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新聞報道 >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評課稿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評課稿

我有幸聽到了學科帶頭人沈老師的一堂課——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受益匪淺。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評課稿

從沈老師這裏,我第一次聽到了課堂教學“經濟化”的教學思想,讓我耳目一新。我仔細一想,沈老師的教學思想正是符合我們現在所提倡的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在課上沈老師把課本的引例、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驗證和課本例1融為一體,把例1的內容改編成一個問題情景,達到了創設情景的目的,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完成了對“判定”的證明,接着簡單明瞭的提出“判定”,整個過程自然、流暢,既節約了時間,又引出並驗證了本堂課的重點——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可謂是經濟化的教學。

一堂課要確定一箇中心知識點,並圍繞該中心展開教學,把重要部分知識在課堂上先解決,其它題型之後再一一解決,做到一步三回頭。

一堂課45分 鍾,時間不多,但老師要教給學生的東西卻可以很多。但並不是老師教給學生多少,學生就能接受多少。重要的是,老師要努力使學生真正掌握自己教給他們的每一 個知識。因此課堂傳授知識“宜精不宜多”,要有一個教學核心,教師一定要以此為中心開展教學。就如沈老師的課,在“判定”引入之後,就講了四個應用“判 定”的例題,達到讓學生不停應用“判定”並熟悉“判定”的目的,這也是本節課的一個重點,讓學生儘快會應用“判定”解決問題。

注重學法指導,強調做完題後的反思,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於八年級學生正在從實驗幾何向論證幾何的過渡,證明題對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有所提高,學生對 於證明的表述和書寫都還處在懵懂時期,這時需要老師的正確引導和對他們進行學法指導。沈老師非常注重這一點,課堂上不斷鼓勵學生“説”出證明過程,調動更 多的學生來參與,並交給學生一種書寫證明過程的方法——怎麼説的怎麼寫,再慢慢把羅嗦的話省去。我想這是非常符合學生的學習心理的,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 學生會在實踐中慢慢使自己的表述更加精煉。

這可能比老師直接告訴學生應該怎麼做效果更佳。因為學習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聯繫自己的實際及七年級學生的特點,在今後的教學中,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採取措施。

1、深入研究教材,從教材的實際出發,理解教材的基本結構,特徹掌握教材的系統性、教材的重難點,努力做到融會貫通,使自己的思想感情與教材的思想感情溶為一體。在此基礎上,認真設計教案,使自己的教學更加“經濟”。

2、一切從學生的實際出發

心 理學家認為,人的認知水平可劃分為三個層次:“已知區”“最近發展區”和“未知區”。而人的認知水平就是在這三個層次之間循環往復,不斷轉化,螺旋式上 升。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教師要集中的把某塊知識教給學生,使他們對這塊知識達到“最近發展區”的水平。因此,課堂提問不宜停留在“已知區”, 也不能直奔“未知區”, 應該在“已知區”與“未知區”之間找提問的契合點。

3、加強學法指導

七 年級學生面對課程增多、課堂學習容量加大,顧此失彼,精力分散,聽課效率下降,因此要重視聽法的指導。七年級學生常常固守國小算術中的思維定勢,思路狹 隘、呆滯,不利於後繼學習,因此要重視對學生的思法的指導。學生是否掌握良好的記憶方法與其學業進步密切相關,七年級學生正處於初級的邏輯思維階段,機械 記憶的成分較多,理解記憶的成分較少,這不適應學習國中數學的新要求,因此要重視對學生進行記法指導。

4、控制等待時間

當教師提出問題以後,學生需要足夠的時間去思考。有研究表明, 對於低水平的問題, 等 待時間的增加會導致成績的下降;而對於高水平的問題,等待時間的增加可以導致成績提高。所以,等待時間的長短應該與所提的問題的難度相適應,並最終與問題 所要實現的目標相應。如果目標是讓學生從記憶中檢索有關信息,所設計的問題都是有關知識記憶的問題,較短的等待時間是適當的,但如果問題的目的是刺激學生 積極思維並創造性地回答問題,那麼就應給學生足夠的等待時間去產生期待的結果。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xinwen/o0won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