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計劃 >教師工作計劃 >

個別教育案例分析(通用12篇)

個別教育案例分析(通用12篇)

個別教育案例分析 篇1

劉歡是我們四年(1)班的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女孩,我還清楚地記得剛開學的時候,她用那甜美的聲音向我問好。她的身姿非常的挺,所以一開始的時候我讓她做領隊,可是開學幾個星期下來,我發現她上課不夠專心,學習習慣非常的差,動作也很慢,整天把自己搞得髒兮兮的。對她進行批評也沒什麼大的作用,她依然如此,所以我讓一個各方面表現都比較好的學生去做領隊。雖然我把劉豔麗給換了下來,但是我覺得這個小姑娘是很有靈氣的,我要幫助她。

個別教育案例分析(通用12篇)

有一次,我發現她喜歡在桌子上亂塗亂畫,我就很嚴厲的批評了她,可是過幾天又發現她這樣做了,我想我前幾天剛剛批評她,怎麼又這樣了?我找來了她的家長,她的家長反映,在家裏她也是這樣的,寫字桌上第一天剛擦乾淨,第二天又被她畫好了,她家長一直提醒她,可她還是改不了。我想,這是她長期以來養成的習慣不好,要慢慢的幫助她改掉。不要小看這只是行為習慣不好,這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學習習慣。因為我發現過幾次,上課的時候她有時候也會不知不覺地低下頭去在桌上畫畫。所以我就找一些習慣比較好的學生和她做同桌,以此來潛移默化她,我想通過學生影響和我的幫助,一定能把她的習慣培養好。在給她換同桌的時候,我找她好好的談了一次心。告訴她,別的女孩子是多麼的愛乾淨,學習成績也是學麼的優秀,要她向別人學習。她是一個很聰明的女孩子,經過我和她談心之後,她就覺得自己把別人作為自己的榜樣,儘量讓自己和別人做的一樣好。在一段時

間之後,她有了很多的進步,因此我鼓勵她,讓她做了小隊長,她也非常的開心。可是,畢竟要改掉一個不好的習慣是很難的,所以有好幾次我都“威脅”她,如果再不好的話,就把小隊長標誌收回來。這樣的“威脅”對她很有用,她為了“保住”她的“官銜”,在一點點地進步。這個學期伊始的班幹部換選中,她被學生們推薦為中隊委員,我們大家都看到了她的進步。

劉歡的事例,讓我再一次覺得國小生習慣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著名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習慣。”因此,在我們的教育中,尤其是國小初始階段,對於國小生習慣的培養不可忽視。良好習慣的養成是大量良好行為不斷積澱的過程,習慣形成的前提是某些具體行為的練習和熟練。良好習慣是大量良好行為積澱的結果,習慣培養是養成教育的主要內容。沒有大量規範化日常行為要求和訓練,習慣的形成是困難的。良好習慣的培養需要嚴格要求。大多數習慣是行為達到自動化後才出現了。在行為向自動化發展和轉變的過程中,嚴格的行為要求和按要求行為是必要的。良好習慣的培養要從細節着手。習慣培養中嚴格的行為要求必然也要求對細節的重視。習慣培養必須融入學生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注重生活中的細枝末節,尤其是那些容易出現行為問題的方面。我覺得我在培養學生的習慣的時候遵循了三點原則,以下就是我的簡單闡述。

一、以人為本,傾注師愛

尊重每一位學生,“以人為本”,是對每一位教師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靈的藝術。如果我們承認教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那麼教育的過程便不僅僅是一種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滿了人情味的心靈交融。這樣老師才會產生熱愛之情。心理學家認為“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對於劉豔麗這樣聰明伶俐,但是習慣比較差的學生,我發覺對她進行全班的批評好像沒什麼大的作用,相反和她敞開心扉,以關愛之心來觸動她的心絃,倒是非常有用的。“動之於情,曉之於理”:用師愛去温暖她,用情去感化她,用理去説服她,從而促使她主動地養成裏良好的習慣。

二、良師益友,寬容以待

教師應是學生的良師益友,應寬容以待之。現在的國小生,別看他們年齡小,可是他們都非常的要面子,你要是太嚴厲的批評他,效果反而不大。因此,我覺得,我作為一名班主任,我要做他們的“知心姐姐”。就如我對待劉歡那樣,當她做錯事時,很真誠的和她談心,讓她感受到老師對他的信任,感受到老師是自己的良師益友。讓她感受到老師給自己帶來的快樂,讓她在快樂中學習、生活,在學習、生活中感受到無窮的快樂!古人云

果。

三、因材施教,循循善誘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每個學生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因此班主任必須弄清楚學生的具體情況,從而確定行之有效的對策,因材施教,正確引導。像對待劉歡這樣比較有靈性的學生的時候,教師就要採取潛移默化式的,要讓她懂得我為什麼要這麼做的道理,從理想上加以認同,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使學生自覺地按照老師提出的要求去做,變“要我做”為“我要做”。當然在國小階段,老師的督促也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在養成良好習慣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反覆現象,這樣,教師平時的督促就是顯得更為重要,要通過經常性的督促檢查,使學生在不斷的實踐中養成自覺的習慣。劉豔麗從一個習慣比較差的學生轉化為一個習慣比較好的學生,其中我的督促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德育專家關鴻羽説:“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國小低年級則是良好習慣的關鍵期,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我相信,只要我們教師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高度重視,從小行為入手,從低年級開始訓練,良好學習習慣一定能養成。

個別教育案例分析 篇2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專家組核心成員吳剛平博士曾説過:教育不應只是一種技巧和方法,否則它可能將丟掉教育的靈魂。教育應是豐富人的精神世界,豐富人生……評價應以不傷害學生為底線,給學生一種真實的感受和真切的體驗……

作為教師我們肩上就有了很重的責任。 記得剛剛接這個班時,班級裏就有一個學生引起了我的注意。因為同辦公室的老師早就向我提起過他。他是個被領養的孩子,可能是家長工作忙碌,對他疏於管教,因此他非常調皮,常常不做家庭作業。成績因此每況愈下,最後家長決定辦個休學,讓他在四年級重讀一年。 經過了解,我發現他還不僅僅是調皮,他還有偷拿別人東西的歷史。這不,沒有過多久,班級裏有同學告訴我少了20元,大家把目光投向了他。而他臉也漲得通紅,辯解着:不是我。我當即説,在事情沒有查清之前不要冤枉自己的同學,可能是放的地方記錯了。這個時候已經到了放學時分,我把他留了下來,跟他談起了心。

我告訴他,其實老師心裏很清楚,如果他能主動告訴我的話,我會很高興,而如果查出來的話,那麼他會多麼的沒有面子。人偶爾犯錯是可以諒解的,而如果知錯不改就不可以原諒了。他聽了,點着頭,我知道他心理開始動搖了,於是我告訴他,這會是我們之間的祕密,當然,父母那裏我是得告訴一聲的,徵求他的意見。當時他還是有點覺得不能告訴父母,我讓他知道,父母都是愛孩子的,告訴他們是為了他更健康的成長。最後他答應了。我讓他把錢悄悄放在那個孩子的課桌裏。第二天,我讓那失錢的孩子再好好找找,他欣喜地告訴我找到了。這時候,他的頭低着,一定是內心還有着難為情吧。

他的學習成績也不好,因為上課經常不聽,作業不按時完成,所以功課早已經拉下了很多,因此對學習也有了畏難情緒,越發覺得學習沒有樂趣了。他不僅應用題不會分析問題,連計算也不過關。當時他做計算題時,我發現他竟然小數乘除法也不會。我就利用放學後的時間幫他補習,先從小數乘法教起。慢慢的他掌握了方法。而應用題

我常常把各種類型歸類,舉一反三。他逐漸願意做作業了,作業本上的優也多了起來。有時候,遇上不懂的地方,他還能主動來問。

一個學期很快就要過去了,在期末考試中,他竟然考了72分,他特別高興,我也深感欣慰,只要有一點愛心加一點耐心,其實我們就可以創造奇蹟。

個別教育案例分析 篇3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芳香的玫瑰,因為滿是花刺而更加動人;美麗的維納斯因為一雙斷臂而更加迷人。既然玫瑰長滿尖刺,維納斯沒有雙臂,人們對於它們的喜愛都不會減少,試想,對於一塊潔白的美玉,狂熱的收藏家又怎麼會在意它身上的瑕疵呢?隨班就讀的學生正如這微瑕的美玉,雖然在他們身上存在着這樣或那樣的缺憾,但這並不影響教師對他們的欣賞,相反,教師會對他們付出更多的愛,使他們同樣散發出熠熠的光芒。

隨班就讀不僅僅要使隨讀學生學得科學文化知識,更重要的是要關心他們的情感,使隨讀學生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增強信心與克服困難的勇氣。愛生之心,師皆有之,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然而差別就在於是愛幾個得意門生,還是喜歡全體學生。俗話説“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所謂“難看”的孩子不僅是指“差生”、“調皮生”,還指生理有缺陷的孩子。對於這些特殊的孩子,教師要將“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

我班上的小續就是這樣一個特殊的隨班就讀的孩子。

我與小續第一次見面是在20xx年9月4日,那天他是跟着媽媽一起到的學校,校領導把他們帶到我的面前,而沒有讓他進班。小續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緊張,無論與他聊些什麼話題,他都處在十分緊張焦慮的狀態之下:他的雙手緊緊的握在一起,不停在搓,肌肉呈緊繃感;面部幾乎無表情變化,目光始終處在遊離狀態,不敢與老師的眼睛對視;身體緊緊地與媽媽挨在一起。經過半天的放鬆和心理疏導,他也只是説出了不是不願意上學,而且是一到學校所在的街道就全身不由自主的難受,到了學校裏則更是受不了,頭痛、胸悶、噁心。而這種情況從國小就開始了,再跟他聊什麼,他都不説話了„„

看出了小續的特殊,我抓機會和他的媽媽私下談了一會兒,對他的情況進行了簡單的的瞭解:小續從小智力方面就有問題,被醫生診斷為中度智力低下,小時候又得了癲癇,在校曾經有過病發,至今沒有痊癒,一旦有情緒激動就有可能

會復發。從國小起就有同學和一些旁人就用異樣的眼光看待他,經常奚落和嘲笑他,讓他背上了沉重的思想負擔,從國小三年級開始他就不願意上學。為了能讓他上學,爸爸和媽媽想了無數的方法,軟硬兼施,也帶他去做過心理輔導,但都沒有什麼效果。

那天見面之後,小續表示不願意進班,在得到校領導的同意之後,我只得看着他跟他的媽媽離開了學校。當時我覺得作為一個教師不能幫助自己的學生,連讓他進班上課都做不到,心裏十分難受。

在一段時間裏,他斷斷續續的來校,雖然來時能進班上課,但在上課時眼睛只看着窗外,或呆呆地看向前方,從不聽講,也不記筆記,不交作業,課間也不願意與同學進行交往,更不與老師溝通,還有時沒有向老師請假就擅自要離開學校,被保安攔住後,還與保安發生過的衝突。他整個人的情緒都處於失控狀態,還有非常嚴格的生理反應:眉頭緊鎖,呼吸急促,自述胸悶頭痛。後來家長帶他到醫院進行診治,醫院診斷除了智力問題之外,還有多動和情緒障礙。

當我聽到他的家長説“智力低下、多動和情緒障礙”時,我不由得懵了:根據他的表現,我知道他肯定有比較嚴重的心理問題,不過沒有想到會這麼嚴重。作為他的班主任,也做為一名心理教師,為能更好地幫助續某和他的家庭,我查閲了大量的書籍,學習和了解了一些相關知識。

瞭解到小續情況的特殊性,我意識到,做為他的班主任,我的責任十分重大。因此,我從一點一滴開始做起,儘自己的最大力量來幫助他:

首先,我先從他的病因入手,因為只有瞭解了原因,才能真正做到“對症下藥”。我通過跟他的原來的同學、老師,包括國小時的老師進行溝通,瞭解到了他的各方面情況:他喜歡做航模、喜歡玩的遊戲、他在交友中的特點、他在學校的表現和在家的情況、他的學習狀態等,對他的情況進行了瞭解後,我就針對他的這些特殊情況制定了一系列的特殊措施,對他採取特別的教育方法:

同時,面對他的特殊情況,我第一件事先做的就是: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積極面對問題,對突發問題要冷靜處理,對自己的心情變化有敏鋭的覺察,心情不

佳時暫不處理問題,免得失控,出言傷害學生,讓情勢更難控制。要用第三隻眼去發覺他的優勢,加以鼓勵。每當發現他一點進步,都趕緊大力的表揚。

第二,對他的人際交往進行特別關注,隨時隨地關注他與同學、老師相處的情況,有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我首先與科任教師進行了溝通,讓他們在授課時關注他,特別是在他不聽講、不記筆記時,不要用嚴厲的口吻批評他,而且對於他的作業也採取不催、不逼,避免引起他的激烈反應。同時教學中我注意利用知識的趣味性,調動他學習的熱情。同時採取“反覆訓練、強化記憶、集體幫學”的舉措,讓全班同學都能主動的幫助他,強化他頭腦中知識的印象。使他在集體大家庭的關懷幫助下,一步一步向主流靠近。

同時我對班上的同學進行了教育。趁他不在班裏時,我先在班裏做了一些工作,對學生説他的身體不太好,但還堅持上學,讓學生們用一種包容的態度對待他,讓學生對他產生一種憐惜和尊重,這樣避免和他發生衝突,即使有衝突發生也會有些顧忌。我也經常在班裏觀察他與同學交往的狀況,發現同學們都能和他和平相處。

我還給特別熱心的幾個男孩子佈置了“任務”,課間多跟他聊聊天,特別是他所感興趣的話題,有幾個學生因為都愛玩電腦遊戲,和他有很多共同的語言,很快就和他打好了關係;同時我讓細心的班委多關注他的情緒和與其他同學的交往情況,一有異常立刻向我彙報。有了這些小哨兵,我就可以瞭解到他的很多不願意和成年人溝通的情況。比如:他的航模做的非常好,還參加過市區的比賽;他非常喜歡玩網絡遊戲,而且玩得非常的棒,是我們班上好幾個男生“師傅”;高年級有幾個男生經常在樓道里攔住他;有他原來的同學向他借錢不還„„

發現這些情況後,我及時進行處理。比如有幾名他原來班上的同學,因為他經常不上學就看不起他,有時在樓道里碰見就用不太文明的語言説他,我瞭解到之後,就立刻和這個班的班主任老師説明情況,對這幾個學生進行了批評教育。我還特意找了兩個跟續某關係不錯的同學,陪着他,如果情況不對立刻帶他回班,避免這種情況的再次發生。

第三,小續的媽媽和爸爸因為小續的情況特殊而十分頭疼,甚至產生了輕度抑鬱情況,而且他倆人經常因為在教育方法上也達不成一致而吵架,而這種爭吵使得小續的心理困擾越發嚴重。因此我針對他們倆人的問題而採取了特殊的家校聯繫方法,不僅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聯繫,在適當的時候,也對家長進行一些家教方法的輔導,希望在家校形成相同寬鬆温情的氛圍,讓他過得歡樂愉快,心情舒暢,也能越來越接近同伴。

第四,因為我同時擔有心理老師的身份,因此還對他做了一些心理疏導。進行心理疏導主要採用支持性心理治療,耐心傾聽他的訴説,同情他的痛苦體驗,消除顧慮,以幫助他控制感到不安全和失敗的心情,也要幫助消除各種不利因素。對有焦慮傾向的續某的父母,要幫助認識本身的個性缺陷可能對他產生的不良影響,幫助家長進行一定的調節。

因為針對他的特殊情況制定的特殊措施,也因為我們學校領導、全體老師和全班同學的付出,續某在這兩年中有了很大的進步:現在他基本能做到天天到校上課,包括外出活動、補考等都能參加;在上課時,能做到聽得懂的記筆記,寫一點抄寫性質的作業,他的物理和思品、歷史、地理成績能夠達到50多分;在班上經常能夠看到他的笑臉,聽到他與同學交談的聲音,而且現在他有幾個很能説得來的好朋友;班級的每次捐款捐書名單上都能看到他的名字„„

經過這兩年多對小續的特殊教育,我也一直在思考和總結,對待隨讀生這一特殊羣體的學生,做為班主任就要有特殊的教育方法:

1、根據隨讀學生實際制定相應的教育計劃。

在一個我們的班集體中,或多或少會存在一些諸如智力、身體、行為等各方面與正常學生有較大差異的學生。教師在實施教育教學方面,如果將他們等同於其他正常學生,進行“一刀切”管理,或者置之不理,任其自流,都會造成這些學生的問題越來越多,成績越來越差,逐漸成為被遺忘的對象。因此,作為班主任及各課任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對這些隨班就讀的學生制定相應的教育教學計劃,有的放矢地對他們進行個別化教育教學,發展他們的認知領域,使他們同樣能最

大限度地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健康成長。只要教師為他們提供學習條件、適宜的機會、良好的環境和恰到好處的幫助,採用靈活多樣的方法,採用符合其認知特點的教學方法,配合耐心的個別輔導,有的放矢,有針對地發展隨班就讀學生的認知領域,隨班就讀學生也一定按自己的方式、速度和特點健康成長。

2、利用心理誘因,巧建自信平台。

智力障礙導致隨讀生學習能力較差,特別是理解能力方面更成問題。跟不上普通的聽課學習的進步,學習成績自然有很大問題。進而對學習更加缺乏興趣,最終形成惡性循環。學習上的困難與日常行為上的異行讓他們產生了自己不如別人的想法,缺乏自信的直接後果就是更加放任自己,或者把對自己無法上進的怨氣以更激烈的手段表現出來,比如無端與同學吵鬧。而這樣更會把自己孤立於同學外,脾氣也就變得更加乖張。因此對於這類學生就要做到:只要學生有優點、有進步就應該進行表揚,讓其因為受到讚揚而增強自信,由此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感受集體的温暖,融洽師生關係,逐漸形成開朗自信的性格。為了學生,我們要儘可能地給他們讚揚與鼓勵,為他們打造一個堅實的自信平台,穩穩地託着他們去摘取屬於自己的成功果實。

3、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營造團結協作的班級氛圍。

隨班就讀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班集體,團結協作的班級氛圍不僅能使隨讀生獲得更多的幫助,還能使他們最大限度的發揮自己的作用。而反之,如果隨班就讀學生在班集體中遭受到的是歧視、不信任,則會使他們產生牴觸、自卑等不良情緒,嚴重損害其身心健康。這也要求班主任除了要在學習和生活中關心幫助隨讀生之外,還應該在班級中成立“一幫一小組”,選擇一些樂意幫助他們的優秀同學協助教師指導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在不影響自身學習和生活的情況下,幫助隨讀生在校園生活中得到應有的幫助和引導,同時獲得最大限度的成功。

4、幫助和指導家長,為孩子形成温馨和諧的家庭環境

隨讀生的家長往往因為本身文化和教育理念的原因,在子女教育方法上不夠科學,或是因為孩子自身的特殊性而對孩子有所放縱,或是因為對孩子過分失望而採取放任不管,而家庭教育的缺失,會使隨讀生的問題更加嚴重。因此做為班

主任就要與隨讀生的家長定期保持聯絡,隨時交流情況,同時要對家長給予家庭教育方面的指導,希望在家校形成相同寬鬆温情的氛圍,讓他過得歡樂愉快,心情舒暢,早日擺脱信心不足的狀態,也能越來越接近同齡人。

作為教師,我們不能選擇我們的學生,就如同我們不同選擇自己的孩子一樣。當學生有些特殊時,那麼作為教師就一定要用特殊的愛去温暖他們,去關心他們。只有我們特殊的付出,才能換來孩子真心的笑和快樂的成長。那麼我付出,我無愧。

當你打開錦盒,看到那一塊美玉,你看到的只有潔白,白得耀眼,你仔細觀賞,才會發現那一顆總若隱若現的黑點,這就是所謂的白璧微瑕。白璧微瑕的美,是因為它的白遮蓋了它的瑕疵,所以只有不斷彌補缺陷才能更加接近完美。隨讀生恰如這微瑕的美玉,儘管他們有種種瑕疵,但在老師和同學的幫助下,他們在不斷的彌補缺陷,他們所付出的努力遠比常人多得多,他們不屈不撓、積極進取的精神,更值得我們欣賞。他們雖有瑕疵,但更多的卻是那潔白的美。我相信,在陽光的照耀下,這些微瑕的美玉一定會散發出更加奪目的光芒!

個別教育案例分析 篇4

多一些瞭解 多一些幫助

案例:某天早晨,早自習前,七年級年級某教室。

老師:你的數學作業?

學生:急忙低頭尋找,翻了翻十分凌亂的書包,又找了找課桌

上胡亂擺放的一堆書,雙眼噙滿淚水,低聲説“我忘帶了”。

老師:一下子火冒三丈,嚴厲的呵斥道“你又忘帶了,你怎麼

沒把自己丟掉?”過了一會兒,語氣慢下來,説道:“給你媽打電話,讓她送過來。”(這已是他媽媽第三次送東西了)

學生:(打電話)媽媽,把我的數學作業送過來。在桌子上。

家長;不在呀?在哪裏?

學生:那你在牀上找一找,快點兒!

老師:等家長拿過作業來,你再上課。

評析:七年級年級某學生,12歲,膽小怕事,不多言語;丟三落

四,不會整理書包,東西放得雜亂無章;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手裏的小東西不斷;作業不能及時、完整地完成。

首先肯定的是:這是一個品質好的孩子,沒有壞心眼,也不會

幹壞事。但他沒有好的生活、學習、聽課習慣。還處於國小貪玩,不注重學習,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的狀態。再加上他在家裏是獨生子,家庭環境也好。父母照顧比較周到,因此,缺乏自理能力,沒有自主學習的意識,覺得自己什麼也不需去想,家長會安排好一切。自己不用那麼辛苦的付出。

方法:

1、 培養他的自理能力,讓他明白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他經

常拉東西,有時是作業忘在家裏了,有時是上課沒有書,剛開始為了節省他的時間,不耽誤他上課,我經常給家長打電話,讓家長送過來。但這樣卻無濟於事。到下一次,我讓他親自回家去拿。再下

一次,我還讓他親自去拿。有了這兩次,他明白自己必須每天親自整理書包,做到心中有數。孩子的自立能力需要大人的“放手”,我們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他們力所能及地多勞動,勤動手。

2、 培養孩子的進取心、責任感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勸告他要有努力方向,要立志有所作為。鼓勵他要向爸爸學習,以爸爸為榜樣。經過幾次和他交談,發現他是心理年齡小,家長也沒有正確的引導。於是,我和家長聯繫,讓家長多和孩子交流自己的故事,用自己對事業的進取精神去影響孩子,對孩子產生積極的潛移默化的作用。讓他明白只有吃苦耐勞,有上進心,才能取得好成績。

3、 幫助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了讓他不忘作業,不拉作業,我讓他準備一個記作業本,每天放學時,我檢查他作業是否記得全面,完整。第二天,我檢查他的各科作業,經過一星期的努力,他能及時、完整地上交各科作業。我在課堂上採取一分鐘背誦、一分鐘讀書、一分鐘寫字的活動,每次活動都讓數一數,算一算,再讓他們自己算出晚上各科作業需要花費的時間,學生們有時會很驚訝,讓學生體驗“專心幹事情,就會有高效率”的道理。培養他們上課集中注意力,做事情要專心的好習慣。

班主任工作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免不了會對學生生氣,會訓斥學生。通過這件事,我明白,在批評學生之前,一定要先了解情況,因人因事,再採取具體的、合適的教育方法。那樣,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個別教育案例分析 篇5

案例描述:

(一)背景

在中學教育教學過程中,按照會考要求,開設的學科分成了考試學科和非考試學科,從而在客觀上很自然地形成了所謂的主科和副科。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而言,我認為所有各科的設置都是以人為本,根據學生的成長髮展過程中的需要而設定的,就主觀上而言,理論上講是沒有什麼主次之分的,各門學科知識的學習都為學生將來踏上社會提供了廣泛的鋪墊,但在客觀現實中,學生就會片面地認為主科是考試學科,會考中每門都佔據很大的比例,馬虎不得,而副科在會考中是不考的,沒有什麼分值,可上可不上。這樣一來,在平時最為直接、最為具體的表現就是副科的課堂紀律問題,往往主科老師尤其是班主任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基本上不存在課堂紀律問題,而副科老師,也就是一些國小科則成了課堂紀律的重災區。那麼我作為一個班級核心,班主任是對副科課堂紀律是悉心呵護,管頭管腳,還是姑息遷就,聽之任之。就當今教育而言,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班主任就是一個班級的靈魂和絕對權威,對學生的錯誤馬虎不得,必須嚴格管理,重拳出擊;另一種觀點認為學校設置了班主任就是充當消防隊的角色,哪裏着火了,班主任就要衝到哪裏。

(二)我所觀察和經歷的故事

20xx年4月22日下午第4節課預備鈴響了,按照課程表,我來到七年級(4)班上第4節英語課,左等右等,怎麼還不見一個學生進入教室上課,難道是我走錯教室了,我來到教室門口,看了看教室的牌子,沒錯啊,是七年級(4)班;難道是我搞錯了課?看了看教室裏張貼在牆壁上的課程表,星期三下午第4節課是英語課呀。那麼第3節是什麼課呢?是美術課,正當我在猜測的時候,4班班長孫澤偉來報告,“陳老師,剛才一節美術課美術老師生氣了,説上課的時候很多人不停在講話,其中帶頭的是上課經常講話的顧政。美術老師現在正讓全班罰坐20分鐘,並請班主任去一次。”聽了班長這番話,我腦袋“嗡”的一下,20分鐘,我的英語課不就沒了嗎,作為班主任,我很要面子,班級學生出了什麼問題就像自己孩子有什麼狀況一樣,首先感到自己很沒面子,平時千叮囑,萬關照,要上好如何一節課,怎麼這麼學生就這麼不真氣,又在副科上捅婁子。我要不要去,去的話,肯定美術老師要當着全班的面向我告知,並且還可能在所有學生面前訓斥我這個班主任怎麼做的,學生上美術課紀律這麼差,真是個差班;要是不去,美術老師肯定又要説,班主任怎麼一點也不關心自己班級學生的紀律,現在已經出問題了,怎麼也不出來管管。思前顧後,為了孩子,為了我自己的英語課不受影響,我還是硬着頭皮跟着班長來到了美術教室。看見美術老師正虎視眈眈地站在教室中央,學生一個個耷拉着腦袋,一聲不吭地坐在教室裏。我進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對着學生一頓大罵,然後直奔主題,一把揪出顧政,讓他在全班面前向美術老師保證以後再也不説話了,並教育了全班同學,並作為班主任向音樂老師保證以後每美術課認認真真上,決不説話了,美術老師這才作罷。於是我像班級的體育委員一樣,整好隊伍,拉到教室繼續上了下半節不那麼成功的英語課,下課鈴聲響了,我準備的教案還有一半沒有講完,再關注幾句下一次音樂的上課要求,還沒説上幾句,上課鈴聲又響了,下一堂補晚自習的老師站在了門口,我無奈的離開了教室。第二天,我找來了“罪魁禍首”顧政,他口頭説是他不好,以後上課不再説廢話了,也不和老師頂嘴了。我問他是否過了一個晚上就想得很

通了,為什麼上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從來沒有聽老師反映課堂紀律問題,他也説了心理話。美術是副科,以後九年級不考試,第二,只要是因為班主任出面了,同學們以後也不敢在音樂課上破壞課堂紀律了,其實這只是因為班主任,心理並不服美術老師的教育,她自己沒本事,一定要班主任幫助才能解決問題。聽了這些話,我真是思緒萬千。

二. 案例分析和反思

在這起事件中起到核心關鍵作用的是我,七年級(4)班的班主任,最後,在班主任出場的情況下,表面上看一切都解決得很圓滿,學生被從美術教室成功解救,英語課也上到了半節,主要人物顧政也承認了錯誤,並保證今後不犯。試想,如果這天班主任有事不在,那麼下節課是不是就順理成章的變成學生的練坐,如果學生在練坐的過程中繼續吵鬧,是否當天晚上全體學生就不用回家,一直坐到能保證以後安靜上好每一節美術課?蘇霍姆林斯基説:“道德準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自己追求,獲得和親自體驗過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的成為學生的財富。”由此,我想到這樣幾個問題:

首先:任課教師和班主任在對一個任課班教育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應該是相對獨立的一個教育個體,他應該是不是依附於班主任的,發生在任課教師課堂上的事件應該由任課教師自己駕馭和解決,否則以後一旦不能及時和完全得到班主任的支援,該任課教師就沒有辦法再進課堂了。

其次:對比英語課,語文課,數學課和美術課,為什麼前三門課程從來不存在課堂紀律的問題,偏偏到了美術課學生就要大吵大鬧呢?的確有會考不考美術的重大嫌疑,所以造成了學生思想上的不重視,另外的原因就是任課教師本身了,俗話説的好,興趣是學習之母,試想,如果一節生動活潑,栩栩如生的課怎麼會招致學生的搗亂和起鬨?如果一個任課教師沒有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意味依靠班主任,她下一堂課怎麼上,怎麼面對她的學生?

我是誰?到今天為止,我一直沒有想好,作為班主任,那天我該不該充當救世主,走進美術室,幫助美術老師解圍,同時在全班樹立她的威信。但從那以後,每次我班學生上到美術課的時候,我總是習慣地、不自覺地溜達到美術教室的後門,不斷地向裏面惶惶不安的張望。。。。。。

個別教育案例分析 篇6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事例:

幾個學生正趴在樹下興致勃勃地觀察着什麼,一個教師看到他們滿身是灰的樣子,生氣地走過去問:“你們在幹什麼?”

“聽螞蟻唱歌呢。”學生頭也不抬,隨口而答。

“胡説,螞蟻怎會唱歌?”老師的聲音提高了八度。

嚴厲的斥責讓學生猛地從“槐安國”裏清醒過來。於是一個個小腦袋耷拉下來,等候老師發落。只有一個倔強的小傢伙還不服氣,小聲嘟囔説:“您又不蹲下來,怎麼知道螞蟻不會唱歌?”

請你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對該教師的行為作一評析。

簡要分析:

一、有關教育理論知識

該事例摘自《人民教育》中的一篇文章,題目就叫“螞蟻唱歌”,該案例涉及到的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即教師應具有正確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觀念:

1、教育觀:

要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觀。在教育取向上,不僅要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還要重視基本態度和基本能力的培養。尤其在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上,要重視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學習的興趣的培養以及學生個性的發展。

2、學生觀:

要把學生看成是具有能動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人。(是人,而不是容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在一切活動中,教師要充分地發揮學生的能動性,促進其發展。要尊重、信任、引導、幫助或服務於每一個學生。 師生要平等相待。(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平等對話,實行等距離教學)要堅持教學民主,要廢除教學中的權威主義、命令主義。

二、圍繞問題展開分析

該案例的問題是“對該教師的行為作一評析。”圍繞該教師的行為運用現代教育理論進行分析。

1、“聽螞蟻唱歌呢。”孩子具有童心、童真與童趣,具有孩子特有的想象力,教師要善於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新的教育取向不只關注知識和技能,還要關注過程與方法,情感與體驗。“聽螞蟻唱歌”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教師要尊重並保護孩子的興趣與想象。)

2、一個教師看到他們滿身是灰的樣子,生氣地走過去問;(學生在興致勃勃地觀察着什麼,處於其自身的活動過程,學生是能動的、發展的人,教師要善於保護,給學生心理上的支持,而該教師不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胡説,螞蟻怎會唱歌?”老師的聲音提高了八度。嚴厲的斥責„。(師生要平等相待,教師不能以權威壓制學生。)

4、小聲嘟囔説:“您又不蹲下來,„(教師缺乏民主意識,要和學生實行等距離教學,“請你蹲下來和學生説話”“請你走下高高的講壇”)

個別教育案例分析 篇7

-學困生的轉化

由於現代社會發展的多種因素的影響,學困生有增多的趨勢。我們作為教育者,面臨着嚴峻的挑戰,老師是越來越不好當了。班主任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實施者,是教學工作的協調者,班級管理要求班主任熱衷於本職工作,盡職盡則,持之以恆,講究方法,對學生的關愛貫穿於班級管理的每時每刻。作為班主任,每天面對的,是幾十雙渴求知識的眼睛,每天接觸的,是幾十顆等待滋潤的心靈。如何讓這一雙雙眼睛充滿智慧之光?怎樣使這一顆顆心靈健康成長?這不僅需要班主任具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具備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

我在20xx年9月接了七(5)班,這個班的學生學習自覺性比較差,有近三分之一的學生是學困生。他們日常行為規範差,甚至家長也不對他們抱有希望,聽之任之。有幾户學生家庭離異,十分缺乏家庭的温暖,叛逆性很強。還有不少的學生的父母下崗,父母為了生活,打工賺錢,幾乎沒有時間和精力關心孩子的學習。

通過我近一學期時間的實踐和摸索,我有些許心得體會:

首先,真情投入,營造温馨和諧的“家庭”。

班集體,是學生健康成長的一方沃土。我從來都把我教的班級,看作是一個大家庭。無論老師,還是學生,都是這個家庭中的一員,要想家庭興旺,必須大家努力。為了優化班級管理,營造一個個温馨、和諧的家庭,我費盡了心思。首先,創設優化的管理環境,把學生從受教育者轉化成一個自我教育者,突出了學生的中心地位,讓學生做班級的主人。大家創建一個文明守紀、團結互助、勤學上進,有強大凝聚力的班集體。學生對班主任有着一種特殊的信任和依賴情感。班主任的自身素質,道德修養,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形之中會成為全班幾十個孩子的榜樣。因此,在班級工作中我時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從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範,潛移默化地影響着我的學生。平時,凡要求學生做到的,我首先做到。我班的衞生就是個大問題,學生還小,都是獨生子,不會幹活。往往在大掃除時,不知道幹什麼、怎麼幹。這種情況下,我就把任務分配到個人,明確和他們説誰幹什麼。然後我在旁邊觀看再親自手把手的教他們該怎麼做,教學生怎樣掃,最後放手給他們做,做的好就給以表揚。慢慢的,學生的大掃除能力提高了。這就是榜樣的力量,這就是無聲的教育。我雖然只是付出了一點勞動,但對學生心靈的影響,是多麼地巨大。對培養班幹部也是如此,做什麼先親自教,把我的方法思路和他們交流,順便聽聽他們的想法,如有可取之處給予充分的肯定,現在我們班的小幹部已經能夠獨立挑起班級的日常管理的任務了。

其次,採用鼓勵機制,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學生在入學時,我就鼓勵學生,我們現在都是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只要有信心,就沒有做不到的事。要求不同層次的學生制定出不同的、具體合理的目標,使學生有目的、有意識的學習,激發學生內在的動力。比如,我們班的學生,我要求他們在學期初,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去制定學期計劃。自己同自己比,只要在原有基礎上提高,就是進步。讓每個學生制定“學習目標”、“學習計劃”、

“實施方法”,並由家長監督,幫助孩子共同完成學習目標,使學生“跳一跳,夠得着”。對達標的學生,及時表揚和鼓勵,使他們產生自信心,從而增強上進心。把更多的愛心、關心、讚賞、寬容、接納灑向每一個學生,呵護、喚醒每一個學生稚嫩的心靈。班裏的有個同學是最令我頭痛的一個學生,不完成作業,進班時的語數外成績分別是15分,9分,15分。該生對學習一點興趣都沒有。老師不在身邊,他能交空白卷,平時就更不必説了。無論是苦口婆心的教育或是聲色俱厲的批評均無濟於事,一副

再次,平等對待優生和差生。

我們班王同學,學習有困難,該生進校的時候成績不算很好,剛進校的是時候表現有點不太好。所以我就將她的座位調到成績比較好點的同學身邊。不久我發現他變了,科任老師也説他變了,不僅能夠自覺不講話,而且每天主動去老師辦公室問題目,邊問還邊記錄。每天晚上別人放學回家了,她總是最後一個離開,把白天老師的講課內容都全部抄下來,回家慢慢複習。到了期會考試居然達到了全班前五名,脱離了特差隊伍,大家都對她刮目相看,我在心裏也特別的開心。我就及時給家長髮了喜報,家長也很開心。增強了自信心,被評為學校最受歡迎的人。現在她每天的學習興趣是越來越濃厚了。

最後,善於捕捉學生的閃光點。

班上有位男同學缺點太多,比如懶惰成性,隨意打罵同學,惹是生非,可以説是老鼠過街,人人喊打。在一次學校校運動會上,跑步他立了大功,取得了年級第1名。我立刻對他產生了由衷的敬意。在班上把他好好表揚了一番,同學們對他改變了看法,佩服得五體投體。從此,他找到了自信,不再調皮搗蛋了。的確是啊,每個孩子都有他閃光的地方,就看你發現沒有。(1)拿起表揚的武器,大張旗鼓的表揚後進生哪怕是極小的進步,且隨時發現隨時表揚;(2)給後進生更多的愛;(3)注意教育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句話,每一個教育契機,每一點希望的火花);(4)讓後進生上台唱主角,給他們創造成功的機會;(5)允許後進生的錯誤反覆,給他們反思的機會和時間。對他們要報以滿腔的熱情,要與其他同學平等對待。

經過近一個學期的轉化,學生的自覺性有一定的提高了,作業能按時並且有質量地完成,上課能堅持聽講,學習進步明顯。學生自己也覺得,上課再也不無聊了,通過自己的努力,會有更大的進步。平時要留意學困生和家庭特殊情況的學生,應給予他們更多幫助、關心。轉變一位後進生或問題學生比搞好一個優生價值更大,對他們教育道德要尊重他們,蹲下身子和他們説話,多鼓勵、表現,少批評打擊,多方面去引導他,把相互的心理溝通放在第一位,育人首先從育心開始。不高姿態站在學生面前,而是做學生的“知心姐姐”。時刻注意學生的細微變化,放大學生的優點,加強他們信心。

最後,我們要相信後進生是可以轉化過來的。我們設身處地的想一想,任何一個學生誰不想受到別人的誇獎和稱讚?學困生非常需要別人的認可和尊重。而

這種認可和尊重有時是很低的,只要一個欣賞的眼神、一句“聽懂了嗎”之類的問候他們就受寵若驚了。在學生的心目中,不歧視學生是老師最優秀的品質。我們不要認為你偏向好學生好學生就尊敬你,有時恰恰相反,結果是好學生也不買你的賬,所以我們千萬不要歧視任何學生。

教育有規律,但沒有一條規律適合於所有的學生。在教育飛速發展的今天,我深知自己的責任是塑造學生的個性。是把我的學生塑造成活生生的人——有自己的獨到見解、有自己的獨特個性、有骨氣、健全的人。因此我將更加努力學習借鑑名師育人經驗,結合自己的實際,思考、探索適合自己的管理路子,在實踐的過程中再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總結,以使教育工作更加有利於學生的成長。

個別教育案例分析 篇8

40年前,我是一名師範生,走出師範的校門,便走進了國小,這一進去就是40年。40年來,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不斷塑造自我,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在自我塑造中,最重要的是心靈的塑造,這是對高尚精神境界的追求。我愛學生,學生也愛我。我熱愛和學生、青年教師在一起的生機勃勃的生活„„雖然青春早已逝去,但是,我覺得我的心永遠是年輕的。

這樣的精神世界驅動着我,鞭策着我,不敢怠惰,不肯荒廢,於是,我會為尋找孩子觀察的野花,在郊外的河岸、田埂專心致志地認別、挑選;我會為了孩子第一次感知教材獲得鮮明的印象,在家人熟睡的時候,一個人在廚房裏練習“範讀課文”;夜深人靜之時,我進入教材所描繪的境界會為文章中的人物深深感動,從而一個個巧妙的構思如湧之泉流瀉而出;課堂中,我的一舉手、一投足都能使學生心領神會;一場大雪後,我又會興致勃勃地帶着孩子們去找臘梅,去看望蒼翠的“松樹公公”,然後和孩子們在雪地上打雪仗。當孩子們把雪球扔中了我,我笑得比孩子們還要開心,彷彿一下子年輕了幾十歲。

我在讀師範時,認真學好各門功課,還認真學畫畫、練美術字、參加詩朗誦

會、創作舞蹈,我也很喜歡音樂,學指揮、練習彈琴,夏天在小小的琴房裏練彈琴,儘管蚊子叮,渾身是汗,卻樂趣無窮,整個身心都沉醉在琴聲中了。這些在我後來的工作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在當教師之後,我堅持每天黎明即起,坐在校園的荷花池畔背唐詩、宋詞,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涅、泰戈爾等中外的名家的詩篇,用優美的詩篇來陶冶自己的情操,我摘抄的古今中外的優秀詩篇,就有厚厚的幾本。近20xx年來,為了搞教育科研,我又如飢似渴地學習教育學、心理學和美學,還閲讀了許多中外教育家的論述及國外教學實驗的資料,做了不少卡片。學習對一個教師來説是永無止境的追求。我常常用屈原的話來鼓勵自己,“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1、教師應具備怎樣的職業知識結構?

2、教師應具備怎樣的職業能力結構?

簡要分析:

一、有關教育理論知識

該案例涉及到的運用現代教育理論,即教師應具有的教育素養:

1、林崇德教授把教師應具備的知識結構分為三個方面:一是本體性知識,主要指學科專業知識;(即學科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二是文化知識,指的是與教育有關聯的綜合性知識;(新的課程結構尤其強調教師應打破原有的學科壁壘,具備跨學科知識);三是條件性知識,即教育科學知識,也就是怎樣教書育人方面的知識。

2、教師必須具備的職業能力:

①信息能力

教師只有具有信息能力,也才能培養學生的信息能力,指導學生去獨立地獲取知識。(指蒐集、處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這是教師職業的一種新的能力,將廣泛應用於課程整合和學生研究性學習的開展);

②教學能力

駕馭教學的能力,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能力,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能力,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等。

③表達能力

口頭表達和文字表達這是教師職業能力一個重要的方面。(還有肢體語言,音像訊息等)

④組織能力

組織和管理能力是教師職業的重要能力,許多案例都會涉及這方面內容。 ⑤教育科研能力

同時也包含一種擴展的專業知識能力(此外,還有課程開發能力,課程設計能力,課程整合能力,與原有的過分依賴教科書和教學參考書相比,現代教師將更富有創造性,不僅會教書而且會編書,現代教育給教師提供了一個創造性發揮教育智慧的空間)。

個別教育案例分析 篇9

學生小田,老師,家長都反映他是個“不開竅”的孩子,一道應用題,老師課堂上講過,家長又複習過,可做起來就是錯誤百出,一到考試就更不行了,別的同學背課文,一下子背出了,可他讀了好多遍,還是記不住,丟三落四,常用字常會錯,漸漸地學習提不起興趣。

簡要分析:

“不開竅”只是一個通俗的説法,揭開它的面紗其實都與心理因素相關,當學生學習上出現困難的時候,教師不可不考慮:是不是存在學習心理問題?在設法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時候,一定要設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心理品質,孩子做事丟三落四,對老師、家長的某些要求置之腦後,學習內容難以入腦,並非是頭腦、智力的問題,而是他在記憶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時茫無目的,不知道記什麼,記了有何用,記多長時間、多少內容;記憶時不講究方法,或死記硬背或支零片斷地記憶„„

方法:

1、教會小田記憶的技巧與方法,如理解記憶,趣味記憶即把記憶內容編成有趣的生活現象,讓他樂於記。

2、培養小田良好的思維習慣,獨立、靈活、敏捷才是健康的思維。3幫助小田樹立自信心,經常是人云亦云,總懷疑自己是錯,永遠也品嚐不到學習的成功和甜頭,再之家長切不可以“笨蛋”批評、責罵他,這樣使他對自己自暴自棄,不再努力,設想:思維之泉缺乏了內部動力,是不可能充分噴湧的,多給小田一些鼓勵,“試試你一定能行”,“啊,你進步了!”„„變“你能行”為“我能行”。

在組織合作學習的課堂上,常常會看到以下現象:

(一)教師提出一個問題,讓前後桌的4人為一小組,展開討論。往往座位的編排是按照學生的高矮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

(二)教師拋出一個問題(或者該問題來自學生)後,教室裏立即一片嗡嗡聲,感覺小組內每個人都發言;一兩分鐘後,教師喊“停”,請小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來發言,學生一張口就是:“我覺得‥‥‥”“我認為‥‥‥” 請運用現代教學理論,對以上現象分別作出評析。

簡要分析:

一、有關教育理論知識

該案例涉及到的是新課程中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有關知識:

(1)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首先,合作學習的成員之間是一種平等的互促關係。(相同的權力和共同的責任)調動思維的積極性,增強學習的動機。其次,成員個體通過向他人闡述自己的理解或推理過程,提高了自己的思維質量,又觀察到他人的思緒過程,從而進行較準確從中學習有效策略。第三,重視學生彼此間的人際交往。(交往是全方位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體驗)

(2)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

①組建是以“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進行所謂“組內異質”,是指合作學習小組在結構上體現班級的縮影,學生按性別、學生成績、個性特點、家庭和社會背景、守紀狀況等方面的合理差異建立的相對穩定的學習小組。“組間同質”是指各小組的總體水平要基本一致,從而保證各小組之間的公平競賽。(異質分組的形式)

②每小組有一名小組長,負責活動有序開展。小組內的的各種角色要定時進行輪換。(領導者、激勵者、記錄者、檢查者等角色要定時進行輪換)

③小組合作學習要按照一定的規則進行。(小五年級的七字訣:聽取發言不插嘴,分析比較求領會;説明理由要充分,啟發大家同思考;求助別人心要誠,注視對方稍欠身;反思敢於承認錯,肯定別從學着做。)

二、圍繞問題展開分析

該案例的問題是“對以上現象分別作出評析。”

(1)“往往座位的編排是按照學生的高矮次序,”不符合“異質分組”的原則;

(2)“教師拋出一個問題(或者該問題來自學生)後,教室裏立即一片嗡嗡聲,感覺小組內每個人都發言;”

(小組活動缺乏一定的規則,簡單地講就有“你説—我聽”這一典型的策略)

(3) “一兩分鐘後,教師喊“停”,”(學生缺少思考的時間和空間,一、兩分鐘的討論,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學習;)

(4) “請小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來發言,”(角色要輪換擔任);

(5) “學生一張口就是:‘我覺得‥‥‥’‘我認為‥‥‥’”(學生自我意識過強,缺乏必要的人際交往技能)。

小李,國小三年級學生,在幼兒園裏就比其他孩子明顯好動,上國小後,這種情況有增無減,主要表現在:上課時不遵守紀律,坐不了多長時間就晃動椅子,經常惹周圍的同學;注意力不集中,東張西望;課餘活動愛搞“惡作劇”,在家表現得任性、衝動,稍不順口,就大喊大叫,甚至在地上打滾,此外精力特別充沛。

評析:

多動症的特徵為:注意力不集中,偶有集中注意的時候也是短暫的,且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而轉移,多動是該症比較突出的症狀之一,“多動”不僅是活動過多,而且活動時動作不協調,學習困難,任性衝動情緒不穩定均是症狀之一,而且老師反映,小李腦子並不笨,當他專心時比一般同學學得還快,就是因為好動分心,使得學習成績只能屈居中游,縱上所述,小李具有較多的多動症表現,但是,具有較多的多動症表現並不一定説是多動症

方法:

1、對於好動的孩子,老師最需要的是愛心、關心和耐心,從培養良好行為習慣入手,耐心糾正孩子的好動行為。

2、糾正中要堅持下面鼓勵,積極強化,當孩子有一些自制行為的時候,當孩子能持續一定時間穩定注意的時候„„老師要及時肯定,並循序漸進對孩子提出要求。

3、讓孩子適當進行一些手腳協調、左右手協調、手腳與身體其他部位協調之類的活動,對糾正孩子好動行為有明顯的效果

個別教育案例分析 篇10

一個星期五的早上,我班有個學生來辦公室向我報告説我班的張星宇罵查浩男(張星宇是一個在各方面表現都很一般的同學,而且還經常喜歡惹點小事,但挺聰明,就是沒把聰明用對地方;查浩男同學是個各方面表現都很優秀的孩子,各科老師都很喜歡他。),於是我就把這兩個學生叫到了辦公室。當我問張星宇同學為什麼要罵查浩男同學時,他用一種很無助很自卑又帶有點諷刺的語氣説:“他是誰呀?我怎麼敢惹他喲?”他的回答很讓我吃驚,也引起了我的深思:首先我覺得在他的內心深處他很自卑,感覺自己無法和查浩男這類同學相比,把自己看得很低;其次,他認為成績好的同學擁有某種特權,而他沒有,話語中有種酸酸溜溜的感覺。我認為學生有這種心態是不正常的,因此,那天我並沒有像平時那樣打破砂鍋問到底,去調查他們鬧矛盾的真相,而是告訴他查浩男同學跟他一樣,只要他願意,肯努力,他也會像查浩男一樣優秀的,令別人羨慕的。 自此以後,我很留意這個學生,只要他有一點好的表現,我都會告訴他,“你看,做的很好呀!嗯,有進步!對,就是這樣的!要對自己有信心„„”漸漸地他不但在各方面表現的積極多了,成績也有了明顯的進步。孩子的心理有時真的很微妙,如果,我那天跟平時一樣給他批評一頓或罵一頓,也許那個孩子會繼續自卑下去,他的心裏可能永遠有一個角落是陰暗的。老師們,給孩子們點陽光讓他們燦爛吧!

心得:有人認為,後進生是“生成的眉毛長成的像,落後面貌變不了樣。班主任再怎麼努力,也是瞎子點燈——白費蠟”。我卻不這樣看,關鍵是採取什麼方法,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做轉化工作。對待後進生,首先要抱正確的態度,要正確地看待和估價後進生。他們的“後進”並非一成不變,在他們身上也會有潛在的閃光點。這就要求班主任要具備敏鋭的洞察能力,善於尋找和挖掘其上進的火花。一旦發現,就要充分肯定,大力培養。要盡一切可能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幫助他們克服自卑感,調整心理狀態,使他們的優點和積極因素得到發揚光大。 實踐證明,尊重和愛護,啟發和誘導,是轉化後進生行之有效的措施。對於類似的學生,切不可動輒批評、指責,更不能動不動就向家長告狀。傷了他的自尊心,結果往往會適得相反。相反,我們用慈母般的愛去温暖他那顆冷卻了的心,去啟迪他的靈魂,使他重新燃起上進的火花,其結果則會事半功倍。

個別教育案例分析 篇11

“培養好的行為習慣”個案分析

一、 個案基本情況:

(一)、姓名:羅傑

(二)、性別:男

(三)、年齡:13歲

(四)、班級:七年級131

(五)、輔導時間:20xx年10月——20xx年7月2日

二、問題行為表現

(一)該同學成績尚可,但多動,玩心很重,注意力不集中,沒有持久性。上課無法安靜的聽講,一旦沒有老師,更是手舞足蹈,下課像孫悟空大鬧天宮一樣大鬧教室,一個人也能玩得滿頭大汗。無論什麼都能玩得興致勃勃,玩壞過教室的苕帚。

(二)沒有衞生觀念,倒完垃圾會把垃圾桶倒扣在頭上。驕傲自

滿,狂妄自大,對老師的批評如耳旁風,諷刺、嘲笑女同學,幾乎所有女同學都不喜歡他,男同學也對他不滿。任課老師經常到我處“告狀”。

三、背景資料調查

(一)家庭背景

父母的期望值很大,管教過嚴,母親脾氣急躁,在家幾乎不讓他看電視,禮拜天也不許出去,一直讓他學習,學過書法、繪畫。

四、分析診斷和對策

1.充分了解他的家庭情況,通過家長、同學日記了解他的個性品質、興趣愛好、生活狀況、學習情況、心理健康水平、身體素質現狀,對其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全面佔有材料。

2.該同學身上有不少閃光點, 作業完成很認真,從不馬虎。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比如繪畫,寫作,完成非常執著,這種時候能安靜的堅持很長時間,教師充分加以肯定,讓他的繪畫作品在班級展示欄中展出,在元旦晚會上讓他表演葫蘆絲獨奏,並特意説明他是自學材。讓同學們和老師對他有全新的認識,對他刮目相看。

3.經常和家長溝通,讓家長不要對他管束過嚴,適當給與自由。讓家長培養他的生活能力和衞生習慣。不要只關心學習,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4.班主任給了他課代表的職務,培養他的責任心。使他的貪玩心減少一些。

5.及時地批評教育,告訴他什麼是錯的,錯在什麼地方,對於他來説,道德品質沒有問題,只是不辨是非,不明道理,太幼稚。

最後,經過表揚和批評相結合的持續不斷的教育,該生的口碑轉好,老師們對他也有了正確地認識,他也逐漸成熟,犯錯誤的次數也越來越少,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個別教育案例分析 篇12

賞識學生

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是賞識的渴望。基於這種渴望,人總是喜歡

表揚和鼓勵。來自他人的表揚與鼓勵總會激勵起愉悦的性感體驗,使被表揚者信心十足。

我們班的馬帥同學,成績在班裏名列倒數第二,行為習慣上也有許多不足之處,是同學、老師都頭疼的學生。這學期學校給八年級的古中“學習特色班級”創建活動日評價表,要求每節課之後老師都要填寫,有時老師下課就忘記了,需要有個學生來管理這張表格,提醒老師填表。我把這個任務交給馬帥,想到他非常盡責,盡責到同學,老師每天都表揚他幾句。我也豪不吝嗇,適時地對他進行了表揚。馬帥這些天自信心明顯增強。也不再去幹那些不該做的事情,在各方面的表現也都明顯好轉,上課愛回答問題了。

馬帥同學的轉變讓我感到有一種收穫,一種成功,我想,如果每一名學生都在明媚的陽光中追求真知,奉獻愛心,實現自我,感受成功,老師都以寬容的心態對待每一名學生,用欣賞的目光去關注每個同學的閃光點,用喜悦的心情去讚許學生的每一份的成功,老師也會顯得輕鬆一些,學生也會快樂的成長。

標籤: 案例 通用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jihua/jiaoshi/ly09z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