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文祕 >規章制度 >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精選24篇)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精選24篇)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 篇1

提高大型設備的維修質量,充分發揮設備的效能,延長使用壽命。保證大型設備的經濟運行,更好地為生產服務,現就我礦使用的大型設備,實行包機到人,責任到人的包機制度,特制定如下包機制度: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精選24篇)

1、包機人對所管轄區域的設備進行檢查、監督、督促班組月度定期維護、保養和總結工作

2、包機人需組織好所管轄區域的設備運行、檢修,有計劃的`安排消缺、檢修等維護工作。

3、包機人除日常的工作外,每週至少到所包機負責的機電設備區域檢查巡視一次,並留有記錄,對檢查存在的問題要及時督促整改處理。

4、包機人對所管轄區域的設備的備品配件庫存情況要做到心中有數,單機重點設備的易損件必須有合理的儲備,若如備品備件及時申報審批。

5、包機人對所管轄區域的設備值班長交接班記錄進行不定時查看,及時瞭解人員交接班情況、設備運轉狀況、設備故障及隱患情況。

6、包機人要認真督促好所包設備的日常檢修、維護工作,並經常關注設備的運行情況,及時發現設備不安全隱患,對於較大的問題要及時向礦長和集團公司機電部彙報。

7、包機人在巡檢過程中對生產操作人違章或野蠻作業要及時進行糾正並做好教育工作。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 篇2

為保持設備狀態的完好,充分發揮設備的效能,特制定本管理制 度。

一、設備管理責任

1、公司生產部負責設備的管理、使用、運行、保養、日常維修等。

2、主要職責

1)建立並完善管理制度,負責實施對設備使用的監督管理,保證公 司設備安全、正常運行。

2)建立健全設備台賬和設備卡片,各類設備要銘牌編號。

3)定期檢查各設備運行情況,檢查生產車間設備管理的有關記錄(原 始資料)是否完整;按年度考核各設備的完好率。

4)負責設備大修的驗收工作;負責較大設備事故的處理;負責報廢設備的鑑定工作。

5)對使用者是否遵照本規定使用和維護設備進行監督。對各工段設 備日常使用、維護、保養工作進行過程管理、監督。

3、設備使用者主要職責

1)認真履行公司設備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

2)合理調配、使用所轄的生產設備,按規定對設備進行點檢、保養 維修,確保機械設備的主要技術指標達到企業標準要求。

3)負責日常工作環境的控制和管理。

二、設備的使用

1、設備使用程序

1)新工人在獨立使用設備前要進行技術教育:必須經過對設備的結 構性能、安全操作、維護要求等方面的技術知識教育和實際操作與基 本功的培訓。

2)新工人要進行三級安全教育:公司教育由?負責;車間教育 由生產部負責;工段教育由工段長負責。

3)持證上崗:經過相應技術訓練的操作工人,要進行技術知識和使 用維護知識的考試,合格者獲操作證後方可獨立使用設備。特殊設備 的操作工在經技術培訓之後,具有獨立的上崗能力者,通過考核發給 上崗證。

2、憑證操作設備

1)設備操作證是准許操作工人獨立使用設備的證明文件,是生產設 備的操作工人通過技術基礎理論和實際操作技能培訓,經考試合格後 取得的。憑證操作是保證正確使用設備的基本要求。技術熟練的工人 經教育培訓後確有多種技能者,考試合格後可取得多種設備的操作證。

2)車間的公用設備不發操作證,但必須指定維護人員,落實保管維 護責任,並認定名單報送人行部。

3)公司人行部負責監督操作員工是否持證上崗。

3、定人定機制度

1)使用設備應嚴格崗位責任,實行定人定機制,以確保正確使用設 備和落實日常維護工作。定人定機名單由生產部提出,報人行部備案。 定人定機名單審批後應保持相對穩定,確需變動時應按上述規定程序 進行。

2)多人操作的設備,由使用單位指定負責人,負責建立《交接班紀 錄》,保證設備的使用與維護責任明確。

4、設備使用相關要求

1)操作者應負責保管好自己使用的`設備,未經領導同意,不準其他人操作使用。

2)嚴格貫徹操作維護規程和工藝規程,嚴禁超性能、超負荷使用設備及不正確的操作方法。

3)設備操作工人要配合維修工人修理設備,及時排除設備故障,按計劃交修設備。

4)操作者應先學習設備操作維護規程,熟悉設備性能、結構、傳動 原理,弄懂加工工藝和工裝器具,正確使用設備。

5)學習和執行設備維護、潤滑規定,上班加油,下班清掃,經常保持設備內外清潔、完好。

6)瞭解自己所用設備的結構、性能及易損零部件,熟悉日常點檢、 的項目、標準和方法,並能按規定要求進行日常點檢。

7)熟悉所用設備特點,懂得拆裝注意事項及鑑別設備正常與異常現 象,會作一般調整的簡單故障排除。自己不能解決的問題要及時報告, 並協同維修人員進行排除。

8)有權抵制違章作業的指令。

9)設備運行時,操作者不得離開工作崗位,並應經常注意各部位有 無異音、異味、發熱和震動,發生故障應立即停止操作。自己不能排 除的,應報主管填寫“設備維修申請單”,由維修工排除。

10)發生設備事故時,應切斷電源,保持現場,及時向主管報告,等 候處理。分析事故時應如實説明經過。對違反操作規程等主觀原因所 造成的事故,應負直接責任。

11)遵守交接制度。

12)管好工具、設備附件,不得丟失。

5、設備缺陷的處理

1)設備發生缺陷,崗位操作和維護人員能排除的應立即排除,並在日誌中詳細記錄。

2)崗位操作人員無力排除的設備缺陷要詳細記錄並逐級上報,同時精心操作,加強觀察,注意缺陷發展。

3)不能及時排除的設備缺陷,必須在每天生產調度會上研究決定如何處理。

4)在安排處理每項缺陷前,必須有相應的措施,明確專人負責,防止缺陷擴大。

6、設備薄弱環節管理

凡屬下列情況均屬設備薄弱環節:

1、運行中經常發生故障停機而反覆處理無效的部位;

2、運行中影響產品質量和產量的設備、部位;

3、運行達不到小修週期要求,經常要進行計劃外檢修的部位(或設備);

4、存在不安全隱患(人身及設備安全),且日常維護和簡單修理無法解決的部位或設備。

統計設備薄弱環節,按時組織審理,提出改進方案,設備薄弱環

節改進實施後,要進行效果考察,作出評價意見,經有關領導審閲後,存入設備檔案。

三、操作規程制定及內容要求

1、公司所有在用的設備均需具有完整的使用、維修、維護與保養規程。

2、若遇新工藝或技術需改變原有規程時,需在改變工藝或技術前半月,出台新的規程。

3、對於新購進的設備,應在使用前制訂完整的規程並對相關人員做培訓。

4、在使用中發現原有規程不完善時,生產部應立即進行情況核實,如需更改的必須進行合理的修改。

5、原則上不允許設備“帶病”工作,當設備出現嚴重缺陷而又不能立即停產修復時,需採取可靠的措施並制定臨時性使用、維護規程,待修復後,此規程作廢。

6、規程內容包括

1)設備技術性能和允許的極限參數。

2)操作設備的步驟。

3)緊急情況處理的規定。

4)設備使用中的安全注意事項。

5)設備運行中簡單的故障的排除。

6)設備使用過程中的各項檢查要求。

四、設備交接使用規定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 篇3

一、目的

為加強重大設備隱患的控制管理,實現隱患的預防、發現、控制、處理的閉環管理,同時杜絕設備長期帶病運行,預防各類設備事故的發生,以便為我廠安全生產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特制定此制度,本制度適用所有員工。

二、為促進設備隱患控制管理制度的順利執行

成立以下管理組織 組長: 副組長: 管理成員:各區、科室負責人及專業點檢員

三、管理組織職責

組 長:負責設備隱患分級控制的全面工作,對a、b級設備隱患進行跟蹤組織整改、及時上報、跟蹤彙報整改情況和劣化趨勢;

副組長:協助組長安排設備隱患分級控制組織工作,制定隱患控制相關制度和考核細則,組織專項隱患排查和週期性檢查工作,跟蹤c、d級隱患上報、整改和消缺工作;

管理成員:負責本單位所屬區域設備的隱患分級控制工作,制定詳細的隱患排查計劃和整改措施,提供現場隱患數據,為隱患排查工作提供基礎數據和狀態支持;

四、設備隱患的分類

根據隱患嚴重程度、解決難易,事故隱患分為a、b、c、d四個級別:

a類設備隱患:

潛在危險性大,控制難度大,易引發重大設備事故,一旦惡化必定造成長時間停產,並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隱患。

b類設備隱患:

潛在危險性較大,較難控制,能引發一般以上設備事故,一旦惡化必須立即停機緊急處理,造成單條生產線停產的隱患或者損壞後可能造成高價值設備損壞或者報廢的隱患。

c類設備隱患:

潛在危險性小,容易控制,一旦惡化會引發設備故障,但不會造成主體生產線直接停產並能夠利用定檢定修機會處理的隱患。

d類設備隱患:

潛在危險性很小,隱患已經得到有效控制,或需進一步觀察劣化趨勢,隱患劣化後不會影響主體設備生產,並具備隨時處理的條件。如各類設備的非關鍵性部件異常。

説明:在備用設備出現故障時,設備隱患等級自動提升一級;設備隱患得到有效控制後,等級相應降低。

五、隱患檢查控制與處理

1、隱患檢查分為:日常點巡檢、計劃檢修檢查、專項檢查、公司、廠級檢查。

2、隱患檢查人員在進行隱患登記和處理過程中,應根據隱患級別,實行分級管理、逐級上報。

3、對檢查出的隱患,要按a、b、c、d級標準及時登記建檔、及時實施監控整改並及時向上級報告,報告的內容主要有:

(1)隱患的現狀及可能產生的原因;

(2)隱患的危險程度及難易程度;

(3)隱患的初步整改方案;

方案的主要內容:

a.整改內容;

b.採取的措施和方法

c.備件的落實情況

d.負責單位和責任人

e.時間和要求

f.安全措施和標準要求。

4、a類隱患必須立即上報公司並通知主管廠長,由公司級控制,主管廠長按公司要求組織相關人員制定方案;

5、b類隱患由廠級控制,由我廠主管廠長牽頭,並聯系機動部專業科室科長配合,組織相關人員制定方案;

6、c類隱患由科級控制,由我廠綜合科科長牽頭,並聯系機動部專業工程師配合,組織制定處理方案並控制處理。

7、d類隱患由車間或班組指定人員控制,及時處理,禁止設備長期帶病運行。

六、設備隱患彙報流程及要求

1、a類隱患發現時第一時間由當班調度通知機動部領導並通報相關單位,立即採取特護措施,24小時進行監控,適時通報控制整改情況。

2、b類隱患發現時8小時內由當班調度通知機動部,並由專業工程師到場協助制定特護措施和處理方案,計入開平板廠大型設備隱患治理檔案,每日通報控制整改情況。

3、c類隱患發現時由當班調度通知專業工程師,並由其監督我廠的隱患控制處理措施,定期反饋處理結果,落實控制預防措施,每週進行一次統計並報機動部。

4、d類隱患由我廠自主控制處理,每月定期向機動部反饋處理結果。

5、廠內具體上報流程如下:

七、要求與考核

1、設備隱患分級控制管理的主要負責單位是綜合科,其要定期組織召開設備隱患事故分析會,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提出考核意見,監督檢查整改措施的完成情況。

2、對c類及其以上級別的設備隱患整改處理後需立即記入相應設備技術檔案,協助主管廠長對相應隱患出具分析報告,制定預防措施報機動部。

3、各科室及生產區域負責人要動員全員參與設備隱患的排查治理,充分調動一線員工的積極性,對a、b類設備隱患及時發現彙報,並妥善處理避免惡性事故發生的班組和個人予以嘉獎100-500元/次。

4、設備管理員每週六向機動部彙報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彙報不及時、不準確的考核50-200元/次,並連帶管理人員。

5、發現隱患刻意隱瞞不報的對責任人及其直接領導處以200-20xx元/次的考核。

7、對已經發現的隱患,由於控制處理不當引發事故的,按照事故等級加倍考核責任人。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 篇4

為了加強機電管理,保證設備安全運轉,充分發揮設備效能,進一步管好機電設備,制訂機電設備管理制度如下:

1、全礦所有機電設備由機電科根據全礦生產計劃的需要,統一管理、計劃、分配,任何人不準以任何藉口私自動用。設備未經機電科批准,不準亂拆亂卸,否則追查責任,嚴肅處理。

2、機電科建立全礦設備台賬和牌板,礦屬各使用單位設立由機電班長兼職的'設備管理員和機電科設備組對口,設備要數量清狀態明,做到賬、卡、物、牌四對照。

3、為掌握設備的數量和狀態,設備組和電管組每十天檢查核對一次設備,發現問題立即糾正,做到賬物一致。

4、各生產單位的使用設備,按礦有關設備租賃的管理辦法,實行有償使用。超租設備加倍收取租賃費。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 篇5

1.管理範圍

本標準適用某廠維護範圍的特護設備的管理。包括空分車間、合成車間、淨化車間的關鍵設備。

2.管理職責

2.1生產部負責檢查車間巡檢掛牌、記錄落實的情況;組織重大的隱患整改與搶修工作;檢維修方案的審核與質量驗收;考核工作。

2.2生產車間負責巡檢掛牌;檢查班組巡檢掛牌、記錄落實的情況。維修車間負責組織隱患整改與搶修工作;檢維修方案的審核與質量驗收;考核工作。

2.3車間班組負責所屬範圍內特護設備的巡檢掛牌、記錄。

3.管理內容

3.1特護設備包括:

a、空分車間:空氣壓縮機、氧氣壓縮機。

b、合成車間:焦爐氣壓縮機、合成氣壓縮機、

c、淨化車間:轉化爐。

3.2車間設備主管週二、五9:00—10:00掛牌一次,班組每天在8:30—9:30;14:00—15:00各掛牌、記錄一次。

3.3巡檢中發現問題應認真分析處理,對威脅生產的重大問題應立即向車間、廠調度報告,由調度通知有關人員到場處理。

3.4廠、車間、班組參加各裝置的特護活動。每月組織一次,時間為月底25日對查出的問題嚴格按照“五定原則”認真整改。

3.5每次活動班組應有特護總結,內容為:設備運行情況;上次存在問題的處理;搶修與隱患整改情況、存在的隱患與處理措施。各車間負責人每月應隨時抽查一次記錄,並列入考核。

3.6某廠每季組織各車間進行一次關鍵特護設備分析會,討論存在的問題與處理辦法,對重大的疑難問題立項攻關。

3.7車間6月28日前交上半年的特護總結,12月28日前交全年的總結。

4.考核辦法

4.1生產部負責對特護承包獎的考核與發放。

4.2巡檢、記錄不落實,或未掛牌,每次扣30——50元。

4.3責任心差,發現問題未及時處理,每次扣100——500元;檢修、搶修存在質量問題,造成停機的扣100——500元;影響設備停工的扣200——500元。

4.4不按要求參加特護活動或特護分析會,或未寫總結的,扣100——300元。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 篇6

1、設備超過規定使用年限,磨損嚴重或遭到意外災害一次修復費用超過設備購置價值80%以上者,可以申請報廢。

2、設備的報廢,要組織機電、財務、供應、調度等部門的領導幹部、工人、技術員組成的鑑定小組參加,組織鑑定、簽字、提出意見,填寫報廢申請表,報總公司機電部、財務處批准,報廢手續批迴後,做財務處理並在設備台帳上註銷。

3、報廢設備、輔機及配件,報廢前應妥善保管,對還可以使用的`輔機配件,需進行登記。

4、報廢設備原值在三萬元以上者,由省局批准,報部備案,原值在三萬元以下者,由總公司批准,報省局備案,低值易耗設備,由總公司批准報總公司備案。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 篇7

設備是企業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生產效率的高低是否穩定提高,關鍵看設備能否正常運轉、安全運行,為此必須加強設備管理,建立健全設備管理制度,為搞好車間的設備管理工作,特作如下規定。

1、運行管理所有設備、管道、閥門、電纜、電氣儀表(及工量器具)的運行(使用)管理維護保養由各使用崗位(人員)負責。

設備管理實行車間全過程的管理和責任追究制,車間的每一個員工都要關心設備、維護保養好自己所使用的設備。發生設備事故,按照四不放過(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事故的責任者和員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沒有制訂出防範措施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得到處理不放過)和三個對待(小事故當大事故對待;未遂事故當已成事故對待;外單位事故當本單位事故對待)的原則進行分析處理。

2、設備維護保養

設備是進行生產的物質基礎,設備狀況是否良好,是完成生產任務的重要因素。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必須堅持合理的操作和及時的維護保養。包機、包修人員必須貫徹“維護為主,檢修為輔”的原則,認真執行設備維護保養制度;

2.1貫徹設備誰使用誰負責維護、保養的原則。

2.2操作工在運轉期內要精心使用和保養,保證安全運轉,不發生任何故障和事故。

2.3維護工在所包的時間內不能因檢修不及時或質量差引起故障和事故。

2.4在用設備實行三級保養制:

①日常保養:由操作工班前班後進行,每班不少於20分鐘,對設備進行認真檢查,做好設備潤滑和場地清潔。

②二級保養:以操作工為主,維護工作必要的技術指導。對設備進行部分解體檢查,暢通油路,調查設備各部位配合間隙,緊固鬆動部位。

③三級保養:以維修工為主,操作工參加,對設備進行部分解體檢查和修理,更換或修復磨損零件,潤滑系統清潔換油,對電氣系統進行檢查修理。

2.5合理潤滑是保證設備正常運轉,減少零部件磨損,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的關鍵。操作工對設備必須保持良好的潤滑狀態,潤滑要做到“五定”(定人、定點、定時、定質、定量)。

2.6設備維護保養要堅持做到:

①清潔:設備無油污、無積塵。做到漆見本色,鐵見光,運動面不脱油,場地房所周圍無髒物。

②潤滑:油槍(杯)齊全,油路暢通、油標清晰,油位適當,油質適用,定期加油,合理潤滑。

③整齊:工具、附件、成品堆放整齊。

④檢查:緊固調整、防腐防漏,掌握設備技術狀況,保證設備安全。

⑤觀測:經常對設備機件的磨損規律和消耗情況進行觀察和測定,為檢修提供實際資料。

2.7操作工和維修工對設備需進行日常檢查和季節性檢查,對觀察檢查中發現的各種問題,要採取有效措施及時處理,防止擴大,並填寫運行檢查記錄。認真交接班,重大問題及時彙報,日常檢查內容:

①各種控制儀表的指數和波動範圍。

②安全保護裝置的靈敏準確程度。

③機械磨損件的温升,振動情況。

④傳動減速裝置與軸承部位運轉聲音是否正常。

⑤各種連接緊固件是否緊固可靠。

⑥潤滑和冷卻系統是否正常。

⑦電氣動力設備運行是否正常。

季節性檢查包括以下內容:

檢查制度,巡檢中將“看、摸、聽、聞、查”做到位,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解決,這是設備維護保養主要環節。

3、設備檢修

設備的計劃檢修是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及時消除缺陷,防止設備事故,保持設備完好狀況掌握生產主動權的主要措施,因此,必須嚴格執行設備計劃檢修制度。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 篇8

各種機械車輛(包括非機動車輛必須按處(部門)規定)劃分的場所停放,生產和專項工程,要根據生產任務的要求,對放野外的各種機械車輛要派專人看護,採取安全措施,確保安全。不準亂停亂放,違者造成失竊和事故除按有關處罰外還要負經濟賠償的責任。

本車(機)駕駛員必須做好零部件(油料)的安全管理工作,人不離車和入場後要關鎖好門、窗箱蓋,機械車輛進車間檢查前應做好交接和領用的材料五金零配件的保管,由於亂丟亂放,造成丟失責任要負賠償的責任。

動用各種車輛設備包括私人借用,要經領導和管理部門權益審批辦理手續方可使用,凡擅自動用各種機械車輛設備進行非法運輸、私做工程等活動,除追回台班費和沒收非法所得外予以處罰,造成損壞和事故按有關規定處理。

嚴禁機動車輛和瀝青油罐車停放在“嚴禁明火作業”區域內使用汽、柴油擦洗沾有瀝青車輛和用噴火機噴化車輛上的瀝青結巴。確需清理車輛要經保衞部門同意並指定地點採取嚴防措施,保證安全。違者按安全防火規定處罰。

嚴禁車輛包括非機動車輛利用職便或私人用車在外過夜,造成損失、丟失和事故、由當事人負責賠償。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 篇9

1.主站端設備管理

1.1、系統主站端設備配置為分佈式雙前置機、雙後台機、雙調度工作站。由於設備失電或網絡中斷導致雙前置機(雙後台機)均退出運行的,應為一類缺陷,立即組織檢查處理,連續停機1小時的為異常,超過2小時為障礙。

1.2、由於設備故障等原因導致調度模擬盤不能正確顯示實時信息,應儘快進行檢查處理,從接到調度員通知起連續12小時不能恢復的為異常,超過24小時的為障礙。

1.3、正常情況下,不允許將調度工作站退出系統。當遠動人員確實需要在工作站上工作時,須徵得調度班長或當班調度正值的同意,而且要始終保證一台工作站的正常工作。由於設備故障或未經領導批准,人為原因導致兩台工作站同時退出系統運行的,應作為一類缺陷,立即檢查處理,並至少恢復一台工作站正常運行。雙工作站退出系統連續時間超過2小時為異常,超過4小時的為障礙。

1.4、電源故障,導致計算機系統無備用電源保障,應儘快組織處理,超過48小時沒有恢復的為異常,超過96小時的為障礙。

2.場站端設備管理

2.1、在一、二次設備定期檢修、校驗時,檢修人員應通知遠動班,配合完成遙信、遙控等聯調工作。遙測系統數據更改應及時反饋到遠動班,確保現場信息準確地傳送到調度端。當遠動調試、通道均正常時,只是由於一次設備缺陷或二次設備不正確,導致遙信遙控誤動拒動,應由調度室聯繫檢修工區儘快處理。

2.2、在一、二次設備通道均正常的情況下,發現遙信,遙控誤動、拒動現象,遠動人員應及時查找原因,立即處理。超過8小時沒有排除的為異常,超過12小時的為障礙。

2.3、遠動人員應嚴格執行變送器定期校驗制度,遙測的總準確度不低於1.5級。在測量回路正常情況下,由於變送器故障原因,沒有及時校驗、更換,導致遙測量不正確影響正常調度的,超過8小時為異常,超過12小時為障礙。

3.通道設備管理

3.1、要保證實時信息的可靠傳輸,遠動人員應定期測試通道的數據傳輸特性,發現問題及時通知通訊人員檢查、處理。

3.2、通訊人員在檢查、測試運動通道部分設備時,應及時通知遠動班。在遠動設備均為正常的情況下,只是由於通道異常導致主站與廠站端設備的聯繫中斷,應由通訊人員及時修復,並參照有關通訊專業設備缺陷管理辦法進行考核。

4、建立調度自動系統缺陷管理記錄薄,發現缺陷應進行登記,缺陷處理完畢應進行註銷,並有負責人簽字。

5、考核要求:

本標準的考核作為遠動維護人員月度考核的一項內容,納入月度考核。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 篇10

一.閉路電視信號

1.1操作規範

1.1.1遵守國家規定,不接收、不播放不應該看的節目。

1.1.2操作前應細心閲讀產品説明書和使用手冊,未經培訓不得操作設備。

1.1.3仔細檢查電壓、電流、接地。

1.2巡視檢查

每月一次設備除塵、信號傳輸連接是否良好,前端設備從監視器查看信號清晰度是否合格。

1.3維護保養(保修期後執行)

每年十月中旬光機、幹放、電源器除塵。

二.保安監控

2.1巡視檢查(日檢)

2.1.1各監視點圖像是否正常,監視器、錄像機工作是否正常。

2.1.2各設備無異響、異味。

2.2維護保養(保修期後執行)

2.2.1每年8月份供電線路檢查,監視器除塵,操作平台檢測。

2.2.2探頭點除塵,16分割器、錄像機、矩陣器除塵。

三.消防

3.1巡視檢查(日檢)

3.1.1交流電壓輸入220v~235v,直流電壓輸入26v~27v。

3.1.2直流輸出電流0.4a~1a。

3.1.3時鐘是否準確,打印機是否正常。

3.1.4各類顯示是否正常。

3.2維護保養(保修期後執行)

每年5月主機內除塵,測試消防電話(1-2個),消防廣播某地下區域測試。

四.弱電維修總則

4.1維修操作人員應熟練掌握各種設備性能及操作方法。

4.2在維修操作時要細,防止損壞設備。

4.3未經許可,不得私自調整、檢查、使用設備。

五.弱電機房信息通訊系統管理制度

5.1嚴格執行來訪人員登記制度,無關人員不得進入電話機房。

5.2電話機房門保持人走關閉上鎖,相關單位技術人員施工時需有值班人員陪同監護。

5.3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加強保密性、安全性的教育。

5.4做好日常記錄工作,確保遇突發故障處理迅速無誤。

5.5 ::無線通訊設備的維護保養:

5.5.1每日巡查設備的工作狀況,觀察有無異常情況,認真記錄,確保設備運轉正常。

5.5.2設備定期除塵,加強設備電源管理、傳輸線路的維護,防止由此而造成的信號中斷等不良狀況。

5.5.3確保設備機房的衞生整潔,密切注意設備的環境温度。

5.6與設備廠家及相關部門保持密切聯繫,確保通訊線路的通暢、穩定。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 篇11

為了給員工創造一個乾淨、整潔、舒適的工作場所和空間環境,保持設備良好的運行環境,提高設備運轉率。促進公司特有的企業文化氛圍,達到提高員工素養、公司整體形象和管理水平人目的。特制訂本制度。

一、整理

1、所有符合工藝設計要求保證整個生產系統正常運行的設備均為“要”。

2、現場零部件類:“要”與“不要”判別標準:為正常生產運行設備所準備,在運行設備發生故障時能夠進行替換的為“要”。其餘的一律為“不要”。

3、工器具:檢修工作所必須的工器具的為“要”。其餘的一律為“不要”。

二、整頓

1、現場運行設備統一標識。

2、現場零部件:長時間不用的“要”的固定資產設備應掛牌標識並存放於指定位置。體積較小使用頻率高的“要”的零部件存放車間庫房或指定位置並分類標識定置。“不要”的零部件集中歸類並存於指定位置。

3、生產現場如需配置檢修工具(如電焊機)需報安環部審核後規定區域定置。

4、生產檢修過程中產生的廢舊零部件及下腳料應同“不要”零部件一起集中堆放。

三、清掃

1、清掃現場運行設備髒污並擦拭乾淨恢復設備原有外觀和顏色。

2、傳動裝置保持密封良好,油、水位合適,避免滴、漏。如出現滴、漏及時採取措施並對產生的油污及時清理,並和定檢結合起來及時處理。

3、對容易出現跑、冒的部位(如窯頭、尾密封,輸送及下料溜子等)要留心觀察,及時清掃並和定檢結合起來及時處理。

4、設備、工具、儀器檢修或使用過程中應有防止產生污染的措施,並隨時清理污物。

5、整頓後“不要”的以及生產檢修過程中產生的廢舊零部件及下腳料要及時清理。

6、生產檢修過程中替換下來的設備,應放置於規定區域並及時報修。

四、清潔

1、徹底落實前面的整理、整頓、清掃工作,通過日檢、周檢、月檢等的檢查保持整理、整頓、清掃的成果。

2、結合設備巡檢標準按要求、按頻次做好設備保養工作,保持設備良好的運行環境。

3、各車間制定本車間設備5S管理檢查考核細則,對本車間班組、員工進行考核落實。

4、設備部制定公司設備5S管理考核細則,檢查、評比、保持5S的活力。並長期保持。

五、素養

所有員工應自覺遵守公司5S管理各項制度等有關規定,車間應加強教育,提高員工責任心,加強員工品質意識,最終達到公司5S管理要求。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 篇12

第一條為加強對施工現場上使用的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的監督管理,防止因不合格產品流入施工現場而造成傷亡事故,確保施工安全,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凡從事建築施工的企業和個人以及為其提供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的單位和個人,必須遵守本規定。

第三條本規定所指的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是指在施工現場上使用的安全防護用品、安全防護設施、電氣產品、架設機具和施工機械設備:

安全防護用具

1、安全防護用品,包括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安全繩及其他個人防護用品等;

2、安全防護設施,包括各種“臨邊、洞口”的防護用具等;

3、電氣產品,包括手持電動工具、木工機具、鋼筋機械、振動機具、漏電保護器、電閘箱、電纜、電器開關、插座及電工元器件等;

4、架設機具,包括用竹、木、鋼等材料組成的各類腳手架及其零部件、登高設施、簡易起重吊裝機具等。

施工機械設備

包括大中型起重機械、施工電梯、挖掘機、打樁機、混凝土攪拌機等施工機械設備。

第四條各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對施工現場安全防護用具及施工機械設備的使用實施監督管理。施工現場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使用的具體監督管理工作,可以委託所屬的建築安全監督管理機構負責實施。

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負責查處市場管理和商標管理中發現的經銷摻假或假冒的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質量技術監督機關負責查處生產和流通領域中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的質量違法行為。

第五條為施工現場提供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的'生產、銷售單位,必須遵守有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標準,設計、生產、銷售符合施工安全要求的產品。

第六條向建築施工企業或者施工現場銷售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的單位,應當提供檢測合格證明及下列資料:

產品的生產許可證和出廠產品合格證;

產品的有關技術標準、規範;

產品的有關圖紙及技術資料;

產品的技術性能、安全防護裝置的説明。

第七條建築安全監督管理機構要對建築施工企業或者施工現場使用的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進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抽檢,發現不合格產品或者技術指標和安全性能不能滿足施工安全需要的產品,必須立即停止使用,並清除出施工現場。

第八條建築施工企業和施工現場必須採購、使用具有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的產品,並建立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的採購、使用、檢查、維修、保養的責任制。

第九條施工現場新安裝或者停工6個月以上又重新使用的塔式起重機、龍門架、整體提升腳手架等,在使用前必須組織由本企業的安全、施工等技術管理人員參加的檢驗,經檢驗合格後方可使用。不能自行檢驗的,可以委託當地建築安全監督管理機構進行檢驗。

第十條建築施工企業及其項目經理部必須對施工中使用的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進行定期檢查,發現隱患或者不符合要求的,應當立即採取措施解決。

第十一條建設、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可以對施工現場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組織聯合檢查,並公佈合格或者不合格產品名錄。

有條件的城市可以建立安全防護用具及機械設備交易市場,為生產、銷售單位和建築施工企業提供服務,並加強監督管理。

第十二條對於違反本規定的生產、銷售單位和建築施工企業,由建設、工商行政管理、質量技術監督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各自的職責,依法作出處罰。

第十三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 篇13

1 目的

為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方針,規範生產設施、設備安全管理,減少安全事故發生,保護員工生命和財產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

2 適用範圍

公司所有生產設備設施,安全設備設施。、

3 職責

3.1 操作人員

1)培訓後上崗,嚴格按安全操作規程進行設備的操作運行。

2)設備執行“定人定機”的專機負責制,認真填寫運行記錄。

3)認真做好設備潤滑、維護保養工作。

4)保持設備整潔,及時消除設備的跑、冒、滴、漏等現象。

3.2 維修人員

1)定時定點檢查維護,並主動向操作工瞭解設備運行情況。

2)發現故障及時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要詳細記錄並及時上報,結合設備檢修計劃予以消除。

3)認真做好設備維護保養工作。

3.3 車間領導、設備管理人員

1)對設備維護保養制度貫徹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2)總結操作和維修工的維護保養經驗,改進設備管理工作。

3.4 生技部為公司設備設施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生產設施申購審核、台帳、特種設備、檢維修審核、拆除與報廢管理;參與新改擴工程驗收;檢查、監督生產設施、設備的安全管理。

3.5 安全生產領導小組負責消防設施、器材管理;辦公室負責保安監視設備設施管理。

4 主要內容

4.1 設備的管理和使用

為了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行和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防止設備的非正常損壞,提高生產效率,必須實行定人定機和培訓上崗的.規定。

a、嚴格實行定人定機原則,由車間提出設備操作人員名單,經生技部同意執行。

b、設備操作人員應保持相對穩定,專人專機負責,並嚴格執行各工種安全操作規程。

c、設備操作人員必須進行三級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後,才可上崗工作。

d、設備的使用同時也要遵守《設備管理制度》。

e、特種設備要按照國家規定進行定期檢測。操作人員要有有效的操作資格證。

4.2 設備的三級維護保養

1)三級維護保養的內容:

a.日常維護保養:班前班後由操作工認真檢查設備,擦拭各個部位和加註潤滑油,使設備經常保持整齊、清潔、潤滑、安全,及時消除各種泄漏現象,班中設備發生故障,應及時排除,並認真做好運行記錄。

b.二級維護保養:以操作工為主,維修工輔導。按計劃對設備進行局部拆卸和檢查,清洗零件,疏通管路,更換磨損的零件,調整設備各部位的配合間隙,緊固設備各個部件。

c.三級維護保養:列入設備的檢修計劃。以維修工為主,操作工配合對設備進行部分解體檢查和修理,更換或修磨零件,清洗、換油、檢查修理電氣部分,使設備技術狀況達到設備完好的要求。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 篇14

檢測設備管理制度之相關制度和職責

1、生產技術科負責對公司檢測設備的登記,建立設備一覽表,歸檔管理。

2、生產技術科負責定期按計劃要求將公司的檢測設備與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聯繫送檢或校檢。

3、中心室負責人加強對國家強制檢驗。

1、生產技術科負責對公司檢測設備的登記,建立設備一覽表,歸檔管理。

2、生產技術科負責定期按計劃要求將公司的檢測設備與當地質量技術監督局聯繫送檢或校檢。

3、中心室負責人加強對國家強制檢驗設備的監督工作,確保使用的檢測設備在合格的有效期內。

4、操作人員對檢測設備應愛護使用,進行維護保養、檢查,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做好記錄並報告公司主管部門。

5、操作人員負責檢查使用的檢測設備是否在合格有效期內、是否標有合格標識,反之則報告公司主管部門處理

6、操作人員未經授權人同意不得折裝重要檢測設備。

7、生產技術科負責組織對各分廠的計量、檢測設備的使用、管理情況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8、操作人員應嚴格按照檢測設備的操作規程進行操作。由於人為原因造成檢測設備故障或損壞,責任人應按損失及維修費用20—50%進行賠償。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 篇15

1目的

為進一步規範我廠檔案管理,確保檔案安全,特制訂如下管理制度。

2管理內容

1、1檔案室由設備科負責管理,檔案由設備科指定專人負責管理。

1、2非檔案室工作人員,未經許可不得進入檔案室。

1、3檔案室內檔案箱櫃排放整齊有序,有編號,應避光排放。

1、4檔案室內要調節乾濕度,做到經常通風。

1、5檔案室要保持清潔衞生,嚴禁存放雜物,避免灰塵、昆蟲及老鼠對檔案的侵害;防蟲害、防黴變、防火、防水、防潮等措施完善。

1、6檔案室要配備消防滅火設施,備有防盜設施。

1、7檔案室內嚴禁吸煙,嚴禁明火,確保檔案材料的完整和安全。

1、8檔案管理人員要做到下班前關閉一切電源,人離開時必須鎖門;如發現問題,要及時採取措施並報告主管領導。

1、9檔案室不得兼作它用。

1、10凡需查閲或借用檔案室資料者,必須徵得廠領導或設備科長批准,按一定的範圍進行查閲、借用,並辦理查閲、借用登記手續。為了保證資料檔案的完整,借閲者須交納一定押金。嚴禁在借用的資料中進行塗寫、刻劃、破壞,歸還時必須保持所查、所藉資料的`原來狀態。否則,將直接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1、11對一般資料的保存期限為三年,關鍵資料的保存期限為五年。

1、12遵守廠檔案保密制度,嚴守檔案紀律,不得隨意向外泄露檔案情況,不得私自隨意更改檔案內容,違者,將直接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 篇16

一、本制度所稱辦公設備和用品,是指辦公桌椅、沙發、茶几、飲水機、書櫥、檔案櫃、臉盆架、衣架、電腦、複印機、打印機、碎紙機、傳真機等辦公設備,以及計算器、筆、墨等文具,紙張、墨盒、硒鼓等耗材及其他辦公必需品。二、辦公設備購置。辦公設備購置實行事前審批制度,由申請人填寫《辦公用品(設備)購置、維修申請單》,經相關科室主任、分管領導審核同意後,報鎮長審批,由財政所兩人以上負責聯繫、詢價、購置和結算;符合政府採購條件的,由財政所按政府採購程序運行。

三、辦公用品購置。辦公用品原則每季度採購一次,由財政所根據辦公用品庫存量情況以及消耗水平,確定購置數量,填寫《辦公用品(設備)購置、維修申請單》,經分管領導同意,報鎮長審批後統一購置。因特殊原因確需臨時購買的,由申請人填寫《辦公用品(設備)購置、維修申請單》,按以上程序報批後,由財政所購置。

四、辦公設備的使用和維護。各科室工作人員負責本科辦公用品的保管維護。電腦、打印機等辦公設備應定期清理、檢查,避免非正常損壞。確需維修的,由使用人填寫《辦公

用品(設備)購置、維修申請單》,經分管領導同意,報鎮長審批,由辦公室統一報修,並予以登記。

五、紙張、碳粉、墨粉等耗材購置。各種辦公用紙由財政所按辦公用品購置程序購置。打印機、複印機的碳粉、墨粉用完後,應重新灌裝再次使用,由申請人填寫《辦公用品(設備)購置、維修申請單》,經分管領導同意,報鎮長審批,由財政所聯繫更換;確不能重新使用的,按上述程序審籤後,由財政所聯繫購置。

六、辦公用品保管和領用。財政所指定專人(趙鵬瀚)負責辦公用品保管和發放,領用人按需領取,並在《辦公用品領用登記表》上簽字。

七、人事調動和工作調整時,辦公室(財政所)負責監督辦公設備及用品的交接和調配。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 篇17

1. 目的

為保證辦公設備及用品的合理配置和使用,更好地服務於公司各項工作。

2. 適用範圍

本制度適用於集團各子公司的辦公設備、辦公用品、辦公耗材採購和管理。

3. 職責

3.1 人力資源及行政部負責公司所有辦公設備及用品的建檔、維修保養、外借管理,採購與報廢的審核,

辦用品的收發管理。

3.2 使用部門負責部門所屬辦公設備及用品的使用及日常維護保養、並有責任愛護公司的辦公設備。

3.3 高級副總裁(總經理)負責單價元以上辦公設備的申購、報廢、外借的審批。

3.4 信息部負責電腦及其周邊設備採購、維修、保養、報廢確認,網絡安全的管理。

3.5 財務部負責辦公設備及用品費用的監控。

4. 辦公設備及用品分為耐用品和低值易耗品。

4.1 耐用品:

4.1.1 辦公傢俱,如:各類辦公桌、辦公椅、會議椅、檔案櫃、沙發、茶几、電腦枱、保險箱及室內非

電器類較大型的辦公陳設等。

4.1.2 辦公設備類,如:電腦、打印機、電話機、傳真機、複印機、碎紙機、電視機、攝像機、幻燈

機、數碼照相機、音響器材及相應耗材等。

4.2 低值易耗品

4.2.1 辦公文具類,如:鉛筆、膠水、單(雙)面膠、圖釘、回形針、筆記本、信封、便箋、簽字筆、白

板筆、熒光筆、塗改液、剪刀、釘書釘、複寫紙、大頭針、紙類印刷品、打印紙、複印紙等。

4.2.2 生活用品,如:面巾紙、紙球、茶葉、飲料、茶具等招待用品。

5. 辦公設備及用品的添置申請流程

5.1每月底,各部門填寫下月《辦公用品申領計劃表》送交行政部,逾期不交的部門,視放棄申請處理。

5.2 各部門經理應嚴把審核關,以控制辦公用品開支成本。

5.3 行政助理每月底統計各部門辦公設備及用品數量,編制《物品請購單》交人力資源及行政經理審批,

批准後統一由行政助理負責採購。

5.4 辦公設備的添置由所在部門填寫《設備添置備申請單》報人力資源及行政部審核,費用超過元的

辦公設備須送高級副總裁審批後再由人力資源及行政部實施採購。

5.5 辦公設備及用品採購回公司,管理部門應先建檔登記,並及時通知相關部門領用。

6. 辦公設備及用品的使用管理

6.1 辦公設備屬公司資產,使用者有責任和義務妥善保管、合理使用,不能隨意轉交他人,造成遺失的承

擔賠償責任。

6.2 人力資源及行政部建立辦公設備及用品個人檔案,員工領用的辦公設備及用品全部記錄在《個人辦公

設備及用品領用表》。

6.3 員工因工作變動或離職的,應及時到管理部門辦理移交退庫手續。

6.4 各部門負責人應嚴格控制本部門辦公用設備和用品的領用,並對所屬部門人員的使用和保管狀況行使

監督。

6.5 辦公用品領用時間原則上是每星期一下午,特殊情況或急用物品除外,計算器等價值超過10元以上部份物品領用時須以舊換新。

6.6 辦公設備耐用品損壞或丟失應按價進行賠償,設備折舊年限為5年,以每年折舊率20%計算。

7. 辦公設備的報修

7.1 所有辦公桌椅在使用中出現的故障或損壞的均須及時向人力資源及行政部報修,人力資源及行政部應

及時通知相關供應商到公司進行維修。

7.2 個人使用電腦、複印機等以及電腦外部設備、公司網絡、通信設備如遇故障,應及時通知信息部,由

信息部工作人員檢修或通知相關供應(維修)商來公司進行檢修。

7.3 故障解決後填寫《辦公設備報修記錄表》,並由報修人簽字確認後,由人力資源及行政部存檔。

7.4 經相關技術人員鑑定下列情況造成損壞的,由責任者按物品的購置價格和使用時間,新舊程序折價賠

償。

7.4.1 安裝非工作所必須的軟件所引起的故障;

7.4.2 私自拆裝電腦、複印機等設備的;

7.4.3 使用不當造成設備損壞和丟失的;

7.4.4 人為的損壞。

8. 辦公設備的報廢

8.1 凡屬於正常磨損或工作中發生意外情況造成個人在用辦公設備損壞的,由使用人員填寫《辦公設備報

廢申請表》,説明原因和理由,部門負責人審核,並由信息部技術人員鑑定簽署意見上交人力資源及

行政部辦理報廢。

8.2 人力資源及行政部根據相關技術人員的意見,並在《辦公設備報廢申請表》簽署審核意見後交主管副

總裁審批。

8.3 經主管副總裁審批後《辦公設備報廢申請表》由人力資源及行政部與信息部存檔,複印給財務部、辦

理報廢手續,進行帳務處理,並辦理補充新設備的申購或領用手續。

9. 辦公設備的外借, 必須經公司主管副總裁批准後,到人力資源及行政部辦理外借登記手續。

10. 辦公用品及設備的盤點制度

10.1 行政助理每月底統計各部門的領用單,編制“辦公用品費用月報表”交部門經理審核。

10.2 為控制庫存數量,辦公用品原則上倉庫只保留新人領用或急用數量即可。

10.3 每年底應進行一次全面辦公設備及用品的盤點,對一些久留不用或損壞的設備及用品進行處理。

11. 記錄表單

11.1 個人辦公設備及用具登記表

11.2 辦公用品申領計劃表

11.3 辦公設備報修記錄表

11.4 辦公設備報廢申請表

11.5 辦公設備購置申請表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 篇18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對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的監督管理,規範特種設備檢驗檢測工作,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於從事《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及相關法規、規章規定的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活動的檢驗檢測機構的監督管理。

第三條 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是指從事特種設備定期檢驗、監督檢驗、型式試驗、無損檢測等檢驗檢測活動的技術機構,包括綜合檢驗機構、型式試驗機構、無損檢測機構、氣瓶檢驗機構(以下統稱檢驗檢測機構)。

第四條 履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職能的政府部門設立的專門從事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活動、具有事業法人地位且不以營利為目的的公益性檢驗檢測機構,可以從事特種設備監督檢驗、定期檢驗和型式試驗等工作。

在特定領域或者範圍內從事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活動的檢驗檢測機構,可以從事特種設備型式試驗、無損檢測和定期檢驗工作。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設立的檢驗機構,負責本單位一定範圍內的特種設備定期檢驗工作。

第五條 檢驗檢測機構應當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下簡稱國家質檢總局)核准,取得《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核准證》(以下簡稱《核准證》)後,方可在核準的項目範圍內從事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活動。

第六條 國家質檢總局和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根據特種設備數量及分佈情況,按照合理佈局、優化結構配置的原則,對檢驗檢測機構的設置進行統籌規劃。

第七條 按照規模化、專業化、社會化發展要求,鼓勵檢驗檢測機構聯合重組,促進資源優化配置,採用先進技術,推行科學的管理方法,向社會提供優質、可靠、便捷的服務。

檢驗檢測機構按照其規模、性質、能力、管理水平等核定為A級、B級、C級,具體級別核定條件等按《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鑑定評審規則》執行。

第八條 國家質檢總局對全國檢驗檢測機構實施統一監督管理,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檢驗檢測機構的監督管理,國家質檢總局和地方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負責本規定的具體實施。

第二章 檢驗檢測機構核准

第九條 檢驗檢測機構應當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一)必須是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法人實體(特種設備使用單位設立的檢驗機構除外),能夠獨立公正地開展檢驗檢測工作;

(二)單位負責人應當是專業工程技術人員,技術負責人應當具有檢驗師(或者工程師)及以上持證資格,熟悉業務,具有適應崗位需要的政策水平和組織能力;

(三)具有與其承擔的檢驗檢測項目相適應的技術力量,持證檢驗檢測人員、專業工程技術人員數量應當滿足相應規定要求;

(四)具有與其承擔的檢驗檢測項目相適應的檢驗檢測儀器、設備和設施;

(五)具有與其承擔的檢驗檢測項目相適應的檢驗檢測、試驗、辦公場地和環境條件;

(六)建立質量管理體系,並能有效實施;

(七)具有檢驗檢測工作所需的法規、安全技術規範和有關技術標準。

檢驗檢測機構申請從事特種設備定期檢驗時,其申請項目對應的在用設備數量(已落實任務的)應當符合有關核准項目規定的最低要求。

具體條件和要求按照《特種設備檢驗機構核准規則》、《特種設備無損檢測機構核准規則》、《特種設備型式試驗機構核准規則》等規定執行。

第十條 檢驗檢測機構核准程序為:申請、受理、鑑定評審、審批、發證。

第十一條 申請資格核准的檢驗檢測機構(以下簡稱申請機構),應當填寫國家質檢總局統一規定的核準申請書,並附有關資料,經所在地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簽署意見後,向國家質檢總局提出申請。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應當在接到申請書後的5個工作日內簽署意見,國家質檢總局應當在接到申請後的15個工作日內做出是否受理申請的決定,並告知申請機構。

其中氣瓶檢驗機構申請資格核准,由所在地的市(地)級、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按照上述程序分別做出資料確認和受理決定。

第十二條 資格核准申請被受理後,申請機構應當約請經國家質檢總局確定並公佈的鑑定評審機構實施鑑定評審。鑑定評審工作程序、內容、要求按照《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鑑定評審規則》執行。

第十三條 國家質檢總局應當對鑑定評審報告進行審批(其中氣瓶檢驗機構鑑定評審報告由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審批),合格的由國家質檢總局統一頒發《核准證》。審批和發證工作應當在接到鑑定評審報告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完成。

第十四條 《核准證》有效期為4年。持有《核准證》的檢驗檢測機構,應當在有效期滿前6個月內向國家質檢總局提出複核準申請(其中氣瓶檢驗機構向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提出複核準申請)。複核準具體程序按本規定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規定執行。

第十五條 持有《核准證》的檢驗檢測機構,在有效期內,變更核准檢驗檢測項目,其變更核准程序按本規定第十一條、第十二條、第十三條規定執行。

持有《核准證》的檢驗檢測機構,在有效期內,機構名稱、負責人、地址、所有制及隸屬關係變更時,應當在變更後15日內向原受理機構備案並辦理變更換證,同時告知檢驗檢測機構所在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

第十六條 取得《核准證》的檢驗檢測機構,由國家質檢總局統一向社會公告。

第三章 檢驗檢測活動

第十七條 檢驗檢測機構應當及時安排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報檢的檢驗檢測工作,落實檢驗檢測任務計劃,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檢驗檢測工作。

第十八條 檢驗檢測機構應當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及安全技術規範,依法實施檢驗檢測,為特種設備的安全、經濟運行提供技術服務。保證檢驗檢測結論真實、可靠。

檢驗檢測機構應當客觀、公正、及時地出具檢驗檢測結果、鑑定結論,並對檢驗檢測結果、鑑定結論負責。檢驗檢測結果、鑑定結論應經檢驗檢測機構授權的技術負責人簽署。

檢驗檢測機構應當指派持有檢驗檢測人員證的人員從事相應的檢驗檢測工作。檢驗檢測機構對涉及的受檢單位的商業祕密,負有保密義務。

第十九條 經核准的檢驗檢測機構,在從事檢驗檢測工作中,不得將所承擔檢驗檢測工作轉包給其它檢驗檢測機構。特種設備使用單位的檢驗機構,不能如期完成本單位經核准的特定範圍的檢驗檢測工作時,應當及時告知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

第二十條 檢驗檢測機構在分包無損檢測等專項檢驗檢測項目時,應當選擇經核准的專項檢驗檢測機構(材料檢測、金屬監督等未設立專項檢測核准要求的除外),並對檢驗檢測的最終結果負責。

第二十一條 檢驗檢測機構跨地區從事檢驗檢測工作時,應當在檢驗檢測前書面告知負責設備註冊登記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

檢驗檢測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將檢驗檢測結果報負責設備註冊登記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

第二十二條 檢驗檢測機構在檢驗檢測工作中,發現被檢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應當及時告知設備使用單位,並立即向負責設備註冊登記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報告,同時按照有關規定填報檢驗案例。

第二十三條 檢驗檢測機構應當加強信息化建設,建立科學可靠的檢驗檢測數據檔案,按照國家質檢總局有關特種設備動態監督管理的要求,實現檢驗檢測與安全監察之間的網絡數據傳輸和共享。

第二十四條 檢驗檢測機構在核準的檢驗檢測項目內開展的檢驗檢測工作,應當嚴格執行國家和地方有關部門規定的收費標準。

第二十五條 檢驗檢測機構不得從事特種設備的生產、銷售,不得進行推薦或者監製、監銷特種設備等影響公正性的活動。

第二十六條 檢驗檢測機構應當加強內部管理,確保檢驗檢測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嚴格按照安全技術規範規定的檢驗檢測項目、週期、方法、程序和質量控制要求進行檢驗檢測。檢驗檢測機構應當建立並實施檢驗檢測質量管理體系、檢驗檢測工作質量和工作人員行為等檢查制約制度。

第二十七條 檢驗檢測機構應當建立健全現場檢驗檢測安全制度,落實安全責任,加強檢驗檢測人員安全教育,督促檢驗檢測人員遵章守紀,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實施檢驗檢測,保證檢驗檢測人員自身安全與健康。

第二十八條 檢驗檢測機構必須接受各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監督檢查,並按照規定報送有關材料。

第四章 監督管理

第二十九條 市(地)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組織對本行政區域內檢驗檢測機構的檢驗檢測工作質量進行日常監督檢查,每年至少進行1次常規性監督檢查。並將監督檢查結果報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

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負責組織或者委託有關機構對本行政區域的檢驗檢測機構的檢驗檢測工作質量進行監督抽查,每年抽查數量不少於檢驗檢測機構總數的25%,4年中至少應當對每個檢驗檢測機構抽查1次。同時將監督抽查結果報國家質檢總局。

國家質檢總局組織或者委託有關機構對檢驗檢測機構的檢驗檢測工作質量進行抽查考核。

常規性監督檢查、監督抽查、抽查考核的要求按《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監督考核規則》執行。

國家質檢總局將定期對檢驗檢測機構監督抽查、抽查考核結果進行通報。

第三十條 常規性監督檢查不合格的,由實施檢查的市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責令改正。

常規性監督抽查連續2次不合格,或者監督抽查、抽查考核不合格,由省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或國家質檢總局暫停其核準項目的檢驗檢測工作;情節嚴重的,由國家質檢總局吊銷《核准證》。

第三十一條 檢驗檢測機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級及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責令改正;逾期未改,情節嚴重的,由市級及以上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暫停其核準項目的檢驗檢測工作:

(一)機構名稱、主要負責人、地址、所有制及隸屬關係發生變更,未在15日內向原受理機構備案並辦理變更換證,並告知其所在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

(二)無正當理由,拒不接受使用單位報檢,或者未完成已落實任務範圍內特種設備檢驗檢測工作的;

(三)將所承擔檢驗檢測工作轉包給其它檢驗檢測機構的;

(四)檢驗檢測機構分包無損檢測等專項檢驗檢測項目時選擇未經核准的專項檢驗檢測機構的;

(五)跨地區檢驗檢測前,未書面告知負責設備註冊登記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或者未按有關規定向其報告檢驗檢測結果的;

(六)發現被檢設備存在嚴重事故隱患未及時告知設備使用單位,並立即向負責設備註冊登記的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報告的;

(七)違章操作,造成檢驗檢測人員人身或健康傷害的;

(八)未按規定填報檢驗案例、有關材料的;

(九)未按國家和地方有關部門制定的標準收費的。

第三十二條 檢驗檢測機構有其他違法行為的,按照《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查處。

第三十三條 暫停核准項目的檢驗檢測工作期限為30日。

停檢期間,檢驗檢測機構不得從事核准項目的檢驗檢測工作;其承擔的檢驗檢測任務由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安排其他經核准的檢驗檢測機構完成。

停檢期滿,由做出停檢決定的部門視其整改情況決定。整改合格的,恢復檢驗檢測;整改不合格的,報國家質檢總局吊銷《核准證》。

第三十四條 被吊銷《核准證》的檢驗檢測機構,2年內其重新申請不予受理。

第三十五條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對檢驗檢測機構出具的檢驗檢測結果、鑑定結論有異議的,可向當地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提出申訴。

檢驗檢測機構對鑑定評審結果有異議的,可向國家質檢總局提出申訴。

檢驗檢測機構對監督檢查、監督抽查、抽查考核結果或者相關處理決定有異議的,可向組織監督檢查、監督抽查、抽查考核或者做出相關處理決定的上一級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提出申訴。

第五章 附 則

第三十六條 國家質檢總局所屬的檢驗檢測機構應當對地方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所屬的檢驗檢測機構和其他檢驗檢測機構進行技術指導與支持。

第三十七條 檢驗檢測機構的行業協會應當在促進科技進步、提高管理水平、增強人員素質、推動改革創新和加強行業自律等方面發揮作用。

第三十八條 檢驗檢測機構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承擔核准、鑑定評審等相關費用。

第三十九條 本規定由國家質檢總局負責解釋。

第四十條 本規定自公佈之日起施行。原勞動人事部《鍋爐壓力容器檢驗所章程(試行)》(勞人鍋[1985]3號)、原勞動部《勞動部門鍋爐壓力容器檢驗機構資格認可規則》(勞鍋字[1988]4號)、國家質檢總局辦公廳《關於開展特種設備檢驗機構資格認可工作的通知》(質檢辦[20xx]137號)同時廢止。原勞動部《職業安全衞生檢測檢驗站管理辦法》(勞安字[1990]12號)有關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的規定不再執行。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 篇19

1.總則

1.1為了加強設備缺陷管理,提高設備健康水平,保證設備的安全、穩定、經濟運行,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適用於公司各風電場。

2.生產設備缺陷定義

2.1生產設備缺陷是指風電場生產設備發生的對安全、經濟、穩定運行有直接影響的各種異常情況。

2.2本制度所指設備包括:

風力發電機組、110kv系統及設備、35kv系統及設備、10kv供電系統、380v供電系統、接入系統設備、消防報警系統、消防水系統、站內監視系統、變電站生產區域內建(構)築物等。

3.設備缺陷的分類

3.1一類缺陷:

在發現缺陷後24小時內,可以消除的缺陷;

3.2二類缺陷:

在發現缺陷後24小時內,無法消除的缺陷。

4.設備缺陷的彙報與記錄

4.1風電場發現、消除設備缺陷後,應在《缺陷管理台帳》內登記;

4.2登記為二類的缺陷,應經安全生產部同意;

4.3二類缺陷的信息通過oa系統呈報總工程師及安全生產部。

5.設備缺陷的處理

5.1風電場發生任何威脅人身、設備安全的缺陷應立即佈置安全防護措施,並由安全生產部負責檢查;

5.2設備缺陷由風電場自行組織及時處理(特殊天氣情況除外);

5.3對於風電場無法自行處理且需要對外聯繫的缺陷應及時彙報安全生產部,安全生產部協助處理。

6缺陷轉類

風電場在消缺過程中發現無法自行組織處理時,可提出轉類申請,經安全生產部審核後,由一類缺陷轉為二類缺陷。

7.缺陷管理職責

7.1安全生產部職責:

7.1.1對風電場缺陷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檢查、考核;

7.1.2協助對二類缺陷進行處理,負責安全措施、消缺方案的審查;

7.1.3定期對缺陷發生情況進行分析,並根據分析結論改進管理流程,或列入檢修、技改計劃;

7.2風電場職責

7.2.1負責對設備進行巡迴檢查,發現缺陷,組織消缺工作;

7.2.2對未能及時消除的缺陷制定並實施相應的安全防護措施;

7.2.3每月對缺陷進行統計分析,制定改進措施並組織實施。

8.缺陷管理的獎懲考核

8.1風電場對及時發現運行設備缺陷、重大缺陷以及積極消缺的情況提出獎勵申請,由安全生產部審核後,報分管領導批准;

8.2安全生產部對發現缺陷不及時、消缺不及時等情況提出考核意見,經分管領導批准後執行。

9.本制度從下發之日起試行,最終解釋權歸安全生產部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 篇20

1、一切運行中的電氣設備上的工作,均應按《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的規定使用工作票,或按口頭、電話命令執行,除事故檢修外,嚴禁不使用工作票在運用中的電氣設備上工作。

2、工作票必須使用統一格式,用鋼筆或圓珠筆填寫一式兩份,正確清楚,不得任意塗改,如有個別錯、漏字需要修改,應字跡清楚。

3、工作票簽發人和工作許可人不得兼任工作負責人,工作負責人可以填寫工作票,工作證許可人不得簽發工作票。一個工作負責人,不能同時接受兩張工作票,只有完成了一張工作票的任務之後,並辦理了工作終結手續,方可接受另一份工作票。

4、工作票,一份由工作許可人收執,另一份由工作負責人收執,已執行的工作票,一份存配變站備查,另一份由工作負責人帶回保存。

5、配變站,一張工作票上所列工作地點,以一個電氣連接部分為限,但安全措施一次做完的下列情況允許幾個電氣;連接部分共用一張工作票。連接於同一母線上的幾個電氣連接部分,同時停送電者(但需在各備註欄內辦理工作轉移手續)。

(1)一台主變壓器停電檢修時,其保側開關也配合檢修,且同時停送電者。

(2)一個配電裝置全部停電時,所有不同地點不同類型的工作。

(3)一個配電裝置雖未全部停電,但只有個別引入線帶電,並對帶電部分採取了可靠的隔離安全措施者。

(4)在幾個電氣連接部分上,依次進行不停電的同一類工作,可以發給一張第二種工作票。

6、線路第一種工作票第張只能用於一條線路或一個工作地段。但下列情況之一者,可填用一張第一種工作票或一張第二種工作票。

(1)一條線路或同杆架設且同時停、送電幾條線路。

(2)與停電檢修線路交叉,鄰近的另幾回線路,同時停送電者。

(3)一個工作班在同一天內對同一電壓等級,在不同的幾條線路上的多處配電變壓器上進行同一類工作,配電線路無需停電。

(4)第二種工作票,對同一電壓等級,同類型工作,可在數條線路上共用一張工作票。第二種工作票的工作,不需要履行工作許可手續,但開工前應與調度聯繫,工作結束後應通知調度。

(5)幾個工作班共用一張工作票時,分組負責人應持有工作總負責人簽發的工作命令單,並必須得到總負責人的許可後方可開工。

(6)非電氣工作人員在配變站工作,應有專人監護。

(7)工作票保存一年。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 篇21

為認真執行《煤礦機電設備管理》的規定,並按我礦具體分工狀況,擬以下幾點細則:

1、各區、科、廠無權對設備進行借調、轉讓。

2、凡我礦使用和檢修設備單位,要配置兼職設備管理員,並不斷學習,提高設備管理水平。

3、各使用和檢修設備單位,對設備實行圖、牌、板管理,做到帳、卡、物、板四對口,設備管理人員每月要核對一次。

4、嚴格執行出入廠驗收制,沒有領用手續、不完好、失爆的設備不能出廠;對進廠的檢修設備不進行交接驗收,或有拆件等狀況,要追查職責並視情節處罰,否則不發新設備。

5、對皮帶、溜子運輸機的頭、尾、減速機、電機等的管理應有計劃,合理備用,正常進廠檢修。

6、低值易耗、專用工具等由各單位直接向供應申請進貨。

7、凡設備、低值易耗、專用工具等的報廢手續按通知規定辦理。

8、各單位每月30日將全月所發生的機電事故按規定表格報機電科一份。

設備管理制度(五):

:第一章:總:則

第—條:為貫徹國務院《全民所有制工業交通企業設備管理條例》,加強設備管理,結合機械工業狀況,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設備是建設社會主義的物質技術基礎,機械工業各級管理部門和企業務必堅持設計、製造和使用維修相結合,預防為主,使用、維護和計劃檢修相結合,修理、改造和更新相結合,技術管理和經濟管理相結合,專業管理和羣眾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做好設備管理工作。

第三條:機械工業設備管理的基本任務是:貫徹國家的方針、政策、法規和規定,透過技術、經濟和組織措施,對企業主要生產設備進行綜合管理。做到綜合規劃,合理選購,及時安裝,正確使用,精心維護,科學檢修,安全生產,適時改造和更新,不斷改善和提高企業的技術裝備素質,為機械工業的生產發展,技術進步,提高經濟效益服務。

第四條:機械工業各級領導要重視設備管理,用心採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科學技術新成果,不斷提高企業設備管理和維修技術水平,以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第五條:機械工業設備管理實行分級管理。機械工業各級設備管理部門,負責對企業設備管理工作進行業務指導和監督檢查。

第六條:全民所有制企業的設備屬國家所有,管好、用好、維修好、改造好設備,保證國家財產不受損失,使設備經常持續良好的技術狀態,保證企業生產發展的需要,是機械工業各級領導務必履行的重要職責。

在廠長(經理)的職責和職責制裏,都務必明確地把持續設備完好和提高企業裝備素質作為目標管理的一項重要資料,作為考核企業承包經營工作的主要指標之一。

第七條:機械工業設備管理的範圍是指對構成企業固定資產的生產用設備的管理。

企業生產用設備統一由設備動力部門管理。其工作資料包括對設備規劃、選型、購置、安裝、調試、使用、維修、改造、更新和報廢的全過程實行綜合管理。

第二章:各級組織的職責

第八條: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機械工業管理部門在設備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設備管理的方針、政策、法規的規定,制訂本地區設備管理的規章、制度;

(二)負責本地區機械工業的設備管理工作的組織領導、監督檢查和協調服務;

(三)協同當地經委組織地區性的檢修專業化協作,推動檢修社會化和配件商品化工作;

(四)組織本地區、本行業設備管理的經驗交流、職工的業務技術培訓,為企業的設備管理帶給信息和諮詢服務;

(五)負責編報上級需要的統計報表。

第九條:企業廠長(經理)在設備管理工作中的主要職責是:

(一)對全廠生產設備管理負全面職責。在任期內負責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對設備管理與維修工作的'方針、政策、條例和有關規定;在經營職責制中,要求實現設備管理的下述指標:主要生產設備完好率85%以上;主要生產設備的新度係數不能下降;無重大設備事故。

(二)協調好生產和維修的關係,搞好設備的計劃修理、組織好維修備件的生產和供應。生產中不允許拼設備。

(三)要根據國家和上級有關設備管理和維修工作的方針、政策、條例和目標,負責審定企業的設備管理與維修的規章制度、管理辦法,根據企業長遠或年度經營的方針、目標,提出對設備動力部門的工作要求和考核指標;全面組織和領導設備動力系統的業務並佈置檢查設備維修、更新改造和動能管理工作,協調橫向關係;掌握及正確使用設備更新改造資金、大修理基金;組織審定設備大修理和更新改造計劃及重大項目的可行性分析,審批費用預算;負責組織對職工進行設備管理和維修方面的教育及技術培訓;組織開展羣眾性的設備維護競賽活動,抓典型,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對重大設備事故的處理作出決定。

第三章:前期管理

第十條:企業設備動力部門務必負責或參與設備更新、技術改造、自制設備、新建項目和零星購置設備的前期管理工作,包括調研、規劃、購置(設計、製造)、安裝、調試,個性是對關鍵設備進行經濟技術可行性分析,把好選型和安裝驗收質量關,為搞好設備的後期管理打基礎。

設備動力部門要參與基建、改(擴)建工程公用設施(風、水、汽、電等)的設計審查和施工驗收。

第十—條:對進口設備,設備動力部門務必參與選型的調查和考察。在與外商談判中,由設備動力部門負責提出可靠性、維修性和經濟性方面的要求,以及維修備品配件、潤滑油品、維修人員培訓、設備安裝和維修所需的技術資料等要求。

第十二條:設備動力部門要廣泛收集設備科技發展及市場信息和有關設備使用的意見,為做好設備選型帶給依據。同時,要將新設備使用初期在質量、效率、運行中存在問題、故障狀況及改善措施等方面的信息及時向製造單位反饋。個性是進口設備務必在索賠期內做好有關工作。

第四章:基礎管理

第十三條:企業設備動力部門在辦完設備驗收手續移交生產時,務必按照規定逐台統一編號,建立設備卡片和台帳,建立設備檔案,要做到隨機附件和技術資料齊全。進口設備的技術資料應及時全套翻譯入檔。每年進行復查核實,做到帳、物、卡相符。

第十四條:企業的生產設備實行分類管理。機械工業關鍵設備由國家機械委制訂管理辦法;高精度、大型、重型稀有設備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制訂管理辦法;其餘設備由企業制訂管理的具體辦法。

第十五條:企業要根據設備在生產中的重要程度和對加工產品質量的影響,結合設備的可靠性、維修性,設備停機對生產的損失,購置原值的大小等,將設備劃分為重點預防維修設備(簡稱重點設備)、一般預防維修設備和事後維修設備,不一樣的設備採取不一樣的管理方法和維修方式。重點設備的範圍及管理辦法由企業自行制定,並能夠根據企業生產任務變化狀況進行調整。

第十六條:設備封存。因生產任務不足等原因,設備停用半年及以上應進行封存,並按規定辦理封存手續,封存要有明顯的標誌。設備封存前要進行一次全面維護,並採取防塵、防鏽蝕、防潮措施,指定專人保管,定期檢查和維護保養。所有封存設備都要到達完好設備要求,並列入設備檢查範圍。

對於因工藝調整、產品轉產或其他原因閒置2年以上不用的設備企業應用心進行處理。同時可報請有關部門協助處理。

第十七條:設備的調撥和移裝。設備實行有償調撥,調出設備應按分級管理的要求進行審批,調出設備應隨帶原有輔機、附件及技術文件,企業內車間之間設備的移裝應由設備動力部門統一辦理手續。

機械工業關鍵設備和高精度設備超過使用年限,其主要結構和部件已嚴重磨損,精度喪失或自然災害造成損壞已無法恢復原有性能及精度的,可作降級處理。

凡需降級使用的設備,應由企業領導、技術人員、有經驗的工人組成簽定小組,根據使用部門提出的申請,進行復查、分析、論證定性,提出鑑定意見,報上級主管部門審核、批准。機械工業關鍵設備報國家機械委備案。

第十八條:設備的報廢。設備主要結構嚴重損壞無法修復或經濟上不宜修復、改裝,對安全生產有影響,對環境嚴重污染或屬國家政策規定務必淘汰的設備能夠辦理報廢。機械工業關鍵設備及精、大、稀設備的報廢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部門確定,其中機械工業關鍵設備報機械委備案。處理報廢設備收入的資金,只能用於設備更新和改造。

第十九條:設備故障與事故。設備或零部件失去原有精度性能,不能正常運行,技術性能降低等,造成停產或經濟損失者為設備故障。設備故障造成停產時間或修理費用到達下列規定數額者為設備事故。

一般事故:修復費用一般設備在500~1萬元;精、大、稀及機械工業關鍵設備在1000~3萬元者;或因設備事故造成全廠供電中斷10~30分鐘為一般事故。

重大事故:修復費用一般設備達1萬元以上;機械工業關鍵設備及精、大、稀設備達3萬元以上者;或因設備事故而使全廠電力供應中斷30分鐘以上為重大事故。

特大事故:修復費用達50萬元以上或由於設備事故造成全廠停產二天以上、車間停產一週以上者為特大事故。

事故發生後企業應按設備分級管理的有關規定上報上級主管部門,並及時組織有關人員分析原因,嚴肅處理,從中吸取經驗教訓。重大及特大事故發生後,應在24小時內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同時抄報國家機械委。限1個月內將處理結果上報主管部門,同時抄報國家機械委。

設備事故要做到“三不放過”(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過、事故職責者與羣眾未受教育不放過、沒有防範措施不放過)。所有事故都要查清原因和職責,按情節輕重和職責大小,分別給予行政處分或經濟賠償,觸犯法律者要依法制裁。

對設備事故隱瞞不報或弄虛作假的單位和個人應加重處罰,並追究領導職責。設備事故頻率應按規定統計,按期上報。

對修復費用低於500元或全廠供電中斷10分鐘以下的設備故障也要查明原因,分清職責。

第二十條:自制設備經為期半年的生產驗證,能穩定到達產品工藝要求,技術資料齊全,並與實物相符,貼合固定資產標準者,可列入企業固定資產進行管理,否則不能轉入固定資產。

第二十—條:動力設備,要有專人管理,嚴格遵守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定期進行預防性試驗,保證安全、可靠、經濟、合理運行。一般動力設備、管道和線路安裝、改造須經企業設備動力部門審定,由企業主管領導審批。對於起重設備、壓力容器、鍋爐、變配電等重要設備的安裝、改裝、修理和更新報廢,須按有關部門規定執行。

第二十二條:企業要建立、健全設備管理和維修的各種工作制度、工作標準、工作流程、統一的表格、工作定額和動力管線竣工圖紙。加強各種技術文件、圖紙和檔案管理,個性是動力管線竣工圖紙的管理。設備技術檔案、圖紙資料應存放於貼合檔案管理要求的資料室中。

第二十三條:要加強設備管理和維修信息的積累、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工作,各種原始憑證、圖表齊全,數據正確。國家規定的統計報表,應有專人負責統計,做到填寫整齊,數據正確,上報及時。

第二十四條:企業要不斷提高設備管理水平,用心創造條件,逐步實現設備管理維修數據應用微機處理,以提高信息處理的質量和效率。

第五章:技術狀態管理

第二十五條:要使設備經常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以保證正常運轉。主要生產設備應按照設備磨損變異的規律,進行定期的檢查,每年至少進行一次普查,統計、分析和考核設備完好率,便於及時和全面掌握設備技術狀況,為編制維修計劃和帶給領導做為決策的依據。

第二十六條:設備發生故障,操作工人不能解決時,應立即通知有關人員組織修理工人排除,並填好故障記錄,對經常重複發生故障的部位,設備管理和維修部門應認真分析,制訂改善維修措施。儘量從根本上消除故障發生的原因。

第二十七條:重點設備要實行點檢(日常點檢、定期點檢)制度,掌握設備技術狀態,逐步採用先進的監測和診斷技術實行狀態監測維修,及早發現異常,做好預防措施。對起重設備、壓力容器和變配電等設備,按有關規定定期進行負荷或預防性試驗。

第二十八條:對關鍵工序的設備,定期進行幾何精度檢查,必要時,應進行動態精度檢測,及時進行精度調整,作好記錄,以保證產品加工質量。

第六章:使用、維護和修理

第二十九條:工人在獨立使用設備前,須對其進行設備的結構、性能、技術規範、維護知識和安全操作規程等技術理論教育及實際操作技能培訓。經過考試合格發給設備操作證後,方可憑證獨立操作。

第三十條:操作工人應掌握“三好”、“四會”,嚴格執行使用設備的“四項要求”、“五項紀律”(見附錄)。

第三十—條:設備的使用要實行定人定機,憑證操作,嚴格實行崗位職責制。對於多人操作的設備、生產線,務必實行機長制,由機長負責。

對多班制生產的設備,操作工人務必執行設備交接班制度。單班制設備應有運行記錄。

第三十二條:操作工人要嚴格遵守設備操作規程,合理使用設備。嚴禁精機粗用,超負荷、超規範、拼設備。如遇現場生產管理人員或上級強令操作工人超負荷、超規範使用設備時,設備管理部門有權制止,操作工人有權拒絕,並可越級上告,並對違章指揮者追究職責。

第三十三條:生產設備要嚴格執行日常維修(日常保養)和定期維護(定期保養)制度。

第三十四條:企業要根據生產特點和設備條件,採用預防維修方式;對於流水線、流程設備、全年無法停機的,應利用一切生產空隙安排好定期維護和檢修,並認真安排好大修計劃;對生產影響不大的一般設備,可採用事後維修方式。

第三十五條:維修工作要實行區域維修負責制。按照分工負責管轄範圍內設備巡迴檢查、計劃檢修和故障檢修,做好記錄;對設備動力部門下達的主要生產設備完好率、故障停機率、設備可利用率、檢修計劃、日常維護和定期保養計劃完成狀況作好記錄統計,作為考核依據;對重點設備關鍵部位按規定要求進行日常點檢和定期點檢,並作好記錄。

第三十六條:企業要設置潤滑站,車間要設潤滑點,配備相適應的技術人員和專職潤滑工,配備必須數量貼合要求的潤滑設施;建立和健全潤滑管理制度。對設備潤滑要做到“五定”(定人、定質、定量、定點、定期),並開展根據油質狀態監測換油的科學方法。

第三十七條:設備預防性修理類別一般分為大修理、項目修理和小修。

(一)大修

設備的大修理是計劃修理工作中工作量最大的一種修理。在大修時,要對所修設備進行全部解體,修理基準件,修復或更換全部磨損件。同時修理、修整電氣部分以及外表翻新。從而全面消除設備修前存在的缺陷,恢復設備原有的精度、性能和效率。

(二)項目修理

根據設備的技術狀態,對設備精度、功能達不到工藝要求的某些項目按需要進行鍼對性修理。修理時一般要部分解體、修復或更換磨損機件,必要時進行局部刮研,校正機牀的座標,以恢復設備精度、性能。

(三)小修

設備的小修理是按定期維修規定的資料或針對日常點檢和定期檢查發現的問題,部分拆卸零部件進行檢查、修整,更換或修復少量磨損件,同時透過檢查、調整、緊定機件等技術手段,恢復設備使用性能。

企業要制訂年、季修理計劃,認真組織實施,主要生產設備大修理計劃,由廠長批准,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

第三十八條:設備修理計劃務必納入企業各級生產計劃下達考核。

要編制檢修作業計劃,包括修前技術準備和生產準備。對修理複雜、工作量較大的重點設備,要採用網絡技術編制修理計劃、按計劃施工。

第三十九條:企業要組織好維修用備品、配件的生產、供應和保管工作,編制備件儲備定額,建立備件儲備卡,要用心處理積壓,加快資金圍轉,保證經濟合理儲備。引進設備的備件應高於維修備件供應率的平均水平,對大型、特殊的備件要用專款儲備。在有條件的地區,備品配件要逐步向集中儲備過渡。

第四十條:設備大修後的質量驗收,以質量管理部門的專職設備檢驗員為主,會同設備動力部門和使用部門,組織維修工人和操作工人共同參加。承修部門應對承修設備的質量負責,在保修期3個月內,企業要考核大修理質量返修率指標,大修後的質量要求:恢復規定工作潛力,到達原出廠或生產工藝標準,配齊完全裝置和必要的附件,修理技術文件按要求及時歸檔;但對下列狀況,經企業主管設備領導批准,能夠制定修理降級標準。區別對待:

(一)經過兩次以上大修理的老舊設備,嚴重損壞的設備或原設備本身有嚴重缺陷,能夠根據工藝要求,適當放寬允差,制定具體的大修理質量標準。

(二)長期用於單一工序加工的通用設備,大修理後與加工工序有關的項目要到達工藝要求,其餘項目可結合本企業實際狀況,降低要求或免檢,同時,修理費用定額應相應地減少。

第四十—條:要加強設備大修理基金的管理。設備大修理基金應按規定的提存率提取,由企業設備動力部門按計劃掌握使用,以保證應大修理的設備及時按計劃安排大修,財務部門加強管理,審計部門負責監督。

第七章:改造與更新

第四十二條:設備改造與更新工作是企業的重要任務之一,企業要根據產品發展規劃,結合工藝改善和設備技術狀況制訂設備改造與更新計劃,它是企業技術改造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設備動力部門負責制訂年度計劃,組織實施。

第四十三條:設備改造與更新方案的審批。一般設備的改造與更新,由企業設備動力部門提出方案報主管設備廠長(總機械師,專職副總工程師)批准,凡納入新建或技措項目中的重大設備改造與更新,應由企鬥總工程師組織技術經濟分析論證,報廠長批准後執行,設備動力部門應用心組織實施。

第四十四條:設備技術改造宜結合大修理進行。改造所需資金不超過所改造設備大修理費用的30%時,可列入大修理費用開支;若超過時,應將改造資料專項列入技措計劃或企業技術改造計劃,所需費用從折舊基金或企業技術改造資金安排解決。設備改造後新增的價值,用大修理基金開支的不辦增值,用折舊基金等開支的應辦理增值。

第四十五條:設備更新原則上是用技術性能先進的設備更換技術性能落後又無法修復、改造的老設備,凡貼合下列狀況之一的設備,能夠更新:

(一)經過多次大修,技術性能達不到工藝要求和保證不了產品質量;

(二)技術性能落後,經濟效果很差;

(三)透過修理雖能恢復精度及性能。但不經濟;

(四)耗能大或嚴重污染環境,危害人身安全與健康,進行改造又不經濟;

(五)國家或有關部門規定淘汰的設備。

第四十六條:設備更新工作應在主管設備副廠長或總工程師的領導下,由總機械(動力)師(專職副總工程師)具體負責並應建立以設備動力部門為主,計劃、生產、技術、工藝、財務、質量、使用部門參加論證會,研究更新方案,經批准後,由設備動力部門組織實施。凡納入國家計劃中的技術措施項目有關設備更新部分,設備動力部門參與,有關部門組織實施。

第四十七條:對被更換(淘汰)的舊設備,應組織技術鑑定,區別不一樣狀況,進行處理。經處理後的設備變價收入款項,按規定要用於設備更新改造,不得挪作他用。

報廢的受壓容器及國家規定的淘汰設備,不準轉售其他單位使用。

第八章:經濟管理

第四十八條:購置新設備或設備進行重大改造,要在主管廠長領導下,設備動力部門協同有關部門按照設備壽命週期費用最經濟的原則進行經濟管理,在設備全過程管理各個工作環節都要講求經濟效益。

第四十九條:要合理使用設備維修費用(包括大修理費用)。企業財會部門應會同設備動力部門對車間經費中的設備維護和檢修費用下達分配指標,由設備動力部門控制使用,並對設備大修理費用實行單台核算,做到原始憑證齊全,費用攤派合理,在企業內要考核統計大修理成本,設備大修理平均停歇天數,萬元產值維修費用,固定資產設備維修費用率。大修理成本和萬元產值維修費用(包括大修理費用)要有統計分析,應力求經濟合理。

第五十條:企業要進行對生產設備固定資產創淨產值率的統計與考核,不斷提高現有設備的利用率,力求用較少的設備投資,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

第九章:教育和培訓

第五十—條:要把設備管理維修人員的培訓計劃納入企業的培訓規劃;把設備管理維修理論基礎知識的教育列入企業職工教育的資料,並在時間、物質和資金上給予保證。分期分批培訓在職職工,並將學習成績列為競賽評比和晉級條件之一。

第五十二條:結合工作需要,由設備動力部門會同教育部門有計劃地選送熱愛設備工作、成績優良的幹部、工人蔘加廠外有關的各種專業培訓班,脱產深造,或參加高等院校、電視大學或業餘職工大學,脱產理解設備管理維修方面的正規專業教育,以適應四化建設的需要。

第十章:獎勵與懲罰

第五十三條:企業應用心參加各級主管部門組織開展的設備管理創優活動,經評定為各級設備管理優秀單位後,企業應對有關人員給予表彰和獎勵以資鼓勵。

第五十四條:企業應定期組織廠內設備管理先進羣眾、先進個人的評獎活動,發表成果,樹立標兵,表彰獎勵先進,以推動設備管理維修工作的開展,並給予獎勵。

第五十五條:維修工作要求知識面廣,技術複雜,從事設備管理維修工作的人員待遇和獎勵不低於相應工作條件的生產人員;在管理、維修和技術革新中有重大貢獻的項目,應納入科技成果獎進行評獎。

第五十六條:對設備維護不好的車間、班組及個人應給予批評教育、屢教不改者應予經濟懲罰。

對違章操作、玩忽職守造成設備職責事故者,對失職造成設備嚴重失修、技術狀況劣化的單位和職責者,應根據情節輕重,給予批評教育、行政處分、賠償經濟損失直至依法追究刑事職責。

第十—章:附:則

第五十七條:本規定適用於全民所有制機械工業企業。羣眾所有制企業和事業單位能夠根據自身條件參照本規定貫徹執行。兵器企業專用設備管理另發實施細則。本規定由國家機械委負責解釋。

第五十八條:本規定自公佈之日起實行。原頒發的《機械工業設備管理與維修條例》即行廢止。b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 篇22

檢驗設備、計量器具管理制度之相關制度和職責。

第一條目的確保檢驗設備、計量器具的精準,防止因檢驗設備、計量器具的誤差,而產生不良品,並延長檢驗設備、計量器具的使用壽命。

第二條範圍凡本公司所使用的檢驗設備、計量器具。

第一條、目的

確保檢驗設備、計量器具的精準,防止因檢驗設備、計量器具的誤差,而產生不良品,並延長檢驗設備、計量器具的使用壽命。

第二條、範圍凡本公司所使用的檢驗設備、計量器具。

第三條、職責

品質部門:檢驗設備、計量器具的編號、記錄、校正及管理。相關部門:自己部門的檢驗設備、計量器具的使用、維護。

第四條、定義

內校:運用可追溯國家標準之標準件,校驗公司內之檢驗設備、計量器具。

外校:凡本公司無法校驗的檢驗設備、計量器具,有國家認可之校驗單位校驗。

第五條、實施要點

(一)所有檢驗設備、計量器具均需建卡或台帳,並指定專人負責保管、使用、維護保養及校正。

(二)生產和檢驗用的檢驗設備、計量器具須由專人負責校驗並按國家相關規定送計量部門檢定,經檢驗合格後方能使用,檢定後的檢驗設備、計量器具應貼上合格證並規定使用期限。

(三)為使員工確實瞭解正確的使用方法,以及維護保養與校正工作的實施,凡有關人員均需參加講習,由品質部門負責排定課程講授,如新進人員未參加講習前就須使用檢驗儀器量規時,則由各該單位派人先行講解。

(四)檢驗儀器量規應放置於適宜的環境(要避免陽光直接照射,適宜的温度),且使用人員應依正確的使用方法實施檢驗,於使用後,如其有附件者應歸復原位,以及儘量將量規存放於適當盒內。

(五)有關維護保養方面

1.由使用人負責實施。

2.在使用前後應保持清潔且切忌碰撞。

3.維護保養週期實施定期維護保養並作記錄。

4.檢驗儀器量規如發生功能失效或損壞等異常現象時,應立即送請專門技術人員修復。

5.久不使用的電子儀器,宜定期插電開動。

6.一切維護保養工作以本公司現有人員實施為原則,若限於技術上或特殊方法而無法自行實施時,則委託設備完善的其他機構協助,但須要提供維護保養證明書,或相當的憑證。

(六)有關校正方面

1.由品質部門負責實施,並作記錄,但在使用前後或使用中必須校正者,則由使用人隨時實施。

2.定期校正:依校正週期,排定日程實施。

3.臨時校正:

(1)使用人在使用時發現,或品質部門在巡迴檢驗時發現檢驗儀器、量規不精準,應立即校正。

(2)、檢驗設備、計量器具如功能失效或損壞,經修復後,必須先校正才能使用。

(3)外借收回時。

(4)檢驗儀器、量規經校正後,若其精密度或準確度仍不符實施需要,應立即送請專門技術人員修復。

(5)若因技術上或設備上的困難,而無法自行校正者,則委託經國家認可的計量檢定單位代為校正,且須要求提供校正證明。

(6)檢驗儀器、量規經專門技術人員監定後,認為必須汰舊換新者,以及因檢驗工作實際的需要,必須新購或增置者,得由品質部門依本公司請購規定請購。

第六條、實施與修訂

本制度經質量管理部門核定後實施,修正時亦同。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 篇23

一、設備基礎技術管理制度

加強設備技術管理,為設備管理提供管理資料、技術信息和考核依據,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設備的技術基礎管理主要包括設備標準化、設備管理定額、設備技術檔案、設備技術台帳圖紙資料等工作。

二、設備標準

1.設備標準包括技術標準和管理標準。設備的設計、製造、安裝、使用、維護、檢修和報廢等環節,我廠應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

2.設備技術管理標準,應根據設備用、管、修、造的需要,制定出設備操作規程、設備維護保養規程設備檢修規程、設備製造工藝規程以及相應的安全技術等規程。設備管理標準,應根據設備管理工作內容制定工作程序,並根據各級責任制,制定相應的工作標準。我廠制定標準時,應該認真總結我廠工人,技術人員的實踐與吸收國內先進經驗相結合,經過充分討論,最後交厂部批准頒發實施。

三 設備管理定額

1.設備管理定額主要有設備設備檢修週期定額、檢修工期定額、檢修工時定額、維修費用定額,流動資金定額和備品配件、材料的消耗、貯備定額。我廠應保持定額的嚴肅性,定額的制定和修改需嚴格執行有關審批程序。

2.我廠應建設執行定額和嚴格考核定額標準制度。對執行結果應有記載並定期進行綜合分析。

四 設備技術檔案

1.設備技術動力科要有全廠主要設備的技術的檔案,車間要有本車間全部的設備技術檔案。設備技術檔案內容包括:

(1)目錄

(2)安裝使用説明書。設備製造合格證及壓力容器質量證明書、設備調試記錄等。

(3)設備履歷卡片。設備編號、名稱、主要規格、安裝地點、投產日期、附屬設備的名稱與規格、操作運行條件、設備變動記錄等。

(4)設備結構及易損件圖紙。

(5)設備運行時間累計。

(6)設備檢修、試驗與鑑定記錄。

(7)歷年設備缺陷及設備事故記錄。

(8)設備評級記錄。

(9)設備潤滑記錄。

2.基礎建設、技術措施、安全措施等項目投產後,安裝試車記錄、説明書、檢驗證、試驗記錄等技術文件應歸入設備技術檔案。

3.技術檔案必須齊全、整潔、規格化,及時整理填寫。

五 設備技術台帳

設備維修車間應健全全廠設備技術台帳。設備技術台帳是全廠設備的綜合技術資料,主要包括以下技術內容:

(1) 設備主要技術狀況彙總表(設備完好率,泄漏率和主要設備缺陷)。

(2) 主要設備運轉狀況彙總表(設備運轉時間、停機時間<計劃檢修停機、事故停機、備用停機、停機待料>)。

(3) 設備檢修狀況彙總表(大修項目、實際完成項目、計劃外項目、計劃檢修工時、維修費用支出等)。

(4) 設備事故彙總表(事故次數、停機累計時間、停機損失等)。

(5) 備品配件、材料消耗彙總表。

(6) 主要設備技術革新成果彙總表。

2.設備維修車間應設專人負責設備技術台帳的彙總工作,並負責按國家有關規定填報設備動力工作季報。

(六)圖紙資料保管

1.廠生產部負責保管和供應全廠設備的圖紙。

2.維修車間負責保管複製和供應全廠設備備品配件的圖紙。

3.設備遷移,調撥時,其檔案 均應隨設備調出,設備報廢后檔案致於廠生產部存查。

4.基礎建設、技術措施、安全措施項目的設備投產後,其竣工圖紙交 廠生產部保管。安裝試車記錄、説明書檢驗證、屏蔽工程、試驗記錄等技術文件由維修車間或設備所在車間保管。

5.維修車間還應複製鍋爐、壓力容器的有關圖紙、建立定期檢驗記錄。

最新設備管理制度 篇24

(1)設備大修管理制度

目的

制定設備大修管理制度的目的就是要明確相關部門和人員的義務和責任,使設備大修管理更加規範。可充分利用公司的有限資源為公司最大限度地減少維修成本,消除設備存在的缺陷,保證生產設備恢復原有性能,延長設備使用壽命,使公司處理污水的計劃和目標順利完成。

1、適用範圍

1.1公司管轄範圍內,已投入運行併產生運行成本的污水處理廠及提升泵站。

2、設備大修定義

2.1對於主要設備(如高壓開關櫃、變壓器、鼓風機、格柵機、進水泵房提升泵、污泥泵房污泥泵、脱水車間離心機、帶式壓濾機)的拆卸或主要部件拆卸分解、更換和修復主要部件,使設備恢復原有性能。

2.2清洗初沉池,或生物池,或者二沉池,或者消毒池及池內所有管道,並對池子內所有設備進行檢查,對損壞的設備進行更換和修復,還要對池子內所有設備進行防腐、防鏽、防漏、潤滑等保養工作。

2.3設備檢修時間超過10天的。

2.4按設備説明書已到大修期限。

3、設備大修管理內容

3.1設備大修預算費用超過10000元,或者大修該設備要影響生產超過8小時的,或者設備檢修時間超過10天的,需向運管部提交設備大修申請。大修申請方式有計劃性與突發性兩種。

3.2計劃性的設備大修是各污水廠、泵管所在設備大修實施前2個月將設備大修申請表、設備檢修材料計劃表、設備檢修預算書提交運管部審核,運管部經調查核實後報公司領導審批。通過後方可實施。時間約1個月。

3.3突發性的設備大修是指設備突然發生故障,如不急時修復會直接影響生產,且要經過大修才能恢復正常的設備。這時設備單位可電話向運管部申報,運管部立即派人到現場核實後,經過運管部部長批准,設備單位才可先組織人員實施搶修,然後寫出事故報告,連同設備大修申請表、設備檢修材料計劃表、設備檢修預(結)算書提交運管部審核,運管部經調查核實後報公司領導審批。不然不能結算。

3.3對於需要外包的大修項目要由運管部牽頭,設備使用單位參與,找幾家外包單位進行質價比選,根據其施工方案、施工完畢後達到的較果、預算書等找出一家好的外包單位。在施工前還必須把施工合同及施工方案送公司各管理部門審核批准後方可實施。

3.4大修施工過程,要實行科學檢修,文明施工。現場要清潔,拆下的零部件要擺放整齊,對檢修質量要一絲不苟,嚴格執行大修方案和檢修技術規程。要保存與大修有關的技術資料和各種檢修數據記錄,大修結束後這些資料要歸類存檔。

3.5對需要停電的設備,必須辦理停電工作票。

3.6對重要設備的吊裝,必須辦理吊裝工作票。

3.7對重要設備的大修,由運管部牽頭,協調有關部門調派有經驗人員對大修設備進行施工過程管理,協助檢修單位(班組)共同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問題。

3.8對於有危險性較大的檢修,如登高、起重、毒氣以及可能會引起火災等,安全部應介入現場監督。

3.9大修換下的零部件,不能丟失,把寫有編號和型號的面向上,擺放整齊,等驗收完畢後才能處理。

3.10驗收小組在驗收表的“換下部件編號”欄寫下換下部件編號,如果型號與新部件型號不同,還要記下換下部件型號。

3.11大修施工完畢後,要制定試機方案。要有運行操作人員參加試機。要有試機參數表格進行數據記錄。

3.12大修施工完畢後,剩餘的材料和配件必須重新入庫,不得轉移其它使用。

3.13大修施工完畢後,設備單位要組成有設備單位負責人、檢修負責人、運行負責人蔘加的驗收小組對大修設備進行驗收。對於重要大修設備的驗收,運管部要參加。驗收按公司統一的驗收表格(附表7)程序驗收和填寫。

3.14大修設備必須經驗收合格後方可使用,對驗收不合格的大修設備必須返修。

3.15對驗收不合格的大修設備,設備使用單位負責人要組織相關人員招開事故分析會,對於重要設備,運管部要參加,找出不合格原因,提出整改方案,如屬人為責任,要找出責任人,並進行處罰。施工方屬外包單位的,按合同條款處罰。

3.16大修設備經驗收合格後,要儘快做結算工作,結算以預(結)算書為依據,另外要提交大修項目獲批文件、驗收表、設備檢修剩餘材料重新入庫表、材料採購發票等送運管部審核,然後按財務制度結算。施工方屬外包單位的,按合同條款結算。

4、設備大修驗收依據

4.1設備技術説明書內的各種參數、性能指標。

4.2大修方案及質量要求,修後達到效果。

4.3合同條款。

5、附件

5.1設備大修申請表(附表4)。

5.2設備檢修材料計劃表(附表5)。

5.3設備檢修預算書(附表6)。

5.4大修設備驗收表(附表7)。

5.5設備檢修剩餘材料重新入庫表(附表8)。

6、補充

6.1本制度由公司運行管部負責制定和解釋。

6.2本制度未盡內容由公司運行管部負責進行補充和完善。

6.3本制度經公司領導簽字後生效。

(2)設備維修管理制度

一、目的

規範生產設備維護工作流程,明確各相關部門職責,保證公司生產設備的正常運行,提高設備利用率,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二、適用範圍

適用於公司所有生產設備的保養、維修和事故處理。

三、責任

機械動力部、生產技術部負責實施。

四、設備保養

1.機械動力部負責編制設備檢查保養半年計劃,填制“半年設備檢修保養計劃表”,經本部門負責人簽字後轉生產技術部。

2.生產技術部部長審核半年設備檢修保養計劃,報生產副總審批後,轉機械動力部執行設備半年檢修保養計劃。

3. 機械動力部根據設備半年檢修保養計劃編制“月設備檢修保養計劃表”,並按月計劃表的內容,逐項填寫“保養申請單”。因檢修保養需某部位停電、水、氣時,還應填寫“停電(水、氣)通知單”,經本部門負責人同意後轉生產技術部。

4. “月設備檢修保養計劃表”應與“保養申請單”、“停電(水、氣)通知單”一併上報生產技術部部長,生產技術部部長與生產副總和各部門溝通後,簽署意見,下達執行。

5. 機械動力部根據批准的月檢修保養計劃,簽發“設備一(二、三)級保養任務單”,填寫任務單中“內容及要求”欄目,安排維修人員負責實施。

6.設備維護保養的任務是保持設備清潔、整齊、潤滑良好、運行安全,包括及時緊固鬆動的零部件、調整活動部分的間隙等。維護保養依工作量大小和難易程度分為日常保養、一級保養、二級保養、三級保養等。

7.每週機械動力部應組織檢修會,制定本次檢修項目,並形成檢修計劃,下達至班組及生產部,做好檢修準備。

8.檢修結束後,應由生產技術部進行驗收,形成驗收卡片 。

9.在線設備均不添加狀態標識,使用人員要做好維護保養工作。

10.對於備用閒置設備,應指定放置區域,並用標牌註明放置設備的信息。備用閒置設備應註明完好狀態,未經檢修的設備應註明“待檢”字樣。

11. 機械動力部應形成全廠的設備台帳,定期進行盤點、核對,做到帳物相符,及時瞭解設備使用和保養情況。

五、設備巡檢

1.設備維修人員應對主要生產設備每天至少一次進行巡迴檢查。對於巡檢中發現的事故隱患,應採取積極措施,並應根據巡檢情況對設備故障的部位、原因、週期等進行系統分析,為設備維修保養提供依據。

(1)設備巡視必須做到細看、細嗅、細摸,並對設備負荷温度、周圍環境温度做好記錄。

(2)當天氣突然發生變化時,須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巡視重點,增加巡視次數,加強儀表監視,並對室外高壓設備進行遠距離觀察。

(3)保證充分利用每次交接班的20分鐘進行檢查。

(4)保證每月檢修時間達到36小時,不準擠佔或壓縮。

2.設備維修人員對巡檢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處理。如有重大問題不能處理的,應及時向機械動力部負責人彙報。對發現的影響人身和財產安全的重大事故隱患,應採取果斷措施,避免事故的蔓延,然後報有關業務主管部門進行處理。

3.應及時將巡迴檢查情況,包括具體時間、地點、設備名稱及處理結果等內容進行記錄,填寫 “設備巡迴檢查記錄”表。

六、設備故障修理

1.設備發生故障時,使用部門應填寫“維修申請單”,經本部門負責人簽字後交機械動力部。

2.機械動力部接到通知後,應在“日常維修工作記錄薄”上登記接單時間,根據事故的輕重緩急及時安排有關人員處理(填寫“維修通知單”),並在該記錄薄上登記派工時間。

3.維修工作完畢,負責維修的人員應在“維修通知單”中填寫有關內容,經使用部門主管人員驗收簽字後,將該通知單交回本部門。

4. 機械動力部在“日常維修工作記錄薄”中登記維修完工時間,及時將維修內容登入設備卡片,並審核維修中記載的用料數量,計算出用料金額填入“維修通知單”內。

5.將處理完畢的“維修通知單”依次貼在“日常維修工作記錄薄”的扉頁上。

6.緊急的設備維修,可由使用部門的主管電話通知機械動力部,由機械動力部先派人維修,同時由使用部門補交“維修申請單”,機械動力部補寫各項記錄,其他程序均相同。

7.維修部門在接單後兩日內不能修復的,由機械動力部在登記簿上註明原因,並採取特別措施儘快修復。

8.設備發生故障,崗位操作人員能排除的應立即排除,並在當班記錄中詳細記錄。

9.未能及時排除的故障,必須在每天的生產調度會上研究決定如何處理。

10.在安排處理每項故障前,必須有相應的措施,明確專人負責,防止故障影響擴大。

11.實行保質、保量文明檢修,檢修後達到“三滿意”:職能科室滿意,生產車間滿意,檢修者滿意。機械動力部組織總結講評,對有差錯的單位或部門提出批評和處罰意見,列入考核。

12.對檢修後八小時(一個班)出現的事故加倍處罰責任單位和班組。

七、相關文件與記錄

1.相關文件《設備管理規定》。

2.相關記錄《各維護、看守崗位的交接班記錄》。

3.本制度解釋權在機械動力部。

(3)生產設備大修管理制度

l.目的:為了保證生產設備恢復原有性能,延長使用壽命,發揮應有能力。

2.適用範圍:適用於生產設備的大修。

3.制度

3.1生產設備當其出現故障而不能正常工作並達到下列標誌之一時進行大修,使其重新達到正常工作狀態。

3.1.1發動機:

發動機動力性能顯著下降,使用中比正常情況降低一檔。

嚴重燒機油,機油消耗量超過定額一倍。

發動機走熱後,測量氣缸壓力達不到標準的60%者。

發動機走熱後,運轉時有嚴重的異響。

3.1.2電動機:

在額定負荷情況下測量線圈温度超過規定者。

線圈損壞、短路、斷路,分繞組各接頭有燒焦脱焊現象或絕緣電阻不符合規定者。

轉子軸有彎曲、鬆動、裂紋,軸頭磨損到極限,滑環、整流子燒損腐蝕到極限,絕緣不良,鐵芯嵌槽內絕緣有粘、焦、脱出現象,以及碳刷架破損變形需徹底整修者。

3.1.3機械部分:

傳動機構主要機件到極限磨損程度,運轉中有偏擺和異響以及撞擊、發抖現象。

轉向及操縱機構磨損過大,操作不靈。

變速箱齒輪及軸磨損鬆曠,換擋困難或跳檔。

機架主體嚴重變形或開裂。

行走機構嚴重磨損,不能正常工作。

3.2公司對起重機械、砼攪拌站、砼泵機械、運輸機械、有內燃機的機械的大修實行管理和控制,計財部對起重機械、砼攪拌站、砼泵機械、運輸機械、有內燃機的機械提取大修費用(柴油空壓機、柴油發電機車除外),實行公司控制管理,其它機械不提取折舊費,由機械所屬單位管理控制。

3.3公司直屬單位的機械管理負責人在每年的12月10前根據本單位的《設備大修前技術性能鑑定表》(附表78),對本單位能夠承修的設備,編制大修預算,外委大修設備確定大修市場價格,確定下一年度的《設備大修計劃》(附表79)交至公司工程部。

3.4工程部根據各單位上報的《設備大修計劃》(附表79),對各單位的《設備大修計劃》(附表79)進行鑑定,初步提出公司的《設備大修計劃》(附表79),交計財部審核,公司資金領導小組批准後,計財部下發公司年度《設備大修計劃》(附表79)後執行。

3.5生產設備的大修包括機械所屬單位的自修和外委大修。

3.6 生產設備的大修(計劃內)

3.6.1生產設備自修:工程部根據各項目部工程情況確定大修時間並下發大修單位《生產設備大修任務單》(附表80),機械所屬單位接到《生產設備大修任務單》(附表80)後負責大修整個過程的管理和實施,工程部監督執行情況。其中按照"作業指導書編制規定"編制大修措施、大修措施經審核批准後,技術人員對施工人員進行交底,填寫《設備大修交底記錄表》(附表81),大修過程中大修人員填寫《設備大修記錄》(附表82)及大修後的《設備大修驗收單》(附表83)及《設備大修結算單》(附表84)一併交工程部(起重機械還需要安裝、拆卸及負荷試驗等相應管理記錄),工程部會同計財部負責結算,工程部參加大修驗收工作。

3.6.2生產設備的外委大修:外委的大修由機械所屬單位確定具體大修項目及需要達到的標準,選擇設備大修單位,並會同工程部對設備大修單位的能力進行核查,確定大修單位,由工程部負責合同的洽談及條款的約定,合同簽定由公司工程部辦理,設備所屬單位提交公司《設備大修記錄》(附表82)及大修後的《設備大修驗收單》(附表83)。

3.7生產設備的大修(計劃外):

3.7.1由機械所屬單位提出《設備大修前技術性能鑑定表》(附表78),編制大修預算,外委大修設備確定大修市場價格,申請《設備大修計劃》(附表79)交到公司工程部。3.7.2工程部根據工程情況及設備情況提出《工作請示單》(附表86)交主管經理,經批准後實施。

3.8工程部和設備所屬單位按照《年度生產設備大修管理台帳》(附表85)按年整理大修記錄,年底歸單機檔案。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wenmi/guizhang/ey4vj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