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醫養結合模式調研報告

醫養結合模式調研報告

醫養結合服務面向所有老年人,重點面向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蒐集的醫養結合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醫養結合模式調研報告

全面推進醫療衞生和養老服務融合發展,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重要舉措,也是實現廣大老年人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必要條件。為創新發展我市醫養結合模式,根據《中共郴州市委關於批轉〈政協郴州市委員會20**年工作要點〉的通知》(郴委〔20**〕3號)安排,市政協副主席王東、熊波帶領市政協文教衞體委及部分委員、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赴山東青島、江蘇無錫進行考察學習,並赴部分縣市區開展了實地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醫養結合工作的現狀

“醫養結合”是區別於傳統的單純為老年人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養老服務,它將老年人健康醫療服務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是養老服務的充實和提高。醫養結合服務面向所有老年人,重點面向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其方式主要有三種,即養老機構或社區增設醫療機構、醫療機構內設養老機構、養老機構或社區與醫療機構聯合。我市在推進醫養結合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黨政重視程度在不斷加深

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在加強我市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一系列健全養老服務體系的政策文件相繼出台,養老服務機構的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居家養老服務不斷規範,基層老年協會覆蓋率達到了90%以上,財政投入力度也在逐步加大,截至2019年底,全市財政共投入1.16億元用於公辦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這些都為推進醫養結合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就醫養結合方面而言,我市先後出台了《關於深入開展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工作的通知》(郴政辦函〔2019〕171號)、《郴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郴政發〔2019〕4號)等文件,明確提出要推進醫療衞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現階段,市委辦正牽頭開展“關於健全我市健康養老服務”的調研,醫養結合作為健康養老的重要組成也將得到進一步的重視。

(二)注重醫養結合的養老服務機構已成為市場趨勢

目前我市民營養老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注重醫養結合的老年公寓、托老中心已成為市場投資主流。如在建的太陽城社會福利中心總投資4900萬元,牀位1100張,計劃打造成中國社區養老示範基地和湖南省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的標杆;在建的桂陽融康樂健康養老養生產業園,總投資2億元,集3200張牀位的老年公寓、老年康復醫院、老年運動廣場、老年大學等配套設施於一體;北湖區頤心護理中心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養護工作做出了較好的探索;還有在建的北湖區老年公寓、“福地仙都老年公寓”、十八泉老年公寓、鳴九老年公寓等,都不同程度地向着醫療服務領域拓展。

(三)社會力量的參與程度在不斷提高

近幾年來,我市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積極性在不斷提高。社會組織和家政、物業等企業開始參與到居家養老服務行業,公辦民營、委託經營等居家養老服務模式不斷湧現,專業養老機構和服務隊伍加入到了居家養老服務行列,居家養老服務水平和質量得到了提高。如青年路社區、振興社區,就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與小區物業管理中心有機結合的典型。

二、我市發展醫養結合的必要性與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老齡化趨勢明顯給養老服務工作增加了壓力

按照通行的國際標準(60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7%)計算,我市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已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目前我市人口老齡化呈現如下特點:一是老年人口基數大。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我市60週歲以上老年人口為70.24萬,佔全市總人口的14.52%,高於國際老齡化水平。二是高齡老人數量多。我市80週歲以上高齡老人為10.26萬,佔老年人口的14.6%。三是人口老齡化速度快。預計到2020年,我市60週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85萬,屆時將佔全市總人口的18%。四是空巢老人比例高。2019年我市空巢老人為28.48萬,其中城市空巢老人為10.16萬,農村空巢老人為18.32萬。我市老年化趨勢明顯伴隨而來的是老年人健康和照護問題的增多,老年人患病率高、患病種類多、患病時間長、併發症多、治療難度高,對長期醫療護理服務的需要尤為迫切,且呈逐漸擴大趨勢。

(二)養老機構無能力提供醫護服務

我市養老服務機構仍停留在傳統的養老服務模式階段,僅提供簡單的吃住和日常生活照料服務,大部分沒有配備醫務室和醫務護理人員,更無能力單獨設置醫療機構,增加了入住老人的就醫成本與負擔。部分養老機構出於規避風險的考慮,只接收生活能夠自理的老年人,將失能、失智老年人排斥在外,導致養老機構的覆蓋人羣出現結構性缺陷。個別能夠提供護理服務的養老機構收費偏高,較高的費用將低收入家庭需要醫養結合服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排除在外。此外,養老機構的護理人員多為城市下崗工人、進城務工人員,年齡普遍偏大,文化水平不高,多數沒有經過有關部門的專業培訓,缺乏專業的管理、護理知識及技能,難以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元化養老需求,影響了服務項目、內容的擴展以及服務質量的提高。

(三)醫療機構參與養老服務的程度不夠

我市的醫療機構和養老機構相互獨立、自成系統,綜合能力強的大型醫院由於自身醫療資源緊張,加之醫患關係、醫療糾紛和養老行業的低利潤等因素,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常規醫療上,不願參與養老領域。目前我市醫療機構中僅有市精神病院開設了老年病中心,僅限於收治以老年性痴呆患者為對象的老年人,而且僅有50張牀位,常年處於預約候診狀態,預約時間長的達一年以上,供求矛盾十分突出。市精神病院規劃籌建的康復中心一期工程由於各種原因未能動工。而由第一人民醫院開設的郴州市老年人康復醫院,目前處於在建狀態,還未能發揮作用。雖然大型醫療機構無法提供細緻的生活護理,但可以使用醫保,而且老年人一旦出現緊急情況也可得到及時治療,導致老年人頻繁“押牀”現象。這加劇了大型醫療機構醫療資源的緊缺,使得許多真正需要住院的老年人住不進來,錯過了最佳治療期,並且導致醫療資源未能得到有效利用。

(四)社區、家庭養老負擔較重

一方面,受獨生子女政策等因素影響,家庭中能夠分擔老年人照料任務的成員減少了,而照料負擔增加了。同時,老年人與成家子女居住的比例降低導致一部分老年人很難得到家庭的及時照顧,即便老年人與子女居住在一起,由於子女疲於應付學習、工作任務和撫養下一代,也無暇顧及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情感交流和社會參與等方面的需求,尤其對失能和半失能老人的醫療、護理、康復和臨終關懷等特殊需求更是無能為力。在家庭照料功能大幅度削弱的背景下,如何承接家庭溢出的養老功能,是目前急需解決的難題。另一方面,由於受傳統醫療保障模式的限制,我市基本醫療保險主要保障參保人住院治療、門診大病治療的費用,社區和家庭的醫療護理保障尚屬空白。這種現狀給長期患慢疾病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患者和家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和陪護壓力,而且給醫療保險基金帶來了巨大的支付壓力。同時,社區、家庭養老的資源整合不夠,家庭聘請陪護人員費用高昂,難以長期維繫。在養老服務信息化建設方面,雖然個別縣市區如甦仙區已啟動了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化試點,但社區養老的信息平台建設整體滯後,信息平台功能發揮不明顯,缺乏醫療、衞生等相關部門的支持,資源整合不夠。

三、創新發展我市醫養結合模式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政策幫扶。進一步清醒認識到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嚴峻性、特殊性和緊迫性,統籌居家與機構、城市和農村、醫療與養老領域的互動發展,將醫養融合工作擺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中來認識,促進醫療衞生資源進入養老機構、社區和居民家庭,推動醫養融合發展。一是嚴格落實(郴政發〔2019〕4號)文件中每收住一名60歲以上本市户籍老人給予每月50元運營補貼等相關補助標準,借鑑長沙、青島等地做法,對民辦養老機構每張牀位的一次性補助提高到10000元。二是積極為養老機構申請設立醫療機構和申請醫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提供便捷服務,做到優先受理、優先審核,對符合條件的,優先納入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範圍;指導和支持養老機構建立符合要求的醫療機構,進一步簡化對康復醫院、老年病醫院、臨終關懷醫院、護理院等緊缺型醫療機構的立項、開辦、執業資格等審批手續。三是積極推進醫養結合向居家養老延伸。充分借鑑無錫市“虛擬養老院”建設的相關經驗,建立居家養老服務平台,實行會員制客户准入管理,通過對客户生活需求進行分析,自動生成客户所需服務項目,經客户確認後,養老服務中心指派服務商為客户提供上門服務,讓老年人通過一個電話或網絡指令,就能足不出户地享受到生活照料、居家安防、康復護理、精神關愛等各種養老服務。

(二)加強管理的融合。醫養結合涉及到多個部門的職能,需相互配合,協調推進。衞生、社保、民政等職能部門需進一步加強橫向聯繫,打破條塊分割,消除部門結構性的、組織性的、財務性的界限。建議成立全市醫養結合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和完善統一具體的機構建設標準、設施標準、從業人員上崗標準、服務標準和管理標準。同時,建立相對集中、統一和獨立的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支付機構,整合各職能部門的相應資金,如衞生部門用於社區的預防保健經費、醫保費用中支付於醫療機構和家庭病牀的老年人醫療項目經費,以及民政部門用於機構養老和居家養老服務的補貼等,形成統一的支付體系,對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給予資金的整體扶持。

(三)加強機構的融合。一是支持養老機構開展醫療服務,推進養老機構配備醫務室和醫護人員,支持有條件的自辦醫療服務機構,讓入住老人享受專業、周到的醫療保健服務。二是鼓勵我市有條件的綜合醫院開設老年病房,增加老年病牀數量,開展老年康復業務,做好老年慢性病防治和康復護理。鼓勵部分一、二級醫院和專科醫院轉型為老年病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三是探索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合作新模式,支持鼓勵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等建立醫療服務協作關係,積極落實國家衞計委《關於推進和規範醫師多點執業的若干意見》精神,通過主動服務、上門服務、預約服務等方式,提供公共衞生和基本醫療服務,為老年人就醫提供便利和保障。四是引導建設醫養融合型服務機構,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集中護理、穩定期居家照料的一體化醫養融合服務。出台扶持和發展護理院及護理型養老機構建設的政策,取消不必要的限制條件。對社會資本投資興辦的護理型養老機構,在建設補貼、運營補貼、定點醫療等政策上要予以傾斜,鼓勵招錄公益性崗位,放開定價機制,充分發揮市場的自我調節作用。鼓勵新開發住宅配套建設醫養融合服務設施,為社區老人提供完備的醫養融合服務。

(四)加強保險機制的融合。理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長期護理保險之間的關係,明確各險種的責任,整合和銜接三者功能,避免功能重疊和錯位,促使其各盡其能,相互配合。充分借鑑山東青島市完善護理保險機制工作的經驗,將殘疾、失能、半失能等需長期護理的參保老年人的醫療費和護理費納入護理保險基金支付範圍,不同的護理方式對應不同的基金和個人支付方式,實行保險經辦機構與定點護理機構之間“定額包乾結算,超支不補”的控費管理辦法。建議在我市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調研,做好與醫保政策的有效銜接,在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框架內完善護理保險制度。着眼於公平、公正,確保制度的“全覆蓋”;着眼於可持續,建立來源穩定且相對獨立的護理保險資金,依託醫保基金,形成個人、政府、保險公司共同承擔的合力;着眼於保基本,合理確定護理保險待遇標準和結算方式,增強失能老人護理消費能力;着眼於專業化,建立嚴格的護理服務機構准入制度。建立老年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制度,為全市“三無”老人、五保老人、重點優撫對象、低保老人、失獨老人等“五類”特困老人購買老年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並鼓勵引導社會老年人自願參加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提高老年人的抗風險能力。

(五)加強人才的融合。鼓勵醫療機構內優秀的執業醫師和執業護士到養老機構中輪崗服務,並給予相應的特殊崗位補貼。鼓勵湘南學院護理專業的在校學生到養老服務機構實習。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及其醫護人員應納入衞生部門統一管理,在資格認定、職稱評定、技術准入和推薦評優等方面,與其他醫療機構同等對待。積極引導養老服務護理員參加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培訓,對取得國家養老護理員技師、高級工、中級工、初級工職業資格證書,在養老機構護理崗位連續從業2年以上的人員,分別給予相應數額的一次性補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473x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