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實施方案 >

研究實施方案範文(精選9篇)

研究實施方案範文(精選9篇)

研究實施方案範文 篇1

一、課題的提出:

研究實施方案範文(精選9篇)

寫話,主要指針對6—8歲兒童所進行的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訓練,主要由聽、説、讀、寫四方面內容共同組成,目的在促使國小低年級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與書面表達能力得到協調發展。

對於低年級學生來説,他們邁向寫作之門的腳步剛剛抬起,打開他們的寫話思路就顯得至關重要,這將直接影響學生今後對寫作的情緒。低年級學生處於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的時期。如何把握兒童語言思維發展的這段最佳期,保護兒童純真的心理,培養作文愛好,消除動筆的畏難情緒,是很重要的。興趣是寫好作文的起點。作文教學要取得一定成效,語文教師必須千方百計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變被動學寫為主動學寫,逐步使他們樂寫。從低年級開始語文教師就要努力培養學生的作文興趣。

低年級學生受年齡限制,生活經歷、閲讀積累、識字寫字都有限,有的學生語無倫次,有的學生離題萬里,有的學生語言乾巴,還有的學生説話時千言萬語,而寫話時卻寫不出幾句話。老師在指導寫話時方法如果不得當,沒有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興趣,沒有最大限度地開拓學生的思維,學生的寫話質量也會很低。長此以往。學生對寫話就不會產生興趣,對中高年級的寫作會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本次實驗針對低年級培養學生寫話興趣進行研究,本課題的研究是在新的評價理論和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根據課程目標,結合學科特點,立足課堂教學實踐,努力探索培養低年級學生寫話興趣的方法。大膽地培養學生的寫話興趣,激發和保護學生寫話的熱情與願望,創設寬鬆的寫話環境,使學生對寫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視寫話為一種快樂,一種需要。

二、課題的界定:

1、“低年級”的界定:

低年級指國小一、二年級的學生,年齡大概在6——8歲。這些孩子具有很強的想象力,但是聽、説、讀、寫的能力的都有待於進一步提高。

2、“寫話興趣”的界定:

低年級學生容易對事物產生興趣,貼近生活實際的話題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使他們樂於表達。要降低寫作難度,讓學生感到易於動筆。學生願意主動表達,主動寫話,寫話達到低年級學生應有水平,實驗就達到目的。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新課標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新課程標準稱第一學段的寫作為“寫話”,其目的是強調低年級不必過於在乎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的差異,強調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説的話用文字寫下來,消解寫作的神祕感,讓學生處於一種放鬆的心態,這樣才能實現寫作的個性化,使學生表達出自己的主觀感受,真正做到“我手寫我口”。而要將學生對寫話的一時興起變為一種習慣,興趣尤為重要。

2、《語文課標》提出了低段的寫話教學要求:“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説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寫話中樂於運用閲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須開闢一個大語文寫話環境,營造一個有利於發展語言的氛圍,,讓學生對寫話產生興趣,掌握正確的寫話方法,在學寫話的過程中,提高寫話能力,陶冶情感、美化心靈。為日後寫作打下結實的基礎。

3.兒童心理髮展的規律表明,低年級學生更易於接受直觀形象的東西,更富於幻想,如果低年級兒童初學寫話,老師就給他們定了很多條條框框,人為地拔高,不斷地限制,寫話會越教越死,學生也會越寫越怕。

四、課題實驗的原則:

1、趣味性原則。

興趣是心理活動的傾向性,是兒童探索追求知識的內在動力,它對學生當前進行的學習活動有着準備、推動作用,只有讓學生感興趣,樂於寫,他才能感受到成功的樂趣,才會有源源的動力,才會取得不斷的進步。

2、實踐性原則

學生最熟悉的莫過於自己的生活了,對學生進行寫話訓練時應注重引導與生活聯繫,引導學生參加實踐活動,讓他們去觀察生活,認識生活,創造生活,從生活實踐中寫起,表達出最真實的情感,寫一寫生活中最細緻、最真實的觀察。

3、漸進性原則

在對學生進行寫話訓練時,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一步一步進行訓練。開始訓練時,先由句子入手,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要求把一句話説完整,循序漸進地組織訓練。在訓練過程中,教師的示範、鼓勵、指導都能一步一步地為學生搭建成功的階梯。

4、主體性原則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寫話教學應千方百計讓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到寫話實踐中來,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師應利用多種教學資源,為學生創設寫話情境,對於學生的寫話要更多的尊重學生的認知水平,給予鼓勵、支持。

5、差異性原則

人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面向全體,承認差別,分層施教,各有提高是素質教育的第一要義。差異性原則要求寫話訓練應以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為基礎,以大多數學生為出發點,充分發揮各類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各個都能提高寫話能力,享受成功。

6、多元評價的原則

對於初學寫話的孩子,最希望得到的是別人的認可和評價,但簡單的“很好”“精彩”“真棒”往往會逐漸打消孩子的興趣,可以開展同學之間互相閲讀、網絡展示、家長參與、推薦發表等多種評價方式,多元的評價主體,多元的評價手段,一定會綻放多元的寫作之花。

五、課題研究的目標:

(一)項目目標

長期目標: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發展。

中期目標:樂於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培養寫話興趣。

短期目標:培養學生的寫話興趣和自信心。

(二)課程目標

對學生: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説的話,寫想像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對教師:提高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促進教師專業水平的提高。

對學校:建立全新的課程理念,提升學校的校本教研能力。

(三)所需研究的主要問題

通過課題的研究,探索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寫話興趣的具體操作模式。

通過課題的研究,促進教師對學生在寫話教學中學習和發展的關注,加強教師對寫話教學的調控和指導,促進教師努力把先進的理念轉化為有效的教學活動。

六、課題研究方法:

(1)行動研究法:教師要將行動與研究結合起來,教師參與研究和實踐,並根據研究中遇到的具體情況,邊實踐、邊探索、邊修改、邊完善,使理論與實踐,成果與應用有機統一起來。

(2)文獻研究法:多渠道收集、整理和運用現今國內外與課題相關的理論,以及本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尋求理論與實踐創新。

(3)比較法:實驗教師針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學生學習成效的影響,在實驗中期和後期分別和前測的記錄數據進行比較。

(4)調查研究法:綜合運用各種調查方法和手段,掌握實驗研究的第一手材料,為課題提供充足的事實依據。

(5)經驗總結法:通過總結,全面深入、系統地提高經驗實質,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論的高度,找到可以運用和借鑑的規律性的東西。

(6)練習法:將句子、段落練習隨機的鋪展在教學活動中,提倡多説,少些,活學活用。

(7)讀書指導法利:用閲讀課、中隊會等形式開展讀書交流會,體會語言文字的魅力,適時進行仿説句子、仿寫段落,補寫結尾、續寫情節等寫作練習。

研究實施方案範文 篇2

課題名稱:

遊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課題負責人:吳寶海

課題提出:

體育課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關係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發育狀況和個性發展。

隨着科學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對體育教學的研究也深入開展起來,這就需要我們體育教學必須建築在科學的基礎上。國中階段,學生正處於身體生長髮育階段,從生理到心理狀態正是迅速發展時期,對於一生中增強體質打基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遊戲的形式抓好體育教學,加大學生的興趣,有效增長學生體質。

課題的歸因

1、自新課標實施以來,體育課一直沒有一套完整的教材,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自由發揮的空間較大,這樣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有着很大的激情發揮。

2、通過遊戲的教學開發學生智力,在玩中學、在學中練,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個性,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3、通過遊戲教學,從增強學生體質出發,不僅能鍛鍊學生的身體,掌握知識,還能拓展學生的德育教育。所以一個好的遊戲能給學生帶來身體和心靈上的終身教育。

4、積累好的遊戲資料,促進教學工作的進展。

研究措施及行動安排:

以理論研究為基礎和前提,以行動研究、實驗研究為主要途徑,具體措施安排如下:

1、初期階段(9月份),查閲收集有關資料,以座談法為主要方法、努力尋求理論與實踐的通道。

2、中期階段(11月份)以行動和實驗研究方法為主,確定實驗班,通過研究證明修正和完善原有理論假説,求真務實,上好每一堂實驗課,根據季節、氣候特點安排教材內容,增加遊戲的內容特點,配合主教材,安排各類型遊戲。

3、後期階段(20xx.1月份),整理加工,對研究的情況進行實事求是的評析、總結。對各方面有價值的理論和經驗進行整合、提煉,總結教學經驗,讓其符合改革精神,培養全面發展合格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預計的研究結果

遊戲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有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符合改革精神,能促進學生的體質,發展各種身體素質。

研究實施方案範文 篇3

為了進一步促進我校教科研工作向縱深發展,增強老師們的科研意識,提升我校教師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努力實現我校教育教學工作由“經驗型”向“科研型”的戰略轉變,促進學校可持續發展,特制訂__中學校本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樹立“問題就是課題,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依據“小步子、低台階、快節奏、求實效”的原則,從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小現象,小問題,小策略入手,通過校本課題研究的形式,引領教師人人開展教學行動研究,建立“人人有課題,個個在研究”的校本課題研究機制。

在校本課題的研究中,探索總結教研、科研、培訓互相促進的校本研究新模式。

二、組織機構

組長:王鵬喜 常務副組長:馬文福、王煒

副組長:劉興瑞、劉金泉、吳戰平

辦公室主任:高飛 副主任:孫飛 馬鋭 王友均

成員: 全體行政領導及學術委員會、督學委員會成員

三、實施目標

以學校教研督導室--年級部—各部室--中心—學科組--教師個人為依託建立“教師課題研究”體系,充分調動我校教師教學研究的積極性,養成科學探究的好習慣、好方法,使每位教師能在研究中不斷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不斷豐富教育教學經驗,不斷提升專業素養,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四、總體思路

在教研督導室的指導下,學校各處室、中心、年級部搭建教育教學研究平台,組織聯合教研,各年級以學科組或個人為單位組織研究團隊,引導教師立足自己的教學和管理實際,觀察發現教育教學現象中存在的問題,在常規教研活動中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研討解決問題,提煉形成教育教學策略,指導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

通過校本課題研究,真正形成“校本化行動、低重心運轉、小步子發展”的教育科研工作新思路。

1、校本化行動。

強調課題研究立足學校、立足教師、立足學生、立足課堂,依據現代教育科學理論,制定具體可行的實施方案,紮紮實實開展行動研究,全力解決本部室、中心、年級部、學科的教育、教學實際問題,讓教師樂研。

2、低重心運轉。

降低教育科研管理重心,倡導以年級、中心、部室、學科組、教師個人為單位,選擇教育、教學實踐中最實際、最迫切和最突出的問題,開展課題研究。

3、小步子發展。

每學年 為一個週期,學年初確定研究課題,申報立項;學年中通過半年或者幾個月的探索,解決一個關鍵性的突出問題;學年末整理成果,申請結題鑑定。

五、計劃安排及實施流程

(一)籌備階段

明確開展校本課題研究的目的,研究開展課題研究的策略與方法,制定學校開展課題研究的實施方案。

(二)發動階段

學校由教研督導室組織全體教師開展校本課題研究的宣傳、發動活動,年級部組織學科組討論學科開展課題研究的實施方案。

使所有教師明確課題研究的目的、意義、方法、步驟、任務,調動教師開展小課題研究的積極性。

課題研究切忌走形式、擺花架、應付材料等作法,注重實效,注重成果積累和推廣。

(三)實施階段

校本課題研究本着立足課堂,解決教育教學實踐中的現實問題,穩步推進的原則,採取全面鋪開,典型示範,協作研究的策略,把課題研究做實、做細、做深。

1.認真選題。

各年級部、各處室、中心根據教師自己感到在教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查閲、收集和整理相關的資料,認真分析篩選,確定本學期的研究題目。

選擇課題,須是在教育教學或管理中實際存在的問題,一般只針對教學實際或管理中存在的一個問題開展研究;所選課題一般應是所任學科或所教班級在教育教學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可以是教學過程或管理中的一個環節、一個要素、一個問題、一個章節、一個單元或某一個專題在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一種現象、一個案例等。

要求各部室、中心每年研究一個校本課題並結題;各年級部語、數、英學科組每年研究不少於3個課題並結題,其它學科和各部室、各中心每年研究不少於一個課題並結題。

2.課題申報。

一個課題的研究者可以是一位教師、可以是教師團隊,也可以是一個學科組或部門或中心。

(一個課題組成員不超過三人)。

參加校本課題研究的教師,向學校提交課題,經過審批後,填寫《校本課題研究申請·評審書》,制定課題研究實施方案,確定研究的主要內容,闡明所解決的問題和預期達成的目標,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驟和主要成員,明細課題研究的主要措施。

3.課題審核

學校組織力量對教師提交的課題進行審核,在規定的時間集中申報立項,由教研督導室組織人員對教師申報的課題進行審核,下發立項通知書,特別有價值的,將被立項為縣、市級重點科研課題。

4.課題管理

教研督導室要加強研究的過程管理,組織校本課題承擔教師制定課題實施方案。

教研督導室定期組織校內研究相同問題的研究團隊進行校內研討,為年級間、學科組間、課題組間搭建交流的平台,分享經驗,交流困惑,互相啟發,促進各自的研究深入;學校教研督導室每學期組織一次課題開展情況調度,指導課題承擔老師整理研究成果,撰寫課題研究報告。

5.結題鑑定

每學年結束前,教研督導室組織人員對各學校教師開展的校本課題研究進行成果鑑定、評獎,教研督導室將向縣教研室、縣教科所選送優秀教師課題研究成果。

獲得一等獎的研究成果將在全縣範圍內進行推廣。

(四)總結階段

對一年來的做法、成果、存在的問題進行階段性總結,開展評比活動,召開表彰會,總結經驗,逐步推進小課題研究深入發展,積小課題為大課題。

開展課題研究彙報展示課活動。

六、校本課題研究量化與考核

學校將量化考核辦法,對各部室、中心、年級、學科組、教師個人參加小課題研究的工作情況進行量化考核。

對年級的考核結果計入對年級的教科研督導評估中,對學科組、教師個人的考核結果由年級計入備課組、教師個人的量化考核中。

研究實施方案範文 篇4

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切實促進我校教育教學工作持續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將我校教育科研向更深層次推進,引導學校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研究,創建高效課堂。結合高平市教育局《關於開展以“以導學案為載體,構建高效課堂”為主題的課題研究活動的通知》的精神和要求,以及我校的實際情況,特制定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樹立“問題就是課題,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理念,堅持“立足教學實際,切實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原則,全校教師共同參與,從教育教學中的小事情、小現象、小問題入手,以小見大,實實在在,針對自己在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確定自己的研究課題,實實在在地研究,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二、實施目標

1、通過課題研究,提高教師將教育科研與日常教學工作進行有機整合的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2、通過課題研究,切實解決課堂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提高教學有效性。

3、形成教研組科研氛圍,提高教研成效,促進教研組建設。

三、總體思路

以校為單位,制定校級研究課題,組織構建研究團隊,開展研究,業務副校長和教導主任為課題負責人,部分骨幹教師參與研究過程、收集資料等。教師個人以校級課題為參考依據,結合自己在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制定出個人研究課題。全校上下形成以課題研究引領教學研究和教師培訓的研訓一體的校本研訓機制,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校教育的發展。

四、實施流程

1.選題(4月上旬)。結合市教育局的文件精神,以市教研室制定的“以導學案為載體,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研究”這一總題為依據,結合我校一年來在實施導學案模式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制定校級課題“導學案模式下的小組合作研究”。教師根據這一總題,制定出自己的的子研究課題。

2.申報立項(四月中旬)。校級課題研究組,在規定時間內向市教研室提交課題研究方案,確定研究的主要內容,闡明所解決的問題和預期達成的目標,提出研究的方法、步驟等,並在校內公佈立項的課題。教師個人及時向教導處上報研究的子課題。

3.實施研究(20xx年4月-20xx年5月)。課題負責人組織成員按照課題方案,有計劃地開展研究工作,積累研究過程資料,建立課題研究檔案,並將常規教研與課題研究相結合,在教學、聽課、評課過程中開展實踐研究,從而解決問題。教導處將對教師個人的課題研究進行督查指導。

4.結題(20xx年6月上旬)。每個學期結束,都要開展子課題研究成果交流會,學校對研究狀況進行評估;校級課題要根據上級要求及時向市教研室進行彙報。

課題成果一般應是一份總結報告(附件四)和相關附件材料(附件包括支持研究課題的論文、案例等以及研究的過程性材料)。結題程序為:(1)課題組及時整理研究過程資料及成果資料,撰寫研究報告;(2)將研究報告、過程資料及成果資料交學校教導處。

5.成果鑑定與推薦(20xx年6月下旬)。結題後,學校將對開展的子課題研究成果進行評價。對優秀的研究成果進行全校推廣,推動成果在學科內及學科間的應用與共享。

五、課題管理

1.營造良好的課題研究氛圍。學校積極倡導和要求全體教師參與到課題研究中來,並提供理論上和實踐操作層面上的具體指導。要進一步強化“問題就是課題,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新理念,以“短、小、實、快”為教育科研工作指導方針,促使廣大教師破除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祕感,引導課題組選擇一些內容具體、切口小、週期短的問題進行科學研究,從而克服傳統課題研究“假、大、空”的不良現象。

2.加強組織領導。成立課題領導小組,具體負責課題研究的指導和評審等工作。制定具體可操作的課題研究實施方案,加強研究的過程管理,對立項的子課題研究建立電子檔案,督促教師將課題研究紮實有序地開展。

3.培訓子課題研究教師。進行專題培訓,介紹與校級課題研究有關的教育理論等,指導教師通過多種渠道查閲相關資料,激發教師研究子課題的興趣和研究慾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從而培養出一些能力突出的研究型教師。

4.深化課題研究。要把課堂教學作為實施課題研究的主渠道,積極開展以上課、説課、評課為基本形式的課堂教學活動,深入探究各學科教學的基本策略;研究組成員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分析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共同研討對策和措施;課題組內部也可以開展教學論文、教學反思、教育案例、教學設計和課堂實錄等不同系列的課題研究成果評比活動,引導教師研教結合,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研究實施方案範文 篇5

一.課題界定及理論依據

課題界定:

“國小美術課堂”這裏指的是按教學常規要求進行的美術課堂教學,即在以40分鐘為一節課的單位時間裏,以班級為單位在教室裏進行的教學活動方式。要求在一節課內要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學目的。這種教學形式的特點是地點固定、時間固定、學生集中、內容集中、目標性強、環節緊湊。一節真正意義上的美術課不能照本宣科,還必須根據本地學情、教學設備、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時制宜地備課、準備教具、制定教學方法和採用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最終目的教學實踐活動。

“學生學習習慣”是指學生在長期的學習實踐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監督的自動化行為傾向。

“策略”就是為了實現某一個目標,首先預先根據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的若干對應的方案,並且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根據形勢的發展和變化來制定出新的方案,或者根據形勢的發展和變化來選擇相應的方案,最終實現目標。

理論依據:

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獲取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有國內外相關資料表明:學習的好壞,20%與智力因素相關,80%與信心、意志、習慣、興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相關,其中學習習慣佔有重要的位置。世界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也説過:“播下一個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可見習慣有一種多麼強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為了儘快改變國小美術課堂上學生學習習慣不良的現狀,尋求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途徑與方法,探討在國小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課堂養成教育進行研究。

二.選題背景及研究意義

選題背景:

周玉仁教授曾説過“凡是學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老師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的,老師決不暗示”,注重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學模式也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和內容標準之一,而要能有效的實施這種教學模式,必須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具有了這一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去主動的學習,才能探究出問題的原因,教師才能真正做到把學習的時間還給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才能使課堂教學立於不敗之地。同時,對國小生來説,除了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培養外,很重要的是要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發揮和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因此,國小生課堂學習習慣的培養應是基礎教育的重要內容。讓國小生帶着問題,帶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維進入課堂對於學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意義:

在美術教學實踐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有這樣一種非常嚴重的不良課堂狀態:學生工具準備不夠充分,在學習中積極性不夠高;學生的參與率低,缺乏足夠的思考空間。這種現狀的出現歸根結底是我們沒有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的好習慣。俗話説:“好習慣終身受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基礎,也是人素質高低的體現。對國小生來説,他們年齡小,知識少,行為習慣正處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變性強。

由此可見,如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美術課堂習慣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於是我決定,就以此為我課題研究的主題,探討國小生美術課堂養成教育的策略研究。

三.課題研究目標及內容

研究目標:

在國小美術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課堂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構建“主動——探究”式教學模式,本教學模式的研究,從微觀領域着實於研究教學策略。旨在探究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突出體現對人的教育,通過審美教育,藝術實踐,藝術體驗,以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以及獨特的個性品質。在交流中架起連接師生情感、傳承美術文化和審美思想的橋樑,共同探索未知的領域。在愉悦體會成功的情感中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在實踐中形成的並依據一定的教育理論構建的教學模式。

(1)掌握國小生學習美術過程中的學習習慣養成狀況。

(2)探討國小美術教學中養成課堂學習習慣的途徑和方法。

(3)構建“主動——探究”的教學模式。

主要內容:

(1)國小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課堂學習習慣養成的現狀調查,利用問卷調查、個別訪談、召開座談會等方式,調查學生課堂學習習慣差的原因,為分析形成原因奠定基礎。

(2)國小美術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的原因調查與分析。從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的角度分析國小生不喜歡美術教學活動的原因,同時也要從教師教學方面尋找原因,並進行認真分析。

(3)制定國小美術課堂教學中“主動——探究”模式並付諸實踐。

(4)國小生喜歡美術活動的個案研究。

四.課題研究過程及方法

研究過程:

(1)利用“課前預習”,培養學生蒐集學習材料的好習慣。課前讓學生帶着問題去搜集有關材料。通過這一過程,學生做好了課前的充分準備,為課中練習奠定了必要的物質基礎,同時也讓學生養成了帶學習工具的良好習慣,他們逐漸體會了動手操作的快樂。

(2)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訓練學生學會聽課,並利用有效地教學手段適時檢查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情況,學生課中認真傾聽的習慣才能慢慢得到培養。

(3)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思想上產生不同的認識,想法,見解,教師必須提供有效的時間和空間,激活課堂。

(4)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學會在合作中張揚自己,接受別人,只有學生在學習過程不斷交流,融會貫通,課堂教學內容才能得到不斷地深化和昇華。

(5)借鑑別人的做法:建立教師、學生、家長相結合的評價聯繫卡。

研究方法:

該課題目的是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主要研究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學生求知慾,學生養成課堂學習的習慣。在實驗研究過程中,利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去激發學生求知慾,使其成為每個學生主動學習的內驅力,進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求對學生今後的繼續學習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採用的研究方法有:

(1)案例研究法。通過學生主動學習與美術學科教學整合案例研究,有針對性的積累實踐經驗。特別是研究課前預習與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問題。

(2)行動研究法。在學習、教育、教學、教研方面不斷實踐,通過上教研課、主動聽別人的課、評課、編寫導學案、撰寫教學反思、參與學生的實踐活動、進行個案分析等途徑來研究。

(3)經驗總結法。不斷挖掘與課題有關的相關要素,及時總結體會和經驗。

(4)文獻資料法。查閲相關資料,參考相關成果,進行綜合分析,尋求理論與實踐創新。

五.課題研究的實施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__年12月——__年2月)進行相關理論的學習,制定課題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__年3月——__年4月)嚴格按照課題的實施計劃方案實施本課題的研究。採取閲讀學習、聽課研討、實踐反思等達到良好行為習慣的基本養成。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__年5月——__年6月)整理和分析各種研究資料,彙總研究成果,撰寫研究論文;撰寫課題研究結題報告,申請結題。

六.預期結果

1.促進教師教育教學經驗的提升及自身的成長。

2.促進學生美術技能、理論學習、動手能力等方面的提高,調動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

3.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學會學習,學會做人,全面發展。

4.形成國小美術課堂教學中“主動——探究”模式理論體系。

5.撰寫結題報告。

6.撰寫一篇《美術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論文。

研究實施方案範文 篇6

第一部分前言

校本課程是指學校在理解國家統一課程綱要的基礎上,根據自身的教育哲學思想和資源特點且實施的課程。校本課程的開發是以試圖彌補國家課程開發的侷限性。以學校為實施課程資源開發的主體。它是作為國家課程的一種重要補充。

(一)校本課程的性質:

1、以課程權力的下放為前程。

2、校本課程的開發主體是學校的校長和教師。

3、開發的場所是具體學校能擁有自主權。

(二)校本課程開發的基本理念

1、校本課程開發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從學校的發展上來説,也很有必要,只有不斷開發,才會體現學校特色。

3、從學生的發展角度來説,也很有必要,有利於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提高。

4、校本課程開發的優勢:

(1)能夠與時俱進地反映時代社會變化和學生需要。

(2)校本課程開發更貼近實際,具有更多的適應性。

(3)校本課程開發更能反映課程多元化的趨勢。

(4)校本課程開發是一個連續的動態過程。

(三)校本課程開發的標準

1、校本課程開發如何關注教師,學校和學生的發展

(1)關注教師的發展,因為教師是課程開發的主體。教師專業化發展是校本課程開發的前提,校本課程的開發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

(2)關注學校科特色,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科特點,我們緊緊抓住了我校足球、閲讀的學科優勢,作為校本課程開發的龍頭。

(3)關注學生的發展,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應該最終成為校本課程開發的中心理念。學生需求什麼,我們就開發什麼。

第二部分校本課程的目標

根據我校校本課程是以足球、閲讀為主要內容,根據我們的初步設想,目標確定為:

1、總體目標

以課程為載體,在校本課程開發實施中,做到以師生為主體,以人的發展為核心,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目標,積極發展學生個性,全面落實素質教育,讓師生與課改共同成長。

2、具體目標

(1)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發展個性特長。

(2)拓展學生的知識領域,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3)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和審美能力,陶冶情操、增進身心健康。

(3)樹立健康第一,終生健身的意識,培養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

第三部分

一、校本課程的評價辦法

按照我校課程開發實施方案中提出的評價設想:

1、學生評價。

(1)校本課程不採用書面的考試或考查方式。

(2)教師根據每個學生參加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可分為“優秀”、“良好”、“一般”、“較差”記錄,並作為“十佳學生”評比條件。

(3)學生成果可通過實踐操作、作品鑑定、競賽、評比、彙報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績優秀者可將其成果記入學生學籍檔案內。

2、教師評價。

(1)教師從教必須有計劃、有進度、有教案,有考勤評價記錄。

(2)教師應按學校整體教學計劃的要求,達到規定的課時與教學目標。

(3)教師應保存學生的作品、資料及在活動、競賽中取得的成績資料

(4)教務處通過聽課、查閲資料、調查訪問等形式,每學期對教師考核,並記入業務檔案。

二、實施建議

(一)總體思路:

1、編寫教材或講義2、制定計劃(課時)3、落實教師4、分段實施5、考試考核。

(二)校本課程的課時

閲讀每週1課時足球每週1課時

三、組織機構

校本課程開發領導小組

組長:盧鋒

副組長:盧麗丹

組員:徐宏順莊潔許麗萍甘中華陶麗芳朱家宜

全體語文教師、體育教師

四、組織管理

1、學科根據不同年級開設不同課程。學生可根據不同愛好參加不同課程學習。

2、學科根據不同年級講授不同的內容。可以單獨開班授課,也可以上大課。

3、每個學生參加1門以上課程的學習。

4、學分的記錄以任課教師和班主任共同負責。

5、教研組負責編寫教材和彙集資料。教務處負責安排教師授課及負責檢查和管理,教研組長負責管理記錄授課情況。

第四部分

一、師資建設

隨着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化,校本課程的內容和形式將越來越豐富多樣。根據我校在職教師的現狀,將採取以下措施,提高教史的水平。

1、走出去--參加市內外有關單位組織的培訓。

2、請進來--聘請校外有關師資。

3、老帶新--通過名師帶教;培養青年。

4、自學--通過提供書籍、資料、器材,經過一段時間學習,掌握一門或幾門校本課程教學能力。

二、教材建設

滿足學生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任課教師進行大量創造性的勞動,以豐富的實踐為基礎,參考有關資料,自己動手編寫教材,學校資助教材的刊印,保證校本課程的可持續發展。

1、《足球》體育組

2、《閲讀》語文組

三、相應措施

1、教科室、教導處、年級組、教研組要積極幫助教師制訂好教學計劃,負責協調安排和組織指導教學計劃的執行。

2、學校聘請社會有關人員擔任部分課程的,邀請領導、專家、到校指導工作。

3、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必修課程)一樣,計入教師工作量,工作實績載入業務檔案。

4、學校保證課程開展必需的經費、器材等物質條件。

研究實施方案範文 篇7

一、課題的提出

審視當前學生的閲讀現狀卻不太令人樂觀,在大力呼籲讀書的同時,老師不知道該向孩子推薦什麼書,家長們不知道怎樣的書籍適合自己的孩子,孩子手中捧着的書則呈現或缺乏價值、或缺乏樂趣的狀態。

我們課題研究的價值在於從兒童的心理與能力出發,分年段地有重點地對學生進行閲讀指導,有效地提高孩子的閲讀質量與閲讀樂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適應力及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本課題研究的創新之處在於針對目前學生的閲讀現狀,提出了階梯性閲讀方式,根據學生的年齡層次,選擇適合的書籍,並通過閲讀指導課的形式,對學生的閲讀進行有效地指導。

二、理論假設

朱永新教授説過,一個人的閲讀史就是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而童年的閲讀對於一個人的完美人格形成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兒童文學對於一個孩子來説,意味着成長的伴侶,意味着心靈的雨露,意味着精神的家園,意味着美的存在,意味着笑的源泉,意味着第二個生命。

兒童文學是人類專門為兒童寫的,是兒童自己的“文學”,表現的是童心和童趣,使最適合兒童心靈的讀物,因而也是兒童最願意接受的。兒童文學讓人善良,兒童文學增添人審美的意趣,兒童文學會讓人孩子的心靈變得豐富敏鋭,使他們具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童年階段的閲讀是審美情趣和美好人性的起點,兒童文學可能影響人的一生。

帶領孩子走進童書的世界,幫助孩子選擇適合自己年齡的書籍,引領孩子在閲讀中提高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讓閲讀成為孩子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一個愛好,讓書籍成為孩子快樂的源泉。

三、研究目標和內容

1、研究目標

通過開展閲讀童書的活動,帶領孩子走進童書的世界,幫助孩子選擇適合自己年齡的書籍,引領孩子在閲讀中提高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讓閲讀成為孩子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一個愛好,讓書籍成為孩子快樂的源泉。

2、主要研究內容

(1)、研究閲讀當前優秀兒童讀物,尋找鑑別優秀作品,從兒童哲學、兒童心理與教育目的出發,思考特定的兒童“應當讀什麼”的問題。

(2)、選擇“共讀”童書,組織和開展班級讀書會,探索如何通過師生的共同討論,引領兒童在閲讀能力、品德修養、審美情趣等方面得到發展。

(3)、藉助家長與社會的力量,組織和開展親子共讀活動,研究親子共讀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作用。

四、研究思路與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課題研究意圖在於通過童書閲讀的研究與實踐,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閲讀興趣與閲讀能力,進一步推進書香校園的建設。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研究中將採用分年段推薦、階梯性閲讀的方式開展閲讀活動。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收集有關童書閲讀的中外研究資料及他人成功的閲讀課、讀書會的案例,借鑑其成功之處,同時進行不斷揚棄,形成課題研究的基本理念。

2)行動研究法:實驗教師研讀童書,引領學生閲讀童書,以閲讀課為陣地,課內外想結合,在實踐中不斷地反思、改進,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經驗總結法:在課題實踐研究的基礎上,從理性和實踐層面上總結、提煉童書閲讀的具體方法與經驗。

五、實施步驟

研究時間是3年。

1、準備階段:

分低中高三個年段成立課題研究小組,明確兒童階梯閲讀研究的內容與目標。組織課題組教師開展童書的閲讀、選擇與推薦工作。提出若干兒童閲讀的“主題”,並把它們分配到不同的年級中。總結分析學校近幾年讀書活動的經驗與成果及存在的問題,討論引進童書,進一步推進讀書活動的具體措施。

2、實施階段:

按低中高三個年段,以閲讀課為主陣地,結合讀書節等活動對學生進行童書的推薦、介紹和閲讀指導,並由實驗教師及時做好資料的蒐集與整理工作。

3、總結階段:

整理課題研究相關資料(活動方案、閲讀隨筆、讀書報告、學生習作、論文案例集等),撰寫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六、課題組組成

略。

研究實施方案範文 篇8

一、課題的提出:

培根説過一句話:“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又強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人一旦養成一個習慣,就會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運行。”是好習慣,則會讓人終生受益,反之,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影響你一輩子。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懂得國小階段是人的成長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而良好的衞生習慣不僅有利於保持校園良好的衞生,同時也體現着一個人的修養。國小階段是養成各種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如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這就要求班主任重視養成教育,把它落到實處。

二、理論依據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這就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確立健康第一的觀念,努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切實提高他們的衞生意識,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第十四條:“認真做值日,保持教室、校園整潔。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莊稼和有益動物,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等廢棄物。”國小生形成良好的衞生習慣,不僅是進一步學習與發展的需要,是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重要內容,更是未來建設者的一項基本素質。良好的衞生習慣將會使孩子受益終生,學生階段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到孩子們長大後獨立生活時就更容易選擇和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班級學生現狀分析

實驗國小二年級二班有學生51人,現在的學生大多都是獨生子女,而獨生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弱。獨生子女父母對子女具有較高的溺愛,在生活照顧上慎之又慎,細之又細,凡事不準孩子動手,對孩子的自理能力非常不信任,這樣就使獨生子女在生活上缺少實踐的機會,更沒有保持衞生和勞動的意識。

我班農村子女較多,個別家長觀念淡薄、衞生意識較差,對子女衞生方面的指導比較欠缺。有的家長成天規範子女讀書、寫字、做作業;要麼撒手不管,任隨子女幹什麼,也不去引導。比如我班的孫陽同學,父母在他還沒上學時就離異了,爸爸另外又組成了一個家庭,有了孩子,媽媽也有了新的的生活,而且經常打麻將,他和爺爺奶奶居住,爺爺奶奶是農村人,沒有收入,沒有文化,所以他一年也不洗幾回澡,夏天走到他身邊,常會聞到一股異味兒,而學生並不會自覺去糾正不好的衞生習慣來改善這些不好的狀況。而城市家庭中個別家長缺乏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意識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心疼孩子,不願意讓孩子“受苦”,如我班的鄭嘉瑞同學,爸爸媽媽在賓館上班,他的物品,包括學習用品經常是賓館的服務員給他收拾,所以他養成了依賴別人的習慣。每節課下課老師都提醒準備下節課物品,他就像沒聽見一樣,桌上物品總是亂七八糟,上課鈴響才收拾。二是怕孩子不小心磕着或碰着,三,家長怕麻煩,有些家長對我説:有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時間,自己也就替他做好了或者説,他做不好,我不放心。許多事情包括力所能及的事都不用做。基於以上幾種原因,所以我們教師必須承擔起指導教育的義務。

四、課題界定:

所謂習慣,是指出於無數次的重複或練習而逐步固定下來變成高度自覺的行為方式。本課題涉及的良好衞生習慣,包括教師環境衞生習慣、個人衞生習慣等。學生衞生習慣的好與壞,是關係到學生個性品質發展的重要因素,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衞生習慣,既保持了環境的整潔,又增強了他們對疾病的免疫力。促進學生的生長髮育,增強學生的體質,使學生的精神面貌得到改善,促進學生其他良好行為習慣和完美人格的形成。

五、課題研究目標:

1、造就一支衞生意識強、教育思想現代化的教師隊伍,不斷促進學校教育教學工作。

2、教育學生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關心教室環境做起,積極參與環保。

3、通過各種形式、途徑、方法培養本班國小生良好衞生習慣,切實提高他們的衞生意識,提高學校辦學質量。

4、通過研究,探究培養國小生良好衞生習慣的有效途徑。

六、課題的研究原則

1、研究原則:

一致性原則。學生良好衞生習慣的形成取決於多方面的因素。既有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會環境的影響,也有其個人經歷、社會交往及個人心理特點的影響。在養成教育過程中,我們既要注重學校教育,更重視學校與家庭、社會的關係,使教師、學生、家長對衞生習慣養成教育的目標、意義有統一的認識,在實踐中保持行動的一致性,特別是贏得家長的支持。家校聯動,共同培養。習慣是在教育過程中和實踐中經過反覆練習形成的,學生的一半時間在學校度過,還有一半時間在家裏度過。因此攜手家長共同制定衞生習慣的落實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環節。定期召開組織家校活動,通過各種方法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向家長宣傳學校生活常規及衞生習慣的要求和教育方法,讓家長密切配合,積極支持,共同幫助學生改正不良的習慣,取得教育的一致性,只有這樣才能形成各方面的良好常規及衞生習慣。

主體性原則:學生是教育的對象,又是學習的主體,所有學生的衞生習慣都應得到培養和發展。

差異性原則:培養學生良好衞生習慣要注意因材施教,揚長補短。

循序漸進原則。培養衞生習慣要從少年兒童的實際和特點出發,符合他們發育成長的規律,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少年兒童應提出不同內容的衞生習慣要求。把培養衞生習慣的目的意義講清楚,由易到難,由少到多,由簡單到複雜,分清輕重緩急,循序漸進地加以培養。

表揚為主原則。培養少年兒童的衞生習慣是一項耐心細緻的工作。教師對班裏各種具體情況做具體分析,堅持正面教育個別衞生習慣差的學生,進行個別談話,瞭解孩子的思想實際,瞭解孩子的困難,幫助孩子儘快形成好習慣,如定期進行學生個人衞生檢查。同時,讓衞生習慣好的學生成為骨幹,作為榜樣帶動衞生差的學生,當他們有點滴進步時,及時肯定,予以鼓勵。

七、實驗方法與策略

(一)實驗方法

本課題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課題,因此,總體上主要採取行動研究法,邊研究邊實踐邊總結,不斷解決實際問題,改進實踐方式方法,具體採用調查法、比較法、觀察法、個案研究法、經驗總結法,多種方法結合進行研究探索。

1、行動研究法:“實踐—反思—實踐”式行動研究法。研究過程中,邊實踐、邊反思,不斷修正研究方案,改進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實效。

2、調查研究法:從課題立項之前到研究的各個階段,分別用問卷、訪談等形式進行不同內容的調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

3、文獻研究法:查閲文本資料以及相關教育信息網,蒐集資料,進行先期的文獻研究,分析研究的時代背景,構建研究的理論框架,為課題實施奠定基礎。

4、個案研究法:在研究過程中選取典型案例,建立研究檔案,進行跟蹤研究。

5、經驗總結法:在實驗研究過程中教師及時撰寫教育案例,由具體經驗總結上升到科學經驗總結。學校對實驗過程及時進行階段性總結,提高經驗研究水平,培養學生基本文明禮儀的良好行為習慣,主要包括良好的為人基本習慣、處事基本習慣、學習基本習慣,衞生基本習慣、語言表達習慣等,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發展。在為人方面,課題強調的核心理念是“培養愛心”,體現為“有真愛,負責任,明禮誠信和樂觀豁達”。在處事方面,課題強調的核心理念是“規則意識”,體現為“遵守規則,做事有計劃,善於合作,毅力堅強,求新求異,追求效益”。在學習方面,課題強調的核心理念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體現為“基礎紮實,掌握信息,學用結合,善於思考,科學用腦”。禮儀方面,課題強調穿着整潔得體、説話語言文明。這些良好習慣都需要在中學生日常行為中培養。

(二)實驗策略

1、為人師表身正為範

班主任除了承擔教學任務及班集體的組織和管理者的雙重角色之外,班主任還具有榜樣示範的作用,榜樣的示範作用是巨大的,對於學生良好的衞生習慣的養成,教師本身的示範作用尤為重要。教師的行為應充分表現其教育性,每次值日生工作,老師應一邊指導他們如何做,一邊身體力行,做示範,和他們一起做好值日生工作。走進教室,看到地上的紙屑,就不動聲色地把它檢起來放到垃圾桶裏;地上髒了,主動拿掃帚掃乾淨;桌面髒了,自己擦一擦;桌椅歪了,排一排等等,久而久之,學生就在無聲的身教教育下,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2、教會學生做值日,人人爭當小主人

一年一期每人當一天值日班長,明確值日班長的職責。在每人當過一天值日班長後挑選十名優秀的值日班長擔任值周小幹部,值周小幹部每日中午和放學必須組織檢查其他同學的“每人一崗”,自己的桌子,座位四周的衞生。“每人一崗”雖然任務少,但要每天堅持也不容易。我一向重視學生責任心的培養,讓學生知道,我是班級的一員,就有責任把班級的衞生搞好,我是學校的一員,就有義務為學校的美麗出力。剛開始的時候,我還是不大放心,每次掃完地都要親自去檢查一遍,但是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我已欣喜地看到“學校是我家,教室是我家,清潔靠大家”的理念在他們幼小的心靈根植,每天中午放學的時候,每位學生都會把自己的包乾區裏的衞生檢查好,把自己的書包整理整齊才會離開教室。

3、開展活動,寓教於樂。

喜愛活動是少年兒童的天性,活動既可以豐富他們的精神生活,又能使他們長知識、增才幹,對他們的身心發展起着極為重要的作用,而寓教於樂的活動是一種輕鬆愉快的教育方法,讓學生在愉悦的氛圍中受到教育,逐步改正自己的行為。班主任應充分發揮晨會課及班隊課的時間,增加學生的個人衞生和環境保護意識。例如:開展以衞生知識、保護環境等為主題的活動,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愉快地接受教育。培養學生的衞生習慣是一項耐心細緻的工作。如開展制定班級衞生公約,讓公約成為班級同學共同努力的方向;帶領學生參加保潔護路活動、上街宣傳等活動,通過角色扮演培養學生不亂扔垃圾的習慣;開展講衞生小故事比賽,在生動形象的故事情節中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開展值日生評比活動,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衞生習慣。

4、創設環境,培養習慣。

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為孩子提供活動和表現能力的機會和條件。如發動學生精心佈置教室,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教室的課桌椅整齊有序,窗明几淨,舒適温馨的家需要我們用雙手共同創造。同時在學生中開展“一人一崗”、“爭當值日班長”等活動。讓學生知道,我是班級的一員,就有責任把班級的衞生搞好;我是學校的一員,就有義務為學校的美麗出力。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的責任心,更加培養了學生在活動中約束自己的行為,使其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

5、持之以恆,反覆訓練。

衞生習慣的培養和不衞生習慣的糾正,並非一朝一夕就可以解決的。國小生在習慣養成的過程中有“反覆”的特點,改變已鞏固的條件反射,建立新的條件反射,往往需要花較大的精力,反覆堅持,必須“積日累月地練,練到非常熟,再也丟不了”也便成了習慣。通過對強化訓練,必能取得良好效果。強化法可與學校的常規管理相結合,學校在不同階段根據學生的衞生習慣的形成情況,確立強化訓練點,班級、學校上下一致強化訓練。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不能貪多求全,而應有計劃地一步一步地實施,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不能貪多求全,而應有計劃地一步一步地實施,一個習慣一個習慣的形成。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貫徹落實到整個學期的始終,使學生的良好的衞生習慣在反覆強化中定型。因此,老師要有意識制定好教育訓練計劃,反覆地、經常性地圍繞具體要求組織落實。

6、建立激勵機制。

教師方面:重在精神激勵,強調自主科研與創新意識,激勵教師積極參與,撰寫科研論文。學生方面:採取羣體激勵與個體激勵相結合,羣體激勵:如星級文明班評比——每週評比文明班級—每月文明班升級—期末評出四星級文明班,舉行授獎儀式等,以營造濃厚的激勵氛圍;個體激勵:如各班評比每週一星(週一升旗儀式佩戴禮儀之星)—期中初評班級禮儀之星(十佳禮儀少年)—期末分層級評比禮儀之星(班級類每班10名,年級類每班各3名,校級類每班各1名)。

八、實驗步驟

本課題實驗與研究時間是:20xx年3月至20xx年12月,分三個階段完成:

第一階段:20xx年3月至20xx年4月(準備階段)

——成立課題小組,建立課題檔案,制定研究方案,調查分析國小生衞生習慣現狀,完成現狀調查報告。(20xx年3月至4月)

——對課題進行充分論證,完善實驗方案,蒐集與課題相關的資料和信息,並編製成課題內部研討、學習資料,供課題組成員閲讀。(20xx年5月)

第二階段:20xx年5月至20xx年11月(實驗階段)

——開展國小生“良好衞生習慣”實踐系列活動,探究培養國小生良好衞生習慣的途徑與方法。

——通過問卷與訪談,調查、及時反饋良好衞生習慣的階段性成果與存在問題及努力方向。

——在學校的教師、學生及其父母中開展“衞生與生活”、“良好衞生你我他”為主題的競賽活動,同時舉行“良好衞生習慣養成”經驗交流會,探索良好衞生教育養成的經驗。

——結合少先隊主題教育活動,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良好衞生習慣的養成。

——形成一套具有較強操作性的良好衞生習慣教育方案。

第三階段:20xx年12月(總結階段)

九、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形式:

1、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創新和實效化,促進學校養成教育工作更有效地開展,找到“國小生良好衞生習慣”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2、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

3、使教師提高研究水平,促進專業化成長。

十、實驗領導小組和指導小組、實驗小組

(一)實驗領導小組

(二)指導小組

(三)實驗組成員

全體班主任參與課題研究

研究實施方案範文 篇9

為了把校本研修工作落實到實處,並能紮紮實實的開展,真正為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供廣闊的空間,進而促進學校辦學水平的總體提高,達到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特制定校本研修和微型課題研究的具體實施方案。

一、校本研修的組織和管理體系

(一)校本研修的管理體系:建立學校、教研組、備課組“三級管理”研修體系。

1、校本研修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2、校本研修質量評價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3、校本研修組織實施小組

組長:

副組長:

(二)各組織機構職責

1、學校領導小組的主要任務是根據學校實際,提出落實校本教研的具體措施,組織全校性的校本教研活動,開展對本校課堂教學的評價工作,選拔本校的課改骨幹教師和優秀骨幹教師,加強對學校各學科組校本教研的規劃管理,總結,推廣校本研修的經驗。

2、以各教研組為單位,建立學科校本研修小組。其主要任務是規劃本組的校本教研活動,組織每週一次的研修活動,落實區、校級校本管理機構的任務,確定本學科校本研修的專題,組織開展同伴互助和案例研究。

3、以學科備課組為單位,建立學科年段研修小組。組織本組教師研究和解決在課程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督促教師自覺進行自我反思。落實學校、學科組的校本研修任務。

4、教研組要提交校本培訓計劃,確保校本培訓主題、內容源於教育教學實際需要。

二、時間安排:

1、20xx年10月10日~10月30日(第一輪10月15日,第二輪10月30日)

(1)制定學校校本研修工作計劃,並上報區有關領導。

(2)各教研組對教師進行宣傳和動員工作。

(3)各教研組作好研修課題申報工作,擬定學科組研修課題實施計劃,設計實施方案並於10月20日前教務處(高中交新校區教務處,國中交老校區教務處)

2、20xx年10月21日~20xx年年11月30日

①根據區領導對規劃的審批意見開展校本研修的第一階段活動。

②對研修活動進行資料積累。

③及時總結經驗教訓,提出改進措施。

④各教研組對前期工作開展情況作彙報(書面和召開專題研討會),由教務處組織。

3、20xx年12月一20xx年1月

①在對第一階段工作總結的基礎上,對下階段校本研修工作進行進一步的規劃和部署。

②接受第二階段的檢查工作

4、20xx年2——20xx年4月

(1)各教研組研修課題全面總結工作

(2)接受學校質量評價小組的驗收

5、20xx年5月

接受區師培與教育研究中心的組織驗收

三、校本研修的管理

1、教務處組織教研組制定學期研修計劃,並由教務處審核。

2、教務處實行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結果制度,每週一次與集體備課時間同時進行。

3、教研組根據區師培與教育研究中心擬定的研修課題,提交各備課組選擇。

4、教研組長參與研修並實行考勤。

5、各備課組長做好研修活動過程記錄和研修活動總結。

6、各教研組每一階段向教務處彙總活動情況。

四、校本研修的評價及獎勵。

(1)根據對研修資料和研究課查驗的情況評定等第,分為優秀、合格和不合格

(2)每學期末,學校對教研組、備課組,開展活動情況進行總結、評定,評選先進教研組、先進備課組,並予以量化,一定獎勵教研組長、備課組長。

(3)凡未組織校本研修的教研組教研經費人平扣30元,不合格的教研小組人平扣10元。

(4)凡是取得優秀成果的教師個人在職稱評定,區級優秀,名師選拔上享受優先和加分待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shishi/wmnq7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