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方案 >活動方案 >

《學會看病》語文課教學方案(精選21篇)

《學會看病》語文課教學方案(精選21篇)

《學會看病》語文課教學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學會看病》語文課教學方案(精選21篇)

1.認識11個生字。聯繫上下文或查字典、詞典理解“打蔫、艱澀、殘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圖索驥、忐忑不安”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母親對兒子的愛。

教學重點:

理解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感受母親濃濃的愛子深情。

教學難點:

通過課文最後兩個自然段的理解,體會母親獨特的愛子方式。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一)學完了《“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對兒子寫的一首小詩,母親和父親用不同的方式表達了深深的愛。可是有這樣一位母親,面對生病的兒子,反而逼兒子獨自去醫院看病。這位母親到底愛不愛自己的兒子呢?我們一起來學習《學會看病》這篇課文。

(二)板書課文題目。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出示自學要求。

1、學生自讀課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藉助字典掃清生字障礙,把課文讀準讀通。

2、藉助字典、詞典或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

3、標出自然段序號,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二)學生自主學習。

(三)回報交流成果。

1、讀課文中生字組成的詞語。(略)

2、理解詞語:根據學生提出的不懂的詞語,同學互相幫助理解,教師給予指導。(可能理解的詞語主要有:打蔫、怔住、殘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圖索驥、艱澀、拖沓、聊勝於無等)。

3、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過渡:面對生病的孩子,母親卻讓它獨自去醫院看病,它為什麼要這樣做?它又是怎麼想的呢?讓我們認真學習課文內容,體會母親的情感。

三、精讀課文,體會母親的情感變化

(一)出示自學提示。

1、面對生病的孩子,母親是怎樣做的。

2、用自己喜歡的符號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

3、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受,體會母親情感有什麼變化。

4、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二)學生自主學習。

第二課時

(三)集體交流彙報。

(四)學習1—17自然段,體會母親作出決定後的堅定立場。

1、自由練讀。

2、分角色讀。

3、從母親和兒子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什麼?

4、出示:“這樣逼問一個生病的孩子也許是一種殘忍。但我知道,總有一天他必須獨立面對疾病。既然我是母親,就應該及早教會他看病。”

(1)讀句子,聯繫上下文淡淡自己的感受。

(2)有感情的朗讀句子。

過渡:從1—17自然段中可以看出,母親想教會兒子看病的決心是堅定的,但後來母親的情感有發生什麼變化了呢?

(五)學習18—20自然段,體會母親的猶豫不決

1、自由練讀。

2、分角色讀。

3、出示:“我的.心立刻軟了。是啊,孩子畢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滾燙的手,説:媽媽這就領你上醫院。”

4、此時母親又是什麼樣的情感呢?

(六)學習21自然段,體會母親心軟後悔的情感。

1、自由讀。

2、齊讀。

3、談談母親的情感又是怎樣的?

(七)學習22—23自然段,體會母親擔心自責的情感

1、自由練讀。

2、分角色讀。

出示:(1)“時間艱澀地流動,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但我的心還是疼痛地收縮成一團。”(“度日如年”的感覺只因母子情深)(2)“假如事情重來一遍,我再也不讓他獨自去看病了。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邊。”

3、從以上兩句話中你又體會到了什麼?

(八)學習24—26自然段

1、自由練讀。

2、分角色讀。

3、出示:(1)“我看着他,勇氣又回到心裏。我知道應該不斷地磨練他,在這個過程中,也磨練自己。”

4、聯繫課文理解句子的含義。教師引導理解:(1)在什麼情況下母親的勇氣又回到心裏?(2)怎樣做才叫不斷的鍛鍊他?除了課文中的例子外,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例子嗎?(3)在鍛鍊兒子的過程中,也鍛鍊了自己,結合課文內容講一講,母親得到了什麼鍛鍊?

5、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總結。

過渡: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母親情感的變化,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母親情感是怎樣變化的?

(九)總結母親情感的變化

(決定讓兒子獨自去看病,然後猶豫不決、心軟後悔、自責擔心,最後勇氣又回到心裏。)

過渡:母親為什麼要讓兒子獨自去看病?課文的哪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

(十)學習最後一個自然段

1、自由讀。

2、齊讀。

3、聯繫課文理解最後一個自然段。教師引導理解:(1)母親讓兒子獨自去看病的目的是什麼?“口授一張路線圖”除了告訴兒子看病的程序以外,還指什麼?

4、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總結句子的含義。

四、傾訴體會,昇華情感

1、“母愛”的主題是永恆的,是共同的。但每個人從母親那裏感受到的“愛”是各不一樣的,學了這篇課文,你肯定有許多感想和體會,請選擇一個合適的對象,把你想説的話寫出來:(1)文中的母親;(2)文中的兒子;(3)自己的父母;(4)自己的同學或夥伴。

2、學生寫。

3、彙報交流。

五、拓展延伸,謝“母愛”

今天,我們通過閲讀課文,走進了作者的心靈,她告訴我們母親如何給予兒女“愛”;同時我們也走近了母親的世界,她讓我們深深地感受到被愛是同樣的沉重。“學會看病”不僅是我們自己獨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對“母愛”的最好報答。母親對兒女的愛的表達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同樣我們對“母愛”的報答也不要千篇一律。讓我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時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答它!

板書設計:

20學會看病

做出決定猶豫不決心軟後悔自責擔心勇氣回升

教學反思:

《學會看病》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五年級上冊第六組中的一篇略讀課文。本文講的是兒子感冒了,媽媽讓他獨自上醫院,學會了看病的事。母親用這種方式,鍛鍊兒子獨自面對生活的能力,表達了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

理解這位母親獨特的愛子方式是本文教學的重難點。為了突破難點,我在教學中採用了“讀”與“説”、“讀”與“悟”相結合的方式,引導學生一步一步走入文本,去理解母親盡責的獨特方式。所以教學的重心放在研讀探究,體會母愛的教學環節中。我先讓學生用不同的符號勾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然後叫他們多讀幾遍,體會母親感情變化的過程。因農村學生的合作交流的積極性不強,我按母親五次情感變化一個部分一個部分的讓學生“讀”與“説”,一步一步的引導學生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進而理解這位母親的做法。但是母親對兒子那份濃濃的母愛之情學生體會膚淺。如何讓孩子們理解更深入一些,我緊緊地抓住文中多處描寫這位母親內心活動的句子,反覆朗讀,設計一些小問題引導學生理解。在邊讀邊悟中,引導們學生不僅逐步認識到母親感情變化的過程(即:做出決定──猶豫不決──心軟後悔──自責擔心──勇氣回升),而且從這些細緻的心理活動句子的描寫中,他們真切地感受到了濃濃的母愛。有的孩子能抓住文中的重點詞或句子,並結合自身的實際談感受,但還是有一部分孩子理解不到位。

教學下來,可能是教學設計過於程序化,課堂教學氣氛不夠濃,但還是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學生不但對課文內容理解了,課文也讀熟了,真正體現了“以讀為本”、“以讀促悟”的理念。

《學會看病》語文課教學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認識11個生字,聯繫上下文“殘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等詞語的意思。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等描寫來表現人物,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和對兒子的愛。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內容,學習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等描寫來表現人物,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和對兒子的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導入:

1。大家欣賞一首小詩《媽媽的愛》(出示課件)

2。師:是啊,世上最最偉大的愛,人間最最深厚的真情——那是母愛。母愛是大樹,為我們遮廕庇日;母愛是暖茶,使我們清涼解渴;母愛是春風,讓我們神清氣爽……。可是,現在有一個母親,在她兒子生病發燒的時候,做過多年醫生的她卻做出了異於常人的舉動,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請翻開105面《學會看病》,書寫課題。

(二)整體感知:

1師: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請大家自由讀一遍課文,思考:(課件)(1)、面對生病的孩子,母親是怎麼做的?(2)、你同意母親的做法嗎?為什麼?

2。讀後交流(1)、面對生病的孩子,母親是怎麼做的?(請生回答)

(2)母親究竟是怎樣一步步逼着兒子去看病的呢?來看看兒子和母親的對話(出示課件)男女生分角色朗讀

(3)從對話中,你可以感受到什麼?——預設:殘忍、狠心、冷漠、(4)師:如果你是這位兒子,你贊同母親的這種做法嗎?為什麼?(生各抒己見)。

(三)研讀課文:

1師:可憐天下父母心,兒子生病了,作為父母的肯定也會心痛,相信這位母親也很愛自己的孩子,那麼她究竟為什麼讓兒子獨自到醫院看病呢?她究竟是怎麼想的呢?讓我們走進這位母親的內心世界,體會這位母親的心情。

(課件出示閲讀要求)默讀課文,找出描寫母親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母親的情感變化。

2。讀後交流(生找到描寫木清心理活動的.句子後交流理解體會)(1)“這樣逼問一個生病的孩子也許是一種殘忍。但我知道,總有一天他必須獨立面對疾病。既然我是母親,就應該及早教會他看病。”(看到兒子的依賴下定決心讓兒子獨立)

(2)“我的心立刻軟了。是啊,孩子畢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母親內心猶豫矛盾,愛子之心顯而易見)(3)“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親,在孩子有病的時候,不但不幫助他,還給他雪上加霜。”(深深自責,足見愛子之切)(4)假如事情重來一遍,我再也不讓他獨自去看病了。這一刻,我只要他在我身邊!(深深後悔,體現的是愛子情深)

(5)“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時的冷漠。總有一天,你要離我遠去,獨自面對生活。我預先能幫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張路線圖,它也許不那麼準確,但這是我的責任。”(負責任的愛是真愛)3師小結:從母親的這些心理活動,我們看到了一位愛子情深的母親。 4文中還有一句話寫出了母親在兒子出門後極度擔心的心情。是哪一段?

“時間艱澀地流動,像沙漏墜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但我的心還是疼痛地收縮成一團。”

這句話寫出了母親在兒子出門後極度擔心,度日如年的心情。我們還可以用哪些詞來形容此時母親的心情?

(心急如焚、如坐鍼氈、坐立不安、度日如年)四.總結昇華

1師:學到這,我們完全理解了這位母親的良苦用心,那種不忍心可是又不得不狠下心來的心情對母親來説確實是一種折磨,更是一種磨鍊。穩中有這樣一句話(出示課件)“我知道應該不斷地磨鍊他,在這個過程中,也磨鍊自己。”寫的就是這種做法不僅對兒子是一種考驗,對母親更是一種心靈上的考驗。(理解兩個“磨鍊”的意思)2師:那麼母親培養孩子獨立僅僅是讓他學會獨自看病嗎?她還可能在哪些事上也會教給孩子獨立呢?(生自由談)

3母親的良苦用心有效果嗎?她別樣的愛讓兒子發生了什麼變化?(學會了獨立)

4。假如你是兒子,相信你也會理解母親的良苦用心,此時,你又有什麼話想對母親説?(課堂練筆)五.拓展延伸

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過類似這種別樣的父愛或者母愛嗎?以前你是怎麼想的?學了這一課後你又是怎麼想的?請寫下來。

板書:

“冷漠”處理

獨自看病

母親──────

兒子────

盡責的“愛”

學會獨立

《學會看病》語文課教學方案 篇3

【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藉助字典、聯繫上下文,理解有關詞語。

2、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等描寫來表現人物的寫法,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母親磨鍊兒子的特殊母愛,激發獨自面對生活、磨鍊自己意志的情感。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蒐集並閲讀作家畢淑敏的資料,閲讀有關獨立面對生活、磨鍊自己意志的文章。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生病的時候,是自己一個人去醫院看病還是由父母陪同你一起去醫院呢?(學生回答)有這樣一位母親,在兒子生病發燒的時候,卻忍心讓他獨自一人去醫院看病。這位母親為什麼這樣做呢?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一定會找到答案。

2、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感知內容

1、各自用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遇到注音的`字多讀幾遍。

2、開火車檢查注音的生詞。

3、再讀課文,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的句子,想一想母親的感情變化過程。

三、研讀探究,體會母愛

1、全班討論:

從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的句子中,你體會到母親怎樣的感情,讀一讀這些句子,讀出這種情感。其主要為:

⑴鼓起勇氣,勸説兒子獨自看病,有意讓兒子鍛鍊。

⑵有些後悔。

⑶看着兒子學會看病,勇氣再起。

2、小組合作,互相讀讀自己最感動的句子或自然段。

3、全班賽讀:

小組代表將自己最感動的地方讀給大家聽,互相比一比,評一評。

四、角色朗讀,感受母愛

1、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2、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

五、傾訴體會,昇華情感

1、説説讀後的體會:

讀了課文,請選擇一個合適的對象,把你想要説的話説出來:

⑴文中的母親

⑵文中的兒子

⑶自己的父母

⑷自己的同學或小夥伴等。

2、寫一寫:

將自己學了課文後的體會,用最簡潔的話寫下來。

《學會看病》語文課教學方案 篇4

一、學習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

2。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等描寫來表現人物,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中特殊的母愛方式,激發學生獨立面對生活、磨練意志的能力。

二、重難點:

瞭解課文主要內容,學習作者通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等描寫來表現人物,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

三、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生詞。

四、時間:

1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複習舊知。先複習四年級上冊《烏塔》一課,感受作者對烏塔的敬佩之情。談話導人。一位母親為了讓兒子學會看病,在兒子發燒生病時,讓他獨自去醫院看病。今天,我們就來讀讀這位母親寫的這個故事。

二、揭示課題。交流成果,初步感知檢查交流預習成果。a.用卡片認讀11個生字。b.讀讀課文中生字所組的詞語。c.説説自己是怎麼預習的,或者説説預習後知道了什麼。

三、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1自讀課文,畫出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2交流:a.説説你畫出的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是哪些句子.b.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c.讀了課文,你有什麼話要説。(可以是對母親的敬佩,可以是對文中兒子的讚揚,可以是對自己現實生活中某些現象的看法。)

四、再讀課文,體會母愛

1學生再讀課文,説説從文中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中,自己知道了什麼;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一兩句話。2小組合作,交流各自閲讀所得。3全班討論。a.你從描寫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中知道了什麼?(交流中讀有關語句。)b.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交流後讀有關句子。)

五、分角色朗讀,體會母愛感情變化

1、同桌分角色朗讀課文。

2、全班交流。指名幾組分角色朗讀課文。

3、從課文中,你體會到母親的感情有什麼變化。

六、總結昇華,拓展延伸4總結:

學了課文,你有什麼感受?(可以是對母親磨鍊兒子的.特殊母愛表示敬佩,可以對兒子獨立面對生活的稱讚,可以是每個孩子都有巨大潛能,等等。)拓展: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過這樣類似的故事嗎?你是能克服生活中的一些困難的孩子嗎?你讀過類似這樣的故事嗎?延伸課外:想一想,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困難,我們應該如何克服?

七、教師小結:可以是對母親磨鍊兒子的特殊母愛表示敬佩,可以對兒子獨立面對生活的稱讚,可以是每個孩子都有巨大潛能

八、佈置作業: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困難,我們應該如何克服?板書設計:

20、學會看病

人物語言心理活動

教學反思:

課文通過一次鍛鍊,感受到孩子的成長,學生在談感受的時候很多話説,都是家長不放心讓他們去做一些很簡單的小事,引導他們收集起來,正好作為習作的材料。

《學會看病》語文課教學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

2.培養學生的獨立閲讀潛力。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母親磨鍊兒子的特殊母愛,激發獨自應對生活、磨鍊自己意志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理解描述母親語言和心理的句子,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感受母親濃濃的愛子深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受“母愛”

課前欣賞VCD《母親》,感受母愛。

導入新課:

◆欣賞過歌曲,大家的情緒必須很不平靜吧?此時你最想説什麼呢?

◆媽媽的愛是無私的,是無微不至的。但是,有這樣一位母親卻十分的`“狠心”。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這節課,咱們一齊來學習20、《學會看病》(幻燈片1)

二、檢查交流預習成果

◆課前,同學們都預習過了吧?咱們先來認識一下本課的新詞

認讀詞語(出示幻燈片2)

打蔫兒噢怔住喋喋不休搖搖晃晃雪上加霜按圖索驥艱澀墜入忐忑不安毫無疑義拖沓倚靠磨鍊冷漠埋怨來日方長聊勝於無(自己認讀、自願領讀、開火車讀)

◆老師明白,我們班有很多朗讀能手。你願意把自己喜歡的自然段讀給大家聽聽嗎?

三、閲讀課文,理解“母愛”

1、感受母親的“狠心”

⑴文章當中母親有這樣一句話“我想我必須是世上最狠心的母親”(出示幻燈片3)她到底狠心在哪裏呢?請快速地讀一讀課文,把相關的句子用j畫出來,並把自己的感受寫在空白處。

⑵交流反饋:誰來説説你從哪裏感受到了母親的狠心?其他同學還有補充嗎?

2、理解母親的“狠心”

⑴大家真的認為這是位狠心的母親嗎?(不是)那你又是從哪裏體會到的?再讀讀課文,用_畫出有關的句子,同樣把自己的體會寫在旁邊。

⑵交流反饋:為什麼大家都認為她不是一位狠心的母親呢?(指名説自己的理由,並説説你是從哪句話中體會到的)還有補充嗎?還有不同的理解嗎?教師做適當的闡述

三、總結昇華,拓展延伸

◆總結:母親看似“冷漠”的言行,卻是為了盡到做母親的職責,她為了鍛鍊孩子獨立生活的潛力,忍痛讓兒子獨自找醫生看病。同學們,你必須為母親這種用心良苦的愛子真情深受感動吧!回想我們自己的母親,往事歷歷在目,此時你又想對她説些什麼呢?請拿起你的筆,把對母親的心裏話寫在紙上!(桃紅心形紙片)《母親》的音樂再次響起。

師:(教師巡視指導,可指名在全班展示。)其他同學能夠把自己寫好的話,念給同學聽聽,再貼到黑板上。想一想就應怎樣貼?生:媽媽,以前你每次打我的時候,我都很恨你,此刻,我才明白,其實,你是深愛着我的呀,你打得越重,你就愛我越深,你的心也越痛呀!

◆教師小結:同學們,“學會看病”不僅僅是我們自己獨立生活潛力的提高,也是對“母愛”的最好報答。母愛的表達是多種多樣的,同樣我們對“母愛”的報答也不是千篇一律的。讓我們在今後的學習、生活和工作中,時時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答我們的母親吧!

《學會看病》語文課教學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通過略讀,瀏覽等方法,理解“按圖索驥”“忐忑不安”“艱澀”等詞語的意思,藉助“按圖索驥”一詞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2、通過還原感受,走進母親讓兒子去看病時的內心世界。

3、通過閲讀,自主建構,認識到讓孩子學會獨立才是文中母愛的真諦。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到母親讓孩子學會獨立才是文中母愛的真諦。

一、導入

師:我們最近學過的幾篇課文,都是講父母對兒女的愛,這些濃濃的愛深深地感動了我,龍其是媽媽的愛,媽媽的愛是無私的,是無微不至的。可是有這樣一位母親,當兒子生病發燒的時候,做過多年醫生的媽媽不但不在家裏給兒子找藥治病,反而逼兒子獨自去醫院看病。你們認為她是一個怎樣的.母親?(殘忍)

師板書:殘忍

師:不過事實真的是如此嗎?讓我們一起走進畢淑敏阿姨寫的《學會看病》,來看個究竟。(師板書:《學會看病》)

二、初讀課文

1、初讀提示:

(1)。自由讀課文,碰到有注音的生字詞語發出聲音拼一拼,把文章讀通順(2。)、讀完後先借助課題同桌之間互相説説文章主要寫一件什麼事。(課件顯示)

師:請同學們讀齊朗讀提示,(生讀)師:開始讀。

2、檢查預習情況

師:好,都差不多了,頭抬起來!

3、課件出示生字、新詞,齊讀,

4、我們再來看第二題,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師提示文中有一個詞語“按圖索驥”是什麼意思?“驥”是什麼意思?“圖”是什麼意思?“索”又是什麼意思?在文中分別是什麼意思?師:這個詞在文中什麼意思,快速瀏覽。)兒子按照母親給他的路線去看病結果怎樣?兒子學會了看病

師:很好。兒子生病了,母親讓他獨自去看病,兒子看完病,驕傲地回來向母親彙報。

師:這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

《學會看病》語文課教學方案 篇7

學習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

2.瞭解課文主要資料,學習作者透過人物語言和心理活動等描述來表現人物,體會母親感情的變化.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中特殊的母愛方式,激發學生獨立應對生活、磨練意志的潛力.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自學生字生詞.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複習舊知.先複習四年級上冊《烏塔》一課,感受作者對烏塔的敬佩之情.

◆談話導人.一位母親為了讓兒子學會看病,在兒子發燒生病時,讓他獨自去醫院看病.這天,我們就來讀讀這位母親寫的這個故事.

◆揭示課題.

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檢查交流預習成果.

a.用卡片認讀11個生字.

b.讀讀課文中生字所組的詞語.

c.説説自己是怎樣預習的,或者説説預習後明白了什麼.

自讀課文,整體把握

◆自讀課文,畫出描述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交流:a.説説你畫出的描述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是哪些句子.b.説説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c.讀了課文,你有什麼話要説.(能夠是對母親的敬佩,能夠是對文中兒子的讚揚,能夠是對自己現實生活中某些現象的看法.)

再讀課文,體會母愛

◆學生再讀課文,説説從文中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述中,自己明白了什麼;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一兩句話.

◆小組合作,交流各自閲讀所得.

◆全班討論.a.你從描述母親語言和心理活動的句子中明白了什麼(交流中讀有關語句.)b.你感受最深的是什麼(交流後讀有關句子.)

分主角朗讀,體會母愛感情變化

◆同桌分主角朗讀課文.

◆全班交流.指名幾組分主角朗讀課文.

◆從課文中,你體會到母親的.感情有什麼變化.

總結昇華,拓展延伸

◆總結:學了課文,你有什麼感受(能夠是對母親磨鍊兒子的特殊母愛表示敬佩,能夠對兒子獨立應對生活的稱讚,能夠是每個孩子都有巨大潛能,等等.)

◆拓展:在你的生活中遇到過這樣類似的故事嗎你是能克服生活中的一些困難的孩子嗎你讀過類似這樣的故事嗎

◆延伸課外:想一想,如果我們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困難,我們就應如何克服

《學會看病》語文課教學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導學生髮現反義詞在詞義上特點,並通過反義詞識字。初步認識反義詞。

2、讓學生依照例句説句子,使學生感知感歎句和陳述句的句式特點。

3、通過朗讀訓練,使學生擴大閲讀量,積累語言受到思想品德和情感的薰陶感染。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髮現近義詞的特點。

2、教給學生説句子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1、自己藉助拼音讀一讀六組反義詞,再讀讀學習夥伴的話:説説自己發現這幾組詞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2、師生共讀:注意讀準字音。

3、小組交流:説説自己怎麼記住這些生字的讀音。

4、認讀生字卡片,檢查生字的讀音。

5、給生字找朋友:口頭組詞。

6、同桌之間互相説反義詞,看誰知道的多。

(二)日積月累

1、會選。

(1)讀詞語卡片上的詞語。

(2)出示“中心、中央”:説説你有什麼發現?

(3)小結:像這樣意思相近的詞語我們叫近義詞。

(4)你能找到其他詞語的近義詞嗎?

著名—有名

特別—非常

漂亮—美麗

2、讀讀説説。

(1)讀第一句話:你看到的花壇是什麼樣的?看到美麗的花壇有什麼想法?怎麼讀這句話?指名讀。

(2)模仿第一句説説第二句。

(3)填空。

(4)讀讀你寫的句子。

3、我會讀。

(1)自己朗讀:圈出不認識的字提出來。

(2)指名朗讀、同桌互讀、師生接讀。

(3)試着背誦。

(三)口語交際

1、讀題目要求,明確口語交際的`內容。

2、準備好風景名勝的資料。

3、展示資料,選擇夥伴。

(1)説自己介紹的風景名勝是哪裏,相同的學生結為一個“旅遊團”。

(2)完成分組。

4、分組交流:

(1)小組同學商量選擇交流的方式。

①“導遊”介紹自己蒐集的資料和知道的情況,“遊客”提問,“導遊”解答。

②“導遊”在介紹的過程中,“遊客”隨時提問,導遊靈活安排介紹和答問兩方面的內容。

③遊客先提問,導遊一一作答,然後“導遊”再介紹遊客沒有問到而自己覺得有必要介紹的情況。

(2)各組代表在全班介紹風景名勝。

(3)其他小組自由提問。

(4)評選“最佳導遊”和“最受歡迎的遊客”。

(四)展示台

1、展示課外識字成果。

2、展示自己蒐集的與課本學習相關的明信片。

3、展示自己的藝術才能。

(五)板書設計

語文園地三

反義詞:

近義詞:

進——退

買——賣

著名——有名

快——慢

正——反

特別——非常

安全——危險

複雜——簡單

漂亮——美麗

《學會看病》語文課教學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4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7自然段,瞭解課文內容,知道媽媽是怎樣摘星星的。

3、藉助插圖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

教學重點:

1、會認4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7自然段,藉助插圖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1、這節課我們來學習課文《摘星星》。(教師板書課題,指名讀)

2、讀了課題,你能提什麼問題嗎?(誰摘星星?怎樣摘?摘下來了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讀課文,圈畫生字,用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有不明白的問題請教同學和老師。

2、回答根據課題提出的問題。

3、標出自然段。

三、閲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讀第一自然段,學習“未”、“賞”兩個生字。

未(未來)指名説一説記憶“未”字字形的方法,例如木字加一橫,或味字去掉口字旁。

賞(欣賞)(觀賞)(獎賞)翹舌音,注意正音。聯繫課文理解“觀花賞月”的含義。

2、這春天的.夜晚是什麼樣的呢?指名讀第二自然段,認識“嘿”字。

朗讀課文。體會“淡淡的”“閃閃的”“涼涼的”和“幽幽的”幾個詞的含義,表現出幽靜芬芳的春夜之美。

藉助教師所畫的簡筆畫,用多種形式練習背誦課文。

3、過渡:在這迷人的夜色中,媽媽和未未説了些什麼呢?

讀媽媽和未未的對話,教師指導學生讀好媽媽的問話和未未對星星讚美的語氣。

分角色朗讀對話。

4、過渡:未未和咱們小朋友一樣,都非常喜歡星星。於是,媽媽提出要和他比賽摘星星。可是,天上的星星那麼高,離我們那麼遠,怎樣才能摘到呢?

5、自讀第七自然段,看看媽媽用什麼方法摘到了星星?

認識“碗"、“端”兩個生字。

碗(飯碗)怎樣記住這個字?指導書空。

端(端水)怎樣記住這個字?

指名讀課文,用自己的話説説媽媽摘星星的方法。

6、回讀課文1——7自然段。

四、複習生字,指導書寫

1、讀字卡:

嘿端未碗賞

2、讀詞卡:

未來欣賞賞月賞光飯碗端正端莊端午節

3、指導書寫:

碗:左窄右寬,注意右半部分的寫法。

段:左窄右寬。

賞:上下結構,要寫得緊湊些,避免過長。

未:獨體字,筆畫寫得舒展些。

《學會看病》語文課教學方案 篇10

為積極應對疫情防控工作,為貫徹落實上級教育部門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響應市教育局發出的20xx年春季學期延遲開學相關工作的通知”,我校結合實際,運用+”手段,面向全校學生開展線上網絡教學、答疑解惑、生活指導等教學服務,確保學生延遲開學期間”。特制定具體方案如下:

一、總體要求:

按照”的工作要求,本着“一切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學習平台以及教師自主錄製課程等形式,向學生提供課程視頻、在線輔導及答疑等教育教學服務,線上精講,線下精煉,確保學生在家也能享受到學校的優質學習資源。

二、具體時間:

1、2月3日起,畢業年級展開在線教學。

2、2月10日起,其他年級開始在線教學。

3、具體上課時間為,週一至週五9時至上午11時、下午2時30分至4時30分,晚上7時30分至8時30分為在線答疑、個性化輔導時段。

4、每天早上,家長上傳學生作業,課堂上教師需要針對學生作業中的問題進行反饋。

三、具體形式:

1、利用名師網絡直播課堂及空中課堂平台,通過備課組集體研究,由任課老師認真遴選,分享到班級學生羣,並組織學生觀看。

2、網絡直播教學及微課錄製。有條件的備課組,老師可採取直播或微課形式,利用互聯網實現原班級、教師、學生不變,教師“在家授課”,學生“在家學習”。

錄製微課

3、嚴格按照國家課程方計劃,儘量開齊開足課程,合理安排日程,做到與開學後教學計劃的有效銜接;同時,根據線上學習的特點,合理安排學生學習和休息時間,保障學生身心健康。

4、各學科教師要分時段向學生髮送學習任務單,開展好學習指導,及時進行作業批閲和答疑解惑等。

四、具體流程:

線上學習,線下精煉

1、教務處網上召集召開相關人員會議,明確教學計劃。

2、教務處、教研組、備課組認真討論,形成討論稿,交校長室研究定奪。

3、定稿發佈,所有老師遵照執行。教務處排定課表。

4、各教研組備課組認真集體備課,明確每天課程目標,力求做到線上精講線下精煉。

5、作業佈置力求少而精,教師每天要針對作業中的問題進行有效反饋。

五、具體領導:

我校成立相關領導小組,校長親自掛帥任組長,

教務處、電教中心、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為小組主要成員,明確責任,細化分工。

《學會看病》語文課教學方案 篇1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內容,感受夸父的執著、奉獻精神。

3.會複述這個故事。

教學重難點:

體會夸父精神的可貴,感受神話傳説的神奇。

課前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一定很喜歡聽故事吧?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學一個神話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夸父(師板書)

2、指名讀,正音。

3、你對夸父有什麼瞭解呢?你是怎麼知道的?

4、揭題〈夸父追日〉。

(對,古代有這麼一個人,他為了讓光明永遠普照大地,於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陽追去,他給我們留下了一個神奇的故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夸父追日〉。

二、自主讀書,感知大意

1、自主試讀,遇到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拼讀一下,讀不通的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字詞。

手杖 虞淵 伏身 渭河

瀚海 頹然 拋出 咕嘟

雄心壯志 奉獻精神

追求光明 奮勇前行

(形式:齊讀、個別讀、領讀等)

3、默讀填空。

神話寫了夸父( )太陽,( )虞淵,

夸父倒下變成( ),他的手杖( ),

目的是( )。

三、合作讀書,感情朗讀,感受神話。

1、同桌輪讀,練習讀正確、讀流利。

找出你最喜歡的段落,寫寫感受。

2、小組內評讀喜歡的段落,交流讀書感受。

3、感受神話的想象和神奇。

⑴、出示古文《夸父追日》與課文進行對比,感受課文的魅力。

《海外北經》裏寫道: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理解其意。)

⑵、找一找課文中豐富又誇張、神奇又富有想象的句子。

如:“一眨眼就跑了兩千裏”形容夸父奔跑的速度快;

“伏下身子,去喝黃河、渭河裏的水。”寫夸父為了解渴。

想想作者為什麼這樣寫?進行寫作方法的滲透。

⑶、感受夸父精神。

從夸父身上你看到了什麼?

四、複述課文,評價補充。

1、小組內練習講故事,可以自己講,可以合作講。

2、各組推選代表和合作講故事,評選故事大王。

五、總結。

再讀古詩,你想對夸父説什麼?

六、課外拓展。

1、繪製一幅夸父變成大山、手杖變成桃林的圖畫。

2、繼續收集神話傳説故事。

3、寫寫讀了這篇課文的感受。

《學會看病》語文課教學方案 篇12

一、導言

師: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有光輝燦爛的文明文化,在漫長的五千年曆史長河中,湧現了無數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他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他們有的雖然離開我們很久很久,但他們的動人事蹟代代相傳,他們的光輝思想、崇高品質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發揚光大。我們今天這堂課要了解和學習的是誰呢?

二、出示像片、介紹人物

你們見過李時珍的像片嗎?請看。

師:誰能用黑板上的詞語説説李時珍是怎樣的人?

生:湖北蘄春《本草綱目》藥物學家醫家

生: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是湖北蘄春人,他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生:出生在湖北蘄春的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他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生:李時珍是出生在湖北蘄春的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寫了一本書叫《本草綱目》。

師:大家説得都非常好!那麼現在誰能把“《本草綱目》”這個詞放在句子的最前面再説一説?

生:《本草綱目》是由出生在湖北蘄春的我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李時珍編寫的。

三、檢查預習

1、指名分節讀課文。

要求:讀準音,不添漏字。

思考:課文主要寫李時珍什麼事?

2、出示小黑板(2)

那時候,行(xing

hang)醫是受人鄙視的行(xing

hang)業。

師:多音字讀哪個音?是第一個擊一下掌,是第二個擊兩下掌。

(學生選擇擊掌,教師劃去錯誤的拼音。)

師:“行醫”是從事醫生的`職業或做醫生的意思,“行業”指職業。“世代行醫”指什麼?“世代行醫”指世世代代,一代一代都做醫生。

師:“鄙視”是什麼意思?

生:“鄙視”是輕視、瞧不起的意思。

師:出示小黑板(3):

有一回,父親遇到個疑難病症,一時想不出有效的藥方,李時珍輕聲地説了一個古方,父親一聽,正是對症良方。

師:三個帶點詞相同在哪裏?不同在哪裏?

生:都有“方”,都是藥方。

生:“古方”指古老的藥方。

生:“對症良方”的“良方”指好的藥方。

師:“對症良方”的“症”指什麼?

生:這個“症”指疑難病症。

師:“疑難病症”是什麼意思?

生:難治的病,難以判斷的病。

師:這兩段話在哪一小節?

生:第二小節。

師:請一位同學讀第二小節,大家思考:

為什麼李時珍能説出良方?

生:因為他學醫時處處留心,暗自記下許多藥方。

(處處留心,暗自記下)

師:正因為如此,父親同意他學醫,這一節寫他學醫。

(板書:學醫)

師:本文主要寫了李時珍什麼事?

生;這篇文章主要寫李時珍立志學醫,寫《本草綱目》。

四、分節讀課文,説出各節意思

師:兩大組讀一、二節,想想第一節講什麼。

師;第三大組讀第三小節,想想第三小節講什麼。

師:第四大組讀第四小節,想想第四小節講什麼。

師:齊讀最後一節,説説這一節講什麼。

師:哪幾節同編書有關?可合併為一段,課文重點寫編書。

五、講讀重點段

師:請一位同學讀第三節。

思考:這一小節共有幾句話,每句話講什麼?

師:這一節共幾句話?

生:共有四句話。

師:分小組讀四句話,再思考提問。

師:現在教師先講第一句,另外三句話等會兒請同學上講台講。

這一句説了李時珍在行醫的同時研究藥物。用上“一面----一面——-”連接“行醫”承接上文研究“藥物引起下文,起過渡作用。

另三句證講什麼?(請三位同學上麼講)

生:第二句講了李時珍發現的藥物收有缺點。

生:第三句講他想病人吃錯了藥多危險。説明他時時想着病人。

生:第四句,講他決心編一本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師:“完善”指什麼?

師;李時珍為什麼要編一本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生:為了病人不吃錯藥。

生:因為舊的藥物書有許多缺點。

生:因為李時珍處處想着病人,他有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不願見到病人因吃錯藥而治不好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決心編一部比較完善的藥物書。

六、練習

1、組詞接龍。

2、出示小黑板

藥______

藥_______

藥______

藥_________

_______方________方_______方_________方

(1——4組)説“藥”,(5—8組)説“方”,每人説一個,先説書上的,再擴展書外,小組討論。

《學會看病》語文課教學方案 篇13

教學目標:

1、在疏通全文大意的基礎上,掌握重點文言實、虛詞,詞語的特殊用法以及特殊文言句式。

2、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分析本文“總—分”式的雙重論證結構。

3、闡述本文寫作的藝術特色。

教學重點:

掌握重點文言實、虛詞,詞語的特殊用法以及特殊文言句式;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並明晰本文“總—分”式的雙重論證結構。

教學難點:

闡述韓愈所論述“謙虛好學、尊師重教”的思想。

教學方法:

朗讀品味法;問題引導法;合作探究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這裏針對第二課時設計教案

教學過程:

一、 導入(2min)

切入文本,直接導入。通過上節課我們的學習,大家已經疏通了文章大意,那麼接下來,老師想和同學們一起誦讀全文,來加深我們的學習的記憶,同時請同學們在誦讀的時候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這篇文章為誰而作?從文中可以得出哪些信息?”

二、 誦讀全文,整體感知(10min)

問題不難,從課文的最後一段可以得出答案,韓愈的這篇《師説》是寫給一個叫李蟠的十七歲小夥子的。

三、深入文本,討論研習(30min)

【問題二】韓愈為什麼要給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夥子寫下這樣一篇流芳千古的名篇佳作,想想看,有哪些原因?

【明確】可以總結為三個原因:

① 李蟠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② 他不拘於時,學於餘

③ 能行古道

【教師點撥】

以上三個方面都是原因,雖然説當時“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人也許不多,但一定還有部分與李蟠相志同道合的人,而韓愈正是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不拘於時、能行古道”的精神,所以才以李蟠為他們的代表來寫這篇文章的。也就是説,韓愈寫這篇文章的根本的原因在於闡發“不拘於時和能行古道”的意義

【問題三】這裏所謂的“古道”指的是古人從師學習之道,那麼請同學們結合課文第一、三兩段,分組討論“韓愈是如何認識古人從師之道呢?在課文裏有哪些體現?”

好,接下來我們先分析第一段,在這裏作者認為的古人所從師之道的方法是什麼?

【明確】古人從師之道——古之學者必有師

【問題四】古人如此的注重從師學習,那麼有哪些方面的緣由呢?(根據原文概括回答)

【明確】教師的職責: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擇師的原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擇師的標準: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同樣的,在文章第三段中,作者認為的古人所從師之道的方法又是什麼?

【明確】古人從師之道——古之學者無常師

【問題五】作者是如何論證古人學習無常師這一觀點的?

【明確】舉聖人從師卻無常師的範例) 行:孔子師老聃等人;言:三人行必有我師。本段用的是什麼論證方法?舉例論證。同時引用聖人孔子的話,稱為引用論證

【教師點撥】

以上是古人的從師之道,也是韓愈對於從師的觀點,許許多多的成功者正是得益於這種古道——“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才成就了他們的輝煌,相信這對於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會有所啟發的。

【問題六】前面説過,韓愈為李蟠寫文章的主要原因還有一個:不拘於時,即不被當時的社會風氣所拘束。當時的社會風氣是怎樣的呢?作者是從哪幾個角度來分析並批判這種風氣的?運用了什麼論證手法?

(引導學生自讀課文第二段,討論明確)

【明確】

①社會風氣——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恥學於師

②作者運用正反對比論證的手法,從三個方面批判了當時的社會風氣。

1、縱比:古之聖人,從師而問;今之眾人,恥學於師。

2、自比:對其子,擇師而教;對其身,恥學於師。

3、橫比: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羣聚而笑之。

【點撥分析】

作者在課文的第二段給我們展示了當時“恥學於師”的不良社會風氣,並通過三組正反對比,論證了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批判了“恥學於師”的不良社會風氣。

全文通過對師的討論,表達了作者對古人從師之道的讚揚,對“恥學於師”的社會風氣的無情批判。我們深切體會到作者那因“師道不傳”而痛心疾首的情感的同時,也為這位偉大文豪非凡的鬥爭勇氣和正直的.品行所傾倒。

【問題設計】雖然文章説,這篇文章是寫給那個叫李蟠的學生的,可是讀到這裏我們還會只是這樣看嗎?他還是寫給誰看的呢?

【點撥】這個問題可以從韓愈《師説》一文當時的現實意義及長遠影響來談,學生可以展開思維,拓展想象空間。

【明確】可以説,韓愈的文章還送給以下的兩種人:

① 寫給當時那些不願學習的士大夫階層看的。提醒他們改掉這種壞習慣,否則後果會很嚴重。 再讀文章最後一段文字,我想我們就不難理解韓愈寫這篇文章的感情了,那種社會風氣造成的憂心如焚是遠遠超過李蟠個人勤學好問帶給自己的喜悦的。(再讀課文最後一段)

② 1200多年過去了,今天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人在重複着唐人同樣的錯誤,社會上不尊重教師的現象比比皆是:家長袒護孩子,辱罵老師;學生課堂和老師頂嘴甚至圍攻老師;學生在路上碰見老師卻形同陌路……,從這個意義上説,這篇文章何嘗不是寫給今天的我們的呢?

正是這種穿越時空的恆久價值,使這篇文章歷久彌新,成為經典。同學們,反思自己吧,讓中華民族的美德在我們身上發出更耀眼的光芒。

【藝術特色鑑賞】

1、頂真手法(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後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作用前後緊湊,氣勢通暢,前後事理有機聯繫,充分闡明它們之間的辨證關係。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

2、整句散句結合。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

例如 “是故聖益聖,愚亦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聖益聖,愚亦愚”和“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種意思,多種句式。第二段一連用了三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

第一句“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國小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與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學會看病》語文課教學方案 篇14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兩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基本讀懂課文,感受外祖父對祖國無限眷

戀的思想感情,領悟梅花那種不畏“風欺雪壓”的品格。

教學重、難點

感悟梅花精神老華僑的愛國心。

教學方法

探究法、合作法等。

教學準備

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指名讀、認識生字(正音)。

2、以“梅花”為題,是寫梅花嗎?

(通過梅花來表明自己的愛國情懷。)

3、默讀思考:圍繞“梅花”寫了哪幾件事?

二、討論交流

文中哪些事件或哪些語句是你感受最深的,表達外祖父怎樣的情懷,把這種感受和情懷在小組中交流一下。

1、自讀自悟。

2、小組交流。

三、彙報反饋。

1、通過質疑和反覆讀文中引用的詩句,弄清外祖父教“我”讀唐詩、宋詞的.原因。

2、弄清外祖父愛梅花、送梅花圖和愛祖國之間的關係。

3、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四、總結全文。

用“魂”點結合課文。

五、拓展。

背誦古詩《詠梅》。

六、作業。

1、練習冊。

2、預習下一課。

《學會看病》語文課教學方案 篇15

教學目標

1.學習文章抓住事物特點,運用程序説明順序,使用簡明、平實、準確的語言説明事物的特色。

2.掌握“為”、“就”、“火”、“印”、“之”、“以”、“則”等文言詞語的詞義和用法,初步認識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現象,瞭解把單音節詞變為雙音節詞的翻譯文言文的方法。

3.瞭解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偉大成就,認識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難點

1.介紹畢昇和他的活板印刷術,沈括和他的《夢溪筆談》。

2.疏通文意,朗讀、背誦。

教學過程

一、 新課導入

由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導入,引導學生感受我國古代人民偉大的創造力和智慧。(配以圖片)

1、解題。

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紙、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它們都是由中國相繼傳入世界各地的,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在《辭海》中,對“印刷術”是這樣介紹的:

我國是最早發明印刷術的國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圖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稱“刻板印刷術”。刻板印刷在我國唐代已開始盛行,並先後傳至日本、朝鮮、越南、菲律賓、伊朗等國,影響到非洲和歐洲。宋代慶曆年間(1041—1048),畢昇首創泥活字板,使書籍印刷更為方便。之後,又陸續出現用木、錫、銅和鉛等金屬製成活字板印刷書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鉛合金製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為現代金屬活字印刷術奠定了基礎。

可見,畢昇的活字印刷早於西方四百多年,畢昇開創了現代印刷術的先河。

這篇課文就是介紹畢昇活字印刷術的一篇科技説明文。板書:活板(科技説明文)

(設計意圖:由解題導入,引起學生的閲讀興趣,激發學生對科學技術的熱愛。)

2、學生自主查閲作者資料。

沈括,北宋著名政治家,科學家,“博學善文,於天文、方誌、律歷、音樂、醫藥、卜算無所不通,均有所論著”(《宋史沈括傳》)。代表作為《夢溪筆談》,共30卷,詳細記載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科學技術上的卓越貢獻,被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譽為“中國科技史上的座標”。請同學朗讀“閲讀提示”的有關介紹。

(設計意圖:所謂“知人論世”,瞭解作者等文學常識,培養學生的語文積累意識。)

二、範讀全文,要求同學參照註釋,注意字音。

1、板書下列漢字(或出示卡片),提問學生,其中多音字要求學生連同詞一起讀。

昇( ) 和( ) 煬( ) 更( )

帖( ) 貯( ) 燔( )

(設計意圖:對於重點詞語,只有音讀準了,才能更好的理解意思,多音字要求學生連同詞一起讀,方便學生更好的區分詞意。)

2、注意句讀。(提學生讀,其他同學注意聽清節奏。)

(1)已後典籍/皆為板本 (2) 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3) 持/就火煬之

(4) 則以一平板/按其面 (5) 每一字/皆有數印 (6) 以備/一板內有重複者

(7) 有奇字/素無備者 (8) 沾水/則高下不平 (9) 用訖/再火令藥熔

(10)其印/為予羣從所得

(設計意圖:學生讀,區分節奏,使學生更好地讀出文言文的味道。)

三、合作探究疏通文意

1、指名朗讀第1段,疏通文意,教師指導學習。

總結:(一)專用名詞:朝代、書名、人名、地名、官職等不譯。(二)文言文省略較多,譯為現代漢語時,要疏通上下文意,補上。(三)文言文以單音節詞為主,現代漢語以雙音節詞為主,譯時有很多單音節詞要補上一字變成雙音節詞。採用這種方法要注意:(1)照顧上下文,準確搭配,(2)不可只拘泥於這一種方法。

請同學譯出第1段

提問:課文這一段介紹了什麼?

歸納:簡述我國雕板印刷發展狀況。

2、疏通第2段文意。

這一段是全文主體,具體説明了活板的發明、製作、印刷及有關事項。

學習第一層。

指名學生朗讀第一句,教師指導,看註釋,疏通文意。

為,動詞,發明。慶曆年間,有(個)平民畢昇,又發明了活板(印刷)。

提問:這一句十二個字,介紹了什麼?

歸納:活板發明時間、發明人身份及姓名。(加黑字板書)“布衣”二字,表現了人民的創造力,也表明作者不以地位取人的進步態度。“又”字呼應第一段,説明活板是在雕板印刷基礎上的新創造。

疏通第二層文意。

指名學生朗讀第二層(“其法……瞬息可就”),教師指導,看註釋,逐句疏通文意。

(1)其,他的,指畢昇;膠泥,有粘性的泥土;一印,一(個)印模,省略量詞;火,名詞,在這裏是“用火”義。全句意:他的方法是使用膠質泥土雕刻文字,薄厚好像銅錢的邊緣,每個文字製作一個印模,用火燒烤使(它)堅硬。——這句介紹製作活字的工序。同學們注意單音節詞譯成雙音節詞的方法。

疏通第三層文意。指名學生朗讀第三層教師指導,看註釋,逐句疏通文意。

3、學習第3段。

指名同學朗讀,教師指導,看註釋,疏通文意。

(設計意圖:在學生對照書下注釋及參考書的`基礎上疏通文意,在學生充分自學的基礎上,教師指導,明確文言文翻譯的方法。更好的翻譯課文。)

四、重點分析第2段

1、指名學生朗讀或背誦這一層介紹第一道工序中制活字的有關內容。

提問:這道制活板工序都包括哪些步驟?

歸納:包括:設鐵板、冒藥物、置鐵範、排字模、就火煬、平模面六個步驟。其中,“密佈”、“稍熔”、“字平如砥”寫出了具體技術要求。

2、具體分析各項工藝要求怎麼體現“活”的特點的,並用短語歸納各句大意。

1一字多印。 2.按韻貯印。 3.奇字旋刻。 4.舍木取泥。

(設計意圖:在學生疏通文意的基礎上,讓學生清楚活板製作的工序。再配以幻燈片演示,更形象直觀,使學生記憶更深刻!)

五、總結。

1、本文介紹了宋代發明家畢昇創造的活板印刷術,反映了我國古代科技的偉大成就和勞動人民高度的聰明才智和卓越的創造精神。啟發我們:中華民族有光輝的歷史,也必將有更燦爛的未來。

2、歸納寫作上的特點

(1)抓住事物特點加以説明。活板先進在“活”上。文章以雕板為比照,突出一個“活”字,既介紹了怎樣“活”,又説明了為什麼這樣“活”。

(2)按工作程序的順序説明。活板印刷是一種新工藝,按程序説明是合理的順序。

(3)説明的語言簡潔、平實、準確,形容適度。為了説明清楚,用了列數字、打比方、做比較等多種説明方法。

(設計意圖:學後總結,尤其是寫作特點的總結,讓學生明確文章緊緊圍繞説明文的要素進行説明的特點。)

教學反思:文章寫活字印刷術,緊扣“活”這一特徵進行説明。主要按照工作程序的順序進行説明,並且通過與雕版的比較,體現活板的優越性。在這一節課的教學中,教學內容由淺入深,對於文意的疏通環節,學生自主學習與課堂討論、練習相結合的方法,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但是如果根據本課中字詞句方面的重點、難點設計一些練習題,讓學生進一步鞏固應掌握的知識。

《學會看病》語文課教學方案 篇16

一、課題研究的提出:

1、課題的來源

隨着《20xx年大學聯考方案》的頒佈,大學聯考語文分值的增加,新一輪大學聯考改革啟動,為語文教學帶來了新的挑戰和調整機會。如何讓學生更加熱愛學習語文,如何讓學生在人生中得到更多人文精神的濡染,如何讓熱愛語文的學生在大學聯考中得到高分,是一線教師不得不認真思考和麪對的問題。

2、國內研究現狀

目前對教學方法的研究與運用,大部分的一線教師,都是自己教學經驗的總結,基本上都在否定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而在推廣“自主、合作、探究”這一層面上有探索和鑽研。可以肯定的是,每種教學方法都有其先進和有效之處,但因為師者各有所長,學生也學情不一,故而沒有一個立竿見影的或者同一的教學方法。往往是建議以一種教學方法為主,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才能達成良好的教學效果。

3、課題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教育的本質是育人,文學的本身也是人學。語文學科飽含了豐富的人文情愫、對學生形成健全人格、促進良好個性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把人的情感教育放在首位,用先祖前輩健康、美好、動人的情感去激發學生內心的激情,就能促使學生養成陽光、樂觀的心態,樹立積極向上的志趣理想,成為奮發有為的新時代青年。

在信息化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媚俗、曲解、嘲弄、糟踐漢語的現象層出不窮,中國台灣作家白先勇概括為“百年中文、內憂外患”。作為中國人,應該具備純潔、規範、捍衞漢語的責任感與良知;教育人士和各類學生更應該責無旁貸、身先士卒,抵抗和反擊歐化語言和網絡等現代媒體對漢語的衝擊與損害。

大學聯考改革逐步加深,促使語文教學進一步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備考思路上有轉變。要多角度多層次激發學生熱愛母語的興趣、學習母語的信心、繼承母語的自豪感,要讓熱愛學習語文的`、善於學習語文的、樂於學習語文的學生得到高分。

二、課題研究的目標

1、教學相長,通過研究課題,讓自己自覺地總結教育過程中的工作經驗,自覺地閲讀各類專業論文書記,從而提高自己的理論研究水平。

2、對高中語文教學方法,如講授法、情景探究法、小組討論法等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探究,發揮自己的特長,綜合各種教學手段,找到更有效的適合校情的語文教學方法。

三、課題研究的內容、方法和措施

1、研究內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語文教學同其他學科一樣,有自身的學習規律和方法。

分析學生語文學習的現狀,尋找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探索提高高中生學習語文的有效途徑。加大聽説讀寫的能力培養,使學生積累一定的文史、文學常識,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培養較好的語言應用和審美能力。

研究激發和保持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方法,並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鞏固與強化。突出情感激發和引導,發揮想象、記憶、聯想等功能,與作品交融、與人物對話、與作者交流,從而完善、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形成健全的人格。

研究良好的閲讀方法、寫作方法,構建科學的、規範的高中語文閲讀指導課、寫作指導課的活動模式。通過研究,進一步加深對母語教育的理解,將終身教育滲透、貫穿在高中語文的全部教學目標之中。

2、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多方蒐集相關的理論文獻,以獲取理論和學術支持,用於指導本課題研究的各個階段。

調查分析法。有步驟開展問卷調查、試卷分析、個別談話等實地調查,瞭解、掌握、分析第一手資料,為課題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實依據。

經驗總結法。在某些班級、某些興趣小組,嘗試教學新思路,持續跟蹤、反饋實驗結果,提煉有關教學現象,使之形成經驗。

3、研究措施

利用業餘時間,加強學習,通過各種途徑查閲、蒐集各種文獻資料,提升自己的理論研究水平。

反思日常教學過程中的得與失,回顧具有典型性的和代表性的教育事例,提煉具有相似性的教學方法。

四、課題研究的對象和範圍

1、研究對象:我校高中生,重點以兩個班為實驗小組。

2、研究範圍:學有所長、教無定法,筆者只能在具有普遍性的教學方法上有思考和探究。主要探究: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何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何使其掌握基本的閲讀寫作等學習方法。既能讓學生有章可循,又能讓其事半功倍,獲得較好的學習成績和較充實的學習體驗。又充分利用現有的課程資源,並借鑑和開發其他的領域的語言資源,實現語文課內外學習資源的整合。

五、課題實施步驟

1、準備階段

蒐集與課題有關的理論文獻資料,對課題的可研究性進行論證,確定研究課題開展的方向,制定課題實施方案。開展分析試卷、測評作業、問卷調查等實踐活動,獲得第一手數據性材料,並針對存在問題,提出初步的解決措施。

2、具體實施階段

開展實踐探索,嘗試將新方法的應用於課堂教學中,並寫出相應的實踐報告;開展案例研究,結合研究實際,針對課堂教學及學生語文學習習慣變化,形成中期研究小結。

3、總結階段

收集過程資料,並根據收集的資料進行分析整理與總結,形成課題研究報告。

六、課題成果的預期形式

1、課題研究開題報告

2、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3、課題研究中期彙報

4、形成課題研究報告和課題小結

5、撰寫教學論文

6、彙編研究過程性資料

七、課題研究保障條件

學校有先進的網絡資源和豐富的圖書資源,便於查詢,研究條件優越。

《學會看病》語文課教學方案 篇17

教材分析

《尊嚴》是國小語文四年級第二冊的一篇閲讀課文,本文語言樸實,短小而藴含人生哲理,讀後令人回味。課文寫一羣逃難的人中,有一個與眾不同的年輕人——哈默,他執意用自己的勞動換取別人施捨的食物,在極度困難時還維護自己做人的尊嚴,後來成了傑克遜大叔的女婿,併成為美國的石油大王。故事告訴人們:人可以沒有財富,但必須要有做人的尊嚴,這是一個人最大的財富;只要有了做人的尊嚴,就有可能擁有財富乃至一切。

學情分析

本班學生比較喜歡朗讀,特別擅長將自己變成課文中的角色去讀、去悟。這是一篇有助於學生獨立閲讀、感悟、理解並從中明白一定的道理的好文章。課上,教師為他們創設展示的機會,讓學生毫不掩飾地流露出內心真實的情感,能夠大膽、主動地參與朗讀、討論、交流。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描寫年輕人神態、動作、語言的句子裏,體會年輕人自尊的高尚品質,並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4、培養學生“從內容體會思想”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閲讀教學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發揮學生在閲讀中的自主性、積極性。因此,本課的教學設計,力求創設開放互動的課堂情景,並立足於“以讀為本,讀中感悟”的教學思想,引導學生在意境中感悟真情,明白道理。

教學過程

一、課件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逃難人日夜奔波、飢腸轆轆、筋疲力盡的片段。

2、請説説你剛才看到了什麼?有什麼感受? 假如你就是這羣逃難人中的一員,請描述一下你當時的感受,如果有人將食物送到你的面前,你會怎麼做?

3、學生各抒己見、互相補充。

4、是啊,同學們真能設身處地為別人着想,老師相信,學了新課《尊嚴》以後,同學們一定會有新的收穫,新的啟發。 二、整體感知,初知大意。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感受深刻的段落讀幾遍,並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把自己感受深的段落讀給小夥伴聽,聽聽他們的意見。

3、當小老師到講台上讀自己感受深的段落。

4、全班交流: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三、小組合作,理解內容。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描寫年輕人神態、動作和語言的句子,看看從年輕人的這些表現中,你能體會到什麼?

2、組內交流,教師深入小組,相機點撥指導。 四、集體交流,深入內容。

1、小組從下列彙報方式中選擇一種作好交流準備:《出示課件》 A、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或片段,也可以分角色朗讀。 B、排練課本劇,並演一演。 C、進行模擬採訪。(提示:可採訪“哈默”,也可採訪“傑克遜大叔”。) D、説説你學了這篇課文後的感受。

2、小組根據自己選擇的方式彙報學習情況,師生簡單評議。

3、引導學生理解傑克遜大叔對女兒説的話。

課件顯示: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請同學們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五、總結昇華,拓展延伸。

1、談。請學生談一談對尊嚴的理解,並講一件親身經歷過的與尊嚴有關的小事情。

2、讀。出示有關尊嚴的格言,請學生讀一讀。

3、編。學生自編關於尊嚴的格言。

4、寫。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條關於尊嚴的格言,認真書寫,貼於自己的書桌前。

《學會看病》語文課教學方案 篇18

三國鼎立[知識與能力]

以教材中課文出現的基本人物、事件、時間和提示為對學生應掌握

知識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瞭解。

[過程與方法]

1、以多種角度來訓練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方法的初步運用能力;

2、將閲讀、聽講、識記三方面材料綜合起來的思維能力及獨創、靈敏

是思維品質的培養;

3、口頭表達能力的鍛鍊。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批判地繼承曹操、諸葛亮的道德、精神;

2、瞭解國家興衰、個人成就、個人成敗的原因。

[重點]赤壁之戰、三國鼎立局面

[難點]歷史人物的作用與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動力相互關係的史觀。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方式與方法]以討論為中心的綜合啟發式教學

[教具]地圖冊、官渡、赤壁之戰相關多媒體、三國鼎立圖

[授課過程]

1、複習、提問上節內容

2、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第21課三國鼎立,就是那像一個圓鼎的三條腿分

立似的分佈在中國大地上的三國。今天我們共同討論這課的內容。

3、講述新課:

三國鼎立是哪三國?同學們是知道的,但未必清楚,請翻翻

課本找到關於三國建立的那一段,請一位同學給大家講講。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陽;221年劉備建立蜀國,都:成都;

222年孫權建立吳國,都:建業。

[播放多媒體《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是非成敗轉頭空,轉頭

之間或得或失,這個道理突出的表現在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兩大戰役中。

這兩大戰役都有曹操這個主角,大概同學們對曹操也很有興趣,先從課文中找出這兩個戰役的年代。(官渡之戰在200年,赤壁之戰在208年)相距僅八年的兩戰,曹操呢?前者以少勝多,後者以多敗於少,這是為什麼?請大家評論,我們先説説官渡之戰。

(留出一段時間讓學生準備,後由學生髮言,講述故事。)

208年,孫劉聯軍在長江邊的赤壁與曹操對壘。請大家先談一下在這一

戰中居於優勢的曹操,弱點在哪裏?赤壁之戰經過、結果又如何?

(先觀看多媒體詩詞大江東去……,後由學生髮言)

接下來我們一塊瞭解魏蜀吳三國經濟的發展情況。

4、小結。展示課件知識點匯萃

5、課堂討論:戲曲中的曹操與歷史中的曹操區別。播放多媒體資料,戲曲資料並展開討論。

最後由教師小結,指出如何評價曹操。

(對於曹操的一生的評價是一個1000多年來爭論不休的問題,曹操的人生哲學是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但他愛惜人才,他從下層選拔,從敵方爭取;他還重視文化,他本身也是一位大詩人,他統一北方,功勞是不可低估的。有人把他説成亂臣賊子,是不對的,誰有本事誰就應當稱帝,羅貫中以漢朝為正統,在《三國演義》影響下,曹操就成了舞台上的白臉奸臣,這是不公平的。)

6、作業

附:板書設計

一、官渡之戰200年袁紹與曹操

二、赤壁之戰208年孫權劉備聯軍與曹操

三、三國鼎立

220年曹丕建魏,都:洛陽;

221年劉備建立蜀國,都:成都;

222年孫權建立吳國,都:建業

《學會看病》語文課教學方案 篇19

【教學目標】

1. 積累“朗潤”、“醖釀”、“賣弄”、“宛轉”、“烘托”等詞語。理解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2. 能流暢地朗讀全文,理清文章思路。

3.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點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及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

4、感受作者對春的喜愛之情,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5、 【教學重、難點及突破】

6. (1) 重點

A、學習文中比喻、擬人、襯托的寫作手法。

B、能夠複述出散文中的五幅春景圖。

C、理解文章末尾三個比喻句的含義。

(2) 難點

揣摩文章抓住景物特點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及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方法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1. 導入語:

同學們,大自然是豐富多彩的。你們看,那峯巒雄偉的高山,波瀾壯闊的大海,

噴薄而出的紅日,這一切的一切讓人心曠神怡,充滿期待,而綠滿天下,花開遍地的春天更是大自然的傑作。對於美好的春天人們都趕着去讚美去歌頌,這不,一羣英英少年就用他們的聲音送來了對春天的第一份祝福。下面我們先來欣賞一一個朗誦。(播放視頻)好了,欣賞完少年的祝福,老師就得問問你們了:你們也經歷過十幾個春天了,有誰能用一句話或者一首詩甚至一首歌來描繪一下你們眼中的春天?(學生各抒己見)好,同學們那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我國現代著名朱自清先生所寫的《春》,看看他又是怎樣描寫春天的。

2.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華,字佩弦,江蘇揚州人。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1920年北京大學哲學系畢業。作品有:散文《漿聲燈影裏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春》大致寫於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寫此文時,已經沒有初期創作詩文時的那種淡淡的哀怨的情調,而是鮮明地表現出新鮮的格調和歡快的情緒。在大自然中,他發現了美和希望,於是欣喜萬狀,寫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對 美的追求,對光明的嚮往,表達了他對未來的希望,流露了積極進取的精神。

3.檢查預習,學習字、詞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Yùn niàng liáo chēng suō lì xī shū dǒu sǒu cháo

醖 釀 嘹亮 撐 傘 蓑 笠 稀 疏 抖 擻 安巢

二、整體把握文章。

1.範讀課文,朗讀時注音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要求學生帶着問題聽

讀課文。

問題:1、 課文圍繞“春”寫了什麼? (本課作者對春天作了全面、精細的觀察,抓住了春天的特點,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春天特有的草、花、風、雨、人。)

2、文章是按“盼春”—“繪春”—“贊春”來寫的,請同學們劃分出來. (本課可以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總寫——盼春。表達出人們對春天的盼望和興奮喜悦的心情。 第二部分:(2-7)具體寫——繪春。把景物和感受結合,全面細緻地描繪出春景圖。

(2)第三部分:(8-10)總寫——頌春。讚美春天,點出了春天的特點:新、美、健。

3、如果説這篇散文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那麼它又是哪幾幅畫拼接而成的呢?每幅畫又展現了怎樣的內容呢?

文中具體描繪了六幅春景圖。

春醒圖——自然醒——第二自然段

春草圖——草報春——第三自然段

春花圖——花爭春——第四自然段

春風圖——風唱春——第五自然段

春雨圖——雨潤春——第六自然段

迎春圖——人迎春——第七自然段

三、探究質疑:(第一部分)

(1)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

(“盼望着”;“近”)

“盼望着,盼望着”。為什麼要連用兩個呢?

(這樣疊用,更能表達作者嚮往春天的急切心情。)

探究質疑:(第二部分)春天來了,走到了作者的面前,作者看到了什麼?請同學們朗讀第二段

A、看到了山,水,太陽。描繪的是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景象。

B、文章哪些詞表現了春回大地,萬物復甦這一特點呢?(“睡醒”、“欣欣然張開了眼”,運用了比喻你人,形象生動描繪了萬物經過漫長的嚴冬後,蒙受春的温暖、滋潤得以復甦的神態。“欣欣然”(歡歡喜喜的樣子)一詞又傳神地表達出萬物甦醒時的欣喜感情。語言多麼清新,比喻多麼貼切。)

春草圖:朗讀(齊讀),思考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麼特點來寫? (提示學生從課文中找出相關詞語:嫩嫩的、綠綠的、一大片一大片)

(教師明確:嫩、綠、多)

(1) 把“小草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換為“小草一下子從土裏生出來”,體會其表達效果有何不同。哪個更好呢?請説明理由。

“鑽”和“偷偷”用得好,説説好在哪裏?

“鑽”既表現春草衝破土層的擠勁,又用“偷偷地”修飾,形容它不知不覺地出現,生動地表明春草的活力。( 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表現出小草悄無生息的生長

和破土而出的頑強的生命力。)

(2)那麼為什麼作者在描繪春草圖中要穿插這些小孩的畫面呢?

提示:小草和小孩子具有哪一個共同點呢?

(小,説明他們都處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氣,最活潑的時期,這個時期的生命力最為旺盛。)

在春草圖中,作者將小草的畫面和小孩子的畫面組合在一起,也就是將兩個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組合起來,交相輝映,使得整個春草圖顯示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同時又形象地表現出孩子對春草的喜愛,從而表達人們對美好春天的熱愛之情。

(最後要求學生再有感情的朗讀春草圖這一自然段)

春花圖:(自由閲讀第四段)思考:第四段描繪了春天花的哪些特點?(花多,爭豔,花香)

繪景時哪些詞用得精確?哪些句子寫的生動形象呢?

春風圖:(抽同學朗讀)提問:

(1).請大家議議,作者是藉助哪些事物來表現風的?

(作者首先用了一個比喻,直接寫春風的柔和,接着第2句寫各種氣味:“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兒”,“花的香”,它們都是通過春風徐徐送入人們鼻裏,使人直接感覺到春風的和煦。3、4句寫聲音:鳥鳴、流水、短笛聲隨風應和,在耳邊鳴響。)

(2).作者藉助的這些事物中哪一種寫得最詳細呢? 追問:用哪些詞呢?

(.小鳥的鳴叫聲寫得最詳細。 追問:用“呼朋引伴地賣弄”形象地寫出鳥兒們活潑、愉快的情態;用“清脆”、“宛轉”描寫鳥鳴聲的動聽、悦耳。作者通過細膩的感受,運用生動的筆墨,將難以狀寫的春風,寫得神韻透徹;並藉助於各種氣味、各種音響來表現春風柔和的特點和它給人以愉悦的感受。)

四、總結

《學會看病》語文課教學方案 篇20

課 題

寫字2《雨後》教學設計

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掌握字的結構,書寫正確,端正,勻稱。

過程與方法

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培養學生的寫字能力。

情感價值觀

激發學生的寫字興趣和審美能力,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重 點

把字寫的正確,端正,整潔,有一定的速度。

能抓住字的特點寫。

難 點

教具準備

課件、卡片

教 學 流 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認識生字

1,出示本課字卡,認讀生字

2,識記字形

(1) 字謎法

(2) 順口溜

學生認讀生字

學生彙報記字方法

互相借鑑,拓寬思路

二,寫字教學

1.引導學生髮現田字格里多數生字的構字規律和構字特點。

把要求會寫的生字按結構分類

左右結構:梢 驕 糟 糕 卻

左中右結構:嫩 傲 辮

獨體字:赤

半包圍結構:痛

2,教師示範書寫

指導(注意事項)

糟:注意右半部“曹”的筆順。

傲:共12畫,不要將中間的'豎與撇寫成一筆。

3,表揚寫字好的

學生討論分類

學生仔細觀察,練習書寫;

學生展示寫字,共同欣賞;

掌握字的結構;

激發學生寫字興趣;

大家互評,互相促進;

三,總結 提出希望

希望學生今後要多加練習,養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學生談收穫表決心。

《學會看病》語文課教學方案 篇21

課型:自讀課

教學目的 :

1,引導學生翻譯課文

2,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重點難點: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教法與學法:啟發式 討論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簡介“雜文”

這是一篇雜文,當然屬於小品,語文教案-養魚記。所謂“雜文”,原指作品內容駁雜,於文體不易歸類,故以“雜”名之。而所謂小品文,其內容實亦屬於“雜”之一類。如尺牘、題跋、隨筆、日記等短文,皆在小品範疇之內,而其內容也都是無所不包的“雜拌兒”。由此可見,小品文者,第一是形式短小,第二則為內容龐雜。至於今天多稱諷刺小品為雜文,此蓋肇端於魯迅的大量作品。其實諷刺小品只是雜文的一種,有些抒情小品,內容又何嘗不雜!如果文中抒情與諷刺兼而有之,那恐怕更是標準的“雜”文了。

二,分析課文

這篇《養魚記》,可以説是抒情與諷刺兼而有之的雜文。題曰“養魚”,而文章的一半篇幅都用在對魚池的描繪上。先從位置寫起,説明這小池“直對非非堂”。再寫魚池形成的原因,那是由於有一塊未種花草的空地,便用來挖成一個不方不圓不大不小的土坑,然後注入清澄的井水,使之成為池塘。池塘雖小,卻是足供作者休息和散步的好地方。憑了作者藝術的素養和豐富的想像,竟然在這小小的池邊獲得了精神寄託,“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並且“足以舒憂隘而娛窮獨”,這確是樸實無華的抒情妙筆,國中三年級語文教案《語文教案-養魚記》。

至於這小池之所以能引起作者的興趣,則由於它具備以下優點:其一,它雖由人工挖浚,卻能“不方不圓”“全其自然”,得天真之趣;其二,池水“汪洋”而“清明”,有風時微波成漪,無風時平靜澄澈,無論星月還是須眉,都能映在池中,毫芒畢現(文中所説的“潛形於毫芒”,兼有池水清澄,使自己鬚眉都映入其中,看得一清二楚的意思)。所以作者在此偃息或散步,乃有一種“自足”之感;即使心有“憂隘”(有憂愁而想不開的事),處境“窮獨”(孤寂無聊之謂),也盡得舒展而足以自娛了。可見前半篇那一段繪景狀物之文,都是為抒情服務的。其實那個小池塘也未必真如作者筆下所描述的那麼美好,但從作者在描述時所流露的情趣來體察,便知道作者在這小天地中具有“審容膝之易安”之樂而怡然自得了。

讀者自然要問,為什麼文章的後半篇作者要借養魚一事來發牢騷,並且借題發揮加以諷刺呢?這就要從歐陽修的生平及其整個著作中去尋求答案了。歐陽修並非一位隨遇而安、知足常樂的凡庸之輩,而他在寫此文時還不到三十歲,其壯志豪情也還未受到任何挫折。不過他本人在洛陽這幾年中,似乎並不以當時的社會地位和政治待遇為滿足,所以他才有“憂隘”“窮獨”之感。用句古話説,歐陽修是絕對不甘心做“池中物”的。於是文章才有後半篇。作者借童子只養小魚,而把大魚丟在岸上任其枯涸發了一通牢騷,這種借題發揮原是寫諷刺小品的應有之筆。關鍵在於這同前半篇究竟有什麼聯繫。從表面看,魚是有幸有不幸的。大魚“不得其所”而小魚“有若自足”,當然太不公平了。而這一不公平的局面卻是由“童子”之“嚚昏而無識”造成的。作者對童子的斥責正是對當時社會上主宰命運和人為地製造不公平事件的'人的批判。但我認為作者寫此文的真正用意,卻在於通過大魚枯涸在岸、小魚自足於水的生活現實對自己出處進退做出了切身反省。自己究竟是滿足於現狀,做池塘中自得其樂的“小魚”呢,還是做被人置於池外,終不免因枯涸而死的“大魚”?這樣,前半篇的抒情部分實際上成了自我諷刺,所謂“渺然有千里江湖之想”不過是一種主觀的憧憬,一場自我安慰或自我陶醉的虛幻之夢。而作者當時所處的留守推官的職位,實際僅僅是一泓小小水池,一個不大不小不方不圓的坑塘而已。而像歐陽修這樣一條“大魚”,即使能遊入池中,在這鬥斛之水的容量之下,也沒有多少閃轉騰躍搖頭擺尾的餘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fangan/huodong/0pzjq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