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禮儀 >商務禮儀 >

中西方接待禮儀差異

中西方接待禮儀差異

接待禮儀是日常社交禮儀中最常用與最基礎的禮儀。比如,握手禮是中國人最常見的見面禮和告別禮,而擁抱禮和親吻禮則是西方人最常見的見面禮和告別禮。下面是本站小編蒐集整理的一些中西方接待禮儀差異,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西方接待禮儀差異

中西方接待禮儀差異的原因

因為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歷史和文化,所以在行為舉止和禮儀的習慣上有很大的區別,尤其是在中國和西方之間,由玩笑和錯誤引起的誤解俯拾皆是。這表明理解中國人和西方人之間不同的禮儀是完全有必要的。

禮儀有許多功能,因此它在人類社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禮儀是在偶然的,平常的過程中對彼此的人際關係表現出尊重的方式。

在中國禮儀和西方禮儀中,有着兩個主要的區別。第一點是中西方禮儀有着不同的起源。在中國,禮儀等於禮節和儀式。在西方,禮儀這個詞過去是遠離草地的意思。第二點是文化背景的不同。

中西方接待禮儀差異:交際語言的差異

(1)打招呼

作為傳統習慣,中國人打招呼是基於對外的一種禮貌,中國人見面較喜歡互相問候,而且越是先問候別人,越顯得熱情、有教養。例如:中國人路遇熟人總愛寒暄道:“吃飯了嗎?”“到哪兒去?”“上班呀?”等。工作中最普遍的是“你好!再見!”等話,有時再加上一句恰當的稱呼,如:“王師傅,您好!”“李老師,再見!”這樣就會顯得更加親密。而若你跟西方人這樣打招呼,“Have you had your meal?”“Where are you going?”他

他們則會認為你想請他們吃飯或者干涉其私事。

同樣作為習慣,西方人打招呼時流露的是一種更隨意的感覺。以美國人為例,美國人見面,通常招呼道:“Hello!” “How are you doing?”“How’s everything going?” “Howdy!” What’s up?”。由此可見,美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打招呼用語是五花八門的。

(2)稱謂

中國的傳統文化十分重視家庭關係,親屬間稱謂語大都能把身份、輩分、親疏關係表明得一覽無餘。西方文化崇尚個人主義,強調獨立的個性,家庭觀念不如我們強烈,因此親屬稱謂不如漢語複雜。

在西方,稱呼是比較籠統的,一個稱呼可以涵蓋中國很多稱呼。例如,西方人稱呼男的為先生,稱呼女的為女士或小姐。而在我國“先生”第一解釋是“教師”,是對教師最古老最悠久的稱謂。隨着跨國交流的日益頻繁,如今先生已成為社會上最流行的尊稱口語。再如,西方人稱“uncle”,可以涵蓋我國的“伯伯、叔叔、舅舅”等;“aunt”可以涵蓋“嬸嬸、伯母、姨”等,況且在西方文化中,西方人對家庭親屬方面的關係不如中國人那麼分明,中國父親那邊的稱為伯伯、姑姑、堂兄妹;母親方為舅、姨、表兄妹。在西方,人們見面時喜歡直呼其名,這是親切友好的表示,縱使交談之初可能互相用姓稱呼,但過一會兒就改稱名字。而在中國,人們很喜歡被稱為某某經理、某某總裁,因為這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徵。但在西方,人們很少用正式的頭銜稱呼別人,正式的頭銜只用於法官、高級政府官員、軍官、醫生、教授和高級宗教人士。值得注意的是,西方從來不用行政職務如:局長、經理、校長等頭銜來稱呼別人。

(3)感謝

對於別人的讚揚,中國人通常表示謙虛,並有一套謙虛之詞,象“慚愧”、“哪裏”、“寒舍”、“拙文”等。而西方人總是高興地回答“Thank you”以表接受。中國人用“謝謝”的場合較西方人少,尤其是非常親近的朋友和家庭成員之間不常説“謝謝”。而西方人整天把“Thank you”掛在嘴邊,即使是親朋好友和家庭成員之間也常如此。再如,中國人收到禮物時往往放在一邊,看也不看(生怕人家説閒話)。而西方人收到禮物時要當着客人的面馬上打開並連聲稱好。

(4)招待客人

中國人殷勤好客,一杯杯地斟酒,一遍遍地上菜,客人不吃不行,不喝也不行,這種情景使西方人覺得難以應對。而西方人的習慣是:Help yourself,Please!中國人送客人時,主人對客人常説:“請慢走!”“路上注意安全!”“再見,一路走好啊!”“你們進去吧!” “你們請回吧”“請留步” 等等。而西方人只説:“Bye Bye!” “See you later!” “See you next time!”“Goodnight!”。

中西方接待禮儀差異:餐飲禮儀的差異

由於中西方所處的自然環境和勞動方式的不同,使中西方在餐飲禮儀方面有許多差別。在飲食方式上,以宴席為例來説。在中國的任何一個宴席上,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都會出現一種形式,也可以説是一種現象,就是大家到來後,便會齊聚一桌,共享一桌。一般來説,宴席用的是圓桌。從形式上來看,給人一種團結、禮貌、共趣的氛圍。當許多菜擺放在桌子的中心時,這些特色菜就成了人們欣賞、品嚐的對象。與此同時,它又成為人們聯絡感情的媒介。在中國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人們喜歡在桌上相互敬酒,相互讓菜、勸菜。這顯示的是人們之間的一種美德,一種相互尊重、相互禮讓。雖然從衞生的角度來看,這似乎很不衞生,但中國人喜歡團圓,這正符合了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心態。而飲宴對西方人來説,儘管食品和酒似乎對於他們非常重要。但實際上在他們眼裏那些只不過是用來作為陪襯的東西。他們舉辦宴會的目的在於交際。通過與客人之間的交談,達到交誼的目的,僅此而已。其實,中國式的宴席與西方的宴會交誼都是顯而易見的。不同的是,中式宴會表現了一種全席的友誼,而西式的宴會則表現賓客間的交際罷了。

在餐具方面,中西方的差異也很明顯。眾所周知,中國人用餐包括亞洲一些黃種人的國家使用的是筷子,吃飯也用碗盛。而西方人用盤子盛食物,用刀叉即切即吃,喝燙則用專門的湯匙,筷子與刀叉作為東西方最具代表性的兩種餐具;筷子和刀叉影響了東西方不同的生活方式,代表着兩種不同的智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liyi/shangwu/3oxd6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