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活動方案 >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方案範文(精選3篇)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方案範文(精選3篇)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方案範文 篇1

一、指導思想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方案範文(精選3篇)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樹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以教學為中心,以質量為生命”的教學理念,強化“質量提升責任在我”責任擔當,創新教學管理,完善評價制度,規範教學行為,打造文化課堂,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城區中國小教育優質均衡、特色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優質教育需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標

針對我城區中國小優質發展不突出,教學質量總體不高的現狀,力爭用三年時間,統籌推進,精準發力,協調發展,創新機制,基本形成以提高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基本形成適應現代化教育要求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基本形成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到20xx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興趣廣泛,基礎紮實,素質全面,國小各科成績要達到全市中高水平,國中畢業升學考試全科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和單科及格率達到全市平均水平,三年鞏固率達95%以上,競爭力明顯增強;中國小各校全面落實課程方案,有獨特辦學理念和辦學特色,校際之間辦學水平差距明顯縮小,初步形成多樣化的發展格局,為打造全市甚至廣西名校奠定堅實基礎。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強化教學常規管理

1.規範教師教學行為。學校要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加強和改進學校教學管理,嚴格按照《興寧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學常規管理辦法》的要求,強化“備、教、批、輔、研、評”等教學流程管理,促進教學工作制度化、規範化和精細化。學校應按照《興寧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學常規管理辦法》的評分細則對教師日常教學工作進行常規檢查。

2.執行教學視導制度。城區教研室要加強對教學過程管理的監督指導,每學年按照《興寧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學常規管理辦法》要求,對學校教學常規管理組織一次檢查,檢查後及時總結分析反饋,提出整改措施。

3.嚴格推門聽課制度。城區教研室教研員及各級教學管理人員應深入教學一線,嚴格按照《興寧區義務教育學校教學常規管理辦法》第四十條和市教科所《課堂教學評價標準》的要求,推門聽課、評課。各學校每學年至少開展一次教學開放周活動。

(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改革課堂教學模式。以提升常態課質量為重點,學習借鑑課改先進地區的課堂教學改革經驗,不斷改革優化現有教學模式,推進以思維為前提的教、學、評改革,構建善教、樂學、多維的文化課堂教學模式,推動學校文化向課堂延伸與深化。以課例為載體,注重與學科深度融合,繼續開展有效教育課型方式與中國小學科深度融合研討活動,圍繞教學重點與難點問題,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和教師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質量。教改示範校要達到學習方式人人過關,課型方式熟練使用,團隊建設豐富內涵,爭創品牌凸顯特色。

5.優化課堂教學手段。推進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積極探索信息化教學模式,引領課堂教學內容、手段、方法創新;將信息技術融入教學模式創新過程,開展中國小信息化教學大賽等活動,推動形成“課堂用、經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學新常態。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適應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6.注重學生因材施教。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拓寬“培優、補差、促中”的途徑與策略。在均衡分班、公平管理的前提下,通過分層教學、分層輔導、興趣小組等形式,發展每一個學生的潛能。

(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7.注重全面能力培養。開設經典誦讀、書法課等,豐富課外閲讀。開齊開足課程,開好實驗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技術教育課程,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綜合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加強學習興趣小組和社團組織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積極組織學生參加電腦製作大賽、學科競賽、科技創新大賽等,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科學素養。每學期組織一次綜合實踐交流活動,建立學生成長記錄袋。

8.增強學生體育體質。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建立健全學生體質健康檔案,充分運用健康測試結果推進體育工作,強化體質。中學以體育會考為導向,促進會考成績及體質雙提升。落實體育大課間活動,保證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大力發展校園足球、籃球,積極舉辦具有民族特色各類體育比賽,以賽育人,每校至少建立一支相對穩定的校級運動隊。學校、城區每年舉辦一次學生運動會,每位學生至少參與兩項體育項目。辦好學校食堂,改善學生營養狀況,提高學生營養水平。

9.提高美育教育質量。配齊音樂、美術器材,每所中學均建有音樂、美術專用教室。每所學校均應配備有合格的專(兼)職音樂、美術教師。至少建立一支校級藝術隊伍,每位學生至少掌握一項樂器。開齊開足音樂、美術課,鼓勵音樂、美術教師組織巡迴教學。學校、城區每年舉辦一次藝術節。

(四)提升教學研究水平

10.加強教研隊伍建設。加強教研隊伍建設,切實提高教育科研水平。進一步完善教研製度,科學規範開展教研工作;進一步明確教研工作重心及發展方向,做好教研服務教學工作;進一步多手段提高教研人員素質,加大教研員及兼職教研員培訓力度;進一步加強各層級教研團隊建設,凝心聚力,協調發展,共同提高教研教學水平。

11.完善校本教研製度。學校的內涵發展與質量提升的根本出路在於教學科研。教研部門要發揮教育教學主導作用,各校要重視和加強教學科研,建立健全本校校本教研機構,完善校本教研製度和工作機制,以質量為核心,以問題為導向,樹立“問題即課題”的校本教研理念,以解決問題為重點,重視影響質量提升問題的研究。將課題研究與培養名師相結合,通過課題研究提高名師工程質量。每校每年至少有一個城區課題,若干個校級課題,以課題研究推動教學工作發展。定期開展科研培訓,加強課題管理與過程指導,保證課題研究結果的實效性並順利結題,注重優秀教學成果的研究推廣。

12.加強考試命題研究。城區學科教研團隊重視中學考試命題研究,以研究促進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要加強各年級特別是對畢業班會考總複習教學的指導。教研員和各學科骨幹教師共同研讀考綱、探求考試規律、研製考試試卷,及時交流會考改革與發展動態信息,做到資源共享,合作共贏,提高全城區國中畢業班教育教學質量。

13.有效教研推動改革。城區教研室及各校積極開展學科主題教研活動,全員聽課、説課、評課,以研究課、觀摩課、示範課等多種形式的公開課為載體,引導教師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實踐和研究,提升學科素養,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手段,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大力推廣具有先進理念的課堂教學模式,為教師提供優質的課堂教學示範,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效率,有效推動教學質量的提升。

(五)提升教師專業素質

14.加強教師業務培訓。注重教育理論學習和培訓,幫助教師不斷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整合培訓資源,分層次有針對性地實施全員培訓工程、卓越校長培養工程、興瀾名師培訓工程、青藍結對工程、名師梯級培養等工程,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加強對校本培訓的指導和管理,切實提高校本培訓的實效性,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積極搭建平台,激發教師自身專業發展的內在需求,逐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科研水平和信息技術應用水平。

15.發揮名師引領作用。依託我城區特級教師、骨幹教師資源,實施高級教師“五個一”工程、骨幹教師示範工程等,積極開展名師送教、名師講壇、名師帶徒等活動,最大限度地發揮名師引領示範輻射作用。

(六)推進學校特色建設

16.重視學校特色建設。以標準達校、文化立校、質量強校總基調,以“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色”為指導思想,制定文化建設評估標準,實施“育品行動”計劃。各校要緊抓學校內涵建設,切實加強對學校特色建設的領導,成立工作領導小組,積極規劃、協調、組織、實施和推進,在特色領域確定、師資培訓、教育科研等方面給予高度重視,並在人力、物力、財力及制度上給予充分保證,盤活實驗室、探究室、圖書館、信息技術教室等特色教育資源,同步建立學生髮展指導制度和保障學校特色建設順利、深入、持久開展的有效管理機制。

17.挖掘學校特色文化。學校努力挖掘和沉澱學校的文化內涵,重視顯性文化與隱性文化的教化作用,以文化引領全體師生積極向上。每學年至少舉行一次對教師進行禮儀、國學等基本素養的培訓。

18.開發校本特色課程。以滿足學生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需求為目標,努力建設開放、動態、多元的特色課程體系。各校根據自身特色定位,發掘教師的能力和特長,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技巧等方面進行創新,積極探索研發特色校本課程,逐年為學生提供可供選擇的個性化課程。

19.開展學生特色活動。結合學校的特色定位和學生成長的需要,開展多種多樣的社團、社會公益、科技實驗、文體、心理健康等活動,為學生個性、特長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助推學校特色的形成與發展。

(七)加強中國小教學銜接

20.做好教學銜接調研。國中與所轄國小要通過座談、問卷調查等方式梳理中小銜接上存在的問題,找出癥結所在,共同商定中國小銜接的有效策略。

21.搭建教學銜接平台。開展中國小校校際活動,加強中國小教學業務交流,開展對口教研活動,實現學科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銜接,學生學習心理、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銜接。中國小聯盟學校共同召開關於中國小如何有效銜接的家長會,家校共同助力孩子順利過渡到國中階段。營造有利於國中生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提高義務教育教學的連貫性和有效性。

(八)完善質量監控機制

22.建立質量監控制度。學校要構建“課堂檢測-單元檢測-期中檢測-期末檢測”的質量監控體系。城區每學期對學生學業質量進行統一檢測,檢測由教研室統一命題,統一網上閲卷,並做好統考情況的全面分析,檢測結束後召開專題反饋會,分析問題原因,提出解決策略。

23.完善目標考核制度。建立以質量為導向的目標管理考核制度。城區教育局修改完善興寧區國中教育教學質量目標方案和學校績效考評方案,考核結果作為學校和校長績效考核的重要依據;學校依據局方案制定相應的教職工考評制度。

24.建立質量問責制度。每學年結束,城區教育局對各校教學質量狀況進行彙總分析,科學評估,對教育教學管理不善、教學質量嚴重滑坡、羣眾滿意度低的單位予以通報,對相關責任人問責問政。

四、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討論和制定方案(20xx年5—6月)。以座談交流、問卷調查、資料分析等形式,從校長業務管理能力、學校目標管理、教師隊伍建設、學生培優方案、教師課堂管理、質量管理、績效管理、畢業班管理,教師激勵等方面,剖析制約教學質量提高的瓶頸。依據實際,制定城區和學校實施方案。

第二階段:組織實施(20xx年7月—20xx年9月)。各校按照方案展開工作,以學期、學年度為時間單位,切實做到目標明確、重點突出、措施得力、考核細緻、獎懲分明,確保工作進展到位。

第三階段:總結提高(20xx年10月—12月)。各校認真總結,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進行客觀地分析,並做好相關資料文件的統計、歸檔工作。教育局採取分階段和分年度評比驗收相結合的策略和辦法,每年9月召開年度總結推進會,逐步完善提高教學質量的長效機制,推進“教學質量提升工程”的制度化、規範化、程序化和常態化。

五、保障機制

(一)加強領導,組織保障

成立領導小組,組長由興寧區教育局局長擔任;副組長由興寧區教育局副局長擔任;組員有教育局辦公室主任、教研室主任、基教股股長、人事股股長、督導室主任以及教研室教研員、國中學校校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教研室,主任由教研室主任兼任。

(二)明確任務,落實責任

領導小組主要負責教學質量提升工程的組織領導、具體工作方案的制定、對各有關學校的教學質量進行評估、督導檢查、階段驗收和評比表彰等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總體負責各項相關工作的落實和協調;基教股負責國小畢業生去向調查(中小銜接、招生調配、加強學校的常規管理與閲讀管理);人事股要推進人事制度改革,激活盤活教師活力,配備滿足學科開設標準的學科教師,將教育質量提升納入校長和教師獎勵性激勵工資考核內容;教研室負責指導開展教育教學常規工作和各項教學活動,積極推進學科教學改革,組織做好考試的命題、評卷和質量分析工作;建立、健全教學質量跟蹤和測評監控,檢查、評估學校教學質量;督導室負責開展教學的督導、檢查與調研工作,及時反饋教學信息,提出諮詢意見,保證教學政令暢通,確保教學質量的提高。

明確學校的主體責任,學校相應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教學質量提升工程領導小組,立足本校實際,制定推進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三年行動計劃的具體方案及措施,明確時間表和責任人,確保各項工作有序推進並取得實效。建立教育教學質量提升長效機制,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形成全局分工明確、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學校制定提升學校教學質量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於20xx年6月底前報教育局教研室。

(三)加大投入,保障經費

積極爭取城區政府以及財政部門的支持,進一步增加經費投入,為學校教學輔導、教研組建設、校本課程開發、教師培訓等提供經費保障。爭取政府成立城區教育促進基金會,設立教學質量獎勵專項資金,對教學取得突出成績的學校和個人給予獎勵。各學校應爭取鄉鎮政府成立獎教獎學基金會,建立本校教學質量獎勵制度。對在提升教學質量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團體和個人給予獎勵,對教育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可以獲得每期一次省內、每年一次省外交流學習的機會;對刻苦肯幹、教育教學成績突出的中青年教師予以優先提拔任用。

(四)廣泛宣傳,營造氛圍

採取材料宣傳、會議宣傳、新聞媒體宣傳等多種形式,面向社會、面向學生、面向家長廣泛宣傳城區教育系統提升教學質量的舉措、成效,動員、引導全社會關心重視和支持教育工作,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輿論氛圍。所有學校應利用微信公眾號,宣傳學校的教學工作經驗與成效,做到月月有宣傳,宣傳有影響;每學年製作一個宣傳片(紀錄片)和一期宣傳工作簡報;每年5-8月各學校在學區地段範圍內的社區、小區進行宣傳。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方案範文 篇2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貫徹新發展理念,把實現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作為提高普惠性公共服務水平、紮實推進共同富裕的重大任務,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學前教育規律,強化政府主體責任,健全保障機制,努力滿足人民羣眾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1、強化公益普惠。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堅持學前教育公益普惠基本方向,健全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配置、師資隊伍建設、經費投入與成本分擔等方面保障機制,提升學前教育公共服務水平。

2、堅持鞏固提高。優化城鄉幼兒園佈局,持續增加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普及水平,鞏固普惠成果,有效滿足適齡兒童就近接受學前教育需求。

3、推進科學保教。堅持以幼兒為本,遵循幼兒學習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堅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結合、因材施教,促進每名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推動幼兒園和國小科學銜接,為幼兒後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4、提升治理能力。加快學前教育立法進程,推進依法治教、依規辦園。健全治理體系,加強規範監管,強化安全保障,提升學前教育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三)主要目標

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到20xx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0%以上,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到85%以上,公辦園在園幼兒佔比達到50%以上。

覆蓋城鄉、佈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普惠性學前教育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幼兒園保教質量全面提高,幼兒園與國小科學銜接機制基本形成。

二、重點任務

(一)補齊普惠資源短板。多渠道持續增加普惠性資源供給,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積極扶持普惠性民辦園,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辦園。加強村級幼兒園建設,城市新增人口、流動人口集中地區新建改擴建一批幼兒園,完善城鄉學前教育佈局和公共服務網絡,切實保障適齡幼兒入園。

(二)完善普惠保障機制。切實落實各級政府發展學前教育責任,優化完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辦園體制,落實政府投入為主、家庭合理分擔、其他多渠道籌措經費的機制,健全幼兒園教師配備補充、工資待遇保障制度,提升教師專業能力,促進普惠性學前教育可持續發展。

(三)全面提升保教質量。深化幼兒園教育改革,堅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全面推進科學保教,加快實現幼兒園與國小科學有效銜接。推進學前教育教研改革,強化教研為教師專業成長和幼兒園保育教育實踐服務。健全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體系,充分發揮質量評估對保教實踐的科學導向作用,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

三、政策措施

(一)優化普惠性資源佈局

推進教育公平,增加普惠性資源供給,充分考慮出生人口變化、鄉村振興和城鎮化發展趨勢,逐年做好入園需求測算,完善縣(區)普惠性幼兒園佈局規劃,原則上每三年調整一次。結合三孩生育政策實施和地方實際,及時修訂和調整居住社區人口配套學位標準,推動城市居住社區、易地搬遷安置區配套建設與人口規模相適應的幼兒園,產權及時移交當地政府,確保提供普惠性服務,滿足就近入園需要。完善農村學前教育資源佈局,辦好鄉鎮公辦中心幼兒園,通過依託鄉鎮中心幼兒園舉辦分園、村獨立或聯合辦園、巡迴支教等方式滿足農村適齡兒童入園需求。充分發揮鄉鎮中心幼兒園的輻射指導作用,實施鄉(鎮)村幼兒園一體化管理。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實施學前教育服務區制度。

(二)推進普惠性資源擴容增效

國家實施教育提質擴容工程和教育強國推進工程,新建改擴建一批公辦幼兒園,支持人口集中流入地、農村地區、“三區三州”、原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和片區外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普及學前教育。各地實施幼兒園建設項目,補齊普惠性資源短板,確保城鄉學前教育資源全覆蓋。加大扶持力度,落實財政補助、劃撥方式供地、減免税費和租金等政策,鼓勵支持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軍隊、街道、農村集體舉辦公辦幼兒園,積極扶持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逐步化解和消除學前教育“大班額”現象,防止出現新的無證園。全面改善辦園條件,消除園舍安全隱患。各類幼兒園按照國家和地方的有關要求配備豐富適宜的玩教具和遊戲材料。對鄉鎮公辦中心園、企事業單位和集體資產舉辦的幼兒園,經機構編制部門審批後,依據《事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等相關規定做好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管理工作,發揮其兜底線、保普惠的重要作用。各省(區、市)要認真部署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園治理“回頭看”,對治理成效進行全面複查,健全城鎮小區配套園建設管理制度,完善扶持政策和監管機制,鞏固治理成果,堅決防止出現反彈。

(三)健全經費投入與成本分擔機制

各省(區、市)以提供普惠性服務為衡量標準,科學核定普惠性幼兒園辦園成本,明確分擔比例,統籌制定財政補助和收費政策,合理確定家庭支出水平。優化完善財政補助政策,逐步提高學前教育財政投入水平,保障普惠性學前教育有質量可持續發展。健全學前教育資助制度,切實保障家庭經濟困難兒童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加強幼兒園收費監管,各省(區、市)綜合考慮經濟發展水平、羣眾承受能力和辦園成本等因素,動態調整公辦幼兒園收費標準、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最高收費限價。各省(區、市)儘快制訂完善非營利性民辦幼兒園收費的具體辦法,可對非營利性民辦園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在合理核定辦園成本的基礎上,明確收費標準,堅決遏制過高收費和過度逐利行為。

(四)提高幼兒園師資培養培訓質量

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加大農村和欠發達地區幼兒園教師培養力度。深化學前教育專業改革,完善培養方案,強化學前兒童發展和教育專業基礎,注重培養學生觀察瞭解兒童、支持兒童發展的實踐能力。在高等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增加特殊教育專業課程,提高師範生的融合教育能力。各地制定幼兒園教師和教研員培訓規劃,加大培訓力度,實施全員培訓,突出實踐導向,提高培訓實效。鼓勵高校、教科研機構和優質幼兒園結對幫扶基層、邊遠和欠發達地區幼兒園。

(五)保障幼兒園教師配備和工資待遇

各地要及時補充公辦園教職工,嚴禁“有編不補”、長期使用代課教師。民辦園按照配備標準配足配齊教職工。落實公辦園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政策,統籌工資收入政策、經費支出渠道,確保教師工資及時足額發放、同工同酬。按照政府購買服務範圍的規定,可將公辦園中保育、安保、食堂等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範圍,所需資金從地方財政預算中統籌安排,公辦園和承接主體應當依法保障相關勞動者權益。民辦園要參照公辦園教職工工資收入水平,合理確定相應教職工的工資收入。各類幼兒園教職工依法全員納入社會保障體系,暢通繳費渠道,農村集體辦園的教職工社會保險可委託鄉鎮中心幼兒園代繳,農村國小附屬幼兒園由國小代繳。各類幼兒園依法依規足額足項為教職工繳納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社會保障、醫療保障、税務等有關主管部門依法依規對幼兒園教職工繳納社保情況組織檢查,積極開展醫保參保宣傳進校園等活動,切實保障教職工合法權益。

(六)完善幼兒園規範管理機制

落實縣級人民政府和各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責任,提升跨部門協同治理能力,完善動態監管機制,強化對幼兒園辦園條件、教師資格與配備、安全防護、收費行為、衞生保健、保育教育、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動態監管。完善幼兒園信息備案及公示制度,各類幼兒園的基本信息納入區(縣)政務信息系統管理,定期向社會公佈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收費標準、質量評估等方面信息,幼兒園園長和專任教師變更要主動向教育主管部門備案,一個月內完成信息更新。加強民辦園財務監管,非營利性民辦園收取費用、開展活動的資金往來,要使用在教育行政部門備案的賬户,確保收費主要用於保障教職工待遇、改善辦園條件、提高保教質量。嚴禁非營利性民辦幼兒園舉辦者通過任何方式取得辦學收益、分配或轉移辦學結餘。

(七)強化幼兒園安全保障

嚴格落實幼兒園安全主體責任和有關部門安全監管責任,建立全覆蓋的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幼兒園要健全房屋設備、消防、門衞、食品藥品、幼兒接送交接、幼兒就寢值守和活動組織等安全防護和檢查制度,及時排查安全隱患,嚴防各類事故發生。加強人防、物防、技防建設,幼兒園門口設置隔離欄、隔離墩或升降柱等硬質防衝撞設施,專職保安配備、一鍵式緊急報警、視頻監控裝置配備和封閉化管理全面達標。構建聯防聯控有效機制,公安機關要優化上下學時段幼兒園周邊“高峯勤務”機制,強化幼兒園周邊重點巡防,組織公安民警、警務輔助人員、學校保衞人員、教職員工和羣防羣治力量落實好幼兒園“護學崗”機制。各地教育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建立健全幼兒園安全日常監管、重大隱患督辦、約談通報等工作機制,及時通報幼兒園安全風險,定期組織開展聯合檢查和集中整治,落實監督檢查常態化措施,確保幼兒園安全運轉。

(八)加大不規範辦園行為治理力度

加強辦園行為督導,重點對存在危房、“三防”不達標等安全隱患及園長和教師不具備規定資格等不規範辦園行為進行動態督查,限期整改,整改不到位的依法進行處罰。對出現體罰及變相體罰等嚴重師德失範行為的幼兒園,年檢實行一票否決,對涉事教職工、管理者和舉辦者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各省(區、市)部署開展幼兒園名稱規範清理行動,對冠以“中國”“中華”“全國”“國際”“世界”“全球”等字樣,包含外語詞、外國國名、地名,使用“雙語”“藝術”“國學”“私塾”等片面強調課程特色以及帶有宗教色彩的名稱,以及民辦園使用公辦學校名稱或簡稱等進行清理整治,20xx年6月前完成整改。加大校外培訓機構執法檢查力度,對面向學齡前兒童開展線上培訓和以學前班、幼小銜接班、思維訓練班、託管班等名義開展線下學科類(含外語)培訓,以及其他違反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接受能力的培訓活動,一經發現,嚴肅查處,並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

(九)深化幼兒園教育改革

深入貫徹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先進的實踐經驗為引領,切實轉變教師觀念和行為,促進幼兒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身心的學習和發展經驗,提升教師職業成就感。深入推進幼兒園與國小科學銜接,在認真開展試點、加強實踐探索的基礎上,全面構建銜接機制,強化幼兒園和國小深度合作,切實提高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堅決糾正超前學習、拔苗助長等違反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行為。教育部出台《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指南》,各省(區、市)完善幼兒園質量評估實施辦法,將各類幼兒園全部納入質量評估範圍,樹立科學導向,強化過程評估,引領教師專業成長,全面提高幼兒園保教質量。

(十)推動學前教育教研改革

堅持教研為幼兒園教育實踐服務,為教師專業發展服務,為教育管理決策服務。加強學前教育教研工作,遴選優秀園長和教師充實教研崗位,每個區縣至少配備一名學前教育專職教研員,形成一支專兼結合的高素質專業化學前教研隊伍。完善教研指導責任區、區域教研和園本教研製度,實現各類幼兒園教研指導全覆蓋。教研人員要深入幼兒園保教實踐,瞭解教師專業成長需求,分類制定教研計劃,確定教研內容,及時研究解決教師保教實踐中的困惑和問題。充分發揮城鎮優質幼兒園和鄉鎮中心幼兒園的輻射指導作用,推動區域保教質量整體提升。

四、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加強黨對學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強化省級統籌,充分發揮市級區域中心作用,落實縣級主體責任,以縣為基礎逐級編制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科學確定學前教育發展目標、重點任務、重要舉措,並列入黨委政府工作重要議事日程,明確有關部門責任分工,採取有力措施,確保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二)完善激勵機制。中央財政繼續安排支持學前教育發展資金,重點向中西部農村地區、欠發達地區傾斜。各地要健全激勵機制,對完成普及普惠目標、完善普惠性學前教育保障機制、提升保教質量等方面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按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表彰獎勵。鼓勵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其他社會組織等向學前教育捐資助學。

(三)強化督導問責。紮實推進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督導評估工作,壓實政府責任,完善督導問責機制。將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提升保教質量、完善投入保障政策等情況,納入對省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和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認定重要內容,發生較大社會影響的安全責任事故、重大案事件和師德師風問題的縣(市、區)2年內不得申報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導評估認定。各省(區、市)將行動計劃目標任務和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納入市縣政府工作的績效考核,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提升方案範文 篇3

為了貫徹落實國家、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精神,認真執行《縣中國小教學常規(20xx年修訂版)》文件要求,進一步規範全縣中國小校辦學行為,全面提升我縣中國小教育教學質量,積極構建良性競爭的教育環境,本着科學性、公正性、針對性、可操作性強的原則,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評價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推進和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為宗旨,以發現、解決學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凸顯的問題為出發點,以開展中國小教學過程監督和教學質量評估為手段,切實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能力,推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

二、評價對象

全縣各國小、國中和普通高中。

三、任務目標

(一)建立科學評價體系,樹立正確辦學導向

建立具有評價、激勵、導向功能的線下教學評價制度和開展好具有本校特色的信息化評價管理體系,使踐行課堂改革、實施素質教育、落實教學常規成為學校教學管理和教師專業成長的自覺行為。

(二)規範教師教學行為,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規範教師的教學行為,鼓勵教師自主學習、自我反思、引導教師主動進行教學改革,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和教學能力。

(三)激勵學校制度創新,提高學校管理水平

通過規範中國小校的教育教學行為,鼓勵學校積極進行教學管理制度的建設和創新,以評促改,以評促建,促進全縣中國小校整體實現內涵式發展,獲得良好的教學效益和社會評價。

四、組織領導

為了使常規教學質量評價工作順利開展,確保在質量評價活動中的各項要求落到實處,收到實效,教育局成立常規教學質量評價領導小組。

五、實施辦法

各學校應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開全開足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能夠結合本校實際開設有利於學生身心發展的校本課程,並正常實施。學校依據《縣中國小教學常規(20xx年修訂版)》要求落實常規管理工作,並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校的常規教學管理評價細則,明確評價項目和賦分標準、獎懲措施等。

(一)評價內容:

備課:教師應做到教案(電子教案)項目齊全,按照要求各年級各學科要努力創造條件,發揮集體備課的效用。集體備課的主要內容有:研讀課程標準,明確教學要求;安排教學進度;討論教學重難點及教學方法等。備課做到“五統一”(統一進度、統一要求、統一重難點、統一習題、統一測試);“八備”(備目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學法、備練習、備板書、備作業、備教具學具);“四定”(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教案(電子教案)應具有創新性。每節課要有教學反思,對反思問題要有改進措施。學校每學期應至少進行兩次教案檢查,做到有檢查、有評價、有反饋、有記錄。

授課: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樹立新的教學觀,人才觀。牢固樹立一種意識:向課堂教學要效率、要質量;緊緊圍繞一個目標:即教學目標;貫徹兩個始終:情感教育和反饋矯正;體現三個為主: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落實四個要點:基礎知識的落腳點、思維開發的着眼點、能力培養的訓練點、思想教育的滲透點;掌握六個環節:前置補償、自主學習、精講點撥、師生互動、變式訓練、歸納總結。

作業、批改:作業要依據每節課的特點,做到精心設計,規範合理,數量適中、着眼全體、分層佈置,確保實效。優等生可佈置一拓展性的、實踐性作業;學困生的作業堅持“低起點、小步走”原則,適當降低作業難度。教師應及時檢查、批改學生的作業,及時瞭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鞏固程度以及實踐中運用知識的能力。學校每學期應至少進行兩次作業檢查,有評價、有反饋、有記錄。做到“三凡是”:凡是佈置學生做的作業,教師必須先做;凡是學生作業,教師自覺做好批改記錄,讓批改更有針對性,禁止讓家長或其他人替代批閲作業;凡是訂正作業,必須做到面批,儘量做到當日作業當日批閲,批改之後要有反饋性建議。

聽課:校長對年級教育教學有適時的指導意見和建議。學校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於35節,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於25節,記錄詳細,有點評。學校要經常組織教師參與聽課,將聽課形成一種常態化。每節公開課,同學科教師須全員參與聽評,聽課後學校領導要有評價、有反饋、有記錄。

輔導:學校要堅持因材施教、分類推進的原則:對優秀生輔導可適當加深知識的難度,拓展知識面,使其個性特長、思維深度、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得到培養和發展;對中等學生要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加強能力的.培養和智力的開發;對學困生要指導學習方法,端正學習態度,加強雙基方面的輔導和訓練;學校要制定“培優輔困”整體工作要求,教研(備課)組、教師應根據學情切實制定“培優輔困”計劃。

考試:考試是檢查學生學習效果、教師教學效果的一種重要方式。任課教師、教導處、學校領導要重視學生的考試,認真研究改進考試的形式,內容以及方法等問題,使之更好適應當前教育形勢。教師要搞好講評,指出學生測試中存在的優缺點,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學校要及時總結,組織教師做好質量分析,指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明確工作方向。

(二)評價方式

通過抽查教案(或電子教案紙質版)、學生作業、聽課筆記、作業批改檢查記錄、備課過程材料、課程安排表、作息時間表、任課教師一覽表、隨機聽課、與教師、學生座談等方式,檢查學校常規教學管理工作落實情況。監督學校實現當堂達標檢測落實“堂堂清”;通過生生盯背、師生盯練等措施落實“日日清”;通過周清卷、查缺補漏落實“週週清”;通過質量檢測、質量分析、查缺補漏落實“月月清”的目的。

教育教學質量是學校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實施科學有效的教學質量評價可以激勵學校內涵發展,確保常規教學管理系統化、規範化,實現教師工作積極主動,學生學習氛圍濃厚的目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縣教育局將把此項工作納入對學校、校長、教師的業績考核,作為評價學校教學工作的主要依據和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內容。各學校要把過程監管和教學質量評估納入學校教育教學常規管理的重點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huodong/7jvd7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