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工作計劃精選 >

課題研究計劃範本(精選12篇)

課題研究計劃範本(精選12篇)

課題研究計劃範本 篇1

一、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

課題研究計劃範本(精選12篇)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當前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重要途徑。但是在許多學校的實際課堂教學中,出現了小組合作學習流於形式和表面的現象,不但沒有實現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反而變成了低效課堂。因此本人研究這個課題,就是要通過對學習小組的分組、小組合作學習的基本要素、過程監控和指導、評價、來探尋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課題研究的理論支撐:

1.合作學習理論:課堂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人際關係的互動,是實現學生羣體合作目標的基本手段。在合作中,有利於學生的學習能力、人際關係的發展。

2、生態式教育理論:把教育看作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生態式教育強調平衡、和諧、整體的相互聯繫的教育,特別是人際生態理論,更注重師生、生生之間團結、合作的人際生態的良好關係。

3、多元智能理論:加德納對八種智能作了簡介,其中也強調了有效地理解別人和與人交往的能力的人際關係智能。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及研究方法

1、研究內容:

(1)合作學習小組的劃分及合作學習能力的培訓

(2)小組合作學習內容的選擇。

(3)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作用

(4)研究評價機制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作用

2、研究方法:

圍繞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進行研究,我主要採取以下研究方法:

(1)調查問卷:第一階段,通過調查問卷瞭解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態度、需求,研究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真實所想、所需。

(2)研討法:第二階段抓好教學案例研究,總結在合作學習中的誤區,從中探索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方法、途徑。

(3)經驗總結法:第三階段在學習和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總結經驗,結合調查分析得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及時撰寫論文,形成成果。

四、 課題研究學習計劃以及具體時間安排

第一階段:20xx年2月——3月(準備階段)

1、 認真學習《合作學習的理論與實踐》

2、 通過閲讀、蒐集、學習、相關的文獻資料,瞭解國內外作為本課題的理論指導。

3、撰寫課題研究方案。

第二階段:20xx年3月——20xx年2月(實施階段)

朱慕菊《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閲讀時間(20xx年3月—4月)完成讀書筆記 《合作學習的理論與實踐》閲讀時間(20xx年4月——5月)完成讀書筆記和課例分析 孫亞《課堂教學有效性標準研究》閲讀時間(20xx年9月—10月)完成讀書筆記

馬蘭《合作學習》閲讀時間(20xx年10月——20xx年2月)完成讀書筆記和課例分析

第三階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總結階段)

總結推廣研究成果,完成研究論文,撰寫研究方案結題報告。

五、課題研究的主要成果:

(一)教師方面:

通過一年的課題實踐研究,轉變了教師觀念,提高了教師的教科研能力,我撰寫的論文《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省級論文評選獲獎。

1、研究出小組合作學習分組的原則和方法

合作學習小組一般不提倡學生自願組合,學生個人意願只能作為參考。合作小組的人員搭配一定要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教師應按照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性格特徵、性別等差異進行分組,讓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優化組合,使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每一學習小組6人,都按照高、中、低三個層次進行編號。高層次編為1號、2號;中層次的學生編為3號、4號;低層次的學生編為5號、6號。這樣保證每一組的對應號都在同一水平上。由於每個小組成員都是異質的,所以就連帶產生了全班各小組間的同質性,這就充分體現了“組內異質、組間同質”原則。組內異質為小組成員間的互相幫助、互相促進提供了可能,而組間同質又為全班各小組創設了公平競爭的寬鬆環境。在構建好學習小組後,教師還要幫助各小組進行合理的人員分工,明確任務職責,只有這樣學習時才不會盲目隨從。一般情況下,在每個合作小組內要設組長、記錄員、展示員各一名。組長負責本組學習活動的組織、分工、監督等,讓每次合作學習有序開展。記錄員要負責將小組討論、探究的要點記錄下來便於向全班交流彙報。展示員負責向全班展示交流本組討論、探究的結果。這種角色分工不是長期固定的,組內成員要輪流擔任,實現小組角色的互換,增進生生互動的有效性。並對合作學習小組進行合作能力培訓。

2、探索並總結出小組合作學習內容選擇的原則

(1)情景表演問題

情景體驗是政治課學生內化知識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一個必備途徑。學生個人是無法獨立完成或無法很好地完成的,這時必須由小組成員協同配合才能完成。

(2)教學難點需要討論的問題

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能力水平,對某個知識點難以理解時,由學生合作學習討論解決。

(3)有爭議的需要辯論的問題

學生對某個問題在認識上有爭議需要辯論才能明確或尋求更好的解決辦法時

(4)問題的答案是多元的開放的

沒有現成的答案,可以從多個角度分析解決。

(5)小結拓展:

在新課學完,小結時教師可以説“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學到了什麼?”組內交流,相互檢查鞏固,構建知識網絡。

(6)比較複雜的社會實踐活動

如調查本地區的水污染問題需要從多個途徑和角度調查查詢資料、問卷調查走訪調查,找出污染源和水污染的危害,並提出整治方案等。這些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

3、建立了合理全面的評價機制。

(1)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相結合,側重於對過程的評價。

(2)組內自評、組際互評和教師導評相結合。特別注意的是對小組成員的評價,要體現“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的理念,側重於評價學生在小組合作中的參與度及是否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有利於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小組的合作中去。

對小組選擇合適的激勵方法。根據小組學生表現每週評價一次,評出最佳參與個人,學習優勝小組,尤其突出對小組的整體評價。每月彙總一次,並給予一定的獎勵,主要是精神獎勵,發證書並張貼在教室本小組的榮譽欄上,以激發學生持久學習的動力。

4、探討出小組合作學習的步驟:

(1)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精心設計預習提綱,學生自主學習。

(2)小組內學生在組長的指導下相互討論學習心得,解決學習中存在的重點、難點、疑點;

(3)小組彙報,以小組為單位彙報學習中的收穫,學習中未能解決的問題;

(4)教師針對學生的彙報採取集中討論式教學,利用學生自主、教師幫助等形式解決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存在的未能解決的問題,教師重點為學生解惑。

5、總結出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作用:

教師是小組合作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組織者、調控者、是組間競爭的挑起者。

通過課題研究,轉變了教師觀念,提高了教師的教科研能力,我撰寫的論文《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省級論文評選獲獎。

(二)學生方面

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增強了,提高了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學習質量整體提高,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比例和對課堂的滿意度也由實驗前的47.2%提高到如今的91.67%,學習成績也有較大進步。

六、課題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今後的設想

課題的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課題研究的本身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為了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發揮其積極作用,本課題還有許多方面尚待進一步深入的研究,今後,我要繼續探索,進一步完善所取得的成果,爭取在全年級乃至全校推廣。本課題研究有許多不足之處,請領導和同仁們給予指正。

課題研究計劃範本 篇2

課題名稱: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

調研地區:包頭市市政府辦公廳、政策研究室、農牧局、九原區、土右旗及其部

分鄉村(基地)

調研時間:10月19—30日

調研方式:召開座談會與實地走訪調研相結合的方式

調研目的:土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資源,土地制度是農村經濟制度中最根本的制度。隨着二、三產業的快速發展,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大幅增加,各地由此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土地使用分散、閒置、流動性差,甚至出現了拋荒現象,這一問題已成為新時期影響農村社會生產力發展和制約農業生產適度規模化經營的主要障礙。正確認識我市當前農村土地流轉的形勢和發展趨勢,強化政府服務職能,規範農村土地流轉,加強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是當前值得探討的重要課題。 調研內容:

一、我市土地流轉的現狀的摸底調查

計劃從今年年初開始調查我市農村按照全市統一部署,開展針對“規範、有序”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情況,調查以完善、土地流轉合同,建立規範的土地流轉制度,完善合同檔案管理為目的,着力抓好宣傳發動,調查摸底和排查問題、簽訂土地流轉合同、整改和建章立制幾個階段工作情況的調研。

二、土地流轉工作方面的成效論證

1、是否規範了土地流轉合同,讓幹部羣眾滿意。

2、是否促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通過土地流轉,農村中會手藝、頭腦活,善經營的農民更多地離家外出打工,或到城鎮經商置業,就近服務於二、三產業,又活躍和繁榮了城鄉經濟,加快了小城鎮建設步伐。

3、是否起到推動了產業結構調整和適度規模經營。

4、是否有利於加快了現代農業的進程。主要是按照現代農業的要求調查我市農村、城郊的基礎設施建設情況。

5、是否建立了土地流轉機制。

三、存在的問題:

l、法律意識方面存在的狀況。

例如最典型地表現在:一些農民對土地承包經營法律、法規認識度低,知道有《土地承包法》的多,但通讀過全文了解精神的不多,有的土地流轉未經村委會同意或備案,有的認為籤不籤合同不重要,以口頭協議代替合同,有的流轉後再籤合同,埋藏下矛盾糾紛隱患;土地承包工作中,仍有一些村組幹部對黨的土地承包政策和法規領會不夠,為解決人地矛盾,搞“幾年一調”,土地打亂重分,給土地流轉造成了困難和障礙。

2、鄉(鎮)和村組幹部對流轉工作認識是否統一,行為上是否步調一致。

3、土地流轉是否存在中介服務組織匱乏,流轉機制不完善的情況。

四、通過調研認真研究對今後完善土地流轉加強基礎設施等工作的建議的實證

1、要充分認識規範土地流轉,可以有效地解決農村人口變化引發的土地調整的需求。

2、學習先進經驗同時要因地制宜做好工作。

3、建立土地流轉機制,運用市場手段引導土地健康有序流轉。

4、制定配套措施,完善法律政策,為土地合理流轉提供堅強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5、加強農村、近郊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完善與建設,結合我市的具體市情,在生產關係大幅度調整的同時,不僅不能減損農村生產力,而且,要利用土地流轉帶來的新活力,形成農近郊農田水利基礎設施自我更新、大力發展的新機制,以其獲得更大更高的農業生產效率。

通過調查研究,分析整理調研資料,於11月底完成課題論文。

課題研究計劃範本 篇3

一、研究思路

以“綠色教育”為指導,以班級文化建設為突破口,開展“定班花——解花性——悟花品——學花神”系列活動,自主設計 班級文化標識,畫班徽、制班旗、定班風、編口號,構建“綠色班級”班風建設的模式。繼續開展“綠色家庭”、“綠色學生”、“綠色小組”的研究,建立完善各 種評價體系,探索綠色德育的多種途徑,總結德育的經驗,提高綠色德育的實效。

二、研究要求

1、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和班風建設研究,構建“綠色班級”班風建設的模式。

2、通過綠色德育的研究與實踐,建立“綠色國小生”、“綠色小組”、“綠色班隊”的評價體系,進一步完善“綠色家庭”的評價體系。

三、研究內容

1、“綠色班隊”創建的研究。

2、“綠色德育”校本教材運用的研究。

3、各種評價體系制定與實施的研究。

四、研究措施:

1、加強理論學習,尋找理論的支撐點。課題組成員結合自己研究的子課題,查閲、搜索資料,有針對性地做摘錄,豐富理論素養。本學期將利用每月第三週的課題研究活動,有重點地學習,學習時全員參與,不做旁觀者,不做聽眾,各抒己見。通過學習,確實有收穫,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2、強過程研究,課題組成員要摒棄只注重每月一次課題研究活動的思想,注重平時的研究,在研究中,注意積累、記載、反思,重要問題、重大收穫待每月一次課題活動時進行交流。

3、成立德育課題研究中心組。

顧問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定期活動,定期學習,定期交流,定期展示,發揮榜樣作用、遷移作用、輻射作用。

五、研究方法:

積極開展“定、學、談、訂、評、行、寫、改、再學、再實驗……”系列研究活動。

1、定。每位成員根據自己的情況和班級實際情況選擇一個研究專題作為“綠色德育”的子課題。

2、學。結合個人研究的子課題學習一些有關理論,閲讀一些有關報刊雜誌。

3、聯繫子課題研究內容與領導、與顧問、與老師交流學習後的感受、體會、打算,相互取長補短。

4、訂。訂出子課題研究計劃。

5、行。按照計劃研究、上課或開展實驗活動,把計劃付諸實踐。

6、評。上過研究課後,開展實驗活動後,進行自評、互評,總結經驗教訓。

7、寫。把各人實踐後的心得體會寫成教後感或個案,或案例,或調查報告,或小論文。

8、改。對寫出來的材料進行思考、推敲、修改,準備交流或參賽,或發表。

9、再學。帶着實驗中的問題學習,再討論研究,以發揚成績,解決新問題。

10、再實驗。在新的起點,以新的角度、新的高度再進行實驗……形成“十字”系列研究實驗管理模式。

附:課題組活動安排:

第4周:第一次沙龍(學習課題組計劃、交流定班化活動開展情況)。

第8周:觀摩評價實驗班級活動。

第12周:第二次沙龍活動(交流本班的班徽、班旗、班風、口號)。

第16周:第三次沙龍,觀摩評價實驗活動。

第20周:交流、總結子課題實驗活動。

課題研究計劃範本 篇4

研究的課題:農村現代過程遠程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

個人子課題:農村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

研究目的:通過對這個課題的研究,總結並形成適合農村國小遠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應用方法,以及優化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學效果。

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探索農村國小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方法,利用網絡資源,創設教學環境,開展有效學習,充分發揮出“雙主互動”、“導學—探究”模式的作用,研究出切合實際的農村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方法。

工作安排:

九月份:1、寫好《農村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子課題研究計劃;

2、寫好課題組個人子課題計劃;

3、將計劃上傳到教師博客,並豐富博客內容;

4、認真討論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課教案和説課稿,並反思總結;

十月份:1、課題組成員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研究水平;

2、繼續充實“教師博客”的內容;

3、認真討論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課教案和説課稿,並反思總結;

4、認真準備課題研討課。

十一月份:1、認真討論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課教案和説課稿,並反思總結;

2、召開課題組會議,交流總結,討論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及研究方向;

3、課題組成員及時撰寫研究材料,上傳到網站,充實教師博客。

十二月份:1、課題組成員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研究水平;

2、繼續充實“教師博客”的內容;

3、認真討論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課教案和説課稿,並反思總結;

元月份:1、寫好課題組子課題小結;

2、寫好個人課題小結,並進行交流;

3、收集並整理研討課教案、説課稿和評議,並及時上傳到博客;

4、寫好課題研究論文,並進行交流。

課題研究計劃範本 篇5

一、本課題研究的背景:

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曾經指出:“簡單地説,教育就是要養成習慣。”英國教育家洛克也曾説過,一切教育都可歸結為養成兒童的良好習慣。同樣,在我國古代也早就有了“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的説法。由此可見,從一開始就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並且,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中國小,特別是國小素質教育的一項基本要求。

國小是一個人學習的起始階段,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這一階段學習質量的好壞,對孩子的一生有着無法估量的影響,一旦學生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好的就內化於其中。因此,開展“國小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課題很有必要,尤其適應當前我市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二、本課題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種高度自覺的、主動的、自主化了的持久學習方式,往往它成為一個人學習品行的一部分。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一個人成長中有多方面的作用,它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是學生智力發展的橋樑,也是培養學生創造精神的重要手段,它廣泛存在於學習的所有內容中,體現在學習過程裏。習慣的培養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建立穩固的生理和心理的"動力定型"。習慣是人在較長時間內形成的規律性的行為方式,一旦形成便難以改變。長期有規律地安排學習的人,便可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種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至少有三個方面的好處:

一、好的學習習慣可以通過生物鐘、條件反射自動提醒人自覺地去做應該做的事。比如每天早晨及時起牀,自覺地為工作、學習做好一切準備。對於一個有良好習慣的人來説,幾乎都是靠生物鐘、靠條件反射來自動控制的。如果不是靠習慣,這許許多多看似平常的事做起來就會顯得手忙腳亂,甚至丟三落四,以至於使人動輒被動,造成心煩意亂。

二、好的學習習慣可以發揮下意識的作用。

下意識的特點是直接受習慣的支配。一個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人,他的下意識會隨時隨地支配他按照平時習慣了的套路做那些與學習相關的事,使之在不知不覺中,事情做得輕輕鬆鬆,有條有理。好的習慣一旦養成,便可終身受益。

三、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調動潛意識為學習服務。

潛意識的特點是直接受人的情感和需要支配,受情境因素的影響。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心裏已經清醒地意識到,嘴上也在説貪玩不利於學習,今後不再貪玩了,可是鬼使神差地又貪玩了。為什麼會這樣?這實際是潛意識在支配他,是他的潛意識中有一種強烈的玩的渴望。一個養成了良好學習習慣的人,他對學習有一種親合心理,他從心底裏把學習當成了第一需要,當成了樂趣,不學習便難受。這就是潛意識在發揮作用。

心理學研究表明,習慣的培養越早越好,孩子越小,越容易養成良好的習慣,最容易保留這種習慣。因此,在國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指導學生學習的一項重要任務。培養國小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通過本課題研究,探索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有效途徑、方式方法、目標效果、操作步驟等,從而讓學生掌握開啟知識寶庫的鑰匙,自主學習知識,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以便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三、本課題的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培養目標和創新之處

本課題的研究目標:

1、補充、完善國小生學習習慣評價標準。形成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的行為標準,使學習習慣行為準則具有引領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2、真正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自我約束,並最終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從細節入手,把學習習慣的工作抓細,抓實,從分年級學習習慣養成訓練內容的細化能夠看出這一點。

4、創設良好的學習習慣氛圍,從校內到校外,從課上到課下,教師都做了安排,時刻激勵着國小生去做好。

5、習慣的養成,關鍵還在於持之以恆的嚴格訓練,在訓練中講清道理,導之以行,這樣,長此以往,必然會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本課題的研究內容:

一、課前習慣

課前預習的習慣:

基本要求:按教師或教材要求做好課前預習,尋找聽課重點、難點,提高課堂聽講的有效性。

培養目標:

1、提前預習課程,每天晚上和上課前,都要對將要學習的課程做簡要的預習,瞭解課程的知識點、重點、難點,為課堂學習做好準備。

2、預習時遇到不懂的地方要通過查資料尋找答案,也可以向同學、家長詢問,仍然沒有解決的問題要標記出來,以便在課堂上有重點地學習。

3、預習時要學會用筆在課本上做不同的標記,如:在重點內容下面標△,在有疑問的地方寫上“?”等,以便在課堂學習時多留心。

4、預習時要精力集中,培養自己一絲不苟的學習習慣。

二、課中習慣

1、專心上課的習慣

基本要求:課堂上認真聽講,積極主動地參加各種課堂教學活動,踴躍發言,遵守課堂紀律,積極思考。

倡導中高年級的學生認真做好課堂筆記。

培養目標:

(1).課前做好準備,按要求擺放課本及文具。

(2).課堂上認真接受教師指導,專心致志地參與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學習。

(3).有疑難問題時,及時舉手發言。

(4).要善於合作學習,在進行分組實驗、動手操作、課外遊戲等活動時互相幫助,共同提高。

2、善於合作的習慣:

基本要求:

合作前要獨立思考,合作中要會交流與傾聽,合作後要表述和反思。善於將個體間的差異當作一種學習資源,以達到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協同發展的目的。

培養目標:

(1).樂於將個人的學習活動與集體活動融為一體,互相配合,協調一致。

(2).與同學溝通交流時,要尊重別人的意見和觀點。學會表達自己看法,共同解決問題。

(3).主動和同學、老師合作,樂於承擔組內分擔的任務。

(4).學會讚許同伴,願與他人一起分享合作的體驗。

3、善於交流的習慣

基本要求:善於傾聽他人的見解,養成認真傾聽、分析、思考的習慣,善於交流,勇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表述流利,條理清晰。

培養目標:

(1).養成認真傾聽、分析、思考的習慣。積極踴躍發言,敢於提出自己的不同見解,並不斷修正、彌補自己的不足。説話完整,口齒清晰,聲音洪亮,儀態端莊。

(2).與人交流時,虛心聽取對方的見解,善於傾聽他人的意見和建議,不隨便打斷別人的談話。

4、勇於質疑的習慣:

基本要求:培養獨立思考、細心觀察的能力,善於質疑,勇於實踐,形成主動探索的習慣。

培養目標:

(1).善於發現,勇於實踐,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對不懂的問題要主動向教師請教。

(2).培養獨立思考、細心觀察的能力,養成主動探索的習慣。

三、課後習慣

1、課後複習的習慣:

基本要求:及時複習功課,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習質量。

培養目標:對所學的內容及時複習、鞏固,提高學習效率。

2、完成作業的習慣:

基本要求:認真獨立完成作業,書寫規範,按時上交,及時更正。

培養目標:

(1).按時完成作業。

(2).不抄襲別人的作業。沒完成作業主動向老師説明理由,並及時補上。

(3).作業完成後及時放入書包中。

(4).作業發下後及時修改。

3、規範書寫的習慣:

基本要求:養成正確的寫字和握筆姿勢,掌握正確的寫字規則和方法,書寫規範、工整。

培養目標:

(1).寫字姿勢正確。做到“三個一”(即眼離書本一尺遠,胸離書桌一拳遠,手離筆尖一寸遠)。

(2).坐勢端正。坐得自然,兩腳放平,身板要直,頭部略向前傾。

(3).執筆正確。五指併攏,斜握筆,手腕關節配合,按筆畫發展的方向,上下左右靈活動轉。

(4).全神貫注。兩眼正視紙面,注意數字和文字的書寫。

(5).卷面整潔。書寫正確清楚,排列整齊。

4、多讀勤記的習慣:

基本要求:多讀好書,每天閲讀課外讀物累計不少於30分鐘,讀書姿勢正確。倡導中高年級學生學會做讀書筆記。

培養目標:

(1).每天課外閲讀時間累計不少於30分鐘。

(2).自己訂閲的報刊應及時閲讀。在精彩處圈點,記上自己的閲讀體會,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3).邊讀邊思考,敢於質問,不懂的地方向他人請教或查工具書解決。

5、規律作息的習慣:

基本要求:學會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制定個人的學習計劃,按計劃合理安排學習,提高課內外學習效果。

培養目標:

(1).在家長、教師指導下制定切合實際的學習、生活計劃。

(2).認真執行計劃,學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相應的調整,合理安排學習活動,提高課內外學習效果。

本課題的創新之處:

1、課內與課外相結合。

2、家庭和學校相結合。

3、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與教師的點撥、引導相結合。

4、知識學習與學習習慣的培養相結合。

四、本課題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評估手段

本課題的研究思路

就是通過一系列具體的實踐研究,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提高學習興趣,掌握正確高效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學習基礎、不同層次及不同性格特點的學生的研究,進行國小生良好學習習慣與健康人格的發展探求,使其通過肯學、愛學、樂學、善學、增長知識,提高素質,完善人格,成為和諧發展有能力的人。

本課題的研究方法

國小數學小課題研究方案3篇活動方案本課題的研究方法是行動研究法,遵循的思路是:

前測、訪談、施測、活動實施、反饋、階段總結、再實施、結題總結等過程。

本課題的檢測和評估手段

實驗中期學習習慣量表(教師評定、學生自評):實驗後期學習習慣評價表。

班級氛圍(環境)問卷。

五、本課題的實施步驟:

1、實驗準備階段(20xx年7月-20xx年1月)

對學生基本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做好相關的調查研究工作。組建研究隊伍,成立課題研究小組,確定課題研究的人員分工,制定和論證課題實驗方案,確定最終研究方案。明確各人的分工和職責,制定課題研究計劃。加強理論學習,充實教育理論和教科研知識,更新觀念、轉變思想,樹立正確的育人觀,為開展實驗打下堅實的基礎。

2、實驗研究階段(20xx年1月—20xx年3月)

(1)圍繞課題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紮實開展課題研究。

(2)實驗教師定期做引領課、研討課,分析、總結典型的教學案例。

(3)定期做好階段性小結,研究階段性成果,撰寫研究論文,形成文字性材料。

(4)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課題研究方案,調整課題研究思路,並做好課題的檢測工作。

(5)整理課題原始材料和研究材料。

(6)深入分析研究、撰寫課題研究結題報告,形成全面而深刻的研究性成果。

(7)課題組成員上公開課展示課題研究成果。

3、實驗總結階段(20xx年3月—7月):後期成果處理,形成結題研究報告,在一定範圍內進行結題活動。籌備結題,聘請上級主管部門和有關專家聽取課題的彙報,接受專家評估。

六、保障措施

國小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並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長期複雜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加強指導,並進行及時檢查和督促。經過課內若干時間的練習,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初步形成了,再逐漸由課內向課外發展,加上家長在家庭範圍內的監督和規範,再靠孩子多次反覆實踐,三方面形成合力,良好的學習習慣才會鞏固下來。由此可見,孩子自身和家長在良好學習習慣形成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

學生方面:

1、制定好計劃

讓學生嘗試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本人的學習習慣,制定一份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計劃。例如:分析自己目前學習習慣的現狀,看看哪些習慣現階段已經養成,哪些尚未達成,哪些安排在下階段繼續努力,從而做到心中有數。

2、做到堅持不懈

習慣是一種動力定型,是條件反射長期積累和強化的結果。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必須經過長期的、反覆的訓練才能形成。因此孩子們心裏必須有這樣一個概念,學習習慣的養成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當學習習慣一旦有了雛形的時候必須要有堅強的意志,做到持之以恆。

家長方面:

良好習慣的培養需要嚴格要求。大多數習慣是行為達到自動化後才出現了。在行為向自動化發展和轉變的過程中,嚴格的行為要求和按要求行為是必要的。在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對有利於孩子發展的主要方面,都應該有一些基本且嚴格的行為要求。如起居作息有規律,均衡飲食、合理鍛鍊、認真作業、物品整齊、清潔衞生、衣着整潔、禮貌待人等。

除了嚴格,家長還得適時激發孩子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時時鼓勵孩子與壞習慣作鬥爭。將近期目標與遠期目標相結合。?

七、預期研究成果

我們將把此項課題逐步完善,健全國小生3到6年級良好的學習習慣評價標準,逐步形成規模化,並不斷創新,使之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學生整體素質明顯提高。寫出詳盡的結題報告,完成教育論文若干篇。

八、課題參加人員

課題組組長:

楊東通化市教育學院

課題組副組長:

興華教育集團教研室、各縣(市、區)教師進修學校的國小數學教研員;通化市朝小、通鋼一小、二小、三小、各縣(市、區)實驗國小的校長、副校長。

課題參加人員:

通化市朝小、通鋼一小、二小、三小、各縣(市、區)實驗國小的數學教師。

課題研究計劃範本 篇6

一、指導思想

從學生實際出發設計能促進學生閲讀水平,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的課題研究。本課題將在主課題的引領下着重開展課外閲讀的研究。在研究中行動,在行動中研究,提高研究的實效性,要為提高學生閲讀的能力多踐行,深思。

二、具體工作:

1、加強理論學習,提升理論素養

本課題組組長帶領成員認真學習課題方案,明確課題研究方向,深入瞭解課題研究方法,結合實際,紮實有效地開展研究。

2、制訂研究方案,紮實研究工作

緊扣課題組研究的規劃思路,制訂切實可行的本學期研究計劃,明晰研究思路與方向,密切聯繫實際教學工作,紮實有效地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3、確定研究重點,提高研究實效

本學年重點研究項目及方向為“書香校園”,本課題組成員計劃以第一學段中的典型課例為突破,進行研究總結。

4、不斷總結經驗,實現資源共享

各課題組成員在學習和研究的基礎上,要勤于思考、善於動筆,不斷提煉研究經驗,各課題組成員要主動積極維護課題資料正常運轉,要把各自研究的動態和成果及時在街道學習會議上呈現,以實現資源共享,以讓本課題起到一定的輻射作用。

三、日程安排:

1.制訂本學期課題組研究計劃。

2.課題組理論學習(學習新課程標準中關於閲讀的有關章節)

3.制定課題組成員本學期研究課安排表。

4.課題組成員上、聽、評研究課。

5.課題組理論學習。(分享閲讀,主題:學習新課程標準中關於閲讀的有關章節)

6.課題組成員上、聽、評研究課。

7.課題組理論學習。

8.撰寫與課題相關的論文和案例。

9.本學期課題研究情況反思與總結。

10.收集、整理相關研究工作材料。

課題研究計劃範本 篇7

一、任教學科:

語文

二、研究的課題:

國小語數學科教學中學生交流與合作能力培養研究

三、個人子課題:

國小語文教學中學生交流與合作習慣的養成的研究

四、研究目的:

(1)探索在語文學科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能力的途徑和方法。在語文學科教學中給予學生更多交流與合作的機會,激發學生交流與合作的慾望與熱情,讓學生要交流要合作,從而養成良好的交流與合作的習慣。

(2)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習、培訓、提高自己、豐富自己,成為學習型的教師,走教師專業化發展之路。

五、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國小語文教學中學生交流與合作習慣的養成的研究

六、研究措施:

1、轉變觀念,認真系統地學習有關的理論。認真地學習一些相關的專著和他人的經驗性文章,在學習中提高認識,在學習中轉變陳舊的觀念。

2、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建立自己的課題博客專欄。儘可能多地與同行們交流探討。

3、聯繫實際,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進行踏實細緻地調查分析。

4、實事求是,注重課題研究過程,在學校研究計劃安排下,每學期上好課題研討課、“一人一節課”,與全組成員一起探討成敗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七、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學生交流與合作能力現狀調查分析。針對學生開展調查研究,精心設計調查問卷,進行科學、合理地分析總結。

(2)學習課題組課題總方案。

(3)學習課題組子課題計劃,明確研究內容。

(4)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三月份:

(1)參加開題儀式。

(2)建立學生個人跟蹤檔案。

(3)在語文課題組內聽課。

(4)積極參加培訓,學習、開通課題研究個人博客。

四月份:

(1)積極參與課題組開展的專題研討課。

(2)積極參與專題研討課的評課及討論。寫好聽課感言。

(3)加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4)撰寫學生交流與合作習慣養成專題文章,注意及時收集、整理、上傳資料。

五月份:

(1)學習課題理論專題講座,做好筆記。

(2)通過課堂教學,嘗試新的教學方法。

(3)認真撰寫教學反思,與同伴交流,及時總結課題研究經驗與教訓。

(4)上一堂課題研討課。

(5)注意及時收集、整理、上傳資料。

六月份:

(1)撰寫個人子課題總結,並及時與課題組成員交流

(2)撰寫心得體會和課題研究論文,交流課題論文。

(3)整理個人子課題研究資料。

課題研究計劃範本 篇8

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是國中美術教學的重要任務。而作為其主要課業的欣賞教學,由於傳統授課形式和教學方法的束縛及教學條件的制約,目前。有些學校包括我們學校在內遠未發揮它應有的作用。為了搞好欣賞課教學,我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結合學生特點,調整教學內容。

人類幾千年的發展歷史給我們留下了數不清的藝術珍品。在中學有限的課時內無法使學生全面瞭解這些作品,只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對作品進行篩選,突出重點,以點帶面,才能完成預定的教學任務。

改革開放以來,不同流派的美術作品,尤其是現代派作品在我國迅速傳播,改變了多年來寫實作品佔統治地位的局面。對現代派作品如何認識、如何欣賞已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任務。當代中學生思維敏捷,有較強的獨立思考能力,對新事物有探索精神。為此,我在教學中加大了現代作品的比重和授課時數,並進行對比教學,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改變教學方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參與意識,我改變了傳統的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多用討論式和問答式。由於給了學生極大的自由,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很高。例如,在立體派美術作品的欣賞課教學中,我把兩課時集中為一次上。課前,給學生布置任務,蒐集有關資料,包括畢加索的生平、作品介紹,畢加索及立體派的作品等。我做了充分的教具準備,包括畢加索的大幅作品,自動幻燈機及立體派作品幻燈片等。上課時,把準備好的作品及學生蒐集到的作品都掛出來,並組織學生自由討論:立體派美術作品有什麼特徵?是在什麼樣的歷史背景下產生的?雖然這種討論非常不成熟,但是卻開啟了學生思維的大門。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適機進行小結:①立體派產生和主要活動的時間:1920xx年——1920xx年;②立體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畢加索;③產生地點:法國;④表現形式和產生的思想來源:把物像分解成幾何形體切面再互相重疊。它的產生和後期印象派塞尚熱衷於表現客觀對象的體面結構的創作思想密切相關。

教師重點介紹立體派的代表人物畢加索的作品:畢加索依靠主觀想象力和創造力追求客觀對象立體構造所具有的美。《亞威農少女》是立體派的開端,《彈曼陀玲的少女》是典型的立體畫。《格爾尼卡》創作的歷史背景是:德國侵略者轟炸西班牙小鎮格爾尼卡,炸死了許多無辜的居民,畢加索懷着十分憤怒的心情,揉合象徵、超現實主義的手法創作了這幅畫。整個畫面動感極強,具有震撼人心的悲劇色彩,強烈地體現了作者愛國主義的情感。

教師經過提問、解答,並結合放幻燈片,把立體派作品和其他流派的作品進行對比講解,達到了使學生感受深刻,能初步闡述立體派作品的特徵和內涵,能用正確的觀點分析作品的目的。

三、全方位進行藝術欣賞活動,創造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

美術欣賞不應侷限於課堂教學,應多層次、全方位地進行。例如,舉辦全校性的美術作品展覽,包括名家作品和學生作品展覽;請專家來校講學;帶領學生去美術館參觀畫展等,都有助於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另外,我覺得作為我們專業的美術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藝術修養,要厚積而薄發,要從文學、詩歌、音樂等方面汲取營養,盡力使自己的講課達到“小説般的情節,相聲般的幽默,詩歌般的激情”,開擴學生的眼界,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陶冶學生的情操,不斷提高他們的藝術素質和審美能力。

課題研究計劃範本 篇9

課題研究目標

1、摸索出藝術特色走廊環境的教育功能。

2、力爭建構彰顯本校藝術特色的校園走廊環境。

課題研究內容:

學生的年齡特點不同,結合教學樓的功能,對主題走廊進行藝術性設計和裝飾,可設計不同主題內容。

一.研究步驟:

達成目標及研究內容:學習有關理論,分析本校藝術教育和校園走廊文化現狀,進行有關校園走廊文化建設的調查,明確發展目標,制定課題方案。

二.研究措施:

1.自身加強業務學習、提升理論水平、收集有關藝術特色校園走廊文化建設的理論和經驗文章,切實轉變教育觀念,認識藝術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必要性、重要性,主動、自覺地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2.落實走廊環境創設研究方案,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成果展示與交流會。

3、尋找藝術特色走廊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學校走廊環境的創設應讓學生積極參與,我們應在有限的走廊環境中,充分發揮它的優勢,注重整體的藝術效果。一方面以學校《貝殼苑》校本課程為指引,使各種小貝殼成為藝術想象和審美創造的重要素材,裝點走廊。

各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不同,可以結合學校的各項研究活動,體現各學科的特點及學科的整合,設計不同主題的走廊、過道,如小小書畫家長廊、科技長廊、海防長廊等,使其散發濃濃的藝術氣息;使學生在濃郁的藝術氛圍中開闊視野,提高自身審美能力。

課題研究計劃範本 篇10

研究課題:優化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方式,提高數學學習的有效性本學期我們學校開展了以“國小課堂教學有效組織形式研究”為課題的教研活動,優化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方式,提高數學學習的有效性。真正做到向課堂教學要質量,本學期特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一、指導思想:

新學期伊始,在學校科研管理的大方針的指導下,結合上學期課題研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從《優化學生學習方式,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課題研究的實際出發,結合個人課題的自身特點,進一步進行課題研究。在上學期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採用多種形式,如:自主學習、開設研究課、成果展示等,從各個方面增強自己的理論水平,並增加教學實踐次數。

二、階段性目標:

1、樹立起教師在自主學習中的作用,培養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自主學習,探究的技能的養成。

2、構建國小生自主學習的具體目標,形成促進國小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水平。

3、國小生自主學習和課堂探究的意識得到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自主學習的習慣以及自主學習的品質得到培養。

三、操作措施

1、端正思想,統一認識。組織課題組及全體老師認真學習現代教學理論,認真學習《義務教育全日制國小數學教學大綱》(試用修訂版)互相探討,共同提高,寫好學習心得,並使之服務於實踐。

2、充分挖掘教材的實踐活動因素,數學本身源於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在運用數學教材學習過程中,我們應該讓學生運用自主學習,探究的方式幫助學生喜歡數學,學好數學。

3、對現有教材可作適當改組,創造地運用教材,儘量增加計量、統計知識的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理解現實生活的工具。

4、貫徹自主探究學習觀點,搞好課堂教學。首先要營造一個寬鬆的學習環境,為學生留有探索與思考的餘地,讓全體學生全方位參與教學過程,成為學習的主體。

5、注重學具的操作,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國小生思維正處於具體形象為主的發展階段,國小生具有愛玩、愛動的思維特點,創設合理的適時的動手操作活動,給學生提供動手的機會,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具體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學習課題組課題總方案

2、制定個人課題研究方案

四月份:

(1)積極參與課題組開展的專題研討課。

(2)積極參與專題研討課的評課及討論。寫好聽課感言。

(3)加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4)積極參加培訓,學習、開通課題研究個人博客。

五月份:

(1)積極參與課題組開展的專題研討課。

(2)積極參與專題研討課的評課及討論。寫好聽課感言。

(3)加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4)撰寫學生交流與合作習慣養成專題文章,注意及時收集、整理、上傳資料。

六月份:

(1)撰寫個人子課題總結,並及時與課題組成員交流

(2)撰寫心得體會和課題研究論文,交流課題論文。

(3)整理個人子課題研究資料。

課題研究計劃範本 篇11

研究課題:《讀思結合引導學生有效閲讀》

本學期我們學校開展了以“國小課堂教學有效組織形式研究”為課題的教研活動,為了提高自己課堂教學中的實效性,真正做到向課堂教學要質量,本學期特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一、指導思想:

當前閲讀教學中普遍重視了讀的問題,學生基本上在課堂上讀了起來,聽到了琅琅的書聲。但閲讀教學容易停留在較淺的層次上。閲讀教學時教師有讀無導,學生有讀無效,從理論上講,多讀確實有利於語言的積累、感悟和理解,但多數絕不是一遍又一遍不加思考的讀,也絕不是排斥教師應有的引導、指導和講解的讀。宋代學者朱熹提出的“熟讀深思”符合閲讀規律。“讀而不思則罔”有些深奧的課文,如果離開教師適當的引導和精講,不要説讀幾遍,就是讀一百遍也搞不懂。我們要把握好閲讀教學中的度,要有辯證的觀點,而不是盲目地讀、讀、讀。閲讀教學出現效果不明顯的狀況,從實踐層面上講,原因主要是教師自身朗讀水平不高缺乏朗讀指導的方法,因此只能在一個層面上讀,不能讓學生讀出滋味,讀出情味,讀出韻味來。

二、研究目的:

在閲讀教學中有效引導學生讀思結合,讀導結合,教給方法;力求提高閲讀教學的實效性,使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品悟,在讀中體驗情感,在讀中掌握技巧。

三、研究內容:

閲讀教學是語文教育的重心,培養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感知能力,加強學生在閲讀中的創造性思維訓練,使之有效地提高閲讀效率,關鍵在於讀思結合的實踐。在此基礎上,通過對重點問題的評析與討論,訓練學生形象與邏輯思維,促進其自主閲讀能力的提高,讓學生在健康良好的氛圍中發表自己的見解,逐步形成自己獨立的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論。讀,是獲得素材的重要手段,值得在教學實踐中摸索其潛在規律;思,是閲讀的靈魂,是學生從語言、表達技巧、文章結構等方面吸取營養的必備武器。

四、研究方法:

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讀是基礎。語文教師不僅要重視讀,而且要研究讀的指導,力求做到:指導不理性化、抽象化;重情感及變化的整體把握;不僅把讀作為理解內容的手段,而且把讀和品詞品句、揣摩表達作用、學習表達方法結合起來。總之要做到讀思結合。首先,關注“對話”中的提示語及標點符號,讀出表情和語氣來。

“對話”中的提示語往往提示了説話人的表情、動作及説話時的語氣、語速等,因此讀好對話不能忽略了提示語,還包括標點符號,他們都會提示我們該怎樣朗讀好人物的對話。

其次,引導學生體會感悟,讀出各自的感受。

個性化的閲讀是學生讀出自己獨特理解與感悟的閲讀。課堂上應沒有諸如“該用什麼感情讀?哪裏停頓?哪兒該讀重音?”的話語,而是讓學生根據各自的感受來朗讀,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我們鼓勵學生在讀中悟情,讀中傳情,讀出自己獨特的體驗與感受。

五、研究階段步驟:

3月份:

(1)學習課題組課題總方案。

(2)學習課題組子課題計劃,明確研究內容。

(3)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4月份:

(1)積極參與課題組開展的專題研討課。

(2)積極參與專題研討課的評課及討論。寫好聽課感言。

(3)加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4)撰寫學生交流與合作習慣養成專題文章,注意及時收集、整理、上傳資料。

(5)學習課題理論專題講座,做好筆記。

5月份:

(1)通過課堂教學,嘗試新的教學方法。

(2)認真撰寫教學反思,與同伴交流,及時總結課題研究經驗與教訓。

6月份:

(1)參加課題組進行的課題研討課。及時上傳材料,豐富博客內容。

(2)整理參加課題理論學習的筆記,總結各項課題活動情況,寫出心得體會上傳個人博客。

(3)及時收集、整理課題組上課教師的教學設計、説課稿、評課內容等。

(4)撰寫個人課題小結,並參加校課題小結交流。

(5)撰寫課題研究論文,交流課題論文。

課題研究計劃範本 篇12

一、研究的課題:《自主(探究、體驗、合作)學習方式中教學手段運用研究》。

二、研究目的:回顧上學年課題研究上學期,通過上課題研討課、撰寫論文、教學設計、研究心得等多種方式,總結出了一些自主探究學習的方法,但是還不夠全面,這學期我將繼續努力鑽研,進一步探索研究。

三、研究措施:

1、轉變觀念,認真系統地學習有關的理論。認真地學習一些相關的專著和他人的經驗性文章,在學習中提高認識,在學習中轉變陳舊的觀念。

2、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建立自己的課題博客專欄。儘可能多地與同行們交流探討。

3、聯繫實際,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進行踏實細緻地調查分析。

4、實事求是,注重課題研究過程,在學校研究計劃安排下,每學期上好課題研討課、“一人一節課”,與全組成員一起探討成敗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四、本年度具體工作安排計劃:

二月份:

(1)學生交流與合作能力現狀調查分析。針對學生開展調查研究,精心設計調查問卷,進行科學、合理地分析總結。

(2)學習課題組課題總方案。

(3)學習課題組子課題計劃,明確研究內容。

(4)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三月份:

(1)參加開題儀式。

(2)建立學生個人跟蹤檔案。

(3)在數學課題組內聽課。

(4)積極參加培訓,學習、開通課題研究個人博客。

四月份:

(1)積極參與課題組開展的專題研討課。

(2)積極參與專題研討課的評課及討論。寫好聽課心得體會。

(3)加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4)撰寫學生交流與合作習慣養成專題文章,注意及時收集、整理、上傳資料。

五月份:

(1)學習課題理論專題講座,做好筆記。

(2)通過課堂教學,嘗試新的教學方法。

(3)認真撰寫,與同伴交流,及時總結課題研究經驗與教訓。

(4)上一堂課題研討課。

九月份:

(1)學習課題組總課題方案、子課題計劃。

(2)寫好《自主(探究、體驗、合作)學習方式中教學手段運用研究》個人研究計劃。

(4)及時上傳材料,豐富博客內容。

(5)積極參加培訓,學習,轉變觀念,提高自身素質。

十月份:

(1)參加“全國著名教育專家江西省中國小優質課堂教學研討會”。

(2)上好課題研討課。

(3)參加課題組進行的課題研究。

十一月份:

(1)參加課題組進行的課題研討課。

(2)整理參加課題理論學習的筆記,總結各項課題活動情況,寫出上傳個人博客。

十二月份:

(1)結合我校“一人兩節課”校本教研,組織課題組成員上課、聽課、評課活動。

(2)及時收集、整理課題組上課教師的教學設計、説課稿、評課內容等,並上傳到學校網站和個人博客。

(3)撰寫個人課題小結,並參加校課題小結交流。

(4)收集、整理課題組教師的教學設計、説課稿、評課內容等,並上傳到學校網站和個人博客。

(5)撰寫課題研究論文,交流課題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ngxuan/jrgpm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