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 >

《實踐論》讀書心得

《實踐論》讀書心得

實踐論的提出根本意圖是指導人們認識世界、指導人們依據對客觀事物的深入認識來改造世界。那麼關於讀實踐論心得體會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實踐論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參閲。

《實踐論》讀書心得

讀實踐論心得體會

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中的一篇具有偉大里程碑意義的哲學理論著作,是毛澤東同志集中全黨智慧,將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的革命實踐相結合,開創性地提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實踐觀念和理論,是指導現當代中國取得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社會主義探索階段偉大成就的科學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實踐觀,是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是科學的知行統一觀。毛澤東同志的實踐思想,是具有偉大指導意義的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理論突破,對於指導我們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着不可估量的借鑑意義。作為一名大學生,肩負着祖國未來建設的歷史重任,更應該不辱使命,潛心鑽研理論,苦練實踐本領,完善健全人格,在黨的指引和帶領下,為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明天,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馬克思《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與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的唯物實踐論的發展

“馬克思以前的唯物論,離開人的社會性,離開人的歷史發展,去觀察認識問題”

實踐問題,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關注的最關鍵核心思想內容之一,是馬克思主義先進性的最生動的理論體現之一,也是馬克思主義者區別於其他一切落後思潮的衞道者的生動標誌。

對實踐的理性思考與全面關照,肇始於馬克思青年時期的理論探索。其中,馬克思所作的《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可謂是這一哲學範疇的權威讀本,也是我們瞭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思想方法的生動教程。

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馬克思關於費爾巴哈的獨到見解,鞭辟入裏,分解科學,極富戰鬥力,充滿了哲學意味之上的指導意義。

馬克思一語中的:“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包括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是:對對象、現實、感性,只是從客體的或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們當作感性的人的活動,當作實踐去理解,不是從主體方面去理解。”在這裏,馬克思直接引出了關於客體與主體,直觀與本質,感性與理性等哲學範疇的極富意義的討論,將唯物主義在現實中的巨大困境,赤裸裸地暴露在了人民面前。

接下來,馬克思進一步指出:“(費爾巴哈)不瞭解‘革命的’、‘實踐批判的’活動的意義。”這就將唯物主義的危局與對實踐的認識程度聯繫了起來。

“人的思維是否具有客觀的真理性,這不是一個理論的問題,而是一個實踐的問題。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維的現實性和力量,自己思維的此岸性。關於思維——離開實踐的思維——的現實性或非現實性的爭論,是一個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在馬克思看來,純粹經院哲學的問題,便是唯心主義的問題,儘管對於人類精神世界的認識,經院哲學誠然有其貢獻之處。

通過這樣的建構,馬克思開創了一條獨特的對真理的認識之路,即“主觀認識”——“人類實踐”——“客觀檢驗”——“再認知”的一條循環往復不斷上升的朝向真理的通達之路。也為後世馬克思主義研究者提供了一個有效的理論發展範式。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便可以稱得上是將馬克思主義唯物實踐論與中國現實國情相結合從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實踐觀的理論典範。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與馬克思列寧主義一脈相承,是極富現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特色的先進的理論的精華。

學習實踐論的心得體會

《實踐論》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我認為,不懂得哲學的人,是無法深刻理解事物的;沒有哲學思維功底做鋪墊,也是無法進行事物抽象思維的,因此,認真學習哲學十分必要。直到今天,我仍經常讀《矛盾論》、《實踐論》這些哲學著作。一九三七年毛澤東之所以以“實踐論”為題闡述認識論問題,有理論和實際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首要和基本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主要特徵;二是黨內存在的“左”傾教條主義,輕視實踐,造成中國革命的嚴重損失,用實踐的思想教育廣大黨員和幹部,具有現實針對性。《實踐論》對認識當今中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道路上出現的社會性問題具有及其重要的指導作用,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實踐中,有必要再讀《實踐論》一文。首先、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和基礎,是認識發展的動力。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這一基本觀點,對批判主觀主義特別是教條主義和媚外思想,端正在思想、政治、軍事、經濟工作中思想政治工作(做人(個體的和社會的人)的思想工作)的態度,有極強的針對性。毛澤東指出:“無論何人要認識什麼事物,除了同那個事物接觸,即生活於(實踐於)那個事物的環境中,是沒有法子解決的。”同樣,工作中要了解與掌握人的思想和正確的理論、觀點,都必須深入實踐,調查研究,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掌握第一手材料。教條主義者認識真理的道路的根本錯誤,就在於他們熟讀、背誦和摘引經典書籍的個別詞句,自以為是百分之百正確的理論家,把經典書籍當作教條,生吞活剝,脱離羣眾,空談理論,嚇唬人,已經引起人民羣眾的反感。如一些打着改革招牌的假經濟學家和所謂精英人物們認為,中國的經濟改革現在已到了攻堅的最後階段,一個十字路口,向前走,就是建立迎合美、英要求的完善市場經濟,不與美、英等國際接軌,就是向後退,就是回到計劃經濟的死路。此類理論謊謬得很(帝國主義用精英之口亡中國的理論),正是這些年來誤國之根源。中國當前確實也處在十字路口。近年來脱離中國實際情況的國營企業私有化運動的後果,已經在經濟、政治和社會的廣泛層面上,逐漸浮現。在私有化運動過程中,提出的下崗分流,減員增效的錯誤口號,已造成千上萬國有企業職工下崗,這違背黨和政府最初的承諾,違背了黨的宗旨和“三個代表”的精神,使得一些人在沒有羣眾的監督下造成國有資產有目標的流失;在私有化運動過程中,教育產業化,造成更多的家庭孩子沒錢讀書,甚至於發生極端情況;在私有化運動過程中,醫院背離了救死扶傷、治病救人原則的改革,造成了全國有近一半的病人有病不去醫院,去醫院的人一半應住院不住院。激化了社會矛盾、階級矛盾,已經到了危害人民和平生活的邊緣,嚴重背離了中國共*產*黨最基本的要求:“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觀念,這是最低的要求,也是最高的要求。”國企私有化運動難道還不應當立即終止嗎?中國的社會形勢、安全形勢和國際環境面臨嚴峻的挑戰,對當前中國的一些社會問題和現象,只有用馬克思主義的階級觀點才能解釋,也才能找到恰當的對策。這就是必須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及與之相適應的市場經濟(以公有制經濟建設為中心,其它私有制經濟為輔)。因此,加強黨的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堅持實踐第一的觀點,反對教條主義、反對崇洋媚外思想,在當前顯得由其重要和緊迫。只有解決了指導思想問題,才能增強凝聚力和戰鬥力,團結、動員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第二,“沒有革命的理論,就不會有革命的運動。”革命理論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輕視理論、甚至否定理論的經驗主義同樣是錯誤的。毛澤東嚴厲地批評了經驗主義者,指出“他們尊重經驗而看輕理論,因而不能通觀客觀過程的全體,缺乏明確的方針,沒有遠大的前途,沾沾自喜於一得之功和一孔之見。這種人如果指導革命,就會引導革命走上碰壁的地步。”例如中國的全民教育和衞生體系被破壞的問題:實施教育產業化、醫療市場化政策,使我國的全民免費(低費)普及教育及全民衞生體系幾乎完全崩潰,這就是經驗主義者瞎搞的結果。改革方向使國立學校和醫院市場化,使私立學校和醫院貴族化,使窮人看不起病,窮人孩子上不起學。但是窮人孩子受教育的權利被漠視,竟要靠私人籌款和社會捐資(什麼“希望工程”),而原有的國有學校和醫院,竟變成了可以大賺其錢的市場。中國人民羣眾的這種權利卻正在被市場化進程所剝奪,通過高學費的壁壘,窮人的孩子世世代代將被拋棄!而人民得到醫療衞生救治的基本保障(公費、半公費醫療),也被從根本上破壞了,這樣的改革難道不是謊謬的嗎?毛澤東堅持這樣的觀點:“感覺只解決現象問題,理論才解決本質問題。”“理論若不和革命實踐聯繫起來,就會變成無對象的理論,同樣,實踐若不以革命理論為指導,就會變成盲目的實踐。”理論聯繫實際、理論對實踐具有反作用的原理,既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指導思想,也是黨的思想、政治、軍事、經濟工作的歷史經驗和基本原則。這要求我們要重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教育,發揮理論的指導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工作者不能就事論事,停留在低水平、淺層次,而要努力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把各項工作中的實踐問題提高到理論的高度來分析,不斷開創思想、政治、軍事、經濟工作的新局面。

第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判定認識或理論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觀上覺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觀上社會實踐的結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標準只能是社會的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也是檢驗思想、政治、軍事、經濟工作成功與否的唯一標準。一方面,思想、政治、軍事、經濟工作的理論、原則、方針、方法以及效果,都需要在實踐中予以檢驗,不能憑主觀想象,也不能侷限於原有結論;另一方面,不但“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實踐是不斷髮展變化的,真理又是相對與絕對的辯證統一,所以要隨着實踐的變化而發展真理。思想、政治、軍事、經濟工作,不能把馬克思主義當作教條,不能用理論去切割事實,而應該在實踐中不斷地驗證、修改、補充、完善計劃、方案,以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第四,堅持“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識路線。“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是認識的辯證發展過程。根據這一基本原理,在思想、政治、軍事、經濟工作中必須堅持“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識路線,不斷提高工作水平。毛澤東指出:“理性認識依賴於感性認識,感性認識有待於發展到理性認識”,“從感性認識而主觀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主觀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因此,思想、政治、軍事、經濟工作中工作者對其作用對象思想本質及其活動變化的瞭解,就不能停留在具體感性材料的把握上;對工作對象的認識,就不能滿足於經驗層次,而耍經過“思考”、“製作”,“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裏”,求得理性認識,總結規律性。對事物的正確認識正是在長期、細緻的實踐中,達到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環狀態。實踐已經證明當今中國所面臨的最大危險,並不是強敵外患,而是指導改革的整體思路出了問題。中國人不能老是被美國人和西方人提供的經濟改革模式所誘導。不能跟着美國人、英國人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給中國人設置和引導的路子走,那是一系列的圈套,走一步,陷一步!蘇聯社會的崩潰實踐已經證明這是一條死路!中國走和諧發展之路,是經過中國幾十年的發展,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總結中得出的社會發展的理論認識。

《實踐論》讀書心得

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言簡意賅,深入淺出,用生動的語言將實踐論的思想闡發的深刻透徹。

毛澤東同志在《實踐論—論認識和實踐的關係 知和行的關係》中用唯物辯證主義的觀點論述了認識的過程,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係。毛澤東同志在文中指出:“認識的過程,第一步,是開始接觸外界事情,屬於感覺的階段。第二步,是綜合感覺的材料加以整理和改造,屬於概念、判斷和推理的階段。只有感覺的材料十分豐富(不是零碎不全)和合於實際(不是錯覺),才能根據這樣的材料造出正確的概念和論理來。” 但是“認識運動至此還沒有完結。辯證唯物論的認識運動,如果只到理性認識為止,那末還只説到問題的一半。而且對於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説來,還只説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認為十分重要的問題,不在於懂得了客觀世界的規律性,因而能夠解釋世界,而在於拿了這種對於客觀規律性的認識去能動地改造世界。” 這裏,毛澤東同志強調了認識與實踐的辯證關係,指出通過認識運動,不但要了解客觀實踐的規律性,更重要的是要用這種認識能動地改造世界。也就是説,認識來源於實踐,我們要用認識來能動的作用於實踐。回顧中共成立以來,取得的重大成就,都是對這個理論的最好的實踐。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革命奪取政權。1939年12月,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文中指出,想要取得革命勝利“那就必須把落後的農村造成先進的鞏固的根據地,造成軍事上、政治上、經濟上、文化上的偉大革命陣地,藉以反對利用城市進攻農村區域的兇惡敵人,藉以在長期戰鬥中逐步地爭取革命的全部勝利。”毛澤東同志是通過對當時中國革命環境分析,通過對敵我力量對比,對中國革命形勢得出正確的認識,並提出了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理論,以這個理論指導中國的革命實踐,最終取得了革命的勝利。這就是《實踐論》中所討論的知與行關係在革命時期的實踐。正如毛澤東同志在文章中對於戰爭的論述“戰爭的領導者,如果他們是一些沒有戰爭經驗的人,對於一個具體的戰爭(例如我們過去十年的土地革命戰爭)的深刻的指導規律,在開始階段是不瞭解的。他們在開始階段只是身歷了許多作戰的經驗,而且敗仗是打得很多的。然而由於這些經驗(勝仗,特別是敗仗的經驗),使他們能夠理解貫串整個戰爭的內部的東西,即那個具體戰爭的規律性,懂得了戰略和戰術,因而能夠有把握地去指導戰爭。”

新中國成立後,隨着社會主要矛盾的轉變,黨和國家領導人正確的認識了國內的主要矛盾,果斷地提出了新時期的工作重點--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與國內生產力相對落後的矛盾,黨和國家領導人從實際出發,從當時國內的主要矛盾出發,對於當時的形勢得出正確的判斷,形成重要的認識。尤其是在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改革開放的決定,該決定是充分分析我國當時的主要矛盾,從國際國內的實際形勢出發,得出了正確的認識,並且用這個認識指導了我國社會主義的實踐。縱觀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到現在中國社會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生活水平的穩步提高,社會,經濟,文化各方面所取得成就都舉世矚目。“東方巨龍甦醒”,世界也在驚呼中國的鉅變。對世界的正確的認識,指導了實踐,這就是《實踐論》中提到的,認識運動不但能夠認識到世界的客觀規律,而且人們運用主觀能動性,利用世界的客觀規律性,改造世界。黨和國家領導人正是堅定不移地以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因此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實踐論》的指導意義得到了有力的證明!

隨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推進,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黨和國家領導人居安思危,從實際出發,遵循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在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不斷深化認識,對於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進行了嚴肅而又深刻的思考,以xx同志為核心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基於中國的國情,對於如何建設黨,建設怎麼樣的黨,提出了“三個代表”的偉大思想,指出中國共產要始終代表着中國先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着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着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所處的社會歷史環境在改變,認識必須根據當下的實際不斷深化,不能夠停滯不前,認識是一個過程,是一個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程,更是一個從實踐中來,在實踐中接受檢驗,並用正確的認識指導實踐的不斷的反覆的過程。對於世界正確的認識,對於世界客觀規律性的揭示,得出的重要的理論成果又指導着實踐。“三個代表”思想就能是黨的領導人正確總結歷史規律,結合我國當前實際,得出的重要的理論,“三個代表”思想是黨和國家領導人深刻認識歷史規律的思想結晶,xx同志指出:我們黨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羣眾的根本利益的,所以全黨同志的一切工作都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都是為了實現好、發展好和維護好人民的利益,任何脱離羣眾、任何違反羣眾意願和危害羣眾利益的行為,都是不允許的。“三個代表”思想將深刻把握了事物的本質,並總結了客觀規律。在“三個代表”思想的指導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在黨的領導下,必將結出累累碩果。

在正確的認識的指導下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而對於社會主義的認識並沒有完成,《實踐論》中指出認識是一個反覆不斷深化的過程。社會主義的實踐取得了成就,同時也存在着一些問題。在中共xx大上,中共全黨的普遍共識是,“當前,中國社會總體上是和諧的,但也存在不少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保持清醒頭腦,深刻認識中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科學分析影響社會和諧的矛盾和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更加積極主動地正視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和諧因素,是實現中國長遠發展目標的重要保證。” 能夠突破對於已取得成就的滿足,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看待我國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就是深化認識的一個表現。中共xx大提出了本世紀頭20xx年中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社會更加和諧”是其中一個重要內容。中共xx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把和諧社會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此後,xx等中共領導人多次就構建和諧社會問題進行調研,並作出重要闡述。和諧社會是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和諧,是經濟,社會,文化的和諧,是經濟建設成果與環境資源的和諧,和諧社會的理論對於指導我國的社會主義實踐有着深遠的意義。從歷史上看,我國的文化就強調天人合一,從現實看,和諧是社會主義實踐所追求的,也是當下最適合的發展模式。 構建和諧社會理論是符合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讓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能夠不斷的取得成就,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這樣的理論作為指導。構建和諧社會理論,是一個綜合的理論體系,涉及到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方面,這樣的認識,必將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不斷的前進。

學習毛澤東同志的《實踐論》,讓我受益匪淺。實踐論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新發展,是辯證唯物主義的理論結晶。“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證實真理和發展真理。從感性認識而能動地發展到理性認識,又從理性認識而能動地指導革命實踐,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 以毛澤東同志在《實踐論》中的精闢概括自勉!

標籤: 實踐論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dushu/dp6096.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