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學校工作計劃 >

課題研究計劃(精選27篇)

課題研究計劃(精選27篇)

課題研究計劃 篇1

一、任教學科:

課題研究計劃(精選27篇)

語文

二、研究的課題:

國小語數學科教學中學生交流與合作能力培養研究

三、個人子課題:

國小語文教學中學生交流與合作習慣的養成的研究

四、研究目的:

(1)探索在語文學科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能力的途徑和方法。在語文學科教學中給予學生更多交流與合作的機會,激發學生交流與合作的慾望與熱情,讓學生要交流要合作,從而養成良好的交流與合作的習慣。

(2)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習、培訓、提高自己、豐富自己,成為學習型的教師,走教師專業化發展之路。

五、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國小語文教學中學生交流與合作習慣的養成的研究

六、研究措施:

1、轉變觀念,認真系統地學習有關的理論。認真地學習一些相關的專著和他人的經驗性文章,在學習中提高認識,在學習中轉變陳舊的觀念。

2、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建立自己的課題博客專欄。儘可能多地與同行們交流探討。

3、聯繫實際,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進行踏實細緻地調查分析。

4、實事求是,注重課題研究過程,在學校研究計劃安排下,每學期上好課題研討課、“一人一節課”,與全組成員一起探討成敗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七、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學生交流與合作能力現狀調查分析。針對學生開展調查研究,精心設計調查問卷,進行科學、合理地分析總結。

(2)學習課題組課題總方案。

(3)學習課題組子課題計劃,明確研究內容。

(4)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三月份:

(1)參加開題儀式。

(2)建立學生個人跟蹤檔案。

(3)在語文課題組內聽課。

(4)積極參加培訓,學習、開通課題研究個人博客。

四月份:

(1)積極參與課題組開展的專題研討課。

(2)積極參與專題研討課的評課及討論。寫好聽課感言。

(3)加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4)撰寫學生交流與合作習慣養成專題文章,注意及時收集、整理、上傳資料。

五月份:

(1)學習課題理論專題講座,做好筆記。

(2)通過課堂教學,嘗試新的教學方法。

(3)認真撰寫教學反思,與同伴交流,及時總結課題研究經驗與教訓。

(4)上一堂課題研討課。

(5)注意及時收集、整理、上傳資料。

六月份:

(1)撰寫個人子課題總結,並及時與課題組成員交流

(2)撰寫心得體會和課題研究論文,交流課題論文。

(3)整理個人子課題研究資料。

課題研究計劃 篇2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時間:20xx年3月——20xx年4月

(1)成立課題研究小組,設計課題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計劃,明確研究的目標、內容方法以及預期成果。

(2)組成情報小組,收集相關資料,並組織課題組成員對資料進行分析探討。

(3)完成開題報告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時間: 20xx年5月——20xx年10月

(1) 課題組成員根據課題方案開展調查、研究工作,分析語言活動遊戲化的現狀及成因。

(2)通過教育典型案例研究,梳理總結語言活動遊戲化的有效策略與方法。

(3)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每個幼兒年齡段的教學展示活動。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 時間: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1)整理前兩個階段的研究資料,進行綜合分析,驗證語言教學活動遊戲化對於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教師語言教學組織能力提升的促進作用。

(2)對整個實驗過程的資料、信息、音像等進行綜合、歸納、概括、總結,撰寫論文、結題報告,並對研究成果進行包裝、整理,完成成果申報。

課題研究計劃 篇3

立項級別

區 級

學 科

語、數、英

研究要點

1、進一步學習有關有效練習與設計的教育教學理論,與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結合,不斷豐富和拓展研究方式方法。

2、推進作業分層佈置與落實工作。

3、學生作業情況追蹤調查以及現狀分析。

4、課堂練習有效設計策略研究

5、課題組成員每人完成一篇有效練習教學案例和一篇課題研究論文。

研究措施

1、課題實施細化分層研究。課題組每月進行一次課題活動,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研究的小主題,根據課題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制定、調整研究措施。

2、制定學期研究方案。研究教師根據本學期的研究重點,結合自己的教育問題,制定相應的研究計劃。計劃要目標明確,措施詳細,操作性強。課題組每位成員在一單元教學完成後,應作出單元小結,整理整個單元中的教學情況,並針對研究過程中的實際隨時做好調整工作。

3、加強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認真寫好教育教學日記,不斷總結得失,進行反思,及時上傳相關研究資料。

4、參加課題研究的人員,每月需認真撰寫與研究內容相關的案例、教學反思,定期做好總結。

5、與其他學科、其他老師密切協作,定期做好學生現狀的調查與分析,為後斷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6、課題組成員每人開一次公開課。

活動安排:

二月份:

制定本學期課題研究工作計劃。(負責:時娟芳)

2、佈置落實各課題組成員的研究目標和任務。(負責:時娟芳)

3、教研組討論制定子課題研究工作計劃。(負責:各教研組長)

三月份:

各課題組上交子課題組工作計劃,新課題組上交開題報告及計劃。(負責:時娟芳)

2、課題組活動,進行理論學習與研究,落實開設研究課人選,討論擬定課堂教學反饋內容。(負責:課題組長)

四月份:

開展課題組研究課活動。(負責:教研室和課題組)

2、上交一篇教學設計。(負責:陸琳)

3、學生作業情況調查。(負責:陸琳)

五月份:

課題組活動,組織理論學習與研究,佈置下階段主要研究任務。(負責:時娟芳)

2、開設研究課活動。(負責:教研室和課題組)

3、組織課堂教學反饋。(負責:教研室和課題組)

六月份:

課題組活動,組織理論學習。(負責:課題組長)

2、課題組成員上交課題研究論文和總結。(負責:陸琳)

3、課題組進行階段工作總結,獎勵教科研積極分子。(負責:時娟芳)

課題研究計劃 篇4

一、研究的課題:《自主(探究、體驗、合作)學習方式中教學手段運用研究》。

二、研究目的:回顧上學年課題研究上學期,透過上課題研討課、撰寫論文、教學設計、研究心得等多種方式,總結出了一些自主探究學習的方法,但是還不夠全面,這學期我將繼續努力鑽研,進一步探索研究。

三、研究措施:

1、轉變觀念,認真系統地學習有關的理論。認真地學習一些相關的專著和他人的經驗性文章,在學習中提高認識,在學習中轉變陳舊的觀念。

2、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建立自己的課題博客專欄。儘可能多地與同行們交流探討。

3、聯繫實際,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進行踏實細緻地調查分析。

4、實事求是,注重課題研究過程,在校園研究計劃安排下,每學期上好課題研討課、“一人一節課”,與全組成員一齊探討成敗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潛力。

四、本年度具體工作安排計劃:

二月份:

(1)學生交流與合作潛力現狀調查分析。針對學生開展調查研究,精心設計調查問卷,進行科學、合理地分析總結。

(2)學習課題組課題總方案。

(3)學習課題組子課題計劃,明確研究資料。

(4)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三月份:

(1)參加開題儀式。

(2)建立學生個人跟蹤檔案。

(3)在數學課題組內聽課。

(4)用心參加培訓,學習、開通課題研究個人博客。

四月份:

(1)用心參與課題組開展的專題研討課。

(2)用心參與專題研討課的評課及討論。寫好聽課感言。

(3)加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4)撰寫學生交流與合作習慣養成專題文章,注意及時收集、整理、上傳資料。

五月份:

(1)學習課題理論專題講座,做好筆記。

(2)透過課堂教學,嘗試新的教學方法。

(3)認真撰寫教學反思,與同伴交流,及時總結課題研究經驗與教訓。

(4)上一堂課題研討課。

九月份:

(1)學習課題組總課題方案、子課題計劃。

(2)寫好《自主(探究、體驗、合作)學習方式中教學手段運用研究》個人研究計劃。

(4)及時上傳材料,豐富博客資料。

(5)用心參加培訓,學習,轉變觀念,提高自身素質。

十月份:

(1)參加“全國著名教育專家江西省中國小優質課堂教學研討會”。

(2)上好課題研討課。

(3)參加課題組進行的課題研究。

十一月份:

(1)參加課題組進行的課題研討課。

(2)整理參加課題理論學習的筆記,總結各項課題活動狀況,寫出心得體會上傳個人博客。

十二月份:

(1)結合我校“一人兩節課”校本教研,組織課題組成員上課、聽課、評課活動。

(2)及時收集、整理課題組上課教師的教學設計、説課稿、評課資料等,並上傳到校園網站和個人博客。

(3)撰寫個人課題小結,並參加校課題小結交流。

(4)收集、整理課題組教師的教學設計、説課稿、評課資料等,並上傳到校園網站和個人博客。

(5)撰寫課題研究論文,交流課題論文。

課題研究計劃 篇5

職務:教師

任教學科:數學

任教年級:四年級

研究的課題:農村現代過程遠程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

個人子課題:農村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

研究目的:透過對這個課題的研究,總結並構成適合農村國小遠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應用方法,以及優化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學效果。

課題研究的主要資料:探索農村國小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方法,利用網絡資源,創設教學環境,開展有效學習,充分發揮出“雙主互動”、“導學―探究”模式的作用,研究出切合實際的農村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方法。

工作安排:

九月份:1、寫好《農村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子課題研究計劃;

2、寫好課題組個人子課題計劃;

3、將計劃上傳到教師博客,並豐富博客資料;

4、認真討論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課教案和説課稿,並反思總結;

十月份:1、課題組成員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研究水平;

2、繼續充實“教師博客”的資料;

3、認真討論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課教案和説課稿,並反思總結;

4、認真準備課題研討課。

十一月份:1、認真討論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課教案和説課稿,並反思總結;

2、召開課題組會議,交流總結,討論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及研究方向;

3、課題組成員及時撰寫研究材料,上傳到網站,充實教師博客。

十二月份:1、課題組成員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研究水平;

2、繼續充實“教師博客”的資料;

3、認真討論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課教案和説課稿,並反思總結;

元月份:1、寫好課題組子課題小結;

2、寫好個人課題小結,並進行交流;

3、收集並整理研討課教案、説課稿和評議,並及時上傳到博客;

4、寫好課題研究論文,並進行交流。

課題研究計劃 篇6

一、指導思想:

我校申報立項的滁州市級課題《中高年級語文“目標引路,自主學習,單課驗收”教學方式的應用研究》的研究工作已進入第二階段。本學期重點是繼續以“一人一課”校本教研活動為抓手,深入開展課題研究工作。抓好課題組的課題研究實施計劃的制定和落實,抓好課題研究的過程的管理和指導,人人按計劃積極開展實驗研究工作,提倡教師之間的合作、探究,提倡將課題研究與教研活動進行有機地結合,深化“問題即課題,教師即研究者,教學即研究,課堂即實驗室”的意識,每位老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按照學校課題研究計劃進行研究,多一種意識,多一種實踐,多一點思考,多一份。

二、研究目標:

1、繼續把課堂作為課題研究的主陣地,促進語文教學課內與課外的有機結合,使學生系統掌握以“預習上課練習複習檢測”為主線的語文學科自主學習的具體方法,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繼續增強學生學習的目標意識和自主意識,讓學生想學語文,會學語文。

三、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在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怎樣具體細化單課語文教學目標,以利於目標的落實和檢測。

2、在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怎樣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機,怎樣更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包括預習、上課、練習、複習四個環節),以分步落實單課教學目標。

3、在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怎樣實施單課驗收。

四、達成目標採取的措施:

1、通過各種途徑,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素養。

2、積極參加課題實驗組的活動,加強交流與協作。

3、認真上好一節公開研討課,每學期聽實驗課15節以上,並寫好評價分析表。

4、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並適時調整,做好實驗記錄

五、具體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學習《中高年級語文“目標引路,自主學習,單課驗收”教學方式的應用研究》課題研究。

2、個人制定本學期課題研究計劃。

四月份

1、召開課題組會議,專題理論學習。

3、精心設計調查問卷,開展調查研究,並對調查結果進行科學、合理地分析。

3做好課題研究相關理論的收集與學習工作,完善個人課題計劃

五月份

1、上好課題組的一人一課。

2、積極參與課題組上課、課題組成員之間的聽課、評課、研討等活動。

3、收集整理個人教學設計,寫好教學隨筆

六月份

1、參加課題組會議,開展課題研究,及時總結。

2、進行學期總結,撰寫研究論文和課題研究總結。

3、上交課題組各項材料。

課題研究計劃 篇7

1、進一步學習有關有效練習與設計的教育教學理論,與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結合,不斷豐富和拓展研究方式方法。

2、推進作業分層佈置與落實工作。

3、學生作業情況追蹤調查以及現狀分析。

4、課堂練習有效設計策略研究

5、課題組成員每人完成一篇有效練習教學案例和一篇課題研究論文。

研究措施

1、課題實施細化分層研究。課題組每月進行一次課題活動,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研究的小主題,根據課題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制定、調整研究措施。

2、制定學期研究方案。研究教師根據本學期的研究重點,結合自己的教育問題,制定相應的研究計劃。計劃要目標明確,措施詳細,操作性強。課題組每位成員在一單元教學完成後,應作出單元小結,整理整個單元中的教學情況,並針對研究過程中的實際隨時做好調整工作。

3、加強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認真寫好教育教學日記,不斷總結得失,進行反思,及時上傳相關研究資料。

4、參加課題研究的人員,每月需認真撰寫與研究內容相關的案例、教學反思,定期做好總結。

5、與其他學科、其他老師密切協作,定期做好學生現狀的調查與分析,為後斷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6、課題組成員每人開一次公開課。

活動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本學期課題研究工作計劃。(負責:)

2、佈置落實各課題組成員的研究目標和任務。(負責:)

3、教研組討論制定子課題研究工作計劃。(負責:各教研組長)

三月份:

1、各課題組上交子課題組工作計劃,新課題組上交開題報告及計劃。(負責:)

2、課題組活動,進行理論學習與研究,落實開設研究課人選,討論擬定課堂教學反饋內容。(負責:課題組長)

四月份:

1、開展課題組研究課活動。(負責:教研室和課題組)

2、上交一篇教學設計。(負責:)

3、學生作業情況調查。(負責:)

五月份:

1、課題組活動,組織理論學習與研究,佈置下階段主要研究任務。(負責:)

2、開設研究課活動。(負責:教研室和課題組)

3、組織課堂教學反饋。(負責:教研室和課題組)

六月份:

1、課題組活動,組織理論學習。(負責:課題組長)

2、課題組成員上交課題研究論文和總結。(負責:)

3、課題組進行階段工作總結,獎勵教科研積極分子。(負責:)

課題研究計劃 篇8

一、任教學科:三年級語文

二、研究課題:《構建和諧課堂,減輕農村國小生過重課業負擔的策略研究》

三、指導思想:

學期伊始,在學校科研管理的大方針指導下,我將從課題研究的實際出發,結合本學期本人的教學實踐和個人課題的自身特點,進一步進行課題研究。在上學期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採用多種形式,如:自主學習、開設研究課、成果展示等。本年度我將繼續努力鑽研,認真加強理論學習,進一步探索研究,從各個方面增強自己的理論水平,增加教學實踐次數,紮紮實實作好這一年的研究工作。

四、研究目標:

1、通過課題研究,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積極、融洽的師生關係,形成良好的學習動力系統,實現師生綜合素質的和諧發展。

2、通過課題的研究,構建體現和諧課堂教學環境的操作模式,減輕學生負擔。

3、通過課題的研究,積極探索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促進教師教學實踐水平的提高,達到整體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五、研究內容:

1、轉變教師的傳統教學觀念,努力提高師德素質和教師備課、上課、輔導等常規教學能力。

2、提升教師調控課堂教學的能力,運用精彩的課堂教學設計培養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設計靈活多樣的學生活動。

六、研究措施:

1、認真系統地學習有關“和諧課堂、學生減負”的理論知識。認真地學習一些相關的專著和他人的經驗性文章,在學習中提高認識,在學習中轉變陳舊的觀念,並撰寫好學習筆記、心得體會,使之服務於實踐。

2、按照確立的研究對象,對實驗班的學生進行有計劃、有目的、有系統地訪談或問卷,收集關於研究對象的第一手資料,並定期進行數據整理,提出解決措施,撰寫調查報告。

3、 注重課題研究過程,在學校研究計劃安排下,積極參與課題研討課的上課、聽課和評課工作。主動與全組成員一起探討成敗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4、聯繫實際,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搞好課堂教學,營造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

5、精心設計學生作業。把握關鍵知識,協調好作業質量和數量的關係,開展有針對性的學生作業設計研究活動 ,避免機械性重複性的作業。

6、增進教師與學生情感的交流與共鳴。提升教師的人格魅力,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使教師成為學生學習上的引導者、心理上的疏導者,增進師生之間情感上的交流與共鳴,減輕學生負擔。

七、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學習課題組的總計劃。

(2)撰寫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3)對學生、教師現狀調查分析。針對學生、家長開展調查研究,精心設計調查問卷,進行科學、合理地分析總結。

(4)課題組理論學習

十月份:

1、課題組成員上、聽、評研究課。

2、(3)加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十一月份:

1、課題組成員上、聽、評研究課。

2、召開課題研討會,修正完善,總結經驗教訓

十二月份:

1、課題組觀看優秀教學錄象,並對錄像中課例進行點評。

2、課題研究彙報

一月份:

1、課題組研究反思活動。

2、本學期課題研究情況反思與總結。

3、收集、整理相關研究工作。

九月份:

(1)學習課題組課題總方案。

(2)積極參加學習、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十月份:

(1)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2)注意及時收集、整理、上傳資料。

(3)加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十一月份:

(1)通過課堂教學,認真的探索目標教學與實現三維目標的內在聯繫。

(2)積極的參與課題研究課的研究,認真的做好課堂觀察,認真分析觀察的結果,不斷的改進課堂教學的策略,提高課堂效益。

(3)認真撰寫教學反思,與同伴交流,及時總結課題研究經驗與教訓。

(4)注意及時收集、整理、上傳資料。

十二月份

(1)認真撰寫教學反思,與同伴交流,及時總結課題研究經驗與教訓。

(2)注意及時收集、整理、上傳資料。

元月份:

(1)撰寫個人課題總結,撰寫課題研究論文,並及時與課題組成員交流

(2)整理、收集個人研究資料,做好課題研究過程性資料的管理。

課題研究計劃 篇9

一、課題的背景

興趣是學習美術的基本動力之一。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情意與認知特徵相適應,以活潑多樣的課程內容呈現形式和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轉化成持久的情感態度。應將美術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繫在一起,強調知識技能在幫助學生美畫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領悟美術的獨特價值。

作為一名身在一線的美術教師,在給孩子們上課的過程中,時常會遇到這樣的困惑:老師,我不願畫這個,我想畫自己想畫的,這個我畫不好,面對孩子們無奈的表情,聽着孩子們那童真卻又帶有一絲埋怨的嘮叨,我不得不反思我們的教育行為,是不是我們對孩子的束縛太多,以至使他們怨聲載道。比如:這節課學習用彩墨畫鳥,孩子們就必須畫鳥,這節課學習用彩墨畫魚,孩子們就必須畫魚……而在現實中有的孩子偏偏不喜歡畫鳥或畫魚。怎麼辦?經過一段時間思想上的醖釀,於是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辦一個班級畫冊,讓孩子們衝破教材的束縛,畫你想畫的,表現你所想的,用繪畫表達你的心聲,用畫筆捕捉你喜歡的瞬間!我想這一做法一定會得到學生的支持,也一定會調動起學生的繪畫熱情,激發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從而學生的繪畫能力!(這一活動我們可以打破時間和空間,可以在課上也可以在課下,可以在學校也可以在家完成。這樣為學生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二、理論依據

興趣先導原理。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興趣是一切行為的先導。研究表明當一個人在從事饒有情趣的活動時,大腦會自動分泌一種化學物質,它的效率比嗎啡還要高出500倍。英國吉伯特•哈特教授説過:如果你教的班級有30個年輕人,他們正在一起費力地向知識的山峯攀登,這時你若能合理地給他們一些享受,那他們的學習效率會提高好幾倍。因此,有情趣的學習活動學生不但不會有壓力,而且記憶、理解、創造等方面的潛能就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著名美籍華人科學家楊振寧曾説:“一個人要出成果,原因之一就是要順乎自己的興趣,然後再結合社會的需要來發展自己的特長。有了興趣,‘苦’就不苦,而是樂。到了這個境地,工作就容易出成果了。”在這個世界上,凡傑出人才,創新大師都有異乎尋常的強烈興趣。既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從小就要把怎樣發現,發展學生的興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別重要的地位。

教育學和心理學分析,人的興趣的發展,一般要經過有趣、樂趣和志趣三個階段。有趣是興趣發展的低級水平,它往往是由某些外在的新異現象所吸引而產生的直接興趣。其特點是:隨生隨滅,為時短暫。樂趣是興趣發展的中級水平,它是在有趣的基礎上逐步定向而形成起來的。其特點是:基本定向,持續時間較長。志趣則是事實興趣發展的高級水平,它與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奮鬥目標相結合,是在樂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特點是:積極自覺,持續時間長,甚至終身不變。一般來説,有趣是一種必然的、不可避免的現象,是興趣發展過程的第一個階段。由於它維持的時間不長,且在學習活動中的作用有限,因此,我們應當引導學生從有趣逐漸趨於穩定、集中,向樂趣轉化。樂趣雖與快樂的情感體驗相結合,但它還不足以推動人們去為了某種目標而奮鬥終身,故興趣只有上升到了志趣階段,才會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

三、課題研究的對象和範圍

以國小五、六年級全體學生為主要研究對象。據瞭解學生隨着年齡的增長對美術學習的興趣隨之降低,而且越來越以自我為中心,他們不願受任何束縛,他們喜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針對高年級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徵,我想通過創辦班級畫冊的形式來滿足學生的創作慾望,從而激發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繪畫表現能力。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

1、如何激發學生美術學習的興趣?美術教師是點火牽線人。喚起藴藏在他們身上沉睡的力量,使他們從懵懂中清醒。美術教師的第一步應該在“喚起”上做文章。喚起即誘導,“誘導”二字開始階段“誘”最重要。應該承認“美術”二字最大的誘惑力在“美”,因為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把美的畫幅展示給學生,然後再演示美的畫幅的誕生過程,就會喚起學生心靈對美的追求。

2、有一項調查表明:幼兒園期間的孩子們喜歡畫畫的佔99%,到了國小高年級對美術學習有興趣的不足75%,而到了中學對美術有興趣的不足50%,美術愛好的下降是來自文化課的壓力。雖然文化課成績是重要的,但要建立、宣傳、用實踐證明這樣一個觀念:學好美術並不耽誤文化課。學好美術是與提高學習、認知世界的能力,是與文化課相輔相成的。

3、讓學生們對美術的興趣持續增高更重要,這便在於加強學生們在校期間的美術實踐。黑板報,牆報,展覽,作品評選,對校外的公益宣傳等,都能激勵學生們拿起畫筆為社會做事為世界添美。

4、創辦班級畫冊,畫自己想畫的,用繪畫表現自己的心聲,寫繪畫日記。我想這一活動一定會大大的激發起學生的繪畫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

五、課題研究的方法

1、調查研究法: 瞭解目前學生美術問題的現狀。通過分析進行調研。

2、文獻資料法: 查閲與本課題有關的應用理論資料,及時分析整理促進研究的深入。

3、行動研究法: 運用這一方法及時調整教學計劃。採取相應措施逐步推進研究進程。

4、經驗總結法:把研究過程中的事實資料和依據通過理性歸納,將局部的、個性化的經驗上升為具有普遍意義的原理性認識。

六、研究步驟

(一)準備階段:(20xx年3月15日—20xx年4月15日)

1、根據實際,確定研究內容。

2、蒐集資料,制定課題研究方案,並加以論證。

(二)實施階段:(20xx年4月15日---20xx年11月15日)

1、制定具體的、可行的研究計劃,並按計劃開始實施。

2、根據課題研究情況,及時調整研究方案。

3、積累素材,並寫出階段性小結。

4、以點帶面,在取得一定成功的基礎上,在全校其他年級實驗。

(三)總結階段:(20xx年11月15日---20xx年12月15日)

1、全面收集、整理與課題有關的材料。

2、進行系統、全面的總結,撰寫出課題結題報告。

七、研究成果構成

1、每班創辦一本精美的畫冊。

2、寫好教學隨筆,反思自己在課題實踐過程中的得與失。

3、課題結題報告。

課題研究計劃 篇10

一、課題的提出

語文課文藴含着豐富的情感教育內容,情感教育是教師依據一定的教育教學要求,通過相應的教育教學活動,促使教師在尊重學生情感的基礎上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在情感教育中,教師應根據教材特點挖掘情感因素,採用適當方法撥動,震撼學生的情感之弦,獲得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因此,研究本課題其意義與核心概念就在於淨化他們的心靈,陶冶他們的情操,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建立一個生愛學、師樂教的良好教學氛圍,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二、實驗假設與理論依據

(一)實驗假設

由於情感教育具有滲透性,能夠通過語文教學將文中所承載的情感溶進學生的血液,成為學生的情感。我們通過研究國小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可以對學生起到的薰陶作用,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可以調控學生的情感。因此,在國小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有助於學生內化情感,並在情感的滲透和驅使下去發現美,感受美,從而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淨化他們的心靈,陶冶他們的情操,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建立一個生愛學、師樂教的良好教學氛圍,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二)理論依據

1、人文主義教學理論認為,人的行為分為技能、認知和情感三個主要方面,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情感活動是心理整體技能的基礎和動力,教學的各個環節必須考慮學生情感、態度等認為因素,其事情幹問題放在教學過程的首要地位。

2、發展教學理論強調,教學進兒童的一般發展,不僅僅侷限於人世能力的發展,要求使學生理解學習過程,教育他們學習方法,讓學生過豐富的他點生活、情感、機制品質都得到發展。

3、近一年的實驗以及有關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和研究,都已表明,良好的環境和科學的教育明顯有力兒童心理素質的發展,特別是兒童的心理品質,心理能力爭處於形成的過程中,之以科學,系統的心理品質,心理能力培養,就能鞏固有效地促進個性的完善,人格的健全。

4、解讀國家新課標標準義務教育之處:目前,有部分教育工作者並沒有吧教育二字落實實處,片面強制學校教授知識的能力,你了育人,從而出現了許多問題,而與育人也正是新課題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正確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夠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這一綱領性文件,歷史性地將心理素質作為國民素質之一,這就賦予了教育者幫助學生提高情感素質的歷史使命,又在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對學生心理教育提出了具體要求,明確要求教育工作者,通過多種形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培養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

三、研究的目標

1、與語文教學相關的問題。

2、課堂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誘發情感共鳴,傳達情感,增加情感體驗,塑造健康人格。

3、通過課堂教學的研究、教學中情感教育的資料蒐集、整理、分類形成論文。

4、推廣本課題在教學中的應用。

四、研究的內容

與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相關資料的蒐集,與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相關資料的分類,課堂教學情感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和生活中誘發情感共鳴,塑造健康人格。

五、具體做法

1.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習作讀與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引導學生在讀自己與他人的習作中,發現自己與他人習作中的“閃光點”,欣賞習作,培養習作興趣和自信心。引導學生在欣賞中互相學習,感悟表達。

2.每完成一篇習作都要引導學生修改。培養學生樂於修改的良好態度和興趣;培養學生在自我修改與相互修改中提高作文能力。對學生的修改及時作出評價。

3.培養學生對欣賞與修改的興趣,還必須與寫作指導教學緊密結合。寫作教學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表達真情實感;注重學生的觀察、思考、想象,鼓勵學生的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

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積累素材和語言材料。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開闢習作園地,展示學生作品,組織或讓學生自行向報刊雜誌投稿。

4.採用學生自評、互評、家長評、教師評等多種評價方式。

5.建立學生習作檔案,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採取形成性評價與定性評價的方式。

6.培養學生對習作的欣賞與修改的同時,促進學生學習方式在各學科領域轉變。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勤于思考,樂於探究,合作交流以及收集與處理信息等能力。建立民主、平等、互助的新型師生關係,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六、研究的對象、方法、步驟

(一)研究的對象

以中高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在實驗的前一階段,以三年級45名學生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的方法

行動研究法、資料收集法、個案分析、文獻。

(三)研究的步驟

1、準備階段

在理論學習、集體討論的基礎上,確立課題內容,聘請有關專家進行指導設計研究方案,明確研究思路,填報科研課題申報表,成立課題研究工作小組。

2、總結階段

圍繞本課題組織校本教研活動,並對實施情況進行總結,不斷充實實施方案。

課題研究計劃 篇11

一、課題的提出

體育是使人的身體健康成長和增強體質的教育,幼兒園開展的體育活動也都是遵循幼兒身體生長髮育規律,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為目的所進行的系列教育活動。幼兒園開展的體育活動其形式是多樣化的,其中户外體育活動就是幼兒園的常見活動,大多都在户外進行,通過教師有目的、有的制定教學方案,開展符合本班年齡特點的教學活動,從而來發展幼兒的走、跑、跳躍、投擲等動作,“幼兒園第一要注意的是兒童的健康,”由此可見,陳鶴琴先生是多麼重視兒童的健康教育,而户外體育活動正是能提高人體健康的活動,《綱要》指出: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是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參與。幼兒通過體育鍛煉,不僅鍛鍊了身體,並對促進幼兒獨立生活與活動能力的發展,促進智力發展有重要意義。

目前我園教師對體育教學活動把握不準,出現內容與幼兒身心發展目標不匹配、內容選擇隨意而不繫統,教學活動策略單一的現象,致使體育鍛煉效益差,目標達成度低。且現今的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存在着一些問題,如過於強調社會對幼兒體育的要求,而忽視幼兒主題的體育需要;重“寬鬆”、“自由”的情景創設,輕“跳一跳,摘下果子”的發展要求;存在密度強度不達標;體育教學活動沒有系統性,未從各年齡段幼兒的體能發展出發來設計相應的教學活動。由於以上的問題,影響了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基於以上需要,立足我們幼兒園,對“利用本土資源,優化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進行研究,通過選擇科學、系統的教學內容,運用適宜的、有效的教學策略,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形成具有我園一定特色的適合各年齡段幼兒的體育教學模式,整體提高我園體育教學活動水平。

二、研究條件

根據本課題的需要,我們成立了體育中心組,組織大家學習新《綱要》中的主導思想、教育方針,另外,通過對幼兒園體育活動內容、策略等相關資料的蒐集、彙總、分析,正確把握有關幼兒園體育教學的相關理論。

參與本課題研究的有年輕教師,她們朝氣蓬勃,富有創新;有骨幹教師,她們事業心強、經驗豐富,都已達到學前本科學歷,參與過多個區級、市級課題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有多篇論文在國家級、省市級論文評比中獲獎和發表,有兩位老師還參加了區級的課題中心組,相信在老和新的完美結合下,我們一定能研究出適合本園幼兒身心特點的體育活動,形成體現本園特色的體育教學模式。

三、理論依據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

2、《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提出:幼兒園應“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大幼兒學習和生活的空間”,應“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自制玩具和教具。”

3、陳鶴琴先生指出:“大自然、大社會是主要的知識來源,因而教育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應該得到充分的體現”。

4、兒童發展理論:我國心理學家李惠桐在兒童心理學研究中發現:動作和動作技能的掌握對嬰幼兒心理髮展有重要意義,對嬰幼兒智力發展和個性形成也有很大關係。一定數量的動作技能的掌握可以幫助兒童及早擺脱對成人過多的依賴,學會獨立自主地活動,開拓眼界,增長知識。動作技能又是兒童與兒童之間交往的工具,動作技能發展較好的兒童容易受到同伴的歡迎和好評。由此可見,在學前期重視兒童動作和技能的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四、概念界定

1、本土資源:

當地擁有的物力、財力、人力等各種物質要素的總稱。分為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兩大類。

2、優化:

指科學地建構,使之更優秀。教學中的優化是指教師有目的地選擇組織教學過程的最佳方案,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使教學與教育任務的解決達到可能範圍的最大效率。本課題中是指選擇科學、系統的體育教學內容,採取有效、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使體育教學活動更好地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3、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

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是教師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傳授幼兒一些身體練習的基本形式,是增進幼兒體質以及促進幼兒情緒成熟的最基本的途徑。在本課題研究中是指我園的體育集體教學活動。

五、基本原則

1、經常化原則

經常化原則是指幼兒園體育活動應融貫在幼兒的每日活動之中,應避免“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現象。

2、 適量的運動負荷原則

在組織幼兒進行身體鍛鍊時,教師應合理安排及注意調節幼兒身體練習時身體和心理所承受的負荷量,保證幼兒在運動後能取得超量恢復的最佳效果,提高身體運動的機能能力,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

3、 多樣化原則

幼兒園體育活動應靈活運用多種途徑、多種組織形式和方法來進行,並相互補充、相互配合。

4、 全面發展的原則

其中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指幼兒園體育活動應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二是指在幼兒的身體鍛鍊活動中,應儘量使幼兒身體的各個部位、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各種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技能等都能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儘量避免身體鍛鍊的片面性和不平衡性。

六、研究目標

(1)通過研究,探索出符合幼兒身心發展的、系統的、科學的體育鍛煉內容以及有效的、適宜的組織策略。

(2)通過科學、系統的體育教學內容,有效、適宜的體育教學策略,促進幼兒身心(身體、認知、個性、社會適應能力等)全面發展。

(3)豐富體育教育活動的理論知識,更新教育觀念,進而使教師能以研究的態度、發展的眼光,逐步完善本園的體育教學模式,提升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

七、研究內容

1、民間傳統遊戲在幼兒園體育活動中的有效運用的研究

2、如何利用民謠,優化幼兒隊列隊形練習的組織與指導

3、利用本土資源,在體育活動中開展一物多玩的研究

以三個子課題為重點,整個小班年級組共同承擔子課題的研究任務

八、研究思路

由幼兒園成立主課題研究組,加強課題組成員的理論學習,從文獻研究、調查研究入手,整體思考研究內容,制訂課題研究方案,分工落實研究任務,逐步達成研究目標,邊研究邊,邊邊修正,確保研究方向正確,措施有效,最終將研究成果逐步成為園所文化的奠基石。

九、研究方法

本課題採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文獻資料法、行動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個案研究法、經驗總結法。

1.文獻資料法:通過對幼兒園體育活動內容、策略等相關資料的收集、彙總、分析,動態瞭解相關研究現狀,正確把握有關幼兒園體育教學的相關理論,為課題研究提供理論基礎。

2.行動研究法:主要用於子課題的研究,在實踐中探索優化幼兒園體育教學的內容與策略。

3.案例研究法:針對本園體育教學活動進行現場記錄,運用測量、評價等方法及時獲取反饋信息,適時調整研究進程、方法、手段,以便達成研究目標。

4.個案研究法:用於本園體育教學活動中對幼兒體育活動的表現、運動技能發展等的觀察,並比較個體前後發展的變化,從而得出對幼兒個體或羣體的認識,為課題研究提供科學的依據。

5.經驗總結法:通過對實踐活動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歸納與分析,使之系統化、理論化,上升為經驗的一種方法。

十、研究措施

1.通過文獻學習、參觀、專題講座等途徑,幫助教師豐富相關的體育知識,加強對課題研究的認識,提高教師研究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通過問卷調查、訪談、現場測試等基礎性研究,瞭解本園體育教學活動現狀,並加以分析,尋找原因,為課題研究提供依據。

3.充分考慮幼兒發展的特點,建立具有層次性的目標框架(課程目標、領域目標、水平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通過情感態度、知識經驗、意志品質、體能發展和社會交往五個維度來挖掘、篩選、整理優秀的體育教學活動內容,形成適合本園幼兒各年齡特點的,系統科學的體育教學活動內容。

4.遵循幼兒園體育活動原則,根據本園幼兒的情況,活動的不同內容,幼兒不同的活動方式及環境等條件的具體情況,靈活選擇適宜的材料、多樣的組織形式,運用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以達到最佳鍛鍊效果,從而提高幼兒運動機能,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總結出適合本園幼兒身心特點的體育活動的教學策略,形成體現本園特色的體育教學模式。

十一、研究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9~20xx.2)

(1)採用文獻法,查閲資料、分析體育教學活動現狀、組織教師學習有關理論知識、瞭解幼兒園體育教學的意義及課題的研究方向。

(2) 收集資料,分析調查。查閲資料,制定課題研究方案。

(3)確定課題相關成員,劃分子課題,確立子課題研究小組,確定課題明確分工職責。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xx.3——20xx.8)

(1)設計調查問卷與體育活動測試項目表,通過訪談、測量等方法對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現狀加以分析、研究,做好幼兒園體育活動價值、本園體育教學活動現狀研究幼兒身心發展的研究、本園幼兒體能發展的現狀調查等基礎性研究。

(2)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相關理論學習、培訓。

(3)全面實施本課題研究,進行幼兒行為觀察記錄,收集數據,並進行幼兒的身心發展情況的測查、統計資料等系列研究活動,及時積累研究資料,不斷總結、完善,及時調整課題實施的進程。

(4)進行課題研究的中期評估,發現研究問題,提出下一階段的研究重點。

(5)各子課題研究組總結、交流、提升階段研究經驗,整理階段研究成果,並撰寫相關研究論文。

(6)完成體育教學活動設計方案的收集。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xx.9——20xx.2)

(1)分析整理有關課題研究資料,形成課題研究文字、音像成果資料。

(2)提升、總結各階段研究成果,形成課題研究報告的各類文字成果。

(3)完成本課題研究報告以及有關的專題論文等,結題,交流和推廣研究成果。

十二、預期成果

1、階段成果:課題研究中期報告、課題研究典型案例、課題研究遊戲活動設計、自制體育器械展示,

2、 最終成果:課題研究結題報告、課題研究論文集

十三、課題組織

專家指導

朱文學:蘇州市教科院副院長

曹麗萍:蘇州市相城區教科室主任

課題領導組

組長:葛麗華,國小高級教師,相城區教壇新秀,區評課選優二等獎獲得者。

副組長:沈美芳,國小高級教師,相城區教壇新秀,區早期閲讀工作室成員。

課題組成員(排名不分先後)

張建芬:國小高級教師,黃橋中心幼兒園小班年級組組長

陳怡璐:國小一級教師

唐 葉:國小高級教師

朱 磊:3年以內新教師

李慶錠:3年以內新教師

胡燕萍:3年以內新教師

十四、主要參考文獻

1、《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2、顧榮芳、薛菁華《幼兒園健康教育》

3、汪超《幼兒園體育活動設計與指導》

4、王堅紅《學前兒童發展與教育科學研究方法》

5、郎明琪、陳培燕《幼兒園陽光體育》

課題研究計劃 篇12

一、問題的提出:

隨着幼教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們意識到過去只重視幼兒園課堂教學,忽視了家長參與活動,幼兒園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抑制了幼兒的主動性,阻礙了幼兒的全面發展,不適應當前幼兒教育的需要,因此,科學、合理地組織幼兒家長參與幼兒園教育活動,使他們在全面發展及個性品質、社會交往諸方面都得到發展,已成為幼教改革的必然趨勢。

二、研究理論基礎:

1、以系統作為研究的理論指導。

系統論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一切過程都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因此,我們將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各個環節、各種內容手段和方法,人與人、人與事等諸因素看成一個整體來研究。

2、 幼兒的年齡特點與生理衞生要求。

幼兒活潑好動,求知慾強,穩定性差。這就決定了幼兒教育的特殊性——在活動中進行教與學。如果家長積極參與到活動之中,將更有利於幼兒身體健康發展。 今天的幼兒是21世紀的建設者,必須要全面發展,這僅靠單一教育方式是遠遠不夠的,而必須按照“綱要”精神和“寓教育於活動之中”才能達到此目的。

二、研究目標

(一)促進幼兒良好社會性品質(民族自豪感、傳統美德、合作交往、良好個性等)、語言表達等多元能力的發展。

(二)在活動中引導家長領悟我園教育理念,逐步增強家長合作共育的觀念和行為,提高家庭教育的成效。

(三)形成我園教育活動與家長的互動。增強教師設計、組織活動以及有效進行家園互動的能力和技巧。

(四)展現我園師生積極向上、活潑大方的風采,使我園的辦園理念、辦學成效進一步贏得社會和家長的認同。

四、遵循的原則

(一)幼兒園家長參與教育的活動主題必須吻合民族精神和優良傳統;必須與時代的潮流相合拍、活動的內容必須能促進幼兒社會性等多方面發展;活動的過程必須能有機地使主題內容整合到社會、家庭節日環境和活動中去。

(二)家園互動的主體是幼兒、家長、教師三者,而互動的核心是幼兒。主體三方的地位是平等的,關係是和諧的。幼兒不再是活動的局外者、旁觀者,也不僅僅是被教育者,而是以一個完整的、獨立個體的“人”成為活動不可或缺的主角,家園互動的過程是多向的、積極的、整合的。

(三)教師在活動中引領的作用。其作用表現在能有效地激發幼兒活動的內在主體性以及調動家長參與活動的積極主動性之上,表現在根據不同活動藴涵的不同主題設定目標、根據不同年齡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設計組織不同層面(課程、家園互動等)的活動。

(四)活動的成效應是多效的、深遠的:其多效性表現在活動的主體三方均能獲得不同層面的發展,幼兒園與家庭進一步建立起理解、信任、合作的橋樑;其深遠的意義體現在作為社會教育機構的幼兒園,用自身的實際教育行動影響着家庭對傳統幼兒教育的觀念,積極地應和着時代的步伐,從而溶入到“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創建和諧家庭”的社會主旋律中去。

五、研究的內容和方法

研究的內容是:以豐富多彩的活動內容吸引家長參與到幼兒園的日常教育活動中。如:一日開放活動,親子活動,家長助教活動等,以培養幼兒的各種能力。

研究的方法: 以行動研究法為主,輔以調查法、比較法、個案追蹤法。

四、實驗方法步驟:

1、實驗對象:

面向全體幼兒,為每一個幼兒的成長奠定基礎。要求教師自覺、嚴格地執行。

2、實驗時間:

20xx年9月——20xx年元月

3、實驗教師:

組長:陳桂娟

成員:黃小玲 許愛華 夏秋芹 申秀鳳

劉亞平 申明鳳 陳雪情

4、研究中應注意的問題

(1)、家長會是建構家園的橋樑

家長會的作用是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紐帶、是家園合作的橋樑。我園每年九月為新一輪家長會成立時間,各班推薦一名家長為家委會委員,並在公佈欄中向家長公佈,由負責人作具體分工,明確各自的任務。定期召開家委會會議,讓他們參與幼兒園的管理,共同討論審議,大型共育活動也請家委會代表參與制定方案、並一起組織實施。平時,家委會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園教育計劃與要求,反映家長對幼兒園的意見和要求,溝通、協調家園關係,家委會還可以配合園內作好期末家長評議工作,家長對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保健、伙食帳目以及教師的教養水平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價,由家委會成員收集彙總、轉達給幼兒園,以便幼兒園改進工作,提高保教質量。

(2)、尋找載體活動形式的多樣性 趣味性 參與性

a、家長的參與性。

以活動為載體,加強家庭、幼兒園的溝通,增強家庭教育工作合力。在往年的活動中,我們發現家長學校到課率越是大班的孩子,家長到課越低,我們則通過家委會活動得到反饋信息,應從活動形式上去適應家長的需求,於是我們注重家長學校的活動形式,注意多樣性、趣味性、參與性,在近年把活動搞的有聲有色,使他們從不怎麼參加幼兒園家教活動到願意參加甚至是渴望參加的程度。一方面根據計劃實施,另一方面根據實際需要和時態的發展作相應的變動。如:組織與開放半日活動。往年的活動總是請全體家長統一時間來園,今年我們改變人數少一點,家長可以看得細一點,瞭解得深一點,也便於教師隨時交談,探討孩子的教育問題。雖然我們是農村幼兒園,但父母一般都在鎮辦廠或私營企業上班,所以在時間上我們也作了相應的調整,如看半日活動:在上午有時間的家長就請他們參加活動,其他家長就在下午3:30開始活動,做到工作與孩子教育兩不誤。寧願教師辛苦一點,把活動做二次進行,使家長都能實實在在的看到孩子的成長,以便更好的配合。

b、環境孕育家庭教育

在幼兒園設置的環境中,也充分體現出家教的特色。如:家長園地的名稱有家園連心橋、你我他、家教熱線、家園碰碰車、家教信箱、家教博覽等等;在內容方面更體現出多角度:結合班級課題研究目標,向家長髮出活動信息,教學動態、父母茶座、衞生保健、一週重點、每週一星等欄目,與家長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如:當一個主題活動進行到某一點時,需父母幫助孩子一起了解信息,便在這欄目中發出信息,同時教師與家長面對面的交談,挖掘活動信息,蒐集資料,使父母與孩子一起學習,獲得知識、積累經驗。

c、形式的多樣性。

在家庭教育指導方面如專題講座、案例分析、情景分析、辨析活動、座談會、經驗交流;一日活動中的隨機家教指導有:教師與家長、家長與家長之間的對話活動、廣播、電視、諮詢等;有針對性的家庭教育指導活動,如家訪、建立家庭友好小組、對家長分層分類指導等多中形式,使家長都來關心孩子成長,形成家園互動的平台。

d 、活動的趣味性。

結合各種節日活動,我們不斷挖掘活動的趣味性,設計出文藝活動、家園同樂、化粧晚會、小小運動會、園藝會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請家長與孩子一起享受快樂的童年生活。在辭舊迎新活動時,分年級組進行賀新年父子、母女做新年禮物活動(評出特等獎、愛心獎、創意獎、巧手獎、優秀獎並張榜公佈,發給獎狀獎品)、遊藝活動、小巧手比賽等。我們還組織家長與孩子一起遠足活動,從中讓孩子學做小主人,提高自我服務能力,關心父母、幫助同伴等良好品質形成。

課題研究計劃 篇13

一、課題的目的意義

為了提高六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全面提高六年級學生的綜合素質,針對現在六年級學生計算的正確率較低的前提背景提出此課題。 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對於平時的作業完成的正確率、對於綜合素質測試水平的提高、對於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對於學生將來適應社會的能力都有着深遠的現實意義。

二、研究價值

理論價值:通過相關理論的學習和實踐探索,為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促進學生整體成長,並在通過學生整體成長的有效路徑方面總結、形成初步的研究成果;

實踐價值:(1)、通過課題研究,可以探索有利於全體學生成長的計算的實踐操作模式,為各年級的教學發展提供借鑑;(2)、通過課題的研究,可以促進我校各年級數學教師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意識和能力,掌握計算的有效方法,形成良好的速算、口算、簡算習慣,促進學生計算水平的全面提高。

三、研究目標、內容

(一)研究目標:

1、讓六年級學生在實踐探索的基礎上理解“如何提高計算能力”的基本理論,形成計算能力的強烈意識,提高計算的基本能力,掌握計算的基本方法 。

2、探索數學計算能力的有效載體,全面提升學生計算的能力。

3、通過計算能力培養,促進學生對數學愛好,培養一批計算尖子。

4、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提高學生計算的速度和正確率、計算的靈活性,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二) 研究內容:

1、調查六年級學生計算能力的現狀,分析影響計算正確率不高的因素;

2、探索計算的有效載體,研究具體的內容、策略和形式;

3、六年級學生計算能力提高與數學知識全面提高的典型案例。

四、思路、步驟及方法

研究期限從20xx年x月——20xx年x月,為期1年,根據具體情況將實驗研究工作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10——20xx.12)

(1)確定課題研究內容;

(2)查閲文獻資料;

(3)實際調查研究,根據實際情況擬出練習題。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xx.2——20xx.5)

2.課題研究具體實施階段

(1)研究教材,學習經驗,研討計算方法多樣化,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方法。

(2)設計口算題、速算題、簡便計算題、簡單文字題、簡單的應用題等基本的基礎知識題型,利用每天數學課前五分鐘時間進行練習。

(3) 一邊練習一邊分析學生在基礎計算練習中存在的誤區,尋找對策。同時總結並積累多種方法提高計算能力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模式。

(4)練習題採用課件出示、卡片出示等不同形式,練習過程中採用開火車、搶答、競賽等多種形式練習,來提高口算能力和計算能力。

(5)在本階段中進行計算能力檢測,全面掌握學生的計算能力的提升情況,完成階段性的課題研究小結。

(5)在本階段後期完成學生計算能力的綜合測試,總結研究效果。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xx.6--20xx.7)

收集、整理課題研究成果,分析論證後形成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四、預期的研究成果

經過一年的研究,使六年級學生在計算能力方面有一個深刻和系統的認識,養成自覺利用速算、口算、簡算來計算的良好意識 ,改進學習的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

課題研究人:鄧國才

課題研究計劃 篇14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課題為載體,以理論學習為切入點,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反思為着力點,提高自己的專業意識、專業能力與專業水平,為個人的專業發展服務。使語文教學在科學的先進的理論的指導下得以優化,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輕鬆、愉快、高效地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研究目標

文體是文本的客觀存在。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目的、功能和語體特點,有不同的教學價值,因此也有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我把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教材為實驗版本,將教材中的選文按文體進行分類,分成詩歌、小説、散文、童話、寓言、神話和民間傳説、劇本等,結合具體的文本內容和形式着力研究這一類文體的教學(重點關注:教什麼和怎麼教)。通過這樣的研究和實踐,梳理出各類文體的最佳教學策略,以喚起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獲得學習類文本的方法,併為學生的課外閲讀與寫作作好知識和能力的準備。

三、主要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購買專業書籍,有計劃地開展讀書活動。通過學習,要求自己每月至少完成兩篇讀書心得,並積極參與專題討論與交流。通過學習,做到確有收穫,從而不斷豐富和完善自身的專業知識結構。

2、注重教研活動的實效性。通過教研活動,使自己在自我反思的同時,開放自己,形成相互交流經驗、相互切磋心得的意識。在同伴的互動中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提高校本教研實踐能力。

3、充分學習骨幹教師的先進教學理念,悉聽並學習導師的公開課、專題研究課、賽課等課例研討活動,促進自我理論知識的提高。

4、確定重點,開展實效研究。要緊緊圍繞研究重點,推進課題研究的紮實開展。本學期重點研究方向是對各類文體的教學理論的學習與歸類,研究梳理出類文本(這一類文本,如童話的教學、詩歌的教學等)的主要教學內容的抉擇和教學策略選擇的依據,從而形成自己的實驗觀點。

課題研究計劃 篇15

一、本課題研究的背景:

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曾經指出:“簡單地説,教育就是要養成習慣。”英國教育家洛克也曾説過,一切教育都可歸結為養成兒童的良好習慣。同樣,在我國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的説法。由此可見,從一開始就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並且,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中國小,特別是國小素質教育的一項基本要求。

國小是一個人學習的起始階段,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這一階段學習質量的好壞,對孩子的一生有着無法估量的影響,一旦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就內化於其中。因此,開展“國小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課題很有必要,尤其適應當前我市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二、本課題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種高度自覺的、主動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學習方式,往往它成為一個人學習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一個人成長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是學生智力發展的橋樑,也是培養學生創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廣泛存在於學習的所有內容中,體現在學習過程裏。習慣的培養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建立穩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動力定型"。習慣是人在較長時間內形成的規律性的行為方式,一旦形成便難以改變。長期有規律地安排學習的人,便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至少有三個方面的好處:

一、好的學習習慣可以通過生物鐘、條件反射自動提醒人自覺地去做應該做的事。比如每天早晨及時起牀,自覺地為工作、學習做好一切準備。對於一個有良好習慣的人來説,幾乎都是靠生物鐘、靠條件反射來自動控制的。如果不是靠習慣,這許許多多看似平常的事做起來就會顯得手忙腳亂,甚至丟三落四,以至於使人動輒被動,造成心煩意亂。

二、好的學習習慣可以發揮下意識的作用。

下意識的特點是直接受習慣的支配。一個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人,他的下意識會隨時隨地支配他按照平時習慣了的套路做那些與學習相關的事,使之在不知不覺中,事情做得輕輕鬆鬆,有條有理。好的習慣一旦養成,便可終身受益。

三、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調動潛意識為學習服務。

潛意識的特點是直接受人的情感和需要支配,受情境因素的影響。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心裏已經清醒地意識到,嘴上也在説貪玩不利於學習,今後不再貪玩了,可是鬼使神差地又貪玩了。為什麼會這樣?這實際是潛意識在支配他,是他的潛意識中有一種強烈的玩的渴望。一個養成了良好學習習慣的人,他對學習有一種親合心理,他從心底裏把學習當成了第一需要,當成了樂趣,不學習便難受。這就是潛意識在發揮作用。

心理學研究表明,習慣的培養越早越好,孩子越小,越容易養成良好的習慣,最容易保留這種習慣。因此,在國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指導學生學習的一項重要任務。培養國小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通過本課題研究,探索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有效途徑、方式方法、目標效果、操作步驟等,從而讓學生掌握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自主學習知識,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以便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三、本課題的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培養目標和創新之處

本課題的研究目標:

1、補充、完善國小生學習習慣評價標準。形成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的行為標準,使學習習慣行為準則具有引領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2、真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並最終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從細節入手,把學習習慣的工作抓細,抓實,從分年級學習習慣養成訓練內容的細化能夠看出這一點。

4、創設良好的學習習慣氛圍,從校內到校外,從課上到課下,教師都做了安排,時刻激勵着國小生去做好。

5、習慣的養成,關鍵還在於持之以恆的嚴格訓練,在訓練中講清道理,導之以行,這樣,長此以往,必然會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本課題的研究內容:

一、課前習慣

課前預習的習慣:

基本要求:按教師或教材要求做好課前預習,尋找聽課重點、難點,提高課堂聽講的有效性。

培養目標:

1、提前預習課程,每天晚上和上課前,都要對將要學習的課程做簡要的預習,瞭解課程的知識點、重點、難點,為課堂學習做好準備。

2、預習時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過查資料尋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學、家長詢問,仍然沒有解決的問題要標記出來,以便在課堂上有重點地學習。

3、預習時要學會用筆在課本上做不同的標記,如:在重點內容下面標△,在有疑問的地方寫上“?”等,以便在課堂學習時多留心。

4、預習時要精力集中,培養自己一絲不苟的學習習慣。

二、課中習慣

1、專心上課的習慣

基本要求: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種課堂教學活動,踴躍發言,遵守課堂紀律,積極思考。

倡導中高年級的學生認真做好課堂筆記。

培養目標:

(1).課前做好準備,按要求擺放課本及文具。

(2).課堂上認真接受教師指導,專心致志地參與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3).有疑難問題時,及時舉手發言。

(4).要善於合作學習,在進行分組實驗、動手操作、課外遊戲等活動時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2、善於合作的習慣:

基本要求:

合作前要獨立思考,合作中要會交流與傾聽,合作後要表述和反思。善於將個體間的差異當作一種學習資源,以達到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協同發展的目的。

培養目標:

(1).樂於將個人的學習活動與集體活動融為一體,互相配合,協調一致。

(2).與同學溝通交流時,要尊重別人的意見和觀點。學會表達自己看法,共同解決問題。

(3).主動和同學、老師合作,樂於承擔組內分擔的任務。

(4).學會讚許同伴,願與他人一起分享合作的體驗。

3、善於交流的習慣

基本要求:善於傾聽他人的見解,養成認真傾聽、分析、思考的習慣,善於交流,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表述流利,條理清晰。

培養目標:

(1).養成認真傾聽、分析、思考的習慣。積極踴躍發言,敢於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並不斷修正、彌補自己的不足。説話完整,口齒清晰,聲音洪亮,儀態端莊。

(2).與人交流時,虛心聽取對方的見解,善於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談話。

4、勇於質疑的習慣:

基本要求:培養獨立思考、細心觀察的能力,善於質疑,勇於實踐,形成主動探索的習慣。

培養目標:

(1).善於發現,勇於實踐,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對不懂的問題要主動向教師請教。

(2).培養獨立思考、細心觀察的能力,養成主動探索的習慣。

三、課後習慣

1、課後複習的習慣:

基本要求:及時複習功課,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習質量。

培養目標:對所學的內容及時複習、鞏固,提高學習效率。

2、完成作業的習慣:

基本要求:認真獨立完成作業,書寫規範,按時上交,及時更正。

培養目標:

(1).按時完成作業。

(2).不抄襲別人的作業。沒完成作業主動向老師説明理由,並及時補上。

(3).作業完成後及時放入書包中。

(4).作業發下後及時修改。

3、規範書寫的習慣:

基本要求:養成正確的寫字和握筆姿勢,掌握正確的寫字規則和方法,書寫規範、工整。

培養目標:

(1).寫字姿勢正確。做到“三個一”(即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2).坐勢端正。坐得自然,兩腳放平,身板要直,頭部略向前傾。

(3).執筆正確。五指併攏,斜握筆,手腕關節配合,按筆畫發展的方向,上下左右靈活動轉。

(4).全神貫注。兩眼正視紙面,注意數字和文字的書寫。

(5).卷面整潔。書寫正確清楚,排列整齊。

4、多讀勤記的習慣:

基本要求:多讀好書,每天閲讀課外讀物累計不少於30分鐘,讀書姿勢正確。倡導中高年級學生學會做讀書筆記。

培養目標:

(1).每天課外閲讀時間累計不少於30分鐘。

(2).自己訂閲的報刊應及時閲讀。在精彩處圈點,記上自己的閲讀體會,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3).邊讀邊思考,敢於質問,不懂的地方向他人請教或查工具書解決。

5、規律作息的習慣:

基本要求:學會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制定個人的學習計劃,按計劃合理安排學習,提高課內外學習效果。

培養目標:

(1).在家長、教師指導下制定切合實際的學習、生活計劃。

(2).認真執行計劃,學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相應的調整,合理安排學習活動,提高課內外學習效果。

本課題的創新之處:

1、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2、家庭和學校相結合。

3、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與教師的點撥、引導相結合。

4、知識學習與學習習慣的培養相結合。

四、本課題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評估手段

本課題的研究思路

就是通過一系列具體的實踐研究,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興趣,掌握正確高效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學習基礎、不同層次及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的研究,進行國小生良好學習習慣與健康人格的發展探求,使其通過肯學、愛學、樂學、善學、增長知識,提高素質,完善人格,成為和諧發展有能力的人。

本課題的研究方法

國小數學小課題研究方案3篇活動方案本課題的研究方法是行動研究法,遵循的思路是:

前測、訪談、施測、活動實施、反饋、階段總結、再實施、結題總結等過程。

本課題的檢測和評估手段

實驗中期學習習慣量表(教師評定、學生自評):實驗後期學習習慣評價表。

班級氛圍(環境)問卷。

五、本課題的實施步驟:

1、實驗準備階段(20xx年7月-20xx年1月)

對學生基本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做好相關的調查研究工作。組建研究隊伍,成立課題研究小組,確定課題研究的人員分工,制定和論證課題實驗方案,確定最終研究方案。明確各人的分工和職責,制定課題研究計劃。加強理論學習,充實教育理論和教科研知識,更新觀念、轉變思想,樹立正確的育人觀,為開展實驗打下堅實的基礎。

2、實驗研究階段(20xx年1月—20xx年3月)

(1)圍繞課題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紮實開展課題研究。

(2)實驗教師定期做引領課、研討課,分析、總結典型的教學案例。

(3)定期做好階段性小結,研究階段性成果,撰寫研究論文,形成文字性材料。

(4)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課題研究方案,調整課題研究思路,並做好課題的檢測工作。

(5)整理課題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

(6)深入分析研究、撰寫課題研究結題報告,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

(7)課題組成員上公開課展示課題研究成果。

3、實驗總結階段(20xx年3月—7月):後期成果處理,形成結題研究報告,在一定範圍內進行結題活動。籌備結題,聘請上級主管部門和有關專家聽取課題的彙報,接受專家評估。

六、保障措施

國小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複雜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加強指導,並進行及時檢查和督促。經過課內若干時間的練習,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形成了,再逐漸由課內向課外發展,加上家長在家庭範圍內的監督和規範,再靠孩子多次反覆實踐,三方面形成合力,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會鞏固下來。由此可見,孩子自身和家長在良好學習習慣形成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學生方面:

1、制定好計劃

讓學生嘗試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本人的學習習慣,制定一份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計劃。例如:分析自己目前學習習慣的現狀,看看哪些習慣現階段已經養成,哪些尚未達成,哪些安排在下階段繼續努力,從而做到心中有數。

2、做到堅持不懈

習慣是一種動力定型,是條件反射長期積累和強化的結果。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必須經過長期的、反覆的訓練才能形成。因此孩子們心裏必須有這樣一個概念,學習習慣的養成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當學習習慣一旦有了雛形的時候必須要有堅強的意志,做到持之以恆。

家長方面:

良好習慣的培養需要嚴格要求。大多數習慣是行為達到自動化後才出現了。在行為向自動化發展和轉變的過程中,嚴格的行為要求和按要求行為是必要的。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對有利於孩子發展的主要方面,都應該有一些基本且嚴格的行為要求。如起居作息有規律,均衡飲食、合理鍛鍊、認真作業、物品整齊、清潔衞生、衣着整潔、禮貌待人等。

除了嚴格,家長還得適時激發孩子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時時鼓勵孩子與壞習慣作鬥爭。將近期目標與遠期目標相結合。?

七、預期研究成果

我們將把此項課題逐步完善,健全國小生3到6年級良好的學習習慣評價標準,逐步形成規模化,並不斷創新,使之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學生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寫出詳盡的結題報告,完成教育論文若干篇。

八、課題參加人員

課題組組長:

楊東通化市教育學院

課題組副組長:

興華教育集團教研室、各縣(市、區)教師進修學校的國小數學教研員;通化市朝小、通鋼一小、二小、三小、各縣(市、區)實驗國小的校長、副校長。

課題參加人員:

通化市朝小、通鋼一小、二小、三小、各縣(市、區)實驗國小的數學教師。

課題研究計劃 篇16

一、任教學科:語文。

二、研究課題:《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 提高國小生閲讀能力》

三、研究目標:

課題的提出:

著名學者朱永新先生説:“閲讀,讓貧乏和平庸遠離我們!閲讀讓博學和睿智拯救我們!閲讀,讓歷史和時間記住我們!閲讀,讓吾國之精魂永世傳承!”的確,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長才。閲讀,是與我們相伴一生的精神家園;書籍,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教育家們發現,兒童的閲讀能力與未來的學習成就有密切的關聯。學生閲讀經驗越豐富、閲讀能力越高,越有利於各方面的學習,而且越早越有利。因此,在一些國家和地區,已經將兒童閲讀作為一項重要的教育政策來實施,“閲讀浪潮”大有席捲全球之意。美國教育部陸續提出“挑戰美國閲讀”、“卓越閲讀方案”。日本也大力提倡兒童閲讀風氣。在中國台灣,也把20xx年確立為“兒童閲讀年”。

目前在課程改革浪潮的推動下,我國對兒童的閲讀日趨重視。對於閲讀教學我們感到學生閲讀能力差,閲讀方法掌握不好是普遍的,反思問題形成的原因是我們在教學中缺少對學生閲讀方法的指導。”我們希望通過該課題的研究,營造濃厚的讀書氛圍,激發學生閲讀的興趣,培

養學生閲讀的能力,讓閲讀的觸角與信念散播開來,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成為學生生活的方式,使學生能從閲讀中體會充實盈滿的閲讀樂趣。

四、研究措施: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思路:

(一).《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閲讀教學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閲讀興趣,擴大閲讀面,增加閲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閲讀材料。”因此教師要拓寬閲讀的範圍,不光是學習哪篇課文就閲讀與之相關的一些書籍,還要給學生推薦一些適合閲讀的書籍。教學活動中,有意識的要求學生看一些課外讀物,組織安排一些文學業餘活動,讓各年級的國小生,通過具體的實踐活動逐漸提高他們的閲讀總量。低年級的學生,老師可以講一些童話故事、神話故事、寓言故事„„這類書本有《西遊記》、《封神榜》、《安徒生童話集》、《伊索寓言》等,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積累一些原始素材。到了三年級,讓學生逐步接觸一些現代文學作品,如魯迅、郭沫若、巴金等文學大師的短篇文章,並在班級中開展一些相應的文學活動,可以形式多樣,內容自行設計,包括敍述故事情節,説感受,討論問題等,加強學生對內容的記憶。高年級的學生,要求適當高一點,讓其慢慢接觸一些中國現代和古代的文學名著以及外國文學經典名著,為以後學生持續閲讀打好基礎。我們讓學生閲讀的目的,在於讓其汲取更多的文學養分,而不是去增加學生學習以外的負擔,為此,我們必須得保證學生課外閲讀的質與量。

1.要求學生有目的、有選擇的讀書。

2.讓學生從開始讀書便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

每個學生都用一本專用的筆記本,在平時閲讀中將自己認為精彩的句子,優美的修辭,好的用詞„„可以摘錄下來,在空閒時可以拿出來琢磨琢磨,以加深記憶,循序漸進,閲讀中積累一些原始的東西。引導學生寫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之類的,加強對內容的理解,也可以幫助學生恢復記憶。學生通過大量的閲讀,不但能提高閲讀能力,而且能豐富積累自己的語言,提高寫作能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陶冶情操。“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讓書香溢滿校園”。

(二).本課題理論意義、應用價值。

國小語文《課程標準》 重視語文本身教學目的和一般發展目的的統一,要求把“促進學生髮展”作為語文教學的靈魂,貫穿在語文教學始終。教師在閲讀課教學中必須把學生語文能力發展與一般發展有機結合起來,二者的結合點是主體性和實踐性的統一。“閲讀”教學的主要形式是強調學生的閲讀實踐,主要特徵是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豐富語言的積累,實現發展語言的目的.

書籍是兒童認識世界的一個窗口。在新世紀裏,課外閲讀是兒童發展的一種重要的精神資源。我們的教育要趕超時代,就得超越課堂,去開闢課外閲讀的廣闊天地。激發學生讀書興趣,並非一蹴而就,也不是立竿見影的。學生貪玩好動,對讀書不可能頃刻間出現“如飢似渴”的

狀態,教師必須諄諄善誘,儘可能的給學生創造讀書的機會,給學生提供讀書的方便,讓他們沐浴在書香裏,浸潤在文化中,逐漸讓讀書成為習慣和生命的需要。猶太人有句俗語:書本是甜的。對孩子們而言,能夠從小就體味到讀書是一樁快樂的事情,從而終生享受書籍所帶來的無窮樂趣也許就是社會、學校與家長所共同給予他們的最好的童年禮物。作為國小語文教師,應積極激發學生課外閲讀的興趣,主動幫助他們選擇課外閲讀的內容,經常性地圍繞課外閲讀組織形式多樣的閲讀交流,讓課外閲讀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成為學生健康成長道路上的航燈。

(三)實驗假設:

在閲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去認識什麼是重點詞語,抓住重點詞語理解句子含義體會思想感情,培養閲讀能力。 使學生好讀書,讀好書,養成多讀、精思、勤記、善用的閲讀習慣,培養良好的理解能力、記憶能力、快速閲讀能力、想象能力等,從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語文素養。

五、本年度具體工作安排計劃:

(一).五具體工作安排:

1、制定計劃階段:

查找所要研究問題的資料,進行學習,把握問題的實質,提出解決的方案,並進行論證,爭取專家指導。

2、具體實施階段:

學習課題實施方案,明確專業成長需要每一位教師盡的職責和義務以及享受的權利,以學期為階段開展行動研究,制定學期研究計劃,進行階段檢測、小結,並不斷調整方案。

3、結題階段:

對所積累的資料進行整理、評價,寫出結題報告。展示研究成果,邀請專家鑑定。

4、預期成果的表達形式:結題報告、論文等。

(二).月安排:

三月份: 制定課題研究計劃,課題組成員討論計劃、修訂計劃,制定第一階段研究計劃。

四-----七月份:教師進行理論學習,同時依據名師課堂進行研討。

1、專題研討——如何優化課堂結構。

2、專題研討——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

五-----十二月份:國小語文課堂教學預設的動態生成。

一月份:整理研究資料, 撰寫研究案例,撰寫階段研究總結。

課題研究計劃 篇17

課題名稱: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

調研地區:包頭市市政府辦公廳、政策研究室、農牧局、九原區、土右旗及其部

分鄉村(基地)

調研時間:10月19—30日

調研方式:召開座談會與實地走訪調研相結合的方式

調研目的: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資源,土地制度是農村經濟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隨着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大幅增加,各地由此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土地使用分散、閒置、流動性差,甚至出現了拋荒現象,這一問題已成為新時期影響農村社會生產力發展和制約農業生產適度規模化經營的主要障礙。正確認識我市當前農村土地流轉的形勢和發展趨勢,強化政府服務職能,規範農村土地流轉,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是當前值得探討的重要課題。 調研內容:

一、我市土地流轉的現狀的摸底調查

計劃從今年年初開始調查我市農村按照全市統一部署,開展針對“規範、有序”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情況,調查以完善、土地流轉合同,建立規範的土地流轉制度,完善合同檔案管理為目的,着力抓好宣傳發動,調查摸底和排查問題、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整改和建章立制幾個階段工作情況的調研。

二、土地流轉工作方面的成效論證

1、是否規範了土地流轉合同,讓幹部羣眾滿意。

2、是否促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通過土地流轉,農村中會手藝、頭腦活,善經營的農民更多地離家外出打工,或到城鎮經商置業,就近服務於二、三產業,又活躍和繁榮了城鄉經濟,加快了小城鎮建設步伐。

3、是否起到推動了產業結構調整和適度規模經營。

4、是否有利於加快了現代農業的進程。主要是按照現代農業的要求調查我市農村、城郊的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5、是否建立了土地流轉機制。

三、存在的問題:

l、法律意識方面存在的狀況。

例如最典型地表現在:一些農民對土地承包經營法律、法規認識度低,知道有《土地承包法》的多,但通讀過全文了解精神的不多,有的土地流轉未經村委會同意或備案,有的認為籤不籤合同不重要,以口頭協議代替合同,有的流轉後再籤合同,埋藏下矛盾糾紛隱患;土地承包工作中,仍有一些村組幹部對黨的土地承包政策和法規領會不夠,為解決人地矛盾,搞“幾年一調”,土地打亂重分,給土地流轉造成了困難和障礙。

2、鄉(鎮)和村組幹部對流轉工作認識是否統一,行為上是否步調一致。

3、土地流轉是否存在中介服務組織匱乏,流轉機制不完善的情況。

四、通過調研認真研究對今後完善土地流轉加強基礎設施等工作的建議的實證

1、要充分認識規範土地流轉,可以有效地解決農村人口變化引發的土地調整的需求。

2、學習先進經驗同時要因地制宜做好工作。

3、建立土地流轉機制,運用市場手段引導土地健康有序流轉。

4、制定配套措施,完善法律政策,為土地合理流轉提供堅強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5、加強農村、近郊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完善與建設,結合我市的具體市情,在生產關係大幅度調整的同時,不僅不能減損農村生產力,而且,要利用土地流轉帶來的新活力,形成農近郊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自我更新、大力發展的新機制,以其獲得更大更高的農業生產效率。

通過調查研究,分析整理調研資料,於11月底完成課題論文。

課題研究計劃 篇18

一、指導思想

課題研究工作是本學期我校科研工作的重點,是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的主陣地。本學期我校以“”課題研究為重點,以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為目的,結合我校的課題研究進展情況,制定本學期的課題研究計劃。

二、具體內容

1、加強課題檔案的管理

隨着課題研究工作的不斷深入,課題檔案的整理和管理工作越顯得重要。本學期在進行課題研究的同時將進一步加強課題檔案的管理工作,準備結題。

2、集中與分散相結合,進一步加強題小組成員的培訓

(1)每位課題小組成員每月自學有關多元評價及進行課題研究的理論知識,並書寫讀書筆記。

(2)學校組織教師集中進行科研培訓,交流講座,促進教師課題研究能力的提高。

3、開展課題研究課活動。

結合學校第三屆“青藍杯”課堂教學大賽活動,積極開展科研課題研究課的活動,圍繞研究課開展相互交流、促進教師相互提高。

4、落實好課題實施計劃

(1)按照課題實施方案制定本學期的課題研究計劃,各課題小組結合學科特點從多元角度拿出方案並認真實施。

(2)教師把課題研究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繼續圍繞個課題進行教育教學實踐,小組成員間相互聽課,研討交流。

(3)由課題組統一領導,落實好本學期的實驗研究工作。學校科研室跟蹤指導,帶領各小組不斷修正補充完善。

5、開展課題階段性成果的撰寫

課題研究日程安排

九月:召開課題小組成員會議,明確本學期的研究任務。

學校制訂課題研究計劃。

實驗教師上交本學期的研究計劃。

十月:按照本學期課題研究計劃,圍繞課題開展一年一度的第三屆“青藍杯”課堂教學大賽活動。

十一月:召開科研課題研討會,修正完善,總結經驗教訓。

十二月:集中科研培訓

實驗教師上交階段性實驗總結。

科研反思集錦

科研成果彙總,編輯成冊。

課題研究計劃 篇19

課題名稱 《優化綠色課堂結構 提高作業設計實效》

立項級別

區 級

學 科

語、數、英

研究要點

1、進一步學習有關有效練習與設計的教育教學理論,與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結合,不斷豐富和拓展研究方式方法。

2、推進作業分層佈置與落實工作。

3、學生作業情況追蹤調查以及現狀分析。

4、課堂練習有效設計策略研究

5、課題組成員每人完成一篇有效練習教學案例和一篇課題研究論文。

研究措施

1、課題實施細化分層研究。課題組每月進行一次課題活動,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研究的小主題,根據課題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制定、調整研究措施。

2、制定學期研究方案。研究教師根據本學期的研究重點,結合自己的教育問題,制定相應的研究計劃。計劃要目標明確,措施詳細,操作性強。課題組每位成員在一單元教學完成後,應作出單元小結,整理整個單元中的教學情況,並針對研究過程中的實際隨時做好調整工作。

3、加強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認真寫好教育教學日記,不斷總結得失,進行反思,及時上傳相關研究資料。

4、參加課題研究的人員,每月需認真撰寫與研究內容相關的案例、教學反思,定期做好總結。

5、與其他學科、其他老師密切協作,定期做好學生現狀的調查與分析,為後斷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6、課題組成員每人開一次公開課。

活動安排:

二月份:

制定本學期課題研究工作計劃。(負責:時娟芳)

2、佈置落實各課題組成員的研究目標和任務。(負責:時娟芳)

3、教研組討論制定子課題研究工作計劃。(負責:各教研組長)

三月份:

各課題組上交子課題組工作計劃,新課題組上交開題報告及計劃。(負責:時娟芳)

2、課題組活動,進行理論學習與研究,落實開設研究課人選,討論擬定課堂教學反饋內容。(負責:課題組長)

四月份:

開展課題組研究課活動。(負責:教研室和課題組)

2、上交一篇教學設計。(負責:陸琳)

3、學生作業情況調查。(負責:陸琳)

五月份:

課題組活動,組織理論學習與研究,佈置下階段主要研究任務。(負責:時娟芳)

2、開設研究課活動。(負責:教研室和課題組)

3、組織課堂教學反饋。(負責:教研室和課題組)

六月份:

課題組活動,組織理論學習。(負責:課題組長)

2、課題組成員上交課題研究論文和總結。(負責:陸琳)

3、課題組進行階段工作總結,獎勵教科研積極分子。(負責:時娟芳)

課題研究計劃 篇20

一、指導思想

從學生實際出發設計能促進學生閲讀水平,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的課題研究。本課題將在主課題的引領下着重開展課外閲讀的研究。在研究中行動,在行動中研究,提高研究的實效性,要為提高學生閲讀的能力多踐行,深思。

二、具體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提升理論素養

本課題組組長帶領成員認真學習課題方案,明確課題研究方向,深入瞭解課題研究方法,結合實際,紮實有效地開展研究。

2、制訂研究方案,紮實研究工作

緊扣課題組研究的規劃思路,制訂切實可行的本學期研究計劃,明晰研究思路與方向,密切聯繫實際教學工作,紮實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3、確定研究重點,提高研究實效

本學年重點研究項目及方向為“書香校園”,本課題組成員計劃以第一學段中的典型課例為突破,進行研究總結。

4、不斷總結經驗,實現資源共享

各課題組成員在學習和研究的基礎上,要勤于思考、善於動筆,不斷提煉研究經驗,各課題組成員要主動積極維護課題資料正常運轉,要把各自研究的動態和成果及時在街道學習會議上呈現,以實現資源共享,以讓本課題起到一定的輻射作用。

三、日程安排:

1、制訂本學期課題組研究計劃。

2、課題組理論學習(學習新課程標準中關於閲讀的有關章節)

3、制定課題組成員本學期研究課安排表。

4、課題組成員上、聽、評研究課。

5、課題組理論學習。(分享閲讀,主題:學習新課程標準中關於閲讀的有關章節)

6、課題組成員上、聽、評研究課。

7、課題組理論學習。

8、撰寫與課題相關的論文和案例。

9、本學期課題研究情況反思與總結。

10、收集、整理相關研究工作材料。

課題研究計劃 篇21

一、指導思想:

閲讀教學是母語教學的核心環節,只有經過廣泛的積累和大量的閲讀,才能真正學好語文。我們提出了“閲讀引領成長”的理念,並開展“培養兒童閲讀興趣的策略”的課題研究,旨在通過運用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讓他們的生活充滿閲讀,在閲讀中快樂成長。

二、研究內容:

運用哪些行之有效的策略激發能學生的閲讀興趣,如何培養學生的閲讀興趣的研究,這既是本課題的研究重點也是難點。

三、研究目標:

通過對培養兒童閲讀興趣的策略研究激發兒童的閲讀興趣,使學生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

1.繼續調查當前我班學生課外閲讀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2.結合兒童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生活實際,採用行之有效的策略培養兒童閲讀興趣的方法研究

3.充分挖掘閲讀教育資源,營造課外閲讀氛圍,改善學生的閲讀環境,加強閲讀指導,讓兒童在薰陶中愛上閲讀,喜愛好書。

四、研究方法:

1.繼續調查研究當前二年級學生課外閲讀的現狀以及學生的閲讀興趣情況。及時觀察學生在策略研究中的反應,分析學生心理,以便調整教學策略。

2.利用語文教學平台,採用多種策略調動學生的閲讀興趣,教師及時記錄研究中一些好的做法。

3.通過閲讀有關教學刊物和觀看、聆聽名家專題講座,汲取名師的優秀經驗,分析、反思自身的研究行為,提煉有效的策略方法。

4.對研究過程發生的故事進行整理記錄;豐富課題研究,把握研究問題。做好學生閲讀檢查工作,便於研究分析提供資料。

五、研究措施:

1.充分利用早讀、課前幾分鐘等較為靈活機動的教學時間給學生講一些名人名著故事或朗讀一些淺顯易懂的名著名篇。引發學生去閲讀名著名篇,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

2.與課堂教學緊密結合。我們的語文教材內容題材豐富、包羅萬象,引導學生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拓展學生知識面,激發學生閲讀興趣。

3.教師根據本班學生的認知規律及心理年齡發展的特點,每個月列出一定的推薦好書書目,並積極爭取家長的配合,給孩子一定的課外閲讀時間,家長通過相關閲讀評價量表及時向教師反饋學生的讀書情況。

4.以班級讀書會為主要平台,開展好書推薦會,講故事,朗讀名著名篇比賽,知識競賽等多種豐富多彩的活動鞏固課外閲讀活動,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薰陶中逐漸培養起對閲讀的濃厚興趣。

5.制定相關閲讀評價表,進行閲讀評價,評選“閲讀小明星”。

6.每天上課題研究Q羣看一次,根據課題組發出的主貼要求以回覆的形式按時完成每項任務。每個月課題組長檢查一次,將檢查情況公佈並記錄。

課題研究計劃 篇22

一、課題名稱:

《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利用研究》

二、指導思想:

為了讓課題研究和課堂教學實際有機結合,讓課題研究真正踐行於教學實際中,使課題研究落到實處,特制訂此工作計劃。

三、研究內容:

1、分析學生產生錯誤的原因,確定錯誤的類型。

2、研究錯誤資源對教學的影響。

四、研究方法:

1、觀察法:觀察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的知識類型和某個知識點的出錯概率。

2、反思法:記錄課堂上的觀察發現,反思錯誤資源的利用情況。

3、個案法:通過對班級學生的個案研究,掌握學生學習錯誤的差異性,進行因材施教。

五、主要措施:

1、認真學習各種理論,提高研究水平。

2、收集各種資料,制訂具體研究計劃。

3、認真觀察,及時反思。教學中觀察、歸納學生容易出錯的題型,分析學生對待錯誤的態度,反思學生出錯的原因,探索運用錯誤資源來指導學生學習。

六、預期成果:

1、公開課一節

2、上傳文章2-3篇,力爭發表。

課題研究計劃 篇23

一、目的意義

1、開展數學小課題研究是學生素質發展的需要。“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是課程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通過數學小課題研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部分學有餘力的學生能在整體素質上有明顯的提高。

2、通過數學小課題研究,在中高年級逐步形成一批優秀學生羣體,這些學生應該能在數學學習、能力發展中為全體學生樹立榜樣,從而為數學學科建設提供重要支持。

3、開展數學數學小課題研究是數學教學改革的需要。開展數學數學小課題研究是教師拓寬教學視野、豐富教學內容、改革教學形式的重要方面,是數學學習由課內向課外延伸的重要途徑。

二、總體要求

中年級以撰寫數學小發現、小體會為主,把握好“具體形象思維逐步向抽象思維”的過渡期,訓練應體現思維的發散性和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高年級撰寫數學小試驗、小調查為主,引導學以致用,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感受數學思想方法的作用和魅力。

三、主要工作

1、在數學學習引導講發現、重創造。在數學課堂教學和數學興趣小組或者中,引導學生能夠積極敢於思考,善於發現,特別是鼓勵學生敢於獨立思考,發表不同意見。

2、在數學教學中,要體現方法重於知識、過程重於結論、思維重於記憶、長遠重於眼前的評價思想,特別要重視數學思想方法概括與提煉,逐步形成數學能力。

3、引導部分興趣小組的學生進行一些調查活動,如節儉、環境、交通、運動、經濟、實踐等方面開展系列研究,然後用數學的方法去分析,寫出小調查、小報告。

4、引導學生讀好《國小生數學報》、《時代學習報》、《數學大世界》等數學報刊雜誌,指導學生寫好數學小發現或小試驗或小調查,積極向學生報刊。

5、在適當時候,出一些數學小課題研究專輯,在《國小生數學報》上出一些專刊,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感受成功。

課題研究計劃 篇24

任教學科:數學

任教年級:四年級

研究的課題:農村現代過程遠程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

個人子課題:農村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

研究目的:經過對這個課題的研究,總結並構成適合農村國小遠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應用方法,以及優化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學效果。

課題研究的主要資料:探索農村國小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方法,利用網絡資源,創設教學環境,開展有效學習,充分發揮出“雙主互動”、“導學—探究”模式的作用,研究出切合實際的農村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方法。

工作安排:

九月份:1、寫好《農村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子課題研究計劃;

2、寫好課題組個人子課題計劃;

3、將計劃上傳到教師博客,並豐富博客資料;

4、認真討論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課教案和説課稿,並反思總結;

十月份:1、課題組成員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研究水平;

2、繼續充實“教師博客”的資料;

3、認真討論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課教案和説課稿,並反思總結;

4、認真準備課題研討課。

十一月份:1、認真討論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課教案和説課稿,並反思總結;

2、召開課題組會議,交流總結,討論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及研究方向;

3、課題組成員及時撰寫研究材料,上傳到網站,充實教師博客。

十二月份:1、課題組成員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研究水平;

2、繼續充實“教師博客”的資料;

3、認真討論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課教案和説課稿,並反思總結;

元月份:1、寫好課題組子課題小結;

2、寫好個人課題小結,並進行交流;

3、收集並整理研討課教案、説課稿和評議,並及時上傳到博客;

4、寫好課題研究論文,並進行交流。

課題研究計劃 篇25

一、 課題的提出與學校的其他學科相比,學生對美術學科表現出濃厚的興趣

尤其在國中,美術課生動的內容,豐富的色彩,吸引了學生。但在美術教學中,作為教師常常感到,要激發學生的興趣不太難,要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長久下去卻很難。因為國中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持久。國中美術新課程標準強調:國中美術教學強調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美術學習中達到“體驗美術學習的樂趣,獲得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由此看來,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對美術產生較濃厚的興趣是教學的根本任務。因此,我們美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須在學生學習興趣方面上多下點功夫。

二、 理論依據

從學生的心理過程分析,學習既是一個認知過程,又是一個情感過程,情感與認知相互支持,和諧統一,是學生能夠自主學習的基本因素。美國教育家布魯納説:“學習的最好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在非智力因素中,興趣是最活躍的因素。如果學生產生了學習興趣,就算最枯燥的、最無味、最艱難的藝術知識技能也可以在愉悦的氛圍中被學生所理解、所掌握的。美術特級教師陳壽鵬認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藝術教育能否成功的關鍵。可見,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從教育心理學角度看,所謂的“興趣”是指在學習中帶有情緒色彩的積極的內在心理傾向與情緒力量。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在《論語雍也》中説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裏所説的“好”與“樂”就是一種愉悦的心理,一種積極的認識和創造傾向,就是一種興趣。周恩來在談到關於文化教育時,就曾經強調過“寓教於樂”,要求將深刻的教化藴含在無窮的樂趣中,以期獲得最佳的教育教學效果。因為興趣為孩子們提供了學習的動力,而對知識的獲得又轉而引發了孩子們探尋更多未知事物的興趣。自主學習的理論認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的學習活動不是一個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只有在主動參與的學習活動中,學生才能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調動自身的創造潛能。所以,“樂學”應成為教師教學效果的根本追求。

三、 課題界定

學習興趣是指一個人力求認識世界,渴望獲得文化科學知識的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的重要的心理成分,它不僅表現為探索知識過程中的強烈的求知慾望,而且伴隨着愉快的情緒體驗,對具有學習興趣的人而言,學習不是一種負擔,而是內心願望的滿足。達爾文在他的自傳中説道:“就我在學校時期的性格來説,其中對我後來發生影響的,就是我有強烈而多樣的興趣,沉溺於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深入瞭解任何複雜的現象和事物。”學校教育的實踐證明: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其學習成績之間呈顯著的正相關關係。國中的美術繪畫興趣課型教學模式的應用,為學生創設了愉快、輕鬆、自由的學習環境。用美術的特有方法和手段,通過有趣的繪畫活動激發他們的興趣,使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培養。

四、 研究目標

研究美術課堂教學中和課堂活動中,如何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讓學生學得有樂趣併成為美術學習的主人。

在美術的學習中,充分尊重學生,提高學生對美術活動參與的積極性使學生的藝術個性和創造潛能得到健康的發展。遵循學生的生理、心理髮展規律,運用初步的繪畫造型語言,表達他們的思想感情,最終獲得美的陶冶。

五、 課題研究內容

在國中美術教育中,如何激發與保持學生的美術興趣。探索以人為本,以美為核心,以興趣為動力的美術課堂教學模式。從學生角度出發,在美術教學中採用新鮮活潑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樂學”。

六、 研究對象與方法

以國中(汶南二中學生)為研究對象,採用問卷調查法、行動研究法、觀察法、經驗總結法進行研究。

七、 研究時間和步驟

準備階段:年至年確立研究課題,成立課題小組。制訂課題方案,做好組織發動工作。理論學習(重點學習美術《新課標》),撰寫《課題》開題論證報告。邀請有關專家學者對課題進行論證,進一步修正、補充、完善。調查研究,探索提高國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策略、模式。在教育教學中要做有心人,善於捕捉課題實施過程中的各類有價值的信息,及時記錄、存檔。邀請專家進行檢查、指導,根據課題進展情況相應調整課題研究方案。通過課堂教學研討、舉辦學生繪畫、習作展、課題論文等形式彙報成果。

總結階段:月至年對實施操作過程中積累的資料進行彙總、分類,做好資料的補充、完善工作。撰寫課題結題報告,申請結題。寫出課題論文,彙編論文集、學生作品集。

八、 成果形式課題研究論文、學生作品集、典型教學設計、教學心得、調查報告、結題報告等。

課題研究計劃 篇26

《農村國小現代遠程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模式三課題的研究

姓名:___

職務:教師

任教學科:語文

任教年級:二年級

研究的課題:農村現代過程遠程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

個人子課題:農村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

研究時間:20__年2月~20__年7月

研究目的與資料:1、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探索出一些適合農村國小教育教學實際的農村現代遠程教育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2、運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和設備進行教與學,從根本上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使學生輕負擔高質量完成國小階段的學習任務,既學會學習,又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信息素養。

3、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適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需要。

課題研究的實施計劃(分段步驟):

二月份:1、學習課題組子課題計劃。;

2、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並上傳到博客;

3、豐富博客資料,利用博客向課題組成員學習;

三月份:1、完成課題組內的工作,並及時上傳。

2、加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3、參與課題組上課、課題組成員之間的聽課、評課活動,並反思總結;

4、及時豐富博客資料;

5、認真準備課題研討課。

四月份:1、參加課題組學習交流活動;

2、參與課題組上課、課題組成員之間的聽課、評課活動,並反思總結;

3、參加課題理論學習心得,並及時上傳到博客。

4、認真上好課題研討課。認真撰寫教學反思,與同伴交流,及時總結課

題研究經驗與教訓。

五月份:1、繼續參加課題組學習交流活動;

2、認真討論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課教案和説課稿,並反思總結;

3、收集並整理研討課教案、説課稿和評議,並及時上傳到博客。

六月份:1、撰寫課題小結,交流小結,寫好課題組個人課題小結;

2、撰寫課題研究論文,交流課題論文。

課題研究計劃 篇27

一.課題名稱:

《課堂教學中錯誤資源的利用研究》

二.指導思想:

為了讓課題研究和課堂教學實際有機結合,讓課題研究真正踐行於教學實際中,使課題研究落到實處,特制訂此工作計劃。

三.研究內容:

1、分析學生產生錯誤的原因,確定錯誤的類型。

2、研究錯誤資源對教學的影響。

四.研究方法:

1、觀察法:觀察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的知識類型和某個知識點的出錯概率。

2、反思法:記錄課堂上的觀察發現,反思錯誤資源的利用情況。

3、個案法:通過對班級學生的個案研究,掌握學生學習錯誤的差異性,進行因材施教。

五.主要措施:

1、認真學習各種理論,提高研究水平。

2、收集各種資料,制訂具體研究計劃。

3、認真觀察,及時反思。教學中觀察、歸納學生容易出錯的題型,分析學生對待錯誤的態度,反思學生出錯的原因,探索運用錯誤資源來指導學生學習。

六.預期成果:

1、公開課一節

2、上傳文章2-3篇,力爭發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xuexiao/vzpqv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