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演講稿 >發言稿 >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精選15篇)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精選15篇)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 篇1

今天,我們召開一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這個會,我一直想開。黨的以來,我國互聯網事業快速發展,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紮實推進,取得顯著進步和成績,同時也存在不少短板和問題。召開這次座談會,就是要當面聽取大家意見和建議,共同探討一些措施和辦法,以利於我們把工作做得更好。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精選15篇)

剛才,幾位同志講得很好,分析了當前互聯網發展新情況新動向,介紹了信息化發展新技術新趨勢,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聽了很受啟發。你們的發言,體現了務實的態度、創新的精神、強烈的責任感,也體現了在互聯網領域較高的理論和實踐水平,對我們改進工作很有幫助。有關部門要認真研究大家的意見和建議,能吸收的儘量吸收。下面,我談幾點意見,同大家交流。

第一個問題,講講推動我國網信事業發展,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人民。

聽了大家發言,我有一個總的感覺,就是對互聯網來説,我國雖然是後來者,接入國際互聯網只有20多年,但我們正確處理安全和發展、開放和自主、管理和服務的關係,推動互聯網發展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現在,互聯網越來越成為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新空間,越來越成為獲取公共服務的新平台。我國有7億網民,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也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從社會發展史看,人類經歷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正在經歷信息革命。農業革命增強了人類生存能力,使人類從採食捕獵走向栽種畜養,從野蠻時代走向文明社會。工業革命拓展了人類體力,以機器取代了人力,以大規模工廠化生產取代了個體工場手工生產。而信息革命則增強了人類腦力,帶來生產力又一次質的飛躍,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軍事等領域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目標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我説過,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今天,我們13億多人的一切奮鬥歸根到底都是為了實現這一偉大目標。

我國曾經是世界上的經濟強國,後來在歐洲發生工業革命、世界發生深刻變革的時期,喪失了與世界同進步的歷史機遇,逐漸落到了被動挨打的境地。特別是鴉片戰爭之後,中華民族更是陷入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悲慘狀況。想起這一段歷史,我們心中都有刻骨銘心的痛。經過幾代人努力,我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如此之近,也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是中華民族的一個重要歷史機遇,我們必須牢牢抓住,決不能同這樣的歷史機遇失之交臂。這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責任,是我們對中華民族的責任,是對前人的責任,也是對後人的責任。

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這是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深入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提出的,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新認識。按照新發展理念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總要求和大趨勢。古人説:“隨時以舉事,因資而立功,用萬物之能而獲利其上。”我國網信事業發展要適應這個大趨勢。總體上説,網信事業代表着新的生產力、新的發展方向,應該也能夠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新常態要有新動力,互聯網在這方面可以大有作為。我們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帶動全社會興起了創新創業熱潮,信息經濟在我國國內生產總值中的佔比不斷攀升。當今世界,信息化發展很快,不進則退,慢進亦退。我們要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強化信息資源深度整合,打通經濟社會發展的信息“大動脈”。黨的xx屆五中全會、“十三五”規劃綱要都對實施網絡強國戰略、“互聯網+”行動計劃、大數據戰略等作了部署,要切實貫徹落實好,着力推動互聯網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促進資源配置優化,促進全要素生產率提升,為推動創新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發揮積極作用。

網信事業要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這是黨的xx屆五中全會提出的一個重要觀點。要適應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務普及,降低應用成本,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讓億萬人民在共享互聯網發展成果上有更多獲得感。相比城市,農村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們的短板。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農村互聯網建設步伐,擴大光纖網、寬帶網在農村的有效覆蓋。可以做好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發展智能製造,帶動更多人創新創業;可以瞄準農業現代化主攻方向,提高農業生產智能化、經營網絡化水平,幫助廣大農民增加收入;可以發揮互聯網優勢,實施“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互聯網+文化”等,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可以發揮互聯網在助推脱貧攻堅中的作用,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脱貧,讓更多困難羣眾用上互聯網,讓農產品通過互聯網走出鄉村,讓山溝裏的孩子也能接受優質教育;可以加快推進電子政務,鼓勵各級政府部門打破信息壁壘、提升服務效率,讓百姓少跑腿、信息多跑路,解決辦事難、辦事慢、辦事繁的問題,等等。這些方面有很多事情可做,一些互聯網企業已經做了嘗試,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有專家提出,我們的國家治理中存在信息共享、資源統籌、工作協調不夠等問題,制約了國家治理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這個問題要深入研究。我們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信息是國家治理的重要依據,要發揮其在這個進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信息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統籌發展電子政務,構建一體化在線服務平台,分級分類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打通信息壁壘,構建全國信息資源共享體系,更好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會態勢、暢通溝通渠道、輔助科學決策。

第二個問題,講講建設網絡良好生態,發揮網絡引導輿論、反映民意的作用。

互聯網是一個社會信息大平台,億萬網民在上面獲得信息、交流信息,這會對他們的求知途徑、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產生重要影響,特別是會對他們對國家、對社會、對工作、對人生的看法產生重要影響。

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需要全社會方方面面同心幹,需要全國各族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如果一個社會沒有共同理想,沒有共同目標,沒有共同價值觀,整天亂哄哄的,那就什麼事也辦不成。我國有13億多人,如果弄成那樣一個局面,就不符合人民利益,也不符合國家利益。

凝聚共識工作不容易做,大家要共同努力。為了實現我們的目標,網上網下要形成同心圓。什麼是同心圓?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動員全國各族人民,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古人説:“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很多網民稱自己為“草根”,那網絡就是現在的一個“草野”。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羣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幹部就要到哪兒去,不然怎麼聯繫羣眾呢?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羣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潛潛水、聊聊天、發發聲,瞭解羣眾所思所願,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迴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善於運用網絡瞭解民意、開展工作,是新形勢下領導幹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一定要不斷提高這項本領。

網民大多數是普通羣眾,來自四面八方,各自經歷不同,觀點和想法肯定是五花八門的,不能要求他們對所有問題都看得那麼準、説得那麼對。要多一些包容和耐心,對建設性意見要及時吸納,對困難要及時幫助,對不瞭解情況的要及時宣介,對模糊認識要及時廓清,對怨氣怨言要及時化解,對錯誤看法要及時引導和糾正,讓互聯網成為我們同羣眾交流溝通的新平台,成為了解羣眾、貼近羣眾、為羣眾排憂解難的新途徑,成為發揚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的新渠道。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誰都不願生活在一個充斥着虛假、詐騙、攻擊、謾罵、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間。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利用網絡鼓吹推翻國家政權,煽動宗教極端主義,宣揚民族分裂思想,教唆暴力恐怖活動,等等,這樣的行為要堅決制止和打擊,決不能任其大行其道。利用網絡進行欺詐活動,散佈色情材料,進行人身攻擊,兜售非法物品,等等,這樣的言行也要堅決管控,決不能任其大行其道。沒有哪個國家會允許這樣的行為氾濫開來。我們要本着對社會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形成良好網上輿論氛圍,不是説只能有一個聲音、一個調子,而是説不能搬弄是非、顛倒黑白、造謠生事、違法犯罪,不能超越了憲法法律界限。我多次強調,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一個重要手段就是發揮輿論監督包括互聯網監督作用。這一條,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特別要注意,首先要做好。對網上那些出於善意的批評,對互聯網監督,不論是對黨和政府工作提的還是對領導幹部個人提的,不論是和風細雨的還是忠言逆耳的,我們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

第三個問題,講講儘快在核心技術上取得突破。

20多年來,我國互聯網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中,包括一批技術方面的成就。目前,在世界互聯網企業前10強中,我們佔了4席。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我去看了“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來自全球的250多家企業展出的1000多項新技術新成果中,我們也佔了不少,這令人高興。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同建設網絡強國戰略目標相比,我們在很多方面還有不小差距,特別是在互聯網創新能力、基礎設施建設、信息資源共享、產業實力等方面還存在不小差距,其中最大的差距在核心技術上。

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一個互聯網企業即便規模再大、市值再高,如果核心元器件嚴重依賴外國,供應鏈的“命門”掌握在別人手裏,那就好比在別人的牆基上砌房子,再大再漂亮也可能經不起風雨,甚至會不堪一擊。我們要掌握我國互聯網發展主動權,保障互聯網安全、國家安全,就必須突破核心技術這個難題,爭取在某些領域、某些方面實現“彎道超車”。

核心技術要取得突破,就要有決心、恆心、重心。有決心,就是要樹立頑強拼搏、刻苦攻關的志氣,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更多人力物力財力投向核心技術研發,集合精鋭力量,作出戰略性安排。有恆心,就是要制定信息領域核心技術設備發展戰略綱要,制定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明確近期、中期、遠期目標,遵循技術規律,分梯次、分門類、分階段推進,咬定青山不放鬆。有重心,就是要立足我國國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緊緊圍繞攀登戰略制高點,強化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任務部署,把方向搞清楚,把重點搞清楚。否則,花了很多錢、投入了很多資源,最後南轅北轍,是難以取得成效的。

什麼是核心技術?我看,可以從3個方面把握。一是基礎技術、通用技術。二是非對稱技術、“殺手鐗”技術。三是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在這些領域,我們同國外處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如果能夠超前部署、集中攻關,很有可能實現從跟跑並跑到並跑領跑的轉變。我國網信領域廣大企業家、專家學者、科技人員要樹立這個雄心壯志,要爭這口氣,努力盡快在核心技術上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正所謂“日日行,不怕千萬裏;常常做,不怕千萬事”。

我國信息技術產業體系相對完善、基礎較好,在一些領域已經接近或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市場空間很大,有條件有能力在核心技術上取得更大進步,關鍵是要理清思路、腳踏實地去幹。

第一,正確處理開放和自主的關係。互聯網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推動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互聯網很複雜、很難治理,不如一封了之、一關了之。這種説法是不正確的,也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中國開放的大門不能關上,也不會關上。我們要鼓勵和支持我國網信企業走出去,深化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做到“國家利益在哪裏,信息化就覆蓋到哪裏”。外國互聯網企業,只要遵守我國法律法規,我們都歡迎。

現在,在技術發展上有兩種觀點值得注意。一種觀點認為,要關起門來,另起爐灶,徹底擺脱對外國技術的依賴,靠自主創新謀發展,否則總跟在別人後面跑,永遠追不上。另一種觀點認為,要開放創新,站在巨人肩膀上發展自己的技術,不然也追不上。這兩種觀點都有一定道理,但也都絕對了一些,沒有辯證看待問題。一方面,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最關鍵最核心的技術要立足自主創新、自立自強。市場換不來核心技術,有錢也買不來核心技術,必須靠自己研發、自己發展。另一方面,我們強調自主創新,不是關起門來搞研發,一定要堅持開放創新,只有跟高手過招才知道差距,不能夜郎自大。

我們不拒絕任何新技術,新技術是人類文明發展的成果,只要有利於提高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有利於改善人民生活,我們都不拒絕。問題是要搞清楚哪些是可以引進但必須安全可控的,哪些是可以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哪些是可以同別人合作開發的,哪些是必須依靠自己的力量自主創新的。核心技術的根源問題是基礎研究問題,基礎研究搞不好,應用技術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第二,在科研投入上集中力量辦大事。近年來,我們在核心技術研發上投的錢不少,但效果還不是很明顯。我看,主要問題是好鋼沒有用在刀刃上。要圍繞國家亟需突破的核心技術,把拳頭攥緊,堅持不懈做下去。

第三,積極推動核心技術成果轉化。技術要發展,必須要使用。在全球信息領域,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整合能力越來越成為決定成敗的關鍵。核心技術研發的最終結果,不應只是技術報告、科研論文、實驗室樣品,而應是市場產品、技術實力、產業實力。核心技術脱離了它的產業鏈、價值鏈、生態系統,上下游不銜接,就可能白忙活一場。

科研和經濟不能搞成“兩張皮”,要着力推進核心技術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經過一定範圍論證,該用的就要用。我們自己推出的新技術新產品,在應用中出現一些問題是自然的。可以在用的過程中繼續改進,不斷提高質量。如果大家都不用,就是報一個課題完成報告,然後束之高閣,那永遠發展不起來。

第四,推動強強聯合、協同攻關。要打好核心技術研發攻堅戰,不僅要把衝鋒號吹起來,而且要把集合號吹起來,也就是要把最強的力量積聚起來共同幹,組成攻關的突擊隊、特種兵。我們同國際先進水平在核心技術上差距懸殊,一個很突出的原因,是我們的骨幹企業沒有像微軟、英特爾、谷歌、蘋果那樣形成協同效應。美國有個所謂的“文泰來”聯盟,微軟的視窗操作系統只配對英特爾的芯片。在核心技術研發上,強強聯合比單打獨鬥效果要好,要在這方面拿出些辦法來,徹底擺脱部門利益和門户之見的束縛。抱着寧為雞頭、不為鳳尾的想法,抱着自己擁有一畝三分地的想法,形不成合力,是難以成事的。

一些同志關於組建產學研用聯盟的建議很好。比如,可以組建“互聯網+”聯盟、高端芯片聯盟等,加強戰略、技術、標準、市場等溝通協作,協同創新攻關。可以探索搞揭榜掛帥,把需要的關鍵核心技術項目張出榜來,英雄不論出處,誰有本事誰就揭榜。在這方面,既要發揮國有企業作用,也要發揮民營企業作用,也可以兩方面聯手來幹。還可以探索更加緊密的資本型協作機制,成立核心技術研發投資公司,發揮龍頭企業優勢,帶動中小企業發展,既解決上游企業技術推廣應用問題,也解決下游企業“缺芯少魂”問題。

第四個問題,講講正確處理安全和發展的關係。

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輔相成的。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發展要同步推進。我們一定要認識到,古往今來,很多技術都是“雙刃劍”,一方面可以造福社會、造福人民,另一方面也可以被一些人用來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和民眾利益。從世界範圍看,網絡安全威脅和風險日益突出,並日益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國防等領域傳導滲透。特別是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面臨較大風險隱患,網絡安全防控能力薄弱,難以有效應對國家級、有組織的高強度網絡攻擊。這對世界各國都是一個難題,我們當然也不例外。

面對複雜嚴峻的網絡安全形勢,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各方面齊抓共管,切實維護網絡安全。

第一,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理念決定行動。當今的網絡安全,有幾個主要特點。一是網絡安全是整體的而不是割裂的。在信息時代,網絡安全對國家安全牽一髮而動全身,同許多其他方面的安全都有着密切關係。二是網絡安全是動態的而不是靜態的。信息技術變化越來越快,過去分散獨立的網絡變得高度關聯、相互依賴,網絡安全的威脅來源和攻擊手段不斷變化,那種依靠裝幾個安全設備和安全軟件就想永保安全的想法已不合時宜,需要樹立動態、綜合的防護理念。三是網絡安全是開放的而不是封閉的。只有立足開放環境,加強對外交流、合作、互動、博弈,吸收先進技術,網絡安全水平才會不斷提高。四是網絡安全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沒有絕對安全,要立足基本國情保安全,避免不計成本追求絕對安全,那樣不僅會背上沉重負擔,甚至可能顧此失彼。五是網絡安全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共同責任,需要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廣大網民共同參與,共築網絡安全防線。這幾個特點,各有關方面要好好把握。

第二,加快構建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金融、能源、電力、通信、交通等領域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是經濟社會運行的神經中樞,是網絡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可能遭到重點攻擊的目標。“物理隔離”防線可被跨網入侵,電力調配指令可被惡意篡改,金融交易信息可被竊取,這些都是重大風險隱患。不出問題則已,一出就可能導致交通中斷、金融紊亂、電力癱瘓等問題,具有很大的破壞性和殺傷力。我們必須深入研究,採取有效措施,切實做好國家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防護。

第三,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網絡安全態勢。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沒有意識到風險是最大的風險。網絡安全具有很強的隱蔽性,一個技術漏洞、安全風險可能隱藏幾年都發現不了,結果是“誰進來了不知道、是敵是友不知道、幹了什麼不知道”,長期“潛伏”在裏面,一旦有事就發作了。

維護網絡安全,首先要知道風險在哪裏,是什麼樣的風險,什麼時候發生風險,正所謂“聰者聽於無聲,明者見於未形”。感知網絡安全態勢是最基本最基礎的工作。要全面加強網絡安全檢查,摸清家底,認清風險,找出漏洞,通報結果,督促整改。要建立統一高效的網絡安全風險報告機制、情報共享機制、研判處置機制,準確把握網絡安全風險發生的規律、動向、趨勢。要建立政府和企業網絡安全信息共享機制,把企業掌握的大量網絡安全信息用起來,龍頭企業要帶頭參加這個機制。

有專家反映,在數據開放、信息共享方面存在着部門利益、行業利益、本位思想。這方面,要加強論證,該統的可以統起來,發揮1+1大於2的效應,以綜合運用各方面掌握的數據資源,加強大數據挖掘分析,更好感知網絡安全態勢,做好風險防範。這項工作做好了,對國家、對社會、對企業、對民眾都是有好處的。

第四,增強網絡安全防禦能力和威懾能力。網絡安全的本質在對抗,對抗的本質在攻防兩端能力較量。要落實網絡安全責任制,制定網絡安全標準,明確保護對象、保護層級、保護措施。哪些方面要重兵把守、嚴防死守,哪些方面由地方政府保障、適度防範,哪些方面由市場力量防護,都要有本清清楚楚的賬。人家用的是飛機大炮,我們這裏還用大刀長矛,那是不行的,攻防力量要對等。要以技術對技術,以技術管技術,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目前,大國網絡安全博弈,不單是技術博弈,還是理念博弈、話語權博弈。我們提出了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的“四項原則”、“五點主張”,特別是我們倡導尊重網絡主權、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贏得了世界絕大多數國家贊同。

第五個問題,講講增強互聯網企業使命感、責任感,共同促進互聯網持續健康發展。

我國互聯網企業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在穩增長、促就業、惠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讓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既是企業家奮鬥的目標,也是國家發展的需要。企業命運與國家發展息息相關。脱離了國家支持、脱離了羣眾支持,脱離了為國家服務、為人民服務,企業難以做強做大。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我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民建、工商聯界委員聯組會時強調,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共產黨確立的一項大政方針,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要求;我們黨在堅持基本經濟制度上的觀點是明確的、一貫的,而且是不斷深化的,從來沒有動搖,這是不會變的,也是不能變的。我不僅講了話,而且很快就把我的講話公開發表了,這就是要讓廣大企業家吃個“定心丸”。

我們國家這麼大、人口這麼多,要把經濟社會發展搞上去,需要各方面齊心協力幹,公有制經濟、非公有制經濟應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而不是相互排斥、相互抵消。非公有制企業搞大了、搞好了、搞到世界上去了,為國家和人民作出更大貢獻了,是國家的光榮。黨和政府當然要支持,這一點是毫無疑義的。

在我國,7億多人上互聯網,肯定需要管理,而且這個管理是很複雜、很繁重的。企業要承擔企業的責任,黨和政府要承擔黨和政府的責任,哪一邊都不能放棄自己的責任。網上信息管理,網站應負主體責任,政府行政管理部門要加強監管。主管部門、企業要建立密切協作協調的關係,避免過去經常出現的“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現象,走出一條齊抓共管、良性互動的新路。

第一,堅持鼓勵支持和規範發展並行。企業直接面向市場,處在創新第一線,處在掌握民眾需要第一線,市場感覺敏鋭,創新需求敏感,創新願望強烈。應該鼓勵和支持企業成為研發主體、創新主體、產業主體,鼓勵和支持企業佈局前沿技術,推動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創造和把握更多機會,參與國際競爭,拓展海外發展空間。

當前,我國互聯網市場也存在一些惡性競爭、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情況,中小企業對此意見不少。這方面,要規範市場秩序,鼓勵進行良性競爭。這既有利於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提升競爭能力、擴大市場空間,又有利於平衡各方利益、維護國家利益、更好服務百姓。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提高侵權代價和違法成本,震懾違法侵權行為。黨的xx屆四中全會提出健全以公平為核心原則的產權保護制度,加強對各種所有制經濟組織和自然人財產權的保護,清理有違公平的法律法規條款。這些要求要儘快落實到位。

第二,堅持政策引導和依法管理並舉。政府要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加快推進審批制度、融資制度、專利制度等改革,減少重複檢測認證,施行優質優價政府採購制度,減輕企業負擔,破除體制機制障礙。黨的xx屆三中全會以後,黨中央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我當組長,已經推出的很多改革方案都同這些方面有聯繫。改革要繼續推進,也就是我説的要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闖難關。

同時,要加快網絡立法進程,完善依法監管措施,化解網絡風險。前段時間發生的e租寶、中晉系案件,打着“網絡金融”旗號非法集資,給有關羣眾帶來嚴重財產損失,社會影響十分惡劣。現在,網絡詐騙案件越來越多,作案手段花樣翻新,技術含量越來越高。這也提醒我們,在發展新技術新業務時,必須警惕風險蔓延。

要依法加強對大數據的管理。一些涉及國家利益、國家安全的數據,很多掌握在互聯網企業手裏,企業要保證這些數據安全。企業要重視數據安全。如果企業在數據保護和安全上出了問題,對自己的信譽也會產生不利影響。

第三,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重。一個企業既有經濟責任、法律責任,也有社會責任、道德責任。企業做得越大,社會責任、道德責任就越大,公眾對企業這方面的要求也就越高。我國互聯網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承擔了很多社會責任,這一點要給予充分肯定,希望繼續發揚光大。

“行生於己,名生於人。”我説過,只有富有愛心的財富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財富,只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才是最有競爭力和生命力的企業。辦網站的不能一味追求點擊率,開網店的要防範假冒偽劣,做社交平台的不能成為謠言擴散器,做搜索的不能僅以給錢的多少作為排位的標準。希望廣大互聯網企業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統一,在自身發展的同時,飲水思源,回報社會,造福人民。

第六個問題,講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為網信事業發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人才是第一資源。古往今來,人才都是富國之本、興邦大計。我説過,要把我們的事業發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幹一番大事業,就要有這種眼界、這種魄力、這種氣度。

“得人者興,失人者崩。”網絡空間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競爭。建設網絡強國,沒有一支優秀的人才隊伍,沒有人才創造力迸發、活力湧流,是難以成功的。念好了人才經,才能事半功倍。對我國來説,改革開放初期,資本比較稀缺,所以我們出台了很多鼓勵引進資本的政策,比如“兩免三減半”。現在,資本已經不那麼稀缺了,但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依然稀缺。我們的腦子要轉過彎來,既要重視資本,更要重視人才,引進人才力度要進一步加大,人才體制機制改革步子要進一步邁開。網信領域可以先行先試,抓緊調研,制定吸引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的辦法。

互聯網是技術密集型產業,也是技術更新最快的領域之一。我國網信事業發展,必須充分調動企業家、專家學者、科技人員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我早年在正定縣工作時,為了向全國一流專家學者借智,專門聘請華羅庚等專家學者給我們縣當顧問,有的親自到正定指導工作。企業家、專家學者、科技人員要有國家擔當、社會責任,為促進國家網信事業發展多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從心底裏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為人才發揮聰明才智創造良好條件,營造寬鬆環境,提供廣闊平台。

互聯網主要是年輕人的事業,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要解放思想,慧眼識才,愛才惜才。培養網信人才,要下大功夫、下大本錢,請優秀的老師,編優秀的教材,招優秀的學生,建一流的網絡空間安全學院。互聯網領域的人才,不少是怪才、奇才,他們往往不走一般套路,有很多奇思妙想。對待特殊人才要有特殊政策,不要求全責備,不要論資排輩,不要都用一把尺子衡量。

要採取特殊政策,建立適應網信特點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把優秀人才凝聚到技術部門、研究部門、管理部門中來。要建立適應網信特點的人才評價機制,以實際能力為衡量標準,不唯學歷,不唯論文,不唯資歷,突出專業性、創新性、實用性。要建立靈活的人才激勵機制,讓作出貢獻的人才有成就感、獲得感。要探索網信領域科研成果、知識產權歸屬、利益分配機制,在人才入股、技術入股以及税收方面制定專門政策。在人才流動上要打破體制界限,讓人才能夠在政府、企業、智庫間實現有序順暢流動。國外那種“旋轉門”制度的優點,我們也可以借鑑。

我國是科技人才資源最多的國家之一,但也是人才流失比較嚴重的國家,其中不乏頂尖人才。在人才選拔上要有全球視野,下大氣力引進高端人才。隨着我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有很多國家的人才也希望來我國發展。我們要順勢而為,改革人才引進各項配套制度,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制度體系。不管是哪個國家、哪個地區的,只要是優秀人才,都可以為我所用。這項工作,有些企業、科研院所已經做了,我到一些企業、科研院所去,也同這些從國外引進的人才進行過交談。這方面要加大力度,不斷提高我們在全球配置人才資源能力。

同志們!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是“十三五”時期的重頭戲。希望同志們積極投身網絡強國建設,更好發揮網信領域企業家、專家學者、技術人員作用,支持他們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的貢獻!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 篇2

同志們:

這次全省經濟和信息化工作會議是省政府同意召開的。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全國工信工作會議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工作,交流經驗,表彰先進,分析形勢,研究部署20xx年工作,確保“”開好局、起好步。省委省政府對經信發展高度重視,姜異康書記、姜大明省長多次聽取經信工作彙報,作出重要指示;明天上午,王軍民副省長還要做重要講話。我們一定要認真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努力開創全省經濟和信息化科學發展新局面。

下面,我根據省經信委黨組研究的意見,講三個問題。

一、20xx年及“”工作回顧

20xx年是全省經信工作經受嚴峻考驗,取得明顯成效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經信系統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大力推進工業結構調整,鞏固和擴大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成果,工業經濟和信息化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順利完成了“”規劃的目標任務,為“”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工業生產和效益平穩較快增長。1-11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3%。其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長23.5%,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增長25.4%。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0959.5億元、利税8622.4億元、利潤5389.4億元,分別增長26.6%、33.1%和37.5%。工業品產銷率累計達98.5%。11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46940家,比年初增加3383家。20xx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可增長15%以上,利税、利潤分別增長31%和36%。

——企業技術進步步伐加快。技改投資力度加大,1-11月,全省完成工業技改投資7079億元,同比增長18.1%,分別佔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70.4%和33.4%。投資結構優化,裝備製造業、高新技術產業技改投資分別增長36.2%和29.2%。全年完成工業技改投資7600億元、增長18%的目標能夠實現。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研發成效明顯,全年共組織實施省技術創新項目2539項,其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769項、佔30.3%,項目總投產率達85%。

——信息化建設有較大進展。1-11月,全省電子信息產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084.9億元,同比增長22.8%;軟件業務收入完成802.6億元,增長41.9%。信息化建設在政府、社會、工業等各領域不斷深化,信息化對企業效益增長貢獻率超過25%,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得到加強。

——節能降耗取得紮實成效。前三季度,全省萬元GDP能耗同比下降3.62%,20xx年底我省能夠如期完成“”降低22%的任務目標。規模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7.2%。省千户重點耗能企業49項產品單耗指標中,有42項下降,實現節能量405.8萬噸標準煤。

——煤電油運保障有力。推進電煤資源、運輸方式和儲備能力的全面拓展,1-11月,全省統調主力電廠完成電煤總調運量1.03億噸,同比增長37%。發電、用電量較快增長,預計全年用電量3313億千瓦時、增長12.6%,其中工業用電量2560億千瓦時、增長11.2%;接受省外來電208億千瓦時,增長2倍。成品油供應比較充足,銷售汽油678萬噸、柴油1089萬噸,分別增長13%和4.8%。

回顧20xx年,全省經信系統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積極作為、科學務實,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縱抓產業層次提升,橫抓區域高地培育,產業升級步伐顯著加快。推進工業調整振興。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若干重要問題的意見》,落實好省調整振興規劃意見,發揮省調整振興聯席會議作用,省市縣和廣大企業協同實施,結構調整紮實推進。狠抓技術改造。1-11月,全省竣工技改項目9081項、同比增長9.5%;集中力量實施了千個重點項目,已有228個竣工投產;發佈的20xx年技術改造項目導向計劃有效引導了技改資金投向。利用好國家和省專項資金,支持了一批重點技術改造項目。打造區域產業高地。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重點區域戰略部署,引導高新技術、海洋裝備、臨港工業等聚集發展。集中力量扶持了威海等4市的7個重點產業集羣,帶動地方特色產業做大做強。首批培育認定了35個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其中4個成功入選國家級示範基地。發展現代物流業。實施40個重大示範項目,推動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扶持龍頭物流企業,22家企業進入全國物流百強。推動物流標準化,制定了47項物流業地方標準,在33家單位開展了省級物流標準試點。20xx年全省社會物流總額可完成9.7萬億元,增長12%。

(二)打造高水平企業技術創新平台,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高質高效發展有了新突破。加強企業技術創新平台建設。全省集中實施了31個企業技術中心創新能力建設項目,共投資6.7億元;新認定123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新建光伏太陽能等16個行業技術中心。成功舉辦以加快工業設計發展為主題的全省產學研展洽會,達成合作協議310項,成交金額96.3億元;與省科學院聯合成立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研究院,開展戰略研究、關鍵技術研發、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等方面的合作;建立浙江大學山東技術轉移中心,加強專題性交流合作。20xx年有192個產品成為國內和省內首台套技術裝備,17個項目列入國家高檔數控機牀與基礎製造裝備重大專項,10個項目列入國家“核高基”和電子發展基金重大專項。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規劃引導,認真貫徹省政府加快新能源、新信息、新材料、新醫藥發展的若干政策,落實好省20個新興產業發展意見,培植新的增長點。加強政策資金支持,建立金融機構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項目貸款風險補償機制,許多市也相應建立政策機制,促進了一批新興產業快速成長。加強新興產業產品推廣應用,推動以用興業。推動工業設計創新實現新突破。新培育認定工業設計優秀產品118個,建立工業設計中心19家、工業設計示範單位6家。抓好質量和標準化工作。落實好省《加強工業產品質量信譽建設的實施意見》,企業產品質量進一步提高。提升重點企業質量控制能力,18家企業通過國家工業產品質量控制和技術評價實驗室初審。

(三)促大培小,創新企業管理,企業發展素質明顯提升。大力推進管理創新。認真貫徹落實省政府企業管理大會精神和《關於在全省企業中大力推廣應用六西格瑪管理的意見》,召開三次大規模企業推廣會,宣傳推廣六西格碼管理等先進管理方法,受到廣大企業歡迎。實施管理創新活動,在不同行業、不同領域培養60多個先進管理典型,促進了面上企業管理水平提高。加快大企業發展。認真落實省政府《關於加快重點工業企業發展的意見》,搞好大企業“五個帶頭”,加快發展步伐。1-11月,350户工業企業集團實現營業收入、利税和利潤,分別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32.7%、38.1%和29.1%。支持中小企業快速成長。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工、農、中、建、農信社五大金融機構綜合授信500億元,支持了2110個重點項目;啟動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通,省再擔保集團和省建設銀行貸款60億元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建設山東中小企業全程電子商務平台,完善服務體系。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省和17市均設立了中小企業專項資金。切實減輕企業負擔。認真貫徹國家和省減輕企業負擔工作指導意見,突出落實好停緩減的204項涉企收費項目,開展專項治理,優化了企業發展環境。

(四)提升企業營銷能力,國際國內市場一起抓,市場開拓成效顯著。深入開展“市場開拓年”活動。認真落實省政府《關於深入開拓市場擴大工業品銷售的意見》,建立健全企業現代營銷體系,召開全省工業企業開拓市場電視會議,對市場營銷先進單位進行了表彰獎勵。實行政府引導、協會搭台、企業唱戲。開展“七個一”工程,舉辦各類會展活動108個,參展參會企業達5萬餘户,簽訂產銷、購銷合同500億元。大力推動企業“走出去”。深入開展對非合作,拓展歐盟、港台交流合作渠道,舉辦10多項對外合作經貿活動,簽署貿易投資合同、協議20項,合同金額達5.5億美元。結合對口支援開拓市場。抓好產業援疆,編制了對口4縣工業園區專項規劃,先後5次組織185户企業赴喀什地區深入考察,組織山東黃金等10多家企業進行產業對接,產業合作初見成效。勝利完成北川工業園區建設,入駐企業34户,完成投資21.7億元,其中山東企業25户、投資19.1億元。高度重視援藏工作,一位委領導擔任山東援藏幹部總領隊,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積極開展對口支援。

(五)狠抓節能降耗,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加強組織領導與監督考核。針對嚴峻節能形勢,省和17市政府均成立了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後工作指揮部,有效加強組織領導。實行節能預警調控,全省實施預警調控企業1087家,減少能耗1685萬噸標準煤。加強各市、部門和重點企業節能責任落實,組織了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和督查。認真貫徹《山東省節能條例》,開展了千户企業節能專項監察和千家公共機構節電專項檢查。紮實推進結構節能。搞好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防止盲目建設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加快發展節約型產業,頒佈實施山東省太陽能行業聯盟標準,實施了一批太陽能集熱應用項目;加快培育12個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加快節能技術改造。組織實施國家節能項目87個、省節能項目200個,年可實現節能量380萬噸標準煤。落實國家節能燈推廣財政補貼政策,創建高效照明產品推廣示範村1000個,推廣節能燈728萬支。推動節能產品認證,全省獲“節字標”證書1229張,比上年增加619張。搞好重點企業和行業節能。在全國率先開展企業能源管理體系建設,44家企業建立了能源管理體系。開展能源管理師制度試點,573人取得了能源管理師資格。組織開展能源審計,全面加強企業能耗監測分析。以水泥行業為重點,推動高耗能行業開展能效對標活動。協調推進建築、交通和公共機構節能。強化建築節能,全省完成既有建築供熱計量及節能改造1908萬平方米,完工太陽能建築一體化面積1545萬平方米。推進交通節能,組織112家企業開展低碳交通運輸專項行動。加強公共機構節能,對省直116個公共機構節能工作進行了檢查考評。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總結推廣試點市、園區和重點行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培育了100個示範單位,實施了100個重點項目,圓滿完成循環經濟試點省建設任務。實施以資源產出率為考核指標的循環經濟統計試點,紮實抓好汽車零部件、辦公信息設備和礦山機械再製造。積極推動清潔生產,出台了《山東省清潔生產促進條例》,加大清潔生產審核力度,自願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單位達468家。開展城市礦產、建築廢棄物、尾礦、餐廚廢棄物等資源綜合利用,新組織認定資源綜合利用企業135家,全省主要工業固體廢棄資源綜合利用率達95.1%。堅決淘汰落後產能。全省共有14個行業的316户企業淘汰了落後產能,其中淘汰立窯水泥熟料產能2065.7萬噸、鍊鐵330萬噸、鍊鋼76.3萬噸、焦炭247.7萬噸,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

(六)壯大信息產業,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經濟社會信息化進程不斷加快。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積極開展信息化助企活動,建成應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工業綜合服務平台以及輕工、紡織等9個行業子平台,5家企業入選國家首批“兩化”融合促進節能減排示範試點,點(企業)、線(行業)、面(地域)三級“兩化”融合推進模式基本形成。發展壯大電子信息產業。積極培育海爾、海信、浪潮等電子信息龍頭企業,4家企業進入20xx年全國電子百強,9家企業進入軟件百強;加快推進濟南中國軟件名城建設,建成應用集成電路設計服務平台、RFID服務平台、軟件和信息服務雲計算平台等公共載體。穩步推進政府和社會信息化。紮實開展政府網站績效評估活動,加強電子政務外網建設。協調推進三網融合工作,青島進入國家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城市。在德州等4市開展了第二批“無線城市”試點,正式啟動社區信息普遍服務工程。出台了《山東省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綱要》,制定礦山安全傳感網標準,啟動實施一批物聯網產業發展重大示範項目。加強信息安全保障和無線電管理。成立省網絡與信息安全協調小組,建成網絡與信息安全應急支援平台,規範電子認證服務市場,信息安全風險評估試點穩步推進。進一步提升無線電頻率台站管理水平,全面建成無線電技術設施三期工程,無線電檢測實驗室順利通過國家認可監督評審。加強無線電日常監測和干擾查處,月均開機監測2萬多小時,圓滿完成14次大型體育賽事、22個經貿活動、各類資格考試等重大任務的無線電安全保障。圓滿完成網上世博工作。開通世博山東官方網站,建成山東網上體驗館、山東名特優企業和產品網絡平台,編輯出版了網上世博綜合推介電子讀物。

(七)搞好運行監測,強化要素保障,工業經濟保持了平穩健康發展。抓好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和預警預測。建立分行業千户重點企業經濟運行調度直報系統,推進經濟運行調度信息化。加強經濟運行態勢調度分析,做好超前預測和預防,及時掌握結構調整、治理通脹等有關政策對企業的影響,為省委省政府決策和指導組織經濟運行提供依據。加大煤電油運供應保障。實施省政府電煤儲備30天戰略,強化煤電互保,加強統調發電企業電煤儲備考核,積極開拓海運煤通道、內陸電廠增用海運煤實現突破,加快解凍庫、儲煤場等設施建設,實行高速公路免收電煤通行費等支持政策,努力多儲煤、多供煤。強化電力運行調度管理,不斷完善有序用電方案,科學編制和充分發揮發電量計劃的調控導向作用,完成以大代小替代電量356.2億千瓦時,出台《山東省電力設施和電能保護條例》,電力供應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保障成品油市場供應,集中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市場專項整治行動,出台《山東省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與中石化、中石油協同努力,及時緩解了柴油供應緊張形勢。抓好重點行業管理。加強醫藥行業管理,搞好中藥材基地建設,開展全省藥品儲備專項檢查。出台《山東省傳統工藝美術保護辦法》,加強傳統工藝美術保護。出台《山東省促進散裝水泥發展規定》,加快推廣散裝水泥。嚴格執行行業准入政策,加強鋼鐵、化工、建材和有色金屬等行業的生產經營規範管理。加強化學品企業管理,配合國際禁化武組織進行了兩次現場核查。推動繭絲綢行業技術輸出,在廣西、雲南等地建立生產基地。

各級經信部門認真編制“”發展規劃。省經信委承擔了製造業、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現代物流業等3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點專項規劃。同時,緊緊圍繞工業和信息化發展需要,編制了20個行業規劃、30個專項規劃,均已處於收尾階段。各市縣也都圍繞自身發展實際,精心編制一系列發展規劃,對指導和推動“”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其他方面,包括調查研究、經信宣傳、協會管理、人員培訓、教育辦學、認證鑑定等,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回顧“”,我省工業和信息化戰線戰勝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衝擊,在保持年度均衡平穩增長、總量效益躍上新台階的同時,產業升級取得可喜進展。五年間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倍,實現主營業務收入、利税、利潤分別增長1.9、1.7和1.7倍。裝備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30.8%、比20xx年提高8個百分點,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佔比達34.7%、提高16.1個百分點。工業技術改造投入2.6萬億元,更新改造設備110餘萬台(套),引進15萬台(套)國外先進設備,建設2萬條先進生產線。主要行業技術裝備居國內先進水平以上的比重由20xx年的40%提高到62.1%,新型幹法水泥熟料產能佔比由32%提高到85%,1000立方以上鍊鐵高爐產能佔比由33%提高到47%,120噸以上鍊鋼轉爐產能佔比由40%提高到45%,統調公用機組平均單機容量由18.9萬千瓦提高到28萬千瓦,十大造紙企業產能集中度由40%提高到58%,離子膜法燒鹼產量佔比由19.8%提高到37%,輪胎子午化率由18.9%提高到29.7%,鋼材板管比由31.1%提高到42.4%,鋼材薄板冷熱比由30.3%提高到59.6%。累計淘汰落後水泥立窯熟料產能7595.8萬噸、鍊鐵821.6萬噸、鍊鋼527.3萬噸、焦炭469.7萬噸、造紙137.4萬噸。機械、服裝和家電行業中95%以上的企業推行了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近60%的企業實施了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寬帶互聯網用户從234萬户增加到912萬户。

“”時期,全省工業和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為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得到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這是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中央駐魯單位、省各部門支持幫助下,全省經信戰線幹部職工解放思想、開拓進取的結果,是廣大企業奮力拼搏、創新發展的結果。五年來,全省經信系統不斷探索,勇於創新,提高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能力,加深了對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律的認識。一是注重把政府宏觀調控與市場機制有機結合,保障工業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基礎上,注重發揮政府引導和推動作用,特別是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巨大沖擊,迅速加強經濟運行的組織領導,大力推進工業調整振興,及時遏制了工業增幅快速下滑勢頭。二是注重把自主創新與技術改造有機結合,推進工業轉型升級。把自主創新作為引領和支撐,大力打造高水平企業技術創新平台,強化產學研聯合,集中研發突破關鍵技術,全面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把技術改造作為重要手段,集中改造提升關鍵薄弱環節,推動整個產業鏈條層次和水平的提高,促進工業經濟向高端高質高效發展。三是注重把市場開拓與企業管理有機結合,提升企業發展素質。堅持企業外抓市場,內強管理,推進企業現代營銷體系建設,實行政府推動與企業主導開拓市場並舉,深入推進管理理念、管理內容和管理方法創新,企業市場主體地位進一步增強。四是注重把技術節能與結構節能有機結合,增強結構優化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推動力。在強化節能目標責任的基礎上,一方面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和循環經濟,淘汰落後產能,建設節約型產業體系;另一方面狠抓節能技術改造與節能技術產業化,全面促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五是注重把發展信息產業與提升信息化水平有機結合,加快推進信息化進程。堅持發展壯大信息產業和軟件服務業,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加快政府和社會信息化進程,增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六是注重把機構改革與作風建設有機結合,努力提高服務水平。順利完成經信系統機構改革,突出團結協作、務實高效、運轉良好,加強機關業務建設、隊伍建設和作風建設,為基層和企業服務的能力和水平進一步提高。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經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依法行政、科學行政的意識和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工業和信息行業管理基礎性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發揮經信系統整體合力、協同發展的機制有待進一步健全。這些問題要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改進和完善。

二、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時期,是我省經濟轉型升級的攻堅時期,全省經信系統推進轉方式調結構、保持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任務十分艱鉅。關於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面臨的形勢,全省經濟工作會議做了全面闡述,我們要加深對經信發展環境的認識,把握工作上的主動權。

從有利方面看:我們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一是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產業結構正在進行新一輪調整,各國普遍重視實體經濟發展,科學技術孕育重大突破,國際環境總體上對我有利;二是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政府投資和信貸資金將更多投向實體經濟,重點向新興產業、技術創新、中小企業、節能減排等領域傾斜,進一步為我省工業轉方式調結構提供支持;三是我省實施重點區域帶動戰略,為產業整合、萌發新的經濟增長點提供了重大契機;四是我省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一批優勢產業、骨幹企業和名牌產品,特別是經受住了金融危機嚴重衝擊,應對風險挑戰、攻堅克難的經驗和能力不斷增強。

從困難和挑戰看:一是世界經濟復甦進程緩慢,區域發展不平衡,回升動力不強,經濟不穩定因素較多,易發生突發性事件;二是近期央行連續上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利率,將對企業融資產生一定的影響;三是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結構性矛盾還沒有根本解決,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工業增長方式仍較粗放;四是能源、原材料和初加工產業佔比較大,能源消耗總量居各省市首位,節能任務仍十分艱鉅;五是棉花、煤炭、鐵礦石等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加之外貿出口退税調整、國際貿易保護加劇、勞動力成本增大和人民幣持續升值,企業經營成本將大幅上升;六是煤炭價格上升,電煤供應不確定因素增多,電力供應保障任務艱鉅。

我們要準確判斷形勢,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充分利用有利條件,積極克服不利因素,做好應對新風險的準備,努力把經濟和信息化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20xx年全省經濟和信息化工作總的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實施高端高質高效產業發展戰略,突出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和培植戰略性新興產業“雙輪驅動”,做大做強生產性服務業,着力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切實做好節能減排、信息化建設和生產要素保障,加強企業質量和安全生產管理,鞏固和擴大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成果,推進工業由大變強,確保“”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90週年。

20xx年主要預期目標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3%左右,經濟效益同步提高;技改投資完成8700億元,增長15%以上;萬元GDP能耗下降3.66%。

三、20xx年重點經信工作安排

20xx年,全省經信系統要進一步創新思路,把握重點,着力抓好“八個突出”:

(一)突出“雙輪驅動”,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加大結構調整力度,加快培育結構優化、佈局合理、技術先進、清潔安全、產業鏈完善、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產業體系。一手抓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以優化結構、提高技術含量和加工深度、增強配套能力、拉長產業鏈條為重點,做強做大裝備製造業,調整優化原材料產業,改造提升消費品製造業,鞏固擴大傳統產業優勢;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圍繞“四新一海”重點領域以及高端裝備製造、節能環保、新能源汽車等產業,認真落實規劃、產業政策和財政扶持政策,強化核心關鍵技術研發,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和經濟效益。

一是全面落實各項規劃。儘快完善出台全省工業和信息化“”規劃,20xx年要迅速起步,抓緊實施,力爭在推進產業升級上取得實質性進展。同時,今年是實施三年調整振興規劃的最後一年,要緊緊圍繞市場需求新變化和技術發展新趨勢,充分發揮調整振興聯席部門工作合力,下大力氣抓好重點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和指導意見的落實,確保完成三年規劃目標。

二是切實抓好重點技改項目建設。做好調整振興規劃項目與“”前期項目的銜接。對20xx年實施的千個重點項目、工業調整振興項目,進一步加大推進力度,爭取早日投產達效。實施好20xx年千個重點項目,特別是要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選擇一批市場前景廣闊、對產業優化帶動作用大的好項目,新興產業項目要佔整個盤子的50%以上。認真做好技改項目導向計劃發佈實施,引導社會資金投向。加強重大項目儲備,為進一步優化經濟結構和增強發展後勁做好必要準備。切實發揮財政投資對結構調整的引導作用,優先保證在建、續建項目的資金需求。項目建設要遵循國家產業政策,嚴格執行用地、節能、環保、安全等准入標準,提高投資效益。

三是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推進現代物流業與製造業聯動發展,加快多式聯運工程建設,提高現代物流一體化和專業化水平,力爭20xx年全省社會物流總額增長12%,物流業增加值增長13%,多種運輸方式換算週轉量增長8%以上。重點培育100户具有國際、國內競爭力的綜合物流企業,扶植50户專業化和一體化物流企業。繼續抓好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試點項目,打造山東物流品牌。

四是堅決淘汰落後生產能力。按照國家部署和20xx年我省淘汰任務,早安排、早落實、早見效。對列入今年淘汰計劃的落後產能,確保9月底前關停,12月底前拆除主體設備和生產線。有條件的地區和企業淘汰工作可以超前一些,提高淘汰標準,擴大淘汰範圍。發揮關閉中小企業補助專項資金作用,促進不符合環保、安全條件的小企業退出市場。

(二)突出自主創新,增強工業內生髮展動力。以開展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為契機,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引導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結構優化升級提供有力支撐。

一是加強企業技術創新平台建設。進一步做強技術中心,推進開放式、市場化建設,加大投入,完善運行機制,提升創新能力。省重點企業技術中心科技活動經費支出佔銷售收入比重要保持在5%以上。加強與國家部委及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組建一批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聯盟,建設一批國家級和省級企業創新平台,新培育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00家。充分發揮行業技術中心的輻射、技術傳導和轉移作用,面向中小企業提供創新服務。

二是加快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實施技術創新項目計劃,對行業共性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創新項目,以及制約產業升級的關鍵技術、工藝、原材料、零部件研發項目,集中力量,重點投入,加快實施。特別實施好重大技術裝備研發專項,鼓勵支持首台(套)重大裝備研發與生產,實施好“核高基”和電子發展基金重大專項。全年實施省級新技術新產品研發項目2500項以上,重點突破100項產業共性、關鍵性技術。創新產學研合作模式,組織好20xx年全省產學研展洽會,加強緊密型產學研專題合作,加快創新成果產業化步伐,爭取100項重大技術創新成果實現產業化。加強創新團隊建設,大力推進以“泰山學者”和創新團隊建設為重點的創新人才隊伍建設,積極組織企業與高校開展人才培養、專業設置以及實訓基地的合作對接,新培育認定校企合作人才定向培養示範基地5家,新建省級企業實訓基地155個、總數達到1000個。

三是大力發展工業設計產業。加大政府支持力度,促進建立集創新成果、設計中心和產業集聚於一體的工業設計創新體系。重點支持研發100個重大工業設計創新成果,培育30家工業設計中心,打造10個工業設計示範基地。

四是抓好質量品牌建設。突出企業的質量主體責任,以 機械、紡織、電子信息、汽車等行業為切入點,加快實施一批質量技術攻關項目,建立企業質量管理 控制和誠信體系。 推進自主品牌建設,出台指導工業產品品牌建設的政策措施,鼓勵培育區域性、行業性品牌。完善企業標準體系,鼓勵制定嚴於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企業標準。

(三)突出市場開拓,拓展企業發展空間。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佔足省內市場,多佔省外市場,拓展國際市場,切實擴大工業產品銷售,為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更廣空間。

一是深入開展“市場營銷年”活動。支持企業創新營銷模式,運用現代營銷方式發現和培育市場,圍繞市場調整產品結構,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銷售模式。表彰和獎勵市場營銷優秀企業和先進單位,推廣市場營銷優秀企業的先進做法,抓好典型帶動和示範引導。開展市場營銷培訓,普及現代營銷理論,加強營銷隊伍建設。

二是“多管齊下”開拓省外市場。以市縣經信部門和行業協會為主,推動我省紡織、服裝、輕工、食品等名優新特消費品南下,大力開拓南方市場;推動機械、化工等長線產品北上,擴大華北和東北市場銷售;推動建材、冶金行業西進,藉助對口援疆機遇,支持鋼材、礦山設備、工程機械、紡織服裝等產業向喀什地區轉移,深度開發新疆、中亞、西亞等市場。

三是抓好會展組織工作。繼續組織好108個國內外會展,發揮會展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商品消費,拉動工業生產。加強對品牌展會的引導培育,對各市、各行業協會組織和承辦的優秀會展活動實行以獎代補,提高我省經信會展層次和規模。

四是“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重點開展對中東、非洲、東歐、拉美、西亞等市場的經貿交流合作,支持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抓好對非洲有關工業園區建設,推動具有比較優勢的企業藉助工業園區開拓新興市場。

五是開展電子商務。鼓勵企業加強虛擬終端市場建設,推動企業開展面向商家、面向客户的電子商務業務,通過網絡營銷拓寬銷售渠道、擴展和延伸品牌價值,提高經濟效益。

(四)突出優化佈局,推進工業集中集約集聚發展。把集中集約集聚發展作為提高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加快打造區域定位明確、特色和規模優勢突出、配套能力強的工業發展佈局。

一是實施好省重大區域發展戰略。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五大區域帶動戰略,明確企業載體,找準突破方向,抓緊佈局一批重大工業項目,積極打造區域發展新高地。加快建設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突出青島龍頭地位,大力發展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長性的高端產業集羣。抓住我省作為全國鋼鐵產業結構調整試點省的機遇,加快日照鋼鐵精品基地建設,推動全省鋼鐵工業向沿海轉移、向高端發展。

二是加大管理創新。把加強企業管理作為應對通脹壓力、加快企業集約發展的重要措施。繼續深入貫徹省政府意見精神,大力推廣應用六西格瑪管理。實施一批企業管理專項,把企業管理真正抓在手上、落實到具體項目上。組織好第二屆山東省企業管理獎。進一步加大典型培育和先進管理方法推廣,推動全省企業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是建設現代企業組織體系。重點工業企業要做好戰略規劃,加強風險防範,繼續發揮“五個帶頭”作用,加快做強做大。20xx年,350户重點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税、利潤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要保持在30%以上。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實施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小企業培育、中小企業成長和特色產業提升四項計劃,進一步完善信用擔保、技術支持、信息服務、市場開拓等服務體系,積極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鼓勵引導民間投資新36條,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完善我省鼓勵民間投資發展的配套措施,促進民間投資穩定增長。加大企業兼併重組力度,抓緊出台我省促進企業兼併重組的意見,加快推進鋼鐵、機械、化工、煤炭等規模效益顯著行業的資源整合,提高產業集中度和整體競爭力。

四是加強產業集羣和先進園區建設。實施產業集羣壯大工程,重點圍繞食品、裝備製造、電子信息等16個行業,以龍頭企業為依託,以產業園區為載體,進一步優化生產要素和資源配置,建設好140個特色產業集羣,力爭營業收入過百億元的產業集羣達到100個。提升工業園區發展水平,以創建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為抓手,引導生產要素向先進工業園區聚集,新培育認定30家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級示範基地爭取達到10家以上。

(五)突出節能降耗,努力實現綠色低碳發展。把節能降耗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抓手,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完善節能目標責任評價體系,進一步發揮市場作用,健全激勵和約束機制,增強企業和全社會節能內生動力。

一是鞏固“”節能成果。突出抓好今年一季度的節能工作,防止高耗能產能快速釋放和萬元GDP能耗出現反彈。繼續按照六項調控標準和“三不一對標一協商”原則,實施節能預警調控,建立常態化預警調控機制,促進高耗低效企業轉型升級或關停淘汰。總結“”節能經驗,研究提出節能長效措施。

二是強化節能目標責任。組織好“”節能目標完成情況考核,表彰獎勵一批先進集體、企業、成果和個人。根據國家下達的“”節能目標,分解落實到各市、省有關部門和重點企業。完善節能執法體系和機制,增強節能執法能力。加強節能監察,依法處置違法用能行為。強化源頭管理,抑制增量能耗,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

三是推進節能技術進步。狠抓節能技術改造,推廣節能低碳技術,以工業鍋爐改造、換熱技術改造、餘熱餘壓利用、電機系統節能等為重點,實施200個節能項目。以鋼鐵、有色、電力、建材等行業為重點,實施100個節能技術產業化項目。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機制,支持一批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發展一批節能服務機構。公佈節能技術、裝備和產品推廣目錄,積極淘汰改造高耗能落後機電設備。加快節能產品認證,擴大節能產品政府採購範圍,落實節能產品惠民政策。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培育20家節能環保產業基地和100家節能環保骨幹企業。

四是狠抓重點企業和重點領域節能。實施能源管理師制度,打造高素質專業化節能管理隊伍,培訓能源管理師3000人以上。加快能源管理體系建設,形成持續改進的企業節能機制。組織企業開展節能低碳行動、能效對標活動和能源審計,推廣節能自願協議,挖掘節能潛力。以建材、化肥、鋼鐵、有色等行業為重點,建設企業能源管理中心。推進節能標準化,制定一批節能標準和太陽能行業聯盟標準。協調推進建築、交通、公共機構、民商等領域節能工作。發展綠色建築,推廣太陽能光熱建築一體化。發展綠色低碳交通運輸體系,開展車船路港低碳行動。強化公共機構節能管理。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

五是發展循環經濟。完善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投融資政策,實施循環經濟示範單位和重點項目“雙百”工程。圍繞廢舊金屬、廢塑料、廢玻璃等再生資源循環利用,建設一批“城市礦產”示範基地。擴大再製造領域,發展汽車發動機、工程機械、機牀、辦公信息設備再製造。加快工業、建築、餐廚等廢棄物綜合利用,主要工業固體廢棄資源綜合利用率達到95.3%以上。貫徹落實《山東省清潔生產促進條例》,完善配套政策,加大清潔生產審核力度,新增清潔生產自願審核企業1000家。

(六)突出“兩化”融合,全面提升信息產業和信息化發展水平。堅持把信息化作為覆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深入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加快信息技術推廣應用,全面提升經濟社會各領域信息化水平。

一是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的重點產品、技術和服務,推動淄博建成全國重要的RFID、IC卡封裝測試和生產基地,濰坊建成國家級電聲器件產業園。加快發展軟件產業,重點發展中間件、雲計算、物聯網、信息安全等軟件產品。推動中國軟件名城正式落户濟南,大力支持青島軟件產業發展,打造一批軟件產業名園區、名企業、名產品。進一步拓展山東省軟件和信息服務雲計算平台功能,逐步在工業、行業應用、電子政務、電子商務等領域實現服務。20xx年全省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9000億元,其中軟件業務收入達到1200億元。

二是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完善“兩化”融合評估體系,積極開展企業自評估,指導中介機構開展行業評估。在輕工、紡織、石化、機械、建材、冶金等優勢行業,加快實施“四個一百”工程,爭取培育各類中心100家。加快省級“兩化”融合試驗區建設,進一步完善10個市縣試驗區的實施方案,加快建成一批區域“兩化”融合促進中心和公共服務平台。同時,進一步深化農業、服務業領域的信息技術應用,完善農業和農村信息化綜合服務體系,推廣數字模擬、精準農業等先進技術;大力發展網絡增值、電子金融、數字傳媒、專業信息服務等新型服務業,積極建設商貿、餐飲、旅遊等公共信息服務平台,提升服務業信息化水平。

三是加快政府和社會信息化步伐。加強電子政務網絡和重要信息系統建設,啟動建設政務信息資源目錄體系和交換共享平台,推動企業基礎、空間地理、人口基礎、宏觀經濟等信息共享。推行網上行政審批和電子監察,加快科技防腐體系建設。推進教育科技、衞生醫療、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信息化,實施“無線城市”、城市居民“一卡通”等重點工程,增強信息化服務民生能力。健全各級國防信息動員機構,完善資源數據庫建設,提高平戰轉換能力。

四是推動三網融合和物聯網發展。紮實推進青島國家級試點,建設省級集成播控平台,加快省級試點步伐,初步建立起我省三網融合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 組建三網融合產業聯盟,加快發展相關產業。深入貫徹《山東省物聯網產業發展規劃綱要》,重點實施“5412工程”,加快攻克一批核心關鍵技術,培育一批優勢骨幹企業,開展一批重大應用示範工程,實現物聯網發展新突破。加快發展基於三網融合和物聯網的信息服務業,整合各類資源,擴大後續增值服務規模。

五是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無線電管理水平。發揮省網絡與信息安全協調小組辦公室作用,統籌全省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大力推行信息安全測評和風險評估,落實信息安全等級保護,加強信息安全檢查和技術監測,加大信息安全教育培訓,確保基礎信息網絡和重要信息系統安全。合理規劃配置無線電頻譜資源,完善無線電技術設施建設,加強無線電台站管理和日常無線電監測,及時查處無線電干擾,強化專用頻率保護、軍地配合和國際協調,做好重大任務無線電安全保障。

(七)突出監測保障,切實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加強對宏觀經濟形勢的監測分析和對微觀經濟主體的協調指導,超前把握經濟走勢,及時協調解決煤電油運等重大矛盾和問題,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一是加強監測分析和預警預測。抓好行業重點企業及重點產品的直報調度系統建設,加強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及區域經濟的監測分析,及時向省委省政府提供決策依據。密切關注國家宏觀政策調整對工業經濟的影響,準確把握行業發展態勢,及時協調解決制約經濟發展的困難和問題。抓好一季度工業經濟運行的組織協調,超前安排好春節生產,加強情況調度,努力實現良好開局。

二是提高要素保障能力。繼續實施電煤儲備30天戰略,加大電煤儲備目標考核,兑現發電量獎勵政策,進一步提高全省統調電廠電煤儲備水平。落實省內外電煤資源,鐵路、公路、海上多渠道加大電煤調入。各市要加強煤電運組織協調,保障地方發電企業電煤供應。加強煤炭經營市場管理,維護煤炭經營秩序。加強成品油管理,及時掌握供應和價格動態,加強生產和調運,確保市場供應。強化信貸支持,鼓勵企業通過直接融資解決資金需求。

三是強化電力運行管理。加強對電力生產供應的日調度、周預測和月分析,積極做好電力生產調度、組織協調和考核管理,超前組織好夏季、冬季用電高峯和重大活動、節日期間以及薄弱地區的電力運行和供需銜接。堅持完善差別發電量計劃管理,充分發揮在優化資源配置、推進節能減排方面的調控導向作用。加強制度建設和政策引導,推進電力需求側管理長效機制的建立。做好《山東省電力設施和電能保護條例》的宣貫和配套法規政策的制定,加強執法體系建設,積極推進電力行政執法工作的有效開展。

四是抓好應急保障工作。不斷完善經信系統應急保障預案和工作聯繫機制,落實工業應急物資的生產能力調查和重要物資生產儲備,做好應急時期重要生產和生活物資的生產協調、緊急調度和運輸保障。積極引導企業及時應對各種自然災害的影響,減少因災損失。

(八)突出高效服務,進一步提高經信系統推動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以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總抓手,進一步加強機關建設,提高素質,樹立形象,為不斷實現經信工作新突破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加強學習。重視學習善於學習,全面系統地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特別要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科學發展觀。加強履行崗位職責所需要的專業知識和相關領域知識的學習,努力成為行家裏手。把學習的着眼點放到研究和解決現實問題上來,把學習的成果體現到工作成效上來。

二是加強調查研究。深入開展調查研究,進一步加深對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年初,全省經信系統將按照省委省政府重大調研部署,集中精力,集中時間,組織開展全面深入的專題調研,認真研究新情況、謀劃新思路、提出新措施、推進新發展。加大經信工作宣傳力度,總結經驗,推廣先進,營造良好的輿論宣傳氛圍。

三是加強立法執法。強化立法和依法行政意識,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重點圍繞企業權益保護、電子簽名認證、循環經濟發展、軟件產業促進、無線電電磁環境保護、企業技術改造等領域,搞好立法調研和草案起草。進一步加強經信執法隊伍建設,積極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培訓,樹立依法行政觀念,不斷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強行業電子政務建設,提高依法行政工作效率和協調辦公服務能力。

四是加強行業管理和服務。各級經信部門要堅持貼近基層、貼近實際,深入瞭解行業和企業的真實情況,研究採取有效實施行業管理的政策措施。各行業協會、直屬單位要發揮貼近行業、熟悉行業和專家隊伍的優勢,多為行業發展出謀劃策;加強行業基礎管理,完善行業統計體系;切實維護企業權益,加強行業自律。各高職學院要面向工業化、信息化,突出辦學特色,提高辦學水平,在穩定辦學規模的基礎上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五是加強作風建設。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鞏固拓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果,努力把創先爭優活動不斷引向深入。充分發揚勤勉敬業、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優良作風,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積極投身經信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規定》,切實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營造風清氣正、高效廉潔的良好氛圍。

同志們,20xx年是“”開局之年,做好經信工作,事關大局,事關長遠。我們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解放思想,振奮精神,鋭意進取,創新實幹,促進工業經濟和信息化建設長期平穩較快發展,為建設經濟文化強省做出新的更大貢獻,以優異成績向中國共產黨成立90年獻禮!

元旦剛過、春節將至。在此,向大家致以節日問候,祝大家新年愉快、工作順利、身體健康、闔家歡樂,在新的一年裏取得更大的成績!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 篇3

很高興借這個機會與各省區市旅遊局主管信息化工作的領導及從事信息化工作的朋友們再次相聚。記得一年前,在北京參加20xx年全國旅遊信息化工作會議時,曾與大家進行了積極的溝通和熱烈的討論,瞭解了全國旅遊信息化發展的基本狀況,也闡述了自己的一些思路和想法。一年的時間轉瞬過去了,我們面對了風霜雨雪的挑戰,經歷了強烈地震的衝擊,並正經歷着金融海嘯的洗禮,也體味了世紀奧運的激動,旅遊業經受了考驗,旅遊信息化也經受了考驗,我們平穩地走過來了,旅遊信息化也得到了積極的發展。在此,我代表國家旅遊局向戰鬥在旅遊信息化第一線的同志們表示問候,對大家卓有成效的工作和積極配合表示感謝!

剛才唐洪廣同志對今年全國旅遊信息化工作做了全面總結,並具體部署了明年的工作。從會議資料中也看到了各省區市的工作進展和發展思路。希望大家在會後的討論中對明年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國旅遊信息化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以便我們共同為中國旅遊信息化建設多做一點有益的工作。

藉此機會在這裏對信息化的發展和明年的幾項重點工作談一下自己的想法,與大家進行溝通交流。

一、信息化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

改革開放三十年,也是旅遊業高速發展的三十年,中國旅遊業已日漸成熟,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功能不斷完善,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但與此同時,還存在着資源整合、市場監管和企業競爭力等多方面的問題,在國際經濟一體化的快速發展過程中,中國旅遊業還要經歷由規模到效益、由數量到質量,由粗放到精細、由國內到國際的轉變,還要實現由旅遊大國到旅遊強國的跨越,更重要的,是如何實現產業的轉型升級,保持持續、高速和健康的發展。

科技對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作用可以劃分為三個層面:一是提高行業運行質量;二是優化產業結構;三是提高行業國際競爭實力。而這三個層面,恰是產業現代化、國際化和良性發展的關鍵點。

作為現代科技重要組成部分的信息技術,應用層次極其豐富,可以分為產品信息化、企業信息化、產業信息化、國民經濟信息化、社會生活信息化等等。信息化程度已成為衡量產業現代化水平的通用指標,尤其是近年,現代服務業概念的提出,已將傳統服務業與信息化的結合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國家相關部門也高度重視信息技術和創新模式對行業發展的引領作用。

旅遊業是我國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跨越多個行業,是交通、餐飲、娛樂、住宿、購物等諸多傳統服務業的集成,旅遊業向現代服務業的轉化,不僅是自身的要求,也會帶動相關產業的優化升級。因此,推進旅遊業科學發展、科學管理和科學運營理念的形成,逐步在旅遊業建立起信息和知識相對密集的現代服務業框架就顯得尤為重要,也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任。

二、又好又快地推進信息化建設

科學發展觀是新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也是信息化建設必須遵循的根本原則,同時信息化也是科學發展觀的應有之意。走有中國特色的旅遊信息化發展道路,又好又快地推進信息化建設,是各位同仁都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1、健全機構 完善機制

各省區市要把旅遊信息化工作納入到當地旅遊發展的大局中去,要設立領導機構和辦事機構,使信息化工作有組織保障;要安排合理的資金投入,使信息化工作要落到實處。信息化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建立完善的管理、運營和維護全流程保障機制,不能只重建設,忽視運行管理。另外,創新的共性是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因而難免有坎坷,也可能會走彎路,一個成熟產業還要有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胸懷和氣度。

2、科學規劃 穩步推進

要用科學的態度、科學的方式去辦科學的事情。要加強對旅遊信息化工作的研究,推進各級旅遊信息化發展規劃的擬定工作。旅遊信息化建設要做到有目的、按計劃、分階段、有步驟地推進實施,不能過於急功近利,避免推進中孤立片面和盲目隨意現象出現。目前多少省份有信息化發展規劃、有實施計劃,有配套資金保證?希望大家在討論中去溝通交流。

3、以點帶面 點面結合

需求是發展的原動力,要深入瞭解旅遊業的發展狀況和實際需求。在需求挖掘中,尋找關鍵問題和核心問題,透過支點,去撬動業務流程。在業務應用中,既要有點的深入,也要有面的帶動,避免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提高信息效率,發揮信息化資金的投入效能。例如可將12301呼叫平台建設作為推進信息化整體發展的契機,與遊客諮詢中心、集散中心、旅遊資訊網等統籌規劃,建立一體化的信息採集處理和宣傳營銷渠道,將對整體信息化建設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4、協同配合 優化環境

旅遊業信息化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是否有一個良好的軟環境,這個環境主要包括政策要素、人才要素和協作要素三個方面。旅遊業信息化建設是一項全國性的系統工程,需要各個地區以及社會各界的支持與協作。必須要搞好行業以及地方間協作,做到國家、省、地、市各層次的通力合作,發揮上上下下的積極性,做到信息共享、資源共享、經驗共享。通過共同努力,去創造和優化信息化發展環境。

三、以重點項目帶動行業信息化的發展

關於近期信息化發展的重點項目,唐洪廣同志的報告中講得很詳細了,我在這裏只是提出幾點要求和希望。

1、12301工程要堅持原則,解決問題

12301工程各省區市都很重視,很多省份都將其列入重要工作議程上報地方政府,有的地方政府還為此提供了配套資金和相應的政策支持。大家積極性很高。對於這個工程,我講兩點,一是堅持原則,二是解決問題。

堅持原則就是一定要把好事辦好,要有建設原則,有運營原則,有發展原則。要樹立整體形象,要全國一盤棋。公眾服務必須要有美譽度,否則事與願違。在開通上要寧缺毋濫,保證質量。開通前進行系統評估。在運行中要科學管理,完善監督。要保證系統和服務的可靠率、接通率和滿意率。要採取自查、互查和組織抽查等多種辦法,對服務標準、服務內容、服務範圍等方面進行監督,發現問題要立即糾正、立即整改。

解決問題就是對於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矛盾,要積極地去探求解決辦法。例如系統自建和外包的問題、省級平台和市級平台的架構關係、信息採集更新問題、平台運營經費問題等等。矛盾總是伴隨着事物的發展而不斷出現的,我們要用積極客觀的態度去面對、協調和解決出現的問題。

12301旅遊服務熱線工程對我們來説還是一個新生事物,需要各級旅遊行政管理部門大力扶持。希望已開通的省市要紮實做好運行保障,完善服務,提高水準;暫未開通的省市要按照國家旅遊局統一部署,結合本地區實際,積極做好組織實施工作。

2、旅遊資訊網要成為旅遊形象宣傳的第一平台

旅遊資訊網也稱為旅遊信息網,主要功能是面向海內外廣大遊客提供全面的旅遊資訊服務。國家旅遊局計劃明年啟動中國旅遊資訊網的建設工作,並根據項目進展,適時開發相應的外文網站並建立海外鏡像,力爭把旅遊資訊網打造成旅遊形象宣傳的第一平台和旅遊市場營銷的重要渠道。

在中國旅遊資訊網建設中,我們將充分整合各省區市旅遊資訊網,建立全國旅遊資訊網站羣體,分層次有側重地展示旅遊形象和旅遊資源。與此同時,還將制定推廣相應的信息規範和標準,以促進全國旅遊資訊的交流和共享。

面對今年金融危機導致的世界經濟蕭條,中國旅遊資訊網和各地旅遊資訊網站,更要充分發揮網絡全天候、廣覆蓋的獨特優勢,加大宣傳營銷力度,為我國旅遊市場開拓發揮積極的作用。

同志們,一年一度的旅遊信息化工作會議,不僅是我們總結工作,展望未來的一次聚會,還應是我們行業信息化建設的一級級台階,希望各位回去後儘快向主要領導彙報會議精神,積極開展新的工作。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 篇4

同志們:

**市機關事務管理政務網站的開通,標誌着我局電子政務和信息化建設翻開了新的一頁,是我局信息化建設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此,我代表局黨組對網站開通表示熱烈的祝賀!對關心、支持網站建設的**市信息化辦表示衷心的感謝!對所有參與網站開發建設的工作人員表示親切的慰問!

這次會議,既是慶祝我局政務網站開通的會議,也是我局政務網站建設培訓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安排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局政務網站信息化建設,動員局各處室和各單位認清形勢,提高認識,強化措施,加大力度,全面推進局政務網站建設,促進全局電子政務建設的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下面,我再提三點意見:

一、正確分析形勢,切實提高對網站建設重要性的認識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信息化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和一個單位綜合實力、核心競爭力和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誌。希望局各處室和單位要站在現代競爭和發展的高度重新審視這項工作,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做好網站信息化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1、推進政務網站建設是提升我局形象,擴大對外交往的重要途徑。因特網被認為是目前成本最低、最快捷和最有影響力的宣傳媒介,網站則是一個地方、一個單位的對外窗口和名片。近年來,我局對外交往不斷向縱深推進,機關後勤品牌的經營和運作也邁出了堅實步伐,在同行兄弟單位中競爭力、形象和知名度不斷提升。然而,對因特網這一現代化宣傳手段運用得還很不夠。特別是一直以來,我局沒有自己正規統一的電子政務門户網站,與我市建設“數字”和實現新一輪“經濟大發展、城鄉大變樣、文明大提升”的目標要求極不相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局的對外形象。為此,在歲末年初我局積極實施局系統電子政務上網工程,開展政務公開、網上辦事、互動交流,是包裝宣傳自己,提升機關事務部門形象,擴大對外交往的必然要求。

2、推進政務網站建設是實現科學管理,加強機關後勤自身建設的現實需要。電子政務建設不只是信息技術在政務領域的推廣和應用,也不是簡單地將我局現有職能和業務流程電子化或網絡化,而是實現職能轉變的重大創新,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推進機關後勤改革和管理體制變革的創新。信息網絡技術能夠有效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擴大政務公開,推進依法行政,是轉變職能、改進管理方式的有效手段和途徑。大力推進電子政務,有利於優化服務環境,加強勤政廉政建設,防止和克服腐敗,有助於形成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後勤管理運行機制,對於加強機關後勤自身建設具有極其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3、推進政務網站建設是增加工作透明度,深入開展“機關效能年”的需要。

當前,全市上下正在積極開展“機關效能年”活動,利用政務網站這個平台可以進一步加強公眾對我局後勤工作的有效監督,大力推進政務公開,轉變工作作風,提升工作效率,優化服務質量,將我局“機關效能年”活動不斷引向深入。通過局政務網站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提供局各處室及各單位所擁有的各種信息資源為領導服務、為機關服務、為機關幹部職工服務。如公眾性的通知公告、政策法規、機關保障、機關服務、辦事指南等信息上網,方便市直各單位機關幹部職工及時瞭解我局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網絡直接與公眾進行溝通,收集公眾對機關事務工作的意見和建議,使我局能夠及時瞭解社情民意,解決機關幹部職工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改進工作作風,促進政務公開,提高後勤服務質量。

二、突出工作重點,加快推進政務網站建設步伐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局電子政務信息化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打造“數字後勤”為目標,以局政務網站為龍頭,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整合資源、注重應用”的原則,立足實際,突出特色,加大投入,建設一個體系完整、結構合理、高速互通、先進實用的電子政務系統,帶動後勤管理、保障和服務信息化。

1、加快推進後勤管理信息化。要不斷提高我局電子政務系統的建設、管理和維護水平,真正使其成為“溝通世界的橋樑,聯繫羣眾的紐帶,信息化建設的載體,網上辦公的平台”。在信息化管理過程中,要始終把抓管理上水平的準則貫穿於始終,致力於“三個一流”:一是要完善一流的網絡。完善的網絡體系是政務信息化和電子政務的基石。要以局政務網站為主幹,七個職能處室、七個直屬中心、四個下屬企事業單位為分支的統一網絡體系,實現局、直屬中心、下屬企事業單位三級網絡互聯。二是要開發一流的系統。在抓好網絡與硬件建設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大軟件開發力度,投入專項經費用於網上公文收發、傳輸、處理及協同辦公等一系列應用系統的開發,並將這些系統整合在局政務網站這個統一的應用平台上來,一站式登錄,逐步實現推進局辦公自動化建設。三是要建設一流的網站。繼續加強政務門户網站建設,充分發揮其平台作用。局網辦要履行好管理協調和技術支撐的作用,局各處室和單位要認真做好信息的蒐集、整理和上報工作,加大宣傳力度,共同把政務門户網站辦出生機、辦出特色,樹立我局的良好形象。

2、加快推進後勤保障信息化。我們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全面提高機關後勤保障水平。在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要始終把創新的思路貫穿於始終,強化“三個狠抓”:一是狠抓機關職能處室信息化建設。在依託局政務網站的基礎上,局計財處要積極探索網上數據實時報送和結算系統,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局房管處要不斷加大網上辦事的力度,能上網的服務項目力爭上網實時辦結;局節能辦要把市直各單位節能降耗數據實現網上在線報送。二是狠抓直屬服務中心信息化建設。車管中心在建立車輛電子台帳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車輛、人員網絡實時監控管理系統;生活服務中心要進一步探索餐飲、洗理、便民超市、生鮮食品“一卡通”結算系統,並逐步與局政務網整合。三是狠抓下屬四家企事業單位信息化建設。要發揮局政務網站的平台作用,局下屬企事業單位要積極開展電子商務,上網發佈產品和價格信息,建立起辦公用品、文印、汽修、洗車等專業商務平台,集中推介我們的優勢產品和項目,通過上網工程,整體包裝、策劃和宣傳企業,擴大我局後勤實體知名度,推廣企業管理信息系統、企業資源規劃管理系統,提高企業生產、管理的現代化水平。

3、加快推進後勤服務信息化。網站是信息化和電子政務的平台。要把局政務網站建設成“為公眾服務的窗口”和“為政務服務的平台”。在信息化運行的過程中,要始終把服務的理念貫穿於始終,突出“三個優先”:一是注重服務優先。辦好辦事指南欄目,從人員出入證辦理、車輛出入證辦理、就餐卡辦理、集體户口辦理、公交月票辦理、幼兒入托辦理、水電報修辦理和會務登記八個方面為機關幹部職工提供服務,搭建一個高效、便捷的網上服務平台,有條件要逐步推行“網上受理、實時辦理、限時辦結、全程服務”的工作模式,如基建房管處的水、電、門鎖報修今後也要力爭實現網上報修。二是注重時效優先。要進一步暢通信息渠道、增強發佈時效,進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網站管理辦法和網站績效考核機制,將網站信息更新、維護責任落實到各相關處室、單位。使網站欄目的更新、維護得到落實,保證局政務網站信息發佈的及時性。三是注重民意優先。要積極暢通與公眾網上交流的渠道,把“局長信箱、網上留言、在線QQ、民意調查、網上投訴”等欄目切實辦好,真正建立起一個網絡在線互動平台和網上監督平台。

三、強化保障措施,形成政務網站長效管理機制

政務網站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系統工程,工作量大、牽涉面廣,需要局各處室、各單位的密切配合,通力協作。為了我局信息化工作今後的順利開展,要切實做到“三個強化”:

1、強化組織領導。局網辦要加強對全局網站建設的規劃管理、組織協調和監督實施,及時研究解決網站建設中的重大問題。各處室和單位要切實把網站建設工作擺到首要位置,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制定發展規劃。局辦公室要把網站的主要工作目標和任務納入重要目標管理,加大督查和考核力度。要在全局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良好工作態勢,真正確保局政務網站建設有人操作、有錢運作、有制度保障、有創評機制。

2、強化人才隊伍建設。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則,堅持自學與培訓並舉,儘快構築我局網站建設的人才高地。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自學信息化知識,瞭解信息化發展動態,不斷增強推進信息化建設的自覺性。要把計算機培訓納入全局幹部職工學習培訓計劃,開展計算機知識和技能掃盲工作,爭取經過一到兩年的努力,使所有機關幹部瞭解計算機和網絡基礎知識,確保全局35歲以下領導幹部和工作人員達到計算機二級以上水平,35歲以上的幹部職工掌握計算機操作基本技能。

3、強化全員信息化意識。一方面要開展多種形式的信息化宣傳和普及教育,提高幹部職工、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的信息化意識和水平,以領導帶動職工,黨團員帶動羣眾,營造全局廣大幹部職工關心信息化的良好氛圍。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和宣傳陣地,切實做好信息化宣傳工作。另一方面,要強化信息安全建設。局政務網站必須嚴格按照互聯網應用的保密、安全和新聞發佈等管理規定,制定嚴格的管理措施並實行責任制,注重網站發佈流程,發佈內容審核要層層把關。要嚴格執行上網信息保密審查制度,嚴禁涉及國家祕密的信息上網。加強上網信息的保密檢查,一經發現涉密信息,應立即刪除,並嚴肅查處和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要採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嚴防黑客和病毒的攻擊。

最後,希望局政務網站建設的有關工作人員抓住機遇,與時俱進,積極探索,大膽實踐,圍繞實現三個“百分之百”的目標,繼續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架起一座“機管局走向世界,世界瞭解機管局”的橋樑。即:進一步推廣網絡平台的應用,努力實現網上辦公平台覆蓋率100%;繼續加大投入,在機關“人手一機”基礎上實現下屬單位“人手一機”,實現計算機普及率100%;不斷完善培訓體系,實現信息化專兼職人員技能培訓率100%。為加快**市的信息化建設,推動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謝謝大家!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 篇5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這裏召開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推進會議,主要任務是,傳達貫徹全省教育信息化暨網絡安全工作會、重點工作推進會、應用工作培訓會議精神,總結並部署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剛才,張館長傳達了全省會議精神,並講了貫徹意見,程主任就“一師一優課”活動教研、指導等工作提了要求,一會兒李處長、馬局長還將作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抓好落實。下面,我講四點意見。

一、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有明顯進展

近年來,市、縣認真貫徹落實中、省《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和《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結合實際,積極推進,在以下五個方面有明顯進展。

1.縣域推進有新發展。各縣區將教育信息化工作納入“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雙高雙普”、“教育創強”的整體規劃中,政府財政統籌安排建設資金,全面提高中國小校的教育信息化裝備水平。已實現“雙高雙普”、“教育創強”、“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縣區在整體推進信息化建設方面有了新的發展。旬陽、白河、平利三縣實現了鄉鎮中心國小以上學校教學班優質資源“班班通”目標,寧陝、鎮坪已提前實現所有中國小校的“班班通”建設目標。作為信息化區域試點,石泉、嵐皋兩縣積極探索貧困山區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長效機制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5所試點學校積極探索基於信息技術環境下的網絡協作教研、教師研修培訓模式以及有效教學新模式在全市推廣。

2.機制建設有新起色。市教育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相關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教育信息化領導小組,全面規劃和組織領導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設立了學校保障科,具體指導教育信息化工作。各縣區把教育信息化工作納入教育工作的整體規劃中,統籌規劃,統籌安排。石泉、嵐皋等縣區成立了以政府主管縣長為組長、相關部局一把手參與的領導小組,明確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股室。“政府引導、社會參與、教育部門實施、學校應用”的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機制基本形成。

3.基礎條件建設有新突破。通過三年的努力,全市義務教育階段1101所學校中888所學校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佔學校總數的80.7%;8685個教學班中5381實現“班班通”,普及率達62%。全市累計投入教育信息化資金1.84億元,其中地方政府籌措資金1.07億元,佔總投入的58%,學校及教育部門自籌5200萬元,佔總投入28.3%。從資金投入的情況可以看出,縣區政府推進教育信息化的責任主體地位進一步明確,學校生均公用經費也由前些年多數用於校舍建設等方面的投入轉向用於發展教育信息化建設,資金保障機制初步形成。

4.教師培訓有新進步。近三年,全市超過50%的中國小教師參加了“教育技術能力遠程教育”、“因特爾未來教育”和“中國小教師教育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工程”等國培項目培訓。市電教館組織的新技術新媒體培訓和“名師大篷車信息技術應用基層行”將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優質資源與課堂的融合等內容納入培訓課程;各縣區和各中國小校結合實際,開展了以信息技術環境下優質資源與學科融合應用的專題培訓和校本培訓。通過專家引領、技術培訓、名師示範、集中研討、在崗研修實踐等形式,提升參訓教師駕馭信息技術手段、融合優質資源的能力和水平。

5.教學應用有新成效。各級教育部門和學校普遍重視實際應用工作,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通過輔導培訓、觀摩研討、網絡交流、展評總結等形式,推進教學應用,並將教師應用情況納入考評考核內容。實施課題帶動,深化應用研究。“”期間,全市申請立項國家、省級教育信息化規劃課題62個,旬陽師訓中心申報的國家級課題《縣域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有效整合的研究與實踐》緊緊圍繞優質資源的開發和應用研究,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堅持每年舉辦多媒體課件製作、中國小生電腦製作、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等活動,為師生搭建應用展示平台。寧陝中學的機器人項目多次代表國家出征世界性大賽並屢獲殊榮。石泉縣兩河國中、市一小的電子書包試點項目成果受到省上表彰。

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省教育廳領導的關心和支持,同時也是各縣區教育行政部門、電教、教研機構、中國小校和廣大教師共同努力的結果。在這裏,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我市教育信息化發展的省教育廳信保處的領導以及各縣區和基層的同志們表示衷心地感謝!

通過努力,全市在推進教育信息化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績,為下一步取得更大進展打下了基礎,但存在的問題不容忽視。一是觀念落後。部分縣區對信息化發展的目的和作用認識不到位,推動乏力,部分局長、校長、教師怕影響升學率,把教育信息化當做可有可無的教學輔助手段,對實質內容和本質要求理解不深入,嚴重影響了當地教育信息化工作推進力度。二是發展不均衡、硬件水平低。縣區之間、校際之間、農村學校與城鎮學校之間在環境建設、應用水平、教師信息化素養等方面存在差距。全市雖然有888所中國小校實現了“校校通”目標,但多數學校的接入帶寬還不能滿足“班班通”、“人人通”的要求;已實現“班班通”目標的5381個班級中,有1695套設備還是投影加熒幕,且多數是八年前實施農遠工程時的裝備,設備老舊,亟需更新。三是應用不廣泛、利用率低。一些縣區和學校在抓高效課堂的建設等工作中忽視了信息技術手段和優質教育資源的重要作用,不引導用、不鼓勵用,“穿新鞋,走老路”;一些學校信息化的使用效率較低,將教育信息化單純理解為技術工作,教研未跟進,學校無位置,設施成擺設。四是管理人員、校長、教師信息素養有待提高,專業隊伍需要加強,學校專職教師需要穩定。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需要及時跟進。

這些問題和困難,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市教育信息化、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實施,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下大力氣加以解決。

二、轉變觀念,切實增強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責任感

當前,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已進入實施《十年發展規劃》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的關鍵時期,工作重心已由前三年的硬件環境建設轉入深入融合應用,對照第一個三年行動計劃,我們還有欠帳,與發達地區的發展和應用水平相比,我們的工作仍處在初級階段。各縣區在抓住國家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發展的戰略機遇,對照《規劃》及相關標準查漏補缺、狠抓落實的同時,在工作理念和觀念上要有新認識,做到四個“必須適應”:

1.必須適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隨着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互聯網技術快速滲透到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信息經濟時代已經全面到來,信息技術正在也必將徹底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微信、慕課這些詞彙在過去十分陌生,但今天卻已耳熟能詳,這就是信息經濟的速度。教育同樣將被改變,信息技術將打破時空限制,提供新的教學手段,拓展新的教育資源;信息技術將為教育帶來新的理念和動力,開放數據、開放資源、開放存儲得以實現,虛擬課堂、翻轉課堂、慕課得以應用,教育方法、課堂結構、師生關係得以改變,最終改變傳統教育模式下學生被動的學習方式,扭轉教師低效的教學形式。互聯網時代教育將是互為師生的時代。

2.必須適應教育現代化推進步伐。黨的報告提出“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強調“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同樣,沒有教育信息化也就沒有教育現代化。一方面,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現代化評價指標體系的重要組成,甚至是標誌性指標之一。另一方面,信息化為未來的現代化教育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這種帶動,不是站在旁邊,更不是跟在後面,而是要跑到前面去引領,如果教育信息化不能夠提前實現,教育現代化就不可能實現。

3.必須適應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要求。教育要發展,根本靠改革。教育信息化將在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中發揮重要作用。首先是促進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手段,教育信息化能夠以較低的成本,便捷高效地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在農村和邊遠地區的覆蓋面,可以使農村和邊遠地區教師零距離接觸先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和專業水平。其次能帶來最新教育理念、模式和方法,能夠為解決教育“改革深水區”的熱點難點問題提供全新思路和解決方案。如通過構建網絡化的教學體系,使學習方式由被動式向主動式、互動式學習轉變。通過構建智能化的交互平台,使優質教學資源能以更低成本、更廣範圍共享,大大提升教育投入產出效率。通過構建系列管理信息系統進行扁平化管理,使教育管理更加科學精準。通過構建泛在學習環境,使學習主體由在校學生向全體國民擴展、學習階段由在校學習向人的一生延伸,形成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

4.必須適應國省教育發展要求。xx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構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的具體要求,這是教育信息化第一次被寫入中央全會重要決議。在任組長的新一屆國家科教領導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研究教育工作時,教育信息化是4個教育議題之一。劉延東副在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電視電話會議上,明確要求把信息化作為“改薄”計劃實施的重要內容。省上決定,今後將採取“先建後補、以獎代補”的辦法,對各地、校教育信息化建設予以經費支持。“義務教育均衡縣”、“雙高雙普縣”、“教育強縣”等創建工作是國省部署,教育信息化裝備水平是其中最為重要的評估內容之一,省上出台的中國小“316督導”評估體系中,教育信息化更是重要內容,有明確的建設和應用標準。教育信息化跟不上,就會影響教育發展。

認識決定思路,觀念決定行動。我們必須適應上述要求,以不進則退的危機感、時不待我的責任感、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不斷進行新的探索和實踐,教育信息化才能在安康有實質性的進展。

三、突出重點,提升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應用水平

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機制是保障,基礎在建設,核心是應用,重點在教師,難點在農村,結合我市實際,當前,我們要重點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加快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體制與機制。根據省上最新安排,明年上半年,縣區教育信息化管理機構標準化建設要通過市上評估驗收。各縣區要將這項工作作為近期的重點工作抓緊抓好。要按照省廳《關於開展教育信息化管理機構標準化建設工作的通知》(陝教保[20xx]38號)要求,調整行政崗位設置,落實管理職能,強化行政主導,通過歸口管理、年度考核、教育督導等行政手段提升信息化統籌推進力度;通過制度建設、隊伍建設,做好管理與服務。各縣區嚴格要落實創建責任,強化措施,狠抓落實,確保按期通過省、市評估驗收。

2.着力優化教育信息化硬軟件環境。高度重視“寬帶網絡校校通”和“優質資源班班通”在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的基礎地位,切實做好寬帶網絡接入和教學基礎設施建設。一要加快“寬帶網絡校校通”建設,到20xx年底,農村學校接入寬帶互聯網比例達到90%,班均出口帶寬不小於1M,城鎮學校接入互聯網比例達到100%,班均出口帶寬不小於2M。在此基礎上,學校要根據自身條件,靈活採取有線、無線等技術方式,逐步使網絡通達到教室、實驗室、辦公室等教學、辦公場所,讓師生在校園內方便地接入互聯網,並採取有效措施實現綠色上網;二要加快實現“優質資源班班通”,未實現多媒體教學設備到班縣區和學校要加大投入,為學校教室、實驗室和各類功能部室配備互動式多媒體教學設備,更新淘汰已老化的投影幕布類設備,到20xx年,農村學校普通教室互動式多媒體教學設備普及率達到50%以上,城鎮學校普通教室互動多媒體教學設備普及率達到70%以上。各縣區要在爭取政府財政支持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與有關企業的合作,充分利用“全面改薄工程”資金分期償還的規定,使“政府規範引導,企業建設運營,學校購買服務”在基礎建設中有進展。

3.堅持狠抓應用驅動。應用驅動是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硬件建設只能作為基礎,不是本質,不是目的,應用才是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的着力點。

一要抓好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工作。今年,教育部啟動了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工作,我市有9000名教師參加了該項培訓。各縣區要做好培訓的組織管理工作,督促參訓教師按時、高質量完成培訓任務。市縣教研、電教等培訓機構在今後的“名師大篷車”等培訓工作中,要針對一線需求,將信息技術應用和優質教育資源與課程融合等內容納入培訓體系,通過專家引領、技術講座、名師示範、在崗實踐研修等形式,不斷提升教師駕馭新技術的能力,提高優質資源與課堂融合的水平。

二要做好“人人通”應用工作。“陝西省教育人人通綜合服務平台”整合了優質資源推送平台和網絡學習空間兩項功能,用“一通”實現了“資源班班通”和“空間人人通”,為加快優質資源與教育教學融合提供了更為方便快捷的應用平台。該平台目前已經開通,並在全省開展應用試點工作,20xx年將為全省60%的教師開通空間,並逐步向學生及家長開放。目前,我市石泉、嵐皋兩縣及安康中學等5所學校承擔着今年的試點應用任務,希望這些縣區和學校要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探索“人人通”環境下的優質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及教師發展、學生學習和家長交流的方式、方法等,為其他縣區的全面應用積累經驗。其他縣區也要全面啟動並推進“人人通”應用工作。

三要精心實施好“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這個活動是今年國、省教育部門安排部署的一項重要工作,活動的目的是深化各級資源平台的應用,也就是達到“讓每一位中國小教師能夠利用信息技術上好一堂課,使每堂課至少有一位優秀教師能夠利用信息技術講授”的目的,促進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根據市上實施方案的安排,縣級曬課和評課活動要在20xx年4月底前完成,5月份前市上完成優課評選並向省廳上報。時間緊,任務重,各縣區要精心組織,將這項活動納入“人人通”平台應用的總體安排中,由縣區電教部門具體組織實施,教研部門承擔教學指導任務。要制訂詳細的活動實施方案,明確活動的時間節點和主要階段,成立評課專家隊伍,做好宣傳動員,以學校為單位遴選優秀教師和特色課程內容,精心組織教師錄課、網上曬課、專家評課、案例推廣等環節工作,確保整個活動有序開展。要統籌組織縣域中國小校,合理分配各學校的錄課任務,最大程度覆蓋各學科,形成相對完整的優課資源體系。活動依託“陝西省教育人人通平台”開展,市級平台也已建成上線,並承擔着市級的評選任務,參與人數多,上傳數據龐大,對技術環境要求很高,因此,市、縣電教部門要做好技術支撐,確保平台運行的軟硬件環境。市級培訓工作明天也將在安康中學開展,培訓結束後,各縣區和學校也要開展相應的培訓工作,力爭達到廣大教師人人蔘與培訓,個個熟練通過平台曬課、上傳資源的目的,為下一步“人人通”工作的全面應用奠定基礎。

四要努力做好信息化研究和試點工作,引領信息化工作有序發展。各試點單位要積極開展工作,及時總結經驗,儘快完成試點任務,爭取申報省級示範。今年,省上把智慧教育建設列入省政府“數字陝西.智慧城市”試點項目,並打造10個左右的智慧校園和人人通應用示範學校。市局從明年起啟動“教育信息化示範學校”創建評估工作,決定用3-5年時間,在全市範圍內樹立一批教育信息化建設和應用的典型。請各縣區和學校認真準備,積極參與智慧校園試點,優化環境,應用驅動,建設信息化示範學校,以此帶動教育信息化建設整體發展。

4.切實抓好網絡安全工作。隨着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和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網絡安全面臨的威脅持續加大。保障信息和網絡安全,既是政治責任,也是職責所在。各縣區教育局和各級各類學校要牢固樹立安全意識,切實落實中、省、市關於信息與網絡安全防護規範和相關制度,細化網絡接入、機房管理、容災備份、數據共享與使用等各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落實責任,做好預案,確保數據與系統安全可靠。要加大教育網站和校園網的建設管理,使用正版軟件,豐富內容和載體,過濾有害信息,淨化網絡空間,為師生創設綠色、文明、安全的網上學習交流空間。

四、真抓實幹,推動全市教育信息化有實質性進展

教育信息化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涉及教育工作的各個環節,需要統籌謀劃、綜合施策、多措並舉地加以推進。

1.加強組織領導。各縣區教體局要將教育信息化工作擺上工作日程,作為“一把手”工程,主要領導負總責、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要拿出貫徹省市工作部署的具體意見,爭取地方黨委政府的支持。明確管理機構,建立工作機制,賦予相應職能,加強人員配備,建立技術支撐隊伍,形成職責明確、分工合作、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改變以技術部門為主推動的現有管理模式,確保信息化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抓得起,管得好。

2.多方籌措資金。各縣區要放下等、靠、要的思想,破解資金來源困局。縣區教育行政部門要在教育費附加等可支配的經費分配上加大對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投入比重,要明確各中國小將一定比例的生均公用經費中用於改善信息化環境。同時要爭取各方面的經費支持,一方面要積極爭取地方政府財政的支持,另一方面要創新資金投入機制,用好社會和企業力量,拓寬投資渠道,形成政府、社會和企業協同建設的合力。

3.統籌謀劃實施。各縣區要加強調查研究,摸清轄區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在此基礎上,制訂好今後幾年的發展規劃,核算資金投入,並逐步實施。要抓住“雙高雙普”、“教育創強”、“均衡發展”等機遇,將信息化建設納入整體規劃中,通盤考慮,統籌安排。

4.做好宣傳引導。要把信息化工作作為宣傳的重要內容,充分利用各種宣傳網絡和平台,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大力宣傳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義,大力推廣縣區和學校在推進信息化建設中創造的好經驗、好做法和先進典型,提高全社會對教育信息化重要性的認識,激發廣大幹部師生主動參與、積極支撐信息化建設應用的自覺性,為教育信息化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5.加強督導檢查。市教育局將教育信息化工作納入對各縣區教育工作考核體系中,從組織領導、經費保障、設施配置、師資培訓、資源建設、融合應用等方面進行綜合考評。各縣區要把信息化工作納入到對中國小校的考核指標中,要把信息化應用納入教師職稱晉升、評優表彰和常規教學的考核中,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同時,認真做好教育信息化建設月報工作,及時彙總、按時報送學校和縣區教育信息化工作建設情況。今後,要把“人人通平台”應用和“名師優課”活動一併納入月報,各縣區要通過平台的統計功能隨時瞭解和督促轄區學校的應用情況,市教育局也將通過平台彙總和通報各縣區的應用情況。教育督導部門要把信息化作為督導工作的重要內容,通過開展綜合督導、專項督導,建立定期通報、催辦督查等制度,推動工作落實。

同志們,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已進入加快推進、深入應用的關鍵時期,任務艱鉅,責任重大,我們一定要按照省、市有關教育信息化的要求,精心部署、層層落實、迅速行動、紮實工作,在推動我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中做出新貢獻。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 篇6

同志們:

今天,省教育廳召開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回顧總結近年來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績,研究分析教育信息化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全面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省教育信息化的重點工作。剛才,教育部教育信電化推進辦公事副主任,中央電教館副館長蔡耘同志作了重要講話,對江蘇教育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明確指導意見。省政府高度重視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曹衞星副省長百忙之中親自出偉今天的會議.接下來將作重要講話,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全面貫徹落實,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肯定近年來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的顯著成績

20xx年,省委省政府作出關於加怏建設教育強省,率先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的決定,明確提出“大力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的要求。20xx年,省委省政府頒佈的《江蘇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規定,20xx年全省教育發展主要指標中,國家教育信息化標準選標率達90%以上。近年來,全省教育系統認真貫徹落宴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高舉教育現代化旗幟,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基礎,以數字資源建設為中心,以信息技術能力培訓為保證,以成用促建設促提高,取得顯著成績。

(一)教育信息化建設統籌力度逐步加大。省教育廳成立了由主要負責同志任組長、分管負責同志任副組長、相關處室和直屬事業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加強統籌協調,爭取各方支持,形成工作台力。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部署重點任務,研究解決教育信息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注重頂層設計,研究制訂了全省教育信息化五年發展規劃,近期將由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一些市縣(市,區)也出台了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各級財政加大經費投入,教育信息化經費保障機制冊步建立。省財政從20xx年超每年安排20xx萬元專項經費,用於全省教育信息化重大項目建設。全省堅持普及和提升相結合、規模和效益相結合,深化教育信息化內涵建設,啟動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教育信息化整體發展能力逐步增強。各類教育的信息化建設呈現出齊頭並進、協調發展的良好局面。

(二)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紮實推進。師生計算機配備和學校多媒體教室等通用教室建設水平不斷提高,計算機網絡設施日趨完備。目前,全省中國小的生機比達8:1,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校均計算機擁有量每年咀11%的速度遞增。全省所有高校、97.41%的普通高中、89.78%的國中,73.37%的國小建成校園網,所有中國小實現較高水準的“校校通”,蘇南地區許多學校實現“班班通”,蘇州所有公辦幼兒園實現“園園通”。無線寬帶在高校得到廣泛應用,77.10%以上的高校建成覆蓋部分校園的無線網絡。全省所有市、縣(市、區)建成覆蓋本地區的本站域網。江蘇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覆蓋13個省轄市、102個縣(市、區)和所有高校.每年為全省3萬多個標準化考點和省考務指揮中心提供網絡服務和技術支撐,全省各級各類學校共配置了65536個教育網專用IP地址。省教育廳與備市、縣(市、區)及高校的視頻會議系統,省教育廳與各地教育局及省屬高校的協同辦論系統已經建成。

(三)數字化教育教學資源不斷豐富。全省以“豐富資源內容、提高資源質量、促進資源統建共享”為目標,以優勢學科為抓手,以名師為依託,以名校為基地,打造了一批具青自主知識產權的數字化優質資源。通過“引進國家資源、整合系統資源、購買社會資源”。不斷豐富省級數字化教育賚源庫內容。基礎教育數字化教學資源內客豐富。全省初步形成能夠體現江蘇教育特色和水平的省級數字化教學資源庫,各地各校也積累了相當數量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數字化教學資源。通過江蘇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台上傳.發佈的教育類資源達80萬個,年訪問量超過607萬人次。通過“書香江蘇”網上讀書平台為廣大中國小提供的電子圖書達l 89萬多冊,建立了240萬個網上個人書房。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巳覆蓋基礎教育所有階段和全部主幹學科。高校資源統建共享取得明顯進展。目前已初步形成國家、省、校三級精品課程建設體系,所有國家級精品課程和6000餘門省級精品課程,均可以通過江蘇省高等教育精品課程資源庫下載。50%以上的高校建有教育教學資源庫,全省高等教育多媒體教學資源統建共享平台訪司及下載量達50多萬人次。職業教育資源建設水平較高,研發和製作的江蘇職教大賽資源等多媒體資源受到各界好評。及時開通長三角優質教育資源聯盟網站,積極開展長三角中國小校網絡結對活動,在探索長三角教育資源和數宇化教學資源共建共享方面邁出了新的步伐。

(四)師生的信息技術能力和素養明顯提升。先後組織實施三輪全省性的中國小教師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建立省市縣培訓基地,培訓了一批校園網網絡管理人員。以江蘇教師教育網為主要平台,大力開展教師網絡培訓,為全省教師開設網絡培訓課程30多門,組織網絡培訓班近千個,20多萬教師參加了培訓。網絡授課、網絡教研已經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王要形式,目前全省中國小99%以上的教師會運用網絡檢索教學資源、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仝省響71%以上的高校教師呆用PPT、課件、網絡課程進行授課,多媒體教學成為當前各高校日常教學的主要方式,80.40%的高校使用統一的網絡教學平台進行輔助教學。江蘇教師在全國多媒體大賽、信息技術創新大賽等各類全國性競賽中表現優異,比賽成績位居全國前茅。全省大中國小全面普及信息技課程。全省高校開設了81個計算機大類本科專業,在校生15. 38萬人;84所高校開設計算機大類專科專業,在校生近10萬人。20xx年組織開展了全省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大賽。20xx年組隊參加了全國中等職業學校信息化教學大賽,獲得10個一等獎,居全國第一。

(五)教育信息化應用效益繼續提高。通過“領航杯”信息技術應用能手大賽、“書香江蘇”網上讀書活動等,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融台。“書香江蘇”網上讀書平台的訪問數達1. 53億人次,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授予20xx-20l1年度全國十佳數字出版“新鋭品牌”稱號,是教育系統唯一的獲獎單位。啟動以網絡學習、自主學習、變互學習為主要模式的百校數字化學習試點,全省有124所學校參加首批試點。全省教育管理信息系統的研發和應用取得實質性進展,學籍管理系統、教育評估系統、考場監控系統等一大批平台和系統建成並投入使用,電子化辦公已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中普遍應用。區域性教育信息化應用扎宴推進,揚州的“數字化校園”建設,南京的“先鋒網上作文”、無錫的感知教育、蘇州的教育博客社羣、常州的教師成長共同體、南通、徐州的優質教育信息資源等,在全國產生廣泛影響。

我省教育信息化工作雖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與我省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信息化發展水平相比,與率先實現擻育現代化的要求相比,與人民羣眾接受優質教育的崩盼相比,還有一定差距。教育信息化仍然是我省教育改革發展中相對薄弱的環節,教育信息化建設還存在統籌協調能力有待增強,公共服務能力有待提高,區域性發展、各類教育及學校使用水平不夠平衡,可持續發展機制不夠健全,信,《技術州教育的影響力和變革作用不夠顯著等問題,我們必須認真分析研究.採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決。

二、全面落實全省教育信息化各項重點工作

信息技術是當今世界創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廣、滲透力最強的高技術之一,對人類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學習方式以及思維方式的影響最為深刻、最為長遠,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事關教育改革發展大局,是建設教育強省、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城鄉區域教育均衡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有效途徑。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突出工作重點,報抓關鍵環節,着力加以推進,務求取得實效。

(一)全面落實“江蘇省教育信信息化五年發展規劃》。本次會議將《規劃"(討論稿)印發給大家,進一步徵求慮見。制定這個規劃,我們的主要考慮是一要突出應用用導向,更多地關注基礎數據庫的建設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關注信息化教育新模式的構建;二要突出頂層設計,從省級層面釐清思路,明確措施,建立標準,統籌建設,三要體現前瞻性,把網絡教研、數字化學習、物聯網技術教育應用、學習型社區,終身學習體系構建等列入規劃;四要注重操作性,既明確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資源建設、應用能力建設、機制體制建設等方面的主要目標,也明確各類教育信息化的主要任務。《規劃》正式印發後.各地各桉要結合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明確具體的路線圖和進度表,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工作,要認真考慮謀劃教育信息化發展的路徑和策略受教育者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司題放在首位,改變以項目驅動的模式,堅持應用驅動,以江蘇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為主要目標,以“建網、建庫建隊伍、建機制,’為基本內容,以“江蘇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台”為主要載體,以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和學習力式、提升教育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為基本路徑,以十大工程建設為抓手,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確保“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和重點工程落到實處。

(二)紮實做好教育信包化試點和數字化學習試點。教育部於年初在全國啟動了教育信息化試點工作。我省共申報了38個試點,其中省級專項試點1個,區域綜合試點4個,中國小校、中等職業學校試點26個,高職院校試點3個,本科院稜試點4個。各試點單位和學校耍始終堅持廟用驅動的原則,從應用切入,在應用中體現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理念.不同類型教育的信電化應有要有不同的側重點。基礎教育突出普惠,強調教育公平和優質均衡發展,職業教育要支持創新,強調職業技能的培訓和創新人才的培養,重點共往數字化技能教室、仿真實訓窒的建設;高等教育要注重內涵提升,重點關注精品課程資源建沒和優勢學科建設,探索學分互認、打造數字化立交橋。各試點單位和學校要認真研究總結試點成果,推廣試點經驗,不斷提升江蘇教甫佶息化發展的整體水平以及在全國的影響力和貢獻度。前不久,我省正式啟動了基礎教育百校數字化學習試點,全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教科研部1,電教部門和裝備部門要充分把握信息技術給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帶來的新機遇,積極探索、勇於安踐,以基礎教育百校數字化學習試點項目為抓手,圍繞解決教育實際問題和滿足教學需求,從注重硬件建設轉向注重教育過程,從追求高標準配置轉向追求高效益應用,從部門各司其職轉向部門深度融合.各試點學校要勢力做好數字化學習試點的設計與規劃工作,加強數字化學習的環境建設,抓好數字化學習試點培訓,建立家校互動合作機制,進一步規範數字化試點,努力早出成績、早出經驗。 (三)大力提升教育信息化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水平。隨着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教育信息化建|殳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來越高。要不斷加大對教育信息化基礎_殳施的投入力度,在經費安排上向農村中國小傾斜,保證農村中國小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建設經費。各地、各校要嚴格執行標準,多管齊下,加大協調力度,將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與薄弱學校改造、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設,數字圖書館建設等重_^工程和項目統籌規劃、整體推進,同時,要加強與電信部門、網絡絡運營商及其他社會機構的溝通,探索建立可持續的運營螗護機制,研究制定學校使用公用經費購買信息化服務的相關政策與標準,採取服務外包,成本分攤、利益共享等市場化辦法,充分發揮其他行業、部門及社會機構的力量,爭取以更經濟的價格實現教育部提出的“寬帶網絡校校通”。相對於全國,我省實現“寬帶網絡校校通”的時間要提前,水平要更高。20xx年前全省實現所有學校都擁有網絡教學環境的基礎政施建設目標,蘇南等經濟發達地區的水準要領先全國。

(四)切實提高數字化教育資源統建共享水平。我省一經開發,整合了相當數量的教育教學資源.今後要進一步加強資源共建共享機制的研究,不斷擴大優質教育教學資洱的覆蓋面,提高現有教育資源的應用效益。義務教育階段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的數字化教育教學資源要免費向全省開放共享,一些個性化的學習資源可以呆取有償使用的辦法面向全社會開放。要根據新課程標準要求,進一步整台製作力量.開發一拙新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及時更新教育教學資源內容。充分發揮名師的帶頭作用,利用智能學習系統診斷、導學等方式,幫助農村中國小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培養農村學生的自王學習能力。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建設名校網絡課堂,通過開設網絡學校、網絡選修課或網絡教研、網絡結對等多種方式,推動優質債源在全省的快速共享.幫助農村學枝提高教育質量。各地、各高校要積極配合省電教館做好省緞教育資源庫的建設工作,幫助農村教學點開展信息化基本條件建設,實現每個教學點配備基本視頻接八設備和相應的優質數字化教育資源的目標。今明兩年,全省要實現所有學枝數字化教育資源全覆蓋,有條件的地方逐步實現教學點與中心學校同步上課,讓義務教育階段所有學生都能有平等的機套享受到優質教學資源,實現優質教學資源“班班通”。

(五)着力增強師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和廣泛應用,對師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山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通過組織信息技術培訓和信息技術活動,不斷提升師生的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引導師生應用信息技術探討新型教學模式、學習模式.要採取切實措施,利用網絡學習空間開展網上教研活動,鼓勵教師率先使用網絡學習空間進行學習和研修。要充分利用網絡學習宅問,為學生髮展個性創造開放性、個性化的空問,同時根據教育目標為學生建立靈活可控的空間。職業學校要率先部黯網絡學習空司。兩午內,全省20%以上的中國小教師要利用網絡空間開展教研活動,20%以上的職業學校要開展網絡空間建設與直用。高等學校要加大網絡學習空問建設力度,提高逅用信息技術為經濟社會服務的能力。鼓勵發達地區、有條件的學校先行先試,努力實現“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確保江蘇的網絡學習空間建設和應用水平領先全國。

(六)努力建好教育資源公共平台和教育管理信息平台。這兩個平台是實施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的重要載體,是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推進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支撐。在兩大平台建設方面,我省已經有了很好的摹礎,江蘇省嫩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台整合了兩火平台,並於20xx年上線運行,今後,要進一步加大教育資源建設力度,在充分整合現有資源的基礎上,不斷豐富江蘇省教育教學資源庫的內容,提高蘇派優質教學資源的比例,採取資源開發與徵集評選相結合的方式,有效吸引各類學校參與優質教學資源製作。積極探索企業競爭,政府出資、學校自王選擇的資源建設與共享新機制,不斷完善和更新資源平台的內容,拓展資源平台的應用 強化教育基礎數據的採集、處理和管理,注意數據的完整性和項目的持續性,長期性。逐步完善各類教育管理信息系統,促進各類教育管理系統的應用,實行電子化辦公。採取必要的網絡安全保障措施,為教育決革和教育管理提供高效、安全、科學的數據支持和技術支撐。省教育廳是省級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的主體,各市、縣(市,區)和學校要按照省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的總體要求,積極配合做好教育教學資源建設和教育管理信息數據的採集工作要充分運用汀蘇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平台的數字化教育教學資源和教育管理信息,做到公共服務平台“家家用”。

三、努力為推進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全省教育信息化的主要目標、工作思路和重點任務已經明確,關鍵是強化保障,抓好落實。各地備校要把加陝教育信息化作為事關教育改革發展全局的重大任務來抓,健全組織機構,明確工作職責,創新工作方法,落實各項措施,確保教育信息化紮實有效推進。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是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實施主體,要成立由 “一把手”擔任組長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明確教育信息化的牽頭部門,定期召開會議,研究部署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明確工作職責,採取切實措施,做到有行政部門抓決策、有責任部門抓推進.有專門人員抓落實。要統籌規劃,分類指導,有序推進,確保教育信息化水平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教育發展水平和社會信息化發展水平大抵相當。各高校要成立由“一把手”校長任組長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指定專門機構、安排專門人具負責教育信息化工作,避免多共管理、無人負責。

(二)健全管理機制。要完善教育信息化管理機制,加強對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資源建設和應用能力等建設項目的運行管理。加強教育信息化標準研究.建證牽省教育信息化標準體系,對網絡建設,資源建設及培訓和應用等提出科學的量化指標。網絡建設既要考慮教育系統內部的資遊整合和系統集成,也要考慮與其他各個系統的對接問題,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孤島。制定數字化教學資源準八標準,攆常教育資_胛共建共享機制,對資源內容實行動志管理,確保數字化教學資源的質量。建醜教育信息化工作檢查評估機制,把教育信息化作為各級各類教育和學校目標營理、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提高教育信息化在教育現代化評估中的分值杈重。加強建設項目管理,促進規範建設和資源共享,建立網絡安全監管制度,確保網絡安全。

(三)完善經費保障機制。要完善政府為主的投入保障機制,將信息化基礎設施和重點項目的建設列入當地財政預算,並在生均公用經費中安排一定比例用於信息化設施設備、資源更新的日常運行維護。鼓勵學校增加教育信電化投入,吸引企業參與教育信息化建設,大力發展教育信息化產業,確保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強化資全監管,定期對教育信息化資全投入的效益進行評估,確保有效投資,避免資全浪費,各級教育信息化建設部門要進步加強與政府有關部門的溝通.努力爭取政府支持,從財力物力和制度上保障教育信息化建設。

(四)創新工作方法。教育信息化建設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鑑,也沒有既定模式可以照搬。各地各校要勇於探索,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握室建立專家諮詢蟣制:根據教育發展趨勢確立更加具體、更加細化的教育信息化建設指標,把教育信息化向縱深推進。改變工程化的組織方沽,力爭在頂層設計上有所突破,既總攬全局、統籌兼顧,又抓住牽動全局的主要工作和事關羣眾利益的突出問題,着力推進、重點突破,力爭在資源共享共享上有所突破,努力窶現教育信息資源的優化配置和有效利用,提高教育信息資源的使用效益。力爭在宣傳推廣上有所突破,充分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和宣傳陣地,在全社會形成“人人關注,人人關心、人人支持人人蔘與”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良好氛圍。力爭在公共服務上有所突破,努力提高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務水平,以服務贏效益,以貢獻求發展。

同志們,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是全省教育事業改革發展的重大任務。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開拓進取,紮實工作,努力開創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斯局面,為建設教育強省、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 篇7

同志們:

今天,我們在錫山召開全市國土資源信息化工作推進會,主要任務是總結我市 “ ” 國土資源信息化工作成效,現場學習錫山分局國土資源數據中心建設經驗,確立以信息化引領無錫國土資源現代化的 “ 十三五 ” 信息化工作目標。局黨委經過慎重研究,決定在今天召開信息化工作現場推進會,並作了認真籌備;恰逢上週五省國土資源廳在鹽城召開 全省國土資源綜合動態智能監管系統建設現場會,又為今天的會議豐富了很多內容。為確保今天會議的順利召開,陳豔副局長召集有關部門進行了認真的研究,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相關會議材料都是局黨委集體研究後印發給大家的。 剛才,我們看了鹽城 綜合動態智能監管系統的視頻,錫山分局黃朝奎局長彙報了錫山分局數據中心建設成果,陳豔副局長從四個方面對 “ ” 無錫國土資源局信息化工作作了客觀的總結,提出了當前存在的問題,明確了 “ 十三五 ” 國土資源信息化工作的方向。請陳豔副局長就剛才講話稿進一步徵求各地意見,形成無錫國土資源信息化 “ 十三五 ” 規劃文本下發。建議大家認真研究、認真學習,結合各地實際情況抓好落實。

今天會議規模很大,參加會議的有各市(縣)局、分局班子領導成員、機關中層以上幹部以及各國土所所長,是信息化專題工作會議前所未有的,這是因為信息化與每一項國土資源工作、每一個國土人都是密切相關的。今天會議的主題,就是要確立 “ 十三五 ” 無錫國土資源信息化工作的目標,以信息化引領國土資源工作現代化。 下面,我簡要講三點意見。

一、充分肯定 “ ” 期間無錫國土資源信息化對國土資源工作的支撐

陳豔副局長在講話中客觀總結了信息化工作的四方面成果:一是硬件設施逐步完善,基礎保障能力實現跨越;二是核心數據基本健全,科學決策支撐能力實現跨越;三是軟件平台快速發展,行政服務水平實現跨越;四是制度體系基本成形,信息化規範程度實現跨越。對此大家都是有目共睹。從 20xx 年初開始,市局就加大了信息化工作力度,先後建成 “ 一張圖 ” 、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天地圖,實現了市區國土資源檔案雲查詢。同時,無錫國土資源美譽度、影響度因信息化工作而有了很大提升。我市國土資源 “ 一張圖 ” 綜合監管平台獲省廳科技創新一等獎,是唯一一個評審專家全票通過的項目;今年 6 月,我局研發的基於智慧物聯的測量標誌、地質災害易發區實時監測體系項目被評為 20xx年智慧江蘇行業應用示範工程。特別是我們應用信息化成果,大力推動行政審批改革,催生了 “ 四全 ” 服務模式。 20xx 年 3 月 12 日 ,省國土資源廳在我市召開現場會,推廣我市的經驗; 20xx年 4 月 25 日 ,市委在我局召開教育實踐活動現場推進會,號召全市黨政機關和部門學習我局 “ 四全 ” 服務模式。

從分局層面看, 各地信息化建設同樣與時俱進、各具特色。 錫山分局 以數據建設為抓手,實現國土資源精細化管理,在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這也是為什麼今天選擇在錫山分局召開現場會的原因,後面我會作進一步剖析。 江陰市局 信息化工作保持了 “ 科學發展先行者 ” 的特點,不僅是省內通過 “ 一張圖 ” 驗收的首家縣級局,也是全市系統首個建成並使用網上交易系統進行土地 “ 招拍掛 ” 的縣級局; 宜興市局 依託信息化提高執法水平,自行研發了 “國土衞士 ” 實時視頻監控系統,對全市土地利用動態和礦山宕口開採運輸情況做到全方位、全天候監控,因成效顯著而在全市進行推廣; 惠山分局 在惠山區行政服務中心和錢橋中心國土資源所建成 2 個不動產統一登記服務窗口,提供房地聯辦一站式服務; 濱湖分局 更加突出信息化建設的服務功能,推出了全省系統內首輛 “ 零距離 ” 移動服務車;作為農村宅基地、農房統一登記工作試點單位,完成整合地籍、土地發證、房產發證等數據建庫,為統一發證作了有益探索; 新區分局 信息化工作體現了濃厚的創新意識,率先啟用移動辦公平台、率先開通微信公眾賬號,為全市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很多 “ 金點子 ” 。 城區各分局 積極配合市局推進信息化工作,也做出了大量的有效的工作。

五年來的經驗告訴我們,要牢牢把握信息化工作的引領地位; 無錫國土系統工作在近幾年內取得這麼多顯著成效,最主要的是一開始我們就把信息化工作的放在引領地位,以信息化引領國土資源工作現代化,把握住這個定位,從最基礎的工作抓起,一步一個腳印,最終帶動國土資源整體工作的躍升。 五年來的經驗告訴我們,要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的工作方法; 從問題入手,以解決問題推動業務工作發展,在解決問題中強基礎、強素質、強業務,這樣才能保證發展的方向不偏、路徑不彎。 五年來的經驗告訴我們,要有科學系統的頂層設計;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抓信息化工作,抓 “ 四全 ” 服務模式建設,都得益於先期深入的調研、考察、研討、論證和反覆徵求意見,最後黨委決策形成了着眼長遠、科學體系的頂層謀劃,明確了工作的高起點、高標準和高要求,才有了後來取得的顯著成效。 五年來的經驗告訴我們,要善於抓重點的關鍵; 李小敏書記曾説,要善於抓全局的重點、抓重點的關鍵、抓關鍵的具體。我們信息化建設的經驗也與之相契合,我們抓信息化建設,緊緊摁住數據和流程這兩個關節點,將最基礎的地塊數據上圖入庫,堅持法律底線下的流程再造,通過這兩個要素由量變到質變的突破,帶動提升信息化工作整體水平; 五年來的經驗告訴我們,要有持之以恆久久為功的執行力;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建成覆蓋全市域的基礎數據中心,開展工業用地調查,開展可利用資源調查,這都是一點一滴工作的積累;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最終才能成就一項工作或事業。

但是,我們也要清醒的看到,信息化工作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同時,還有個非常客觀的問題,即信息化本身是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如果停頓就會落後,哪怕小步往前走,也會落後。信息化技術已然十分成熟,信息化工作也很容易創新,信息化建設和作風建設一樣,永遠在路上。

二、錫山分局在信息化建設方面給我們的啟示

7 月上旬,我帶隊赴錫山進行實地調研,回來後又專門安排市局有關領導率調研組進行深入調研,形成調研報告,就是為了探討研究錫山數據中心的經驗在全市有沒有推廣價值;同時,在省廳推廣 會前,我就派出相關部門和技術人員,到鹽城鹽都學習考察,看看無錫信息化處在全省什麼樣的水平,錫山處在什麼樣的水平。局黨委一致認為,確實有必要在錫山召開現場會,推廣錫山信息化工作經驗。 通過黃朝奎同志的介紹,在座各位都應有所啟發。主要有四方面:

(一)認識的高度決定了發展的高度。 信息化表面是技術方法的變革,深層次其實是思想觀念的變革。錫山國土資源數據中心的架構與技術並不複雜,但贏在理念,勝在實幹。錫山國土資源數據中心的背後,凝結着錫山的思想。按照建設 “ 專題覆蓋廣、部門協同優、數據現勢強、系統開放好、決策支持有力 ” 的 “ 五位一體 ” 區級國土資源數據中心這個目標,制定了《信息化建設三年計劃》,方向清晰、目標明確、計劃具體。準確把握並抓住了信息工作 “ 服務管理、服務發展、服務社會 ” 的核心定位,結合國土資源全生命週期管理,提出基於 “ 大數據” 的融合應用解決方案。將數據中心建設與制度規範、人才培養同步規劃、同步推進,硬件軟件一起抓,實現國土資源工作服務水平的整體提高。

(二)數據的精度決定了管理的精度。 國土資源工作抓什麼?就是抓數據。每一項業務都是由這項業務背後的數據來支撐和決定。錫山信息化工作最核心的經驗,是以數據為中心,解決好了三大問題: 一是數據的完整細化。 近年來,錫山分局積累了大量的數據,統籌國土資源全過程管理和全方位業務,科學劃分數據結構,形成 4 個專題圖層、 38 個子圖層的國土資源數據中心。通過細化調查,全區 24 萬畝建設用地每一宗地的基本情況都一清二楚,這是要靠積累的。很多工作都可以捷徑,但數據的積累沒有捷徑可走,必須要進行深入調查。 二是數據的真實準確 。“ 耕保、用地、儲備、登記、監察 ” 等業務工作全部在數據中心開展,工作成果自動成為下一項業務的基礎,一數一源、不重不漏;系統還帶有比對校驗和在線修改(即在線 “ 滅紅燈 ”)功能,將現行數據與歷史數據疊加比對,發現問題及時修改,確保各類數據準確可靠。 三是數據的互聯互通。 從最初的用地需求分析、農轉用徵收、供應、登記和監管等,全部以圖為據提供全業務跟蹤服務,結合日常工作建立了常態化、全過程的數據動態更新機制,實現業務工作與數據同步更新。同時,不僅侷限於國土部門本身的業務,而是集規劃、建設、財政、税務等多部門數據,初步建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 “ 大數據 ” 。首先是包容開放,他部門需要國土數據,我們提供;我們需要他部門數據,也同樣有共享通道,所以數據越做越大。

(三)融合的深度決定了服務的深度。 信息化建設源於業務,也最終服務於業務。錫山分局從實際業務需求出發,研究上級部門要求,剖析基層工作難點,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到國土資源工作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有效整合各類基礎數據,通過關聯分析和疊加比對等手段,實現耕地保護以及 “ 批、供、用、補、查、登記 ” 全過程實時監管。深挖用地潛力分析功能,落地上圖,有效引導各鄉鎮板塊精準利用土地潛力資源進行招商引資;深挖拆遷成本分析功能,建立人地數據庫和農村宅基地成果數據庫,為基層政府準確測算徵地拆遷成本、村莊復墾徵用成本提供依據。

(四)執行的力度決定了信息化工作的成效。 為什麼我會受感動?我到錫山分局國土所調研,國土所所長親自向我介紹,每一塊地、每一個項目情況如數家珍。錫山從 “ 一把手 ” 局長到國土所所長,每一個人都能對國土資源狀況清清楚楚,展現出了不折不扣、一抓到底的執行力,這是確保改革取得成效的關鍵,值得推廣。眾人拾柴火焰高,錫山分局取得的成果,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

我們認為,錫山的理念隱含着一種精神,即 敏思、篤行、擔當。 前階段我們一直在徵集無錫國土精神,也有其他待討論方案,但這六個字是必須要提的。 “ 敏思 ” 即善思善謀,圍繞國土資源工作做深做透,不斷有新的想法,精心做頂層設計,這是國土事業不斷取得突破的制勝法寶; “ 篤行 ” 即埋頭苦幹,一個業務一個業務做好,一個數據一個數據建起,這是廣大國土人勇毅果敢的氣節寫照; “ 擔當 ” ,即看準的事情堅持到底,踏踏實實,遇到困難不退縮,哪怕做錯也要勇於承擔,這是我們必須具備的履職能力和工作作風。 “ 敏思 ” 代表頭腦, “篤行 ” 代表雙腳, “ 擔當 ” 代表肩膀,就是一個完整的人的形象。這也是無錫國土資源系統多年來各項工作中凝練出的精神,是我們精神狀態的真實體現,也是激勵我們前行的內在動力。

當然,這也是討論方案,今天不作定論,歡迎大家繼續探討交流。局黨委在 “ 無錫國土精神 ”的凝練上也是慎重再慎重,廣泛徵集意見,反覆討論研商,充分尊重系統內每一名幹部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希望能夠凝練出最準確最豐富的,既能很好總結過往、又能積極引領未來的核心精神。我們不僅要學習錫山信息化建設的經驗,同時也要學習錫山國土人的精神。

三、以信息化引領無錫國土資源工作現代化

什麼是國土資源工作現代化?指出,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什麼是無錫國土資源現代化呢?從近年來的經驗看,國土資源信息化水平有多高,國土資源工作水平就有多高。我理解, “ 智慧國土 ” 就代表了國土資源工作現代化。 “ 智慧國土 ” 靠什麼?靠信息化的引領。錫山分局在國土資源工作現代化建設上起了步,今天會議就是要學習錫山的做法,全系統確立 “ 以信息化引領國土資源工作現代化 ” 的路徑,敏思篤行擔當, 通過信息化水平的再跨越,推動國土資源整體工作水平的再提升。

(一)在建設謀劃上要高起點,用信息化的思維推動國土資源管理方式根本轉變。 國土部門要瞄準現代化國土資源工作這個目標,做好信息化工作,以當前的技術水平完全可以實現,最關鍵就是看我們有沒有眼界。眼界有多高,事業就能做得多好。在建設過程中,國土部門真正要做的,只是數據採集和建庫,其他功能開發和決策挖掘技術上都能幫助我們實現。無錫發展正處於負重爬坡的關鍵時期。市委十二屆九次全會確立了 “ 產業強市 ” 思路,製造強則工業強,工業強則產業強,產業強則經濟強,經濟強則城市強。李小敏書記也説了,我們現在面臨資源環境的約束,土地開發強度高達 31.93% ;如果按照 20xx 年 33% 的開發強度,未來 6 年我市建設用地總量空間僅剩 73995.3 畝。所以國土部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首先要準確定位國土資源現代化,信息化路徑自然就明確了。

(二)在頂層設計上要抓住數據、關聯、平台等關鍵要素。 方向有了,怎麼做呢?打個比方。悉尼歌劇院的設計思路來源於設計師女兒切出來的幾塊蘋果,設計師受女兒啟發,將蘋果造型用在了歌劇院造型設計上。反觀我們的信息化工作,蘋果造型就是頂層設計,代表了我們的眼界,而如何滿足建設需要、實現設定目標,就需要我們有清晰的思路。三個方面: 一是數據的建設,建成覆蓋全市各個地塊屬性數據中心。 二是數據間的關聯,根據業務需要實現數據關聯 。 三是平台的建設, 統籌整合業務應用與服務體系,將數據資源、政務辦公、綜合監管、公共服務無縫對接,在同一個平台上實現行政管理、文件傳輸交換、統計分析、在線查詢、電子文件歸檔等功能。 原先是 “ 一張圖 ” 綜合監管平台,現在部里正在推進 “ 國土雲 ” 平台建設,對無錫而言,則是國土資源 “ 四全 ” 服務平台。這三個方面要有清晰的思路。

(三)在工作落實上要營造 “ 定了幹、馬上辦、辦到底 ” 的良好氛圍。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 “ 十三五 ” 期間全市國土資源信息化工作任務相當艱鉅,需要系統上下同心幹、一起拼,以 “ 時不我待、只爭朝夕 ” 的決心實幹攻堅。 一是 要實現國土資源數據 “ 大起底 ”。即細化調查,把國土資源核心數據庫真正建起來,先形成靜態數據。 二是 要讓靜態數據 “動起來 ” 。錫山現在已經實現了每季度更新,我們的目標是要做到 “ 地動即知 ” 。 三是要讓海量信息 “ 用起來 ” 。建立數據中心就是要為國土資源工作服務的。不是為了搞信息化而做信息化,而是為了把國土資源工作做的更好而來開展信息化。按照這個思路,真正建成滿足國土資源工作現代化要求的信息化。我們有信心, “ 十三五 ” 能夠達成這個目標,建成 “智慧國土 ” 。

(四)在務求成效上要做到持之以恆、久久為功。 擔當,是一種精神,一種境界,更是一種責任,有多大的擔當才能幹多大的事業。去年 12 月 11 日,我在 “ 四全 ” 服務模式運行總結推進會上,提出 “ 要四位一體推進 ‘ 四全 ’ 模式從品牌化向體系化跨越、打造 ‘ 四全 ’模式 3.0 版本 ” 的目標;今年年初,局黨委結合 “ 清風行動 ” ,制定了 “ 四全 ” 服務模式爭先創優、平台提優、效能監管 3 個專項行動的實施方案。時至年中,各項既定任務推進有序,部分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全系統要抓住全省 “ 四全 ” 服務模式大發展的契機,優化服務平台、拓展服務內容、提升服務水平,不斷賦予 “ 四全 ” 服務模式新的內涵和生命力。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是全局性工作,在座每一個單位、每一個部門、每一個同志都是參與者,也都是受益者。希望全系統戮力同心,主動擔責,以嚴實相成、久久為功的精神,全力推動 “ 十三五” 信息化各項建設任務執行落地見效。

同志們,面對奔湧而來的信息化大潮,我們一定要搶時奪勢,勇於擔當,在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的道路上不畏艱險,闊步前行,以更大氣魄、更大手筆、更大力度, 推動無錫國土資源工作邁上現代化之路!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 篇8

同志們:

這次會議是在全省上下認真學習和貫徹落實黨的和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精神的新形勢下召開的,會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進一步總結年初以來全省旅遊信息化工作,研究部署20xx年全省旅遊信息化工作,探討如何推動全省旅遊信息化工作更好更快地發展,以推進智慧旅遊發展為動力,進一步加大宣傳推廣美好江蘇旅遊新形象的力度,促進旅遊產業的轉型升級。

剛才各位局長介紹的全年工作情況和明年工作的計劃安排,談的很好,也很全面。從大家的發言中,可以看出,各地旅遊部門對旅遊信息化工作越來越重視,從事旅遊信息化工作的領導和具體工作人員越來越善於工作,旅遊信息化工作的成果越來越豐碩,成績越來越顯著。藉此機會,我代表省旅遊局黨組對在座各位同志長期以來為江蘇旅遊信息化建設所付出的辛勤勞動,和由此所做出的貢獻表示衷心的感謝!下面,我談兩點意見,與大家共同交流和探討。一、全省旅遊信息化建設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局面  近年來,在國家旅遊局、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和領導下,全省旅遊部門依靠有關部門和一批現代信息技術企業的大力支持與配合,全省旅遊信息化工作不斷創新思路,開拓進取,加大投入,加快發展,以智慧旅遊為龍頭的旅遊信息化建設呈現出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一是智慧旅遊建設的綜合效益開始顯現。隨着我省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我省旅遊業逐步成長為現代服務業中最具有發展潛質的新興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在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地位進一步增強,在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發揮着重要的綜合帶動作用。在現階段全省整個旅遊產業發展中,以智慧旅遊建設為代表的旅遊信息化發展更是異軍突起,迅速成為我省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的新突破,旅遊產業與相關產業尤其是現代信息產業融合發展的新領域,推動旅遊業朝着人民羣眾更加滿意的現代服務業方向發展。

智慧旅遊這個新概念的出現,在國內還不到3 年時間,江蘇已經邁出較大的一步。國家旅遊局繼去年批准中國智慧旅遊服務中心落户鎮江以後,今年5 月份,又公佈了全國首批18 個智慧旅遊試點城市,我省7 個城市進入試點。6 月份,省旅遊局與南京郵電大學共同編制的《江蘇省“ ” 智慧旅遊發展規劃》通過專家評審。7 月份,省旅遊局三級旅遊電子政務平台、全省導遊人員在線培訓考核平台兩個建設項目的前期研究也通過了專家評審,目前已經進入一期建設。同時,我們爭取到了《江蘇省智慧旅遊企業技術標準》在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的立項,啟動了項目的編制。9 月份,在天津舉辦的20xx 年中國旅遊產業博覽會智慧旅遊主題展上,我省主要試點城市從事智慧旅遊研發的骨幹企業展示了一批智慧旅遊項目,在整體實力、研發能力和產品的技術含量等方面都得到了好評,企業還拿到了一批訂單。11 月份,國家旅遊局公佈了22 家全國智慧旅遊試點景區,中山陵、中華恐龍園名列榜中。同時,南京、蘇州、無錫、鎮江、常州等市的智慧旅遊建設也取得了新的發展。明天上午,鎮江市將舉辦20xx 中國旅遊電子商務暨智慧旅遊創新創業大會,成為我省繼南京、蘇州、常州之後第四個通過舉辦中國旅遊電子商務大會來培訓行業骨幹、推廣信息運用、推動全行業加快智慧旅遊建設的城市。後天,南京市政府還將舉辦智慧旅遊二期建設成果發佈會和20xx 智慧旅遊高峯論壇。

二是越來越多的現代信息科技企業致力於智慧旅遊研究開發。我省以智慧旅遊為龍頭的旅遊信息化的發展,得到了大批現代信息科技企業和主要通訊運營商的呼應與支持。移動、電信和同程網、途牛旅遊網、江蘇國盾、江蘇有客、揚州易遊、南京大漢、蘇州海客與八爪魚、無錫智感星際等,都已經走在了國內智慧旅遊項目研究和開發的前列,確立了現代信息技術企業在智慧旅遊市場上的產業定位。在旅遊行業內部,鎮江茅山、常熟沙家浜、蘇州山塘街、無錫靈山和常州嬉戲谷等景區都已經完成了智慧旅遊整體行動計劃的研究,相關項目的開發不斷有進展。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範區的三年行動計劃已經定稿,將在無錫全市範圍內全面推進以智慧旅遊為重要內容的智慧城市建設。同時,由於智慧旅遊投資主體的多元化發展,進一步強化了我省智慧旅遊發展的市場運作模式和旅遊企業的市場主體地位。   三是後發地區的旅遊信息化建設發生了很大變化。通過連續幾年的旅遊信息化建設,全省旅遊業發展後發地區對信息化工作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發展步伐越來越快。一些長期困擾旅遊信息化工作健康、快速發展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信息化發展的綜合環境明顯改觀,信息服務質量明顯提升,達到了旅遊行業提質增效的目的。其中,宿遷已經完成了智慧旅遊三年行動計劃,連雲港今年年初上線了全新的旅遊信息平台,發行了旅遊年卡並開始嘗試網上旅遊交易。淮安、鹽城的旅遊信息化工作也得到了進一步加強。   四是旅遊信息化發展的領域不斷拓寬。在發展傳統旅遊信息化建設的基礎上,全省各地的旅遊信息化建設正在出現新的項目、新的領域和新的運用。從江蘇智慧旅遊發展的總體思路與發展目標來看,旅遊營銷、旅遊服務、旅遊管理和旅遊支撐這些智慧旅遊的4 大系統建設已經形成共識,各地的項目建設已經出現齊頭並進的態勢。各個試點城市旅遊局上項目、趕進度、求發展之外,省內不少旅遊景區的信息化建設也在加快步伐。據省旅遊信息中心的調研,類似於鎮江茅山、常熟沙家浜這樣的景區,近幾年陸續開發的信息化項目都在12 個以上,儘管這些項目有些還不夠系統,也還不夠完善,實際運用中也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方向是正確的,只要各地能集中精力編制智慧旅遊發展計劃,通過梳理整合與完善各種資源,精心組織推進項目建設,一定能夠開闢旅遊信息化的新局面。省旅遊信息中心在推進全省智慧旅遊發展的同時,還注意與多種類型的傳媒和社會信息資源的合作,進一步加快智慧旅遊營銷與服務的發展步伐。11 月下旬我局與新華報業集團聯合主辦的美好江蘇歡樂遊—— 全國重點網絡媒體記者採訪活動,組織了全國41 家重點網絡媒體記者對常州、泰州、鎮江3 市進行為期5 天的採訪活動,共開闢16 個江蘇旅遊網絡專題,刊載有關3 市旅遊的報道超過20xx 篇次,發送微博近5000 條。同時,與新華社江蘇分社合作推出了新華手機報江蘇旅遊版,正在嘗試的美好江蘇遊手機客户端基本完成,即將舉行全球發佈儀式。

以上成績的取得,充分説明蓬勃發展的我省旅遊信息化建設,正在成為全省旅遊業加快發展的鮮明特色,這也是推進旅遊支柱產業建設,逐漸探索以智慧旅遊為龍頭的旅遊信息化發展的新模式。這些成績來之不易,是各級旅遊管理部門對旅遊信息化工作的發展堅強有力領導的結果,也是在座各位同志紮實有效工作的結果。

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旅遊信息化建設中還存在的經費投入不足、專業技術人員過少、項目開發盲目和資源整合力度不夠等問題,應當引起我們的足夠注意,在今後的工作中需要切實加以解決。

二、以黨的精神指導全省旅遊信息化健康發展  通過近年來的不懈努力,我省旅遊信息化的發展有了較快的進步,也為今後更好更快的推進智慧旅遊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後一個階段,全省旅遊信息化工作應當緊緊圍繞黨的明確提出的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的戰略部署,緊緊圍繞全省“ ” 智慧旅遊發展規劃,以智慧旅遊建設為主線,以全面提升我省旅遊整體形象和產業素質為重點,以構建和諧旅遊行業為目標,改革創新,紮實工作,實現全省旅遊信息化建設更好更快地發展。   第一,要提高加快智慧旅遊建設,進一步增強培育旅遊支柱產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我省旅遊信息化工作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也還存在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影響了旅遊信息化發展的後勁。總體上看,與山東、浙江、四川等省相比,我省旅遊信息化發展的水平和運用服務質量還相對落後,我省旅遊信息化發展的工作任重而道遠。當前,國內各省市旅遊信息化工作隨着智慧旅遊建設的崛起,正處於大開發、大推進、大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對我省旅遊信息化的發展既是難得的機遇,也是嚴峻的挑戰。特別是隨着國家積極推進智慧旅遊試點城市、試點企業的發展戰略,許多兄弟省市和一批5A 級旅遊景區都加大了智慧旅遊的建設力度,發展勢頭十分強勁,信息技術運用的競爭日益激烈。在這種情況下,不發展要落後,發展慢了也要落後。各地都要從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進一步深化對發展旅遊信息化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不斷增強加快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按照省委十二屆四次全會提出的“ 各項工作都要有新的更大進步” 的總體要求,以及全省“ ” 智慧旅遊發展規劃和各地的智慧旅遊發展規劃、行動計劃的具體要求,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強化工作措施,確保各項任務的順利完成。

第二,要進一步明確工作思路,突出旅遊信息化發展的重點。全省“ ” 智慧旅遊發展規劃已正式頒佈執行。各地要圍繞貫徹落實這個規劃,進一步明確智慧旅遊發展的思路。要按照有利於更快更好地推進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的總體思路,安排好旅遊信息化發展工作。目前我省各地發展智慧旅遊的積極性很高,必須予以保護與引導。但是從全省旅遊信息化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智慧旅遊建設的普遍開花還是不恰當的,或者講是火候未到,必須突出發展重點,扶優扶強。智慧旅遊建設的重點區域還是在蘇南與沿江地區,現階段發展的重點企業還是在3A 級以上的景區,抓緊建設的重點還主要是旅遊公共服務項目,重點工作也還是要突出幾個重大項目,圍繞幾個目標,發揮政府部門的引導作用,通過幾年持之以恆的努力,真正取得實效。明年,省旅遊局要完成全省三級旅遊電子政務平台一期項目和全省導遊員模擬現場電子考試項目建設,完成《江蘇省智慧旅遊企業技術標準》項目編制和《江蘇智慧旅遊卡商業模式策劃與運行管理研究項目》,啟動江蘇旅遊公共服務平台設計和江蘇智慧旅遊卡(中國旅遊卡江蘇部分)試點。按照省政府相關部門的部署,根據《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範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xx-20xx年)》的要求,支持無錫國家傳感網創新示範區對無錫智慧旅遊試點城市的建設。同時,積極支持蘇北地區旅遊信息化建設,培育一批在線旅遊、網絡旅遊企業。我們希望各市的智慧旅遊建設也要突出重點,不要面面俱到,重點工作環節放在抓旅遊信息化整體素質的提高上面,帶動區域智慧旅遊的整體建設。重點確定了,就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在狠抓落實上下工夫。  第三,要堅持以企業為主體,積極探索旅遊信息化建設的市場運作新途徑。市場經濟的主體是企業,包括智慧旅遊在內的旅遊信息化工作重點、難點和關鍵點都在企業。沒有大型骨幹信息技術企業和旅遊企業的參與,不形成以企業為支撐的市場運作方式,旅遊信息化就會缺乏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全省“ ” 智慧旅遊發展規劃和各地的智慧旅遊行動計劃能否得到落實,關鍵要靠企業主體的培育。在信息化項目推進的過程中,各級旅遊部門既要千方百計爭取政府相關部門的資金支持,又要進一步強化服務,努力為各類企業參與旅遊信息化建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要加快推進全省旅遊企業和信息技術企業參與旅遊信息化建設的步伐,不斷增強全省旅遊信息化工作的活力。要進一步鼓勵各種形式的企業加強技術和市場合作,以資金、品牌為紐帶,實現企業與技術之間的整合,走出一條聯合發展、分工協作的新路子。

第四,要牢固樹立旅遊信息化建設的精品意識。當前,各地旅遊部門和旅遊企業發展智慧旅遊的熱情很高,不少信息技術企業參與以智慧旅遊為龍頭的旅遊信息化建設的積極性也很高,信息技術的選擇餘地也很大,這些願望都是好的,心情都可以理解,但是頭腦要冷靜,思路要清晰,對一些信息技術要有所選擇,防止發生炒冷飯,和選擇運用比較落後、在市場上缺乏前景的信息技術。在實踐中,目前可以選擇的信息技術資源非常豐富,不可能都為我所用。大家對此一定要統一認識,集中有限的財力、精力,培育智慧旅遊精品。尤其要重視培育精品項目、有特色的項目、高檔次的項目。這裏要強調的是,由江蘇銀聯、江蘇國盾科技實業有限公司承擔的國家旅遊局項目中國旅遊卡(江蘇智慧旅遊卡)的試點發行工作,是我分管的一項工作。剛才江蘇國盾的部門負責人簡單介紹了項目的前期工作,藉此機會,懇請各位局長一定要重點關照,重點過問,作為一項重點精品工程來參與建設,爭取在全國各省市中成為進度最快、質量最高、效益最好的精品工程。  第五,要加快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旅遊信息化人才隊伍。旅遊信息化發展的競爭,關鍵是人才的競爭。近年來,我省各級旅遊部門和企業加強了旅遊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旅遊信息化人才隊伍的建設仍然是我省的一個薄弱環節,還不能很好滿足以智慧旅遊為龍頭的旅遊信息化快速發展的需求。希望各地抓住智慧旅遊建設的契機,把專業人才隊伍素質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各地要以隊伍建設為突破口,在培養高素質的旅遊信息化管理人才、緊缺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服務人才等三個方面取得較大的突破。要下決心研究旅遊信息化人才隊伍建設的機制問題,通過與專業機構合作、服務外包、建立專兼職技術隊伍等機制建設,形成良好的氛圍,創造良好的環境,讓一批旅遊信息化人才迅速成長和脱穎而出,讓更多信息技術企業的專業人才願意為旅遊信息化工作。旅遊信息化工作是一項知識性、專業性極強的工作,各級旅遊部門的領導和從事這項工作的同志也要加強學習,熟悉並把握旅遊信息化發展的規律和特點,努力提高領導和駕馭旅遊信息化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第六,要進一步形成加快旅遊信息化發展的合力。旅遊信息化綜合性強,涉及面廣,開放程度高,必須整體部署,共同推進。從全省層面來講,《江蘇省智慧旅遊企業技術標準》、《江蘇智慧旅遊卡商業模式策劃與運行管理研究項目》一定要爭取儘快出台,同時,《江蘇省智慧旅遊信息化應用平台標準》和《江蘇省智慧旅遊信息化數據及交換標準》這兩個技術標準的編制也應當及早啟動。建議各地要把以智慧旅遊為龍頭的旅遊信息化工作擺上重要的工作日程,形成合力,充分發揮政府部門在智慧旅遊旅遊規劃、資源整合、重大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公益性宣傳和機構建設等方面的主導作用,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各地要打破框框、樹立大旅遊的發展意識,下決心研究解決跨地區旅遊資源和信息資源整合協調發展的問題,真正做到旅遊信息化建設全省一盤棋。

同志們!我省旅遊業正處於加快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旅遊產品轉型、結構調整、產業升級、體制創新的關鍵時期。希望各地以這次全省旅遊信息化工作會議為契機,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強協作,整體推進,努力開創江蘇旅遊信息化發展的新局面,為把旅遊業儘快培育成為全省的重要支柱產業做出不懈的努力,做出新的貢獻!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 篇9

同志們:

今天召開這次會議,主要是貫徹落實全國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會議精神,總結交流工作,安排部署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目標任務和主要措施。剛才,參觀了濟寧一中現場,鄒城市教育局、金鄉縣教體局和嘉祥縣黃垓中學作了典型發言,發言務實創新、各有側重、各具特色,給我們以很好的啟發。大家要認真學習借鑑,結合會議下發的《濟寧市教育信息化推進意見》,一併抓好落實。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設 取得明顯成效

近年來,我市把教育信息化作為提速推動教育均衡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現代化手段,納入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標準化學校建設總體佈局,加強組織領導,加大經費投入,突出重點項目, 完善基礎設施,強化應用推廣, 建立了覆蓋城鄉、佈局合理、功能完善、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教育信息化服務體系,有力提高了城鄉教育均衡化、現代化水平。

一是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善。 20xx年和20xx 年,市政府先後制定實施了兩個教育信息化行動計劃,圍繞 “配備標準化、管理專業化、投入經常化、應用全員化”的目標 ,以教育網建設為依託,以資源建設為重點,以強化應用為主線,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特別是全省教育信息化工作現場會在我市召開以來,圍繞“三通兩平台”建設,結合“縣域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創建和“全面改薄”工作,不斷加大對信息化的投入,僅教學點一項全市就投入1887 萬元,基礎設施建設躍上新台階。在校校通方面,通過實施“農村定點國小網絡寬帶改造工程”和“教學點資源全覆蓋工程”,使包括教學點在內的所有學校全部實現了本站域網接入,提前實現了“校校通”,20xx 年我市“農村國小教學點數字資源全覆蓋項目”高標準通過國家驗收。在“班班通”建設方面,連續6 年實施全市統一招標、集中採購的“陽光配備工程”,6 期工程配備計算機8.3 萬台,5 期多媒體裝備工程配備多媒體1.3萬套,全市中國小計算機總量達到14 萬台,多媒體1.4 萬套,生機比12:1,師機比1.2:1 ,776 所學校實現了“班班多媒體”、“室室多媒體”。

二是數字資源開發應用不斷加強。 堅持以應用為導向,採取購買、徵集、研發、共建等多種形式,建成了一批特色鮮明的數字教育資源。市教育信息中心數字資源總量達5000G ,掛接了國家基礎教育資源、農村中國小遠程教育資源、全市中國小課程資源、微課資源和50 萬冊數字圖書館,各縣市區教育信息中心對資源 分佈存儲,在全市中國小共享, 目前,大部分農村學校實現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進行教學,節約了教學成本,提高了教學效率,解決了偏遠農村學校師資力量薄弱和部分學科師資匱乏問題。教研人員和教師充分利用豐富的網絡資源開展網絡教研,變革教研模式。對翻轉課堂的嘗試,提升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大大增加了學習容量和效率 。 促進了教育理念、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推動了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

三是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明顯提 升。幾年來,各縣市區和學校積極推進“數字化校園”建設,共建成數字化校園248 所,機器人教育實驗室269 口。完成了中國小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建設、中職學生管理、學生資助、學前教育管理、學校資產和校舍管理等系統部署,完善了網上轉學、招生報名等業務功能。實現了大學聯考網上報名、網上填報志願、網上評卷和網上錄取。建成了濟寧教育門户網站、OA 辦公、視頻會議等管理信息系統,提高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

四是師生信息技術素養逐步提高。 通過“國培”、“省培”等師資培訓項目,強化信息技術培訓,先後培訓中國小教師35 萬人次。把信息技術素養作為教師業務提升的基本要求,納入崗位職責和考核評價,並在職稱評聘、賽課等方面強化導向,教師教育信息化意識和能力逐步增強。目前,全市中國小95% 以上的一線教師都能熟練使用計算機和多媒體進行備課和教學。

五是信息化應用水平不斷提高。以應用為驅動,以活動為載體,通過課題研究、組織競賽、試點引領,積極推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推廣應用。一是課題研究探索應用。一批教育教學成果獲“濟寧市科技進步獎”和“山東省軟科學成果獎”。二是評選活動拉動應用。連續五年,組織萬餘名學生開展中國小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連續十年,組織近十萬名中國小生參加電腦作品和機器人競賽活動,共獲8 個國際獎、89 個全國獎、630 個省級獎。一大批電教優質課和多媒體教學課件獲省級以上獎勵,並在中國教育電視台“空中課堂”播出。三是專項試點引領應用。開展了數字化校園和機器人教育實驗室建設試點、教育部“視頻互動教學及網絡研修系統”建設試點,在城鄉聯誼學校舉辦了網絡教研試點、互動課堂活動,組織了微課程大賽、推進“翻轉課堂”實驗。20xx年成功承辦山東省中國小機器人競賽並獲得全省第一名好成績。我市被評為“全國中國小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先進單位”,受到全國組委會的表彰,走進人民大會堂,參加了全國科技獎勵大會。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必須清醒看到,我市教育信息化發展總體水平還不高,有些地方發展不平衡,問題依然突出。一是對教育信息化的認識有待提高。有的單位對教育信息化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工作研究不深、統籌規劃不夠、協調推進不力。二是信息技術應用水平有待提升。應用主動性還不夠強,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還不夠,農村學校、薄弱學校應用還不夠普遍。三是共建共享有待於進一步健全。信息孤島現象還比較嚴重,優質資源輻射帶動作用還需增強。四是網絡和信息安全有待於加強。一些單位安全意識不強,人防、物防、技防等還存在薄弱環節。五是教育信息化發展體制機制不夠優化。六是教育信息化還沒有穩定的投入機制,資金支撐能力不強。教育信息化建設、管理、應用等規章制度還需健全。以上問題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採取切實措施儘快加以解決。

二、明確重點任務,加快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設

黨的將信息化作為“新四化”戰略之一。指出,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加快教育信息化,是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的迫切要求,對推動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須把教育信息化建設納入教育改革發展總體規劃佈局,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推進教育改革、提升教育質量、促進均衡發展。市教育局制定的《濟寧市教育信息化推進意見》,明確了我市教育信息化的基本思路、目標任務和工作重點。基本思路可以概括為“四個着眼、四個堅持”。“四個着眼”,就是着眼未來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着眼全面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着眼促進教育均衡公平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着眼人的終身學習和學習型社會構建。“四個堅持”,就是堅持面向未來,為每名學生和學習者提供個性化學習、終身學習的信息化服務;堅持應用導向,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促進教育變革和質量提升;堅持統籌規劃,做好教育信息化頂層設計,分類、分步、分層推進實施;堅持開放共享,構建跨區域、跨行業的教育信息化合作推進新機制。總目標是:到20xx 年, 基本建成人人享有優質教育資源的信息化學習環境,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的信息化支撐服務體系,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

(一)加快“三通工程”建設。 “三通兩平台”是“”期間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目標和標誌工程。“三通”就是“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一要完善“寬帶網絡校校通”。這項工作我市基本完成,包括教學點已全部接入教育網。下步主要任務是更新網絡設施,實現區域內網絡高速互聯互通,逐步實現縣市區教育網獨立外網出口。到20xx年,城鎮學校實現千兆光纖接入,農村學校百兆光纖接入,城區學校逐步實現無線網絡全覆蓋。二要加快“優質資源班班通”。統籌協調“全面改薄”、“辦學條件標準化”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等重點項目,優先安排和保障農村中心國小信息化建設需求,探索“政府政策支持,企業參與建設,學校持續使用”的機制,多渠道籌集資金,為鄉村學校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目前,全市中國小班班通多媒體缺口近5000 套,集中在嘉祥、汶上、梁山、泗水等縣,必須加大工作力度,採取多種方式補齊多媒體建設缺口,確保20xx年底,全市基本實現“班班通”,任課教師人手一機,學生機滿足信息技術課配備需求;各縣市區優質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全面建成,並與國家、省、市對接,同時配齊教師和專業技術人員,確保儘快使用、發揮效益。三要推進“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為師生建立網絡學習空間,是教育信息化深入應用的發展方向。借力濟寧智慧城市建設,依託中興公司智慧教育建設項目,力爭20xx 年完成人人通平台建設任務。要積極研究如何利用網絡學習空間,促進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變革,鼓勵教師先開通網絡空間,搭建在線學習、教研互動平台,引導學生、家長參與進來,逐步擴大使用率和覆蓋面。力爭20xx 年所有教師都擁有網絡空間,國中以上學生擁有實名網絡空間的比例達到70% 以上。要激勵教師普遍應用網絡學習空間開展研修、備授課、批改作業、家訪及指導學生學習,引導學生普遍應用網絡學習空間開展自主學習,逐步實現網絡學習空間應用普及化。

(二)加快教育資源服務平台建設。 一是抓好平台建設。按照“一級應用、二級建設、三級互通”的思路,重點建好市級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一方面,一些縣市區和學校已經建設的資源服務平台要繼續建好用好;另一方面,要與市級平台對接,承載本地優質教育資源,避免重複建設,最大程度地實現全市教育信息資源整合。二是抓好資源建設。平台建好了,解決了路和車的問題,下步重點是備足貨,保證有豐富的資源共享使用。要按照“政府引導、多方參與、共建共享”的思路,統籌建設全市數字教育資源。主要是兩個板塊的資源建設。一是基礎性教育資源。充分利用主流數字資源企業,按照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開發配套的教育資源,同時拓展資源來源渠道,逐步建成全市“數字教育資源超市”。二是個性化優質教育資源。在建設基礎性教育資源的基礎上,要加強個性化、特色、優質資源建設。教育部啟動了“一師一優課”活動,抓好這項活動將對全市建設個性化、特色資源起到有力的推動作用。學校錄播室建設是這項活動的基礎,也是重點和難點,推進意見已就這項建設制定了時間表和線路圖,各縣市區要想法設法完成建設任務,只有這樣才能創造一批、匯聚一批個性化優質資源。

(三)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建設。當前,教育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細化發展,精細化管理依靠數據來支撐,數據需要信息化手段提供。為此,要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的建設和應用。 這是提高教育部門工作效率,及時準確全面掌握學生、教師、校舍、設施、資金等情況的有效手段。一方面,要以“兩級建設、五級應用”為架構,加快基礎教育和中職教育學籍管理系統建設,做到學生一生一號、學校一校一碼。另一方面,還要對系統數據進行整理、加工,二次開發、深度應用,推進教育改革。在當今大數據時代和信息碎片化的時代,要善於運用大數據技術,實現相關數據資源的整合與集成,為教育決策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支撐,全面提升教育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四)加強教育信息化隊伍建設。 教育信息化發展水平,取決於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而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取決於教師信息技術素養。必須把信息技術培訓放在突出位置。通過國培、市培、縣市區培訓和校本培訓等多個層次,採取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專項培訓與融合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實現信息技術培訓提檔升級。要加強信息化專業技術隊伍建設,配足配齊技術人員,各縣市區和學校在制定年度增人計劃時,要充分考慮對信息技術專業人員的需求,保證信息化基礎設施正常運行和信息化技術的有效推廣。教育管理者也要自覺提高信息化素養,帶頭應用,提高信息化背景下的工作水平和管理能力。

(五) 深入開展教育信息化試點工作。 20xx年,省教育廳在我市批覆了20個教育信息化試點單位,今年我們將組織專家開展中期評估。各試點單位要認真總結試點工作經驗,爭取在全市乃至全省推廣。繼續做好數字化校園和機器人教育實驗室兩項市級教育信息化試點工作,推選一批市級試點單位,在各類教學應用、區域整體推進、機制創新等方面大膽探索、積累經驗。各縣市區、學校要加強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組織好“中國小信息技術創新與實踐活動”和“中國小電腦製作”和機器人競賽等品牌活動,積極開展“未來教室”、“創客空間”和“3D 打印”等新的探索,聯合科協等有關部門開展“青少年科技節”和“信息技術嘉年華”活動,引領教育信息化應用緊跟時代發展步伐。

三、完善保障機制,確保教育信息化建設順利推進

(一)進一步強化工作統籌。教育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一把手是信息化發展的主要責任人。市教育局成立教育信息化領導小組,設立了教育信息化推進辦公室。各縣市區也要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加大工作統籌力度。在具體工作中,要統籌考慮城鄉學校實際,根據財力情況,分清輕重緩急,統一規劃,分步實施。要建立跨部門協同推進教育信息化的機制,各縣市區教育部門要主動向政府彙報,爭取本地相關部門的支持,協同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

(二)進一步強化應用導向。 我市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設已有一定基礎,今後要在繼續加大投入的同時,將工作重心轉移到應用上來,將着力點放在推動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上來,堅決避免重硬件、輕資源,重建設、輕應用的問題,堅決防止多數教師不使用、幾個尖子“撐門面”的現象,防止其他環節不使用、簡單在課堂放幾幅圖片幾段視頻“造氣氛”的現象。要將教師和學生運用信息技術取得的成果,納入教育質量評價考核體系,成為教師發展和學生成長的重要指標。要堅持抓校長、校長抓的工作理念,建立強化應用的長效機制,轉變教學和教研活動方式,建立相應的制度規範,鼓勵、引導、督促教師運用信息技術,促進教師普遍用、經常用,備課用、上課用、佈置作業用、師生交流用,將信息技術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

(三)進一步強化經費保障。教育信息化投入僅次於校舍改造,不僅要確保基礎設施全部到位,而且要提供設備更新、運行維護的經常性支出。義務教育學校公用經費用於教育信息化的費用國中每生每年不低於84 元、國小每生每年不低於66 元,確保設備配備、網絡使用、資源建設、運轉維護、設備更新五項經費落實到位。 同時,要鼓勵企業和社會力量投資、參與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服務,形成多渠道籌集教育信息化經費的投入保障機制。 需要強調的是,教育信息化投入,要突出資源建設、人員培訓、推進應用等“軟”環境,不要簡單地理解為開展新一輪大規模的硬件建設。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設備更新換代的機制必須建立,才能真正發揮信息技術促進教育發展的持續動力。

(四)進一步強化信息安全。信息安全是教育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信息化建設和網絡安全密不可分,中央成立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習親自擔任組長,可見網絡安全對於信息化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市委也成立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加大了對信息安全的監管力度。近年來,網上泄密、網絡安全事件在我國時有發生,教育網絡與信息安全也面臨着嚴峻複雜形勢。各縣市區和學校要提高對網絡安全的認識,加強網絡安全政策法規宣傳學習,自覺使用正版軟件,強化輿情意識和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加強人防、物防、技防建設,提高網絡與信息安全防護水平。

同志們,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是事關教育改革發展全局的戰略任務,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動教育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的重大舉措。各縣市區、各學校要充分認識教育信息化的重大意義,按照本次會議確定的目標任務、工作思路和工作重點,迅速行動、攻堅克難,加快推進全市教育信息化進程,為加快我市教育改革發展、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 篇10

各位領導、同志們:

這次全市國土資源信息化工作會議,是市局認真貫徹落實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十一·五”規劃、金土工程和省國土資源廳對信息化建設的具體要求,全面推進我市國土資源信息化工作的一次重要會議。會議的主要目的是:深入貫徹落實全省市州國土資源局信息中心主任會議精神,安排部署我市下階段信息化工作,進一步強化措施,狠抓工作落實,全面提升我市國土資源信息化水平。剛才,傳達了全省市州局信息化主任工作會議精神,總結了全市前階段信息化工作情況,並對今後兩個月的工作做了具體安排和部署,講的很全面、很實在,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指導性,我都同意。今年,全市信息化工作的任務已經明確,關鍵在於抓好落實。下面,我就進一步做好信息化工作,強調三點意見。

一、切實增強加快信息化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信息化是繼工業化之後人類文明的又一場革命,其水平是衡量一個地區綜合實力、發展競爭力、經濟成長力和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誌。特別是黨的xx大要求我們全面認識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大力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的融合。“五化”當中,信息化被擺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緊排工業化之後,充分體現了我們黨對當今時代特徵的清醒認識和準確把握。目前,我市國土資源系統正處在加快發展、科學發展的關鍵時期和戰略機遇期,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加快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思想上要高度重視,工作上要積極推進,務求取得新的突破。

第一,加快信息化建設,是推進國土資源事業發展的必然要求。謀勢方能佈局,才能引領發展之先。信息化是當今時代的本質特徵,信息化建設工作對國土資源事業發展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響。當前,信息技術在國民經濟各個領域中的廣泛應用,對於提高勞動生產力,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發展質量,實現又好又快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引領、支撐和促進的作用。因此,我們要將國土資源事業推向新的高度,就必須適應信息化發展的時代要求,切實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

第二,加快信息化建設,是開創國土資源新局面的必由之路。近幾年,國家、部、省、市對我們國土資源事業給予了極大的關心和支持,而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越來越需要精細化的國土資源管理,相應地要求信息支撐要全、準、快,要求我們進一步提高信息和遙感技術應用水平。只有這樣,我們作為國家宏觀調控部門之一,才能更好地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務支持,為社會公眾提供方便快捷地服務,充分發揮國土資源信息在基礎性和公益性服務方面的整體應用價值。

第三,加快信息化建設,是建設服務型機關的客觀要求。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政府職能日益向加強宏觀管理、優化經濟環境、保護知識產權、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轉變。加快信息化建設,是提高科學執政、依法執政的重要舉措,也是穩妥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有效手段,信息化建設對促進國土資源事業發展,改善辦公手段,擴大政務公開,提高工作效率,樹立勤政、務實、廉潔、高效的國土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努力提升全市信息化發展水平

信息技術的普及是前提,信息技術人才是基礎,信息技術的應用是關鍵。工作中,要重點抓好政府、企業、社會和公眾四個層面的信息應用。各縣區局要把幹部的信息化知識培訓作為工作重點,採取多種形式,有計劃、分層次地抓好培訓。提倡各縣區局向當地黨委、政府和市局彙報工作使用電子文件,進行多媒體演示,逐步實現無紙化辦公。加大信息人才培養的力度,廣泛挖掘本地本部門的人才,積極培養精通信息技術的專門人才和“土專家”,進一步提升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利用信息化技術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在國土資源部門和羣眾之間架起方便快捷的連心橋。今後,計算機應用水平也將會納入年度考核的內容,能否熟練掌握計算機應用技術必將成為幹部提拔使用的一項新指標。在座的各位要以“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帶頭學習鑽研計算機操作技術,帶動全市國土資源系統幹部職工學習計算機操作技術的熱情。

三、進一步完善推進信息化建設的保障機制

各縣區局要把信息化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設立專門機構,安排專人抓信息化工作,積極籌措信息化建設經費,多向當地政府彙報、多與財政部門銜接、溝通,爭取支持,將信息化建設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還沒有進行這項工作的縣區局一定要儘快抓緊落實。要進一步明確職能和分工,加快建立統一協調、運轉高效的信息化管理體制。市局信息中心要加強調查研究,切實做好全市信息化工作的規劃、管理、服務、監督和指導工作。市局和各縣區局的財務部門要把信息化建設經費的保障工作放在當前財務工作的首位,確保三級聯網不因資金問題影響工作進度。人事部門要積極創造條件,把肯吃苦耐勞,接受能力強,幹事紮實的人員優先充實到信息中心,為信息化建設提供組織保障。信息化建設實行主要領導負責制,對完不成任務的縣區局,市局將追究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的責任。

同志們,信息化是我們國土資源事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應對新一輪競爭挑戰的必然選擇。我們要以更加務實的精神、更加紮實的作風、更加過硬的措施,全面加快我市國土資源系統的信息化步伐,推進全市國土資源事業發展,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謝謝大家!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 篇11

同志們:

今天局黨委在這裏召開全局系統信息化工作會議,主要目的是全面推進交通信息化建設。剛才強局長就如何推進交通信息化做了一個很好的講話,我完全同意。幾位處長也結合各自工作,做了發言,講得都很好。下面,我也就如何全面推進西安市交通信息化建設,談一些自己的思考,如果有什麼地方説得不夠準確、不夠全面,希望大家給予諒解。

一、廣州之行的感受、感想

這次通過對廣州市交委信息化建設實地的參觀、考察與座談,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震撼”,而且是發自內心的一種“震撼”。廣州市交委的信息化建設舉全委之力,經過了十年,尤其是近三年的全力推進,可以説不但走在了我國大城市的前列,而且走在了全世界同類城市的前列,對廣州市交通帶來的深刻變化和變革,是很難用語言來表述清楚的,我在這裏舉幾個事例。

第一個例子,廣州的信息化建設平台的搭建、系統的建設、運營以及管理的延續、提升,不但滿足了交通行業市場監管的需求,也為交通企業在監管、服務,尤其是經濟效益的提高方面創造了非常了不起的成績。它的服務功能提升到了城市交通管理這一更高層面。廣州市年初機構改革時形成了大交委,把城市道路的交通工程,包括交通信號、交通設施的組織管理交給了廣州市交委。當然,這是一個全面複雜的系統工程,廣州市整合了過去參與城市交通管理的各個方面的資源,如公安交管系統、治安系統、城管系統、市政系統等多部門在道路交通方面的視頻信號、線圈信號等2萬多路信號,傳輸到廣州市交委的智能交通平台,然後由這個平台根據每條道路的車流、人流信息和現有的道路條件,開發出道路模擬仿真系統,對道路堵塞的原因進行仿真計算機模擬處理,最後優化出交通調度運行方案。

第二個例子,廣州市的公交調度指揮系統,達到了類似於機場調度的模式,就是調度員與車輛是對應的,在同一大平台上,一個調度員可以實時調度大約60輛公交汽車的運行。這種做法給公交公司帶來的效益是什麼?就是減少了原來約名傳統條件下從事管理、調度指揮的工作人員。對出租企業,對其他從事道路交通運輸企業,在實時管理方面,在降低成本方面,作用也是巨大的。廣州的交通信息化公司,由於對企業提供了良好的服務,普遍得到企業認可,交通信息公司自身也取得了良好的收益,都是運營企業根據約定和合同,自覺的去交費,因為信息化給企業帶來的效益太明顯了。

第三個例子,現在我們行業管理感到困難的問題,如監管難、取證難。在他們這個平台上,一目瞭然,近年來,西安交通運輸業快速發展,出租汽車達到一萬多輛,公交車達到七千多輛,汽車修理廠發展到幾千家,業務監管範圍不斷擴大,而相關的處室和部門的人員又沒有任何增加,所以大家普遍感到人手不夠,忙不過來。在這種情況下,就更需要信息化來完善我們的監管手段,提升監管水平,同時提高服務水平。

第四個例子,廣州市在其最繁華的道路之一——中山大道上建成了一條brt公交專用線,當初在建這個通道的時候,據説有很多人反對,事實證明當初修建brt的決策是完全正確的。brt建設前,在中山路上運營的公交車有1700輛,建設後,運營車輛減少到800輛,brt通道里運行的一共有30多條線路,日承擔客運量由原來的40萬人次提高到90萬人次,超過了絕大多數城市一條地鐵線的日客流量,公交車運行速度也由原來的每小時11公里提高到現在的每小時23公里。在brt通道里,投放多少車,車的間距是多少,哪個地方人多需要車,如何進行調度安排,都能通過智能調度系統進行實時監控。

第五個例子,亞運組委會的交通組織調度,由交委的信息公司承擔,3700輛運動員、裁判員、官員用車,由信息公司統一調度,開幕式乘船入場,調度也由交通信息公司完成,必須做到分秒不差,亞委會評價,廣州亞運會比北京奧運會強的就是交通調度智能化。

我上面舉了五個例子,讓大家共同分享一下這次廣州之行的感受,只有身臨其境,才會有這樣的感受,才能體會到我們的不足。兩市交通現狀相比較,廣州城市人口比西安多一倍,廣州的公交車有9000輛,我們有7000輛,但是年客運量卻比我們大了50%。我們真切感受了廣州公交車運行速度快、乘座舒適;廣州的出租車有17000輛,我們有11000輛,他們一天載客170萬人次,我們80萬人次,將近是我們的二倍。網上有評論説不愛西安的十大理由,我們佔了倆,一是公交車成了“肉夾饃”,二是出租車拒載。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給政府説,要增加公交車,完全是車輛不足這個因素嗎?這兩年“打車難”,社會各界反響很大,完全是因為出租車總量不夠嗎?誠然,總量不足是客觀存在,但是我們的運行效率呢?廣州為什麼能比我們多運許多的人呢?目前我們的負面評價仍然很多,運營過程中的一些隨機的事件,單單靠人能管得住嗎?不靠信息化的手段,能克服這些頑疾嗎?不行。

二、我們的現狀和問題

西安的交通信息化建設已經搞了八年了,八年來,我們從一紙空白,發展到今天的狀況,搭建起了平台,完成了一些項目,可以説,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初具規模。但是與兄弟城市比,與同等規模的城市相比,特別是與廣州相比,我們還相差甚遠。

,任文斌局長帶領我局一批人,到廣州進行了學習。當時廣州交委經過考察,引進了北京航天智通這個從事信息化建設的公司,成立了一家國有控股的股份公司。回來以後,我們也依照這種方式和構架,成立了一家公司,北京航天智通公司佔了45%的股份,我們行業參與的國有公司佔了55%的股份。這家公司自成立,運作了三年,取得了一些進展,搭起了一個平台,建成了一些項目。但是今天我不談成績,只説問題。這個公司運作到今天,已經維持不下去了,即將崩盤、垮台,這也是我們急迫抽出時間,去廣州學習的原因。從廣州的經驗看,搭建這個平台,構建這個系統,是沒有錯誤的,反思我們的工作,我認為有這麼幾個原因:一是我們體制有問題。目前全國絕大多數交通局都有信息中心,而且是個事業單位,專門負責行業信息化建設、日常維護和運營,局科技處負責規劃和標準的制定。但是我們局裏沒有這個機構,而把它設在了運管處,由運管處成立信息中心來負責。事實證明,這是行不通的。二是我們一些領導和同志認識不到位,認為自己對本職工作很熟悉,都是行家裏手,不需要再搞什麼信息化,這樣在行動中就表現出不積極甚至牴觸的情緒。三是我們現有的信息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利益糾葛。直言不諱的講,局裏沒有組建這個信息公司的時候,我們的企業就有一些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局裏搭建了這個平台後,必然要衝擊原有參與者的利益,特別是在這個平台的搭建過程中,又進來一些參與者,形成了新的利益格局。

下一步,局裏要向市委、市政府彙報,申請成立交通信息中心,為事業單位,承擔西安市交通信息化建設的主體責任。當然,這不容易,需要一個過程,當前怎麼辦?局黨委考慮要用行政的手段來推動這項工作,選派年富力強、工作責任心強、業務精的幹部深入到信息公司,不拿公司任何報酬,不參與公司的內部管理,推動信息化向更高層次和更深領域拓展,如有需要,局裏還要再繼續選派得力幹部,參與信息化建設。

前段時間,我也聽到對西安交通信息公司的一些議論,大多數都是來自於行業內的從業者,有的甚至説市局搞的信息公司是個官辦公司、皮包公司,沒水平,沒能力,沒技術,沒資金,只收錢,提供不了任何服務。這次去廣州,我們也把北京航天智通公司的老總請過去,我也和他充分交換了意見,對這個公司的整體情況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和了解。廣州的實踐證明,航天智通絕不是一家沒有資金、沒有實力的皮包公司。航天智通公司也承諾將象對廣州公司的投入一樣,從資金、技術、人員等方面給西安公司更大投入,與我們交通運輸局攜手合作,在較短的時間內,使我們信息公司達到廣州的水平。廣州公司大部分管理平台和軟件都是他們研發的,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它們搬過來,就是一個強力推動的問題。從現在起,這個信息公司作為市交通運輸局一個下屬單位對待,交通運輸行業內原有的所有平台都只能作為交通信息化的二級平台。一個地方的交通信息化平台,過去我們認為就是一個公司,只能通過市場化手段來運作,實際上,這個信息平台是行政監管手段和市場服務的結合,它為行業監管部門提供必要的監管手段,另外也有服務企業,服務社會,服務人民大眾的功能。這個公司的職能就是把行政監管手段和市場服務功能雙重功能融為一體打造一個監管和服務平台。那麼想推進這項工作向前發展,就必須有兩隻手,而且兩隻手都要硬,一隻是行政的手,一隻是市場的手。要想短時間內提高西安交通信息化水平,沒有行業的支持,沒有全行業共同的認識,沒有我們的努力奮鬥,是不可能的。

三、如何強力推進信息化建設

在今年的半年工作會上,我對西安交通運輸業未來發展勾畫的發展願景,是需要我們一件一件事情來踏踏實實落實的。第一個舉措就是二級網化建設,投資57億元,建設644公里二級公路,這些項目現在都開工了,進展順利。第二個舉措就是交通信息化建設。西安要打造現代交通,上水平,上台階,唯有實現信息化不可。使我們交通運輸事業有“為”有“位”。會後,相關單位和企業回去後都要開會研究、安排信息化建設的具體工作,結合本行業、本單位、本部門的實際,在如何構建交通信息化建設上邁出新步伐。首先採取這麼幾項措施:

一是選派科技處副處長李都厚博士兼任信息公司常務副總,代表交通運輸局督促、檢查、落實各單位、各行業信息化建設情況,協調建設過程中的各類問題,局裏今後還將會定期召開信息化建設會議,強力推進全系統信息化建設工作。

二是強力問責。剛才強局長建議把信息化建設作為年終考核目標,我完全同意。在此基礎上,還要建立問責機制。這個問責辦法由科技處和監察室負責起草,凡是參與信息化建設的部門、行業和企業,包括信息公司,都要實行問責。哪些領導幹部、工作人員在信息化建設上不重視、不努力,甚至成為“絆腳石”,毫不客氣,請他讓路。哪些企業,在這裏以自我利益為中心,阻礙西安交通信息化發展,堅決清除。

三是對企業的一些要求。首先我想對運營企業説,廣州的實踐證明,信息化是提高監管水平、運營效率和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希望運營企業,尤其是“龍頭”企業,希望你們做出應有的表率。其次我想對交通信息化建設的參與者説,我們的信息化建設,目前還只是培育期,不是收穫期。我們做的系統還沒有完成,沒有得到從業者的認可,我們提供的服務還不完善,市場化水平還不高,這個時候想獲利,是不可能的。只有我們共同努力,把“蛋糕”做大了,做熟了,我們的參與者才是人人獲利。再次我想對信息公司説,需要“兩隻手”,我們市局這隻行政的手將強有力的打出去,希望公司這隻市場的手也能成為一隻強有力的手。只靠行政手段還不夠,公司的管理水平、運作水平、技術水平和投入力度,也從另一方面制約這個事能否幹成。希望你們圍繞推動西安信息化建設,按照今天的會議精神,把這項工作做好,得到西安市交通運輸全行業的認可和從業者的認同。

最後,希望通過這次會議,為西安市交通信息化建設未來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在明年世園會之前,使這項工作邁上一個大的台階,再用一年的時間,使西安交通信息化初步達到廣州水平,為西安交通行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保障。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 篇12

同志們:

這次會議的主要任務是,以黨的xx屆三中全會和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認真落實全國工信工作會議、全省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今年工作,表彰先進,分析形勢,研究部署明年任務。會前,張超超副省長專門聽取省經信委的工作彙報,並就開好這次會議做出明確指示。會上,張超超副省長將做重要講話,我們一定要深刻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講兩個問題。

一、20xx年主要工作回顧

今年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各級各部門和廣大企業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主題主線和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轉方式、調結構、穩增長、促融合為着力點,開拓創新,攻堅克難,經濟和信息化發展呈現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積極態勢。1-11 月份,全省 41 個行業中有38 個增加值同比增長,增長面92.7% ,比上半年提高2.5 個百分點;重點調度的120 種產品中有81 種產量同比增長,增長面67.5% ,比上半年提高2.5 個百分點。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1% 以上;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 萬億元以上、利潤8000 億元以上,均增長12% 以上;萬元GD P 能耗下降5% 左右。提前2 個月完成了國家下達的淘汰落後產能目標任務。

(一)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新進展。一是,着力提升傳統產業。圍繞輕工、紡織、機械、化工、冶金、建材等六大傳統行業,省政府出台了轉型升級指導計劃。啟動實施結構調整重點項目394 個,總投資529 億元。預計全年實施技改項目1.2 萬項、其中新開工項目佔75% 以上,全省工業技改投資突破1 萬億元。通過技術改造,龍力生物“精製食品級木糖及結晶阿拉伯糖”有效拉長了玉米加工產業鏈,雙輪股份“海水淡化新型泵”打破了我國海水淡化關鍵泵基本依靠進口的局面。二是,大力發展新興產業。預計全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30% 左右;信息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1.2 萬億元、增長20% 左右,軟件業務收入2200 億元、增長30% 左右;節能環保產業主營業務收入4300 億元、增長16% 左右。推動製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認證星級物流企業和園區69 家,着力培育250 家重點物流企業,預計全年物流業增加值突破4000 億元。三是,加快淘汰落後產能。20xx 年以來累計淘汰水泥8523 萬噸、鍊鐵1321 萬噸、鍊鋼514 萬噸、焦炭649 萬噸、平板玻璃753 萬重量箱、造紙281 萬噸,全面結束了水泥機立窯時代。四是,積極推進產業集聚。新培育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12 個,總數達到94 個。預計全年銷售收入過10 億元的中小企業產業集羣達到426 個,其中過100 億元的150 個。

(二)企業創新能力得到新增強。一是,加強企業創新平台建設。新培育濱州亞光等6 家國家級技術創新示範企業、九陽家電等5 家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新培育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69 家、總數突破1000家。深化創新能力提升工程,依託企業技術中心實施創新成果轉化和能力建設項目99 項。聯合省財政廳,以公開招標方式培育常林機械等4 家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的高端裝備製造自主創新示範企業。新增企業領域“泰山學者”崗位10 個,總數達到88 個。二是,實施重大創新項目。實施省級以上技術創新項目4113項、計劃研發投入239 億元,其中新興產業項目2566 項、國際先進水平項目1422 項。新培育省重點領域首台套技術裝備56 項,平均單台套價值達3500 多萬元。承擔國家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3 項,實施數控機牀、核高基、新材料、物聯網等重大創新和產業化國家專項29 項,浪潮集團“面向互聯網應用的服務器核心軟硬件研發”、濟南二機牀“汽車車身大型智能衝壓生產線”、天嶽先進材料“大尺寸碳化硅單晶襯底”等一批關鍵技術實現了重大突破。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投入突破1000 億元。三是,推動產學研合作。初步建成產學研網上對接平台。舉辦第22 屆產學研展洽會,發佈創新成果1620 項,達成項目合作協議257 項、總投資165 億元。四是,強化質量品牌和標準建設。海爾集團等3 家企業被認定為國家級“質量標杆”企業,培育國家級工業質量品牌示範企業6 家、試點企業49 家。主導和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140 項。

(三)企業整體素質躍上新台階。一是,加快發展大企業集團。預計今年營業收入過百億元的工業企業達到130 户,較去年增加7 户。山東能源集團、魏橋集團再次入圍年度世界500 強,46 家企業入圍年度中國企業500 強。二是,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大力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小企業培育、產業提升和科技創新“四項計劃”,抓好公共服務平台建設,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預計全年新增中小企業7 萬户、總數達到88 萬户,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3% 以上、總量佔全省的65% 左右。三是,強化企業精細化管理。開展“管理提升年”活動,推廣青啤集團、金晶集團等一批管理項目化經驗,引導企業練內功、挖潛力、降成本。四是,開展行業對標學習。圍繞11 個重點行業,從自主創新、技術改造、質量品牌等7個方面選樹98 家示範企業,組織開展行業對標助推轉型升級專項行動。目前,已分別組織了服裝、家紡、食品、電子信息等4 個行業的現場交流活動,共有500 餘家企業參加,取得良好效果。五是,加強對外交流合作。深化魯港魯台合作,香港周和中國台灣周活動共達成合作協議17 個,涉及金額130 多億元人民幣。紮實推動產業援疆工作。

(四)信息化建設邁出新步伐。一是,推動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積極推進省級兩化融合試驗區建設,開展20xx 家工業企業兩化融合水平評測,新培育兩化深度融合示範工程16 項,培育認定“四個一百”示範工程228 個。首批開展了國家級“工業雲”創新服務試點省工作。二是,培育發展電子商務。建成開通“好品山東”網絡營銷平台,上線企業已達5200 多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55% 以上通過電子商務進行採購和營銷,累計培育電子商務平台和應用示範企業100 多家。三是,加強電子政務建設。探索推動雲計算技術在電子政務中的應用,建成電子政務綜合服務平台,初步實現人口信息共享。完善信息安全保障體系,重點領域防護能力進一步增強。四是,推進智慧山東建設。出台推進物聯網有序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累計培育物聯網重點企業75 家、產業基地7 家。

(五)綠色節約發展見到新成效。一是,強化結構節能。預計全年服務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比重提高1 個百分點,高耗能行業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降低0.5 個百分點。二是,抓好技術節能。加強節能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示範,推廣高效節能電機、低輻射鍍膜玻璃、節能變壓器、太陽能鍋爐等新技術新產品46 項。以工業鍋爐改造、餘熱餘壓利用、能量系統優化等領域為重點,實施國家節能重點項目76 個、省節能產業化和技改項目141 個,年可節能200 多萬噸標準煤。三是,推動重點企業節能。深入開展千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支持448 家企業加快能源管理體系建設,實施工業綠動力計劃示範項目48 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90個。四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22 家園區開展循環化改造,實施循環經濟示範工程12 個。新培育泉林紙業等4 家國家級清潔生產示範企業,實施國家清潔生產示範項目11 個,審核清潔生產單位1100 家。預計全年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3.6% 。

(六)經濟運行保障實現新加強。一是,加強工業運行監測。完善以工業用電、交通物流、原材料和產品價格為主要內容的調度快報制度,進一步提高分析監測和預測預警水平。加強工業質量效益、企業融資、重點行業發展等重大課題研究。二是,搞好電煤協調供應。全年落實省內外電煤合同1.15 億噸,兑現電煤儲備發電量獎勵170 億千瓦時,有力調動了企業儲煤保電的積極性。三是,組織好電力生產運行。加強電力生產組織協調和供需平衡銜接,積極推進電力需求側管理和行政執法,全力做好電力供應保障。預計全年完成發電量3590 億千瓦時、增長8.8% 左右;全社會用電量4000 億千瓦時、增長7.6% 左右,其中工業用電量3100 億千瓦時、增長7% 左右。四是,強化成品油流通管理。制定執行車用成品油升級實施方案,20xx 年1 月1 日起全省加油站可全面供應國Ⅳ標準汽油。預計全年銷售成品油20xx 萬噸。

一年來,我省主要行業運行總體平穩,消費類產品和適銷產品行業穩定增長,部分困難行業呈現回暖跡象,為工業經濟平穩向好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一是輕工、紡織、醫藥、電子等消費類產品及機械、汽車、化工、有色等行業適銷產品生產穩定增長。輕工業增長呈現多點支撐。1-11 月,家電、塑料製品、文體用品、造紙行業增加值增長10% 以上;食品製造、傢俱行業增長10% 左右;葡萄酒、冰櫃、人造板產量佔全國的比重達到20% 以上。紡織行業生產保持平穩。1-11 月,紡織行業增加值增長10.7% ,服裝增長5.2% 。三季度以來重點紡織企業產品產量環比、同比都呈現增長趨勢。醫藥行業增長勢頭良好。7 月份以來,醫藥行業增速一直保持在20% 以上,1-11月增加值同比增長28.8% ;化學藥、中成藥產量穩定增長,化學藥品產量佔全國比重達20% 以上。電子產品生產增長較快。1 -11 月,手機產量4668.5 萬部、增長23.3% ,彩電1389 萬台、增長4.6% ,集成電路4.4 億片、增長15.8% ;計算機131.4 萬台,移動通信基站設備973 萬信道,程控交換機28.2 萬線。部分機械裝備類產品及汽車生產增長較快。1-11 月,金屬製品、汽車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 以上,金屬切削和成型機牀、工業鍋爐、大型拖拉機等產品產量增長15% 以上;汽車產量增長13.8% ,其中轎車增長17.2%。化工、有色深加工產業穩定增長。1-11 月,化工、有色金屬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14.3% 和14.9%,原油加工、輪胎外胎產量增長10% 左右,鋁材和鋁合金分別增長33.8% 和12.6% ,十種有色金屬、氧化鋁、電解鋁產量均同比增長。

二是鋼鐵、建材、載貨汽車、工程機械等投資關聯行業以及船舶、軌道交通行業產銷形勢總體穩定。鋼鐵、建材行業生產形勢三季度後趨於穩定。1-11 月,鋼鐵、建材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9% 和9.7% ;粗鋼、鋼材、水泥、平板玻璃產量同比分別增長3.8% 、2.6% 、5.5% 和7.7% 。載貨汽車產量恢復增長。載貨汽車產量從4 月份開始連續4 個月環比下降,8 月份開始環比提高。1-11 月,載貨汽車產量達69.3 萬輛、增長5% ,佔全國比重達20% 以上。挖掘機、裝載機等工程機械產品生產回穩增長。8 月份以來工程機械行業形勢回暖,產量開始同比增長。1-11 月,輸送機械、挖掘機、裝載機產量同比分別增長8.9%、18.6% 和6.2% 。造船工業新承接訂單明顯增加。截至10 月末,船舶企業新承接訂單350 萬載重噸,同比增長350% ;1 -11 月,船舶產量311.3 萬載重噸、增長9.6% 。軌道交通行業近兩年持續低迷後訂單、產量均有所恢復。1-11 月,生產動車組612 輛,鐵路客車432 輛,動車組產量佔全國比重達到40% 以上,鐵路客車佔11% 以上。

三是鹽化工、煤化工、石油煉化等行業產能利用率不足。純鹼和燒鹼企業產能利用率70% 左右,煉化企業60% 左右。這些行業一旦產品價格有回升跡象,很快就因企業生產增加導致價格再度回落,價格轉暖支撐乏力。

當前,全省經濟和信息化發展仍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主要有:經濟下行壓力較大、重型工業結構調整困難、工業中處於價值鏈低端的產品多、企業創新活力相對不足、資源能源和環境約束持續增強等。我們要抓住用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機遇,牢牢把握穩中求進、改革創新的核心要求,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思路,拿出浴火重生、壯士斷腕的勇氣,以轉型發展、調整結構的積極作為,贏得主動權,創造新優勢。

二、20xx 年工作具體安排

明年是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也是完成“”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全省經濟和信息化工作總的要求是,以黨的xx屆三中全會和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按照省委十屆七次、八次全體會議和全省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把改革創新貫穿於經濟和信息化發展各個方面,着力推動工作指導重大轉變,堅決打好轉方式調結構攻堅戰,加快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努力促進全省經濟和信息化持續健康發展。

明年全省經濟和信息化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5% 以上;工業技術改造投資增長15% 以上;節能降耗、淘汰落後產能工作要確保完成國家下達的年度任務。重點抓好以下七個方面工作:

(一)以促進創新成果轉化為抓手,努力在提升企業創新能力上取得新突破

把技術創新擺在工業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做好創新資源整合、科研投入成果化、科研成果產業化三篇文章,加快實現由“山東製造”向“山東創造”、“山東設計”、“山東標準”轉變。

一是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組織實施省級以上企業技術創新項目3000 項以上,其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佔30% 以上,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的佔50% 以上。積極爭取實施核高基、數控機牀、燃氣輪機、新材料、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等國家重大專項,大力培育重點領域首台套技術裝備。堅持以市場認可的最終成果為導向,切實加大重大技術創新成果獎勵力度,支持突破一批制約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

二是提升企業創新平台水平。大力培育國家級技術創新示範企業,發揮好省高端裝備自主創新示範企業引領作用。加強創新平台動態管理,實施技術創新能力提升工程,高起點推進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扶持發展一批行業性和區域性技術創新公共服務平台。大力發展工業設計,爭創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組建魯港工業創意設計室,加快研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工業設計成果。開展工業產品質量品牌創新專項行動,支持企業積極參與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制修訂,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知名品牌和標準。力爭新培育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00 家、工業設計中心20 家,主導或參與制修訂標準80 項以上。

三是深化產學研結合。發揮產學研網上對接平台作用,支持企業與科研機構建立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創新聯盟,圍繞產業發展重大需求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完善技術轉移和產業化服務體系,提供研發、試驗、人才、資金等方面的基礎保障,實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工程,加快培育一批自主關鍵技術和產品。組織好20xx 年魯台產學研經貿論壇。力爭完成重大技術創新成果轉化100 項。

四是強化技術創新人才建設。依託骨幹企業、重大創新平台和項目,加大對企業引進人才的激勵力度,大力實施海外創新創業人才萬人計劃、泰山學者和優秀創新團隊等重點人才工程,加強高層次創新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抓好百個工科專業和千個實訓基地建設,積極培育校企合作人才定向培養示範基地,推進“訂單式”人才培養,為企業輸送緊缺人才和高素質技能人才。

(二)以推動產業鏈條延伸為抓手,努力在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上取得新突破

充分發揮企業主體和市場主導作用,以產業鏈拉長、價值鏈提升、財税鏈回報為目標,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戰略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加快化解產能嚴重過剩和淘汰落後產能,着力提高最終產品比重、降低中間產品比重,推動工業經濟不斷向高端高質高效發展。

一是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深入實施六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指導計劃,按照調高、調輕、調優的總體思路,研究制定重點產業鏈提升方案,推動產業向價值鏈兩端延伸,引導企業生產更多技術含量高的最終制成品。輕工行業,重點提升農副產品深加工、環保型造紙及紙製品、煙草產業鏈,發展食品、多功能乳製品、裝飾用紙、純正釀酒、高檔實木傢俱等產品。紡織行業,重點提升服裝、家紡、產業用紡織品產業鏈,發展品牌服裝、定製服裝、高檔牀上用品、汽車船舶用紡織品、土建工程用紡織品等產品。機械行業,重點提升汽車、高端裝備、農業機械產業鏈,發展高檔客運汽車、重型汽車、機牀、海洋裝備、石油裝備、頁巖氣設備、軌道交通設備、智能儀器儀表、農業耕種和收穫機械等產品。化工行業,重點提升精細化工、輪胎產業鏈,發展新型農藥、染料、塗料、功能材料、綠色安全輪胎等產品。冶金行業,重點提升鋁、銅精深加工產業鏈,發展高鐵航空用鋁型材、食品藥品用鋁箔、銅箔、銅板帶,以及循環再造產品。建材行業,重點提升建築衞生陶瓷、玻璃深加工產業鏈,發展高檔瓷磚、衞生潔具、功能陶瓷、特種玻璃、專用玻璃等產品。落實新版政府核准投資項目目錄,積極推進技術改造立法,實施好一批重點項目,加大技術改造力度,進一步提高傳統產業技術裝備水平。紮實開展行業對標助推轉型升級專項行動,建立健全企業對標學習長效機制。

二是加快壯大戰略新興產業。提升發展信息技術產業,實施基礎電子產業躍升、整機價值鏈提升、工業電子開發應用三大工程,加快集成電路、LED 、光伏、雲計算、平板顯示等高端技術產品開發,力爭信息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4 萬億元、增長15% 左右。積極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制定新醫藥產業鏈發展指導意見,加快化學創新藥、海洋藥物、現代中藥、先進醫療器械等的研發及產業化。加快發展新材料產業,壯大碳纖維、玻璃纖維、陶瓷纖維、石墨新材料等產業規模,重點支持開發特種高分子材料,促進稀土材料高端應用。有序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深化小型純電動汽車管理試點,以1-2 家重點企業為龍頭加強資源整合,提高技術工藝水平,促進低速電動車有序發展;推動新能源汽車重大技術創新,積極爭創國家試點城市。

三是大力化解產能嚴重過剩和淘汰落後。以鋼鐵、水泥、船舶、化工、輪胎等行業為重點,探索建立遠近統籌、標本兼治的產能進退銜接長效機制。積極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堅持工作措施、政策保障、監督檢查“三個到位”,在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的基礎上,提升競爭力化解一批,合作發展轉移一批,搬遷重組整合一批,提高標準淘汰一批,促進產業優化整合。堅定不移淘汰落後產能,結合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計劃等工作,提高標準、擴大範圍,編制好年度淘汰計劃,明確目標任務並抓好實施。繼續推進資源能源浪費、環境污染嚴重、安全隱患突出的小企業關閉工作。

四是促進集約集聚發展。深入實施重點區域帶動戰略,編制實施“一圈一帶”先進製造業發展規劃。大力發展縣域工業經濟,因地制宜培植髮展用地少、就業多、能耗低、污染少、效益高的特色產業聚集區,支撐和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切實提高產業集羣化水平,實現由“點”到“線”的思維轉變,積極培育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高端裝備製造業、信息技術產業等領域的基地園區,加快形成一批規模大、科技含量高、支撐帶動力強的產業集羣。支持我省中西部地區承接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加強與新疆、西藏的產業合作。

(三)以製造服務融合發展為抓手,努力在壯大生產性服務業上取得新突破

深入落實省政府《關於加快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促進服務業與製造業融合互動,大力發展面向工業生產的現代服務業,推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一是加快發展軟件和信息服務業。深入實施軟件產業“名城、名園、名企、名品”戰略,推動濟南建設高水平中國軟件名城,支持打造濟南創新谷、青島千萬平米軟件園、濟寧惠普基地等產業載體,探索建設軟件和信息服務交易中心。加強軟件工程技術中心建設,積極培育移動互聯網、雲計算、物聯網、工業控制等技術服務類骨幹企業。力爭軟件業務收入突破2700 億元,增長25% 以上。

二是做強現代物流業。加強綜合交通協調管理,促進多式聯運發展。建立鋼鐵物流供應鏈一體化聯盟,加快煤炭、石化、醫藥等重點行業供應鏈建設。推進製造企業引入現代物流理念,優化內部物流管理,加快剝離物流業務,促進物流服務資源的專業化和社會化。規範重點園區和中心建設,提升園區綜合服務功能。完善物流支撐體系,加強統計分析研究、標準化、人才培養等工作,努力降低社會物流成本。力爭物流業增加值增長8.5% 左右。

三是培育新興服務業。推動電子商務跨越發展,抓好電子商務集成創新試點工程,爭取新培育省級電子商務平台、支撐服務機構、應用示範單位各50 家,電子商務交易額增長30% 左右;以網絡營銷為主線,以“好品山東”為依託,推動更多企業在打響品牌、網上銷售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積極發展總集成總承包產業,聯合有關部門建立合作推進機制,探索組建產業聯盟,逐步解決企業資質不足等難題,着力培育一批示範企業和示範項目,加快推動製造業服務化。支持發展節能服務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培育第三方節能量審核機構,實施重點項目200 個。

四是夯實產業發展基礎性工作。聯合有關科研院所,開展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戰略研究,借鑑國內外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規律和特點,研究我省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現狀及未來着力點,提出發展對策建議。建立健全生產性服務業統計體系,加強縱向和橫向比照分析,及時掌握產業發展變化情況和典型做法經驗,為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提供信息支撐。

(四)以深化企業改革管理為抓手,努力在激發企業發展活力上取得新突破

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推動商業模式創新,提高經營管理水平,進一步激發和釋放企業發展活力。

一是推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開展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情況調研,進一步摸清現狀,查找問題,提出規範經營管理者權責、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推進措施。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職工隊伍建設,認真貫徹中央和省企業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八年規劃,支持企業引入職業經理人制度,培養壯大企業家隊伍,提高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綜合素質。

二是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加強重點企業戰略管理,引導企業科學分析所處外部環境,搞好企業和產品定位,儘快啟動制定“十三五”戰略規劃,搶佔發展先機和制高點。發揮省政府企業管理獎和管理創新成果的導向作用,深入開展中小企業“管理提升百千萬”活動,加大典型引路和先進管理方法推廣,向精細管理要質量、要創新、要效益。

三是支持非公有經濟健康發展。會同有關部門清理和廢除對非公有制經濟的不合理規定,鼓勵非公有制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支持發展非公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大力發展民營企業,認真落實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系列措施,深入實施“一企一技術”戰略和“育苗扶壯”工程,加快公共服務平台網絡建設,打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創業創新良好環境。力爭中小企業數量增加6 萬户,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工業增加值增幅高於全省平均增速。

四是促進企業商業模式創新。積極推廣海爾、蘋果等企業在商業模式方面的創新理念和先進做法,實施中小微企業商業模式創新行動計劃,引導企業探索建立適合自身發展的特色商業模式。緊緊抓住新型城鎮化發展機遇,引導企業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以優質供給帶動消費需求。深入實施以質取勝和市場多元化戰略,積極拓展亞太、東歐、非洲、南美等新興市場,鞏固深化歐、美等傳統市場,穩定和擴大國際市場份額。

(五)以有效擴大信息消費為抓手,努力在高水平信息化建設上取得新突破

大力發展信息消費,推進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廣泛運用,加快建設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切實增強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推動信息化建設向更高水平邁進。

一是培育和發展信息消費。深入實施國務院和省政府促進信息消費的意見,圍繞完善信息基礎設施、增強信息產品和信息服務供給、拓展信息消費市場等重點環節,大力推動信息消費試點。實施“智慧山東”戰略,深入開展智慧城市、城區、社區、園區四個層面試點,帶動發展物聯網、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型信息消費業態。

二是落實兩化深度融合專項行動計劃。開展重點行業提升行動,以六大傳統產業為重點,在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創新方面實施一批重點工程,積極破解傳統產業兩化融合共性問題。推進企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建設,按照國家基本要求和實施指南,探索開展企業符合性認證,積極參與國家貫標達標。啟動“工業雲”創新行動,以信息化集成服務、職工教育培訓等為重點,開展汽車、機械、石油裝備等產業集羣示範應用,推進先進信息技術向裝備製造業的滲透融合。

三是實施信息惠民工程。加強基於雲計算的電子政務公共平台頂層設計,支持各級電子政務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向雲計算平台遷移,推動電子政務向統一建設管理、運維保障模式轉變。完善省級電子政務綜合服務平台,制定政務信息共享辦法和目錄體系,促進人口、法人信息共建共享和業務協同。推動電子政務服務向基層延伸,協調加快教育、衞生、勞動就業、社會保障、食品安全等民生領域信息化步伐。深入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實施貧困村通信息提升工程,完善建設“齊魯村情”幫扶發展平台。

四是加強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深入實施“寬帶中國”戰略,推動城市光纖入户、農村寬帶進村,加快4G 網絡商用化進程。有序推進“三網融合”,加快電信和廣電業務雙向進入,鼓勵發展網絡電視、手機電視、有線電視網寬帶服務等融合性業務。推動實施信息安全審查制度,開展重點領域網絡與信息安全檢查,抓好基礎網絡與重要信息系統安全保障。完善技術支撐體系,強化頻率台站管理,努力提升無線電管理綜合能力。

(六)以建立節能長效機制為抓手,努力在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上取得新突破

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毫不放鬆抓好節能措施落實,建立健全節能長效機制,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推動生態山東建設。

一是構建節約型產業結構。充分發揮生態文明建設對經濟結構調整的倒逼作用,堅持有扶有控,抑制“兩高”行業盲目擴張和低水平重複建設,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先進製造業,加快打造節約型產業體系。加大新能源推廣應用力度,實施工業綠動力計劃,推廣太陽能工業熱力系統集熱面積100 萬平方米;協調推進太陽能光熱系統與建築一體化。深入開展節能科技提效工程,推動節能產品認證,圍繞工業鍋爐改造、太陽能工業、陽光學校等領域,組織實施省重點節能項目200 個。

二是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認真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部署,實施節能環保產業鏈提升工程,新培育節能環保產業基地10 家、示範企業100 家。抓好節能環保產業重點項目建設,圍繞清潔能源開發、污水處理、大氣污染防治、土壤改良、智能電網、半導體照明、高效鍋爐和電機等領域,研發和推廣一批簡易高效的先進節能技術、裝備和產品。力爭節能環保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4950 億元。

三是推進重點企業和重點領域節能。深入實施千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推進企業能源管理體系建設,加強重點用能企業能源審計,開展能源消耗在線監測試點。落實“能效領跑者”和“能效之星”制度,深入開展企業能效對標活動。加強能源管理中心建設,在建材、化工、鋼鐵等行業培育20 個能源管理中心示範項目。分行業制定並嚴格執行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對超標企業實施差別電價和懲罰性電價、水價等差別價格政策。紮實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協調推進公共機構、交通、建築等重點領域節能。

四是抓好循環經濟和清潔生產。落實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及近期行動計劃,加快循環經濟地方性立法進程。培育100 家循環經濟示範單位,完成19 家園區循環化改造,推進工業固體廢物、餐廚廢棄物、廢舊鉛酸蓄電池、城市礦產等綜合利用,抓好再製造產業“以舊換再”,力爭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84% 。着力抓好清潔生產,推廣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先進技術,支持一批清潔生產審核重點項目,實施清潔生產審核單位1000 家。

五是強化節能管理機制。嚴格實行節能評估審查制度,依法推動節能評估審查工作。建立健全節能市場化機制,完善能源環境交易平台,開展節能量交易試點,逐步推行節能量交易制度。加強節能標準體系建設,力爭完成66 項標準修訂工作。強化節能管理能力,建立健全節能管理、監察、服務“三位一體”的節能管理體系,培訓能源管理師1400 人、用能設備操作人員1000 人、節能高級管理人員300 人。強化節能目標責任考核,完善預警調控制度,加強節能監察執法。

(七)以組織運行監測保障為抓手,努力在鞏固工業發展向好勢頭上取得新突破

加大經濟運行監測預警力度,保障各類生產要素供給,推動工作指導轉變,鞏固工業經濟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一是強化運行監測分析。完善調度快報和預測預警系統,加強對重點行業、企業和產品生產情況,用電量、貨運量等先行指標,以及企業投入產出效益、單位產品能耗、勞動生產效率等情況的跟蹤監測分析,全面準確把握經濟運行動態和提質增效成果,及時提出對策建議。有效跟蹤宏觀政策和產業發展新動向,注重對不同時期熱點難點問題的把握,更好地引導和服務企業。認真實施工業運行調控指導意見,突出抓好一季度經濟運行,搞好春節生產組織和節後生產恢復,確保首季開好局。

二是搞好生產要素保障。抓好電煤儲備和煤電運綜合協調,足額兑現省內電煤合同,進一步擴大外煤入魯,確保重點電煤訂貨量1.2 億噸;實施電煤儲備與發電量計劃掛鈎考核獎懲政策,確保統調主力電廠電煤庫存全年平均不低於20 天、重要節點達到30 天。積極應對電力供應偏緊形勢,增強生產供應能力,紮實做好有序用電工作,深入推進電力需求側管理,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電力保障。抓好成品油市場供應,推進車用汽柴油升級,開展國Ⅳ標準汽油使用情況部門聯合檢查,落實好20xx 年1 月1 日供應國Ⅳ標準柴油相關工作。強化與金融機構的交流合作和信息對接,幫助企業緩解融資難題。

三是推動工作指導方式方法的轉變。堅持以改革統領工作全局,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於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牢牢把握深化改革的方向和重點,自覺破除思維定勢、行為慣性和路徑依賴,積極推進和參與重要領域、關鍵環節改革。大力加強調查研究,堅持以解決問題為導向,重點圍繞推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建立健全企業技術創新體系、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等重大問題深入研究,謀劃思路,提出對策,努力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着力轉變政府職能、創新管理方式,在發展戰略、規劃、政策、標準上下功夫,在研究行業趨勢、企業動態和市場需求上下功夫,在培育引導需求、改善產業生態、推進政策協調上下功夫。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在承接好國家下放事項的同時,進一步推動審批改革,削減審批事項,縮短審批時間,提高為企業服務水平。把行業協會、學會等中介組織作為行業管理的重要支撐,更多實行政府購買服務,支持行業協會積極承接行業管理基礎性工作,推進行業自律和健康發展。

同志們,做好20xx 年經濟和信息化各項工作,任務艱鉅、責任重大。我們要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統一思想、堅定信心,鋭意進取、改革創新,努力促進經濟和信息化持續健康發展,為經濟文化強省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 篇13

同志們:

這次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主要任務是深入貫徹落實全省工業和信息化會議精神,總結經驗,表彰先進,部署工作,動員全市上下堅定信心、克難攻堅,加快推進我市新型工業化進程。剛才,會議表彰了年度發展突出的大企業(集團)、“小巨人”企業以及企業服務先進單位和個人;副市長同志總結了“”時期全市工業和信息化工作取得的成績,對“”時期特別是今年的工作進行了全面安排,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操作性和指導性,我完全贊同,希望大家認真貫徹落實。下面,我再講4點意見。

一、要把工業發展放在經濟發展的主導地位來認識

工業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主力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戰場、“三化”協調發展的主動力,在國民經濟中始終居於主導地位。各級各部門一定要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加快工業發展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紮實推動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一)加快工業發展是經濟發展規律的內在要求。工業化是現代化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是現代化的核心內容和具體體現。人類走出農耕文明以後,工業發展就成為整個經濟發展的關鍵,抓工業發展就抓住了經濟發展的“牛鼻子”。西方發達國家現代化的過程實際就是工業化的過程,我國沿海發達地區也無一例外是通過快速發展做大工業來做強經濟總量的。特別是長三角、珠三角等地的工業居於主導地位已有30多年的歷史,而我市工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40%的時間尚不到20xx年,加快工業發展仍是我市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的重要任務。

(二)加快工業發展是拉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期間,特別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實施工業興市戰略,紮實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工業經濟突飛猛進,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年,全市GDP總量位居全省第4,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十五”末的65%提高到71%;全部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65%,比“十五”末提高8.2個百分點,高出全省14.2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近700億元,是“十五”末的3.4倍。這些數字表明,工業一直是推動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而且將在當前和今後的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佔據更加突出的地位。

(三)加快工業發展是加速城鎮化建設的重要支撐。城市是工業的載體,工業是城市的支撐,工業發展與城市建設相輔相成。目前,我市城鎮化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近6個百分點,城鎮化滯後已成為經濟結構不合理、經濟發展方式粗放、生產要素配置低效的重要原因,基於此,市委、市政府做出了以新型城鎮化帶動“三化”協調發展的戰略部署。就“三化”協調發展來講,城鎮化是工業化的伴生物,工業化是城鎮化的基本動力。只有加快工業發展,形成產業高度集聚,提供日益增多的就業崗位,有效促進農業勞動力轉移,才能帶動農業產業化,促進城鄉統籌協調發展,推進城鎮化進程。因此,加快城鎮化發展,必須以產業發展尤其是工業為支撐,沒有工業基礎,城市發展就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

(四)加快工業發展是科學發展的緊迫任務。站在“”發展的歷史新起點,市委提出了“三化協調、兩高兩好、科學發展、富民強市”的總體要求。實現這個目標,其中一個重要指標就是二、三產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90%,三次產業結構更加優化。改革開放以來,雖然我市農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逐步下降,第三產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有所提高,但也只是在20%左右徘徊。只有加快工業發展,才能形成充足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推動金融保險、現代物流、商貿旅遊、中介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只有加強工業的主導地位,不斷提高工業在經濟發展中的比重,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才能帶動全市經濟、政治、文化全面發展,才能在中原經濟區建設中奮力開創科學發展、富民強市的新局面。

二、要把結構調整作為工業發展的戰略任務來落實

精心調結構、積極轉方式,是我市產業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也是做好今年和“”時期工業工作的着力點,各級各部門要強化措施,抓好落實。

(一)要堅持項目帶動。把項目建設作為調結構、轉方式主要抓手,促使在建項目快推進、竣工項目快產出、投產項目快做強。要緊緊抓好今年安排的76個工業和服務業重點項目,確保今年60個重點工業項目完成投資110億元、16個重點現代服務業項目完成投資23億元。積極爭取省重點項目和省“轉型升級雙千工程”項目,力爭100個以上項目納入省項目盤子。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對民間投資的帶動作用,鼓勵引導民間投資,促進產業項目投入持續擴大。認真篩選、論證、推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建立產業轉型升級重大項目儲備庫,着力構建運作持續、接續有力的產業項目推進機制。堅持完善市級領導聯繫重點項目制度、重點項目聯審聯批制度等工作推進機制,確保重點項目建設順利進行。

(二)要推進技術創新。把技術創新作為調結構、轉方式的重要支撐,切實提高自主研發能力,推動企業擺脱困境、加快發展。目前,我市大多數企業缺少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產品,自主創新能力較差,發展過於依賴外延擴張,一旦遇到市場需求下降或激烈競爭,就很容易被擠出市場。要把引導、推動企業自主創新作為重要工作來抓,認真落實《自主創新體系建設和發展規劃》,深入實施 “1010”科技工程,以骨幹企業為主體,着力抓好省重大科技專項和企業研發平台建設;紮實推進產學研結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加強創新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

(三)要加快產業集聚。把產業集聚區建設作為調結構、轉方式的最佳平台,持續提升發展水平。一要實施好產業集聚區“3213”發展計劃。即全市10個產業集聚區要完成投資300億元,其中工業投資200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00億元。二要建設好工業項目和基礎設施。加快推進80個億元以上在建工業項目,確保早建成、早見效。積極採取BT、BOT等融資方式和整體開發模式,加快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和生產性服務設施建設,基本實現起步區和近期發展區基礎設施全覆蓋。三要加快多層標準化廠房建設。每個產業集聚區標準化廠房面積要達到30萬平方米以上,嚴格執行投資強度和建築容積率標準,嚴格控制“兩高”項目入駐,推動產業集聚區集約節約發展。在此需要強調的是,在投資強度上每畝地不能低於200萬元,投資億元以下項目原則上不予單獨供地,必須入住標準廠房,這樣做不僅是為了節省建設用地、促進產業集聚區集約節約發展,也是為了企業減少投入、降低成本;香港150平方公里的面積70%以上為山地,但目前仍有40%的後備用地,靠的就是集約發展。同時,要增強環保意識,嚴把高污染企業的准入關口,否則,我們當代和子孫後代都要為之付出代價。四要落實好各項政策措施。認真落實省、市促進產業集聚區發展的各項扶持政策,用好產業集聚區發展扶持資金,完善產業集聚區建設協調推進機制,推動產業集聚區持續快速發展。

(四)要健全完善體系。把新型工業作為調結構、轉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以高端產業為引領,着力構建現代工業體系。一要積極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紮實推進風電裝備製造、智能電網、電動汽車及關鍵零部件、超硬材料、生物醫藥等五大工程,力爭風電整機項目批量化生產,新能源電動汽車項目市場化生產,智能電網、新材料、生物醫藥項目產業化生產。二要做強做優主導特色產業。深入實施電力裝備、食品、發製品等產業調整振興計劃,做大做強裝備製造業,做精做優食品工業,鞏固壯大能源工業,加快發展電力電子、煙草、發製品、金剛石等特色優勢產業,着力提升三大主導、四大特色產業發展水平。當然,這裏也有一個創新問題,各企業都有自己的發展路子,我們也希望能夠總結一些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但創新是企業共同的發展路子。原陽縣有一家生產酒的企業,用我們禹州的鈞瓷做瓶子,一瓶酒賣到了3800元,他們把兩種不同的元素融合在一起,這就是創新。三要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充分利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大力實施創新工程,推動傳統產業向價值鏈的高端高效發展。突出抓好紡織、箱包、建材、再生金屬加工等傳統產業,積極拉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擴大市場佔有率。

三、要把企業培育作為工業發展的主要途徑來推進

企業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先行軍,也是經濟發展的主體和擴大就業的主要載體。要加大企業培育力度,促使企業快速做大、做強、做優。

(一)要培育骨幹企業。紮實推進大企業培育工作,形成一批特色明顯、主業強大、產業高新的行業龍頭骨幹企業,實現傳統產業高端化、新興產業規模化、高新技術產業化。要以現有龍頭企業和引進的重大產業項目為支撐,快速擴充產業規模,積極培育關聯性大、帶動性強的龍頭骨幹企業,發揮其在推進產業集羣中的輻射帶動作用。突出抓好50家大企業集團、100家小巨人企業和20户高新技術企業,給予要素傾斜、重點服務,使其成為行業領軍企業。要按照省政府培育“雙百”企業的要求,結合我市實際,以50家大企業(集團)作為我市“50強”企業,以100家小巨人企業中的前50名作為我市“50高”企業,加大培育力度,力爭今年全市超百億元企業達到3—4家。

(二)要加快上市步伐。以培育和推動企業上市為主要抓手,促進企業調整結構,規範管理、上檔升級,提升新型工業化水平。要加大對擬上市企業的培育、指導力度,通過舉辦上市培訓、推介等活動,強化企業對資本市場的認識和了解,幫助企業解放思想、開闊視野、轉變觀念,儘快確定上市目標;特別要做好大企業(集團)、“小巨人”企業、百户重點企業中優秀企業的上市輔導。要培植更多的優質上市資源,推動更多的企業多形式、多渠道上市,形成梯次推進的企業上市工作格局,今年要爭取1—2家企業成功上市,推動2—3家企業進入輔導報備,上市預備隊企業保持在30家左右。已上市公司要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突出主業,搞好規範運作,實現持續發展。

(三)要加強對外合作。企業加強對外合作是加快發展的有效途徑,要學會合作,善於合作,借用外力,走合作擴張發展的路子。當前,中西部承接產業轉移正處於黃金機遇期,要抓住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積極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在轉方式、調結構中求得新的突破。要創新投資合作模式,以產業招商、園區招商、代理招商等形式,吸引創新能力強的高新技術企業投資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大力引進資金、技術和人才。要不斷推進與國內外500強、央企、行業龍頭企業等大企業集團的戰略合作,突出“招大招強”,積極引進戰略投資者重組我市相關產業和企業。要積極承接產業轉移,進一步優化投資合作軟硬件環境,提高行政效能,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過硬的投資平台。

(四)要提升管理水平。企業提升管理水平要用好兩個途徑。一個途徑是通過上市形成倒逼機制,促進管理升級,加快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另一個途徑是苦練內功,努力探索適合於自身發展的治理結構,加強內部管理,完善管理辦法,把規範管理的理念融入生產、經營、銷售各個環節,打造管理科學、運轉高效的現代工業企業。同時,要推進管理創新,不斷學習和採用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手段,積極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戰略性資源管理水平,真正向管理要效益,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四、要把環境優化作為工業發展的重要保障來打造

工業發展事關經濟社會大局,涵蓋眾多行業領域,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各級各部門要努力形成推動工業發展的強大合力,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一)要強化組織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把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強化領導責任,搞好統籌協調,根據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安排,抓緊做好工業經濟運行指標和重點工作任務的分解落實,對經濟運行、工業投入、節能降耗、技術創新、質量興市等涉及到的指標任務,要抓早、抓緊、抓主動,明確目標責任,制定工作方案,精心謀劃,有的放矢,狠抓落實。

(二)要搞好企業服務。今年,市裏拿出496萬元對企業進行了獎勵,力度很大。市本級每年用在工業領域的獎、貼、補3項資金達到6800萬元,另外還有土地和基礎設施建設等一些隱性支持,這表明政府與企業的關係,已從過去的直接管理型轉變為服務型,當前開展的推進產業集聚區建設、基礎設施配套、搭建招商引資平台、從優辦理各種手續、營造發展環境等工作,都是為給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下一步,要繼續認真落實市級領導聯繫重點企業和市直單位分包重點企業制度,完善企業服務長效機制。要每月召開一次面向100家重點企業的政策諮詢會,宣講政策,收集解決問題,服務企業發展。要精心實施大企業集團和小巨人企業培育計劃,以實施“800家重點服務企業計劃”為抓手,認真落實支持企業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和措施,不斷優化發展環境,推動全市企業不斷做大做強做優。

(三)要形成工作合力。各級各部門都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來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工業發展的決策部署,打破部門、行業、地域界限,各出其力、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聯動,營造全市一盤棋的工業發展氛圍。要圍繞全市工業經濟發展大局,制定支持企業發展的具體政策措施,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市警企地治安聯防工作領導小組要建立聯繫企業制度,對影響企業項目建設和生產經營的違法犯罪活動給予嚴厲打擊,為企業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對不作為、亂作為等影響企業發展的單位和個人,紀檢監察部門要依照有關規定嚴肅查處。

同志們,做好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意義重大,任重道遠。全市上下一定要堅定信心,搶抓機遇,開拓進取,努力提高工業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確保全年工業經濟發展的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為實現全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做出更加積極的貢獻!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 篇14

這次全市信息化工作會議是市委、市政府召開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剛才,秋生同志傳達了全省電子政務工作會議精神,慶明同志回顧總結了“十五”以來全市信息化工作情況,安排部署了“”期間和今年的信息化建設任務。彬縣、秦都區政府以及市人事局、咸陽偏轉集團公司的負責同志分別作了很好的發言,請各縣市區、各部門和各單位認真借鑑學習,創造性地抓好落實。下面,我再強調三點意見。

一、要充分認識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的重大意義

“十五”期間,全市上下高度重視信息化工作,堅持以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電子政務建設為抓手,以電子信息產業為支撐,以行業信息化和信息技術應用為關鍵,加大力度,紮實工作,全市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初步建成了覆蓋全市的信息網絡體系,農業、金融、人事、計生、財税等行業信息化建設成效明顯。信息服務領域不斷拓展,基本形成了咸陽電子信息產業的品牌和規模優勢。電子政務建設強力推進,搭建起了中國咸陽綜合門户網站平台,一些重點業務系統開通運行,繼*年榮獲中國電子政務綜合服務獎後,今年我市再次榮獲中國電子政務應用示範獎。全市信息化建設的深入推進,有力地推動了經濟社會的協調快速健康發展。對此,是應該給予充分肯定的。藉此機會,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對大家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與加快發展的要求相比,與先進地區相比,我市信息化發展的差距仍然十分明顯,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一是個別縣市區和部門對信息化重視不夠、認識不到位,全社會信息意識還不夠強,信息化建設氛圍還不濃厚;二是資金投入不足,技術力量薄弱,電子政務發展不夠平衡;三是管理體制尚未完全理順,信息資源的應用、開發和共享不夠充分;四是信息產業與先進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核心產品競爭力不強,市場份額較小,發展後勁不足。這些問題,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在今後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決。

信息化是繼工業化之後世界經濟的又一場革命。信息化水平是衡量一個地區綜合實力、競爭力、經濟成長力和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誌。加快信息化建設,是推進我市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進程,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舉措,對建設西部強市和全面小康咸陽,實現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一,加快信息化建設,是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需要。隨着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信息化已不單純是一個電子信息技術的運用問題,而是適應國際環境、融入全球經濟、增強競爭力的戰略選擇。我市要決勝於未來經濟和科技領域的競爭,就必須增強緊迫感,適應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努力提高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水平,增強經濟外向度,為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創造良好的信息技術條件。

第二,加快信息化建設,是打造現代工業強市的必由之路。信息化是新型工業化的核心和關鍵。當前,由於長期積累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在國內外競爭中承受着較大的壓力。如果按原有結構和粗放增長方式發展,不僅產品沒有市場,而且資源、環境也將難以承受。因此,我們必須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加快經濟增長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有效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積極建設現代工業強市,努力實現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

第三,加快信息化建設,是提高城市化建設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城市是一個複雜的人文自然複合系統,是人口、資源、環境和社會經濟要素高度密集的地理綜合體。隨着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現行的城市建設管理模式已不能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建立先進的地理信息系統,把遙感、遙測、網絡、多媒體、虛擬仿真等技術應用到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之中,不僅是建設現代化城市的必備條件,也是提升城市現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

第四,加快信息化建設,是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的客觀要求。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政府的職能將逐漸向加強宏觀管理、優化經濟環境、保護知識產權、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轉變。加快信息化建設,是適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形勢的需要,轉變政府職能,改善辦公手段,擴大政務公開,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樹立勤政、務實、廉潔、高效政府形象的有效途徑。

當前,我們正處在加快信息化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國家優先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在政策、資金上重點支持西部地區,省政府在“”期間將進一步加大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可以説,我們加快信息化發展的機遇難得,條件十分有利。因此,各縣市區、各有關部門務必要清醒認識面臨的發展形勢,牢牢把握加快發展的機遇,切實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感,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堅定信心,鋭意進取,堅持把信息化作為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抓緊抓好,奮力開創全市信息化建設的新局面。

二、要全面加快信息化建設步伐

關於“”期間和當前推進信息化建設的目標任務、工作措施,剛才慶明同志已作了具體部署。這裏我就加快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問題作以強調。總的要求是,“”期間,全市要以建設“數字咸陽”,全面加快我市信息化進程為根本目的,牢牢抓住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電子政務建設、信息技術推廣應用及加大信息化建設投入等重點工作,統籌兼顧,整體推進,努力把我市信息化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更高的水平。

(一)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加快產業優化升級。企業信息化是整個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實現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關鍵在企業,希望也在企業。要全面利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加快培育壯大農產品加工、紡織工業、醫藥服務業、電子信息產業和煤電等主導產業,全面推進產業聚集、產業整合和產業升級,加快形成優勢產業集羣。鼓勵引導全市各重點企業以生產過程自動化、主導產品標準化、經營管理系統化為重點,廣泛推廣使用信息技術,努力提高企業設計、生產、管理水平。按照“推進重點,帶動一般”的原則,率先推進基礎條件比較好的重點企業、壓濾機濾布 新上企業,特別是投資過億元大項目的信息化建設,帶動全市企業的信息化發展。依託國家顯示器件產業園,大力發展信息產業。加快彩虹、偏轉等企業結構調整,推進中小電子信息企業間的聯合、重組,形成信息產業規模優勢。進一步整合資源,加快技術創新,研製和開發技術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新產品,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電子信息企業,提高信息產業整體競爭力,把我市建成西部地區乃至全國重要的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二)把電子政務建設作為抓手,努力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電子政務是信息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是轉變政府職能、提高工作效率的一項緊迫任務。從去年開始,省政府每年安排5000萬元的信息化建設專項資金,計劃用兩年左右時間完成省級機關電子政務統一平台、應用平台等系統建設,並要求各地市同步接入。我市已被省上確定為全省電子政務應用試點市。今明兩年內,我們要開通省市兩級統一的電子政務網絡,初步建成政務統一平台和黨政機關協同辦公系統,基本實現無紙化辦公。圍繞這一目標,各縣市區、各部門要加快工作步伐,按照省、市的統一部署和要求抓緊實施。資源整合是當前電子政務的重點之一。要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的要求,對市直各部門目前的專網和局域網現狀進行認真調查,研究制定全市網絡整合方案,打破部門、單位和地區界限,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現有網絡平台條件,防止低水平重複建設。市直各部門今後原則上不能再建設新的獨立域名網站,不能再建設專網和系統機房。市上將統籌規劃,逐步為各有關部門在市政府門户網站上設立分站點,實現全市電子政務網絡的互聯互通和資源共享。要進一步加強信息化項目管理,今後新建電子政務和信息網絡項目實行報批制。全市信息化建設由市信息辦歸口統一管理,統一規劃,市級各部門和單位由財政投入的信息化建設項目都必須經市信息化領導小組審核。需要政府投資的,由市財政局、發改委按項目安排資金,未經信息化領導小組審核不得立項建設,不得安排資金。

(三)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積極推動信息技術的推廣應用。一個地方信息化水平的高低,關鍵取決於對信息技術應用的廣泛程度。我們現在的問題恰恰正是重建設、篩網濾布 輕應用。因此,要重點在政府、企業、社會和公眾等四個方面抓好信息應用。各級政府和工作部門要切實搞好網上辦公、網上傳輸的應用。要把加強對各級幹部的信息化知識培訓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採取多種形式,有計劃、分層次地抓好培訓。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學習信息化知識,掌握計算機操作技能,提倡各縣市區、各部門向市委、市政府彙報工作使用電子文件,進行多媒體演示,逐步實現無紙化辦公。全市各企業要積極推進上網工程,以信息技術為依託,提高管理水平,積極開展電子商務的應用,促進生產經營效益和質量的提高。要加強城建、財税、金融、教育、旅遊、醫療、社保、社區、公民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信息化應用,加快實施金融一卡通、社保一卡通、收費一卡通等應用項目,努力實現各行各業、千家萬户的上網應用,不斷拓展全社會對信息應用的廣度,提升信息應用的社會化水平。

(四)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融資機制,不斷加大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高科技、高投入、高效益的系統工程,技術要求高,資金投入大。市政府將加大對政府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投入,每年在市財政中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用於信息化建設。同時將按照全市信息化發展規劃,對全市性重點信息化項目進行引導和扶持。各縣市區也要加大對信息化建設的資金支持力度,切實推進本地區的信息化建設。各級要積極協調金融部門,不斷加大對信息化建設的信貸扶持力度,引導企業增加對信息化建設的投入。精心策劃包裝信息化產業項目,積極爭取上級部門的支持。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的原則,探索市場化、社會化、多元化的融資新路子,廣泛吸納外資和社會閒散資金用於信息化建設,努力為我市信息化建設提供充足的資金保證。

三、要切實加強對信息化建設的組織領導

信息化建設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技術性強,工作量大。全市上下要按照“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原則,進一步落實責任,強化措施,齊抓共管,紮實推進,確保此項工作取得實效。

一要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各縣市區、各部門要把信息化工作擺上重要位置,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專門機構直接抓,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明確職能和分工,加快建立起統一協調、運轉高效的信息化管理體制。要儘快制定本單位信息化發展規劃,抓好組織實施,切實把信息化建設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各級政府要及時研究解決信息化建設中的困難和問題,並在人員、資金等方面給予適當傾斜。要加快建立規範的信息化協調與決策工作機制,加強重大信息化項目建設的審批和信息資源的整合。

二要強化基礎,完善政策。各級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國家和省、市關於支持信息化發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同時加緊制定相關產業政策、投融資政策、人才引進政策,支持信息化加快發展。建立信息化培訓制度,切實抓好黨政領導幹部信息化知識和技能培訓工作,推進信息化骨幹人才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好高等院校特別是職業教育的作用,抓緊培養一批信息、網絡、通信等技術領域的中、高層複合型人才和實用技能人才,為推進全市的信息化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三要搞好協調,形成合力。各部門、各單位要牢固樹立“一盤棋”的思想,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調配合,全力推進信息化建設深入開展。市信息辦要加強調查研究,搞好全市信息化工作的規劃、管理、服務、監督和指導。廣電、電信等部門和單位要正確處理全市信息化建設與自身發展的關係,進一步加大對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不斷拓展業務範圍。市發改委、科技、財政、金融等部門要積極創造條件,努力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為信息化建設提供優質服務。宣傳部門要進一步大力宣傳信息化建設的重大意義,在全市範圍內營造濃厚氛圍。

同志們,信息化建設任務艱鉅,意義重大。各縣市區、各部門一定要以學習貫徹黨的xx屆六中全會精神為動力,統一思想,堅定信心,強化措施,紮實工作,大力推進信息化建設,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信息化工作會議講話 篇15

同志們:

今年以來,全市經信系統按照“穩定增勢、高位求進、加快發展”的總基調和“三個高於、三個提高”的總要求,克難攻堅,積極作為,工業經濟形勢好於預期,指標穩步回升、能耗逐步下降、總量不斷擴大、結構日趨優化。

預計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2% ,高於全省平均0.8 個百分點,居第八位,比上年上升四個位次。工業企業走出去在境外投資6.1 億美元,居全省第一位。工業對財政貢獻率連續多年保持70% 以上,吸納人員就業大幅增加,城鎮新增就業13 萬人,職工人均工資收入同比增長9.75%,萬元GDP 能耗下降4.33% ,完成省下達的節能任務。菱花集團獲全國循環經濟工作先進單位,太陽紙業、華勤集團銷售收入突破三百億元,潤峯集團、榮信煤化、東華實業、鄒縣發電、翔宇化纖有望突破百億,銷售過百億元企業新增5 家,達到10 家。世界噸位最大的兗礦鋁擠壓機正式投產,嘉冠油脂“嘉冠”品牌成為中國馳名商標,新風光電子再獲“高壓變頻器十大品牌”殊榮,梁山新增7家專用車企業列入國家公告目錄,山推簽訂中東千萬美元大單。全市工業產品產銷率達到99.8% ,工業製成品出口增長18.4% ,企業家信心指數大幅增加,市政府與省經信委,與山東電力、兗礦集團、山東能源等一批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又有2 家世界500 強企業成功進駐我市。

取得這樣的成績確實不易,得益於市委市政府的果斷決策,得益於全力為企業排憂解難,得益於全市企業家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經信系統的廣大幹部職工和廣大企業員工表示衷心的感謝和誠摯的問候!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一、堅持“三個高於、三個提高”要求不動搖,努力實現工業發展新突破

市委要求,明年是“落實年、突破年”。明年工業發展思路是,以突破大項目、建設10 大產業“1351 ” 百千億工程為主抓手,着力構建以高新技術和戰略新興產業為先導、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基礎、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突破企業家隊伍建設、突破項目建設、突破創新能力建設、突破標準化建設、突破協會建設、突破園區建設,形成“六位一體”工作新佈局,着力提高工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實現全市工業的轉型發展、創新發展、生態發展和跨越發展。

(一)堅定不移地推進工業跨越發展。 所謂跨越發展就是瞄準“進入全省第一方陣”,實現“全省爭先進、區域當排頭、全面達小康”的發展目標。20xx年,全市工業增加值增長14% ,爭取15%,實現效益同步增長,完成技改投資706 億元,萬元GDP 能耗下降3.7% 以上。

(二)堅持不移地推進工業經濟轉型發展。 所謂轉型發展,就是既要做“減法”淘汰落後產能,又要做“加法”膨脹總量規模。豐富的煤炭資源是我市最大優勢,如果把煤炭去掉,非煤產業利税佔工業比重,中區、任城和嘉祥在50% 以下,鄒城24% 、魚台10% 、微山7% 。面對這種形勢,我們必須大力發展非煤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推進產業特色化、基地化,搶佔產業競爭制高點。

(三)堅定不移地推進工業經濟創新發展。 所謂創新發展,就是深入開展比科技投入、比平台建設、比創新產出、比品牌建設的“四比”競賽活動。更加突出企業創新的主體地位,推動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需求主體、研發投入主體、技術創新活動主體和創新成果應用主體;更加突出技術創新平台建設,利税過千萬元企業都要建成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每年新增6 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明年爭取列入省級以上技術創新項目240 項,轉化重大技術創新成果6 項。

(四)堅持不移地推進工業經濟循環發展 。 所謂循環發展 就是把生態文明放在突出位置,實現土地集約利用、廢物交換利用、能量梯級利用和廢水循環利用。大力發展節約型產業。把好產業政策關口,嚴格審批新上“兩高一資”項目,加快淘汰落後產能。進一步提高科技節能貢獻率。建立完善循環經濟扶持政策,推廣循環經濟典型模式,完善拉長“糧食深加工—生物食品—廢水資源化—有機肥—生態農業”、“煤—電—化—建材”等10 條循環經濟產業鏈。

二、堅持“兩化融合、雙輪驅動”戰略不動搖,加快構建新型工業新體系新佈局。 大力推進全市工業化進程,實現全市工業由大變強,必須堅持兩化融合戰略不動搖,加快推進 工業化與信息化深度融合;必須堅持雙輪驅動戰略不動搖,加快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一)突出抓產業,構建工業新體系。 圍繞十大產業中的龍頭企業梳理產業鏈條,實施“1351”百千億產業培植工程,選擇三五年內能夠形成千億級、五百億級、三百億級和百億級的產業進行集中培育,每個產業重點扶持一兩家龍頭企業,對企業、產品、品牌進行整合提升,形成核心層企業、配套層企業、相關層企業緊密銜接的產業鏈條。一個產業,要有一個目標規劃,一個市級領導牽頭組建一套班子,成立一個行業協會,制定一套量身定做的扶持方案,產業牽頭企業“一企一策”制定突破性扶持政策,落實一套考核辦法。

(二)突出抓基地,構建工業新佈局。 產業基地有利於專業化分工和優化要素配置,有利於提高工業園區發展水平,有利於促進產業集羣轉型升級。目前我市擁有國家級基地5 家,省級基地10 家,明年爭取新設2 家省級以上基地。工程機械是國家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下步要做專做精總成及配件,全力創新整機終端產品,並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發展。新型服裝材料是省級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下步要以科技和品牌為新動力,打造時尚創意產業基地。光電信息是省級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下步,光通信要做大規模,LED 要整合產業鏈,光伏產業關鍵是突破核心技術。新型煤基化工是省級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下步關鍵是裝置大型化,拉長產業鏈條,主攻高附加值產品。同步推進曲阜物聯網、任城開發區工程機械、金鄉大蒜等基地建設,在全市形成土地集約、功能齊全的工業發展空間新佈局。

(三)突出抓產品,構建產業新亮點 。 產品創新是企業自主創新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加快研究開發並投產一批工業新產品,尤其是高新技術新產品和重大裝備國產化首台( 套) 產品,是工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任務。明年力爭開發新產品1200 項,新產品銷售率達到28% 以上。抓好三類產品創新。一是生產投資類產品創新,要瞄準產業升級方向。二是生活消費類產品創新,要瞄準消費升級方向。三是特定人羣的產品創新,要瞄準特殊需求。我國進入老齡化,消費羣體很大;我市傢俱95%來自南方;生活用紙人均消費量潛力也很大。

三、堅持“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園區建設、中小企業發展”不鬆勁,努力實現重點工作新突破新進展。

現階段,總量不大、發展不快、載體不優是我市工業經濟面臨的最突出最急迫的問題,必須毫不放鬆的抓大招商、大項目、大園區,務求取得新突破新進展。

(一)把招商引資作為突破工業的主抓手。 招商引資是

加快發展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既要注重吸引央企和世界500 強,更要注重發揮現有企業招商主體作用;既要規劃提煉項目,也要搭好平台招引項目。 千方百計生成項目。 圍繞“1351 ”工程的十大產業鏈填平補齊、生態園區建設、增資擴股以及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四條路途,生成項目。今年再論證1000 個項目,彙報爭取中央和省穩增長政策支持。 全面對接央企和世界500 強。 要建立完善世界500 強企業和央企信息庫,全面分析其戰略意圖,結合自身優勢,尋找共同興奮點,高層推進,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對接央企有關政策,實現共贏。 充分發揮現有企業的招商主體作用。全市60 户千百億企業都要放眼全球,制定招大聯強的規劃,主動對接戰略合作伙伴,通過技術合作、聯合投資、股權轉讓等多種形式開展合作,迅速做大做強。 辦好專題招商活動。 統籌用好產業鏈招商、節會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種手段,圍繞全市重點產業發展方向和目標任務,精心搞好項目策劃,組織開展京津地區春季招商推介活動、珠三角及港澳台地區招商推介活動、長三角地區秋季招商推介活動和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和地區招商。參加省政府組織的香港、中國台灣活動周。更好發揮國際孔子文化節招商作用。

(二)把項目建設作為突破工業的關鍵舉措。 突破工業,歸根到底要靠突破大項目。 抓好項目集中開工。 堅持每季度集中開工一批重大項目,各縣市區集中開工項目每次不低於10 個億元項目,並且保證全年至少有2 個當年投資過10 億元項目,這要作為一項指令性指標來落實。 加快項目進度。 領 先半步無競爭。目前全市工業在建項目1629 個,總投資1876.4 億元。這幾天我們又論證了980 個項目,總投資3606.6 億元。重點在談外資項目66 個,協議外資42.9 億美元。能否順利推進這些項目,事關工業立市戰略的成敗,必須“快”字當頭,完善領導包保制度,高層推動、專班跟進,搭建綠色通道,加快項目建設進度。 抓好項目投產達效。 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是項目建設的落腳點和歸宿,也是招商引資的根本目的所在。要把竣工項目投產達效作為考核項目的重要指標,把是否形成新的增長點作為政策扶持的重要依據,使有限的政策資金投向有質量、有效益、能形成經濟增長新動力的項目。

(三)把園區發展作為突破工業的新高地。 經濟開發區是工業建設的主戰場。近幾年來,全市開發區建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增加值佔全市工業總量的63.2% 。但也存在產業特色不突出,產業鏈條短、聚集能力差、創新能力弱、體制機制不健全等問題。 建設千百億園區。 按照“三年翻一番、五年翻兩番”的要求,創建千百億園區,主要經濟指標年均增幅保持30 % 以上。加快把兗州工業園區建成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建設特色園區。 圍繞全市主導產業,挖掘自身資源優勢,選擇具有比較優勢的主導產業和主攻方向,凝聚本地優勢資源,吸引外部資本技術,形成核心競爭力突出的產業集羣園區。 建設生態園區。 編 制高水平生態工業園區發展規劃,合理劃分主體功能定位,健全污染控制體系,加強節能減排考核,出台《關於創建生態工業園區的管理辦法》。兗州工業園區、金鄉化工園區要首先建成省級生態工業園區,所有園區都要積極創建生態園區。 建設創新型園區。 創新是園區的生命之本、活力之源。強化“區管鎮”管理體制,突出園區服務產業、服務企業的主體功能,集聚社會各類資源,促進園區快速發展。創新用人機制,建立人才激勵約束機制,激發各類人才幹事創業積極性。

(四)把專精特新作為中小企業的主攻方向。 圍繞大企業,延伸產業鏈條,提高分工協作能力。沒有中小企業的集羣發展,千百億大企業就失去源頭。必須落實有關扶持政策和服務,把金融助推千家中小企業作為重點,探索建立企業減負長效機制,“一企一技術”推進專精特新發展。

同志們,做好明年經信工作,任務艱鉅,意義重大。讓我們在市委市政府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開拓創新,鋭意進取,紮實工作,站在新起點實現新跨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yanjiang/fayan/e43od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