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發展現狀的調研報告(精選4篇)

發展現狀的調研報告(精選4篇)

發展現狀的調研報告 篇1

新時期,林場如何踐行科學發展觀加快發展,日前,我們煤田林場調研組對本林場進行了走訪調研,時間長達一個多月。對國有林場改革的成就及遇到的難題,進行剖析,並提出解決方案,現就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發展現狀的調研報告(精選4篇)

一、煤田林場的發展現狀

煤田林場始建於 年 月,林場現狀

現有幹部職工 人(天保工程編制總人數 人,其中森林管護人員 人)其中:離退休 人,在職職工 人(其中男職工 人,女職工 人)。

二、煤田林場改革與發展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林場是我國現代林業建設的重要陣地和根基,轉型發展是新時期林場改革發展的根本任務和戰略目標。近30年來,烏爾旗漢林業局煤田林場在後備資源培育和生態建設中發揮了骨幹、示範作用,在林場改革與發展中進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廣大幹部職工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為林業建設事業獻出了寶貴的青春年華和畢生精力。但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強生態建設的新形勢下,林場改革與發展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與新時期林業和整個國家生態建設發展要求不相適應,與落實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不相適應。一些歷史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一些與體制轉軌,經濟轉型不適應的情況逐漸顯露出來,已經成為制約林場經濟發展的重要障礙因素。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管理體制不順。煤田林場位於牙伊公路段,主要承擔着生態建設的任務。長期以來,煤田林場一直實行“事業單位、企業管理”體制,從事的是一項公益事業,幹事業單位的工作卻無事業單位的定性,性質不明,林場的生產、技術和行政管理人員不列編制、不給經費,工資和事業費沒有保障,林場只能自支解決,而林場既要承擔繁重的生產經營任務,又要承擔繁重的資源管護任務,諸如森林防火、野生動植物保護、生態公益林建設、等任務。其事

業屬性沒有得到充分體現,政策也未得到落實,林場的這種“企不企,事不事,工不工,農不農”的體制模式,與它所承擔的建設任務極不相稱。

2、經營機制不活。當前,煤田林場已初步形成多樣化的經營機制。各國有林場在搞好森林資源培育的同時,積極探索經營機制、用工制度、分配製度、產權制度等改革,採取國有民營等形式,大力發展林場經濟。各項改革進一步調動了職工生產積極性,增添了林場發展活力。但是,由於管理體制不順等多方面的原因,國有林場內部經營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健全完善。在所有制結構上,還沒有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非公有制林業同步發展的方針。在產權制度改革上,還沒有做到按照“宜統則統,宜分則分”的原則,對國有林場所辦的多種經營項目實行股份合作、轉產改造、合資、聯合、承包、租賃、兼併、拍賣、出售等方式進行優化配置,實行“國有民營”和“民有民營”,盤活國有資產。

3、天保工程靜態投資不適應社會動態發展的形勢。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物價的上漲和工資水平的提高,天保資金缺口越來越大,工程實施困難日益增大。國家關於天保資金的安排標準是以1997年的森林資源數據和職工工資基數(7680元/年)進行核定的,每人380公頃的管護面積,每人每年12000元的天保資金,一定11年不變。按有關文件規定,天保資金的列支項目為:森林管護事業費(包括森林管護人員經費、公務費、設備購置費、修繕費、業務費)、基本養老保險補助費、政策性社會性支出補助費、下崗職工分流安置費。“森林管護人員經費”中又包括:管護人員基本工資、補助工資、職工福利費、社會降温費等。列支項目和渠道很寬泛,但可供列支的資金是定量的。如1998年我局人均年工資按7680計算,到20xx年底共四次調資後,全局人均檔案工資達到了18677.02元,高出天保工程核定基數10997.02元。工資上漲後,由於沒有經費保障和資金渠道,新調工資無法落實,職工隊伍極不穩定。

4、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由於國家投資不足,加之國有林場地處偏遠,建場時間早,基礎設施基本老化,近幾年因受國家投資限制,只對極少數林場的部分基礎設施進行了改善,大部分林場、管護站基礎設施建設落後,林業職工生產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大多數職工的生

活水平、生存狀況遠不如當地農民。一是職工住宅和辦公用房陳舊,多數職工沒有自己的住房,仍然居住在管護站70年代至80年代修的土木結構的房屋,宿辦合一,退休後也是如此。由於收入偏低,距離學校遠,上學費用太高,林業職工因無力承擔子女繁雜的學習費用,輟學率較高。就醫難、看病難、大齡青年找對象難的問題也尤為普遍。由於收入低,責任大,工作條件艱苦,森林管護人員的思想波動較大。二是個別林場的管護站至今無電、無水、無通訊,生活非常艱辛。三是富餘分流職工除少數從事養殖業、種植業等多種經營外,多數人生活無着落。由於常年工作生活在深山老林,社會適應能力差,身體多病,技能單一,個人生活很困難,又不能享受城市“低保”和下崗職工待遇,給單位和社會帶來了很大的不穩定因素。四是林區道路因年久失修,雨水沖毀嚴重,加之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也普遍落後,經費不足,給森林管護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五是由於資金困難,大部分林場沒有配備電腦等設備,更談不上電子政務建設,與國家林業局關於數字林業的建設要求相差甚遠。

5、國家投入嚴重不足。國家對國有林場政策支持不到位,致使國有林場投入嚴重不足。投入不足是制約國有林場經濟發展的瓶頸,一是各級財政對國有林場“斷奶”後,十幾年來林場營林生產條件始終沒有改善,導致國有林業局(場)生產經營成本不斷上升,經營活動難以正常開展,粗放經營,新的科技成果推廣應用不夠,林業生產力水平不高,資源利用率低,規模效益不明顯;二是國有林業局(場)產業基礎薄弱,經濟結構單一,各林場長期以來以木材生產為主,主要依賴木材綜合利用搞多種經營,而其它產業開發起步較晚,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加快林業產業化建設,而發展林業產業化建設就必須有資本,可國有林業局(場)在過去的發展中幾乎把全部的財力都投入到綠化荒山和搞營林基礎設施建設之中,國有林業局(場)根本就沒有真正的原始積累,加之林業特點決定了林業生產前期投資大,週期長,回報慢,生產力水平低下,經濟效益差,信貸難度也大。除了國家生態建設投資以外,幾乎沒有其它投入。三是結構不合理,樹種單一化,結構純林化,林齡低齡化問題突出,由於沒有投資,撫育措施跟不上,林分質量差。投入不足的問題就直接影響到國有林場持續健康良性發展。

6、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天保資金投資嚴重不足,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我局目前雖然勉強參加了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但都是自籌資金解決,參保水平低,還有不少遺留問題需要解決,如工傷、生育、失業保險尚未展開。

7、內外部發展環境差。國有林場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為國家經濟建設提供了大量的木材產品,為美化環境、改善生態作出了巨大的默默無聞的貢獻。但長期以來,國有林場所發揮的巨大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沒有引起社會和決策部門的重視,賦予林場的社會地位不高。由於過去常常把林業定位為生產木材的行業,對林業的生態效益認識不深入,對國有林場的作用和地位認識不夠,其合法權益也就得不到有效保護,以致許多佔用國有林場資源資產的行為得不到應有的補償。同時,因為配套政策不健全,很多林場職工本應享有的權益無法落實,職工隊伍不穩定,不利於國有林場的健康發展。

三、現代國有林場改革與林業未來建設與發展的建議與對策

關於深化國有林場改革我們應堅持的原則是:一是國有林場改革必須把握正確方向。改革是為了促進發展,要結合林場自身特點推進改革,通過改革增加資源總量和經濟總量,提高林場的綜合實力,增加林場職工收入。二是改革必須堅持生態優先原則,以人為本原則,統籌兼顧原則,依法推進原則,改革促進發展原則。三是要明確改革的內容。以產權制度改革,林權制度改革,管理體制改革,經營機制改革為主要內容,同時要注意處理好職工問題。四是要選擇好改革的主要途徑。國有林場改革可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和借鑑吉林森工企業改革和宜春改革模式。

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國有林場改革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必然要求,也是現代林業建設的必然要求。關於加快國有場的改革與林業未來建設與發展,我們提出如下建議與對策:

一是抓好分類經營改革,理順管理體制。積極向政府反映情況,爭取政策,力爭將國有林場的性質定性為國家生態公益性事業單位,重新定員定編,事業經費列入預算,實行全額撥款,國有林場的經濟收入全部上繳財政,實行收支兩條線。國有林場的行政管理體制,應實行以國家、省為主,市、縣為輔的管理模式,其調整也應注意與林場森林資源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相協調,儘可能地把行政管理和資產管理統一起來,融為一體,以利於建立責權利相統一的現代國有林場管理體制。根據國家公益林認定辦法等有關規定和技術標準,我局八個國有林場應全部界定為生態公益型林場,以保護和培育森林資源為主要任務,按公益事業單位管理,配備與工作任務相適應的事業編制,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全額預算。

二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維護國有林場穩定。一是規範國有林場職工工資制度,各場重新核定編制後,納入公益型事業單位管理的在職職工,應執行事業單位的工資制度;二是規範國有林場養老保險制度,國有林場應全部執行事業單位性質的養老保險制度;三是切實維護職工的其他社會保障權益,積極按規定參加工傷、生育、失業等社會保險;四是按有關規定,將符合低保條件的林場職工及其家屬成員納入當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範圍,做到應保盡保。

三是建立權責明晰的國有林業局(場)森林資源管理體制。參照《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中重點國有林區森林資源管理體制模式,結合國有林場的實際,建立權責利相統一,管資產與管人、管事相結合的森林資源資產管理體制。在具體做法上,我們可以根據國有林業局(場)規模、森林經營區系、森林功能及市實際財力等情況,並本着有利於對林場的指導管理和長遠發展,確定相應的地方政府負責管理國有林場的森林資源資產。考慮到國有森林資源資產不同於一般行業的國有資產,其經營管理和維權工作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政策性和社會性,應由市林業局擔負產權管理工作,代表國家履行出資人職責較為適宜。其主要職責和義務是:對林場森林資源的保護、培育、經營管理、開發利用及資源是的發展變化情況等,依法進行監管,及時解決林業建設和管理中的問題,維護林場的合法權益,確保森林資源資產的增長增效,防止流失和破壞。

發展現狀的調研報告 篇2

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的新形勢下,各級政府如何指導農業生產,農民的生產經營如何適應市場需求,已成為當前農村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近幾年在我市悄然興起的訂單農業,以訂單為紐帶,把農户、中介組織、龍頭企業等市場主體和生產、加工、銷售等產業鏈條緊密聯繫在一起,在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我市訂單農業發展現狀

所謂訂單農業,也稱合同農業或契約農業,是指農户按照與客户簽定的合同組織安排生產的一種農業生產經營方式。我市的訂單農業是近幾年在面向市場需求,加快調整優化農業結構的過程中應運而生的。為有效緩解農產品賣難問題,提高農業結構調整的針對性,全市各級和廣大農民紛紛把訂單農業作為加快調整農業結構的突破口來抓,訂單農業範圍不斷擴大,由最初的僅侷限於良種繁育拓展到現在的育種、蔬菜、糧食、果品、畜牧等10多個產業;訂單農業規模迅速膨脹,據各鎮(處)自報統計,20__年,全市合同種植面積由上年的5.05萬畝發展到8.68萬畝,合同養豬由4.06萬頭髮展到15.58萬頭,合同養雞由1692萬隻發展到20xx萬隻;訂單農業效益穩步提高,預計今年全市訂單農業總收入可達14820多萬元,比上年增長45.7%。在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訂單農業的形式也日趨多樣化,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四種類型:

一是依託加工企業型。這是我市訂單農業發展的主要形式,涉及到種植、養殖等各個領域,主要是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為了穩定原料供應,與村級經濟組織或農户簽定生產合同。如__鎮近年來通過招商引資,培育起20多家農副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共帶動全鎮發展訂單蔬菜1.8萬多畝。

二是依託科研部門型。這種訂單農業主要集中在農作物繁種制種領域,合同履約率相對較高,經濟效益也比較穩定。如市花生辦公室與省花生研究所簽訂的花生新品種繁育合同,由花生研究所提供良種,在我市發展花生育種面積20__畝,生產的花生種以高於市場價15%的價格回收。

三是依託中介服務組織型。主要是充分發揮中介服務組織和農產品購銷大户信息靈、渠道廣的優勢,搞好農產品的集中銷售。這種訂單農業合作形式,一般具有較強的地域性,因而合作關係相對比較穩定。如__鎮肉雞生產協會,與__集團等30多家龍頭企業建立了穩定的產銷關係,每年幫助農民銷售肉雞500多萬隻。再如__鎮果品購銷大户劉洪正,每年幫助果農銷售果品1000多噸,市場遍佈廣東、福建、上海等國內20多個省市。

四是依託外貿出口型。這是目前潛力最大的一種訂單農業發展形式,主要是瞄準國際市場需求,以“三資”企業、外貿企業和國外農業公司為依託,大力發展出口農產品生產。如__鎮王家埠村,通過掛靠中日合資三元成食品有限公司,發展蔬菜合同種植面積3000多畝,年出口各種蔬菜6000多噸。

從調查情況看,不論哪種形式的訂單農業,都是以合同為紐帶,在生產者和需求者之間建立了穩定的產銷關係,能夠有效規避市場風險,因而受到了廣大農民的廣泛歡迎。

一是有利於增加農民收入。發展訂單農業,其實質是用合同的形式把市場需求反映出來,農民作為賣方,事先與客户按照平等互利、自願協商的原則,就農產品交易的數量、質量和價格等事宜簽定具有法律效率的合同。通過把產後的銷售活動移置到產前,可以有效減少農民生產的盲目性和價格波動的不利影響,降低市場風險,促進農民收入的不斷增加。如__鎮以龍口__食品有限公司為依託,今年試種了40畝合同蘿蔔,企業承諾每畝保底收入1000元,不僅使農民生產的產品有了穩定的銷售渠道,而且可以獲得穩定的經濟效益。

二是有利於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發展訂單農業,可以將多層次、多樣化的市場需求表現為對農產品品種、數量、質量等的具體要求,為農民調整農業結構提供明確的市場需求信息。農民按照合同組織安排生產,可以使生產結構更適應市場需求,從而實現小生產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緩解農產品供需的結構性矛盾,帶動農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如__鎮今年以煙台__高效農業開發公司為依託,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合同種植。按照合同規定,企業為農户提供種子種苗、技術指導、產品銷售等系列化服務,並保證每個大棚保底收入5000元,極大地調動了當地農民發展設施農業的積極性,僅上半年,全鎮就已落實冬暖式大棚560個。

三是有利於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訂單農業,通過合同(訂單)這個載體,可以把分散經營的農户與農副產品加工營銷企業有機結合起來,協調相互之間的利益關係,約束雙方的經營行為,把農業生產、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緊密聯繫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鏈條。同時,在發展訂單農業的長期合作過程中,隨着相互聯繫的不斷密切、信任程度的不斷加深,產銷雙方必將形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經濟共同體,為實現農業產業一體化經營建立穩固的基礎。如__鎮大東疃等8個村莊在為外資企業宮田有限公司種植合同蔬菜過程中,與企業結成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形成了“定向生產、定向銷售”的基地化生產格局,目前蔬菜基地生產面積已發展到4000多畝。

四是有利於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訂單農業對農產品的質量標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農民為了獲得訂單,完成訂單,就必須在提高農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上下功夫,這就充分調動了廣大農民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有利於加快農業科技推廣應用步伐。同時,隨着農業優良品種的引進和先進生產管理技術的應用,也使農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促進了思維方式的轉變和思想觀念的更新。如__鎮洪蘭村連續多年都與韓國大地種苗公司簽定了制種合同,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制種農户嚴格按照規定噴藥、施肥、組織生產,不僅掌握了先進的制種技術,而且牢固樹立起質量意識、標準意識,綜合素質明顯提高。

二、訂單農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市訂單農業發展較快,但從總體上看仍處於起步階段,還不能完全適應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需

要。如何正確引導,逐步規範,促進訂單農業的健康發展,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是訂單農業發展處於無序狀態。從調查情況看,目前我市訂單農業的發展基本上處於自發狀態,村自為戰,户自為戰,缺乏有序的組織引導。從生產者層面看,有的對訂單農業的內涵把握不準,對訂單農業條件瞭解不夠,只憑發展訂單農業的熱情,簽下一些不切實際的虛假單、模糊單,給了農民錯誤的市場導向,結果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從收購方層面看,有的經營者抱有坑農心理,有些訂單甚至就是以高價兜售產品為目的,收購時或是見不到蹤影,或是以質量不符合要求為由壓價拒收。如我市__等鎮部分農民與__省海狸鼠開發中心簽訂的海狸鼠養殖合同,規定農民每借養一對種鼠,交押金200元,管理費90元,在合同期內,養殖户上交18對仔鼠,每對收購價為100元。但__省海狸鼠開發中心在出售種鼠後,並未按合同規定回收仔鼠,給農民造成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二是訂單農業合同不規範。規範的合同是訂單農業健康發展的法律基礎。但從調查情況看,合同不規範是訂單農業發展中表現最為突出的一個問題。有的主體不明確,以鎮政府或村委會的名義與客户簽定訂單農業合同,但這二者並不具備法律意義上的經濟實體資格;有的內容不詳細,程序不完善,所謂的訂單只是買賣雙方的一紙“君子協議”,對農產品價格、雙方的權利義務、違約責任等一些關鍵環節缺少明確規定。還有的訂單看似內容比較詳細,但在具體規定上卻不夠科學、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合同的可操作性。如__鎮與__市糧食加工企業簽定的優質小麥生產合同,雖然合同價格每公斤高於市場價格0.1元左右,但規定由當地政府負責收購、運輸等環節。如果扣除各種費用,基本無利可圖,甚至還要虧本,最終合同沒有履行。

三是訂單農業合同履約率不高。正是由於目前訂單農業發展還處於無序狀態,加之合同不夠規範,結果導致訂單農業難以得到有效落實。據統計分析,目前我市訂單農業履約率不足40%,有一半以上的訂單成為一紙空文。即便是一些比較規範的合同,受市場行情波動影響,有時也難以得到落實。如__鎮與__著名葡萄釀酒有限公司簽訂了發展釀酒葡萄基地合同,合作初期企業還能按照合同規定收購葡萄,但20__年白葡萄酒市場出現滑坡後,企業便不再收購葡萄。該公司規模比較大、實力比較強、知名度比較高,連這樣的企業都不能正常履行合同,一些規模小、實力弱的企業履約情況更是可想而知。

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客觀因素講,由於受自然條件約束,農民生產的產品可能達不到合同規定的數量、質量要求;同時由於農產品生產週期較長,而市場需求則在不斷變化,農民生產的產品可能已不適應市場需求,從而影響銷售合同的順利執行。如__鎮__村今年與__市龍頭企業簽訂了90畝牛蒡種植合同,企業提供種子、肥料等生產物資和技術指導服務,並實行保護價收購,但到了收穫季節,由於出口不暢,牛蒡市場行情一路下滑,企業如按保護價收購,不但會出現較大虧損,而且產品也沒有銷路;如按市場價收購,農民收入還抵頂不了企業提前墊付的費用,最終合同沒有履行。但從調查情況看,當前制約我市訂單農業發展的主要還是體制方面的原因和人為因素的影響,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合同雙方法律意識不強。有的企業或農民經營理念落後,法制觀念淡薄,缺乏履行合同的自覺意識,受眼前利益驅動,往往存有短期行為。這是訂單農業履約率不高的重要原因。有的農民缺乏履約意識,當市場價格高於訂單價格時,從眼前利益出發,把產品賣給其他收購者,損害了客户的正當權益;有的農民缺乏守約意識,不是按照約定的標準加強生產管理,而是單純追求數量,致使生產的產品達不到合同要求的質量和標準,導致履行訂單時產生爭議,出現毀約現象。但更多的是坑農事件,有的企業在農產品市場行情看跌時,為了降低成本,或者言而無信,訂而不收,改從市場上收購低價原料;或者壓級壓價、坑農害農,剝奪農民利益。由於合同履約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敗壞了訂單農業的名聲,挫傷了產銷雙方發展訂單農業的積極性,為今後加快發展訂單農業增添了新的制約因素。

二是訂單農業發展缺乏有效的載體。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龍頭企業發展水平不高。從調查情況看,訂單農業能否最終落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發展水平。但目前就我市而言,無論是本地的農產品加工企業,還是外商投資的農產品企業,大都實力弱、檔次低、帶動能力不強。全市現有的247處農產品加工企業,平均固定資產只有216萬元,其中固定資產50萬元以下的有140處。農產品加工轉化能力不足農產品總量的40%,精深加工率不足10%,難以為訂單農業發展提供有效的載體和保障。其次,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育不快。由於分散的農户與企業不是對等的主體,發生合同糾紛以後,一家一户的農民很難與企業討價還價。但目前我市合作經濟組織發育遲緩,全市僅有專業合作社164處、專業技術協會174處,數量少,規模小,運作不規範,難以代表農民與企業進行談判,不能有效維護農民利益,訂單農業發展缺乏堅實的組織基礎。

三是訂單農業發展環境不夠優越。突出表現在訂單農業發展所需要的指導管理體系還不到位。從組織領導看,有的地方對訂單農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對訂單農業發展支持不夠,致使訂單農業處於放任自流、無序發展狀態。從管理服務上看,由於農民在談判中處於不利地位,一旦出現違約現象,客觀上需要有關部門立即介入,發揮職能作用,提供法律服務,維護好農民的合法權益。但從調查情況看,違約現象發生後,大都是農民自己“孤軍奮戰”,有的受自身能力和經濟條件限制,甚至乾脆放棄法律訴訟,不願也不會用法律武器討回應有的公道。另外,由於目前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及檢驗檢測體系還不健全,加之企業在談判中居於強勢地位,一旦因產品質量問題發生糾紛,最終受損的往往是農民。如98年七年級台商與__鎮部分農民簽訂了1000畝荷蘭豆種植合同,但收穫時荷蘭豆市場價格下跌,無利可圖,台商便以質量達不到要求為由壓級壓價、拒收產品。由於沒有法定的標準依據,無法裁定台商的違約責任,農民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護。

三、加快發展訂單農業的對策

1、要正確把握訂單農業的內涵。訂單農業的核心是通過契約關係,穩定交易行為,是規避市場風險、解決千家萬户小生產與千變萬化大市場之間矛盾的重要選擇。但也必須明確,訂單農業只是發展市場農業的一種形式。從發達國家的實踐看,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主要有三種聯結形式,第一種形式是由企業完成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的全過程,即常説的緊密型農業產業化經營,在農產品營銷總量中佔10%左右;第二種形式是由若干企業、農户分別進行農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相互之間的購銷關係用合同來穩定,即所謂的訂單農業,在農產品營銷總量中佔20%左右;第三種形式是通過市場交易,實現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各個環節的有機聯繫,這種形式在農產品營銷總量中所佔比例達到50%以上。可見,訂單農業雖然是發展市場農業的一種重要形式,但並不是唯一的形式。所以,一定要正確把握訂單農業在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既不能把訂單農業的作用擴大化,不顧客觀實際和條件,一味追求訂單農業的發展;也不能因為當前訂單農業履約率不高,就對訂單農業的發展失去信心,放任自流,無所事事。要大膽探索,積極實踐,正確引導,促進訂單農業快速健康發展。

受農業生產自身特點影響,訂單農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適用範圍,我市訂單農業的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一些常規性農產品由於種植的普遍性,企業選擇餘地比較大,往往導致訂單關係脆弱,造成毀約現象。而特色農業、優質農產品以及專用性比較強的農產品,因為具有特有性,合同關係相對比較穩定。因此,要把訂單農業的發展重點放在名特優農產品和專用農產品生產上,結合農業結構調整,加快名優特新品種的引進和推廣步伐,積極運用先進適用技術,高農產品的營養品質、商品品質和食用品質,滿足廠商客户對不同品質、不同用途農產品的需求,以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農產品佔領市場,獲取訂單。同時,要積極實施名牌戰略。優質農產品是訂單農業的前提,但優質農產品只有被市場接收、被更多的消費者認可,才能形成更多的訂單。因此,要加大

宣傳推介力度,努力提高我市名優農產品的市場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在訂單農業發展中贏得主動。

2、要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企業是訂單農業的主要依託。要加快發展訂單農業,就必須不斷膨脹農產品加工企業的規模和數量。要通過做大做強本地企業、想方設法引進外資企業、積極主動掛靠外地企業,不斷加強訂單農業發展的載體建設。特別要圍繞種子、蔬菜、瓜果、葡萄等具有相對優勢的支柱產業,按照規模大、經營好、輻射面廣的標準,選擇一批骨幹加工企業,採取財政、税收、信貸等多方面的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進一步加大培育力度,儘快建設一批產業關聯度大、帶動能力強,有區域優勢、經濟規模和市場前景的龍頭企業,以此帶動訂單農業發展。同時,要協調好企業和農户的關係。通過訂單這種形式,規範和協調企業、農户、基地等各利益主體間的經濟行為,健全和完善農業產業化經營機制,使農户和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確保訂單順利履行,促使訂單農業健康發展。如我市__鎮為__集團、__*集團養殖合同豬、合同雞的經驗非常值得借鑑,在養殖過程中,當有的農户遇到各種災害受到損失時,企業都拿出扶持金,幫助農民度過難關,而農民也嚴格按照企業的規定和要求,及時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合同雙方實現了“雙贏”。

3、要積極培育中介服務組織。中介服務組織和經紀人是訂單農業的直接參與者和推動者,在訂單農業發展過程中發揮着積極作用。要採取綜合措施,積極培育壯大各種類型的中介服務組織。一是大力發展農民自己的合作經濟組織。這是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改變合同雙方地位不對等狀況的根本措施。要不斷深化農村改革,加快體制創新步伐,通過發展合作經濟組織,真正把千家萬户分散的農民聯合起來,提高農民在訂立合同時的談判地位,取得發展訂單農業的主動權。二是加強行業協會建設。借鑑國際合作社發展基本經驗,在大力發展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基礎上,通過合作經濟組織之間的相互聯合與合作,把從事專業化生產的農民組織起來,成立行業協會特別是專業協會,如在西瓜主產區成立西瓜協會,在蔬菜主產區成立蔬菜協會等,由協會負責協調市場價格、確定種植數量、穩定產銷關係,擔當起發展訂單農業的主力軍。三是壯大農民經紀人隊伍。通過出台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組織、鼓勵、吸引更多的農民進入流通領域,引導他們不斷增加投入、擴大規模、提高水平,積極拓市場、跑訂單。同時,要注重提高農民經紀人的素質,使他們不斷提高營銷水平,增強文明經商、合法經營意識,不僅能夠促成農產品交易,而且能較好地防止和調解訂單履行中發生的糾紛。

4、要規範訂單農業發展。訂單農業的本質是一種契約經濟。因此,要促進訂單農業的健康發展,關鍵是要加強法制建設,建立責、權、利相配套的制約機制。一是增強合同雙方的法律意識。要加強對法律法規知識及相關政策的宣傳力度,引導農民和企業樹立法制觀念,增強自律意識,依法簽約,認真履約,維護訂單合同的嚴肅性。二是提高合同的嚴密性。合同是訂單農業的載體。發展訂單農業,必須簽訂好完備、嚴密、可操作的合同,儘量避免因約定不明發生爭議,特別是要把數量、質量、價格、履行期限和違約責任等條款列詳細、定明白,這是防止企業壓級、壓價的有效手段。如__鎮農民在和__高效農業開發公司簽訂種植合同時,把供種、供料辦法、產品回收及付款辦法、違約責任等都規定的非常詳細,雙方嚴格按照合同操作,保障了訂單的有效履行。三是加強對訂單農業的依法管理。要健全完善執法監督體系,一旦發生違約現象,就要依法給予嚴肅處理,給以後違約者以警示,維護正常的市場經濟秩序。同時,要強化培訓,讓雙方知道訂合同怎麼能更科學、更準確,出現問題後怎樣解決糾紛,從而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益。

5、要創造有利於訂單農業發展的優良環境。創造寬鬆的環境,是促進訂單農業加快發展的基本保證。一是要發揮好政府的綜合協調作用。在發展訂單農業過程中,政府發揮着任何組織和部門都無法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在當前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很健全的情況下,發展訂單農業,更需要發揮政府的規劃、組織、橋樑和監督作用。要加強市場信息網絡建設,多渠道、全方位地蒐集信息,及時為農民提供正確的市場導向。要搞好籤約企業的資信調查,對企業的經營、管理、運作、履約能力等情況進行全面瞭解,幫助農民選擇信譽好、實力強、運轉正常的企業作為合作對象。在訂單農業發展中遇到糾紛時,要組織有關部門積極介入,迅速處理,依法保障雙方的合法權益,不斷優化訂單農業發展環境。二是要加強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建設。這既是新形勢下促進農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也是加快發展訂單農業的迫切需要。要加快推進標準化生產和管理,建立和完善農產品質量標準和檢測認證體系,逐步實施“農產品市場準入工程”,特別要注意與國際農產品標準接軌,增強國內外市場競爭能力。三是要提高農民發展市場經濟的素質。要進一步增強農民的風險意識和質量意識、標準品意識,嚴格按照訂單的要求去履行職責,以良好的信譽和高質量的產品樹立形象,贏得訂單,與企業實現“雙贏”。

發展現狀的調研報告 篇3

為了更好地瞭解京郊失地婦女的現狀特徵,失地成因,存在問題以及再就業心態等,以期提出解決失地婦女再就業問題的具體對策,為政府有關部門提供參考,北京市婦女聯合會組織並實施了對京郊失地婦女的抽樣調查。本次調研主要採取了問卷調查,召開座談會,個案調查等方法,共發放問卷2800份,收回有效問卷2772份,回收率為99%,現綜合分析如下。

一,失地婦女的基本情況

調查對象的家庭人口。從家庭户規模上看,3人户佔49%,其次為4人户和5人户,分別約佔25%和20%,2人户和1人户分別約佔6%和0。36%。

從以上調查對象分析來看,失地婦女的年齡偏高,文化素質低。在失地婦女中,35—44歲的中青年婦女佔多數,受教育程度有一半以上是國中文化,而且存在着年齡越高受教育水平越低的狀況,10%國小文化的婦女主要集中在35—54歲後兩個年齡組。

二,農民失地的具體成因及對經濟的影響

1,失地前後土地面積變動狀況

2,土地徵用方式及用途

從用途看:國家徵用土地主要用以修路(31。6%)和房地產開發,而鄉鎮徵

3,失地前後婦女收入變動

在調查中,失地後增收的人數佔12。67%,而減收和持平的人數分別佔43。63%和43。7%。從人均收入上來看,徵地對於務農女勞動力來説並沒有增加收益。

4,失地者從政府所獲的經濟補償和社會保障

5,失地未就業婦女主要生活來源及家庭生活狀況

主要生活來源僅有一項的佔總數的53%;有第二項的佔總數的27%;有第三項的佔總數的16%。在失地未就業婦女中,收入來源主要是:靠丈夫供養,政府救濟,親友資助,家庭服務,個體辦工商,家庭養殖,借貸以及其他一些非固定收入。無論有幾項收入來源,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婦女以丈夫供養為主。

發展現狀的調研報告 篇4

____縣位於____省東南部,地處____腹地。為南北天然過渡帶,山巒疊障,溝壑縱橫,溪流密佈,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優越的自然條件,造就了生物的多樣性,素有“____山地無閒草、百樣蒿藤百味藥”之稱。縣委、縣政府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順應民心,擬將中藥材作為繼黃姜之後的又一項主導產業來發展。於今年3月安排部署了全縣中藥材產業調查工作,旨在全面摸清我縣中藥材產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聽取羣眾對中藥材產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縣科技局抽調精幹力量,派出三路調查組,進駐22鎮,在鎮黨委和政府的支持配合下,深入村、組,到農户,到地頭,瞭解中藥材種植情況、管理情況、初加工情況、銷售情況、病蟲害防治情況,和農民朋友計算效益帳等,全面地、系統地瞭解掌握中藥材產業發展情況,為縣委、縣政府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一)種植情況

調查顯示全縣22鎮,259個村(社區)種植中藥材,佔村(社區)總數的81%。種植的中藥材品種51個,總面積71830多畝,其中黃姜種植面積60640畝,其它50個藥材品種種植面積11190多畝,種植藥材品種最多的鎮為白柳鎮,26個品種,面積4100多畝;黃姜種植面積最大的鎮是關口鎮,8080多畝;其次是構元鎮5638畝,再次是段家河鎮5334畝;白芨種植分佈在10個鎮,合計424畝,其中100畝以上鎮為白柳鎮和麻坪鎮,分別為130畝和107畝;柴胡種植分佈在15個鎮538.5畝,其中面積最大的為構元鎮,142畝,其次是白柳鎮90多畝;白朮種植分佈在6個鎮,共計227畝,面積最大的為小河鎮210多畝,其次是桐木鎮10畝;杜仲分佈在13個鎮,種植面積2855.7畝,面積最大的是紅軍鎮2040畝,其次是赤巖鎮199畝,第三位是甘溪鎮101畝;金銀花種植分佈在11個鎮870多畝,面積最大的為構元鎮413畝;其次是小河鎮249畝,排在第三位的是段家河鎮89.5畝;白芍分佈在4個鎮212畝,其中面積最大的是棕溪鎮,70多畝,其次是紅軍鎮60多畝;板藍根分佈在4個鎮,種植面積211畝,其中面積最大的為金寨鎮168畝,其次是紅軍鎮38畝;丹蔘種植分佈在6個鎮,合計面積1228畝,其中面積最大的鎮為金寨鎮592畝,其次為赤巖鎮538畝;木瓜分佈在6個鎮,種植面積1160畝,其中面積最大的為關口鎮320多畝,其次是棕溪鎮290多畝;牡丹分佈在3個鎮1310畝,其中種植面積最大的為呂河鎮760多畝,其次是城關鎮300多畝,再次是白柳鎮245畝;射干分佈在3個鎮180多畝,其中面積最大的為銅錢關鎮120多畝,其次是石門鎮30多畝;豬苓分佈在5個鎮總面積163畝,其中面積最大的為小河鎮108畝,其次是雙河鎮40多畝;香椽種植分佈在3個鎮合計面積180畝,其中種植面積最大的是段家河鎮,89畝;其次是白柳鎮85畝;烏竽種植在趙灣鎮和赤巖鎮,分別為150畝和1.5畝;玄蔘種植在銅錢關、石門、神河三鎮,面積最大為銅錢關鎮124畝,其餘二鎮分別為30畝和26畝。種植面積100畝以下的中藥材還有百合、黃精、五味子、天麻、三七、元胡、當歸等30多個品種。

(二)市場及收益情況

在調查期間,瞭解到了部分常用中藥材的價格,和農民朋友一起算了效益帳。在調查時段,黃姜鮮姜價格每市斤2元,近二年來,黃姜鮮姜價格高到每市斤2.5元,低到每市斤1.5元,就按每市斤2元計算,二年生黃姜畝產鮮姜平均按4000市斤計,產值8000元,投入每畝二年約20__元,年畝純收入3000元左右。問題:草荒嚴重,採挖太費工,畝需25個工左右(與土質有關);白芨鮮貨每市斤60多元高價位,近二年一直保持50-60元,就按每市斤55元計算,3年一採挖,每畝產鮮貨平均按3000市斤計算,畝產值165000元,畝投入約30000元,年畝純收入45000多元。問題:投入較大,收入較高,風險較大。柴胡乾貨每市斤26元高價位,近二年保持在每市斤18-26元,就按每市斤22元計算,二年一採挖,每畝地產乾貨平均按150斤,產值3300元,畝投入140元左右,年純收入1580元,投入小,勞動強度小,不費功;蒼朮乾貨每市斤20元,近二年保持在16-20元,按每市斤18元計算,三年一採挖,畝產量平均按1800市斤計算,產值32400元,畝投入5000多元,年畝純收入9000多元;杜仲皮(乾貨),板皮4-5元/市斤,枝皮2-3元/市斤,價格太低,不夠剝皮的功夫錢;金銀花乾貨每市斤20元,近二年保持在10-20元/市斤,按每市斤15元計,每畝乾貨平均產量按150市斤算,年純收入2250元左右,初年一次投入,多年受益,勞動強度小;白芍乾貨價格9元/市斤,近二年保持在每市斤5-9元,按每市斤乾貨7元計,四年一採挖,每畝產乾貨平均1600市斤左右,產值11200元,畝投入約20__元,年畝純收入2300元左右,問題:生長週期長,見效慢;木瓜乾貨每市斤1.8元,盛產期畝產木瓜乾貨平均在800市斤,年畝產值1080元,一次建園,多年受益;牡丹(藥用)乾貨每市斤7.5元,五年一採挖,畝產乾貨平均200多市斤,年畝產值300元左右,問題:生長週期長,見效慢,效益低;射干乾貨每市斤23元,三年一採挖,畝產乾貨平均300多市斤,畝產值6900元,畝投入1000多元,年畝純收入1960多元;豬苓乾貨每市斤150多元,每平方米產乾貨平均10市斤,產值1500元,純收入1300元。問題:投入大,技術含量高,價格高,風險大。天麻乾貨(混等)每市斤50多元,每平方米產幹天麻平均6市斤,產值300元,純收入200元,問題:投入較大,技術含量高,有較大風險;玄蔘每市斤乾貨4.5元,近二年價格保持在4-5元,按每市斤4.5元計算,年畝產乾貨平均在600市斤,產值2700元,年畝純收入2400元左右,投入小,技術簡單易學,效益較穩定;黃精幹貨每市斤24元,近二年價格較穩定,四年一採挖,畝產乾貨1600多市斤,產值38400多元,畝投入5000元左右,畝年純收入8300多元,問題:生長週期較長,見效慢。(注:中藥材純收入計算只剔除購種、購肥料及農藥等成本,地租、勞務等費用一律未計入成本)。

(三)中藥材種植項目的選擇和產品銷售

全縣種植中藥材3萬餘户,定點收購商133户,20__年收購藥材總量(乾貨)8100多噸(其中黃姜7920多噸)。農户種植中藥材品種的選擇,主要依據:近2-3年來,市場價格較穩定,經濟效益較好,生產技術易掌握的品種;也有一少部分農户是通過自己對中藥材市場的分析判斷,認為一種或幾種中藥材未來會走俏,市場價格高或價格會提高,而作出選擇;還有一種情況,就是少數農户聽別人説某種藥材將來市場前景很好,而種植了該品種;也還有農户從報紙、書刊、廣告等媒體宣傳渠道得來信息,選擇項目等等。種子來源路徑較多,有親朋好友贈送的,也有在本縣境內購買的,有從省內的佛坪、寧陝等地購買種子的,也有從山東、河南、湖北等外省購買種子的。近二年,還出現了上門包種的現象,主要是栽培天麻、豬苓等技術含量較高的項目,承種方(自

帶種子、菌種等),按面積收費,收費較高,像栽培一畝地天麻收費4-5萬元,先支付60%,餘40%回收產品時結算,此種合作方式方便簡捷,但也存在一定風險。中藥材產品出售,小河、關口建立了合作社模式,各有一合作社與農户簽訂種植協議,合同收購,小河的合作社主要收購產品為金銀花,只輻射本鎮及周邊部分農户,關口的合作社收購的藥材品種較多,輻射多個鎮,帶動農户較多;麻坪有3家藥農,直接與漢中一藥廠簽訂合作協議,由廠方供種並指導栽培,保護價回收。除此之外,大部分中藥材產品售給上門的流動商販,銷售的價格時高時低,有的年份低的離譜,也會遇上有的藥材幾年都不收的時候,藥材放久了都變質了。

1、從資源情況和市場效益看,發展天麻、豬苓大有作為,當年可見效。栽培天麻每年每平方米池子可收入200多元,種豬苓每平方米可收入1300多元,效益相當高,即使發展起來,供求關係變化,價格下降,仍有較大利潤空間。再説,我縣樺櫟樹資源豐富,供給充足,可考慮有計劃採伐利用。科學利用我縣廣闊的山地,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很多中藥材品種就是林下種植的好項目。

2、從藥材品種的適應性看,金銀花、柴胡、玄蔘、丹蔘、白芨、水百合、牡丹、板藍根、黃姜、菊花、薏米、蒼朮等大宗藥材在我縣大部分地區均適應。可考慮選擇其中的品種擴大種植。但是,本着優生優質高產的原則,必須考慮個體差異,科學規劃,合理佈局。一般認為,大部分中藥材喜陰怕強光,喜濕怕乾旱,喜涼怕高温,如調查結果顯示,水百合、玄蔘等品種在海拔700米以上區域種植,生長旺盛,產量高,品質優,因此認為發展中藥材(不是所有品種)應考慮在海拔600米以上區域佈局。

3、從農村勞動力資源看,可多發展金銀花、柴胡等品種,對土質要求不高,管理簡單,勞動強度較小,老年人及兒童可管理,市場價格相對穩定,長年有收購,長期有收購。

(一)中藥材市場波動大,這是影響中藥材產業發展壯大的頭等問題。與糧油、煙草、蠶繭、肉蛋等農副產品相比較,中藥材市場價格非常不穩定,一是價格變化快,有的是一年一個價,有的是半年一個價,還有的是一月一個價,也有的是一天之內價不同;二是價格落差大,同一種藥材有時候收購價格高到百元,有時候價格跌到十多元,甚至是幾元錢;三是有少數中藥材曾經價格很高,老百姓種植積極性也很高,而且發展到了一定規模,可是發展起來後,在一段時間,甚至長達十多年無人問津。如:杜仲、天麻,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每市斤售價在100多元,200多元,可在後來的10多年都沒有人收,當然並不是外面沒有市場,而是供大於求,本地的貨沒有人來收。中藥材市場價格變化快,落差大,讓老百姓心神不定,忐忑不安,對中藥材市場價格規律難把握,捉摸不透。

(二)中藥材栽培技術水平低。種植業增產豐收的根本保證是良種良法。從中藥材種子(苗)的來源看,有本縣的,有本省的,有外省的,大多數來源於中藥材種植户或種植基地,不是專門育種,品種質量無保證。從種植方面看,經營管理粗放,有的直接種在收穫後的麥田、煙地和玉米地裏,有的雖然翻了地,但未細土,大糊砌塊壓苗,不起壟不開溝浸水,不間苗,不摸芽打頂,不施底肥,不追肥等等,沒有采取必要的科學管理措施。有的藥材怕曬而未採取遮陰措施,有的藤蔓作物需搭架而未搭架。從中藥材長勢以及藥材樣品的品相觀察和與藥農交談了解的情況,綜合分析認為,中藥材栽培技術水平不高,產品產量質量普遍偏低。

(三)發展中藥材盲目性大,風險性高。對想要發展的中藥材和所種植的中藥材品種的生活習性、適生條件、投入情況、市場需求等不瞭解或一知半解,只是道聽途説,或是在網上,在小報雜刊上看的,信息來源不可靠,就盲目選擇,盲目跟風,不加分析,倉促發展,結果導致中藥材品種不適應,產量低,品質差,效益低,甚至出現產品無人收。如前些年,我縣有農户栽培冬蟲夏草、靈芝等,這些貴重藥材被譽為“藥用黃金”,利潤空間誘人,但不是哪裏都能種,誰都能種成。發展產業必須尊重客觀規律,依靠科技興藥材。

(四)種植品種多而雜,面積小且分散。調查結果表明,全縣種植中藥材品種51個,最多的白柳鎮種植26個品種,有的鎮一個村就有7、8個品種,也有一户人家種3-4個品種的。種植户分散,地塊分散,面積小,有種1分多的,有種3分多的,也有種1畝、2畝的,種植5畝以上面積的很少,星星點點,小打小鬧,不成規模。大多數種植户是一種“放牛拾地軟,捎代子”的想法,沒有把中藥材種植當作主業來抓,根本談不上上規模、上效益。

____發展中藥材產業客觀條件優越,山水相連,土地廣闊,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是中藥材生長的理想之地。____種植中藥材歷史悠久,代代相傳,生生不息,人們有種植中藥材、應用中藥材防疫治病的習慣和經驗。但是,要把中藥材作為一項產業做大做強,僅靠以上條件遠遠不夠。誰來幫助羣眾遴選中藥材項目?誰來為中藥材種植提供技術指導?誰來幫助銷售中藥材?等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技術保障和相應的措施保障。我個人認為要把中藥材產業做大做強,首先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建立健全領導機構和工作機制。組建“____縣中藥材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建議由縣委分管領導擔任組長,政府分管領導、政協相關領導任副組長,科技、農業、林業、衞生、藥監、

質監、發改、財政、經貿、水利等單位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與縣科技局合署辦公,科技局負責同志任辦公室主任。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是:組織領導全縣中藥材產業發展,對全縣中藥材產業發展的重大事項進行決策,主持制定“全縣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並指導其實施等;辦公室負責開展中藥材產業發展日常工作,協調統籌科技資源,貫徹落實全縣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計劃等。領導小組應考慮將中藥材產業發展工作納入縣對部門和部門領導、對鎮和鎮領導考核,給一定分值,佔較大比重,以考核促產業發展。中藥材產業發展必須有組織、有領導、有計劃進行,方可做大做強,否則,只能是小打小鬧,起落不定,賺賺賠賠。甚至陷入盲目,招致損失。

(二)建成中藥材產品交易平台,徹底解決農民賣藥材難的問題。像丹蔘、板蘭根、玄蔘、金銀花等都是當年種當年採收的短期項目。因此,在上規模發展之前,首先要考慮好銷售的問題,要事先規劃、建成中藥材交易平台,解決農民種藥材無處賣,無人買的後顧之憂。一是政府要建成中藥材信息發佈平台,瞭解掌握國內外中藥材產業信息,重點掌握髮展趨勢、先進技術、產品供求關係、市場價格等,借鑑宣傳推廣,尋找銷售渠道。同時,大力宣傳推介我縣中藥材產業發展情況,及時發佈中藥材產品、產量、質量、儲量等信息,讓____的特色中藥材衝入亞洲,走向世界。二是儘快規劃、建成____縣中藥材交易市場,可考慮在呂河工業園區或白柳工業園區建成____縣較大規模的中藥材交易市場(規模由種植面積和輻射範圍而定,應立足____,面向全國)。在其它二條河分別建成經濟實用夠用的小藥材交易市場,以保證藥農的藥材有處賣、就近賣、賣得出。三是鼓勵支持有條件的藥材收購商,註冊合作社,辦公司,加大投入,擴大經營,提高收購能力,同時也可以扶持他們辦藥材初加工廠,發展倉儲業,擴大收購。四是依靠龍頭企業帶動種植基地發展壯大。走出去,引進來,內引外聯,通過與省內外藥企合作,採取公司+基地+農户的模式,由藥企提供技術指導和資金扶持,為藥企建設藥源基地,產品由藥企收購,實行訂單農業,協議價格,合同收購。也可以考慮通過招商引資,引人、引資、引技,建設“____縣中藥廠”,這是穩定的收購商,長期的收購商,若能建成中藥廠,____農民賣藥難的問題將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三)搞好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由____縣中藥材產業發展領導小組主持,在全面分析縣情和摸清全縣中藥材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吸收借鑑外來經驗,制定切實可行的“____縣中藥材產業發展規劃”。依據規劃再分解細化,制定“____縣中藥材產業發展年度計劃”,確定發展目標,夯實發展任務,明確工作分工,落實工作責任,強化工作措施,確保中藥材產業有序發展、健康發展、科學發展。

(四)建立健全中藥材產業科技服務體系。要按照“哪裏有藥材哪裏就有技術、哪裏就有機構、哪裏就有服務”的總要求,建成縣、鎮、村縱向到底,相關業務部門橫向聯姻的科技服務聯動機制和網絡體系,實現所有藥材村全覆蓋。大力宣傳推廣中藥材栽培新技術、初加工技術等,從地塊選擇—品種選擇—田間管理—採收—初加工—銷售,全程跟蹤指導,提供全面周到服務。建設中藥材科研示範基地,開展中藥材優良品種選育,探索總結中藥材栽培新技術,研製專用肥料,開展中藥材發病機理和蟲害防治研究等,將所取得的成果及時轉化應用和推廣,提升中藥材產業發展質量。

(五)中藥材種植必須走規範化之路。中藥材種植,即藥源基地建設,國家出台有嚴格的技術規範,想怎麼種就怎麼種,不按技術規範種,產品質量無保證,國內正規藥企不會收,也不符合WTO,只能賣給小商小販,中藥材產業不可能做大,更不可能做強。因此,我縣發展中藥材必須高起點、高標準,嚴格按照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規範》(英文縮寫GAP)科學建園、科學管理,確保產品質量達國標,與國際接軌,這是做大做強中藥材產業的根本出路。

標籤: 調研 精選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63lo7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