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會議發言稿 >

基層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的“10個為什麼?”

基層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的“10個為什麼?”

基層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的“10個為什麼?”

基層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的“10個為什麼?”

按:教育當隨時代,時代呼喚政治教育改革。那麼,部隊基層思想政治教育到底怎麼改,改什麼?軍區黨委在深入調查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求實、求新、求活、求效果”的整體改革思路。軍區劉書田政委還針對基層思想政治教育中羣眾自我教育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具體想法,比如可以搞點實話實説、對話、訪談、大討論、教育角色互接等形式,力求生動活潑,抓出成效來。軍區政治部宣傳部按照軍區黨委的要求,先後在軍區防化團、xxx師和xx邊防某團進行試點,隨即大面積地在全區部隊推廣了他們的經驗。現在回過頭來看一看,基層部隊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進行了哪些有益的探索?積累了哪些成功的經驗?還有什麼建議和呼聲?今年2至3月,軍區宣傳部組織50多名宣傳幹部和新聞報道骨幹,分赴不同地區、不同類型、不同專業的近100個團級單位,在與團、營、連政工幹部交流座談的基礎上,重點對100個建制連隊進行了深入的調查(以下簡稱“雙百”調查)。從調查的情況看,基層思盼全區指戰員從各個單位的經驗中受到啟發;另一方面,這是一場固本強基和塑造官兵“靈魂”的改革,希望有更多的官兵關注和積權參與。

l、為什麼基層官兵提出要實事求是地分析研究當代青年官兵的特點?基層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是青年官兵。教育要有的放矢,必須要研究和把握當代青年的特點。在“雙百”調查的問卷中,這個問題首先擺在基層官兵面前。但基層官兵們沒有用簡單的幾句話來概括,而是提供了一些發人深省的數字:獨生子女逐年增多,最多的一個連隊有32個,佔45%;入伍前有過經商和外出打工經歷的增多,最多的一個連隊有41個,佔60%;城鎮兵、特區兵、家庭富裕的兵增多,最多的一個連隊有39個,佔65%;高學歷戰士增多,最多的一個連隊,大、中專畢業生有29個,佔42%;入伍後參加函授刊授的增多,最多的一個連隊25個,佔45%;戰士在老家談戀愛的增多,最多的一個連隊有20個,佔22%;但從整體上看,還是雙兄(妹)以上的家庭多,農村兵多,來自落後地區的多。另外,一些連隊的個別戰士在入伍前有在學校和社會上違過紀的經歷;父母離異的家庭開始出現;檔案中的學歷與實際情況不相符的情況開始增多。駐柳州某部勤務連,新戰士中有4個不能自己寫家信,而檔案中的文憑,又是初高中畢業。這些數字究竟説明了什麼呢?實事求是地講,不能籠統地用“見多識廣、自主意識強、文化素質高”來概括。不同單位,不同兵員結構、實際情況並不一樣。總的看,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在有的連隊,由於有過經商和外出打工經歷的增多,城鎮兵、高學歷戰士增多,的確出現了眼界開闊、思想活躍、善於交際、開拓性強的士兵羣體;但在有的連隊,大部分士兵還是來自農村和較封閉的地區,是第一次睜開眼睛看世界,加上部分戰士的學歷有水份,本份守紀、吃苦肯幹、能幹不會説,仍然是這個羣體的基本性格特徵。另外,入伍動機也不一樣。一般來講,當兵為打仗,報效祖國,這個基本的覺悟都有。但是,在這個大前提下,不同羣體也有自己不同的想法:獨生子女(大部分是城鎮户口)、富裕家庭子女和來自特區、城鎮的戰士,大部分希望自己經受鍛鍊,為以後復員後找工作奠定一些素質基礎;而農村兵,一般想找條出路,學開車、學技術和考學的願望特別迫切。那麼,他們在思想軌跡上有哪些共同點呢?在廣泛的座談中,我們感受最深的,一是改革開放給青年一代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普遍來講,他們對改革開放有感情。對共產黨有感情,對軍隊有感情,渴望國富兵強。另外,好學上進,接受能力、競爭能力也較強。二是對他們世界觀的影響,主要分為兩個階段:入伍之初,主要來自外部。入伍前的社會關係,朋友關係,還密切保持着。有的把社會上的所見所聞、價值觀念和已養成的不良習慣,也帶進了軍營;入伍一段時間後,主要影響來自內部。據“雙百”調查,戰士們認為,對他們一生影響最大的,是部隊的政治教育;對軍旅生活影響最大的,是班長、老兵和連排幹部。九是風氣正,官兵關係好,幹部骨幹模範作用好的連隊,戰士極少有走彎路和違紀的。一般來講,普通戰士很少有單個接觸社會的機會。瞭解社會的渠道,主要是通過上課和讀報、看電視。而這些,是可以通過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加以“過濾”的。事實上,由一個普通青年成長為一名合格戰士,關鍵的第一步是能夠在部隊教育引導下和光榮傳統薰陶下,自覺地割掉從社會上帶進來的“尾巴”。當然,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會受到社會上的一些影響。但這不是主流。軍營是個大學校、大熔爐,當兵的過程,實際上也是世界觀改造和形成的過程。這一點,從戰士到家庭到社會,都已形成共識。三是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較好,相反,政治思想基礎薄弱。據對某部勤務連的調查,入伍時能説上軍隊著名英模名字三個以上的,不到三分之二,大部分只知道雷鋒這個名字;入伍時能唱10首以上流行歌曲的,佔80%;能唱五首以上傳統歌曲和隊列歌曲的,只有10人;認真修完高中思想品德課的,只有22人;全連戰士入伍前無一人系統學習過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

2、為什麼基層官兵普遍關注政治教育改革?“雙百”調查中,我們注意到一種現象:基層官兵普遍關注和熱衷於基層政治教育改革。大家認為,這是一項固本強基的工程。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基礎打好了,連隊建設,個人成長,都有了本錢。軍區的試點經驗推開後,各個基層連隊都結合實際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尤其是《決議》和軍區一系列關於政治教育改革的意見、方案頒佈和下達之後,各個單位的改革積極性更是高漲。基層官兵對基層政治教育改革最有發言權。某炮兵團儀器偵察連指導員xxx和一營一連指導員xxx説,教育追着時代的步子走,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不改革,就不會有新的生機和活力。70多年來,我軍形成了一整套政治教育的優良傳統,但在改革開放的條件下,也的確面臨着一些新的考驗和挑戰,也存在着一些不相適應的東西。改革的目的,就是揚長避短。怎麼改?我們認為,首先應該進一步提高教育內容的針對性。他們認為,一些教育內容有滯後的現象。比如改革開放教育,連隊基本上還是參照以往上級下發的一些教育資料。但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現實生活中已經出現了一些過去從未涉及到的問題,官兵們需要尋求新的答案。再就是有些內容的設置,有點院校化,統得太死,束縛了基層的靈活性和創造性。比如“四個教育”,不一定一搞就是系列化、程序化,可以不按專題內容的順序搞,,可以根據不同時期官兵不同的思想反映和連隊擔負的不同任務以及社會大背景來設置課程,一個時期重點解決一兩個問題。又比如法制教育,重點是要官兵們樹立法紀觀念,明白哪些東西合法,哪些不合法,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而現在的教育,法理太多,不容易記住,也不便操作。

我軍的政治教育是一門科學。軍區陸航團警衞一連指導員xxx和某工兵;團指導員xxx、xxx、xxx認為,作為一門科學,實事求是是精髓。我們認為,教育的目標要科學定位,不能要求過高過急。教育的目標總體上要定在培養“四有”新人上,但教育要從解決士兵的現實思想問題入手。比如,新兵教育,首先應該解決一個為誰當兵、怎樣當好兵的問題。戰士當兵兩年,受教育兩年,能夠形成一個正確的世界觀,能夠分辨是非,能夠明白做人處事的基本道理,能夠撲下身子愛軍習武,基本目標就算達到了。我們不能自欺欺人,貪大求全,想通過幾個教育回合就培養出一個共產主義戰士來,這是不現實的。因此,在教育指導思想上,我們要力戒空洞無物的教條,力戒脱離實際的“拔苗助長”,力戒得不償失的形式主義,力戒“一人得病大家吃藥”的滿堂灌現象。我們的教育內容,一方面要簡化,簡化到一般戰士都能聽懂、理解、接受、消化的程度;另一方面要規範化, 我軍的政治教育是一門科學。軍區陸航團警衞一連指導員xxx和某工兵;團指導員xxx、xxx、xxx認為,作為一門科學,實事求是是精髓。我們認為,教育的目標要科學定位,不能要求過高過急。教育的目標總體上要定在培養“四有”新人上,但教育要從解決士兵的現實思想問題入手。比如,新兵教育,首先應該解決一個為誰當兵、怎樣當好兵的問題。戰士當兵兩年,受教育兩年,能夠形成一個正確的世界觀,能夠分辨是非,能夠明白做人處事的基本道理,能夠撲下身子愛軍習武,基本目標就算達到了。我們不能自欺欺人,貪大求全,想通過幾個教育回合就培養出一個共產主義戰士來,這是不現實的。因此,在教育指導思想上,我們要力戒空洞無物的教條,力戒脱離實際的“拔苗助長”,力戒得不償失的形式主義,力戒“一人得病大家吃藥”的滿堂灌現象。我們的教育內容,一方面要筒化,簡化到一般戰士都能聽懂、理解、接受、消化的程度;另一方面要規範化,尤其是一些基礎性很強的教育,要長期固定下來。不能一年一小變,兩年一大變。我們聽一些老同志説,他們當兵時,主要就是讀毛澤東同志的《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人人背得滾瓜爛熟。再就是分層次設置內容,不能幹部戰士一個樣,專業軍士和新戰士一個樣。對於教育形式、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基層官兵反響更加強烈。多年來,我們基本上習慣了集中上大課、分組討論、人人寫心得體會的做法。xx省軍區警衞連指導員xxx,某團指導員xx、xx、xxx認為,上級對政治教育內容規定得很明確,即使是改革,主要也是上級機關的任務。作為基層,在改革中可以大顯身手的地方,應是對教育中一些與青年官兵特點不相適應的形式和手段、方法進行改革。比如上大課,可否改變一人從頭講到尾的做法?可否利用一些圖表、vcd、錄像資料以增強教育的效果?可否適當地轉換一下場地,使教育從課堂裏走出來,置身於教育內容相關聯的特定環境中?又比如討論問題,能否搞點類似中央電視台《實話實説》、《焦點訪談》那類的東西?xx邊防某團的指導員們認為,內容決定形式,但一定的形式也可以使內容更生動、更豐富。近年來,該團普遍開展了“戰士一堂課”、“陣地一堂課”和大討論小辯論的活動,明顯地增強了教育效果。另外,基層官兵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檢查驗收方法也提出了一些好的意見。上級明文規定,對政治教育不搞考核評比。這一做法,深受基層歡迎。但駐港部隊步兵旅三營機炮連指導員xx和某團指導員xxx、xxx認為,政治教育取消考核評比,不等於對政治教育質量的檢驗就沒有標準了。這個標準,就是看是否為部隊立足打贏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是否促進了部隊建設,是否提高了部隊戰鬥力。這是不是考核的考核,是不是檢驗的檢驗,標準更高了,要求更嚴了。駐粵某摩步師的一些指導員認為,用這把大尺子量教育效果,量出了政治教育的氣魄和份量,量出了政工幹部崇高的職責和使命。

3、為什麼基層官兵積極主動參與羣眾性的自我教育活動?xx防化團和xx軍區邊防二團是最早響應軍區黨委號召開展羣眾性自我教育活動的。軍區黨委提出這一教育思路,源於江主席關於“教育中要發揚民主,採取啟發式、討論式的方法,發動官兵參與教育”的指示精神。這兩個團在上級宣傳部門的指導下,創造性地開展了“角色互換”,即打破過去一人講大家聽、幹部講戰士聽的單一格局,讓普通戰士輪流上台,變成官兵共同講,上下一起受教育;“人物訪談”,即把一些正反典型請出來,自己公開亮思想,大家一起訪談,變一人經驗和教訓為大家共同的精神財富;“實話實説”,即把大家組織起來,讓戰士自己給自己出題目,然後實事求是地説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焦點辯論”,即把教育中一些有爭議的觀點和似是而非的事情擺在桌面上來,讓大家在辯論中進行思想碰撞和昇華;“一事一議”,即選擇一件與教育內容有關並有典型意義的事情,刊登在黑板報上,讓大家來寫評議;“心得賞析”,即把幹部戰士寫得較好的心得體會拿出來公開展覽,同時組織講評和分析;“新聞點評”,即把通過教育之後湧現出來的新典型新人物的事蹟寫成廣播稿,經連隊小廣的連隊還結合實際,開展了“説句心裏話”板報摘抄、“最佳親友來信”賞析、“熱點問題調查”等活動。駐桂某集切軍警調連戰士xxx説,以前一提教育,就以為是幹部的事,反正幹部説什麼,戰士就聽什麼,教育質量怎麼樣,似乎與我們無多大關係。現在開展羣眾性自我教育,就不一樣了,自覺和不自覺地都把自己擺了進去,有了主人翁精神。駐xx某高炮團二營四連戰士xxx認為,羣眾性自我教育有一個好處,就是講民主,受啟發,在平等的氣氛中,戰士想聽的理,能聽到;戰士想説的話,能説出來;戰士想不通看不慣的事情,通過大家的集體智慧和幫助,能突然開竅,走出困惑。某工兵團戰士xx則認為,羣眾自我教育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形式新穎,方法靈活,加上活動空間大,內容有吸引力,所以大家感覺不是學習上的負擔,而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

4、為什麼基層官兵喜歡那些形象生動的“通俗政治教材”?“雙百”調查的問卷,分為a卷和b卷。 a卷請連隊指導員填寫,b卷請連隊戰士填寫。在這兩份問卷中,都有一個共同的題目:在近幾年上級下發的政治教材中,你認為哪一類最受歡迎?具體有哪些?我們抽看100份問卷,結果80%的回答認為是通俗政治教材最受歡迎。何謂通俗政治教材?在基層官兵眼裏,就是那些講身邊人、身邊事和道理直白、故事性強、形象化的各級自編的政治教育參考教材。近年來,軍區編寫出了8個系列共60種通俗政治教材並全部上網。目前,經常擺在連隊指導員案頭和在士兵手中傳閲的通俗教材,多的有20多種,少的也有五、六種。其中,有軍區編寫和錄製下發的《四個教育講課錄像》、《四個教育圖畫本》、《四個教育佳話集》、《新時期英雄戰士李向羣》、《深圳特區精神文明好六連》、《死囚墮落的軌跡》、《法律知識小品》;有各軍級單位編寫的《軍旅人生導航》、《輝煌軍旅》、《軍人思想道德通俗講話》、《金錢與人生》、《神聖的使命崇高的職責》、《扶貧司令彭楚政》、《見義勇為女戰士邱玲》,也有師、旅、團自己鉛印的白皮本《我們身邊的雷鋒》、《英雄團隊在前進》、《戰士思想火花集》等,還有營連自己打印成冊的《連隊新人新事》等。通俗政治教材為何受歡迎?指導員劉名才、張俊東、馮建民、張俊、沈磊認為,主要是這些教材貼近生活,貼近基層,寫的都是戰士熟悉的事,講的都是戰士明白的理。比如《新時期英雄戰士李向羣》,它講的是戰士們熟悉的英雄戰士李向羣的故事和成長軌跡。我們在上革命人生觀課時,組織幹部戰士輪流讀這本書的內容。人活着到底是為了什麼?怎樣對待金錢、苦樂、名利?讀完書中的《學習李向羣:10個怎麼看,10個怎麼辦》,大家從李向羣的成長軌跡中明白了基本的道理,比上幾堂課還管用。某團老戰士吳海新説,坦白地講,讓我坐下來讀那些理論性較強的書我讀不進去,但《四個教育圖畫本》我一口氣讀完了。為啥?它有故事,有插圖,形象直觀,有趣味,有吸引力。一些新戰士也反映,這些書發下來後大家都搶着看,尤其是那些反映本師、本團和本營、本連英模事蹟和光榮傳統的書,讀起來既感到親切,又感到自豪。

5、為什麼基層官兵要把教育眼光投向社會大舞台?開放的社會需要開放的思維;封閉的教育走不進遼闊的時代風景線。這一點,對於軍區駐深圳、珠海、汕頭和海南四大特區的部隊來説,感觸特別的深。近幾年來,駐四大特區部隊,先後在駐地建立了幾十個教育基地,以此來開拓官兵的視野,吸取改革開放中豐富的政治、經濟、文化營養,極大地調動了官兵愛軍習武的積極性。駐深圳某團的6名指導員在座談中説,有的時候,在課堂中講一百遍大道理,不如讓戰士們在實地走一回。比如,部隊組織“致富思源、富而思進”教育,大家對致富思源認識比較統一,這就是沒有鄧小平理論的指引,沒有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就沒有中國的改革開放,就沒有民富國強的今天。對“富而思進”的認識就不一樣了。少數戰士認為,現在的特區人,有的富得只剩下錢了,整天歌舞昇平,早就沒有了“拓荒牛”精神。主流社會的實際情況到底是怎麼樣呢?部隊組織外出參觀訪問,首先來到全國最早的“億元村”之一深圳甫嶺村。該村小康之後,在村黨支部領導下,始終保持創業之初那股子“扁擔精神”,年年講奮鬥,歲歲上台階,現已成為城市化、現代化的嶄新農村。為了永遠激勵在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一代青年人,黨支部特別整理了一部創業史,同時建立一個非同尋常的展覽館:在館中央,顯目地擺放着村民們當年使用過的鋤頭、扁擔、風車、水車等。另外,村裏還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幾是新娘進村,第一件事就是象當年婆婆一樣,走幾裏泥土路,挑幾擔水回來。這水用來幹什麼?用來洗腦——永世不忘勤勞致富、勤儉持家的優良傳統!官兵們實地瞭解到這些,頭腦中的問號就很自然地拉直了。那麼,駐內地的部隊是不是也象駐特區部隊一樣,自覺地把教育的空間拓展到社會的大舞台上去?在“雙百”調查中,我們據此重點調查了駐湖北、湖甫幾個部隊。調查結果表明,特區部隊做到的,內地部隊也一樣能做到。異地求同,原因何在?駐湖南某高炮旅的幾位指導員在座談中認為,改革開放的大背景,決定了我們的政治教育必須要認識和回答改革開放中帶來的新情況新問題,此其一;其二,開闢第二課堂,就是開闢幹部戰士新的視野,開闢真理的事實依據。實地看一看,訪一訪,就能使官兵在實踐中防止偏聽偏信,從而明辨是非,看到主流,認識真理,堅信真理;其三,場地變化,空間擴大,比較適合青年戰士好奇、好動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從而寓教於樂,明理於事。駐湖南某工兵團的指導員xxx、xxx認為,以社會為大課堂,不能僅僅理解為只建立幾個教育基地。幾是有利於幫助官兵提高思想覺悟的東西都可以當成大課堂。比如,該團因地制宜,先後開展了“地方英模説奉獻”、“紅軍路上話人生”、“紀念碑前立誓言”、“革命老區想責任”等活動,教育效果也十分明顯。家庭是社會的細胞,而軍營又是社會的一部分。軍營與家庭,是社會結構中一個獨特的鏈條。軍區第二通信總站的政治處主任説,家庭的影響是戰士成長進步的神經末梢。一個好的戰士家庭,等於半個指導員。該部針對點多線長,接觸社會比較多的特點,長期堅持部隊、社會和家庭三位一體的共教共育路子。他們給每個幹部骨幹發一本記載戰士基本情況的《知兵錄》,定期給戰士家庭寄發《戰士綜合情況考評表》、給探親休假的戰士家庭寄發《探家通知書》、建立《戰士家庭來信、來電記錄本》和《部隊與社會共管共育登記本》,為戰士建立向地方推薦使用的《兩用人才登記卡》。此外,還開展了“戰士親人一堂課”和“戰士親友來信追蹤”等活動。這些具體而細小的工作,使該部的官兵思想始終處於一種健康向上的狀態中。幾年來,該部戰士無違紀、無事故、無逃兵現象;部隊連續幾年被軍區和司令部評為全面建設先進單位,

6、為什麼基層官兵比較注重開發文化工作的教育功能?軍隊的文化工作,是我軍思想政治工作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近幾年來,軍區投巨資改善基層文化工作條件,所有連隊都建立了三場兩室,團以上單位建立了閉路電視;通過培訓,各級都有了一批教歌、球類裁判、放映、美術、文藝創作和業餘演出隊骨幹;軍區機關組織的文化大蓬車隊和“一團火”演出小分隊以及各級組織的小調演、小晚會等,也給基層的文化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但一些連隊指導員認為,上級幫助基層改善了文化工作條件,而基層目前對文化工作的功能還開發不夠。一些單位,把文化工作簡單地等同於吹拉彈唱,造成教育文化兩張皮。實際上,文化工作這個載體,不僅具有娛樂身心的功能,也具有薰陶人、教育人的功能。某部指導員xxx認為,一首好歌,一本好書,一部好的電影,有時比一堂政治課影響還大。最近連隊組織收看《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戰士們有的邊看過記保爾的人生格言,有的自發地寫影評。人的一生應該怎樣度過?什麼才是有意義的生活?怎樣在艱苦的環境中磨練成才?我們在政治教育中反覆闡述的道理,完全被保爾這個人物形象化了,被戰士們自覺地接受了。座談中,指導員xx、xxx、xxx認為,開發好文化工作的教育功能,首先要樹立大文化觀。軍區雷達訓練大隊,堅持把文化工作“放大”來做,即做到文化工作與鼓舞人、教育人、薰陶人相結合;與提高人的整體素質和部隊整體文明形象相結合;與提高部隊戰鬥力和促進幹部戰士成才相結合。黨委重視,主官親自抓,使該部形成了強大的文化發展後勁;80%的幹部具備了本科學歷,每個幹部每年都要系統學習一門高科技知識;戰士入伍等於入學,退伍等於畢業,每個復員戰士在部隊期間,都掌握了1至2門軍地通用技術,讀完了連隊推薦的12本書,學會了50首新歌,具備一項文體活動特長。與此相適應,該部的政治教育搞得特別有生機和活力。為啥?因為文化氛圍進一步烘托了政治教育氛圍。 指導員xxx、xxx、xxx還認為,開發好文化工作的教育功能,關鍵是要在結合上下功夫。軍區羣眾文化工作先進單位——駐桂某摩步師,凡是佈置大的教育,都有文化工作的位置。比如,新兵下連,全師進行光榮傳統教育,文化工作首先就扮演了“開場鼓”的角色——營區的標語口號煥然一新;各種反映部隊歷史功勛、英模事蹟的掛圖、黑板報和小廣播,紛紛亮相;教育中,業餘演出隊自編自演節目,電影組巡迴放映光榮傳統影片,同時組織影評視評。該師是塔山英雄團所在師,為了弘揚塔山精神,各團還爭先恐後地開展了“塔山杯團體竹杆舞觀摩”、“塔山杯球類比賽”和“塔山杯書畫展”等。從頭到尾,文化工作都滲透到教育中去,教育活了,戰士喜聞樂見了。

7、為什麼基層官兵對一些傳統的東西仍然感興趣?在“雙百”調查中,我們向連隊戰士出了兩道題目:其一,你對連隊哪些與政治教育相關的東西最感興趣?85%的戰士回答:黑板報,小廣播,看電視新聞。其二,你認為指導員怎樣才能準確把握戰士的思想動態?100%的戰士回答:多談心。就此,我們在塔山守備英雄團與部分指導員專題座談。大家感到,這實際上是如何正確看待思想政治工作優良傳統的問題。改革,不完全是越新越好,更不能黑瞎子掰苞米——掰一顆丟一顆。已經被歷史和現實都證明十分管用的東西,哪怕是“老土”,也要保留。比如,幹部身先士卒,現場鼓動,組織拉歌賽球,出板報牆報,開展談心活動,給戰士親友寫信,給戰士端病號飯,晚上查鋪查哨,給戰士掖被子等,這些優良的傳統做法,什麼時候都不會過時。當然,也有一個改革創新的問題。比如小廣播,講的都是戰士自己的事,身邊的人,喜歡聽。但是,也不能老是飯前10分鐘,只聽聲音不見影。如今團裏有了閉路電視,有了攝像槍,完全可以自辦電視新聞節目。有趣的是,該師自辦的《奇峯新聞》,收視率僅次於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

8、為什麼基層官兵認為“培養人改造人”僅有政治教育是不夠的?這個話題是從某團一宗軍民糾紛引起的:一位戰士母親來隊,下了車見天色已晚,就在通往營區的路過米粉店買了一碗米粉。老闆娘聽口音知道客人是外地人,3元一碗的米粉收了15元。這位戰士母親見到兒子後順便説了説,兒子一聽就火了:哪有這樣做買賣的:隨即,邀了幾位老鄉不假外出,氣沖沖地向米粉店討個説法。這事營裏知道後,連隊幹部和戰士都捱了批評。在分析違紀原因時,有的認為第一條還是平時教育不夠。指導員聽了,口裏不説,心裏老長時間都不服氣:按規定,戰士出營門要有假條,可這幾位戰士怎麼沒有假條也從營門口走出去了?假若部隊管理嚴一點......指導員們在座談中,大家認為連隊出了違紀的事,認真查找原因是對的,不能互相推卸責任。但這件事也給人一個啟發:教育和管理,必須雙管齊下,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近幾年來,軍區十分注重教育與管理相結合,繼開展大面積的綜合治理和專項治理之後,今年又推出了一整套軍人行為規範。各基層部隊,還針對駐地所處的各種複雜環境,制定了一些嚴格的管理制度,比如戰士對外交往十不準、外出執行任務十條規定和請銷假制度、軍容風紀監督制度等。指導員xxx、xx、xxx等認為,培養人和改造人,僅有政治教育是不夠的。其一,教育是引導而不是強制。大部分戰士通過教育,知道了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和為什麼不能這樣做,會自覺地遵守各種紀律和行為規範。但有的戰士,正處於世界觀形成的年齡,思想觀念容易發生變化,一旦受到外部某種因素誘惑時,明知做法不對,也會不計後果地我行我素。這就需要一定的強制措施,用硬性的紀律和規定來約束。其二,管理本身也是教育。比如,學習軍隊條例條令,學習國家法令法規,不僅明其理,懂其規,也增長知識。其三,實際生活中需要有疏有堵。比如,抵制酒綠燈紅的侵蝕,政治課要有針對性地搞教育,打好官兵思想基礎,這是前提;而管理工作,對社會上一些不健康的東西,比如黃色文化等,就是要堅決堵住。

9、為什麼基層官兵建議要進一步提高指導員隊伍的綜合素質?“雙百”調查中,指導員卷有這麼一道題目:你最渴望上級機關提供什麼幫助?90%的指導員回答是:多培訓,多傳幫帶,多提供教育參考資料。戰士卷有這麼一道題目:你認為指導員在哪些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強?85%的戰士回答是:更新知識,提高全面素質。就此,我們專門對20名指導員的綜合素質進行了專題調查,其中包括學歷、受訓情況、文體特長、業餘讀書情況、電腦操作、任職時間、備課授課基本情況、做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對連隊官兵基本情況的瞭解、對部隊光榮傳統的瞭解,如何組織過支部生活,如何組織科技練兵等18項內容。調查表明,90%以上的指導員具有大專以上學歷;100%的指導員能按照“六步法”備課施教;45%的指導員能教歌、當球類裁判;60%的指導員任現職2年以上;70%的指導員是非政工專業畢業的;70%的指導員對戰士的家庭情況和戰士本人基本情況十分了解;55%的指導員對新裝備的戰術、技術性能瞭解;20%的指導員會電腦操作;8%的指導員能熟練掌握多媒體教學。這些數字主要説明了什麼?我們與幾個團的政委一同分析,認為其一,表明絕大多數指導員勝任本職工作;其二,指導員隊伍的文化結構明顯改善;其三,綜合素質有待提高,尤其是要加強對高科技知識的學習和從事文化工作、政治教育等基本技能的學習;其四,有的任職時間短,非專業出身的指導員多,需要豐富經歷,增強做實際工作的能力。

[1][2]下一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huiyi/8yy3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