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工作計劃精選 >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精選19篇)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精選19篇)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篇1

一、課題的提出: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精選19篇)

作為視覺傳達教育的美術課程,其本質是讓學生感悟美進而創造美,尤其是在國小階段的美術教育,更應把重心放在如何喚醒和激活兒童的想象力與創造力的方法上來,傳統的封閉式教學模式太過被動與壓抑,而讓學生走出教室,在陽光下游戲中感受、發現、認識和捕捉第一手的題材與內容,通過自身的感官體驗創造的美才會是燦爛,有活力的。

兒童是人之一生中最富於想象力的階段,他們的心理世界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和約束自由地想象,並且勇於探索內心世界與現實世界。所以這個階段的美術教育主要就是啟發學生創造的天賦,也就是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的作用就是拋棄固定的、自閉的、被動的教材內容,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與教材自身的功能和內涵,注入體驗性學習的機制和方式方法,開展體驗性學習。

興趣是美術學習的基本動力。美術教學活動要富有趣味性,學生參加起來才有主動性和積極性。經多次實踐,我發現遊戲性的教學活動更能激發學生的激情,以及他們學習美術的興趣。這類趣味性美術教育我們可以稱之為“陽光下的繪畫”。

二、理論依據:

1、本課題的理論基礎是《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美術課程標準》、《中國美術教育》中有關學科教育的理論。

2、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説:“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興趣是推動學習的強大動力,國小生對學習美術的興趣是由學習美術活動本身和學習美術的目的、任務引起的。我們要把激發學生的興趣作為教學的目標,使學生愉快、生動活潑地學。單一、古板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只能讓課堂變得枯燥乏味。課堂教學應該是靈活多樣的,而不是“黑白”無聲的。教學實踐證明,美術趣味教學,讓全體學生都動起來,從動腦、動口、動手等方面提高了學生興致,活躍了學生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在活動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與創新能力。

3、人美版實驗美術新教材就是根據新課改的這種理念提出了“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 “美術教學內容應適應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注意循序漸進和趣味性”,着重強調以遊戲的方式,觀察和觸摸各種實物,進行感官體驗,並作簡單組合造型。

三、課題研究目標、內容:

國小美術趣味化教學研究目標包括:

1、提高學生的智力素質,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

2、使學生對美術產生興趣,逐步形成學生的美術創造個性。

3、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社會生活、藝術作品中的美,使其頭腦中留有豐富的美的事物的表象,學生審美素質得到發展。

4、通過趣味繪畫、手工技能教育,提高學生的美術基本技能,並能運用掌握的美術技能和工具材料,想象、創作出新穎、獨特有創意的優秀的美術作品。

國小美術趣味化教學研究內容包括:

1、在課堂教學中挖掘情趣化的美育內容,構建美術教學與學生經驗緊密結合的共同體。

2、選擇情趣化的表現材料,豐富學生創作表現的途徑。

3、美術和遊戲的“動靜”結合。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篇2

一、指導思想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教師不僅要關注課堂教學,更要關注學生課外作業方面的創新改革。一線教師在用心指導學生數學日記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從中藉助日記這個橋樑,自主選擇課外作業的材料和內容,而且同時還能提升自身的數學素養。另外,教師在參與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同時也提高相應的專業素養和教育教研理論水平。

二、具體工作

1、學習理論知識,提高研究能力。

理論是高舉的旗幟,是航海的明燈,盲目的研究只會大大降低研究的效率。本學期,我們將繼續關注指導學生學寫數學日記,寫好數學日記研究及與數學課堂教學相關的理論書籍,,不斷學習,提高課題研究的能力,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合課堂教學指導學生寫好數學日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國小數學課堂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學好數學,如果為寫日記而寫日記,學生往往會不感興趣,也達不到我們實施本項課題研究的目的。通過實踐研究,逐步讓學生“寫數學日記”的主體,成為一種數學學習方式。

3、引導學生由課堂延伸到課外,由學校延伸到社會,在發現、解決問題過程中撰寫日記,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本學期重點研究方向是以數學課堂教學為起點,緊密結合學生學習的數學教材,引導學生由課堂延伸到課外,由學校延伸到社會,在發現、解決問題過程中撰寫日記,培養學生問題意識。這樣來實現“我們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知道學生把所學習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現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4、總結經驗,一起經歷成長。

在指導本班學生寫數學日記的實踐過程中,勤于思考、善於發現,不斷總結一線經驗,撰寫論文從實踐上升為理論的過程,並爭取發表或獲獎。主動維護“blog、sina、com、cn/jtklsx”的正常運轉,並不時把研究的成果及時在網絡上呈現,以網絡為平台,提升學生素養,激起學生更加熱愛數學、學好數學。

三、本學期主要工作

1、一份課題研究個人計劃。

2、執教一節體現本學期課題研究思想的研究課。

3、做好學習(培訓、講座)記錄。

4、結合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寫10篇數學日記。

5、結合課題研究撰寫有質量的教學論文一篇。

6、一篇個人學期研究總結。

7、課題研究記錄。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篇3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課題為載體,以理論學習為切入點,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以反思為着力點,提高自己的專業意識、專業能力與專業水平,為個人的專業發展服務。使語文教學在科學的先進的理論的指導下得以優化,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輕鬆、愉快、高效地學習,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研究目標

文體是文本的客觀存在。不同的文體有不同的目的、功能和語體特點,有不同的教學價值,因此也有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教學方法。我把人教版實驗教科書國小語文教材為實驗版本,將教材中的選文按文體進行分類,分成詩歌、小説、散文、童話、寓言、神話和民間傳説、劇本等,結合具體的文本內容和形式着力研究這一類文體的教學(重點關注:教什麼和怎麼教)。通過這樣的研究和實踐,梳理出各類文體的最佳教學策略,以喚起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獲得學習類文本的方法,併為學生的課外閲讀與寫作作好知識和能力的準備。

三、主要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購買專業書籍,有計劃地開展讀書活動。通過學習,要求自己每月至少完成兩篇讀書心得,並積極參與專題討論與交流。通過學習,做到確有收穫,從而不斷豐富和完善自身的專業知識結構。

2、注重教研活動的實效性。通過教研活動,使自己在自我反思的同時,開放自己,形成相互交流經驗、相互切磋心得的意識。在同伴的互動中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提高校本教研實踐能力。

3、充分學習骨幹教師的先進教學理念,悉聽並學習導師的公開課、專題研究課、賽課等課例研討活動,促進自我理論知識的提高。

4、確定重點,開展實效研究。要緊緊圍繞研究重點,推進課題研究的紮實開展。本學期重點研究方向是對各類文體的教學理論的學習與歸類,研究梳理出類文本(這一類文本,如童話的教學、詩歌的教學等)的主要教學內容的抉擇和教學策略選擇的依據,從而形成自己的實驗觀點。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篇4

一、指導思想:

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以德育為核心,智育發展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本,以構建現代現化課堂教育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為突破口,逐步推動課題研究工作,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實現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更新,全面推進學校的整體水平,真正達到減雙負增雙效(減輕老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負擔,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和教師教學的效果),為實現西張學校成為草坪區柴村街辦窗口學校的目標作不懈的努力。

二、工作目標:

1、把學校的辦學理念轉變成全體師生的自覺行動,“一切為了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一切為了教師專業的持續發展,一切為了學校整體辦學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最終實現柴村街辦窗口學校的目標。

2、更新教育觀念,提倡靈活、創新,體現“課程標準”提出的基本理念,使每一位教師課堂教學富於時代特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全體學生得到全面、主動的發展。

3、改革課堂教學,構建合作互動的教學新模式。

①、教師角色行為的變化。教師將不再只是課本知識的傳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學生髮展的促進者和引導者,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逐步轉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師在學生的學習經驗中漸漸失去了第一主角的地位”。“教學不只是忠實地實施課程計劃,而更是課程的創生與開發”。

②、教師教學方式的變化。教師要把教學過程看作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把教學本質定位為交往、對話,是對教學過程的正本清源。達到“給一個空間,讓學生學會發展;給一個權利,讓學生學會選擇;給一個機會,讓學生學會抓住;給一個問題,讓學生學會思考;給一個條件,讓學生學會創造”的教學境界。

③、教師教學情境的變化。新課程的教學內容綜合性強,教材答案不確定性,使教師創新空間增大;教學方法和過程的不確定性,使教師可支配的因素增多。嶄新的教學情境將促進教師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

④、教師教學手段的變化。廣大教師在教學中不再單一用粉筆、黑板的手段來進行,而是採用網絡資源、多媒體、實物投影、音像資料等多種現代技術手段,使教學過程變不可視為可視,變靜態為動態。

⑤、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走進課堂,學生能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發言踴躍,敢於提出與眾不同的問題和看法。教師善於創設有利於學生自主探索、實踐體驗、操作領悟、合作交流等方式進行學習的機會和條件,使學生不是用單一接受的方式來進行學習,而是關注學生體驗式學習和研究性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工作措施:

(一)成立總課題領導小組,提高工作實效。

組織領導:首先成立以張勝利校長為組長,周福慶、詹向凱為副組長工作領導小組。

張勝利:負責課題研究的總指揮、總協調。

詹向凱:負責課題的研究的具體工作的組織、開展、落實與研究。

周福慶:負責德育課題的研究。

學校領導小組在充分學習和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學校課題研究工作的整體規劃和階段性的計劃,並組織實施。各塊負責人在開學初要擬定出詳細的工作計劃,上交總課題組。

(二)深入學習交流,提升教育理念。

建立健全課題研究小組成員的學習制度,充分利用業務學習時間,創設學習、交流平台,通過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培訓方式對全體參與課題研究的教師進行培訓,使教師正確把握新課程理念,看清教學發展的前景,樹立課題研究工作的信心,積極探索新課程、研究新課程、實踐新課程。學習研討要做到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主講。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各塊負責的領導必須身體力行,為全員作出表率;發動黨員教師、骨幹教師起到核心作用,在交流彙報的基礎上,人人撰寫學習心得體會。堅持“理念先行,全員培訓”和“邊實驗、邊研究、邊培訓”的原則,使廣大教師提高對現代課程觀、教材觀、學生觀、教師觀、質量觀的充分認識。

1、組織有關教師參加各級課程培訓,外出聽講座、學習取經等。

2、聘請教育專家來校作課題研究的實地指導。

3、利用業餘時間,對課題研究的教師進行上網瀏覽、篩選、下載信息和課件製作、網頁製作等現代技術培訓,提高教師收集信息、處理信息、運用信息的能力,更好地發揮計算機網絡輔助教學的功能,更好地做好“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研究。

4、開展教師讀書活動。規定必讀書目,重點解讀《走進新課程》、新的學科新課程標準,更新教學觀念,自覺地將新課程的新思想、新理念運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中去。

(三)加強研究實踐,促進課堂教學改革

1、為了更好地突出實驗重點,突出管理的服務意識,本學期,我們將讓全體教師參與課改,在此基礎上,不斷髮現問題,分析問題,然後提出研究課題,並進行解決問題。 力爭在第一學年內有一到二個區級以上的課題立項。

2、抓好課堂教學改革,紮實做好課題研究工作。

強調師生交往,構建互動的師生關係、教學關係,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是對話。在教學過程中,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係,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使學習成為在教師指導下主的、富有個性的過程。

(1)對一般實驗教師跟蹤聽課點評,對其專門指導,使其早日入門;

(2)實驗教師每人上“互觀課”,組內教師互相聽課,取長補短;

(3)主研人員輔導示範上課:

(4)定期舉行課堂教學公開展示活動。

3、 建立信息中心,加快信息化步伐(主要由計算機老師負責此塊工作)。 教育信息化建設是學校發展的新平台,我們必須加快步伐。學校將成立信息中心,專人負責教育信息化的推進工作。

(1)開展全校教師、學生的現代信息技術培訓,擬建立課題組主頁或個人專題研究主頁。

(2)積極組織教師和學生開發各類教學輔助資源,實現資源的共享。

(四)改革評價制度,保證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

樹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新評價理念,重視體驗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等方式,引導學生建立一種多元的學習方法觀和學習體系。為更好理論聯繫實際,對教師在課題研究中的效果作出較科學的評估,特提出下列七方面的要求:

學生主動性 主動選擇目標,學習方式,獨立的思考。

學生合作性 師生配合,小組討論,集體作業。

學生創新性 愛思考問題,敢提出問題,表現欲強,競爭意識標新立異。 課堂狀態 全員參與,師生關係協調

教師職能 教法得當,指導有效,注重能力培養。

教學內容 知識點準確,重點難點突出,容量適度。

教學效果 反饋正確率高,時間分配合理,學生狀態良好。

通過改革,努力實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目標的整合,體現評價形式的多樣化與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努力構建一個符合課改目標要求的多元化評價體系,確保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

(五)、做好課題研究的經費保障

為能確保學校課題研究的有效開展,學校將投入適當的經費,作為課題研究的有使用、週轉資金。同時要加強對課題研究的考核力度。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篇5

一、實驗對象:一至六年級

二、實驗方法:

結合使用教學科學研究的觀察法、對比法、實驗法、總結法,對課題研究進行整體規劃,實驗是在教學常態下進行的,對比時客觀地選取條件相當的對象,具體為:在教育教學中,要求教師確立個案研究的對象,把個案對象的具體情況及發展趨勢,及時收集教育策略的回饋信息,從而進一步完善策略。並根據教育實踐所提供的事實,分析概括教育現象,挖掘現有的經驗材料,並使之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以便更好指導新的教育實踐活動。

三、 實驗步驟:

1、準備階段:制定實驗方案,與相關教師進行教科研方法及技術交流。

2、實驗階段:邊設計、邊實施、邊檢測、邊修訂實驗方案,既收集與課題直接有關的資料,如:實驗中觀察、測試獲得的資料;調查問卷、評價表;課堂實例、錄像等。師生美術作品展覽;撰寫實驗報告、論文。

3、總結評價階段:撰寫實驗總結報告和論文,進行實驗組織課題鑑定、驗收工作。

四、預期成果

1、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

2、使學生更好地理解美術基礎知識,更好地掌握美術基本技能。

3、使學生創造性地學習、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篇6

一、課題研究的目標與措施:

(一)繪本中閲讀習慣的養成

目標:

1.通過多種形式的繪本發展激發幼兒的興趣。

2.重點指導幼兒閲讀的習慣。

3.為幼兒提供不同素材的繪本,體驗繪本的多樣的情緒。

措施:

一、開展多種形式的繪本閲讀活動,激發幼兒的閲讀興趣

針對幼兒不同個性,選擇貼近幼兒生活經驗內容的繪本故事。

二、潛移默化的培養幼兒良好的閲讀習慣

大班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他們能理解一些有意義的書籍。也開始明白大人的所言所為,正常情況下他們都以成人的言行為自己的參照標準,所以我們做老師的就是幼兒們的榜樣,所以我們幼兒教師要時刻要求自己養成閲讀的好習慣。

(二)肢體協調能力的發展

目標:

1.通過體育活動,開展對幼兒的走、跑、跳、投擲、鑽爬、平衡、攀登等基本動作的訓練,使幼兒體力、速度、靈敏等動作素質達到標準。

2.通過爬行、跳躍、跳繩等,通過全方位的運動鍛鍊孩子的手眼四肢協調能力。

3.充分利用本園的各類平衡設施、平衡器材等引發支持幼兒的各種探索活動,發展幼兒的身體平衡能力。

措施:

一、歡愉、寬鬆的氛圍,利於幼兒協調性的發展

在體育活動中,幼兒會因為對某一技能或技巧無所適從,而感到焦慮、甚至恐懼,從而出現動作不協調現象。體育活動中要促進幼兒的協調能力,就更離不開歡愉、寬鬆的心理氛圍。

二、輕鬆、自由的機會,促進幼兒協調性的發展

幼兒的各種基本動作都是在不斷的練習、遊戲中學習、完善的。協調能力作為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在不斷的練習中發展和提高的。幼兒在體育活動中,要完成一定的動作,必須克服自己膽怯、堅持性差等弱點,才能較好地參與活動,獲取技能。

三、及時、恰當的肯定,推進幼兒協調性的發展

作為教師要懂得並且善於用慧眼,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幫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正確認識自我。

(三)合作能力培養

目標:

1.願意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大膽嘗試新奇、有挑戰性的活動,動作協調、靈活。具有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2.能在斜坡或有一定間隔的物體上較平穩地行走,與同伴合作在斜坡上完成指定的任務。

3.能以手腳並用方式安全地爬攀登架、網等,在遇到攀爬困難時,能主動尋求同伴幫助。

4.能連續單人、兩人或多人跳繩;會兩人甩繩,一人或多人在中間跳的小組合作方式。

5.能在小組合作中,能用合理的方法選出組長,代表發言。

措施:

一、更新觀念,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

二、開展多形式的體育遊戲,激發幼兒的參與慾望:

(1)提供豐富的遊戲材料

(2)合理安排體育活動內容,增加組合性遊戲,增加合作內容

(3)學習解決矛盾衝突的方法

(4)創設自由的遊戲空間和時間

(5)顧及幼兒的個性特點

三、引導幼兒通過多種途徑獲得遊戲方法,提高興趣

通過一定的環節教幼兒多種遊戲方法,豐富幼兒經驗,通過家庭收集一些有趣的民間遊戲,特別是一些不需要場地,隨時隨地可以三五成羣做的遊戲特別受到幼兒青睞幼兒在自由活動中隨機進行,主動參與意識特別強,幼兒在自己的遊戲中玩得興高采烈。

(四)科學活動中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

目標:

1.引導幼兒探索周圍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獲取有關的科學經驗。接觸周圍生活中的現代科學技術及其在生活中的運用。

2.引導幼兒學習使用常見科技產品的方法,運用簡單工具和多種材料進行製作活動,能夠發現物品和材料的多種特性和功能,並能表現出一定的創造性。

3.激發幼兒對自然環境和現代社會生活中的科技產品的廣泛興趣,能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尋求答案。喜歡並能主動參與、集中於自己的科學探索活動和製作活動。培養幼兒主動關心、愛護周圍環境的情感和行為。

措施:

一、創設創新環境,鼓勵幼兒積極探索。

創設班級環境、活動室科學探索區、科學的心裏環境

二、學會記錄,體驗創新的快樂。

豐富的材料和記錄表、教師操作過程的指導

三、提供充分操作實踐的機會,激發幼兒動手操作的熱情。

充分給予幼兒探索的機會和空間

四、通過操作活動,樹立幼兒遠大的理想。

在活動中積極探索,有成功的體驗,激發幼兒求知興趣,陶冶情操

(五)美術活動中審美能力的培養

目標:

1. 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通過讓幼兒多方位、多元化的感知、體驗、表現評價,挖掘幼兒的審美潛能,提高其自身的藝術修養和藝術情操。

2. 欣賞領域側重於對學前兒童審美感知能力的培養,繪畫和手工領域側重於對學前兒童審美創造能力的培養,審美情感的體驗能力則在欣賞、繪畫和手工三個領域都能得到培養。

措施:

一、在教學活動中培養幼兒發現美的能力

(1)掌握創作語言。

(2)技能訓練和審美培養相結合。

(3)發展兒童的獨創性

二、走進大自然,激發審美情趣

帶領孩子們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勤於觀察,善於觀察,做生活的有心人,讓學生感知、領會大自然中的一切,在心靈深處去感受美、發現美、創造美,讓幼兒觀察園裏的花卉,觀察房屋造型,觀察來往車輛、人羣等。幼兒用美術的方式反映和描繪大自然中的一切,各種形象生動、內容豐富的事物自然躍然紙上。

三、展示幼兒的作品,在相互比較中提高鑑別美的能力

在幼兒完成作品後,我們將幼兒的作品全部展示出來,引導幼兒觀賞哪些技能高、創造獨特的作品,在一些不起眼的作品中發現其中的優點。在幼兒觀察、思考、討論中從不同角度尋找沒有統一答案的問題,鼓勵幼兒在不離開主題的情況下大膽表現,努力超越自我,在與同伴的作品比較式進行判斷和自我評價。

四、注重自我評價,產生審美愉悦,激發幼兒的審美情緒

在欣賞評價作品及美術教學時,教師應鼓勵幼兒發言,説説自己的想法和認識,幼兒喜歡把現實生活中的事物擬人化,再現童話王國,把自己喜歡與厭惡的東西加以美化或醜化,用以誇張的處理方式,使自己的作品充滿稚氣和生活情趣。

(六)情感表達方面

目標:

1.在繪本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繼續促進幼兒愛的情感的發展,成為一個有着深刻、豐富情感的人,對父母、同伴、環境會有發自內心的愛。

2.通過繪本閲讀教學活動,幫助幼兒繼續積累一些繪本閲讀的方法,幫助幼兒逐漸提高閲讀理解和表達能力等。

3.在繪本閲讀教學中,幫助幼兒嘗試用較複雜的語言續編、仿編、整合較長的繪本,有續編繪本的能力;並在此過程中,鼓勵幼兒多維交往,培養社會感情。

4.培養幼兒具有一定的推理分析判斷能力,可以與他人討論分析繪本,“情” “行”相結合,保持幼兒健康的發展方向,為幼兒創設表達情感的有效條件和途徑。

措施:

一、挖掘繪本教學中潛在的情感教育價值。

1.內容的選擇要與幼兒的年齡特徵相吻合。

2.善於運用繪本教學,隨機滲透情感教育。

二、通過多形式、多渠道地開展豐富多彩的繪本教學活動,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

1.充分創造條件進行繪本教學,讓幼兒學會聽、講、編繪本。

2.繪本教學中教師要以身示範,感情激勵。

3.繪本教學中為幼兒創設表達情感的有效條件。

4.繪本教學中鼓勵幼兒多維交往,培養社會感情。

5.“情” “行”相結合,保持幼兒健康的發展方向。

三、家園攜手,創設富有情感色彩的生活空間

1.利用節日小繪本對幼兒情感教育。

2.利用身邊發生的繪本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

3.利用優秀的文藝作品中的繪本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

二、研究方法:

1.實驗法:幼兒開學進行實驗前基礎測試後開始實施實驗計劃,每學期末進行實驗後測,將幼兒的測定結果進行縱向比較,瞭解實驗是否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2.調查法:結合大班幼兒的教育目標,設計評價表,由教師根據幼兒在主題活動中給予評分,調查瞭解幼兒教學活動中的習慣養成狀況。

3.觀察法:對幼兒的行為進行觀察,並作觀察記錄。

4.反思教研法:每兩週舉行一次集體教研活動,在活動結束時對活動情況進行討論、反思,發現問題討論研究,提出解決的辦法和措施,及時調整下一次的活動目標。

5.行動研究法:結合實驗過程中的評估情況,邊實驗邊調整目標,旨在指導實際的工作。

6.個案研究法:選取實驗班級中比較典型的案例跟蹤研究,找出解決問題最佳方案。

三、研究措施:

為了保證本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課題組將落實以下措施:

1.注重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

2.創建環境,營造氛圍。

3.科學指導,及時檢查,促成良好習慣的養成。首先,要做好班級幼兒的指導;其次,隨時檢查,及時改進;最後,注重個案分析,總結教育經驗。

4.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開展各類課題評比活動、“探索型主題教學”活動、節日表達愛的活動、“三八節,愛媽媽”、“親親小樹苗”“勞動最光榮”活動等。

四、具體活動安排:

二月份:

1.制定交流學期課題研究計劃和微型課題計劃。

2.組織召開子課題成員會議。

3.教師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制定微型課題研究計劃。

三月份:

1.組織全體教師學習課題理論知識,及時把握課題研究的方向。

2.組織好科研沙龍活動。並做好書面表格記錄與影像記錄。

3.出好3月份教科信息月報。

四月份:

1.組織召開課題組長會議,相互交流課題研究的情況。

2.根據課題內容開展教研精品課活動。

3.根據自己在課題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惑與積累的經驗,交流討論。

4.出好4月份教科信息月報。

五月份:

1.組織教師學習並進行有關課題研究中的論題討論。

2.根據課題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課題實踐活動。

3.出好5月份教科信息月報。

六月份:

1.組織召開課題組長會議,總結交流課題研究中的情況。

2.組織教師進行學期課題總結交流活動,上交、彙總有關課題研究資料。

3.出好6月份教科信息月報。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篇7

一、提高課題組成員的意識,提高研究的成效。

課題組是課題研究的重要陣地,為了確保課題研究的經常化、制度化、深入化,課題組活動必須正常、高效。課題組成員要提高意識,充分認識課題研究的重要性,要帶頭開展課題研究工作,並撰寫課題研究論文,及時總結課題研究的經驗與成果並進行推廣。結合本鎮資源而開展的研究實際,有針對性、有計劃地開展研究並定期進行階段總結與彙報。及時收集整理課題研究資料,並進行分類彙編,注重研究資料的原始積累。

二、以課題為抓手,創特色品牌。

本學期,首先繼續營造良好的研究氛圍通過課題研究這個平台,營造科研的氛圍,督促課題組教師堅持理論學習,豐厚每一位教師的理論積澱。這是課題進展的基礎和前提,並且每月進行一次讀書沙龍。其次、善於觀察、思考、總結和積累,把課題研究當作日常教學的習慣。每位課題組成員都要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練就一雙慧眼,善於把教學工作中的各種資源納入研究的範圍。做一個教學的有心人,把撰寫教學心得變成一種習慣。

本學期課題研究進度表。

1、進行“培養留心觀察習慣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研究”課題研究階段小結。

2、分學段進行觀察活動。做好記錄。

3、做好課題研究的各項工作,積極參加鎮級評比活動。

4、組織教師評優課評比。

5、課題彙報活動。

三、預期效果

通過本階段的研究,轉變教師教學觀念,樹立以人的發展為目標的教育思想。改變以傳授和灌輸為主要方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具有自主意識、創新精神,培養他們探索發現、自我教育的能力,實現以學生主體學習活動為基礎的課堂教學,鼓勵全體學生參與學習活動;教師要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和不同的興趣,經常提出開放性或發散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鼓勵學生嘗試,養成學生獨立探索、研究的習慣,切實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

四、具體措施

1、召開課題組工作會議,佈置任務,明確具體研究內容。

(1)落實任務,腳踏實地、事實求實地開展研究;

(2)注意第一手研究資料的收集;

(3)及時整理研究資料;

(4)積極書寫相關論文,注重成果的轉化。

2、繼續加強課題理論的學習,蒐集課題的信息,提高研究水平。開展課題研究講座,對實驗教師進行專業的引領。

3、通過採用談話、問卷、抽查的方式,對學生的留心觀察習慣進行一次量化的調研。

4、要求實驗教師上好每一節研究課,學校要組織人員對實驗課進行評議,全方面進行歸納、分析和總結。

5、組織教師開展優質課競賽、優秀教學論文和教學案例的評選活動和階段性研究成果展示會。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篇8

一、工作目標

1、召開課題工作會議,成立課題研究小組,確定課題研究核心成員,制訂相關工作計劃。

2、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和查閲相關課題資料。

3、充分了解學生學習英語的現狀,在各年級開展有關調查分析,為課題研究工作的全面展開打下基礎。

4、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繫,徵求家長關於課題研究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二、研究原則

1、實際性原則。課題研究要結合我校現階段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開展的研究工作要切實可行,要對英語課堂教學進行拓展和延伸。

2、創新性原則。課題研究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要在吸收與借鑑的同時形成自己的特色。

3、指導性原則。進行課題研究對我校全體英語教師來説是一次巨大的挑戰,對學生而言也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在研究過程當中要加強指導,不能盲目而行。

4、活動性原則。英語的交際離不開活動,要在研究過程當中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富有實效的活動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主要措施

1、召開課題組全體人員會議,制定課題,明確分工。

2、協同制訂計劃。

3、學生問卷調查。

4、調查數據、結果分析。

5、告家長書。

6、英語課外活動小組的成立。

7、實驗學生檔案的建立。

8、課外活動小組開展活動。

9、課外活動小組成果展示(展示形式待定)。

10、學期課題研究工作總結

四、具體安排

三月份

1、制訂計劃。

2、理論學習與資料查閲。

3、分年級學生問卷調查。

4、調查結果分析。

四月

1、告家長書。

2、課外活動小組成立。

3、課外活動小組活動開展。

五月份

1、課外活動小組活動開展。

六月份

1、課外活動小組成果展示。

2、學期課題研究工作總結。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篇9

一、工作目標

1、召開課題工作會議,成立課題研究小組,確定課題研究核心成員,制訂相關工作計劃。

2、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和查閲相關課題資料。

3、充分了解學生學習英語的現狀,在各年級開展有關調查分析,為課題研究工作的全面展開打下基礎。

4、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繫,徵求家長關於課題研究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二、研究原則

1、實際性原則。課題研究要結合我校現階段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開展的研究工作要切實可行,要對英語課堂教學進行拓展和延伸。

2、創新性原則。課題研究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要在吸收與借鑑的同時形成自己的特色。

3、指導性原則。進行課題研究對我校全體英語教師來説是一次巨大的挑戰,對學生而言也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在研究過程當中要加強指導,不能盲目而行。

4、活動性原則。英語的交際離不開活動,要在研究過程當中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富有實效的活動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主要措施

1、召開課題組全體人員會議,制定課題,明確分工。

2、協同制訂計劃。

3、學生問卷調查。

4、調查數據、結果分析。

5、告家長書。

6、英語課外活動小組的成立。

7、實驗學生檔案的建立。

8、課外活動小組開展活動。

9、課外活動小組成果展示(展示形式待定)。

10、學期課題研究工作總結。

四、具體安排

三月份:

1、制訂計劃。

2、理論學習與資料查閲。

3、分年級學生問卷調查。

4、調查結果分析。

四月份:

1、告家長書。

2、課外活動小組成立。

3、課外活動小組活動開展。

五月份

1、課外活動小組活動開展。

六月份:

1、課外活動小組成果展示。

2、學期課題研究工作總結。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篇10

一、課題的提出

國小美術生活化教學研究內容包括:1、生活與美育的關係;2、學生的學與生活化的聯繫;3、教師的教與生活化的聯繫。擴大學生的學習範圍,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積極引導學生把美術學習和生活實踐緊密結合。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欣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

二、 課題研究的措施

研究的措施:

(一)、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課題研究能力。

1、認真閲讀相關資料與論文。重温新課程標準,用新課標指導研究工作,同時還學習各類專著。通過閲讀、學習,瞭解生活化教學發展現狀與前景,弄清生活化教學的概念與原理,以便以一種理論的視角觀察、分析實踐課題研究。

2、充分開展對話交流活動。積極開展交流活動,每次活動要圍繞中心話題以討論的方式,從不同的側面闡明個人的觀點,以便思想碰撞,共同提高。

3、重視對案例的剖析和提升。案例研究是質的研究的具體表現形式。通過對有意義的體現生活化教學的個案進行描述分析,挖掘其本質、規律和價值意義。

(二)、在不同的教學環境中,探索生活化美術教學活動。

(1)、在課堂教學中挖掘生活化的美育內容,構建美術教學與學生經驗緊密結合的共同體。

新的課程標準充分強調生活對學生美術教育的重要意義。美術生活化的活動是立足於學生的生活,以生活為背景,教學與學生生活的聯繫;強調貼近學生的生活來選擇教育內容;強調寓教育於生活之中。因此,關注學生及學生周圍的生活是當今國小教育的重要理念。而我們所研究的“國小美術生活化教學”就是體現了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的緊密關聯。例如:在教四年級《三個和尚的新故事》一課時,要求學生將自己身邊發生的事編入我們的畫面中。有的同學將遊戲的起點終點定為家到學校;有的同學將扶老人過紅燈獎勵前進5格、闖紅燈停玩一次等等設計在遊戲的過程中。

過去,美術活動比較拘泥於以學習活動的形式進行,現在我們把美術活動大面積的擴展到區角活動之中。在課堂上,孩子可以自由選擇不同的區角進行活動。如:在《今天是你的生日》一課,老師先準備好展板,引導學生直接在展板上貼帖、畫畫。學生憑生活經驗寫出生日賀詞,……最讓他們感到高興的事,是把自己的作品掛在窗沿上、屋頂上、門框上,多美啊!教室一下子成為了盛裝的世界。在他們看來這才是世界上最最棒的作品,毫不遜色於大師!

在課堂教學中,“生活經驗”是孩子創作的源泉。只有牢牢把握孩子的生活經驗,美術課堂教學才能真正讓孩子在美術活動中充分體味生活的美,享受自由創造的美。

(2)走出教室,來到校園,走進社會,開展豐富多彩的美育活動,拓展學生學習平台。

在學校的科技節活動中,學生人人都參與,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加入自己的理解,描繪心中的綠色。在活動中學生輕鬆的學,開心的玩。學中有玩,玩中求學。沒有了學的枯燥,玩的放縱。在教卡通畫內容時,讓學生看展覽等等,從而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作品也更精彩。

(3)、積極爭取家長支持,讓家庭成為學生接受美育的重要場所。

我國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説:生活就是課堂。家庭的薰陶對孩子們的作用不可估量。因此,我們也非常注重鼓勵家長在家庭中為孩子創造良好的美術創作環境。我們利用家長會,在家長會上適當提出一些要求:如在佈置孩子的房間時儘量考慮孩子的年齡特點以及藝術性,包括房間的佈局,擺設的陳列,色彩的搭配等,並鼓勵孩子參與環境的創設,開設“繪畫角” 、“展示區”、“欣賞角”等,允許孩子在自己的生活空間自由地擺弄、創作。既肯定了孩子的創造力、想象力和所取得的成績,又增強了孩子的自信心。

(三)、選擇生活化的表現材料,豐富學生創作表現的途徑。

新課標有一句話:“指導學生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藝品等來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其他活動。”

在學生自主性美術活動中,我們在為學生提供多種工具和材料的基礎上,尤其重視讓學生收集一些廢舊物品,如:舊報紙,塑料袋,一次性杯碟,碎布條,飲料瓶,包裝袋等,孩子們十分樂於擺弄它們,並能用自已喜歡的方式進行美術表現活動,培養了孩子們的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時收集的過程也促進了學生養成廢物利用的習慣,形成節約資源的意識。上《一粒種子》一課時,就讓學生收集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種子,給學生展開思維想像的空間,設計製作出很多有趣的作品,有汽車、火車、眼鏡、表演的小人、可愛的蟲子等等。

大自然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物質世界,它為學生的藝術創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材料作為美術教育的重要工具,是孩子們學習、創造的中介與橋樑。在學生身邊有很多的物品如:樹葉、種子、石塊、稻草、水果、蔬菜等等,這些隨手可得、熟悉的材料,也可以充分利用。比如在學習《農家孩子》一課:引導運用蘿蔔、土豆、黃瓜等裝飾成了各種小動物,既有趣,又可以佈置活動室;用各種瓜果蔬菜做拼盤,一盤盤色彩鮮豔,造型美觀;運用瓜果蔬菜的橫截面作畫,當印章,構思奇特,趣味昂然。學生感受到再造美的樂趣。

(四)、運用生活化的教學語言,架起與學生溝通的橋樑。

在研究中我們發現教學語言的生活化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對學生所實施的不是專業美術教育,而應該是生活美術教育。教師運用樸實的通俗易懂語言來代替美術專業的術語,讓學生易於理解,樂於學習。語言本身藴含着巨大的能量,是可以幫助解決情感表達的問題(雅科布鬆《情感心理學》)。比如,我在低年級講解“對稱”這一名稱時,用兩邊是一模一樣的來解釋,並舉例象蝴蝶、蜻蜓就是對稱的。學生對“一模一樣”這個詞語很容易理解,也減少了教師的反覆講解。對語言生活化的研究還是在表層的,在課題深入的同時,將會更深層次的研究。

三、研究工作主要成績

在新的課程標準下,生活化的教學已經成為一種強力意識。在研究中,發現“生活化”教學在我們課堂教學中很多地方都可以體現,教師的教學輕鬆了,學生學習簡單了。

1、教師在教學中有了“生活化教學”的意識,根據課程內容提煉與生活化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

在教師備課時,教師如何組織教學的內容,是一節課教學的開始。即在備課時就分析教材,研究尋思教材中藴涵的“生活化”,並以此為切入點進行備課。在上課時,教師盡力做到不把問題知識化,體現“生活化”,從而節約了問題闡述的時間,給學生更多的活動空間。

2、學生能夠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學習美術知識,增強了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效果。

因為老師組織的學習內容與學生相近了,學生在學習時,參與的人數多了,學生思考問題積極了,課堂氣氛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了,再也不是教師一人在講台上誇誇其談,學生在交流探討中學習。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學習有了動力,學習效果也有了提高。

3.舉行了研討課、組內交流等促進課題研究工作。

4.針對情境教學相關理論進行了深入的學習和研究。

5.進一步完善了研究策略。

四、課題研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在“美術生活化教學”的實施中,比較偏重於內容的開展,而在學生美術能力評價方面式比較薄弱的。教師需要進一步學習符合發展性課程評價理念的評價設計。評價標準改變以後,如何進行評價成了一個難點。

(二)教師已經明確了學生經驗在美術活動中的重要性,但是如何較準確的把握學生經驗與美術學習的融合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在實踐中還是會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

(三)關於課程資源。具體表現在教師手頭課程資源的匱乏,以及教師如何合理判斷、選擇、使用課程資源的問題。我們現在開展的美術活動比較多的是在校內開展的,社區內、家庭中的活動往往難以得到家長的支持。如何拓寬生活化美術活動的範圍,讓更多的家庭、社區也成為美術教育的資源之一,以真正體現大教育觀方面還有待於進一步深化研究與實踐。

(四)教師自主編選教學內容、自主設計實踐活動方案的能力比較薄弱。教材只是實現課程目標的內容載體,但不是唯一的教學內容與課程資源。新課程為教師自主編選教材留有餘地,但是還不能一下子適應根據課程標準與教學目標靈活擴展與調整教學內容的這種需要,也缺乏設計符合學生實際的美術實踐活動的能力。

(五)還有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實施到現在不少學生及家長仍以語、數、外為主,一些所謂的學困生難以完成主課老師的作業,因此美術創作只是應付,甚至不完成。這是我們美術老師的困惑。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篇11

一、指導思想

為了切實抓好我校在xx期間申請的區級課題《農村國中語文教學中有效德育滲透研究》研究工作,提高我校語文教師語文教學德育滲透認識水平,改進滲透方法,從整體上提升我校學生德育素質,落實課題研究第三階段的工作目標,特制定本學期課研工作計劃。

二、課研現狀

目前我校課研工作正在紮實有序推進,通過前兩階段的課研工作開展,絕大多數教師對課研工作有了正確的認識,能自覺進行德育滲透,滲透方法更加科學,學生的思想行為更加規範,課題組成員寫出了二十二篇論文,十八篇教學案例,十二篇調查報告,十六篇案例反思,四名教師的論文案例分別獲區級一、二等獎,

三、本學期課研工作目標

1、進一步更新領導教師教育觀念,認識到語文教學是滲透德育,有效途徑,着眼於學生全面發展。

2、深入探索農村國中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有效途徑,促進學生道德水平的提高。

3、積極大膽地嘗試自己認為有效的策略,形成總結性內容。

4、對策略進行整合研究,把理論應用於研究。

5、加強策略理論學習,在教學中多嘗試。

6、加強階段性積累,對階段性積累進行整合歸納。

7、將所有的活動案例、教案、論文、反思整理綜合分析歸納,彙編成集,由課題組成員撰寫課題結題報告,組織結題論證,提請專家進行結題鑑賞。

四、具體措施

1、繼續發揮學校領導在課研中的帶頭作用和課題組成員的骨幹作用,以學校領導為核心,以課題組成員為中心發言人,組織課題研究討論。

2、將討論研究滲透策略理論應用到語文教學中,以課研組成員或語文骨幹教師為執教人或中心發言人。

3、定期進行滲透策略研究學習,提高理論水平。

4、組織教師定期進行階段積累。

5、組織課題組成員將論文、案例、反思、調查報告彙編成集。

6、課題組成員共同參與課題結題研究報告和調查報告。

五、具體安排

2月17日:劉立執筆寫課研計劃;

2月18日——28日:根據上學期區教科室專家的指導意見組織教師進行德育滲透策略學習,由趙輝主持。

3月1日——15日:劉俊玲老師為執教人,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課堂德育滲透策略研討,嘗試語文綜合性學習德育滲透方法。由肖文老師執教研討語文閲讀教學德育滲透策略;由管文生老師負責總結作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

3月16日——3月30日:由潘紅輝老師負責,對我校所有學生德育思想進行調查,寫成調查報告;

4月1日——4月15日:由翟紅老師對我校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德育滲透現狀作調查,寫成調查報告;

4月16日——5月30日:由姚詩家、趙輝等老師將論文彙編成論文集;

6月1日——6月15日:由趙輝、丁朝猛老師將教學案例彙編成案例集;

6月16日——6月30日:調查報告撰寫(結題報告由劉立和課題組其他成員撰寫)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篇12

一、課題研究論證

(一)研究目標:

1.通過研究,讓幼兒認識家鄉,瞭解家鄉,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2.促進我園科學教育活動生活化,創設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科學區、自然角,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探究的興趣,發展自由探索和好問的態度。

3、樹立新的教育資源觀,提高本園教師在利用社區資方面的理論水平、指導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

(二)研究內容

1.進行社區資源調查,挖掘適合幼兒探索的自然資源和社會資源;

2、探討如何利用社區資源,豐富幼兒園科學活動的課程內容,培養幼兒科學素質;

3、探討如何利用社區資源,創設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科學區、自然角,形成園本課程。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陶行知、陳鶴琴的教育思想:陶行知主張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他提出:以社會為學校,奉自然為宗師,學校的範圍廣大無邊。陳鶴琴提出:“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他認為,學前兒童是在周圍的環境中學習的,應該以大自然、大社會為中心組織課程內容。而在我們農村,其自然資源更是豐富多彩,一年四季的各種瓜果蔬菜、山上樹木、沙石形態、等不同質地的自然物,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正是我們開展科學活動的材料和內容。

《綱要》精神:《綱要》指出:“充分利用自然環境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農村有農村的特色,有農村特有的風俗民情,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幼兒應該成為這些自然資源的主體和學習的主人,由此我們確定了《利用社區資源開展幼兒園科學活動探究》的課題研究。

(四)課題實踐的意義

1、我園地處資源豐富的農村,有許多先天的自然資源可供教師選擇。附近有靈源山和五里工業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為幼兒提供了真實的、自然的、豐富多彩的活動環境,這些環境中藴含着豐富的教學資源,有利於幼兒進入現場和情境,讓幼兒成為現實情境中的一員,獲得親手實驗操作、身臨其境感受的機會,為幼兒提供開放的、真實的、自然的、豐富的探索空間。我們地處農村,

2、利用社區資源開展科學教育活動,我們從有效利用社區環境、充分挖掘家庭環境雙方面入手,突出地方特色,體現幼兒科學教育生活化,促進幼兒健康和諧地發展, 營造幼兒動手探索的科學環境氛圍,吸引幼兒主動動手參與活動,培養幼兒愛鄉的情感,根據以上思路,擬開展本課題研究。

二、對課題實施和完成條件的論證

(一)研究的過程

第一階段(20xx/4-20xx/6)課題核心成員討論課題研究的方案,查閲相關文獻,制訂研究計劃。

第二階段(20xx/9-20xx/6)1、全面按照課題研究方案開展研究;2、對課題研究做階段性的評價,不斷調整研究的方法與措施。

第三階段(20xx/7)收集整理彙編第一期研究材料。

第四階段(20xx/9-20xx/9)彙編課題組研究文集,撰寫論文,書寫結題報告,交流研究成果。

(二)保障措施

1、人力資源保障

(1)以泉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為依託,還特別聘請教科研專家許瓊華副教授做課題研究的顧問和理論指導,全程指導課題研究。

(2)成立專門的課題組班子,課題組分總負責人和課題組成員。總負責人對課題整個實驗過程全權負責,課題組其他成員都明確分工、責任到人,確保每個過程都能有效實施。教研組負責對各實驗班進行跟蹤指導,保證每個實驗班能有效實施。教研組還要負責相關課題研究的資料的蒐集、整理,負責階段性研究成果的撰寫與各實驗園的經驗總結,負責階段性研究的總結與調整並及時反饋實驗意見。

2、制度健全的保障

(1)確立課題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層保證項目的實施。確保有分工、有監督、有落實、有提高。

(2)實施園本教研管理制度。重點抓計劃的落實,有記錄、有考核要求、有工作總結。

(3)實施教師學習與交流制度。採取請專家專題講座、看專家講座實錄,課題組長做課題理論培訓,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做業務培訓等,積極開展專題經驗交流會、案例反思分析及同讀一本書活動。

(4)實施園本教研製度。在園本教研的開展中,制定出各類試行評價標準。認真組織教師學習,落實到教研工作中。

3、經費投入保障

我園將全力支持課題的研究,專門提供研究經費約4萬元左右,用於專家指導、購買資料、資料整理、研究交流、交通差旅等。

三、最終研究成果

1、通過科學教育活動生活化,創設出具有本土特色的科學區、自然角,幼兒能對科學活動探究感興趣,養成了自由探索和好問的態度。

2、形成具有園本特色的科學活動課程

3、本園教師在利用社區資方面的理論水平、指導能力以及教科研能力有了較大提升。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篇13

一、指導思想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教師不僅要關注課堂教學,更要關注學生課外作業方面的創新改革。一線教師在用心指導學生數學日記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從中藉助日記這個橋樑,自主選擇課外作業的材料和內容,而且同時還能提升自身的數學素養。另外,教師在參與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同時也提高相應的專業素養和教育教研理論水平。

二、具體工作

1、學習理論知識,提高研究能力。

理論是高舉的旗幟,是航海的明燈,盲目的研究只會大大降低研究的效率。本學期,我們將繼續關注指導學生學寫數學日記,寫好數學日記研究及與數學課堂教學相關的理論書籍,,不斷學習,提高課題研究的能力,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合課堂教學指導學生寫好數學日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國小數學課堂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學好數學,如果為寫日記而寫日記,學生往往會不感興趣,也達不到我們實施本項課題研究的目的。通過實踐研究,逐步讓學生“寫數學日記”的主體,成為一種數學學習方式。

3、引導學生由課堂延伸到課外,由學校延伸到社會,在發現、解決問題過程中撰寫日記,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本學期重點研究方向是以數學課堂教學為起點,緊密結合學生學習的數學教材,引導學生由課堂延伸到課外,由學校延伸到社會,在發現、解決問題過程中撰寫日記,培養學生問題意識。這樣來實現“我們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知道學生把所學習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現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4、總結經驗,一起經歷成長。

在指導本班學生寫數學日記的實踐過程中,勤于思考、善於發現,不斷總結一線經驗,撰寫論文從實踐上升為理論的過程,並爭取發表或獲獎。主動維護“blog、sina、com、cn/jtklsx”的正常運轉,並不時把研究的成果及時在網絡上呈現,以網絡為平台,提升學生素養,激起學生更加熱愛數學、學好數學。

三、本學期主要工作

1、一份課題研究個人計劃。

2、執教一節體現本學期課題研究思想的研究課。

3、做好學習(培訓、講座)記錄。

4、結合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寫10篇數學日記。

5、結合課題研究撰寫有質量的教學論文一篇。

6、一篇個人學期研究總結。

7、課題研究記錄。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篇14

課題名稱:三年制幼師專業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以蓬萊師範學校為例

課題組成員: LY09級幼師班

LHH 10級幼師班

ZH ZYJ 11級幼師班 共4人

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三年制幼師專業在蓬萊師範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到20xx年的大獲豐收,共招收了9個幼師專業班,使得幼師專業一下子由弱勢轉為強勢。而幼師專業的英語教學也一下子變得問題突出了,重要性大增了。因此,本課題想重點解決我校幼師專業的英語學習問題,以提高幼師專業學生英語的整體水平。

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主要分三方面的內容:

一、 通過設計科學合理的問卷,併發放和回收整理,瞭解幼師班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

二、 通過問卷和文獻,找出學生英語學習存在的問題。

三、 根據所發現和掌握的問題,多方探討和求證,找尋對策,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解決問題。

本課題相關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及本課題預計有哪些創新和突破:研究現狀:通過查找資料,我們發現,目前有關本課題研究的資料較少,有的只是五年制幼師專業英語學習的一些研究,有關三年制幼師專業英語學習的研究幾乎沒有。突破:本課題研究是三年制幼師專業英語學習的一個創新研究,既是校本研究,又有一定的普遍意義。

完成本課題的條件分析,包括人員結構、資料準備和科研手段等:人員結構合理,涵蓋09級、10級及11級幼師班的部分英語教師,而且老中青結合,課題組成員的科研素質高,有全日制研究生畢業的兩人,教育碩士學位畢業的一人,其他一人為大學本科畢業。資料準備充足,我們有一流的圖書館和閲覽室,我們的網絡資料相對豐富,研究對象也充足。科研手段的採用是現代化的,應用文獻法、調查法、訪談法和分析法等等。

課題研究計劃分以下幾個方面:

一、 課題組成員的分工情況:LY作為本課題組的主持人,主要負責本課題的研究方向和大綱,協調課題組成員的工作,彙總資料,並分工負責09級幼師班的跟蹤調查和訪談。LHH:也參與設計問卷,回收整理和分析問卷,並負責10級幼師班的英語學習情況的收集和掌握。ZH、ZYJ兩位也參與設計問卷,回收整理和分析問卷,並負責11級幼師班的英語學習情況的收集和掌握。

二、 課題研究的時間分配級完成時間:以11級新生在校時間為準跟蹤調查和研究,即兩年半的時間,至20xx年12月完成。其中具體時間分配如下:

第一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文獻蒐集、確定題目、確定課題組成員、課題開題、設計問卷及發放回收問卷

第二階段:20xx年2月----20xx年6月 對回收問卷進行分類分析整理,計算數據和最終形成問卷報告。

第三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通過訪談的形式實施個案調查並做分析。

第四階段:20xx年2月-----20xx年6月 分析整理各種資料和數據,進行課題研究初稿的撰寫。

第五階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課題研究的最後整理、寫作、修改、打印和提交。

最終成果呈現形式:以課題研究報告的形式完成本。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篇15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課題組進入第二年的實踐研究,我們將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繼續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準繩,以“課程遊戲化”的理念為指導,以幼兒園主題統整式課程為基礎,通過環境創設、一日生活活動、主題活動、節慶活動與國際理解教育融合的實踐研究,逐步在幼兒園的主題活動背景下建立起各年齡段的國際理解教育內容和實施策略,提高教師的國際文化理解教育意識和教育活動設計能力,開闊幼兒的國際視野,培養幼兒寬容、共存,樂於合作的品格。

二、工作重點

1、加強理論學習,豐富課題組成員的理論素養。

2、課題組成員撰寫課題實施的隨筆及論文,及時總結研究經驗,提高教師的論文撰寫能力。

3、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資源的挖掘和利用,並與省常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加強與學校AFS交流生的合作與交流,培養幼兒樂於合作、敢於表現的優良品格。

4、在幼兒園主題課程的基礎上,豐富國際理解教育課程的內容,完善幼兒園園本主題活動課程資源。

三、主要工作安排

1、加強主題課程審議,在幼兒園主題活動背景下,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豐富國際理解教育內容,完善幼兒園園本課程建設。

2、通過多種形式開展主題活動、節令活動和特色活動,並彙集成活動集錦。

3、加強課題研究,及時梳理和總結經驗,撰寫研究論文,提高教師教科研的論文撰寫水平。

4、定期召開課題組工作會議,學習與課題相關的理論及經驗交流,重點解答教師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瓶頸,及時梳理、整理課題台賬。

5、加強課題網絡管理,及時完善與更新課題博客內容。

四、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擬訂課題階段性研究計劃,明確研究重點。

2、召開課題組工作會議,部署本學期課題組工作安排。

3、課題組成員,每人每月撰寫課題研究隨筆1篇。

4、與省常中的AFS交流生,聯合開展中秋節活動。

十月份:

1、召開課題組工作會議,交流子課題研究開展的情況。

2、準備課題中期評估。

3、大中小班第一主題課程審議、反思。

4、與省常中的AFS交流生,聯合開展萬聖節活動。

十一月份:

1、召開課題組工作會議,各子課題成員交流研究成果。

2、大中小班第二主題課程審議、反思。

3、組織幼兒參加xx市“星星火炬”少兒英語大賽。

4、與省常中的AFS交流生,聯合開展感恩節活動。

十二月份:

1、大中小班第三主題課程審議、反思。

2、開展英語節主題活動。

3、與省常中的AFS交流生,聯合開展聖誕節活動。

4、組織幼兒參加江蘇省“星星火炬”少兒英語大賽。

一月份:

1、整理幼兒園主題活動方案,並彙編成冊。

2、課題組會議,總結本學期課題工作情況,表彰課題研究中有突出表現的教師。

3、檢核課題博客內容,完善課題網絡管理。

4、收集、整理課題研究工作台賬資料。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篇16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課題組進入第二年的實踐研究,我們將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繼續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準繩,以“課程遊戲化”的理念為指導,以幼兒園主題統整式課程為基礎,通過環境創設、一日生活活動、主題活動、節慶活動與國際理解教育融合的實踐研究,逐步在幼兒園的主題活動背景下建立起各年齡段的國際理解教育內容和實施策略,提高教師的國際文化理解教育意識和教育活動設計能力,開闊幼兒的國際視野,培養幼兒寬容、共存,樂於合作的品格。

二、工作重點:

1.加強理論學習,豐富課題組成員的理論素養。

2.課題組成員撰寫課題實施的隨筆及論文,及時總結研究經驗,提高教師的論文撰寫能力。

3.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資源的挖掘和利用,並與省常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加強與學校AFS交流生的合作與交流,培養幼兒樂於合作、敢於表現的優良品格。

4.在幼兒園主題課程的基礎上,豐富國際理解教育課程的內容,完善幼兒園園本主題活動課程資源。

三、主要工作安排:

1.加強主題課程審議,在幼兒園主題活動背景下,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豐富國際理解教育內容,完善幼兒園園本課程建設。

2.通過多種形式開展主題活動、節令活動和特色活動,並彙集成活動集錦。

3.加強課題研究,及時梳理和總結經驗,撰寫研究論文,提高教師教科研的論文撰寫水平。

4.定期召開課題組工作會議,學習與課題相關的理論及經驗交流,重點解答教師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瓶頸,及時梳理、整理課題台賬。

5.加強課題網絡管理,及時完善與更新課題博客內容。

四、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擬訂課題階段性研究計劃,明確研究重點

2.召開課題組工作會議,部署本學期課題組工作安排

3.課題組成員,每人每月撰寫課題研究隨筆1篇

4.與省常中的AFS交流生,聯合開展中秋節活動

十月份:

1.召開課題組工作會議,交流子課題研究開展的情況

2.準備課題中期評估

3.大中小班第一主題課程審議、反思

4.與省常中的AFS交流生,聯合開展萬聖節活動

十一月份:

1.召開課題組工作會議,各子課題成員交流研究成果

2.大中小班第二主題課程審議、反思

3.組織幼兒參加xx市“星星火炬”少兒英語大賽

4. 與省常中的AFS交流生,聯合開展感恩節活動

十二月份:

1. 大中小班第三主題課程審議、反思

2.開展英語節主題活動

3. 與省常中的AFS交流生,聯合開展聖誕節活動

4. 組織幼兒參加江蘇省“星星火炬”少兒英語大賽

一月份:

1.整理幼兒園主題活動方案,並彙編成冊

2.課題組會議,總結本學期課題工作情況,表彰課題研究中有突出表現的教師

3.檢核課題博客內容,完善課題網絡管理

4.收集、整理課題研究工作台賬資料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篇17

一、研究的課題:《國小語文誦讀教學研究》。

二、研究目的:通過參與課題研討課活動、撰寫論文、教學設計、研究心得等多種方式,探索出相關誦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培養學生良好的誦讀習慣,使學生在良好的誦讀中積累知識,陶冶情操,塑造人格,並使自己在課題實驗過程中迅速成長。

三、研究措施:

1、轉變觀念,認真系統地學習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及誦讀教學的有關理論。認真地學習一些相關的專著和他人的經驗性文章,在學習中提高認識,在學習中轉變陳舊的觀念。

2、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素養,認真學習國小語文課程標準,認真學習國內外誦讀教學方面先進文章,儘可能多地與同行們交流探討。

3、聯繫實際,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進行踏實細緻地調查分析。

4、實事求是,注重課題研究過程,在課題組研究計劃安排下,每學期上好課題研討課、“一人一節課”,與全組成員一起探討成敗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四、本年度具體工作安排計劃:

十一月份:

(1)學生誦讀現狀調查分析。針對學生開展調查研究,精心設計調查問卷,進行科學、合理地分析。

(2)學習課題組課題總。

(3)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明確研究內容。

(4)參加課題研討活動。

十二月份:

(1)建立學生個人跟蹤檔案。

(3)參加課題研討活動。

(4)積極參加培訓,學習、豐富個人博客。

一月份:

(1)積極參與課題組開展的專題研討課。

(2)積極參與專題研討課的評課及討論。寫好聽課心得體會。

(3)加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4)撰寫誦讀教學論文,參加論文評選活動,注意及時收集、整理、上傳資料。

(5)總結本學期課題研究成果,找出不足。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篇18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時間:20xx年3月——20xx年4月

(1)成立課題研究小組,設計課題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計劃,明確研究的目標、內容方法以及預期成果。

(2)組成情報小組,收集相關資料,並組織課題組成員對資料進行分析探討。

(3)完成開題報告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時間: 20xx年5月——20xx年10月

(1) 課題組成員根據課題方案開展調查、研究工作,分析語言活動遊戲化的現狀及成因。

(2)通過教育典型案例研究,梳理總結語言活動遊戲化的有效策略與方法。

(3)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每個幼兒年齡段的教學展示活動。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 時間: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1)整理前兩個階段的研究資料,進行綜合分析,驗證語言教學活動遊戲化對於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教師語言教學組織能力提升的促進作用。

(2)對整個實驗過程的資料、信息、音像等進行綜合、歸納、概括、總結,撰寫論文、結題報告,並對研究成果進行包裝、整理,完成成果申報。

課題研究工作計劃 篇19

一.研究的課題

在國中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有效的合作學習

二.研究的背景

隨着21世紀人才培養模式的多元化發展趨勢,隨着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合作學習”方式正日益受人們的關注,成為教育教學研究與探討的熱點。《美術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自主、探究與合作是學生學習美術的重要方式。”因此,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已是教學改革的大勢所趨。自20xx年進入新課改以來,合作學習已成為中國小美術課堂上的一大亮點,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教學中設計並運用了合作學習這一教學策略,使課堂討論甚熱烈,氣氛相當活躍,教師教得愉快,學生學習有趣。課堂上出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可喜局面。

三.研究的目的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的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有助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有助培養學生正確的競爭意識和能力。通過小組成員間的互相幫助,實現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作為合作學習的組織者——教師,如何讓學生走出誤區,使學生有效地進行合作學習,真正在集體中獲得個人生動活動的發展,我想這是每個教師必須要考慮並解決的問題。

四.研究的主要內容

1.讓學生積極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的互動;

2.讓學生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

3.使所有的學生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並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互相信任,有效地解決小組內衝突;

4.對於個人完成的任務進行小組合作。

五.課題研究的實施計劃

1.制定研究計劃,課題組會議,交流個人課題思路,學習課題資料

2.課題組會議,學習合作學習資料,交流學習心得和課題研究得失

3.課題組會議,學習合作學習資料,交流課題研究得失,彙報課題研究課

4.課題研究會議,學習資料,聽課題組研究課,寫聽課反思

5.上交課題研究論文及各項資料

標籤: 課題 精選 計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ngxuan/g0gk6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