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旅遊業調研報告4篇

旅遊業調研報告4篇

本文目錄旅遊業調研報告旅遊業的發展調研報告市旅遊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關於會展旅遊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旅遊市場調查報告(一)

旅遊業調研報告4篇

旅遊已逐漸成為人們娛樂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們除了能享受到旅遊過程中的愜意與放鬆,其實更多的是對生活的體味。但隨着旅遊逐步深入生活,關於旅遊的投訴也常見於報端。據最近的一次調查顯示,五分之一的受訪者對隨團旅遊表示不滿意,不滿意的原因主要來自導遊和旅行社方面。對於沒有隨團出遊的受訪者,旅遊費用以及旅行社的信譽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

該項調查於XX年2月底在---(地點)實施,調查採用電話訪問的方法,共完成有效問卷20份,調查對象為年齡在18-60歲之間,家中有電話的居民。調查結果可以推論隨團旅遊:不滿意

旅遊服務一直以紛爭不斷而出名,從調查顯示的結果看,人們對隨團旅遊的評價的確不高。在有隨團旅遊經驗的受訪者中,有五分之一的人對其最近一次隨團旅遊表示不滿意,而表示滿意的只有三分之一,近一半的受訪者表示服務一般。

導致受訪者不滿意的主要原因是“導遊未盡職責”和旅行社“降低等級標準”。這兩項的比例分別達到30.8%。其次是“擅自變更行程安排”佔23.1%,和“配套設施不完善”佔15.4%。【在整個旅遊過程中,遊客與旅行社的接觸更多的在出遊前期的報名環節。而在旅行途中,導遊則很大成分上充當了旅行社的代表。遊客對旅行社服務的不滿意在得不到導遊的妥善處理後,則很容易轉化成對導遊的不滿。

還有費用和信譽:參團出遊的主要障礙

也有很多人沒有隨團出遊過。其中,有些人是由於“沒有時間”,而有些人是因為“費用較高”。還有一小部分的受訪者表示不隨團旅遊是因為“對旅行社不信任”。從這一結果看,費用和旅行社的信譽問題是阻礙人們參團旅遊的重要因素。

從分析看,家庭收入越高,有隨團旅遊經歷的人所佔比例越大。在家庭月收入低於XX元時,90%左右的人沒有隨團旅遊的經歷,而在家庭月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時,則超過一半的人有隨團出遊的經歷。看來,儘管對旅行社而言,價格的可調節餘地不太大,但普通工薪階層對旅遊費用的可支持能力依然有限。

或許在達到效益情況下,價格還可以適當調整,畢竟目前,降價仍是看家法寶。但對於信譽問題,樹立起良好的形象,扭轉人們心中已形成的觀念則非短時間內即可達到的,因為人們更願意接受與自己觀念相近的意見

旅遊市場調查報告(二)

旅遊業作為第三產業的龍頭,在經濟生活中發揮着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前旅遊業已經連續四年保持了世界第一大產業的地位,近幾年來我國旅遊業增長速度超過gdp的平均增長速度,佔gdp的比重快速攀升,中國旅遊的發展舉世矚目,旅遊經濟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其產生的連帶效應顯著,旅遊業已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性產業之一。

一、調查目的

我國“xx”時期旅遊業的發展目標,目前已經確定,據國家旅遊局的公佈的信息,就是:實現入境旅遊人數和入境過夜旅遊者人數年均增長8%,國際旅遊收入年均增長12%;國內旅遊人數年均增長8%,國內旅遊收入年均增長10%;旅遊總收入實現年均增長10%。到20**年,國際旅遊收入達到530億美元,國內旅遊收入達到8500億元,旅遊總收入達到12700億元。每年旅遊業新增就業50萬人,到XX年旅遊直接就業人數達到1000萬人。

世界旅遊組織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到2020年,中國就接待1.37億入境旅遊者,佔世界旅遊總額的8.6%,超過英國、法國、美國、西班牙和意大利,成為世界最大的旅遊接待國。中國就接待東亞三分之一的國際旅遊者。到2020年,中國將成為世界十大客源國之一,出境旅遊達一億人次,居世界第四位。到2020年,中國的國內旅遊可望達30億人次。海外入境旅遊、出境旅遊和國內旅遊三者協調發展,中國有望成為世界第一旅遊大國。

為了更加發揮資源優勢,調整經濟結構,形成特色經濟;關聯輻射功能顯著,帶動第三產業,促進傳統產業的發展和升級;增加外匯收入,是非貿易創匯的重要來源;擴大國內消費,促進市場繁榮;創造新的市場勞動崗位,可為城市下崗人員和農村富餘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促進貧困地區脱貧致富;旅遊引來物流、信息流、資金流、技術流,促進觀念更新;提升焦作整體形象,促進傳統文化、名勝古蹟和民俗風情的保護和開發,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優化生態質量,促進環境保護;建設具有地方特色或民族特色的城市標誌性的景觀帶;確立城市標誌物和市樹、市花,組織地方的旅遊節慶活動,形成獨特、鮮明、富有個性的城市旅遊形象。暑假期間我對附近市區的旅遊情況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內容

針對該處的自然旅遊資源,歷史文化資源,旅遊宣傳活動,該地周圍的環境以及旅遊團的收費標準和服務態度進行了全面的調查。現在的城市經濟發展、文化建設、市政建設、環境保護和城市風貌、都要考慮到旅遊業發展的需要,並與之相結合,所以這些也要進行調查。

三、調查方法

第一、我採用取樣拍照的方式,對有代表性的地區的環境,景色和人流進行了拍照。

第二、我還採用了問卷調查的方式。分別在各個景點給遊客發放200份問卷。【旅遊市場調查報告優秀範文】旅遊市場調查報告優秀範文。問卷調查題目有10道題目,分別如下:

1、您對此地的瞭解程度。a比較清楚。b大致瞭解c、印象模糊d、很不清楚

2、您在景點會選擇什麼樣的住宿地點a、回家睡b、民居c、便宜的旅店d、賓館酒店

3、您覺得這的旅遊消費是否合理a合理b偏低c偏高

4、您最近一次在此地旅遊花費為多少?a50-100b、100-200c、200-500d、500以上

5.、您已經或計劃去那些景點?(自寫)

6、您這次旅遊採用何種交通方式?a。步行b、包車c、自駕車d、路邊找車

7、您認為這的旅遊資源如何?a、豐富b、中等c、一般

8、您認為這的旅遊資源的優勢在於?a、山水自然風光b、少數民族特色c、氣候條件

9、您對這的旅遊資源開發規劃及管理的認可程度a、開發充分,管理到位b、開發不足,管理到位c、開發充分,管理缺陷d、開發不足,管理缺陷。

10、您認為這的景點缺乏的是哪些方面?a導遊服務b景點整體規劃及安排c、基礎配套設施d、地方特色購物e、文化背景挖掘f其他。

四、調查結果及分析

通過調查結果分析,近5年的入境旅遊者人數都在1000人次左右,其中多為台灣及港澳的旅遊者,海外旅遊市場的開發還很滯後。旅遊者在景點的停留時間短,不過夜的旅遊者佔51%,停留1夜的旅遊者佔38%,過境觀光遊的特徵十分明顯。旅遊者在景點的消費少,景區門票、餐飲和住宿佔了絕大部分(76%),這表明該地旅遊發展尚處於初級階段,還沒有明確的旅遊消費導向,如購物、娛樂等比例過小。旅遊者感受的一致性很高,即:對旅遊景區質量及導遊等景區服務感到滿意,對住宿、購物、餐飲、娛樂等印象一般,對長途交通(外部交通)條件感到失望。

通過調查還得出,旅遊基礎設施相對薄弱;該市共有200多家旅行社,但企業規模實力小,經營管理分散,體制不活,營銷手段滯後,技術依託和網絡化水平低,市場尚不規範,絕大部分的旅行社為“小作坊”經營方式,只有幾個員工,服務質量低下,這些旅行社從表面上看隸屬於不同的行業和部門,關係錯綜複雜。

任何一個旅遊產品都不可能滿足所有旅遊者的需求,所以應該綜合分析興此地旅遊產品特性和旅遊市場這兩個因素,確定旅遊產品的目標人羣作為長期營銷的方向。

在過去的旅遊發展中,部分景區無意中造成重開發輕保護的現象,出現了一些掠奪性經營如過多的停車場和日益寬敞的景區道路及遊步道公園化現象嚴重等,同時在風景區的亂搭亂建現象日趨顯現,正逐步擠佔核心景區。景區各生活接待區的空氣質量堪憂,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斷增加,城市水源面臨威脅。旅遊資源已遭到不同程度地破壞,景區的保護問題已經顯得非常重要了,不能僅侷限於內部的精耕細作,部分園區旅遊設施已超越限度,對景區的美學價值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此外,我們應該設計自己的旅遊精品,推出的為我獨有的特色產品,使我們的產品成為面向國內外的名牌產品,這些應該由精選的旅遊景點、合理的旅遊線路和出色的服務“六要素”構成。旅遊精品應該成為是旅遊業形象的集中體現和王牌產品。

五、調查的意義

經過此次調查,我們知道:旅遊業是由食、住、行、遊、購、娛等多種要素組成的綜合性產業,旅遊購物不僅是旅遊者消費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旅遊目的地創收的重要來源。該市旅遊商品和旅遊購物目前仍屬起步階段,尚未形成品牌,也未能成為焦作旅遊獨具特色的吸引因子之一該市旅遊商品目前品種單一,供遊客選擇的範圍狹小,產品檔次低,新“面孔”少,難以吸引遊客目光。

旅遊產業政策缺乏有力的體制保障,旅遊景點建設開發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各景點規劃沒有形成層次,重複建設現象依然存在,歷史文化旅遊市場開發力度較小,()開發體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資源閒置。當前焦作旅遊機遇大於挑戰,景點硬件設施已能滿足需求,亟需進一步完善旅遊配套設施建設,提高服務標準,加大在吃、住、行、娛、購這五個方面的開發力度,一方面要打造出焦作的山水品牌、太極文化品牌,另一方面還要藉此契機全面提升焦作市旅遊文化品位。

現在的我們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旅遊發展全局,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以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做大、做強、做精”旅遊業精神為指導,按照“大旅遊、大產業、大市場、大發展”的戰略思想,以資源為依託、以市場為導向、以產品為基礎、以效益為中心,積極進行資源整合和市場化運作;加大開發歷史文化資源力度,豐富“焦作山水”品牌的文化內涵;全力發展具有該市特色的旅遊商品;進一步強化宣傳目標,開拓高端國際遊客市場。未來五年,是該市旅遊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必須採取超常發展的戰略。首先是產業化發展觀念必須超前,樹立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的發展觀。其次產業政策也會隨實際情況的變化適時予以調整和完善。

旅遊扶貧是一種投入較少、效果較好、返貧率較低的新型開發性扶貧方式。它通過發展貧困地區的旅遊業,使經濟文化較發達地區的資金、信息、技術、觀念隨着遊客的流動引導貧困地區,增強貧困地區的造血機能,實現脱貧致富。通過這次調查,我們更能瞭解到濟扶貧與精神扶貧相結合。要通過深入細緻的宣傳教育和典型引路,讓貧困地區的農民擺脱傳統自給自足的小農意識,破除多年來養成的“等、靠、要”思想,樹立自力更生、脱貧致富的信念,逐步樹立旅遊意識、商品意識和競爭意識。使貧苦人們找到更好的致富方法。

旅遊業的發展調研報告旅遊業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旅遊業是產業關聯度高,就業安置空間大,資源消耗少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有着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國人民生活總體上已達到小康水平,經濟結構發生巨大變化,擴大消費對於保持經濟又快又好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隨着旅遊消費比重的不斷提高,旅遊業正在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一、*市旅遊資源開發優勢

1 、資源優勢。*地處天山北坡,準噶爾盆地的西南緣,地形複雜,地貌類型多樣,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類型齊全,品味獨特,組合良好。按國家《旅遊資源分類、調查與評估》標準,我市旅遊資源共分為 7 大類, 82 個景點。特別是從南部山地冰川到北部沙漠中心的甘家湖梭梭林荒漠生態旅遊區旅遊線,是一條優美的垂直自然帶,有一系列別具特色的旅遊景點:有罕見的地質遺蹟 —— 泥火山羣;世界上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白梭梭林保護區 —— 甘家湖國家級梭梭林自然保護區;被稱為新疆布達拉宮的 —— 夏爾蘇木喇嘛廟遺址;具有原始風貌的自然景觀 —— 烏蘭薩德克湖泊;最自然的美容、祛病、健身資源 —— *温泉、熱氣泉;最美的天山風光 —— 巴音溝景區、待甫僧景區等。

2 、地緣優勢。旅遊區位良好,*市是天山北坡經濟帶上的一個核心城市,位於奎屯、克拉瑪依、 “金三角”之西一角。位居自治區旅遊發展戰略“三線五區”的“二線”之中,便於旅遊業的發展。分別與克拉瑪依、奎屯、沙灣、石河子等地相鄰,是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樞紐。交通十分便利,鐵路、公路網絡暢通,烏魯木齊至*僅需2.5小時。312 國道和亞歐第二大路橋橫貫東西,217國道穿越南北景區。

3 、人文優勢。*歷史悠久,據考證,石器時代就有人類活動蹤跡。春秋戰國到西漢時期,在匈奴、突厥、蒙古、烏孫等遊牧民族活動區域留下許多當時人類活動的歷史遺蹟。同時土爾扈特人東歸後一部分蒙古後裔在*生活以及三區革命、兵團七師紅色旅遊文化在*都有深厚的一筆。

4 、市場優勢。旅遊客源市場廣闊,目前,*市方圓65千米範圍內居住有100萬人口,其中:克拉瑪依市和獨山子區皆為石油城,職工經濟收入較高,消費臨界點在1000—XX元以上。隨着獨山子千萬噸煉油項目、百萬噸乙烯項目的實施,將為*旅遊業帶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這裏將會成為北疆地區遊客中心集散地,旅遊發展的中心樞紐。

二、*旅遊發展現狀

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對發展旅遊業極為重視,依據《*市旅遊資源普查及旅遊業發展規劃(20*——2*5 年 ) 》,做了大量的基礎性工作,旅遊服務體系和服務功能基本形成。截止XX年實現旅遊業綜合收入2100萬元,旅遊接待人次22.5萬人。目前,*市有2家二星級賓館, l 家旅行社, 7 個初具接待能力的旅遊景區,56家旅遊經營户。相對於*的豐富旅遊資源,旅遊業的發展存在一些現實的亟待改進的方面。

1 、低層次開發普遍,內涵品味有待提高

目前許多景區對旅遊資源的開發主要還是以原生態為主,旅遊以參觀遊覽為主,參與性項目開發較少,旅遊開發缺乏深度,大多以展示形式為主,展示內容單調、僵硬,缺少對遊客的吸引力,不能發揮旅遊資源的功能,更不能推動旅遊經濟的發展,因此深入挖掘*旅遊核心價值,凸顯草原文化主題已成為打造草原文化產品工程的首要問題。一些旅遊區知名度低、可遊性差、模式雷同等。現有已開發的旅遊項目基本上還是粗放型的開發,缺少影響力和震撼力。如*南山森林公園,是由森林、草原、河流、峽谷組成的一片美麗而富饒的寶地。這裏原始森林與高山平原匯於一體,使遊人能觀能觸能聯想能感悟。奇險、曠秀、清爽、寧靜的自然景觀讓遊人觸景生情,達到欲仙欲醉的境界。森林公園主要景點包括巴音溝、待甫僧及尚待開發的烏蘭薩德克淖爾湖三個風景區。但三個景點知名度低,模式雷同,遊客活動參與性低,偏重温故卻不知新,缺乏新奇感受。

2 、開發缺乏整體性觀念

我市的旅遊發展過程中,依然處於自發的點狀發展,沒有把自己置身於自治區旅遊發展的大局之下,沒有把特色旅遊置於整個旅遊業發展的大盤子中。一方面是開發缺少立足於自治區的規劃和統籌,旅遊項目缺少特色,趨同化傾向較為嚴重;另一方面是產品單一,缺乏對資源的整合。

3 、吃、住、行、遊、購、娛等綜合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的不完善問題凸顯

作為剛剛興起並得到發展的特色旅遊,在各個景點得到有效開發的同時各景區的配套設施卻沒有能及時的跟進,各景區吃、住、行、遊、購、娛等需要的綜合配套服務設施建設的不完善問題凸顯出來。旅遊(景點)資源在由於位於較為偏遠的地方,各個景點輻射區的基本的服務行業也得不到有效的開發和發展,有的景區甚至找不到一個飯店和一個旅店,當然,缺乏基本的吃住服務條件的旅遊景點是無法吸引遊客的。如甘家湖荒漠生態旅遊區位於準噶爾盆地西南邊緣,距市區180千米。甘家湖林區保護區面積56.7萬公頃,是全國面積最大、物種最多、自然景觀最完整的天然次生林區。其中的“梭梭林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區內有全世界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白梭梭林。林區內有40餘種動物和 228 種植物,其中有馬鹿、天鵝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發源於北天山的奎屯河、四棵樹河、古爾圖河流經這裏後,匯聚向西注入艾比湖。濕地分佈於河流西旁的窪地,蘆葦生長茂盛,野鴨、天鵝在此棲息。這裏即有沙漠,又有湖泊,有低矮的灌木,也有高聳的喬木,沙漠與綠洲共存,局部地區還保留着大自然的原始形態,是整個新疆獨有的天然荒漠生態公園,但是因為路程遠,景區路縱橫交錯,路況不好,沒有飯店和旅店,更談不上購物和娛樂了,現在只有單位組織的旅遊和媒體記者進入,個人徒步旅遊方式沒有被大眾接受。

4 、特色體現不足,互動欠缺

*旅遊的景點本身還是很有特色的,但現階段挖掘不夠。例如,夏爾蘇木喇嘛廟曾是北疆最大的佛寺,寺院座落於*市白楊溝鎮內的夏爾蘇木度假區北側山坡,面向東方,依山而建,山前是夏爾蘇木牧場,河水纏繞,林帶交錯,風景優美,寺廟建於光緒五年(1879年),由東歸土爾扈特部落黃教信奉者所建,屬土木結構建築,佔地面積約80萬平方米,整個建築仿西藏的布達拉宮而建,建於階梯狀排列的山坡平台上,主殿建在平台最高處,山勢的高低不同使建築羣落錯落有致,氣勢恢弘,曾被譽為“新疆的布達拉宮”。東歸文化和草原文化特色並沒有得到足夠的體現,參觀旅遊的遊客知道這段歷史的人不少,但知道夏爾蘇木喇嘛廟在東歸文化中的濃厚一筆的不多。要做一些“活化”工作,包括好的解説,尤其要提高解説員的水平,可以組織一些當地的離退休幹部、蒙古族研究者來進行自願講解,以此提升特色旅遊的效果。

三、改進不足、實現*旅遊資源的有效開發

1 、加強旅遊開發 樹立品牌效應

要樹立特色旅遊品牌,政府就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制定統一規劃,以有力措施吸納社會力量參與特色旅遊的開發建設,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多形式、多渠道、多層次搞好宣傳推廣,提高接待服務水平。目前市委宣傳部正在全國範圍內徵集反映*的城市名片,其中包含旅遊名片,讓世人通過*城市名片,知道*。

2 、重視資源的綜合開發與互動開發

我市在旅遊資源開發的同時要注重將其融合到整體的旅遊開發的過程中去,綜合開發我市的優勢旅遊資源。在我市的各條精品路線設計的同時適當的將特色旅遊(景點)資源融入其中,使遊客能在娛樂消遣的同時充分得到愛國主義的薰陶,又不會使單一的特色旅遊顯得枯燥乏味。

3 、加大宣傳力度,使*生態旅遊的優勢真正得到發揮。一是加強*南山風景區“雄、險、奇、秀、幽”和甘家湖荒漠生態旅遊區的自然生態宣傳力度(可製成風光光碟在城市公共場所播放,設計一張自然風光宣傳畫、編導一台體現*民俗風情的歌舞篝火晚會);二是提升烤全羊的品味(讓人留下餘味)和*椒蒿魚、酸菜雞、回族八塊雞的飲食文化;三是開發“柳花茶”文化;四是加大與外界旅遊隊的聯煙。

4 、加強整體規劃,搞好基礎設施建設。

*的旅遊應該列入整體規劃,立足於自治區旅遊產業的規劃和統籌,重點推出旅遊精品線路三條,一條是生態旅遊線路從烏魯木齊 ---- 沙灣 ( 南山 )--- *(泥火山、國 畫 山、煙火山) ---- 喬爾瑪 ----- 巴音布魯克大草原線路,一條是紅色旅遊線路從烏魯木齊 ---- 石河子(軍墾文化) ---- *(夏 爾 蘇 滿 廟)東歸草原文化 ---- 伊梨(三區革命遺址)線路;一條是特色旅遊線路烏魯木齊 ---- *(甘家湖荒漠生態旅遊區) ---- 克拉瑪依(魔鬼城) --- 福海(金沙灘) --- 喀那斯(世界遺產)線路。

旅遊基礎設施是一個地區旅遊業發展的承載物,是旅遊活動得以開發的重要依託。要投入資金修建了景區公路、遊路、棧道、旅遊公廁等基礎設施。

5 、區域旅遊的聯動開發與協作開發

加強*、獨山子、奎屯三地四方的地緣優勢,加大*旅遊開發的規劃中,延伸和完善*旅遊的佈局,構建精品旅遊景點和線路,實現全方位的互補共享,不斷推陳出新和合理分佈的旅遊體系,吸引更多的遊客,全面促進*旅遊景區所在區域經濟的發展。

由於新疆旅遊的淡旺季旅遊現狀,大力在三地四方宣傳冬季旅遊的景點和項目,吸引更多的本地人蔘與到冬季旅遊項目中。

對於方興未艾的*農家樂特色旅遊,政府要統一規範標準,合理安排佈局,統一評選檔次規模,亮牌經營,要在農家樂特色旅遊人文內涵上多引導,在經營項目上多關注,在資金上多支持,在特色上多宣傳。

市旅遊業發展現狀調研報告旅遊業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會展業與旅遊業具有較強的關聯性。會展通常都會選擇旅遊發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礎設施的地方舉辦,而知名的成功會展又會推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當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城市更加重視發展會展旅遊業。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協組織部分委員,會同市旅遊局、市會展辦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門,聯合開展了會展旅遊業發展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會展旅遊業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市會展旅遊業發展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會展經濟蓬勃發展,產業特色初步形成。從全國範圍來看,合肥會展起步偏晚,但發展較快。自以來,展會數量年均增速達40%。全市舉辦各類展覽40餘場次(其中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18場次);達69場次,較上年增長70%,參展人數增長141%,當年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大型會展25個;舉辦各類較大的展覽66場次,尤其是第xx屆國際美術大會的舉辦,標誌國際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當年參展人數總計達28萬人次。,全市舉辦各類展覽突破70場次(其中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32場次),營業收入、展覽面積、參展人次都再創歷史之最。,全市共舉辦各類展覽102場,展種涉及科技、工業裝備、文化藝術、農業、服裝服飾、人才、糧油機械等領域,其中全國性展覽有第十三屆中國藝術博覽會合肥展暨合肥文化產業博覽會、中國國際徽商大會等8場。我市舉辦各類展覽122場,其中,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各類展覽45場,同比增長10%,總展覽面積達63.9萬平方米;安徽省紅三環體育館舉辦展會25場,總展覽面積16萬平方米,參展人次達60萬。

會展企業快速增加,辦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覽業務的企業已達60多家,其中專業展覽公司30多家,直接從事與展覽相關的廣告、裝璜、物流等關聯業務企業近200多家。以安徽國際會展中心為龍頭,形成了體育館、科技館及商務中心、公園、廣場等室內外大小適宜、分工自然的展場體系。會展企業呈現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在激烈市場競爭中適時進位、選項定位的發展趨勢。專業展覽公司的發展壯大,加速了合肥會展經濟的崛起。幾年來,我市成功舉辦了“第xx屆國際美術大會”、“全國農機產品訂貨會”(連續四年)、“中國畜牧業交易會”、“第38屆全國新特藥品交易會”、“第57屆全國汽車零配件交易會”、“第48屆中國教學儀器設備展覽會”、“第十三屆中國藝術博覽會”、“首屆中國國際動漫交易會”、連續兩屆“中國堅果炒貨食品節”、“第四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等國際性、全國性大型會展40多個場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國性大型展會,即使是上海、廣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輕易能夠申辦到的,比如“全國農機產品訂貨會”在我市連續舉辦四屆的基礎上,和XX已經確定繼續在合肥舉行,特別是“第四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在合肥的成功舉辦,標誌着合肥已經成為中部區域性會展主要城市之一。在區域性或地方培育起來的會展旅遊方面,成功舉辦了(或連續舉辦)“安徽國際工業裝備展覽會”、“安徽國際汽車博覽會”、“中國(合肥)徽菜美食旅遊節”、“中國合肥高新技術項目資本對接會”和“中國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會”等。

2、旅遊業整體實力不斷提升。近年來,入境遊客、國內遊客和旅遊總收入三項主要指標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分別突破10萬人次、1000萬人次和100億元。更是逆勢飛揚,全年接待國內旅遊人數1340.8萬人次,同比增長29.3%;入境旅遊人數14.8萬人次,同比增長31.8%;旅遊外匯收入8229.2萬美元,同比增長30.7%;旅遊總收入132.5億元,同比增長32.1%。旅遊總收入相當於全市gdp的7.96%,邁入了厚積薄發、加速崛起的新階段。我市編制完成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召開旅遊發展大會,確立建設“安徽旅遊中心城市”、“長三角地區觀光休閒度假基地”的目標,並把旅遊產業納入“1346”行動計劃加以推進。

旅遊標準化建設不斷加強,積極推廣a級景區、星級酒店、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等旅遊標準,推動旅遊產品和服務升級,在國家旅遊標準的基礎上,制定了綠色飯店和鄉村旅遊等級評定標準。目前全市已經掛牌的星級飯店和具備星級接待標準的賓館飯店104家,五星級標準10家,掛牌3家,古井酒店集團進入中國旅遊飯店民族品牌20強行列;旅行社145家,安徽海外旅遊總公司、安徽省中國青年旅行社年營業收入過億元,安徽省中國青年旅行社、安徽順達旅行社躋身全國百強社。

3、旅遊業與會展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伴隨着會展經濟發展,合肥旅遊業也取得了驕人的業績。合肥共舉辦會展122餘場(次),參會客商達360萬人,佔來肥遊客總數的37%多,也就是説每3個來肥遊客中就有1個是會展客商。特別是我市成功舉辦了第四屆中博會,大大提升了合肥旅遊會展新形象,展示了合肥城市新面貌。而旅遊業的發展壯大也提升了合肥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對外地客商產生較大吸引力。此外,旅遊主體規模的擴大也使得會展接待能力不斷提升。

經濟拉動效益明顯,城市品牌穩步提升。合肥會展業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有力地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對經濟拉動作用明顯,提升了合肥城市知名度。從直接經濟效益看,,會展拉動第三產業收入增長約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達26%。從間接效益看,會展旅遊業發展有力地促進了合肥的住宿、餐飲等行業發展,更為我市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促進了合肥城市基礎設施的改善。從對城市品牌提升等無形效益上看,會展旅遊業提高了合肥的知名度,在推動現代化大城市建設中起着促進作用。

二、我市會展旅遊業發展優劣勢分析

旅遊產品的硬件方面,合肥市缺乏高質量的旅遊資源。我市雖然素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淮軍搖籃”著稱,擁有李鴻章、劉銘傳等歷史文化名人,但在自然旅遊資源方面卻缺少自然景觀,發展傳統的觀光旅遊和休閒旅遊的條件都不充足。合肥要想提升在全國旅遊城市中的地位,還必須發展商務旅遊、會展旅遊等新型旅遊產品。會展旅遊是國民經濟的“助推器”。據專家估計,展覽業的產業帶動係數為1:9,即展覽場館收入1元,相關收入為9元,為其服務配套的服務業、通訊業等行業因此受益。因此,做大做強會展旅遊業對我市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1、我市發展會展旅遊業優勢分析。

城市綜合實力日益增強。近年來,合肥在過去良好的基礎上,建設與發展步伐明顯加快。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664.84億元,財政收入301.21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在極其複雜的宏觀環境下,全市經濟社會仍然保持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隨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合肥市的知名度不斷提高,吸引力越來越強,為我市大力發展會展旅遊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市地理位置獨特,區位優勢明顯。目前,合肥到南京、上海、武漢的高速鐵路均已開通,京福等高速鐵路也將從合肥通過,大大拉近了彼此之間的時空距離。再加上公路、港口、航空等重大項目建設,合肥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日臻完善。通過強力推進基礎設施“大建設”,城市綜合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力明顯增強,為各類企業發展帶來了更多更好的機遇。

同時,合肥市擁有較為雄厚的科技教育實力。省會合肥是我國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擁有全國聞名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一大批高等學府和科研機構,每千名職工中擁有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名列第二位,較高的勞動力素質和科學技術水平為合肥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以合肥這座科技名城作為依託,合肥可以承辦各種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對於加強合肥市與國內外的學術、文化交流與合作,提高我市乃至整個安徽的國際地位和知名度,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旅遊產品競爭力不斷提升。目前,全市共有旅遊景點30家,其中國家4a級旅遊景區7處(包公園、徽園、野生動物園、三河古鎮、安徽省博物館、豐樂生態園、元一雙鳳湖國際旅遊度假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肥東縣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羣暨渡江戰役紀念園、肥西縣劉銘傳故居劉老圩),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3處(包河區大圩鄉、長豐縣豐樂生態園、肥西縣中國中部花木城),全省優秀旅遊鄉鎮4處(上派鎮、撮鎮鎮、三河鎮、雙墩鎮)。近年來,我市堅持宣傳部門、旅遊部門和旅遊企業密切配合、聯合促銷,積極開展“聚焦包公故里”媒體採訪推介,組織旅遊大篷車促銷,舉辦中國(合肥)中東部旅遊交易會、中國徽菜美食節、合肥市鄉村旅遊節和紫蓬山國際山地自行車賽等系列節慶會展,塑造“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濱湖新城”城市形象,提升了合肥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旅遊市場拓展成效明顯,泰國、韓國等旅遊包機,上海、太原等地旅遊專列源源不斷湧入合肥。同時,旅遊合作與開放步伐明顯加大。合、巢、六三市無縫對接,打造泛巢湖國家旅遊區;與黃山、池州、銅陵、安慶、巢湖五市共築合銅黃沿線大旅遊;推進合淮旅遊一體化,簽署了《合淮旅遊一體化合作框架協議》;與國內30多個城市簽署旅遊合作協議。整合資源,聯合周邊打造了“兩山一湖、合肥綠色之旅”、“科教之城魚米之鄉—合巢蕪之旅”,成為安徽省十佳旅遊線路。

會展旅遊業發展環境日益優化。從政策層面積極扶持會展旅遊業發展。為進一步推動旅遊業發展,去年市委辦公廳和市政府辦公廳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快合肥旅遊業發展的意見》,市政府出台了《合肥市加快旅遊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近幾年,我市會展管理的相關政策措施逐步推出並進一步完善。成立了“合肥市會展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為合肥會展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5月出台了《關於加快會展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成為合肥會展管理工作的指導性文件。,市會展辦、商務局和財政局共同出台了《合肥市鼓勵會展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市政府扶持會展發展的力度進一步加大。,市政府又出台了《合肥市大型會展工作保障預案》,進一步加強對會展的服務保障工作。,市政府調整了合肥市會展領導小組成員,由常務副市長張曉麟擔任會展領導小組組長,並加強和充實了會展辦的領導,完善並健全了會展辦工作職能和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能。,為加強會展工作,促進會展發展,我市修訂了《合肥市會展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根據《合肥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政策(試行)》,出台了《合肥市促進和鼓勵會展業發展政策的實施細則》。

會展旅遊市場秩序進一步規範。由於絕大多數展會都是按市場化運作模式進行的,以往展會“撞車”、同一檔期多次重複辦展現象時有發生。近年來,在有關部門的配合下,會展辦逐步加大了協調、引導力度,並通過會展行業協會來促進行業加強自律。現在,各專業會展企業及會展中心、體育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場地單位,依託各自特點分工協作、密切配合,辦會辦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會展市場秩序明顯好轉。

2、我市發展會展旅遊業劣勢分析。

旅遊資源相對貧乏。合肥地處內陸,與旅遊先進城市和旅遊資源豐富地區相比,不靠邊、不靠海,既無名川大山,也缺少像北京故宮、西安兵馬俑等著名的旅遊景點,知名度不高,加之旅遊業起步較晚,旅遊產業規模偏小等不利因素,旅遊業發展受到一定製約。歷史文化遺址雖多但可供參觀的成熟景點較少。目前我市旅遊資源普遍體量偏小,多為歷史遺產類,其中包公墓系遷葬類,李府屬重建類,其它類型數量相對較少,在全國並不佔有很大優勢。

缺乏旅遊特大項目支撐。一直以來,我市缺乏旅遊特大項目支撐,存在着品牌效應較低,品牌支撐力不足的問題,缺少有震撼力的旅遊產品,現有產品規模較小,競爭力不強,不足以吸引遊客專門到合肥來旅遊。由於前期未能抓住機遇,加之投入不足,我市曾經失去了建設像蕪湖方特那樣具有震撼力的現代化主題公園的機會,這是合肥旅遊的一個不容忽視的缺憾。

會展業的整體水平有待提高。國際性、全國性會展數量不足,具有特色的品牌展會不多,尚未形成象廣州廣交會、杭州西博會、廈門投洽會、深圳高交會那樣在全國有影響的品牌展會。與國內會展經濟發達城市相比,國際性會展太少,圍繞合肥及安徽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策劃舉辦的區域性會展也較少。會展業市場主體培育滯後。我市目前從事會展的企業只有60多家,而會展經濟發達的城市會展企業都在數百家,甚至上千家。會展企業不僅數量少,實力也比較弱,普遍存在規模小、資金少、觀念落後,經驗不足等問題,具有運作全國性、專業性展會能力的公司不多。與國內外著名的會展公司相比,在管理模式、公司結構、技術手段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差距。隨着我市會展經濟的迅速發展,會展人才緊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精通展覽設計、會展組織策劃,瞭解國際慣例,富有實際操作經驗的專業人員十分缺乏。會展專業化分工協作的格局尚未形成,會展保障服務的社會化與市場化程度低,綜合服務水平不高。

會展業發展體制不順。1、會展辦在協調工作方面:大型會展尤其是全國性展會涉及政府提供具體服務的部門多、時間緊、任務重,安全責任大,客觀上需要會展辦有很強的協調力度。2、會展辦公室只是臨時性協調機構,但日常協助企業申辦展會、組織協調各類大型會展活動的事務越來越多,現有會展辦設置狀況極不適應合肥會展經濟工作的發展要求。

城市承載力有待進一步增強。會展旅遊業是一個與城市承載能力密切相關的新興產業,對展館、交通、賓館、通信及配套設施等方面要求較高,我市在展館、配套設施、保障能力等軟硬件條件上與發達城市相比都存在較大的差距,難以滿足國際性、全國性大型會展的需要。一是展館面積不足。除國際會展中心室內展覽面積為3.7萬平方米外,其餘3個展館室內展覽面積均在8000平方米以下。二是配套設施不足。國際會展中心周邊星級酒店、大型購物商場、高檔次娛樂場所等配套設施仍顯不夠,為參會客商提供高標準的綜合配套服務仍難保證,展館仍處於單體經營狀態。三是國際航班明顯不足。由於自身條件等客觀原因的侷限,目前我市駱崗機場僅開通了合肥—首爾、合肥—香港兩個國際航班。稀少的國際航班,是我市海外客源市場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型會展期間,道路通行不暢、公交運力不足、車輛停放難等矛盾也比較突出。

三、關於進一步促進合肥市會展旅遊業發展的建議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會展旅遊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增多,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但是,合肥會展旅遊總體看好,未來更好,機遇大於挑戰。只要我們充分利用當前的有利條件,抓住難得的機遇,就會化被動為主動,化挑戰為機遇。為此,建議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進一步理順工作機制,充實市會展辦的工作力量

針對會展業和旅遊業,合肥市會展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和旅遊局分別承擔了管理責任,但均各司其職,未能充分結合。特別是會展業,我市還缺乏一定主導推動力量,尚未完善相應的立法、監督機構。若要將會展旅遊作為一產業發展,我市還缺乏一個管理部門。據瞭解,目前全國有十幾個省會城市設有獨立的會展機構(有編制)。我市組織開展過一次“會展經濟發展研究”,報告提出“完善領導工作機制,調整充實市會展辦公室力量,將市會展辦公室列為市政府直屬單位,由相關部門抽調人員集中辦公,建立一站式服務機制,提升宏觀指導和協調服務能力。”從我市會展旅遊經濟發展的實際來看,充實政府會展辦公室的力量,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意義,如有編制問題限制,可採取從相關部門抽調工作人員,添人不增編的方式解決,建議市委、市政府認真研究。

2、加快會展場館建設,進一步完善促進會展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加快建設和改造會展場館,以濱湖新區大型會展中心的建設為契機,切實解決制約我市會展經濟發展的“瓶頸”,為打造“中國會展名城“奠定場館基礎。進一步完善交通、通訊、餐飲、娛樂、商場等配套建設,加快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高我市會展的綜合承載力。

進一步完善促進會展業發展的各項措施,強化激勵機制,優化會展秩序,認真研究並解決會展業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特別是及時協調處理好企業遇到的實際困難。全國大型會展的資源很多掌握在北京一些部委和行業協會手裏,在鼓勵會展公司主動對上爭取的基礎上,政府有關部門要主動參與幫助協調聯繫,以取得上級有關方面的支持,同時對一些影響大、吸引力強的展會,政府要在人力和財力上加大投入力度。強化工作網絡和聯動機制,特別是加強政府各部門、各縣區的聯動機制,形成有序、規範、快捷的籌辦和保障機制。

3、結合合肥市產業優勢和科教優勢,打造我市的會展品牌

在努力提升現有展覽規模檔次的同時,還要注意引進國際性、全國性會議及論壇的力度,在此基礎上,對照展會項目目錄,結合我省我市的產業優勢,力爭展覽門類更多,規模不斷擴大。國內外許多著名的會展旅遊城市都有自己的一兩個占主導地位的會展品牌,把有限的資金集中使用到幾個影響大、效益高的重點市場上,如漢諾威的信息展和機牀展,義烏的小商品博覽會。建議根據目標市場需求分級定位,結合我市在產業、科教資源等方面的優勢,重點打造幾個會展旅遊品牌,以此增強我市會展旅遊業的市場競爭力。和我市分別評出了諸如“家電博覽會”、“苗木花卉交易會”、“中國堅果炒貨食品節”等一批品牌展會,下一步應有重點地支持和提升這批品牌展會上規模、上檔次,爭取在全國都有影響力的主導品牌。

4、培育壯大市場主體,集聚會展經濟人才

會展專業企業和人才的匱乏問題,已經成為限制會展旅遊業務發展的重要瓶頸。比如上海就已遇到了“軟件跛足”的尷尬,但其迅速反應,將“10100工程”(三年內培養10傢俱有國際競爭力的會展公司,培養100名會展專業人才)提上議事日程,目的都是為了建起一個會展專業人才的“儲備庫”。在會展企業方面,合肥多數從業者都是半路出家的,雖然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但專業底子薄,對國際展會運作模式瞭解不夠。要着力引進一批在全國有影響、有實力的會展公司,培育一批在我市有基礎的會展龍頭企業,通過發揮龍頭企業帶動和推動作用,鼓勵會展龍頭企業多辦展、辦大展,多爭取國家有關部委、協會參與會展的組織和策劃,使我市的會展業能夠健康快速地發展。進一步完善會展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機制,造就高素質的會展人才隊伍。建議向全國公開招聘一批具有專業辦展經驗、有較強組織策劃能力的經理人才,鼓勵會展企事業單位引進和培養人才。

5、以打造旅遊目的地城市為目標,修編旅遊總體規劃

圍繞“141”發展戰略,適應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建設的形勢,重新編制《合肥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合肥市旅遊項目建設規劃》,構建面向2020年的合肥旅遊高標準、高水平發展藍圖。建議市政府面向全國旅遊規劃編制單位公開招標,組織入圍單位進行旅遊資源調查,編制旅遊概念性規劃,評選產生中標單位,整合方案,形成比較科學、完善的旅遊總體規劃。通過規劃編制,準確判斷旅遊發展大趨勢,擺脱面臨的產品老化、市場固化、周邊競爭白熱化“三化”困境,努力解決產品更新升級、創新市場營銷手段、實現市場的突破問題。

6、建議組建合肥市旅遊集團,提升我市旅遊景區和旅遊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建議由市旅遊局牽頭,聯合合肥的4a景區、部分賓館、旅遊車隊,幾家較大的旅行社和涉旅企業,組建合肥市旅遊集團,對合肥的旅遊資源進行整合,做強做大合肥旅遊業。旅遊集團成立後,市旅遊局代表市政府從宏觀上進行管理,市旅遊集團則按現代企業制度進行經營。同時,深化國有旅遊企業改革,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培育1-2個年收入超10億元的跨地區、跨行業的大型旅遊集團。拓寬旅遊融資渠道,深化旅遊投融資體制改革,大力推動民營資本、社會資本進入旅遊行業,開辦旅遊項目,建立以政府投資為引導、社會資本為主體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形成穩定、持續的投入支撐體系。

7、加快旅遊大項目的建設,抓好旅遊產品的開發

實施“太陽工程”,以引進特大旅遊項目為突破口,提升合肥的旅遊形象。圍繞濱湖新區、經開區等重點區域,圍繞國家鼓勵的和我們需要的,策劃一至二個超20億元的休閒娛樂或主題公園項目,專人負責,對外招商,力爭年內有實質進展。推進《合肥市加快旅遊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中28個重大項目的建設,繼續加快現有景區景點建設,重點推動紫蓬山森林公園、大圩都市農業公園和岱山湖創建國家4a旅遊景區;四頂山風景區項目要加快工作力度;瑤崗渡江戰役紀念館要精心策劃好運作方式,更多體現旅遊內涵;推動豐樂生態園、肥西老母雞生態園二期工程建設,打造一批高星級農家樂。建議在中博會晚會“江淮和暢”的基礎上,打造一台具有“徽風皖韻”特色的大型舞台演出,定期上演類似於“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島”一類的大型實景演出節目,以宣傳合肥,量身打造合肥的旅遊品牌。

8、順應區域旅遊一體化發展趨勢,推動區域旅遊合作

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推動區域旅遊合作。一是加強融入長三角。抓住《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通過國家評審的機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形成與長三角城市的無縫對接;加快推動合肥旅遊集散中心與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互聯互通,爭取納入新華東旅遊線,加快建設長三角地區的觀光休閒度假基地。二是推動與中部、南部城市協作。抓住合武高鐵營運的機遇,推動與武漢等中部城市的深度合作。積極主辦“中國南方旅遊城市協作體第十一屆年會”,推動與南方10多個城市旅遊一體化建設。三是立足省會經濟圈,加強全省旅遊合作。緊緊圍繞省會經濟圈建設,充分發揮合肥“依山傍水”,周邊温泉、湖泊、森林、山崗等度假旅遊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快建設全省旅遊中心城市。開展環巢湖區域旅遊合作,加強與合巢六旅遊合作;貫徹合淮同城化戰略,推動合淮旅遊一體化。建議市政府協調合六巢淮四市電話區號統一工作,推動戰略合作。

關於會展旅遊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旅遊業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重所周知,會展業與旅遊業具有較強的關聯性。會展通常都會選擇旅遊發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礎設施的地方舉辦,而知名的成功會展又會推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當前,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城市更加重視發展會展旅遊業。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協組織部分委員,會同市旅遊局、市會展辦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門,聯合開展了會展旅遊業發展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會展旅遊業的發展現狀

近年來,我市會展旅遊業發展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會展經濟蓬勃發展,產業特色初步形成。從全國範圍來看,合肥會展起步偏晚,但發展較快。自XX年以來,展會數量年均增速達40%。XX年全市舉辦各類展覽40餘場次(其中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18場次);XX年達69場次,較上年增長70%,參展人數增長141%,當年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大型會展25個;XX年舉辦各類較大的展覽66場次,尤其是第xx屆國際美術大會的舉辦,標誌國際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當年參展人數總計達28萬人次。XX年,全市舉辦各類展覽突破70場次(其中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32場次),營業收入、展覽面積、參展人次都再創歷史之最。XX年,全市共舉辦各類展覽102場,展種涉及科技、工業裝備、文化藝術、農業、服裝服飾、人才、糧油機械等領域,其中全國性展覽有第十三屆中國藝術博覽會合肥展暨XX合肥文化產業博覽會、XX中國國際徽商大會等8場。XX年我市舉辦各類展覽122場,其中,安徽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各類展覽45場,同比增長10%,總展覽面積達63.9萬平方米;安徽省紅三環體育館舉辦展會25場,總展覽面積16萬平方米,參展人次達60萬。

會展企業快速增加,辦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XX年底,全市有展覽業務的企業已達60多家,其中專業展覽公司30多家,直接從事與展覽相關的廣告、裝璜、物流等關聯業務企業近200多家。以安徽國際會展中心為龍頭,形成了體育館、科技館及商務中心、公園、廣場等室內外大小適宜、分工自然的展場體系。會展企業呈現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在激烈市場競爭中適時進位、選項定位的發展趨勢。專業展覽公司的發展壯大,加速了合肥會展經濟的崛起。幾年來,我市成功舉辦了“第xx屆國際美術大會”、“全國農機產品訂貨會”(連續四年)、“XX中國畜牧業交易會”、“第38屆全國新特藥品交易會”、“第57屆全國汽車零配件交易會”、“第48屆中國教學儀器設備展覽會”、“第十三屆中國藝術博覽會”、“首屆中國國際動漫交易會”、連續兩屆“中國堅果炒貨食品節”、“第四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等國際性、全國性大型會展40多個場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國性大型展會,即使是上海、廣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輕易能夠申辦到的,比如“全國農機產品訂貨會”在我市連續舉辦四屆的基礎上,XX年和XX已經確定繼續在合肥舉行,特別是“第四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在合肥的成功舉辦,標誌着合肥已經成為中部區域性會展主要城市之一。在區域性或地方培育起來的會展旅遊方面,成功舉辦了(或連續舉辦)“安徽國際工業裝備展覽會”、“安徽國際汽車博覽會”、“中國(合肥)徽菜美食旅遊節”、“中國合肥高新技術項目資本對接會”和“中國合肥苗木花卉交易大會”等。

2、旅遊業整體實力不斷提升。近年來,入境遊客、國內遊客和旅遊總收入三項主要指標均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XX年分別突破10萬人次、1000萬人次和100億元。XX年更是逆勢飛揚,全年接待國內旅遊人數1340.8萬人次,同比增長29.3%;入境旅遊人數14.8萬人次,同比增長31.8%;旅遊外匯收入8229.2萬美元,同比增長30.7%;旅遊總收入132.5億元,同比增長32.1%。旅遊總收入相當於全市gdp的7.96%,邁入了厚積薄發、加速崛起的新階段。我市編制完成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召開旅遊發展大會,確立建設“安徽旅遊中心城市”、“長三角地區觀光休閒度假基地”的目標,並把旅遊產業納入“1346”行動計劃加以推進。

旅遊標準化建設不斷加強,積極推廣a級景區、星級酒店、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等旅遊標準,推動旅遊產品和服務升級,在國家旅遊標準的基礎上,制定了綠色飯店和鄉村旅遊等級評定標準。目前全市已經掛牌的星級飯店和具備星級接待標準的賓館飯店104家,五星級標準10家,掛牌3家,古井酒店集團進入中國旅遊飯店民族品牌20強行列;旅行社145家,安徽海外旅遊總公司、安徽省中國青年旅行社年營業收入過億元,安徽省中國青年旅行社、安徽順達旅行社躋身全國百強社。

3、旅遊業與會展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伴隨着會展經濟發展,合肥旅遊業也取得了驕人的業績。XX年合肥共舉辦會展122餘場(次),參會客商達360萬人,佔來肥遊客總數的37%多,也就是説每3個來肥遊客中就有1個是會展客商。特別是我市成功舉辦了第四屆中博會,大大提升了合肥旅遊會展新形象,展示了合肥城市新面貌。而旅遊業的發展壯大也提升了合肥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對外地客商產生較大吸引力。此外,旅遊主體規模的擴大也使得會展接待能力不斷提升。

經濟拉動效益明顯,城市品牌穩步提升。合肥會展業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有力地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對經濟拉動作用明顯,提升了合肥城市知名度。從直接經濟效益看,XX年,會展拉動第三產業收入增長約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貢獻率達26%。從間接效益看,會展旅遊業發展有力地促進了合肥的住宿、餐飲等行業發展,更為我市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促進了合肥城市基礎設施的改善。從對城市品牌提升等無形效益上看,會展旅遊業提高了合肥的知名度,在推動現代化大城市建設中起着促進作用。

二、我市會展旅遊業發展優劣勢分析

旅遊產品的硬件方面,合肥市缺乏高質量的旅遊資源。我市雖然素以“三國故地、包拯家鄉、淮軍搖籃”著稱,擁有李鴻章、劉銘傳等歷史文化名人,但在自然旅遊資源方面卻缺少自然景觀,發展傳統的觀光旅遊和休閒旅遊的條件都不充足。合肥要想提升在全國旅遊城市中的地位,還必須發展商務旅遊、會展旅遊等新型旅遊產品。會展旅遊是國民經濟的“助推器”。據專家估計,展覽業的產業帶動係數為1:9,即展覽場館收入1元,相關收入為9元,為其服務配套的服務業、通訊業等行業因此受益。因此,做大做強會展旅遊業對我市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具有重要的意義。

1、我市發展會展旅遊業優勢分析。

城市綜合實力日益增強。近年來,合肥在過去良好的基礎上,建設與發展步伐明顯加快。XX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1664.84億元,財政收入301.21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增速繼續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在極其複雜的宏觀環境下,全市經濟社會仍然保持又好又快的發展勢頭。隨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合肥市的知名度不斷提高,吸引力越來越強,為我市大力發展會展旅遊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市地理位置獨特,區位優勢明顯。目前,合肥到南京、上海、武漢的高速鐵路均已開通,京福等高速鐵路也將從合肥通過,大大拉近了彼此之間的時空距離。再加上公路、港口、航空等重大項目建設,合肥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日臻完善。通過強力推進基礎設施“大建設”,城市綜合承載力和輻射帶動力明顯增強,為各類企業發展帶來了更多更好的機遇。

同時,合肥市擁有較為雄厚的科技教育實力。省會合肥是我國重要的科教基地之一,擁有全國聞名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一大批高等學府和科研機構,每千名職工中擁有專業技術人員的比例在全國同類城市中名列第二位,較高的勞動力素質和科學技術水平為合肥市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以合肥這座科技名城作為依託,合肥可以承辦各種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對於加強合肥市與國內外的學術、文化交流與合作,提高我市乃至整個安徽的國際地位和知名度,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旅遊產品競爭力不斷提升。目前,全市共有旅遊景點30家,其中國家4a級旅遊景區7處(包公園、徽園、野生動物園、三河古鎮、安徽省博物館、豐樂生態園、元一雙鳳湖國際旅遊度假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肥東縣瑤崗渡江戰役總前委舊址羣暨渡江戰役紀念園、肥西縣劉銘傳故居劉老圩),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3處(包河區大圩鄉、長豐縣豐樂生態園、肥西縣中國中部花木城),全省優秀旅遊鄉鎮4處(上派鎮、撮鎮鎮、三河鎮、雙墩鎮)。近年來,我市堅持宣傳部門、旅遊部門和旅遊企業密切配合、聯合促銷,積極開展“聚焦包公故里”媒體採訪推介,組織旅遊大篷車促銷,舉辦中國(合肥)中東部旅遊交易會、中國徽菜美食節、合肥市鄉村旅遊節和紫蓬山國際山地自行車賽等系列節慶會展,塑造“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濱湖新城”城市形象,提升了合肥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旅遊市場拓展成效明顯,泰國、韓國等旅遊包機,上海、太原等地旅遊專列源源不斷湧入合肥。同時,旅遊合作與開放步伐明顯加大。合、巢、六三市無縫對接,打造泛巢湖國家旅遊區;與黃山、池州、銅陵、安慶、巢湖五市共築合銅黃沿線大旅遊;推進合淮旅遊一體化,簽署了《合淮旅遊一體化合作框架協議》;與國內30多個城市簽署旅遊合作協議。整合資源,聯合周邊打造了“兩山一湖、合肥綠色之旅”、“科教之城魚米之鄉—合巢蕪之旅”,成為安徽省十佳旅遊線路。

會展旅遊業發展環境日益優化。從政策層面積極扶持會展旅遊業發展。為進一步推動旅遊業發展,去年市委辦公廳和市政府辦公廳聯合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快合肥旅遊業發展的意見》,市政府出台了《合肥市加快旅遊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近幾年,我市會展管理的相關政策措施逐步推出並進一步完善。XX年成立了“合肥市會展經濟發展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為合肥會展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XX年5月出台了《關於加快會展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成為合肥會展管理工作的指導性文件。XX年,市會展辦、商務局和財政局共同出台了《合肥市鼓勵會展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市政府扶持會展發展的力度進一步加大。XX年,市政府又出台了《合肥市大型會展工作保障預案》,進一步加強對會展的服務保障工作。XX年,市政府調整了合肥市會展領導小組成員,由常務副市長張曉麟擔任會展領導小組組長,並加強和充實了會展辦的領導,完善並健全了會展辦工作職能和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能。XX年,為加強會展工作,促進會展發展,我市修訂了《合肥市會展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根據《合肥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政策(試行)》,出台了《合肥市促進和鼓勵會展業發展政策的實施細則》。

會展旅遊市場秩序進一步規範。由於絕大多數展會都是按市場化運作模式進行的,以往展會“撞車”、同一檔期多次重複辦展現象時有發生。近年來,在有關部門的配合下,會展辦逐步加大了協調、引導力度,並通過會展行業協會來促進行業加強自律。現在,各專業會展企業及會展中心、體育館、博物館、科技館等場地單位,依託各自特點分工協作、密切配合,辦會辦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會展市場秩序明顯好轉。

2、我市發展會展旅遊業劣勢分析。

旅遊資源相對貧乏。合肥地處內陸,與旅遊先進城市和旅遊資源豐富地區相比,不靠邊、不靠海,既無名川大山,也缺少像北京故宮、西安兵馬俑等著名的旅遊景點,知名度不高,加之旅遊業起步較晚,旅遊產業規模偏小等不利因素,旅遊業發展受到一定製約。歷史文化遺址雖多但可供參觀的成熟景點較少。目前我市旅遊資源普遍體量偏小,多為歷史遺產類,其中包公墓系遷葬類,李府屬重建類,其它類型數量相對較少,在全國並不佔有很大優勢。

缺乏旅遊特大項目支撐。一直以來,我市缺乏旅遊特大項目支撐,存在着品牌效應較低,品牌支撐力不足的問題,缺少有震撼力的旅遊產品,現有產品規模較小,競爭力不強,不足以吸引遊客專門到合肥來旅遊。由於前期未能抓住機遇,加之投入不足,我市曾經失去了建設像蕪湖方特那樣具有震撼力的現代化主題公園的機會,這是合肥旅遊的一個不容忽視的缺憾。

會展業的整體水平有待提高。國際性、全國性會展數量不足,具有特色的品牌展會不多,尚未形成象廣州廣交會、杭州西博會、廈門投洽會、深圳高交會那樣在全國有影響的品牌展會。與國內會展經濟發達城市相比,國際性會展太少,圍繞合肥及安徽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策劃舉辦的區域性會展也較少。會展業市場主體培育滯後。我市目前從事會展的企業只有60多家,而會展經濟發達的城市會展企業都在數百家,甚至上千家。會展企業不僅數量少,實力也比較弱,普遍存在規模小、資金少、觀念落後,經驗不足等問題,具有運作全國性、專業性展會能力的公司不多。與國內外著名的會展公司相比,在管理模式、公司結構、技術手段等方面都有巨大的差距。隨着我市會展經濟的迅速發展,會展人才緊缺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別是精通展覽設計、會展組織策劃,瞭解國際慣例,富有實際操作經驗的專業人員十分缺乏。會展專業化分工協作的格局尚未形成,會展保障服務的社會化與市場化程度低,綜合服務水平不高。

會展業發展體制不順。1、會展辦在協調工作方面:大型會展尤其是全國性展會涉及政府提供具體服務的部門多、時間緊、任務重,安全責任大,客觀上需要會展辦有很強的協調力度。2、會展辦公室只是臨時性協調機構,但日常協助企業申辦展會、組織協調各類大型會展活動的事務越來越多,現有會展辦設置狀況極不適應合肥會展經濟工作的發展要求。

城市承載力有待進一步增強。會展旅遊業是一個與城市承載能力密切相關的新興產業,對展館、交通、賓館、通信及配套設施等方面要求較高,我市在展館、配套設施、保障能力等軟硬件條件上與發達城市相比都存在較大的差距,難以滿足國際性、全國性大型會展的需要。一是展館面積不足。除國際會展中心室內展覽面積為3.7萬平方米外,其餘3個展館室內展覽面積均在8000平方米以下。二是配套設施不足。國際會展中心周邊星級酒店、大型購物商場、高檔次娛樂場所等配套設施仍顯不夠,為參會客商提供高標準的綜合配套服務仍難保證,展館仍處於單體經營狀態。三是國際航班明顯不足。由於自身條件等客觀原因的侷限,目前我市駱崗機場僅開通了合肥—首爾、合肥—香港兩個國際航班。稀少的國際航班,是我市海外客源市場增長緩慢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型會展期間,道路通行不暢、公交運力不足、車輛停放難等矛盾也比較突出。

三、關於進一步促進合肥市會展旅遊業發展的建議

受金融危機的影響,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會展旅遊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增多,面臨的挑戰更加嚴峻。但是,合肥會展旅遊總體看好,未來更好,機遇大於挑戰。只要我們充分利用當前的有利條件,抓住難得的機遇,就會化被動為主動,化挑戰為機遇。為此,建議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進一步理順工作機制,充實市會展辦的工作力量

針對會展業和旅遊業,合肥市會展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和旅遊局分別承擔了管理責任,但均各司其職,未能充分結合。特別是會展業,我市還缺乏一定主導推動力量,尚未完善相應的立法、監督機構。若要將會展旅遊作為一產業發展,我市還缺乏一個管理部門。據瞭解,目前全國有十幾個省會城市設有獨立的會展機構(有編制)。XX年我市組織開展過一次“會展經濟發展研究”,報告提出“完善領導工作機制,調整充實市會展辦公室力量,將市會展辦公室列為市政府直屬單位,由相關部門抽調人員集中辦公,建立一站式服務機制,提升宏觀指導和協調服務能力。”從我市會展旅遊經濟發展的實際來看,充實政府會展辦公室的力量,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現實意義,如有編制問題限制,可採取從相關部門抽調工作人員,添人不增編的方式解決,建議市委、市政府認真研究。

2、加快會展場館建設,進一步完善促進會展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加快建設和改造會展場館,以濱湖新區大型會展中心的建設為契機,切實解決制約我市會展經濟發展的“瓶頸”,為打造“中國會展名城“奠定場館基礎。進一步完善交通、通訊、餐飲、娛樂、商場等配套建設,加快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高我市會展的綜合承載力。

進一步完善促進會展業發展的各項措施,強化激勵機制,優化會展秩序,認真研究並解決會展業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特別是及時協調處理好企業遇到的實際困難。全國大型會展的資源很多掌握在北京一些部委和行業協會手裏,在鼓勵會展公司主動對上爭取的基礎上,政府有關部門要主動參與幫助協調聯繫,以取得上級有關方面的支持,同時對一些影響大、吸引力強的展會,政府要在人力和財力上加大投入力度。強化工作網絡和聯動機制,特別是加強政府各部門、各縣區的聯動機制,形成有序、規範、快捷的籌辦和保障機制。

3、結合合肥市產業優勢和科教優勢,打造我市的會展品牌

在努力提升現有展覽規模檔次的同時,還要注意引進國際性、全國性會議及論壇的力度,在此基礎上,對照展會項目目錄,結合我省我市的產業優勢,力爭展覽門類更多,規模不斷擴大。國內外許多著名的會展旅遊城市都有自己的一兩個占主導地位的會展品牌,把有限的資金集中使用到幾個影響大、效益高的重點市場上,如漢諾威的信息展和機牀展,義烏的小商品博覽會。建議根據目標市場需求分級定位,結合我市在產業、科教資源等方面的優勢,重點打造幾個會展旅遊品牌,以此增強我市會展旅遊業的市場競爭力。XX年和XX年我市分別評出了諸如“家電博覽會”、“苗木花卉交易會”、“中國堅果炒貨食品節”等一批品牌展會,下一步應有重點地支持和提升這批品牌展會上規模、上檔次,爭取在全國都有影響力的主導品牌。

4、培育壯大市場主體,集聚會展經濟人才

會展專業企業和人才的匱乏問題,已經成為限制會展旅遊業務發展的重要瓶頸。比如上海就已遇到了“軟件跛足”的尷尬,但其迅速反應,將“10100工程”(三年內培養10傢俱有國際競爭力的會展公司,培養100名會展專業人才)提上議事日程,目的都是為了建起一個會展專業人才的“儲備庫”。在會展企業方面,合肥多數從業者都是半路出家的,雖然有一定的實踐經驗,但專業底子薄,對國際展會運作模式瞭解不夠。要着力引進一批在全國有影響、有實力的會展公司,培育一批在我市有基礎的會展龍頭企業,通過發揮龍頭企業帶動和推動作用,鼓勵會展龍頭企業多辦展、辦大展,多爭取國家有關部委、協會參與會展的組織和策劃,使我市的會展業能夠健康快速地發展。進一步完善會展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機制,造就高素質的會展人才隊伍。建議向全國公開招聘一批具有專業辦展經驗、有較強組織策劃能力的經理人才,鼓勵會展企事業單位引進和培養人才。

5、以打造旅遊目的地城市為目標,修編旅遊總體規劃

圍繞“141”發展戰略,適應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建設的形勢,重新編制《合肥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合肥市旅遊項目建設規劃》,構建面向2020年的合肥旅遊高標準、高水平發展藍圖。建議市政府面向全國旅遊規劃編制單位公開招標,組織入圍單位進行旅遊資源調查,編制旅遊概念性規劃,評選產生中標單位,整合方案,形成比較科學、完善的旅遊總體規劃。通過規劃編制,準確判斷旅遊發展大趨勢,擺脱面臨的產品老化、市場固化、周邊競爭白熱化“三化”困境,努力解決產品更新升級、創新市場營銷手段、實現市場的突破問題。

6、建議組建合肥市旅遊集團,提升我市旅遊景區和旅遊企業的整體競爭力

建議由市旅遊局牽頭,聯合合肥的4a景區、部分賓館、旅遊車隊,幾家較大的旅行社和涉旅企業,組建合肥市旅遊集團,對合肥的旅遊資源進行整合,做強做大合肥旅遊業。旅遊集團成立後,市旅遊局代表市政府從宏觀上進行管理,市旅遊集團則按現代企業制度進行經營。同時,深化國有旅遊企業改革,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培育1-2個年收入超10億元的跨地區、跨行業的大型旅遊集團。拓寬旅遊融資渠道,深化旅遊投融資體制改革,大力推動民營資本、社會資本進入旅遊行業,開辦旅遊項目,建立以政府投資為引導、社會資本為主體的多元化投融資機制,形成穩定、持續的投入支撐體系。

7、加快旅遊大項目的建設,抓好旅遊產品的開發

實施“太陽工程”,以引進特大旅遊項目為突破口,提升合肥的旅遊形象。圍繞濱湖新區、經開區等重點區域,圍繞國家鼓勵的和我們需要的,策劃一至二個超20億元的休閒娛樂或主題公園項目,專人負責,對外招商,力爭年內有實質進展。推進《合肥市加快旅遊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中28個重大項目的建設,繼續加快現有景區景點建設,重點推動紫蓬山森林公園、大圩都市農業公園和岱山湖創建國家4a旅遊景區;四頂山風景區項目要加快工作力度;瑤崗渡江戰役紀念館要精心策劃好運作方式,更多體現旅遊內涵;推動豐樂生態園、肥西老母雞生態園二期工程建設,打造一批高星級農家樂。建議在中博會晚會“江淮和暢”的基礎上,打造一台具有“徽風皖韻”特色的大型舞台演出,定期上演類似於“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島”一類的大型實景演出節目,以宣傳合肥,量身打造合肥的旅遊品牌。

8、順應區域旅遊一體化發展趨勢,推動區域旅遊合作

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推動區域旅遊合作。一是加強融入長三角。抓住《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規劃》通過國家評審的機遇,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形成與長三角城市的無縫對接;加快推動合肥旅遊集散中心與上海、南京、杭州等地的互聯互通,爭取納入新華東旅遊線,加快建設長三角地區的觀光休閒度假基地。二是推動與中部、南部城市協作。抓住合武高鐵營運的機遇,推動與武漢等中部城市的深度合作。積極主辦“中國南方旅遊城市協作體第十一屆年會”,推動與南方10多個城市旅遊一體化建設。三是立足省會經濟圈,加強全省旅遊合作。緊緊圍繞省會經濟圈建設,充分發揮合肥“依山傍水”,周邊温泉、湖泊、森林、山崗等度假旅遊資源豐富的優勢,加快建設全省旅遊中心城市。開展環巢湖區域旅遊合作,加強與合巢六旅遊合作;貫徹合淮同城化戰略,推動合淮旅遊一體化。建議市政府協調合六巢淮四市電話區號統一工作,推動戰略合作。

9、關於幾個具體問題的建議

1、作為合肥新十景之一的墨荷園即將對外開放,目前該景點還存在用電難問題,建議儘快協調解決;

2、建議對外地旅遊車進入合肥市區的通行證辦理手續進行優化;

3、李鴻章故居停車難問題建議抓緊解決;

4、建議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積極協調和推動我市部分高校向社會與遊人開放工作。

標籤: 旅遊業 調研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pw4j4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