遞工件,在加工中心中更換刀具等,一般沒有獨立的控制裝置。有些操作裝置需要由人直接操縱,如用於原子能部門操持危險物品的主從式操作手也常稱為機械手。機械手在鍛造工業中的應用能進一步發展鍛造設備的生產能力,改善熱、累等勞動條件。

3.氣動機械手的應用現狀

由於氣壓傳動系統使用安全、可靠,可以在高温、震動、易燃、易爆、多塵埃、強磁、輻射等惡劣環境下工作”’。而氣動機械手作為機械手的一種,它具有結構簡單、重量輕、動作迅速、平穩、可靠、節能和不污染環境、容易實現無級調速、易實現過載保護、易實現複雜的動作等優點。所以,氣動機械手被廣泛應用於汽車製造業、半導體及家電行業、化肥和化工,食品和藥品的包裝、精密儀器和軍事工業等。

現代汽車製造工廠的生產線,尤其是主要工藝的焊接生產線,大多采用了氣動機械手。車身在每個工序的移動;車身外殼被真空吸盤吸起和放下,在指定工位的夾緊和定位;點焊機焊頭的快速接近、減速軟着陸後的變壓控制點焊,都採用了各種特殊功能的氣動機械手。高頻率的點焊、力控的準確性及完成整個工序過程的高度自動化,堪稱是最有代表性的氣動機械手應用之一。

在彩電、冰箱等家用電器產品的裝配生產線上,在半導體芯片、印刷電路等各種電子產品的裝配流水線上,不僅可以看到各種大小不一、形狀不同的氣缸、氣爪,還可以看到許多靈巧的真空吸盤將一般氣爪很難抓起的顯像管、紙箱等物品輕輕地吸住,運送到指定目標位置。對加速度限制十分嚴格的芯片搬運系統,採用了平穩加速的SIN氣缸。

氣動機械手用於對食品行業的粉狀、粒狀、塊狀物料的自動計量包裝;用於煙草工業的自動捲煙和自動包裝等許多工序。如酒、油漆灌裝氣動機械手;自動加蓋、安裝和擰緊氣動機械手,牛奶盒裝箱氣動機械手等。

4.發展前景及方向

重複高精度

精度是指機器人、機械手到達指定點的精確程度,它與驅動器的分辨率以及反饋裝置有關。重複精度是指如果動作重複多次,機械手到達同樣位置的精確程度。重複精度比精度更重要,如果一個機器人定位不夠精確,通常會顯示一個固定的誤差,這個誤差是可以預測的,因此可以通過編程予以校正。重複精度限定的是一個隨機誤差的範圍,它通過一定次數地重複運行機器人來測定。隨着微電子技術和現代控制技術的發展,以及氣動伺服技術走出實驗室和氣動伺服定位系統的成套化。氣動機械手的重複精度將越來越高,它的應用領域也將更廣闊,如核工業和軍事工業等。

模塊化

有的公司把帶有系列導向驅動裝置的氣動機械手稱為簡單的傳輸技術,而把模塊化拼裝的氣動機械手稱為現代傳輸技術。模塊化拼裝的氣動機械手比組合導向驅動裝置更具靈活的安裝體系。它集成電接口和帶電纜及氣管的導向系統裝置,使機械手運動自如。由於模塊化氣動機械手的驅動部件採用了特殊設計的滾珠軸承,使它具有高剛性、高強度及精確的導向精度。優良的定位精度也是新一代氣動機械手的一個重要特點。模塊化氣動機械手使同一機械手可能由於應用不同的模塊而具有不同的功能,擴大了機械手的應用範圍,是氣動機械手的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智能閥島的出現對提高模塊化氣動機械手和氣動機器人的性能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支持作用。因為智能閥島本來就是模塊化的設備,特別是緊湊型CP閥島,它對分散上的集中控制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別對機械手中的移動模塊。

無給油化

為了適應食品、醫藥、生物工程、電子、紡織、精密儀器等行業的無污染要求,不加潤滑脂的不供油潤滑元件已經問世。隨着材料技術的進步,新型材料(如燒結金屬石墨材料)的出現,構造特殊、用自潤滑材料製造的無潤滑元件,不僅節省潤滑油、不污染環境,而且系統簡單、摩擦性能穩定、成本低、壽命長。

機電氣一體化

由“可編程序控制器-傳感器-氣動元件”組成的典型的控制系統仍然是自動化技術的重要方面;發展與電子技術相結合的自適應控制氣動元件,使氣動技術從“開關控制”進入到高精度的“反饋控制”;省配線的複合集成系統,不僅減少配線、配管和元件,而且拆裝簡單,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

而今,電磁閥的線圈功率越來越小,而PLC的輸出功率在增大,由PLC直接控制線圈變得越來越可能。氣動機械手、氣動控制越來越離不開PLC,而閥島技術的發展,又使PLC在氣動機械手、氣動控制中變得更加得心應手。

5.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在機械工業中,應用機械手的意義可以概括如下:

一、以提高生產過程中的自動化程度

應用機械手有利於實現材料的傳送、工件的裝卸、刀具的更換以及機器的裝配等的自動化的程度,從而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和降低生產成本。

二、以改善勞動條件,避免人身事故

在高温、高壓、低温、低壓、有灰塵、噪聲、臭味、有放射性或有其他毒性污染以及工作空間狹窄的場合中,用人手直接操作是有危險或根本不可能的,而應用機械手即可部分或全部代替人安全的完成作業,使勞動條件得以改善。

在一些簡單、重複,特別是較笨重的操作中,以機械手代替人進行工作,可以避免由於操作疲勞或疏忽而造成的人身事故。

三、可以減輕人力,並便於有節奏的生產

應用機械手代替人進行工作,這是直接減少人力的一個側面,同時由於應用機械手可以連續的`工作,這是減少人力的另一個側面。因此,在自動化機牀的綜合加工自動線上,目前幾乎都沒有機械手,以減少人力和更準確的控制生產的節拍,便於有節奏的進行工作生產。

綜上所述,有效的應用機械手,是發展機械工業的必然趨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iye/baogao/ozxo9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