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心得體會 >心得體會精選 >

記敍文寫作教學心得體會(精選5篇)

記敍文寫作教學心得體會(精選5篇)

記敍文寫作教學心得體會 篇1

記敍文是學生最早接觸的文體形式,經歷國小到國中的訓練水平仍停留在“低幼”階段。拋開學生本身閲讀積累不夠,生活閲歷尚淺缺乏對生活深刻的體驗與感悟。教師本身對記敍文的寫作教學沒有進行系統的、具體的指導與訓練。記敍文的教學在國中三年應該是一個系統的、具體的循序漸進的過程。這一過程應該結合課文逐步引導,反覆強化。

記敍文寫作教學心得體會(精選5篇)

1、教師單一的教學模式

“佈置題目—批改—講評”這是大部分教師作文教學的傳統模式。題目的佈置,常常根據教材單元作文訓練而定;批改、都大部分老師顯得隨意性強;講評,主要以學生範文及老師自選範文來讀為主。題目的佈置、作文的講評,往往沒有一個系統性,泛泛而談,缺乏具體指導,國中三年下來學生的記敍文寫作水平仍然停留在低幼階段。

2、讀寫“分家”

語文教師80%的時間都用在閲讀課的教學上。《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具有獨立閲讀的能力,注意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應用多種閲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鑑賞文學作品。閲讀便是學生對生活的一種體驗、一種感悟,語文教師的閲讀教學除了培養學生理解鑑賞文學作品的能力之外還應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課時緊、任務重,教師們忙上課,其實“課文”不就是我們進行作文教學最好的範例嗎?

3、教什麼

國中記敍文寫作教學教什麼,我們需將所要達到的基本目標細化:

1、立意;

2、謀篇佈局;

3、詳略得當;

4、情節曲折;

5、細節描寫;

6、環境描寫;

7、真情實感明確了自己需要教什麼,將這些具體目標分解到六冊語文書中,分點訓練,重複指導。六冊語文書每冊都有記敍文,甚至都有經典的範例引導寫作教學。國中三年的記敍文寫作指導要與記敍文閲讀找到結合點,分點指導。

記敍文寫作教學心得體會 篇2

在作文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記敍文的寫作水平。許多語文老師有一個相同的看法:“學生只要多讀作品,達到感悟,就能提高記敍文的寫作水平”。這種看法有其合理之處,但我認為,面對緊張的教學課時,學生寫作基礎較差的實際,在較短時間內提高學生記敍文的寫作水平,我認為教師的教法至關重要。唯有教學得法,才能提高效益,少走彎路。葉聖陶老先生曾講過一句名言:“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教師恰當的教學方法是與學生的記敍文寫作水平的提高緊密相關的。下面就有關記敍文寫作中的教法談幾點體會。

一、多角度擬題並選取材料法

當今的作文命題往往把主動權交給學生,特別是隨着會考改革的步伐越來越大這一趨勢。給材料作文的方式越來越多,因為這種作文形式不限制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盡力釋放自己的寫作慾望,還可以把自己最擅長的文體寫出來,針對七年級學生的實際,必須寫好記敍文。因為寫好記敍文是寫好其他文體的基礎。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把此基礎打結實,要想打好這一階段的基礎,儘快提高記敍文寫作水平,那麼交給學生高效的寫作和思維方法就至關重要了。

給材料作文,雖然給人寫作的空間很大,但是如果學生找不到寫作的切入點,那麼也會犯離題萬里的錯誤。為了避免這種錯誤的發生,讓學生看完材料後,首先讓學生想到記敍文寫作無外乎有兩個表現角度:“一是寫人的記敍文;二是敍事為主的記敍文。”先讓學生在頭腦中選准此次作文的側重點。再明確,寫人為主的記敍文可包含許多個事件,這些事件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而寫事為主的記敍文則不同,寫事為主的文章則從始至終有一件事,要通過記敍這件事的前因後果和其中不同人物的性格表現帶給讀者相同感受和啟示。只要把握住了和區別清了這一點,寫人、寫事的記敍文在立題和選材時就不會發生混淆。

其實,上面所談的也是記敍文分角度擬題和立意的問題。把記敍文的材料分為“人”和“事”兩個角度以後,那麼在這個前提下所選取材料也就不同,學生根據同一材料寫出的作文內容和表現出的中心也就會形形色色,避免立意的千篇1律。例如有這樣一個材料:“校園的車棚裏每天都發生許多不同的故事,以‘車棚記事’為題。或自擬其他題目,寫一篇記敍文。”看着大屏幕上這則作文材料,有些學生臉上略有難色。在此時,我適時地加以引導,讓學生從“寫人”和“敍事”這兩個角度入手去想。又提示:“寫人可以寫學生,也可以想一想是不是非學生的人也可以到車棚給我們幫助呢”。經過從不同角度提示,寫人為主的學生想到了班上的一位好學生經常幫學生修車,默默做好事。有些同學想到了看門的老大爺經常義務打掃車棚,義務為學生修車。這些都是以寫人為主的記敍文的材料。而以敍事為主的記敍文,如何立意和選材呢?其中有一位同學構思這樣的情節:“放學後,同學們都趕到車棚去取車,可是大家發現車棚門口倒了幾輛車堵住了去路,大家埋怨着、咒罵着。一個個從倒了的車上面跨過,踩過,軋過。卻沒有人去扶,車棚外排起了取車的長龍。這時,高年級的同學進車棚扶起車,他的舉動感動了他人。經過大家的努力,道路通暢了,同學們有説有笑的離開了車棚。

看來,從不同的角度選好記敍文的切入點。對於解決學生的材料和立意問題是有很大幫助的。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作文的創新能力。

二、詳略結合表現主題法

記敍文的筆墨當然要用在記敍上,但是對於記敍的筆墨並不是“平分秋色”。這就涉及到一個詳略問題。根據記敍文的分類“寫人”或“寫事的不同”,要區別對待。

寫人為主的記敍文所涉及的不止一件事,那麼在確立了中心後,只要將表現主題的六要素寫清就可以了,其他次要事件可簡略一些。這裏講的六要素的詳略也要處理好,六要素不必要面面俱到,這就需要從語言上下功夫了,例如:我們都學習過魏巍的課文《我的老師》。有一個情節是這樣的:“當老師的.教鞭並剛要落下的時候,我用石板一迎,教鞭敲在石板邊上,老師笑了,我也笑了。”雖然只幾句話,但是卻交待了地點(教室);人物(教師和學生);事件(師打生)。前兩者都是略寫,事件是詳寫。並且地點、人物的交待是隱含的,並沒有直接的描述,是通過情節推導出來的。這樣的詳略安排才會使內容突出文章的中心。

而以寫事為主的記敍文,就要注意擺正“人”和“事”的位置,通過情節的發展變化來表現人的品質,進而突出文章的中心。而對於人的描寫要讓人融於敍事之中,處理好略寫的內容。這就要避免處理詳略時犯“避重就輕”的毛病,應把這有限的筆墨用在最有力的情節上。這尺度以表現人物品質,突出人物特徵為準則。

三、運用描寫人物的方法來突出主題

任何記敍文中都是有人物的。如何把記敍文中的人物寫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呢?這就要解決一個方法的問題。我們知道記敍文的人物描寫方法有很多,是不是在一篇文章中都必須涉及到呢?我想這倒不必。我認為選取什麼樣的描寫人物的方法,要根據記敍文的中心來確定。例如魯迅的小説《故鄉》一文的主要人物是“閏土”,刻畫這個人物,作者最突出的使用了“語言”描寫的方法。“閏土二十年後與“我”見面時稱“我”為“老爺”,這一語言的描寫,寫出了閏土內心受封建等級觀念影響很深。這也是作品所要表現中心的一個方面。因此,採用什麼樣的描寫人物的方法,要根據記敍文的中心而定。“讓人物説什麼話”;“讓人物有什麼動作”,什麼表情;什麼穿戴;什麼心理活動,這一切都要歸文章的中心所領導。

此外,通過細節的描寫塑造人物形象,可以對人物形象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但要注意與人相關的細節描寫要抓住人物的特徵,要根據情節和中心的需要。要掌握一個“度”的問題。否則,就會犯言語囉嗦的毛病。還以魯迅的小説《故鄉》為例,對於“楊二嫂”這個尖酸、刻薄小市民的刻畫,就採用了這種細節描寫方法。當“向我家索要東西不成,出門時,順便將我母親的一幅手套塞在褲腰裏逃跑了。”這個細節既突出了人物的特徵,又寫出了辛亥革命後中國農村經濟衰落、破敗的社會現實,突出了文章的中心。

四、根據中心設計不同的人稱進行記敍。

記敍文中採用第幾人稱記敍,要根據文章的中心和需要而定。每種人稱都有它的優勢。例如:第一人稱使文章真實,有利於表現人的內心感受。第三人稱記敍的範圍廣,有利於控制全局,點明事件的中心。

在記敍文中,為了選擇恰當的人稱,可以採取“假設法”進行試一試。在試的過程中進行比較,選擇一種最適合中心的,有利於表現和突出中心的人稱來記敍。因為,中心是記敍文的靈魂,一切與之相關的內容必須都能服務於它。例如:“在寫有關以情感為主要內容的記敍文時,為了便於感情的抒發,使讀者感到真實,並使人動情,最好選用第一人稱。如記敍文《我的老師》就用了第一人稱,淋漓盡致地表達了魏巍對恩師的敬愛和思念。

總之,在作文課上教給學生作文的方法,要比給學生現成的作品強的多。有這樣一句話:“給學生現成的果子,不如教給他們如何上樹摘果子。”這句話不正好説明了方法和規律對於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和能力是何等的重要嗎!又如古代有一位名人也曾講過:“教給學生學習要授之以‘漁’,不要授之以‘魚’”。不也強調了方法對於學生作文的提高是有很大作用嗎?我們只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記敍文的寫作方法和規律,並用它指導我們的作文實踐,引導學生刻苦訓練,作文水平一定會有很大提高。

記敍文寫作教學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xx月份,我申報了市級微型題《國小寫作教學堂模式研究》並立項。本題研究為時半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四月份立項開始到六月份結束,我積極參與堂研究。三個月的時間裏,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使題研究能夠順利的展開,收穫不少。為了把題研究工作更有成效的開展下去,現將這一階段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制定題研究方案。

作為一名一線語教師,作教學一直以是我最頭疼的一個板塊,這次正好有這麼一個機會,因此我想了又想,最後鼓足勇氣試着研究一下,不管成功與否,這都是一個學習的機會。為此我確立了“國小寫作教學堂模式研究”這一題,確定了題研究中心,預測了題研究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題實施方案,並深入研究調查、分析思考、力求積累一些有效的教學經驗和案例,為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提供幫助,為下階段的順利實施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二、認真學習,提升自身的理論素養。

確定題後,我決定在原有的理論基礎上結合我班學生實際情況展開研究,學習他人成功經驗和理論知識,使研究順利展開,所以從一開始我就樹立起終身學習的理念,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通過借閲、網上查找、購買書籍等方式,收集了許多相關的材料,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養,為接下的題研究做好充分的準備。

三、確定本題主要研究的內容。

1、前準備工作有效性的研究。本題主要研究備的有效性和學生預習的有效性。

2、堂教學實施有效性的研究。本題重點研究提問的有效性和堂訓練的有效性。

3、教學評價有效性研究。

四、明確本題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運用這一方法調查我校堂教學的現狀,為題的提出、立項、研究作準備。

2、獻研究法:查閲與本題相關的基礎理論、應用理論資料,及時分析、整理,充實本題的理論基礎,促進研究的深入。

3、觀察法:在本題中,我準備在堂教學中使用觀察法,觀察學生的生成情況。

4、個案研究法:在本題中,我打算研究某一個堂實例的設計、實施及實效,

五、努力方向。

1、繼續加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水平。

2、深入進行題實驗,努力探究如何提高語作教學堂的有效性。反覆實踐、反覆研究、對比分析,總結題研究的經驗教訓,在實踐中勇於探索。

3、題研究的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我將全力以赴地投入到題的實施階段。在準備工作中,我們也存在着一些失誤和不足,今後我一定會不斷地改正不足,加倍努力,圓滿地完成題實驗任務!

記敍文寫作教學心得體會 篇4

如何搞好寫作教學,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是每個語文教師經常思考的問題。學生寫作積極性不高、寫作水平不高是現實。那麼,我們不能束手待斃,那樣只能惡性循環。如何主動去解決這些問題,突破它,我在實踐中,採取了下列方法:

出題激發:人們常説,題好一半文,作文時出好題,避免陳舊,不能一看便索然無味,無話可寫;出的題要能寫,有的,新穎性強。看見題就想寫出來,一吐為快。比如:《論“彎腰”》、《我的名字》等等。有時,我讓學生出題,且每次不止一個題,任選。有時,無題,隨意寫,只限定訓練目標。“放膽文”時常寫一寫,也很好。

隨筆激發:拿出一個筆記本,全班按學號寫,每天一人。一般是後一人,一是看看前一人有作文,且要求一人寫出三言兩語的評價。學生很看重“面子”問題。隨筆不規定題目、內容,只要語文課代表的後記便知:我們不必擔心寫跑題,不用苦惱沒話説,不用害怕不及格,我們放馬在心的中原,毫不巖石地寫出心裏話……我們寫着,説着,甚至笑着,哭着……記載着我們成長的足跡。

批語激發:我喜歡熱愛我的每一位學生,他們的一點進步,一個優點,我都在批語中表揚。哪怕與作文無關的,比如,祝賀你期會考試獲得第一名;祝賀你當上班長;你的字真漂亮;才女……這裏成了我和學生溝通,交流的好地方。不要小看它,你的一句關心話,他可能記一輩子,作為教師,要承認個性差異,優點要去挖掘。

張貼激發:這是一個老辦法。優秀作文,我貼在走廊裏,令年紀甚至全校師生都知道。有時要主動去找其他的老師或領導,要求他表揚一下某位同學。這個作用可大了,他們的成就感一下就上來了。被張貼三次以上的,自己掏腰包,給他買個紀念品,再獎勵性地告訴他,可以免寫一次作文。實際上沒有不做的,他還爭取第四次張貼呢。

結集激發:開學初,我就宣佈:今年作文要結集,作為紀念品,永遠保存。實際上就是作者把優秀作文打印若干份,裝訂成冊。有一次,我們把作文集贈送給外校來參觀的領導老師,並得到了他們的誇獎。學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有的嘔吐能夠學還把作文集作為禮物,送給過生日的同學。他們極為榮耀。人人都努力寫好作文,爭取人選。

目標激發:把作文要求,分解細化落實到每次作文之中。每次作文只提一兩項要求,只要達到這個要求,哪怕其他方面差點,也是好文,也表揚,缺點不足下次改就行了。我想降低要求,學生容易成功,成功會給他們帶來喜悦,成功會激勵他們再去爭取更大的成功。

給分激發:平時的每次作文,我都給打分,且都儘量給高分。目的就是激勵他們,給他們信心,讓他們感受到,我們作文還不錯,有時他們也認識到自己的作文不值這些分,但他們心裏還是很喜悦。每次發作文都喜悦,每次都感覺自己在進步,這樣,學生也有積極性,因為我知道,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技法激發:學生作文,有時是不自覺地運用一些作文技法,他們沒有意識到,我就儘量挖掘出來,還往往批上:某某大作家就用過這種方法,很好!再家上一個感歎號,表達我的讚許。另外,我還告訴給他們一些技巧,用“如果用上什麼什麼方法,你的分數還會提高5分……”的話,巧妙地激發他們協作的積極性。協作是輸出,如果不讀書輸出,哪來的才輸出呢。這個道理,我也常跟他們講。

演講激發:演講兩分鐘,一種是每天課上前五分鐘,找一個學生口頭演講,題目不限,練習他們“説”的能力。因為“説”與“寫”是分不開的。另一種就是自己的優秀作文,因為,讓他們“背”下來,當眾演説一遍,給他們表現的機會。不管是哪一種,師生都進行點評。因為不是按學號,不是人人都有這種機會,被選上的學生,很自豪。點評時,有時還發生爭執,場面很熱烈。

模仿激發:被模仿文有時是學生的習作。經過反覆修改,成為佳作。讓全班同學模仿優秀作文的思路、寫法、語言等等,重新寫一篇。作者很高興,很得意。這實際上是一題多作,也是一種修改訓練。也有不屑的,那就個他叫板,讓他拿出更優秀的。

記敍文寫作教學心得體會 篇5

我在這十多年的工作中,一直擔任中、高年級的語文教學工作,在教學中,我發現了學生在作文時的一些“共病”:

一、內容抽象籠統,敍事不具體;

二、寫事沒用的話太多,到了關鍵的地方反而沒有了;寫人,狀物不能抓住人、物的特點來寫;

三、生造詞頭,疙裏疙瘩,辭不達意;

四、不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

這些問題在國小生,特別是農村國小生中是相當普遍的,究其原因,我個人覺得,這與農村學生的見識面相對有點兒窄有着很大的關係。學生看得少,見得少,這就導致學生在作文時,提起筆來無話可説,或者寫出來的話乾巴巴的,就象是一道無色無味、無營養的菜,令讀者讀來毫無興致。

針對學生在寫作時出現的這些問題,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是這樣做的:

一、多看多想

對於前三類問題,我要求學生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要多看多想。“行千里路,看萬卷書”。多看,既要多看一些別人的優秀作品,(可以是優秀作文選,也可以是一些名著。)從中學習別人在作文時的技巧和方法,還要儘可能地利用節假日跟着家長走出去,到大自然中,到一些城市中去,通過瀏覽自然景觀、觀看人文科技等來增長自己的見識,開闊自己的視野。

除此之外,我還要求學生要在平時學會觀察生活。有句話説的很好“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在平時的生活中,在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我們都可以觀察,在觀察實際的人、物、景的過程中,要抓住觀察對象的特點,把我們所看到、聽到、想到的東西記錄下來。天長地久,日積月累,看得多了,想得多了,記得多了,這就是我們寫作的素材。

二、多學多練

對於學生不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我是這樣做的:

我先講常用的標點符號的用法,然後學生運用練習,我看了之後加以批改,學生改錯;我再講,學生再寫,我再批改,學生改錯後再寫。概括起來就是:

我講,你做,我看,你改;我再講,你再做,我再看,你再改,你再做

俗話説熟能生巧,只要用得多了,學生自然對標點的用法就能夠正確運用了。

我教給學生的方法很笨,但是是很有效的。我所接手的每一班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學習,作文水平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學生對作文都不是那麼害怕了。我所輔導的學生在縣裏的各種作文競賽中都有不俗的成績。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xinde/jingxuan/jlvd8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