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禮儀 >辯論賽 >

愚公應該移山還是搬家之反方立場辯論賽

愚公應該移山還是搬家之反方立場辯論賽

許許多多精彩的辯論賽哪一個讓你最深刻呢?小編接下來為大家分享一篇:愚公應該移山還是搬家之反方立場辯論賽文章,歡迎大家一起來品讀,感受辯論賽的魅力。

愚公應該移山還是搬家之反方立場辯論賽

反方一辯,開篇陳詞

各位辯友,尊敬的評委,大家好!今天我們在這裏辯論一箇中華民族傳承千年的公案——關於愚公移山的問題,到底是移山好,還是搬家好?我方主張搬家至上,接下來由我來闡述我方觀點。

首先,我方認為愚公移山是愚蠢的:移山,只注重蠻幹精神,不講科學方法,不考慮普遍聯繫,成本高,效率低,最終只能是徒勞無功,甚至造成生態破壞,引發泥石流之類的重大自然災害,到時候洪水淹了他的家,人或為魚鼈,不搬也得搬啊!

其次,愚公説移山是為了子孫的幸福,那麼他問過他的子孫願不願意移山呢——他問過兒子孫子,那他問過曾孫曾曾孫嗎?顯然愚公以自己家長的資格為子孫萬代做了決定,凡是愚公主張的都要堅守,凡是愚公決策的都要奉行,這顯然不符合現代民主精神啊,孫中山説,民主是世界潮流,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再有,退一萬步講,即使大山被移走,這麼多的山是不是又堵上了別人的路呢?這顯然是“各人自移門前山,哪管他人行路難”啊。這不正表現了愚公自私自利的面目嗎?

只圖開山,不慮廣遠,不智;逞一己之私,苦役子孫萬代,不慈;搬自家的山,堵別人的路,不仁。總之移山之舉移山之舉實屬不智不慈不仁之舉。

愚公移山的幾個備戰角度

成本與決策角度

按照原文移山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交通問題,但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移民,可以開隧道,開溝渠,都比移山成本低,見成效,護生態……,為什麼要選擇移山呢?如果是你你會作何選擇,如果這是一個提案,試想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國會會不會通過?提出這樣提案的領導人有沒有資格做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領導人。這讓我想起穆罕默德——對於大山,穆罕默德説:“山不過來,我們過去吧!”,這才是最明智的選擇,所以穆罕默德是偉大的宗教領袖,創立了世界第三大宗教伊斯蘭教——若愚公也能創立宗教,那隻能有一個名字,叫愚教。我想着就是兩千多年來中國封建社會愚民政策的一個根源吧。

面看問題與決策角度

事物是普遍聯繫,做事要有全局眼光,全面思考問題的素質,而愚公卻缺乏這一點。既然愚公的居處是開門見山,那麼我想他們家應該是山民,既然是山民就應該靠山吃山,要麼到山裏採點果子,要麼打點野獸,要麼開片荒,這一移走的話一影響了生產,移山工作就缺乏了後勤保障;移走之後就要過平原生活,這就涉及到到對產業轉型的考量,第一他們要下大力度的學習農業種植技術,這有一定的難度。第一,最重要的此地適不適合農業生產——你想原來可是山地啊;這些愚公都沒有考慮過,他只考慮了一條,就是要開一條路。做事情要全面考慮——不能説我要的是葫蘆,就不管葫蘆藤的葉子生蟲子與否;宇航員要成功登陸月球必須考慮好月球上的重力、温度、輻射等諸多因素,也所以我國的登月計劃才需要分繞月、機器人登月、載人登月三步走;而我們曾經所推崇的三峽工程,近年來隨着長江中下游生態與氣候的惡化和異常,開始引起了國人對當初決策的反思——人不能只圖一時利,一面之利,對於決策者,做事更要全面考量,有長遠眼光,才能真正的利國利民。

人性與民主角度

移山説是為了子子孫孫的幸福,其實完全不為子子孫孫的而幸福着想——因為這是不尊重人性、人權的行為。用自己的理想禁錮中子孫外代,承受沒完沒了的搬山苦役,這與秦始皇大興土木有何區別?有過之而無不及吧?為什麼子子孫孫要服從一個老祖宗的權威呢子承祖業!這大概與中國封建社會的父權——皇權體制有關;子孫與臣民都是被決定者,他們不尊重子孫和民眾的選擇或權利,這顯然與我們今天的民主社會的理念是相悖的——所以反對愚公,就是尊重人性,捍衞民主精神。

(情景假設:對方辯友一再偷換概念,説山代表困難,好那麼我們就來説説困難——)

如果山代表困難,(是困難的隱喻),那麼愚公如何對待山就是如何對待困難,戰勝困難的問題——對待困難有許多種態度,解決困難有許多方法,有的困難不能繞過,這就需要愚公這種堅忍不拔的精神,你若不移,就是懦夫;有的困難可以繞過,這時就需要有變通的方法,智慧的方法,你若蠻幹強幹,你就是傻子。那麼我們看愚公所面臨的困難屬於哪一種呢?他只不過想讓子孫通往外界的路更便捷——所以,移山純屬小題大做,他完全可以開一條隧道,挖一條溝渠,再不行就舉族而遷。俗話説樹挪死,人挪活,走出大山更快活!

堅忍不拔要用對地方,如果我們撞南牆堅忍不拔,那隻能奉勸你,回頭吧,同志;如果我們對牛彈琴堅忍不拔,那也只能奉勸你,省省吧,朋友!如果我們非要移一座大山堅忍不拔,那麼我只能求求你,殺了我吧,老祖宗!(誇張的表情)

古人説:“變則通,通則久”,——秦國運用商鞅變法,統一了六國,讓中華民族從奴隸社會進入了封建帝國時代,成就了千古一帝秦始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崛起了大漢王朝,鑄就了“漢”這一中華民族永久的名字;而鄧小平改革開放這一實事求是、解放思想的創舉,使中華民族重新步入世界大國的行列!

而相反,那些抱殘守缺的執着者堅定着持之以恆者堅忍不拔者的悲催教訓也不勝枚舉——北宋王朝斷送了王安石變法,重返舊章,終究積貧積弱,只剩得半壁江山,偏居江南。萬曆皇帝廢棄了張居正的新法,終於使大明王朝走到盡頭;慈禧老佛爺戊戌政變,保守到底,使中華民族一再蜿蜒近代化的進程。

這裏我們要再次重申,我們不反對堅忍不拔,持之以恆,但我們更主張辯證的變通的智慧的運用堅忍不拔持之以恆。

總結陳詞:移山是不明智之舉,是破壞生態之舉,是專制集權之舉,是沒有博愛情懷之舉,是片面看問題之舉,是自私自利之舉。……讓我們一起走出封閉千年的愚公的山,走上中華民族開拓創新的新徵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liyi/bianlun/zgqzw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