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加快醫養結合模式調研報告

加快醫養結合模式調研報告

醫養結合模式是為了解決老年人養老服務和醫療保障問題,一種“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應運而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醫養結合模式調研報告,歡迎大家閲讀。

加快醫養結合模式調研報告

醫養結合調研報告(一)

隨着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養老觀念的轉變,老年人在養老機構養老,除了日常生活照料外,更關注疾病治療、身心健康和精神生活等問題。及時有效地獲得醫療保健和養老服務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重要保障。通過對養老和醫療服務資源優化配置,一方面養老機構能共享醫療資源,提高養老護理水平;另一方面醫療資源可實現最大化利用。老年人不僅得到養老服務,而且還能獲得醫療救助和醫療保險,從而緩解當前“養老難”和“看病難”的問題。

為積極探索養老服務新模式,促進養老和醫療跨行業發展,近期,省發展改革委深入合肥、六安等地,針對“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省“醫養結合”養老新模式剛剛起步

目前,全省共有各類養老機構2370家。這些養老機構基本上只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務,缺乏專業醫療救助能力,不能提供正規的醫療服務。而當前現實情況是:全國有失能半失能老人3000多萬,其中我省有170萬左右,這些老年人很多需要入住養老機構或醫療機構,隨時需要專業化養老和醫療服務。當前我省醫療機構牀位十分緊張,許多老年人大都是慢性病,醫院不可能將有限的牀位長期給這些老年人使用。而我省能提供專業化醫療服務的養老機構佔全省總數不足1%,醫療保障問題在養老服務業中表現得越來越突出。由於不能提供專業化醫療服務,給老年人及其家屬帶來許多困難和精神壓力。

為了解決老年人養老服務和醫療保障問題,一種“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應運而生。近年來,我省緊緊抓住國家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試點省契機,部分養老、醫療機構大膽創新,敢於嘗試,充分發揮現有醫療資源優勢,建設集醫療、護理、康復為一體的“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如合肥市九久夕陽紅老年護理院利用三裏街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醫療資源,投資500萬元,把三裏街養老機構改造成為“醫養結合”老年護理院,擁有牀位260張,主要收住失能半失能老人,牀位使用率超過100%。合肥市濱湖醫院是一所綜合性醫院,依託雄厚的醫療設備、人才技術等優勢,2019年3月建立了集醫療、護理、康復、健康教育、臨終關懷為一體的“醫養結合”老年科,擁有牀位236張,牀位使用率達到90%以上。該院針對不同類型的老人實施自理型、半自理型、全護理型和臨終關懷四種類型的個性化養老服務。此外,安徽省鍼灸醫院利用中醫鍼灸優勢,六安市金安區人民醫院利用社區門診醫療技術,正在加快建設“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目前,這種“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受到老人特別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及其家屬的歡迎,牀位供不應求。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在運營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在醫保政策方面。入住“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的老人醫保費用難以全部報銷。如,入住合肥市濱湖醫院老年科的老年人,屬於合肥市職工醫保、新農合只能報銷部分護理費,屬於省直單位醫保、工傷等其他醫保不能報銷。二是在養老服務政策方面。“醫養結合”養老機構難以享受政府對養老服務業的扶持政策。如,民政部門雖然給合肥市濱湖醫院頒發了《社會福利機構設置批准證書》,使其有從事養老服務資格,但由於政策問題,醫院得不到地方政府在養老牀位和運營補貼等方面政策支持。三是在人才政策方面。老年人護理特別是對失能半失能老人的護理有一定的專業性和特殊性,目前一線護理人員和專業養老服務管理人員十分短缺,難以為老人提供專業康復保健、健康諮詢等服務。同時,專業化護理人員不願從事養老護理。

三、主要經驗和啟示

儘管“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在運營過程中遇到一些問題,但隨着“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的蓬勃發展,也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示。

1.社會現實迫切需要。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2019年60歲及以上老年人達到1.85億,佔總人口13.7%,其中65歲及以上老人達到1.23億,佔總人口9.1%。2019年我省60歲以上人口1000.8萬人,佔總人口15.6%,其中65歲以上人口達664.8萬,佔總人口9.7%。人口老齡化問題日趨嚴峻,醫療保障成為老人入住養老機構重要考慮因素,當前,越來越多的失能半失能老人迫切希望住進“醫養結合”養老機構。

2.充分整合資源。“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可以利用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各種資源,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入住老年人提供舒適養老和優質醫療服務。

3.緩解“養老難”和“看病難”問題。在“醫養結合”養老機構,一方面緩解當前“養老難”問題,另一方面老年人既能養老,又能共享醫療資源,緩解了“看病難”問題。同時,老年人的治療費用還可以通過醫保報銷一部分,減輕了老年人看病費用。

四、政策建議

“醫養結合”新型養老模式將會成為未來養老服務業發展方向,為更好推進這種模式養老機構建設,應儘快研究出台相關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提升養老業整體服務水平。

1.加快制定政策措施。養老政策方面,明確規定“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可以享受國家和省關於養老服務業的各種優惠政策,包括牀位和運營補貼等;醫保政策方面,相關部門完善醫保有關政策措施,將“醫養結合”養老機構納入醫保範圍,並提高醫保報銷比例和擴大醫保報銷範圍;土地政策方面,優先保障“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建設用地,對新建項目建設用地採取劃撥方式,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只能用於養老公益性事業,不得用於其他用途。此外,“醫養結合”是一種新的養老模式,要從制度上加以規範,要有嚴格的准入制度,制定建設標準和合理收費標準,對設備配置、醫療水平等方面要有明確要求。

2.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積極爭取國家中央補助資金支持,重點向“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傾斜;各級政府設立養老扶持專項資金支持建設;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向“醫養結合”養老機構。金融部門加大對“醫養結合”養老機構人信貸支持,放寬貸款條件,提供優惠利率。

3.鼓勵集團化發展。鼓勵養老和醫療機構結合走集團化發展道路,有利於融合資源,充分發揮整體優勢。一方面鼓勵大型和綜合型醫療機構依託現有的醫療資源,興辦養老服務機構;另一方面鼓勵有條件的養老機構,設立醫療機構,提供專業化醫療服務,建立醫療型護理院。合肥九久夕陽紅集團就是從一家民辦老年福利服務機構發展起來,經過多年努力,逐漸發展成為擁有7所老年公寓、2所學校、1個職業培訓學校等集團化企業。合肥濱湖醫院屬於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集團,該集團也是擁有多家醫療機構,目前正建設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老年護理中心,正在向醫療、養老集團化發展。

4.明確服務對象和內容。“醫養結合”養老機構重點收住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包括有急性和慢性病的老年人,肢體殘疾和卧牀不起的老年人以及高齡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等。這些老年人除了需要生活照料外,更重要的隨時都需要醫療保障、康復保健等服務。

5.創新管理模式。努力打破行業界限,大力發展跨部門、跨行業的養老機構。管理模式上要積極創新,可以通過公共招標、委託管理等形式,引進有先進養老服務管理經驗和先進醫療、康復技術及設備的專業機構經營,以提高養老專業化護理水平。

6.加強護理人員培訓。要充分利用現有的養老、醫療等機構培訓一線護理人員;鼓勵高校、中職學校開設老年護理和管理專業,培養老年護理和管理專業人才。此外,還要發揮各類社會培訓機構培養養老服務人員,通過多渠道、多形式的培養養老服務人才,緩解當前一線專業護理人員和管理人員短缺問題。

醫養結合調研報告(二)

為了解我市醫療衞生與養老服務結合工作開展情況,探討如何更好地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醫療衞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指導意見》,去年11月20日起,市人大工作研究會鮑小如、吳新太、鄭繼忠等一行,採取實地走訪、座談交流等多種方式,先後深入到市老年公寓、屯溪康樂老年公寓、徽州區市第三人民醫院、黃山區孝為先老年公寓、屯溪區藍天夕陽紅護養院、昱中社區陽光養老樂園服務中心和定位呼叫平台等處,瞭解我市養老事業和“醫養結合”的現狀 ,還到東至縣中醫院老年養護中心參觀考察了他們推進“醫養結合”的先進經驗。通過調研,初步瞭解了我市養老和老年醫療服務現狀,並就我市如何貫徹國務院辦公廳的《指導意見》與有關部門進行了多層面多角度探討。現將有關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養老服務與醫療保健事業發展的現狀

“xx”期間,我市各級黨委政府十分重視養老和醫療保健事業的發展,全市養老敬老機構形式多樣,發展較好。有公辦區縣級養老院7家,公建民營養老機構2家,社會辦養老機構17家,鄉鎮敬老院71家,醫養結合醫院2家,共有養老牀位8023張,同時,為城鄉60歲以上老人發放了老年津貼,可以説基本上實現了“老有所養”全覆蓋。全市醫療衞生事業也得到了長足發展。市區縣人民醫院、中醫院、精神病院、婦幼保健院大部分得到了擴建、改建和重建,鄉鎮衞生院、村醫務室面貌得到全面改善,公立醫院改革全面推進,城鄉醫保、大病救助全面實施,“老有所醫”同樣也實現了全覆蓋。“醫養結合”方面,也湧現出一些好的典型,儘管不完善,但是確實是我市醫養結合的有益探索。

1、政府主管,公立醫院醫養一體型。如黃山市三院(徽州區人民醫院)今年5月開設老年病科,設置病牀44張,已接收一般敬老院無法承擔的失能、半失能老人150人次。其做法是:老人處在病態時,辦理住院手續,即為“醫”,按住院收費,有醫保的按規定報銷醫療費用;當病情穩定,處於恢復期時,轉為“養”,按託老模式,自理規定養護費用。市三院的做法,積極探索出了一條“醫養結合”模式的新路。

2、政府主辦,社會機構託管型。如市老年公寓和黃山區孝為先養生療養服務中心,是民政部門投資的公建民營的養老機構,條件設備齊全,服務規範,收費合理,而且還自聘了醫護人員,

解決老人簡單的小病處理,是有條件的老人養老的好去處。

3.政府主辦,社區服務普惠型。如屯溪昱中街道辦事處與黃山市“撥撥就靈信息化服務中心”共同興辦的陽光養老樂園和智能信息化養老定位呼叫機系統,把社區老人居家養老工作做的很細很紮實,不僅開展日間託老服務,而且利用定位呼叫平台,通過養老定位呼叫機,及時瞭解老人居家養老時醫療保健需求和安全急救,還延伸至生活照料和家政服務,提供了快捷方便的現代化居家養老服務。

4、政府主辦,鄉鎮五保老人全託型。以黃山區甘棠鎮敬老院為代表的我市各鄉鎮敬老院絕大多數食宿條件改善,管理服務到位,和

當地衞生院建立聯繫,定期為老人體檢,做到小病不出院,五保户都能在敬老院頤養天年。

5、社會主辦,民營醫院醫養一體型。 如民營的黃山屯溪藍天夕陽紅護養院從2019年起就收治老人。他們的想法就是:要把躺在牀上的,讓他坐起來,把能坐的要讓他站起來,把能站的要讓他走起來,收費不高,贏得不少老年病人的讚許。

6、社會投資,民政扶持專業養老型。市康樂老年公寓是民辦養老福利機構,利用舊廠房改造而成。設有康樂愛心護理院等300個牀位, 地處市內,交通方便,服務周到,價格低廉,一般羣眾能接受。

二、開展“醫養結合”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儘管我市老年醫療、養老事業和“醫養結合”上呈現了一些好的典型,但與當前飛快到來的社會老年化需求相比,無論在機構、牀位數量,還是在服務質量、醫養水平上還不能滿足需要,特別是“醫養結合”工作上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具體表現在:

1.受現有的醫、養體制和機制制約,醫養難“結合”。現有的體制和機制是民政系統“管養老不醫護”,而衞生醫療系統則是“管醫療不養老”,養老和醫護兩張皮,經費專列,專款專用,治病的“醫保錢”只能花在醫院,老年人在養老機構中就醫費用,則無法在醫保報銷。就是像市三院這樣改革創新,利用資源,有病看病,無病療養,各計各帳,但是醫養不結合,醫保結算還是很麻煩。在機構養老院或敬老院的老人有病又必須到醫院去治,慢性病在養老院長期療養,醫療費是不能報銷的。

2.在養老機構和牀位不足的同時,託老養護費用高,使得機構養老入住率不高 。據民政部統計,到2019年底,我市 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6.6萬人 ,其中70、80歲以上老人為10.37萬和3.6萬人,

空巢老年人數達10.64萬人,高齡人口中患慢性病需要長期護理的有2.5萬人。按講,我市養老院市場需求很大。但是,由於現有的養老機構牀位費、護理費過高,尤其是失能、半失能老人,護理費用更高,社會大部分低收入工薪階層老人承受不了,不敢問津。造成不少低收入慢性病老人不得不留在家中,得不到專業的護理服務。市三院老年科44張牀位,常住30人,大多是離退休老人;市老年公寓是國家投資,設有250個牀位,目前入住131人,基本也都是離退休老人;黃山區孝為先養老院也是國家投資,設有牀位160個,入住老人才20多位。

3.社區醫療、養老服務機構缺乏優質醫療資源。在社區居家養老中,老年人除日常護理、慢性病管理、康復、健康教育和諮詢以及中醫保健服務外,急需的是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在生活照料和康復護理等多方面服務。但是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僅能開展一般門診服務和公共衞生服務為主,均沒有深入居家養老服務,不能滿足患慢性病的老年人的康復療養需求。已經設置的社區養老服務通常只能提供日間照料功能,缺乏內設醫務室和醫療設備,養護人員技術水平也不高,且沒有和醫療機構對接。

4.大多機構養老醫護專業人才缺乏,不能適應“醫養結合”發展需求 。目前老年人護理,除各綜合醫院外,大多養老機構醫護人員都是從已退休基層醫務人員中聘請,年齡大,專業水平有限,加上醫療設備簡單,只能進行一般醫護處理,不能進行專業醫療和急病搶救服務。特別是失能老人的專業護理和處置慢性病,目前養老機構醫護人員醫技遠跟不上需要。綜合醫院老人住院的社會陪護,價格高昂,更是令人不堪負擔,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問題。

5.醫療機構支持養老服務困難。 目前,診療水平高,信譽好的市縣醫院,本身醫療資源十分緊張,老年病人康復治療時間長,週轉慢,效益低,加之醫患關係、醫療糾紛等潛在風險,醫院開展老年病療養,經濟效益遠低於正常醫治 ,又得不到民政部門的牀位補貼,難以收治老年康復病人。“醫養結合”關係如不建立,醫療機構很難為養老提供全面、及時、有效的醫療支持。

三、加快推進我市“醫養結合”的幾點建議

隨着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健康與養老服務需求越來越迫切。加快推進“醫養結合”型養老模式建設,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建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發展養老服務產業”要求,也是發展養老服務業和健康服務業的重要任務, 更是讓老年人及時有效地獲得醫療護理、安度晚年的重要保障。國務院順應民意,批轉九部委《關於推進醫療衞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指導意見》,是利國利民的民生工程。加快推進我市“醫養融合”,對於提升全民健康素質,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養老問題,是家事也是國事。“醫養結合”是改革創新的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體制不順,不解決制約“醫養結合”的體制問題,醫養融合就難以實行。市區縣要吃透和掌握中央精神,成立強有力的“醫養結合”工作領導機構,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勇於創新,破解難題,把落實“醫養結合”工作列為2019年我市民生工作之一 ,確保“醫養結合”工作順利進行。

為加快推進我市“醫養結合”工作,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1. 首先應將“醫養結合”發展納入全市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十三五”規劃。要進一步摸清家底,着力構建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化運作的“醫養結合”發展體系,統籌做好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建設的規劃銜接。各地首先應將“醫養結合”發展納入全市國民經濟發展的“十三五”規劃,摸清家底,在制定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時,應考慮完善醫療養老設施佈局,確保養老、醫療設施建設用地;土地、規劃、財政、社保、民政、衞生、教育等相關部門都要在規劃中關注“醫養結合”的短板,做好“醫養結合”建設用地的落實、行政許可受理、專業技能培訓、“醫養結合”設施的牀位建設和運營補貼資金的統籌安排 。

2. 加快推進“醫養結合”工作,全面實現“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

一是機構養老、敬老院要建立醫務室 。機構養老是是專業化的養老服務,也是“醫養結合”的最佳載體。我市兩處公建民營養老機構條件具備,只要注入醫療機構, 就能實現有效的“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建議民政、衞生部門和經營者按照國務院文件精神,顧全大局,精心操作,精準謀劃,選派精幹醫務人員,進駐養老機構,開展醫養工作。區縣公辦養老院必須設立醫務室,鄉鎮醫院要為敬老院提供及時優質醫療服務,解決孤寡老人的醫療護理。 各級衞生部門應對機構養老辦醫療服務給予大力支持,條件具備的,要及時為其辦理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醫保主管部門對上述機構發生的醫療費用,按照老人蔘加的城鄉基本醫療保險的規定結算。鼓勵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的醫生到具備養醫融合條件的服務機構開展多點執業。

建議市二院新址搬遷要抓緊進行,以便市老年公寓、屯溪社會福利中心老年人可以就近就醫,建立醫養兩家“醫養結合”關係。

二是綜合醫院要以人為本,延伸養老服務。開設老年病區,做好老年康復治療。在綜合醫院窗口要設置“老年人優先”標誌,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門診、住院陪同服務,在醫療服務中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體現愛老、敬老的良好風尚。民政部門要按規定,對開展“醫養結合”的綜合醫院,給予牀位補助。

三是基層社區要依託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基本醫療康復服務。基層社區是養老事業的必要補充。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要以包片的形式,明確責任,一對一的對區域內的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等精準服務。每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要定期為老年人提供健康體格檢查,為老年人建立健康檔案,掌握健康動態信息,開展健康教育、查詢和健康評估。要創造條件開設家庭病牀,為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基本醫療康復服務。

為解決大多數居家養老的人員急病呼救、急事求援,建議在全市推廣屯溪昱中陽光養老樂園和智能信息化養老定位呼叫機系統,解決

轄區內居家養老的醫療保健、定位急救問題。政府應當安排專項資金,予以支持,電信部門要積極配合,給予優惠。

四是開展“醫療衞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工作”試點工作。建議市政府選擇一家醫院作為黃山市“醫養結合”的老年病醫院或康復醫院試點,為全市“醫養結合”做示範。 “醫養結合”試點工作由市民政局和市衞計委負責協同相關區縣組織實施。各區縣也應展“醫療衞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工作”試點工作,及時總結經驗,不斷完善。

3. 加快研究制定相關政策,促進社會資本和醫療衞生資源進入“醫養結合”機構機構,推動“醫養結合”發展。

要按照國務院《指導意見》精神,鼓勵社會資本投資興辦“醫養結合”機構。加快研究制定扶持社會資本投資興辦的護理型養老機構建設的政策。在建設補貼、運營補貼、定點醫療等政策上要予以傾斜,逐年增加。政府職能部門要進一步加強橫向聯繫,打破條塊分割,統一制定和完善機構設置標準、從業人員上崗標準、服務標準和管理規範,建立健全機構評估制度,設定和退出機制。同時整合民政、衞生醫保部門的相應資金,形成統一的支付體系,對“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給予整體的資金扶持。要鼓勵醫療機構內優秀的執業醫師和執業護士到“醫養結合”機構中輪崗服務,對派駐“醫養結合”機構的醫務人員,職稱評定、工資待遇福利不變,積極支持引導養老護理員參加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培訓,要研究養老機構護理人員崗位補貼規定。市職業技術學院要研究學科設置,加快對“醫養結合”醫護人員尤其是護理人員的培養。“醫養結合”護理機構及其醫護人員應納入衞生部門統一管理,在資格認定、職稱評定、技術准入和推薦評先評優等方面,與公辦醫療機構享有同等待遇。

4.要完善財政和醫保扶持機制。

除繼續落實並逐步提高養老機構和“醫養結合”的老年病牀一次性牀位建設補助,嚴格執行養老機構和“醫養結合”的老年病區運營補助扶持政策。要適時提高“醫養結合”的老年病區醫保護理人員補助標準外。要學習借鑑青島市做法,通過建立長期醫療護理保險制度,對包括臨終關懷的老年人,以及需要家庭護理、社區護理和醫院專門護理的老年人,由結餘的醫保基金當中調劑出一部分資金給予一定比例的報銷,或向醫療機構購買護理服務。要認真研究醫院陪護人員的社會工資標準,應規定上限標準,或參照一些城市的做法,合併護理,以有效減輕老年人住院家庭的經濟負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pzky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