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健康調查報告4篇

健康調查報告4篇

本文目錄2019年健康調查報告關於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情況的調查報告關於營造良好環境促進峨邊民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調查報告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

重視和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一項重要舉措。為了解我省高校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和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16號文)的精神、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況,分析研究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存在的突出問題,總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績和工作中的薄弱環節,提出今後一個時期進一步加強這方面工作的意見,江蘇省關工委、江蘇省教育系統關工委,在省教育廳有關方面協同配合下,組織開展了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和心理健康教育情況的調研。全省確定南京大學等25所高校參與調研,這些學校既有部屬高校也有省屬高校,既有綜合性的本科院校,也有專業性的高職專科院校,高校駐地覆蓋全省各地,樣本具有較好的代表性。參與調研的高校關工委在學校黨委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動員和組織本校離退休老同志,對在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情況進行了比較全面的調查,總結經驗,分析問題,提出對策。在此基礎上,我們召開了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調研工作座談會,聽取調研情況彙報,並進行綜合分析研究。現將這項專題調研的情況報告如下:

健康調查報告4篇

一、我省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分析

調查顯示,我省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總體上看是好的,絕大部分學生積極進取,熱愛生活,樂觀豁達,不怕困難,善於合作,體現了較好的心理素質。但同時也看到,當代大學生,隨着生源的獨生子女化,隨着國際政治經濟大環境的複雜多元變化,以及學生家庭成長背景、地域貧富的巨大差異和現代媒體的負面效應等因素影響,從中學門邁向大學門的青年學生面臨着比過去時代大學生更多的現實問題,部分學生產生了各種心理上的不良反應和適應障礙,有的因心理疾病導致休學、退學。在對大學生的各個年級段的分析中,幾乎都發現有部分羣體存在值得我們關注與重視的心理異常問題。據各校心理普查和日常心理諮詢記錄提供的資料,心理異常學生檢出的比例,雖然差異很大,但平均達到5-7%,有些學校高達14%以上,且有逐年上升趨勢。

我省高校學生在心理健康狀況異常和主動尋求心理諮詢的同學中呈現的心理健康問題,以發展性心理問題為主,障礙性心理問題次之。發展性問題以學習問題、適應問題、人際關係、貧富差距導致的心理問題及戀愛與性心理、挫折應對、畢業擇業心理等問題為主;障礙性問題則以強迫症、焦慮症、抑鬱症、成癮(含網絡成癮)、物質依賴、性偏好障礙等神經症、心境障礙、習慣與衝動控制障礙、性心理障礙等心理障礙為主。由於各個年級大學生所面臨的客觀環境和發展任務不同,各個年級大學生所顯現的心理問題也各不相同。綜合分析各校所提供的情況,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主要表現在下列方面:

(一)、抗挫折能力差,引發壓力難以適應症

現在校園裏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隨着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這一代學生從小家庭嬌慣,生活條件優越,被稱之為“在蜜罐裏”泡大的新生一代,家長花重金租房陪兒女讀書的現象也屢見不鮮,這就從客觀上養成了這一代大學生獨立生活能力差,環境適應能力下降,“鬱悶”一詞成了他們的常用語。與過去艱苦年代成長起來的大學生相比,這一代大學生在抗挫折能力上有較大落差,造成在遇到競選班幹部落選、獎學金沒評上、學習壓力大等問題時,都會使一些學生煩躁易怒、自卑苦悶。此外,剛進入大學的新生,由於大學學習方法與中學有很大不同,自由支配時間比較多,教師的授課方式常常會使許多學生不能認同。大學彙集了各地中學尖子,許多學子會因學業成績不再顯赫而產生自卑、焦慮和不適感覺,若遲遲不能調整,長期壓抑也會造成嚴重的心理疾患。而目前有些學校對學生戰勝挫折的心理教育重視不夠,也使這種狀況的扭轉遲緩。某大學一學生,來自蘇北農村,中學的尖子生、三好生,性格內向,來上學的費用都是父母向鄉親們借來的,來校後學習適應能力差,成績不理想,看到別的同學在外打工,執意想掙錢還債,種種壓力逐漸使剛進校意氣風發的他變得很鬱悶、焦慮、煩躁,這些不良情緒積壓爆發,情緒失常,導致狂躁症,被送進精神病院治療,休學兩年。

(二)、失戀等情緒困擾,誘發衝動控制障礙症

現在大學裏談戀愛現象比較普遍,中年級學生就開始嘗試建立屬於自己的親密關係,然而大學生談戀愛成功率比較低,失戀問題突出。失戀對自己對他人造成的傷害往往很大,不良情緒釀成的事件比較多。失戀造成學生心理失衡,引發各種的心理問題,輕者荒廢學業,重者引發校園極端事件。某高校曾發生一起因“三角戀愛”引發的兇殺事件。一女生因不能容忍另一女生接近其戀愛的男生,在某日中午趁該女生在宿舍熟睡時,用事先準備好的菜刀連砍十幾刀致其重傷。強烈的嫉妒心使這女生喪失理智,成為一名殺人犯。有些院校中,由於相

關心理知識的缺乏,婚前性行為引發的身心傷害也成為較為突出的問題。此外,網絡成癮也是大學生中存在的嚴重問題。不少學生陷入網癮,失去自控能力,輕者通宵熬夜,生活無規律,影響健康;重者導致學業荒廢,精神恍惚,不能自拔。部分男生還開始出現離不開煙酒等物質依賴,成為各種各樣的“癮君子”。

(三)、個性偏執、情緒敏感,易誘發孤獨、失落症

當代大學生由於受獨生子女家庭環境的影響,不少在性格上以自我為中心,自信偏執,易於衝動,隨心所欲。這種特殊環境形成的個性造成人際交往能力差,少數學生因個性、價值觀的差異等因素遲遲不能很好地融入新羣體而產生孤獨感;交朋友特別是交異性朋友中喜怒哀樂的不成熟處理、自我認知和認知他人的偏差導致人際關係敏感,自卑失落,極易誘發心理問題和極端行為。某校二級學院一名女生,個性偏執,心情孤傲,交一男朋友,一年後遭拒絕,情緒受挫,寢食難安,心理封鎖,聽不進任何規勸,終於懸樑自盡。

(四)、經濟條件的差異導致心理落差,引發煩惱、自卑症

現代社會由於市場經濟體制的作用,社會分配存在較大差異,“富二代”、“官二代”等社會熱議的問題也給大學生帶來了影響。來自貧困地區或家庭經濟狀況不如意的學生,與衣食無憂的“富二代”學生彼此的認同度有較大差距,容易導致情緒波動、價值觀的動搖改變,並加劇同學間的矛盾。對於貧困生來説,“富二代”的一擲千金很可能是一個刺激,並由此引發情緒反應或者人際矛盾。而有的“富二代”學生由於對貧困學生缺乏同情心,也可能會在朝夕相處中傷害到貧困生的自尊,引發人際糾紛,導致貧困學生心理障礙的形成和加劇。

(五)、畢業生就業壓力大,引發焦慮、恐懼症

當前在多元化價值觀並存的市場經濟和日趨激烈的競爭大背景下,青年羣體面臨着較重的生存壓力、就業壓力。不少畢業班學生有“就業綜合症”,主要表現在求職過程中的焦慮、急躁、心神不寧,以及達不到期望後的意志消沉和情緒低落。大學生一般就職期望值偏高,嚮往大城市,不甘心回小縣城,同學間也必然會作收入、工作環境等方面的比較;加之,存在一些社會不正之風使學生看到錄用人才的不公正,會使他們產生憤怒、不安、無奈、孤獨等負面情緒。如果臨近畢業而學校對學生這方面的心理關愛忽視,將使這方面問題難以化解。

上述在現階段大學生中較為常見的心理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決和改善,將會影響一些學生一生的身心發展。學生在大學階段能否得到專業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有效的心理輔導,得以排解心理困擾,將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因此,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對我省經濟社會的發展、對培養創新型人才有着重要的意義。

二、我省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做法和經驗

近幾年,我省高校重視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臨的問題,採取有效措施,抓住關鍵環節,創新途徑方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許多高校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生理心理髮展規律,積極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路、新機制,做到了思路清晰,要求具體,特色鮮明,成效明顯。主要體現在:

(一)提高認識,建立健全工作機制

我省高校正在思想觀念上實現從局部心理健康教育向整體素質教育的轉變,在工作模式上實現從重視個案心理疾患的治療向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轉變,在教育方式上實現從單純的心理健康教育向綜合的實踐教育的轉變。,省教育廳建立了5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基地,輻射與帶動周邊高校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6月,我省啟動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研究示範中心的遴選資助建設工作,遴選出16所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為省級示範中心予以重點建設。 11月,省教育廳成立了“江蘇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對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研究、指導、評估、諮詢和服務。

一是建立健全三級組織網絡。建立高校、院(系)、學生班級三級心理健康教育網絡組織。各高校都落實了班級心理委員制度,在每個班級或系科中有一名學生作為班級的心理委員(或稱心理保健委員、心理氣象員等),發揮大學生羣體的自我教育功能,實現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覆蓋全校,覆蓋全體本專科學生,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機預防預警中發揮了較好的作用。

二是組織領導機制。絕大多數高校成立了以校黨委副書記、分管學生工作的副校長牽頭,學生處、團委、宣傳部、校醫院、各院系、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等相關部門參與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關事項,對重大問題召開專題工作會議進行研究部署,並制定相應的工作細則,指導日常心理健康工作的開展。

三是經費保障機制。參與調研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經費均能做到納入預算、單獨列支。全校每年用於心理健康教育經費,各高校之間差距較大,數額從2萬到40萬元不等,生均從1.5元至15元不等,其中三分之一高校能達到省教育廳提出的生均標準。參與調研的高校都配有專門的心理諮詢室、團體輔導室,滿足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需要。許多高校還設有預約室、接待室、測量室、宣泄室、放鬆治療室、生物反饋室、沙盤治療室、觀察室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配套場所和硬件設施,為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促進心理健康工作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四是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各高校均開設了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選修課程,南通大學、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等學校已經率先以必修課的形式推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並收到了較好的教育效果。部分高校還針對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具體需求,開設了具有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羣,頗受學生歡迎。

(二)重視發揮專兼職隊伍和“五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各高校均有一支專兼職結合、專業互補、相對穩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有的高校除專職教師外,各院系具備資質的輔導員老師全面參與,還吸收校內外相關專業人士的資源,積極發揮關工委“五老”的作用,整合各種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資源,提升本校心理健康教育為學生服務的能力。各高校至少配備有1名本科學歷以上的專職教師,專職教師具有心理學、教育學博士、碩士學位或具備較長的執業年限。4月,南通大學關工委建起了“談心屋”,成為離退休老同志與大學生進行思想、學習、生活交流和心理健康教育諮詢服務的窗口。省教育系統關工委、省關工委、中國關工委以及全國和省各大媒體先後推廣,報道了南通大學的經驗,我省各高校關工委紛紛陸續建起了“談心屋”。以“談心屋”為橋樑,將高校離退休老同志的積極作用發揮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使心理健康教育多了一支隊伍和力量。老同志們利用自己的專業優勢、經驗優勢和政治優勢為青年大學生提供不拘形式的心理疏導和心靈撫慰,解讀他們學習生活中面臨的難題,通過心理諮詢、訪談、對話或座談等形式,為青年大學生提供人文關懷,幫助他們吸取先進人物的人生經驗,並促進他們健康成長,受到了廣大學生的歡迎和好評。

(三)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和研究

我省高校心理健康專兼職教師積極申報國家社科、教育部以及省社科、省教育廳、省委宣傳部、團省委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科研項目,5個省級基地均建立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專項研究課題,吸引了廣大高校專兼職教師申報。我省高校在貧困生心理關注、大學生生涯規劃和職業心理輔導、心理諮詢師個人成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研究、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等方面形成了研究特長。

(四)拓展工作時空,積極開闢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新陣地

大多數高校在個別諮詢為學生服務方面,積極拓展時空,充分考慮學生接受諮詢的及時性和便捷性,在時間和空間上充分保障學生能及時方便快捷地尋求個別諮詢。許多高校充分利用網絡,建有心理健康教育專題宣傳網站,並不斷更新,發揮網絡及時溝通的優勢,通過論壇、專業教師博客等方式,讓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的形式接受心理諮詢指導,為學生提供最新的心理健康教育資訊和周到的諮詢服務。蘇州大學的4個校區都設有心理諮詢室,每週開放時間達18個半天,並由原先在教學區域的設置轉向進駐學生宿舍,讓學生充分享受心理諮詢服務的便捷。南京師範大學心理中心諮詢室每週的開放時間計40餘小時,包括晚上和週末時段。江蘇大學的心理諮詢室分佈在各個方便學生的區域。揚州大學開通“揚州大學心情驛站”博客、“揚老師qq在線心理諮詢”。中國礦業大學組織建立了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專兼職教師為指導、大學生心理資助中心網絡小組為主體的網絡建設隊伍,及時回覆學生留言,充分發揮網絡信息的豐富性、互動性功能。

三、我省高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開展的勢頭良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穩步提高。但是還存在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

(一)部分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投入不足

目前我省各高校的領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平衡,部分高校的領導尤其是主要領導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有待進一步深化,對新形勢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有待進一步探索,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體制和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保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有待進一步增大,支撐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隊伍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經費投入不足是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臨的共性問題。據本次調研,我省大部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項經費嚴重不足,最少的高校平均年生均經費僅1.5元,而較為充裕的高校年生均經費已達到15元,相差10倍。參與調研的學校有三分之二沒有達到本科院校年生均不低於15元,高職高專院校年生均不低於10元的標準。

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要覆蓋本專科生,還要覆蓋研究生,而且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情況並不樂觀。本次調研顯示,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還沒有受到重視,體現在專業人員配備、經費投入等方面嚴重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公選課零開設。研究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亟待加強。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隊伍還不能適應實際工作需要

專業人員配備不足是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臨的又一共性問題。本次調研發現,有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較多,如江蘇大學、蘇州大學、南通大學、中國礦業大學有5-6人,但有不少高校僅有1-2人,師生比僅為1:9000-1。XX年2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設標準(試行)》,規定“每校配備專職教師的人數不得少於2名”。 XX年5月6日,江蘇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江蘇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定崗、定編的專職心理健康教師和工作人員與全日制在校學生比例不低於1:3000-4000”。我省不少高校還沒有達到此最低標準。一些高校雖然配備了心理健康教育專職老師,但缺乏專業資格。各校從事大學生心理教育和諮詢工作的專業人員在待遇、職稱和培訓方面各有各的情況,如職稱,有的歸口管理,有的歸屬思政,有的掛靠教師,很多並無明確,以致這支隊伍人員思想不夠穩定。

(三)高校心理健康危機預防與干預體系還不夠規範、科學、有效,減少危機事件的負面影響尚未形成各界共識

大學生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往往成為各方關注的熱點和焦點,比例雖然很小,但是影響很大,是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個難點,如何規範、科學、有效完善危機預防與干預體系,是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共性課題。另一方面,個別大學生因心理疾病而造成非正常死亡的事件發生以後,媒體在予以關注並報道的過程中如何把握尺度和方式,以儘可能的減少危機事件的負面影響也是需要有關方面重視研究的課題。

(四)大學生心理健康主動求助意識普遍薄弱

由於受多種因素包括傳統觀念的影響,在校大學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主動求助意識普遍薄弱。雖然全省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過開設講座、選修課、活動體系建設、校內小報、宣傳小冊、廣播網絡等各種載體宣傳普及心理健康和諮詢知識,個別心理諮詢室設置由原來在校園僻靜一角進駐學生生活社區,通過拓展時空,開闢網絡新陣地等手段貼近學生生活,體現“專職、專業、專心”服務學生的做法,基礎工作比較到位,但由於受“怕被別人覺得心理有問題”、“心理問題不是大問題”等想法的影響或由於相關心理學科普知識的缺乏,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和諮詢工作的接受度仍有限,在遇到心理問題後的求助意識普遍薄弱。有的學生飽受心理問題困擾卻無察覺,或者意識不到是心理問題;有的對心理健康的相對性、連續性、可逆性、動態性認識有誤區;有的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不足,甚至抱有一定的偏見。

四、對進一步加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建議

(一)要進一步重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加大投入

加強和改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勢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徑。建議省委宣傳部、省教育廳、衞生廳、團省委等多個職能部門進一步協同配合,切實把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推進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作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作為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培養高素質人才的一項重要任務擺上重要議事日程。XX年2月23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了《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設標準(試行)》;XX年5月6日,江蘇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江蘇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見》,我省所有高校應積極貫徹落實上述文件,使全省高校都能達到相應的要求。

各高校主要領導要定期聽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專題彙報,部署工作任務和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所有高校都要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體制建設,成立專門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統籌領導。領導小組由主管校領導負責,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諮詢機構、學生工作部門、教務工作部門、宣傳部門、人事部門、安全保衞部門、後勤保障部門、校醫院等單位,以及學校關工委負責人為成員,研究制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規劃,健全相關制度,領導全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校級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諮詢專門機構,納入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並明確各級機構的職責分工,完善協調機制。

各高校要按照本科生不少於15元、專科生不少於10元安排年生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經費,並納入學校預算、專項單列、專款專用,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用房和場地,具有完備的健康、能力、人格、職業等方面測評軟件以及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需的設備、器材、圖書、期刊、音像等參考資料,並能夠不斷補充更新,確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

(二)要進一步加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隊伍建設,以適應實際工作的需要

要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規定的最低要求配備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專職教師的專業技術職務評聘應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序列,設有教育學、心理學、醫學等教學研究機構的學校,也可納入相應專業序列。專兼職教師開展心理輔導和諮詢活動應計算相應工作量。

在專業資格和培訓方面,建議省教育廳出台專業人員的專業准入制度和要求,對專職人員專業化發展以及個人成長方面要有規劃和督導。對兼職教師和班級心理委員等骨幹學生的專業培訓有待加強。目前社會上各種名目的心理諮詢專業培訓很亂且費用昂貴,建議省物價管理等部門聯動予以整頓並在培訓資質上予以規範。

要確立心理健康教育“全過程、全方位、全覆蓋”的工作目標,加強校園心理危機預防預警,形成諮詢師全懂,黨委副書記懂、輔導員基本懂,班主任略懂,學生有心理健康意識,後勤宿舍管理人員知曉,行政管理人員、專業老師瞭解的全員關心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局面。

本次調研發現,我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5個省級基地和16個示範中心覆蓋了全省不同地域、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校,有效地整體推動了我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了以點帶面,發揮示範與輻射效應,有利於全面提升我省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因此要充分發揮5個基地和16個示範中心在提升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隊伍方面的培訓、示範和輻射作用。

(三)加快完善高校心理健康危機預防與干預體系步伐

危機干預工作直接體現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系統性與成熟度,各校應確立危機干預的指導思想,以教育為主,重在預防,建立和強化學生的社會支持系統。

在預防方面,要暢通信息渠道、加強信息管理,做好危機預警工作。暢通信息渠道:建立學校、院系、班級、宿舍等心理危機預警系統,形成“早發現、早報告、早預防、早控制”的心理危機與預防工作機制;建立以輔導員、學生幹部為骨幹力量的信息員隊伍,對學生的心理危機信息及時、準確掌握並作出有效干預。加強信息管理:在普查後根據心理健康檔案篩選危機預警的範圍和對象;建立學生心理信息月報制度和突發事件即時報告制度,建立學生心理危機預警數據庫,把臨牀諮詢篩查出來的構成心理疾病診斷的,遭遇重大社會生活事件的,性格長期孤僻的,學業、情感或人際關係等問題受挫的,環境適應不良的,以及出現各種心理、行為異常的學生作為危機干預的高危人羣和主要對象。

出台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實施辦法,並建立完備的危機干預體系,提高危機干預能力。建立學校、學院、學生、家長、社會醫療機構協同的危機干預網絡,明確危機干預工作流程和分級分類處理辦法。強化危機干預培訓工作,定期開展學生工作隊伍、社區物業管理人員、學生骨幹危機干預知識技能的培訓,提高有關人員的危機快速反應能力,挽救個體身心,維護學校聲譽,加強校園和社會穩定。開展危機後干預,處理危機事件發生後涉及人員的心理應激反應和情緒反應,維護身心健康。

(四)要積極研究並採取有效措施增強在校大學生的主動求助意識

省內幾起大學生自殺事件顯現了學生求助意識的薄弱,對此學校領導、老師尤其是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師備感痛心惋惜。心理健康教育是大事、善事、難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遠,要進一步加強心理健康知識和諮詢工作的普及宣傳,並長抓不懈,推廣富有成效的特色活動和典型經驗,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心理諮詢觀、心理健康和自我調節的意識,瞭解心理健康的標準及異常心理,幫助大學生自主調整心理狀態,維護心理健康,懂得哪些狀態可以通過自我調整或心理諮詢予以緩解和解決,哪些心理疾病需要通過藥物以及住院治療。

關於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情況的調查報告2019年健康調查報告(2) | 返回目錄

一、農村中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

**中學是一所典型的農村初級中學。現有12個教學班,718名學生,59名教職工。日前,我們對七至九年級的700多名學生中隨機抽取了200人做了一項心理問題的專項調查,調查顯示,表示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問題的高達90%,其中程度比較嚴重(已影響正常學習和生活的)佔3%。這些心理問題主要是自我封閉和自卑(25%)、焦慮甚至恐懼(20%)、膽怯(15%)、厭學(25%)、嫉妒(10%);敵視甚至仇恨(5%)等。產生這些心理問題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因客觀原因(如家庭、出身、長相等)造成的自卑自棄心理;二是因學習壓力等因素產生的倦怠心理;三是因與他人的關係問題引發的逆反、對立、妒忌、敵視心理;四是因信心缺失和前途渺茫等因素導致的迷惘心理。對於上述心理問題,80%的學生表示可以自我控制,70%的學生表示平時能找到自己覺得有效的排遣辦法。

由於學生心理問題的普遍性和複雜性,且解決學生心理問題又很難找到切實有效的措施,這使學生的德育工作顯得更加艱難。令許多教師苦惱的是,往往琢磨不透學生的所思所想,教育工作顯得力不從心。而更為嚴重的是,近幾年來,因心理問題長期得不到疏通和矯正而爆發的惡性校園事件呈上升趨勢。這些事件的發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也引發了我們對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冷峻思考。導致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須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1、社會環境因素

學生生活在社會中,社會影響問題必然對學生的心理成長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當前,農村尤其是貧困農村的社會問題比較多,一些消極因素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了不良的影響,應當引起我們的特別關注。例如,社會貧富差距的拉大使一部分學生長期生活在心理壓抑之中;單親家庭的增多,導致這些家庭的學生得不到完整的家庭關愛;社會的主流人才觀與新課程理念相悖,一部分學生在社會評價中屢遭挫折,其心理自信及成功期望不能正常建立等等。

此外,由於農村外出務工人員越來越多,由此產生的社會問題和教育問題也日益突出,特別是農村“留守孩子”的教育問題令人關注。由於“留守孩子”大多由隔代撫養或寄宿在學校,致使學校、家庭在“留守孩子”的實際教育過程中遇到了“四難”:一是溺愛放縱,教育難;二是缺乏管護,安全難;三是隔代管教,監護難;四是管理脱節,磨合難。可見,“留守孩子”現象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由此產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了教育的一個新的難題。

2、學校教育因素

學校是實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陣地,但就農村中學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機制還不健全,還不能有效地實施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事實上,學校的管理重心在智育而不在德育。受長期應試教育的影響,學校向來不敢在教育質量尤其是教學質量上有絲毫馬虎。儘管素質教育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但總是雷聲大、雨點小,説得多,做得少。學校在重視智育的同時未能有效地實施德育,尤其是對學生的心理問題疏於指導、研究和教育。這樣,學校就沒有一個明確的工作理念,一個科學的管理機制,一個得力的人員保障來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觀察、分析,並實施有體系的心健康教育工作。

3、師資培訓因素

教師是實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責任主體。但農村中學的教師在這方面存在三個問題:一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理論儲備和實踐經驗;二是缺少心理教育方面(!)的專業培訓和專家指導;三是教師編制矛盾突出,教師教學工作量太大,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來關注和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農村教師接受了大量的新課程通識培訓和學科專業培訓,零散地接受了少量的心理教育培訓,但不成系統,且具體要求也不夠明確。加之近幾年,農村學校編制緊缺,在崗教師工作量成倍加重,完成教學任務已疲於奔命,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開展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4、家庭環境因素

家庭教育環境和生活環境是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學生中許多積澱已久的心理問題追根溯源大多都能找到家庭的原因。而農村學生的家庭環境至少有三個不利於學生心理成長的問題:一是家長的文化素質普遍較低;二是學生大多在校寄宿,與家長的溝通不夠;三是社會轉型時期,農村家庭受到較大沖擊,問題家庭、特殊家庭數量增大,受害學生的數量也在增大。

二、加強農村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路

農村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最近幾年才引起重視的。尤其是新課程改革實施以來,在社會各界及教育主管部門的共同關注下,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被納入了重要的議事日程,設置了課程,培訓了師資,加強了管理,進行了督導。可以説,這項工作正逐步走向規範科學的發展軌道。但是,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依然十分突出,現狀不容樂觀。其主要原因是社會、學校、家庭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力度不夠。

首先,社會對農村基礎教育關注的熱點和焦點仍然是教學質量,社會對學校評價的衡量尺度依然是升學率。

其次,學校在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理應扮演最重要的角色,但學校仍然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過程中摸索,對教育質量的重視程度遠遠高於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因而,學校在這方面顯得比較被動。當問題發生了才引起重視,日常的教育工作還很不到位,其管理水平與師資培訓力度還不能適應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再者,家庭是學生心理壓力及心理問題產生的重要背景,家庭教育暴露出來的問題十分突出。許多農村家庭對學生的心理需求一無所知或知之甚少,不少家庭的氛圍不利於學生的心理成長。我們在對部分家長中做了調查,家長最關心的問題是學生的成績,其次是身體健康和安全問題,只有四分之一的家長把學生的心理問題擺在最關注的位置,高達75%的家長對學生青春期的教育科學不瞭解、不關心,高達80%的家長對心理學方面的知識不懂。這就很難保證每一個家庭都能給學生一個有利於心理成長的家庭環境。

由此可見,充分調動學校、家庭、社會等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切實加強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顯得刻不容緩。

1、加強教育督導。教育主管部門應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納入學校評估、教師評價的重要範疇。一方面加強教師及學生心理健康的理論培訓和實踐指導;一方面形成適合農村學校及農村學生實際的心理健康教育評估方案,進行跟蹤督導評估,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予以重視和加強。

2、改善學校管理。學校管理應充分認識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變管理重心,制定措施,完善過程,以培育身心健康的人為根本目標,切實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學校不僅要把學生心理健康作為學生德育工作重要內容,更要把它深入到學校工作的各個領域,從整體上營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環境。

3、重視師資培訓。重視和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從教師抓起,必須以良好的師資隊伍為保障。當前,應特別加強農村中學教師的心理教育培訓。繼續教育部門應把此作為重點內容進行專業培訓和實踐指導,倡導所有教師研究和探索新課程背景下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加強家長培訓。針對農村學生家長的狀況,學校應以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深入的家長培訓工作,幫助家長形成科學的育人觀,加強學校、家長、學生三方面的溝通和了解,形成教育合力,積極改善學生的心理成長環境。

5、關愛特殊學生。特殊的心理問題往往出在特殊的學生身上,關愛特殊學生是幫助他們走出心理困境的必要手段。關愛特殊學生應採取個性化的實施辦法,將特別的愛送給特別的學生,幫助他們迴歸正常的心理狀態,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品格。

6、改革學生評價。科學的學生評價可以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當前,農村中學要結合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改革的工作,研究學生評價與學生心理之間的關係,從評價方面為學生創設健康的心理成長氛圍。

農村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關下一代的成長和發展,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教育工作,必須從思想上提高認識,從制度上加強管理,從措施上進行深化,切實形成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機制和環境,把農村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實做好。

關於營造良好環境促進峨邊民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調查報告2019年健康調查報告(3) | 返回目錄

關於營造良好環境促進峨邊

民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的調查報告

一、峨邊民營經濟發展的現狀

近年來,峨邊始終把發展民營經濟擺在縣域經濟發展的突出位置,自1996年起,以企業轉製為契機,通過整體轉讓、股份配售、破產重組等多種形式,以大股東控股為特色,加快國有、集體、二輕、鄉鎮企業轉制,在短短三年多的時間裏,國有、集體資產逐步退出企業,完成了“國退民進”的重要過渡,構建了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私營企業為為主體的縣域經濟新框架,為民營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特別是近幾年來,峨邊把加快發展民營經濟作為促進縣域經濟新跨越的突破口,以更新觀念為先導,以創新體制為切入點,全力優化環境,努力拓展領域,大力啟動民間資本發展民營經濟,取得明顯成效。引進各種民間資本達7億元,民營企業迅速壯大,全縣民營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民營經濟成為了縣域經濟的支柱力量。

目前,峨邊民營經濟的發展呈現出3個特點:

1、民營經濟總量增加。全縣民營經濟快速增長,已成為全縣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據初步統計,底,全縣民營經濟已達2647户,比1996年淨增637户,其中:民營企業已達78户,比1996年淨增39户,個體工商户2569户,比1996年淨增608户。企業從業人數13560人,其中民營企業人數13152人,佔企業總人數的96.99%。,全縣GDP實現71840萬元,民營企業GDP實現28724萬元,佔全縣GDP的39.98 %。

2、民營經濟質量提高。全縣民營經濟(含個體工商户、建築業、規模以上工業)共實現銷售收入近67220萬元,上繳税金2500萬元,實現利潤1800萬元,分別比1996年增長6.6倍、8倍和8.5倍,運營質量明顯提高。全縣財政收入總額為7888萬元,企業上繳税金5205萬元,佔全縣税收的65.98%,其中民營企業完成税收3895萬元,佔全縣税收的49.38%,個體工商户納税150萬元,佔全縣税收的1.90%。

3、民營工業企業快速發展。,全縣納入統計的17户規模以上重點企業中有13户是民營企業,佔全縣的75.6%;民營企業的工業總產值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87.4%;工業增加值佔全縣的84.6%。近幾年來,峨邊民營企業產值增長都在兩位數以上。

二、影響峨邊民營經濟發展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經過多年發展,峨邊民營經濟在規模數量上,經濟總量上,產業結構上都具備了一定的優勢,成為峨邊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縱向比,峨邊民營經濟確實有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很大成績。但橫向比,特別是與發達地區比,差距還很大。從全面建設峨邊小康社會的目標和要求來看,不論是從硬環境還是從軟環境等諸多方面來看,仍存在着一些影響和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問題,主要是:

一是受發展環境制約。思想解放不夠,觀念落後。有些幹部對民企發展仍然認識不足,重視不夠,不願親商,不敢近商,不會扶商;政府還沒有完全樹立“服務行政”的觀念,民營經濟應享有公平競爭的“國民待遇”沒有徹底落實,社會公共財政框架體系不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得不到實現,企業負擔相對較重,潛在的成本高,審批程序繁瑣,以及為投資者的生命財產權和收益權提供有效保障治安環境還不很完善,造成民間資本難以轉化。

二是投資領域狹窄,投向單一,投資主體規模偏小,難以形成投資的支撐力量。目前,民間投資主體從數量上看集中於第三產業,市場份額過小,利潤很難保證,甚至可能造成某些領域的過熱,形成惡性競爭。多數投資主體規模小、能力有限,易造成投資分散、項目小型化,難以形成規模效益。項目難立項,民族地區經濟基礎薄弱,區位優勢不明顯,立項審批程序繁瑣,市場準入條件高,影響了民間投資增長。

三是投資回報率不高,投資主體缺乏進一步投資意願。由於民間投資主體主要是利用自有資金進行投資,風險意識較強,投資風險意識仍然高於效益意識,而要找到理想、適合、效益好的項目有一定困難,加之目前民營企業管理不規範,誠信度不高,對經營的過程和最後取得的實效沒有很好公開,因此使投資者缺乏信心,出於資金安全考慮不敢投資。在對投資回報存在顧慮的情況下,投資主體缺乏進一步投資的意願。

四是融資渠道少,渠道不暢。民間資金量大、面廣、分散,勢單力薄,企業規模偏小,缺乏可供抵押的資產,還貸能力不易證明,在信用貸款制度尚未完善的時候獲得銀行貸款相當困難。金融機構對發展中小民營經濟的信貸“藥引”作用沒有很好發揮,而投資稍大項目的業主主要靠金融機構信貸支持,很少從民間直接融資,社會中介組織不健全,企業融資渠道單一,造成民間資金難啟動。

五是宏觀及微觀投資管理不規範。一方面是某些民營企業財會、業務、統計核算等基礎性工作不完善,管理者投資的隨意性強,缺乏相應的投資管理經驗,對投資建設過程中涉及的知識知之較少,在實際建設過程中違反建設程序;另一方面是政府對民間投資缺乏相應的導向和管理,在民營企業的註冊登記、市場準入、行業管理,民間投資的審批、監督和税收等環節上還有待加強。

六是人員總體素質低,技術和管理相對落後。企業從業人員總體素質偏低,經營管理水平落後,相當一部分企業習慣傳統的、經驗的經營管理,任人為親,裙帶現象突出,與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不適應,有些還是家族式管理模式。企業技術落後,先進工藝技術和設備少,落後的技術和設備比例高,傳統產品老產品比重大,企業擁有知識產權少,品牌少,新產品開發嚴重不足,產品標準化程度低,質量差,品種少,技術含量和附加值較小,幾乎無高新技術產品和優勢拳頭產品,經濟無特色。

三、改善民族地區民營經濟發展軟環境存在的幾點建議

(一)擴大市場準入,實行平等待遇,放開經營範圍和管理限制。

市場經濟就是自主經濟、競爭經濟、法制經濟,也是平等經濟。要徹底摒棄計劃經濟時代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平等對待民間資金和民營及個體私營企業,做到重商親商。除國家明確限制的投資領域外,所有競爭性領域和對外開放的領域,都要以與國有資本和外資同等的條件和政策對民營資本開放。鼓勵和引導民營資本投資支柱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環保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參與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建設;鼓勵民營資本進入金融、保險業;積極支持和推進民營資本進入教育、衞生、體育、文化、旅遊、社區服務等領域。放開註冊資本限制條件,允許新設立的民營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分步到位,限期補足。創辦民營科技型、農產品加工型、扶貧型企業以及下崗失業人員創辦民營司制企業,其非關鍵條件一年內可完善的,可由工商部門核發為期一年的臨時營業執照,實行預備期管理。

要一視同仁,公平競爭,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條件和經營範圍。要對民營經濟實行國民待遇,消除不利於民營經濟發展的體制性障礙。除國家和省規定須先辦理經營許可證或資格審查以及專項審批外,其他部門和地區規定的一律不準再作為登記發證的前置條件。放寬註冊資本限制條件。屬於國家、省鼓勵和允許的民間投資項目,一般不再審批,一律實行登記備案制度。凡是國家法律、法規未明確禁入的領域,凡是國有經濟退出的領域,凡是外商投資可進入的領域,都允許民營經濟進入。

(二)加強產業引導,實施重點支持,鼓勵和引導民營資本投資高新技術產業。

根據省委省政府新近出台的《關於進一步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定》規定,民營企業被認定為民營科技企業的,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規定享受税收優惠;鼓勵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農產品加工產業,鼓勵參與生態環境建設和外向型產業。對重點農產品加工骨幹企業從事種植業、養殖業和農產品初加工所得,免徵 3年至 5年所得税。開通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對整車鮮活農產品運輸, 3年內停收過路(包括高速公路)、過橋和過隧道費。停止徵收農業特產税,促進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對國有荒山、荒地等未利用地依法出讓給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户進行造林、種草等生態建設的,可以減免土地出讓金;對取得土地使用權從事生態環境建設的,土地使用年限可延長到70年。這些優惠政策的出台,無疑為發展民營經濟,盤活民間資金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我們要儘快制定相關的配套政策,迅速落實省委省政府的《決定》精神,為峨邊民營企業的發展營造又一個春天。

(三) 轉變政府職能,健全服務體系,簡化辦事程序,提高服務效率。

縣政府要進一步轉變行政職能,更好地樹立服務政府的形象,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民間資金的盤活服好務。一是要組建專門的領導班子,成立辦事機構,加強組織領導、規劃實施、督促指導和服務引導。二是要制定完善的民間資金投資發展配套政策,創新發展機制,促進民間資金的投資迅速擴大。三是進一步減少行政審批項目,按照“同步審批、限時反饋、一次辦結”的原則,實施審批辦照的“互聯審批制”,除法定的特殊情況外,辦理時限原則上不超過 5個工作日。四是對目前已經削減的各項行政收費項目必須落實,決不能再收費,繼續清理、減少各種收費項目。停止收取個體工商户管理費。五是建立和完善涵蓋民營經濟的社會中介服務體系,推進社會信用制度,公開有關政策、法規,確保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户的知情權。

(四)搞好項目儲備,吸引民間資金進入投資領域。

要吸引民間資金的投入,關鍵是要有好的發展項目。我們要認真做好項目儲備,精選一批風險低,投資回報率高的項目,吸引民間資金投入進來。目前,我縣新上的水電站建設項目,幾乎全部來自民間資金的投資,應該説是掀起了一個民間資金投資的高潮。我們要繼續在高耗能工業項目、綠色農業項目、旅遊開發項目等方面進行項目儲備,繼續吸引民間資金投資進來。

要因地制宜,重點突破,務求實效,做強做大特色和規模。既要全面發動,又要從實際出發,選準主導產品,搞好產業聚集,形成產業規模。縣域經濟要以發展民營經濟為主,把重點放在農產品加工和勞動密集型產業上。要結合城鎮規劃,建設一批特色工業園區。要把發展民營經濟與調整經濟結構結合起來,着力培植壯大一批優勢民營企業。要在盤活存量資產和引進增量資產上做文章,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

(五)優化法制環境,保障民營經濟的合法權益。

要盤活民間資金,實現經營民間資本的目的,就必須要為民營經濟創造寬鬆的法制環境,維護和保障民營經濟的合法權益,要做到:一是嚴格規範執法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干預民營經濟單位的合法生產經營活動,不得違反有關規定隨意進入企業檢查。嚴禁亂收費、亂攤派、亂罰款,嚴禁侵佔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户合法的財產和經營場所等。二是保障其合法權益。依法保障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户及其人員的財產、人身安全,未經法定程序,任何單位不得查封、凍結民營企業及個體工商户的財產、資金和採取強制措施。 三是保護平等競爭。大力整頓規範市場經濟秩序,堅決打擊製售假冒偽劣產品行為,查處取締無照經營。取消對企業掛牌保護的做法,鼓勵和保護所有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户依法平等地參與市場競爭。四是建立激勵金融機構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機制,簡化抵押、擔保手續,降低評估費用,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發放信用貸款或非全額擔保貸款。

要完善政策,營造氛圍,着力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包括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政務環境、輿論環境。要進一步清理取消歧視性規定和不公平做法,建立面向全社會的信息公開制度和政策制定過程的意見徵詢制度,各項扶持政策務必全面兑現;要進一步整頓規範市場經濟秩序,探索建立以民營經濟為主要對象的信用擔保體系,積極為個體工商户和私營企業提供金融支持;要全面清理有關民營經濟的地方性法規和規章,增強執法透明度,堅決杜絕“三亂”現象;要着力構建服務型政府,營造重商、親商、護商、安商的政務環境,切實把工作轉到服務上來;要引導羣眾把創造財富作為重要的價值取向,在全社會形成關心、支持、保護民營經濟發展的輿論環境。

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報告2019年健康調查報告(4) | 返回目錄

前言:

一片葉子屬於一個季節,年輕的莘莘學子,擁有絢麗的青春年華。誰説意氣風發的我們年少輕狂,經不住暴風雨的洗禮?誰説象牙塔裏的我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走出校園,踏入社會,我們不能辜負他人的期望,我們要為自己書寫一份滿意的答卷……

【調查背景與目的】:

大學生是社會上最為活躍、最富有朝氣、充滿活力的羣體之一。近幾年來,隨着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和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大學在不斷地進行着變革來適應這個社會,使得大學生面臨的學習、生活、情感和就業壓力明顯增大,由此產生的心理問題日益突出,直接影響到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高校的校園穩定,接連發生的大學生自殺事件引起了全社會的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了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調查的基本方式】:

我們主要通過會議和訪談等形式來了解我係各年級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本次調查共分為三部分:

1、 資料收集:整理原有的相關材料,查看文獻,收集相關信息。

2、 調查走訪,開展會議。

3、 問卷調查

4、 資料整理:問卷分析研究,並且在分析思考的基礎上成文。

【各年級的調查情況及解決方案】:

一、12級新生

1、關於學校 初進大學後,一些學生不適應教學方式的改變,面對寬鬆的學習方式有些手足無措,不知如何處理打斷的空餘時間。*解決方案:校方應開展一些講座,對他們進行指導,讓他們學會自己怎樣規劃人生,使他們更加了解大學生活。

2、學習方面 存在調劑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課不是很感興趣,總覺得上課無趣,沒有用處,且難以理解課程內容,學習壓力大。*解決方案:班委應積極主動營造學習氣氛,引導同學主動學習,建議制定學習計劃,儘快投入到大學課程中。

3、人際關係 不善於處理人際關係,發覺與周圍的同學無法溝通交流,無法投其所好;與舍友相處不和睦,對於一些小問題無法合理解決。*解決方案:多開展一系列互動活動,增添班級同學間的交流,強調團隊精神的重要性,學會寬容,學會與人相處之道。

4、性格問題 相對自閉,自卑,不敢表現自己,否定自己,無法自信、快樂地面對生活、面對大學——這個小社會,不知如何做到取捨。*解決方案:多參加一些團體活動,加入到集體中;而班委對於這些同學應多加關注,多與其溝通交流,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5、大學裏基本是學生自主管理,班委擔負的責任就更重大,工作與學習時常發生衝突。*解決方案:學會信任他人,將一些工作分與其他班委,但要在不涉及一些隱私及重要性大的情況,明白團隊與團隊之間的協作,以減少自己的工作量。

6、環境適應 進入大學後,一切的一切都需要重新開始,認識新的人、事、物等,會感到迷惘、失落 、甚至想回到曾經的衝動。 *解決方案:學會適應,慢慢調整心態,自我激勵。

總的來説,新生們已很好的適應大學生活,但仍存在小部分孩子有着不適。

二、11級

經過大一的適應,生活和學習都比較平淡了。很多大二的學生會面臨一個相對艱難的緩和期,有些同學會對周圍的事物提不起興趣,時常感到無趣,有壓迫感,愛瞎想等問題。這時,我們需要對這些同學進行積極正確地引導,鼓舞他們在不影響課業的情況下,積極參加一些團體互動活動。例如,可以與同學三五結伴,外出散散心,逛逛街,爬爬山等,多與人進行溝通交流,分享心情。

通過對我係大二學生的調查瞭解到,大二學生有些存在“三慌”,即“年齡恐慌”,“學業恐慌”,“愛情恐慌”。

1、“年齡恐慌” 很多學生存在着這樣一種觀念,“邁去入二頭,已經開始奔三了”,覺得自己的青春正在快速地悄然流逝,且當有新生稱呼“學長”“學姐”時,表示會有壓力,所以不禁對自己的年齡產生恐慌。其實,只要我們以客觀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年齡這個問題,認清事物總在發展的原則,不必太過在意,這個恐慌是能得到合理地解決。

2、“學業恐慌” 一進入大二,每個人都覺得學業壓力加大了,看到大家都如此努力,我也要去努力才行,不甘落後,從而對學習產生一定程度的恐慌。其實,做好自己,給自己制定適宜的學習計劃,並落到實處,你也能做一個很棒且不一樣的自己。

3、“愛情恐慌” 愛情是校園裏一個敏感的話題,對於大二的學生來説,已度過了一個懵懵懂懂的大一時光,因而便會開始擔心自己這四年裏沒有機會去體驗愛情,對待校園愛情便產生了恐慌。針對這一類問題,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制定一份個人的發展計劃,用積極的態度來衡量與評價自我,相信能得到一定的疏導。

針對在校大學生的一些心理健康問題,我們必須給予重視,並加大心理健康的宣傳力度,積極舉辦心理健康講座和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要求深入學生中,瞭解學生的心理健康,及時的給予溝通與輔導,為在校大學生的校園生活營造出一種更友愛,更和諧的氛圍。

三、10級

1、 學習壓力 大三學生面臨更大的學習,各種考試考證接踵而來,深入學習難懂複雜的專業知識,自然而然地就會產生或多或少的學習壓力。○解決方案:身為班委,應主動學習,平常與同學多溝通討論學習上的問題,為班級營造學習氛圍,有人請教時,應耐心解答。

2、 戀愛問題 戀愛在校園裏司空見慣,告別了大一大二的輕鬆日子,隨着學生的年齡漸長,許多同學有了依戀。○解決方案:校方應對學生戀愛進行積極引導;而自身要把握尺度,保護好自己。

3、 人際困難 有的同學較孤僻,喜歡單獨行動,不願參加集體活動。○解決方案:班級有活動應多鼓動同學們參加,讓其感受到班級的氛圍,融入班集體中。

4、 學業加重,班委的工作與學習容易發生衝突,不知道該如何選擇。○解決方案:若工作不涉及隱私問題,班委應懂得信任他人,適當將工作分配給他人幫忙,同時也能讓其他人瞭解班級內務,提升班級凝聚力。

5、 更換季節,天氣變化也帶來了心情改變。○解決方案:不要把時間排得太滿當,節假日應多與同學出去放鬆放鬆,懂得認真工作,輕鬆玩。

四、09級

1、本學期大四學生已在緊張準備着畢業論文,選擇導師,根據自己的課題準備着實驗,查找文獻,一切忙碌而有序進行中。部分學生已有明確的奮鬥方向,如:參加考研、公務員隊伍,但據説我校考研壓力大,因為多數人選擇報選外校,然而授課方式及資料差異,造成難度加大。

2、據調查仍有部分學生未通過英語四級,因其與我們的學位證書密切相關,大家十分擔心,正在緊張準備着即將到來的考試,但有小部分學生因自己能力有限而放棄。

3、面臨畢業,意味着即將踏進社會,即使已是足夠優秀的學生也擔憂着進入社會後無法適應激烈地競爭。

4、積極應戰的大隊伍中仍隱藏着自我墮落的小羣體,經尋訪得知,當看到同學或舍友前去自習、做實驗,發覺自己缺少了目標,會感到不安、失落。

5、本學年首場畢業生招聘會已開展,據調查得知,此時,我們的簡歷還未準備好,或是發現簡歷上唯有榮譽缺少經驗,或是簡歷上一片空白,種種問題令他們越發感到擔憂和恐懼。

總而言之,大多數學生已準備好成為促進社會進步發展的一份子,問題是有的,但總會解決的。我們已長大,要學會思考,學會承擔,學會忍耐,。

結論:

當代大學生是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進程的關鍵力量,他們朝氣蓬勃,奮發有為。從整體上看,我係大學生羣體是好的,儘管他們還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大學生這個隨着高教改革日益壯大的青年羣體仍保持着強烈的獨特性,他們以出色的知識背景和極具魅力的年齡優勢吸引着人們的視線,他們以其追求不同凡響的衝動和多夢的青春參與了社會的脈動。現代社會充滿着機遇和挑戰,競爭的日益激烈,事業的艱辛及生活節奏的加快,給每一個人,尤其是希望獲得知識、贏得未來發展先機的大學生提出了很高的心理要求,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心理壓力。

一切都會從大學開始,大學雖然是人生中不長的幾年,但因其匯聚了人們青春最熾熱的年華而影響深遠,是我們人生的黃金歲月,有人在這裏立下了一生的宏願,也有人在這裏走向了永遠的迷失。大學生活包含了青春的驕傲和沮喪,也充滿了青春的美好與苦惱。大學風景線,永遠是最動人的篇章。而大學生羣體,永遠是社會關注的焦點羣體之一。

標籤: 調查報告 健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k408y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