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職場指南 >精英人物 >

黃衞峯:從温州副市長到商海弄潮兒

黃衞峯:從温州副市長到商海弄潮兒

曾任企業廠長、温州市副市長、國企高管、上海市金橋出口加工區管委會副主任的黃衞峯,在引領哈高科資產重組的過程中,為這家企業帶來了理念上的震動。

黃衞峯:從温州副市長到商海弄潮兒

在50歲的時候還能夠充滿幹勁兒地工作着,哈爾濱高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095,下稱哈高科)總裁黃衞峯,感到十分愜意。

5個月了,哈高科的員工們並沒有強烈地感覺到一下子從國有企業轉制到民營企業的震動,這除了緣於在此之前哈高科已經被民營企業託管了一年多以外,當然還緣於黃衞峯這個看起來温文爾雅的新老闆做事不温不火的風格。不過有時候大家對這個從南方過來的温州人有些好奇,總想猜猜這個新老闆頭腦裏都想什麼。不知不覺中,哈高科的每個人漸漸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然後自覺地去各司其職了,他們的理念也在發生着細微的變化。

“哈高科困難不大”

哈高科的“高管介紹”中表明,今年3月5日被聘為公司總裁的黃衞峯,經歷相當豐富。曾任企業廠長、温州市副市長、中國浦發機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上海市金橋出口加工區管委會副主任、金橋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用黃衞峯自己的話講,也許,對於1998年從温州市政府副市長崗位走到企業已經許多年的他來説,只有來到已經轉制的哈高科的這一天,才是他真正“下海”的日子。

從温州市副市長的崗位走下來,當時黃衞峯並沒有引起媒體太多的關注,因為比起其他辭職下海的同行來説,除了來到哈爾濱,黃衞峯走的每一步幾乎都是上級安排的,而且之前之後他去的都是國企。現在想來,黃衞峯覺得這並不是一件壞事,因為這可以讓他心無旁騖地按照自己的思路做事。

其實,早在1980年代末,黃衞峯還在温州拖拉機廠進行改革的時候,他就做出過驚天的大手筆:先讓職工全員下崗,然後再竟聘上崗,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他説,當時那個企業已經病入膏肓了,如果沒有大的震動,企業必死無疑。由於做過各種類型的企業,因此來到東北這樣一個具有成長性的企業,黃衞峯對面臨的困難並沒有太多的驚訝。他告訴記者,這裏的一切都在情理之中,都在準備之中,比起當初設想的難度要小多了。

儘管改制後的哈高科在形式上已經不再是國有企業,但它實際上仍存在國企的遺留和延續。如果民營企業能真正參與其中,搞活了這個企業,應該説也是國企改革的深化。黃衞峯告訴記者,如今,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明確的界線已經模糊了,這是一個進步。民企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不斷規範,國企在發展中不斷改革,不斷注入活力,最終,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標籤就會逐漸淡化,最後終會走到一條道路上去。而民營企業把重組後的國有企業打碎再做回到民營企業初級階段的做法,結果只能是失敗。

多換思想少換人

很多時候,民營企業入主國有企業時,都會對國有企業進行較大的手術:人員大換班、制度大改革、產業大調整……彷彿不這樣就不是重組。當然,對於病入膏肓的企業可以進行這樣的大手術,否則企業就會死掉。可是這樣的大手術對許多還有着一定基礎的企業來講,卻要冒着巨大的風險,這從民營企業購併國有企業的前三年成功率不高的現狀中就可以看出。

黃衞峯説,治大國如同烹小鮮,治理企業也是一樣,不能加大火猛燒。“多換思想少換人,妥善安置職工,擇優上崗,改革分配製度,確定企業發展目標不變,邁小步不停步”才是他們目前最應該做的。

1993年12月28日,哈高科由哈爾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直屬哈爾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房屋建設開發總公司、哈爾濱火炬高新技術開發總公司、哈爾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對外貿易公司發起成立,總股本8000萬股。其三大主業是生物製藥、房地產和大豆深加工。公司曾斥巨資致力於基因工程和生物芯片的研製開發,其開發的基因工程α-2β干擾素在抗擊非典的戰役中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大豆深加工因為獨佔黑龍江地緣和資源優勢以及30餘種大豆分離蛋白萃取等多項先進技術而在國內獨樹一幟。12年來,哈高科就是憑藉着自己的技術優勢和產品優勢而輝煌一時,並在1997年成功上市。但是後來政企不分、大股東佔款等因素讓哈高科走上了下坡路。

2004年末,浙江民企新湖集團以2億元的價格,買下了黑龍江省上市公司哈高科29.99%的國有股份,從而以大股東身份控股這家企業。之前,這家企業已經被同是浙江民企的新洲集團託管一年多了。

黃衞峯來到哈高科5個月以來,一直在觀察研究着這個企業,它的資產負債狀況、它跟政府之間的關係、它的內部治理結構、管理人員的思想動態……

黃衞峯説,對於有着12年曆史的哈高科來講,它不僅曾經是一個典型的國有企業,而且有着很濃的政府辦企業的色彩。因此不可否認哈高科也有着很多故事,並且曾經引起過人員的大變動。可是黃衞峯不止一次地告訴大家,他不想聽故事,不想講恩怨,也不想評價企業過去走過的路是對是錯,因為沒有發生的事和發生了的事沒有可比性。哈高科走到今天不容易,可能有很多失誤,但是現在,摸準企業發展的脈搏才是關鍵,發現現有產業的比較優勢,花大力氣向前推,並在相關產業或原產業範疇內在比較優勢的基礎上看準市場開拓新領域,而不是追求短暫的轟動效應。

黃衞峯一直堅信,企業競爭就如同打仗一樣,善戰者求其勢,不責於人。通過5個月對哈高科的觀察研究,使得黃衞峯對這個企業充滿了信心。因為,當客觀的發展潛力與主觀的發展動力相碰撞時,迸發的必然是大發展的現實可能性。如今,哈高科確定的大豆分離蛋白三期擴建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今年11月將投產。哈高科改組順利有序,三大產業大豆分離蛋白將增量做大;製藥業將聚焦重點產品,突出拳頭產品;房地產業則要藉助新湖品牌、管理的優勢,借船網魚,做好工業廠房的開發。

重組中要注重文化交融

在民營企業參與到國企改制的過程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就是民企一旦進去,如果處理不好文化的碰撞和利益衝突,就往往會陷入困境。而在與黑龍江人的交往中,黃衞峯強烈地感受到了南北文化的差異。

他曾經給記者講了一個南北同吃大閘蟹的例子。他説,在一個飯桌上,把大閘蟹吃幹榨淨的一定是南方人,而只吃掉主要部分就扔在一邊的一定是東北人。東北人會笑話南方人小氣,而南方人一定也會覺得東北人浪費,因為南方人認為既然花了錢,就要獲得最大的收益。

黃衞峯認為,文化的差異無所謂對錯、好壞,因為每一種文化都是歷史積澱而成的,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正因為東北擁有着極其豐富的資源,所以造就了東北人豪爽、大氣的性格,以及對企業的粗放型管理,並且直接反映到飲食文化上。黃衞峯笑着對記者説,黑龍江的企業管理相對粗放,向市場經濟轉變還不完全到位,一旦體制、理念與內部管理機制完全與市場經濟融合,釋放出的轉制動力將是巨大的。很幸運,哈高科給他預留了釋放的空間。他説,經濟相對發達地區這樣的潛力基本上已經釋放完畢了,因此,在東北經濟開始熱的前夜投資,是企業比較好的選擇。新湖集團入主哈高科就是這樣的選擇。同樣,他將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這樣的結合是一種多贏。

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的文化衝突也比較大,如何將民企追逐利益的動力和國有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很好地結合起來,也是重組能否成功的關鍵。

黃衞峯十分欣賞中國傳統文化賦予企業的管理理念,也願意用符合中國實際,可以引起員工共鳴的理念去引領企業。因此,在朋友徵求他給自己的辦公室留下什麼至理名言的時候,他讓朋友寫下了孫子兵法中的一句話:上下同欲者勝。

文化可以互補,可以嫁接,可以融合,對這一點,黃衞峯堅信不疑。黑龍江人大氣、豪爽、不排外的特質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是黑土文化在與外來文化的交融中,能夠張揚符合現代文明的部分,摒棄落後於社會潮流的部分給了他提升企業的巨大希望。

黃衞峯講,也許時間不長他還沒有更深地瞭解到這片土地的文化,但是他已經有種在家的感覺了。他會在瞭解和融合中不斷調整他的工作方法,引領這個企業向前發展,永續經營。

目前,新湖重組哈高科已經實現了三個對接:南(浙江)北(哈爾濱)對接;民營經濟改組國有經濟對接;市場化思維與計劃經濟思維對接。面對企業穩定有序的發展,黃衞峯有信心把自己多年經營企業的理念傳達給這裏的員工,也有信心在振興東北的大潮中劃下自己的軌跡。(宋雪蓮)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zhichang/renwu/lgrjz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