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區政協關於全區都市農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區政協關於全區都市農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按照區政協2011年度常委會工作計劃安排,區政協專門成立了由一名政協副主席任組長,區政協相關委室和區農業局的有關人員組成的調研組,就全區都市農業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具體調研情況如下:

區政協關於全區都市農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

一、基本情況

張店區現有農業人口14.04萬人,耕地面積8.1萬畝,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1286萬元。2011年,為加快提升全區農業發展整體水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區委區政府立足區情,確定了“調整農業結構,優化農村環境,富裕農民生活,服務城市需要”的現代農業發展思路,着力推進都市農業發展。成立了由政府牽頭、部門組成的加快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工作領導小組,先後印發了《關於加快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的實施意見》、《關於推進全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及股份合作制的指導意見》,對加快發展中心城區都市農業做出了全面部署。目前,我區都市農業發展初具規模,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開始顯現。

1、科學規劃,合理定位

全區都市農業發展遵循“點線面相銜接,大中小相配套”的原則,因地制宜,着重建設“四個片區”:一是建設優質糧食生產片區。主要是依託馬尚鎮、房鎮鎮、中埠鎮等區域內的農田,發展精準農業生產,建設優質糧食生產基地。二是建設生態涵養髮展區。以黑鐵山、玉皇山、炒米山、唐家山等區域為主,深入挖掘山區特有資源優勢,積極發展特色農業、生態農業和休閒觀光農業。三是建設生態經濟林果帶。在傅家鎮、馬尚鎮、房鎮鎮重點實施濱博高速公路沿線經濟林產業。四是進一步打造城市綠地生態體系。主要沿主幹公路、主河道建設綠色通道、防護林帶以及環村、環鎮生態林,大力發展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兼備的經濟林果帶。

2、突出特色,全面推進

我區都市農業園區發展特色鮮明,農業結構調整進展順利,生態綠化修復初見成效,都市型現代農業框架初步形成。目前,灃水鎮、中埠鎮、傅家鎮、杏園街道累計種植核桃8000餘畝;初步完成大規模沿路、沿河綠化,種植園林綠化苗木9000餘畝;黑鐵山區域生態修復規劃面積2230畝,已完成苗木種植1200畝;實現土地流轉面積達到1.96萬畝,發展種植專業合作社8家。以建設各具特色的都市農業園區15個,總規劃面積8000餘畝,計劃投資近9億元,已完成投資2.8億元,同時,注重引導園區積極與科研院所聯繫,引入先進的科技項目,種植適合本地的特色農產品,帶動都市農業向名、特、優方向發展。

3、政策引導,全力扶持

區政府從財政上不斷增加對都市農業發展的投入,制定了一系列的都市農業補助、獎勵政策。按照都市型現代農業示範園區規劃建設的單位,區財政按照當年實際投資額的5-10%予以補助;對按照都市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要求實現長期結構調整的,按照其調整面積,區財政按每年300元/畝的標準連續補助三年,當年提供300-500元/畝的苗木補助;對實現長期結構調整的鎮,區財政按照每調整1000畝獎勵2萬元標準予以獎勵。對都市農業園區建設配套設施所需的用地指標,優先予以安排。目前,全區已兑現各類苗木補助款490.31萬元;對5個都市農業示範園區發放獎勵資金45萬元。同時,積極協助解決都市農業園區用地問題,已落實新增指標和掛鈎指標1654.2畝。

4、發展良好,成效初顯

目前,全區都市農業發展,正逐步實現由過去的家庭式零散的苗木培育、單一的農作物種植,向集體種植、優質種植、休閒觀光、增收增效於一體的多功能方向發展。華煜玫瑰生態莊園、吉田園、玉黛湖農業高科技示範園、淄博名典彩葉觀光園、淄博十三皇莊農業生態觀光園被命名為市級都市農業示範園區。按照“宜糧則糧、宜菜則菜、宜苗則苗”的原則,對孝婦河、濱博高速公路、張周路等重點地段,沿河、沿路種植了經濟林,對黑鐵山、玉皇山、炒米山等重點區域,實施大面積生態修復工程。土地流轉逐步規範有序,土地集約化利用程度得到了增強,在流轉的近2萬畝土地中,有98%以上的項目達到了50畝以上的規模化經營標準,促進了農業結構優化調整,增加了農民收入,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

二、存在問題

當前,全區都市農業整體發展勢頭良好,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都市農業的重視程度有待加強。目前,社會上對都市農業的認知度不夠高,對發展都市農業帶來的經濟、社會、生態的綜合效益認識不夠深,因此,對都市農業發展還存在重視程度不夠的現象,尚未形成發展都市農業的良好氛圍。部分財政補助資金不能及時兑現,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發展都市農業的積極性,不利於我區都市農業今後的健康發展。

2、發展都市農業與城市發展尚未實現有機統一。政府宏觀上對都市農業發展做出了部署,但難以納入城市發展總體規劃,社會投資都市農業的信心不足。

3、土地使用效率有待於提高。有的園區和部門難以突破固有思維模式,對於國家有關土地政策未能吃透精神,靈活運用,限制了都市農業發展。

4、都市農業園區發展有待於規範。政府宏觀的規劃需要進一步細化,使園區發展能夠得到有效控制和指導。目前,都市農業園區建設沒有制定相配套的發展標準,多數園區存在發展自由現象,發展方向、目標不夠清晰,園區建設檔次低,發展層次不高,同時,容易造成個別園區變相圈地。

三、建議和對策

都市農業是隨着城市化水平和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把城區與郊區、農業和旅遊,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結合在一起的新型產業,是依託城市、服務城市、適應城市、滿足城市人們各種需要的現代農業。我區都市農業發展應立足區位特點和市場需求,因地制宜地確定都市農業發展方向、形式、規模和佈局。

1、加強宣傳提高認識,形成都市農業發展合力。一是進一步加大發展都市農業宣傳力度,提高全民對發展都市農業的認知度,形成良好的發展氛圍。二是不斷強化基層政府對都市農業發展的宏觀指導,同時,農業部門要結合各鎮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指導各鎮編制都市農業發展規劃,促進我區都市農業健康有序發展。三是及時兑現有關都市農業發展的財政補助資金,充分調動和激發發展都市農業的積極性。

2、納入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夯實都市農業發展基礎。農業、規劃、土地等有關部門要充分結合中心城區“十二五”發展規劃,針對不同時期的發展目標,根據地理特點,進一步細化我區都市農業發展佈局,使全區都市農業發展更加貼近實際,更加科學合理,鑑於中心城區的發展規劃要求,建議我區都市農業今後可重點圍繞黑鐵山、玉皇山、炒米山等東部地區進行發展。

3、科學實施土地流轉,充分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一是主動爭取國土資源等部門的支持與配合,以鎮、街道為單位,建立規範的土地流轉平台,將土地流轉納入基層政府管理,以鎮、街道為主導,統一調配使用,在嘗試聯租、聯包方式的同時,促進土地流轉有序進行。二是要結合城市規劃、土地規劃,預防因短期性用地給園區建設帶來的投資浪費。三是在實施土地流轉中,要堅持羣眾自願原則,切實保護好羣眾利益。

4、進一步細化產業規劃,規範都市農業園區健康有序發展。逐步完善園區建設機制,制定出台都市農業園區發展標準,明確用地使用性質,實行園區准入制度,從建設面積、資金投入、種植標準、配套設施建設等方面進行規範,嚴把審批關口,建立農業、規劃、土地、財政等部門聯合審批制度,防止一窩蜂式發展,預防因盲目發展造成的投資浪費,杜絕變相圈地行為。同時,對園區發展情況定期進行檢查、驗收、考核,達到規範化發展。

5、強化服務意識,加強政策引導。一是繼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財政補助資金使用效率,重點對有發展潛力,並能實現長期發展的都市農業項目加大扶持力度。二是落實都市型農業領導小組聯繫會議制度,充分發揮好領導小組的協調作用,及時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三是積極借鑑外地發展都市農業的成熟經驗,引導和鼓勵採用新技術生產手段和精細化管理方式。通過股份制等形式,建立健全國家、集體、企業、個人多元化投資機制,提升都市農業發展後勁。四是加快西五路南延工程等一系列都市農業園區周邊配套設施建設,不斷優化都市農業園區發展環境。

附:1、本文有關名詞解釋;

2、都市農業15個重點建設園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jzzy4.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