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自查報告 >

馬鞍山市第一中學德育自查報告

馬鞍山市第一中學德育自查報告

馬鞍山市第一中學德育自查報告

馬鞍山市第一中學德育自查報告

根據中央8號文件的精神和省教育廳市教育局關於學習中央8號文件的實施意見,我校開展全面認真的德育自查活動。現將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多年來,我校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和《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要求,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以育人為根本,以教學為中心,全面推進學校德育工作上台階、上水平。

二、建立德育工作機構,完善德育工作體制。

健全的工作體制和科學的運行機制是德育工作紮實、有效開展的關鍵。學校校長室加強對德育工作的領導,定期聽取德育工作彙報,理順體制,健全組織。學校成立了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從組織上保證了各項德育工作措施的落實。

學校建立和完善了以校長為主實施的德育工作體制,堅持把德育放在學校工作的首位。校長定期召開德育工作會議聽取各職能部門德育工作彙報,狠抓德育工作落實;每年的學校工作計劃都將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列為單獨部分重點闡述。學校主要領導同志把德育工作作為學校工作的重要內容,經常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從總體上對德育工作進行部署。各職能部門密切配合,認真履行職責,突出德育功能,把德育落實在教學、管理、服務、育人等各個環節,形成了“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工作網絡和德育工作機制。

三、建立德育工作隊伍,落實德育工作經費。

德育工作必須依靠物力、財力的不斷投入才能維繫和發展。近年來,儘管財政比較緊張,我校每年仍將德育經費列入整體預算,德育經費的投入一直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德育經費逐年增加,班主任津貼月平均100元以上。辦學條件的大量改善,為提高教學質量奠定了基礎,為更好地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創造了堅實的物質條件和良好的環境條件。

四、學校發揮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三主”作用。

課堂是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主要場所,也是德育教育的主陣地,青少年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正確的政治方向、科學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健康的心理主要通過課堂的各學科教學滲透德育教育實現的。多年來,我校一直強調課堂教學的德育滲透。我們對各學科教學的德育滲透提出具體要求:語文學科的課堂教學,要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文章描述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達到與作者感情共鳴的程度,從而受到思想品德感染和教育;英語學科教學中要利用教材中的“助人為樂”、“尊師愛生”、“熱愛勞動”等小故事培養學生“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的情感;思想政治課教學中,要結合教材向學生滲透道德與法律常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等知識,培養學生遵紀守法的意識、環境保護意識、市場競爭意識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意識;歷史學科教學中,要有目的有意識地挖掘教材中多姿多彩的德育內容,寓德育教育於教材知識的傳授之中;藝術課教學要培養學生的感受美、鑑賞美、體現美和創造美,陶冶學生崇高的健康的進步的思想感情和優良的心理素質;

五、師德建設。

1、以提高素質為前提,優化德育隊伍建設、德育隊伍素質的優劣,決定着德育工作的成敗。我們學校德育隊伍存在着“二多一少”現象,即年輕教師的多、新老師多、德育教齡長的少。本學期我們將立足實際,從以下方面開展本項工作:

⑴加強師德規範日常教育、宣傳力度。

⑵加強德育隊伍的培訓和理論學習頻率。

通過舉辦每月一主題的班主任工作沙龍,採取論壇、講座、討論、答疑、座談地活動形式,努力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級的藝術和水平。

⑶加強對年輕班主任的在崗指導和培訓。

我們採取以老帶新的“結對子”方式,選擇努力、進取、優秀的老班主任,在實踐中進行“傳、幫、帶”,以他們的高尚師德、敬業精神和豐富的經驗來感染和指導年輕班主任,做到新老班主任,“互學、互促、互勉、共進”,以提高年輕班主任的素質。

(4)開展“千名教師訪萬家”活動。

我們開展這次活動,是要讓老師在切身感受學生的成長環境,瞭解家長及家庭教育狀況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全面認識、分析、理解,真正實現“因材施教”。通過這次活動,與學生家長架起聯繫與溝通的橋樑,組成家長與教師達成共識的紐帶,促使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健康成長。

通過這次活動,溝通教師、家長、學生的心靈,拉近彼此的距離,有利於交換意見,有助於達成共識,商量解決問題的辦法。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重視,對學生是激勵,對家長是觸動,形成教育合力,產生良好的效果。這次活動達到了預期目的,共收到教師家訪心得體會及論文56份。

六.校園文化建設。

近年來,學校把建設先進的校園文化、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學生人文素養作為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創辦的《一中校報》以其鮮明的特色、豐富的內容、新穎的編排在校內外產生了廣泛而良好的影響.我們還着眼於校園整體環境建設,打造名副其實的“書香校園”,書香校園的核心是閲讀,我們通過多種形式與途徑,創造“書香班級”,開拓多渠道的圖書來源.

七、深化教育改革,減輕學生負擔。

我校為學生減負的有力措施,走出了一條既減輕學生負擔又不降低教學質量的教改之路。首先是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在時間上控制到位。一、二學生作業量控制在半小時之內,強調“少而精”,重在應用,方式靈活,每天控制數量,抓住質量,不佈置機械性的、簡單重複的作業和超過教學大綱規定的偏題、難題。

其次是在心理上減輕學生負擔。校領導要求每位老師不諷刺挖苦差生,不體罰或以增加作業量的辦法來懲罰學生,處處關心、愛護後進生,增強後進生的自信心。

第三是在經濟上減輕家長和學生負擔。學校嚴禁各班利用節假日、雙休日和寒暑假給學生有償補課,在職教師不得舉辦有償家教,不得增加家長、學生的經濟負擔和心理負擔。

最後是教師精心備課、上課,積極開展課外活動。全校教師向45分鐘課堂教學要效益,精心備課,抓住重點,教師精講,學生勤練。當堂理解、消化。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成立了繪畫、歌詠、舞蹈、計算機、文學社等興趣小組。還組織學生親近自然、走向社會。

八、學校課外活動開展情況。

為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推進和規範我校活動、興趣課的開設和管理,提升我校第二課堂的知名度,培養學生的個性特長和創新能力,學校教導處、政教處、督導室為活動課的領導機構,活動課類型如下:

1、學科興趣、科技製作類:如生物興趣小組,計算機小組,科技製作等,由理化生組負責;文學社由語文組負責;英語興趣小組由英語組負責。

2、學科競賽輔導類:由教導處負責。

3、體育、藝術類小組由藝體組負責。

九、心理健康教育

大力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女生青春期教育,健全學生良好的人格、過硬的心理素質,協調做好心理健康指導中心工作。

我們的學生面臨着日益激烈的競爭,壓力將劇增,只有良好健康的心理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一席之地,才能成為社會的真正有用之才。為此,本學期我校將在以下幾方面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第一,建立心理健康諮詢室,成立諮詢中心,設立“心語信箱”,實行專人專管。對學生成長的煩惱、女生青春期疑難問題,予以解惑;第二,通過思想政治課和其他課程的教學,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於課堂教學中,擴大教育的空間;第三,繼續實行全員育人制,通過師生“幫教”活動,讓老師致力於對後進生、貧困生、單親家庭子女的教育與轉化;第四,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科研,組織骨幹教師開展專題交流、經驗介紹,鼓勵撰寫關於心健的論文,營造一中心理健康教育研討的濃厚氛圍。

十、文明習慣和法制教育

1、以行為規範養成教育為基礎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規範,是我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本學期,將繼續以爭創五星班級活動為載體,政教處、團隊經常下班檢查班級衞生、髮型、服裝、有無佩飾物,實行課間操和儀表儀容等五項評比,做到常規管理與檢查評比相結合,組織設立文明監督崗和門口執勤崗,充分發揮學生相互監督的功能,規範和約束部分學生的不良行為,培養良好的文明禮儀規範,提高文明素質。學生中開展爭做文明學生、文明市民的活動,要求從自我做起,從坐、立、行、笑、談、唱的“小事”做起,倡導“做有樣、坐有相、行有規、言有範”。

十一、“三結合”教育

以多方位教育為途徑,拓展教育的時間和空間

影響和促進學生成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是一項系統工程,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才能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參與德育工作的新格局。所以,我們正在努力探索和完善多方位的教育途徑,積極構建校園──社會教育網絡。

1、建立“家長學校”和“家長委員會”,併發揮其功能。定期不定期的開展活動,及時瞭解家長對學校教育的要求和建議,計劃邀請教育局講師團到校科學指導家長對學生家庭教育的方法,探討共同配合教育的途徑,交流教育的經驗,以期提高教育的成效。

充分利用社區德育基地和共建單位的有利條件,推進德育工作的社區化。

本學期,我們將繼續堅持自己的特色工作,利用馬鞍山第一個“中學生社區實踐基地”——牛渚社區的教育資源,如:青啤馬鞍山分公司,採石公園,市蔬菜種植高科技示範園,市二水廠等對學生進行實踐教育,通過參觀學習,從而幫助學生開拓視野,並培養和深化學生的“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和服務社會的信念。

開展社區服務活動,以班級為單位,採取自由結合的形式,組織若干社區服務小組,形成社區服務網絡,利用週末進行“假日社區服務”,制定社區服務有關制度和反饋卡,根據社區建設需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從而學習雷鋒精神,發揮主體意識和奉獻精神,體驗道德教育的要求。我們繼續與敬老院、聾啞學校、交警大隊等掛鈎,讓學生輪流去做好事,開展“獻愛心”活動,培養學生的“五愛”精神和同情心,培養助人為樂,關心社會的思想品格。

十二、當前學校德育工作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和建議。

回顧我校的德育建設和迎查工作,領導重視,氛圍濃厚,全員參與,措施得力,特色鮮明,成效顯著。但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一是在德育首位意識的認識上存在不平衡,個別部門及少數教職工在推進德育建設的自覺性、主動性和能動性上尚需改進和提高;二是新形勢下我校德育工作的理念、育人手段和方法與廣大學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全面發展的要求尚有差距;三是對德育課題的研究,德育的難點、熱點問題的研究還缺乏針對性、實效性;四是德育工作的條件保障尚有差距,經費投入尚需加大。這些問題和不足,需要我們在今後的工作中加以改進和完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zicha/ppyjm3.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