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相城區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情況調研報告

相城區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情況調研報告

相城區作為蘇州市區的北大門,自XX年建區以來,經濟發展保持了較快的發展勢頭,城市建設日新月異,“水城、花城、商城和最佳生態休閒人居城”的城市建設理念已深入人心,相城區正實現從偏僻農村向現代都市的華麗轉變。與人民羣眾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城鄉農貿市場也隨着經濟社會的進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

相城區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情況調研報告

一、市場建設基本情況

(一)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相城區目前有大型農副產品批發市場1只,總面積85800平方米,攤位600只,門面300間,另有棚頂和室內農貿市場42只,其中棚頂市場9只,佔農貿市場總數的21.4%,室內農貿市場33只,佔農貿市場總數的78.6%。這些市場中縣城以上零售農貿市場1只,鎮級零售農貿市場10只,村級(社區)農貿市場31只。這42只農貿市場共計經營面積為91280平方米,共設計攤位數為2422只,共有各類門面房477間。

隨着城市發展,人口不斷增長,區、鎮二級政府加大了對農貿市場建設投入,特別是自XX年以來,相城區加大了對城鄉農貿市場升級改造的力度。XX年以前完成了對鎮級農貿市場的第一輪升級改造,基本解決了鎮級農貿市場從棚頂敞開式市場到室內市場的巨大轉變,而且各個市場的場內經營面積和攤位佈局得到了較大提升和優化。XX年起相城區率先對村級農貿市場進行升級改造,計劃用三年時間通過新建和改建的方法升級改造村級農貿市場34只,截止XX年8月相城區已完成了32只村級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任務。這些村級農貿市場通過升級改造,硬件條件得到了優化,超過50%的棚頂式市場升級為室內市場,場內攤位佈局更趨合理,同時明確了市場主辦方的責任,調整了市場管理員隊伍,使市場管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着實方便了城鄉羣眾日常生活需求。

(二)農貿市場管理情況

由於農貿市場建設資金投入較大,且投入產出回報率低,加上農貿市場作為公眾聚集場所,對管理者的管理能力要求較高,導致社會力量不願意參與到農貿市場的建設中來,因此相城區的農貿市場主辦者主要以鎮村二級集體為主,相城區43家市場中,只有1家是私人投資建設。

通過幾年來對城鄉農貿市場升級改造,鎮一級農貿市場的消防、食品安全、消費者權益保護和市場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等各項管理制度得到了完善,尤其是市場信用分類監管工作得到了較好落實。每個鎮級農貿市場都在建造或改造過程中按照要求配備了消防栓和滅火器等消防器材,都有專門的食品檢測室,配備了食品安全檢測儀器,落實了專門的責任人。目前相城區11家鎮級農貿市場都是星級文明誠信市場,陸慕農貿市場還獲得了五星級農貿市場的榮譽稱號。

二、市場運行基本情況

(一)從業人員

批發市場共有從業人員1200名,其中農民1180名,佔總數的98.3%。農貿市場內經營户從業人員共有2295名,其中農民1767名,下崗工人228名,其他300名,佔比分別為77%、10%和13%。農民是農貿市場內從業人員的主體,隨着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越來越多的失地農民在沒有更好生存技能的情況下,在農貿市場內尋找就業謀生機會。鄉村農貿市場在方便羣眾生活的同時,更為一部分失地農民提供了生活保障,起到了為政府解決就業難題,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

(二)經營規模

通過多年的不斷升級改造,相城區亦出現了一批規模型的農貿市場。從市場成交額看,XX年相城區年成交額超過億元的市場有4只,佔總數的9.3%,分別是生態園批發市場,陸慕市場、渭塘市場和黃埭市場;年成交額5000萬元至1億元之間的市場有5只,佔總數的11.6%。從農貿市場經營面積大小看,經營面積5000平方米(含)以上的有5只,佔總數的12%;經營面積在3000平方米以上5000平方米以下的市場有5只,佔總數的12%。從市場經營從業人員看,生態園批發市場有1200名經營從業人員,農貿市場內從業人員超過100人的市場有6只,佔總數的14.2%。

隨着城市建設的推進,人口集聚增長效益,還將培育出一批規模型的農貿市場,從而進一步帶動市場周邊的商業發展。

(三)肉、菜、魚重點商品銷售情況

XX年豬肉、蔬菜、水產三類重點農產品年成交量情況。XX年生態園批發市場豬肉銷售總量為20700噸,其中產自本省外市的為2700噸,佔總量的13%,產自外省的為18000噸,佔總量的87%;蔬菜年成交量為12700噸,其中本省外市的為37000噸,佔總量的29%,產自外省的為9000噸,佔總量的71%;魚年成交量為1200噸,其中產自本市的為100噸,佔總量的8.3%,本省外市的為200噸,佔總量的16.7%,外省的為900噸,佔總量的75%。

XX年相城區農貿市場共銷售豬肉15829噸,其中從批發市場進貨總量為13407噸,佔銷售總量的84.7%,通過屠宰場途徑進貨量為1387噸,佔銷售總量的8.8%,其他途徑進貨為1035噸,佔銷售總量的6.5%;XX年農貿市場蔬菜進貨總量為23639噸,其中從批發市場進貨量為18086噸,佔銷售總量的76.5%,場地掛鈎為1693噸,佔銷售總量的7.2%,其他途徑進貨量為3880噸,佔銷售總量的16.4%;魚進貨總量為9564噸,其中批發市場進貨量為6850噸,佔銷售總量的71.6%,場地掛鈎為1686噸,佔銷售總量的24.6%,其他途徑進貨量為928噸,佔銷售總量的9.7%。

從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批發市場是農貿市場肉、菜、魚等重點農產品的主要貨源,農貿市場與生產基地直接掛鈎的量比重不高,而且隨着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農民自產自銷的情況將更加萎縮。

三、當前市場建設與管理存在的不足

儘管相城區建區以來農貿市場的數量和規模得到了較大發展,在滿足人民羣眾日常生活需要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們應當看到當前農貿市場建設與管理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而且有些問題必須引起政府重視。

(一)缺少農貿市場專項規劃

農貿市場建設應當城市建設規劃同步,堅持規劃先行。沒有經過規劃,必然導致建設的無序。相城區目前還沒有關於農貿市場建設佈局的專題規劃方案,一些地方出現了農貿市場總量過剩,發展過快,有些是重複建設的情況。就目前場內攤位和門店的經營情況看,居住人口沒有多大變化,但市場在成倍增長,加上各類超市、大賣場的急速開設擴張,必然形成僧多粥少的局面,表面上是方便了消費者,但對開設市場的主辦方造成了土地資源和經費浪費等諸多不利因素,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不能協調發展。隨着攤位和門店的空閒數量增多,管理成本也隨之增大,目前有一部分農貿市場存在大而空、中看不中用的情況,市場內攤位空置率達到50%以上,不僅造成極大浪費,羣眾有意見,而且還為市場後序運作帶來一系列難題。

(二)現有市場佈局與城市發展不相協調

1.農貿市場與居民生活區不配套。在相城區許多居住區離現有農貿市場距離較遠,羣眾買菜不方便。這一情況導致在一些小區內出現了不少無照經營農副產品的車庫店和馬路流動攤,不僅影響城市形象,而且還帶來了食品安全隱患。

2.盲目追求建設規模。近年來建設的一些農貿市場越造越大,市場使用率低,華而不實。農貿市場建設不應過分追求規模,而應充分考慮便民性,堅持規模適中,佈局合理,經營項目齊全,倡導市場內適度競爭。

(三)農貿市場企業化登記率不高

相城區42只農貿市場進行企業化登記的農貿市場共有17家,佔總數的40.47%。其中鎮級農貿市場都是經過合法審批的,權證手續齊全,因此11家鎮級以上農貿市場都有營業執照,但不少村級農貿市場因為歷史形成,事前沒有取得合法用地審批手續,不具備辦理營業執照所必須的產權證明手續,無法辦理營業執照,給今後市場管理帶來了難題。

(四)村級農貿市場管理不到位

大部分村級農貿市場由於規模較小,無法給市場主辦方帶來明顯的經濟效益,甚至是隻有投入不見回報,導致一些市場主辦方對市場採取放任不管的態度,部分村級農貿市場都沒有配備專職市場管理人員,存在物業管理、食品安全檢測議器等方面的空白,整個市場處於髒、差、亂的狀況,極易產生食品安全等事故。通過調查發現,相城區各類農貿市場的管理力量不強,42只農貿市場共有管理人員137名,平均每個市場只有3.2名,管理人員存在“一高”和“二低”的情況,即表現在年齡偏高,文化素質和工資待遇偏低的情況,導致這支管理隊伍有人員流動性大的特點。

四、農貿市場建設管理的幾點建議

(一)合理規劃,適度建設農貿市場

統一規劃和統籌協調村級農貿市場的建設與管理,在遵循當地城鄉規劃、商業網點佈局規劃的前提下,本着便於交通、便於管理、便於交易、便於生活的原則,合理根據規劃區域的居住人口、服務半徑、消費需求等因素確定。在場內佈局上,商品划行歸市,合理佈局交易區。食品經營區域與非食品經營區域分開;經營鮮活畜禽、水產的區域與其他食品生產、加工或經營區域分開;生食品攤位與熟食品攤位分開;待加工食品和直接入口食品攤位分開;家禽經營區、活禽及水產宰殺區要相對獨立、封閉。市場應當開設無公害農產品交易區,設置農民自產自銷交易區。

(二)拓寬渠道,增加市場建設力量

農貿市場是公共配套設施,是關係廣大羣眾切身利益的公益性事業,投入成本大,回報收益低,各級政府應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必要的扶持和投入。

1.爭取投資主體多元化。建議走“政府推動,社會參與,市場運作,多元投資”的市場建設之路,建立“誰投資、誰受益”的激勵機制,發揮好村(社區)集體資金的引導作用,鼓勵、吸引符合條件的個人參股、入股,實現投資主體的多元化。

2.努力實行差別財政補貼。建議政府本着實事求是和量力而行的原則,根據不同村(社區)的財力狀況實行差別財政補貼,對經濟困難、財力薄弱的村實行重點傾斜。

(三)政府主導,相關部門齊抓共管

對農貿市場的管理,不僅工商部門要加強管理力度,各級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都應當按照《江蘇省城鄉集市貿易管理條例》、蘇州市政府《關於市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的三個文件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農貿市場管理的意見的通知》、《關於推進城鄉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及區政府《關於加強全區村級農貿市場管理的意見》中明確的職責積極履行職能。如城管、公安、衞生、環境、質量、價格等部門的職責都很明確。只有各司其職,齊抓共管,才能從根本上改變現狀,營造一個公平競爭、清潔衞生、安全可靠的消費環境,保證消費者吃得放心,用得安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m88mk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