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禮儀 >商務禮儀 >

商務禮儀與溝通技巧論文(通用9篇)

商務禮儀與溝通技巧論文(通用9篇)

商務禮儀與溝通技巧論文(通用9篇)

商務禮儀與溝通技巧論文 篇1

摘 要:在國際商務溝通中,文化差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從商務時間觀、空間觀、價值觀和道德觀以及人際關係等幾方面對文化差異在商務溝通中的影響做了探討,分析了文化差異在商務溝通中造成的障礙,提出了改善跨文化溝通效果的措施。

關鍵詞:商務溝通;文化差異;影響;對策

隨着我國加入WTO,各種層次、各種類型的跨文化談判、貿易和交往日益頻繁,這使不同的文化因素在商務溝通中的影響顯得尤為重要。在跨國界的商務溝通中,往往由於彼此文化的差異而導致商務信息傳遞不暢,甚至有時引起不必要的誤會和尷尬,嚴重時還會造成分歧和矛盾,直接影響商務活動的辦事效率。因此,分析文化差異對商務溝通的影響、研究正確的跨文化商務溝通已成為經濟全球化時代背景下刻不容緩的新課題。

1 主要的商務文化差異

文化差異是指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在歷史、政治、經濟、傳統及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在國際商務溝通中,由於參與者來自不同國家,受其政治制度、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教育背景的影響,其文化背景存在着明顯的差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同一件事、同一句話、同一個動作都有着不同、甚至相反的理解,中國古代哲人的名言“性相近,習相遠”,也説明了這個道理。主要的文化差異有:

(1)商務時間觀:文化不同,對時間的期求和處理的規則也不同。愛德華`T`霍爾把時間的利用方式分為單一時間利用方式和各種時間利用方式。單一性時間利用方式強調“專時專用”和“速度”,北美人、中歐人和斯堪的納維亞人具有此類特點。多種時間利用方式強調“一時多用”,中東和拉美文化具有此類特點。在商務談判中,美國人視時間為金錢,而阿拉伯、南美和亞洲某些商務會談可能一連數小時都不涉及正題。因此,兩個採用不同時間利用方式的經營者遇到一起時,就需要調整,以便建立和諧的關係。

(2)商務空間觀:不同羣體空間開放程度不同,如美國人工作時開門表示願意與外界溝通,而德國人工作時喜歡閉門享受安靜的空間。空間佔有慾不同,有的國家喜歡將所有的空間利益據為己有,而有的國家追求空間的合理規劃和分工協作。對各自空間保留的需求不同。西歐人喜歡保持距離,而阿拉伯國家則傾向於近距離的身體接觸表示友好。

(3)商務價值觀和道德觀:西方的倫理體系重視競爭,鼓勵個人奮鬥,倡導民眾不斷開拓進取,通常在取得成就後會充分肯定自己的能力、體現自信心和榮譽感。而東方文化鼓勵民眾遵規守紀,流行中庸主義,主張含蓄的表達和謙虛的態度。在經濟全球化時代,過度的謙虛是不受國際主流文化欣賞的。在道德方面,東方強調奉獻和助人,而西方人注重獨立平等和自我意識,鼓勵個人能力,不允許他人侵犯自己的權利。在國際商務溝通中,我方人員應盡力培養和提高自身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在別人沒有主動提出時不輕易施助於人。

(4)人際交流:商務禮儀雖不是溝通活動中最主要的差別,但其影響不可忽視。在寒暄方式上,中國人喜歡詢問對方的姓名、職業等個人情況,而西方人忌諱陌生人問及個人私事,因此在見面的寒暄環節應注意方式和內容,以免禮貌的問候和善意的關心被外方誤會為干涉私事。在致謝方式上,通常中國人對於讚美都會謙虛回敬,而西方人推崇自身價值的肯定,總是得意的致謝。在交流上,性格直爽的美國人總是直接簡潔,而謹慎又重禮儀的日本人通常不明確説不,儘可能含蓄的推委。在招待方式上,西方人主張自便、自取所需,而中方對待來客熱情周到,有時過度的熱情被西方人視為不文明。因此,瞭解不同的文化對商務溝通的影響有助於正確理解和應對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習慣風俗,從而在商務溝通中事半功倍。

2 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溝通造成的障礙實例分析

文化背景相同的範圍內,人們共處時很少產生交際上的差異;但當文化存在差異時,往往會出現誤解和衝突。有一個經典案例:某中美合資企業的外方部門經理向中方總經理提出休假並得到同意。可在他休假前兩天,中方總經理卻安排了許多會議,休假前一天,會議還未結束。此時,這位外方經理感到很為難,但是他還是向總經理提出他不能參加第二天的會議, 因為按計劃他從第二天起開始度假。中方總經理勸説他以工作為重,顧全大局,叫他推遲度假期,但遭拒絕。中方總經理當即十分生氣, 而這位外方經理卻責怪總經理工作無計劃, 最後揚長而去。此案例中,美方部門經理堅持按期度假, 因為他早已作了休假安排,並且提出的申請得到批准,因而總經理不該在他假期之前安排他參加會議;如果在假期裏強行他從事一些工作,這既違反勞動法,又侵犯人權,以後的會議內容與他分管的工作無關。中方總經理卻認為,任何人都應以工作為重,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由此而否定了美方經理以前的成績。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衝突,歸咎於中美文化的差異。美國人辦事有計劃性,時間觀念強,認為工作時間就應該拼命幹,休閒時也應盡情瀟灑。美國人在休閒時從不談工作,在工作中,經理與下級保持一定的等級距離,對下級的工作過錯極為認真與嚴肅。這説明美國文化有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之分。中方總經理並沒有認識美國的這種文化,而是以中國的文化來對待美國的文化,因而衝突得以產生。像這樣的關於文化衝突的問題在合資企業中已屢見不鮮。這種非管理因素常常造成誤解和關係惡化,甚至導致商務活動和決策的失敗,嚴重影響國際商務活動的發展和利潤的回報。即使美國這樣一個文化包容性很強的國家,據《華爾街雜誌》估計,每年因為跨文化溝通的失誤而造成的損失也高達幾十億美元。文化差異與衝突已成為跨文化商務溝通的絆腳石。

3 克服國際商務溝通中文化差異的對策

我們研究文化差異及其形成的障礙,就是為了在商務溝通中做到知己知彼,減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從而實現雙贏的目標。對於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管理者和經營者來説,應立足以下幾點來解決文化衝突:

(1)從文化衝突到彼此包容、適應。客觀地説,近年來,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深入和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加強了不同文化間商務人員的文化敏感意識及相互對不同文化的容忍與理解,但仍有許多人因低估文化對商務溝通的作用而對此缺乏關注。商務活動從事者們必須意識到,文化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不能一種標準來衡量文化的好壞。所以我們要避免只站在自己文化的立場對別人的文化進行解釋和評論,減少偏見和歧視。應該把自己置身於對方文化的立場,認識到不同文化背景的談判者在需求、動機、信念上的不同,從對方異國文化的角度上思考問題。如果對方來自受男權文化影響的阿拉伯世界,則接洽之前及間隙為營造氣氛的閒談中,都不宜涉及婦女問題,而且開門見山並不是收效很好的談判開局策略。與注重禮儀的法國、日本、英國人談判時,必須注重衣着與規矩從而顯示己方的教養與風度;而在一些不太講究衣着的國家,穿便裝也可參預正式的商務談判。在與德國代表溝通時,必須進行充分周詳的準備,井井有條。要成功的與新加坡商家合作則需加深與對方談判成員的私人交往,努力強化人際關係,可適時適量贈送禮物作為聯繫紐帶,而且談判之餘和談判結束都要經常保持聯繫。只有相互理解,相互學習,克服民族中心論,學會尊重彼此的文化,求同存異,增強文化差異意識與敏感性,運用有效的溝通手段,文化差異不會成為商務活動的障礙。

(2)加強溝通與交流, 建立相互尊重合作的原則。中外雙方合作中的矛盾是無法避免的,出現分歧與爭執是雙方通向默契、對觀點達成共識的必經之路。在這種情況下,雙方人員只能求同存異相互理解、經常溝通與交流,特別是對一些不同的觀點與行為,雙方應從文化差異與思維差異的角度作一些分析,這樣才能消除誤解、避免衝突、達成諒解、相互理解,最後才能建立適合本企業的思維觀念、工作方式、交流方式的合作原則。跨國商務溝通中,不同的商務文化有時甚至會截然相反,有些代表堅持的原則和禮俗在我們看來可能是不可思議的。

千萬不要妄加評論對方的文化準則,同樣也不要讓對方來評判自己的價值觀,而且這樣很容易引發尖鋭矛盾。所以當不同文化在談判場上碰撞時,要學會尊重對方,加強交流,哪怕在極其微小環節都不能掉以輕心。

(3)訓練溝通語言與非語言,掌握不同的溝通風格。作為一名國際商務活動的從事者,為了有效地與來自不同文化的同事、僱員、客户進行溝通,必須熟練地掌握公司從事商務往來的那個國家的語言知識,而不能處處依賴翻譯。語言技能促成更容易、更精確的溝通,拉進雙方距離,這本身就是一種競爭優勢。同時,商務活動從事者必須瞭解不同國家的語言表達方式的文化特徵,這也是進行有效的跨文化溝通的基本要求。另外,掌握多種溝通風格也很重要。在高情景文化和中等程度的不確定性迴避的文化中,人們往往使用詳盡性的溝通風格,用大量的時間進行交談,詳細解釋各種細節。

(4)洞察不同國家代表文化準則、社會習俗和禁忌。在與國外商務人員交往之前,一定要儘可能多瞭解他們的習俗與禁忌,以避免不知道某些特殊講究而使對方不快甚至於影響商務合作的進程與結果。例如“四”在日本特別忌諱,在談判場合、送禮的數量、樓層、房號、座次的安排等方面,都要盡力迴避。當前,為幫助商務人員避免因不同文化而失禮,在美國已形成價值1億美元的市場,比較有名的除“哈里斯不同文化培訓”諮詢公司外,還有設在舊金山的“頂點資源”公司,像英特爾公司等國際企業,都會在這類公司的幫助下,定期為自己的員工舉辦訓練課程,讓他們瞭解不同文化之間的細微差別,以備無患。

4 結論

國際商務活動必須重視由文化差異帶來的溝通障礙。由於文化在時間、空間、價值觀和道德觀、人際交流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商務溝通從事者應該樹立文化差異意識,增強對世界文化的瞭解,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掌握多種溝通技巧,從而提高商務溝通的效用和競爭性。

商務禮儀與溝通技巧論文 篇2

摘 要: 商務談判是經濟貿易合作的雙方為了達成某筆交易或解決商談中的分歧而進行的協商活動。在商務談判中的語言運用,對談判的過程與結果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雙方的接觸、溝通與合作都是通過反覆地陳述觀點、提問、回答和説服等語言技巧實現的,巧妙運用語言溝通技巧提出談判的解決方案,不僅滿足雙方利益的需要,而且能使雙方談判輕鬆、順利地進行。因此巧妙的語言藝術為談判奠定了成功的基礎。作者就此問題提出了應對方案。

關鍵詞: 商務談判 語言 特徵 技巧

1.引言

商務談判是人們相互調節利益,減少爭端,並最終確立共同利益的行為過程。如果談判語言溝通技巧運用不當,不僅會使雙方發生衝突,導致貿易失敗,而且會造成經濟上的損失。然而商務談判語言溝通的過程就是談判者語言溝通的過程。語言溝通在商務談判猶如“橋樑”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往往決定了談判的結果。在商務談判中除了在語言上要注重使用文明用語,口齒清楚、語言通順和流暢大方等要求外,還要掌握一定的語言表達藝術。語言的表達藝術有其優雅、生動、活潑、幽默和富有感染力的特點,在商務談判中起到核心地位。

2.商務談判的性質

語言是在商務談判領域中使用的一種特殊的語言,它不同於文學、藝術、歌劇、電影語言的,也不同於日常生活語言,一般來講,商務談判應具有以下基本特徵:商務談判的客觀性、針對性、邏輯性和規範性。

2.1商務談判的客觀性

客觀性是指商務談判語言要根據事物的事實,反映事實,在商務談判中,語言能使談判雙方相互產生“可信賴度”的印象,為雙方談判達成共識提供機會。例如:描述企業的現狀,必須符合實際,根據企業貨物的名稱、數量、價格。如果現階段你方產品很暢銷,就更應該注重產品的質量,展示產品的樣品,説明商品的價值,你的報價應該是合理的,你不僅要滿足自己的需要,而且不能忽視對方的利益,應該考慮對方的要求,確保付款條件和採取的付款方式雙方都可以接受,這樣才能做到以誠相待。

2.2商務談判的針對性

針對性是指談判的語言表達,要始終圍繞一個主題。比如:針對某類型談判,某次談判內容,也可以針對某個談判對手,針對某個談判對手的某個要求,在商務談判中對同一個話題,你必須使用不同的語言。因為商場如戰場,你必須認識到:對手的不同要求和你的需要,你必須使用不同的語言技巧對同一個話題採用不同的方式對企業的知名度和可信度作描述或描述你公司的經營狀況,重複描述你公司的商品價格的合理性。

2.3商務談判的邏輯性

商務談判的語言應符合邏輯規則,明確表達思想的能力、判斷的能力,必須是正確的,一定要有仔細推理的能力,應充分體現語言的客觀性。在商務談判的語言中,你的語言具有説服能力,必須有一個邏輯思維的頭腦,在談判過程中,不管是你提出問題,針對任何問題做出回覆,對某件事的想象力,對某件事情提出意見,對某件事的要求,都需要注重語言的邏輯,這是為談判取得成功做好提前的準備,以便在談判中靈活運用語言技巧説服對方。

2.4商務談判語言的規範性

規範性是指語言應禮貌,並明確表示語言嚴格、準確,應注意以下幾點:第一,談判語言必須堅持禮貌的原則,這是商務談判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第二,語言必須清晰,在談判中容易讓人理解;第三,談判語言必須注意聲音的微弱和方言語言或説話太大聲的暫停,還要有豐富的語言色彩;第四,談判語言要使用正確的語言表述,尤其是在談判的關鍵時刻,應該更注重語言表達和規範行為。

3.商務談判的語言藝術

商務談判的過程,其實就是談判各方運用各種語言進行交流、溝通和協商的過程。能否運用語言的藝術是決定談判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商務談判中,雙方各自的語言,都是表達願望和要求的,因此談判語言的針對性要強,做到有的放矢。模糊、囉唆的語言,會使對方疑惑、反感,降低己方威信,成為談判的障礙。

針對不同的商品、談判內容、談判場合、談判對手,要有針對性地使用語言,才能保證談判的成功。例如:對脾氣急躁、性格直爽的談判對手,運用簡短明快的語言可能受歡迎;對慢條斯理的對手,則採用春風化雨般的傾心長談可能效果更好。在談判中,要充分考慮談判對手的性格、情緒、習慣、文化和需求狀況的差異,恰當地使用針對性的語言。談判形勢的變化是難以預料的,往往會遇到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尷尬事情,要求談判者具有靈活的語言應變能力,與應急手段相聯繫,巧妙地擺脱困境。當遇到對手逼你立即作出選擇時,你若是説:“讓我想一想”“暫時很難決定”之類的語言,就會被對方認為缺乏主見,從而在心理上處於劣勢。此時你可以看看錶,然後有禮貌地告訴對方:“真對不起,9點鐘了,我得出去一下,與一個約定的朋友通電話,請稍等五分鐘。”於是,你便很得體地贏得了五分鐘的思考時間。

3.1商務談判的陳述技巧

陳述語言藝術是引進一個人的自身情況,説明你對一個問題的看法,站在你的立場使對方瞭解你的想法,陳述的技巧一般分為:入題、闡述。比如,陳述片的傳統制作方法中,常見的是把打印在普通紙上的稿子,用複印機複印到透明膠片上,然後通過頭頂投影機(Over head Projector)放映。在彩色打印機不普及的時候,特別是彩色打印專用膠片也很昂貴的時候,有的公司規定只有老闆才能用彩色打印的膠片。所以,時不時還會聽到把陳述片叫做幻燈片或膠片。的確,偶爾也有把陳述片製作成真正的標準幻燈片,然後通過自動幻燈機(按一下開關即自動切換到下一張幻燈片)來放映。還有一種直接接計算機的液晶板,可以像膠片一樣放在頭頂投影機上放映,由於價格高而效果差,很快就被淘汰了。

還有一個趣聞是,有一些和“某軟”有“仇”的公司,曾經拒絕使用“敵人”的技術。甚至自己開發一套專用辦公軟件,不惜背上沉重的專用計算機,到客户那裏進行陳述。好玩的是,底下的人實在無法忍受這種既費體力又顯得很“笨笨”的方式,在老闆不在時仍然偷偷使用“敵人”的陳述製作和演示軟件。

商務禮儀與溝通技巧論文 篇3

溝通“迷路”案例:

公司為了獎勵市場部的員工,制定了一項海南旅遊計劃,名額限定為10人。可是13名員工都想去,部門經理需要再向上級領導申請3個名額,如果你是部門經理,你會如何與上級領導溝通呢?

部門經理向上級領導説:“朱總,我們部門13個人都想去海南,可只有10個名額,剩餘的3個人會有意見,能不能再給3個名額?”

朱總説:“篩選一下不就完了嗎?公司能拿出10個名額就花費不少了,你們怎麼不多為公司考慮?你們呀,就是得寸進尺,不讓你們去旅遊就好了,誰也沒意見。我看這樣吧,你們3個做部門經理的,姿態高一點,明年再去,這不就解決了嗎?”

迷路原因

1、只顧表達自己的意志和願望,忽視對方的表象及心理反應。

2、切不可以自我為中心,更忌諱出言不遜,不尊重對方。

商務禮儀與溝通技巧論文 篇4

案例:

美國有位談判專家想在家中建一個游泳池,建築設計的要求非常簡單:長30英尺,寬15英尺,有水過濾設備,並且在6月1日前做好。談判專家對游泳池的造價及建築質量方面是個外行,但這難不倒他。在極短的時間內,他不僅使自己從外行變成了內行,而且還找到了質量好、價格便宜的建造者。

談判專家先在報紙上登了個想要建造游泳池的廣告,具體寫明瞭建造要求,結果有A、B、C3位承包商來投標,他們都交給他承包的標單,裏面有各項工程的費用及總費用。談判專家仔細地看了這3張標單,發現所提供的温水設備、過濾網、抽水設備、設計和付錢條件都不一樣,總費用也有差距。

接下來的事情是約這3位承包商來他家裏談,第一個約好早上9點,第二個約好早上9點15分,第三個約好早上9點30分。第二天,3位承包商如約而來,他們都沒有得到主人的馬上接見,只得坐在客廳裏彼此交談着等候。

10點鐘的時候,主人出來請第一個承包商A先生到書房去商談。A先生一進門就宣稱他的游泳池一向是造得最好的,好的游泳池的設計標準和建造要求他都符合,順便還告訴主人B先生通常使用陳舊的過濾網,而C先生曾丟下許多未完的工程,而且他現在正處於破產的邊緣。接着主人同B先生進行談話,從他那裏瞭解到其他人提供的水管都是塑膠管,他所提供的才是真正的銅管。C先生告訴主人的是,其他人使用的過濾網都是品質低劣的,並且不能徹底做完,拿到錢以後就不管了,而他則絕對保質保量。

談判專家通過靜靜的傾聽和旁敲側擊的提問,基本弄清了游泳池的建築設計要求及3位承包商的基本情況,發現C先生的價格最低,而B先生的建築設計質量最好,最後他選中了B先生建游泳池,而只能給C先生提供的價錢。經過一番討價還價之後,談判終於達成了一致。

案例分析:

在上述數例談判成功,都是採取了以客觀根據為公平的標準,結果是雙方滿意的。

運用客觀標準的好處是,它將雙方主觀意志力的較量(這往往是兩敗俱傷的事)轉換成雙方共同解決問題的努力,變“對方是否願意做”為“問題該如何解決”,變雙方以各種方法競爭上風為彼此有誠意的溝通。

為了更有效地運用客觀標準,有幾個方面似乎是應該注意的:

第一,儘量發掘可作為協議基礎的客觀標準。一般説來,這種標準往往不止一種。譬如:市場價、先例、科學的判斷、專業的標準、效率、成本、法院的可能決定等。發掘越多,越有可能擇取好的標準並幫助達成公平協議。 本案中談判專家也許並不清楚游泳池的造價,但妙在使三個承包商説出了自己的底線,三個標準之下,自然就會找到那個更優的結果。

第二,所引用的客觀標準至少在理論上應能使雙方都感到合適,而且要獨立於雙方的意志力之外,否則也會使人感到不公平。承包商沒有能遵守這一點。他利用自己的信息是談判專家處於無知的境地,談判專家順勢採取低姿態,充分利用三者相互熟悉,互相攻擊,完成了自己的願望。

第三,讓雙方都共同努力來尋求客觀標準。如果是對方先闡明立場,定了價,你可以問:“你是怎麼得到這個數字的?你的理由是什麼?”對方如果提出了標準,只要可行,你便可以按照他的標準提出你的看法,藉以説服他,這通常是很難抗拒的。 雖然在案例中沒有介紹談判專家在與承包商B的談判中使用了什麼手段,但我想上述方法一定是首選的,因為他手中已有了足夠的的標準來決定談判的結果。

第四,始終保持冷靜的理性態度。談判的實際情況畢竟可能是複雜多變的,你的對手可能只從自己的利益出發提出某種標準,甚至進而將它發展為不可讓步的原則立場。這時你要冷靜。首先,客觀標準本身有多元性,你不一定非採納不可,別的更為公平的標準也可能存在的。應該通過比較來共同決定取捨;其次,如果幾個客觀標準都必不可少,是否可考慮妥協折衷的方式以打破僵局。再次,如有必要,亦可邀請雙方都認為公平的第三者,把所有標準交給他,由他進行仲裁。

第五,不屈從壓力。賄賂、威脅、擺老資格、以人格擔保、拒不讓步等等都是壓力。堅持客觀標準就意味着決不屈從壓力,無論對方如何千變萬化,回答都一樣:請説明理由,明確雙方認可的標準。除非對方真的不讓步,否則,只要還能談下去,你就能取得優勢,因為你的力量不僅在於意志的堅強,還在於合理合法的態度和真誠地希望公平解決問題的良好意願。

商務禮儀與溝通技巧論文 篇5

日本一家着名的汽車公司在美國剛剛“登陸”時,急需找一家美國代理商來為其銷售產品,以彌補他們不瞭解美國市場的缺陷。當日本汽車公司準備與美國的一家公司就此問題進行談判時,日本公司的談判代表路上塞車遲到了。美國公司的代表抓住這件事緊緊不放,想要以此為手段獲取更多的優惠條件。日本公司的代表發現無路可退,於是站起來説:“我們十分抱歉耽誤了你的時間,但是這絕非我們的本意,我們對美國的交通狀況瞭解不足,所以導致了這個不愉快的結果,我希望我們不要再為這個無所謂的問題耽誤寶貴的時間了,如果因為這件事懷疑到我們合作的誠意,那麼,我們只好結束這次談判。我認為,我們所提出的優惠代理條件是不會在美國找不到合作伙伴的。”日本代表的一席話説得美國代理商啞口無言,美國人也不想失去這次賺錢的機會,於是談判順利地進行下去。

分析:

日本代表第一時間從美國代表及自我的條件中做出揣摩,將對焦的主角從美國代表的重要代理地位移接到日本作為商業合作的決定者地位,拋出了“我們自身的條件優越,所以才有能力開拓海外市場,美國代理商只不過作為日本合作者的候選人之一”的決定者姿態,扭轉局面,導使美國代表不得不處於下風,從而繼續洽談的表態;再一次重申日本代表的商談的角色。

日本人堅信“優勝劣汰”的道理,他們決不同情弱者,如果能拿出一套實際可行的辦法,他們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同時他們也是果決的民族,做事絕不拖泥帶水。從這一些看到日本人要麼爭取勝利,要麼決斷接受失敗的代價。美國人是看待事情是清晰看出對方的弱點,例如日本人習慣守時,而這一次捉住了日本人的民族性:面子,而另一方面美國人凡事有利益可圖的東西都會附隨,也致使他們為了挽留日本代表而不得不向利益低頭。

商務禮儀與溝通技巧論文 篇6

摘要:由於商業的全球化,文化的多樣化程度在商務活動中與日俱增。來自不同國家的人都要跨越文化界溝進行團隊合作。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其所處地理環境不同,歷史背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民族傳統和風俗習慣。因此文化差異不僅會影響到談判雙方對各種言行舉止的運用和解釋,而且會影響談判者的思考方式和各自的價值觀念。由於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在文化上存在着差異性,因此應該採取不同的溝通方式與技巧。

關鍵詞:跨文化溝通 商務 談判

一、國際商務談判中的跨文化問題

不同的國家存在着文化的不同點,國際商務談判中存在的跨文化問題主要通過語言、禮儀、禁忌與宗教信仰、談判風格體現出來。

1.語言

國際商務談判大多用英語進行,而談判雙方的母語往往又不都是英語,這就增加了交流的難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儘量用簡單、清楚、明確的英語,不要用易引起誤會的多義詞、雙關語、成語。也不要用易引起對方反感的詞句,我們必須儘量瞭解對方的文化,對方的價值觀和風俗習慣,只有這樣才能正確無誤地傳遞和接受信息。 為了避免誤會,我們可用釋義法確保溝通順利進行。釋義法就是用自己的話把對方的話解釋一遍,並詢句對方我們的理解是否正確,這樣做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加深對方對這個問題的印象。

2.禮儀

國際商務談判實際上也可以説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活動。人們之間的交往要符合一定的禮儀規範。

國際社交場合,服裝大致分為禮服和便裝。正式的、隆重的、嚴肅的場合着深色禮服(燕尾服或西裝),一般場合則可着便裝。目前,除個別國家在某些場合另有規定(如典禮活動,禁止婦女穿長褲或超短裙)外,穿着趨於簡化。

在涉外交往中任何服裝都應做到清潔、整齊、挺直。上衣應熨平整,下裝熨出褲線。衣領、袖口要乾淨。穿長袖襯衣要將前後擺塞在褲內,袖口不要捲起。兩扣西跟上衣若係扣子,可繫上邊一個,若是一扣或多扣西服上衣。均應扣全。 在交際場合中,一般是在相互介紹和會面時握手,握手也有先後順序,應由主人、年長者、身份高者、婦女先伸手,客人、年輕者、身份低者見面先問候,待對方伸出手後再握。多人同時握手,切忌交叉進行,應等別人握手完畢後再伸手。男子在握手前應先脱下手套,摘下帽子。握手時應雙目注視對方,微笑致意。 涉外交往中,在與外商談話時表情要自然,語言和氣親切,表達得體。談話時可適當做些手勢,但動作不要過大,更不要手舞足蹈,用手指點人。談話時的距離要適中,太遠太近均不適合,不要拖拖拉拉、拍拍打打。

參加別人談話要先打招呼,別人在個別談話時,不要湊前旁聽;有事需與某人談話,可待別人談完;有人主動與自己説話,應樂於交談;發現有人慾與自己談話,可主動詢問;第三者參與談話,應以握手、點頭或微笑表示歡迎;若談話中有急事需離開,應向對方打招呼,表示歉意。

3.禁忌與宗教信仰

在對外活動包括涉外商務活動中,禁忌是不得不考慮的事項,特別是東亞、南亞、中亞、北非這些宗教盛行的地區。瞭解一些國家的風土人情、習慣禁忌,對於與對方交流,準備把握對方的談判思路,及時完成談判任務,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溝通造成的障礙實例分析

文化背景相同的範圍內,人們共處時很少產生交際上的差異;但當文化存在差異時,往往會出現誤解和衝突。有一個經典案例:某中美合資企業的外方部門經理向中方總經理提出休假並得到同意。可在他休假前兩天,中方總經理卻安排了許多會議,休假前一天,會議還未結束。此時,這位外方經理感到很為難,但是他還是向總經理提出他不能參加第二天的會議, 因為按計劃他從第二天起開始度假。中方總經理勸説他以工作為重,顧全大局,叫他推遲度假期,但遭拒絕。中方總經理當即十分生氣, 而這位外方經理卻責怪總經理工作無計劃, 最後揚

長而去。此案例中,美方部門經理堅持按期度假, 因為他早已作了休假安排,並且提出的申請得到批准,因而總經理不該在他假期之前安排他參加會議;如果在假期裏強行他從事一些工作,這既違反勞動法,又侵犯人權,以後的會議內容與他分管的工作無關。中方總經理卻認為,任何人都應以工作為重,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由此而否定了美方經理以前的成績。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衝突,歸咎於中美文化的差異。美國人辦事有計劃性,時間觀念強,認為工作時間就應該拼命幹,休閒時也應盡情瀟灑。美國人在休閒時從不談工作,在工作中,經理與下級保持一定的等級距離,對下級的工作過錯極為認真與嚴肅。這説明美國文化有私人空間與公共空間之分。中方總經理並沒有認識美國的這種文化,而是以中國的文化來對待美國的文化,因而衝突得以產生。像這樣的關於文化衝突的問題在合資企業中已屢見不鮮。這種非管理因素常常造成誤解和關係惡化,甚至導致商務活動和決策的失敗,嚴重影響國際商務活動的發展和利潤的回報。

三、克服國際商務溝通中文化差異的對策

我們研究文化差異及其形成的障礙,就是為了在商務溝通中做到知己知彼,減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摩擦,從而實現雙贏的目標。對於從事國際商務活動的管理者和經營者來説,應立足以下幾點來解決文化衝突:

(一)從文化衝突到彼此包容、適應。近年來,世界經濟一體化的深入和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加強了不同文化間商務人員的文化敏感意識及相互對不同文化的容忍與理解。商務活動從事者們必須意識到,文化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不能一種標準來衡量文化的好壞。只有相互理解,相互學習,克服民族中心論,學會尊重彼此的文化,求同存異,增強文化差異意識與敏感性,運用有效的溝通手段,文化差異不會成為商務活動的障礙。

(二)加強溝通與交流, 建立相互尊重合作的原則。中外雙方合作中的矛盾是無法避免的,出現分歧與爭執是雙方通向默契、對觀點達成共識的必經之路。在這種情況下,雙方人員只能求同存異相互理解、經常溝通與交流,特別是對一些不同的觀點與行為,雙方應從文化差異與思維差異的角度作一些分析,這樣才能消除誤解、避免衝突、達成諒解、相互理解,最後才能建立適合本企業的思維觀念、工作方式、交流方式的合作原則。

(三)訓練溝通語言與非語言,掌握不同的溝通風格。作為一名國際商務活動的從事者,為了有效地與來自不同文化的同事、僱員、客户進行溝通,必須熟練地掌握公司從事商務往來的那個國家的語言知識,而不能處處依賴翻譯。語言技能促成更容易、更精確的溝通,拉進雙方距離,這本身就是一種競爭優勢。

(四)洞察不同國家代表文化準則、社會習俗和禁忌。在與國外商務人員交往之前,一定要儘可能多瞭解他們的習俗與禁忌,以避免不知道某些特殊講究而使對方不快甚至於影響商務合作的進程與結果。

五、結論

國際商務活動必須重視由文化差異帶來的溝通障礙。由於文化在時間、空間、價值觀和道德觀、人際交流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商務溝通從事者應該樹立文化差異意識,增強對世界文化的瞭解,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掌握多種溝通技巧,從而提高商務溝通的效用和競爭性。

參考文獻:

[1] 舒伯陽 熊莎莎 徐靜 《會展商務溝通與禮儀》 南開大學出版社

商務禮儀與溝通技巧論文 篇7

中日農機設備談判的成交信號

正確地把握自己,全面認識對方,再加上談判策略和技巧的巧妙運用,談判才會抵達成功的彼岸。 日本在戰後短短几十年中,經濟得到了飛速發展,躋身世界經濟強國之列。由於日本人獨有的民族特性和長期在經濟發展過程忠的實踐,使日本成長為精於談判的少數國家之一。特別是日本商人,勇於實踐,富有經驗,深諳談判之真諦。他們手法高超,謀略多變,善於運用談判的各種戰術,為自己贏得利益,因而日本人素有“圓桌武士”之稱。中國某公司正是面對這樣一些“圓桌武士”,在上海著名的國際大廈,圍繞進口農業機械加工設備,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競爭與合作。中方在這一談判中也謀略不凡,身手高超,使這場談判成為一個成功的範例。

在談判的準備階段,雙方都組織了精幹的談判小組。特別是作為買方的中方,在談判之前,已做好了充分的國際市場行情預測,摸清了這種農業機械加工設備的國際行情的變化情況及趨勢,同時制定了己方的談判方案,從而為贏得談判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首回合的相互試探

第一輪談判,從日方的角度看,不過是放了一個“試探氣球”。因此,憑此取勝是僥倖的,而“告吹”則是必然的。因為對交易談判來説,很少有在開局的第一次報價中就獲成功的。日方在這輪談判中試探了中方的虛實,摸清了中方的態度,同時也瞭解了中方主談人的談判能力和風格。從中方角度説,在談判的開局就成功地掏出了對方的“築高台”手段,使對方的高目標要求受挫。同時也向對方展示了己方的實力,掌握了談判中的主動權。雙方在這輪談判中,互通了信息,加深了了解,增加了談判成功的信心。從這一意義上看,首輪談判對雙方來説,都是成功的。

第二回合的拉鋸戰

第二輪談判開始後,雙方首先漫談了一陣,調節了情緒,融洽了感情,創造了有利於談判的良好氣氛,之後,日方再次報價:“我們請示了總經理,又核實了一下成本,同意削價100萬日元”。

同時,他們誇張地表示,這個削價的幅度是不小的,要中方“還盤”。中方認為日方削價的幅度雖不小,但離中方的要價仍有較大的距離,馬上“還盤”還有困難。因為“還盤”就是向對方表明己方可以接受的價格。

在弄不清對方的報價離實際賣價的“水分”究竟相差多大時就輕易“還盤”,容易造成被動,高了己方吃虧,低了只能刺激對方。究竟“還盤”多少才是適當的,中方一時還不能確定。為了慎重起見,中方一再電話聯繫,再次核實該產品國際市場的最新價格,一面對日方的兩次報價進行分析。根據分析,這個價格日方雖表明是總經理批准的,但根據情況看,此次降價是談判者自行決定的。

最後成交階段中方成交信號分析策略的成功運用

日方報價中所含水分仍然不少,彈性很大。基於此點,中方確定“還盤”價格為750萬日元。日方立即回絕,認為這個價格不能成交,中方堅持認為討價還價的高潮已經過去,因此,中方認為最後成交的時機已經到了,該是展示自己實力,運用談判技巧的時候了。

於是,中方主談人使出具有決定意義的一招,鄭重向對方指出:“這次引進,我們從幾家公司中選中了貴公司,這説夢我們成交的誠意,該價雖比貴公司銷往C國的價格低一點,但由於運往上海口岸的運費比運往C國的運費低,所以利潤並沒有減少。加上一點,諸位也知道我國有關部門的外匯政策規定,這筆生意允許我們使用的外匯只有這些。要增加,需再審批。如果這樣,那隻好等下去改日再談。”這是一種欲擒故縱的談判方法,旨在向對方表示己方對該談判已失去興趣,以迫使其作出讓步。

但中方仍覺得這一招的分量還不夠,又使用了類似“競賣會”的高招,把對方推向一個與“第三者”競爭的境地。中方主談人接着明確地説:“A國、C國還等着我們的邀請。”説到這裏,中方主談人把一隻捏在手裏的王牌攤了出來,恰到好處地向對方泄露情報,把中國外匯使用批文和A國、C國的電傳遞給日方主談人。日方見後大為驚訝,他們堅持繼續討價還價的決心被摧毀了,陷入必須“競賣”的困境:要麼壓價握手成交,要麼談判就此告吹,日方一再舉棋不定,握手成交,利潤不大,有失所望;告吹回國,跋山涉水,興師動眾,自身花費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最後空手而歸,不好向公司交待。另一方面,中方主談人運用心理學知識,根據“自我防衞機制”的文飾心理,稱讚日方此次談判的確精明強幹,已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限於中方的政策,不能再有伸縮的餘地。如日方放棄這個機會,中方只能選擇A國、C國的產品了。

日方再三考慮,還是認為成交可以獲利,“告吹”只能賠本。這正如本傑明·福蘭克林的觀點所表明的那樣,“最好的結局,是儘自己的交易地位所能許可得來做成最好的交易。最壞的結局,則是由於過於貪婪而未能成交,結果本來雙方都有利的交易卻沒能成交。”

[案例分析]:

從中日農機設備談判,特別是在第二輪的成交談判中可以明顯看出雙方對談判中成交信號分析的一些技能點的運用,從而促成雙方最後協議的達成。這些技能點集中體現在以下幾點。

暗示提示成交意圖表達

在第二輪談判中,中方談判人員欲擒故縱以及類似“競賣會”策略的使用實際上是對成交意圖表達策略中間接表達策略的使用,通過提示某些事實,暗示己方的成交意圖和提醒雙方如果現在不簽約將錯失良機從而造成損失。

傳遞成交信號

可以想象中方談判人員在運用意圖表達策略時立場堅定,話語簡潔,不卑不亢,沉着冷靜,中方的這些態度和表情實際上是在給對方傳遞成交信號,日方談判代表的驚訝體現出成交信號接收但是己方獲利很少的焦慮,卻又無可奈何的心理。

機會成交法促成交易

在中方成交信號發出和對方成交信號接收並處於兩難境地時,中方談判人員首先稱讚對方的精明強幹,然後闡明給出的報價是限於政策限制,這實際上是在給日方尋找妥協的台階。可以説中方成功地把握住了成交促成的恰當時機,並採用成交促成中的利益促成策略從而迫使對方有些無可奈何地達成交易,結果是中方公司為己方爭取到了更多的利益。

在銷售談判中通常會有這樣的情況,一場談判曠日持久,但卻進展甚微,然而由於某種特殊原因,很多原本很艱難的問題卻一下子得到迅速解決。這主要得益於銷售談判者發出談判結束的信號,發出該信號的一方主要是試圖表明己方對談判進度的態度,推動對方不要在少數問題上拘泥短見,糾纏不休,並設法使對方行動起來,達成一個妥協。因此,談判收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掌握火候的藝術,是需要銷售談判人員熟練掌握的一門藝術。

商務禮儀與溝通技巧論文 篇8

[案情]:1995年7月下旬,中外合資重慶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先生獲悉澳大利亞著名設計師尼克·博謝先生將在上海作短暫停留。張總經理認為,澳大利亞的建築匯聚了世界建築的經典,何況尼克·博謝先生是當代著名的建築設計師,為了把正在建設中的金盾大廈建設成豪華、氣派,既方便商務辦公,又適於家居生活的現代化綜合商住樓,必須使之設計科學、合理,不落後於時代新潮。具有長遠發展眼光的張總經理委派高級工程師丁靜副總經理作為全權代表飛赴上海與尼克·博謝洽談,請他幫助設計金盾大廈的方案。

丁靜一行肩負重擔,風塵僕僕地趕到上海。一下飛機,就馬上與尼克·博謝先生的祕書聯繫,確定當天晚上在銀星假日飯店的會議室見面會談。

下午5點,雙方代表按時赴約,並在賓館門口巧遇。雙方互致問候,一同進入21樓的會議室。 根據張總經理的交代,丁靜介紹了金盾大廈的現狀,她説:“金盾大廈的建設方案是在七八年前設計的,其外形、外觀、立面等方面都有些不合時宜。我們慕名而來,懇請貴方支持合作。”丁靜一邊介紹,一邊將實現準備的有關資料,如施工現場的照片、圖紙、國內有關單位的原設計方案、修正資料等提供給尼克·博謝一方的代表。尼克·博謝在中國註冊了“博謝聯合建築設計有限公司”,該公司是多次獲得大獎的國際甲級建築設計公司。在上海註冊後,尼克·博謝很快在上海建築市場站穩腳跟。但是,除上海外大部分內地市場還沒有深入發展。由於有這樣一個良好機會,尼克·博謝對這一項目很感興趣。他們統一接受委託,設計金盾大廈8樓以上的方案。

可以説,雙方都願意合作。然而,根據重慶某公司的委託要求,博謝聯合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的報價是40萬元,這一報價使重慶某公司難以接受。博謝公司的理由是:本公司是一家講求質量、注重信譽、在世界上有名氣的公司,報價稍高是理所當然的。但是,鑑於重慶地區的工程造價,以及中國內地的實際情況,這一價格已經是最優惠的價格了。

據重慶方面的談判代表丁靜瞭解,博謝聯合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在上海設計價格為每平方米6.5美元。若按此價格計算,重慶金盾大廈25000平方米的設計費應為16.26萬美元,根據當天的外匯牌價,折算成人民幣為136.95萬元。的確,40萬元是最優惠的報價。

“40萬元是充分考慮了中國內地情況,按每平方米設計費為人民幣16元計算的。”尼克·博謝説道。但是,考慮到公司的利益,丁靜還價:“20萬元。”對方感到吃驚。順勢,丁靜解釋道:“在來上海之前,總經理授權我們10萬元左右的簽約權限。我們出價20萬元,已經超過了我們的權利範圍。如果再增加,必須請示正在重慶的總經理。”雙方僵持不下,尼克·博謝提議暫時休會。

第二天晚上,即7月26日晚上7點,雙方又重新坐到談判桌前談判對建築方案的設想和構思,之後接着又談到價格。這次博謝聯合建築設計有限公司主動降價,由40萬元降到35萬元,並一再聲稱:“這是最優惠的價格了。”

重慶方面的代表堅持説:“太高了,我們無法接受,經過請示,公司同意支付20萬元,不能再高了。請貴公司再考慮考慮。”對方代表嘀咕了幾句,説:“鑑於你們的實際情況和貴公司的條件,我們再降價5萬元,即30萬元。低於這個價格,我們就推出。”

重慶方面的代表分析,對方捨不得丟掉這次與本公司的合作機會,對方可能還會降價。所以,重慶方面仍堅持出價20萬元。過了一會兒,博謝公司的代表收拾筆記本等用具,根本不説話,準備退場。

眼看談判再次陷入僵局,這時,重慶方面的蔣工程師急忙説:“請貴公司與我們的總經理通話,待總經理決定並給我們指示後再談如何?”由於這樣的提議,緊張的氣氛才緩和下來。

7月27日,博謝聯合建築設計有限公司的代小姐與張經理取得了聯繫。其實在此之前,丁靜已經與張總經理通過電話,詳細彙報了談判的情況及對談判的分析與看法。張總經理要求丁靜:“不卑不亢,心理平衡。”所以當代小姐與張總經理通話後,張總經理作出了具體的指示。

在雙方報價與還價的基礎上,重慶方面再次出價25萬元,博謝聯合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對此基本同意,但提出9月10日才能交圖紙,比原計劃延期兩週左右。經過協商,雙方在當晚草簽了協議。7月28日,簽訂了正式協議。

[案例分析]:

在此案例中,根據雙方背景的介紹分析可以看出相互之間是一場有誠意的談判。在這樣的談判中,正確認是談判中的僵局對於整個談判的成功至關重要,如果讓僵局影響了雙方合作關係的達成是不明智的。

休會策略和利用調解人

整個金盾大廈設計方案談判圍繞談判價格曾兩次陷入僵局。第一次是40萬元與20萬元之爭,當雙方相持不下陷入僵局時,尼克·博謝提議暫時休會,通過休會來緩解激動緊張的氣氛。第二次是35萬元與20萬元之爭,雙方僵持不下整個談判即陷入僵局時,蔣總工程師提議對方與己方的總經理通話,在這裏實際上是一種典型的利用中間調解人來避免僵局的做法,這裏藉助的調解人是公司內部的人員。從談判中可以看出,調解人的調解有效地緩和了緊張的氣氛,使整個談判起死回生。

避重就輕,轉移視線

從此談判中還可以看出,在第二次重開談判之時,雙方坐在談判桌前首先探討的是建築方案的設想和構思,然後再將議題轉移到敏感的價格上來,這實際上是避重就輕,暫時轉移視線的做法。在這些方面容易達成共識從而也有利於在價格方面繼續談判。

在現實中很多銷售談判人員經常把僵局視為失敗的概念,企圖竭力避免它,在這種思想指導下,不是採取積極的措施加以緩和,而是消極躲避。在談判開始之前,就祈禱能順利地與對方達成協議,完成交易,別處意外。這樣一來,為避免出現僵局,就事事遷就對方,一旦陷入僵局,會很快地失去信心和耐心,甚至懷疑自己的判斷力,對預先制定的計劃也產生了動搖,這就阻礙了談判人員更好地運用談判策略,遷就的結果就是達成一個對己方不利的協議。由此可見,正確認是和對待談判中出現的僵局是非常重要的,道理很簡單可,只有勇於面對問題才能夠有效地解決問題。

商務禮儀與溝通技巧論文 篇9

英國某啤酒公司的副總裁在去南美作商務旅行時,接到總部的傳真,要他在歸途順便去牙買加和當地一家甜酒出口公司的經理談生意。但問題是他沒有去牙買加作公務旅行的簽證,想臨時辦一個,時間又來不及。於是,他只好以旅遊者的身份來到金斯敦的諾爾曼雷機場。在檢查護照的關口,移民官從他皮包的工作日誌及來往信函中判明他是在作公務旅行,所以不許他入境。他反覆向移民官聲明,自己不過是在返回倫敦前來這兒作短暫的休整。這才勉強被允許入境。他一在旅館安頓好,便打電話和那位甜酒出口商聯繫。剛打完電話,就來了位移民局的官員,説他是懷着商務目的來到此地,而沒有取得應有的簽證。對他説,他將受到有關方面的嚴密監視,一旦發現從事商務活動,便將立即驅逐出境,並處以高額罰款。足足兩天,他身邊總有一位警察,像個影子似的。使他不得不像個旅遊者一樣打發時光。看來此行是隻能白費時間和金錢了。但是在他離開之前,卻在警察的眼皮底下與那位出口商談成了生意。旅館設有游泳池,池旁有個酒吧供客人喝喝飲料,稍事休息。監視的警察只見他與一位身着比基尼泳裝的妙齡女郎正坐在酒吧前喝酒,還有一搭沒一搭地和酒吧服務員聊天。誰知那位服務員竟是出口商打扮的,而那名妙齡女郎則是他的女祕書。

案例分析:

只要會想辦法,任何官樣文章都阻止不了人們談生意。任何地方、任何場景都可以用來談生意。在國內很多私人老闆特別會利用與客人吃飯的時間做成生意,也有很多人會在陪客人遊玩時把生意談成。

英國人是第一個工業革命成功的國家,對於商業技巧也顯出了十分聰明的擺弄。智慧是英國人的特性,而喝啤酒也是英國的習慣,歐洲式的風情調趣也很符合英國的習慣。作為一個優秀的民族,智慧式的成功是肯定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liyi/shangwu/l0d9o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