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總結 >月工作總結 >

開學第一個月的總結

開學第一個月的總結

新的學期開始了,開學第一個月你是否還懷念着假期的美好呢?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為您整理了開學第一個月的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開學第一個月的總結
開學第一個月的總結範文一:

時光如水,歲月如歌,轉眼間一個月就過去了。回顧這過去的一個月,有喜有憂,我深深的體會到了高中生活的緊張與辛苦。這一個月以來,儘管取得一些成績,但離心中的目標還很遠,仍需繼續努力,抓緊自己的學習。知識無止境,探索無止境,人的發展亦無止境,我還有很多的知識需要學習。 數學方面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複習不留疑點。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慶儘量回憶而不採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于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對於有些題目由於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儘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絡,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英語方面感覺在學習過程中討論很重要。通過討論可以弄懂自己迷糊的地方,也可以學習到很多自己原來不知道的東西,同時都會留下很深的印象。同時還要多背單詞短語,。 語文方面要多讀一些課外書和輔導書,擴充自己的知識儲備。對於一些描寫人物、景色的好句子,要能把它理解、背會。 其他各科發現自己還有不少漏洞,我要利用休息時間及時查漏補缺。 我想平時複習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三個方面上,因為每次考試佔絕大部分的也是基礎性的題目,而對於那些難題及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作為調劑,認真思考,儘量讓自己理出頭緒,做完題後要總結歸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 我有過許多的計劃,有過許多的想法,做了很多,看了很多,但是我仍然有很多遺憾。我曾經想過每天用18個小時來學習、每天努力地做練習……讓自己忙一點、再忙一點,但是大多都沒有能夠實現。高中的學習我們義無返顧地往前走,不能回頭,不能後退。淚水和血水交雜在一起,因為來不及擦,所以我們變得血肉模糊。不能丟微笑,它能在我最無助的時候讓我看到光明;不能丟自信,它能在我最迷惑的時候讓我得到肯定的回答……丟了這些,會變得血肉模糊。我不能對自己失去信心,我要努力!向着我的目標前進

開學第一個月的總結範文二:

水流年,今天的我們已不再是在草地裏玩過家家的小朋友;今天的我們已不再是大聲朗讀“牀前明月光”的小學生;今天的我們已經告別童年,走向青春。帶着對未來的憧憬,我們來到了第五中學,走進了七年級生活。 開學已經一個月了,對新的環境有了一定的瞭解。面對七年級生活也有許多感受。 上七年級了,第一個感覺是新鮮。校園是那樣乾淨整潔、綠樹成蔭;老師講課是那樣富有活力、引人入勝;同學們相處是那樣融洽、愉快;現代化的圖書館、電教中心、網絡中心以及實驗室又讓我流連忘返。這一切與國小都有着很大差異,是我感到無比新鮮、有趣。 上七年級了,既激動又期待還緊張。但無論如何,從一點一滴做起,融入到新生活中,讓我們以昂揚的心態面對七年級生活。 告別朝夕相處的六年國小,我們——天之驕子懷着激動和新奇的心情,邁進了五中這座知識的殿堂,開始了緊張而又有序的國中三年的學習生活。走在人生的第一個路口,你是什麼感覺?是憧憬,快樂;還是茫然,失落? 利用僑中的優雅的學習環境和優越的學習條件,為了我們的幸福生活——奮鬥吧,拼搏吧,向着重點中學衝吧 進入國中以前,就對國中校園有着很深的嚮往,我一直很想長大,成為這裏的一份子,因為這是我向往以久的校園。到了這裏以後,我對校園的一切都是那麼的好奇,無法再抑制住興奮的心情,與我的國小好友道盡無限的歡喜。我暢想着在這裏的生活,在這裏的三年裏,我會不斷成長,不斷進步,我在這裏,會有我的一片天地,我會交到很多的朋友,認識不同的人。 上國中的第一天我就感覺:課程比國小多了,作業也多了,每天的時間都抓得很緊。所以我得到的結論是——要會自主學習,提高學習效率,科學安排時間,是搞好國中學習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正確運用它,就會使我們再學習中游刃有餘,事半功倍。

開學第一個月的總結範文三:

剛結束的期考,是進入高中後的第一次大考,考後結果,自然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在向取得較好成績的同學表示祝賀的同時,也想告訴那些成績不太好的同學:你只是在一場馬拉松賽槍響後的一剎那落在了別人後邊,前方,路正長,較量剛剛開始。現在唯一的工作是反省自己的習慣與方法,這比考試本身更重要。

今天,想和大家談三個話題:

一、適應環境。

國中到高中,是個大的台階,這一次期考,最困惑不過的,首先是那些國中學習尖子而這次成績不佳的同學。如果要找原因的話,我認為,排在第一位的,是對高中學習生活的適應。換句話説,這次成績的優劣,很大程度上是高中生活適應程度的差異。

從國中到高中,首先面臨的是兩個轉變:一是角色轉變。當你一進高中,不論你是否意識到,你已經是一個家庭、社會範圍的中心。當你從六七千名國中畢業生中走出來時,肩上立刻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期望和責任,那就是必須考大學,必須考好大學。但是我們錄取的新生和周圍所有縣市高中相比,分數線都低幾十分。家庭和社會的期望是相同的,三年後的競技水平是一樣的,要立於不敗、後來居上,我們的光陰更迫,壓力更大。這就要求必須儘快完成“樹立遠大理想,考入理想大學,三年成才,不留後路”的心理角色定位。一方面學校要求很嚴,一方面自己有升學後放鬆一下的意識,這種角色錯位實在是高一最可怕的敵人。二是方法的轉變。參加過會考,尤其是取得較好入學成績的同學,可能會認為自己已經有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高中照貓畫虎就行了。殊不知,國中複習迎考的那些方法,不僅不適應將來社會對人才的素質需求,連大學聯考、進行高中課程的學習都可能很困難。因為那些所謂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老師包辦的方法,是一種讀死書的方法,是一種以接受為特徵的方法。因而,通過這次期考、反思進而尋求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學會學習,學會自學,也是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達爾文説:“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於方法的知識”。

二、培養良好的個性習慣。

“良好的個性習慣是成才的決定性因素”,這句話,同學們已耳熟能祥。按這句話,可把同學們分成三類:一是信奉它,這已經創造出許多成功者,如杜宏偉、王豔君、姚燦等;二是不以為然,相信智力。但據報載,一位資深教育家經長期調查發現,約有三成高智商的學生是差生。在西安市某一高中班內,成績最差的學生智商是120。他發現,幾乎從未有過因智力因素而影響到學習的例證。事實上,世界上公認的天才兒童的定義是:“智商中等以上,加上刻苦學習,頑強拚博,具有創新能力者”。可見,智力只是有些人用來自暴自棄的一個理由。三是半信半疑,由於看不到身邊的榜樣,所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學校要求教室課間不説話,有用嗎?北京市二十二中孫維剛老師的班,一天到晚二十四小時無一人説話,他的班僅北大清華就升入55%;山東牟平一中,兩千多人住宿,沒有一個管理人員,被子從來疊得有稜有角,整整齊齊,物品乾乾淨淨,升學率僅本科佔98%;河北衡水中學,單是門崗就對學生有如下要求:不準讓家長送飯及一切水果零食;不準送衣物被褥;不準送藥。其升學率100%,一千人大學聯考僅重點677人,一半還多。有沒有個體的例子呢?差生張春風,從班內46名考入北大,自己營造了一種境界,“埋頭、素服、三緘口”。因此,個性習慣與成才是必然的因果關係,所差的只是你是去努力做到了,還是讓別人看着做到了,還是別人看着也做不到。

人生不發返程車票。高一入校時,全體同學曾在辦公樓前舉行過一個開學典禮,那是一個早晨,太陽升起的時候。三年後,在同一個地點,同樣一個早晨,還會再開一個同樣隆重的典禮大會,叫畢業典禮。每年的畢業典禮上,都會有一些學生潸然淚下,是依戀學校、老師、同學之間的情誼?是為自己三年的成績所感動?有沒有追悔的淚水?我想是有的。正應了魯迅先生的那句話:“人生最痛苦的是夢醒了無路可走”。應該清楚:“能打倒你的只有你自己,只要你自己不願倒下去,就沒有任何力量能把你打倒”(保爾)。三年後追悔了,後悔什麼?自己打倒了自己,那些平時不起眼的習慣、細節打倒了自己。據生物學家研究,原始森林裏有許多數百年樹齡的大樹轟然倒下,並不是因為狂風暴雨、電閃雷劈,而是由於一種比半個指甲還小的一種小甲蟲的啃齧。

今天你可能就大聲在教室裏説了一句話,但它已在潛意識裏強化了你亂説話的動機,(不利於己),同時你至少破壞了一個同學的環境,他可能正在思考某一問題,或者正在調節心理,你的話讓他感到了環境的不和諧,造成他浮躁的心態,(不利於人),第三個人會因你大聲説話的誘惑,也大聲説話,又造成了你心態的浮躁,(再害己)。此所謂惡習的傳染性與交互性。損壞的是整體環境,受害的是每一個人,包括自己。這樣的集體只能是在低水平上的競爭。同樣,如果每人都養成了良好的個性習慣,相互感染之下,一個優秀的集體就誕生了,集體的每個成員都會因水漲船高而得到空前的成功。

那麼如何培養良好的個性習慣呢?富蘭克林是世界公認的偉人,發明了避雷針,起草了美國《獨立宣言》,集作家、畫家、哲學家、科學家於一身。在他79歲高齡時,想起自己一生的成就,他完整地敍述了自己年輕時進行過的一場特殊修煉,認為自己的一切成就與幸福,都受益於此。年輕時的富蘭克林和你們一樣渴望成功,經過研究,他發現成功的關鍵在於完善的人格,經精心總結,他認為這包括13個原則:節制、寡言、秩序、果斷、節儉、勤奮、誠懇、公正、適度、清潔、鎮靜、貞潔、謙遜。進一步發現,僅知道這些還不能使自己成功,只有經過刻苦修煉,把這13項原則變成自己的13種習慣,這才是屬於自己的,否則那還是別人的、書上的。於是,他認真地為自己準備了一個本子,每一頁打上許多格子,因為他知道,一段時間只能專注於一項修煉,才是最有效的。於是第一星期只專注於“節制”,每天檢查自己為人處世是否節制,並在本子上做記號。一個星期後,由於天天盯住自己是否節制,並堅持每天監督,他驚喜地發現,這“節制”慢慢在他身上生根了。嚐到了甜頭,第二星期他每天盯住第二項——“寡言”,並對第一項進行復習鞏固。第三星期盯住第三項。13星期後他發現自己的舉手投足、為人處世、待人接物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後來,他又怕不鞏固,又進行了3 個13星期的輪迴修煉。一年後,富蘭克林完全變了,這些習慣已溶入了他的血液、靈魂、每一個細胞。試想,他能不成功麼?

美國教育家曼恩説:“習慣彷彿一根纜繩,我們每天給它纏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會變得牢不可破”。好習慣如此,壞習慣也如此,不同之處在於,好習慣須着意培養,壞習慣則是不知不覺中養成。三年是否改寫人生,歸根到底取決於你的個性習慣。

三.學會做人。

“先成人後成才”是校訓,“做人的水平決定學業的水平”是它的註解。學會做人,核心有兩點:一是學會吃苦,或説學會享受磨難,二是學會共處。

人的一生註定是要吃些苦的,不然,五味人生,何以豐滿?在年輕時吃點苦,實在是無與倫比的一筆財富,所以有一句話在日本學生中很流行:“趁着青春去吃苦”。可惜許多同學不懂這個道理。

西安翻譯學院是一所民辦大學,每年招生一萬人,學校實行嚴格的三重封閉式管理,即:一週中只有週末才準走出學校大門;上課期間封閉所有生活區;男女生活區分開管理,禁止互串;更不準抽煙、喝酒、打架等。一開始,學生不懂事,半夜裏高唱《國際歌》,呼喊“要人權要自由”。丁院長專門做報告:“學生的人權是什麼?豐富知識、提高素質是最大的人權,如果學校管理不力,平平淡淡進來,平平淡淡出去,才是最大的不尊重或侵犯人權”。結果呢?幾年來該院學生98%不到畢業就被用人單位訂購一空,20%出國。96年新加坡以月薪7000元在中國聘員,幾經周折後,只從西譯聘了30人;今年3月四川邁普數據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年薪5萬元向全國招了17人,僅西譯就佔6名;國家文化網站是一個巨大而蜚聲世界的國家級網站,它的初創者10人中就有西譯畢業生5名;23個國家駐華大使聯合到學院考察,稱之為“中國的哈佛”;《內參》披露:國家權威部門對南方三資企業中大學畢業生工作能力的專項調查結果,西譯畢業生排名第一。為什麼這些落榜生經過西譯修煉就成了搶手貨?用人單位眾口一詞:一是能吃苦,二是綜合能力強,三是外語水平高。”吃苦”赫然是第一位。一位年薪數十萬元的畢業生説:沒有西譯那個“煉獄”,哪有我今天展示才華的“天堂”?我校這幾年成績喜人,也是嚴管的結果,同學們到這裏來,都想學有所成,希望能從西譯的事例中受些啟發,學會吃苦,學會享受磨難,這是成功的第一級台階。

因為能吃苦,所以能耐得住寂寞,能擋得住誘惑;因為能吃苦,所以有平和的心態,入得做學問境界;因為能吃苦,所以能用意志養成好的習慣,根除不良惡習。在看到別人的成功時,更要看到背後的心血和汗水,看到成功者過人的自控力和毅力。且不説那些個名人——馬克思寫《資本論》花了40年,達爾文寫《物種起源》花了20xx年,司馬遷寫《史記》花了20xx年,曹雪芹寫《紅樓夢》花了20xx年,就連張春風、杜宏偉不都以

“玩命地學”來概括他們的北大之路麼?沒有吃苦的準備,不會吃苦,永遠只能是成功的羨慕者。”梅花香自苦寒來”,決不是輕飄飄的一句詩,每位同學都要從”看似容易卻艱辛”的事例中悟自己之路。

再説學會共處。這其實就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大家共同努力,營造一種奮發向上的高一環境,在這個環境中,人與人的關係是和諧的,彼此推動着加速發展。學會包容,學會諒解,學會感激,學會合作是其真諦。

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個人問上帝:天堂和地獄究竟有什麼不同?上帝便帶他來到地獄門前,裏面的人正在吃飯,每個人的勺把都很長,他們盡力往自己口裏送,卻怎麼也吃不到,面對美味佳餚,餓得面黃飢瘦,痛苦不堪。上帝又帶這人來到天堂,裏面的人也用長把勺吃飯,不同的是,他們都把自己勺裏的飯往別人口裏送,個個神情歡悦。上帝説:天堂和地獄其實就這一點區別。“我為人人”在前,“人人為我”在後,這是優秀班集體的基本特徵,這樣的集體必定沒有磨擦,只有競爭,沒有分力,只有合力,最後共同進步,水漲船高,人人成功,正如馬克思所説的“完善的集體造就完善的個人”。

請記住:觀念變,行動就變,行動變,習慣就變,習慣變,性格就變,性格變,命運就變。真誠地期望高一的每位同學,砌好人生的第一級台階。

標籤: 開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ongjie/yue/76lyw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