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走訪調研報告4篇

走訪調研報告4篇

本文目錄2020年走訪調研報告農村掛包幫轉走訪工作三嚴三實調研報告社區民情走訪調研報告赴肢殘協會等單位走訪調研報告

1月29日,在旺蒼縣司法行政系統“三大走訪”活動動員大會上,縣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何凱就全縣司法行政系統深入開展親情幫教、真情幫扶和“訪民情、聚民智、解民憂、惠民生”三大走訪活動進行了安排部署。會後,我所深入基層、深入羣眾,開展了送温暖、送法律、送服務的大走訪活動。在走訪過程中司法所幹警聽民聲、訪民意、察民情、排民憂、解民難,受到了人民羣眾、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走訪調研報告4篇

“大走訪”實踐活動,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積極構建和諧警民關係而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是新形勢下進一步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堅持走羣眾路線的客觀要求,對於做好當前基層司法行政各項工作,推動司法行政事業長遠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實踐證明,“大走訪”實踐活動增進了司法幹警與人民羣眾的感情,拉近了司法行政機關與人民羣眾的距離。通過二十多天的走訪,我所圓滿完成了調研走訪任務,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走訪的基本情況

走訪期間,我所共走訪了農户27户,包括貧困家庭2户,經濟收中等以上家庭25户;走訪活動通過實地調研、入户走訪和座談會的形式,向羣眾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以及與羣眾密切相關的國家法律法規,宣傳XX年我縣司法行政工作的主要舉措和司法所的工作職能,聽取了羣眾對基層司法行政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二“大走訪” 實踐活動中發現的主要問題

當前基層各種關係基本協調,社會基本穩定,人民生活不斷提高。但是隨着經濟的飛速發展,一些關係與矛盾趨於複雜和緊張,存在着某些不安定的隱患和不和諧的因素,影響社會協調健康發展,經過調查發現,當前農村社會矛盾糾紛的主要種類有以下兩類。

1、羣眾與村委會間的矛盾糾紛。

(1)、幹部作風問題。由於村領導班子成員素質參差不齊,在政策執行上時常出現偏差,對待羣眾工作方法簡單粗暴,缺乏耐心細緻的説服教育工作,對人民羣眾反映的問題敷衍塞責,推諉拖拉,對正當要求置若罔聞,對出現的矛盾糾紛不能及時調處,常搞高壓政策或“一言堂”,以人治代替法治、從而使小糾紛激化成大矛盾,因基層幹部工作方式簡單粗暴而引發的上訪事件時有發生。基層幹部與羣眾的惡性互動引起了雙方的對立,基層羣眾把對個別幹部的埋怨轉化成對政策的不理解和對村委會的不信任。而羣眾的上訪也讓村委會把其劃為“刁民”,幹羣關係逐步緊張。

(2)、管理職能與體制問題。基層組織、網絡建設不健全,羣防羣治作用發揮不好。一些村莊綜治網絡、人民調解網絡不健全,既缺乏培訓機制,又缺乏激勵機制和缺乏考核機制,機制的不健全導致在基層工作中,基層網絡作用發揮不好,對因宅基地、土地、婚姻、鄰里關係等引發的民事糾紛不能及時妥善化解處理。矛盾長期得不到化解,基層羣眾對村委會的信任度成下降趨勢。

(3)、民主管理方面的問題。當前,農民的民主法制意識逐步增強,然而少數村幹部在村級集體事務管理中,沒有真正貫徹“四民主兩公開”,最多是形式上做到了村務、財務公開,但對於涉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只是個別領導開個會就研究決定了,決策的不公開極易引發村民不滿,村民代表會和村民議事會多數形同擺設,村務管理缺乏有效的監督。羣眾對幹部多心、不放心,有意見,反映村幹部吃喝貪佔和財務混亂的越級上訪問題仍居高不下。

2、羣眾與羣眾之間的矛盾糾紛。

由於法律條文枯燥難懂,羣眾對法律、法規認識不到位, 鄰里發生糾紛後不能正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而基層組織又不能及時化解矛盾,從而導致鄰里之間矛盾不斷加深,家庭內部成員之間關係不斷惡化。這些糾紛糾紛既影響着村內的和諧、村風的健康發展,也使幹羣關係進一步惡化。羣眾間的糾紛主要表現為:

(1)、因宅基地、責任田引起的糾紛。隨着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法治與村規民約、歷史與現狀的衝撞,村宅基地糾紛正呈逐年增多之勢。主要因村莊集鎮規劃不夠科學與規範;部分村民法律意識較為淡漠,對有關的法律法規充耳不聞、視而不見,“自主翻建或新建”,以致侵犯了他人的宅基地使用權或集體土地所有權而引發的矛盾糾紛;加之現在農村年青人往往不願意與父母住在一起,某些村民在翻建房屋時,為了能讓自己和父母分開居住“建新不拆舊”,形成事實上的“多佔搶佔”,而產生了矛盾糾紛;有一些村幹部不按法律、村規民約辦事,亂許口,亂批地,也造成了許多糾紛;宅基地糾紛,往往特別難調處。

(2)、因家庭、婚姻關係引起的糾紛。伴隨着人們婚姻家庭觀念的轉變,近年來家庭婚姻類糾紛成逐年上升趨勢,農村離婚率逐年上升,婚姻矛盾逐年升級。農村倫理道德遭到衝擊,甚至引發家庭暴力,虐待婦女、兒童、老人等犯罪現象。

三、農村社會矛盾糾紛的主要特徵

一是農村社會矛盾糾紛類型的多樣性。矛盾糾紛由傳統的婚姻家庭、繼承、贍養、鄰里等民間糾紛擴展到以經濟利益訴求為主要特徵的新型矛盾糾紛。這類矛盾糾紛以利益衝突為特徵,涉及政策、法律、經濟和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調處難度大,易形成上訪和羣體性事件,已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熱點、難點問題。

二是農村社會矛盾糾紛主體的羣體性。當前很多矛盾糾紛,如災後重建、白棗公路等引發的矛盾糾紛,由於糾紛主體利益一致,要求相似,往往“一枝動而百枝搖”,同時隨着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民主法制意識不斷增強,組織化程度不斷提高。個別羣眾為了實現自己的個人利益,或者串聯上訪,或者鼓動、支持、參與集訪。許多糾紛如果處理不當,極易引發羣體性事件。

三是農村社會矛盾糾紛調處的艱難與複雜性。過去的糾紛多發生在個人與個人之間,調處時當事人的情緒也較為温和,現在的矛盾糾紛多由經濟利益衝突引發,且大多發生在個人或羣體與企業、基層組織、政府部門之間,有些羣眾一旦發生糾紛就找政府解決,有時將矛頭指向政府部門,導致個人與組織、幹部與羣眾之間矛盾不斷上升,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矛盾糾紛當事人抱着“小鬧小解決、大鬧大解決”的錯誤想法,為引起政府關注而採取越級上訪、集體上訪形式,以求達到自己的目的,情緒容易失控,行為較為激烈,給矛盾的調處帶來了相當大的難度和複雜性。

四是農村社會矛盾糾紛當事人尋求解決糾紛的方式呈現激烈化。矛盾糾紛的當事人為維護自身的權益,在矛盾出現之初,大多都能通過正當的途徑和手段尋求黨政組織和有關單位部門解決紛爭,希望能公正、公平地解決問題。但是,一些重大複雜疑難的矛盾糾紛沒有能達到自己希望的結果。當事人往往採取羣體圍攻、上訪甚至以武力相威脅的手段,迫使有關部門解決問題,從而引發了的羣體性上訪事件,而政府部門對待這些非正常上訪事件,往往片面強調“和諧穩定”在處理問題中往往做出過多的妥協,最後事情雖然得到解決,但卻在社會上造成人民羣眾信訪不信法的惡劣影響。

四、農村社會矛盾糾紛產生的主要原因

農村社會矛盾糾紛的產生有其深刻政治經濟根源和社會背景,其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現為:

1、少數羣眾追求個人利益的思想過於片面化。

2、幹部的宗旨意識淡薄、缺乏高度的政治敏鋭性。

3、基層組織建設薄弱,尤其是村一級幹部參加政策理論學習不夠,對法律知識掌握得不多,處理問題時主觀因素影響大。

4、宣傳解釋工作做得不深入細緻,法律法規宣傳力度不大。

5、對熱點難點問題處理得不夠穩妥。

五、處理矛盾糾紛的對策

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有效預防和及時化解基層矛盾是基層政府及司法所必須直面面對的。

1、預防基層矛盾糾紛的對策。

(1)、加大普法力度,促使羣眾知法、遵法、守法。現在,我國已進入“xx”普法階段,在總結以往普法經驗的基礎上提高認識,加大對普法宣傳的投入。

(2)、健全制度,依法管理,緩和幹羣關係。在健全村務管理制度中,基層鄉鎮政府,尤其是司法所應該充分發揮指導作用,幫助村級自治組織健全村務管理制度 (村規民約、自治章程) ,同時鄉鎮政府應加強對村主要幹部的考核,制定出相關考核辦法。通過加強鞏固黨組織在農村工作中的領導核心地位,規範黨務、村務行為,加快基層民主化進程,從根本上減少或杜絕了因村務管理混亂而產生矛盾糾紛。

(3)、依法行政、減少行政糾紛。行政機關工作人員應認真學習《行政許可法》、《行政訴訟法》、《行政複議法》及其 行業法律法規,做到廉潔自律、依法行政、不損羣眾利益,從而減少矛盾糾紛,促使社會和諧。

(4)、健全法律援助渠道

法律援助是一項重要的法律制度,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象 徵和司法公正的標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推進社會主 義民主法制建設的必然要求。法律援助能為矛盾雙方當事人 提供法律救助,使當事人在解決矛盾糾紛時清楚認識到自己 的權利、義務,促使矛盾糾紛向雙方和解方面發展,為及時有效 調處創造有利條件。因此法律援助對於有效解決矛盾糾紛, 促進社會安定有序、和諧發展意義重大。

2、構建化解矛盾糾紛的有效機制

按照:“整合力量,聯合維穩,方便羣眾,提高效能”的思路,立足於事前工作,建立並完善“大調解”矛盾糾紛調處機制。

(1)、着力構建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 “大調解”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在健全組織網絡的基礎上,要明確責任,互通信息,綜合運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種手段,“三位一體, 四級負責”,努力形成上下聯動,立體防控的工作格局。 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部門的工作人員要積極發揮各自優勢,多方聯動,盡力化解矛盾糾紛。

(2)、建立協調機制,實現大調解工作有機銜接。一方面,充分發揮鄉(鎮)、村、組三級調解組織在矛盾糾紛預警、控制、調解方面的獨特功能,努力形成上下配合、協調運作的工作合力。

另一方面,盡力規範調處程序,確保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種調解手段密切配合,有機銜接,打好“組合拳”,通過“分級調處”、“ 包案制”等工作機制將各種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

把工作與羣眾路線相結合,是政法機關的優良傳統,也是做好新形勢下維護穩定工作的根本保證。在此次“大走訪”實踐活動中,我所以“服務羣眾、管理創新”為主題,以踐行“以人為本、執法為民”為主線,以“聯繫羣眾、深入羣眾、服務羣眾、警民親近”為目標,努力塑造“ 作風優良、執法公正、親民愛民”政法幹警新形象。通過走訪活動,司法所幹警讓羣眾深刻感受到司法行政時刻就在身邊。通過深入基層、服務羣眾,司法所幹警做到了情況掌握在基層、問題解決在基層、矛盾化解在基層、工作推動在基層、情感融洽在基層。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所要將走訪活動形成制度化,把“大走訪”活動作為構建和諧警民關係的重要切入點,不斷總結積累經驗,進一步健全完善活動的內容、方式、方法並長期堅持,切實把這項活動上升為新形勢下構建和諧警民關係,保平安保穩定、促和諧促發展的重要載體。

農村掛包幫轉走訪工作三嚴三實調研報告2020年走訪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一、基本情況

縣鄉幅員面積27.68平方公里,有耕地661.8公頃。地處丘陵地區,四季分明,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轄金6個村,56個村民小組。現有居民 3295户,總人口11495人。作為新區核心組成部分,鄉承擔着由發展傳統農業經濟轉變為共建產業園區、奮力推進“產城一體”項目和新農村建設重要任務。其中,過軍壩村、瓦房溝村為“掛包幫”活動聯繫村。

過軍壩村位於鄉西南面,與本鄉村相鄰。全村共有8個社,841户,2992人。該村是新區產城一體建設核心區。目前,開工在建項目均在該村範圍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正全面快速推進。

根據市、縣開展“領導掛點、部門包村、幹部幫户”活動相關文件精神,為把“掛包幫”工作落到實處,我鄉迅速成立“掛包幫”活動工作領導小組,力爭為民排憂解難,為村共謀發展,並以召開座談會、走訪羣眾等方式多次深入幫扶村進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村位於鄉北面,與本鄉以及市鎮村相鄰。全村共9個社,330户,1016人(其中男528人、女488人),耕地952畝,其中田528畝,土424 畝。已修村道路3.3公里,已整治山坪塘2口;實現全村户户通電,建成沼氣池200餘口;林業方面完成退耕還林355畝,實施天保工程管護森林1000餘畝,有9個林業站,9個天保站點,建成林木種苗基地9個,成立森林防火隊9個;建成服務站所場1個,獸醫站點1個;固定電話普及率達100部,移動電話用户達300餘户,廣播電視覆蓋率達100%。

二、存在的問題

(一)過村

1.土地徵用問題。新區產城一體項目所用土地,需按國家有關政策進行徵用,不再進行流轉,確保園區建設順利推進。

2.建立失地農民社會保障體系問題。需着手組織對新區產城一體項目所涉及村社失地農民進行清理,按有關政策逐一建立生活保障、住房保障、醫療保障、就業保障、養老保障等各項基本生活保障。

3.關於基本生活保障資金問題。需按照土地徵用有關政策解決失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所需資金。

(二)村

1.鄉村公路等級不高。雖然瓦房溝村的公路通達率較高,但等級不高,路面窄、路況不優、抗災能力低,且無科學的生產道路。較落後的交通基礎設施制約了該村新農村建設和產業發展。

2.農田水利設施薄弱。由於無骨幹水利工程,十年九旱,人民羣眾的生產、生活用水全靠天蓄積,特別是瓦房溝村山高溝夾,區域內無干流經過,積雨面小,蓄水設施缺乏,雨季雨水無法保蓄,僅靠幾口堰塘蓄水解決羣眾生產生活用水。

3.農村項目未整合啟動。瓦房溝村第二輪扶貧村計劃、民俗文化新村建設、土地增減掛鈎項目尚未整合啟動,規劃缺乏前瞻性。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強聯繫,主動對接。鄉作為“掛包幫”活動的主體,鄉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充分發揮主觀能動作用,經常深入過村、村,與村三職幹部、困難户進行對接,瞭解具體情況。同時,主動與聯繫本鄉的縣長和縣府辦、縣交運局、縣投促委等聯繫部門主要負責人進行彙報、對接、溝通,及時將過軍壩村、瓦房溝村的基本情況、急需上級領導和部門協調解決的事項作出詳細彙報。

(二)科學制定規劃。鄉黨委、政府根據實際明確了爭取在XX年—XX年三年時間內,將過軍壩村納入新區“產城一體”項目統一開發建設,建成優美社區。將瓦房溝村建成生態、田園、鄉村旅遊為特色的新農村示範點,成為新區的後花園。同時,配合幫扶單位制定了過軍壩村、瓦房溝村三年幫扶規劃和年度計劃。

(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各項基礎設施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首要條件,鄉黨委、政府積極與農業、水利等相關部門聯繫,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和農田水利建設力度,爭取更多項目的扶持。

(四)搞好產城一體、新農村建設和新村扶貧項目。過村已納入新區產城一體項目內進行整體規劃、開發,需進一步加大同置信合創的合作力度,按照“一年打基礎、兩年出形象、五年成規模、八年建成”的目標,將其打造成為西南生態環境最美、綜合配套最全、產城融合最佳、運營效率最高的產城一體示範園區。積極向上彙報,儘快啟動瓦房溝村土地增減掛鈎建設項目、新農村建設專項規劃和新村扶貧建設項目,以緩解園區用地指標壓力。同時將瓦房溝村打造成生態、田園、鄉村旅遊新農村示範點,成為新區後花園。

(五)認真開展結對幫扶活動。鄉黨政領導每人掛一個支部、聯繫一户幫扶羣眾。幫助支部強化隊伍、加強建設、發揮堡壘作用;幫助所聯繫農户尋找一條致富的路子。全鄉機關幹部每2人聯繫1户困難羣眾,結成幫扶對子,讓其早日脱貧。

(六)多形式加大產業發展力度。一是鼓勵村民借鑑好的經驗,以大户帶動小户,大力發展桃子、枇杷等特色產業,作出屬於自己的特色農業和旅遊業;二是加大農業技術培訓,邀請相關部門對全村進行農業技術培訓,並通過村級廣播定期向村民講解相關農業知識,幫助引導農業標準化生產,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三是引進外來投資,有效利用現有資源,解決剩餘勞動力就近就業,提高收入。

四、建議

(一)搞好項目的申報和爭取工作。建議村、鄉、縣三級聯動,圍繞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產業、民生、生態環境等領域,抓緊爭取並實施一批帶動作用強、投資見效快的重大項目。其中,瓦房溝村已納入第二輪扶貧村計劃,建議上級部門支持,力爭XX年啟動,並將民俗文化新村建設、增減掛鈎項目一併納入,爭取瓦房溝村早日脱貧致富。

(二)加大鄉村交通、農田水利建設力度。建議通過上級部門爭取擴大村社道路、生產道路、農田水利補助專項資金規模,進一步完善村道路和農田水利建設管理機制,徹底解決道路、農田水利問題。

(三)加大對人才、工作支持力度。按照放權活區精神,加大對人才、工作支持力度,確保產城一體項目順利推進。

社區民情走訪調研報告2020年走訪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市委辦社區民情調研小組

根據全市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安排,市委辦組織調研小組到聯繫的丹溪社區開展民情調研。在走訪社區臨街店面過程中,經營户反映去年以來客流量不斷減少,而房租不降反升,幾乎難以承受,而房東堅持房租只漲不跌。調研小組又走訪了商貿區、化工路一些店面,發現這一現象較為普遍。經營户與房東之間就租金問題形成了一個無奈的“囚徒困境”(兩個被捕囚徒之間的一種特殊博弈,説明個人理性有時能導致集體的非理性),若長期得不到破解,勢必影響我市商貿業的持續繁榮。

一、轉型升級時期客流量減少凸顯,租金壓力加劇

經營户反映,XX年下半年客流量明顯減少,同樣的店面、經營模式、商品價格,銷售額大約減少了一成,而店面租金卻普遍上漲了7%-10%,經營壓力急劇加大。對於一般零售經營户而言,經營淨利潤與租金比為1.5:1時,能感覺心理平衡;如果1-1.2:1感覺是在為房東打工;若淨收入還低於房租,則認為缺乏發展潛力;如果是0.5:1,則大多數經營户都會選擇離開。以社區水果店為例,2間店面年租金7萬元,經營毛利20-25%。XX年銷售額80多萬元,XX年只有70萬元,除去日常經營開支、房租,淨利潤只有7.5萬元。而經營户在續簽合同時提出要減少房租,普遍遭到了房東拒絕。

客流量減少的根本原因,在於我市正處於產業轉型升級的特殊時期,隨着低產值落後產能的逐步淘汰、企業技術改造升級和生活成本不斷上升,一大批低技能、低學歷、低收入的外來建設者轉移到其他地方(XX年義烏流動人口同比下降約4.6萬人,減幅3.34%。流動人口中從事生產製造加工行業的68萬人,佔51.22%,較XX年減少了11.8萬人)。當然,隨着新興產業發展,也有新的外來建設者湧入義烏,帶來新的商機(流動人口中自主創業、自謀職業的38.4萬人,佔28.9%,較XX年增加8萬人,增幅26.34%。大專及以上學歷增加了1萬多人,上升了0.91個百分點)。改變,需要成本和時間。如果房東不能根據市場形勢進行調整,一廂情願要求保持甚至提高租金,最終經營户只得用腳投票,選擇離開義烏。逐步的更新換代一旦演變成短時期內的集體“逃離”,勢必對我市的店面商鋪造成雪崩式的衝擊,這對於一個商貿城市而言將會是沉重的打擊。

二、房東不願意調整租金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經營户與房東是個利益共同體,合則兩利,分則兩傷。店鋪租金本是經營户與房東雙方博弈的結果,由市場決定。但在經濟轉型、市場急劇變化時期,如果雙方不能很好應對這種變化,一昧堅持既得利益不肯做出一點讓步,最終會使雙方陷入“囚徒困境”導致兩敗俱傷。房東不願讓步原因有:

第一類是盲目樂觀,不能察覺發展形勢的變化。隨着房東經濟的興盛,大多數房東的幸福指數很高,羣眾開玩笑稱,男房東天天旅遊、麻將、ktv,女房東則是購物、美容、看韓劇。心無壓力,生活固然滋潤,卻會逐漸跟不上經濟社會發展節奏。一個有趣的對比:經營户每天起早摸黑,辛勞異常,但大都精神抖擻,也經常關注財經類新聞;而很多房東雖然生活安逸,卻大都精神不振,少了一股精氣神。一個小房東稱,他圈子裏的朋友一年不看新聞聯播、義烏新聞的是普遍現象。很多房東總是認為“房租從來都是隻有漲沒有跌的,店鋪從來不用擔心租不出去”。

第二類是怕冒風險,過於注重眼前收益。

去年的“雞毛換糖”再出發解放思想大討論,對房東經濟過分繁榮的弊端進行了深入剖析,也讓一些房東意識到如果沒有產業的支撐,沒有城市承載力、競爭力的提升,房東經濟是不可持續的。一些房東儘管也認識到只有主動適應市場的變化,通過降低房租、為經營户提供增值服務,才能實現雙贏,但真正要進行調價,又放不下眼前收益。有房東就表示,“將來的事説不準,即便降了房租也未必有利,還不如現在多收一點是一點”。

第三類是畏首畏尾,不願積極改變。

調研中有房東表示,自己怕當領頭羊,如果其他店鋪租金沒有下調,自己下降了很可能會帶動周邊店鋪的整體下降,房東稱“那可是要被邊上的人罵死的”。於是,經營户和房東都只能苦苦支撐,等待新的轉機或是市場最終的“判決”。

三、加強監管引導,努力構建和諧共贏局面

借鑑經濟學思維,破解“囚徒困境”當在機制引導、增進溝通理解、營造“友善”氛圍等方面着手,促進雙方達成共識,建立相對穩固的利益共同體。

1.通過加強市場秩序監管樹立遵守規則的社會導向。當前店面經營户對房東意見較大的是不顧合同隨意漲價。如一經營户反映,XX年在化工路租了一間36平方米的店面,當時合同約定連租3年,年租金13萬元,每年上浮8-10%,到XX年房價漲到22萬元。換個地方也是如此,只好每年換地方,又要重新裝修,由此造成時間、財務成本巨大損失。經營户表示,很多房東認為漲價天經地義,想怎麼漲就怎麼漲,即便工商、法院介入也很難執行到位。一旦發生糾紛,就算贏了官司生意也會大受影響。違反合同隨意漲價,不僅急劇加重經營户負擔,還會讓他們覺得義烏秩序不佳、規範不夠,對義烏持續繁榮的信心大受打擊。建議從規範秩序樹立良好導向的角度,加強監管,打造誠信、公平、規範的市場經營環境,切實維護經營户的合法權益,增強外來創業者對義烏的信心。

2.創新宣傳方式更好凝聚創業共識。以往宣傳主要依靠電視、報紙等主流媒體,以正面宣傳引導為主。而現實中許多房東生活壓力小、收入高,再加上生活習慣、生活圈子影響,對經濟社會發展變化的敏感度不高。建議提高宣傳針對性,在內容、形式和宣傳途徑方面有所創新。內容上,儘量用通俗易懂、羣眾能直觀感受的事例,如快餐店客流量、中低端手機銷售量、夜市攤位租金等方面的變化,以經濟漫畫的形式讓羣眾願意看、能看懂、看了有印象。更好發揮社區的宣傳作用,把宣傳內容放到社區電梯間、樓道處以及公共娛樂場所等,讓更多房東有機會看到。宣傳途徑上,更加重視qq、微信等新媒體作用,通過微信朋友圈轉發一些外地或歷史上因創業創新而成功,因自滿守成而衰敗的故事傳奇,讓他們看了有興趣、有感觸。

發展實踐早已表明,無論是個人還是地方,一旦失去了拼搏進取的創業精神,無論多麼富有終究都會走向衰敗。歷史上湖(州)商的興衰就極具警醒意義(1876年前後湖商鼎盛時期,僅“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財富就達8000萬兩白銀,超過當時清政府一年的財政收入。但富起來的湖商沒有抓住振興民族工業的機會,將大量的資金流向捐官賣爵、修園建樓等非經營性的領域,並以上海為中心的房地產行業作為最大的投資。如四象之一的劉墉家第四房就在上海出租房屋700多棟,房租收入達到每月5萬銀元以上,按當時購買力計算約相當於現在的350萬元。到了20世紀20年代,隨着技術革新人造絲大量湧入市場,湖州七裏絲簡直沒有機會在市場上競爭。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白銀匯率大幅波動,對出口影響巨大,盛極一時的湖商幾乎是一夜之間走向沒落)。

3.增厚創業氛圍增強城市的吸引力親和力。與經營户訪談中,一位來自潮州的陳姓經營户有兩句話讓我們悚然動容。一句是:“如果義烏經濟環境不好了,做生意的人看不到希望,就會選擇離開,那時義烏就真成了底特律了”。另一句話是:“現在義烏的一些房東、富二代,上午10點前電話都打不通的,你們義烏既沒有海(不靠海)、又沒有田(空間小),如果再沒了吃苦拼搏的精神勁,以後靠誰(什麼)來發展?”這兩句話真是讓我們深受震撼。去年“雞毛換糖”再出發解放思想大討論,讓“新奶酪”、“中國的底特律”、“温水煮青蛙”、“房東”等成了羣眾口中的熱點詞彙,也讓外來創業者感受到義烏再出發的熱切願望。他還表示在報紙上能看到很多外來者成功創業的事蹟,讓他們覺得很暖心,也感受到義烏的開放包容和對外來創業者的尊重。建議主流媒體能多關注、宣傳一些白手起家、創業小成的典型事例,更好展現義烏親商重商的發展氛圍,增強義烏城市對廣大創業者的親和力。同時,通過宣傳身邊艱苦拼搏的青年小人物、創業小故事,進一步激發義烏年青一代的創業激情,讓他們認識到光靠父輩留下的財富難以獲得社會的普遍認可,唯有積極進取創業創新方能擔起發展的歷史責任,贏得真正的尊重。

赴肢殘協會等單位走訪調研報告2020年走訪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為深入瞭解xx市殘障羣體就業現狀和助殘社會保障工作,7月上旬,xx大學(威海)聚愛助殘創業中心赴xx市肢殘協會、xx市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進行走訪調研,並就合作開展殘疾人就業培訓活動等事項進行商議和交流,為聚愛助殘創業中心助殘培訓項目的繼續開展打下堅實基礎。

7月7日,團隊成員來到xx市肢殘協會了解情況,據協會高xx介紹,主席自己親身經歷殘疾的病痛但是毫不氣餒,認為殘疾人更要自立、自強。高主席非常支持項目,主動表示將為機構聯繫高區的肢殘協會,希望共同為這些羣體帶去一些改變。8月11日是全國肢殘日,肢殘協會將在威海xx市舉辦威海市肢體殘疾人交流大會,並期待就此活動與我校聚愛助殘創業中心進行合作。

7月11日,團隊成員赴xx市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進行了調研走訪,就業服務中心的周主任接受了團隊成員的採訪。據周主任介紹,xx市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致力於為xx市殘疾人提供無償就業服務,主要工作內容包括提供培訓並安置殘疾人就業,收繳和審核xx市用工單位的殘疾人勞動保障金,進行智力障礙者的託養工作等。為擴大殘疾人就業機會,中心每年定期開辦為期三個月的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班,每年可完成對百餘名殘疾人的就業培訓,培訓內容包括電腦技術、盲人按摩、美容美髮、手工等。通過培訓考試的殘疾人學員,將會獲得殘疾人勞動資格證,提升自身的就業競爭力。聚愛助殘創業中心的成員就中心聚愛課堂項目與周主任進行交流,希望殘疾人就業服務中心學習,並與其合作,機構提供志願者和手工藝培訓師為高區和環翠區的肢殘殘疾人進行上門培訓,周主任表示非常支持聚愛助殘創業中心的助殘就業項目,下一步將就此合作進行進一步的溝通。

通過本階段調研走訪,團隊成員對威海市殘疾人的就業狀況和就業保障政策有了更為深入的瞭解,同時也對聚愛助殘創業中心在下一階段開展聚愛課堂,為殘疾人提供上門手工藝製作培訓打下基礎。機構將秉承着“用生命影響生命,聚愛心為愛前行”的宗旨,用行動帶動更多的人蔘與助殘事業,真正幫助更多殘疾羣體實現其就業、創業夢想。

標籤: 走訪 調研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9rxvm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