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考察報告 >

完善創新干部考察工作分析探討

完善創新干部考察工作分析探討

幹部考察工作是組織部門對領導幹部思想品德、學識水平、領導能力和工作實績作出評價的一種手段。考察幹部的過程就是對幹部調查研究的過程,是識別幹部、預測使用幹部的過程。幹部考察結論只有科學、客觀、公正,才能為黨委選人用人決策提供依據,從而達到量才適用、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目的。隨着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傳統的幹部考察模式越來越不適應,需要組工幹部不斷創新和思考。

完善創新干部考察工作分析探討

一、幹部考察工作不足的表現分析。

一是考察手段“單一”,接觸面窄。考察時,主要採取“一聽(領導班子成員述職)、二測(民主測評)、三推(民主推薦後備幹部)、四座談”的方式進行。實踐中,座談考察的對象主要集中在機關幹部中,若是對鄉鎮領導班子考察,也是以鄉鎮領導班子成員和機關中層正職為主,而領導班子成員直接服務的對象和基層羣眾參加個別談話的不多,考察組接觸的對象範圍偏窄。

二是考察內容“籠統”,方法簡單。現在所採用考察幹部內容基本是印象分。在具體操作上,沒有做到因人、因事、因地而採取不同的方法,也沒有進一步地細化考察細則,更沒有提出不同崗位職責對不同領導幹部能力的要求,而是很籠統且原則地對幹部的“德、能、勤、績、廉”和“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的結果測評,內容包羅萬象且大而全。民主測評時,與會者在較短的時間內憑印象測評出來的幹部民意,其真實可信程度不高。

三是考察方法“老套”,瞭解不透。考察幹部時大部分是座談和個別瞭解被考察對象的德才表現、勤政廉政、工作實績、開拓創新等方面的情況,從談話的有效率來看,反映情況雷同的(思想表現好、實績突出、勤政廉政等)要佔很大比例,原因在於有的即使瞭解真實情況的不願説、不敢説;也有的不瞭解情況,與被考察對象工作上接觸並不多,説不出所以然,反映的材料也是“二傳手”。同時,考察組絕大部分時間沒有直接深入到羣眾中去,很少核實有關資料,封閉運行,以致情況瞭解不透。

四是考察材料“一律”,較少個性。幹部考察材料,是對一個幹部的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和工作實績等方面的真實評價,是對一個幹部形象和能力的“畫像”,必須突出個性,然而,幹部考察材料往往使用主觀性語言多、客觀性語言少;共性化語言多、個性化語言少;反映顯性的多、分析隱性的少。特別在評價不足時,避重就輕,不分析崗位需要,如:工作中有時有急躁情緒;性格內向;缺乏行政工作經驗(原來就沒有行政工作舞台);……考察材料千人一面,畫而不像或霧裏看花。

二、幹部考察工作不足的原因探究。

1、創新的意識不強。幹部考察重點是對幹部“德、能、勤、績、廉”的總體把握,《幹部任用條例》對於幹部考察環節作了較為詳細的規定,具有較強的嚴肅性、規範性和封閉性,因而帶來在幹部考察方法上的程式化,缺乏創新的勇氣。一是以票取人,可以減少責任風險。考察主要是以民主測評的“優秀率”、民主推薦的“得票率”來作取捨、定升降的,至於其中的情況是否真正反映民意、真實可靠,不作深入。然而實際情況往往現象掩蓋本質,有的幹部工作踏實,能力突出,但不善於與人溝通,特別是在工作過程中難免較真、碰硬,損害了一部分人的既得利益,加上能力突出,遭到這些人的妒嫉,因而測評中形成了不少的“出氣票”。還有的幹部工作不認真,但善於喬裝打扮,迎合矇蔽同行,“你好,我好,大家好”,工作上搞搞花架子、樹點“形象工程”,卻被視為“能人”、“好人”,由此得到許多“人緣票”。這些“民意票”比較難以實事求是、恰如其分地反映幹部的德才情況,但對於考察組,卻不敢“越雷池”,以票定優劣,比較穩妥。二是封閉運行,可以減少泄密危險。幹部考察工作對保密的要求很高,考察的深入程度和進展情況“外界”是不清楚的,尤其在領導班子換屆考察、較大的人事變動前更為明顯。在幹部考察過程中,一但某些環節被“創新”或者提前“突破”,不僅可能會對當事人產生傷害,甚至給拉票者提供可乘之機,而且影響黨委選人用人決策。因此,循規蹈矩成為考察組首選。

2、洞察和識別人的能力有差距。古人云:一流之士,識一流之人。考察人的人,應該是識人的高手,看問題能夠入木三分,分析問題高人一籌。“怎樣選人”是方法和手段問題,“選什麼樣的人”是個政治立場問題,是出發點和歸宿,考察幹部綜合性很強,政治性也很強,因此,考察人的人,要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要樹立公道正派的工作理念。評價幹部要有戰略眼光、全局意識和綜合分析的能力,考察幹部要處理好動態與靜態的關係、直接與間接的關係、主要與次要的關係、整體與局部的關係、顯績與隱績的關係。有一種錯誤認識,認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考察幹部不能象過去那樣事無俱細看人,眼光要改變,什麼不看學歷看能力,不看過程看結果,不看民意看數字,不看支流看主流,更有甚者把一種消極腐敗的東西,作為幹部的優點或優勢來衡量,這就對考察人看問題的判斷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察人在撰寫考察材料時,要善於突出個性,把握對考察對象的評價分寸。

3、深入實際、深入羣眾不夠。由於多種因素,幹部考察過程不夠深入,帶來知人不深、察人不細、用人不準。一是考察“例行公事”。考察年年搞、年年搞考察,考察目的不具體,特別是考察人分組分工相對穩定,工作方法“老套”,對被考察對象多次考察印象深刻,以致走形式、不深入。二是集會考察時間倉促。集會考察往往是對一個班子考察2-3天,基本屬於測評、推薦加座談,個別特殊情況難以摸透。三是考察拾遺補缺。個別時候因工作需要或班子結構需要,定點、定向考察,考察實際就成了補充材料、完善程序的過程。四是考察作風欠紮實。考而不察,考察組大部分時間坐在“家”裏,而不去被考察對象的工作一線,接觸的主要是班子成員、中層正職幹部,聽聽一些情況,這樣的考察叫做“井底的葫蘆--看以沉在底下,其實還是浮在上邊”。

三、創新干部考察工作的幾點構想。

1、要把幹部考察的對象由“平行線”轉變為“金字塔”,形成立體化考察結構。以往我們考察幹部所接觸的只是一個平面——機關幹部及工作人員、事業單位負責人、村主要幹部。所謂“金字塔”考察模式,就是開展民主測評、民主推薦,要分層次和不同對象,第一層次:領導班子成員;第二層次:機關工作人員;第三層次:基層幹部羣眾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第四層次就是與被考察對象直接共事、經常接觸的普通羣眾,他們對被考察對象“德、能、勤、績、廉”的情況最有發言權。通過“金字塔”式的考察,對被考察對象,可以更全面瞭解,這樣就避免了測評和推薦在一個平面上、一個活動範圍內所產生雷同效應。

2、要把幹部考察形式由“簡單化”轉變為“民主化”,形成科學化的考察格局。現行的民主測評領導幹部、民主推薦後備幹部,一般採取會議集中填寫,現場發放表格,現場填表,現場收表,整個過程只需要10-20分鐘。一個鄉鎮幹部在任期內的“德、能、勤、績、廉”情況如何,只用10-20分鐘在頭腦裏“回放”,難免倉促和判斷不準。民主推薦後備幹部,要在頭腦中形成一個符合幹部任用條件的、最合適、最理想的人選,這個過程不經過深思熟慮,只10多分鐘就完成,難免感情大於理智。改變這個問題的辦法是:先進行考察公示,然後將民主測評、民主推薦表集中下發到不同層面、不同對象的幹部羣眾手中,給他們充分的考慮時間、空間,讓他們回憶、思考、分析、選擇。期間,要注意強化思想教育,嚴肅工作紀律,杜絕拉票現象的發生。然後集中收取進行彙總,這樣的測評和推薦才能真正體現民主,反映民意,測評和推薦的方法更科學,結果更準確。

3、要把幹部考察方式由“關門式”轉變為“訪談式”,形成全方位的考察過程。幹部考察方式也要講究科學性、靈活性和適用性,力求全方位。要採取讓參加座談的同志對被考察對象的情況,選擇一個熟知的“點”,説細説深説透。考察時不能囿於一地,過堂審案般地一個接一個地談,可以轉變為“訪談式”,即聽取述職報告,座談了解一些基本情況,對一些重點事項,有選擇地到現場考察,找知情的領導和幹部羣眾訪談。主要是三種對象:一是基層羣眾,如:工作實績是否真實,是否存在“富民工程”,還是“形象工程”。二是“上訪”,向上級主管部門、分管領導瞭解被考察對象執行政策、法規情況。三是對被考察對象生活圈、社交圈以及八小時以外的情況訪談其所在居委會(街道)、左鄰右舍,親戚朋友等。通過全方位的考察過程,全面掌握被考察對象的思想品德、知識水平、領導能力、工作實績以及心理素質、特長愛好、長優短缺等,為選賢任能提供決策依據。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kaocha/m8m9l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