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健康調研報告3篇

健康調研報告3篇

本文目錄健康調研報告促進我區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調研報告縣人大“農民健康行”活動開展情況調研報告

今年是《**苗族侗族自治縣兒童發展規劃(XX-XX年)》攻堅年,為全面瞭解兒童與健康主要指標的達標情況,掌握**縣兒童的營養和體格狀況,促進兒童健康成長,由**縣婦兒工委牽頭,縣衞生局具體實施,縣婦幼保健院技術骨幹組成檢查小組,於XX年4月初至5月底深入我縣城鄉部分村、組及幼兒園對兒童進行了體檢,從體檢結果來看,我縣兒童的健康狀況離規劃要求尚有一定差距,需引起重視。

健康調研報告3篇

一、健康檢查結果

我縣共有17個鄉鎮(管委會),參加此次體檢的兒童有2120人,其中0—5歲的兒童1853名,佔體檢率的87.4%. 縣婦保院對體檢的兒童進行了身高、體重、心肺、血色素等檢查和營養狀況評估,查出患兒1086人次,總患病率達51.2%,疾病例數1240例,疾病檢出率58.5%。通過檢查,我們發現**縣0-5歲兒童身體素質不太樂觀,呈營養不良和營養過剩雙重現象;查出沙眼和貧血兒較去年同期明顯增多,導致總患病率和疾病檢出率較去年同期高,患病率前三位的依次是:齲齒、沙眼、貧血。兒童齲齒隨年齡增大而增高,沙眼患兒99%是集體兒童,貧血患兒佔體檢數的10%。3歲以上兒童有雞胸、漏斗胸、肋外翻、x型腿也較多,視作維生素d缺乏病後遺症,查出患外科疾病的都是男孩,病種包括斜疝、包莖等。兒童體重和身高與去年同期相比有上升,但較who推薦的標準參照人羣值仍有明顯差距。

二、主要原因分析

一是膳食結構搭配不合理。隨着計劃生育的深入開展,獨生子女和二孩家庭增加,大部分家長對小孩過於溺愛,沒有合理的調節兒童飲食,偏食、挑食、吃零食等不良習慣普遍,導致食慾減退或偏食,影響兒童的身體健康。如城鎮兒童齲齒髮生率達41%。

二是農村幼兒保健意識差。據調查農村醫療衞生條件差,技術水平不足,農村家長缺少幼兒保健意識,一些兒童因早期疾病得不到及時的治療而留下後遺症。如:肋外翻、雞胸等,特別“留守兒童”營養狀況差尤為明顯。近年來,**縣外出謀生的勞動力越來越多,許多家庭父母在外打工,小孩留守在家由老人照看。由於爺爺、奶奶缺少科學育兒的知識,育兒方法守舊,“留守兒童”的健康問題也日益凸現出來,大部分“留守兒童”營養狀況較差。**縣XX年5歲以下兒童保健系統管理率只有40.68 %,離規劃要求85%的指標有較大距離。

三是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受歷史、自然、社會等因素影響,尤其是受經濟發展不平衡的影響,**縣城鄉兒童之間營養和健康狀況差異明顯。在平茶、藕團、大堡子、三鍬等邊遠山區鄉鎮,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兒童膳食結構單一,導致身高、體重不足,營養不良;而縣城由於營養攝入過度而出現兒童肥胖症則不斷增加。

四是兒童營養不良監測與控制的長效機制不完善。近幾年,**縣的各類託兒所、幼兒園發展迅速,每個鄉鎮都有1-2個民辦託兒所、幼兒園,這些托幼機構是我縣0-5歲兒童生活、學習的主要集中地,其衞生和飲食條件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兒童的身體健康,但是我縣目前對托幼機構的管理方面並沒有出台完善的兒童營養不良監測與控制的長效機制,在檢查中發現,有部分幼兒園不僅師資力量不夠且衞生和飲食條件差。

三、對策與建議

綜合我縣目前的情況,可按“四個強化”加強兒童營養不良防治工作,促進兒童健康成長。

一是強化宣傳,加強兒童營養知識的健康教育普及工作。衞生、婦聯、廣電等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科學育兒知識的宣傳力度,通過編印兒童營養知識宣傳手冊,製作兒童營養知識電視專欄、開展現場諮詢活動、舉辦科學育兒知識競賽等方式引導廣大家長避免過於溺愛兒童,增強營養健康知識。

二是強化指導,大力推廣平衡膳食。縣婦聯要充分利用各類家長學校開展形式多樣的育兒知識講座,聘請專業醫生對家長科學育兒進行指導;縣婦幼保健院可開設兒童營養門診,開展兒童營養諮詢與營養疾病診治,大力推廣平衡膳食,減少兒童疾病、兒童營養不良率,以增進兒童的體格、智力發育,為未來儲備體智雙優秀的人才。

三是強化監測,在托幼機構定期開展兒童營養監測。教育部門要把兒童營養監測指標納入托幼機構年審的“必達”指標;婦幼保健機構要定期開展兒童營養監測,並將監測結果做為評選健康幼兒園的必要條件;衞生監督部門要嚴格托幼機構兒童集體食堂的許可辦理條件,對兒童營養指標不達標的托幼機構要吊消辦學許可和衞生許可證。

四是強化控制,建立健全兒童營養不良監測與控制的長效機制。建議縣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對婦幼衞生經費的投入,加強農村衞生醫療改革,強化農村醫務人員的培訓,提高各級醫療機構的婦幼衞生保健服務質量,探索和發展社區衞生服務,提供孕產婦、兒童生長髮育監測、計劃免疫、兒童常見病診療等基本衞生保健服務,設立兒童營養不良監測與控制專項經費,有效控制兒童營養不良的患病率。

促進我區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調研報告健康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根據局黨委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調研階段工作要求,結合本人工作實際,就促進我區中小企業如何健康可持續發展進行了調研。中小企業作為我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他們在繁榮經濟、擴大就業、促進社會安定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和區域問題,我區的中小企業發展也面臨着嚴峻的挑戰和難得的機遇。如何正確分析企業面臨的問題,改善中小企業的經營環境,進一步促進企業的健康、持續、快速的發展,使之真正成為我區經濟增長的支柱。近期自己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收穫,對部分中小企業發展情況調查瞭解後,形成此調研報告。

一、我區中小企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自1997年楊淩示範區成立以來。憑藉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區的政策優勢、體制優勢和區域優勢,抓住建設中國楊凌現代化農業示範區的難得機遇,在農業示範、城市建設、招商引資、加速產業園區發展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截止XX年底,已有30餘家中外企業落户楊凌,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已發展到60多户。中小企業在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和構建和諧楊陵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一)中小企業是推動我區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統計顯示,XX年全區生產總值32億元,較上年增長15.3%;地方財政收入1.73億元,增長22%,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5866元,增長20%;農民人均純收入4993元,增長18.6%。其中約有70%是由中小企業所創造。

(二)中小企業是促進勞動就業、增加羣眾收入的重要渠道

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及其產業鏈的延伸,為城鎮居民、大中專畢業生、農民轉業、下崗職工和外來民工提供了廣闊的就業市場,為增加羣眾收入、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XX年末,全區中小企業從業人員9590人,中小企業的發展,對農村經濟的輻射帶動作用日益突出。通過走訪梁氏窯等城中村,XX年全村居民從當地企業中得到的人均收入為3800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76%。

(三)中小企業是培育骨幹企業的主要搖籃

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我區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生物製藥、機械製造、現代農業示範、現代食品加工和現代服務業等新型產業,一批成長型中小企業通過快速發展,已成為重點骨幹企業,提高了全區經濟整體實力。中小企業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3户,其中銷售收入5000萬元以上企業6户,工業總產值36億元,同比增長20%。

(四)中小企業是推進科技創新、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一支有生力量

隨着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一批中小企業開始重視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積極主動地採取與大學研究所掛鈎等辦法開發新產品,不斷提高企業技術檔次,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例如:楊凌天工實業有限公司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電學院進行校企聯合等。目前,全區規模企業中高科技企業4家,全區中小企業已擁有省級名牌產品6個。

二、當前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在看到中小企業發展進步的同時,企業自身也暴漏出不少問題。從總體上講,企業規模還比較小,企業經營者和勞動者的素質比較低,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不高;不少企業的經營理念比較陳舊,習慣於穩紮穩打,小富即安的思想,缺乏做大做強的開拓創新意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技改投入不足,在人才、技術、裝備、工藝、管理等方面還比較落後,制約企業做大做強,這些問題應引起領導的重視。從企業發展環境來看,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和困難:

(一)企業貸款難。一是貸款難:現在銀行普遍對中小企業發放貸款持謹慎嚴格的態度,加上客觀上許多中小企業缺乏有效抵押資產,信譽度不高,使得中小企業貸款門檻高,手續繁,時間慢。據瞭解,70%以上的中小企業主要依靠自身積累、民間借貸和內部職工籌措資金,能從銀行得到貸款的企業不到30%。二是抵押物少,抵押額度低。中小企業貸款主要以抵押擔保貸款為主,按照現行政策,大多數中小企業缺乏足夠的可抵押資產。據企業反映,在建項目、原輔材料、出口退税單等一般都不能作為抵押;可作為貸款抵押的只有固定資產,抵押額度也較低,如土地、廠房只有60%。企業的資產主要是設備,但設備允許抵押也只能抵押40%以下。

(二)招技術工人難、招管理人才更難:隨着產業園區的不斷髮展,一些入區企業用人問題日益突出,楊凌區大專院校不少,而畢業生就業留在楊凌的人數很少,能長時間在企業工作的就更少了。另一方面企業生產產品科技含量不高。勞動者潛能的發揮是企業生存發展之本,而區內的一些小企業由於自身條件的限制,難以高薪聘才,更難以高薪養才,因此談不上開發高科技產品,在市場上缺乏競爭力。

(三)政策問題:去年以來,由於美國金融危機,美元貶值和全球性物價波動,進出口受阻,引起國內外市場疲軟,企業利潤下降。另外,楊陵地區在執行國家土地政策時,調高了企業用地使用税的徵收比例,由原來每平方米1.5元,增加到每平方米8元,使企業用地成本增加了近一倍,這無形為高成本運作的企業來説,是雪上加霜。尤其是對於新開辦的小型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説,企業產品技術含量不高,靠勞動力價值獲得微薄的利潤,成本的增加很難在生產環節上控制下來,生產中承受市場的巨大壓力。省政府出台的關於加快發展非公有制經濟的實施意見近二年了,企業沒有看到地方政府出台配套的政策措施。

(四)環境問題:近幾年,我區硬環境建設有了很大改善,但是軟環境建設方面沒有多大變化。主要表現在:企業發展缺乏政策指導,上級好多有關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得不到落實,地方性優惠政策很少,某些職能部門服務企業的主動性不高,沒有站在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度,認識企業發展重要性。行業、職能部門檢查嚴格、取費高,這對處於創業階段的企業來説,難以承受。另外硬環境建設有待進一步提高,主要體現在基礎設施建設滯後,部分新開工的企業所處位置、給排水、供電、等設施沒有到位,影響了企業的施工建設。

三、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的建議

加快中小企業發展是一項戰略性工作。建議在當前保增長的關鍵時期,發展中小企業應該以鼓勵、扶持、引導為核心,以技術創新為動力,通過擴大資金投入,引導企業做大做強,創造平等競爭和相對完善的政策環境,促進中小企業實現“二次創業”,並從外部環境和內部創新兩方面採取以下措施:

(一)採取有效措施,培育和扶持成長型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在創業階段和做大階段,政府的扶持十分重要,有時起着關鍵性的作用。政府對成長型中小企業的資金扶持投入,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政府的回報可以從企業税收和增加就業中得到體現。

1.建議學習外地經驗,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

財政每年應安排專項財政扶持資金,用於培育、支持、促進中小企業上規模、上檔次,支持鼓勵區內重點骨幹企業做大做強。重點培育一批產值在5000萬元以上的成長型中小企業,同時也要注意培育一批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有發展潛力的、符合產業發展規劃的小企業,促進小企業成長壯大。

2.促進中小企業制度創新和素質提升

要通過對中小企業創業和發展的輔導,積極引導中小企業實施企業發展戰略規劃,幫助家族制中小企業逐步向現代公司制企業轉變,促進中小企業的組織結構、技術結構、內部管理和企業文化等方面的協調發展。

3.制定出台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扶持政策

(1)資金扶持。對重點培育的成長型中小企業優先向銀行推薦貸款,積極引導擔保機構優先提供信用擔保服務。

(2)實施成長型中小企業財政扶持和獎勵政策。對列入重點培育的成長型中小企業技改項目,按實際投資額給予貼息補助;每年評選最具有成長性的中小企業和最有發展活力的中小企業,由政府予以公獎勵。

(3)優先為成長型中小企業提供財務管理、市場營銷、企業策劃、技工培訓等各類培訓服務。

(二)完善擔保體系,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緩解融資難問題

融資難是當前中小企業反映最突出、最主要的問題。國內外實踐表明,中小企業在創業和做大階段要全部靠銀行來解決資金是有困難的,政府給予資金上的幫助和扶持十分重要。

1.逐步發展民間性擔保公司,並規範其運作程序

一是隨着經濟總量的擴大,要逐步發展民間性擔保公司的註冊資本,同時應在政策上鼓勵,支持擔保公司多吸納社會資金,增強擔保能力,擴大擔保面,進一步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創造條件。

2.鼓勵引導外地擔保公司在我區落户發展

通過出台優惠政策,大力開展金融招商,積極吸引域外金融機構、風險投資機構來我區落户或組建分支機構,擴大我區金融市場主體,引進先進的服務理念,激發楊陵產業園區金融市場的活力。

(三)積極創造條件,構築中小企業服務體系

建立健全各類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對自身搞培訓有一定困難的中小企業,可由政府出資,有關部門牽頭,為中小企業提供各類培訓服務;加強與銀行聯繫溝通,協調銀企關係,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信息服務;組織中小企業參與國際國內的合作與交流,政府對企業參加國內重大展銷活動的,給予一定的攤位費補貼,為中小企業開闢省外市場提供市場銷售服務;搭建技術服務平台,幫助中小企業做好項目申報、評價、策劃等服務工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讓,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開發服務;發揮楊陵區中小企業技術服務中心的職能,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項目和信息諮詢服務。

(四)提高審批辦事效率,改善政府服務質量,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切實轉變機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針對企業審批事項,要全面推行“政府服務工程”,建立健全企業從註冊登記到建設投產跟蹤服務機制,真正實行“一站式”服務。在不妨礙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公共利益的前提下,精簡行政審批項目。

(五)切實幫助中小企業解決發展中招工難的問題

1.抓緊開通全區中小企業就業招聘網絡平台,並做好與省有關部門的銜接工作,進入全省聯網。

2.從我區的實際出發,降低外來民工社保準入門檻,實行“低進低出”,妥善解決外來民工社保轉移問題,重視解決外來民工住房、子女讀書等實際問題,以吸引和穩定就業職工。

(六)加大科技支持力度,促進中小企業科技創新

1.一些企業反映,各級政府的科技支持對於企業開發新產品、促進科技進步起到了“四兩拔千斤”的作用,效果明顯。建議區財政設立科技創新基金,以與上級技改轉化資金配套。對獲得上級創新基金補助的項目,區配套經費應預落實。

2.引導企業科技創新。幫助中小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開展多形式的產學研合作交流,對企業與科研院所聯合組建技術中心、研發機構的,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助。對企業創省以上名牌產品、馳名商標的加大獎勵力度。

縣人大“農民健康行”活動開展情況調研報告健康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根據主任會議安排,xx縣人大教科文衞工委於7月中下旬對以中醫藥事業發展為主題的“xx農民健康行”xx活動開展情況進行了調查,聽取了縣衞生局情況彙報,抽查了縣合管辦相關檔案,召開了中醫藥從業人員座談會,先後深入到縣中醫院、xxx衞生院、xx衞生院、xx中心衞生院等醫療單位實地查看了農村中醫工作開展情況。現將調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績

(一)突出政策扶持,中醫藥發展環境逐步優化。

縣政府按照省市相關文件要求,把中醫藥工作列入“xx農民健康行”活動主題,成立了“xx農民健康行”xx活動領導小組。制定出台了中醫藥事業“xxx”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同時按照《湖南省中醫管理條例》的要求,制定了扶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將中醫院納入新農合、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定點醫療機構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緊急救援網絡體系;提高了中醫藥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中的地位。將中醫院整體搬遷工作納入了縣城建設整體規劃並提到議事日程,中醫院經費實行了財政預算,今年預算安排45萬元。 XX年,我縣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

(二)突出網絡建設,中醫藥服務領域不斷擴大。

一是加強中醫院建設。目前中醫院擁有業務用房9400平方米,開放病牀101張,年門診7萬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近4000人次,年手術1500台次。全院有專業技術人員184人,中高級職稱人員比例達到35%。XX年與XX年相比,中醫院資產總值由1700萬元增加到2100萬元,增長23%。為適應中醫藥事業發展要求,縣政府決定將縣中醫院整體搬遷到馬鞍新區,計劃徵地30畝,建築總面積15000平方米,開設病牀200張,總投資4000多萬元。目前已完成可行性論證和環評工作,省發改委已立項呈報國家發改委,徵地工作、建築設計正在抓緊進行。二是加強基層中醫藥服務網絡建設。全縣60%以上的鄉鎮衞生院均設有中醫科、中藥房。3家鄉鎮衞生院創建為“湖南省鄉鎮衞生院中醫興院示範單位”。治河渡衞生院地處城郊,面對縣級醫院的競爭壓力,通過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走出了一條不斷髮展壯大的新路子。該院橋頭門診部全部為中醫藥科室,其中醫藥收入佔全院業務收入的20%。團洲衞生院有中醫藥技術人員10人,佔全院醫藥人員的30%。能提供中草藥300多種,中成藥100多種,同時,注重中醫藥知識的宣傳和普及,建立了轄區內農民健康檔案,針對個體差異,為農民提供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中醫藥治療方案。全縣50%的村衞生室均能運用中醫藥治療常見病,多發病和參與預防保健。基本形成了縣鄉村三級中醫藥服務體系。

(三)突出專科建設,中醫藥特色優勢逐年顯現。

通過專科建設,極大提高了我縣農村中醫藥服務比重和服務能力。目前,全縣共創建省級重點中醫專科4個。其中,縣中醫院的骨傷科是該院的拳頭科室,也是省級重點專科。該科室年收治病人佔全院病人總數的40%。中醫院的鍼灸康復科、顱腦外科、中風專科日益受到全縣人民信任。治河渡衞生院的肝病專科已開設10多年,在全縣享有盛譽,曾治癒了大量危重肝病患者。縣注市中心衞生院設有中醫骨傷科、中醫肝病專科、風濕理療專科、慢性頸肩腰腿疼痛科等四個中醫特色專科,開展了鍼灸、推拿按摩、牽引、小針刀和封閉等項目的綜合治療,特別是中醫的定點介入治療對慢性頸肩腰腿疼痛的患者取得了非常顯著的效果。元至6月份,中醫定點介入治療患者234人次,中醫中藥治療患者245人。XX年上半年全院中藥收入43.1萬元。通過專科的建設,中醫藥服務功能進一步完善。

(四)突出人才培養,中醫藥人員素質逐步提高。

一是培養臨牀技術骨幹和學科帶頭人。採取師承教育、外出進修等形式,培養12名縣級中醫藥技術骨幹。二是培養基層中醫藥人員。以集中脱產培訓,繼續教育等形式,共培訓鄉鎮衞生院中醫臨牀技術骨幹17人。三是加大學歷教育力度。共選送110人蔘加了中醫藥大中專學歷教育,已有68人獲得畢業證。鄉鎮衞生院從事中醫藥工作的都具有中專以上學歷。四是採取學術講座、專題報告等形式開展學術活動,邀請省市知名專家來xx傳授學術經驗。並選派48人到市中醫院參加了“冬病夏治”技術培訓活動。

二、困難和問題

(一)中醫扶持政策難以到位。近幾年,國家雖然加大了對中醫藥事業的投入,但沒有像發展公共衞生事業一樣發展中醫事業,即使有一些扶持的政策,也很難落到實處。一是中醫院預算經費沒有增加。我縣中醫院預算基數為45萬元,且去年和今年沒有變化,而醫院各項費用逐年增多,按照同步增長要求,預算嚴重不足。二是中醫專項經費沒有列入常年預算安排。

中醫藥服務設施設備配置和建設、中醫專科建設、人才培養等經費得不到保障。三是提高中醫藥在新農合報銷比例的政策得不到落實。省市縣都出台了要提高中醫藥在新農合報銷比例的政策,但因各種原因,沒有落實到位。西醫與中醫以相同比例報銷。

(二)中醫人才青黃不接。農村中醫藥優秀人才匱乏,高職稱高學歷的人才已寥寥無幾。在全縣農村中醫藥人員中,近幾年,雖然開展了農村中醫藥人員的學歷教育,但目前仍存在學歷層次低,技術水平不高,整體素質差的矛盾,在解除羣眾疾苦方面沒有優勢。

(三)中醫西化現象嚴重。受市場經濟的影響,中醫醫院及其他醫院中醫專科門診為了生存,迫不得已採用西醫的診療手段和治療方法,嚴重影響了服務價格相對低廉的中醫藥的應用和發展,致使傳統的中醫逐漸淡化。部分中醫藥人員為了追求個人利益,逐漸放棄簡便、廉效的中醫治療手段,而採用西醫診治,中醫被邊緣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收費低廉。據調查:一次鍼灸理療僅收15元,與西醫的一次注射費相當。一副中藥湯劑也就幾元錢,利潤低,報酬少。同一所醫院,同樣職稱,同樣上班,中醫醫生比西醫醫生要少幾百元一個月。據反映:一脛骨骨折病人如採用中醫手法復位和中草藥治療,僅需XX餘元,通過西醫開放性手術治療,則需1萬元左右。因此,絕大部分醫院和醫生都會採取西醫治療手段。

(四)中醫管理機構不健全。縣衞生局設立的中醫股併入在醫政股內,中醫管理職能難以履行到位。我縣作為全國農村中醫工作先進縣,沒有單設中醫股,僅有1名兼職管理人員,與上級對我縣中醫藥工作的要求不相適應。

三、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加強對農村中醫工作的領導。縣政府要堅持“中西醫並重”方針,建立協調機制,健全中醫管理機構,進一步加強農村中醫工作的領導,積極扶持農村中醫藥事業發展,加速中醫院整體搬遷工作。

(二)進一步加大對農村中醫事業的經費投入。要結合當前醫療衞生體制改革工作,調整時財政支出結構,將中醫藥經費在財政預算中單列,確保中醫事業費和中醫專項經費佔縣財政總支出的比例。同時將中醫藥在新農合報銷比例提高5 %的政策落到實處。

(三)進一步加大農村中醫人才培養力度。一是建立基層醫療機構用人優惠機制,吸引優秀專業人才和中醫院校的畢業生紮根基層。二是要採取多種形式加速培養人才,注重發揮名老中醫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採取名醫帶高徒的形式培養高層次的學科帶頭人,注重繼續教育和在職培訓,培養基層實用型的中醫臨牀人才。切實提高農村中醫藥人員的整體素質。

(四)進一步加強中醫藥知識的宣傳與普及。中醫藥是我們祖先與疾病抗爭實踐經驗的總結,有較高的科學性和實用性。縣政府和醫療衞生部門要認真做好中醫藥的宣傳工作,提高對中醫藥地位作用的認識,讓廣大羣眾成為中醫藥服務的受益者和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促進者。

標籤: 調研 健康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krykw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