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新聞報道 >

國小語文《我是什麼》評課稿

國小語文《我是什麼》評課稿

《我是什麼》這節課是語文二年級教材中的一篇課文。講的是水在不同氣候下的變化。課文淺顯易懂,學生很感興趣。本節課除了讓學生學會要認識和會寫的字之外,還要學生明白一個道理,有些事物是隨着它所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

國小語文《我是什麼》評課稿

在教學本節課時,裴老師教態自然,語言兒童化,非常貼近兒童的生活實際。與學生交流親切,普通話標準,課堂應變能力強,體現了教師很高的基本功個人素質。現簡單談談聽課後的感受: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本節課的導課,採用激發學生興趣的方式。老師運用“猜猜我是什麼?”的遊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通過親自去摸,用語言表達自己所摸到東西的特點。課堂上學生積極性高,都想來親自摸摸這個東西是什麼,這時候老師適時的激發:只有勇敢的小朋友,才能摸。這樣同學參與的積極性更高了。這樣的導課不光是學生,就連聽課的老師都覺得想知道這節課到底想幹什麼,從而迫不及待的聽下去。這是本課的一個亮點。

對於整篇課文的處理,裴老師採用了分自然段帶問題來學習的方法,一環扣一環,非常緊湊。過渡自然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學完第一自然段後,老師問:“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知道,水還有哪些變化?”同學異口同聲地説:“想!”這時候老師提出問題,同學們聚精會神的聽。老師説:“請同學們畫出描寫水變化的句子。”過渡自然,要求明確。

二、充分朗讀,感悟文本。

本節課還有一大特點是指導學生朗讀充分。特別是讀那些描寫水變化的句子時,反覆讓學生説,讀,很多學生能不看書説出水的變化來。對於讀的不通順的句子老師也能相機指導,另外多樣的朗讀形式也讓同學們盡頭十足,一節課下來,學生自由地選擇他們所喜歡的來讀,期間,課堂中充滿了想象,充滿童真。他們敢於問,敢於想,敢於説,敢於評。完完全全地走進大自然中,用他們的語言去與大自然説話。他們懂得課文寫的"我在池子裏睡覺,在……,在海洋裏跳舞、唱歌。"中"睡覺"是水平靜的樣子;"散步、奔跑"是水在流動;"跳舞、唱歌"是海水在翻滾及它發出的聲音。

三、自主合作,引導探究。

新課程標準強調"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由封閉的課堂走向開放,強調活性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這堂課的教學,既依託於教材,又不拘泥於教材,由教師的大問題:’我’會變成什麼?如果你是它,你最想變成什麼呢?為什麼?引出學生對"雲、雨、雪、霜……"的喜愛,而產生了許多的小問題:"漂浮"是什麼意思?什麼是紅袍?我來考考你,那知道雨是怎麼來的嗎?……整堂課以學生的自問自答為主,教師的點撥、指導,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拉近了學生與文本之間的距離,使學生融入文本,由感而想,由悟而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儘可能的將“喚醒、點撥、啟發、引導、激勵”留給自己,把“理解、體會、體味、感悟”教給學生,整個學習的過程就是紮紮實實進行語言文字訓練的過程,同時也激活了學生的再造想象,對三種自然現象有了十分真切的感受,並通過極具個性化地朗讀向別人表達或展示出自己的感受。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激發想象和自主朗讀興趣,從而達到理解、領悟、深化的教學目的。這應該就是語文基礎的滲透性教學,就是關注學生語感的能力培養,就是“讀”與“練”的有機整合吧。同時,教師也真正扮演了組織者、引導者的角色,達到閲讀教學的目的。

四、有效評價,樹立信心。

在課堂教學中,評價語言是非常重要,它總是伴隨在教學的始終,貫穿於整個課堂,缺乏激勵的課堂就會像一潭死水,毫無生機。而精妙的評價語言就像是催化劑,能使課堂掀起層層波瀾,讓學生思維的火花時刻被點燃,在教學過程中,老師的評價體現在每個環節中。例如:在摸冰塊時,表揚上台摸的孩子:“你真勇敢!”在讀完生字、學課文時給學生樹立信心:“相信同學們的課文一定會讀得很好!”在小組讀課文時表揚他們:你們讀得可認真了!這些精彩的口頭評價,為學生樹立了信心,學生學習起來盡頭十足。教師始終以真誠的言語,親切的語調激勵的言辭,有效地調控着整堂課。為學生創設了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激起了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體驗了學習中成功的喜悦。

總之,這節課構思新穎,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把新課程標準的精神恰如其分的貫穿到課堂中的每個環節,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值得我們去借鑑。

標籤: 評課 語文 國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xinwen/jgxk9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