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專題 >熱點專題 >

規則演講稿(通用17篇)

規則演講稿(通用17篇)

規則演講稿 篇1

三年級剛開學的時候,逯老師就教我們誦讀《弟子規》。剛開始,我只是跟老師讀,回家給家長背。但是慢慢地,我發現《弟子規》裏藴含着許多發人深省的道理,其中“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讓我感受最深。

規則演講稿(通用17篇)

記得有一次,我外出找同學玩沒有告訴爸爸、媽媽,回家後被他們狠狠批評了一頓。當時我心裏很難受,心想:“不就是晚點回家嘛,用得着這麼兇嗎?”學了《弟子規》後,我明白那樣想是不對的,爸爸、媽媽是怕我出事才這樣的。同學們,多讀點有意義、有價值的書,做個聽話的孩子,不要讓父母為我們操心。

逯衞芳老師點評: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影響深遠,是教育下一代的瑰寶。我們的小作者已經從這些寶貴的經典中得到了收穫。不要猶豫了,趕快去領略我們中華經典之美吧!

規則演講稿 篇2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今天,老師教我們讀《弟子規》,老師主要講了《弟子規》中“入則孝”這部分的內容。講的是我們應該怎麼做一個孝順有禮貌的好孩子,我們讀的很快,讀完後,蔣老師問了我們很多問題:有沒有幫助爸爸媽媽做家務?有沒有和爸爸媽媽吵架?在家和妹妹有沒有搶玩具?在學校有沒有和同學打架?坐公交車有沒有給老爺爺老奶奶讓座?見到老師有沒有向老師問好?老師問我們平時是不是都是這麼做的。這時,我慚愧地低下了頭。我想到了昨天媽媽在檢查作業作業時,我有一個拼音寫錯了,媽媽向我指出了錯誤,可是我卻很不高興,還生氣,一晚上沒有理媽媽。

今天讀了《弟子規》,我才知道我這樣做是不對的,古時候的小朋友都知道“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我卻沒有做到。媽媽向我指出錯誤是為了幫助我改正,我怎麼還可以發脾氣呢,今天回家我一定要向媽媽道歉,向媽媽説對不起。

以後我要象《弟子規》裏寫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為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讀到這裏我想到到了自己,平時都沒有做到,媽媽叫我做事情總是拖拖拉拉,不能及時的去做,還有做錯事情的時候媽媽批評教育時,也不虛心去聽。

上面這些我都沒有做到,以後還要多學習怎樣做一個孝順父母,團結同學,珍惜時間,誠實守信,認真學習的好孩子!

規則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踐行弟子規》。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讓我感到十分慚愧。記得有一次,媽媽在染頭,不小心染膏進眼睛裏了,喊我幫忙。我卻只顧玩電腦,很久才慢吞吞地應答。害得媽媽的眼睛得了眼病,打了好多天的點滴。現在想起來,我實在是太不應該了。要知道,媽媽頭上那一絲絲銀髮是因我而生的。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做哥哥的要愛護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哥哥。兄弟之間能夠和睦相處,對父母的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知道了這些以後,每次我有好吃的和好玩的東西,我都會惦記給我的小表弟留一部分的,從不一個人享用。家裏人都我誇我是個懂事的好孩子,媽媽也一直以我為榮。在和表弟相處的時候,我還學會了寬容別人,學會了體諒父母。

“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清晨要早起,晚上要遲睡。人的一生很短暫,轉眼間從少年就到了老年,所以每個人都要珍惜此時的寶貴時光。我們所知道的魯迅先生,一生都在與時間賽跑。他在課桌上刻的“早”字至今還印在我的腦海中。地球上最偉大的發明家愛迪生經常對助手説:“人生太短暫了,要多想辦法,要用極少的時間辦更多的事情。”“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這就是我的座右銘,所以我會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做一個和時間賽跑的人。

“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業無變。”出門要告訴父母一聲,回來要通報一聲,以免父母掛念。平時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選定的職業或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輕易改變。以前我去哪裏玩,都不告訴父母,回來的時候也不聲不響的。自從我知道了這句話後,決心改掉這個壞毛病,做一個讓父母放心的好孩子。

還有一件事對我的觸動也很大。和我一起學琴的鄰居家的姐姐一開始對彈琴十分喜愛,而且她在音樂方面很有天賦。一個曲子幾天就能練完,有些曲子都不用老師指導,她就能自學彈下來,琴班老師非常喜歡她。可是在她媽媽給她買了一台價格不菲的電子琴之後,她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再也沒有往日那股學琴熱情了,再後來她就乾脆放棄了,無論老師家長怎樣規勸,就是打動不了她的心思,老師也為她感到惋惜。我想:我一定要按照《弟子規》的要求去做,向着自己的目標前進,決不輕易放棄!

“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對於食物,不要挑食,也不要偏食,偏食會營養不良。吃東西要適可而止,不要過量,過量會損傷脾胃。我有一個姐姐,她吃飯十分挑食,這個不吃,那個不吃,倒是天天小零食離不開她的嘴。每天不是吃可樂雞翅,就是吃方便麪或西紅柿。從來沒見她吃過一口青菜。一到冬天,感冒發燒天天伴她左右,身體也十分虛弱。雖然她是我的姐姐,比我大一歲,但是每當我們兩個人走在街上,大家都認為我是姐姐,她是妹妹。因為我個子比她高,身體比她結實。我一定要把《弟子規》這本書推薦給姐姐看,讓她和我一起健康成長。

我們班同學趁中午吃午飯時,總喜歡三個一羣,五個一夥的結伴去買零食吃。尤其張悦同學特別喜歡吃油炸串,天天買炸串吃,常常吃得肚子溜溜圓,直打嗝。那天中午,我們又在有説有笑地吃飯。突然,只見張悦臉色蒼白,眉頭緊鎖,捂着肚子,還不時發出呻吟聲。同學們見狀,趕緊問她怎麼了。她結結巴巴地説:“我我肚子疼,哎呦哎呦。”幸虧老師及時把她送到醫院。醫生説她得的是急性胃腸炎,主要就是因為吃東西沒有節制,胃受不了,才得了這種病。為此張悦同學休息了半個多月,耽誤了很多課程。我們同學個個引以為戒,再也不敢暴飲暴食了。

對照《弟子規》,我每讀一句都能找出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啊!《弟子規》真是我的良師益友,和它朝夕相處,我就會成為一個既懂事又快樂的好孩子。

規則演講稿 篇4

上二年級的時候,老師帶領我們學習《弟子規》,在朗朗上口的韻文中,我懂得了許多深刻的道理。

入則孝

“孝”是什麼?媽媽總對我説,要做一個孝順的孩子,我也振振有詞地説:“我是孝順的孩子,有什麼好吃的東西我都留給爸爸媽媽吃……”可是學了《弟子規》“入則孝”篇,我才知道自己做得遠遠不夠。

比照“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來説,我做得真的是差遠了。以前,我總是不聽媽媽的話,媽媽吩咐我做事的時候,我總是嘴上説着:“嗯,來了來了。”身子卻紋絲不動,為這經常把媽媽急得不得了,可是我卻總改不了。還記得那個早晨,媽媽喊我起牀,我賴在牀上就是不起來,媽媽生氣地對我説:“兩分鐘後我再過來,如果你不起的話,我就把手伸進你的被窩!”兩分鐘後媽媽進來了,見我坐了起來,就走了。可是媽媽一走,我就倒頭又睡,直到爸爸又來叫我:“錚錚,快七點了,你還上學嗎?”我這才急忙起牀。自從學了這句話,我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就像變了個人似的,媽媽一叫我,我都是馬上答應,跑去看看媽媽有什麼吩咐。另外,我還跟媽媽立下軍令狀:每天早晨六點半準時起牀。男子漢説到做到,媽媽再沒為起牀的事和我着急。

“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做有誠信的人,答應別人的事,就應該努力做到。學這句的時候,讓我想到了借書的那件事。

我和對門的澤澤都很愛看書,我們經常互相借對方的書看,澤澤總是在規定的時間內還書,可是我,比起她來就差遠了。剛放寒假的時候,我借了澤澤一本《腦筋急轉彎》,答應一星期還她,可是回到家因為媽媽又給我買了別的書,我就把這本書忘在了腦後。一個寒假過去了,我忽然想起了這件事,可是,我連這本書的影子都沒見着,我把家都翻遍了,還是一無所獲。我問媽媽見沒見到這本書,媽媽一聽就火了,批評我不講信用,我心裏後悔極了。後來媽媽和我一起找,終於在我的牀縫裏找到了那本書,還給了澤澤。

……

從《弟子規》中,我懂得了很多很多,孝敬父母,尊老愛幼,謙虛謹慎,珍惜時間……我將謹記《弟子規》,讓它指導我的思想和行動。

規則演講稿 篇5

“凡是人,皆須愛。”

動物也是有父母的,他們也是有感情的,人類為了讓桌子上的肉更多,就給雞呀,豬呀,鴨子呀等等動物打激素,原本要張7年的雞僅僅只用短短的6個星期就可以上市。

還有的廠家,為了不讓這些雞打鬥,怕把皮毛啄破了,少長了肉。他們就把雞的嘴,腳截掉。它們生活的地方只有一個打開的作業本那麼大,連轉身這個簡單的動作也做不到,有時一隻雞要踩到同伴的身上度過一生。

……

總而言之,吃肉不如吃素,我慢慢地也喜歡上了素食。

《弟子規》是孔聖人説的一句話改編的,學習《弟子規》是做人的基本條件,學習《弟子規》可以在人生中走出很重要的一步棋。總之,學習《弟子規》我受益非淺。

規則演講稿 篇6

談到珍愛生命的時候,我們總不會忘記強調,是我們的父母給了我們可貴的生命。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卻總是忘了賦予我們生命,無私哺育我們成長的父母,是他們給了我們愛與關心,是因為他們的悉心照顧,我們才能夠在一個優異的環境下茁壯長大。

這些天不知怎麼的我把書房裏的《弟子規》拿來翻了翻。當我看到“入則孝”的時候,我心裏湧起了陣陣好奇與疑惑。“入則孝”説的是回到家就要孝順父母嗎?我好奇地查了查資料,果然就是這個意思。在孔夫子那個年代就開始講究孝道,對於受到父母的愛越來越濃的我們怎麼能夠不去做一些孝順父母的事了。

生命誠可貴,而這可貴的生命是誰給與我們的呢?這一切都是父母給與我們的。他們不但給了我們生命,還把我們養育成人。那我們是不是應該感謝父母呢?是的。一個聲音肯定的回答説。那我們應該怎樣去感恩父母呢?按照《弟子規》的要求去做吧。

"冬則温 ,夏則凊; 晨則省,昏則定; 出必告,反必面 ;居有常 ,業無變"。意思就是冬天要讓父母親穿的暖和,夏天要讓父母涼爽。早上要問安,晚上要向父母親請安 。出門先告訴父母要到哪裏去,讓他們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事業不隨便改變。同學們你做到了嗎?

《弟子規》使我懂得了要在日常生活中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做一個有孝心的孩子。其次,還要在日常生活中語言要文明,不亂罵人,做事要講信用,説到做到。和別人相處時要平等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這些事都是每日不可不做的。

學習《弟子規》,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説,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它告訴我們做人首先要尊敬、孝敬父母,是父母生育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弟子規》裏有這樣的一句話“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都要盡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不能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不孝敬,又怎麼能去愛別人呢?

一個人要孝順父母,烏鴉尚知反哺,作為人更應該對養育自己的父母加以報答。一個人如果不孝順父母,不熱愛自己的家人,長大以後就談不上熱愛故鄉,熱愛祖國了。所以“守孝悌”是做人的根本。結合我的生活,我發覺有很多地方我做的不夠,當媽媽爸爸批評我的時候,有時我明知道不對也要反駁;當我情緒不好的時候,有時我會對他們大喊大叫,不能做到“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通過了解此句的真正含義,我明白這是對父母的不尊不敬。

俗話説: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父母不孝順、和兄弟姐妹朋友不和睦,那麼他的孩子都會看在眼裏,有一天他的孩子還會去學習,自己的行為不光會影響自己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記得有一則小笑話是説,有個老人年紀大了,雙手經常哆嗦,他的兒子兒媳嫌棄他,有一次吃飯的時候,老人打破了一個碗,老人的兒子兒媳非常生氣,對着老人發了一頓火,從此之後,讓老人用木碗吃飯。有一天,這對夫婦發現自己的兒子在玩木頭,就問兒子在幹什麼,兒子説在給他們做碗呢,等到他們老的時候給他們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孩子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身教。

規則演講稿 篇7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國學經典弟子規》。

《弟子規》這本書是少兒誦讀經典之一,是古代聖賢的智慧結晶,它以無盡的思想光輝指引人們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前進,是教育子弟養成忠厚家風的最佳讀物。若能認真地閲讀《弟子規》,真正瞭解《弟子規》中的含義,它將會使你受益非淺。以下是我閲讀此書後的點滴體會。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須在幼小的時候開始培養。《弟子規》中要求我們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禮、仁、忠等。在做到這些後,它又教了我們一些學習方法,不但要認真學,還要實踐,這樣才能真正地讀好書,成為有用之才。我讀完《弟子規》後,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確實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現在想起自己的過去,雖然沒有做過對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對他們也沒有盡過多少孝心,反而他們對我千衣百順,照顧到家,我想得到的東西,想方設法地滿足我。父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覺得應該的,有時,父母過於關心自己,哆嗦了幾句,反而責罵他們,討厭他們,那多不應該啊!我的兄弟姊妹較多,經常不顧及父母的感受,因為一些小問題而爭執,在一旁的父母看見了,多難過呀。現在自己既為人子女,又為人父母,該做些什麼呢?

一方面,作為子女,應按《弟子規》所講的“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最起碼做到這些,才能對得住苦養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為孩子的母親,應正確引導子女誦讀《弟子規》,讓他們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諦,潛移默化,從小養成良好的品行,為日後健康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這也是作為父母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對書中提到的“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意。”這幾句話,感觸最深,亦是受益非淺的。因為這幾點也是我在學習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時領導佈置做的工作,總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後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馬馬虎虎的。有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但沒有記錄下來,深入研究或查閲資料,而且也沒有虛心向別人請教,含糊了事。這兩種錯誤都是我經常犯的,這樣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領導批評。在讀過了《弟子規》後,我終於明白了我的缺點所在,若今後能按照它上面所説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會更上一層樓。

我想,一個人活着就要講點道德,有點品位,這才贏得別人的賞識。而《弟子規》中所講的道理,正是教人倫理綱常的最基本的常識。今後,我還會深入內心地反覆讀誦《弟子規》,從中學會做人處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這樣既可打造健康、和諧社會,也可提升自己的修養,何樂而不為?

規則演講稿 篇8

有這樣一本書,也許我們都不為知曉;有這樣幾句話,或許我們都不曾聽過。我們從時代的視線中模糊的看到了《弟子規》這三個醒目的大字,我們在耳邊又隱隱約約聽到“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這樣朗朗上口的古文。

作為21世紀的我們,問問自己:弟子規是什麼?作為90後的我們,問問自己:弟子規要告訴我們什麼?作為時代主流的我們,問問自己:弟子規的精神內涵是什麼?

伸出自己的手輕輕的放在胸口的位置,靜靜地想起了記憶中的那些事。

“謝謝你做的一切,雙手稱起我們的家,總是竭盡所有把的給我”如果沒有你的賦予,也許這個世界就沒有我的身影;如果沒有你17年的辛勤撫養,也許就沒有今天懂得人生的我在這裏;如果沒有你日日夜夜在外奔波勞累,也許就沒有今天我們幸福的家。曾幾何時,你的教導被我叛逆的心打垮;你的關心我只會認為是多餘的;你的付出我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不經意間的時候,我看到了你腦後長出了大把大把的白髮,看到了你額上一折又一折的皺紋,看到了你失去了年輕人的活力。我的父親,是你用辛勞換取我茁壯的長大。是《弟子規》孝的精髓喚醒了我,我應該用實際行動去温暖你曾經給我幸福的生活;我應該用自己的努力學習來給你的付出一份快樂;我應該用“孝”的心聲去過精彩的每一天。

“你點燃自己,照亮了別人”還曾記得,你在高高的三尺講台上傳給我們知識;還曾記得,你在深夜的燈光下為我們批閲作業;還曾記得,你是我們的摯友跟我們分享着生活的酸甜苦辣。多少次,我視您的真誠教誨為囉嗦;我視您的嚴厲管教為束縛;我視您的細心呵護為草芥。是《弟子規》的聲音喚醒了我,我會刻苦學習,為您增光添彩;我會好好聽您的諄諄教誨,好好做一名優秀的學生;我會在深夜時送上我真摯的問候,我可愛的老師。

“朋友不曾孤單過,一生朋友你會懂”內心中仍會記得,在我遇到困難的時候,你伸出手不惜一切代價幫助我;在我哭泣的時候,你為我擦乾淚水,尋找快樂。可曾今,因為一件小事我對你大吼大叫;因為對你的不理解,也怨過你,甚至恨過你;你卻一如既往,默不作聲的關心我,照顧我。《弟子規》再次喚醒了我,在你需要我的時候,我應該用我的真心回報你;在你傷心的時候,我也應該拿出我的快樂驅散你的傷心難過。謝謝你,在我的人生舞台華麗登場,我的朋友。

就讓我們感悟《弟子規》的一言一語,那麼我們的生活將充滿快樂;就讓《弟子規》的精髓深入我們的內心,那麼我們就會乘着時代的歲月,幸福的向着未來出發。

規則演講稿 篇9

小時候,媽媽教我背《弟子規》,那時候的我就像順口溜那樣一下子就背出來了,但裏面的意思,我卻不懂。上國小了,老師教我們背《弟子規》,還耐心的給我們講意思,那時的我,似懂非懂。上六年級了,我自己鑽研《弟子規》,這時的我,不僅背得熟,還懂得了許許多多做人的道理。

《弟子規》,是人類經過幾千年的流傳,眾所認的“最有價值的書”,它們是人類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結晶,是一些光輝的、就有永恆價值的精品。書可以讓我們陶製性情,涵養氣質,培養人格智能有着;替移默化的作用。

《弟子規》這本書讓我從一個無知的兒童,變得知道尊敬長輩,老師,關愛小朋友……

《弟子規》裏面的每一句話都使我受益匪淺。而感受最善的則是出則悌這一篇章。其中“兄道友,弟道恭,”給我的感受最深。原來,我經常和弟弟搶電視,搶零食,搶玩具,經常鬧得不可開交。而讀了《弟子規》後,我就做什麼事都讓着弟弟,而弟弟也對我十分尊重。

記得有一次,我正津津有味地看我最喜歡看的電視劇時,而偏偏在這個時候,弟弟又哭又鬧的説他要看動畫片,我不想給他,為什麼都要讓着他呢?可轉念一想,《弟子規》裏面謙讓比自己小的孩子,於是,我説:“給,你看吧!”弟弟興高采烈地拿着遙控器,臉上突然從陰轉晴了。還巴結的説:“姐姐真好,姐姐真好!”我心想:原來謙讓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而“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幼者後”這句話,讓我得到了家人們的誇獎和讚賞,也讓我養成了尊老愛幼的好習慣。原來我不管是吃飯還是做別的事,只想着自己,可看了《弟子規》後,我在做各種事的時候,都讓這長輩,和小輩,它們都誇我懂事了,長大了,成為了一個懂得關心別人、為別人着想的大女孩兒了。

高爾基説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弟子規》這本書正是證實了這句話。讓人類的品性在道德中昇華,讓生命變得更具有價值!

規則演講稿 篇10

《弟子規》想必大家都讀過,看過甚至背誦過,因為《弟子規》這本書是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最基本的啟蒙讀物。從兒童的安全,衞生,禮儀方面,又到道德素質,精神修養,,學習方法等方面,都為我們進行了無微不至的講解,所以《弟子規》就是我愛不釋手的經典作品,從讀得朗朗上口,到背誦得滾瓜爛熟,每一遍都使我有了新的發現與收穫。

例如從“父母呼,應勿緩;”到“父母責,須順承”的意思:父母在叫你的時候,你要趕緊答應,不可遲緩不答;父母有事情命令你,要叫你去做,你就要馬上去做,不要懶惰拖沓;父母在教育你的時候,你要恭恭敬敬地聆聽;父母在責備你的時候,你也要耐心地接受。這一小節對我的啟發很大。

以前,爸爸媽媽喊我的時候,我總會慢吞吞地答應一下,有什麼事需要我,我的行動也不夠迅速。自從讀了《弟子規》中的這一節,我做事不再慢吞吞,而是用自己的全力,以最快的速度去完成,以前,家長教育批評我時,我都不能虛心接受,有時還會反駁,和他們吵鬧上一兩句,現在這種事再也不會發生了,會耐心地接受。更會把孝放在第一位,百善孝為先。還要懂禮貌,聽自己父母的話。不惹他們傷心,生氣。懂得做人,從小時候就養成一個懂規矩,守規矩的好習慣。並嚴格要求自己,一言一行都要按照《弟子規》上面所説的去做。

這都是我從《弟子規》中學到的。當然該學的還遠遠不止這些,我要繼續誦讀經典,學習經典。

《弟子規》無愧成為我最喜歡經典作品。

規則演講稿 篇11

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大家好!

我的演講主題是:學“弟子規”歷行前人教誨

第一次聽到“弟子規”是在電視劇裏的一段童音朗誦,“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文格像三字經,覺得好奇,上網一看才知道“弟子規”是儒家文化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本,我卻不知,感覺慚愧,便認真拜讀了全文,頗有啟發。“弟子規”教我們學會感恩、睦鄰、謹行、誠信、泛愛眾而親仁。對古人的教誨學習、力行的越徹底,就越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進而改變一個家庭、一個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的發展。

“入則孝”,一個人知孝道、會感恩,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就可以温暖許多人。自幼受到父母的寵愛,力盡孝道,是我們的本份,我們更是企業的一員,是企業給了我們放飛理想的空間、充實的生活,清晨,推開窗户,放眼綠綠的禾苗,藍藍的天,欲滴的露珠,還有哪厚重的國網公司形象牌,我們感恩上天給我們幸運,使我們在歡快和自豪中度過了美好的一天又一天。入夜,夜幕中的天空繁星點點,街道村莊萬盞燈火,我輕點鼠標,描畫着一天的成就,享受着夜的温馨與寧靜,我們充滿了感恩,感謝企業、感謝領導給我們提供了一個施展的舞台,想着明天要做點什麼,應該做點什麼來回報。

“出則弟”讓我學會謙恭、知規矩和睦鄰。企業是一個大家庭,家有眾多父母和兄妹,在不同的崗位上努力工作着,為我們的家添磚加瓦,創造着財富,我們沒有理由不互相[本文來自]尊重、謙恭有禮、團結合作,更不應該斤斤計較、相生怨恨。同行的路也許坎坷,讓我們看到互相攙扶的身影,同行的路也許會有失敗,我們才能體會到一句鼓勵的真誠,同行的路也許終有不幸,看到你的身影我才更懂得珍惜幸福,正因為有了你我在一起,我才心生了依靠和踏實。

播下一種思想,收穫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學習“弟子規”是在耕耘們的思想,規範我們的行為,促使我們養成一種好的習慣。要“謹”行、從“信”,特別是我們營銷窗口人員更要在行為舉止上“衣貴潔、步從容、立端正”,在工作中“事勿忙、勿畏難、勿輕略”,在待人接物中“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要即知即行,使處事更有效率,待人更為和諧。從“謹”做事,從“信”做人。從我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哪一天起,我總感到一種飽滿的情緒,那是一份激情,更是一種責任,這份責任便是我對企業的承諾,不管多難多重,我都要負責守信到底。古人云:“經營之道在於誠,贏利之道在於信”,誠實守信也是我們企業搏擊市場賴以生存的前提。企業只是一個概念,它必須由我們這些員工來充實、堅守、和體現,我們要共同承擔起這份責任,使企業形象更為光輝和偉大。

泛愛眾而親仁,我們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企業,多年來為無數人們帶來光明和便利,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動力基礎,它的光輝歷史永載史冊。同時我們的家庭也面臨不少矛盾和問題:成員來源複雜、新老觀念時有碰撞、不公現象還很普遍等等。這些問題短時間還難於解決,這就更需要我們大家處處體現出“泛愛眾”的高尚品德,不要因為父老兄妹中的先天不足就厭惡、嫌棄,也讓我們鄙夷哪些阿諛奉承的行為,“親仁”而避小人,人人爭做“泛愛眾”的君子,放下滔滔私心,關懷大眾,仁厚待人。

讀罷這千餘字的文章,感慨萬千,仔細想來,這和分局先後開展的各類讀書學習活動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人生觀、價值觀,繼而在工作中把持應有的道德情操,關注細節,完美覆命。“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我們要學到“弟子規”的精髓,併力行,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努力工作,回報企業,為電力事業的發展,為國家的繁榮富強多做貢獻。

謝謝大家!

規則演講稿 篇12

《弟子規》,它是中國舊時的蒙學課本,相傳是清朝李毓秀所着。它主要記載了聖人對學生的訓示。讓我們體會先人智慧的同時,不僅可以瞭解古文化知識,還教育我們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禮貌待人、如何為人處事……學習《弟子規》,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説,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它從人之根本出發,教育我們要從這幾個方面對自身進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説做人首先要心中有愛,要孝敬父母。一個人如果連對他有養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話,那麼他就喪失了做人的根本,對長輩、對領導、對老師、對兄長、對朋友就更談不上發自內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難得到認同。

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意思是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和,要時常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以上這些事是學習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還有餘遐,還要學習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識充實自己。這是教育我們如何待人處事、如何學習,要經常學習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缺點,從各個方面來約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質和修養。

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你都要盡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希望我們每位人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從我們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做起,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

規則演講稿 篇1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晚上好,我是來自模具101班的黃升思,下面我演講的題目是;學習《弟子規》,感受傳統文化經典。

我喜歡讀《弟子規》弟子規,顧名思義,就是學生的規範。它是中華民族幾百年來的禮儀精髓,是文明的靈魂,是學生文化的瑰寶。學《弟子規》做文明人。

在學習《弟子規》的過程中,使我受益非淺。《弟子規》增長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靈。面對它我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中國是具有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知恩圖報,尊老愛幼,待人誠懇這些優良的傳統從古至今都為人所熟知,家喻户曉;翻開《弟子規》一讀,就彷彿置身於文明的氛圍當中,置身於做人的倫理大道當中。

俗話説;百善孝為先。行孝是為人子女的本分,但我們往往注重以大行而實孝,卻不曾注重細小。而《弟子規》恰恰就告訴我們行孝必須從細小入手,要做到孝心常在,而非一時之念想。古人云: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只有心存感恩之心,才能完善自己,感動別人。

在古代《弟子規》是做人的準則,在當代仍然影響着更多的人,他教育我們如何做人處事。人生中重要的不是生命的表象,而是生命的本質。人生百態,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真正的自我歸宿,才是照耀心靈永恆的陽光!

學習了《弟子規》,被它所藴藏的深厚內涵而打動,此時我才明白中華民族綿延數千年的真正原因;因為我們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藴!有着優良的文化傳統!造就了一代代優秀的中華兒女。

《弟子規》是根據《三字經》編寫的。其中的禮儀規範是做人的根本。就像大樹,只有根扎得牢,樹才會長得茂盛。做人,也是一樣,只有將最基本的道德建立起來,一個擁有謙虛恭敬仁慈博愛的心的人,才會在今後的生活、工作中立於不敗之地。學習的過程就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影響則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就像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應該是很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那就需要一定的時間了。學習了《弟子規》,就是要把聖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誦讀並牢記《弟子規》吧!我深信,學習《弟子規》,不僅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説,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會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會變成美好的人間!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

規則演講稿 篇14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弟子規》是古人留給我們最好的禮物,它是我們生活的典範,讓我看了深有體會。

這本書是根據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

它告訴我們許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謹慎。

看見別人有了進步,就要虛心向他學習,在和大眾交往時,要平等仁慈……

孔子用簡簡單單的1080個字描繪出了人生中的131件事,每件事都意味着一個人生哲理。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是啊,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整天為我們早出晚歸,不分日夜的奔波着,父母到了家裏一定是累了,我們為父母幹一些不值得一提的家務活,是應該的。

我們應該盡心盡力的去為父母“服務”,因為爸爸媽媽給予我們不求回報的愛,我們這輩子必定還不完!

“百善孝為先。

星期六晚上,我做完作業後,覺得沒事,就想幫勞累了一天的媽媽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的事。

我走進屋子裏,看到媽媽的毛巾髒了,我連忙拿起它向水池走去。

我先打了一盤乾淨的水,再加上一些開水,照媽媽洗衣服的樣子,把毛巾放在水裏浸泡幾分鐘,再在水裏倒上一點洗衣粉,用手使勁的搓,水裏立即起了許多小泡泡。

我搓了幾遍,又用清水洗了幾遍,然後才晾在衣架上。

我心裏非常高興。

父母教,須敬聽。

父母責,須敬承。”在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犯錯誤的時候,而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錯事的時候,總是要被媽媽説一通。

當然,我那不爭氣的淚珠,也隨之在眼角流落下來,看在我表面上不敢反抗,可心裏早已生出了許多不滿於埋怨。

可是在讀完《弟子規》後,我知道了媽媽都是為我好,為了我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

正如大人們整天總嘮叨的,我們就像一個小樹,不為它修枝剪葉,總也長不成一棵正直的參天大樹。

弟子規所講述的每一個道理,都給我帶來了啟示。

今後,我一定要將古人的教誨記在心裏,擁有“孝、悌、謹、信、愛、仁”這些好品德,做一個有禮貌的國小生。

規則演講稿 篇1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説到 《弟子規》 我想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幾句,可誰能把 《弟子規》 用到生活中去呢?我想沒有幾個人能。(包括我在內)但是,在這個暑假,我到 《弟子規》 生活營以後,我發現我自己改變了不少,就説幾件最簡單的事情吧!

事件一:我要做一個聽爸媽話的好孩子。

《弟子規 》 入則孝中講了這樣一組話:“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以前,我坐在電腦跟前,媽媽叫我去吃飯,我每次都會説:“等一會兒,馬上就好。” 結果呢,不是馬上1個小時,就是半個小時,每一次都得讓爸媽等着我。

而現在,媽媽一叫我吃飯,我就會立馬丟下手中的活,不管是在看電視,還是在玩電腦我都會按長輩説的去做。

國小生國旗下弟子規演講稿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説到 《弟子規》 我想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幾句,可誰能把 《弟子規》 用到生活中去呢?我想沒有幾個人能。(包括我在內)但是,在這個暑假,我到 《弟子規》 生活營以後,我發現我自己改變了不少,就説幾件最簡單的事情吧!

事件一:我要做一個聽爸媽話的好孩子。

《弟子規 》 入則孝中講了這樣一組話:“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

以前,我坐在電腦跟前,媽媽叫我去吃飯,我每次都會説:“等一會兒,馬上就好。” 結果呢,不是馬上1個小時,就是半個小時,每一次都得讓爸媽等着我。

而現在,媽媽一叫我吃飯,我就會立馬丟下手中的活,不管是在看電視,還是在玩電腦我都會按長輩説的去做。

規則演講稿 篇16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自從學校發了《弟子規》,暑假裏我幾乎每天讀、背。對照《弟子規》所寫的,我反思反思自己,有些做到了,有些做的不夠好。

在《弟子規》總敍裏告訴我們首先要孝順爸爸媽媽和長輩;其次,要謹慎、誠信、守信用,泛愛眾人,再和有德的人親近。這些我都有做到,外婆生病了,外公要照顧外婆,我們又不跟他們住在一起,所以從我會打電話開始,我幾乎每天都會打電話問候他們,和他們説説學校裏的有趣事,因為外公外婆兩人會很寂寞,我每天向他們彙報彙報,他們都很開心,外婆的病也會好得!在家裏,有什麼好吃得,我都會和爸爸媽媽分享;有新同學轉到我們班來了,媽媽鼓勵我要主動關心新同學,多和他一起玩,我都有做。

在“入則孝”這一篇裏告訴我們:父母呼叫我們的時候要馬上回答,不能不回答或回答很遲鈍。父母命令我們去幹什麼,我們就要馬上去做。父母教育我們時,我們必須要尊敬地聽。父母批評我們時,必須要仔細聽,要順承。

《弟子規》是四句為一小節,有些我讀了不懂,爸爸幫我找來複旦大學教授錢文忠講的《弟子規》,其中有一個故事,我在他講的《三字經》裏也聽到過,就是“香九齡能温席”。黃香九歲時就能在大冬天先把被子捂熱,等着勞動了一天的爸爸回來後睡覺能暖和些。這個故事讓我感動,他告訴我們要愛自己的父母,體貼父母,這個我還沒有做好。

規則演講稿 篇17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福建省柘榮縣城關國小的。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讀弟子規,做文明人》。

我記得有這樣一段話:“播下思想的種子,便收穫文字;播下文字的種子,便收穫行為;播下行為的種子,便收穫習慣;播下習慣的種子,便收穫人格;播下人格的種子,便收穫命運。”我覺得《弟子規》就是一部播撒種子的中華典籍,一部中華禮儀美德的範本。

《弟子規》,顧名思義,這是作為學生的規範。它是中國古代聖賢的良言,是中華民族幾百年來的精髓。它原名《訓蒙文》,是清朝康熙年間的秀才李毓秀所做,它用最簡短的文字,把一個人如何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立身處事、待人接物、修身治學等進行了概括和揭示。有句話叫“細節決定成敗”,而《弟子規》就是教導我們要重視生活行為的各個細節,把小事做細、做好,才能成就大事。例如“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是指做事情不要慌張,不要畏難;“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講的又是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的養成;“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教會我們的是如何做一個孝順的子女。

人生百態,最重要的就是品行,欲做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品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才是照耀心靈永恆的陽光!《弟子規》以無盡的思想光輝指引人們在茫茫的歷史長河中前進,讓我們一起用心去感受它的魅力,用意去品味它的文明,把聖人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讓中國傳統美德再放異彩!

標籤: 演講稿 通用 規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uanti/redian/jyppd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