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湖南省休閒農業調研報告

湖南省休閒農業調研報告

省委政研室、省鄉鎮企業局聯合調研組

湖南省休閒農業調研報告

近年來,全國休閒農業迅猛發展,已經成為現代農業新的增長點,統籌城鄉發展的新亮點。為了進一步加快我省休閒農業的發展,省委政研室與省鄉鎮企業局聯合組成調研組,先後到長沙、岳陽、懷化、邵陽等地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我省休閒農業發展的主要特點及成效

休閒農業是利用自然生態、田園景觀,結合農業經營、農村文化、農家生活,為人們提供休閒娛樂、體驗“三農”的一種新型農業經營形態。目前,我省休閒農業發展的總體水平位居全國前列,農業部給予了充分肯定,曾有“休閒農業起源於四川,發展在湖南”的評價,多次安排我省在全國性的會議上介紹經驗。XX年全國首次休閒農業現場會在我省召開,產生了較大的影響。我省休閒農業的發展有以下四個特點:

(一)起步較早。我省是發展休閒農業較早的省份之一,起步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大體可以分為三個發展階段:一是自我發展階段。從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末,隨着城市居民到農村休閒需求的增加,利用農户自家條件,紛紛創辦“農家樂”。二是轉形發展階段(XX-XX年)。一些經營得比較好的“農家樂”轉變為休閒農業企業,創辦休閒農莊。同時,一些從事建築、農產品加工的企業積極投資興辦休閒農莊。三是規範發展階段(XX年至現在)。XX年,省政府辦公廳出台了《關於加快休閒農業發展的通知》,明確提出支持和鼓勵發展休閒農業,並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明確了全省鄉鎮企業局系統為休閒農業管理部門。該文件的出台,為我省休閒農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在全國率先組建了省休閒農業協會,創辦了專門的網站和簡訊,開展了星級農莊評定和大規模的培訓,對推動我省休閒農業的發展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併為全國規範休閒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二)發展迅速。到XX年底,全省休閒農業莊園發展到3811家,其中星級休閒農業企業發展到296家,農家樂和民俗旅遊接待户15000户,接待休閒觀光人員7184萬人次,實現經營收入89.5億元;帶動建立種養基地81.5萬畝,帶動相關產業產值100多億元,直接安置農民24.2萬人。在短短的十多年時間裏,我省休閒農業從無到有,迅速發展成為一個100億元產值的產業,年經營收入年均增長20%以上。全省經營收入過500萬元休閒農企業近500家,過千萬元的有40多家。近年來全省正在新建和擴改建的休閒農業項目500多個,其中計劃投入4000萬元以上的項目60個。這些項目全部建成投產後,每年可新增營業收入30億元左右。

(三)形式多樣。我省休閒農業主要有四種經營模式:一是參與體驗型。主要是在城郊、或景區,利用山塘水庫、果園菜地等開闢的休閒農莊,吸引遊客入內體驗農家生活、感受農家氣息,經營內容以傳統的垂釣、棋牌、餐飲為主,目前我省大多規模以下休閒農莊都屬於這種模式。二是休閒度假型。依託山地、森林、湖泊、水庫等優美的自然風景,通過興建較高檔、齊全的休閒娛樂設施,吸引遊客前去度假觀光、健身遊樂等活動。如千龍湖度假村、潤泉山莊等。三是複合經營型。以農業園區、農業產業為載體,集生態旅遊觀光、農業科技示範與推廣、科普知識教育於一體,以百果園、滴翠山莊等為代表。四是民俗風情型。一些民族風味濃郁的村落、山寨,通過挖掘傳統文化、民俗風情、民間歌舞等開發的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休閒農業產品,這種農莊以湘西德夯農莊、懷化日月湖農莊、張家界綠色大地等為代表。

(四)特色明顯。與外省比較,我省單個農莊規模不大,但數量較多,總體規模較大。特別是自然環境較好,離城市較近,與農業開發聯繫緊密。從全省佈局來看,初步形成了以長株潭經濟發展區、湘中南區、環洞庭湖區、湘西山區為主的四大休閒農業特色區域。如長沙市已形成“一環四帶”休閒農業佈局,即以市區二環線周邊良好區位優勢為依託的環城休閒農業圈,以百里花卉苗木、百里優質茶葉和百里優質水產三大產業走廊和瀏陽河休閒農業帶。有的地方還以村鎮為單位集中開發,形成了點片相連的休閒農業產業集羣。如長沙市的開福區、株洲市的天元區、衡陽市的珠暉區、邵陽市的隆回縣、岳陽市的君山區、張家界市的永定區、常德市的武陵區、懷化市的鶴城區等,形成了集中佈局的雛形,成為了當地的重要產業。

儘管休閒農業是一個新興產業,發展還不夠規範,但已經對推進“四化兩型”建設、加快富民強省步伐凸顯出日益重要的作用,顯示了強大的生命力:

1、促進了現代農業發展。通過把農業與休閒相融合,使普通的農產品演變為高附加值的旅遊休閒商品,促進了農產品銷售和增值。據統計,XX年全省休閒農業企業共向遊客銷售農產品27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平均每噸新鮮菜品售價高於農貿市場三成以上。如長沙市滴翠山莊共流轉土地1200畝建設現代化的紅提基地,引進種植紅提30餘個品種,種類繁多的紅提猶如百花爭豔,既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又提高了紅提的經濟效益,被人們譽為“江南紅提王國”,採摘高峯時節每天接待遊客達3000人。

2、促進了農民就業增收。發展休閒農業主要是從三個方面幫助農民增加收入:一是出租土地。企業租賃農民土地發展休閒,以地租的方式平均每畝每年付給農民租金600元左右。僅此一項,全省休閒農業企業每年付給農民土地租金10億元。農民不用承擔任何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就可得到豐厚的酬金。二是增加就業。據調查,休閒農業企業每直接安排1個勞動力就業,就可帶動交通、商貿、旅遊、餐飲等相關行業增加5個就業機會。目前全省休閒農業直接吸納農民就業24.2萬人,以此推算,間接帶動120萬農民就地就近就業。

3、促進了城市資本下鄉。休閒農業能充分開發農村資源、滿足廣大城鎮居民休閒需求,很多在城市中完成資本積累的老闆看好並投資休閒農業,為城市資本下鄉尋求了有效載體。據統計,目前全省3800多家規模以上休閒農莊90%以上是城市工商企業家興建的,共計投入資金300億元。可以説,發展休閒農業是當前推動生產要素向農村轉移的重要途徑。

4、促進了城鄉融合發展。大量的市民到休閒農莊觀光、消費,既滿足了城鎮居民的生態休閒需求,又帶動了農村餐飲、娛樂等產業發展,實現了城鄉交流互動、融合發展。同時促進了鄉風文明,加快了新農村建設。休閒農莊建設在農村,發展的是生態產業,不同於只消耗農產品而實體在城鎮的其他業態,而是把理念、資金、人才、管理、技術、市場等要素都帶到了農村,從而深刻或潛移默化地影響農村的發展。調研發現,休閒農業發展好的地方,新農村建設也搞得好。如寧鄉縣的關山村就是由方圓山莊帶動起來的,現在成為遠近聞名的休閒農業基地,也是全省新農村建設示範村。過去是農村人單向向城裏流動,而現在農村也吸引了大量城裏人到來,城鄉相互往來,關係更加和諧。

5、美化了農村生態環境。很多休閒農莊為吸引市民前去休閒,投入大量資金建公路、修水利、搞綠化,實施“三改五清”,促進了農村環境的改善。如長沙市真人橋村在40多家休閒農莊的帶動下,硬化村組公路31公里,完成農田改造2400畝,新建沼氣池400個、無公害廁所800個、垃圾池60個,成為全省有名的生態村莊。懷化市麻陽縣楠木橋村通過發展“苗家樂”,建有生態柑橘等果木基地3000餘畝,村組公路硬化、自來水入户、農網改造、鄉村清潔工程等均加速推進,村子面貌煥然一新。

二、當前我省休閒農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制約因素

我省發展休閒農業雖取得了較好成效,但還存在不少的問題:一是產業總體規模不大。雖然我省有了休閒農莊3800家、農家樂和民俗接待户15000户的規模,但從總體上來説,還遠遠滿足不了消費需求。據測算,全省XX萬城市人口,每年有115個休息日,按人平15天到農村休閒計算,一年有3億人次。目前的接待能力只有一半左右。據對千龍湖、潤泉兩個農莊定點調查,每至週末或節假日,生意非常火爆,每個農莊預約前去休閒的人達1800人,實際只能接待1000餘人,僅佔預約的55%,可見全省休閒農業市場已是供不應求。如果休閒農業發展得好,人們還可能拿出更多的時間到農村休閒。

二是建設起點不高。大多數休閒農業企業沒有制定發展規劃,“草鞋沒樣,邊打邊像”,資源優勢未能得到有效開發。據對長沙市1600家休閒農業企業統計,制定了發展規劃的僅佔10%。三是經營服務不夠規範。無論是服務設施還是服務人員的素質層次都還很低,服務人員經過正規培訓的不到三分之一。特別是節假日,農莊人手不夠,服務跟不上。四是特色還不十分突出。很多休閒農業企業沒有農業主導產業,個體特色不明顯,休閒產品單一,同質化趨勢嚴重,難以滿足不同層次市民的多元化消費需求。五是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儘管休閒農業企業大都佈局在城市周邊,但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卻比較落後,交通並不十分方便。到目前為止,通公交線路和自來水的很少。造成交通不便的主要原因是交通幹道到農莊的連結線屬於誰都不管的地段,不能納入鄉村公路建設範疇。公交車同樣如此,到不了農莊。如安鄉縣土生源農莊距縣城3公里、距最近的公交站點僅1公里,但不能納入公交線路,被人們戲稱是“城鎮邊遺忘的角落”。

在調查中,我們感到制約了休閒農業發展的因素最主要的是四個方面:

第一,思想認識的制約。從調查的情況看,目前對休閒農業的認識並沒有統一,存在三種思想認識:一是沒有樹立休閒農業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是社會公益事業的觀念,認為休閒農業是吃喝玩樂、不務正業。二是沒有樹立休閒農業是農業產業的延伸、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的觀念,認為休閒農業就是鄉村旅遊、屬於旅遊業範疇。三是沒有樹立休閒農業是一項剛剛興起的社會事業、需要政府部門加強管理、大力扶持的觀念,認為休閒農業是市場行為、可以放任自流。由於認識不一致,發展還很不平衡,發展中遇到的阻力不小。

第二,土地流轉的制約。目前我省尚未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轉機制和管理服務體系,流轉程序不夠規範,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和不穩定性,影響了農莊發展。如株洲市休閒農業企業共流轉土地5000畝左右,簽有流轉合同的僅佔20%,極易由此引發土地糾紛。長沙市和道源農莊去年在漢回村採用租賃形式流轉農民土地400畝,按每畝每年700元一次性將租金付給農民,擬開發建設高效生態種養基地。一些農民卻以要按房屋拆遷價標準付租金為由阻工,致使項目遲遲未能動工。此外,業主在租用大片土地發展休閒農業後,建設加工、住宿、餐飲等配套設施需要一定的建設用地指標,要求把一定的農業用地轉為建設用地,而現行政策卻沒有相關扶持。還有一部分領導和有關部門擔心發展休閒農業會過多地佔用耕地而對休閒農業項目不予審批等。據調查,休閒農業主要利用荒山廢地發展高效生態農業,平均一個休閒農莊佔用水田不到15畝,全省只要5萬畝左右。且這些水田仍用於種水稻開發插秧、觀光等休閒項目,大量的是把荒山廢地變成梯土。全省發展休閒農業新開墾耕地在50萬畝以上。如耒陽的蔡倫現代農業園已開墾近萬畝荒山發展高效經濟作物。

第三,發展環境的制約。對這樣一個新興產業還有許多政策的缺失和執行不到位的問題:一是税率偏高。長沙附近的農莊反映,休閒農業的土地使用税按不同類型用地的實際面積以每平方米3—5 元收取,房產税按基地房屋造價的1.5%收取,營業税按實際營業額上浮30%的5%收取,再加上教育附加費、城市建設費,實際税率達7.1 %(不含所得税)。還有很多農莊反映,自己生產的魚、禽、蔬菜等土特產品出售,也按以上税率收取税金,沒有享受農產品免税待遇。二是農莊利益缺乏法律保障。目前國家與省裏均未制定休閒農業發展方面的行政法規,尤其是企業資產產權不明晰,權益得不到保障。調研中很多農莊反映,由於大多農莊是租用土地興建的,地面建築物沒有產權證,種植的果林沒有果(林)權證,養殖的水域沒有養殖證,屬於“三無”經營狀態,業主難以放心發展。三是水電費收取不合理。休閒農業實質是高效農業,但其水電費卻按商業用電計算,如長沙市休閒農莊用電50-80%按商業用電計算。四是存在亂收亂罰現象。目前全省沒有強有力的部門對休閒農業實行統籌管理,一定程度上存在服務缺位的現象,一些相關職能部門動不動就到農莊執法。如不少農莊主反映,農莊要辦的證件多達23種,每年用於各種檢查、罰款等達5-60萬元不等,增加了農莊負擔。

第四,資金投入的制約。由於休閒農莊的土地、住房等不能作貸款抵押,休閒農莊到銀行基本上貸不到款。休閒農業涉及種養、加工、三產服務等多個環節,發展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光靠企業自身積累遠遠不夠。同時,我省各級政府安排發展休閒農業的扶持資金很少。相反,休閒農業發展得不如我省的一部分省份,近年來把休閒農業作為一項惠農強農產業、民生產業來抓,實施了對休閒農業的財政資金扶持。如北京市自XX年來,財政每年安排6000萬元扶持休閒農業發展,XX年增加至9000萬元,其中海淀區XX年財政投入8112萬元扶持建設44個休閒農業項目。四川、江蘇、浙江、上海等省休閒農業發展專項扶持資金都在XX萬元以上。我省至今未設立休閒農業專項資金,全靠企業自籌解決,休閒農業企業在完成了首次資金投入之後,難有第二次投入能力,使休閒農業的發展受到很大限制。

三、加快我省休閒農業發展的建議

我省農業資源豐富,自然環境優美,發展休閒農業有得天獨厚的條件,目前的基礎也很好,只要加強引導和扶持,完全可以發展成為一個富民強農的重要產業。為此,我們建議:

1把發展休閒農業作為推進“四化兩型”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來抓。“休閒”被譽為21世紀世界經濟發展的五大推動力之首。目前,發達國家的公民大約三分之一的時間用於休閒,三分之一的收入用於休閒,三分之一的人員就業在休閒產業,國家三分之一的gdp由休閒產業創造。我省是全國有名的農業大省、文化大省、旅遊大省,發展休閒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前景十分廣闊。目前經營休閒農業的企業遍佈全省、生機盎然,已然成為了全省湖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當中一個嶄新的亮點和農村經濟的一個新增長點,對於構建“兩型社會”,促進農村經濟增長,作用極大。應把加快休閒農業發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作為推進“四化兩型”建設的戰略舉措來抓,放到統籌城鄉發展、建設新農村等工作中去統籌謀劃。首先要納入全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抓緊制定《湖南國民休閒發展綱要》,把發展休閒農業與城市建設、新農村建設、發展現代農業結合起來。其次,要圍繞發展現代農業、促進城鄉統籌,推進休閒農業集羣集聚發展。三是要引導休閒農莊培育主導產業和特色休閒產品,拓展產業功能,延長產業鏈條。四是要突出建設一批國家級或省級休閒農業示範縣、示範點,切實提高休閒農業發展水平,努力將我省建設成為休閒農業強省。五是要加強宣傳引導,每年以省政府的名義召開一次休閒農業工作會議,鼓勵新聞部門進一步強化宣傳報道。

2、加強對發展休閒農業的規劃指導。各市、縣、鄉、村都要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制定休閒農業發展規劃,把休閒農業融入城鄉發展規劃之中。特別是要指導休閒農業園區、休閒農莊編制切實可行的規劃,避免隨意性和同質化發展。從全省來説,根據我省的區位環境、經濟水平、文化民俗特點等,重點推進長株潭區、環洞庭湖區、湘中南區和湘西山區四大區域發展,形成具有明顯地域特色的休閒農業產業羣。其中,長株潭區成為市民假日休閒娛樂、購物等多功能休閒農業區,湘中南區成為山水生態休閒、觀光農業、景區型休閒農業區;環洞庭湖區成為湖鄉特色觀光農業,湘西山區成為民族風情休閒農業區。經過5年努力,在全省打造30個各具特色的休閒農業園區,建設20個休閒農業重點縣、5000個精品休閒農莊,開發1000個休閒農業重點村,休閒農業產值每年遞增25%以上,到“xx”末,加上相關產業形成年產值過1000億元的農業新型產業。

3、加大對休閒農業的政策扶持。目前很多省市出台了含金量較高的政策措施扶持休閒農業發展,我省也應儘快出台針對性、操作性較強的政策措施,加快休閒農業發展。一是要設立財政專項扶持資金。用於編制規劃、開展業務培訓、建立信息服務體系、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和示範創建等。二是要合理解決用地。加快探索建立農村土地流轉機制和配套管理服務體系,規範土地流轉形式,推進農村土地有序流轉。對租用1000畝以上土地發展農業規模經營的休閒農莊,應採用整合閒置宅基地、灘塗荒坡廢棄地等形式,提供一定的土地讓其發展加工、餐飲等配套設施。三是要加大金融信貸支持。協調金融機構加大對休閒農業信貸扶持力度,適當擴大擔保物範圍,滿足休閒農業企業的融資需求。特別是五星級休閒農莊,應視同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列入信貸扶持範圍優先給予支持。四是要實行税費優惠。目前常德、郴州等地對休閒農莊在所得税、用電等方面實行優惠,取得較好效果。建議推廣這些作法,使休閒農莊享受到有關農產品税費優惠政策。

4、進一步打造湖南休閒農業特色。湖南的休閒農業要繼續保持在全國的領先地位,就必須創新發展思路,加強產業引導,推進提質增效,不斷提升發展水平。根據我省的情況,我們認為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打造湖南休閒農業的特色:一是堅持以農為本,引導休閒農業向農業產業方向發展。引導企業充分利用我省的農業資源,促進種植和養殖等產業向二、三產業延伸,從而形成三次產業的良性互動。二是堅持規模經營,引導休閒農業向園區方向發展。建設休閒農業園區的好處很多,它可以集中解決園區內水、電、路、交通、醫療、治安、消防等基礎設施建設問題,減少投資成本,方便市民消費。更重要的是把休閒農業發展與新農村建設緊密聯繫在一起,對發展搞活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應該成為今後休閒農業發展的方向。三是堅持因地制宜,引導休閒農業向主題休閒農莊方向發展。每一個農莊都有一個專業化程度很高的主導產業。四是堅持開拓創新,引導休閒農業向創意休閒農業方向發展。以科技為手段,將文化等創意元素巧妙的運用到休閒農業中,使休閒農業更好的符合當今社會發展的潮流,提升休閒農業產品的附加值,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休閒娛樂需求。

5、加大推進休閒農業發展的工作力度。在全省實施“發展快樂農業、打造休閒農業大省”行動綱要,並納入全省農業產業化考核內容。通過發展休閒農業,引導我省農業成為高效的產業,農村成為美麗的家園,農民成為富裕而有尊嚴的人羣。具體來説,XX年在全省開展八大行動:

一是開展統籌規劃行動,全面啟動全省各縣、市、區休閒農業資源普查與規劃設計,做到各縣、市、區休閒農業管理有機構、發展有規劃、工作有成效。規範休閒農業准入機制,新建休閒農業莊園一律實行“規劃先行,無規叫停”的管理辦法。

二是標準宣貫行動,推動湖南休閒農業朝建設標準化、管理法制化、指導常態化的方向健康有序發展。

三是開展示範創建行動,啟動湖南省休閒農業示範縣、示範點創建與評定工作。

四是開展創意促進行動,配合全國休閒農業創意大賽,組織好湖南賽區的比賽,推動我省創意休閒農業的發展。

五是開展政策調研行動,加強對發展休閒農業有關政策的研究,起草好《湖南省加快休閒農業發展的意見》。

六是綠色創建行動,啟動休閒農莊農產品原料基地綠色認證工作,形成以綠色食品認證為主體,無公害農產品、有機農產品及農業投入品認證為補充的認證體系和工作格局。

七是引資引智行動。制定優惠政策,在“xx”期間引進500個企業投資休閒農業,力爭引進資金200億元。

八是組織創建行動。按照“政府監管、市場調控,協會指導、行業自律”的原則,構建全方位的休閒農業管理服務體系,健全省、市、縣三級休閒農業協會組織,強化協會服務功能,發揮行業自律作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9poyo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