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活動方案 >

小班語言教案設計方案實用案例(精選17篇)

小班語言教案設計方案實用案例(精選17篇)

小班語言教案設計方案實用案例 篇1

教學目標

小班語言教案設計方案實用案例(精選17篇)

1、體驗禮貌用語在交往中的作用,樂意使用禮貌用語。

2、理解兒歌,熟讀兒歌內容。

3、學習禮貌用語"對不起"。

教學準備

皮球、兒歌《對不起》電子大書和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教師講故事《毛毛的故事》。

--師:為什麼一開始大家不喜歡和毛毛一起玩?

--師:為什麼後來大家越來越喜歡毛毛了?

--教師小結:有禮貌的小朋友才會受歡迎,才能交到更多朋友。所以,我們要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吃別人的東西要説"謝謝",碰到了人要説"對不起",想叫別人幫忙要説"請"。

二、學習兒歌。

1、情景模擬。

--(教師出示皮球)師:我這裏有一個皮球,誰要玩?

--教師和幼兒一起玩滾球、拋接球的遊戲。

--師:老師的球不小心球碰到你們了,該怎麼辦呢?

--教師引導幼兒説出相應的禮貌用語。

2、學習兒歌。

--教師出示電子大書請幼兒觀察圖畫。

--教師播放兒歌請幼兒欣賞。

--師:兒歌中的我跟誰玩皮球?

--師:我的皮球撞了小貓咪,我説了什麼?

--師:小貓咪為什麼笑眯眯?(表示原諒我了,因為我很有禮貌)

--教師再次播放兒歌讓幼兒欣賞。

--教師帶領幼兒念兒歌。

3、學習禮貌用語。

--師:我的皮球撞了小貓咪,會説對不起。那你跟誰説過對不起嗎?為什麼説對不起?如果不説對不起會怎麼樣呢?

--師:我們在什麼情況下要説對不起?

--教師小結:當我們做錯事例如不小心傷到別人時要及時地説"對不起",這樣才能得到別人的原諒,別人也才會認為我們是有錯就改、有禮貌的人,才會喜歡我們。

小班語言教案設計方案實用案例 篇2

設計意圖:

《滑梯真好吃》是一個充滿想象空間的故事,故事講述的是一根再平常不過的香蕉,在小昆蟲去散步時被發現了,在它們的眼裏,居然成了一座有趣的滑梯!故事圍繞着小昆蟲們猜測着,這一天天變化着的滑梯到底是什麼東西這一話題,通過色彩鮮豔的畫面及細膩的變化,逐步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體驗童話故事帶來無限想象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故事內容,願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2、懂得美好的事物要與大家分享,體驗分享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①《滑梯真好吃》PPT.②香蕉實物若干③濕巾等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引導語: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種好吃的水果,它是小猴子最愛吃的食物,猜猜是什麼?我們來摸一摸?説一説香蕉是什麼樣子的?摸一摸什麼感覺?

二、播放PPT,引導幼兒觀察P1-P4,初步感知故事內容。

(一)觀察P1。圖片上面都有什麼?他們發現了什麼?可是小昆蟲們不知道這是香蕉,猜猜看它們把香蕉當成了什麼?

(二)觀察P2。他們在玩什麼遊戲,怎麼玩的?

(三)觀察P3。

提問:小昆蟲們把這綠色的東西當成什麼啦?你們是怎樣玩滑梯的呢?

(四)觀察P4。滑梯發生了什麼變化?誰最先發現的呢?懂得美好的事物要與大家分享。

提問:當小昆蟲們發現"滑梯"原來是好吃的香蕉時,它們是怎麼做的?如果是你,你會把什麼東西分享給誰呢?

三、活動自然結束。

分享香蕉

小班語言教案設計方案實用案例 篇3

1、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擁抱、親吻、關懷是一種甜蜜的親情。

2、學習用多種方式表達對親人的愛。

3、從小培養幼兒關愛別人的好品質。

活動準備:長圍巾、記錄紙、掛圖、故事錄音帶。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引出課題。

1、“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媽媽,小朋友都長大了,要知道關懷自己的媽媽。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位小客人,猜猜他是誰?出示小松鼠玩具,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有關小松鼠的故事,故事的名字是《給媽媽的媽媽送甜蜜》。小朋友知道媽媽的媽媽是誰嗎?引導幼兒説出媽媽的媽媽是外婆。你們猜一猜小松鼠要給媽媽的媽媽送什麼禮物呢?

2、教師用簡筆畫將孩子的回答做好記錄,如:巧克力、衣服、花、水果、棒棒糖等。

二、教師播放故事錄音帶,請幼兒欣賞故事。

“請小朋友聽一聽小松鼠給媽媽的媽媽送什麼禮物?看誰聽得仔細認真,聽完故事後告訴老師正確的答案。”

聽完故事後,請幼兒回答問題“小松鼠給媽媽送什麼禮物?給媽媽的媽媽送什麼禮物?”對答對的幼兒進行表揚。

三、利用掛圖,老師有表情的講述故事,鼓勵幼兒認真聽,引導幼兒感受甜蜜也是一種親情。

(1)邊講述邊提問幼兒“媽媽給外婆送什麼禮物?外婆心裏覺得怎樣?”(隨着幼兒的回答出示長圍巾。)小松鼠要送給外婆什麼禮物?外婆心裏覺得怎樣?

教師講述故事時速度放慢,注意用語氣語調等方式來建立味覺的甜與情感體驗的“甜”之間的聯繫。

(2)提問“小松鼠沒有送給外婆糖、巧克力等禮物,外婆為什麼還那麼高興?根據幼兒的回答,老師做出小結:擁抱、親吻、關懷、一句甜蜜的話都是表達對親人的愛。

四、拓展、遷移經驗,鼓勵幼兒把甜甜的愛送給更多的人。

(1)老師擁有你們這些可愛的小朋友,好幸福啊!你們可以送給老師什麼樣的甜甜的愛呢?(鼓勵幼兒給老師送甜蜜的禮物:一個擁抱,香甜的吻、説一句甜蜜温馨的話等。)

(2)説一説:甜甜的愛還可以送給誰?送給他們什麼樣的甜甜的愛?(鼓勵幼兒回家後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愛。)

(3)請幼兒戴上頭飾,分角色和老師一起表演故事,老師扮演外婆,和孩子一起學説故事中的對話。

小班語言教案設計方案實用案例 篇4

【設計意圖】

親近動物,喜歡有生命的小精靈,是幼兒尤其是小班幼兒鮮明的心理特徵之一,也是小班生命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設計本節課《雞媽媽的翅膀》,通過欣賞散文,體驗散文中母雞對小雞的喜愛,感受媽媽對孩子的愛。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散文的主要內容,感受散文的節奏和韻律。(重點)

2、初步學習朗誦散文,學説重疊詞:烏黑烏黑、金燦燦、雪白雪白。(難點)

3、欣賞散文,體驗散文中母雞對小雞的喜愛,感受媽媽對孩子的愛。

【活動準備】

1、教學課件PPT、視頻

2、雞媽媽和小雞的頭飾。雞媽媽的翅膀

【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請幼兒欣賞圖片)

1、提問:圖片中有誰?(雞媽媽、小雞)

2、引導幼兒觀察小雞的顏色。

二、欣賞課件,初步理解散文內容。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散文,幫助幼兒瞭解詩歌內容。

2、提問:雞媽媽的翅膀是什麼樣的?翅膀下藏的小花花是什麼?

3、提問:小黑花是怎樣的?小黃雞和小白雞呢?

三、幼兒跟着教師有感情的朗誦散文。

四、情感體驗,表演散文。

1、提問:雞媽媽為什麼要翅膀下藏着許多小花花?媽媽是怎樣保護你們的?

2、請個別幼兒帶頭飾:小黑雞,小黃雞,小白雞。學説重疊詞:烏黑烏黑、金燦燦、雪白雪白。

3、教師扮演雞媽媽,邊跟隨老師朗誦散文,邊自由做動作表演。

【活動反思】

本節課我運了PPT讓幼兒能理解散文的內容,並出示了字寶寶讓幼兒學習重疊詞:烏黑烏黑,金燦金燦,雪白雪白。活動中還採用了遊戲的形式,進一步鞏固理解散文的內容。遊戲活動中,幼兒表現得積極有趣,能跟着老師念散文,並能大膽地舉手回答問題,大膽地參與到遊戲中。不足的是:教師的引導語還有待加強。如:通過語言讓幼兒更能理解重疊詞:烏黑烏黑,金燦金燦,雪白雪白。可以通過參照物讓幼兒理解。

本次活動我把握好活動的重難點,通過多媒體圖片和結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初步讓幼兒瞭解散文內容,並學習重疊詞烏黑烏黑,金燦金燦,雪白雪白。通過師幼互動問答,幼兒對顏色和形容詞瞭解比較好。最後環節,採用了遊戲的形式,進行了分組及集體教學,進一步鞏固理解散文的內容。遊戲活動中幼兒表現積極。可以改善的是:教具方面:雞媽媽的翅膀可以做大一點,讓幼兒感覺真的像藏在媽媽的翅膀下面。

小班語言教案設計方案實用案例 篇5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通過對比了解不同動物的牙印是不一樣的。

2.嘗試用完整的語句表述:“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不是我,你看——”“嗯,果然不一樣”。

3.體會故事角色的情感變化,感受故事的有趣,幽默的情節。

4.能分析故事情節,培養想象力。

5.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理解故事內容,學説故事中的對話,嘗試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觀察、比較情況。

比較牙印的不同,並作出判斷。

活動準備:

板製作大餅

2.《誰咬了我的大餅》的圖書

3.自制餅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師:今天小豬遇到了一個麻煩,想請小朋友們幫忙,你們願意嗎?

出示圖畫書1:看,這是什麼呀?(大餅)這塊大餅是小豬做的,它做了一塊好大的餅,累的睡着了,等他醒來一看,咦!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啊?(出示教具:大餅)

師:__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___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那到底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

教師出示大餅:看看大餅上的缺口是什麼形狀的?(半圓形的)幫小豬猜猜是誰咬了他的大餅?(幼兒猜測是誰咬了小豬的大餅。)

二、理解故事

1.師:小豬決定去問問它的朋友,它走啊走,遇到誰啦?(遇見小鳥)小豬會怎樣問它呢?(請幼兒問)

“小鳥小鳥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鳥説:“不是我,你看!小鳥在大餅上“啊嗚”咬了一口!”(取走大餅一小塊)

師:小朋友幫小豬看看,小鳥咬的是怎麼樣的,為什麼小鳥咬的大餅是三角形(因為他的嘴巴是尖尖的,小小的三角形,所以要出來的牙印是三角形),和原來的那個牙印一樣嗎?是不是小鳥咬的呢?小豬説:嗯,果然不一樣。

2.師:小豬又遇見誰啦?(小兔)小兔咬出的牙印是什麼樣子的呢?(幼兒猜測)小豬會怎樣問小兔呢?“小兔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小兔説:“不是我不是我,不信你看!説完兔子在大餅上“啊嗚”咬了一口(取走一塊),兔子咬的牙印是怎麼樣的,(突出小兔的三瓣嘴、門牙)你們看是不是小兔?(不是)小豬説:果然不一樣。

3.小豬又遇見了狐狸,誰來幫助小豬問問狐狸吧,還有誰來用響亮的聲音問一問“狐狸是你咬了我的大餅嗎?狐狸説:不是我,你看,狐狸在大餅上“啊嗚”咬了一口(取走大餅一小塊)”狐狸在大餅上咬了一口是怎麼樣的。(大大的三角形)和半圓形的牙印一樣嗎?

是不是狐狸咬的呢?小豬會怎麼説呢?(嗯,果然不一樣)

4.小豬又遇見誰了?(鱷魚)小豬會怎樣問鱷魚?猜猜鱷魚咬出來的牙印是什麼樣子的?鱷魚説:不是我,不是我,你看!鱷魚在大餅上咬了一口,(取走大餅一塊)鱷魚咬的牙印是什麼樣子的?(尖尖的,鋸齒一樣)看來也不是鱷魚咬的。小豬會怎麼説?(果然不一樣。)

5.最後小豬又遇見了誰?(河馬)小豬會怎樣問河馬?河馬張開大嘴,輕輕的咬了一小口,看看,大餅變得怎麼樣了?河馬咬出來的牙印是什麼樣子的?

小結:小鳥的嘴巴要出來的一口是小小的三角形,小兔的是三瓣嘴,狐狸咬了一個大三角,鱷魚咬掉了一個大鋸齒,河馬咬掉了半個大餅,他們咬的牙印和這個半圓形的牙印都不一樣,所以都不是它們咬的。那到底會是誰咬的的呢,真奇怪!(邊總結邊出示小動物)

6.教師繼續講述結尾:小豬的肚子也有點餓了,它也咬了一口,啊嗚!(吧唧吧唧)真好吃!他一邊嚼着大餅一邊想:是誰咬了我的大餅呢?原來是小豬自己咬的!真是一隻糊塗的小豬呀!

三、送餅乾

1.老師這裏有許多小餅乾,看看上面的缺口是不是它們咬的呢?

2.(分別出示不同缺口的餅乾)讓小朋友猜猜是誰咬的,然後請個別幼兒送給相應的小動物。(送的時候説一句我送餅乾給你吃)

3.這裏還有許多餅乾,都是這些小動物咬的,請小朋友每人拿一塊餅乾,仔細看一看餅乾缺口是什麼樣子的,和誰的嘴巴像,就把它送給誰。

4.集體檢查送的是不是正確。(請個別幼兒檢查)

四、完整地欣賞故事

完整展示圖畫書,教師講述故事。

五、結束活動

小豬謝謝你們幫助了他,他又做了很多餅乾請小朋友們吃,你們與客人老師一起分享吧!

活動反思:

《誰咬了我的大餅》小豬的形象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徵,整個故事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就好像那隻小豬就生活我們身邊一樣。這樣的繪本故事更能引起幼兒情感上的共鳴。根據這本繪本內容的特點與小班幼兒好奇的求知心理,教師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製造一個接一個的懸念,將幼兒的注意引入與繪本故事有關的情境中,並在觀察、猜測圖片信息中獲得結果解釋疑惑。這樣的提問簡單有趣但是具體,圍繞故事情節而展開,足以吸引幼兒全神貫注地閲讀與傾聽教師講述書中的故事。

小班語言教案設計方案實用案例 篇6

活動目標:

1、初步熟悉兒歌,能辨別紅、黃、綠三種顏色。

2、在圖片一一對應的幫助下記憶兒歌的內容

3、通過活動會簡單地創編兒歌,體驗創編兒歌的樂趣。

活動準備:

蘋果、梨子、葡萄、西瓜實物,水果圖片,四種顏色的圓形卡片,魔術箱一個。

活動過程:

一、激趣引入:

1、教師出示魔術箱。

2、逐一從魔術箱裏取出蘋果、葡萄、等水果,並引導幼兒説出是什麼水果,是什麼顏色的。(出示相應顏色圓形卡片貼於黑板上)

小結:這些水果寶寶聽説中一班的小朋友特別的聰明,所以特意帶來了幾個問題要考考大家,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試一試?

二、編兒歌:

(一)、給蘋果編兒歌。

1、什麼水果紅紅的?(出示“問號”“水果”圖片)

2、幼兒回答。蘋果紅紅的。(教師出示對應紅圓形圖片、紅蘋果圖片)

3、師幼對答:什麼水果紅紅的?蘋果蘋果紅紅的。

(二)、給梨子編兒歌。

1、什麼水果黃黃的?

2、幼兒回答。梨子黃黃的。(教師出示對應黃圓形圖片、黃梨子圖片)。

3、教師結合黑板圖片,根據蘋果的句式把關於梨子的兒歌完整説一遍。

4、請幼兒把剛才編的兒歌連起來念一遍:什麼水果紅紅的?蘋果蘋果紅紅的。什麼水果黃黃的?梨子梨子黃黃的。

三、遊戲:大聲小聲遊戲。

1、我大聲提問題,你們小聲回答;

2、再來一遍這樣的遊戲,我小聲提問題,你們大聲地回答。

四、給西瓜編兒歌。

1、西瓜説:小朋友們,請你們快點來幫我也編一首像蘋果和梨子那樣好聽的兒歌好嗎?

2、請個別幼兒根據蘋果的排列把西瓜的圖片出示出來,並完整讀一遍。

五、給葡萄編兒歌。

1、什麼水果紫紫的?

2、幼兒回答。葡萄紫紫的。(教師對應紫圓形圖片、紅蘋果圖片)

3、師幼對答:什麼水果紫紫的?葡萄葡萄紫紫的。

4、我這首兒歌還沒有名字了,我們給它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好嗎?

小結:小朋友們,我們認識了許多的水果和顏色,也編了一首兒歌。我們大家一起用好聽的聲音把兒歌來念一念吧。

六、引導幼兒創編兒歌《水果歌》

生活中還有許多好吃的水果,它們也想和你們成為好朋友,它們都是什麼水果,什麼顏色嗎?指幼兒説。

七、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回家找找水果,和爸爸媽媽一起來編兒歌吧!

小班語言教案設計方案實用案例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

2.能積極地用動作和聲音模仿小動物間的對話。

3.感受擁有朋友的快樂情感。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5.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活動準備

1、森林背景圖和一張裁成四份的故事背景圖。

2.、五張圖片:大獅子、月牙形的嘴巴、烏龜、小猴子、一雙大皮鞋。

3.、音樂(完整講故事時運用)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故事,激發興趣。

1.出示森林背景圖。

師:孩子們,看,這是什麼地方?

幼:森林。

小結:這裏可是比樹林裏的樹還要多哦。有很多很多樹的地方叫森林。

2.出示圖片獅子,感受獅子的大皮鞋。

師:那森林裏住着誰呢?他來了。這是一隻怎樣的大獅子?

幼:美麗、兇猛的獅子。

師:我知道,你講的美麗、兇猛就是很威武的意思。今天這隻威武的獅子,腳上穿了一雙皮鞋。看,這是一雙怎樣的鞋子?

幼:特別大。

3.出示圖片一,理解詞語“地動山搖”。

師:對,這雙皮鞋特別大,走在草地上,草地就會怎麼樣?(老師用震動動作輔助表達),遠處的高山也開始怎麼樣?(老師用搖晃動作輔助表達)

幼:草地震動起來,石頭搖起來了。

師:地動了,山搖了。可以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説,就是“地動山搖”。誰會一邊説這個好聽的詞語,一邊做動作?

4.小結:走在哪裏,哪裏就地動山搖——這是一雙多麼讓人可怕的鞋子,獅子就是穿了這樣一雙大皮鞋,出門去找朋友了。

評析:活動導入開門見山,用聊天的方式帶着孩子輕鬆走入故事,效果很好。

當孩子説不出“威武”時,我們要善於從孩子的回答中捕捉他們可能的理解詞彙,從而引領孩子學習新詞語。這不失是一個好策略。

二、欣賞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情節並學説對話

(一)獅子找烏龜做朋友

1.出示圖片:"草叢裏的烏龜"。引導幼兒觀察烏龜殼的特徵並猜測出烏龜。

師:走呀走,找到一個朋友。是誰呀?你從哪裏看出來是烏龜的?

幼:硬硬的殼。

師:我們來學學看。你的殼在哪裏?你真象一隻小烏龜。

2.學説獅子問話。

師:仔細聽,獅子要對烏龜説話了。獅子問:“烏龜烏龜,你願意做我的朋友嗎?”

師:烏龜沒有回答,可能沒聽見。那我們一起來問問烏龜。

幼兒學説獅子問話。

3.學説烏龜回答。

師:烏龜終於聽到了。他搖搖頭説:“我才不願意呢!你的大皮鞋會把我背上的殼踩出血的。”

師:烏龜答應了嗎?為什麼?

師:哦,烏龜害怕獅子的大皮鞋。它是怎麼回答的?誰來學一學?

幼兒學説烏龜回答。

(二)獅子找猴子做朋友。

1.出示圖片三:“森林裏的猴子”,引導幼兒觀察小猴長尾巴的特徵並猜測出小猴。

師:烏龜害怕獅子的大皮鞋,拒絕了獅子。大獅子只好又繼續往前走,走呀走,找到一個朋友,你猜這回它找到了誰?你從哪裏看出來的?我們來學一學小猴子的樣子。

(1)學説獅子問話。

師:大獅子很想和猴子做朋友,它可能會怎麼問呢?

師幼:“小猴,小猴,你願意做我的朋友嗎?”

(2)學説小猴回答。

師:小猴會答應嗎?為什麼?

幼兒自由猜測。

師:是呀,小猴害怕獅子的大皮鞋,小猴子連忙跳到樹上。誰來學學小猴子是怎樣跳到樹上的?猜猜它可能會怎麼説呢?

師:對,小猴子站在樹上,低着頭,看着獅子,大聲説:“我才不願意,你的大皮鞋會把我的尾巴踩斷的。”

師:獅子站在樹上沒聽到。我們一起用響亮的聲音幫猴子回答獅子吧!

(3)師幼交換角色練説。

(三)感受獅子由傷心到快樂的情感變化。

1.出示圖片獅子傷心的表情。

師:找了半天,大獅子沒有找到朋友,你猜他的心情怎樣?(將大獅子的嘴巴貼成傷心的樣子。)

小結:朋友們都害怕大皮鞋,都不願意和獅子做朋友。所以獅子傷心地哭了。怎麼辦呢?誰來幫獅子想個辦法?讓小烏龜和小猴子都不怕這雙大皮鞋呢?

幼:不要穿這雙鞋了。

師:那可以用這雙大皮鞋做成什麼呢?

幼1:可以做成小汽車,帶着小烏龜和小猴子去旅遊。

幼2:可以做成花瓶,插上美麗的花。

幼3:可以做成小船,讓小猴和烏龜去划船。

2.出示圖片四:獅子的“鞋子鞦韆”。

師:你們想的辦法真多。大獅子很聰明,也想了一個辦法。看,(將獅子的大皮鞋貼在兩棵樹中間。)這就是他想出的辦法,誰看懂了?

師:原來,獅子把鞋子做成了一個什麼?

幼:鞋子鞦韆。

師:烏龜和猴子看見了,都來盪鞦韆,都願意和獅子做好朋友了,現在獅子的心情又會怎樣呢?

幼:高興。(老師及時把獅子嘴巴貼成開心的樣子。)

評析:

小班孩子的學習是充滿遊戲趣味的。老師很講究教具的設計,把烏龜藏在一個草叢裏,只露出一個烏龜殼,不僅巧妙地激起了孩子們幫助獅子找朋友的興趣,而且還幫助孩子們嘗試學習根據動物的局部特徵猜測動物的方法。

老師的銜接語很自然地設計了一個獅子與烏龜對話的情境,讓幼兒積極地嘗試用粗粗的、輕輕的聲音、有禮貌的問話或者慢慢地説話四種不同的方式學説獅子和烏龜的對話。所以,學説對話的過程真是溢滿了樂趣與情趣。

老師把猴子圖片藏在了一棵大樹下,只露出一點捲起的尾巴,增加了猜測的難度和趣味,符合孩子由易到難的學習特點,同時也避免了單調的重複,讓故事處處充滿驚喜。

有了第一次的對話練習的基礎,孩子們已能主動嘗試用故事中的對話句型模仿學説獅子與猴子間的對話。因此,為了讓第二次對話練習照樣“粉墨登場”,讓孩子在學説的過程中再次強烈地感受語言學習的樂趣。於是,教師巧妙地引導幼兒邊模仿猴子跳到樹上,翹着長尾巴、低着頭看大獅子等動作,邊學説對話。所以此環節的對話練習過程真是動感十足,趣味濃濃。

活動延伸

將烏龜、獅子、猴子等圖片製作成頭飾,組織孩子們表演故事《鞋子鞦韆》。

小班語言教案設計方案實用案例 篇8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觀察興趣,引導幼兒嘗試用喜歡的方式表達對小動物的感情,並觀察春天的各種特徵。

2、幫助幼兒初步瞭解小蝌蚪的成長變化。

3、理解故事內容,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4、樂於與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發兩人合作表演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提前帶領孩子帶外界觀察大自然,觀察池塘、水池等在春天發生了哪些變化。

2、故事《好朋友》的課件。

3、歡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1、利用體温的方式開頭,引起孩子們的興趣。

師:誰能告訴老師現在是什麼季節啊?那你是怎樣知道的呢?幼兒積極的舉手回答問題,引出問題“春天到了,你看到池塘或水池裏發生了哪些變化呢?幼兒回答問題,老師補充説明,春天的池塘裏住着好多好朋友,引出下面的故事《熱鬧的池塘》。

2、利用課件講述故事,之後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複述。

師:池塘裏都住着哪些好朋友呢?發生了什麼事情?

幼兒回答問題,教師給予補充説明。

師:那誰能告訴老師,小蝌蚪是怎樣慢慢長大的呢?老師即使給予補充説明,明確小蝌蚪的成長變化。從小蝌蚪到長出後腿的小蝌蚪、再到長出前腿的小蝌蚪、再到尾巴消失變成小青蛙。

3、和孩子們一起伴隨着音樂模仿小蝌蚪在各個成長階段的游泳動作。

師:小蝌蚪開始的時候游泳是什麼樣子的呢?請小朋友來表演。後分別表演長出後腿、前腿以及小青蛙的動作。

在歡快的氣氛中結束本次活動。

小班語言教案設計方案實用案例 篇9

目標:

1、引導幼兒初步感受古詩,能夠邊模仿動作邊誦讀古詩。

2、激發幼兒誦讀古詩的興趣。

準備:

1、多媒體課件,音樂磁帶,小鵝頭飾人手一個。

2、情境設置:小“池塘”。

過程:

1、鵝媽媽帶着鵝寶寶去池塘裏游泳,激發幼兒學習古詩的興趣。

(1) 孩子們,今天的天氣可真好,媽媽帶你們到池塘裏去游泳,好嗎?

(2) 聽音樂做戲水的動作。(伸伸脖子、理理羽毛、劃劃水)

(3) 啊,遊累了,我們來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幼兒隨地坐下。

2、結合多媒體,初步瞭解小鵝的特徵並能模仿小鵝的動作。

(1) 今天媽媽請來了幾個好朋友和你們一起玩,看看它們是誰呀?(播放課件)

(2) 這些小鵝長得什麼樣?(引導幼兒講出小鵝的特徵,長長的脖子,白白的羽毛,紅紅的爪子)請幼兒模仿小鵝伸脖子、游泳的動作。

(3) 小鵝在水裏遊得真高興啊,你們看它們又在幹什麼了?(唱歌、跳舞)它在唱什麼歌?它們是怎麼跳舞的?

3、結合多媒體,初步欣賞古詩《詠鵝》。

(1)小鵝到底在唱什麼歌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好嗎?(完整播放課件)

(2)你聽到小鵝在唱什麼歌嗎?(引導幼兒用古詩裏的句子回答)

4、再次完整欣賞古詩《詠鵝》。

小鵝唱的歌真好聽,我們跟着小鵝一起唱好嗎?

5、邊模仿動作邊誦讀古詩。

(1)小鵝一邊唱歌還一邊跳舞呢,我們也學着小鵝邊唱邊跳,好不好?

(2)想再跳一遍嗎?這一遍要大聲地唱給小鵝聽。

6、請個別幼兒上來表演古詩《詠鵝》。

這一次,小白鵝想找個朋友一起表演,你們願不願意呀?

7、結束。

今天我們和小鵝做了好朋友,還學會了小鵝的歌,你們覺得高興嗎?天也快黑了,我們該回家了,一起和小鵝説再見吧。(幼兒和小鵝道別後一起游回家)

小班語言教案設計方案實用案例 篇10

活動目標:

1、明白不可以輕易的就讓人幫忙看家,不能隨便的就相信別人所説的話。

2、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3、引導幼兒在故事和遊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4、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狐狸和蜜蜂》《小蜜蜂》兒歌

活動過程:

一、講《狐狸和蜜蜂》

1、狐狸想吃蜜蜂家的蜂蜜,就在蜜蜂家門口等着,看着蜜蜂要出門……

2、狐狸和蜜蜂聊天,蜜蜂工作沒人看家和照顧孩子,狐狸聽見就要幫蜜蜂看家……

3、蜜蜂不知道狐狸的想法,高興的同意了讓狐狸棒的看家,蜜蜂飛去工作了,狐狸進了蜜蜂的家,開始吃蜂蜜……

4、等蜜蜂回來以後發現蜂蜜都沒了,就去找狐狸理論去,蜜蜂理論不過狐狸,只能回家了……

二、故事大義

1、狐狸想吃蜜蜂加的蜂蜜,才會主動幫蜜蜂看家的那。

2、蜜蜂答應後飛去採蜜了,狐狸的陰謀得逞了,就進了蜜蜂家了。

3、狐狸進蜜蜂家就是為了吃蜂蜜,吃完了就走了。

4、蜜蜂發現蜂蜜被狐狸吃光了,就找狐狸算賬去了,蜜蜂講論不過狐狸,就回家了。

三、小結

1、小朋友故事聽懂了嗎?

2、誰能給老師表演一下,狐狸和蜜蜂的情感?

3、我們千萬不要學蜜蜂輕易的就讓狐狸幫看家,也不要太相信別人。

4、唱《小蜜蜂》兒歌。

小班語言教案設計方案實用案例 篇11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資料、記住故事名稱、主要主角及對話

2、能用連貫語言講出主角間的對話。

3、教育幼兒同伴間要互相團結。

活動準備:主角圖片、背景掛圖、主角頭飾、雨傘

活動過程:一、出示雨傘,引起幼兒的興趣

提問:1、這是什麼(雨傘)

2、我們是在什麼時候用雨傘

3、如果下雨時我們手中沒有雨傘、雨具怎樣辦(請幼兒帶着

最有一個問題安靜的傾聽故事)

二、學習故事

1、交待故事名稱,教師有表情清講故事一遍。

2、提出問題:(1)故事的名稱是什麼

(2)故事裏都有哪些小動物

(3)故事裏講了一件什麼事

3、利用主角圖片、背景圖片

教師有表情的講故事一遍。

4、提問:(1)小兔子玩着玩着天怎樣樣了

(2)小兔子用什麼辦法避雨

(5)小兔子看到小夥伴被雨淋濕時,它是怎樣樣做的

5、利用主角頭飾,請部分幼兒表演幼兒,啟發幼兒學説故事中的對

話。(引導幼兒用清楚、連貫的語言進行表達)

6、啟發幼兒説一説:“如果下雨,手中沒有雨具,我們還能夠用什麼

方法避雨”

三、教育幼兒相互間要團結友愛、互幫互助。

小班語言教案設計方案實用案例 篇12

教學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並體驗學習兒歌進行遊戲的快樂。

2.樂於嘗試仿編兒歌。

3.能分析兒歌,培養想象力。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教學準備:

《火車開啦》伴奏音樂、水果圖片人手一個、西瓜爺爺圖片、水果寶寶課件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習理解兒童內容

難點:仿編兒歌

教學方法與手段:

遊戲法,討論法,多媒體輔助法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幼兒活動

設計意圖

一.以遊戲進入情境,熟悉兒歌內容

(1)先聽聲音。“聽,這是什麼聲音呀?”播放聲音,“到底是什麼聲音呢?我們來看,是誰呀?”“小火車怎麼開的呀,我們來學一下小火車是怎麼開的呢?準備好了嗎?”教師做開火車的動作。“是誰在開火車呀,看是誰呀!”播放課件,出示西瓜爺爺。“我們的來和西瓜爺爺打個招呼吧,西瓜爺爺好”“西瓜爺爺是怎麼開火車的?”幼兒回答,“西瓜爺爺開火車了,聽”:教師邊説邊有節奏的拍手,西瓜爺爺開火車,卡擦卡擦去旅行。”“西瓜爺爺把火車開到哪裏去呀”幼兒個別回答“西瓜爺爺真厲害,可以到那麼多地方去旅行”

“今天西瓜爺爺請好多水果寶寶去旅行,請的第一個水果寶寶是誰呢?”出示蘋果寶寶。“我們和他打聲招呼吧,我們請蘋果寶寶上火車,好嗎?仔細聽!”教師有節奏的邊拍手邊念兒歌“蘋果蘋果上火車,卡擦卡擦去旅行。我們也來學一學。”“我們一起來請蘋果寶寶上火車吧”“上車了嗎,蘋果寶寶開心嗎?西瓜爺爺又會請誰呢,看!是誰呀”教師放課件香蕉圖片“我們一起來説,香蕉你好!我們怎麼請他上火車呀”教師引導幼兒説。“香蕉寶寶上火車啦。”“西瓜爺爺又請了哪個水果寶寶呢,我們來看。”教師放葡萄圖片,“我們也請請葡萄寶寶上火車好嗎,一起説。”引導幼兒説兒歌。

仔細聽聲音

看多媒體回答問題

模仿教師做開火車的動作

認真聽教師念兒歌

和蘋果寶寶打招呼,模仿教師念兒歌請蘋果上車

學説兒歌,

多媒體具有聲音,有顏色,有圖像,能夠更形象的讓幼兒理解兒歌內容。

用聽音樂猜想是什麼,能夠幼兒開發思維。

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興趣是的老師,學習開火車的動作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培養幼兒樂於傾聽的好習慣,鼓勵幼兒大膽的説話,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完整欣賞兒歌

“西瓜爺爺帶了__、__、__、去旅行,高興嗎?我們高興的來説一説《水果寶寶去旅行》,好嗎”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説完整的念兒歌,“西瓜爺爺開火車,咔嚓咔嚓去旅行,蘋果蘋果上火車,咔嚓咔嚓去旅行,香蕉香蕉上火車,咔嚓咔嚓去旅行,葡萄葡萄上火車,咔嚓咔嚓去旅行,咔嚓咔嚓咔嚓嚓,水果寶寶去旅行。”

跟着教師一起學念兒歌。

根據提問回答,自由討論

幼兒創編

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環境,鼓勵幼兒大膽的説話,鍛鍊語言發展能力。

邊説邊做動作有利於幼兒完整的理解兒歌內容。

三.創編兒歌

教師放課件,提問“咦?這兩節車廂有沒有水果寶寶呢?”“還有哪些水果寶寶要上火車呢?和你的好朋友説一説。”教師請幼兒自由發揮想象,“還有哪些水果寶寶要上火車呢?”教師請個別幼兒説。教師帶領幼兒一起説

“那西瓜爺爺到底請哪兩個水果寶寶上車呢?我們來看。”教師播放課件。老師帶領幼兒一起説

四.開火車遊戲

“小朋友們真聰明,西瓜爺爺可開心啦,他説給每個小朋友一個水果,讓我們貼在自己的胸前,也來做水果寶寶,蘋果寶寶在哪呀?香蕉寶寶呢?”“現在老師來做西瓜爺爺,請你們這些可愛的水果寶寶去旅行啦,老師叫到什麼水果寶寶,什麼水果寶寶就上車,小耳朵聽仔細咯。”教師播放伴奏,玩開火車遊戲離開,結束活動。

自由討論,創編兒歌

認真觀看視頻

認識水果,玩開火車旅行的遊戲

開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鼓勵大膽的用語言和老師交流。

讓幼兒集體參與表演滿足了幼兒的參與慾望,並使每個幼兒都得到了體驗。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是一次語言活動,主要目標是讓幼兒理解兒歌內容,進行創編兒歌。這個活動中,幼兒的積極性比較高,開始部分,我用一個聲音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猜想是什麼聲音。在基本部分中,幼兒也能跟着我念兒歌,師幼互動氣氛不錯。

但是也存在着不足,在中間部分讓幼兒説有哪些水果寶寶的時候,幼兒説出來的不多,我沒能夠做出更好的引導。在結束部分,玩開火車遊戲的時候,本來設計好的一邊念兒歌一邊開火車離開,課件音樂沒有準備充分導致沒有把兒歌唸完整。在下次教學活動中,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小班語言教案設計方案實用案例 篇1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較完整的語言説説幼兒園的一日生活,體驗在幼兒園與老師同伴相處的快樂。

2、樂意與同伴交流,學習一些簡單的交往技巧。

活動準備:掛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教師:小朋友們都知道你們每一天都要做些什麼事情嗎?

2、幼兒討論後請個別幼兒説一説。

二、逐一出示掛圖。

1教師:老師這裏也有一個寶寶,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寶寶一天裏都要做什麼事情。

2教師逐一出示掛圖,讓幼兒根據圖片説一説寶寶的一天,要求幼兒用完整的話回答。

早上起牀後寶寶在幹什麼?

來到幼兒園見到老師寶寶怎麼樣?

和同伴玩具怎麼樣?

上課了他表現怎麼樣?

他是怎麼洗手的?洗完手幹什麼?吃飯時是怎麼樣做的?

睡午覺時表現怎麼樣?

回家了寶寶是怎麼做的?

三、教育幼兒做一個好寶寶。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要像圖上的寶寶學習嗎?

小班語言教案設計方案實用案例 篇14

設計背景:

語言活動“笨老鼠”是一個非常有趣而幽默的故事,通過故事能使幼兒瞭解到平時要用好聽的聲音與別人講話,這樣才能使別人喜歡。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而這個故事中的對話比較簡短有趣很適合小班孩子學説,所以我將本次活動的重點定為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學説對話。本次活動我用總分的結構並把聲音區分成好聽和不好聽兩種來開展活動。

活動目標:

1、 理解故事內容,知道講話要用好聽的聲音。

2、 理解詞語“板着臉、哼哧哼哧”學説故事中的對話。

3、 感受故事的詼諧、幽默。

活動重點:

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學説故事中的對話。

活動難點:

理解詞語“板着臉、哼哧哼哧”。

活動準備:

小老鼠、老鼠媽媽、青蛙、貓的卡片;故事圖片四張。

活動流程:

一、談話引題。

小朋友們你們都看過“貓和老鼠”的動畫片,看了之後感覺怎麼樣?貓想吃老鼠使勁地追,可就是追不到。而今天黃老師給大家帶來的故事是老鼠喜歡貓。那是什麼原因呢?

二、完整欣賞故事。

1、教師邊出示教具邊完整講述故事一遍。

2、鼠寶寶喜歡貓小姐的聲音嗎?鼠寶寶是怎麼説的?(你的聲音真好聽,我喜歡)幼兒學説此句。貓小姐好聽的聲音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這樣的聲音真好聽。老鼠喜歡老鼠媽媽的聲音嗎我們一起再來聽一遍故事。

三、分段理解故事。

1、教師出示圖片一講述

提問:鼠寶寶覺得老鼠媽媽的聲音好聽嗎?它是怎麼説的?請全體幼兒學説。我們一起來模仿一下鼠媽媽太輕的聲音。

2、教師出示圖片二講述

老鼠 提問:老鼠媽媽又去請了誰呢?鼠寶寶喜歡青蛙大嬸的聲音嗎?它是怎麼説的?集體學説此句。青蛙大嬸難聽的聲音是怎樣的呢?幼兒學叫呱呱呱。

3、教師出示圖片三講述

提問:豬婆婆的表情是怎樣的?幼兒學習板着臉的表情。這裏還有一個好聽的詞語“哼哧哼哧”讓幼兒一起學做動作,教師解釋其意。豬婆婆哼哧哼哧是怎麼説的?鼠寶寶覺得豬大嬸的聲音好聽嗎?它是怎麼説的?

四、教師小結。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貓小姐的聲音嗎?貓小姐的聲音不輕也不響真好聽,而鼠媽媽的聲音太輕,青蛙大嬸的聲音又太難聽,豬婆婆的聲音太兇了鼠寶寶都不喜歡。看來我們小朋友説話也要用好聽的聲音,這樣人家才會喜歡。

附故事:

苯老鼠

天黑了,老鼠媽媽搖着搖籃“吱吱吱”哄鼠寶寶睡覺。鼠寶寶説:“你的聲音太輕,我不要你哄!”

老鼠媽媽只好去請青蛙大嬸。青蛙大嬸“呱呱呱”地叫着,在搖籃邊蹦來蹦去。鼠寶寶説:“你的聲音太難聽,我不要你哄!”

老鼠媽媽只好去請豬婆婆。豬婆婆板着臉,哼哧哼哧地説:“小傢伙,你為什麼不睡覺?”鼠寶寶哭了起來:“你多兇啊!快走,快走!”

老鼠媽媽只好去請貓小姐,貓小姐唱起歌:“小乖乖,閉上眼睛……”鼠寶寶説:“你的聲音真好聽啊!我喜歡你!”

老鼠媽媽很高興,去買魚招待貓小姐。可是等她回來一看,貓小姐和鼠寶寶都不見啦!

小班語言教案設計方案實用案例 篇15

教學目標:

1.能快速清楚、正確地説出同伴的姓名,鞏固對同伴的認識。

2.樂意參加遊戲活動。

教學準備:

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幼兒認識同伴,知道他們的姓名。

教學過程:

一、點名遊戲,鞏固認識同伴姓名

1.教師點名,被點到名的幼兒迅速起立答"到!",其他幼兒要求注意聽和看。

2.出示漂亮的動物圖案小貼花給幼兒欣賞,告訴他們能在遊戲中説出別的小朋友的姓名就可以得到貼花,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3.請幼兒在我們班製作的互動式牆飾我和我的好朋友中,讓幼兒分組進行找朋友的活動。

4.鼓勵在活動中找對朋友的幼兒,鼓勵膽小的幼兒勇於嘗試。

二、新授遊戲:誰躲起來了

1.教師講解遊戲的名稱、玩法和遊戲的規則

遊戲的名稱叫"誰躲起來了?"

遊戲玩法:請兩位幼兒上前,各自作自我介紹,"我叫×",講完後請全體幼兒閉上眼睛,請其中一位幼兒藏進來,接着叫大家睜開眼睛。老師問:"是誰躲起來了?"(請一幼兒回答)然後再請躲起來的幼兒出來給大家看,猜對後,全體幼兒再説一遍:"是×躲起來了"。

2.幼兒遊戲,先請2名幼兒上前,玩2-3遍後,請3名幼兒上前,視班上幼兒情況逐步增加人數,增加難度。幼兒反覆遊戲,教師給猜對的幼兒身上貼動物貼花,以示鼓勵。

活動中加強幼兒能快速清楚、正確地説出同伴的姓名,鞏固對同伴的認識,鼓勵班上膽小的孩子進行嘗試。

3.學説短句:"×躲起來了!

(我的朋友是誰,我的朋友躲起來了,每位孩子嘗試大膽進行表達)。

三、提出交友要求

教師小結,鼓勵幼兒認識更多的朋友,並説出他們的姓名。

小班語言教案設計方案實用案例 篇16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畫面,瞭解主人公的活動和感受。

2、通過語言或肢體動作演示,初步理解“繞”、“越”、“趟”、“衝”等動詞。

3、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4、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猜測與想象。

教學準備:

大書,教師或幼兒騎車的相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出示一張騎自行車的照片,問問幼兒喜歡騎自行車嗎?接着請幼兒説説騎車都到過哪裏?看到了些什麼?幼兒討論後,教師進行小結。

二、閲讀圖畫:

封面:先出示題目,明確“我”指的是誰:這讀本的題目叫“我的自行車”,“我”指的是誰?你們覺得他可能要騎去哪裏?

第1頁:他騎車來到了哪裏?前面有棵樹,要繼續往前騎的話,該怎麼辦呢?

第2頁:他又騎車到了哪裏?要是從小橋上騎過去,可以用一個什麼詞來概括這個動作呢?

第3頁:(遮住“來到樹下”)請幼兒看圖補充“我”騎車來到了哪裏?

第4頁:教學同2頁

第5、6頁:分別觀察“騎上”“衝下”的動詞

第7頁: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會這樣?

三、總結分享:

教師小結小男孩去過的地方及用到的動詞。

(本案例參考教師指導用書)

教學反思:

這讀本素材來源於生活,這是幼兒身邊見過或經歷過的事,所以幼兒的學習興趣十分濃厚,參與性很高。通過對讀本的學習,幼兒明白了這個故事是按時間順序來描寫的,以一週的時間展開,每過一天句子就相對的擴展。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動作的演示,讓幼兒模仿讀本中出現的動詞,加深幼兒對動詞的理解。存在的不足有:所提的問題不是很具有開放性,有點限制了孩子的想象思維能力,同時在課堂上過多的關注積極活躍的孩子,忽略另一部分孩子的參與性,希望在下次的活動中吸取經驗,提高教學質量。

小班語言教案設計方案實用案例 篇17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學習問答式能用比較連貫的語言講述故事,理解故事內容。

2、通過想象、猜測、講述,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

3、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句講述自己長大後的心願,體驗成長的快樂。

活動準備:白板課件

活動過程:

(一)談話交流,引發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長大後想做什麼呢?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關於夢想的故事,我們一起去看看,故事裏的朋友長大以後做什麼。

(二)結合白板教學,分段理解故事內容

【關注點:教師以聽、看、猜等多種方式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講述主要角色長大後的夢想。】

1、傾聽、猜測,理解故事第一情節。

(1)他們看見了誰?如果你是蒲公英,你長大以後想做什麼?

(2)那是一隻怎樣的獅子?(學習詞語:“威武、善良”),學説問答式對話。

(3)蒲公英的夢想會實現嗎?我們一起聽聽男孩女孩是怎麼説的?

2、猜測、講述,理解故事第二個情節。

(1)男孩女孩會對小魚説什麼?誰來學一學?

(2)猜一猜小魚的夢想是什麼?幼兒學説問答式對話

(3)如果你是男孩女孩,聽到小魚的夢想,你會説些什麼?

師小結:原野和小河都太小了,蒲公英和小魚的夢想都沒能實現,但最終它們的夢想能不能實現呢,我們接着往下看。

3、想象、講述,理解故事第三情節。

(1)他們又看見了誰?會怎麼問?蠟筆又會怎樣回答呢?(引導幼兒與同伴互動講述。)

(2)蠟筆為什麼想長成一棵蠟筆樹?

(3)綠蠟筆可以塗出什麼?為什麼要塗出一片綠色的草原,它想送給誰?

(4)藍蠟筆可以塗出什麼?為什麼?

教師小結:蠟筆想長成一棵蠟筆樹,原來是想幫助好朋友實現長大後的夢想。

4、遊戲互動,回憶故事。

連線遊戲,引導幼兒鞏固故事中的問答式對話。

5、完整傾聽故事,感受故事奇特的構思。

(三)遷移內容,結束活動。

【關注點:幼兒能用完整的語句講述自己的夢想。】

1、引導幼兒根據對故事的理解,説出男孩、女孩的夢想。

2、鼓勵幼兒大膽地講述自己長大後的願望。

師:小朋友們,你是不是也有許多奇妙的夢想呀?那就大聲的、勇敢的告訴大家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huodong/q36p6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