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活動方案 >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計劃方案(通用16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計劃方案(通用16篇)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計劃方案 篇1

活動目標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計劃方案(通用16篇)

1.引導幼兒自己嘗試做小實驗,使幼兒初步感知“水蒸氣蒸發”以及“雨是怎樣形成的”等一些科學現象。

2.瞭解雨與人類的關係。

3.激發幼兒觀察、發現、探索自然的興趣。

4.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5.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1.木偶台、木偶小兔、兔媽媽。

2.酒精燈、燒杯、玻璃片、玻璃杯、火柴。

3.投影機、故事《小水滴旅行記》、有關幻燈片、磁帶。

活動過程

一、教師木偶表演,提出嘗試問題,教師以兔媽媽帶小兔出去玩,忽然天下雨了,小兔問媽媽:“天上為什麼會下雨?”的故事情景導放課題,提出問題:“小朋友,你知道天上為什麼會下雨嗎?”

二、小朋友做小實驗(幼兒第一次嘗試,分組活動)

1.幼兒點燃酒精燈,把水加熱。

2.教師提出嘗試問題:仔細觀察一下,你發現了什麼?

3.小結:水熱了就會有水蒸氣,許多水蒸氣向上跑的現象叫做“蒸發”。

4.討論:你平時看到過“蒸發”現象嗎?(發散性思維)

三、觀察水蒸氣遇冷變成小水珠的現象“幼兒第二次嘗試,集中活動)

1.請你摸一下,玻璃片是冷的還是熱的?

2.倒熱水在杯裏,問:杯子裏冒出來的是什麼?(水蒸氣)

3.把玻璃片蓋在茶杯上,會出現什麼?為什麼玻璃片上會有小水珠?得出實驗結果:水蒸氣遇冷就會變成小水珠。

四、放幻燈(通過直觀教學,重點理解“為什麼會下雨”的科學現象)

1.太陽是一個大火球,又像一個廳怪的爐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裏的水被太陽一曬,都變成了水蒸氣,這麼多的水蒸氣都到哪裏去了呢?

2.請小朋友聽一個有趣的故事《小水滴旅行記》(結合幻燈)

3.請小朋友把“天上為什麼會下雨”的小祕密告訴兔媽媽和小兔。

五、瞭解雨與人類的關係

1.請幼兒試着説出雨的好處。

2.請幼兒試着説出雨的危害。

3.總結幼兒講的雨的好處的危害,教育幼兒從國小知識、學本領,長大當下名科學家,要讓雨為人類做更多的好事。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計劃方案 篇2

活動目標:

1、過幼兒的實踐操作,感知和探索沙的特點。

2、通過玩沙給幼兒帶來愉快的情感體驗,培養幼兒建構能力。

3、培養幼兒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質和科學探索精神。

活動準備:

1、盛水的杯子每人一個,圍裙每人一條,小棒若干。

2、活動前檢查沙坑安全及衞生。

活動過程:

1、感覺遊戲

帶領幼兒到室外脱下鞋襪在水泥地上跑一跑、跳一跳,説説是什麼感覺?

(很硬,腳踩上去不舒服,摔在地上很疼。)

請幼兒再到沙坑裏跑一跑、跳一跳,説説是什麼感覺?

(很軟,很舒服,摔倒了都不會疼。)

與幼兒共同討論得出結論:沙很軟。

2、發現遊戲

①讓幼兒用手玩一玩幹沙,鼓勵幼兒自己去探索、自己去感知,看看有什麼發現:

(沙很輕,不用費勁兒就可以拿起來。

沙會跑,它會從手指縫裏掉下去,説明它很細。

沙沒有味道。

幹沙不能粘在一起……)

②發給幼兒每人一個杯子,讓幼兒到水池裏取水,自由活動。鼓勵幼兒將新發現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把一杯水全倒進沙裏,水倒得太多,就能看見沙的上面有很多水,水上面還有幾粒沙浮在上面。

把水慢慢地倒進沙裏,水就不見了。

把沙放進杯子裏,沙不會溶解。

沙變濕了可以捏東西……)

師生共同總結沙的特點。

3、建構遊戲

引導幼兒運用小棒進行建構遊戲(也可用小棒在沙上面畫畫)對自己在沙坑周圍獲取材料進行活動的幼兒加以肯定。

4、欣賞遊戲

共同欣賞每位幼兒的作品,給每位幼兒以肯定和鼓勵。

5、收拾、整理材料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計劃方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觀察初步瞭解手指的名稱及用途。

2、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我有一雙小小手》歌曲

活動過程:

一、猜謎語引出課題《我有一雙小小手》。

十個好朋友,你有我也有。

五個在左,五個在右。

只會幹活,不會開口。

二、認識自己的手。

1、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手,教師提問:小朋友的手是什麼樣子的?哪兒是手心?哪兒是手背?哪兒是手指和手指甲?你有幾隻手?每隻手有幾個手指頭?

2、認識並學説手指名。

(1)師:"(伸出雙手)小朋友你們也和老師一樣都有一雙手。它們是好朋友,非常友好,互相幫助,還幫我們做了許多好事。(做神祕狀)小朋友,手指在説話呢,讓老師聽一聽它們在説什麼(做傾聽狀)。噢!它們在説,小朋友都有好聽的名字,可是我們沒有名字。小朋友我們一起來給手指起個名字好嗎?"

(2)師:"(伸出大拇指)小朋友,你們看它是家裏的,我們就叫它大拇指吧!"(幼兒學説"大拇指")"(伸出食指)它在大拇指的旁邊,在點數和拿食物的時候經常用到它,就叫它食指好不好?""(伸出中指)它在中間,又是個子的,就叫它中指吧!""(伸出小指)它最小,就叫它小指!""(伸出無名指)我們給它起個什麼名字呢?咱們一起動動腦筋(做思考狀)可名字都讓它們幾個佔去了,沒有名字了。哎,小朋友,沒有就是無,那麼我們就叫它無名指吧!"

(3)教幼兒學讀兒歌《手指歌》,並表演相應的動作。

3、做"玩手指"遊戲。

(1)教師伸出手指或出示圖片,請全體幼兒或個別幼兒説出它的名字。

(2)引導幼兒按教師指令,讓某個手指"彎下去"或"站起來",練習手指的靈活性。

4、啟發幼兒聯想手還有什麼用?用"我們的手做什麼?"説一句話。

三、活動延伸

1、在一日活動中,讓幼兒反覆練習伸手指,説指名。

2、開展"我的小手真能幹"活動,鼓勵幼兒學着用手做自己能做的事。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計劃方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豆子的生長過程,學習用圖畫的方式進行記錄。

2、仔細、耐心地進行觀察,養成做事有始有終的習慣。

3、通過種植觀察活動,激發幼兒關愛植物的情感。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幼兒觀察豆子成長的記錄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小朋友們,你們在家裏的時候有沒有和爸爸媽媽一起種植豆子呀?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幼兒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教師陳列幼兒種植的豆子,引出觀察興趣。

教師:小朋友,這就是你們種的豆子,它怎麼樣了?它現在是什麼樣子的?還記得以前的樣子嗎?

(幼兒回答)

2、幼兒拿出自己的記錄,互相説一説觀察結果。

請幼兒展示自己的記錄表,相互介紹豆子的成長過程。

教師:請你和同伴説説自己種的豆子是怎樣慢慢長大的。

3、集體交流,幫助幼兒歸納豆子的生長過程。

請幼兒按照自己的記錄介紹豆子的生長過程。

教師幫助幼兒歸納豆子的生長過程。

豆子——長出兩瓣小芽——長出葉子——長高——開花。

4、引導幼兒找出豆子生長情況不一樣的原因,激發幼兒關愛植物的情感。

引導幼兒發現豆子葉子長得不一樣。

教師:仔細看看,你們的豆子長得都一樣嗎?哪裏不一樣?

(幼兒回答)

5.討論原因。

(1)教師:為什麼有的豆子長得高而且葉子又多,還開花了,而且有的豆子卻長得不高,有的甚至爛了呢?

(2)請幾個幼兒説説自己是怎樣種的,為什麼他們的豆子長得不一樣?

6.激發幼兒愛護植物的情感。

教師:我們應該怎樣照料它呢?

(幼兒回答)

三、結束部分。

教師總結:豆子就像我們的好朋友,我們每天都要來看它。發現它幹了應該給它澆點水,但水不能太多,否則會淹死。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計劃方案 篇5

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能力。

2、培養幼兒識別遊戲時識別安全和危險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圖片兩張

2、安全卡片和不安全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出話題

1、小朋友都喜歡玩球,而且有許多玩球的方法,但是小孩子應該在哪裏玩球呢?

2、出示圖片有兩張圖片,請大家仔細觀察,然後講講在哪裏玩球好3、一張圖片裏有車道,旁邊有小河,另一張是有圍欄的空地4、我們應該在第二張圖片所表示的地方玩,為什麼,引導幼兒説出第一幅圖片中的不安全的因素,只有在沒有障礙的空地玩球才是安全的。

二、故事受傷的皮皮

1、故事裏有誰,講了什麼

2、皮皮為什麼三次受傷

3、我們從故事裏受到什麼教育

三、遊戲:

傳球玩法:教師準備有安全內容和不安全內容的卡片,幼兒圍坐在一起聽鈴聲傳球,當鈴聲停下時,手拿球的幼兒從盒子裏取出一張卡片面向全體幼兒問;這樣玩可以嗎,幼兒根據卡片內容邊拍手邊講對,對,對對可以這樣玩,或錯,錯,錯不能這樣玩。遊戲可以反覆進行。

四、集體講評:

今後在生活,遊戲中如何學會自我保護,注意安全。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計劃方案 篇6

【設計思路】

中國水墨畫,是我們一種具有悠久歷史傳統的民族間美術,在幼兒園開展水墨畫教學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畫具有簡練、概括的特色,用毛筆蘸墨畫畫。可大可小,可粗可細,可幹可温,揮灑自如,變化無窮,痛快淋漓,中班幼兒的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他們觀察事物的能力也有明顯的提高。小雞是小朋友喜歡,又熟悉的小動物,教他們畫小雞,比較容易,幼兒學得快、學得牢,也學得輕鬆。很適合幼兒作畫大膽,構思誇張的特點。

【活動目標】

1、學習水墨畫的握筆和用筆方法。用毛筆的側鋒畫橢圓、中鋒勾線和畫圓點,表現小雞的外形特徵和不同姿態。

2、能大膽下筆、激發幼兒對水墨畫的興趣。

3、培養幼兒喜愛民間美術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羣雞”,帶領幼兒觀察小雞的外形特徵及動態。

2、帶領幼兒欣賞內容簡單的水墨畫若干幅。

3、操作材料“小雞”,活動貼絨小雞、宣紙。墨汁、毛筆、洗筆瓶、抹布等。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觀察小雞,激起幼兒興趣。

1、教師從盒子時拿出三隻小雞,讓小朋友觀察,並講述雞媽媽孵出了一羣可愛的小雞,請小朋友幫雞媽媽看看小雞由哪幾個部分組成?長得怎麼樣。

幼兒回答後教師總結:小雞長得很可愛、圓圓的頭、圓圓的身體、還有尖尖的嘴,肚子底下長着兩條細細的腿。

2、引導幼兒欣賞“羣雞”圖。

出示圖畫“羣雞”:提問:你們看這幅畫家爺爺畫的一羣雞是什麼樣子的?它們在做什麼?

教師鼓勵幼兒結合自已平時對小雞的瞭解,理解國畫中各小雞的動態,充分發揮幼兒的想像力。

3、出示動貼絨小雞,變化小雞的各種不同姿態,引導幼兒進行觀察,提醒幼兒可畫出各種神態的小雞。

二、引導幼兒學習水墨畫筆鋒的基本用法

1、今天老師要教小朋友用水墨畫方法來畫小雞。它是用毛筆和墨汁來畫的。

2、教師示範:先用毛筆蘸上水墨,讓毛筆躺下來,稍稍用力畫出小雞的頭和翅膀,翅膀比頭畫得大一點,再用筆尖像走路一樣勾出小雞的嘴巴,胸,肚子和爪子,最後用筆尖(像跳一樣)點出雞的眼睛。

三、交代要求,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雞媽媽現在要請小朋友給小雞畫像,它還想問問小朋友畫的小雞在什麼地方?在幹什麼?

幼兒先觀察操作材料,後在其空白處作畫,教師以雞媽媽的口吻指導幼兒掌握用筆方法

四、總結評價

教師以雞媽媽的口吻感謝小朋友為它的小雞畫像。遊戲:“小雞小雞在哪裏”。

活動建議:

教師的活動小雞是磁性的,便於教師和幼兒操作。

活動延伸:

1、提供給幼兒水墨畫的工具材料,鞏固小雞畫法。

2、班級養植角,飼養小雞。

3、用圓形、橢圓形拼搭各種不同姿態的小雞。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計劃方案 篇7

設計意圖

在現實生活中,安全問題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應把保護幼兒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幼兒期的孩子們安全意識薄弱,安全防護能力較差,教給幼兒如何正確的進行自我保護是幼兒園教師勢在必行、責無旁代的任務。依據《幼兒安全早知道》第九章《公共安全》整章的內容設計了本次中班安全教育活動《公共安全之咪咪歷險記》。整個活動以孩子喜歡的卡通形象小貓咪咪為主角,以咪咪歷險記為主線貫穿整個活動的始終,讓幼兒在輕鬆愉悦的'氛圍中懂得自我保護的重要性,並能夠使用正確的方法保護自己,讓每個幼兒都能平安、健康、快樂的成長。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通過公共安全事例,懂得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能力目標:在遇見公共突發事件時能夠使用正確的方法保護自己。

情感目標:關愛生命,體驗探索與交流的樂趣。

活動重點

通過公共安全事例,懂得自我保護的重要性,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難點

在遇見公共突發事件時能夠使用正確的方法保護自己。

教法學法

教法:激趣法、媒體演示法、提問啟發法、遊戲法。

學法:觀察分析法、交流討論法、趣味體驗法、多種感官參與法。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獨自在家遇打擾》《超市走散遇拐騙》

2.神祕箱子4個;各種行為卡片若干;幼兒操作卡片若干

活動過程

活動流程分為四個環節:聽覺刺激,激發興趣,引出主題——觀看動畫,引發思考,突出重點——辨別判斷,積累拓展,突破難點——以大帶小,宣傳實踐,昇華主題。

一、聽覺刺激,激發興趣,引出主題。

(1)播放“叮咚”門鈴聲音。

(2)師用好奇的語氣問:“聽,這是什麼聲音?”

(3)幼兒猜想並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門鈴聲音的刺激吸引幼兒注意力,引發幼兒好奇心並給予孩子一定的猜想空間,讓活動具有神祕感,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觀看動畫,引發思考,突出重點。

1.播放動畫(1)咪咪歷險記之《獨自在家遇打擾》

(1)師:咪咪認識那位叔叔嗎?那位叔叔是怎樣騙咪咪的?如果咪咪上當了,會發生什麼後果?

(2)幼兒自由討論。

(3)教師小結:當我們獨自在家時,如果陌生人來敲門引誘我們,我們千萬不能上當,可以撥打電話110讓警察叔叔來幫助我們。

2.播放動畫(2)咪咪歷險記之《超市走散遇拐騙》

(1)師:咪咪為什麼會和媽媽走散?咪咪是怎樣進行自我保護的?

(2)幼兒自由討論。

(3)教師小結:當我們和大人走散後碰到壞人來搭訕時,應該大聲呼救。

(設計意圖:以動畫課件的形式,讓幼兒直觀感受,通過咪咪歷險的故事情節,讓幼兒明白了自我保護的重要性,知道遇到危險時應該大聲呼救並撥打“110”報警)

三、辨別判斷,積累拓展,突破難點。

1.咪咪大考驗。

咪咪:我發現在觀看歷險記的時候,大家學會了很多本領,現在,我要來考考你們,看看你抽到的卡片上的這些行為是否正確。

(1)把幼兒分成四組,每組一個神祕箱,箱子裏藏有各種行為卡片若干,抽到卡片後請幼兒仔細思考,看看卡片上的行為對不對,把對的貼入裁判員咪咪的笑臉欄中,錯的貼入裁判員咪咪的哭臉欄中。

(2)師:咪咪為什麼笑?咪咪為什麼哭?

(3)幼兒自由回答。

(4)教師小結:咪咪笑是因為卡片上小朋友的行為是正確的,我們應該向他學習。咪咪哭是因為卡片上小朋友的行為是錯誤的,這樣做是非常危險的。

2.咪咪授絕招。

(1)咪咪:你們的本領真大,但是生活中還有許許多多的危險是你們不知道的,別擔心,我這裏有絕招,記住下面這首兒歌就好了。

(2)幼兒學説兒歌:

小朋友,請注意,安全事,要牢記。

陌生人,在門外。不認識,不開門。

遇壞人,趕緊跑。大聲叫,不害怕。

高壓線,別亂動,如觸電,出大事。

小井蓋,不去踩,一翻顛,會吃人。

遇火災,要鎮靜。先逃離,再報警。

小褲衩,裏邊藏,不許掀,不許摸。

小朋友,講安全,保平安,最重要。

(設計意圖:整個環節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其中操作活動以咪咪大考驗的遊戲形式進行,將活動內容進行內化,學以致用,再加上咪咪授絕招的兒歌形式,既拓展了知識,又讓幼兒知道了遇到危險時應如何使用正確的方法來保護自己,從而突破了難點)

四、以大帶小,實踐體驗,昇華主題。

(1)咪咪:小班的弟弟妹妹年齡小,自我保護能力差,作為中班的哥哥姐姐,我們有這個責任和義務去幫助他們,教教他們自我保護的本領。

(2)請小朋友帶上自己的卡片來到小班教室進行以大帶小的活動,在以大帶小的活動氛圍中自然結束本次活動。

(設計意圖:大膽嘗試“以大帶小”混齡教育,從而打破了幼兒的年齡界限,昇華了安全教育主題,讓安全教育事半功倍。)

活動延伸,家園共育

(1)本次活動結束後,為強化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及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我還將組織幼兒大膽探討生活中遇到其他危險時應該怎麼辦?並一起佈置“怎樣保護自己”主題牆,讓幼兒加深印象,鞏固記憶。

(2)利用家長資源邀請家長進課堂,讓家長參與到安全教育活動中來,進一步推進家園合作,使幼兒園和家庭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活動預測及反思

本次活動教師除了用自己親切的形象、飽滿的情緒感染孩子,還通過音頻以及flash課件、圖片的運用,以孩子喜歡的卡通形象小貓咪咪為主角,以咪咪歷險記為主線貫穿整個活動的始終,整個教學過程形式多樣、層層遞進、環環相扣,不僅增強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還讓幼兒知道了遇到危險時應如何用正確的方法來保護自己。活動中,師幼之間是平等的、氛圍是寬鬆的、學習是快樂的、教學成果是可喜的。總體來説本次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大膽採用了混齡教育,打破了幼兒的年齡界限,較好的貫徹了《指南》《綱要》思想。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計劃方案 篇8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美工活動的興趣,能用廢舊材料製作常見的車輛。

2、引導幼兒通過練習與操作活動,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形式:

集體活動。

活動準備:

盒子、瓶蓋、等廢舊材料;剪刀、雙面膠等工具。

設計意圖:

1、在活動區中出示劉浩一做的汽車,引起幼兒製作的興趣。提問:“這是什麼?它是用什麼做的?”

2、討論:“你們想做什麼樣的車子?可以用什麼來做?”

3、請幼兒自選材料進行製作,要求幼兒節約各種材料。

將幼兒的作品進行展示,請幼兒互相進行介紹,從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師幼互動:

劉浩一拿着自己的車説:“你們知道這是怎麼做的嗎?”

楊靜説:“這是用紙盒子做的吧?車軲轆是用硬紙片做的。”

劉暢説:“劉浩一做的這是公共汽車吧?還挺像的!我覺得這個紙盒子有點大,要是在小一點就好了。”

袁智鑫:“我想做一個壓路車,能把馬路上的坑壓平。我需要紙盒子和可樂瓶子。”

劉浩一:“我想用好多紙盒子再做一個火車。”

楊靜:“我想做一個公共汽車。”

劉暢:“我想做一個太空車,可以在宇宙上走,還可以飛的。”

袁智鑫選了兩個易拉罐和一個大紙盒子,回到座位用雙面膠進行粘貼。還用兩個瓶蓋做車燈,最後在車頂加了一個天窗。

劉浩一用雙面膠把五六個紙盒連在了一起,剪了一些不太圓的硬紙片做火車軲轆。

劉暢:“劉浩一,你這個車軲轆怎麼不圓呀?”

劉浩一:“那怎麼辦呀?我剪不好!”

劉暢:“你不會用別的呀?那不是有好多瓶子蓋嗎?”

劉浩一把紙軲轆換成了瓶蓋軲轆,果然好看多了。

孩子們把車停在了“停車場”,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高興極了。

教育反思

幼兒通過對自己製作出來的作品進行觀察、討論,更有興趣去嘗試,並且更客觀、觀察也更細緻、全面。因為是同班的作品,而不是教師的作品,因此幼兒分析起來更加客觀,也更敢説話。在以後的活動中,教師應該多嘗試用孩子的作品作範例,引發幼兒的討論。從以往的主導位置撤下來,變成幼兒活動的支持者。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計劃方案 篇9

一、活動目的

1.感受生活中各種常見的漩渦,瞭解這些漩渦的共同特性。

2.嘗試運用手工或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看到的漩渦。

3.在操作活動中,培養幼兒的探索慾望。

二、活動準備

1.資源準備教師演示包:

(1)漩渦圖片

(2)實物:彩色紙、剪刀、橡皮泥、毛線、水彩筆、筷子、勺子、竹籤、大小、高度不同的容器、長短不同的攪拌器皿

(3)記錄活動表格幼兒資源包:

(1)實物:彩色紙、剪刀、橡皮泥、毛線、水彩筆、筷子、勺子、竹籤、大小、高度不同的容器、長短不同的攪拌器皿

(2)記錄活動表格親子活動包:

(1)容器、攪拌器皿、沙。

自行準備:

(1)課桌。

(2)示頻儀、電源插座。

(3)黑板。

2.經驗準備教師:需要了解漩渦的形成。

幼兒:幼兒收集各種不同的攪拌器皿以及容器,會填寫簡單的表格。

3.環境準備在科學區準備各種不同的攪拌器皿以及容器。

三、科學詞彙漩渦:水流急轉所激起的螺旋形。

四、方法詞彙觀察:觀察怎樣製造漩渦。

操作:用不同的物體制造漩渦。

記錄:哪個物體能製造出又大又漂亮的漩渦。

五、活動建議

1.導入活動律動導入:讓幼兒跳轉圈舞,感受漩的動作。

2.引導幼兒討論幼兒已經認識了漩渦,請幼兒説説在哪兒見過漩渦?你看見的漩渦是什麼樣的?你覺得漩渦像什麼?

3.幼兒作業組織幼兒用各種材料直觀的表現出自己看到的漩渦。

1.畫密密麻麻的螺旋線,拿剪刀順着螺旋線剪,剪一個漂亮的漩渦。

2.用毛線擺螺旋線。

3.把橡皮泥搓成長條,把長條擺成螺旋線。

水中做漩渦。先問幼兒會在水中製造漩渦嗎?然後請幼兒討論用什麼方法制造漩渦?

(1)用手攪。

(2)用嘴吹一吹。

(3)用筷子攪水。然後用老師準備的材料,嘗試製造出一個又大又漂亮的漩渦,把結果記錄在表格內。

4.過程關注。

在幼兒進行製造漩渦時,教師要關注幼兒在操作時不把水弄到衣服和地面。

5.教師小結。

原來用長而細的攪拌器皿在大而深的容器中能製造出又大又漂亮的漩渦。

6.活動延伸

(1)區域延伸在科學區提供一根葱和有色的水:運用漩渦的知識看看葱在漩渦中會怎樣。

(2)家庭親子活動延伸水中的散沙如何成堆:水中有很多沙子,怎樣把它們撈出來?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計劃方案 篇10

拼拼貼貼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學習用圖形拼貼畫的方法,保持畫面的整潔。

2、激發幼兒的思維和想象力,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大膽表現。

二、活動準備

1、各種圖形若干(三角形,圓形,正方形,橢圓形,長方形)

2、幼兒操作白紙人手一張,固體膠一支

3、教師操作示範畫一張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師:小朋友,今天從圖形王國來了很多圖形寶寶,你們想見見它們嗎?(想)那我們就一起把它們請出來吧(依次出示準備好的圖形)

2、師:你們真棒,一下子就把它們的形狀給認出來了,所以這些圖形寶寶們可開心了,他們決定找上一些好朋友和我們一起玩一個變魔術的遊戲!

3、師:(出示另一邊的圖形)可是這麼多的圖形寶寶們到底會給我們變出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二、教師示範操作,引導幼兒學習圖形拼貼畫的方法

1、三角形寶寶出發找朋友(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

師:他找來了誰做他的好朋友呀?(三角形)

引導幼兒比較兩個三角形的大小(將兩個三角形重疊在一起比大小),原來是一樣大的,變出了一隻美麗的蝴蝶。(用記號筆添觸角)

提問:老師用“三角形”寶寶變出了蝴蝶的什麼?(翅膀)

2、“圓形”寶寶準備出發了(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依次找來了兩個小橢圓形,一個大橢圓形和一個小圓形。

提問“圓形”寶寶找到了這麼多的朋友,變出了一隻什麼?(小兔子)(用記號筆添出眼睛、嘴巴)

請幼兒説出每個圓形寶寶分別變出了小兔子的哪個部位?

3、教師分別出示正方形、橢圓形,請幼兒上來操作。

師:現在正方形寶寶和橢圓形寶寶都準備出發了,老師想給正方形寶寶找一個好朋友,讓她們變成一座漂亮的房子,你們想一想可以找哪個圖形寶寶呢?(用記號筆添出門和窗)

想給橢圓形寶寶找個好朋友,讓它變成一隻小雞,哪一位小朋友願意幫幫我呀?(用記號筆添出眼睛、翅膀、小爪子)

4、最後教師出示圖形寶寶拼好的一棵松樹。(長方形和三角形)

提問:這棵樹的樹杆和樹冠分別是用什麼圖形寶寶變出來的?

5、完成示範操作,教師小結

這些圖形寶寶們可真奇妙!他們找來了不同的朋友,一起做遊戲,變出了這麼多的東西,玩得可真開心!你們想玩麼?(想)

三、請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1、要求

師:在你們的桌子上也有好多的圖形寶寶等着和你們一起遊戲呢!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張白色的紙,等一會兒你們就在這張白紙上拼一拼、貼一貼、畫一畫,看看哪個小朋友最棒,能拼出一些和老師不一樣的東西!

2、幼兒操作

3、展示幼兒作品

(1)先變好的幼兒跟着老師一起開火車,去欣賞別的小朋友變魔術。

(2)請幼兒説説,哪些圖形寶寶做了朋友,變出了什麼?這些圖形寶寶分別變成了這樣東西的哪個部位?

4.延伸活動

去教室裏繼續拼貼畫,拼一拼,畫一畫,還能變出什麼不一樣的東西。

課後反思:1、活動以變魔術的形式開展,幼兒的興趣還是蠻濃的,在幼兒操作的環節中,有些幼兒拼好了一個圖形,還在繼續拼着第二個圖形,這樣在時間上有點缺少,教師可在巡迴指導中,對能力強的幼兒,提出更高的要求。

2、在活動第二環節中,教師引導幼兒幫助正方形和橢圓形找朋友,分別變出漂亮的房子和可愛的小雞,這一環節,不應該框死幼兒的思維,可以讓幼兒想一想,説一説,正方形和橢圓形分別可以變出什麼,然後在請幼兒來試着變變看。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計劃方案 篇11

活動目標:

1、瞭解瓢蟲的外形特徵,初步瞭解瓢蟲的命名方式。

2、學習用目測撕的方法撕出瓢蟲的外形特徵,鍛鍊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悦。

活動準備:

各色手工紙,糨糊,抹布,瓢蟲圖片若干。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學習製作瓢蟲。

活動難點:瓢蟲的命名方式

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

出示圖片

1、提問:你們看,今天老師請來了誰(瓢蟲,先出示7星,介紹完之後再引出它還有很多朋友,我們來看看它們長的什麼樣?)

2、你們仔細看看,他們長得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形狀一樣,背上的花紋不一樣)

3、小結:瓢蟲是一類非常漂亮的甲蟲,圓圓的身體,鞘翅光滑或有絨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紅色或黃色的斑紋,或紅色、黃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紋,但有些瓢蟲,鞘翅黃色、紅色或棕色,沒有斑點;體長通常在1-15毫米之間。

4、逐一介紹瓢蟲:這隻背上的花紋是怎麼樣的----它叫__瓢蟲(7星是益蟲,其它都是害蟲)。

5、教師小結:我們見到或捉到瓢蟲時,往往會數一數鞘翅上的斑點數,隨後會説幾星瓢蟲,有時這種方法真的管用。因為瓢蟲的種類很多,不易記住名字。一般只要數一數鞘翅上的斑點或條紋,説幾星或幾條瓢蟲就可以對69.2%。不管怎麼樣,我們看到瓢蟲時,還是要數一數它的星點數。

(二)製作瓢蟲

1、講解方法:

(1)教師出示範例作品:

――“看看這只是什麼瓢蟲?”

“這張作品看上去和平時的剪紙作品有什麼不一樣?”

(2)幼兒議論,教師告訴答案是用目測徒手撕的作品,所以瓢蟲的邊線不像用剪刀剪出那樣光滑。

2、嘗試新方法:

(1)教師講解目測徒手撕瓢蟲的方法:

可以將紙對摺撕出完整瓢蟲身體。

可以將瓢蟲的身體分開表示在飛。

撕貼完成後,添上瓢蟲的花紋、眼睛、觸角。

(在粘貼瓢蟲時,要呈現瓢蟲的不同方向,使畫面生動。為表示瓢蟲在飛時,可以粘住瓢蟲一半的翅膀,另一半翅膀向外翻折。)

(2)幼兒操作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3、展示欣賞

幼兒介紹自己作品,欣賞同伴作品。

(這只是誰做的,這叫什麼瓢蟲,哪裏最可愛,我們給他取個好聽的名字)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計劃方案 篇12

設計意圖:

圖形在孩子們現實生活中到處可見,世界上各種物體都是由各種形狀和它們的變體而構成。小班的時候,孩子們就認識了圓形、三角形和正方形、長方形。當我們把各種圖形展現在孩子們面前時,他們就能自發的用稚氣的小手拼出很多物體,為了滿足孩子們強烈的探索欲和求知慾,特設計這一活動,旨在讓幼兒更好地掌握圖形的基本特徵,發展他們的想象力、動手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已經學過的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半圓形、梯形和橢圓形的認識。

2、在瞭解這幾種圖形基本特徵的基礎上,能創造性地進行圖形的組合拼搭。

3、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發展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用廢舊的彩色紙片剪成的圓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半圓形、梯形和橢圓形圖片若干,幼兒人手一套圖片、膠水、白紙

活動過程:

(一)複習對圖形的認識

出示各種圖形,提問:這是什麼圖形?小朋友回答後,貼到黑板上,教師有意識的把出示的圖形組合成一副畫面,讓幼兒觀察。現在老師變成了一個魔術師,把圖形組合成了一個太陽、一座房子、一個蘑菇等圖形。

(二)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⒈點擊房子。引導幼兒觀察。提問:這是什麼?它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

⒉點擊小雞、太陽、房子、蘑菇方法同上。

(三)運用圖形自由拼搭物體

老師想把這幅圖片送給我們的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嗎?你們想不想像老師一樣也做一名魔術師,用圖形組合成一幅圖片或者一件物品,送給你們最親最愛的人?幼兒自由拼物體,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老師拼的不一樣。

(四)運用物體組合畫面

演示多媒體課件[其內容在拼物體的基礎上,把物體組合成畫面。]

1、出示畫面⑴提問:這幅畫是由哪些物體拼成的?⑵老師鼓勵幼兒用自己的理解把這幅畫編成故事講述。

2、幼兒用手中的圖形自由組合畫面,鼓勵幼兒勇敢地、大膽地、毫無顧慮地按自己的想法去組合物品或者畫面,送給最親最愛的人。

3、請個別有代表性的幼兒拿作品到前面,讓他説出他拼的圖片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並把製作理由講給大家聽。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計劃方案 篇13

民間正月十五鬧元宵已有悠久的歷史,它伴隨人們迎來春天,是把節日習俗體現得最為徹底和典型的傳統節日。在元宵節活動中,通過製作、瞭解、學習和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動,加深幼兒對元宵節的傳統文化和民俗習慣的瞭解,獲得對節日氣氛的體驗。具體安排如下:

一、活動時間:x月x日上午

二、活動地點:各班級、硬地面操場、幼兒園後門綠色地帶

三、活動準備:每個孩子人手一個用利是封完成的彩燈(小班級可在家裏完成的親子作品。中大班在幼兒園完成)

四、活動流程:

(一)開展元宵節節日教育(上午第一節課)

(二)全園孩子共慶元宵(帶上彩燈在硬地面操場進行)

1、教師節目《開門紅》

2、全園節日教育

3、師生彩燈舞律動

4、糖果派送

(三)用利是封作品裝飾校園(根據級部區域進行)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計劃方案 篇14

活動目標:培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活動準備:多個各色小圈、多個小玩具

活動過程:

一、今天,小朋友們從家中帶來了許多好玩的玩具,大家想不想和它們一起玩?(幼兒回答)

教師提前讓寶寶從家中帶來一些自己的玩具,如小熊、小汽車、小喇叭等,然後收集在一個大圈內。

二、既然小朋友很想和這些玩具一起玩,那麼小朋友就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努力用圈把自己喜歡的玩具套住。(出示各色圈)

三、遊戲開始,教師給每位寶寶發放5個圈。

在遊戲進行過程中,家長必須抱着寶寶站在圈外,讓幼兒自己完成,爸爸、媽媽可以對幼兒進行指導。

四、寶寶和自己套住的玩具進行遊戲。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計劃方案 篇1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發現生活中有些東西是容易吸水的。

2、激發幼兒的探究興趣,使幼兒樂於在活動中動手操作。

活動準備:

1、教師經驗準備:

瞭解生活中有哪些東西容易吸水,瞭解幼兒對物品吸水性的理解。

2、幼兒經驗準備:

感知水的流動性,在生活活動中引導幼兒認識一些操作材料,會用杯子往小瓶口的瓶子裏灌水,儘量不灑出來。

3、材料的準備:

每位幼兒一個八寶粥的瓶子裏面裝上毛巾(蓋子上開一個小口,能灌水但不能看見裏面有毛巾)和一個杯子;每組一盆水;海綿、布、積木、餐巾紙、乒乓球等材料若干。

每人一張記錄卡,一支鉛筆。

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的形式,引起幼兒興趣。

老師今天要給你們變個魔術,你們想看嗎?(想)

1、出示一個一杯水和一個空八寶粥瓶子,將杯子裏的水倒進瓶子,請幼兒猜猜水還能倒回杯子嗎?(結果是將水倒了回來)

2、出示另一個八寶粥瓶子,請幼兒看看兩個瓶子是不是一樣?(是一樣的),再將一杯水倒進另一個瓶子裏,請幼兒猜猜這一次還能倒回來嗎?(能)結果水倒不出來了,老師把水變不見了?

3、請幼兒猜猜水到哪裏去了?

二)請幼兒自己變魔術,找出水不見了的原因。

1、教師為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個八寶粥瓶子和一個杯子,請幼兒象老師一樣變魔術,(做實驗)看看水是不是也會不見。

2、幼兒實驗後發現水真的變不見了,請幼兒把瓶蓋子打開找出原因。(原來裏面有一條毛巾。)

3、比一比原來放進去的毛巾和現在的毛巾有什麼不同。(一條是乾的,一條是濕的)得出結論:水被幹毛巾吸掉了,所以就倒不出來了。

4、請幼兒想想,生活中除了毛巾以外還有哪些東西容易吸水,可以幫我們來變魔術。

三)為幼兒提供一些材料,請幼兒再次實驗,驗證哪些材料吸水,哪些材料不吸水。每位幼兒選擇材料進行實驗。

四)交流實驗結果,以圖表的形式表現出來。請幼兒説出自己是用什麼材料變的魔術,水變不見了沒有?

水變不見了用√表示,水沒有變不見用×表示。五)請幼兒説説這些容易吸水物品有什麼作用。

布吸水可以抹桌子、拖地;紙吸水可以擦汗、擦鼻涕;毛巾吸水可以洗臉等等。

五)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中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材料,引導幼兒探索還有哪些東西容易吸水。

活動教學反思:本次活動緊緊貫徹《綱要》精神,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幼兒的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新穎、有趣。幼兒從以往“教師示範,幼兒學樣”的舊教學模式中擺脱了出來,真正成為科學活動的主人。我為幼兒提供了多種材料,幼兒進行了兩次主動探索嘗試活動,認識了物體的吸水性,有的東西能把水吸掉。在活動中我沒有進行一手包辦,而是強調讓幼兒直接操作材料,去觀察、去發現、去思考,滿足了幼兒的好奇、探索、希望嘗試的慾望,充分調動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了幼兒動手能力,發展了幼兒直觀思維能力。同時在活動中師生感情融洽,幼兒專注投入,為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又由於我對每個幼兒的嘗試活動都給予肯定、鼓勵,使幼兒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在這一活動中,我得到很多啟示:

一、在日常生活中,老師要善於觀察,善於捕捉教育契機,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着手,設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

二、幼兒嘗試精神的潛能是存在的,在設計活動時,應考慮到幼兒創造思維的發展,這樣孩子們就能得到充分發揚創新精神,鍛鍊實踐能力。

三、嘗試操作提高了幼兒的各種能力,既為幼兒間的互動提供了機會,又使幼兒的主動活動得到了充分體現,鍛鍊了幼兒的語言能力,理解了溶解的含義,培養幼兒創造性思維。

幼兒園中班科學活動計劃方案 篇16

活動目標:

1.接觸世界名畫,對畫中表現的形和色感興趣,並初步理解作品的內容。

2.大膽想像,積極表達自己的感受。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會用它們大膽地進行藝術表現與創造,喜歡裝飾。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名畫《哈里昆狂歡節》一幅,大班幼兒美術作品一幅。

活動過程:

一、介紹米羅,引發興趣。

師:有個美麗的國家叫西班牙,那兒有個非常有名的大畫家叫米羅。米羅爺爺可喜歡為小朋友畫畫啦!他的畫非常奇妙、有趣,顏色也非常美。你們想看一看嗎?

二、出示名畫,引導欣賞。

教師與幼兒共同欣賞名畫《哈里昆狂歡節》兩三分鐘,並互相交流。然後,教師鼓勵幼兒大膽發言,表達對畫中形和色的感受。

師:你在畫上看到了什麼?它們在做什麼?

幼:我看見了小提琴,它正發出美妙的聲音;我看見梯子上有一隻耳朵,在聽好聽的音樂……

師:梯子上長出了大耳朵,木頭上長出了眼睛,米羅爺爺的畫真有趣!這麼多動物在一起幹什麼呀?

幼:它們好像在開跳舞會(唱歌會、聯歡會)……

師:對呀,這幅畫的名字就叫《狂歡節》,説的就是動物們在唱歌、跳舞、做遊戲,在開聯歡會呢!

師:這幅畫的顏色也很好看,你喜歡哪些顏色?為什麼?這幅畫用的最多的顏色是什麼?為什麼?(幼兒説出自己對不同顏色的理解)

幼:有點兒紅的顏色,因為這種顏色看上去很高興,所以米羅爺爺就用了這個顏色。

幼:因為是在房間裏,很暖和,所以來羅爺爺就用了有點兒紅的顏色。

師:是呀,動物們在狂歡,心裏別提有多開心啦,所以米羅爺爺就用了快樂的紅色。你看了這幅畫有什麼感覺?

幼:我看了這幅畫想跳舞。

幼:我覺得這幅畫很有趣。

師:你們看懂了大畫家的畫,真了不起!以後我們再來看、再來説,看看今天看和明天看的感覺有什麼了一樣,明天看和後天看的感覺有什麼不一樣。

三、觀賞幼兒作品,激發自信心。

師:你覺得這幅畫什麼地方很好看?猜猜是誰畫的?這幅畫是大班小朋友自己畫的。我們小朋友也能畫出這麼好看的畫。只要用心學,我相信你們長大了他能成為像米羅爺爺一樣的大畫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huodong/l7q76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