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初讀《論語》心得

初讀《論語》心得

關於閲讀,我曾經聽到這樣一個觀點:“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意思就是説,如果閲讀高品位的作品,我們得到的僅僅是“中”,如果在“中”的層面閲讀的話,我們得到的只是“下”。如果我們所讀的書是在“中”或者“下”的層面,那即使我們讀了不少的書,也不會有生命意義的提升。也不會有因閲讀而感悟生命快樂的飛越。基於這一點,受《餘丹論語心得》的影響,我逼迫自己利用假期讀完了《論語》這本書。

初讀《論語》心得

説實在話,讀完了這本書,我沒有感覺自己有多大的飛躍。因為我第一遍讀的時候,很多的時間都花在“校準字音,弄懂字面意思”的上。儘管如此,我還是簡單的談談我自己一點兒小小“得”吧!

第一,增長知識。比如 “周朝的六藝教育”,以前聽過“六藝”,但不知道具體是什麼,讀了論語之後就明白了為何説,“禮射觀人品”等等。又比如,“登堂入室”我以前只是認為“堂”就是前屋,“室”就是內室。讀了論語裏面——“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於室也。”才明白,原來登堂入室是聖人教育步步引進,由淺入深的教學層次,他們分為入門,上階,登堂,入室。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我在這裏就不一一説了。

第二,瞭解歷史。《論語》佐證了春秋時期一個階段裏的歷史真實。《論語》記載的內容是十分豐富的,裏面很大篇幅記載了孔子的言論、行為,透過這些可以看到春秋時期的孔子所處的歷史環境、所經歷的歷史事件。儘管很大部分內容是孔子和弟子們的問答,有的是與諸侯國君、卿大夫或其他人士的問答,也有孔子弟子的一些言論,但這些足夠讓我們瞭解春秋時期的歷史和人文環境。

第三,汲取智慧。比如説,“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第四,有感於“仁”。有人宣稱半部論語治天下,孔子在這部書中,主要是宣揚“仁”。“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在《論語》中有處於重要位置。簡要分析一下孔子關於“仁”的思想。

例如“仁者愛人”的思想我們都很熟悉,短短四個字,我想其中至少包含了三層意思:其一,要做仁者,就應當學會關愛別人;其二,作為仁者,就要有相應的高尚品質,愛人就是最好的表現;其三,愛人,可以理解為友好的與周圍的共處,這四個字無疑又是在教我們交友的方法。“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益友如純良的美酒,愈品愈濃,和這樣的人交往,可以提高自身的修養品德,去除內心的雜念,“良師益友”這個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和品德高尚的人交往會豐富自己的思想境界。此外,孔子認為能做到恭敬、寬容、誠信、聰敏、慈惠這五種品德的人也就可以稱得上是仁者了。

《論語》這樣一部“大部頭”的書,初讀一遍,不知道自己是否算是“入門”,“上階”?

期待着自己也能“登堂入室”!

標籤: 初讀 論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r4dv4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