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工作計劃精選 >

國小課題研究計劃(精選22篇)

國小課題研究計劃(精選22篇)

國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1

一、課題的提出

國小課題研究計劃(精選22篇)

語文課文藴含着豐富的情感教育內容,情感教育是教師依據一定的教育教學要求,通過相應的教育教學活動,促使教師在尊重學生情感的基礎上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在情感教育中,教師應根據教材特點挖掘情感因素,採用適當方法撥動,震撼學生的情感之弦,獲得與作者情感上的共鳴。因此,研究本課題其意義與核心概念就在於淨化他們的心靈,陶冶他們的情操,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建立一個生愛學、師樂教的良好教學氛圍,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二、實驗假設與理論依據

(一)實驗假設

由於情感教育具有滲透性,能夠通過語文教學將文中所承載的情感溶進學生的血液,成為學生的情感。我們通過研究國小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可以對學生起到的薰陶作用,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可以調控學生的情感。因此,在國小語文教學中開展情感教育有助於學生內化情感,並在情感的滲透和驅使下去發現美,感受美,從而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淨化他們的心靈,陶冶他們的情操,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建立一個生愛學、師樂教的良好教學氛圍,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二)理論依據

1、人文主義教學理論認為,人的行為分為技能、認知和情感三個主要方面,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情感活動是心理整體技能的基礎和動力,教學的各個環節必須考慮學生情感、態度等認為因素,其事情幹問題放在教學過程的首要地位。

2、發展教學理論強調,教學進兒童的一般發展,不僅僅侷限於人世能力的發展,要求使學生理解學習過程,教育他們學習方法,讓學生過豐富的他點生活、情感、機制品質都得到發展。

3、近一年的實驗以及有關教育科學和心理科學和研究,都已表明,良好的環境和科學的教育明顯有力兒童心理素質的發展,特別是兒童的心理品質,心理能力爭處於形成的過程中,之以科學,系統的心理品質,心理能力培養,就能鞏固有效地促進個性的完善,人格的健全。

4、解讀國家新課標標準義務教育之處:目前,有部分教育工作者並沒有吧教育二字落實實處,片面強制學校教授知識的能力,你了育人,從而出現了許多問題,而與育人也正是新課題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正確積極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夠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這一綱領性文件,歷史性地將心理素質作為國民素質之一,這就賦予了教育者幫助學生提高情感素質的歷史使命,又在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對學生心理教育提出了具體要求,明確要求教育工作者,通過多種形式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導,幫助學生提高心理素質,培養人格,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

三、研究的目標

1、與語文教學相關的問題。

2、課堂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誘發情感共鳴,傳達情感,增加情感體驗,塑造健康人格。

3、通過課堂教學的研究、教學中情感教育的資料蒐集、整理、分類形成論文。

4、推廣本課題在教學中的應用。

四、研究的內容

與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相關資料的蒐集,與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相關資料的分類,課堂教學情感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和生活中誘發情感共鳴,塑造健康人格。

五、具體做法

1.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習作讀與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引導學生在讀自己與他人的習作中,發現自己與他人習作中的“閃光點”,欣賞習作,培養習作興趣和自信心。引導學生在欣賞中互相學習,感悟表達。

2.每完成一篇習作都要引導學生修改。培養學生樂於修改的良好態度和興趣;培養學生在自我修改與相互修改中提高作文能力。對學生的修改及時作出評價。

3.培養學生對欣賞與修改的興趣,還必須與寫作指導教學緊密結合。寫作教學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表達真情實感;注重學生的觀察、思考、想象,鼓勵學生的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

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積累素材和語言材料。開展語文綜合實踐活動,開闢習作園地,展示學生作品,組織或讓學生自行向報刊雜誌投稿。

4.採用學生自評、互評、家長評、教師評等多種評價方式。

5.建立學生習作檔案,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採取形成性評價與定性評價的方式。

6.培養學生對習作的欣賞與修改的同時,促進學生學習方式在各學科領域轉變。培養學生主動學習,勤于思考,樂於探究,合作交流以及收集與處理信息等能力。建立民主、平等、互助的新型師生關係,營造良好育人環境。

六、研究的對象、方法、步驟

(一)研究的對象

以中高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在實驗的前一階段,以三年級45名學生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的方法

行動研究法、資料收集法、個案分析、文獻。

(三)研究的步驟

1、準備階段

在理論學習、集體討論的基礎上,確立課題內容,聘請有關專家進行指導設計研究方案,明確研究思路,填報科研課題申報表,成立課題研究工作小組。

2、總結階段

圍繞本課題組織校本教研活動,並對實施情況進行總結,不斷充實實施方案。

國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2

課題研究是校本教研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也是營造良好校園文化氛圍的重要方式。現將本學期的課題研究工作計劃如下:

課題研究的主要步驟

1.界定研究內容

準 確界定研究內容是課題研究的前提和關鍵,一個有待研究的問題不管大小,一般都是可以也應當進一步具體化的。研究內容的界定不但將課題分解為一個個可以直接 着手的具體的問題,也規定了一定的範圍,任何一項研究不可能也不必要將課題所能涉及的所有問題進行全面研究。中國小教師開展課題研究首先必須明瞭研究的內 容,否則,研究工作將無從着手。如對“國小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課題,我們界定的研究內容是:第一側重理論方面的有,①自主學習的本質和特徵,②自主 學習能力構成和表現,③中國小生自主學習能力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和規律;第二側重實踐方面的有,①國小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教學原則、教學策略,②以自主學 習為核心的課堂教學模式,③各學科自主學習的特殊性。這樣的內容界定使課題具體化、明朗化,問題結構有層次也比較清晰,各科教師都可以選定其中的任一問 題,作為課題研究的切入點、聚焦點和突破點,任何一個問題在解決的過程中,必然會引申新問題,從而成為研究課題的派生問題。

2.設計研究方案

研 究問題明確後,就要進一步分析問題的成因,規劃問題解決的方法和步驟。這裏最重要的工作有二:第一,要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學習相關理論。任何課題研究都不 是從"零"開始,有效的研究都是以原有成果為起點的。教師要圍繞課題研究的問題,蒐集相關的文獻,並對文獻進行認真閲讀和分類疏理,從而全面瞭解同類或相 關課題研究現狀方面的信息,明確已有的研究結論和經驗,發現原有研究的不足,站在問題的前沿,尋找研究問題的理論支撐,保證研究工作在理論指導下有針對性 地開展。第二,提出自己的研究假設,這是研究方案中最富有個性化和創造性的部分。任何假設都具有假定性、科學性和預見性。所謂假定性是説它具有推測的性 質,即這種假設是現實中暫不存在的或未被確認的,或雖見於彼處卻未見於此處的,它可能被實踐證實,也可能被證偽,因此,假設決定了研究的探索性。但是假設 又並非臆斷,它以教育理論為導向、以經驗事實為根據、以原有研究為借鑑,又經過研究者的論證和交流,因此,假設又具有科學性,正是科學性避免了研究的盲目 性。假設也是一種走在行動之前的思想、一種先於事實的猜想,是研究者從思想觀念上對未來的洞察和把握,所以它能使研究活動更富有預見性。事實證明:一個好 的假設,是課題研究的關鍵。當然,一個好的有價值的研究假設的提出是經過一個過程的,研究者要在研究過程中不斷修改、完善研究假設。

3.開展行動研究

研 究方案只是一個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設想,課題研究的核心是行動,行動是研究方案付諸於實踐的過程,但是這種行動不是一般意義的行為和動作,而是一種變革、改 進、創新,是一個尋找問題解決、創造教育實踐新形態的過程,它具有以下特徵:第一,驗證性,檢驗研究方案的可行性,證實或證偽研究假設。這是課題研究的基 本特徵。第二,探索性,發現和尋找各種新的可能性。行動絕不是按圖索驥的按部就班的機械活動,而是一種積極尋找和探索解決問題、達到目的的最佳途徑和最佳 策略的過程。這意味着教師在行動時,不應拘泥於原有的假設和事先的設計,要根據實際情況,隨時對方案作出有根據的調整、變更。探索性是課題研究的本質特 徵。第三,教育性,服從、服務於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任何行動都應該無一例外地遵循人道主義原則,體現教育活動的價值導向和人文關懷,無條件地有利於所有學 生的成長和發展,這是行動的最高原則。驗證和探索只有在完整地關注學生的全面成長的前提下進行才是有價值的、符合教育道德的。教育性是課題研究的靈魂。行 動研究不僅需要行動,而且也要求“寫作”,教師應將行動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激發出的新思考、新創意忠實而全面地記錄下來,並形成改進自己教學行為的方 案,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作新的嘗試,在嘗試過程中再記錄新發現,形成新思路,從而使自己的教學行為處於不斷的重新建構之中.

4.總結研究成果

總結在課題研究中既是一個研究循環的終結,又是過渡到另一個研究循環的中介。在總結這個環節中教師作為研究者主要做了以下幾件事:

第一,整理和描述,即對已經觀察和感受到的,與研究問題有關的各種現象進行回顧、歸納和整理,其中要特別注重對有意義的“細節”及其“情節”的描述和勾畫,使其成為教師自己的教育故事或教學案例。

第二,評價和解釋,在回顧、歸納和整理的基礎上,對研究的過程和結果作出判斷,對有關現象和原因作出分析和解釋,探討各種教學事件背後的理念,揭示規律,提高認識,提煉經驗。

第 三,重新設計,針對原有方案及其實施中存在的各種偏差或“失誤”,以及新的感悟、新的發現、新的認識和新的思考,修改原有方案或重新設計方案,並付諸予實 施,進行進一步的檢驗、論證和改革探索。個人課題研究的目的是為了改進和改正,它不可能停滯在一個凝固的“成果”上,而是一個不間斷的自我修訂、自我完善 的“過程”。所以,任何總結,都只是意味着一個新的開始。

課題研究過程是一個螺旋上升循環發展的動態過程,它不是一個線性結構,而是一個不斷的趨進問題解決的複式循環結構。實踐證明,課題研究對於提升教師科學素養和理論水平具有特別重要的推進作用。

國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3

一.本課題研究背景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為有效學習必須是自主性學習,所以要讓學生學習有用的數學、生活的 數學,就必須十分重視引領學生進行高質量的自主性學習.自主性學習就是“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控制”的學習。它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徵:學習者參與並 確定對自己有益的學習目標的提出,自己制定學習進度,參與設計評價指標;學習者積極發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策略,在解決問題中學習;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有 情感的投入,學習過程有內在動力的支持,能從學習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對認知活動能夠進行自我監控,並作出相應的調適。

新 課程所倡揚的自主性學習是指教學條件下的學生的高品質的學習。所有的能有效地促進學生髮展的學習,都一定是自主性學習。根據肖川博士等人的研究,只有在如 下情況下,學生的學習才會是真正的學習:感覺到別人在關心他們;對他們正在學習的內容很好奇;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任務完成後得到適當的反饋;看到 了成功的機會;對正在學習的東西感興趣並覺得富有挑戰性;感覺到他們正在做有意義的事情。可見,要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就必須努力創設最大可能地讓學生參 與到自主學習中來的情境與氛圍。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讓學生帶着問題、帶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維進入數學課 堂對於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有着重要的作用。自主學習,就是讓學生在主動去學。可能有許多老師認為國小生自主學習並不重要。其實不然,任何良好習慣的養成都 要從小開始抓起,因為“良好的開端就是成功的一半”。良好的預習習慣,可使學生終生受益。國家《20xx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指出: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向全 面實施素質教育轉化。基礎教育長期形成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主要以靜聽、靜觀、靜思的方式進行學習,處於被動地位,其活動形式主要是大腦機械記憶的活動。 在這種方式下造成學生以個體學習為主,相互競爭,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實踐性,缺乏羣體的合作性,學習無興趣,無動力,不會學習,不會關心,不會交往,自我 封閉等等,影響了學生全面、健康、主動地發展,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研究的意義:

1、對學習方法的研究是符 合新課程中“全面提高每一個學生的科學素養”的要求的。在新課程中指出:科學課程是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課程,教師應根據《標準》能動地發揮作 用,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規範者,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在主動學習科學的過程中得到發展。

2、對學習方法的研究和對學生學習方 法的引導,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學生的道德思想素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對學習方法的研究和對學習方法的引導中,通過發 現學生中的閃光點,對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和創造才能,進行因勢利導,充分發展他們的智力;同時對影響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善於引導,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 動機,引起對學習的濃厚興趣,增強學習毅力,培養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學生的學習精力引導到正確的軌道上。

3、有利於學生牢固掌握所學的科 學知識。學生所學科學知識,是人類在漫長的生產實踐、社會實踐和科學實踐的過程中,逐步積累得關於自然知識和社會知識的規律的科學總結。教師通過引導學生 培養自己的觀察力、思維力、想象力、注意力等,有意識地引導、啟發學生掌握學習的科學方法,學生才能更有效的學習,更牢固的掌握所學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 的能力素質,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

4、自學是一生中最好的學習方法,它是一種以獨立學習為主獲取知識的活動。要實施這一活動並高效率、高 質量地達到活動的目的,必須具備相應的自學能力。自學能力是各種智力的綜合體現,是創造力的核心。培養國小生的自學能力,不僅是當前科技迅速發展的迫切需 要,更是國小數學教學改革的基本方向。 改善學習方式是課改目標之一,課程改革是一項關係到幾億人、幾代人生命質量的宏大工程。本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是如何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而學習方式 的轉變意味着個人與世界關係的轉變,意味着存在方式的轉變。如果一個在學校中度過幾年學習生活的孩子,整天處於被動地應付、機械訓練、死記硬背、簡單重複 之中,對於所學的內容也就難免生吞活剝、一知半解、似懂非懂,我們很難想像,在他的一生中,能夠具有創新的精神和創新的能力,能夠成為幸福生活的創造者和 美好社會的建設者,能夠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判別,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能夠成為一個獨特的自我。

三、本課題的目的和重難點

研究目的:培養學生在數學中的自主學習能力。全面提高每一個學生的科學素養。

研究重點:

1.使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新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要確立新的教學觀,積極轉變教學方式;

2.教師如何引導學生實現學習方式的轉變;

3.國小數學自主合作學習的研究及自主學習中遇到問題的解決方法

研究難點:①營造氛圍,喚醒自主學習意識;②提供材料,創設自主學習條件;③創設機會,自主參與學習活動;

四.研究方法與途徑

我 們準備首先通過觀察法、調查法、實驗法來解決實驗研究中的各種問題,共同去研究一些共性問題,提出解決的設想,由本組各成員負責各個子課題。採用①行動研 究法②經驗總結法③個案研究法④實驗法⑤問卷調查法⑥文獻資料法。最終彙總,得出相應的對策和最佳方案。並從日常生活中發展教與學的各種問題,並調查學生 與老師遇到的困惑,並與其他教師溝通,與兄弟學校交流,提出相應的實施方法。然後有意識地進行實驗,找出較好的方案與措施,並形成材料。

主要途徑:通過理論學習、教學實踐、集體研討、活動觀摩、撰寫論文、案理研究、反思提升來開展研究。

五、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20xx.6---20xx.9)

建立課題教研組織,完善研究制度,制定課題研究實施方案。認真組織學習研究課題的目的要求,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理清研究思路,明確目標,分工負責;蒐集和整理關於課題的理論及實踐資料,做好充分的準備。

2. 實施階段(20xx.10---20xx.4)

這個階段所做的工作有:

(1)召開課題研究開題會。

(2)請專家對參與研究的教師進行輔導。

(3)根據研究方案,啟動課題研究。

(4)及時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調控,不斷完善操作過程。

(5)定期召開研討會,總結交流經驗。

3. 總結階段(20xx.5)

彙總材料,分析總結,把感性認知提升到理論高度,總結出具有普遍性的規律;合作交流,提煉歸納,按進度表完成各項階段性目標,迎接上級的結題驗收。

4.預期研究成果:《國小數學自主學習的實驗與研究》結題論文

六、人員分工

課題負責人:曹大軍負責課題的整體設計、協調、組織研究力量,保證課題的研究活動的順利實施。

主 要成員:軒麗英、趙霞負責撰寫課題計劃、實施細則、開題報告,整理課題階段性成果,撰寫階段性實驗報告(中期報告),課題結題報告及撰寫論文。 王莉、曹俊霞負責教師、家長以及學生疑惑蒐集,安排實驗老師,調查教師、家長以及學生並負責問卷的回收、整理、分類總結、蒐集與課題相關的案例,及時國內 外最新研究成果。王玉芝負責數學中自主學習的資料整理、分析、搜尋工作。

七、主要參考文獻

《國小教學新課程教學設計》《新課程理念與創新》《數學教育展望》

國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4

課題研究目標

1、摸索出藝術特色走廊環境的教育功能。

2、力爭建構彰顯本校藝術特色的校園走廊環境。

課題研究內容:

學生的年齡特點不同,結合教學樓的功能,對主題走廊進行藝術性設計和裝飾,可設計不同主題內容。

一.研究步驟:

達成目標及研究內容:學習有關理論,分析本校藝術教育和校園走廊文化現狀,進行有關校園走廊文化建設的調查,明確發展目標,制定課題方案。

二.研究措施:

1.自身加強業務學習、提升理論水平、收集有關藝術特色校園走廊文化建設的理論和經驗文章,切實轉變教育觀念,認識藝術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必要性、重要性,主動、自覺地開展課題研究工作。

2.落實走廊環境創設研究方案,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成果展示與交流會。

3、尋找藝術特色走廊文化建設的有效途徑,學校走廊環境的創設應讓學生積極參與,我們應在有限的走廊環境中,充分發揮它的優勢,注重整體的藝術效果。一方面以學校《貝殼苑》校本課程為指引,使各種小貝殼成為藝術想象和審美創造的重要素材,裝點走廊。

各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不同,可以結合學校的各項研究活動,體現各學科的特點及學科的整合,設計不同主題的走廊、過道,如小小書畫家長廊、科技長廊、海防長廊等,使其散發濃濃的藝術氣息;使學生在濃郁的藝術氛圍中開闊視野,提高自身審美能力。

國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5

一、任教學科:六年級英語

二、課題名稱: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三、學年度個人課題研究目的:

通過個人課題的研究進一步轉變教學觀念,增進對英語高效課堂教學的理解,掌握創設良好的、和諧的、切合國小生生活實際的情境的方法,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英語情境中、在愉悦積極的心態中學習英語對話,掌握英語技能,激發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在英語方面的發展,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四、課題研究內容:

在英語課堂中、在英語活動中創設學生進行英語交際的貼近現實的情境,讓每位學生都能在情境中藉助自身或集體的力量提高自己的英語對話水平。

五、課題研究的措施:

1、認真地學習相關的理論、專著和他人的經驗性文章,在學習中提高認識。

2、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不斷提高自身的英語水平,儘可能多的與同行們交流探討。

3、提高自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要深入的學習和儘可能多的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輔助教學。

4、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珍惜每一次課堂教學實踐的機會,寫好教學反思。進行踏實細緻的調查分析與總結。

5、注重課題研究的過程,注重自我檢討、反思與實踐,定期進行階段性小結。

六、具體安排:

20xx年x月:

1、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2.繼續學習《“345優質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根據學習情況撰寫讀書心得體會. 20xx年x月份:

(1)積極參與課題組開展的專題研討課。

(2)積極參與專題研討課的評課及討論。寫好聽課感言。

(3)加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4)認真撰寫教學反思,與同伴交流,及時總結課題研究經驗與教訓。

(5)上一堂課題研討課。

20xx年x月___十二月份:

(1)積極參加培訓,學習,轉變觀念,提高自身素質。

(2)上好課題研討課。。

(3)參加課題組進行的課題研究。

20xx年x月一---五月份:

(1)參加課題組進行的課題研討課。

(2)整理參加課題理論學習的筆記,總結各項課題活動情況,寫出心得體會。

20xx年x月___七月:

(1)積極參加課題組成員上課、聽課、評課活動。

(2)撰寫個人課題小結,並參加校課題小結交流。

(3)撰寫課題研究論文,交流課題論文。

國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6

研究目的:

1、探索出一些適合農村國小教育教學實際的農村現代遠程教育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2、使農村學生與城市學生一樣,享受優質教育資源,從根本上減輕過重的課業負擔,高質量地完成國小階段的學習任務。

3、使學生既學會學習,又具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信息素養。

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在農村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一教學方法的研究中,引導學生:1、提高了自我教育能力。2、提高了合作交往的能力。3、提高了承受挫折的能力。4、提高了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師要針對教學需要,認真查閲和分析光盤教學資源,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運用教學設計及相關教學理論,選擇、整合、運用光盤資源,促進師生互動,推動教學方式的變革。利用光盤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必須熟悉光盤資源內容,將光盤播放與課堂講授有機結合,組織課堂教學活動,改進教與學過程。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

工作安排:

二 月份:

1、 制定個人工作計劃。

2、 上好一節課題研究課。

3、 做好光盤的下載和教學研究工作。

三月份:

1、 豐富博客內容,利用向課題組教師學習。

2、 上好課題研究課。

3、 討論課題組教師上課中存在的優缺點,找出不足。

四月份:

1、 認真學習和鑽研《農村現代過程遠程教育模式一教學方法的研究》。

2、 寫好課題研究論文。

3、閲讀教師的教案和説課稿,做好聽課記錄。

五月份:

1、 繼續開展課題活動。

2、 上傳課題組教師評課內容到自己博客上。

3、 針對教學中的不足進行改正。

六月份

1、 聽課題組工作總結彙報。

2、 寫好個人課題組工作小結。

3、 整理收集各項研究成果。

國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7

一、指導思想

在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教師不僅要關注課堂教學,更要關注學生課外作業方面的創新改革。一線教師在用心指導學生數學日記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從中藉助日記這個橋樑,自主選擇課外作業的材料和內容,而且同時還能提升自身的數學素養。另外,教師在參與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同時也提高相應的專業素養和教育教研理論水平。

二、具體工作

1、學習理論知識,提高研究能力。

理論是高舉的旗幟,是航海的明燈,盲目的研究只會大大降低研究的效率。本學期,我們將繼續關注指導學生學寫數學日記,寫好數學日記研究及與數學課堂教學相關的理論書籍,,不斷學習,提高課題研究的能力,及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合課堂教學指導學生寫好數學日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國小數學課堂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學好數學,如果為寫日記而寫日記,學生往往會不感興趣,也達不到我們實施本項課題研究的目的。通過實踐研究,逐步讓學生“寫數學日記”的主體,成為一種數學學習方式。

3、引導學生由課堂延伸到課外,由學校延伸到社會,在發現、解決問題過程中撰寫日記,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本學期重點研究方向是以數學課堂教學為起點,緊密結合學生學習的數學教材,引導學生由課堂延伸到課外,由學校延伸到社會,在發現、解決問題過程中撰寫日記,培養學生問題意識。這樣來實現“我們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知道學生把所學習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現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4、總結經驗,一起經歷成長。

在指導本班學生寫數學日記的實踐過程中,勤于思考、善於發現,不斷總結一線經驗,撰寫論文從實踐上升為理論的過程,並爭取發表或獲獎。主動維護“blog、sina、com、cn/jtklsx”的正常運轉,並不時把研究的成果及時在網絡上呈現,以網絡為平台,提升學生素養,激起學生更加熱愛數學、學好數學。

三、本學期主要工作

1、一份課題研究個人計劃。

2、執教一節體現本學期課題研究思想的研究課。

3、做好學習(培訓、講座)記錄。

4、結合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寫10篇數學日記。

5、結合課題研究撰寫有質量的教學論文一篇。

6、一篇個人學期研究總結。

7、課題研究記錄。

國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8

1、進一步學習有關有效練習與設計的教育教學理論,與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結合,不斷豐富和拓展研究方式方法。

2、推進作業分層佈置與落實工作。

3、學生作業情況追蹤調查以及現狀分析。

4、課堂練習有效設計策略研究

5、課題組成員每人完成一篇有效練習教學案例和一篇課題研究論文。

研究措施

1、課題實施細化分層研究。課題組每月進行一次課題活動,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研究的小主題,根據課題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制定、調整研究措施。

2、制定學期研究方案。研究教師根據本學期的研究重點,結合自己的教育問題,制定相應的研究計劃。計劃要目標明確,措施詳細,操作性強。課題組每位成員在一單元教學完成後,應作出單元小結,整理整個單元中的教學情況,並針對研究過程中的實際隨時做好調整工作。

3、加強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認真寫好教育教學日記,不斷總結得失,進行反思,及時上傳相關研究資料。

4、參加課題研究的人員,每月需認真撰寫與研究內容相關的案例、教學反思,定期做好總結。

5、與其他學科、其他老師密切協作,定期做好學生現狀的調查與分析,為後斷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6、課題組成員每人開一次公開課。

活動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本學期課題研究工作計劃。(負責:)

2、佈置落實各課題組成員的研究目標和任務。(負責:)

3、教研組討論制定子課題研究工作計劃。(負責:各教研組長)

三月份:

1、各課題組上交子課題組工作計劃,新課題組上交開題報告及計劃。(負責:)

2、課題組活動,進行理論學習與研究,落實開設研究課人選,討論擬定課堂教學反饋內容。(負責:課題組長)

四月份:

1、開展課題組研究課活動。(負責:教研室和課題組)

2、上交一篇教學設計。(負責:)

3、學生作業情況調查。(負責:)

五月份:

1、課題組活動,組織理論學習與研究,佈置下階段主要研究任務。(負責:)

2、開設研究課活動。(負責:教研室和課題組)

3、組織課堂教學反饋。(負責:教研室和課題組)

六月份:

1、課題組活動,組織理論學習。(負責:課題組長)

2、課題組成員上交課題研究論文和總結。(負責:)

3、課題組進行階段工作總結,獎勵教科研積極分子。(負責:)

國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9

1、進一步學習有關有效練習與設計的教育教學理論,與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結合,不斷豐富和拓展研究方式方法。

2、推進作業分層佈置與落實工作。

3、學生作業情況追蹤調查以及現狀分析。

4、課堂練習有效設計策略研究

5、課題組成員每人完成一篇有效練習教學案例和一篇課題研究論文。

研究措施

1、課題實施細化分層研究。課題組每月進行一次課題活動,根據自己的特長,選擇研究的小主題,根據課題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制定、調整研究措施。

2、制定學期研究方案。研究教師根據本學期的研究重點,結合自己的教育問題,制定相應的研究計劃。計劃要目標明確,措施詳細,操作性強。課題組每位成員在一單元教學完成後,應作出單元小結,整理整個單元中的教學情況,並針對研究過程中的實際隨時做好調整工作。

3、加強課題研究的過程管理,認真寫好教育教學日記,不斷總結得失,進行反思,及時上傳相關研究資料。

4、參加課題研究的人員,每月需認真撰寫與研究內容相關的案例、教學反思,定期做好總結。

5、與其他學科、其他老師密切協作,定期做好學生現狀的調查與分析,為後斷研究提供第一手資料。

6、課題組成員每人開一次公開課。

活動安排:

二月份:

1、制定本學期課題研究工作計劃。(負責:)

2、佈置落實各課題組成員的研究目標和任務。(負責:)

3、教研組討論制定子課題研究工作計劃。(負責:各教研組長)

三月份:

1、各課題組上交子課題組工作計劃,新課題組上交開題報告及計劃。(負責:)

2、課題組活動,進行理論學習與研究,落實開設研究課人選,討論擬定課堂教學反饋內容。(負責:課題組長)

四月份:

1、開展課題組研究課活動。(負責:教研室和課題組)

2、上交一篇教學設計。(負責:)

3、學生作業情況調查。(負責:)

五月份:

1、課題組活動,組織理論學習與研究,佈置下階段主要研究任務。(負責:)

2、開設研究課活動。(負責:教研室和課題組)

3、組織課堂教學反饋。(負責:教研室和課題組)

六月份:

1、課題組活動,組織理論學習。(負責:課題組長)

2、課題組成員上交課題研究論文和總結。(負責:)

3、課題組進行階段工作總結,獎勵教科研積極分子。(負責:)

國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10

一、課題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1、課題研究的背景: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時期都會創造本民族獨特的藝術,並通過它來表現和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乃至一種民族的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我國的民間藝術產於自然,生於勞作,內容豐富多彩,構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特色和審美觀,傳遞着民族的思想情感與藝術情趣。民間藝術在歷史進程中融合和體現出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具有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隨着時代的發展和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更多的人開始崇尚外來的、現代的文化和藝術,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民間優秀文化藝術的傳承。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在吸納外來文化的同時,通過開展民間藝術教育來繼承和發揚祖國優秀的文化藝術,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

《幼兒園工作規程》明確規定:幼兒園要將“萌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的情感”、“萌發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作為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新頒發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要求我們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適當向幼兒介紹我國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培養理解、尊重、平等的態度”、“藝術是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應充分發揮藝術的情感教育功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等等。

從幼兒園開展民間藝術活動的現狀來看,也很有必要。民間藝術以活生生的感性形態存在於時空之中,它來自於民間、來自於大眾,以能激發人們的情感、情緒為最大特色,它具有多功能的審美、認識、娛樂價值,能讓幼兒產生豐富的構想,給幼兒以真的啟迪、善的薰陶、美的享受。從我們的身邊,有不少可供開發與利用的教育資源,雖然本縣民間藝術形式多樣、資源豐富,但現行的幼兒園教材中民間藝術活動內容較少,而且比較零散。許多幼兒園也有一些涉及民間藝術的活動,但都沒有相應的教學內容和要求,可供幼兒園借鑑的資料也少之又少,更使人憂心的是,民間藝術教育資源用於發展幼兒健全人格方面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

2、課題研究意義價值:藝術教育是幼兒園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園開展藝術教育研究已久,但對通過幼兒園開展民間藝術活動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系統研究還很少。因此,開展“幼兒民間藝術活動的實踐和研究”,具有獨特的價值:

①在幼兒教育階段,開展民間藝術活動,能夠使幼兒對民間藝術產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幼兒的民族意識,激發幼兒的民族情感,有利於優秀的民間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有利於促進兒童健全人格的形成與發展。

②能極大地豐富幼兒真實的藝術體驗,不僅有助於培養幼兒的藝術興趣和藝術天賦、有利於萌發兒童初步的表現美、感受美的情趣,有助於幼兒全腦功能的開發和創造力的發展,而且能夠激發幼兒對民間藝術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對其終身發展都具有強烈的導向性。

③開展民間藝術活動的研究,可以進一步充實和完善“以素質教育為突破口,以藝術教育為主線”的園本理念,形成並鞏固辦園特色;開展課題研究,能使老師們獲取更多的民間藝術理論知識,有助於教師準確把握民間藝術作品豐富的內涵,提高教師對民間藝術的欣賞能力、表現能力,全面提升教師的民族文化素養;開展課題研究,能有效地促進教師進一步更新教育觀念、增強反思能力,協調自己與幼兒、家長、與社會之間的關係,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良好途徑。

基於以上分析,我們覺得有必要對幼兒園民間藝術活動的開展進行系統的研究,尋找幼兒素質教育與民間藝術教育相結合的良好途徑的研究,尋找和篩選出一些適合幼兒園開展的民間藝術的活動內容,將其與幼兒園教育教學的各個領域和幼兒的一日生活整合起來,建立起幼兒素質教育中的民間藝術活動課程,實現教師與幼兒、與課程的共同發展、共同成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保留本民族本地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發展幼兒健全人格。

二、課題的界定。

本課題在弘揚民族藝術、振奮民族精神,面向二十一世紀培養秉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一代新人的總體思想指導下,精心篩選出優秀的、健康的、積極向上的、正面反映生活的、具有民族特點的民間藝術活動,對幼兒進行系統的民間藝術教育,摸索出一套適應幼兒園開展的民間藝術活動課程,在實踐中拓寬幼兒的知識和視野,培養幼兒初步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發展幼兒的主動性;在活動過程中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並通過幼兒親自操作,促進幼兒動手能力,達到腦、眼、手協調配合;秉承勤儉樸素、熱愛勞動、熱愛生活和勤勞勇敢的優良品質,使幼兒身心得到全面和諧發展。從而達到“弘揚民族藝術,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意識和民族凝聚力”,實現培養既秉成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藝術,又面向二十一世紀的一代新人的目的。

課題關鍵詞界定

1、民間藝術活動:民間藝術是民族文化寶庫中的重要內容,是勞動人民直接創造或在勞動羣眾中廣泛流傳的藝術,它體現了人類最基本的審美觀念和精神品質,具有審美、教育、認識、娛樂等多方面的功能。

2、幼兒民間藝術活動:在民間藝術的眾多門類中篩選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與幼兒日常生活知識經驗相接近的、具有鄉土氣息的能為幼兒所接受的民間藝術教育內容。如:民間文學(童謠與童話、傳説、神話、寓言故事、諺語與謎語等),民間音樂(歌曲、舞蹈、樂曲等);民間美術(繪畫:年畫、印染畫、手工、刺繡、剪紙、泥塑、中國結等),用以在幼兒各類活動中對幼兒進行系統的民間藝術啟蒙教育活動。

3、幼兒健全人格:人格是做人的品格,宗教、道德、科學、藝術是人格的構成要素。健全人格包括與人相處的能力、團結合作的精神、自尊和自信、責任心、良好的心理。作為人格開始形成的幼兒,對其影響最大的莫過於藝術。幼兒健全人格指幼兒表現出來的熱情向上、純真活潑、好學好問、有個性特點、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能較好對待自己及周邊的人。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和內容

(一)課題研究的目標:

1、以林德的“藝術派的人格教育學”為理論指導,積累總結出行之有效的開展民間藝術活動的組織指導方式,挖掘適合本園特色的幼兒素質教育中的民間藝術活動課程資源,建構民間藝術活動課程,探索開展幼兒民間藝術活動形成發展幼兒健全人格的方法。

2、以自由愉快和富有情感的民間藝術教育培養幼兒的審美情趣和能力,激發幼兒的民族意識與情感,開發幼兒創造潛能,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發展。

3、通過多種渠道,幫助教師從民間藝術中汲取有益的營養,豐富教師的民間藝術理論知識,擴展教師自身的知識儲備,全面提升教師的民族文化素養,進而使教師能以研究的態度、發展的眼光,建設具有特色的民間藝術教育課程,注意運用新的教育理念反思和調整自己的教育實踐,從而實現教師與幼兒共同發展、共同成長,建立和諧的師幼關係,以實現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發展。

(二)課題研究的內容:

1、開發幼兒民間藝術活動課程資源。

幼兒民間藝術活動教育目標的制定是建立幼兒園民間藝術教育體系的起點,挖掘、篩選、整理優秀健康的民間藝術活動內容是幼兒民間藝術教育的前提。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將以《幼兒園工作規程》和新頒發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綜合考慮時代和社會對幼兒成長、發展的期望和要求,遵循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在民間藝術活動的眾多門類中篩選出最典型、最有代表性,與幼兒日常生活知識經驗相接近的、能為幼兒所接受並有肋兒童健全人格形成的民間藝術活動內容,如:(1)民間美術——民間繪畫,包括民間色彩、民間裝飾、傳統水墨畫、民間年畫、剪紙。民間工藝,包括剪紙、摺紙、編織、撕紙、泥塑、刺繡等。(2)民間音樂——民間歌曲,包括兒歌、遊戲歌、勞動歌、問答歌等。民間舞蹈包括漢族“秧歌”、蒙古族的“安代”、維吾爾族的“賽乃姆”等。民間器樂,包括二胡、古箏、琵琶等。民間戲劇,包括湖南的花鼓戲、安徽的黃梅戲、北京的京劇等。(3)民間文學——民間童謠,包括數數歌、問答歌、謎語歌、繞口令、顛倒歌等。民間神話故事,民問敍事詩、包括“女媧補天”、“大禹治水”、“精衞填海”、“夸父逐日”等。民間傳説故事,包括“八仙過海”、“阿凡提的故事”、“魯班造橋”等。民間故事,包括“兔子三瓣嘴”、“葫蘆娃”、“老鼠嫁女”、“劉家五兄弟”等。民間寓言故事,包括“守株待兔”、“坐井觀天”、“鐵杵磨針”等。

特別要在本地發掘篩選有水鄉氣息的民間藝術。如民間美術中的農民畫、灶壁畫,民間工藝中的與窯業瓦當文化有關的泥雕,民間音樂中的嘉善田歌、廟會小調、十二月花名,民間舞蹈中的蕩湖船、打蓮湘、挑花籃、竄馬燈、蚌殼舞,民間文學中的民間故事、諺語童謠。將其納入幼兒一日活動之中,對幼兒進行系統的民間藝術啟蒙教育,努力構建幼兒民間藝術活動課程的目標體系(課程總目標、各領域教育目標、各年齡段教育目標)和內容體系,從而更好地促進幼兒的發展。

2、幼兒民間藝術活動開展的途徑方法的研究。

a、豐富多樣的課堂教學、園內教學、園外教育活動途徑是幼兒園實施民間藝術活動的保證,只有找到民間藝術與現代教育方法、手段的結合點,拓寬教育途徑,綜合運用多種方法手段,才能使幼兒民間藝術教育穿越時間和空間,取得成功。

b、特別要把樹立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建立和諧的師幼關係,促使幼兒產生積極心理狀態和學習行為,作為實施課題的重要途徑。如何在開展幼兒民間藝術活動的過程中以幼兒為中心,讓每位幼兒感受到關愛、感受到尊重、信任,體驗到成功也是本課題需要研究的方法。

C、在本課題中,我們將對幼兒園、家庭、周邊、社會環境中可供利用的教育資源對民間藝術活動開展的影響方面進行研究。

3、研究幼兒民間藝術活動中教師的角色、身份、作用、地位。教師是朋友,是主持人、是導演,是教練,而不是宗師、教師爺和判官。教師不民主,民間藝術活動開展不好,幼兒健全人格形成發展更不用説了。

4、研究開展民間藝術活動與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發展之間的關係。研究民間藝術中各個領域的形式特點實施方法,研究幼兒健全人格的各個表現和深層因素,研究各項活動對幼兒人格某方面的影響的對應性。

5、對實施民間藝術活動的幼兒進行人格形成發展的監控、記錄、反饋、調整、評價,瞭解課題實施的實際效果和不足之處,在日常反思中不新推進民間藝術活動與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發展的研究。

四、研究對象:嘉善縣魏塘鎮第四中心幼兒園小、中、大各一個班的幼兒

五、研究策略:

1、美術、音樂、文學是藝術的三種主要表現形式,其內在的審美要素是一致的,按照“以一個教學內容為主題中心,多種教學形式橫向同構,小中大班教學內容在同構的基礎上縱向螺旋上升的方法。將三種藝術活動加以橫向組合,從而達到審美直覺、通感、情感等相互遷移、滲透和溝通的作用。

2、保證每週正常開展教育活動的情況下,穿插民間藝術活動的教學內容,“突出一箇中心,協調三個活動。”

3、行為觀察。在幼兒生活、學習、遊戲的自然狀態下,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幼兒在參加活動時最真實、最典型、最一般的行為表現進行觀察和記錄。(個案觀察記錄、事例觀察記錄)

4、作品分析。收集幼兒的美術作品,如剪紙、泥塑、染紙、編中國結等作品,在與幼兒的交談中,瞭解幼兒創作時的體驗與想法的基礎上,對作品的主題、用色、創造想象、表現技能進行認真的分析。

5、調查訪談。收集來自家長、孩子對於開展民間藝術活動的教育評價信息。(個別交談法、問卷調查法)

6、建立《幼兒活動檔案》。對幼兒進行個案跟蹤,收集幼兒在開展的民間藝術活動中的作品和典型的表現記錄,以圖文的表現形式描繪幼兒人格的發展過程。

7、課題組已與嘉善文聯副主席韓金梅、嘉善文化館吳東傑副館長、金天鱗研究員議定,聘請三位民間藝術專家和嘉善教科室主任賈靖華作為課題研究顧問,並以文化館為校外民間藝術活動基地。

六、研究步驟、時間安排、預期研究成果及分工:

研究階段

(時間)

主要任務

預期研究成果

階段成果形式

承擔人

第一階段

20__年5-8月

1、收集資料,學習並理解相關理論,進行文本資料、網絡資料的篩選。

2、課題組教師進行開展民間藝術活動所必備的知識和技能探討。

3、電腦制定研究方案和具體計劃。

幼兒民間藝術活動內容選編(電腦打印稿)

謝芳、項建宇

第二階段

20__年9-20__年12月

實踐研究方案,注意積累、收集資料

幼兒民間藝術活動內容精選(電腦打印稿)

謝芳、項建宇、季雪萍、沈淑芳、鍾國平

第三階段20__年1-2

1、做好階段小結工作,觀察調整研究計劃

2、舉行階段性成果彙報展示

課堂教學

作品展示

幼兒園課題方案5篇活動方案周培琪、謝芳、項建宇、季雪萍

第四階段

20__年3-5月

1、通過問卷、訪談,獲得各方面對課題研究的評價。

2、整理研究成果資料,撰寫研究報告

論文

幼兒民間藝術活動內容集錦

周培琪、謝芳、項建宇、季雪萍、沈淑芳、鍾國平

七、課題組成員

課題指導:賈靖華

組長:周培琪

組員:謝芳、項建宇、季雪萍、沈淑芳、鍾國平

國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11

一、研究的課題:《自主(探究、體驗、合作)學習方式中教學手段運用研究》。

二、研究目的:回顧上學年課題研究上學期,通過上課題研討課、撰寫論文、教學設計、研究心得等多種方式,總結出了一些自主探究學習的方法,但是還不夠全面,這學期我將繼續努力鑽研,進一步探索研究。

三、研究措施:

1、轉變觀念,認真系統地學習有關的理論。認真地學習一些相關的專著和他人的經驗性文章,在學習中提高認識,在學習中轉變陳舊的觀念。

2、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建立自己的課題博客專欄。儘可能多地與同行們交流探討。

3、聯繫實際,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進行踏實細緻地調查分析。

4、實事求是,注重課題研究過程,在學校研究計劃安排下,每學期上好課題研討課、“一人一節課”,與全組成員一起探討成敗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四、本年度具體工作安排計劃:

二月份:

(1)學生交流與合作能力現狀調查分析。針對學生開展調查研究,精心設計調查問卷,進行科學、合理地分析總結。

(2)學習課題組課題總方案。

(3)學習課題組子課題計劃,明確研究內容。

(4)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三月份:

(1)參加開題儀式。

(2)建立學生個人跟蹤檔案。

(3)在數學課題組內聽課。

(4)積極參加培訓,學習、開通課題研究個人博客。

四月份:

(1)積極參與課題組開展的專題研討課。

(2)積極參與專題研討課的評課及討論。寫好聽課心得體會。

(3)加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4)撰寫學生交流與合作習慣養成專題文章,注意及時收集、整理、上傳資料。

五月份:

(1)學習課題理論專題講座,做好筆記。

(2)通過課堂教學,嘗試新的教學方法。

(3)認真撰寫,與同伴交流,及時總結課題研究經驗與教訓。

(4)上一堂課題研討課。

九月份:

(1)學習課題組總課題方案、子課題計劃。

(2)寫好《自主(探究、體驗、合作)學習方式中教學手段運用研究》個人研究計劃。

(4)及時上傳材料,豐富博客內容。

(5)積極參加培訓,學習,轉變觀念,提高自身素質。

十月份:

(1)參加“全國著名教育專家江西省中國小優質課堂教學研討會”。

(2)上好課題研討課。

(3)參加課題組進行的課題研究。

十一月份:

(1)參加課題組進行的課題研討課。

(2)整理參加課題理論學習的筆記,總結各項課題活動情況,寫出上傳個人博客。

十二月份:

(1)結合我校“一人兩節課”校本教研,組織課題組成員上課、聽課、評課活動。

(2)及時收集、整理課題組上課教師的教學設計、説課稿、評課內容等,並上傳到學校網站和個人博客。

(3)撰寫個人課題小結,並參加校課題小結交流。

(4)收集、整理課題組教師的教學設計、説課稿、評課內容等,並上傳到學校網站和個人博客。

(5)撰寫課題研究論文,交流課題論文。

國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12

任教學科:數學

任教年級:四年級

研究的課題:農村現代過程遠程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

個人子課題:農村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

研究目的:通過對這個課題的研究,總結並形成適合農村國小遠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應用方法,以及優化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學效果。

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探索農村國小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方法,利用網絡資源,創設教學環境,開展有效學習,充分發揮出“雙主互動”、“導學—探究”模式的作用,研究出切合實際的農村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的教學方法。

工作安排:

九月份:1、寫好《農村現代遠程教育模式三教學方法的`研究》子課題研究計劃;

2、寫好課題組個人子課題計劃;

3、將計劃上傳到教師博客,並豐富博客內容;

4、認真討論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課教案和説課稿,並反思總結;

十月份:1、課題組成員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研究水平;

2、繼續充實“教師博客”的內容;

3、認真討論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課教案和説課稿,並反思總結;

4、認真準備課題研討課。

十一月份:1、認真討論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課教案和説課稿,並反思總結;

2、召開課題組會議,交流總結,討論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及研究方向;

3、課題組成員及時撰寫研究材料,上傳到網站,充實教師博客。

十二月份:1、課題組成員加強理論學習,提高研究水平;

2、繼續充實“教師博客”的內容;

3、認真討論研究課題組成員的研討課教案和説課稿,並反思總結;

元月份:1、寫好課題組子課題小結;

2、寫好個人課題小結,並進行交流;

3、收集並整理研討課教案、説課稿和評議,並及時上傳到博客;

4、寫好課題研究論文,並進行交流。

國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13

一、指導思想:

我校申報立項的滁州市級課題《中高年級語文“目標引路,自主學習,單課驗收”教學方式的應用研究》的研究工作已進入第二階段。本學期重點是繼續以“一人一課”校本教研活動為抓手,深入開展課題研究工作。抓好課題組的課題研究實施計劃的制定和落實,抓好課題研究的過程的管理和指導,人人按計劃積極開展實驗研究工作,提倡教師之間的合作、探究,提倡將課題研究與教研活動進行有機地結合,深化“問題即課題,教師即研究者,教學即研究,課堂即實驗室”的意識,每位老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按照學校課題研究計劃進行研究,多一種意識,多一種實踐,多一點思考,多一份。

二、研究目標:

1、繼續把課堂作為課題研究的主陣地,促進語文教學課內與課外的有機結合,使學生系統掌握以“預習上課練習複習檢測”為主線的語文學科自主學習的具體方法,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繼續增強學生學習的目標意識和自主意識,讓學生想學語文,會學語文。

三、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1、在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怎樣具體細化單課語文教學目標,以利於目標的落實和檢測。

2、在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怎樣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機,怎樣更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包括預習、上課、練習、複習四個環節),以分步落實單課教學目標。

3、在中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怎樣實施單課驗收。

四、達成目標採取的措施:

1、通過各種途徑,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素養。

2、積極參加課題實驗組的活動,加強交流與協作。

3、認真上好一節公開研討課,每學期聽實驗課15節以上,並寫好評價分析表。

4、關注學生的學習動態,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並適時調整,做好實驗記錄

五、具體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學習《中高年級語文“目標引路,自主學習,單課驗收”教學方式的應用研究》課題研究。

2、個人制定本學期課題研究計劃。

四月份

1、召開課題組會議,專題理論學習。

3、精心設計調查問卷,開展調查研究,並對調查結果進行科學、合理地分析。

3做好課題研究相關理論的收集與學習工作,完善個人課題計劃

五月份

1、上好課題組的一人一課。

2、積極參與課題組上課、課題組成員之間的聽課、評課、研討等活動。

3、收集整理個人教學設計,寫好教學隨筆

六月份

1、參加課題組會議,開展課題研究,及時總結。

2、進行學期總結,撰寫研究論文和課題研究總結。

3、上交課題組各項材料。

國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14

一、工作目標

1、召開課題工作會議,成立課題研究小組,確定課題研究核心成員,制訂相關工作計劃。

2、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和查閲相關課題資料。

3、充分了解學生學習英語的現狀,在各年級開展有關調查分析,為課題研究工作的全面展開打下基礎。

4、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繫,徵求家長關於課題研究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二、研究原則

1、實際性原則。課題研究要結合我校現階段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開展的研究工作要切實可行,要對英語課堂教學進行拓展和延伸。

2、創新性原則。課題研究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要在吸收與借鑑的同時形成自己的特色。

3、指導性原則。進行課題研究對我校全體英語教師來説是一次巨大的挑戰,對學生而言也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在研究過程當中要加強指導,不能盲目而行。

4、活動性原則。英語的交際離不開活動,要在研究過程當中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富有實效的活動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主要措施

1、召開課題組全體人員會議,制定課題,明確分工。

2、協同制訂計劃。

3、學生問卷調查。

4、調查數據、結果分析。

5、告家長書。

6、英語課外活動小組的成立。

7、實驗學生檔案的建立。

8、課外活動小組開展活動。

9、課外活動小組成果展示(展示形式待定)。

10、學期課題研究工作總結。

四、具體安排

三月份

1、制訂計劃。

2、理論學習與資料查閲。

3、分年級學生問卷調查。

4、調查結果分析。

四月

1、告家長書。

2、課外活動小組成立。

3、課外活動小組活動開展。

五月份

1、課外活動小組活動開展。

六月份

1、課外活動小組成果展示。

2、學期課題研究工作總結。

國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15

一、研究目標:

1、在五年級科學教學中繼續深入實施蘇教版國小科學“生命世界”主題單元探究活動設計與實施的研究,重點是對《人體的“司令部”》、《呼吸和血液循環》這兩個單元的探究活動進行重構,尋找出更切合學生實際的科學探究活動。在活動的設計中提煉出一定的教學策略。

2、對前一階段的研究情況進行總結與反思,在研究中不斷修改與完善實驗方案,提高研究的有效性。

3、在研究過程中實施探究活動設計的成果分析,並撰寫研究報告。

4、取得一定數量和質量的科研成果。(如教學設計、研究課、教學隨筆、心得、論文等)

5、完成課題中期評估的研究報告,全面迎接課題中期評估工作。

二、研究方式:

1、依託課題博客,構建交流平台。

課題博客的內容在研究過程中不斷積累,這為我們的課題研究搭建了一個較好的交流平台,同時也為後期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平時研究的過程中要不斷將研究的內容充實到課題博客中,做到信息上傳的常態化,要把一些文字資料、圖片資料、音響資料及時上傳,使得博客內容豐富,能反映課題研究的全過程。

2、藉助他山之石,提高理論素養。

各成員自選一本與課題有關的書籍,自學、吸收、消化,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寫出心得體會,然後與課題組成員一起學習、探討。定期分享一些相關的研究信息。

3、參加市課題組教師專題會議,落實課題的研究目標和重點,清醒認識到自我實驗現狀(優勢與不足),明晰個人的研究任務,理清工作思路和研究重點,有效地開展研究實驗。

4、整理和提煉研究成果,形成有過程,有效益,有精品,有價值的課例、論文、改進意見等等。

5、寫教案分析,在深思中推動課題研究向縱深發展。

6、做好論文的撰寫、參評工作。

國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16

一.研究的課題

在國中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有效的合作學習

二.研究的背景

隨着21世紀人才培養模式的多元化發展趨勢,隨着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合作學習”方式正日益受人們的關注,成為教育教學研究與探討的熱點。《美術課程標準》中也明確指出:“自主、探究與合作是學生學習美術的重要方式。”因此,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已是教學改革的大勢所趨。自20xx年進入新課改以來,合作學習已成為中國小美術課堂上的一大亮點,越來越多的教師在教學中設計並運用了合作學習這一教學策略,使課堂討論甚熱烈,氣氛相當活躍,教師教得愉快,學生學習有趣。課堂上出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可喜局面。

三.研究的目的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體中的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它有助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有助培養學生正確的競爭意識和能力。通過小組成員間的互相幫助,實現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的目標。作為合作學習的組織者——教師,如何讓學生走出誤區,使學生有效地進行合作學習,真正在集體中獲得個人生動活動的發展,我想這是每個教師必須要考慮並解決的問題。

四.研究的主要內容

1.讓學生積極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別是面對面的促進性的互動;

2.讓學生積極承擔在完成共同任務中個人的責任;

3.使所有的學生能進行有效的溝通,建立並維護小組成員之間的互相信任,有效地解決小組內衝突;

4.對於個人完成的任務進行小組合作。

五.課題研究的實施計劃

1.制定研究計劃,課題組會議,交流個人課題思路,學習課題資料

2.課題組會議,學習合作學習資料,交流學習心得和課題研究得失

3.課題組會議,學習合作學習資料,交流課題研究得失,彙報課題研究課

4.課題研究會議,學習資料,聽課題組研究課,寫聽課反思

5.上交課題研究論文及各項資料

國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17

一、研究的課題:《國小語文誦讀教學研究》。

二、研究目的:通過參與課題研討課活動、撰寫論文、教學設計、研究心得等多種方式,探索出相關誦讀教學的有效策略,培養學生良好的誦讀習慣,使學生在良好的誦讀中積累知識,陶冶情操,塑造人格,並使自己在課題實驗過程中迅速成長。

三、研究措施:

1、轉變觀念,認真系統地學習國小語文課程標準及誦讀教學的有關理論。認真地學習一些相關的專著和他人的經驗性文章,在學習中提高認識,在學習中轉變陳舊的觀念。

2、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身專業素養,認真學習國小語文課程標準,認真學習國內外誦讀教學方面先進文章,儘可能多地與同行們交流探討。

3、聯繫實際,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學過程,進行踏實細緻地調查分析。

4、實事求是,注重課題研究過程,在課題組研究計劃安排下,每學期上好課題研討課、“一人一節課”,與全組成員一起探討成敗得失,提高自己的理解和研究能力。

四、本年度具體工作安排計劃:

十一月份:

(1)學生誦讀現狀調查分析。針對學生開展調查研究,精心設計調查問卷,進行科學、合理地分析。

(2)學習課題組課題總。

(3)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明確研究內容。

(4)參加課題研討活動。

十二月份:

(1)建立學生個人跟蹤檔案。

(3)參加課題研討活動。

(4)積極參加培訓,學習、豐富個人博客。

一月份:

(1)積極參與課題組開展的專題研討課。

(2)積極參與專題研討課的評課及討論。寫好聽課心得體會。

(3)加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4)撰寫誦讀教學論文,參加論文評選活動,注意及時收集、整理、上傳資料。

(5)總結本學期課題研究成果,找出不足。

國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18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課題組進入第二年的實踐研究,我們將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繼續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準繩,以“課程遊戲化”的理念為指導,以幼兒園主題統整式課程為基礎,通過環境創設、一日生活活動、主題活動、節慶活動與國際理解教育融合的實踐研究,逐步在幼兒園的主題活動背景下建立起各年齡段的國際理解教育內容和實施策略,提高教師的國際文化理解教育意識和教育活動設計能力,開闊幼兒的國際視野,培養幼兒寬容、共存,樂於合作的品格。

二、工作重點

1、加強理論學習,豐富課題組成員的理論素養。

2、課題組成員撰寫課題實施的隨筆及論文,及時總結研究經驗,提高教師的論文撰寫能力。

3、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資源的挖掘和利用,並與省常中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加強與學校AFS交流生的合作與交流,培養幼兒樂於合作、敢於表現的優良品格。

4、在幼兒園主題課程的基礎上,豐富國際理解教育課程的內容,完善幼兒園園本主題活動課程資源。

三、主要工作安排

1、加強主題課程審議,在幼兒園主題活動背景下,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豐富國際理解教育內容,完善幼兒園園本課程建設。

2、通過多種形式開展主題活動、節令活動和特色活動,並彙集成活動集錦。

3、加強課題研究,及時梳理和總結經驗,撰寫研究論文,提高教師教科研的論文撰寫水平。

4、定期召開課題組工作會議,學習與課題相關的理論及經驗交流,重點解答教師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瓶頸,及時梳理、整理課題台賬。

5、加強課題網絡管理,及時完善與更新課題博客內容。

四、具體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擬訂課題階段性研究計劃,明確研究重點。

2、召開課題組工作會議,部署本學期課題組工作安排。

3、課題組成員,每人每月撰寫課題研究隨筆1篇。

4、與省常中的AFS交流生,聯合開展中秋節活動。

十月份:

1、召開課題組工作會議,交流子課題研究開展的情況。

2、準備課題中期評估。

3、大中小班第一主題課程審議、反思。

4、與省常中的AFS交流生,聯合開展萬聖節活動。

十一月份:

1、召開課題組工作會議,各子課題成員交流研究成果。

2、大中小班第二主題課程審議、反思。

3、組織幼兒參加xx市“星星火炬”少兒英語大賽。

4、與省常中的AFS交流生,聯合開展感恩節活動。

十二月份:

1、大中小班第三主題課程審議、反思。

2、開展英語節主題活動。

3、與省常中的AFS交流生,聯合開展聖誕節活動。

4、組織幼兒參加江蘇省“星星火炬”少兒英語大賽。

一月份:

1、整理幼兒園主題活動方案,並彙編成冊。

2、課題組會議,總結本學期課題工作情況,表彰課題研究中有突出表現的教師。

3、檢核課題博客內容,完善課題網絡管理。

4、收集、整理課題研究工作台賬資料。

國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19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時間:20xx年3月——20xx年4月

(1)成立課題研究小組,設計課題研究方案,制定研究計劃,明確研究的目標、內容方法以及預期成果。

(2)組成情報小組,收集相關資料,並組織課題組成員對資料進行分析探討。

(3)完成開題報告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時間: 20xx年5月——20xx年10月

(1) 課題組成員根據課題方案開展調查、研究工作,分析語言活動遊戲化的現狀及成因。

(2)通過教育典型案例研究,梳理總結語言活動遊戲化的有效策略與方法。

(3)組織課題組成員進行每個幼兒年齡段的教學展示活動。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 時間: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1)整理前兩個階段的研究資料,進行綜合分析,驗證語言教學活動遊戲化對於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教師語言教學組織能力提升的促進作用。

(2)對整個實驗過程的資料、信息、音像等進行綜合、歸納、概括、總結,撰寫論文、結題報告,並對研究成果進行包裝、整理,完成成果申報。

國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20

研究課題:《讀思結合引導學生有效閲讀》

本學期我們學校開展了以“國小課堂教學有效組織形式研究”為課題的教研活動,為了提高自己課堂教學中的實效性,真正做到向課堂教學要質量,本學期特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一、指導思想:

當前閲讀教學中普遍重視了讀的問題,學生基本上在課堂上讀了起來,聽到了琅琅的書聲。但閲讀教學容易停留在較淺的層次上。閲讀教學時教師有讀無導,學生有讀無效,從理論上講,多讀確實有利於語言的積累、感悟和理解,但多數絕不是一遍又一遍不加思考的讀,也絕不是排斥教師應有的引導、指導和講解的讀。宋代學者朱熹提出的“熟讀深思”符合閲讀規律。“讀而不思則罔”有些深奧的課文,如果離開教師適當的引導和精講,不要説讀幾遍,就是讀一百遍也搞不懂。我們要把握好閲讀教學中的度,要有辯證的觀點,而不是盲目地讀、讀、讀。閲讀教學出現效果不明顯的狀況,從實踐層面上講,原因主要是教師自身朗讀水平不高缺乏朗讀指導的方法,因此只能在一個層面上讀,不能讓學生讀出滋味,讀出情味,讀出韻味來。

二、研究目的:

在閲讀教學中有效引導學生讀思結合,讀導結合,教給方法;力求提高閲讀教學的實效性,使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品悟,在讀中體驗情感,在讀中掌握技巧。

三、研究內容:

閲讀教學是語文教育的重心,培養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感知能力,加強學生在閲讀中的創造性思維訓練,使之有效地提高閲讀效率,關鍵在於讀思結合的實踐。在此基礎上,通過對重點問題的評析與討論,訓練學生形象與邏輯思維,促進其自主閲讀能力的提高,讓學生在健康良好的氛圍中發表自己的見解,逐步形成自己獨立的思考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方法論。讀,是獲得素材的重要手段,值得在教學實踐中摸索其潛在規律;思,是閲讀的靈魂,是學生從語言、表達技巧、文章結構等方面吸取營養的必備武器。

四、研究方法:

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讀是基礎。語文教師不僅要重視讀,而且要研究讀的指導,力求做到:指導不理性化、抽象化;重情感及變化的整體把握;不僅把讀作為理解內容的手段,而且把讀和品詞品句、揣摩表達作用、學習表達方法結合起來。總之要做到讀思結合。首先,關注“對話”中的提示語及標點符號,讀出表情和語氣來。

“對話”中的提示語往往提示了説話人的表情、動作及説話時的語氣、語速等,因此讀好對話不能忽略了提示語,還包括標點符號,他們都會提示我們該怎樣朗讀好人物的對話。

其次,引導學生體會感悟,讀出各自的感受。

個性化的閲讀是學生讀出自己獨特理解與感悟的閲讀。課堂上應沒有諸如“該用什麼感情讀?哪裏停頓?哪兒該讀重音?”的話語,而是讓學生根據各自的感受來朗讀,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我們鼓勵學生在讀中悟情,讀中傳情,讀出自己獨特的體驗與感受。

五、研究階段步驟:

3月份:

(1)學習課題組課題總方案。

(2)學習課題組子課題計劃,明確研究內容。

(3)制定個人課題研究計劃。

4月份:

(1)積極參與課題組開展的專題研討課。

(2)積極參與專題研討課的評課及討論。寫好聽課感言。

(3)加強學習相關理論知識,認真做好學習筆記。

(4)撰寫學生交流與合作習慣養成專題文章,注意及時收集、整理、上傳資料。

(5)學習課題理論專題講座,做好筆記。

5月份:

(1)通過課堂教學,嘗試新的教學方法。

(2)認真撰寫教學反思,與同伴交流,及時總結課題研究經驗與教訓。

6月份:

(1)參加課題組進行的課題研討課。及時上傳材料,豐富博客內容。

(2)整理參加課題理論學習的筆記,總結各項課題活動情況,寫出心得體會上傳個人博客。

(3)及時收集、整理課題組上課教師的教學設計、説課稿、評課內容等。

(4)撰寫個人課題小結,並參加校課題小結交流。

(5)撰寫課題研究論文,交流課題論文。

國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21

一、工作目標

1、召開課題工作會議,成立課題研究小組,確定課題研究核心成員,制訂相關工作計劃。

2、組織課題組成員學習和查閲相關課題資料。

3、充分了解學生學習英語的現狀,在各年級開展有關調查分析,為課題研究工作的全面展開打下基礎。

4、與學生家長取得聯繫,徵求家長關於課題研究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二、研究原則

1、實際性原則。課題研究要結合我校現階段英語教學的實際情況,開展的研究工作要切實可行,要對英語課堂教學進行拓展和延伸。

2、創新性原則。課題研究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要在吸收與借鑑的同時形成自己的特色。

3、指導性原則。進行課題研究對我校全體英語教師來説是一次巨大的挑戰,對學生而言也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在研究過程當中要加強指導,不能盲目而行。

4、活動性原則。英語的交際離不開活動,要在研究過程當中通過開展形式多樣、富有實效的活動達到預期的效果。

三、主要措施

1、召開課題組全體人員會議,制定課題,明確分工。

2、協同制訂計劃。

3、學生問卷調查。

4、調查數據、結果分析。

5、告家長書。

6、英語課外活動小組的成立。

7、實驗學生檔案的建立。

8、課外活動小組開展活動。

9、課外活動小組成果展示(展示形式待定)。

10、學期課題研究工作總結。

四、具體安排

三月份:

1、制訂計劃。

2、理論學習與資料查閲。

3、分年級學生問卷調查。

4、調查結果分析。

四月份:

1、告家長書。

2、課外活動小組成立。

3、課外活動小組活動開展。

五月份

1、課外活動小組活動開展。

六月份:

1、課外活動小組成果展示。

2、學期課題研究工作總結。

國小課題研究計劃 篇22

一、研究思路

以“綠色教育”為指導,以班級文化建設為突破口,開展“定班花——解花性——悟花品——學花神”系列活動,自主設計班級文化標識,畫班徽、制班旗、定班風、編口號,構建“綠色班級”班風建設的模式。繼續開展“綠色家庭”、“綠色學生”、“綠色小組”的研究,建立完善各種評價體系,探索綠色德育的多種途徑,總結德育的經驗,提高綠色德育的實效。

二、研究要求

1、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和班風建設研究,構建“綠色班級”班風建設的模式。

2、通過綠色德育的研究與實踐,建立“綠色國小生”、“綠色小組”、“綠色班隊”的評價體系,進一步完善“綠色家庭”的評價體系。

三、研究內容

1、“綠色班隊”創建的研究。

2、“綠色德育”校本教材運用的研究。

3、各種評價體系制定與實施的研究。

四、研究措施:

1、加強理論學習,尋找理論的支撐點。課題組成員結合自己研究的子課題,查閲、搜索資料,有針對性地做摘錄,豐富理論素養。本學期將利用每月第三週的課題研究活動,有重點地學習,學習時全員參與,不做旁觀者,不做聽眾,各抒己見。通過學習,確實有收穫,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2、強過程研究,課題組成員要摒棄只注重每月一次課題研究活動的思想,注重平時的研究,在研究中,注意積累、記載、反思,重要問題、重大收穫待每月一次課題活動時進行交流。

3、成立德育課題研究中心組。

顧問:__x

組長:__x

副組長:__x

成員:______

定期活動,定期學習,定期交流,定期展示,發揮榜樣作用、遷移作用、輻射作用。

五、研究方法:

積極開展“定、學、談、訂、評、行、寫、改、再學、再實驗……”系列研究活動。

1、定。每位成員根據自己的情況和班級實際情況選擇一個研究專題作為“綠色德育”的子課題。

2、學。結合個人研究的子課題學習一些有關理論,閲讀一些有關報刊雜誌。

3、聯繫子課題研究內容與領導、與顧問、與老師交流學習後的感受、體會、打算,相互取長補短。

4、訂。訂出子課題研究計劃。

5、行。按照計劃研究、上課或開展實驗活動,把計劃付諸實踐。

6、評。上過研究課後,開展實驗活動後,進行自評、互評,總結經驗教訓。

7、寫。把各人實踐後的心得體會寫成教後感或個案,或案例,或調查報告,或小論文。

8、改。對寫出來的材料進行思考、推敲、修改,準備交流或參賽,或發表。

9、再學。帶着實驗中的問題學習,再討論研究,以發揚成績,解決新問題。

10、再實驗。在新的起點,以新的角度、新的高度再進行實驗……形成“十字”系列研究實驗管理模式。

附:課題組活動安排:

第4周:第一次沙龍(學習課題組計劃、交流定班化活動開展情況)。

第8周:觀摩評價實驗班級活動。

第12周:第二次沙龍活動(交流本班的班徽、班旗、班風、口號)。

第16周:第三次沙龍,觀摩評價實驗活動。

第20周:交流、總結子課題實驗活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ngxuan/9zvlp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