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彙報體會 >工作彙報 >

農村中學教研組建設策略研究階段成果彙報

農村中學教研組建設策略研究階段成果彙報

“教研組建設策略研究”是沙教科〔XX年〕1號批准立項的區級重點規劃課題。學校領導高度重視,採取了切實可行的措施,做了大量務實的工作,形成了一些成果,現特向各位領導專家作一彙報。

農村中學教研組建設策略研究階段成果彙報

一、組建教學督導隊伍,形成“三員三查三評” 督導機制

“三員”指教學巡視員、教學信息員、教研考勤員。教學巡視員由學校行政人員組成,負責對日常教學秩序、教學狀況和考試等工作進行檢查指導和督促。教學信息員由各班的學習委員、班長組成,負責蒐集對學科教學工作的意見及建議,並對上課教師進行適當評議。教研考勤員,由學科分管行政組成,負責對教研活動考勤。“三查”指學期初、期中、期末按“教學六認真”要求進行三次教學常規檢查。“三評”體系即開通“學生評價、同行評價、領導評價”三層次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員三查三評” 對有效監控我校的教學情況,完善評價機制,規範教學管理,全面反饋教學工作信息,及時發現教學及教學管理中的問題,確保我校教學質量不斷的提高,督促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活動,使之保持最優狀態,已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原來學生的評價中部分問題突出的學科、問題突出的教師教學已經有了明顯改進。

二、強化三種意識(團隊意識、學習意識、文化意識)

1、團隊意識

怎樣來培養教研組的凝聚力,最終形成良好的團隊精神呢?我們的做法是:

(1) 推行集體備課活動,培育團隊協同合作意識

通過集體備課活動,按照集體備課的基本框架加強過程管理,並積極探索課程資源建設的途徑,較好地發揮每位教師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團隊協同合作意識的形成。

(2) 開展小課題研究活動,培育團隊研究意識

在參與小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注意聚焦課堂真實問題,教師課堂教學行為中就伴隨有教師的研究行為,老師們覺得研究就在身邊,通過撰寫教學隨筆的形式參與研究,降低了參與梯度,人人能參與,個個可研究。課堂教學中出現的棘手的問題,需要學科組集體研究才能解決,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培育團隊研究意識的過程。

(3) 參與網絡教研,培育團隊交流共享的意識

網絡與教研聯姻為教研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陳家橋中學科研室博客屋藉助網絡教研的平台,開展有組織的網絡教研活動,增進教師之間、教師與教研團隊之間的交流與共享,很好地培養了團隊交流共享的意識。在學校已經產生了很好的示範引領作用。

(4)“集體捆綁”,培養團隊利益捆綁意識

“集體捆綁”是指:對教師的績效評價不針對個人,只針對學科團隊。學校把各部門工作中的相應數據以“集體捆綁”的形式在老師評職,年度考核、評優、骨幹評選、獎勵等與大家關係緊密、比較在乎的事情上進行體現。 “集體捆綁”喚醒了教師們內在的合作意識,構建了學科組教師之間的相互滋養互動共生的良性運作模式。

2、學習意識

如何把一個教研組建設成有學習氛圍的教研組呢?

我們的三項措施是:

a、 建立制度

要制定教研組學習制度、教研組學習計劃和教研組學習考核細則,通過學習制度來規範教師的學習行為,通過學習的計劃來實現教師的學習,通過考核的細則來迫使不愛學習的教師進行學習。比如我校教研組月計劃中就規定要自行組織一次新課程的觀摩學習,並且作為繼續教育的內容登記

b、落實計劃

依照學習制度學習計劃開展學習活動,這一點非常重要。學習活動的性式根據學科特點自己選擇。建立的學習制度不是最終的目的,對教研組的學習考核也不是最終目的,目的是開展好學習活動,從而提高我們教師的專業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c、認真考核

學校專門有教研考勤員對教研組的學習活動進行考核,考核的結果必須納入學校對學科優秀團隊評比和組內教師的年度考核中,作為推薦市、區骨幹教師優秀教師的重要依據。

3、文化意識

隨着教育的發展,教師純粹具有蠟燭精神是不行的,教師應該關注自身的成長、關注如何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促進學生的主動健康的發展。如何來培養教研文化意識呢?

1) 加強培訓學習,更新教師觀念

觀念決定思路,思路決定出路。思想觀念的轉變,才是教學的真諦。學校為教師對話交流搭台,舉辦教學重心下移校級小課題研討會、教研組建設經驗交流會,利用能夠利用的所有機會讓老師走上前台,讓老師不在只是傾聽者。

2) 骨幹引領,創特色學科

一所學校決定教師整體素質高低起關鍵作用的就是教研科研水平,教研科研水平的高低關鍵在於教研組是否有高素質的骨幹教師隊伍。學校在原來實施“青藍工程”的基礎上,實施團隊帶教,市區骨幹教師就是學科帶頭人,要協助教研組長搞好學科建設,根據上線率考核帶教水平。備課組對教齡在3年以下的教師,備課組長負責落實帶教主題,帶教活動進課堂,完成學校帶教目標給獎勵。教師成長滯後,會影響備課組整體的教學業績,也影響自身利益。學校對骨幹教師工作進行分解細化,學校為骨幹教師發揮示範作用提供政策保障。目前學校已經形成完善的骨幹教師考評體系,已經形成有層次的骨幹教師隊伍(市骨幹2名、區骨幹3名、導師制學員3名、校骨幹18名)。

學校學科發展不平衡,但部分學科建設已經初顯特色,比如物理組的課程資源建設,語文組的學生天舞文學社團,藝體組的校園集體健身活動等。陳家橋學區跨校聯合教研組建設還在重慶市第二屆教研組建設交流會上代表沙區發言,得到了教育部專家的高度評價。

3)常規教研求實

學校一般都是常規研究,關鍵是能否在常規教研中找到個性,把個性抓住推進學校教研組建設、推進學校發展和教學研究工作。

我校常規研究中有個性的東西就是,教師教學基本功“四環節連鎖訓練”。 一次教研活動同時訓練老師“備課、説課、上課、評課”能力。

如何將教學研討活動走向深入,讓參與研討老師有收穫呢?我們的措施是:

備課組、教研組必須準備充分。組內聽課教師人手一案(教學設計、觀察隨筆、教學反思整合),教學設計要體現備課組教學思路和主要環節,為體現集體團隊參與,備課組1人上課1人説課1人主評,每人都有事可做,在核心參與的過程中鍛鍊自己。備課組明確提出研討活動建議的觀察點,讓學科教師觀察有重點,聽課有備而來。

學校教研組活動計劃實施月計劃制,便於落實檢查。研討課前組長分解觀察任務,觀察者在熟悉教學設計思路和觀察任務的前題下,對授課教師進行重點觀察,評課過程中不明白的地方與備課組直接對話溝通,明確提出自己的看法,營造好的氛圍,組長安排一人攝像,教科室協助對研討課編輯,並掛在博客上,供後續研究使用。

以上就是教研組建設方面我校的一些不夠成熟的做法,不當之處請指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huibao/gongzuofanwen/4ozym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