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查報告 >

健康調查報告4篇大綱

健康調查報告4篇大綱

本文目錄健康調查報告暑期“三下鄉”社會調查報告:對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的分析和思考中國健康調查報告關於老年健康調查報告(口腔)

摘 要:採用症狀自評量表(scl-90)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現狀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總的來説心理健康水平不高,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與常模比較,心理健康水平遠遠低於常模,與普通高中學生相比較,心理健康水平在部分因子上高於普通中學學生。從客觀和主觀上分析了影響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原因。

健康調查報告4篇大綱

關鍵詞:中等職業學校;心理健康;調查研究

為了貫徹《中國共產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進一步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部XX年制定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來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各地結合實際,認真組織實施《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8年後,本文以四川為例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做了研究。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1.對象。四川地區,20所中學隨機抽查了800多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發放了調查表900份,回收有效問卷861份,有效回收率95%。其中,男生413人,佔48%,女生458人,佔52%。還和600名普通高中學生的自評量表成績做了對比研究。材料:scl-90症狀自評量表,包括90題,被試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回答“是”與“否”,然後計算出1o個量表(即軀體化、強迫、人際關係、抑鬱、焦慮、敵對、驚恐、偏執、精神病性)分。

2.方法。採用症狀自評量表(scl-90)以班級為單位進行測試,然後評分。

數據分析用spss16。量表包括的10個因子,每一個因子着重反映受試者的某一個方面的情況。

3.評定程序。在開始評定前,先由指導老師把要求向受檢者交代清楚。然後,讓學生做出獨立的、不受任何人影響的自我評定,一次評定一般約20分鐘。評定的時間範圍是“現在”或者是“最近一個星期”。評定結束時,指導老師應仔細檢查自評量表,凡有漏評或者重複評定時,均提請自評者再考慮評定,以免影響分析的準確性。

二、結果

1.中等職業學生自評量表結果與常模的對比

從表1中的數據可知,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與常模比較,得分遠遠高於中國常模,也就是説無論在總分還是各個因子水平上,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遠遠低於中國常模。差異達到極其顯著的水平。

也許從全國或者全四川來説,本文調查的結果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本文調查的是四川地區,此區域經濟文化相對來説落後一些,是不是影響了中等職業教育的質量,關注經濟落後地區中等職業學生的心理健康是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該考慮的課題。

2.中等職業學生與普通高中學生自評量表結果的比較

從表2的數據可知,兩類學校的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着差異,從總分來分析,達到了顯著性的差異,普通高中的學生普遍比職業中學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差,在其他幾個因子上差異也達到了顯著性,比如,精神病性和強迫症兩個因子上,普通學校的學生得分高於職業中學的學生,差異顯著,這可能與普通學校的學生學習壓力大,考試壓力大,使心理欠健康,但是在敵對和恐怖兩個因子上,職業學校的學生得分顯著性高於普通中學的學生,這一點一定要引起社會的關注,這兩個因子可能使學生性格乃至人格上的不完整,從而影響個體的工作或者生活。

3.公立中等職業學校與私立職業學校學生自評量表比較結果

從表3中的數據可知,兩類學校的學生心理健康存在着差異,從總分來分析,達到了非常顯著性的差異,私立中職學生普遍比公立中等職業中學的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差,在其他幾個因子上差異也達到了顯著性,比如,偏執、敵對、焦慮和軀體化四個因子上,私立學校的學生得分高於公立職業中學的學生,差異顯著;而在精神病性、憂鬱兩個因子上,私立學校的學生得分遠遠高於公立學校的學生,差異十分顯著。在恐怖因子上,私立學校的學生得分顯著性高於公立學校的學生,差異非常非常顯著。在其他幾個因子上私立學校的學生得分還是高於公立學校的學生,但是未達到顯著性差異。

我們現階段中等職業教育培養形式多樣化,大力發揚私立學校,在本文調查的區域內,私立學校的學生人數遠遠高於公立學校的學生數,那麼怎樣引導私立學校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了我們關注的焦點。

三、影響中等職業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1.客觀原因。隨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化、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就業壓力直接影響職業學生的心理健康。

從我們調查的結果看,就業率相差很大,最高就業率近99%,而最低就業率35%,學前教育、婦幼、酒店管理和數控專業就業率比較高,而以前的熱門專業電子商務、電算化會計等專業就業率低。目前,就業不理想的問題尚未引起社會足夠的關注,對就業質量更少考慮。很多中職學校宣傳的就業率含有很大水分,把學生推出校門有個崗位就算就業,導致有的學生6月份就業8月份失業,造成實質上的未就業,嚴重影響中職教育在學生家長心目中的形象。我們調查了400位家長,孩子畢業後工作單位的情況,情況如表4,這樣讓一些家長認為,上了中職再就業和國中畢業直接就業沒什麼兩樣。因此,必須對學生的就業質量給予足夠的重視,提高職業教育在教育體系中的競爭力。

2.主觀原因。XX年,國家對技術人才的需求,大力發展中等職業教育,但是我們研究發現,進入中等職業學校就讀的學生,在國中時基本都是學習成績中等或中等偏下的。我們對這部分學生調查發現,進入職高是他們無奈的選擇,他們最想上的還是普通中學,因此,相當部分學生對此耿耿於懷,久久不能調整自己。

中等職業學生正直心理斷乳期後的穩定期,有部分學生在青春期沒有很好的過度,導致學生生活習慣不好,心理承受能力低。職業學校是和社會接軌的平台,對職業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信心要求增加,適應社會能力要求高,這樣學生內心的需求和表面要求成熟相矛盾,使學生容易出現消極情緒,導致心理健康水平不高。

參考文獻:

[1]教育部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z].教職成〔XX〕8號。

[2]劉延東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會議的信職業教育[j],(21)。

[3]劉家珍,李樹金中職生就業和創業心理品質的現狀及實踐企業科技與發展[j],(20)。

[4]馬小惠。淺談職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科技信息XX,(14)。

[5]鄧石華。職校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XX.

暑期“三下鄉”社會調查報告:對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的分析和思考健康調查報告(2) | 返回目錄

XX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對xx市範圍內的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的分析和思考

班別:xx 姓名:xx 學號:xx

摘要:通過對xx市範圍內的老年人進行問卷調查,以獲取老年人口腔健康現狀信息。並分析信息,淺談老年人口腔健康的影響因素,老年人口腔保健的重要性以及相關知識宣傳措施,為相關部門往後的口腔醫療衞生提供相應的信息和數據。關愛老人,感謝他們為國家,為社會做出的貢獻,在辛亥革命100週年,建黨90週年之際,以實際行動向國家和社會以及曾經致力於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老年人獻禮。

關鍵詞:老年人,口腔,保健,護理

炙熱的七月,驕陽似火。我們暫別象牙塔,懷揣着火一般的熱情來到武鳴縣開展以“弘揚醫學精神,奉獻服務社會”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正值辛亥革命100週年,建黨90週年及我校建校55週年,賦予了此次社會時間更深刻的意義。憶往昔崢嶸歲月,傳當代革命精神。

本次社會實踐圍繞xxxx市老年人這一羣體,從老年人對口腔護理的認知程度及口腔健康教育需求狀況出發,通過訪談和問卷調查的形式,調查xx市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狀況、常見口腔疾病的防治措施、口腔護理的認知程度及口腔健康教育的需求,分析影響老年人口腔健康的主要因素,從而將得出的信息反饋給相關部門,以利於加快並逐步完善當地的口腔醫療衞生的建設,促進當地的平衡發展,並以此向曾經致力於建設社會主義祖國的老年人獻禮。

一.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簡析

世界衞生組織給“口腔健康的標準”下的定義是:牙齒清潔,無齲洞,無痛感,牙齦色澤正常,無出血現象。然而,調查顯示xx市範圍內的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堪憂。在曾經患有或目前患有的口腔疾病調查中,41.96%的受調查者患有蛀牙;65.50%的受調查者有牙齒鬆動、缺損現象;51.28%的受調查者存在牙疼現象;24.71%的受調查者有牙齦出血現象;30.30%的受調查者出現牙齒髮黃現象 ;18.41%的受調查者存在口腔異味現象21.68%的受調查者患有牙周炎;6.06%的受調查者患有牙髓炎;僅有13.05%的受調查者認為自己沒有口腔疾病。許多老人牙齒缺損嚴重以至影響進食,只能依賴假牙。

以小見大,可見我國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普遍沒有達到世界衞生組織的“口腔健康的標準”,情況不容樂觀。

二.影響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的因素

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的好壞不是天生註定的,口腔健康的保護和破壞也非一朝一夕之事。調查顯示影響老年人口腔健康狀況的因素主要包括個人因素和社會因素兩方面。

1. 個人因素

第一,生活習慣。保持口腔的健康離不開良好的生活習慣,尤其是老年人唾液分泌量減少,使口腔內的生理沖刷、自潔作用減弱,造成抵抗力下降,應堅持早晚刷牙和飯後漱口。在本次調查中做到早晚刷牙的受調查者佔總人數的50.12%, 52.45%的受調查者有飯後漱口的習慣。另外,還有將近半數的受訪者沒有達到早晚刷牙和飯後漱口的要求。

第二,飲食習慣。健康的飲食習慣對老年人保持口腔的健康尤為重要。人到老年牙釉質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損,其中磨損嚴重者,牙本質暴露,可出現對冷、熱、酸和機械性刺激敏感。這時候就應該合理調整飲食結構,應少食或不食過硬、過冷、過熱、過酸或甜的食物。本次對受調查者飲食喜好的調查中,喜好甜食者佔55.71%;喜食酸食者佔34.03%;喜好堅硬食物者佔 18.41% ;喜好辛辣食物者佔 26.81%喜好冷凍食品者佔 21.68%(可多選)。可見老年人的飲食習慣沒有達到保健要求。

第三,口腔保護意識。健康的牙齒是幸福晚年的保證。老年人應該樹立正確的口腔保護意識。口腔保健意識包括常見口腔疾病預防緊迫性,定期檢查與早防早治的必要性,口腔衞生保健的重要性。[1]然而在本次調查中81.35%的受調查者認為口腔健康很重要,卻只有17.02%的受調查者在口腔出現問題後選擇立即就醫。另外有78.55%的受調查者從沒做過口腔檢查。可見,當前老年人對口腔保護的意識還比較薄弱。

2.社會因素

第一,家庭經濟因素。辛勞了一輩子的老人,他們的晚年可能不再那麼能幹,有時候更像是個孩子,這時候的他們更多的是依賴子女。然而,在我們進行調查的村子裏,絕大部分老人是留守老人,xx市內的兩個養老院裏的老人多數也是子女不在身邊。子女甚少主動帶他們檢查身體,他們常年得不到家人的關心和照顧,甚至存在悲觀心態,不再關心身體健康狀態,而口腔問題就是最容易被疏忽的健康隱患之一。另外,由於經濟條件的限制,影響了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主動就醫。

第二,社會環境因素。口腔健康知識需要社會的宣傳和推廣。我國日趨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作為社會一個大的羣體,其健康狀況不容忽視。本次調查顯示,69.23%的受調查者從沒聽説過口腔護理,另外34.97% 的受調查者表示不清楚從什麼途徑獲取口腔護理知識。同時,在調查中我們還發現46.39%的受調查者非常希望獲得口腔護理知識,23.31%的受調查者一般希望獲得相關知識。可見當前有關老年人口腔護理知識的宣傳力度過去薄弱,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

分析和思考老年人口腔健康的現狀,有利於更好地解決這一社會難題。面對不容忽視的現狀,我們首先要明確老年人口腔保健的重要性。

三.老年人口腔保健的重要性

口腔健康是反映健康和生命質量的一面鏡子,口腔疾病對老年人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有着重要的影響。

1. 口腔疾病會引起其他疾病

第一,心臟疾病。口腔疾病的致病菌及其毒素可侵入血液,加重或引起心臟疾病。研究證實,牙周炎是冠心病急性發作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與急性發作或總死亡率顯著相關。

第二,呼吸道疾病。口腔疾病與各種吸入性肺炎相關性較強。肺炎80%的誘因是吸入口腔、咽部含有細菌的分泌物。

第三,糖尿病。糖尿病與牙周病發病存在共同危險因素,且互為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常併發不同程度的口腔病變,牙周病發病率高,病變損害嚴重且進展更迅速。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胰島素依賴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明顯差於無牙周疾病的患者。

第四,胃腸道疾病。消化道潰瘍是幽門螺旋桿菌引起,口腔中存在大量這種細菌,腸胃中的幽門螺旋桿菌通過藥物很容易清除,而牙菌斑中的卻難以清除。

第五,腦血管疾病。牙周炎作為腦卒中的危險因子大於吸煙,而且獨立於其他已知的危險因子。有報道表明,25%的腦卒中患者有口腔感染,而對照組中只有2.5%。[2]

正所謂“病從口入”,口腔疾病不容忽視,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着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和壽命。

2. 口腔疾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

第一,影響面容。口腔頜面部在人體美學方面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起着窗口作用,是最能代表人形象的特徵之一。健康的口腔可以讓人擁有健康的微笑,在社交場合更自信。然而,口腔疾病導致的面部不對稱、各種牙頜畸形、牙周炎及牙齒缺失等,影響了面部的協調和美觀。

第二,影響發音。老年人牙齒缺損是當今社會的常見現象,這給老年人的生活也帶來了不便。牙齒是發音最主要的輔助器官,一旦牙齒存在缺損,特別是前牙缺損時,不僅説話費力,而且發聲也不清楚。這是因為舌尖失去了原有的發音定位標誌,氣流經過的路線中少了一道控制的關口,所以説話聽起來就像漏風一樣。影響了老年人與他人的溝通與交流。

第三,影響心理。口腔疾病還常常會引發一些心理乃至社會問題,有些口腔疾病所造成的問題足以影響人的一生。口腔疾病引起的面部問題常常讓患者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牙齒缺損,口臭等問題經常造成一些人的社交障礙,久而久之變得封閉自卑,影響語言表達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另外,一些老人常常因為疼痛難忍無法進食而產生悲觀情緒,甚至產生自殺的念頭。

由此可見,老年人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老年人有必要重視口腔健康,而我們社會也有必要為老年人口腔健康做出貢獻。

四.淺談推廣老年人口腔護理知識的措施

調查顯示,老年人的口腔護理知識嚴重匱乏,我們的老年人口腔護理知識宣傳工作做得遠遠不夠。改善老年人口腔健康現狀刻不容緩,在人羣中推廣和宣傳老年人口腔護理知識勢在必行。

老年人口腔護理知識宣傳重在目標細化,確保適宜措施針對老年人這一特定人羣制定特定的目標。隨着現代媒介技術的發展,以間接方式傳播傳播老年人口腔護理知識應得到廣泛的應用。

1.大眾媒介

通過電視、廣播、雜誌、報紙等傳播口腔保健信息,反覆強化公眾已有的口腔衞生知識,大眾傳播渠道其優點是覆蓋面廣,能較快地吸引公眾注意力,使之集中到有待解決的口腔健康問題方面。大眾媒介是口腔健康教育的強有力的工具。其目標人羣數量多,信息完整且影響巨大。

2.視聽手段

包括光盤、幻燈片、掛圖、電影、錄像等。視聽手段常侷限在小羣體內,環境空間遠不如大眾媒介大,但其針對性和時效性較強,可反覆來回播放。適用於教授某種技能,對其他健康教育活動如課堂教育、講演、小組討論、遊戲等,起重要的補充、強化作用。

3.多元化手段

除此之外,我們可以嘗試多元化的宣傳教育方法,如:利用就診時的個別交談;製作口腔保健知識宣傳小冊;小型專題討論會;舉辦講座,圍繞具體問題進行現場示範,讓聽者親自練習加深理解並掌握具體的技能……[3]

最美不過夕陽紅,最美的花是老人臉上綻放的菊;最美的笑容是夕陽下老人安詳慈愛的微笑;最美的畫面是老人開懷的大笑……

健康的牙齒是老年人幸福晚年的保證,敬老愛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家庭……承載着太多老人的貢獻,社會的和諧離不開老年人羣這一龐大的羣體。辛亥革命100週年,建黨90週年之際,正是我們社會回報這些建設社會主義社會老功臣之時。發展健康老年人羣體,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黃慧玲 老年人口腔衞生保健需求與護理工作思路

《中國民康醫學》XX年14期

[2]黎昌政 口腔疾病對全身健康有重要影響 庫爾勒晚報 XX年07月03日

[3]口腔健康教育在社區中老年人口腔保健中的實施進展研究 [中圖分類號] r780.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5-0515(XX)-11-267-02

中國健康調查報告健康調查報告(3) | 返回目錄

中國人的膳食經驗

中國健康調查的核心是中國農村膳食的性質。

美國人大約有15%-16%的總熱量攝入來自於蛋白質,其中80%來自於動物性食物。而在中國只有9%-10%的總熱量來自於蛋白質,而且其中只有10%來自於動物性食品。中國和美國的膳食結構存在着非常顯著的差異。

(實際上,對於一個體重77千克的美國成年男性來説,其每天攝入的熱量大約為2400卡,對於一個77千克的中國農村成年男性來説,其每天熱量攝入約為3000卡。)

上表中各類營養素的比例都存在着顯著差異,中國人攝入的總熱量要高得多,但是蛋白質、脂肪和動物性食物的攝入量則少得多,纖維和鐵的攝入量比美國人高得多。這些差別都是至關重要的。

儘管中國和美國的飲食模式大相徑庭,但在中國內部各人羣間也存在着顯著的差異。研究膳食和健康的關係時,找出實驗數據之間的差異(例如一系列數值的差異)是非常關鍵的。舉例來説,各縣平均血液膽固醇水平,最高水平和最低水平相差大約是2倍,而血液中的β-胡蘿蔔素的水平最高與最低水平相差9倍,血脂相差3倍,脂肪攝入相差6倍,纖維攝入相差5倍。

中國農村疾病分組

富貴病(營養過剩)癌症(結腸癌,肺癌,乳腺癌,白血病,兒童腦癌,胃癌,肝癌),糖尿病,冠狀動脈心臟病

貧困病

(營養不良以及衞生條件差)肺炎,腸梗阻,消化性潰瘍,消化道疾病,肺結核,寄生蟲病,風濕性心臟病,非糖尿病的各種代謝功能障礙和內分泌病,與懷孕有關的各種疾病及其他疾病

顯示:任何一種疾病,均與同組內的其他疾病有聯繫,而與另外一組疾病無聯繫。在中國農村,肺炎發病率很高的地區乳腺癌的發病率就不高,但是這些地區的寄生蟲疾病的發病率會比較高。導致多數西方人死亡的冠狀動脈心臟病發病率較高的地區也是乳腺癌發病率較高的地區。

在中國某些農村和縣城,富貴病發病率比較低,而有些地方的發病率則比較高。這種差別是由於飲食習慣的差異所造成的麼?

血液膽固醇含量和疾病的關係

我們比較了各縣西方病的發病情況,以及膳食和生活方式的差異。讓我們驚訝的是,我們發現西方病的一種最強的預測因子是:血液膽固醇水平ⅲ。

膽固醇分為兩大類。膳食膽固醇來自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是食物的一個組成部分,就像糖、脂肪、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一樣。這種膽固醇只存在於動物性食品。第二種膽固醇被稱為血液總膽固醇水平,簡稱為血液膽固醇。儘管從化學角度上説,血液膽固醇和膳食來源的膽固醇,其成分是相同的,但是它們所代表的並不是同樣的東西。一個類似的例子是脂肪,膳食脂肪是指你從飲食中攝入的脂肪,如炸薯條中的油脂,而身體內的脂肪是你身體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和你早晨抹在土司上的油脂是兩回事(如黃油或是奶油)。膳食中攝入的脂肪和膽固醇並不一定會轉化成身體中的脂肪和血液膽固醇。人體合成脂肪和膽固醇的生理過程非常複雜,涉及了數以百計的生化反應,原料包括幾十種不同的營養物質。因為這個過程非常複雜,所以你從膳食中攝入大量脂肪和膽固醇對健康的影響與你本身有高血脂和高血膽固醇水平(這是醫生檢測的指標)對健康的影響是不同的。

在中國某些縣,隨着血液膽固醇水平的升高,西方病的發病率也在上升。我們對這種現象感到驚奇是因為中國人的膽固醇水平比我們預期的要低得多。中國人的血液膽固醇平均水平大約為127毫克/分升,比美國的平均水平要低近100個點(美國是215毫克/分升)。在中國的某些地方,膽固醇水平甚至低到94毫克/分升。在中國內陸有兩組參加調查的婦女,他們的膽固醇水平甚至低到了不可思議的80毫克/分升。

如果你知道你自己的膽固醇水平的話,你就能意識到這些數值有多低了。美國公眾的膽固醇水平在170毫克/分升-290毫克/分升。我們膽固醇的下限水平相當於中國農村人羣的上限水平。在美國人們認為,如果你血液膽固醇水平低於150毫克/分升的話,你的身體就是有問題的。按照這個説法推測的話,大約85%的中國農村居民的身體都有問題。但是真實的情況不是這樣的。低血液膽固醇水平——即使低到按照西方標準認為不夠“安全”的水平——意味着心臟病、癌症和其他西方病的發病率會比較低。

除了《中國健康調查報告》,沒有人認為在膽固醇水平和某個疾病的發病率之間存在着這樣的關聯。我們得到了一個驚人的實驗結果!當血液膽固醇水平從170毫克/分升下降到90毫克/分升的時候,肝癌ⅱ、直腸癌ⅰ、結腸癌ⅱ、男性肺癌ⅰ、女性肺癌、乳腺癌、兒童白血病、成年白血病ⅰ、成年腦癌ⅰ、兒童腦癌、胃癌以及食管(咽)癌的發病率都顯著下降了。如果你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太高的話,應該注意自己的心臟;但是你不知道的是還應該注意癌症的發病危險。

血液中的膽固醇有好幾種,包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傳統上認為低密度脂蛋白是“壞的”的,而高密度脂蛋白是“好的”。

按照西方的標準來看,中國人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按照西方標準來看也是非常低的。我們的發現説明中國人血液中的低膽固醇水平(甚至低於170毫克/分升)對健康是有好處的。你現在設想一下,如果某個國家居民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比中國的平均值水平要高得多,那麼這些在中國發病率很低的疾病,如心臟病或腫瘤就會在這個國家比較流行,甚至成為主要的致死原因。這個假想的社會就是我們現在的西方社會。

當然,這是西方社會的真實寫照。我想用兩項當年研究時的數據來説明這一點。當時,冠狀動脈心臟病在美國男性中的發病率比中國農村男性的發病率高17倍13,而美國成年女性的乳腺癌的發病率比中國農村女性的發病率高5倍。

在中國西南的四川和貴州兩省,冠狀動脈心臟病(chd)的發病率更是驚人的低。在三年的觀察期內(1973-1975年),幾乎沒有任何一個研究對象死於chd。而在貴州,樣本量是24萬6千名男性;在四川,我們的樣本量是18萬1千名女性14。

我們公開這些低膽固醇數據以後,我請教了三位非常知名的心臟病研究學者和醫生。請他們從他們的專業角度出發做出評論。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還沒有發現哪位患者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低於150毫克/分升時,會死於冠狀動脈疾病。

血液膽固醇水平與膳食

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確定是發病危險的重要指徵之一。那麼現在我們關心的一個重要的問題是,食物是怎樣影響血液膽固醇水平的呢?簡單講,動物來源的食品與血液膽固醇水平的升高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而攝入植物性食物的營養素與血液膽固醇水平的下降存在正相關關係。

一些動物實驗和人體實驗的研究成果表明,攝入動物來源的蛋白質會導致血液中膽固醇水平升高15-18。飽和脂肪以及膳食膽固醇也可以增加血液中膽固醇的水平,但是它們的效果沒攝入動物蛋白質那麼明顯。相反,植物來源的食物中幾乎不含有膽固醇,而且還能通過不同的方式降低體內的膽固醇水平。這些發現與我們在中國健康調查中得到的結論是相吻合的。

與血液膽固醇水平有關的食物

肉製品ⅰ,牛奶,蛋類,魚ⅰ-ⅱ,脂肪ⅰ和動物蛋白質攝入量升高血液膽固醇水平升高

植物來源的食品和營養素(包括植物蛋白ⅰ,膳食纖維ⅱ,纖維素ⅱ,半纖維素ⅰ,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植物性b族維生素(胡蘿蔔素,b2,b3)ⅰ,豆類,蔬菜,水果,胡蘿蔔,馬鈴薯和其他穀類)攝入量升高血液膽固醇水平降低

疾病發病危險與血液膽固醇水平之間的關聯關係是非常顯著的。因為在中國,按照美國的標準來看,血液膽固醇的水平和動物來源食品的攝入水平都是很低的。

我們研究了膳食對各種不同類型血液膽固醇的影響,結果證明膳食對各種膽固醇水平的影響都是非常顯著的。動物蛋白的攝入會導致“壞的”膽固醇水平升高,而攝入植物蛋白則與這種膽固醇水平的下降緊密關聯。 如果你看醫生的時候,問醫生哪些膳食因素會影響膽固醇水平?得到的答案很可能是飽和脂肪酸以及膳食膽固醇。

近幾十年,會告訴你大豆或高纖維麥麩有降低膽固醇的效果。但是很少會有人會告訴你攝入動物蛋白質與血液膽固醇水平之間的關係。

脂肪和乳腺癌

有些資深的研究人員也建議説,將脂肪攝入量控制在30%以內並沒有必要,攝入正確的脂肪種類才是關鍵。

30%的脂肪攝入量變成了一條標誌性的界線,儘管並沒有任何證據證明這是個關鍵的閾值。

食品脂肪的熱量百分比

黃油100% 麥當勞雙層芝士漢堡包67% 全脂牛奶64% 火腿61% 熱狗54% 大豆42% 低脂牛奶35%

雞肉26% 菠菜14% 早餐麥片8% 脱脂牛奶5% 豌豆5% 胡蘿蔔4% 綠豆3,5% 烤土豆(馬鈴薯)1%

動物蛋白質攝入和脂肪攝入的相關性超過了90%,説明脂肪的攝入與動物來源的蛋白質攝入是高度一致的。

脂肪與癌症研究的焦點

1982年國家科學院發表了一篇有關《膳食、營養和癌症》的報告,我是報告的作者之一。這篇報告在美國營養學界有着里程碑式的意義,因為這是第一次將討論目標放在了癌症、而不是心臟病上面。

當人從一個地區移民到另外一個地區,人們開始適應當地的飲食習慣之後,這些人的發病危險也開始接近當地人,這個證據意味着膳食和生活方式可能是導致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這也證明遺傳背景並不是疾病的主要決定因素。就像上文提到的,牛津大學的理查德•佩託爵士和理查德•多爾爵士兩人向美國國會提交的報告中,在所有癌症中,大約只有2%-3%的癌症是由遺傳背景所導致的。

這些國際研究和移民研究是不是意味着:如果我們能夠選擇一個最合理的生活方式,我們就能將乳腺癌的發病率下降到幾乎為零呢?解決方案似乎很明顯:如果我們能減少脂肪的攝入量,我們就能降低乳腺癌的發病危險。

中國農村膳食脂肪攝入(調查當時,1983年)與美國的很不同。首先,在中國,脂肪只佔熱量攝入的14.5%,而在美國,脂肪佔熱量攝入的36%;其次,在中國農村,膳食中的脂肪幾乎完全來自動物來源的食物。在中國農村,膳食脂肪和動物蛋白質的相關性是非常高的,達到了70%-84%33,與其他國家平均93%的水平很接近25。

明確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在中國健康調查和國際上的同類調查中,脂肪攝入其實只是動物來源食物攝入的指徵之一。因此,脂肪和乳腺癌發病率兩者之間的關係中真正體現出來的是:當攝入更多動物來源的食物時,乳腺癌的發病危險也在升高。但是,在美國並不是這樣的,當我們選擇性地增加或減少動物性脂肪的時候,我們從植物來源的食物(薯片、薯條)和動物來源的食物(脱脂牛奶、精肉)中攝入的脂肪水平是不相上下的。中國人並不像我們這樣調整其中脂肪攝入的比例。

在如此低的中國膳食脂肪攝入水平上(6%-24%),我最初以為膳食脂肪和心臟病或是其他癌症的發病率之間不會有什麼關聯關係,就像西方社會中觀察到的一樣。在美國,有些人就像我在科學界和醫學界的一些同事,他們把含30%脂肪的膳食稱為低脂肪膳食。因此膳食中含有25%-30%的脂肪被認為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們的健康。如果你攝入的脂肪量比這個還低的話,你的身體就會受到損害,但是我們得到了一個非常令人驚奇的結果!

中國農村的調查證明,當膳食脂肪含量從24%下降到6%時,乳腺癌的發病危險也降得更低。但是在中國農村,更低的脂肪攝入,不僅僅意味着攝入的脂肪更少,更重要的是意味着動物來源食物的攝入更少。

所以這種乳腺癌和膳食脂肪的關係,實際上是乳腺癌與動物來源食物的關係。這種關係讓我們想到可能有其他因素也對乳腺癌的發病有影響。包括:

● 月經初潮過早。● 血液膽固醇過高。● 更年期延遲。● 接觸雌性激素水平過高。

中國健康調查報告的結果中關於這些危險因素得到了哪些結論呢?膳食脂肪越高,血膽固醇水平越高ⅰ。而高脂肪、高膽固醇水平與女性荷爾蒙水平的上升、乳腺癌發病率的升高和月經初潮過早又是相關聯的ⅰ。

在中國農村,女性月經初潮發生的平均年齡要比美國晚得多,這點是很值得注意的。在135個村莊中,每個村莊我們都調查了25名婦女的月經初潮年齡。各村的平均值範圍大約是15歲-19歲,總的平均值是17歲,而美國總的平均值是11歲。

許多研究結果都證明,月經初潮過早導致乳腺癌的發病危險更高。月經初潮主要受女孩發育速度所決定。成長越快越成熟的女性,初潮就越早。同時,已有證據證明,女孩成長得比較快的話,成年後體重經常會比較重。體重比較重意味着體內的脂肪比例比較高,這些都與乳腺癌發病危險是相關的。無論是在中國還是美國,初潮過早的女性,其體內荷爾蒙,例如雌激素的水平都會比較高。如果這些女性的膳食中,動物性食物的比例一直比較高的話,在育齡內激素會一直維持在高水平。在這些情況下,更年期會延遲3-4年,使得她們的有效育齡實際上延長了9-XX年,極大地增加了她們一生的雌激素的暴露水平。其他研究證據也證明,育齡的延長與乳腺癌發病的危險升高是緊密相關的。

這個複雜的關係網絡還有更讓你吃驚的地方。高脂肪攝入不僅與女性35-44歲期間高水平的血雌激素有關聯關係,也與45-64歲期間高水平的雌激素促乳素有關聯關係。這些雌激素與動物蛋白質攝入量、肉製品以及牛奶的攝入量之間也有高度的相關性。現在的問題是,在中國進行的調查中,我們不能證明,這些激素的水平與乳腺癌的發病危險直接相關,因為在中國乳腺癌的發病率太低了。

但是,當我們比較中國婦女的激素水平和英國婦女的激素水平時,我們發現中國婦女的雌激素水平大概只相當於英國婦女的一半,而英國婦女和美國婦女的雌激素水平是大致相當的。因為中國婦女的育齡僅僅相當於英國或美國婦女育齡的75%,這就意味着中國婦女一生中接觸到的雌激素的水平僅僅相當於英國或美國婦女的30%-40%。這個現象和中國婦女的乳腺癌發病率僅僅相當於西方婦女的1/5是相吻合的。

高動物蛋白高脂肪膳食與高水平的生殖激素及初潮過早之間的強相關是個非常重要的研究結果,而後二者都導致乳腺癌的發病危險升高。這就説明我們不該讓孩子攝入動物性食物比例比較高的膳食。如果你是個女性的話,你是否想過,你攝入動物性食品比例很高的膳食會將你的生育年齡延長XX年?作為一個旁觀者,《女士》這本雜誌的創刊人格洛麗亞•斯坦尼姆注意到,膳食結構合理,能延遲月經初潮的到來,可以降低未成年少女的懷孕率。這是這項研究成果的另一個意義。

除了對雌激素的研究,是不是還有方法能夠證明,動物性食物比例比較高的膳食與癌症的總髮病率有關呢?這點比較難做到。但是我們檢測的另一個因子是家庭有多少癌症病人?在中國健康調查中,已經充分證明,動物蛋白的攝入與家庭的癌患病率有顯著的相關性。這種關聯性非常明顯,給人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別是考慮到在中國家庭中,動物來源的蛋白質攝入水平是非常低的。

膳食和疾病因素,例如動物蛋白的攝入量或乳腺癌,能夠導致我們血液當中某些化學物質的濃度發生變化,這種化學物質被稱為生物標誌物。例如,血液膽固醇就是心臟病的生物標誌物。我們分析了六個與動物蛋白質攝入有關的生物標誌物。那麼這些標誌物的分析結果是不是能證明,動物蛋白的攝入與家庭癌症有關呢?答案是肯定的。

我們通過多個角度的研究構建了一個複雜的體系,來考察膳食是怎樣影響乳腺癌發病危險的。用多種方法考察了膳食和膽固醇、月經初潮年齡和雌激素水平等因素對乳腺癌的影響。當所有的發現都一致地指向同一個結論的時候,我們得到的結果就不僅非常有説服力、而且很可靠,從生物學的角度上講也是可能的。

關於老年健康調查報告(口腔)健康調查報告(4) | 返回目錄

報告顯示,在我國35歲—44歲年齡段人羣中,患齲率為88.1%,根齲患病率為32.7%。老年人的口腔問題更嚴重。在被調查的65歲—74歲的人羣中,患齲率高達98.4%,根齲患病率幾乎是中年人的一倍,達到了63.6%

齲齒不止是兒童的專利,老人也會“害蟲牙”。6月26日,衞生部發布消息稱,《第三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顯示,與學齡前兒童、國小生齲齒患病率下降相比,我國中老年人齲齒患病率仍呈上升趨勢,高達98.4%。

該報告顯示,在我國35歲—44歲年齡段人羣中,患齲率為88.1%,根齲患病率為32.7%。老年人的口腔問題更嚴重。在被調查的65歲—74歲的人羣中,患齲率高達98.4%,根齲患病率幾乎是中年人的一倍,達到了63.6%,這個年齡段人羣的平均留牙數為20.97顆(正常人有28到32顆牙齒)。

“造成中老年人齲齒的原因主要是細菌。”北京大學口腔醫院牙體牙髓科教授王嘉德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尤其是老年人,他們往往對口腔衞生注意不夠,容易因細菌滋生而患上齲齒。

王嘉德表示,從中年開始,三成人就患上了根齲,這跟牙齦萎縮相關。“牙齦萎縮不是人到老年才突然發生的,而是一個漸進發展的過程。”隨着年齡增長,人的牙齦會出現退縮,致使牙頸部的牙根暴露在口腔中,牙菌斑就容易附着在根面上,引起根齲。

按照慣常的標準,65歲以上的老人應留有20顆功能牙,即能正常咀嚼食物的牙齒,不包括鬆動牙。而此次調查顯示,該人羣的留牙數也在20顆左右,但並非所有的都是功能牙。

因此,愛護牙齒、維護口腔健康是每個人必做的“功課”。王嘉德給出了幾點建議:1、堅持正確刷牙習慣。堅持每天早晚各刷一次牙;使用含氟牙膏;要順着牙縫方向慢慢豎刷,不要拉鋸式地橫刷;每次刷牙要保證3分鐘,可以起到按摩牙齦的作用。2、使用牙線。進食後,如果食物殘渣嵌在牙縫中,應用牙線和牙籤清除。3、咀嚼預防齲齒的木糖醇口香糖,或經常叩齒。4、每半年到1年去醫院檢查,尤其是出現了牙齦出血、冷熱痛或咀嚼時牙痛等,要馬上去醫院就醫。

標籤: 調查報告 健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cha/vl9g3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