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彙報體會 >工作彙報 >

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精選21篇)

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精選21篇)

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 篇1

20xx年,我中心在市政府和市衞生局的正確領導下,嚴格執行《國家基本公共衞生服務規範(xx年版)》認真貫徹落實《寧波市xx年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工作方案》以及衞生局各類文件精神,加強內部管理,嚴抓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工作,充分調動全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將我中心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工作總結彙報

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精選21篇)

一、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開展落實情況

(一)、居民健康檔案工作根據《xx年基本公共衞生服務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項目工作方案》要求,在市政府和市衞生局統一部署下,我中心於今年2月份開展了xx年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工作。一是爭取領導重視,搞好綜合協調。為迅速落實建檔工作,我院多次向市政府、市衞生局和鎮政府等基層管理組織單位進行協調與溝通,得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分管領導親自組織召開協調會,親自安排部署,使居委會對居民健康檔案工作十分重視,每個轄區都安排專人負責協助建檔工作。二是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為確保居民健康檔案工作的順利進行,我中心專門成立了由院長任組長、副院長任副組長、各科主任醫師為成員的居民健康檔案工作領導小組,加強整個鎮居民健康檔案工作組織領導,制定了操作性強、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成立專門建檔工作小組和居民健康體檢小組相互積極配合採取進入户調查統一體檢服務的方式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建檔工作。三、是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居民主動建檔意識。為提高我鎮居民主動參與建檔意識,我中心大力宣傳發放各類宣傳材料讓每一名社區居民瞭解居民健康檔案,積極主動配合我中心建檔工作小組順利完成居民建檔工作。四、加強人員培訓,強化服務意識。為確保我鎮居民健康檔案保質保量完成,我中心對每一名參與居民健康檔案建立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多次業務培訓,讓每一名工作人員熟悉居民健康檔案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熟練掌握自己的本職工作和建檔程序。截止xx年11月底,我中心共分為十五個責任區,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檔案紙質檔案33974份,並把紙質居民健康檔案完善合格錄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系統。

(二)、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根據《寧波市xx年基本公共衞生服務老年人健康管理項目工作方案》及市衞生局要求,我中心開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項目。一、結合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對我鎮60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登記管理,並對所有登記管理的老年人免費進行一次健康危險因素調查和一般體格檢查及空腹血糖測試,並提供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自救等健康指導。

二、開展老年人健康干預。

對發現已確診的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患者納入相應的慢性病患者進行管理;對存在危險因素且未納入其他疾病管理的老年居民進行定期隨訪,並告知該居民一年後進行下一次免費健康檢查。截止xx年11月,我中心共登記管理60歲及以上老年2820人。並按要求錄入市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系統。

(三)、慢性病管理工作為有效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根據《寧波市xx年基本公共衞生服務慢性病管理項目工作方案》及市衞生局要求,我中心對我社區居民的.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建立健康檔案,開展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隨訪管理、康復指導工作,掌握我鎮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發病、死亡和現患情況。1、高血壓患者管理一是通過開展35歲及以上居民首診測血壓;居民診療過程測血壓;健康體檢測血壓;和健康檔案建立過程中詢問等方式發現高血壓患者。二是對確診的高血壓患者進行登記管理,並提供面對面隨訪,每次隨訪詢問病情、測量血壓,對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導。三是對已經登記管理的高血壓患者進行一次免費的健康體檢(含一般體格檢查和隨機血糖測試)。截止xx年11月,我中心共登記管理並提供隨訪高血壓患者為2898人。並按要求錄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系統。2、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一是通過健康體檢和高危人羣篩查檢測血糖;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過程中詢問等方式發現患者。

二是對確診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登記管理,並提供面對面隨訪,每次隨訪要詢問病情、進行空腹血糖和血壓測量等檢查,對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導。三是對已經登記管理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一次免費健康體檢(含一般體格檢查和空腹血糖測試)。截止xx年11月,我中心共登記管理並提供隨訪的糖尿病患者為825人。並按要求錄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系統。

(四)、健康教育工作一是嚴格按照健康教育服務規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市衞生局及上級部門的各項健康教育項目工作。採取了發放宣傳材料、開展健康宣教、設置宣傳欄的各種方式,針對重點人羣、重點疾病和我鎮主要衞生問題和危險因素開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今年共舉辦各類知識講座和健康諮詢活動35次,發放各類宣傳材料32200餘份,更換宣傳欄內容248次。

(五)、傳染病報告與處理工作一是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範》以及傳染病報告與處理規範要求,建立健全了傳染病報告管理制度。

二是定期對本單位人員進行傳染病防治知識、技能的培訓;採取多種形式對我鎮社區居民進行傳染病防制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了社區居民傳染病防制知識的知曉率。

三是依據《傳染病防治法》《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規範》要求嚴格執行傳染病報告制度。

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 篇2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健康中國的戰略,要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羣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健康服務。堅持“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衞生與健康工作新方針,對我國公共衞生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公共衞生建設概況

公共衞生體系是指在一定的權限範圍內提供必要的公共衞生服務的各種公共、民營和志願組織的總體架構。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基本完善的以政府為主導,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為主體,財政、社保、農業、教育、體育、科技和市場監督管理、融媒體等多個部門配合,全社會參與的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各級政府在公共衞生中是決策者、出資者、組織動員者、服務提供者以及執法者。公共衞生服務的公益性,決定了政府在其中舉足輕重的多重作用。

新中國成立至 20 世紀 70 年代末,我國初步建立了覆蓋縣鄉村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的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堅持預防為主,開展愛國衞生運動,取得了顯著成效。20 世紀 80 年代後期,由於經濟體制改革和財政體制的推進以及其他經濟社會條件的變化,公共衞生服務體系遭受了較大沖擊,特別是農村的疾病預防體系功能逐漸削弱。20xx年 SARS 之後,政府加大了對公共衞生體系建設的決心和行動,我國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得到了顯著加強。20xx 年 3 月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衞生監督局成立,“中央、省、市、縣”四級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衞生監督體系基本建立。20xx 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出台《關於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對公共衞生體系的構成、功能定位以及發展方向提出了具體要求,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取得明顯效果。

我國公共衞生服務體系由專業公共衞生服務網絡和醫療服務體系的公共衞生服務職能組成。專業公共衞生服務網絡包括疾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婦幼保健、精神衞生防治、應急救治、採供血、衞生監督、計劃生育等專業公共衞生機構。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和城市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等城鄉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免費為全體居民提供國家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其他基層醫療衞生機構作為補充,專業公共衞生機構負責組織實施國家重大公共衞生服務項目。醫院依法承擔重大疾病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監測、報告、救治等職責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公共衞生服務職責。

公共衞生立法已初具規模,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我國《傳染病防治法》的頒佈實施,標誌着公共衞生法制建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此後,我國陸續制定和頒佈了《紅十字會法》、《母嬰保健法》、《食品衞生法》等公共衞生法律。國務院發佈或批准的法規有30 餘條,包括:《公共場所衞生管理條例》、《血液製品管理條例》、《傳染病防治法實施辦法》、《學校衞生工作條例》、《突發公共衞生事件處理條例》等;以及國家衞生計生委(原衞生部)頒佈了 400 多個規章和 20xx 餘個衞生標準,內容涉及食品、災害醫療救援、核事故醫學應急、食物中毒、職業危害事故的預防等等。使我國公共衞生立法初具規模,為我國公共衞生法制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公共衞生管理水平的在逐年提高,公共衞生與公眾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

二、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公共衞生體系發展滯後,缺乏頂層設計。我國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現狀與人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要不適應的矛盾還相當突出。一方面,預防和控制傳染性疾病仍是今後我國公共衞生工作的重要部分,特別是對新發傳染病的識別和控制及其帶來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處置;另一方面,伴隨工業化、城鎮化及老齡化的進程加快,人羣中的慢性病成為威脅居民健康最主要原因。而當前以傳染病防控為主要任務建立起來的傳統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對慢性病的防控無論是在人員技術儲備、社會動員、信息收集、分析及發佈、機構間分工管理協調、資源調配等方面均存在着較大的差距,體系發展面臨調整轉型。

重治輕防的思想觀念阻礙公共衞生體系建設。在醫學教育中出現臨牀醫學和預防醫學教育互不交叉,實際工作中存在“防治”分離現象。二者的漸行漸遠不僅不能互補發揮彼此作用,反而導致鴻溝和裂痕不斷加大,導致居民健康得不到保障。

財政投入總量、結構及方式不適應公共衞生體系發展需要。各級政府雖然對公共衞生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但投入的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也是很明顯的。這與我國對教育的投入規模和機制形成鮮明的對比。做一個也許不太恰當的比喻就是,我們是第一世界的教育,第三世界的公共衞生。

公共衞生人才隊伍不穩定,發展乏力。人才隊伍的梯隊建設、專業能力配置及管理缺乏系統規劃,不能滿足發展的需要。公共衞生機構人員收入水平普遍不高,造成人員流失嚴重;基層公共衞生人員工作量大,壓力大,但職業獲得感和物質激勵均不能合理匹配,致使基層公共衞生隊伍穩定性受到影響。

三、xx區公共衞生建設情況

xx區政府及衞生健康部門近年來秉持大衞生、大健康觀念,認真落實“健康門頭溝”行動規劃,在衞生應急與院前急救、疾病診治、疾病預防控制、婦幼衞生健康、精神衞生健康、衞生健康執法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全區公共衞生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公共衞生整體實力和疾病防控能力進一步提升,人民羣眾健康水平得到顯著提高。全區多年未發生重大傳染病暴發流行等公共衞生事件,人均期望壽命、嬰兒死亡率、5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等反映地區衞生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標均保持在較好水平。

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仍要客觀地、實事求是地正視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有必要引起方方面面的高度重視。

首先,區政府在城鄉公共衞生建設發展方面,總體規劃和頂層設計方面,還存在不足,尤其在相關部門聯動機制的建設和運行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間。除醫療衞生部門以外的其他政府部門對區內公共衞生資源統籌、體系建設、條件保障等工作重視不一,有的時候還對急救等部門順利開展工作形成掣肘;醫務專業機構內部高度組織化領地化的藩籬仍未全部拆除,醫防體系長期割裂,尚未能實現以人為本的全生命週期健康管理服務,現有醫療服務體系難以有效應對日益嚴重的慢性病高發等健康問題。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包括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衞生院等)基礎差、底子薄,服務能力低的狀況依然存在;對比國際標準,應急隊伍、裝備儲備、培訓演練、宣教科研、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善後評估八個維度仍有一定差距和不足。

其次,我區公共衞生基礎設施還存在短板。主要表現為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分佈不均、總量不足。特別是永定地區社區衞生服務配套嚴重不足,永定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遷走後,石門營地塊只有 1 個社區衞生服務站,很難滿足 40000 多居民的基本就醫需求,居民的就醫感受較差。門城地區社區衞生服務人口已達 11 萬人,但由於缺乏實體中心,服務項目的開展受到了很大限制。龍泉醫院基礎設施亟待改善。作為我區唯一的精神病專科醫院,龍泉醫院建築面積嚴重不足、醫院牀位長期緊張、基礎設施陳舊落後,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再次,我區院前急救工作需進一步加強。主要表現為院前急救總

量不足。目前運行的只有 1 個分中心、4 個急救站,與規劃的 1 個分中心 14 個急救站點全部運行還有較大差距;與呼叫滿足率達到 90%的全市要求還有一定距離。同時院前急救還存在人員短缺、待遇偏低,急救站點運行管理有待完善,重大活動保障佔用有限急救資源,社會急救整體水平不高等問題。

四、幾點建議

一是要樹立大衞生、大健康觀念,更 好地落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工作方針。在頂層設計上,公共衞生體系建設實踐均需秉持“以人的健康權益為核心”和“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以保障和促進健康為出發點。在公共衞生體系管理上,逐步建立了跨部門的以“大衞生、大健康”為目標的管理與協調機制。進一步明確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和各鎮、街的職責,繼續把公共衞生建設列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不斷完善制度、擴展服務、提高質量。區政府要切實履行以公共財政為主的政府保障責任,進一步加大對公共衞生建設的投入,確保公共衞生經費按需、及時和足額到位。讓廣大人民羣眾享有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預防、治療、康復、健康促進等健康服務。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推動難點問題有效解決。加強對醫療衞生資源的規劃和整合,努力補齊社區衞生服務短板,儘快改變中心城區醫療機構過於集中,南城配套設施薄弱,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分佈不均衡的現狀。重點加快龍泉醫院遷建速度,進一步健全醫療急救網絡,加強衞生人才隊伍建設,為我區公共衞生事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為人民羣眾提供高質量的衞生與健康服務。

三是進一步加強慢性病防治工作。認真落實《健康中國 20xx 規劃綱要》和《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進十年行動規劃》,鞏固國家級健康促進示範區創建成果,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綜合防控體系,落實好政策保障、人員配備、資金投入等各項措施;繼續大力開展健康知識普及,深入社區、深入家庭,全面推進健康生活方式,努力形成政府社會防控工作的合力;積極營造全社會關注健康的良好氛圍,提高全社會的防病意識,逐步實現慢性病防治從專家行為向政府行為轉變,從臨牀治療為主向預防為主轉變,從衞生部門向全社會轉變,儘快遏制慢性病的高發態勢。

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 篇3

為深入貫徹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有關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衞生應急管理體系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市委關於健全公共衞生管理體系的部署要求,市政協於近期圍繞“健全公共衞生服務體系”組織了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快速反應,周密部署,建立“六大體系”,實行“十個最”戰時機制,探索創新十大舉措,用堅決果斷的行動和措施遏制住疫情蔓延勢頭,有效確保了全市廣大人民羣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但通過這次疫情,我市也暴露了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存在薄弱環節。二是公共衞生防控應急體系不夠健全,傳染病救治體系還不夠完善。三是醫療防疫物資儲備相對不足。四是應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中運用計算機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的水平還不高。

二、意見建議

一、加強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建設,在提前預防上補短板。一是各級黨委政府要增強憂患意識,樹立大衞生、大健康理念,進一步提高衞生健康領域的治理能力與治理水平,推動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二是在預防為主上補短板,在科學預判、快速反應上找差距,在聯防聯控、羣防羣控上堵漏洞,使這次阻擊疫情的有效做法常態化制度化。三是強化應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模擬演練,建議組織由市應急指揮部牽頭,衞健委組織,由疾控、醫療、公安、後勤保障、新聞報道等多部門參與的“實戰演練”,通過演練提高各部門相互配合和公共衞生應急能力。

二、夯實基層醫療服務體系,在基層基礎上補短板。要強化農村、社區基層防控能力建設,把更多力量資源下沉基層、投入基層。一是完善農村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對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進行分級強化建設,改善農村公共衞生服務設施,加強鄉鎮衞生院建設,着力按照標準規範建設具備獨立診斷室、治療室、藥房、觀察室和必要設備的村衞生室,完善村醫保障政策,持續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二是在應對突發重大公共衞生事件中充分發揮社區關鍵防線和“一線哨所”的作用。每個社區醫院至少配有一名素質過硬的全科醫生,做好社區羣眾健康“守門人”;藉助全民參與疫情防控有力勢頭,積極推進無主樓院成立業主委員會或居民議事會,加大物業進駐老舊小區力度,加強小區公共衞生管理。

三、完善重大疫情救治體系,在救治能力上補短板。一是加快市傳染病醫院建設。建議加大資金投入,按照國內先進標準配備軟硬件系統,滿足重大傳染疫情救治要求和各類呼吸道傳染病的收治需求。二是各縣(市、區)均應建設標準化感傳染性疾病救治機構,推廣非呼吸道傳染病病區改擴建標準,規範設置發熱門診,滿足突發公共衞生安全事件時患者就診的隔離、觀察、治療等專用區域。三是建立分級、分層、分流重大疫情救治機制。建立多梯隊不同專業的救治隊伍,實現場所、人員、設備、功能相配套。

四、建立公共衞生應急物資儲備制度,在應急保障上補短板。建議我市建立市級公共衞生應急物資儲備制度,按照集中管理、統一調撥、平時服務、災時應急、採儲結合、節約高效的原則,建立一個公共衞生應急物資儲備庫,專職保障公共衞生事件應急物資儲備、調撥使用,優化重要應急物資產能保障,做到關鍵時刻調得出、用得上、保得好,提升重大疫情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物資保障能力。

五、注重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在信息化方面補短板。一是加快建設我市大數據中心,提高大數據的應用能力和水平,着力推進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和各醫療機構計算機診療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實現傳染病信息的智能化、自動化上報。二是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建立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智能化、自動化預警系統,讓人工智能系統全天候自動監控疫情、自動向防控部門、社會公眾發出預警,再由專家跟進研判,最大限度降低傳染病爆發風險。三是平戰結合,進一步提高遠程會診、遠程醫療建設和高科技應用水平。

六、強化衞生領域執法力度,在法治保障上補短板。一是加強和完善公共衞生領域執法力度。嚴格執行《傳染病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嚴厲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二是要加強治安管理、市場監管等執法工作,依法嚴厲打擊抗拒疫情防控、暴力傷醫、製假售假、造謠傳謠等違法犯罪行為,保障社會安定有序。三是加強公共衞生法治宣傳和法律服務,組織基層開展衞生健康普法宣傳,引導廣大人民羣眾增強法治意識,依法支持和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四是要在法律框架內嚴格執法,一方面對不依法履職人員必須嚴格問責,另一方面切實把握好執法尺度,依法防疫,做到主體適格、措施適度,防止出現借疫情防控之名、行違法犯罪之實的行為,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公共衞生應急管理。

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 篇4

根據國家醫改政策關於促進基本公共衞生服務均等化的要求,區衞生局按照轄區內服務人口數和提供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的數量、質量以及人均經費標準實際下撥我院20xx年基本公共衞生服務補助資金為40.54萬元,我院20xx年基本公共衞生服務經費專項資金支出金額為91.54萬元,其補助資金基本用於相關的人員支出和開展基本公共衞生服務工作九大項目所必須的公用經費支出,通過自查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截留、擠佔和挪用等違紀違規現象。

此次醫改實施方案把促進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逐步均等化作為20xx—20xx年重點抓好的五項改革之一。醫改實施方案提出,基本公共衞生服務所需資金全部由政府承擔,建立穩定的城鄉基本公共衞生經費保障機制。20xx年基本公共衞生服務人均經費標準不低於15元,至20xx年提高到不低於20元,中央財政按一定比例對困難地區予以補助。根據醫改實施方案的要求,從20xx年開始,國家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逐步在全國統一建立居民健康檔案,並實施規範管理。廣泛開展公眾健康諮詢、舉辦健康知識講座等多種形式的全民健康教育活動,促進城鄉居民養成良好的健康行為。積極搞好預防接種和傳染病防治工作,開展慢性病和精神病登記管理。定期為65歲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檢查、為3歲以下嬰幼兒做生長髮育檢查、為孕產婦做產前檢查和產後訪視,為高血壓、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結核病等人羣提供隨訪治療與康復指導服務。

促進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逐步均等化,體現了預防為主的衞生工作方針,能夠有效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是一種低投入、高產出的健康投資戰略,是一項惠及城鄉居民的重大民生工程,關係到千家萬户的健康幸福,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是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實踐。中央有關部門已經陸續分別下發了促進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意見、基本公共衞生服務規範、資金管理及績效考評辦法等,全面推進基本公共衞生服務工作,其最終目的就是通過轉變投入方式、加強績效考評和資金監管,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把這筆政府投入轉化為人民羣眾看得見、摸得着、感受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

1、經過對我院20xx年基本公共衞生服務經費收支情況自查,認真對照國家九大公共衞生服務項目標準與要求,在經費規範管理和使用、涉及公共衞生服務工作績效考核方面依然存在口徑不統一、理解領悟不夠精確、概念含糊不清,領導者管理意識欠缺,對公共衞生服務工作考核辦法也需要進一步完善,並使之科學化、合理化、制度化,從而把績效考評和資金使用有機結合起來,以有效地提高公共衞生服務質量和資金使用效率,真正確保基本公共衞生服務經費使用達到“惠及於民、造福於民”的目的`。

2、公共衞生服務工作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民生工程,尤其是在資金管理與使用方面必須嚴格執行專項資金、專款專用的財務紀律,從嚴把關,堅決杜絕任何形式的違紀違規現象發生,對於公共衞生服務經費的使用必須明確其內涵及使用範圍,同時務必強化單位法人、主要領導和財務人員相關的法律法規及財務知識學習,以督促其管理水平提高,加強其責任行為意識,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擠佔、挪用公共衞生服務專項資金,不得將上級撥付財政補助資金用於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的基礎設施建設、設備配備和其他支出。院內必須成立以院長牽頭,由分管領導、公共衞生科負責人、財務科人員和理財小組成員參與的公共衞生服務經費使用管理專班,明確職責,以加強公共衞生服務經費專項資金財務監管措施與力度,保證此項資金安全使用。

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 篇5

為全面瞭解我縣公共衞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工作現狀,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建言獻策,力促健全我縣公共衞生應急管理體系,確保人民羣眾生命安全,維護人民羣眾身體健康。8 月 18 日、8 月 24 日,縣政協副主席祝國安、柯明賢分別帶領部分政協委員先後深入到長角壩鎮集中隔離觀察點、長角壩鎮衞生院、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辦公室、縣疾控中心、縣醫院、縣紅十字會、袁家莊街道辦袁家莊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三教殿村衞生室、西岔河鎮衞生院、大河壩鎮等點位,通過實地察看、聽取介紹、座談協商等形式對我縣公共衞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現狀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全縣公共衞生應急管理服務體系基本健全,服務能力全面提升、工作機制逐漸完善,保障措施不斷加強,初步形成了政府領導、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疾病預防控制格局,公共衞生應急管理工作得到了長足發展。特別自20__年sars疫情發生以來,我縣全面實施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疾病防控能力,縣、鎮兩級醫療衞生機構業務用房、設備配置、人員結構都得到一次普遍提升。截止目前,全縣共有各類醫療衞生機構 64 個,其中:縣疾控中心、縣醫院、監督執法大隊和婦計中心各 1 個、衞生院8 個、村衞生室 42 個,個體診所 10 個。全縣醫療機構設置牀位 185 張(縣醫院 110張、鄉鎮衞生院 75 張);縣醫院現有編制 84 人,實際在崗 167 人,衞生院編制110 人,實際在崗 91 人,其他衞生機構編制 65 人,實際在崗 74 人;各類在職專業技術人員 285 人,其中執業醫師 47 人,執業助理醫師 62 人,註冊護士 95 人,藥師(士)20 人,技師(士)19 人。全縣所有鄉鎮衞生院業務用房建築面積均達到標準要求,鄉村衞生機櫃和人員“空白點”全部消除,形成了以縣級醫院為龍頭、鄉鎮衞生院為樞紐、村衞生室為補充、民營醫療機構參與的醫療救治體系,能夠滿足城鄉居民基本醫療服務需求。尤其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奮勇當先,醫務人員逆行衝鋒,社會各界守望相助,形成了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強大合力,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為推動社會發展、維護羣眾生命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當前存在某個單位的問題

(一)應急機制不夠健全。一是《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預案》編制於 20__年,在新一輪機構改革後,部門職能職責調整,出現了原預案中組織機構不健全,職責分工不明確,處置措施不具體,資源配置不合理等問題;二是我縣衞健部門和疾控中心均沒有設置獨立的衞生應急科室,相關工作職能由其他科室承擔,很難高質量完成衞生應急和應急醫學救援日常工作,特別在發生重大傳染病爆發流行時,科室和人員配置均無法滿足工作需要;三是應急物資儲備不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初期,面臨消殺、防護等防疫物資儲備匱乏,無法滿足應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防控需要;四是公共衞生應急管理體系信息化建設跟不上當前需要,公安、民政、醫保、政務等職能部門信息不能互聯互通,協同不夠,綜合應對措施聯動性不強。鎮、村衞生機構的電腦等設備陳舊,村級監測報告網絡不健全。

(二)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存在短板。一是人員編制普遍配備不足。縣、鎮、村三級醫療機構專業技術人員佔比較小,特別是拔尖的專業技術人員匱乏,多個崗位存在一崗多職現象,科室和人員配置無法滿足工作需要;比如佛坪縣人民醫院發熱門診大夫只有 2 人,且要 24 小時值班值守;疾控中心的四個化驗室僅有 2 名工作人員,目前 1 人休病假,1 人待產;二是鎮、村衞生服務從業人員普遍年齡偏大,學歷偏低,診療水平不高,流行病學調查能力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較弱,特別對傳染病患者的隨訪檢測、現場處置能力難以勝任;同時,疾控隊伍人員總量不足,特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過程中,一些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如:症狀甄別、隔離、健康教育要靠鎮村幹部兼職,防控效果無疑會受到影響;三是衞生系統內部考核獎勵機制不科學,缺乏調動一線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四是公共衞生應急隊伍演練頻次少,對於性不強,應急隊伍的實戰能力與實際要求之間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傳染病檢驗檢測基礎設施條件落後。一是公共衞生事業經費投入不足,工作經費缺口較大;二是在傳染病收集與報告、疫情應急處置、實驗室檢測與評價工作中,縣疾控中心檢驗、檢測儀器設備大多是 20__ 年以前建成和配置的,陳舊老化、性能不穩定、檢驗檢測效果不佳,無法滿足當前工作需要;三是縣人民醫院的發熱門診和感染性疾病科均為 20__ 年非典時改建和修建而成,牀位 8 張,對照《縣級綜合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傳染病區)建設指南》,室內佈局基本符合要求,但不滿足傳染病區與醫院其他醫療用房的間距不少於 20 米的基本要求,30 萬人口以下的縣區牀位數不低於 20 張的具體要求。特別是我縣截至目前,沒有專門的傳染病防治機構。

(四)社會公眾預防意識較差。衞生健康知識宣傳普及不夠經常,重醫輕防觀念從根本上未得到轉變,危機意識不強。特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不能自覺的配合防控工作,一些羣眾的防範意識亟待提高。

三、幾點建議

對於我縣公共衞生應急體系建設工作中存在某個單位的短板弱項,“整體謀劃、系統重塑、全面提升”十二字方針和以預防為主的衞生與健康工作方針,結合縣域實際,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匯聚合力,進一步強化公共衞生政府主導地位。一是把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列入政府議事日程,科學謀劃,高位制定“十四五”規劃,把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提升納入區域和行業“十四五”建設中,將公共衞生應急防控體系的資源配置、人才培養、財政投入、建設目標納入政府工作目標管理,做到總體佈局、科學發展;二是總結新冠肺炎防控工作經驗,嚴格按照《國家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辦法》,加快《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預案》修編工作,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協同作戰;三是充分發揮衞健部門牽頭抓總作用,完善重大疾病聯繫會議制度和聯防聯控、羣防羣治工作機制,統籌協調管理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完善醫防協同、醫防協作機制,轉變重救治、輕預防的突發事件應急管理理念,堅持關口前移、源頭治理、把問題解決在萌芽之時、蔓延之前;四是整合資源、利用大數據平台全面啟動智慧疾控現代化建設,完善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形成智慧疾控、資源共享、醫防結合、多元參與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實現疾控中心縣人民醫院社區中心數據信息實時共享,無縫對接;配備配齊基層醫療機構電腦等基礎設施,逐步建立全縣衞生系統傳染病信息直報網絡,全面提升信息化綜合利用和服務能力。

(二)鍛造隊伍,進一步加強公共衞生服務能力提升工程。一是搶抓新冠肺炎常態化防控機遇,積極爭取國家和省上支持,建立健全公共衞生服務體系經費投入長效機制,保證公共衞生機構建設於發展所需的人員、設備、運行等疾病防控工作經費;二是大力實施人才培育工程。公共衞生應急管理是專業很強的工作,不具備相應的知識和經驗者難以滿足工作需要,因此,建議將專業人才的引進納入政府的人才工程項目,按照相關規定,補足補齊公共衞生服務機構人員編制缺口,落實專業人才引進機制;同時調整優化公共衞生與人員結構,一方面嚴控人員進入關,堅決杜絕非專業人員的進入,一方面加快對在職人員的培訓和骨幹人才的培養,全面提高疾控機構和醫療機構相應人員的醫學專業能力和醫防結合能力;三是探索建立科學的薪酬機制,按照多勞多得、不勞不得的分配原則,改善一線工作人待遇,激發全員工作積極性;四是常態化開展公共衞生事件應急預案演練,掌握衞生突發事件的處理流程和防護措施,提升我縣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

(三)補齊短板,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嚴格按照“三區兩通道”要求,科學選址、合理佈局、高標準規劃建設,縣級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和相對獨立的傳染病區建設,配置負壓救護車、負壓擔架的必要設施,加快我縣公共衞生疾控體系建設步伐;二是全面實施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達標建設和能力提升項目,對標《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建設標準》加強實驗室設備配置,改善儀器裝備條件,力爭疾病預防機構實驗室設備裝備達標率達到 100%,持續提升檢驗檢測能力;三是按照集中管理、統一調撥、平時服務、災時救急,採儲結合、節約高效的原則,健全和完善應急物資儲備和運行機制,推動應急物資供應保障網更加高效安全可控。

(四)宣傳教育,進一步提升全民健康素養水平。加大健康教育理念和疾病防控等知識的宣傳力度,建立以健康促進為核心、社區為基礎、家庭為單位,學校與企業和公共場所為重點的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廣泛開展健康教育進家庭、進學校、進社區、進農村、進機關、進企業的“六進”活動,構建全民健康教育體系,讓健康知識、健康理念、健康技能成為全民普遍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 篇6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XX年工作要點安排,11月2日至6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帶領調研組,先後深入XX區、XX市、XX縣和XX縣,實地察看了延大附院、市中醫醫院、市傳染病醫院、市疾控中心以及部分縣級醫院、預防接種門診、鄉鎮(社區)衞生院等基層衞生服務機構,採取查閲資料、聽取彙報和召開座談彙報會等形式,對全市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市政府加快推進健康延安建設,全市公共衞生服務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逐步增強,有效維護和保障了人民羣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明顯。今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各級黨委政府貫徹黨中央和國務院決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要求,全面築牢疫情防線。市委、市政府迅速成立市疫情聯防聯控工作領導小組,系統高效推進疫情防控工作。各縣(市、區)、各部門疫情防控辦公室細化防控措施,嚴格抓好落實,堅持24小時應急值班值守,確保快速協調處置應急突發疫情。截止11月22日,全市已經連續290天無新發病例。

(二)公共衞生服務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近年來,市上積極爭取中省項目支持,公共衞生基礎設施得到大幅改善。在全省率先自主開展了鄉鎮衞生院規範化建設,累計投入4億多元為其配備了四維彩超、DR、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等先進設備;累計投入X萬元用於村衞生室標準化建設,目前已建成X所規範化衞生院、X個貧困村標準化村衞生室。全市鄉鎮衞生院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全部設立公共衞生科,併為X個鄉鎮衞生院配備了體檢車;特別是疫情期間為市二院緊急調配和購置X多萬元應急醫療設備,完成市疾控中心負壓實驗室改造工程。全市已建成X個核酸檢測實驗室,日檢測量達到X萬人份。

(三)城鄉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有序開展。一是持續加強傳染病防控。開展了艾滋病防控工作,紮實推進新型結核病

防治管理模式,市傳染病醫院已完成對結核病、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集中收治。二是穩步實施慢性病綜合防治,全面開展了慢性病管理和監測工作。三是紮實開展免疫規劃,認真完成了免疫規劃疫苗可預防傳染病監測、疑似預防接種異常反應監測、疫苗管理和常規免疫接種率監測工作。四是衞生綜合監督力度不斷加大。截止XX年X月底,全市共查處案件X起,罰款X萬元,規範了醫療秩序,保障了公共衞生安全。

(四)公共衞生服務保障能力不斷提升。一是市上組建了三個醫療集團,有力推進了市域醫療機構資源共享和優質資源下沉。全市90%以上的常見病、多發病基本在縣域內救治,80%的大病在市域內救治。二是婦幼保健網絡建設日益鞏固。市縣鄉村四級婦幼保健、疾病篩查診斷干預、生命救治等婦幼健康網絡建設水平明顯提升。三是緊急救援網絡體系日趨完善。成立了市120急救指揮調度中心,利用北斗導航系統,對全市X個急救站,X台急救車輛,進行醫療急救統一受理、統一指揮、統一調度,院前急救反應時間達到15分鐘的國家標準。四是愛國衞生運動持續開展。深入開展城鄉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充分動員羣眾參與疾病預防、環境整治等社會性活動,城鄉人居環境得到持續改善。

二、存在問題

(一)公共衞生服務體系不夠健全。一是醫療和公共衞生機構之間協作不夠緊密。存在主體責任不清、信息共享不暢、相互聯動不夠等現象。二是部分機構服務保障能力不足。婦幼保健機構服務功能不全,僅能開展孕產婦和新生兒疾病篩查業務;全市僅有5個縣區獨立設置愛衞辦;XX區沒有中醫醫院,安塞區中醫醫院仍未開展醫療業務。三是基層公共服務機構履職不到位。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包括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衞生院等)在開展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特殊人羣和特殊病種的健康管理等基礎性工作時缺乏有效監督,往往依據報表和紙質檔案來判別,導致部分內容不真實,未達到國家基本公共衞生服務均等化的真正目的,難以全面承擔基層衞生健康一體化管理職責。

(二)公共衞生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不足。一是公共衞生服務設施設備短缺。縣(市、區)疾控機構中僅有5所業務用房面積符合建設標準;市疾控中心實驗室設備仍不能滿足業務需要,缺乏負壓轉運車輛。市傳染病專科醫院醫療用房短缺,無負壓隔離病房,無重症監護室,不能滿足傳染病患者需求。二是部分縣級醫療機構發熱門診、感染性疾病科建設不規範。只有4所(、吳起、甘泉、洛川)縣級醫院設有獨立的傳染病區。延大附院、XX市人民醫院等規範化發熱門診尚未建成。三是公共衞生服務信息化建設相對滯後。各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標準不同,水平不齊,互聯互通程度較低。

(三)公共衞生應急反應能力不強。一是監測預警還不夠及時。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公共衞生“守門人”和“吹哨人”的作用發揮不明顯。二是應急管理不夠規範。公共衞生的資源統籌、疾病預防控制、應急保障等配套制度較少,沒有形成完整的制度規範,加上日常應急演練不足,疫情突發時,只能被動應付。三是應急物資保障能力不足。缺乏應急醫護物資儲備機構和儲備庫,新冠疫情防控前期醫用物資一度告罄。

(四)公共衞生人才隊伍力量薄弱。一是公共衞生專業人員佔比較低。全市衞生技術人員中預防醫學專業的共X人,佔全市衞生技術人員的X%,全市執業(助理)醫師中公共衞生類別的共X人,佔全市總數的X%。二是公共衞生管理人員專業能力不強。X個縣區衞健局一把手全部沒有醫學背景,縣區疾控中心領導班子中有54%的人沒有醫學背景。三是公共衞生專業人才引進困難。由於公共衞生專業技術人員收入待遇較同級醫療機構偏低、職稱晉級不暢,造成公共衞生人才流失嚴重、招聘難等現象。村醫隊伍年齡老化,人員短缺,難以滿足基層基本公共衞生服務的要求。

三、工作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對公共衞生事業重要性的認識。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補短板、強弱項,對公共衞生服務體系進行整體謀劃、系統重塑和全面提升,實現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市政府要強化統籌協調,落實責任分工,加強公共衞生工作的指導、協調和管理,及時制定相關政策和改革方案,夯實公共衞生職責,完善相關保障機制,加大公共衞生考核力度,為人民羣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優質高效、公平可及的公共衞生服務,不斷增強人民羣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進一步加強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一是健全以市縣疾控中心和各類專科疾病防治機構為骨幹,醫療機構為依託,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為網底,以綜合性醫院和傳染病專科醫院為疫情監測哨點,建立上下聯動的分工協作的機制。二是督促落實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報告責任,健全疾控機構與城鄉社區聯動工作機制,加強鄉鎮衞生院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疾病預防控制職責,夯實聯防聯控的基層基礎。三是持續加強全科醫生培養、分級診療等制度建設,不斷推動公共衞生與醫療服務體系高效協同、無縫銜接。

(三)進一步補齊公共衞生服務能力短板。一是加強市疾控中心和市傳染病專科醫院基礎建設。在市、縣綜合醫院設置符合要求的傳染病病區和傳染病門診,加大負壓實驗室、負壓救護車、重症監護、隔離病區等設施設備的投入力度,配齊專業的疾控和醫療救護人員。二是開展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重點強化發熱哨點配置,加強鄉鎮和社區預檢分診、隔離觀察、協同轉運、應急處置等功能設施的建設,全面提升基層防控和服務能力。三是加強公共衞生信息化建設。推進公共衞生領域健康大數據應用,提升信息化公共衞生應急指揮、疫情監測方面的作用發揮。四是加強醫療科技攻關能力建設。發揮中醫藥原創優勢,研發中醫藥有效治療技術和藥物。

(四)進一步提升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保障能力。一是提升監測預警能力。立足提早精準有效,建立智慧化預警多點觸發機制,健全網絡直報、醫療衞生人員報告、藥品銷售監測、科研發現報告、輿情監測等多渠道監測預警機制。二是建立市級公共衞生應急救治基地。以“平戰結合、長遠規劃”為理念,科學選址,合理規劃,建設防治一體的公共衞生應急救治基地。三是建立常態醫療應急物資戰略儲備,確保應急物資供應保障高效、安全、可控,打造好醫療防治、物資儲備、產能動員“三位一體”公共衞生應急物資保障體系。

(五)進一步加強公共衞生服務人才隊伍建設。一是根據國家和省有關機構設置的規劃要求和建設標準,結合實際需求,重新核定各類衞生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統籌優化醫療機構內部編制資源配置。二是加大衞生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實施好人才“百千萬”工程,加大人才引進力度,建立市政府與延安大學、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合作辦醫制度,訂單定向為全市鄉村醫療機構培養特崗全科醫師,培養費用納入財政預算。三是加大公共衞生領域薪酬保障力度,建立健全公共衞生專業隊伍考核、評價、獎懲機制,落實獎勵補貼政策,逐步縮小與同級公立醫院之間的薪酬差距,穩步提高工資待遇,確保公共衞生專業隊伍的穩定。

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 篇7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的要求,現就我市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奉行生命至上的價值取向,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加快推進“健康 ”和“區域醫療康養中心城市”建設,市人大常委會給予了極大關注和支持,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市公共衞生整體實力、醫療服務和保障能力不斷提升,羣眾健康水平顯著提高。截至 年底,全市醫療衞生機構x家,醫療機構牀位總數x張(其中重症醫學科牀位X 張),醫療衞生人員總數x人(其中衞技人員x人);按户籍人口測算,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x人,每千人口註冊護士 人,每千人口牀位x張。全市人均期望壽命81.71 歲,甲乙類傳染病發病率 170.08/10 萬,孕產婦死亡率3.17/10 萬,5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 X‰,嬰兒死亡率 X‰,主要健康指標均優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特別是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醫療衞生戰線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經受住了空前嚴峻的考驗,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認可和高度讚譽。

(一)基層衞生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全市共設立鄉鎮衞生院x家,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站)X 家,村衞生室x家,“20 分鐘醫療服務圈”基本形成。投入流動社區衞生服務車 X輛,偏遠山區、海島羣眾實現“家門口就醫”。堅持以“縣域醫共體”建設為抓手,加快推進基層基礎設施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和服務模式優化。率全省之先建成x個縣域醫共體,實現縣、鄉兩級醫療機構全覆蓋, 市醫共體省級試點工作獲省政府督查激勵; 區在醫共體建設中探索慢病分級診療試點等特色做法,獲國家、省兩級衞健委領導點贊;蒼南縣在全省率先實現與轄區 4 個醫共體的一次性談判、集體簽約,得到省政府 副省長批示肯定。啟動實施基層醫療衞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年基層基本建設投入x億元,新改擴建標準化鄉鎮衞生院x家,改造提升村衞生計生室 X個。全省首推“全專融合型”家庭醫生服務團隊建設,組建隊伍x支,建立基層健康管理服務基地x個、服務點x個,完成x萬户低收入農户家庭醫生簽約工作,簽約服務率達X%,其中十類重點人羣簽約服務率達 X%。推進 -全科醫生培養合作項目,每萬户籍人口全科醫生數同比提高X%。全市累計招錄定向培養基層醫生x人,全國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現場會在 召開。探索開展慢病醫防融合試點,基層糖尿病防治項目通過全國唯一專項評估。 年,全市縣域就診率平均增幅達 X%,基層就診率達 X%,居全省前列。

(二)疾病預防控制水平持續提升。傳染病早期發現和預警能力進一步增強,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覆蓋近x家醫療機構,建成覆蓋市、縣兩級的疾控機構實驗室檢測網絡,全市x家疾控機構均建有 PCR 實驗室,市疾控中心檢驗能力始終排在全省前列。實施智慧預防接種服務,研發醫療機構產院預防接種信息系統,縣級疾控系統疫苗出入庫追溯全覆蓋,實現流程更便捷、接種更安全、信息更透明。傳染病控制成效明顯,法定傳染病發病率控制在較低水平,未發生因防控不力導致的甲、乙類暴發疫情,經受住了登革熱、新冠肺炎等疫情的嚴峻考驗。慢性病防控效果顯著,省級慢病示範縣創建實現x個縣(市、區)全覆蓋,創成國家慢性病綜合防控示範區x個。在全國率先開展中國小生“明眸皓齒”工程,打造兒童青少年近視和齲齒綜合防控的 樣板。職業健康管理不斷加強,啟動實施塵肺病攻堅行動,在礦山、冶金、化工、建材等重點行業開展專項治理,重點行業職業危害風險評估、重點職業病監測與風險評估縣級開展率均達 100%。

(三)緊急醫學救援能力全面加強。院前急救能力不斷提升,全市急救站點增至x個,其中市區x個;搶救監護型救護車增至x輛(其中負壓救護車增至x輛),達到每x萬人配備 1 輛救護車的標準;將 區納入 120 急救指揮調度中心,實現四個區急救站點x統一調度;院前急救的市區平均反應時間為X分,相比15分鐘的國家標準提速3.38分鐘,各縣市均低於15分鐘。衞生應急能力不斷加強,11個縣(市、區)創成省級衞生應急示範縣,創成國家級衞生應急示範縣1 個,啟動浙南衞生應急保障基地建設,探索形成海陸空立體式快速救援模式。血液保障能力持續提升,全市獻血服務點增加到x個, 年無償獻血首超十萬人次,血液採集人次增速領跑全省,臨牀供血總量穩居全省首位,血液酶免檢測覆蓋率和血液核酸檢測覆蓋率達 100%。持續升級輸血管理信息系統,強化採供血機構與醫療機構的互聯互通和業務協同,推進臨牀精準輸血和科學合理用血。

(四)衞生綜合監督力度不斷加大。初步形成全行業綜合監管格局,市本級建成“智慧衞監”平台,深入開展醫療亂象整頓、公共衞生監督、職業衞生監督執法和傳染病防治監督工作,切實規範醫療秩序,保障公共衞生安全。 年,共出動執法人員x萬人次,監督檢查各類機構x萬家,依法查處違法行為x件。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開展高頻次的執法巡查,執法巡查力度、行政處罰力度及問題檢出率均居全省前列。

(五)重點人羣健康水平顯著提高。婦幼保健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建成覆蓋城鄉的三級婦幼衞生服務網絡,婦女“兩癌”篩查、新生兒疾病篩查等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覆蓋面不斷擴大,孕產婦、嬰兒和 5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低位穩定。精神衞生服務不斷完善,對肇事肇禍精神病人和流浪精神病人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嚴重精神障礙患者規範管理率達 X%,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深入推進。老年健康服務體系日趨完善,初步形成“醫中有養”“養中有醫”“養醫簽約”的多元化醫養結合服務模式,全市共有醫養結合機構x家,開設牀位 X張,設置醫療康復護理型牀位x張,每千名老人醫療康復護理牀位達x張,打造全國智慧健康養老示範基地,獲批全國第二批安寧療護試點城市,啟動實施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不斷提高老年人健康獲得感和健康水平。

(六)醫療衞生服務質效大幅提高。醫學高峯建設加快推進,啟動實施區域標誌性醫學中心、品牌學科建設和市直醫院人才學科雙倍增行動,醫大附屬眼視光醫院獲批國家臨牀研究中心,入選 省十大醫學重點培育專科;醫大附一醫呼吸介入科獲省級重點實驗室,另有x個專業入選省級重大疾病診治技術研究中心;高血壓專病華東中心落户 ;全市x家醫院科技影響力進全國x強,X個臨牀專科進全國x強,社會辦醫活力持續釋放,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全市共培養國務院特殊津貼x人,引進“國千”“國萬”“省千”“省萬”等高層次人才x人, 醫大李校堃校長成為第一位本土產生的中國工程院生命健康方向院士。加快融入“長三角”,建立合作專科x個,名醫(院士)工作室x個,與 大學就共建醫工結合 研究院簽訂戰略框架協議,市中心醫院、市人民醫院、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順利掛牌成為上海大學附屬醫院。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深入推進, 年全市醫療服務水平同比提高 X%,公立醫院百元醫療收入的醫療支出同比降低x元。智慧健康服務加快發展,市級醫院高峯排隊平均時間x分鐘,縣級醫院排隊平均時間 2.46 分鐘,門診和病房智慧結算率分別達 X%、X%;建成國內規模最大的醫學影像雲平台,實現檢驗檢查互通,獲國家健康惠民優秀案例;啟動 5G 雲診療平台建設,創新智慧醫療新模式,羣眾看病就醫更舒心、更便捷。

康 (七)健康 共建共享加速形成。探索健康影響評價試點, 區被國家衞健委列為第三批全國健康促進區試點名單,瑞安、樂清等地積極開展健康促進縣(市、區)建設。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健康促進行動,實施健康教育“百千萬”

工程和健康素養進農村文化禮堂等活動,提高羣眾健康知曉率和參與度, 年全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 X%,同比提高X個百分點。國家衞生城市創建成果持續鞏固,市區()順利通過國家衞生城市省級綜合評估,X 個縣鞏固國家衞生縣城順利通過複審,省級衞生鄉鎮實現x個鄉鎮全覆蓋。深入實施“五五健康基礎工程”,打造各類健康場所、健康元素,全市確定健康縣城試點x個、健康鄉鎮試點x個、健康村(社區)試點x個、健康單位試點x個、健康家庭x户、省健康促進金牌學校x家、銀牌學校x家,創成省健康促進醫院X 家、市健康促進醫院x家。加快推進農村衞生户廁改造工作,提高病媒生物控制水平,市區通過 C 級確認,城鄉人居環境不斷改善。

二、存在的問題

在這次疫情應對中,我市在公共衞生應急能力方面存在明顯的短板和不足,迫切需要我們採取堅決有力的舉措切實加以解決。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醫療衞生資源配置不平衡不充分。全市醫療資源總量逐年提高,但人均資源配置不足,區域醫療佈局不夠均衡,尤其是基層薄弱問題更為突出。截至 年底,全市共有牀位數x張,千人牀位數x張,按全省平均x張測算,牀位數缺口x張,主要是傳染病、精神病、婦女兒童等專科醫院、基層醫療機構牀位配置存在較大缺口。現有綜合醫院、中醫院感染病區專業設施與能力建設相對薄弱,尚不能在突發大規模傳染病疫情時快速改造成“平戰結合”的感染病房,隔離病房、負壓病房的數量儲備還不充足;部分縣級醫院發熱門診建設亟待加強。

二是公共衞生和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建設亟待加強。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一直被視為公共衞生的“守門人”,承擔特殊的使命和責任,在防範重大疫情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但目前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職能定位還不夠清晰,僅作為技術指導機構,沒有發佈疫情數據和部署防控措施等行政權力,“吹哨權”沒有得到充分發揮。另外,公共衞生和疾病預防控制體系能力建設不充分,在經費投入、資源配置、激勵機制等方面相對薄弱,造成公共衞生與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引才留才難。

三是醫防融合發展的運行機制不夠健全。公共衞生與醫療服務的醫防融合還有很大空間,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與醫療機構間信息共享、相互聯動還不夠緊密。鄉鎮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未設置傳染病診室、缺乏傳染病專業培訓,對傳染病的早期辨識和篩查能力不足。院前急救體系與重大疫情防控需求還有差距,負壓救護車的數量(疫情初期僅 6輛,現增至 19 輛)無法滿足病人轉運尤其是確診病人轉運的需求。實驗室檢測能力亟待加強,以滿足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時的篩查需求。

四是藥物器械應急保障體系亟待建立。面對突發重大傳染病疫情,日常醫療物資儲備並不能滿足應急需求,保持應對疫情的生產能力尤為重要,而我市藥物器械產業基礎相對薄弱。在這次疫情應對中,醫療物資短缺問題十分突出,在應急醫療物資生產、儲備、採購、物流、保障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迫切需要建立平戰結合的醫療物資儲備供應體系。

三、下步工作安排

目前,我市已啟動 市公共衞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工作,注重從體制機制上創新,着力完善重大疫情防控舉措,推動重大政策創新、重大改革落地、重大項目建設,力爭到20__ 年建成與有效應對公共衞生安全風險挑戰相匹配、與市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覆蓋公共衞生應急管理全過程的公共衞生應急管理體系,實現基層社區公共衞生治理、疾病預防控制、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院前急救保障、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應急醫療求助、應急物資保障“六大能力”全面提升,打造浙南地區公共衞生高地。

(一)完善公共衞生應急管理機制

一是完善應急指揮機制。健全各級政府公共衞生工作委員會,建立首席公共衞生專家制度,進一步完善指揮體系、強化技術支撐。在市疾控中心設立市級公共衞生研究院,搭建公共衞生高層次研究平台,提升公共衞生事件指揮決策參謀能力。完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預案體系,健全不同級別和規模事件的監測、預警、報告、救治、管控等應對處置方案。依法明確應急響應的主體、等級、程序和方式,形成分級分層快速靈敏的應急響應機制。

二是完善監測預警機制。以新發突發傳染病、重大傳染病、食源性疾病、不明原因疾病等為重點,建立健全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預檢分診系統,完善各類監測哨點佈局。優化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監測系統,建立醫療機構與疾控機構之間的信息推送、會商分析和早期預警制度,加強公共衞生安全相關場所、人員、行為、物流和氣候等特徵分析與疫情追蹤,及時監測預警高危區域、高發季節和高風險人羣。各級疾控機構依法、獨立、準確、及時發佈疾病風險提示和預警信息。醫療機構和個人診所發現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向附近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衞生行政部門報告,更好發揮醫療機構疫情“吹哨人”的作用。

三是完善聯防聯控機制。加強綜合應急、衞生健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落實地方黨委政府的屬地管理責任,推進長三角、市際公共衞生合作,建立防控工作的平時會商和戰時會戰機制。堅持把城鄉社區作為防控工作的最前線,落實基層政府和自治組織的公共衞生責任,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公共衞生管理工作機制,推動專職網格員、社區全科醫生、基層公安民警、社區幹部等多方聯動,培育社會組織和專業社工、志願者隊伍,築牢公共衞生基層治理體系。推進疫情、輿情、社情綜合管控,統籌防風險、戰疫情和保穩定各項工作。

( 二)加強基層衞生服務體系建設 一是持續加強基層衞生人才隊伍建設。落實縣域醫共體框架下的鄉村衞生人員隊伍建設,重新核定基層醫療衞生機構人員編制數量,到 年底前鄉鎮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人員編制至少達到省級標準最低水平以上,20__ 年底前鄉鎮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人員編制至少達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設康復護理牀位的...

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 篇8

20xx年,我站在市衞生局的正確領導下,嚴格執行《國家基本公共衞生服務規範(版)》認真貫徹落實,以及衞生局各類文件精神,加強內部管理,嚴抓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工作,充分調動全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將我站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開展落實情況

(一)居民健康檔案工作

根據《基本公共衞生服務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項目工作方案》要求,在區衞生局統一部署下,我院於今年3月份開展了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工作。

一是爭取領導重視,搞好綜合協調。為迅速落實建檔工作,我院多次向辦事處居會等基層管理組織單位進行協調與溝通,得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分管領導親自組織召開協調會,親自安排部署,使居委會對居民健康檔案工作十分重視,每個轄區都安排專人負責協助建檔工作。

二是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為確保居民健康檔案工作的順利進行,我站專門成立了由站長任組長的居民健康檔案工作領導小組,加強整個街道居民健康檔案工作組織領導,制定了操作性強、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成立專門建檔工作小組和居民健康體檢小組相互積極配合採取進入户調查統一體檢服務的方式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建檔工作。

三、是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居民主動建檔意識。為提高我轄區居民主動參與建檔意識,我站大力宣傳發放各類宣傳材料讓每一名社區居民瞭解居民健康檔案,積極主動配合我院建檔工作小組順利完成居民建檔工作。

四、加強人員培訓,強化服務意識。為確保居民健康檔案保質保量完成,我站對每一名參與居民健康檔案建立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多次業務培訓,讓每一名工作人員熟悉居民健康檔案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熟練掌握自己的本職工作和建檔程序。

截止11月底,我站共為七社區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檔案紙質檔案3974份,並把紙質居民健康檔案完善合格錄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系統。

(二)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根據《包頭市基本公共衞生服務老年人健康管理項目工作方案》及區衞生局要求,我院開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項目。

一、結合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對我街道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登記管理,並對所有登記管理的老年人免費進行一次健康危險因素調查和一般體格檢查及空腹血糖測試,並提供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自救等健康指導。

二、開展老年人健康干預。對發現已確診的'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患者納入相應的慢性病患者進行管理;對存在危險因素且未納入其他疾病管理的老年居民進行定期隨訪,並告知該居民一年後進行下一次免費健康檢查。

截止11月,我院共登記管理65歲及以上老年220人。並按要求錄入市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系統。

(三)慢性病管理工作

為有效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根據《包頭市基本公共衞生服務慢性病管理項目工作方案》及區衞生局要求,我院對我社區居民的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建立健康檔案,開展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隨訪管理、康復指導工作,掌握我街道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發病、死亡和現患情況。

1、高血壓患者管理

一是通過開展35歲及以上居民首診測血壓;居民診療過程測血壓;健康體檢測血壓;和健康檔案建立過程中詢問等方式發現高血壓患者。

二是對確診的高血壓患者進行登記管理,並提供面對面隨訪,每次隨訪詢問病情、測量血壓,對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導。

三是對已經登記管理的高血壓患者進行一次免費的健康體檢(含一般體格檢查和隨機血糖測試)。

截止11月,我站共登記管理並提供

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8

20xx年為認真做好十一項基本公共衞生工作。按照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及工作部署,在科室成員的密切配合和努力下,公共衞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20xx年基本公共衞生服務工作總結如下:一、健康檔案

1、成立了以院長為科長的健康檔案領導小組,且分工明確。

2、我鎮常住人口數33230,截止11月我鎮共建檔31900份,建檔率96%。

3、老年人健康管理情況:我鎮常住65歲以上老人2829人。已建檔2829人,65歲老年人建檔率100%。65歲老年人健康體檢1839人次,健康指導1839人次。老年人中醫體質辨識848人。

4、慢病管理情況:高血壓健康管理人數2137人,高血壓規範管理1495人,規範管理率70%;最後一次隨訪血壓達標747人,血壓控制率50%;糖尿病健康管理人數706人,規範管理人數493人,規範管理率70%,最後一次血糖達標人數246人,糖尿病控制率50%;重性精神病人健康管理82人,規範管理42人。

二、健康教育

我院設立健康教育宣傳專欄2個,每2月更換健康教育宣傳專欄內容1次,共更換專欄12期。印刷健康教育宣傳資料12種。每天分別在門診、住院部、護理部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資料各一次。我院開展健康教育活動8次,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知識宣傳、計劃免疫宣傳、健康教育諮詢活動及發放健康教育宣傳資料等。開展健康教育知識講座11次。累計接受健康教育宣傳1223人次。

三、免疫規劃

1、我院共完成基礎免疫接種3114針次,出現預防接種異常反應1例,為一般反應,資料已上報疾控中心。

四、傳染病防治

1、成立了以院長為組長的傳染病防治領導小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領導小組,並明確分工。

2、傳染病報告情況:我院共上報傳染病33例,無遲報、漏報現象。

3、組織學習:組織全院醫務人員學習《傳染病防治法》及相關傳染病防治知識的培訓2次:組織鄉村醫生學習傳染病防治知識5次,共培訓鄉村醫生300餘人次。

4、為做好傳染病防治及腸道門診管理,我院每月對門診日誌進行自查,並做好自查小結。建立門診日誌自查制度。

5、入學入托接種證查驗情況:查驗新生791人,需補證6人,需補種702人。現補種工作正持續進行。

五、婦幼工作情況

1、轄區內孕婦298人,健康管理246人,健康管理率82%,產後訪視245人,產後訪視率82%。

2、兩癌篩查工作正在開展中,計劃明年3月完成計劃任務。

3、葉酸發放200於人次,515盒。

4、“愛梅乙”免費篩查200於人。

六、衞生監督工作

1、加強對衞生監督協管工作的領導,將衞生監督協管工作列入工作日程,舉行了2次衞生監督協管培訓,研究決定相關事項完全落實。

2、已經成立由醫院領導為組長、公共衞生科為成員和村衞生站站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落實了責任制。

3、安排協管員、信息員,負責協管及相關信息報告工作。

4、每週或在節假日期間,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檢查,預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5、結合實際問題制定實施計劃,對本轄區安全存在的薄弱環節加強整治,有針對性地開展專項整治行為,以事故為教訓,加大對衞生的宣傳和督察力度,並積極配合市級相關部門開展督察和檢查。

6、食品安全巡查4次,開展了職業病諮詢登記,飲用水巡查4次,學校衞生巡查4次,發放宣傳資料4000於張。出動車輛20於次,出動人員62人次。

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 篇9

公共衞生事關人民羣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為深入貫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公共衞生安全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市人大常委會將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作為今年的一項重要監督議題,聽取和審議市政府專項工作報告,立足當前、着眼長遠,推動提升我市衞生健康水平。為進一步提高審議質量,第六十三次主任會議研究確定實施方案,明確了指導思想、重點內容、具體步驟和工作要求。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研過程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及時作出關於依法全力做好當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定。餘紅藝主任就疫情防控和公共衞生服務立法、監督等工作提出具體要求。我委在常委會分管領導帶領下,深化監督工作“十步法”,深入組織開展系列調研:一是“學”,市人大常委會舉辦專題法制講座,邀請省衞健委副主任夏時暢作關於新冠肺炎防控工作與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的輔導報告。二是“聽”,召開專題彙報會,聽取市衞健、編辦、發改、財政、醫保、教育等 11 個部門相關工作情況的彙報。三是“談”,召開由區縣(市)衞健部門、醫療機構和疾控中心負責人、市人大代表、專家學者、市民代表等參加的系列座談會,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四是“察”,常委會組建三個視察組,胡軍、戎雪海、王建社副主任帶領部分組成人員和人大代表,分赴海曙、鎮海和江北等地開展實地視察並召開座談會,聽取基層工作情況和意見建議。五是“徵”,6月 18 日至 22 日,我委與甬派合作,就我市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現狀、存在問題、對策建議等內容開展網上問卷調查,參與投票的“派粉”達 141070 名,社會反響熱烈。六是“商”,梳理調研收集的情況及外地做法經驗,與市衞健、編辦、財政、教育等部門進行專門對接,共商工作舉措。七是“協”,委託 10 個區縣(市)人大常委會開展協作調研並收集調研報告,指導市人大代表衞生專業小組開展專題調研,還與公共衞生專家進行交流研討。

二、工作成效

近年來,市政府及相關部門把人民健康擺在優先發展位置,深入貫徹落實“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衞生健康工作方針,統籌安排、循序推進,加快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擴面、提質、增效,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得到不斷推進。我委與甬派聯合網上問卷調查顯示,有 87.3%的參與投票者認為我市公共衞生服務工作總體上較好。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市各級政府在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市統一調度指揮下,全面築牢疫情防線,依法實施聯防聯控、羣防羣控、精密智控,階段性打贏了防控阻擊戰,我市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同時經受了一次重大檢驗。

一是注重頂層設計,制度保障不斷完善。市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相關法律法規,制訂兩輪公共衞生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建立以分管副市長為主任的公共衞生工作委員會,印發《健康寧波2030行動綱要》。縱深推進“雙下沉、兩提升”工作,建立分級診療制度,實施醫療糾紛“寧波解法”,落實《寧波市突發性公共衞生事件應急預案》 《寧波市衞生應急工作示範鄉鎮(街道)考核評估實施辦法》等具體措施,構建了預防控制重大疾病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長效機制。去年,全市城鄉居民人均期望壽命 81.66 歲、孕產婦死亡率接近零、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 2.17‰等反映人羣健康的主要指標全國領先;全市法定甲乙類傳染病報告發病率 198.12/10 萬,持續維持在較低水平。

二是全面推進改革,服務體系逐步健全。市政府以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為抓手,搭建覆蓋全市、層級分明、運轉有序的公共衞生服務網絡,統籌聯動不斷加強,服務能力不斷提升。大力推進應急管理、疾病預防、院前急救、血液保障、精神衞生等專業機構的組建和職能發揮,構建形成了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四級公共衞生服務體系。目前,全市共有衞生醫療機構 4530 家,實有病牀 43373 張,城市十分鐘、農村二十分鐘衞生健康服務圈基本形成。規範實施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積極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進一步落實公共衞生責任制。20__年我市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代表浙江省接受國家考核,榮獲總成績第一名。

三是持續加大投入,基礎支撐更加有力。20__年非典以來,我市財政衞生支出由 7.55 億元增加到 114.27 億元,年均增長 18.51%,快於同期 GDP 和財政支出的增速。20__年至20__年,全市累計投入 52 億元,基本公共衞生服務人均財政補助標準由 25 元提高至 74 元。截至今年 3 月底,全市各類醫療保險參保人數 743 萬人,户籍人口參保率 99.46%。全市醫療資源佈局進一步優化,硬件設施改善力度持續加大。市第一醫院遷建、寧波大學附屬醫院改擴建、市第九醫院二期、杭州灣醫院等一批醫療衞生重大項目順利推進。不斷加強信息化建設,開設全國首家城市雲醫院,建設慢性病大數據研究等基地,建立精神衞生、區域醫療平台等 9 個信息系統,批量歸集了公共場所衞生許可證等 2.8 億條信息數據。

四是堅持聯防聯控,抗疫工作取得成效。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我市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落實主體責任,全面動員指揮,並向社會及時準確公開發布疫情。在不同階段因勢施策,實行封閉式管控,及時切斷傳播途徑,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加強發熱門診的全週期管理,加大排摸力度,強化流行病學調查,確保及早發現、及早防治。堅持“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及時優化療診方案,實施中西醫結合、遠程會診和聯手施治,本地確診病例治癒率達到 100%。完善工作激勵機制,凝聚社會各方合力,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三、存在問題

雖然我市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但與日益增長的人民羣眾健康需求相比、與當好浙江建設“重要窗口”的模範生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應急機制有待完善。一是部門聯動機制不夠完善。面對重大突發公共衞生事件,衞健部門和疾控機構難以統籌全市力量。相關部門的職責有待進一步釐清,責任有待進一步落實,部門之間的協作有待加強,聯判聯動能力有待提升。部門的應急預案不夠完善,處置事件的方式手段還不多樣。二是監測預警機制不夠完善。監測“前哨”分佈不夠廣泛,對不明原因新型傳染病還是較難發現,基層醫療衞生機構公共衞生“守門人”和“吹哨人”的作用發揮不明顯,傳染病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能力有待加強。三是物資保障機制不夠完善。缺乏應急醫護物資儲備機構和儲備庫,本地產業配套不全,沒有形成產業鏈。應急救援物資集中管理、統一調撥、統一配送有待加強。財政預算安排突發公共衞生應急經費有待適度增加。

(二)硬件設施相對薄弱。一是疾控設施薄弱。市、縣兩級現有疾控機構基礎設施陳舊,設備配置滯後,各類管線老化,實驗室總體面積較少,檢驗檢測能力不能適應重大疾病防控關鍵技術研發以及突發事件現場處置。二是救治設施薄弱。市本級無獨立設置的傳染病專科醫院,全市僅 25 家醫院開展感染科(傳染科)診療服務,牀位共 462 張,最少的區縣(市)只有 10 張,無法滿足較大規模集中收治需要。負壓病房、負壓手術室、負壓重症監護病房等醫療救治設施嚴重短缺。三是基礎用房薄弱。多數發熱門診整體面積不充足,結構佈局不合理,功能分區和出入通道設置不規範,存在醫院感染隱患。全市急救站點數量不足、分佈不合理,僅 40%的站點符合建設標準。四是信息設施薄弱。市衞生健康數據中心多數設備臨近報廢期限、亟需更新。相關部門之間的信息數據互聯互通不暢,共享作用發揮不充分。

(三)基層基礎不夠紮實。一是醫防協同合力不夠。縣域醫共體、鄉鎮(街道)的公共衞生責任尚未全面落實,醫共體與所屬鄉鎮衞生院(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公共衞生權責關係有待進一步明確,醫防協同工作機制、監督考核機制不夠健全。醫保對分級診療制度差異化支付政策的槓桿作用還不充分,鼓勵引導基層醫療機構開展防病治病、提供適宜技術服務、住院康復的激勵機制有待於深化。二是基層服務能力不足。基層醫療機構公共衞生人員數量、專業能力與實際工作要求不相匹配。基層醫療機構運行困難,公共衞生網底薄弱,截至去年底,全市虧損的有 101 家,虧損面66.9%,總虧損 2.94 億元。三是公共衞生意識不強。大健康理念有待進一步樹立,大健康格局有待進一步形成。公共衞生的法治體系不夠完善,法律法規之間的銜接不夠順暢,落實落地、見行見效不夠。公共衞生法律法規、專業知識的日常普及和宣傳教育不充分。市民的公共衞生安全意識不夠強,全市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率不足 1%,食品衞生、環境衞生等預防習慣有待養成。

(四)隊伍建設亟待加強。一是編制缺口較大。由於受總量控制等原因,公共衞生人員配備不足。“十三五”期間我市千人專業公共衞生人員數約為 0.69 人,難以達到省市規劃的 0.83 人的預定目標。全市疾控機構共有編制 615 個,每萬常住人口配比為 0.65,遠低於全國 1.46 的平均數。市疾控中心編制數 140 個,列 15 個副省級城市倒數第一,配比率省內低於舟山、衢州、杭州、湖州和麗水。市衞生監督所僅有54個編制,列5個計劃單列市倒數第一。二是專業人員不足。全市執業(助理)醫師數和註冊護士總數偏低,感染科、兒科、精神科、全科醫生等專業人才數量不足。院前急救機構、市中心血站、基層醫療機構衞技人員、衞生健康信息化工作人員等編制及配備也比較緊缺。公共衞生從業人員因績效工資核定基數較低、職稱晉級難等原因,人員流失嚴重。三是培養培訓不夠。本地公共衞生專業人才培養規模較小、培訓途徑缺乏,高學歷、高職稱醫療衞生人才緊缺。在甬高校僅有寧波大學開設了與公共衞生相關的預防醫學專業,且僅三分之一畢業生留甬就業,不能滿足本地公共衞生服務崗位需求。

四、對策建議

世界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公共衞生危機。我國公共衞生領域也面臨多重疾病威脅並存、多種健康影響因素交織的複雜局面。要“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衞生體系”。目前,新冠疫情還未完全消退,我市又經常面臨颱風等自然災害,即將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補短板、強弱項,對公共衞生服務體系進行整體謀劃、系統重塑和全面提升,實現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為人民羣眾提供全方位全週期、優質高效、公平可及的公共衞生服務。

(一)加強公共衞生協同機制建設。一要強化統籌協調能力。進一步健全由市政府領導牽頭的公共衞生工作委員會工作機制,強化統籌協調,落實責任分工,加強公共衞生工作的指導、協調和管理,及時制定相關政策和改革方案,建立常態化的工作會商、研判和決策機制。二要落實公共衞生職責。進一步壓實市、縣、鄉等三級政府的公共衞生職責,完善相關保障機制,加大公共衞生考核力度。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加快公共衞生與臨牀醫療、健康服務等有機融合。三要加大基礎保障力度。適度增加公共財政投入,拓寬衞生基本建設渠道,加大公共衞生應急經費保障力度,健全財政對醫療機構的補償機制。強化醫保資金在公共衞生服務體系中的槓桿作用,深入實施分級診療制度。

(二)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一要推進疾控體系改革。進一步明確疾控機構定位和職能,探索建立疾控與醫療人員合理流動機制。加強高端裝備配置和關鍵技術研發,提升檢驗檢測和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加快推進市、縣兩級疾控機構專業化建設。二要提高應急管理能力。加強公共衞生監測預警、疾病預防控制、應急指揮、基層公共衞生治理聯防聯控等四大體系建設,織密織牢公共衞生安全防控網。三要加強救治體系建設。全面加強醫院規範化建設,建立健全分級、分層、分流的疾病救治機制。加強與上海等高水平醫療機構和研究院所的跨區域合作,提高醫療救治能力。

(三)加強公共衞生基礎設施建設。一要加快醫療資源佈局。強化全市統籌,科學謀劃《寧波市衞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合理確定醫療衞生機構設置和建設計劃,逐步緩解供需矛盾,優化我市公共衞生資源配置。二要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嚴格按照時間節點,加快市第一醫院遷建、中科大寧波華美醫院醫療綜合大樓建設、市疾控中心遷建、市公共衞生臨牀中心等醫療衞生重大項目建設,爭取早建成、早啟用。三要加快信息系統建設。大力推進健康醫療大數據建設,做好數據歸集和對接,發揮“大數據+基層網格”精密智控作用。依託市政務雲中心,建立部門和區縣市數據共享機制,加強公共衞生健康數據共享和業務協作。實施大數據分析,實現重點人羣精準管理。

(四)加強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建設。一要強化機構編制保障。科學核定公共衞生相關機構人員編制,緩解機構編制的結構性矛盾,充分挖掘內部潛力,加強基層防保隊伍建設。嚴格落實《浙江省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機構編制標準》等要求,2020__年底前,按照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常住人口的萬分之 1.2—1.4 以及省、市、縣三級比例,足額配備疾控中心編制。二要強化專業隊伍建設。在甬高校加快建設公共衞生相關學科,造具有國內核心競爭力和區域影響力的公共衞生重點學科,加快培養一批既懂公共衞生知識、又善應急管理的複合型人才。優化績效考核管理制度,完善人才激勵...

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 篇10

經過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公共衞生應急管理體系經受了一場淬鍊和考驗,也暴露出了一些薄弱環節和不足短板經過反思“假如疫情在出現,我們該如何應對”這道大考題,既要總結經驗、完善制度,又要汲取教訓、彌補不足,進一步提高對加快健全公共衞生應急管理體系重大意義認識,建立健全決策支持機制。為進一步促進全縣公共衞生體系建設,5月底縣衞健委先後赴縣級醫院、鄉鎮衞生院及部分衞生室進行專題調研,通過實地考察,數據分析,聽取各醫療機構的情況彙報,縣衞健委基本掌握公共衞生體系的情況。現將主要情況彙報如下:

一、公共衞生體系的基本情況

現有醫療衞生機構(含村衞生室)152個,其中:醫院8個,鄉鎮衞生院14個,村衞生室110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婦幼保健院1所,其他18所。衞生機構牀位數1067,衞生機構技術人員806人,醫師人數412人,註冊護士數394人,全科醫生數28人。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申報了4個關於提升防疫能力建設項目。

1.縣疾控中心大樓

2.縣中醫醫院感染科大樓

3.縣人民醫院感染科大樓

4.縣人民醫院提升醫療救助能力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醫療衞生隊伍“招人難、留人難”,專業技術人員緊缺。目前,醫療衞生機構專業技術人員不僅在總體數量上不足,而且存在“招不到人”、“留不住人”的情況。同時,受基層醫療機構工作環境、工資待遇、生活條件等影響,導致不少學歷層次較高、綜合能力較好的專業技術人員的自我價值難以實現,有部分醫療衞生機構醫務人員主動辭職。具體原因,一方面是大部分基層醫療機構地處農村,受自然環境等因素影響,另一方面因基層醫療機構設施設備陳舊落後,不利於其發揮專業特長,上升空間有限,致使一些醫學高等院校畢業生寧願在發達地區打工,也不願接受基層醫療衞生機構的“編制身份”。

2.基層基礎設施設備建設亟待加強。全縣鄉鎮衞生院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設總體上仍然相對落後。在醫療設備配備方面,一是檢驗和影像方面配備缺乏,一些疾病的確診必須到大醫院做檢查。二是已經配備的中小型醫療設備,在精度上不夠。鄉鎮街道醫療衞生機構優質醫療衞生資源稀缺,導致其醫療服務能力嚴重不足。結果是,在縣級醫院,排長隊掛號的現象隨處可見,醫務人員超負荷工作,而鄉鎮醫療機構則就醫人員偏少,醫患不平衡現象明顯。

三、對公共衞生體系建設的規劃

(一)多措並舉,加強醫療衞生人才隊伍建設

做好“招、引、培、留”工作。大力加強衞生人才隊伍建設,在招聘政策上適當放寬條件,對引進高層次人才給予必要補助;構建衞生人才留住機制,加強醫療機構自身建設,在薪酬待遇、平台搭建、職業成長等方面下功夫;建立多元化、可持續的醫學人才培養經費保障機制和政府投入動態調整機制;加強基層人才定向培養工作,重點為基層提供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優化人才供給;加強全科醫師能力培訓,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二)加強公共衞生體系工程項目建設

1.鄉鎮衞生院(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防疫能力提升:鄉鎮衞生院防保站是縣、鄉、村三級衞生保健網的樞紐,是擔負農村防病治病和落實各級衞生行政部門有關指令性工作的綜合性機構,鄉、鎮衞生院防保站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現結合的實際,新建防保站14所,總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工作用房6-8間,配齊科室辦公設備及冷鏈設備等,每個鄉鎮建立獨立的防保機構,接受縣衞健委管理與指導。承擔本轄區疾病預防、婦幼保健、公共衞生管理和組織實施工作,參與轄區鎮村一體化防保工作管理。

2.縣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綜合大樓改建項目:建設性質內裝修改造及防控相關設備購置,改造檢驗科,建設地點在已開工的縣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中心新建綜合大樓內,項目總建築面積約約為600㎡,新建醫院信息化及遠程會診系統、全縣婦幼信息管理系統、醫療污水處理系統,購置CT、DR、彩超、呼吸機、負壓救護車及檢驗科相關設置等。

3.縣智慧醫療能力建設:具體建設項目有:

1)大數據第四代智慧健康服務小屋中醫版;

2)智慧村醫健康扶貧鄉村振興工程大數據體驗館;

3)慢病預防篩查中心第四代智慧健康服務小屋中醫版;

4)中醫慢病預防篩查中心繫統集成。

4.縣(社區)衞生防疫能力建設:按照每個村衞健室配備5萬元健康管理和防保設備。

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 篇11

為加快我市社區衞生服務機構的建設步伐,建立健全我市城市社區衞生服務網絡,滿足廣大居民的基本醫療機構需求,今年市政府將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設列入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我局按照要求積極推進社區衞生服務建設,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建設目標

在鞏固社區衞生服務建設的基礎上,力爭要完成3所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設。

二、建設進度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省政府《關於發展城市社區衞生服務的實施意見》精神和市為民辦實事目標,我局對全市社區衞生服務建設進行認真部署,並在全市衞生工作會議上強調各縣區要按照《市社區衞生服務建設發展規劃》要求,在鞏固去年社區衞生服務機構建設基礎上,對全年擬建的3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設進行早佈局、早佈置。同時積極配合城廂區、荔城區做好三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建設。

荔城區拱辰社區服務中心於1月份開始籌備,6月份正式批准掛牌成立,中心設在拱辰街道辦荔園大道莘郊,總佔地面積274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1050平方米。共核定編制34人。

城廂區政府將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設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並於年初開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籌建工作,將現有的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部分辦公用房按中心標準進行結構和功能改造。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將在明年4月份搬遷到街道下黃安置區。5月份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建設基本完成改造。區從全區各公立醫療機構抽調業務骨幹人員進入社區,開展相關社區衞生服務工作。共核定編制16名。12月25日,城廂區政府召開專題會議,決定將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分別設在安置區的市場內和龍橋派出所的渠道旁。

目前兩家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都開設了健康教育室、預防接種室、兒童保健室、婦女保健室、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室、全科診室、中醫診室等臨牀科室及其他醫技科室。

按照《省衞生廳財政廳關於開展全省城市社區公共衞生服務項目考核評價工作的通知》(衞函【28號】)要求,在縣區自評的'基礎上,4月29-30日,我局與市財政局聯合對全市現有的6家社區衞生服務中心進行公共衞生服務項目考核複評,考核均為合格。

為加強社區衞生服務中心人員培訓工作,我局組織各縣區衞生局和社區衞生服務中心主任及管理人員參加全省社區衞生服務人員管理培訓班,提高社區衞生服務管理和服務水平。同時籌備啟動新一輪社區人員(全科醫師、社區護士)崗位培訓工作,重點對社區衞生服務機構醫務人員進行全員培訓,統計全科醫師報名107名,社區護士32名。為順利開展全科醫學崗位培訓,莆田市第一醫院列入全科醫學臨牀實習點,城廂區鳳凰山街道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列入市級全科醫學社區衞生服務實習單位,並在各社區衞生服務中心設立學習點。社區護士培訓240學時,全科醫師培訓500學時。

三、下一步工作

督促城廂區加快落實龍橋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建設,確保在完成街道辦都有社區衞生服務中心的規劃目標。

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 篇12

近年來,根據國務院《醫藥衞生體制改革重點實施方案》精神和《國家農村衞生服務體系建設與發展規劃》及衞生廳《農村衞生基礎設施建設》指導意見,為了更好的解決羣眾看病難的問題,更有效地減輕羣眾負擔,隨着國家和省、市對衞生事業資金設備的投入,我縣衞生事業有了長足的發展。現就我縣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如下:

一、國家發改委給鄉鎮衞生院基礎設施建設資金90萬元,建設陽峪、峯陽、注泔三所中心衞生院,建成已投入使用。

二、國家發改委給我縣25個鄉鎮衞生院配發醫療設備25個品種,價值300餘萬元。

三、國家給鄉鎮衞生院基礎設施建設資金420萬元,建設鄉鎮衞生院九所(陽洪、靈源、楊漢、漠西、周城、臨平、石牛、關頭、梁山),現已建成並投入使用。

四、省衞生廳給我縣縣醫院配發設備5個品種,(多參數監護儀、口導心電圖機、萬能手術牀、高頻電刀、除顫監護儀),價值萬餘元。

五、省衞生廳給我縣乾陵衞生院配發救護車1輛,臨平中心衞生院配發胃鏡1台。

六、省廳為我縣415個村級衞生室,每室配發3000元設備,現已逐步配發到位。

七、國債投資270萬元,建設8所鄉鎮衞生院基礎設施(大楊、大牆、薛錄、馬連、姜村、王村、長留、樑村)國債資金與災建資金捆綁使用。

八、災後重建項目為我縣投資7112萬元,建設25所鄉鎮衞生院及縣中醫院、縣婦幼院。項目正在設計及招投標階段。

九、省廳給我縣衞生院救護車四輛,胃鏡3台,價值50餘萬元。

十、省上為標準化村衞生室每室配套資金1萬元,我縣正在規範建設之中。

衞生單位的設備投入是數十年來前所未有的.,使縣級醫療單位及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的硬件設施有了顯著的改善,改變了就醫環境,提高了救治水平,實實在在解決了羣眾看病遠、看病難的問題,充分體現了黨對醫療衞生事業的重視和關愛,是重視民生、惠民的又一舉措。

存在問題:

1、專業技術人員缺乏,按照每千人擁有3名衞生技術人員的要求,乾縣有人口約60萬人,應配衞技人員1800餘人,現有衞技人員1240人,尚差600餘人。

2、由於衞技人員缺乏,配套的一些設備閒置,不能投入使用。

3、現有專業技術人員中,年齡偏大、知識老化比較嚴重。

建議:

隨着國家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及惠民政策的出台,結合我縣實際,建議如下:

1、國家應出台相應政策,鼓勵專業人才及大學生到縣鄉級醫療單位,使縣鄉兩級有足夠的人才儲備。

2、科技三下鄉及對口支援落到實處。

3、現有衞生技術人員的長期培養規劃和短期培訓相結合。

4、硬件設備的配套要切合實際,並與專業人才結構相結合。

5、村級衞生室應規範建設,嚴防亂建,應像建設村級黨員活動室一樣,建設村級衞生室,這樣才使國家的資金投入與設備投入為一體。

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 篇13

為進一步促進全市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x月份,市政協科教文衞體委員會,先後赴xx縣、xx縣市及市直相關部門進行專題調研,聽取政府和衞生部門的情況彙報,實地察看了xx個單位的公共衞生服務體系的建設情況。通過調研,委員們基本掌握了我市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的情況,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在分析、討論的基礎上,對如何加快全市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提出了一些意見、建議。現將主要情況報告如下:

一、全市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公共衞生服務工作,將其作為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搶抓國家強力推進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機遇,不斷加強全市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目前,我市初步建立了市、縣、鄉、村橫到邊、縱到底的公共衞生服務體系,衞生服務能力不斷增強,人民羣眾健康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一)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成效明顯。我市堅持以重大傳染病防控、免疫規劃、慢性病防治、精神衞生、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處置為重點,以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為目標,攻堅克難,鋭意進取,開拓創新,全市疾病預防控制和衞生應急工作取得了新成績。免疫規劃工作得到加強,兒童免疫規劃一類疫苗免費接種;傳染病、重大疾病防控、慢性病防治成效顯著。

(二)精神衞生工作實現了新突破。我市啟動了重性精神病患者網絡管理系統,開展了重性精神病人普查活動,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規範化管理水平顯著提高。定期舉辦“心理健康知識大講堂”、“家長課堂”等免費講座、開展義診活動。同時與電視台、電台等新聞媒體合作形式多樣的公益性欄目,普及心理、精神衞生健康知識,收到較好效果。

(三)緊急救援網絡體系日趨完善。我市整合資源,成立了市120急救指揮調度中心,對全市醫療急救實行了統一受理、統一指揮、統一調度,醫療急救水平顯著提高。醫療急救資源網絡進一步完善,全市設急救中心(站)x所,配置急救指揮車1輛,院前急救車輛120輛,急救人員達到100人。

(四)血液供應與管理工作顯著提升。為解決臨牀用血供需緊張矛盾,市中心血站採取調整採血車輛、延長採血時間、加強無償獻血宣傳招募、控制臨牀科學合理用血等一系列有效措施,紮實開展采供血工作,滿足了全市臨牀用血需求。去年,全市未發生一例因輸血困難而延誤病人救治的病例和醫療事故,為全市人民的生命健康提供了強有力保障。

(五)婦幼保健工作不斷深入。市、縣、鄉、村四級婦幼保健網絡建設日益鞏固,婦幼保健服務水平顯著提升,有力保障了婦女兒童的身體健康。婦女婚前保健、圍產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產前診斷、產後康復及兒童健康體檢、心理保健、預防接種等服務工作有力推進,全市婦女兒童保健過程化指標和結果性指標進一步優化,全市產婦死亡率和新生兒死亡率逐年下降。

(六)衞生監督工作力度加大。衞生監督機構認真履行公共衞生監管職能,深入開展醫療秩序整頓活動,完善了暗訪檢查、舉報受理、聯合辦案、不良執業記分等工作制度,長效監管機制逐步形成;健全了醫療機構監督管理檔案,建立了醫療機構監督信息互通機制;認真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專項整治工作,醫療市場秩序進一步規範;大力推進了診所規範化建設,着力提升規範化管理和服務的能力。

(七)健康教育工作深入開展。我市深入開展“全民健康工程”,大力實施農民健康服務行動,開展健康教育巡講,卓有成效地舉辦幹部保健大課堂,向城鄉居民宣傳健康知識,有效地在羣眾中普及了健康知識。在報紙、電視了開闢專欄,開展諮詢服務等形式,進行健康教育,全社會的健康知識,健康生活一是得到一定強化。

二、我市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全市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在保障人民羣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與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要求和人民羣眾對公共衞生服務的需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重醫療服務、輕公共衞生”現象仍存在。個別地方和領導對公共衞生的公益屬性認識不到位,衞生髮展理念與方式仍停留在“以醫療為中心”上,“重治療、輕預防”的現象還比較突出,習慣將更多資源投入到醫療服務,沒有將公共衞生服務與基本醫療服務擺在並重的位置,尤其在未發生重大公共衞生事件時,公共衞生服務往往被忽視。

(二)專業人員缺乏,整體素質有待提高。專業人才不足,缺乏高精尖專業技術人才。基層鄉鎮衞生院、村衞生室醫務人員年齡結構不合理,出現人才斷層現象。公共衞生服務人員培訓計劃少,滿足不了公共衞生服務的需要。部分公共衞生服務機構人員編制不足,影響了公共衞生服務任務的落實。從事公共衞生服務人員的待遇較低,工作量大,穩定性較差,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服務質量。

(三)宣傳教育力度不夠,全社會的公共衞生意識薄弱。廣大羣眾對疾病預防與衞生保健的重視程度和自我防範意識還不夠,缺乏應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知識和能力,重治療輕預防以及不良的衞生和生活習慣還普遍地存在。新聞媒體重視重大傳染病流行等公共衞生事件的集中報道,日常宣傳衞生健康知識力度不夠。

三、加快我市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的建議

公共衞生事業是體現社會公平、關係社會穩定和老百姓幸福安康的重大民生問題。針對當前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提高責任意識,加強對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的領導。充分認識加強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性,強化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政府主導地位的意識和責任,堅持公共衞生服務的公益性和服務性,將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納入政府考核內容,建立健全疾病預防控制、健康教育、婦幼保健、精神衞生、應急救治、採供血、衞生監督和計劃生育等專業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完善以基層醫療衞生服務網絡為基礎的公共衞生服務功能,提高公共衞生服務和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處置能力,促進城鄉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衞生服務。

(二)落實配套政策,完善公共衞生服務保障機制。圍繞實現公共衞生服務逐步均等化的目標,各級人民政府要逐年增加公共衞生投入,規範財政補助範圍和方式,建立持續穩定的經費投入和保障機制,保證公共衞生機構建設與發展所需的人員、設備、運行等資金。按照省財政廳、衞生廳《關於完善政府衞生投入政策的實施意見》,各縣(市、區)政府積極調整預算支出結構,落實配套經費,不斷提高保障城鄉居民享受基本公共衞生服務水平。

(三)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公共衞生服務水平和應急工作能力。嚴格控制非專業技術人員的准入,從源頭上提高公共衞生隊伍素質。要調整優化公共衞生人員結構,採取有力措施加快在職人員的培訓與培養,提高全市公共衞生人員整體素質。要健全和完善公共衞生服務的相關政策,提高基層公共衞生服務人員的待遇,營造良好的從事公共衞生服務的工作環境。要加強衞生應急體系、監測和預警機制及應急隊伍建設,提升突發公共衞生事件預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

(四)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倡樹新的公共衞生理念。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宣傳媒介,加大對全社會公共衞生知識、公共衞生服務項目、公共衞生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工作。在機關、學校、社區、企業、鄉村大力開展健康科普教育,提高廣大人民羣眾的衞生保健意識和公共衞生道德水平,積極倡導健康文明、安全衞生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羣眾的自我防護意識和應對公共衞生事件的能力,努力營造有利於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的良好氛圍。

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 篇14

按照區委關於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安排部署,在第一階段學習培訓的基礎上,結合個人工作實際,先後深入到政府相關部門及部分區、鄉鎮、街村的醫療和防疫保健單位,通過聽取彙報、座談交流、實地察看等方式,對我區的公共衞生體系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經過多年的努力,特別是近些年來,我區的公共衞生體系建設不斷加強,並且取得了長足發展,正逐步走向完善,一些危害人民羣眾健康的傳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廣大羣眾的醫療衞生健康水平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公共衞生體系建設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一)加強對公共衞生體系建設的領導。各級領導幹部對加強公共衞生體系建設重大意義的認識,應該説經歷了一個由淺到深的轉變過程,特別是在經歷了“非典”之後,這種轉變就更為明顯,由此也帶來了公共衞生體系建設的快速發展。調研情況表明,近年來,區鄉鎮兩級政府對公共衞生體系建設工作的重視程度確實有了一個比較大的提高,並隨着認識的逐步深化,不斷加強了對這項工作的領導。主要表現為:一是自覺把公共衞生體系建設工作列入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制定規劃目標和具體措施,並將公共衞生體系建設列入了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總體規劃,統籌組織,依法管理,定期督導,抓好落實;

二是不斷加大公共衞生體系建設的投入,興建了一批基礎設施,更新改造了必要的儀器設備,增加了防保人員經費,有效提高了應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能力和醫療衞生保健水平;

三是加強對《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衞生保健知識的宣傳教育,廣大人民羣眾的防病保健意識不斷增強;

四是加強協調、密切配合,較好地發揮了相關部門在加強公共衞生體系建設中的作用。

(二)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一是健全了疾病防控網絡。按照“預防為主”的方針,全區進一步健全了區、鄉鎮、村街三級疾病防控網絡,其中區級3家,包括防病站、結防所、婦幼保健院;第二級為各鄉鎮醫院、衞生院共計29家;防保組,共計41家;第三級為村級,全區目前有社區衞生服務站近500家,具體服務公共衞生和基本醫療;每個自然村分別由鄉村醫生兼管。在疾病防控網絡建設中,我區重點抓了區防病站建設。幾年來,區財政先後投入280餘萬元,對區防病站的基礎設施和議器設備進行了更新改造,有力提升了防病站的技術裝備水平,進一步滿足了衞生防病工作的需求。二是加強了公共衞生隊伍建設。通過嚴把人員准入關和加大專業培訓工作力度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公共衞生隊伍的業務素質。對進入區衞生防病站的.人員,要求必須具備大學本科以上相關學歷,基層防病業務人員也必須具備相應學歷。凡從事防病工作的人員,必須經過200學時以上的專業培訓,並經過嚴格考核,持證上崗。三是不斷加強疾病防控工作。全區年均完成計劃免疫和預防接種40萬人次以上,切實加強各類傳染病的日常監督檢測,HIV初篩年均15000人次人次以上,一些高發傳染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三)加強醫療救治體系建設。我區醫療救治體系分為區、鄉鎮、村街三級。近年來,隨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建立和18項公共衞生服務項目的啟動實施,區政府及有關部門不斷加大衞生事業投入,全區的公共衞生體系建設又上了一個新台階。城區醫療機構有了很大發展,充實了多種先進的醫療設備,改善了基礎設施條件,壯大了人才隊伍,醫療救治水平不斷提高,並已經成為全區的醫療救治中心,不僅滿足了日常醫療的需要,而且能夠保證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搶救與治療的急需。鄉鎮醫院和衞生院作為基層醫療機構,分別負責轄區內的醫療衞生和預防保健工作。多數鄉鎮醫院和衞生院都進行了更新改造,更新了一批診療設備,改擴建了部分房屋,使基層醫療機構的診療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就醫環境得到了改善。

(四)加強衞生監督體系建設。一是加強衞生監督機構和隊伍建設。我區於20xx年成立了“xx區衞生監督所”,加強了衞生執法監督力量;

二是不斷加大衞生監督執法力度。集中力量開展了食品衞生專項治理工作,加強對學校食堂、餐飲業、超市、集貿市場等一些重點行業的經常性衞生督查。同時,對美容美髮、賓館旅店、娛樂場所的環境質量、用具衞生指標等加強了監督檢測;對全區醫療單位的隔離消毒制度和防止院內感染等相關制度的落實情況加強了監督檢查,有效增強了醫療單位防範醫源性感染的責任意識。

二、存在問題

(一)經費投入不足,設施設備滯後。主要是防病機構辦公用房面積不足,部分鄉鎮醫院和衞生院基本設施設備還有缺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醫療和預防保健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二)公共衞生隊伍的高水平專業人才不足,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特別是從事疾病預防控制與衞生監督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偏低,基層衞生防保人員的學歷、職稱和專業技能還不能滿足工作需要。

(三)全社會的公共衞生意識需要進一步增強。廣大羣眾對疾病預防與衞生保健的重視程度和自我防範意識還不夠,缺乏應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知識和能力,重治療輕預防以及不良的衞生和生活習慣還較為普遍地存在。

三、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要從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來認識和重視公共衞生體系建設,進一步強化政府責任。要把加強公共衞生體系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並抓好督查落實工作。要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進一步增加經費投入,大力加強公共衞生的硬件和軟件建設,努力提高應對公共衞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要充分發揮政府對公共衞生建設的協調和管理職能,進一步加強對各有關部門和各方面力量的協調,形成全社會協調一致、有關部門分工合作的良性工作機制。

(二)進一步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大力提高全社會的公共衞生意識。要利用各種宣傳工具,通過多種方式,進一步宣傳好《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宣傳衞生科普知識,廣泛開展愛國衞生和健康教育,提高廣大幹部羣眾對公共衞生建設重要性的認識;要教育廣大羣眾養成良好的公共衞生道德和衞生習慣,增強科學的衞生保健意識,積極倡導健康文明、安全衞生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羣眾的自我防護意識和應對公共衞生事件的能力,努力在全社會營造有利於公共衞生建設的良好氛圍。

(三)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公共衞生專業隊伍的整體素質。政府及衞生主管部門要牢固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的思想,把加強公共衞生人才隊伍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圍繞培養、吸引和使用人才的三個環節,針對人才隊伍的現狀,採取學歷教育、繼續教育、短期培訓等有效手段,在全面提高隊伍素質的基礎上,重點加強疾病控制和衞生監督人才的教育培養;同時,要嚴把人員准入關,對進入公共衞生隊伍的人員,要求必須具備相應的學歷和相關的專業知識技能,從源頭上提高公共衞生隊伍素質,為進一步提升公共衞生工作水平提供人才保障

(四)進一步健全和完善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處理體系,提高應對能力。要加快區公共衞生應急指揮中心建設,完善xx區突發公共衞生事件應急處理預案,加強疾病防控、醫療救治、衞生監督三大體系和公共衞生信息網絡平台建設;要繼續做好應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各項準備工作,加強有關人員的技術培訓和應急演練,做好防治物資儲備和資金保障,切實做到有備無患,臨陣不亂。

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 篇15

20xx年,我站在市衞生局的正確領導下,嚴格執行《國家基本公共衞生服務規範(版)》認真貫徹落實,以及衞生局各類文件精神,加強內部管理,嚴抓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工作,充分調動全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將我站基本公共衞生服務項目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居民健康檔案工作

根據《基本公共衞生服務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項目工作方案》要求,在區衞生局統一部署下,我院於今年3月份開展了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工作。

一是爭取領導重視,搞好綜合協調。為迅速落實建檔工作,我院多次向辦事處居會等基層管理組織單位進行協調與溝通,得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分管領導親自組織召開協調會,親自安排部署,使居委會對居民健康檔案工作十分重視,每個轄區都安排專人負責協助建檔工作。

二是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為確保居民健康檔案工作的順利進行,我站專門成立了由站長任組長的'居民健康檔案工作領導小組,加強整個街道居民健康檔案工作組織領導,制定了操作性強、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成立專門建檔工作小組和居民健康體檢小組相互積極配合採取進入户調查統一體檢服務的方式為居民建立健康檔案建檔工作。

三、是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居民主動建檔意識。為提高我轄區居民主動參與建檔意識,我站大力宣傳發放各類宣傳材料讓每一名社區居民瞭解居民健康檔案,積極主動配合我院建檔工作小組順利完成居民建檔工作。

四、加強人員培訓,強化服務意識。為確保居民健康檔案保質保量完成,我站對每一名參與居民健康檔案建立的工作人員進行了多次業務培訓,讓每一名工作人員熟悉居民健康檔案建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熟練掌握自己的本職工作和建檔程序。

截止11月底,我站共為七社區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檔案紙質檔案3974份,並把紙質居民健康檔案完善合格錄入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系統。

(二)老年人健康管理工作

根據《包頭市基本公共衞生服務老年人健康管理項目工作方案》及區衞生局要求,我院開展了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務項目。

一、結合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對我街道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登記管理,並對所有登記管理的老年人免費進行一次健康危險因素調查和一般體格檢查及空腹血糖測試,並提供自我保健及傷害預防、自救等健康指導。

二、開展老年人健康干預。對發現已確診的高血壓和2型糖尿病患者納入相應的慢性病患者進行管理;對存在危險因素且未納入其他疾病管理的老年居民進行定期隨訪,並告知該居民一年後進行下一次免費健康檢查。

截止11月,我院共登記管理65歲及以上老年220人。並按要求錄入市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系統。

(三)慢性病管理工作

為有效預防和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根據《包頭市基本公共衞生服務慢性病管理項目工作方案》及區衞生局要求,我院對我社區居民的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建立健康檔案,開展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隨訪管理、康復指導工作,掌握我街道高血壓、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發病、死亡和現患情況。

1、高血壓患者管理

一是通過開展35歲及以上居民首診測血壓;居民診療過程測血壓;健康體檢測血壓;和健康檔案建立過程中詢問等方式發現高血壓患者。

二是對確診的高血壓患者進行登記管理,並提供面對面隨訪,每次隨訪詢問病情、測量血壓,對用藥、飲食、運動、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導。

三是對已經登記管理的高血壓患者進行一次免費的健康體檢(含一般體格檢查和隨機血糖測試)。

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 篇16

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衞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醫藥衞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20xx年度主要工作安排的通知》以及《國家基本公共衞生服務規範》、《市衞生局推進全市區域公共衞生信息化建設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結合我市正在實施的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建設項目,為進一步推進全市基層公共衞生信息化建設步伐,為城市、農村居民提供統一、科學、規範、高效的公共衞生服務,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目標。

按照衞生部衞生信息化建設“十二五”規劃的總體要求,在全市實施區域衞生信息化“1654”發展戰略,即建立一個市級衞生信息資源管理及區域協同平台,六個縣級數據中心,形成“一總六分”的信息化建設構架,開展五項業務應用(公共衞生、醫療服務、新農合、基本藥物制度、綜合管理),服務網絡覆蓋市、縣、鄉、村四級,構建縱橫連接各級衞生行政部門、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的高效、快速、通暢的信息網絡系統,實現健康信息一次採集,多方利用,互聯互通,區域共享,實現全市衞生信息資源集中規劃和統一管理。

二、階段目標。

(一)20xx年6月30日前,擴展完善市級衞生信息資源管理及區域協同平台,搭建6個縣級數據中心,在全市範圍啟用區域公共衞生服務管理信息系統。

(二)20xx年6月30日前,全市居民健康檔案實現信息化管理;20xx年底,城市居民規範化電子建檔率達到60%以上,農村居民達到50%以上。

(三)20xx年底前,全市實現健康檔案、老年人保健管理、糖尿病管理、高血壓管理、健康教育、重型精神病管理、孕產婦保健、兒童保健管理、免疫規劃九項服務為一體的基本公共衞生服務信息化管理和應用。

(四)20xx年6月30日前,擴展平台功能,開展雙向轉診、在線培訓、績效考核、信息發佈、重大公共衞生項目管理等試點建設。

(五)20xx年底前,整合現有信息系統資源,通過多系統集成,功能擴展,接口開發,建立統一的集成交換標準和機制,實現公共衞生服務管理信息系統與新農合系統、集中式鄉鎮衞生院管理信息系統、社區衞生管理系統及居民電子健康檔案管理平台等現有數據資源的整合,形成集公共衞生、醫療服務、新農合、基本藥物制度、綜合管理五項業務應用於一體的`基層公共衞生管理信息平台。

三、實施範圍。

全市六縣(市、區)。

四、近期工作任務及職責分工。

(一)市衞生局。

負責全市區域公共衞生信息化建設的設計規劃、安排部署、培訓、督導與考核;負責在省衞生廳的支持和指導下,聯合省、市、縣信息技術人員對各縣(市、區)數據中心搭建、系統安裝、調試、升級和維護進行協助和指導。

1、成立德陽市衞生信息化建設行政協調組和技術專家組,成員組成如下:

(1)行政協調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行政協調小組主要負責制定全市衞生信息化建設規劃、方案等指導性文件;組織專家對各縣(市、區)、各市直單位上報的信息化建設項目進行評審;依據國家統一數據標準和業務規範,組織技術人員對全市衞生信息化建設項目進行培訓、指導、評估和考核。辦公室設在市衞生局信息中心,辦公室主任由兼任。

(2)技術專家組。

組長:XX市衞生局信息中心主任

成員:

特邀專家:

1、專家組主要負責對全市衞生信息化建設發展規劃進行審議;對各地各單位上報的衞生信息化建設項目進行評審;參與全市重大衞生信息化建設項目的設計、研發、培訓、指導和考核等。辦公室設在XX市衞生局信息中心,辦公室主任由兼任。

2、開展應用培訓(20xx年3至4月)

市衞生信息中心在省衞生信息中心的指導、支持下,組織開展對各縣(市、區)系統應用培訓,同時組織技術人員到各縣(市、區)開展現場指導;XX市衞生局負責承擔具體培訓任務和技術支持。

3、開展督導檢查(20xx年6至11月)

市衞生局組織開展對各縣(市、區)區域公共衞生信息系統應用情況督導,確保系統使用的規範性、數據錄入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順利完成今年醫改目標規範化電子建檔任務,推進區域公共衞生信息化建設進程。

4、完善市級管理平台(20xx年12月底前)

在現有的德陽市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平台的基礎上補充、完善搭建市級衞生信息資源管理和區域協同平台,逐步實現對全市基本公共衞生服務的統一管理。

(二)各縣(市、區)衞生局。

負責本地區域公共衞生服務信息化建設的組織實施,安排部署、組織協調和督導考核;建設縣級數據中心及運行網絡環境(網絡帶寬、服務器、交換機、安全設備),有條件的地方可配備移動數字處理機;在省、市技術人員指導下,負責對縣級數據中心進行搭建、管理、維護和升級等;開展轄區內各基層醫療衞生機構人員培訓。

1、建立工作機構(20xx年3月)

各縣(市、區)成立區域公共衞生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並落實分管負責人、具體負責科室和人員。按照省、市衞生信息化建設的統一安排和要求,爭取政策和經費保障,積極推進本地區信息化建設工作。

2、制定工作規劃和方案(20xx年3月)

各縣(市、區)衞生局在省、市推進區域公共衞生信息化建設的總體設計框架下,根據各地信息化建設現狀,制定本地區的公共衞生信息化發展規劃和實施方案。

3、配備系統所需軟硬件(20xx年3至4月)

各縣(市、區)衞生局對照新系統啟用要求,着手配備完善相關設備、設施,保證區域公共衞生管理信息系統儘早啟用。

4、組織開展培訓(20xx年3至4月)

各縣(市、區)組織各基層醫療衞生單位有關人員參加區域公共衞生管理信息系統應用集中培訓,並組織分級培訓和指導。

5、安裝調試系統上線(20xx年4至6月)

各縣(市、區)啟用公共衞生管理信息系統,儘快將原有基本公共衞生服務的紙質數據錄入新系統,實現統一信息化管理。

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 篇17

今年以來,漣水縣通過不斷挖掘就業崗位,深入構建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促進充分就業,努力實現高質量就業。截至20__年9月底,漣水縣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新增城鎮就業3392人。

一是深入開展就業援助“暖心活動”。積極聯合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縣殘聯、縣民政局等單位,舉辦各類重點羣體專場招聘會,有效幫助勞動者拓寬就業渠道。截至目前實現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4290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1903人;累計舉辦現場招聘會52場,其中網絡招聘會9場,直播招聘6場。通過現場招聘等形式,共有129家企業提供崗位數5455個,達成就業意向4216人。

二是大力實施技能培訓提升行動。通過引導培訓機構針對城鄉適齡勞動力多增設實操性突出、適合當前技能型社會緊需的專業來授課,完善課程內容,促進課程多樣化創新,切實提升培訓質量。我縣城鄉勞動力就業技能目前已培訓4925人、新生代農民工共計1638人,包括母嬰護理、養老護理員、中式麪點師等專業。並對31家企業審核崗前培訓補貼2640人,金額105.6萬元。

三是做好崗位開發和穩企惠民政策落實。加大穩企惠民政策宣傳力度,貫徹落實好上級的各項政策,全力幫助重點羣體及企業紓困解難,並利用好現有社保補貼、在崗職工崗位技能培訓補貼、公益性崗位補貼等政策工具,確保人社就業服務不掉線。1-9月審核新增靈活就業社保補貼1349人,單位吸納就業困難人員242人,小微企業高校畢業生1人,公益性崗位和社保補貼127人,公益性崗位開發完成人數全市第一。

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 篇18

下面,我簡要彙報一下我縣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

縣轄鎮街個省級經濟開發區,面積平方公里,人口萬。現有政府舉辦的醫療衞生單位家,其中縣級醫療衞生單位處鎮級醫療衞生機構處,另有社區衞生服務站處、村衞生室個、個體診所個。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衞生健康事業發展,搶抓國家強力推進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機遇,不斷加強全縣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初步建立了縣、鎮、村橫到邊、縱到底的公共衞生服務體系,醫療衞生服務能力不斷增強,人民羣眾健康水平明顯提高。

一、加強人才培養,壯大衞生健康服務力量

大力實施人才振興戰略,不斷加強醫療機構人才隊伍建設。自年開始,我縣實行公立醫院人員總量控制、自主招聘,建立了靈活的公立醫院用人進人機制和政策,對緊缺人才建立綠色通道,公立醫院自主招聘後直接報縣編辦和縣人社局備案,切實解決了優秀人才引進難的問題,為業務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同時,堅持管辦分開,穩步開展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建設,實現了縣級公立醫院決策、執行與監督三權分立、相互制衡,提高了醫院內部管理運行效率。今年以來,圍繞專業需求和學科需要,將招才引智工作納入招商引資範疇,視同引進招商引資項目。並積極開展醫療衞生系統在外工作人員回的宣傳引進工作,縣委組織部、縣人社局出台《關於鼓勵在外工作人員回縣工作的實施意見》,目前醫療衞生系統已有名外地工作人員回工作。同時,加強在職人員進修培訓,截至目前,各單位選派人員到省市進修學習人次。

二、完善硬件建設,優化醫療衞生服務條件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使我們充分認識到目前醫療衞生機構建設對於應對突發公共衞生事件的重要性。為此,我縣在全面加強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統籌推進醫療機構基礎設施規範化建設。

一是加強醫療機構疫情防控設施標準化建設。縣人民醫院建立獨立的傳染病科、規範的發熱門診,並按照三甲醫院建設標準,計劃遷建佔地綜合院區,建築面積萬平,配備牀位,目前已完成立項,選址意見書、建設工程許可證、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等已辦理完畢,正在進行安全文明施工工作,爭取年底投入使用。

二是加強核酸檢測能力建設。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改造面積實驗室,購置了檢測儀器設備,已於月日正式啟用;縣人民醫院和縣中醫院也先後於日啟動PCR核酸檢測實驗室建設,並與初投入使用。縣疾控中心、縣人民醫院將在現有基礎上,分別新上一套核酸檢測設備,縣婦幼保健計生服務中心也將完成核酸檢測實驗室建設,確保全面完成“核酸檢測能力備增計劃”。加快推進鎮街衞生院發熱哨點診室建設,按照發熱哨點診室不低於平方米的建設標準,正在改造過程中疫情應急防控能力明顯增強。

三是加強鎮街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在所有鎮街衞生院全部實現標準化建設的基礎上,結合實際,積極推進新建、擴建項目,不斷優化基層醫療服務條件。以上項目建成使用後,我縣醫療機構基礎設施建設將實現全面提檔升級。

三、推進能力建設,提升醫療服務水平

縣人民醫院先後與簽署了對口幫扶和合作協議,為縣醫院發展注入新動力。加強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中心“三大中心”建設,胸痛中心被列入國家胸痛中心聯盟建設單位,卒中中心通過國家卒中中心聯盟認證,胸痛、卒中、創傷、放療項目均處全市上游水平,依託建立的掌上導管室為山東省首家。從鎮街衞生院選派名“村級指導醫生”對薄弱村衞生室進行幫扶,提升基層醫療衞生服務能力。進一步完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的人員組成,由縣級醫療機構分片參與家庭醫生簽約團隊服務簽約工作,切實提高了簽約服務質量。

四、規範監管秩序,加強公共場所管理

完善監管機制,建立了領導幹部“一對一”幫扶制度,成立個幫扶領導小組,分別由衞生健康局領導幹部任組長,隨時對所包保的.鎮村醫療機構進行監督檢查,嚴厲打擊非法行醫。加強衞生監督信息化建設,為衞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隊伍配備了現場執法終端設備,確保現場執法過程全記錄。加強醫療廢棄物和醫療污水監督,組織衞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大隊人員對產生醫療廢棄物的單位和隔離病區加強監督檢查及業務指導,各單位全部與公司簽訂了醫療廢物處理協議,所產生的醫療廢物由該公司統一集中處置,每年轉運處理醫療廢物約噸。

總之,經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我縣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完善,衞生健康服務能力和水平不斷提升,但與廣大羣眾的期望和需求還有不小差距,各位領導的到來,是我們相互學習、共同借鑑、增進友誼的一次難得的交流機會,懇請各位領導不吝賜教、傳經送寶,為我縣的衞生健康工作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促進我縣衞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謝謝大家!

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 篇19

社區服務是社區建設的基礎、龍頭和骨幹。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社區服務的地位和作用顯得越來越重要。服務工作的優劣,直接關係到黨和政府與人民羣眾的血肉聯繫,直接影響黨和政府在人民羣眾中的形象和威信。自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以來,我們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根據區委關於第一批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學習調研階段工作安排,以繼續解放思想,加快科學發展,把北區建設成為現代農業示範區、高新技術產業區和現代物流中心這一實踐載體,圍繞如何搞好社區服務、完善服務體系、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進行了調研。通過調研,較全面地掌握了全區社區服務工作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分析提出了今後城北區社區服務工作的思路。

一、城北區社區服務工作現狀

城北區社區服務工作從20xx年9月隨着社區建設試點工作開始,20xx年初全面展開。幾年來,通過全區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社區服務工作在探索中前進,在發展中完善,初步形成了黨政領導、民政牽頭、部門配合、鎮(街道)主管、社區主辦、社會參與 的工作運行機制,初步完成了重構服務體系、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服務功能、拓寬服務領域、提升服務水平等一系列重要工作,新型社區管理和服務體制框架已基本形成,社區服務步入了 整體推進、全面發展的新階段。總結近年來的社區服務工作, 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加強對社區服務的領導。區委、區政府始終把社區建設、社區服務作為深入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推進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大事來抓,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特別是在人、財、物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下大力氣解決社區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相繼出台了《城北區關於開展社區建設的意見》、《城北區城市社區整合實施意見》、《城北區社區建設五年計劃》、《城北區關於加強城市社區工作機制暫行辦法》等一系列文件,對全區社區服務工作進行安排部署,使社區服務工作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

(三)加大投入力度,加快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多年來,各級政府不斷加大投入力度,通過多種渠道,加快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和公共設施建設,增強辦公經費和居委會成員生活補貼,為加強社區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省、市民政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藉助星光計劃和再就業服務中心項目,市區兩級共投入資金370多萬元,建成星光老年活動中心22個、再就業服務中心22個,總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有效解決了社區的老年活動室和社區辦公用房,同時還藉助社區再就業服務中心這個平台,安置了部分下崗失業人員。

二、當前社區服務工作存在的問題

社區服務是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城北區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後的實際,預示着我區城市社區服務具有廣闊的發展潛力。近年來,我區社區服務工作雖然取得了很大進步,但與落實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的任務和居民對社區服務的需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還有諸多現實因素制約着社區服務的進一步發展。

(一)社區服務的資金來源比較困難,缺乏自我發展的能力。全區23個社區居委會中,絕大部分經濟實力較弱,只能維持正常的工作,社區服務的資金來源比較困難,缺乏自我發展的能力,影響了社區服務的大發展。

(二)社區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儘管近年來加大了投入力度,新建了一批公益性基礎設施,社區的辦公和服務用房建設有了明顯的改善,但仍有個別社區借用的辦公用房面臨拆遷、收回,如光明社區、馬坊東社區,重新選址建設辦公用房面臨較大困難。

(三)居民現實支付能力制約社區服務的發展。儘管存在着廣大羣眾對社區服務的普通需求,但多數的居民家庭尚不具備滿足這些需求的現實支付能力。大多數城市居民寄希望於社區提供無償或低償服務,而在許多有償服務項目面前則望而卻步,從而制約着社區服務的發展規模和發展速度。

(四)服務領域不寬,服務水平不高。由於我區社區服務設施不完善,加之社會中介組織不發達,沒有形成綜合的服務實體,導致社區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不高。

三、進一步提高社區服務質量和水平的思路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密切配合。一是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深刻認識加強社區建設,是黨中央、國務院加強城區工作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是改革城市基層管理體制、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務水平、促進城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迫切要求,是加強黨在城市的組織基礎、羣眾基礎和工作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加快和諧社會建設進程和現代化建設的重大舉措,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視,認識上到位,行動上自覺,措施上得力。二是各鎮(街道)要把發展社區服務與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實施社會救助和再就業工程、促進精神文明建設、構建和諧社會等工作緊密結合。建立健全政府統一領導、鎮(街道)牽頭、社區居委會協助、有關部門配合、社會廣泛參與的社區服務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按照城北區第三產業和社區服務發展要求,加強業務指導,提高服務水平。發改、財政、經濟、銀行、税務、工商等部門要按照自己的職能,進一步制定促進社區服務發展的政策措施。積極鼓勵工會、共青團、婦聯及殘聯、老齡、慈善等組織參與社區服務,大力倡導團結互助、扶貧濟困的良好風尚。將參與支持社區服務工作作為考核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的.重要內容,並納入目標責任。同時,將發展社區服務與招商引資工作結合,形成推動社區經濟發展的合力。三是加強統籌規劃和政策指導。有關部門要切實轉變思想觀念,創新工作方法,將發展社區服務作為本部門工作職能轉變的重要內容,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分級、分部門制定社區服務發展規劃,確定發展目標和重點,完善相關政策措施,促進社區服務各項工作的落實。鎮(街道)要制定本轄區發展社區服務的規劃,協調解決社區服務發展中的問題,管理各類組織以及家庭和個人依法有序開展社區服務。四是加強對社區服務的監督。經濟局、民政局等部門要推動制定各類社區服務行業標準,並綜合運用行政、法律手段監督管理社區服務。建立健全反映社區服務設施、服務管理、居民需求及滿意度等有關信息的採集及工作評估體系。嚴格財務、審計制度,嚴禁將救助、福利、公益款物等挪作他用。認真解決社區服務發展中各種問題,及時查處違法違紀和損害羣眾利益的行為,保證社區服務和社區經濟健康發展。

(三)大力推進社區居民自治建設。按照政府依法行政、社區依法自治的原則,使社區居委會的工作實現新轉變。社區建設的宗旨是發揮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能力,使居民獲得認同感、歸屬感、安全感和親情感,增強居民的凝聚力和建設社區的積極性,從而使社區成為社會的減震器。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主導和指導作用,形成政府、市場、社區組織之間的良性互動和合作關係,共同改善社區經濟和社區文化。同時,完善社區事務民主決策機制,凡是羣眾切身利益相關的事項,都要通過聽證會、協商會、議事會、座談會、民意調查會等,廣泛聽取意見,充分發揚民主,暢通居民意願表達渠道。

(四)積極拓展社區服務領域。一是建立面向特殊羣體的帶有社會福利性質的社區服務體系:社區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照料、家庭護理、精神安慰、應急服務、醫療保健、文化娛樂;殘疾人生活保障、康復醫療、就業安置、婚姻戀愛、合法權益保障、文化生活;優撫對象的定人定期上門包户服務、轄區內商業網店一條龍服務、逢年過節慰問送温暖活動、子女入托上學就業優先解決;特困家庭的定期救濟、包户服務、新增特困家庭的送温暖活動、優惠購買生活必需品、優先安排就業、實施再就業培訓;二是建立面向全體社區居民的帶有便民利民性質的社區服務體系,包括日常生活服務和家務勞動;日常生活用品的購置和配送、家用電器維修、衞生清理、服裝製作拆洗與熨燙、代收公用事業費;綠化面積的維護和擴大、四害治理、環境噪聲控制、垃圾袋裝與分類、居民樓道及門前環境衞生保護、違章搭建控制、民事糾紛調解、火災隱患消除、轄區內刑事案件防範、外來人口管理;疾病防範、醫療診斷、病人護理、健康諮詢、衞生宣傳和防疫;嬰幼兒照料、上下學接送、午餐製作與配送、課外看管、假期託管、智力開發、興趣與特長的培養等;社區生活服務,包括文化、教育、科普、諮詢、培訓、體育、娛樂、健身。

(五)努力探索社區服務社會化、市場化、產業化的運行機制。社會化、市場化、產業化是社區服務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市場經濟體制對社區服務的客觀要求。它不僅是社區服務發展的長遠目標,而且也是目前和今後一段時期進一步深化社區服務的基本途徑。一是培育知名社區服務企業。要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通過出台和完善一系列優惠政策,吸引和鼓勵社會中介組織、企事業單位和各界人士共同投資興建社區服務設施,發展公有民營、民辦公助、股份合作制、個體私營等各種類型的社區服務事業,發展高層次的家政服務業、物業管理、消費娛樂業、商貿流通服務業等社區服務,培育一批規模大、檔次高、服務質量好的知名社區服務企業。二是搭建社區服務信息平台。採取招投標的辦法,篩選有資質、信譽好、服務質量高的社會中介組織,搭建社區服務信息平台,設立呼叫熱線,向社區居民推薦社區服務企業和服務項目。三是重視培育,實現產業化。對那些以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為內容的服務項目,如託老托幼服務、家政中介服務等,應根據居民不同層次的需求,採取措施,重點培育,逐步實現實體化,使其成為社區服務業中的分支產業。四是要進一步完善無償服務與有償服務相結合的制度。要在為各類弱勢人羣和優撫對象提供福利服務的同時,擴大服務對象,強化社會服務功能,努力開拓為廣大居民羣眾和轄區單位提供服務的項目,以提高有償服務的比重。有償服務制度主要適用於對轄區企事業單位和機關、團體所提供的後勤保障服務和對普通居民家庭所提供的便民生活服務。有償服務獲得的利潤要儘可能彌補福利服務的資金不足和發展新的社區服務項目,擴大社區服務規模。

(六)加強社區工作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幹部素質。一是選好配強社區居委會成員。採取公開選舉等方法,經過民主選舉,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社區工作者隊伍。二是加強培訓教育工作。採取多種形式,加強對社區成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弘揚愛崗敬業、任勞任怨、樂於奉獻的精神;加強理論、業務、崗位培訓,引導和鼓勵社區工作者自學科技、文化、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識,不斷提高業務理論水平和依法辦事、服務羣眾的能力;鼓勵社區工作者積極參加社會工作者執業資格考試,並對取得社會工作者職稱的給予不同層次的補貼,推動社區工作的專業化、社會化。三是充分發揮社區見習大學生的作用,不斷推動社區工作上水平。四是進一步優化、壯大志願者隊伍。為了有效地組織、帶動居民羣眾參與社區服務,為了使這項工作經常化、系統化,必須優化、狀大社區服務志願者隊伍。在這方面,首先要大力動員吸收中青年居民加入志願者隊伍,優化這支隊伍的年齡結構;其次要動員吸收文化水平較高的居民尤其是專業技術人員加入志願者隊伍,優化這支隊伍的智力結構;再次動員吸收居民中的共產黨員尤其是黨員領導幹部加入志願者隊伍,並在其中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總之,社區服務是社區建設的基礎、主題、龍頭和骨幹,是社區建設的生命力所在。在推進社區建設的實踐中,要把服務社區居民、提高社區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放在首位。要從社區居民迫切要求解決和關注的現實問題入手,急居民羣眾所急、想居民羣眾所想,辦實事,重實效,使居民得到實惠,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要進一步提高社區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不僅要得到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更需要政府強有力的推動;不僅需要廣大居民羣眾的共同參與,更需要社區工作者隊伍的紮實工作;不僅需要對弱勢羣體和優撫對象的無償服務,更需要探索麪向全體居民的社會化、市場化、產業化的有償服務。只有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探索實踐,提高社區服務的質量和水平,才能滿足居民羣眾不同層次的需求,才能增強居民對社區的凝聚力、向心力、才能調動居民參與社區服務和社區建設的積極性,才能實現社區的和諧、穩定及其發展。

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 篇20

我辦作為縣政府直屬事業單位,主要負責金融監督、協調、服務,負責貫徹執行國家金融工作的方針、政策,督促落實縣委、縣政府有關金融、保險等工作的決定和工作部署。現將平邑縣保險業發展情況進行全面梳理,主要工作彙報如下:

一、發展情況

截止到20xx年10月底,全縣保險業實現保費收入9.14億元(其中人身險6.53億元,財險2.61)。保險業總體運行繼續保持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態勢,為“山清水秀,幸福和諧”市域副中心城市建設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存在的問題

從近幾期保險協會發布的報表看,我縣保費收入在全市區縣中位於前列,其中財險保費收入全市第五,人身險保費收入全市第六,與我縣人口規模經濟狀況基本相配,但與市直保費收入差距較大,佔比不到市直保費收入一成,説明我縣保險業發展還不夠成熟。增長率在全市各縣區排名處中下游,説明發展趨勢放緩,後勁不足,有待突破我縣保險業發展瓶頸,拉動我縣服務業發展增長率,確保保險業平穩較快發展,進一步增強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三、下一步工作計劃

針對以上問題,我辦將進一步加強保險教育與宣傳,鼓勵保險公司優化產品結構。一是加強對我縣居民保險知識的普及教育和宣傳。通過加強與新聞媒體的溝通和聯繫,積極開展保險知識宣傳教育,不斷擴大保險宣傳的影響力,提高居民保險意識;二是結合我縣實際,有針對性地開發滿足我縣居民需求的險種,解決有效供給不足,險種單一問題。提高全員的服務意識,培養員工的服務觀念,簡化手續,提高辦事效率。

公共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彙報 篇21

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和縣衞計局的堅強領導下,我院按照公益辦院的宗旨,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深入開展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各項工作得到較快發展,服務能力明顯提升。下面,我將中心衞生院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向各位領導彙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x鎮位於x縣東南部,版土面積x平方公里,轄x個村和x社區,總人口x萬。中心衞生院始建於x年,佔地面積x㎡,業務用房面積x8㎡,擔負着全鎮人民的公共衞生、醫療服務和周邊四個鄉鎮的部分醫療急救服務。現有職工91人,開設病牀x張,年出院x人次,門診xx人次。打造了完備的現代化醫療信息系統、遠程會診平台,具備基層常見病、多發病、疑難病診治能力。全鎮下轄x家村衞生室,在編村醫50人。

二、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建設情況

(一)基礎建設卓有成效

我院於x年新建了行管公衞綜合樓,x年又耗資x對業務綜合樓進行了重新規劃佈局與裝修,住院部分科設置,達到“四化”標準,病人診療更加舒適方便。分年度對全鎮x家村衞生室進行了優化建設,均達到了“五化”標準,衞生室服務環境大為改善,羣眾滿意度明顯提升。

(二)人才隊伍發展壯大

我院通過“外引內修”,不斷提高專業技術隊伍素質,夯實發展內涵。一是加強人才引進,近三年共引進大專以上專業技術人員29名,為提升整體服務能力增添了強大動力。二是與上級醫院簽訂人員培訓協議,三年來選送31人到縣級以上醫院進修,214人蔘加市縣級短期培訓。每年邀請上級醫院專家來院授課10餘次,每月均請上級專家來院指導手術、會診。三是強化院內培訓。加強“三基三嚴”訓練,每年組織院內培訓30餘場次,舉辦技能操作競賽、業務技能考核不低於4場次,不斷強化醫務人員專業技術能力。

(三)服務能力大幅提升

一是完善質控體系,健全管理制度。對全院各科室實行全程質量監控,對日常工作定期進行考核,全面貫徹落實18項醫療核心制度,不斷優化就診流程,改善服務態度,提升醫療服務質量,近幾年無醫療事故和大的醫患糾紛發生。二是強化急診急救,護佑生命安全。加強院前急救和急診工作的管理,提高應急救治能力。對急、危重病人暢通綠色通道,實行先診療後付費。“120”年接診病人xx人,急危重轉診xx人,未發生因急診急救處置不力而引起的矛盾糾紛。三是加強特色專科建設。今年在“國醫堂”的基礎上,單獨成立了中醫康復理療科病區,形成了以中醫藥適宜技術和現代康復理療相結合的特色診療科室;成立了燒傷治療專科,填補了區域空白,社會反響良好。

(四)惠民政策有效落實

一是公共衞生服務全面覆蓋。切實轉變服務理念,增強“治未病”意識,規範開展各項公共衞生服務,創新服務方式,開展家庭醫生團隊服務,實施健康管理,打造健康小屋,開展健康教育,有效控制慢性病的發病率與危害,不斷提高全人羣的健康水平。二是嚴格執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專人負責藥品網上採購,基本藥物使用率100%,運行已經走入正軌。三是嚴格執行醫保政策,提高參保居民的醫療保障水平。近三年,全鎮參保率均在99%以上,三年來共為羣眾報銷醫療費用1427.2萬元,惠及羣眾7.9萬人次。四是是開展保障基本醫療服務改革試點,自20__年x月x日起實行按牀日定額付費,通過控制藥品、耗材、輔助檢查費用,開展臨牀路徑管理,最大限度控制醫療費用,減輕患者負擔,呈現出“三下降一提高”(例均費用下降、例均牀日下降、患者例均自付費用下降,實際報銷比例提高)的良好局面。

(五)醫院文化引領發展

我院始終把建設自己的醫院文化,打造“區域診療中心”作為“內功”來修煉。確定了院訓、院徽,願景,創辦了院報,目前已發行48期,開通了醫院微信公眾平台,搭建了與轄區羣眾溝通的橋樑。通過經常性舉辦演講競賽、文體比賽、崗位練兵等活動,大力倡導敬業精神和事業成就感,凝集人心,積聚合力,增強了幹部職工團結協作、爭先創優意識,品牌效應逐步顯現。

(六)健康扶貧精準有效

一是開展精準扶貧對象慢性病門診免費醫療工作。對貧困對象身患高血壓、糖尿病需長期服藥的逐人建立台帳,免費發放日常治療藥品,進村入户開展健康體檢,為貧困對象提供了健康保障。二是全面落實我縣健康扶貧“三提三免三兜底”措施,最大限度減輕羣眾看病就醫負擔,切實解決貧困居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三是開展結對幫扶助力脱貧。經常性深入掛點扶貧村,開展入户調查走訪,幫助完成幫扶工作計劃,為貧困居民提供醫療援助和健康保障,助力村民脱貧致富。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基礎設施建設與醫療業務發展不匹配,服務能力提升遭遇瓶頸。現有業務綜合樓建於xx年,使用已達30年,且多次維修改造,已成危房;上級編制牀位數僅64張,實際開放牀位146張,仍時常需要加牀,病區負荷已達極限。

不能滿足老百姓的就醫需求,同時也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二是基層醫療隊伍人才不足。因基層醫院和縣直醫療機構待遇相差較大,縣級績效工資為基準線的1.6~1.8倍,鄉鎮衞生院才1.2倍,目前醫院仍有臨聘人員54人,編制無法解決,人員經費不足,高水平人才引不進,留不住,人才流失嚴重,基本每月都有流動人員,致使醫院服務能力萎縮。同進村醫養老保障問題未解決,導致老村醫退不出,新培養的村醫安置不了,村級服務能力不能滿足羣眾的健康需求。

三是醫療設施設備落後。特別是缺乏CT等大型診療設備,每年有大量患者因不能明確診斷赴上級醫院診治,加重患者就醫負擔,貽誤患者最佳治療時機。

四是醫療服務價格調整跟不上發展需求。現在醫院執行的還是20__年出台的醫療服務收費價格標準,其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與現階段醫院配置標準和社會發展現狀不一致,也不能充分體現醫務人員勞務價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huibao/gongzuofanwen/7jgmq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