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發言稿 >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稿(精選6篇)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稿(精選6篇)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稿 篇1

同志們: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稿(精選6篇)

今天局黨委在這裏召開全局系統信息化工作會議,主要目的是全面推進交通信息化建設。剛才強局長就如何推進交通信息化做了一個很好的講話,我完全同意。幾位處長也結合各自工作,做了發言,講得都很好。下面,我也就如何全面推進西安市交通信息化建設,談一些自己的思考,如果有什麼地方説得不夠準確、不夠全面,希望大家給予諒解。

一、廣州之行的感受、感想

這次通過對廣州市交委信息化建設實地的參觀、考察與座談,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震撼”,而且是發自內心的一種“震撼”。廣州市交委的信息化建設舉全委之力,經過了十年,尤其是近三年的全力推進,可以説不但走在了我國大城市的前列,而且走在了全世界同類城市的前列,對廣州市交通帶來的深刻變化和變革,是很難用語言來表述清楚的,我在這裏舉幾個事例。

第一個例子,廣州的信息化建設平台的搭建、系統的建設、運營以及管理的延續、提升,不但滿足了交通行業市場監管的需求,也為交通企業在監管、服務,尤其是經濟效益的提高方面創造了非常了不起的成績。它的服務功能提升到了城市交通管理這一更高層面。廣州市年初機構改革時形成了大交委,把城市道路的交通工程,包括交通信號、交通設施的組織管理交給了廣州市交委。當然,這是一個全面複雜的系統工程,廣州市整合了過去參與城市交通管理的各個方面的資源,如公安交管系統、治安系統、城管系統、市政系統等多部門在道路交通方面的視頻信號、線圈信號等2萬多路信號,傳輸到廣州市交委的智能交通平台,然後由這個平台根據每條道路的車流、人流信息和現有的道路條件,開發出道路模擬仿真系統,對道路堵塞的原因進行仿真計算機模擬處理,最後優化出交通調度運行方案。

第二個例子,廣州市的公交調度指揮系統,達到了類似於機場調度的模式,就是調度員與車輛是對應的,在同一大平台上,一個調度員可以實時調度大約60輛公交汽車的運行。這種做法給公交公司帶來的效益是什麼?就是減少了原來約名傳統條件下從事管理、調度指揮的工作人員。對出租企業,對其他從事道路交通運輸企業,在實時管理方面,在降低成本方面,作用也是巨大的。廣州的交通信息化公司,由於對企業提供了良好的服務,普遍得到企業認可,交通信息公司自身也取得了良好的收益,都是運營企業根據約定和合同,自覺的去交費,因為信息化給企業帶來的效益太明顯了。

第三個例子,現在我們行業管理感到困難的問題,如監管難、取證難。在他們這個平台上,一目瞭然,近年來,西安交通運輸業快速發展,出租汽車達到一萬多輛,公交車達到七千多輛,汽車修理廠發展到幾千家,業務監管範圍不斷擴大,而相關的處室和部門的人員又沒有任何增加,所以大家普遍感到人手不夠,忙不過來。在這種情況下,就更需要信息化來完善我們的監管手段,提升監管水平,同時提高服務水平。

第四個例子,廣州市在其最繁華的道路之一——中山大道上建成了一條brt公交專用線,當初在建這個通道的時候,據説有很多人反對,事實證明當初修建brt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brt建設前,在中山路上運營的公交車有1700輛,建設後,運營車輛減少到800輛,brt通道里運行的一共有30多條線路,日承擔客運量由原來的40萬人次提高到90萬人次,超過了絕大多數城市一條地鐵線的日客流量,公交車運行速度也由原來的每小時11公里提高到現在的每小時23公里。在brt通道里,投放多少車,車的間距是多少,哪個地方人多需要車,如何進行調度安排,都能通過智能調度系統進行實時監控。

第五個例子,亞運組委會的交通組織調度,由交委的信息公司承擔,3700輛運動員、裁判員、官員用車,由信息公司統一調度,開幕式乘船入場,調度也由交通信息公司完成,必須做到分秒不差,亞委會評價,廣州亞運會比北京奧運會強的就是交通調度智能化。

我上面舉了五個例子,讓大家共同分享一下這次廣州之行的感受,只有身臨其境,才會有這樣的感受,才能體會到我們的不足。兩市交通現狀相比較,廣州城市人口比西安多一倍,廣州的公交車有9000輛,我們有7000輛,但是年客運量卻比我們大了50%。我們真切感受了廣州公交車運行速度快、乘座舒適;廣州的出租車有17000輛,我們有11000輛,他們一天載客170萬人次,我們80萬人次,將近是我們的二倍。網上有評論説不愛西安的十大理由,我們佔了倆,一是公交車成了“肉夾饃”,二是出租車拒載。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給政府説,要增加公交車,完全是車輛不足這個因素嗎?這兩年“打車難”,社會各界反響很大,完全是因為出租車總量不夠嗎?誠然,總量不足是客觀存在,但是我們的運行效率呢?廣州為什麼能比我們多運許多的人呢?目前我們的負面評價仍然很多,運營過程中的一些隨機的事件,單單靠人能管得住嗎?不靠信息化的手段,能克服這些頑疾嗎?不行。

二、我們的現狀和問題

西安的交通信息化建設已經搞了八年了,八年來,我們從一紙空白,發展到今天的狀況,搭建起了平台,完成了一些項目,可以説,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初具規模。但是與兄弟城市比,與同等規模的城市相比,特別是與廣州相比,我們還相差甚遠。

,任文斌局長帶領我局一批人,到廣州進行了學習。當時廣州交委經過考察,引進了北京航天智通這個從事信息化建設的公司,成立了一家國有控股的股份公司。回來以後,我們也依照這種方式和構架,成立了一家公司,北京航天智通公司佔了45%的股份,我們行業參與的國有公司佔了55%的股份。這家公司自成立,運作了三年,取得了一些進展,搭起了一個平台,建成了一些項目。但是今天我不談成績,只説問題。這個公司運作到今天,已經維持不下去了,即將崩盤、垮台,這也是我們急迫抽出時間,去廣州學習的原因。從廣州的經驗看,搭建這個平台,構建這個系統,是沒有錯誤的,反思我們的工作,我認為有這麼幾個原因:一是我們體制有問題。目前全國絕大多數交通局都有信息中心,而且是個事業單位,專門負責行業信息化建設、日常維護和運營,局科技處負責規劃和標準的制定。但是我們局裏沒有這個機構,而把它設在了運管處,由運管處成立信息中心來負責。事實證明,這是行不通的。二是我們一些領導和同志認識不到位,認為自己對本職工作很熟悉,都是行家裏手,不需要再搞什麼信息化,這樣在行動中就表現出不積極甚至牴觸的情緒。三是我們現有的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利益糾葛。直言不諱的講,局裏沒有組建這個信息公司的時候,我們的企業就有一些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局裏搭建了這個平台後,必然要衝擊原有參與者的利益,特別是在這個平台的搭建過程中,又進來一些參與者,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

下一步,局裏要向市委、市政府彙報,申請成立交通信息中心,為事業單位,承擔西安市交通信息化建設的主體責任。當然,這不容易,需要一個過程,當前怎麼辦?局黨委考慮要用行政的手段來推動這項工作,選派年富力強、工作責任心強、業務精的幹部深入到信息公司,不拿公司任何報酬,不參與公司的內部管理,推動信息化向更高層次和更深領域拓展,如有需要,局裏還要再繼續選派得力幹部,參與信息化建設。

前段時間,我也聽到對西安交通信息公司的一些議論,大多數都是來自於行業內的從業者,有的甚至説市局搞的信息公司是個官辦公司、皮包公司,沒水平,沒能力,沒技術,沒資金,只收錢,提供不了任何服務。這次去廣州,我們也把北京航天智通公司的老總請過去,我也和他充分交換了意見,對這個公司的整體情況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廣州的實踐證明,航天智通絕不是一家沒有資金、沒有實力的皮包公司。航天智通公司也承諾將象對廣州公司的投入一樣,從資金、技術、人員等方面給西安公司更大投入,與我們交通運輸局攜手合作,在較短的時間內,使我們信息公司達到廣州的水平。廣州公司大部分管理平台和軟件都是他們研發的,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它們搬過來,就是一個強力推動的問題。從現在起,這個信息公司作為市交通運輸局一個下屬單位對待,交通運輸行業內原有的所有平台都只能作為交通信息化的二級平台。一個地方的交通信息化平台,過去我們認為就是一個公司,只能通過市場化手段來運作,實際上,這個信息平台是行政監管手段和市場服務的結合,它為行業監管部門提供必要的監管手段,另外也有服務企業,服務社會,服務人民大眾的功能。這個公司的職能就是把行政監管手段和市場服務功能雙重功能融為一體打造一個監管和服務平台。那麼想推進這項工作向前發展,就必須有兩隻手,而且兩隻手都要硬,一隻是行政的手,一隻是市場的手。要想短時間內提高西安交通信息化水平,沒有行業的支持,沒有全行業共同的認識,沒有我們的努力奮鬥,是不可能的。

三、如何強力推進信息化建設

在今年的半年工作會上,我對西安交通運輸業未來發展勾畫的發展願景,是需要我們一件一件事情來踏踏實實落實的。第一個舉措就是二級網化建設,投資57億元,建設644公里二級公路,這些項目現在都開工了,進展順利。第二個舉措就是交通信息化建設。西安要打造現代交通,上水平,上台階,唯有實現信息化不可。使我們交通運輸事業有“為”有“位”。會後,相關單位和企業回去後都要開會研究、安排信息化建設的具體工作,結合本行業、本單位、本部門的實際,在如何構建交通信息化建設上邁出新步伐。首先採取這麼幾項措施:

一是選派科技處副處長李都厚博士兼任信息公司常務副總,代表交通運輸局督促、檢查、落實各單位、各行業信息化建設情況,協調建設過程中的各類問題,局裏今後還將會定期召開信息化建設會議,強力推進全系統信息化建設工作。

二是強力問責。剛才強局長建議把信息化建設作為年終考核目標,我完全同意。在此基礎上,還要建立問責機制。這個問責辦法由科技處和監察室負責起草,凡是參與信息化建設的部門、行業和企業,包括信息公司,都要實行問責。哪些領導幹部、工作人員在信息化建設上不重視、不努力,甚至成為“絆腳石”,毫不客氣,請他讓路。哪些企業,在這裏以自我利益為中心,阻礙西安交通信息化發展,堅決清除。

三是對企業的一些要求。首先我想對運營企業説,廣州的實踐證明,信息化是提高監管水平、運營效率和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希望運營企業,尤其是“龍頭”企業,希望你們做出應有的表率。其次我想對交通信息化建設的參與者説,我們的信息化建設,目前還只是培育期,不是收穫期。我們做的系統還沒有完成,沒有得到從業者的認可,我們提供的服務還不完善,市場化水平還不高,這個時候想獲利,是不可能的。只有我們共同努力,把“蛋糕”做大了,做熟了,我們的參與者才是人人獲利。再次我想對信息公司説,需要“兩隻手”,我們市局這隻行政的手將強有力的打出去,希望公司這隻市場的手也能成為一隻強有力的手。只靠行政手段還不夠,公司的管理水平、運作水平、技術水平和投入力度,也從另一方面制約這個事能否幹成。希望你們圍繞推動西安信息化建設,按照今天的會議精神,把這項工作做好,得到西安市交通運輸全行業的認可和從業者的認同。

最後,希望通過這次會議,為西安市交通信息化建設未來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在明年世園會之前,使這項工作邁上一個大的台階,再用一年的時間,使西安交通信息化初步達到廣州水平,為西安交通行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保障。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稿 篇2

同志們:

**市機關事務管理政務網站的開通,標誌着我局電子政務和信息化建設翻開了新的一頁,是我局信息化建設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此,我代表局黨組對網站開通表示熱烈的祝賀!對關心、支持網站建設的**市信息化辦表示衷心的感謝!對所有參與網站開發建設的工作人員表示親切的慰問!

這次會議,既是慶祝我局政務網站開通的會議,也是我局政務網站建設培訓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安排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局政務網站信息化建設,動員局各處室和各單位認清形勢,提高認識,強化措施,加大力度,全面推進局政務網站建設,促進全局電子政務建設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下面,我再提三點意見:

一、正確分析形勢,切實提高對網站建設重要性的認識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信息化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和一個單位綜合實力、核心競爭力和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誌。希望局各處室和單位要站在現代競爭和發展的高度重新審視這項工作,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做好網站信息化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1、推進政務網站建設是提升我局形象,擴大對外交往的重要途徑。因特網被認為是目前成本最低、最快捷和最有影響力的宣傳媒介,網站則是一個地方、一個單位的對外窗口和名片。近年來,我局對外交往不斷向縱深推進,機關後勤品牌的經營和運作也邁出了堅實步伐,在同行兄弟單位中競爭力、形象和知名度不斷提升。然而,對因特網這一現代化宣傳手段運用得還很不夠。特別是一直以來,我局沒有自己正規統一的電子政務門户網站,與我市建設“數字”和實現新一輪“經濟大發展、城鄉大變樣、文明大提升”的目標要求極不相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局的對外形象。為此,在歲末年初我局積極實施局系統電子政務上網工程,開展政務公開、網上辦事、互動交流,是包裝宣傳自己,提升機關事務部門形象,擴大對外交往的必然要求。

2、推進政務網站建設是實現科學管理,加強機關後勤自身建設的現實需要。電子政務建設不只是信息技術在政務領域的推廣和應用,也不是簡單地將我局現有職能和業務流程電子化或網絡化,而是實現職能轉變的重大創新,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機關後勤改革和管理體制變革的創新。信息網絡技術能夠有效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擴大政務公開,推進依法行政,是轉變職能、改進管理方式的有效手段和途徑。大力推進電子政務,有利於優化服務環境,加強勤政廉政建設,防止和克服腐敗,有助於形成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後勤管理運行機制,對於加強機關後勤自身建設具有極其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3、推進政務網站建設是增加工作透明度,深入開展“機關效能年”的需要。

當前,全市上下正在積極開展“機關效能年”活動,利用政務網站這個平台可以進一步加強公眾對我局後勤工作的有效監督,大力推進政務公開,轉變工作作風,提升工作效率,優化服務質量,將我局“機關效能年”活動不斷引向深入。通過局政務網站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提供局各處室及各單位所擁有的各種信息資源為領導服務、為機關服務、為機關幹部職工服務。如公眾性的通知公告、政策法規、機關保障、機關服務、辦事指南等信息上網,方便市直各單位機關幹部職工及時瞭解我局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網絡直接與公眾進行溝通,收集公眾對機關事務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使我局能夠及時瞭解社情民意,解決機關幹部職工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改進工作作風,促進政務公開,提高後勤服務質量。

二、突出工作重點,加快推進政務網站建設步伐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局電子政務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打造“數字後勤”為目標,以局政務網站為龍頭,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整合資源、注重應用”的原則,立足實際,突出特色,加大投入,建設一個體系完整、結構合理、高速互通、先進實用的電子政務系統,帶動後勤管理、保障和服務信息化。

1、加快推進後勤管理信息化。要不斷提高我局電子政務系統的建設、管理和維護水平,真正使其成為“溝通世界的橋樑,聯繫羣眾的紐帶,信息化建設的載體,網上辦公的平台”。在信息化管理過程中,要始終把抓管理上水平的準則貫穿於始終,致力於“三個一流”:一是要完善一流的網絡。完善的網絡體系是政務信息化和電子政務的基石。要以局政務網站為主幹,七個職能處室、七個直屬中心、四個下屬企事業單位為分支的統一網絡體系,實現局、直屬中心、下屬企事業單位三級網絡互聯。二是要開發一流的系統。在抓好網絡與硬件建設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大軟件開發力度,投入專項經費用於網上公文收發、傳輸、處理及協同辦公等一系列應用系統的開發,並將這些系統整合在局政務網站這個統一的應用平台上來,一站式登錄,逐步實現推進局辦公自動化建設。三是要建設一流的網站。繼續加強政務門户網站建設,充分發揮其平台作用。局網辦要履行好管理協調和技術支撐的作用,局各處室和單位要認真做好信息的蒐集、整理和上報工作,加大宣傳力度,共同把政務門户網站辦出生機、辦出特色,樹立我局的良好形象。

2、加快推進後勤保障信息化。我們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全面提高機關後勤保障水平。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要始終把創新的思路貫穿於始終,強化“三個狠抓”:一是狠抓機關職能處室信息化建設。在依託局政務網站的基礎上,局計財處要積極探索網上數據實時報送和結算系統,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局房管處要不斷加大網上辦事的力度,能上網的服務項目力爭上網實時辦結;局節能辦要把市直各單位節能降耗數據實現網上在線報送。二是狠抓直屬服務中心信息化建設。車管中心在建立車輛電子台帳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車輛、人員網絡實時監控管理系統;生活服務中心要進一步探索餐飲、洗理、便民超市、生鮮食品“一卡通”結算系統,並逐步與局政務網整合。三是狠抓下屬四家企事業單位信息化建設。要發揮局政務網站的平台作用,局下屬企事業單位要積極開展電子商務,上網發佈產品和價格信息,建立起辦公用品、文印、汽修、洗車等專業商務平台,集中推介我們的優勢產品和項目,通過上網工程,整體包裝、策劃和宣傳企業,擴大我局後勤實體知名度,推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企業資源規劃管理系統,提高企業生產、管理的現代化水平。

3、加快推進後勤服務信息化。網站是信息化和電子政務的平台。要把局政務網站建設成“為公眾服務的窗口”和“為政務服務的平台”。在信息化運行的過程中,要始終把服務的理念貫穿於始終,突出“三個優先”:一是注重服務優先。辦好辦事指南欄目,從人員出入證辦理、車輛出入證辦理、就餐卡辦理、集體户口辦理、公交月票辦理、幼兒入托辦理、水電報修辦理和會務登記八個方面為機關幹部職工提供服務,搭建一個高效、便捷的網上服務平台,有條件要逐步推行“網上受理、實時辦理、限時辦結、全程服務”的工作模式,如基建房管處的水、電、門鎖報修今後也要力爭實現網上報修。二是注重時效優先。要進一步暢通信息渠道、增強發佈時效,進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網站管理辦法和網站績效考核機制,將網站信息更新、維護責任落實到各相關處室、單位。使網站欄目的更新、維護得到落實,保證局政務網站信息發佈的及時性。三是注重民意優先。要積極暢通與公眾網上交流的渠道,把“局長信箱、網上留言、在線QQ、民意調查、網上投訴”等欄目切實辦好,真正建立起一個網絡在線互動平台和網上監督平台。

三、強化保障措施,形成政務網站長效管理機制

政務網站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系統工程,工作量大、牽涉面廣,需要局各處室、各單位的密切配合,通力協作。為了我局信息化工作今後的順利開展,要切實做到“三個強化”:

1、強化組織領導。局網辦要加強對全局網站建設的規劃管理、組織協調和監督實施,及時研究解決網站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各處室和單位要切實把網站建設工作擺到首要位置,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制定發展規劃。局辦公室要把網站的主要工作目標和任務納入重要目標管理,加大督查和考核力度。要在全局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良好工作態勢,真正確保局政務網站建設有人操作、有錢運作、有制度保障、有創評機制。

2、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堅持自學與培訓並舉,儘快構築我局網站建設的人才高地。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自學信息化知識,瞭解信息化發展動態,不斷增強推進信息化建設的自覺性。要把計算機培訓納入全局幹部職工學習培訓計劃,開展計算機知識和技能掃盲工作,爭取經過一到兩年的努力,使所有機關幹部瞭解計算機和網絡基礎知識,確保全局35歲以下領導幹部和工作人員達到計算機二級以上水平,35歲以上的幹部職工掌握計算機操作基本技能。

3、強化全員信息化意識。一方面要開展多種形式的信息化宣傳和普及教育,提高幹部職工、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的信息化意識和水平,以領導帶動職工,黨團員帶動羣眾,營造全局廣大幹部職工關心信息化的良好氛圍。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和宣傳陣地,切實做好信息化宣傳工作。另一方面,要強化信息安全建設。局政務網站必須嚴格按照互聯網應用的保密、安全和新聞發佈等管理規定,制定嚴格的管理措施並實行責任制,注重網站發佈流程,發佈內容審核要層層把關。要嚴格執行上網信息保密審查制度,嚴禁涉及國家祕密的信息上網。加強上網信息的保密檢查,一經發現涉密信息,應立即刪除,並嚴肅查處和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要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嚴防黑客和病毒的攻擊。

最後,希望局政務網站建設的有關工作人員抓住機遇,與時俱進,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圍繞實現三個“百分之百”的目標,繼續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架起一座“機管局走向世界,世界瞭解機管局”的橋樑。即:進一步推廣網絡平台的應用,努力實現網上辦公平台覆蓋率100%;繼續加大投入,在機關“人手一機”基礎上實現下屬單位“人手一機”,實現計算機普及率100%;不斷完善培訓體系,實現信息化專兼職人員技能培訓率100%。為加快**市的信息化建設,推動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謝謝大家!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稿 篇3

同志們:

這次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全省工業和信息化會議精神,總結經驗,表彰先進,部署工作,動員全市上下堅定信心、克難攻堅,加快推進我市新型工業化進程。剛才,會議表彰了年度發展突出的大企業(集團)、“小巨人”企業以及企業服務先進單位和個人;副市長同志總結了“”時期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績,對“”時期特別是今年的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操作性和指導性,我完全贊同,希望大家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再講4點意見。

一、要把工業發展放在經濟發展的主導地位來認識

工業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主力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戰場、“三化”協調發展的主動力,在國民經濟中始終居於主導地位。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快工業發展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紮實推動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加快工業發展是經濟發展規律的內在要求。工業化是現代化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是現代化的核心內容和具體體現。人類走出農耕文明以後,工業發展就成為整個經濟發展的關鍵,抓工業發展就抓住了經濟發展的“牛鼻子”。西方發達國家現代化的過程實際就是工業化的過程,我國沿海發達地區也無一例外是通過快速發展做大工業來做強經濟總量的。特別是長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工業居於主導地位已有30多年的歷史,而我市工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40%的時間尚不到20xx年,加快工業發展仍是我市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

(二)加快工業發展是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期間,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工業興市戰略,紮實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工業經濟突飛猛進,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年,全市GDP總量位居全省第4,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十五”末的65%提高到71%;全部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65%,比“十五”末提高8.2個百分點,高出全省14.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近700億元,是“十五”末的3.4倍。這些數字表明,工業一直是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而且將在當前和今後的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佔據更加突出的地位。

(三)加快工業發展是加速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支撐。城市是工業的載體,工業是城市的支撐,工業發展與城市建設相輔相成。目前,我市城鎮化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近6個百分點,城鎮化滯後已成為經濟結構不合理、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生產要素配置低效的重要原因,基於此,市委、市政府做出了以新型城鎮化帶動“三化”協調發展的戰略部署。就“三化”協調發展來講,城鎮化是工業化的伴生物,工業化是城鎮化的基本動力。只有加快工業發展,形成產業高度集聚,提供日益增多的就業崗位,有效促進農業勞動力轉移,才能帶動農業產業化,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推進城鎮化進程。因此,加快城鎮化發展,必須以產業發展尤其是工業為支撐,沒有工業基礎,城市發展就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四)加快工業發展是科學發展的緊迫任務。站在“”發展的歷史新起點,市委提出了“三化協調、兩高兩好、科學發展、富民強市”的總體要求。實現這個目標,其中一個重要指標就是二、三產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90%,三次產業結構更加優化。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市農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逐步下降,第三產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有所提高,但也只是在20%左右徘徊。只有加快工業發展,才能形成充足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推動金融保險、現代物流、商貿旅遊、中介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只有加強工業的主導地位,不斷提高工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比重,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才能帶動全市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才能在中原經濟區建設中奮力開創科學發展、富民強市的新局面。

二、要把結構調整作為工業發展的戰略任務來落實

精心調結構、積極轉方式,是我市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也是做好今年和“”時期工業工作的着力點,各級各部門要強化措施,抓好落實。

(一)要堅持項目帶動。把項目建設作為調結構、轉方式主要抓手,促使在建項目快推進、竣工項目快產出、投產項目快做強。要緊緊抓好今年安排的76個工業和服務業重點項目,確保今年60個重點工業項目完成投資110億元、16個重點現代服務業項目完成投資23億元。積極爭取省重點項目和省“轉型升級雙千工程”項目,力爭100個以上項目納入省項目盤子。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對民間投資的帶動作用,鼓勵引導民間投資,促進產業項目投入持續擴大。認真篩選、論證、推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建立產業轉型升級重大項目儲備庫,着力構建運作持續、接續有力的產業項目推進機制。堅持完善市級領導聯繫重點項目制度、重點項目聯審聯批制度等工作推進機制,確保重點項目建設順利進行。

(二)要推進技術創新。把技術創新作為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支撐,切實提高自主研發能力,推動企業擺脱困境、加快發展。目前,我市大多數企業缺少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產品,自主創新能力較差,發展過於依賴外延擴張,一旦遇到市場需求下降或激烈競爭,就很容易被擠出市場。要把引導、推動企業自主創新作為重要工作來抓,認真落實《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和發展規劃》,深入實施 “1010”科技工程,以骨幹企業為主體,着力抓好省重大科技專項和企業研發平台建設;紮實推進產學研結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加強創新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

(三)要加快產業集聚。把產業集聚區建設作為調結構、轉方式的最佳平台,持續提升發展水平。一要實施好產業集聚區“3213”發展計劃。即全市10個產業集聚區要完成投資300億元,其中工業投資200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00億元。二要建設好工業項目和基礎設施。加快推進80個億元以上在建工業項目,確保早建成、早見效。積極採取BT、BOT等融資方式和整體開發模式,加快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和生產性服務設施建設,基本實現起步區和近期發展區基礎設施全覆蓋。三要加快多層標準化廠房建設。每個產業集聚區標準化廠房面積要達到30萬平方米以上,嚴格執行投資強度和建築容積率標準,嚴格控制“兩高”項目入駐,推動產業集聚區集約節約發展。在此需要強調的是,在投資強度上每畝地不能低於200萬元,投資億元以下項目原則上不予單獨供地,必須入住標準廠房,這樣做不僅是為了節省建設用地、促進產業集聚區集約節約發展,也是為了企業減少投入、降低成本;香港150平方公里的面積70%以上為山地,但目前仍有40%的後備用地,靠的就是集約發展。同時,要增強環保意識,嚴把高污染企業的准入關口,否則,我們當代和子孫後代都要為之付出代價。四要落實好各項政策措施。認真落實省、市促進產業集聚區發展的各項扶持政策,用好產業集聚區發展扶持資金,完善產業集聚區建設協調推進機制,推動產業集聚區持續快速發展。

(四)要健全完善體系。把新型工業作為調結構、轉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以高端產業為引領,着力構建現代工業體系。一要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紮實推進風電裝備製造、智能電網、電動汽車及關鍵零部件、超硬材料、生物醫藥等五大工程,力爭風電整機項目批量化生產,新能源電動汽車項目市場化生產,智能電網、新材料、生物醫藥項目產業化生產。二要做強做優主導特色產業。深入實施電力裝備、食品、發製品等產業調整振興計劃,做大做強裝備製造業,做精做優食品工業,鞏固壯大能源工業,加快發展電力電子、煙草、發製品、金剛石等特色優勢產業,着力提升三大主導、四大特色產業發展水平。當然,這裏也有一個創新問題,各企業都有自己的發展路子,我們也希望能夠總結一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但創新是企業共同的發展路子。原陽縣有一家生產酒的企業,用我們禹州的鈞瓷做瓶子,一瓶酒賣到了3800元,他們把兩種不同的元素融合在一起,這就是創新。三要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充分利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大力實施創新工程,推動傳統產業向價值鏈的高端高效發展。突出抓好紡織、箱包、建材、再生金屬加工等傳統產業,積極拉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擴大市場佔有率。

三、要把企業培育作為工業發展的主要途徑來推進

企業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先行軍,也是經濟發展的主體和擴大就業的主要載體。要加大企業培育力度,促使企業快速做大、做強、做優。

(一)要培育骨幹企業。紮實推進大企業培育工作,形成一批特色明顯、主業強大、產業高新的行業龍頭骨幹企業,實現傳統產業高端化、新興產業規模化、高新技術產業化。要以現有龍頭企業和引進的重大產業項目為支撐,快速擴充產業規模,積極培育關聯性大、帶動性強的龍頭骨幹企業,發揮其在推進產業集羣中的輻射帶動作用。突出抓好50家大企業集團、100家小巨人企業和20户高新技術企業,給予要素傾斜、重點服務,使其成為行業領軍企業。要按照省政府培育“雙百”企業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以50家大企業(集團)作為我市“50強”企業,以100家小巨人企業中的前50名作為我市“50高”企業,加大培育力度,力爭今年全市超百億元企業達到3—4家。

(二)要加快上市步伐。以培育和推動企業上市為主要抓手,促進企業調整結構,規範管理、上檔升級,提升新型工業化水平。要加大對擬上市企業的培育、指導力度,通過舉辦上市培訓、推介等活動,強化企業對資本市場的認識和了解,幫助企業解放思想、開闊視野、轉變觀念,儘快確定上市目標;特別要做好大企業(集團)、“小巨人”企業、百户重點企業中優秀企業的上市輔導。要培植更多的優質上市資源,推動更多的企業多形式、多渠道上市,形成梯次推進的企業上市工作格局,今年要爭取1—2家企業成功上市,推動2—3家企業進入輔導報備,上市預備隊企業保持在30家左右。已上市公司要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突出主業,搞好規範運作,實現持續發展。

(三)要加強對外合作。企業加強對外合作是加快發展的有效途徑,要學會合作,善於合作,借用外力,走合作擴張發展的路子。當前,中西部承接產業轉移正處於黃金機遇期,要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積極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在轉方式、調結構中求得新的突破。要創新投資合作模式,以產業招商、園區招商、代理招商等形式,吸引創新能力強的高新技術企業投資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大力引進資金、技術和人才。要不斷推進與國內外500強、央企、行業龍頭企業等大企業集團的戰略合作,突出“招大招強”,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重組我市相關產業和企業。要積極承接產業轉移,進一步優化投資合作軟硬件環境,提高行政效能,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過硬的投資平台。

(四)要提升管理水平。企業提升管理水平要用好兩個途徑。一個途徑是通過上市形成倒逼機制,促進管理升級,加快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另一個途徑是苦練內功,努力探索適合於自身發展的治理結構,加強內部管理,完善管理辦法,把規範管理的理念融入生產、經營、銷售各個環節,打造管理科學、運轉高效的現代工業企業。同時,要推進管理創新,不斷學習和採用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戰略性資源管理水平,真正向管理要效益,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四、要把環境優化作為工業發展的重要保障來打造

工業發展事關經濟社會大局,涵蓋眾多行業領域,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各級各部門要努力形成推動工業發展的強大合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一)要強化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把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強化領導責任,搞好統籌協調,根據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安排,抓緊做好工業經濟運行指標和重點工作任務的分解落實,對經濟運行、工業投入、節能降耗、技術創新、質量興市等涉及到的指標任務,要抓早、抓緊、抓主動,明確目標責任,制定工作方案,精心謀劃,有的放矢,狠抓落實。

(二)要搞好企業服務。今年,市裏拿出496萬元對企業進行了獎勵,力度很大。市本級每年用在工業領域的獎、貼、補3項資金達到6800萬元,另外還有土地和基礎設施建設等一些隱性支持,這表明政府與企業的關係,已從過去的直接管理型轉變為服務型,當前開展的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基礎設施配套、搭建招商引資平台、從優辦理各種手續、營造發展環境等工作,都是為給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下一步,要繼續認真落實市級領導聯繫重點企業和市直單位分包重點企業制度,完善企業服務長效機制。要每月召開一次面向100家重點企業的政策諮詢會,宣講政策,收集解決問題,服務企業發展。要精心實施大企業集團和小巨人企業培育計劃,以實施“800家重點服務企業計劃”為抓手,認真落實支持企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和措施,不斷優化發展環境,推動全市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做優。

(三)要形成工作合力。各級各部門都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來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工業發展的決策部署,打破部門、行業、地域界限,各出其力、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聯動,營造全市一盤棋的工業發展氛圍。要圍繞全市工業經濟發展大局,制定支持企業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市警企地治安聯防工作領導小組要建立聯繫企業制度,對影響企業項目建設和生產經營的違法犯罪活動給予嚴厲打擊,為企業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對不作為、亂作為等影響企業發展的單位和個人,紀檢監察部門要依照有關規定嚴肅查處。

同志們,做好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意義重大,任重道遠。全市上下一定要堅定信心,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努力提高工業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確保全年工業經濟發展的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為實現全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更加積極的貢獻!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稿 篇4

同志們:

今天,省教育廳召開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回顧總結近年來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績,研究分析教育信息化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全面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省教育信息化的重點工作。剛才,教育部教育信電化推進辦公事副主任,中央電教館副館長蔡耘同志作了重要講話,對江蘇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明確指導意見。省政府高度重視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曹衞星副省長百忙之中親自出偉今天的會議.接下來將作重要講話,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肯定近年來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

20xx年,省委省政府作出關於加怏建設教育強省,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提出“大力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的要求。20xx年,省委省政府頒佈的《江蘇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規定,20xx年全省教育發展主要指標中,國家教育信息化標準選標率達90%以上。近年來,全省教育系統認真貫徹落宴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高舉教育現代化旗幟,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基礎,以數字資源建設為中心,以信息技術能力培訓為保證,以成用促建設促提高,取得顯著成績。

(一)教育信息化建設統籌力度逐步加大。省教育廳成立了由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分管負責同志任副組長、相關處室和直屬事業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統籌協調,爭取各方支持,形成工作台力。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部署重點任務,研究解決教育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注重頂層設計,研究制訂了全省教育信息化五年發展規劃,近期將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一些市縣(市,區)也出台了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各級財政加大經費投入,教育信息化經費保障機制冊步建立。省財政從20xx年超每年安排20xx萬元專項經費,用於全省教育信息化重大項目建設。全省堅持普及和提升相結合、規模和效益相結合,深化教育信息化內涵建設,啟動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教育信息化整體發展能力逐步增強。各類教育的信息化建設呈現出齊頭並進、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

(二)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紮實推進。師生計算機配備和學校多媒體教室等通用教室建設水平不斷提高,計算機網絡設施日趨完備。目前,全省中國小的生機比達8:1,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校均計算機擁有量每年咀11%的速度遞增。全省所有高校、97.41%的普通高中、89.78%的國中,73.37%的國小建成校園網,所有中國小實現較高水準的“校校通”,蘇南地區許多學校實現“班班通”,蘇州所有公辦幼兒園實現“園園通”。無線寬帶在高校得到廣泛應用,77.10%以上的高校建成覆蓋部分校園的無線網絡。全省所有市、縣(市、區)建成覆蓋本地區的本站域網。江蘇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覆蓋13個省轄市、102個縣(市、區)和所有高校.每年為全省3萬多個標準化考點和省考務指揮中心提供網絡服務和技術支撐,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共配置了65536個教育網專用IP地址。省教育廳與備市、縣(市、區)及高校的視頻會議系統,省教育廳與各地教育局及省屬高校的協同辦論系統已經建成。

(三)數字化教育教學資源不斷豐富。全省以“豐富資源內容、提高資源質量、促進資源統建共享”為目標,以優勢學科為抓手,以名師為依託,以名校為基地,打造了一批具青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化優質資源。通過“引進國家資源、整合系統資源、購買社會資源”。不斷豐富省級數字化教育賚源庫內容。基礎教育數字化教學資源內客豐富。全省初步形成能夠體現江蘇教育特色和水平的省級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各地各校也積累了相當數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數字化教學資源。通過江蘇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台上傳.發佈的教育類資源達80萬個,年訪問量超過607萬人次。通過“書香江蘇”網上讀書平台為廣大中國小提供的電子圖書達l 89萬多冊,建立了240萬個網上個人書房。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巳覆蓋基礎教育所有階段和全部主幹學科。高校資源統建共享取得明顯進展。目前已初步形成國家、省、校三級精品課程建設體系,所有國家級精品課程和6000餘門省級精品課程,均可以通過江蘇省高等教育精品課程資源庫下載。50%以上的高校建有教育教學資源庫,全省高等教育多媒體教學資源統建共享平台訪司及下載量達50多萬人次。職業教育資源建設水平較高,研發和製作的江蘇職教大賽資源等多媒體資源受到各界好評。及時開通長三角優質教育資源聯盟網站,積極開展長三角中國小校網絡結對活動,在探索長三角教育資源和數宇化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

(四)師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和素養明顯提升。先後組織實施三輪全省性的中國小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建立省市縣培訓基地,培訓了一批校園網網絡管理人員。以江蘇教師教育網為主要平台,大力開展教師網絡培訓,為全省教師開設網絡培訓課程30多門,組織網絡培訓班近千個,20多萬教師參加了培訓。網絡授課、網絡教研已經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王要形式,目前全省中國小99%以上的教師會運用網絡檢索教學資源、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仝省響71%以上的高校教師呆用PPT、課件、網絡課程進行授課,多媒體教學成為當前各高校日常教學的主要方式,80.40%的高校使用統一的網絡教學平台進行輔助教學。江蘇教師在全國多媒體大賽、信息技術創新大賽等各類全國性競賽中表現優異,比賽成績位居全國前茅。全省大中國小全面普及信息技課程。全省高校開設了81個計算機大類本科專業,在校生15. 38萬人;84所高校開設計算機大類專科專業,在校生近10萬人。20xx年組織開展了全省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大賽。20xx年組隊參加了全國中等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大賽,獲得10個一等獎,居全國第一。

(五)教育信息化應用效益繼續提高。通過“領航杯”信息技術應用能手大賽、“書香江蘇”網上讀書活動等,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台。“書香江蘇”網上讀書平台的訪問數達1. 53億人次,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授予20xx-20l1年度全國十佳數字出版“新鋭品牌”稱號,是教育系統唯一的獲獎單位。啟動以網絡學習、自主學習、變互學習為主要模式的百校數字化學習試點,全省有124所學校參加首批試點。全省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發和應用取得實質性進展,學籍管理系統、教育評估系統、考場監控系統等一大批平台和系統建成並投入使用,電子化辦公已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中普遍應用。區域性教育信息化應用扎宴推進,揚州的“數字化校園”建設,南京的“先鋒網上作文”、無錫的感知教育、蘇州的教育博客社羣、常州的教師成長共同體、南通、徐州的優質教育信息資源等,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

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雖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與我省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信息化發展水平相比,與率先實現擻育現代化的要求相比,與人民羣眾接受優質教育的崩盼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教育信息化仍然是我省教育改革發展中相對薄弱的環節,教育信息化建設還存在統籌協調能力有待增強,公共服務能力有待提高,區域性發展、各類教育及學校使用水平不夠平衡,可持續發展機制不夠健全,信,《技術州教育的影響力和變革作用不夠顯著等問題,我們必須認真分析研究.採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決。

二、全面落實全省教育信息化各項重點工作

信息技術是當今世界創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廣、滲透力最強的高技術之一,對人類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學習方式以及思維方式的影響最為深刻、最為長遠,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事關教育改革發展大局,是建設教育強省、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城鄉區域教育均衡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突出工作重點,報抓關鍵環節,着力加以推進,務求取得實效。

(一)全面落實“江蘇省教育信信息化五年發展規劃》。本次會議將《規劃"(討論稿)印發給大家,進一步徵求慮見。制定這個規劃,我們的主要考慮是一要突出應用用導向,更多地關注基礎數據庫的建設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關注信息化教育新模式的構建;二要突出頂層設計,從省級層面釐清思路,明確措施,建立標準,統籌建設,三要體現前瞻性,把網絡教研、數字化學習、物聯網技術教育應用、學習型社區,終身學習體系構建等列入規劃;四要注重操作性,既明確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資源建設、應用能力建設、機制體制建設等方面的主要目標,也明確各類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務。《規劃》正式印發後.各地各桉要結合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明確具體的路線圖和進度表,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工作,要認真考慮謀劃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路徑和策略受教育者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司題放在首位,改變以項目驅動的模式,堅持應用驅動,以江蘇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主要目標,以“建網、建庫建隊伍、建機制,’為基本內容,以“江蘇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台”為主要載體,以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和學習力式、提升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為基本路徑,以十大工程建設為抓手,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確保“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重點工程落到實處。

(二)紮實做好教育信包化試點和數字化學習試點。教育部於年初在全國啟動了教育信息化試點工作。我省共申報了38個試點,其中省級專項試點1個,區域綜合試點4個,中國小校、中等職業學校試點26個,高職院校試點3個,本科院稜試點4個。各試點單位和學校耍始終堅持廟用驅動的原則,從應用切入,在應用中體現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不同類型教育的信電化應有要有不同的側重點。基礎教育突出普惠,強調教育公平和優質均衡發展,職業教育要支持創新,強調職業技能的培訓和創新人才的培養,重點共往數字化技能教室、仿真實訓窒的建設;高等教育要注重內涵提升,重點關注精品課程資源建沒和優勢學科建設,探索學分互認、打造數字化立交橋。各試點單位和學校要認真研究總結試點成果,推廣試點經驗,不斷提升江蘇教甫佶息化發展的整體水平以及在全國的影響力和貢獻度。前不久,我省正式啟動了基礎教育百校數字化學習試點,全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科研部1,電教部門和裝備部門要充分把握信息技術給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帶來的新機遇,積極探索、勇於安踐,以基礎教育百校數字化學習試點項目為抓手,圍繞解決教育實際問題和滿足教學需求,從注重硬件建設轉向注重教育過程,從追求高標準配置轉向追求高效益應用,從部門各司其職轉向部門深度融合.各試點學校要勢力做好數字化學習試點的設計與規劃工作,加強數字化學習的環境建設,抓好數字化學習試點培訓,建立家校互動合作機制,進一步規範數字化試點,努力早出成績、早出經驗。 (三)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隨着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教育信息化建|殳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來越高。要不斷加大對教育信息化基礎_殳施的投入力度,在經費安排上向農村中國小傾斜,保證農村中國小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建設經費。各地、各校要嚴格執行標準,多管齊下,加大協調力度,將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與薄弱學校改造、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數字圖書館建設等重_^工程和項目統籌規劃、整體推進,同時,要加強與電信部門、網絡絡運營商及其他社會機構的溝通,探索建立可持續的運營螗護機制,研究制定學校使用公用經費購買信息化服務的相關政策與標準,採取服務外包,成本分攤、利益共享等市場化辦法,充分發揮其他行業、部門及社會機構的力量,爭取以更經濟的價格實現教育部提出的“寬帶網絡校校通”。相對於全國,我省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的時間要提前,水平要更高。20xx年前全省實現所有學校都擁有網絡教學環境的基礎政施建設目標,蘇南等經濟發達地區的水準要領先全國。

(四)切實提高數字化教育資源統建共享水平。我省一經開發,整合了相當數量的教育教學資源.今後要進一步加強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的研究,不斷擴大優質教育教學資洱的覆蓋面,提高現有教育資源的應用效益。義務教育階段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的數字化教育教學資源要免費向全省開放共享,一些個性化的學習資源可以呆取有償使用的辦法面向全社會開放。要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進一步整台製作力量.開發一拙新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及時更新教育教學資源內容。充分發揮名師的帶頭作用,利用智能學習系統診斷、導學等方式,幫助農村中國小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培養農村學生的自王學習能力。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建設名校網絡課堂,通過開設網絡學校、網絡選修課或網絡教研、網絡結對等多種方式,推動優質債源在全省的快速共享.幫助農村學枝提高教育質量。各地、各高校要積極配合省電教館做好省緞教育資源庫的建設工作,幫助農村教學點開展信息化基本條件建設,實現每個教學點配備基本視頻接八設備和相應的優質數字化教育資源的目標。今明兩年,全省要實現所有學枝數字化教育資源全覆蓋,有條件的地方逐步實現教學點與中心學校同步上課,讓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生都能有平等的機套享受到優質教學資源,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班班通”。

(五)着力增強師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和廣泛應用,對師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山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通過組織信息技術培訓和信息技術活動,不斷提升師生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引導師生應用信息技術探討新型教學模式、學習模式.要採取切實措施,利用網絡學習空間開展網上教研活動,鼓勵教師率先使用網絡學習空間進行學習和研修。要充分利用網絡學習宅問,為學生髮展個性創造開放性、個性化的空問,同時根據教育目標為學生建立靈活可控的空間。職業學校要率先部黯網絡學習空司。兩午內,全省20%以上的中國小教師要利用網絡空間開展教研活動,20%以上的職業學校要開展網絡空間建設與直用。高等學校要加大網絡學習空問建設力度,提高逅用信息技術為經濟社會服務的能力。鼓勵發達地區、有條件的學校先行先試,努力實現“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確保江蘇的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和應用水平領先全國。

(六)努力建好教育資源公共平台和教育管理信息平台。這兩個平台是實施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的重要載體,是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推進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支撐。在兩大平台建設方面,我省已經有了很好的摹礎,江蘇省嫩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台整合了兩火平台,並於20xx年上線運行,今後,要進一步加大教育資源建設力度,在充分整合現有資源的基礎上,不斷豐富江蘇省教育教學資源庫的內容,提高蘇派優質教學資源的比例,採取資源開發與徵集評選相結合的方式,有效吸引各類學校參與優質教學資源製作。積極探索企業競爭,政府出資、學校自王選擇的資源建設與共享新機制,不斷完善和更新資源平台的內容,拓展資源平台的應用 強化教育基礎數據的採集、處理和管理,注意數據的完整性和項目的持續性,長期性。逐步完善各類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促進各類教育管理系統的應用,實行電子化辦公。採取必要的網絡安全保障措施,為教育決革和教育管理提供高效、安全、科學的數據支持和技術支撐。省教育廳是省級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的主體,各市、縣(市,區)和學校要按照省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的總體要求,積極配合做好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和教育管理信息數據的採集工作要充分運用汀蘇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台的數字化教育教學資源和教育管理信息,做到公共服務平台“家家用”。

三、努力為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全省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標、工作思路和重點任務已經明確,關鍵是強化保障,抓好落實。各地備校要把加陝教育信息化作為事關教育改革發展全局的重大任務來抓,健全組織機構,明確工作職責,創新工作方法,落實各項措施,確保教育信息化紮實有效推進。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實施主體,要成立由 “一把手”擔任組長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教育信息化的牽頭部門,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明確工作職責,採取切實措施,做到有行政部門抓決策、有責任部門抓推進.有專門人員抓落實。要統籌規劃,分類指導,有序推進,確保教育信息化水平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教育發展水平和社會信息化發展水平大抵相當。各高校要成立由“一把手”校長任組長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指定專門機構、安排專門人具負責教育信息化工作,避免多共管理、無人負責。

(二)健全管理機制。要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機制,加強對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資源建設和應用能力等建設項目的運行管理。加強教育信息化標準研究.建證牽省教育信息化標準體系,對網絡建設,資源建設及培訓和應用等提出科學的量化指標。網絡建設既要考慮教育系統內部的資遊整合和系統集成,也要考慮與其他各個系統的對接問題,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孤島。制定數字化教學資源準八標準,攆常教育資_胛共建共享機制,對資源內容實行動志管理,確保數字化教學資源的質量。建醜教育信息化工作檢查評估機制,把教育信息化作為各級各類教育和學校目標營理、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提高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現代化評估中的分值杈重。加強建設項目管理,促進規範建設和資源共享,建立網絡安全監管制度,確保網絡安全。

(三)完善經費保障機制。要完善政府為主的投入保障機制,將信息化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的建設列入當地財政預算,並在生均公用經費中安排一定比例用於信息化設施設備、資源更新的日常運行維護。鼓勵學校增加教育信電化投入,吸引企業參與教育信息化建設,大力發展教育信息化產業,確保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強化資全監管,定期對教育信息化資全投入的效益進行評估,確保有效投資,避免資全浪費,各級教育信息化建設部門要進步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的溝通.努力爭取政府支持,從財力物力和制度上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設。

(四)創新工作方法。教育信息化建設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鑑,也沒有既定模式可以照搬。各地各校要勇於探索,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握室建立專家諮詢蟣制:根據教育發展趨勢確立更加具體、更加細化的教育信息化建設指標,把教育信息化向縱深推進。改變工程化的組織方沽,力爭在頂層設計上有所突破,既總攬全局、統籌兼顧,又抓住牽動全局的主要工作和事關羣眾利益的突出問題,着力推進、重點突破,力爭在資源共享共享上有所突破,努力窶現教育信息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提高教育信息資源的使用效益。力爭在宣傳推廣上有所突破,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和宣傳陣地,在全社會形成“人人關注,人人關心、人人支持人人蔘與”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良好氛圍。力爭在公共服務上有所突破,努力提高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水平,以服務贏效益,以貢獻求發展。

同志們,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是全省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重大任務。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努力開創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斯局面,為建設教育強省、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稿 篇5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裏召開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推進會議,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全省教育信息化暨網絡安全工作會、重點工作推進會、應用工作培訓會議精神,總結並部署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剛才,張館長傳達了全省會議精神,並講了貫徹意見,程主任就“一師一優課”活動教研、指導等工作提了要求,一會兒李處長、馬局長還將作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有明顯進展

近年來,市、縣認真貫徹落實中、省《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和《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結合實際,積極推進,在以下五個方面有明顯進展。

1.縣域推進有新發展。各縣區將教育信息化工作納入“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雙高雙普”、“教育創強”的整體規劃中,政府財政統籌安排建設資金,全面提高中國小校的教育信息化裝備水平。已實現“雙高雙普”、“教育創強”、“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縣區在整體推進信息化建設方面有了新的發展。旬陽、白河、平利三縣實現了鄉鎮中心國小以上學校教學班優質資源“班班通”目標,寧陝、鎮坪已提前實現所有中國小校的“班班通”建設目標。作為信息化區域試點,石泉、嵐皋兩縣積極探索貧困山區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長效機制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5所試點學校積極探索基於信息技術環境下的網絡協作教研、教師研修培訓模式以及有效教學新模式在全市推廣。

2.機制建設有新起色。市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教育信息化領導小組,全面規劃和組織領導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設立了學校保障科,具體指導教育信息化工作。各縣區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納入教育工作的整體規劃中,統籌規劃,統籌安排。石泉、嵐皋等縣區成立了以政府主管縣長為組長、相關部局一把手參與的領導小組,明確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股室。“政府引導、社會參與、教育部門實施、學校應用”的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機制基本形成。

3.基礎條件建設有新突破。通過三年的努力,全市義務教育階段1101所學校中888所學校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佔學校總數的80.7%;8685個教學班中5381實現“班班通”,普及率達62%。全市累計投入教育信息化資金1.84億元,其中地方政府籌措資金1.07億元,佔總投入的58%,學校及教育部門自籌5200萬元,佔總投入28.3%。從資金投入的情況可以看出,縣區政府推進教育信息化的責任主體地位進一步明確,學校生均公用經費也由前些年多數用於校舍建設等方面的投入轉向用於發展教育信息化建設,資金保障機制初步形成。

4.教師培訓有新進步。近三年,全市超過50%的中國小教師參加了“教育技術能力遠程教育”、“因特爾未來教育”和“中國小教師教育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等國培項目培訓。市電教館組織的新技術新媒體培訓和“名師大篷車信息技術應用基層行”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優質資源與課堂的融合等內容納入培訓課程;各縣區和各中國小校結合實際,開展了以信息技術環境下優質資源與學科融合應用的專題培訓和校本培訓。通過專家引領、技術培訓、名師示範、集中研討、在崗研修實踐等形式,提升參訓教師駕馭信息技術手段、融合優質資源的能力和水平。

5.教學應用有新成效。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普遍重視實際應用工作,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通過輔導培訓、觀摩研討、網絡交流、展評總結等形式,推進教學應用,並將教師應用情況納入考評考核內容。實施課題帶動,深化應用研究。“”期間,全市申請立項國家、省級教育信息化規劃課題62個,旬陽師訓中心申報的國家級課題《縣域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有效整合的研究與實踐》緊緊圍繞優質資源的開發和應用研究,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堅持每年舉辦多媒體課件製作、中國小生電腦製作、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等活動,為師生搭建應用展示平台。寧陝中學的機器人項目多次代表國家出征世界性大賽並屢獲殊榮。石泉縣兩河國中、市一小的電子書包試點項目成果受到省上表彰。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省教育廳領導的關心和支持,同時也是各縣區教育行政部門、電教、教研機構、中國小校和廣大教師共同努力的結果。在這裏,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我市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省教育廳信保處的領導以及各縣區和基層的同志們表示衷心地感謝!

通過努力,全市在推進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為下一步取得更大進展打下了基礎,但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一是觀念落後。部分縣區對信息化發展的目的和作用認識不到位,推動乏力,部分局長、校長、教師怕影響升學率,把教育信息化當做可有可無的教學輔助手段,對實質內容和本質要求理解不深入,嚴重影響了當地教育信息化工作推進力度。二是發展不均衡、硬件水平低。縣區之間、校際之間、農村學校與城鎮學校之間在環境建設、應用水平、教師信息化素養等方面存在差距。全市雖然有888所中國小校實現了“校校通”目標,但多數學校的接入帶寬還不能滿足“班班通”、“人人通”的要求;已實現“班班通”目標的5381個班級中,有1695套設備還是投影加熒幕,且多數是八年前實施農遠工程時的裝備,設備老舊,亟需更新。三是應用不廣泛、利用率低。一些縣區和學校在抓高效課堂的建設等工作中忽視了信息技術手段和優質教育資源的重要作用,不引導用、不鼓勵用,“穿新鞋,走老路”;一些學校信息化的使用效率較低,將教育信息化單純理解為技術工作,教研未跟進,學校無位置,設施成擺設。四是管理人員、校長、教師信息素養有待提高,專業隊伍需要加強,學校專職教師需要穩定。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需要及時跟進。

這些問題和困難,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市教育信息化、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實施,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下大力氣加以解決。

二、轉變觀念,切實增強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責任感

當前,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已進入實施《十年發展規劃》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的關鍵時期,工作重心已由前三年的硬件環境建設轉入深入融合應用,對照第一個三年行動計劃,我們還有欠帳,與發達地區的發展和應用水平相比,我們的工作仍處在初級階段。各縣區在抓住國家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戰略機遇,對照《規劃》及相關標準查漏補缺、狠抓落實的同時,在工作理念和觀念上要有新認識,做到四個“必須適應”:

1.必須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隨着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互聯網技術快速滲透到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信息經濟時代已經全面到來,信息技術正在也必將徹底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微信、慕課這些詞彙在過去十分陌生,但今天卻已耳熟能詳,這就是信息經濟的速度。教育同樣將被改變,信息技術將打破時空限制,提供新的教學手段,拓展新的教育資源;信息技術將為教育帶來新的理念和動力,開放數據、開放資源、開放存儲得以實現,虛擬課堂、翻轉課堂、慕課得以應用,教育方法、課堂結構、師生關係得以改變,最終改變傳統教育模式下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扭轉教師低效的教學形式。互聯網時代教育將是互為師生的時代。

2.必須適應教育現代化推進步伐。黨的報告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強調“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同樣,沒有教育信息化也就沒有教育現代化。一方面,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的重要組成,甚至是標誌性指標之一。另一方面,信息化為未來的現代化教育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這種帶動,不是站在旁邊,更不是跟在後面,而是要跑到前面去引領,如果教育信息化不能夠提前實現,教育現代化就不可能實現。

3.必須適應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要求。教育要發展,根本靠改革。教育信息化將在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中發揮重要作用。首先是促進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手段,教育信息化能夠以較低的成本,便捷高效地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在農村和邊遠地區的覆蓋面,可以使農村和邊遠地區教師零距離接觸先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其次能帶來最新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能夠為解決教育“改革深水區”的熱點難點問題提供全新思路和解決方案。如通過構建網絡化的教學體系,使學習方式由被動式向主動式、互動式學習轉變。通過構建智能化的交互平台,使優質教學資源能以更低成本、更廣範圍共享,大大提升教育投入產出效率。通過構建系列管理信息系統進行扁平化管理,使教育管理更加科學精準。通過構建泛在學習環境,使學習主體由在校學生向全體國民擴展、學習階段由在校學習向人的一生延伸,形成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

4.必須適應國省教育發展要求。xx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構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的具體要求,這是教育信息化第一次被寫入中央全會重要決議。在任組長的新一屆國家科教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研究教育工作時,教育信息化是4個教育議題之一。劉延東副在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電視電話會議上,明確要求把信息化作為“改薄”計劃實施的重要內容。省上決定,今後將採取“先建後補、以獎代補”的辦法,對各地、校教育信息化建設予以經費支持。“義務教育均衡縣”、“雙高雙普縣”、“教育強縣”等創建工作是國省部署,教育信息化裝備水平是其中最為重要的評估內容之一,省上出台的中國小“316督導”評估體系中,教育信息化更是重要內容,有明確的建設和應用標準。教育信息化跟不上,就會影響教育發展。

認識決定思路,觀念決定行動。我們必須適應上述要求,以不進則退的危機感、時不待我的責任感、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不斷進行新的探索和實踐,教育信息化才能在安康有實質性的進展。

三、突出重點,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應用水平

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機制是保障,基礎在建設,核心是應用,重點在教師,難點在農村,結合我市實際,當前,我們要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加快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體制與機制。根據省上最新安排,明年上半年,縣區教育信息化管理機構標準化建設要通過市上評估驗收。各縣區要將這項工作作為近期的重點工作抓緊抓好。要按照省廳《關於開展教育信息化管理機構標準化建設工作的通知》(陝教保[20xx]38號)要求,調整行政崗位設置,落實管理職能,強化行政主導,通過歸口管理、年度考核、教育督導等行政手段提升信息化統籌推進力度;通過制度建設、隊伍建設,做好管理與服務。各縣區嚴格要落實創建責任,強化措施,狠抓落實,確保按期通過省、市評估驗收。

2.着力優化教育信息化硬軟件環境。高度重視“寬帶網絡校校通”和“優質資源班班通”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基礎地位,切實做好寬帶網絡接入和教學基礎設施建設。一要加快“寬帶網絡校校通”建設,到20xx年底,農村學校接入寬帶互聯網比例達到90%,班均出口帶寬不小於1M,城鎮學校接入互聯網比例達到100%,班均出口帶寬不小於2M。在此基礎上,學校要根據自身條件,靈活採取有線、無線等技術方式,逐步使網絡通達到教室、實驗室、辦公室等教學、辦公場所,讓師生在校園內方便地接入互聯網,並採取有效措施實現綠色上網;二要加快實現“優質資源班班通”,未實現多媒體教學設備到班縣區和學校要加大投入,為學校教室、實驗室和各類功能部室配備互動式多媒體教學設備,更新淘汰已老化的投影幕布類設備,到20xx年,農村學校普通教室互動式多媒體教學設備普及率達到50%以上,城鎮學校普通教室互動多媒體教學設備普及率達到70%以上。各縣區要在爭取政府財政支持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與有關企業的合作,充分利用“全面改薄工程”資金分期償還的規定,使“政府規範引導,企業建設運營,學校購買服務”在基礎建設中有進展。

3.堅持狠抓應用驅動。應用驅動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硬件建設只能作為基礎,不是本質,不是目的,應用才是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的着力點。

一要抓好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工作。今年,教育部啟動了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工作,我市有9000名教師參加了該項培訓。各縣區要做好培訓的組織管理工作,督促參訓教師按時、高質量完成培訓任務。市縣教研、電教等培訓機構在今後的“名師大篷車”等培訓工作中,要針對一線需求,將信息技術應用和優質教育資源與課程融合等內容納入培訓體系,通過專家引領、技術講座、名師示範、在崗實踐研修等形式,不斷提升教師駕馭新技術的能力,提高優質資源與課堂融合的水平。

二要做好“人人通”應用工作。“陝西省教育人人通綜合服務平台”整合了優質資源推送平台和網絡學習空間兩項功能,用“一通”實現了“資源班班通”和“空間人人通”,為加快優質資源與教育教學融合提供了更為方便快捷的應用平台。該平台目前已經開通,並在全省開展應用試點工作,20xx年將為全省60%的教師開通空間,並逐步向學生及家長開放。目前,我市石泉、嵐皋兩縣及安康中學等5所學校承擔着今年的試點應用任務,希望這些縣區和學校要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探索“人人通”環境下的優質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及教師發展、學生學習和家長交流的方式、方法等,為其他縣區的全面應用積累經驗。其他縣區也要全面啟動並推進“人人通”應用工作。

三要精心實施好“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這個活動是今年國、省教育部門安排部署的一項重要工作,活動的目的是深化各級資源平台的應用,也就是達到“讓每一位中國小教師能夠利用信息技術上好一堂課,使每堂課至少有一位優秀教師能夠利用信息技術講授”的目的,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根據市上實施方案的安排,縣級曬課和評課活動要在20xx年4月底前完成,5月份前市上完成優課評選並向省廳上報。時間緊,任務重,各縣區要精心組織,將這項活動納入“人人通”平台應用的總體安排中,由縣區電教部門具體組織實施,教研部門承擔教學指導任務。要制訂詳細的活動實施方案,明確活動的時間節點和主要階段,成立評課專家隊伍,做好宣傳動員,以學校為單位遴選優秀教師和特色課程內容,精心組織教師錄課、網上曬課、專家評課、案例推廣等環節工作,確保整個活動有序開展。要統籌組織縣域中國小校,合理分配各學校的錄課任務,最大程度覆蓋各學科,形成相對完整的優課資源體系。活動依託“陝西省教育人人通平台”開展,市級平台也已建成上線,並承擔着市級的評選任務,參與人數多,上傳數據龐大,對技術環境要求很高,因此,市、縣電教部門要做好技術支撐,確保平台運行的軟硬件環境。市級培訓工作明天也將在安康中學開展,培訓結束後,各縣區和學校也要開展相應的培訓工作,力爭達到廣大教師人人蔘與培訓,個個熟練通過平台曬課、上傳資源的目的,為下一步“人人通”工作的全面應用奠定基礎。

四要努力做好信息化研究和試點工作,引領信息化工作有序發展。各試點單位要積極開展工作,及時總結經驗,儘快完成試點任務,爭取申報省級示範。今年,省上把智慧教育建設列入省政府“數字陝西.智慧城市”試點項目,並打造10個左右的智慧校園和人人通應用示範學校。市局從明年起啟動“教育信息化示範學校”創建評估工作,決定用3-5年時間,在全市範圍內樹立一批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應用的典型。請各縣區和學校認真準備,積極參與智慧校園試點,優化環境,應用驅動,建設信息化示範學校,以此帶動教育信息化建設整體發展。

4.切實抓好網絡安全工作。隨着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網絡安全面臨的威脅持續加大。保障信息和網絡安全,既是政治責任,也是職責所在。各縣區教育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切實落實中、省、市關於信息與網絡安全防護規範和相關制度,細化網絡接入、機房管理、容災備份、數據共享與使用等各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實責任,做好預案,確保數據與系統安全可靠。要加大教育網站和校園網的建設管理,使用正版軟件,豐富內容和載體,過濾有害信息,淨化網絡空間,為師生創設綠色、文明、安全的網上學習交流空間。

四、真抓實幹,推動全市教育信息化有實質性進展

教育信息化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教育工作的各個環節,需要統籌謀劃、綜合施策、多措並舉地加以推進。

1.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教體局要將教育信息化工作擺上工作日程,作為“一把手”工程,主要領導負總責、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要拿出貫徹省市工作部署的具體意見,爭取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明確管理機構,建立工作機制,賦予相應職能,加強人員配備,建立技術支撐隊伍,形成職責明確、分工合作、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改變以技術部門為主推動的現有管理模式,確保信息化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抓得起,管得好。

2.多方籌措資金。各縣區要放下等、靠、要的思想,破解資金來源困局。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在教育費附加等可支配的經費分配上加大對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投入比重,要明確各中國小將一定比例的生均公用經費中用於改善信息化環境。同時要爭取各方面的經費支持,一方面要積極爭取地方政府財政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創新資金投入機制,用好社會和企業力量,拓寬投資渠道,形成政府、社會和企業協同建設的合力。

3.統籌謀劃實施。各縣區要加強調查研究,摸清轄區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在此基礎上,制訂好今後幾年的發展規劃,核算資金投入,並逐步實施。要抓住“雙高雙普”、“教育創強”、“均衡發展”等機遇,將信息化建設納入整體規劃中,通盤考慮,統籌安排。

4.做好宣傳引導。要把信息化工作作為宣傳的重要內容,充分利用各種宣傳網絡和平台,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大力宣傳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義,大力推廣縣區和學校在推進信息化建設中創造的好經驗、好做法和先進典型,提高全社會對教育信息化重要性的認識,激發廣大幹部師生主動參與、積極支撐信息化建設應用的自覺性,為教育信息化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5.加強督導檢查。市教育局將教育信息化工作納入對各縣區教育工作考核體系中,從組織領導、經費保障、設施配置、師資培訓、資源建設、融合應用等方面進行綜合考評。各縣區要把信息化工作納入到對中國小校的考核指標中,要把信息化應用納入教師職稱晉升、評優表彰和常規教學的考核中,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同時,認真做好教育信息化建設月報工作,及時彙總、按時報送學校和縣區教育信息化工作建設情況。今後,要把“人人通平台”應用和“名師優課”活動一併納入月報,各縣區要通過平台的統計功能隨時瞭解和督促轄區學校的應用情況,市教育局也將通過平台彙總和通報各縣區的應用情況。教育督導部門要把信息化作為督導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開展綜合督導、專項督導,建立定期通報、催辦督查等制度,推動工作落實。

同志們,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已進入加快推進、深入應用的關鍵時期,任務艱鉅,責任重大,我們一定要按照省、市有關教育信息化的要求,精心部署、層層落實、迅速行動、紮實工作,在推動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做出新貢獻。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稿 篇6

同志們:

今天召開這次會議,主要是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總結交流工作,安排部署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目標任務和主要措施。剛才,參觀了濟寧一中現場,鄒城市教育局、金鄉縣教體局和嘉祥縣黃垓中學作了典型發言,發言務實創新、各有側重、各具特色,給我們以很好的啟發。大家要認真學習借鑑,結合會議下發的《濟寧市教育信息化推進意見》,一併抓好落實。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設 取得明顯成效

近年來,我市把教育信息化作為提速推動教育均衡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現代化手段,納入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標準化學校建設總體佈局,加強組織領導,加大經費投入,突出重點項目, 完善基礎設施,強化應用推廣, 建立了覆蓋城鄉、佈局合理、功能完善、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教育信息化服務體系,有力提高了城鄉教育均衡化、現代化水平。

一是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善。 20xx年和20xx 年,市政府先後制定實施了兩個教育信息化行動計劃,圍繞 “配備標準化、管理專業化、投入經常化、應用全員化”的目標 ,以教育網建設為依託,以資源建設為重點,以強化應用為主線,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特別是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現場會在我市召開以來,圍繞“三通兩平台”建設,結合“縣域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創建和“全面改薄”工作,不斷加大對信息化的投入,僅教學點一項全市就投入1887 萬元,基礎設施建設躍上新台階。在校校通方面,通過實施“農村定點國小網絡寬帶改造工程”和“教學點資源全覆蓋工程”,使包括教學點在內的所有學校全部實現了本站域網接入,提前實現了“校校通”,20xx 年我市“農村國小教學點數字資源全覆蓋項目”高標準通過國家驗收。在“班班通”建設方面,連續6 年實施全市統一招標、集中採購的“陽光配備工程”,6 期工程配備計算機8.3 萬台,5 期多媒體裝備工程配備多媒體1.3萬套,全市中國小計算機總量達到14 萬台,多媒體1.4 萬套,生機比12:1,師機比1.2:1 ,776 所學校實現了“班班多媒體”、“室室多媒體”。

二是數字資源開發應用不斷加強。 堅持以應用為導向,採取購買、徵集、研發、共建等多種形式,建成了一批特色鮮明的數字教育資源。市教育信息中心數字資源總量達5000G ,掛接了國家基礎教育資源、農村中國小遠程教育資源、全市中國小課程資源、微課資源和50 萬冊數字圖書館,各縣市區教育信息中心對資源 分佈存儲,在全市中國小共享, 目前,大部分農村學校實現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進行教學,節約了教學成本,提高了教學效率,解決了偏遠農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和部分學科師資匱乏問題。教研人員和教師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開展網絡教研,變革教研模式。對翻轉課堂的嘗試,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大大增加了學習容量和效率 。 促進了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推動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三是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明顯提 升。幾年來,各縣市區和學校積極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共建成數字化校園248 所,機器人教育實驗室269 口。完成了中國小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建設、中職學生管理、學生資助、學前教育管理、學校資產和校舍管理等系統部署,完善了網上轉學、招生報名等業務功能。實現了大學聯考網上報名、網上填報志願、網上評卷和網上錄取。建成了濟寧教育門户網站、OA 辦公、視頻會議等管理信息系統,提高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

四是師生信息技術素養逐步提高。 通過“國培”、“省培”等師資培訓項目,強化信息技術培訓,先後培訓中國小教師35 萬人次。把信息技術素養作為教師業務提升的基本要求,納入崗位職責和考核評價,並在職稱評聘、賽課等方面強化導向,教師教育信息化意識和能力逐步增強。目前,全市中國小95% 以上的一線教師都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和多媒體進行備課和教學。

五是信息化應用水平不斷提高。以應用為驅動,以活動為載體,通過課題研究、組織競賽、試點引領,積極推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推廣應用。一是課題研究探索應用。一批教育教學成果獲“濟寧市科技進步獎”和“山東省軟科學成果獎”。二是評選活動拉動應用。連續五年,組織萬餘名學生開展中國小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連續十年,組織近十萬名中國小生參加電腦作品和機器人競賽活動,共獲8 個國際獎、89 個全國獎、630 個省級獎。一大批電教優質課和多媒體教學課件獲省級以上獎勵,並在中國教育電視台“空中課堂”播出。三是專項試點引領應用。開展了數字化校園和機器人教育實驗室建設試點、教育部“視頻互動教學及網絡研修系統”建設試點,在城鄉聯誼學校舉辦了網絡教研試點、互動課堂活動,組織了微課程大賽、推進“翻轉課堂”實驗。20xx年成功承辦山東省中國小機器人競賽並獲得全省第一名好成績。我市被評為“全國中國小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受到全國組委會的表彰,走進人民大會堂,參加了全國科技獎勵大會。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看到,我市教育信息化發展總體水平還不高,有些地方發展不平衡,問題依然突出。一是對教育信息化的認識有待提高。有的單位對教育信息化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工作研究不深、統籌規劃不夠、協調推進不力。二是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有待提升。應用主動性還不夠強,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還不夠,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應用還不夠普遍。三是共建共享有待於進一步健全。信息孤島現象還比較嚴重,優質資源輻射帶動作用還需增強。四是網絡和信息安全有待於加強。一些單位安全意識不強,人防、物防、技防等還存在薄弱環節。五是教育信息化發展體制機制不夠優化。六是教育信息化還沒有穩定的投入機制,資金支撐能力不強。教育信息化建設、管理、應用等規章制度還需健全。以上問題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採取切實措施儘快加以解決。

二、明確重點任務,加快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設

黨的將信息化作為“新四化”戰略之一。指出,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加快教育信息化,是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的迫切要求,對推動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須把教育信息化建設納入教育改革發展總體規劃佈局,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進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質量、促進均衡發展。市教育局制定的《濟寧市教育信息化推進意見》,明確了我市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思路、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基本思路可以概括為“四個着眼、四個堅持”。“四個着眼”,就是着眼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着眼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着眼促進教育均衡公平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着眼人的終身學習和學習型社會構建。“四個堅持”,就是堅持面向未來,為每名學生和學習者提供個性化學習、終身學習的信息化服務;堅持應用導向,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促進教育變革和質量提升;堅持統籌規劃,做好教育信息化頂層設計,分類、分步、分層推進實施;堅持開放共享,構建跨區域、跨行業的教育信息化合作推進新機制。總目標是:到20xx 年, 基本建成人人享有優質教育資源的信息化學習環境,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的信息化支撐服務體系,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

(一)加快“三通工程”建設。 “三通兩平台”是“”期間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標和標誌工程。“三通”就是“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一要完善“寬帶網絡校校通”。這項工作我市基本完成,包括教學點已全部接入教育網。下步主要任務是更新網絡設施,實現區域內網絡高速互聯互通,逐步實現縣市區教育網獨立外網出口。到20xx年,城鎮學校實現千兆光纖接入,農村學校百兆光纖接入,城區學校逐步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二要加快“優質資源班班通”。統籌協調“全面改薄”、“辦學條件標準化”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等重點項目,優先安排和保障農村中心國小信息化建設需求,探索“政府政策支持,企業參與建設,學校持續使用”的機制,多渠道籌集資金,為鄉村學校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目前,全市中國小班班通多媒體缺口近5000 套,集中在嘉祥、汶上、梁山、泗水等縣,必須加大工作力度,採取多種方式補齊多媒體建設缺口,確保20xx年底,全市基本實現“班班通”,任課教師人手一機,學生機滿足信息技術課配備需求;各縣市區優質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全面建成,並與國家、省、市對接,同時配齊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確保儘快使用、發揮效益。三要推進“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為師生建立網絡學習空間,是教育信息化深入應用的發展方向。借力濟寧智慧城市建設,依託中興公司智慧教育建設項目,力爭20xx 年完成人人通平台建設任務。要積極研究如何利用網絡學習空間,促進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變革,鼓勵教師先開通網絡空間,搭建在線學習、教研互動平台,引導學生、家長參與進來,逐步擴大使用率和覆蓋面。力爭20xx 年所有教師都擁有網絡空間,國中以上學生擁有實名網絡空間的比例達到70% 以上。要激勵教師普遍應用網絡學習空間開展研修、備授課、批改作業、家訪及指導學生學習,引導學生普遍應用網絡學習空間開展自主學習,逐步實現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化。

(二)加快教育資源服務平台建設。 一是抓好平台建設。按照“一級應用、二級建設、三級互通”的思路,重點建好市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一方面,一些縣市區和學校已經建設的資源服務平台要繼續建好用好;另一方面,要與市級平台對接,承載本地優質教育資源,避免重複建設,最大程度地實現全市教育信息資源整合。二是抓好資源建設。平台建好了,解決了路和車的問題,下步重點是備足貨,保證有豐富的資源共享使用。要按照“政府引導、多方參與、共建共享”的思路,統籌建設全市數字教育資源。主要是兩個板塊的資源建設。一是基礎性教育資源。充分利用主流數字資源企業,按照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開發配套的教育資源,同時拓展資源來源渠道,逐步建成全市“數字教育資源超市”。二是個性化優質教育資源。在建設基礎性教育資源的基礎上,要加強個性化、特色、優質資源建設。教育部啟動了“一師一優課”活動,抓好這項活動將對全市建設個性化、特色資源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學校錄播室建設是這項活動的基礎,也是重點和難點,推進意見已就這項建設制定了時間表和線路圖,各縣市區要想法設法完成建設任務,只有這樣才能創造一批、匯聚一批個性化優質資源。

(三)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當前,教育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細化發展,精細化管理依靠數據來支撐,數據需要信息化手段提供。為此,要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的建設和應用。 這是提高教育部門工作效率,及時準確全面掌握學生、教師、校舍、設施、資金等情況的有效手段。一方面,要以“兩級建設、五級應用”為架構,加快基礎教育和中職教育學籍管理系統建設,做到學生一生一號、學校一校一碼。另一方面,還要對系統數據進行整理、加工,二次開發、深度應用,推進教育改革。在當今大數據時代和信息碎片化的時代,要善於運用大數據技術,實現相關數據資源的整合與集成,為教育決策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支撐,全面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四)加強教育信息化隊伍建設。 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取決於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而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取決於教師信息技術素養。必須把信息技術培訓放在突出位置。通過國培、市培、縣市區培訓和校本培訓等多個層次,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專項培訓與融合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實現信息技術培訓提檔升級。要加強信息化專業技術隊伍建設,配足配齊技術人員,各縣市區和學校在制定年度增人計劃時,要充分考慮對信息技術專業人員的需求,保證信息化基礎設施正常運行和信息化技術的有效推廣。教育管理者也要自覺提高信息化素養,帶頭應用,提高信息化背景下的工作水平和管理能力。

(五) 深入開展教育信息化試點工作。 20xx年,省教育廳在我市批覆了20個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今年我們將組織專家開展中期評估。各試點單位要認真總結試點工作經驗,爭取在全市乃至全省推廣。繼續做好數字化校園和機器人教育實驗室兩項市級教育信息化試點工作,推選一批市級試點單位,在各類教學應用、區域整體推進、機制創新等方面大膽探索、積累經驗。各縣市區、學校要加強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組織好“中國小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和“中國小電腦製作”和機器人競賽等品牌活動,積極開展“未來教室”、“創客空間”和“3D 打印”等新的探索,聯合科協等有關部門開展“青少年科技節”和“信息技術嘉年華”活動,引領教育信息化應用緊跟時代發展步伐。

三、完善保障機制,確保教育信息化建設順利推進

(一)進一步強化工作統籌。教育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是信息化發展的主要責任人。市教育局成立教育信息化領導小組,設立了教育信息化推進辦公室。各縣市區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加大工作統籌力度。在具體工作中,要統籌考慮城鄉學校實際,根據財力情況,分清輕重緩急,統一規劃,分步實施。要建立跨部門協同推進教育信息化的機制,各縣市區教育部門要主動向政府彙報,爭取本地相關部門的支持,協同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

(二)進一步強化應用導向。 我市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設已有一定基礎,今後要在繼續加大投入的同時,將工作重心轉移到應用上來,將着力點放在推動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上來,堅決避免重硬件、輕資源,重建設、輕應用的問題,堅決防止多數教師不使用、幾個尖子“撐門面”的現象,防止其他環節不使用、簡單在課堂放幾幅圖片幾段視頻“造氣氛”的現象。要將教師和學生運用信息技術取得的成果,納入教育質量評價考核體系,成為教師發展和學生成長的重要指標。要堅持抓校長、校長抓的工作理念,建立強化應用的長效機制,轉變教學和教研活動方式,建立相應的制度規範,鼓勵、引導、督促教師運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普遍用、經常用,備課用、上課用、佈置作業用、師生交流用,將信息技術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

(三)進一步強化經費保障。教育信息化投入僅次於校舍改造,不僅要確保基礎設施全部到位,而且要提供設備更新、運行維護的經常性支出。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用於教育信息化的費用國中每生每年不低於84 元、國小每生每年不低於66 元,確保設備配備、網絡使用、資源建設、運轉維護、設備更新五項經費落實到位。 同時,要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投資、參與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服務,形成多渠道籌集教育信息化經費的投入保障機制。 需要強調的是,教育信息化投入,要突出資源建設、人員培訓、推進應用等“軟”環境,不要簡單地理解為開展新一輪大規模的硬件建設。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設備更新換代的機制必須建立,才能真正發揮信息技術促進教育發展的持續動力。

(四)進一步強化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教育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信息化建設和網絡安全密不可分,中央成立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習親自擔任組長,可見網絡安全對於信息化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市委也成立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加大了對信息安全的監管力度。近年來,網上泄密、網絡安全事件在我國時有發生,教育網絡與信息安全也面臨着嚴峻複雜形勢。各縣市區和學校要提高對網絡安全的認識,加強網絡安全政策法規宣傳學習,自覺使用正版軟件,強化輿情意識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加強人防、物防、技防建設,提高網絡與信息安全防護水平。

同志們,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是事關教育改革發展全局的戰略任務,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動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的重大舉措。各縣市區、各學校要充分認識教育信息化的重大意義,按照本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工作思路和工作重點,迅速行動、攻堅克難,加快推進全市教育信息化進程,為加快我市教育改革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fayan/l3zwn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