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萬佳範文網 >

工作報告 >調研報告 >

產業發展調研報告3篇

產業發展調研報告3篇

本文目錄產業發展調研報告市文化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新田縣富硒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農業機械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物質保障。加快推進農機產業發展是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現實需要。我縣從XX年初啟動農機產業園項目建設,到XX年底獲市政府“重慶市現代農業裝備產業基地”授牌,一步一腳印造就了一個農機產業園。目前,正值產業園區建設關鍵期,或為鼓勁吶喊,或為拋磚引玉,本文將試論其發展之路。

產業發展調研報告3篇

一、粗略看前景,抉擇之路樂觀

(一)較大的市場蛋糕。近年來,隨着農機購置補貼逐年增加,以及市場內在需求的拉動,農機行業行情持續看漲。XX年全國農機工業總產值達3382.4億元,是XX年的3倍;據預測,XX年將達4000億元以上。我市正在申報“中國微耕機之都”,現有相關生產企業100家左右,年產量100餘萬台,XX年實現產值50億元;按規劃,XX年產值將突破500億元。武陵山區農機化程度普遍較低(如我縣雖為國家農業機械化示範縣,但XX年底農機綜合水平也僅為44.01%)。經調查,我縣周邊27個市縣(重慶市6個、貴州省10個、湖南省8個、湖北省3個)XX年有農業機械約70萬台,初步估計5年內市場需求將達100萬台以上,市場空白至少在30萬台、60億元以上。此外,本地區規模性農機生產企業、銷售企業都較少,區域外企業也尚未有效滲透, XX年地區農機工業產值為10.9億元,僅佔全國的0.38%,可謂一塊“處女地”,為本地企業發展留足了成長空間和時間。

(二)難得的發展機遇。隨着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步伐加快,農村勞動力持續向非農產業轉移(每年外出務工人次全國約1.5億人、我市約700萬人、我縣約20萬人),農村勞動力短缺越演愈烈,農機的大規模使用有其強大的內生動力。同時,規模化、集約化的農業發展道路已成必然,提升機械化普及率從而提升勞動生產率成為國家保證糧食安全的重要途徑。近年來,國家出台相關扶持政策,對農機具生產、購置、更新等方面的政策補貼和税收減免力度空前,一般情況為每台機器補貼總價的30%(總補貼額不超過5萬元)。重慶市作為老工業基地,由摩托車行業拓展而來的農機企業特別是微耕機企業發展較好,明確提出打造全國最大的小型農機裝備製造基地和小型農機產品集散中心,極大地刺激了農機市場,也為我縣農機產業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撐。

(三)可貴的區域優勢。僅就小範圍特別是武陵山區而言,我縣在農機產業發展方面的優勢比較明顯。從交通區位方面看:我縣地處渝、鄂、湘、黔4省市邊區武陵山中心腹地,500公里半徑內有4個省會城市、10多個地級城市和200餘個縣市;渝懷鐵路、渝湘高速及國道319線、326線貫穿縣境,是我市東南門户對外開放的橋頭堡。從政策支持方面看:武陵山扶貧攻堅和我市關於五大功能分區的戰略中,都將機械工業列為區域重點支持產業,農機發展契合政策。同時,我縣農機產業園被定位為“重慶現代農業裝備產業基地”,其發展得到市政府的認可和大力支持,就縣級層面來説這在周邊區縣是絕無僅有的。另外,我市體制機制優勢突出,比如對農機的補貼方面,對相同農機,我市的補貼標準為35%左右、湖南為17%左右、貴州僅為15%左右。從產業基礎方面看:我縣農機產業在規劃、招商引資等方面已順利起步:就產業規劃而言,按“園中園”思路將農機產業園佈局於縣工業園區內,規劃佔地1500畝,為武陵山區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就招商引資而言,已正式入駐企業7家、意向入駐企業10餘家,其中富福鍛壓公司將投資20億元;就基礎建設而言,年內將累計完成投入1.25億元。目前,已投產徐州宋氏車業有限公司電動三輪車等項目12個,農機具交易中心入駐農機經銷企業21家、農機品牌22個。

二、冷靜析現狀,發展之路漫漫

(一)看外部,競爭激烈。表現有二:其一,行業霸主根基已穩,不會輕易割捨一城一池。在優惠政策和市場需求趨動下,國外知名企業都已經進入了我國市場,且其產品科技含量高,競爭力強。如佔據北美50%市場的迪爾公司,已在津、京、豫等地紮根;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打捆機等銷量名列世界前茅的凱斯紐荷蘭公司,已在黑、滬等地立足;產品暢銷世界140餘個國家的愛科公司,已在疆、黑、桂等地站穩。同時,國內大型農機企業加速膨脹發展,魯、浙等地的農機氣候已成。如濰坊被譽為“中國農機城”,現有農機生產企業近500餘家、XX年產值達1500億元,佔全國“半壁江山”。其二,行業新軍羣起奪食,免不了一番激烈競爭。從宏觀上看,各省市在國家大政策和產業市場的引導下,紛紛各顯神通,積極搶奪農機市場蛋糕;從微觀上説,周邊湘潭的“湖南農機產業園”、武漢的“中國武漢國際農業裝備交易中心”、成都的“四川現代農機產業園”都是各自省份的戰略性農機產業基地,我市梁平的農機產業園也風頭正勁。這些園區或在技術、物流、投入等支撐,或在區位、交通等條件,較我縣有優勢,決定了我縣農機產業的崛起之路免不了激烈競爭,註定一路荊棘。

(二)看內部,支撐尚弱。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人才問題。農機產品更新換代速度較快,對農機產品性能、質量和關鍵零部件等方面的技術創新要求很高。為此,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專業人才、產業工人等支撐是重中之重,而這方面恰是我們的最大短板。二是物流問題。物流事關生產資料的“進”和生產產品的“出”。目前,我縣正加快建設現代物流園區且初顯成效,但總體來説仍處於“物聚而不流、物流而不暢”的初始階段,在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等方面的支撐作用仍然較小。三是配套問題。農機產業涉及到產品研發、零部件生產、機械組裝、調試檢測、產品展銷、售後服務等方面,需要集羣式招商或是引進整條產業鏈方能支撐其發展。但目前,整機生產大企業對落地我縣興趣不夠,零散的小企業也持有疑慮,導致我縣在項目引進上比較困難,整個產業基礎較為薄弱。

三、沉着謀發展,崛起之路可待

(一)抓規劃定位,進一步理清思路。簡單隨意的“無頭蒼蠅”式發展和反反覆覆的“折騰”式發展是產業發展的大忌,易浪費資源、耽誤時機和挫傷信心。為此,必須充分發揮規劃的引領作用。一是建立目標體系。按照短期、中期、長期分別對產業產值規模、發展定位等方面予以明確和細化,到XX年,園區建設形象初顯;到,園區建設初具規模,基本實現產業產值100億元發展目標;到2020年,基本站穩武陵山區區域市場,初步打開南方丘陵片區市場。二是確立功能分區。按照“功能完善、集約發展、分區佈局”的原則,重點打造“一個基地、四個中心”功能分區,即農機產品製造基地和農機展銷交易中心、技術研發與成果推廣中心、實用人才培養中心、農機售後服務與區域維修中心。三是樹立主打產品。農機產品有幾千種,就短期而言,應圍繞“能適應本區域地形地貌條件、能滿足本區域主要經濟作物農機化需求”的原則,着重發展小型農機,重點打造中小型微耕機、水稻烘乾機、小型農用三輪車等“拳頭產品”,拓展金銀花烘乾、植物油料榨取、蔬菜脱水保存等內銷性強的農機產品。

(二)抓項目建設,進一步活躍園區。沒有企業生產、毫無活力的園區頂多只是一片廠房。XX年10月,時任副市長童小平在我縣《關於建設“重慶市現代農業裝備產業基地”的請示》上就指出農機產業基地的關鍵是“抓到重大項目”。對此,可從三方面着手。一是積極“築巢”。巢好鳳自棲,要迅速完成徵地拆遷、土地平整等前期工作,加快完善園區水、電、氣、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和廠房、公用設施等配套建設,完善園區發展條件,使企業能夠“拎包入住”。二是全力“引鳳”。以產業化、集羣化為目標,大力引進技術先進、競爭實力較強的農機企業。要做好產業轉移承接,主動接受農機產業輻射;要真正地“走出去,請進來”,創新項目跟蹤落實和服務機制,為重大項目報批、落地、建設、投產提供全方位“一條龍”優質服務,力爭大項目、大企業入駐,打造龍頭企業和拳頭產品。三是加速“集羣”。生產要素配套是產業發展壯大的重要因素,規模再大、實力再強的企業也需要互助合作。要積極發展協作配套企業,聚集和培育發展關聯度高、配套性強、互補性好、產業鏈長的中小配套企業,加快形成園藝植保、農業機械等優勢產業集羣,降低物流成本,夯實產業基礎。

(三)抓配套完善,進一步強化支撐。產業配套往往決定着產業成敗。市上指出我縣農機產業到“整個產業要形成100億級的生產能力,本地零部件配套率超60%”、“全市行業佔比達20%以上”。為此,要重點抓好三項工作。一是強化人才支撐。整合培訓資源,加大新型農機具、農藝種植、經營管理技能知識培訓。積極創造條件,引進產品研發、技術創新類高端技術人才。充分發揮縣職教中心的作用,為園區發展培養專業性技術人才和“藍領”工人,實現園區、學校的良性互動和共贏。二是升級服務能力。按照“提高效率、提升質量、降低成本”的要求,以“一個基地、四個中心”為平台,大力培育發展金融、物流、中介等服務業,加快構建農機大市場、大服務、大品牌。以參加品牌展會等方式展示、推薦園區,到XX年,初步形成規模較大、影響較好的區域性農機產業園形象。三是突出技術創新。要加快建成農機產業自主創新平台,推進新產品開發及技術成果轉化。創建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初步形成科研開發、主機制造、成套裝備供應、技術服務等一體化產業體系。

(四)抓保障強化,進一步增強後勁。政策是產業發展的保障,要從組織領導、税費扶持等方面為產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和條件。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圍繞把農業製造打造成百億級支柱產業,咬定青山不放鬆,組建農機產業園議事協調機構,落實人員,負責園區規劃建設的統籌協調、重大問題和重大事項的研究決策。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協調解決園區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二是強化政策扶持。從信貸、資金幫扶、税費減免返還等方面入手,進一步打造投資政策“窪地”,吸引更多“外商”前來投資。創新思路,探索採取“工業地產”模式平衡產業園區資金瓶頸。完善政府與金融機構的溝通協調機制,加強銀企對接合作平台建設。研究組建主要開展農機融資服務的金融租賃公司。制定農機產品輸出物流補貼政策,全力爭取將生產的農機納入國家、市級農機補貼目錄。三是抓好向上銜接。我縣的農機產業園是得到市級層面認可的,已明確由市經信委、市農委對該基地進行動態管理並評估驗收。要主動向上級部門銜接彙報,積極爭取政策資金、產業轉移等方面的支持,搭上我市“500億元農機產業”規劃和發展的東風,真正把我縣產業園打造成“市級基地”。

實事求是地講,我縣的農機產業是“憑空”造就的陌生產業,此前毫無相關產業基礎和工作經驗,一切都是從零開始,凡事都需摸着石頭過河,加之各種主客觀因素影響,其發展壯大之路註定艱辛而漫長。但目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將是其發展的機遇期、黃金期,需要全縣上下咬定目標不放鬆,共同努力,培育其發展壯大,最終實現“崛起武陵、走向全國”。

市文化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產業發展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市政協“發展現代服務業”於今年五、六月份就我市文化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採取聽取情況通報、召開座談會、實地察看本地文化企業及赴蕪湖市學習考察等多種形式,初步瞭解了我市文化產業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現就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文化產業發展概況

近年來,隨着加快實施“文化強市”戰略,我市文化產業得到較快發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和帶動力逐年提高,在經濟社會發展和滿足人民羣眾文化需求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產業規模初具

我市現擁有安美文化藝術中心、合肥國家動漫產業基地等國家級文化產業基地2個,省級文化產業基地4個,1個市級文化娛樂試點街區,產業集羣效應初步顯現。產業分佈行業廣泛,新聞傳媒、出版物流、演藝娛樂、文化旅遊、創意設計和體育產業等初具規模,多種所有制文化產業競相發展。文化產業對經濟的貢獻率顯著增強,據統計,我市文化產業擁有固定資產92.5億元,比上年淨增10.15億元,佔gdp的比重達到4.2%,比上年上升0.3個百分點,分別高於全省、全國1.9個和1.7個百分點,分別高於鄭州、南京0.1個和0.9個百分點,增速達29%,快於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11.5個百分點,佔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1.7%。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55.23億元,佔全市gdp的比重達4.34%。

2、產業結構逐步改善

從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外圍層和相關層三個層次看,我市文化產業結構漸趨合理,文化產業核心層的分量明顯突出。據普查,合肥市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外圍層和相關層增加值之比為60.5:9.0:30.5,直接從事文化活動的“文化服務”業佔絕對主導地位(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外圍層),各行業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30.99億元,佔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為69.5%,比上年增長26%;提供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生產和銷售活動的“相關文化服務”業(文化產業的相關層)增長明顯較快,各行業實現增加值13.64億元,佔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0.5%,比上年增長38%。合肥作為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為主的核心層文化產業,在全省文化產業中所佔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領優勢明顯。

3、文化企業實力增強

國有文化企業發展迅速,廣電系統近3年來經營創收平均增幅達15%以上,經營創收總額達2億元,比淨增4000萬元,增幅達25%,在安徽省地市廣電行業中穩居第一;文化系統截至底,國有資產達3億元;合肥晚報經營總收入1.47億元,廣告收入9900萬元,發行收入3440萬元,總資產已達2.2億元。

民營文化企業充滿活力,新的文化業態不斷出現,湧現出“琴港演藝”、“璀璨明珠”、“阿里巴巴”、“安美文博”、“杏花印務”、“中設會展”、“儒林書業”等一批龍頭文化企業。截至12月,我市網吧、音像、歌舞娛樂等社會文化經營户近3000家,從業人員2萬餘人;印刷、打複印、出版物批零等經營户1100多家,從業人員2.2萬餘人,年產值38.8億元;各類體育經營場所700多家,從業人員5000多人,固定資產投入8.5億元。

4、文化事業持續發展

以大型公共文化設施為骨幹,以社區和鄉鎮基層文化設施為基礎,公共文化設施網絡佈局初步完善。一批文化體育場館和重點文化設施興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初步建立。~,合肥市市級財政投入文化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超30億元。文藝創作精品迭出,一批作品在全國、全省獲獎。文化活動惠澤民眾,形成了“廣玉蘭”藝術節、文化新春廟會等羣眾文化活動品牌,成功舉辦了第16屆世界美術大會、第二屆中國書法蘭亭獎評選活動、“兩博會”、“文博會”等文化會展、文化活動。體育事業蓬勃發展,羣眾體育、競技體育、體育產業規模逐步擴大,獲得了XX年全國體育大會舉辦權。

5、體制改革不斷推進

近年來,我市文化體制改革相繼推出一系列舉措:一是成立了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進一步理順了政府與文化企事業單位的關係,實現了政企、政事分開,政府文化管理職能得到切實轉變;二是完成了宣傳文化系統5家經營性事業單位的“事轉企”改革和四家電影放映單位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啟動了文博圖等公益性事業單位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專業藝術院團目前正按照“出人、齣戲、出效益”的思路積極推進改革。這些舉措進一步激發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活力,形成了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文化產業快速崛起的良好局面。

二、我市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調研瞭解的情況看,我市文化產業發展雖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總體還處於起步、探索、培育階段,相對於《合肥文化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的到文化產業增加值在地區生產總值中的比重達到8%以上的目標,相對於人民羣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我市的文化產業發展任重道遠,一些影響文化產業發展的問題亟待解決。

1、管理機構有待加強和理順

文化產業是文化與經濟的融合,涉及多個行業和部門。目前我市尚未成立專門的、統抓統管的文化產業管理機構,致使一些政策和項目的落實乏力推進。

從政府管理部門來説,市政府機構改革,經有關部門批准,市文化局作為全市文化塊面的管理機關,單獨設立了文化產業處,指導、協調全市文化產業工作,有獨立的人員編制和財政經費,文化和廣電合併後,取消了獨立的文化產業處及相應的編制和財政經費,相關工作納入局科技處(文化產業處),在處室工作職能中,百分之九十是原廣電局科技處工作職責,涉及到文化產業的職能大大削弱,和現在各級領導對文化產業的高度重視及市場的迅猛發展勢頭極不相稱。

2、文化產業總量和比重偏低

我市文化產業雖然門類較齊全,但主體“小、弱、散”,整體實力和綜合競爭力比較薄弱。與長沙和昆明兩城市相比,長沙、昆明文化產業增加值分別實現171.56億元和84.4億元,佔gdp的比重分別是9.5%和6.1%。而我市實現增加值為44.63億元,佔gdp的比重為4.2%,明顯低於長沙和昆明。因此,不論是從產業規模還是從經濟總量中的比重來看,我市文化產業發展尚顯滯後。

3、文化產業發展格局不均衡

雖然我市新興文化產業發展迅猛,但是總體實力弱小。以公有資本為主體的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和文化藝術等傳統文化服務業增加值(核心層)佔據了大半壁江山,而在已經處於一般競爭性和完全競爭性、國家已經向非公有資本完全放開的文化創意、網絡遊戲、廣告會展等高科技、高附加值以及文化旅遊、文化休閒娛樂、文化經紀等高成長性新興文化服務業(外圍層)方面,我市與文化產業發達城市長沙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從核心層、外圍層、相關層增加值的比例看,我市為60.5:9.0:30.5,長沙為35.6:39.1:25.3,全國平均為42:18:40,合肥的三層次結構與長沙乃至全國有明顯的差異。相比之下,以新興文化服務業為代表的外圍層,佔有比重低於長沙30.1個百分點,增加值比長沙少63.04億元,我市新興文化產業仍處於弱小的產業發展階段,透視出我市文化產業結構不均衡,新興產業發展空間亟待開拓。

4、文化產業和產品存在特色危機

合肥的歷史文化底藴深厚,科教人才資源豐富,三國名城、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濱湖新城已成為“合肥名片”。同時,作為省會城市,合肥還有着融匯安徽各地文化的優勢地位。但是,合肥的文化資源還沒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開發利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業態尚未形成。現有的文化產品多處於粗放型經營,缺乏文化產品的宣傳推廣和後續的配套經營。大多數文化產品缺乏創意和創新,缺少能夠體現合肥地域特色和人文風情的文化精品。

5、配套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近年來,政府支持和鼓勵文化產業的決策受到文化企業的普遍認同和歡迎,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如市委、市政府《關於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合發〔〕22號)、市政府《關於印發合肥市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政策(試行)的通知》(合政〔〕89號),特別是《合肥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等,對我市文化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但是,到目前為止,尚未出台具體的、專門的文化產業發展配套政策;文化產業發展的統計指標體系沒有建立,許多統計數都是的普查數據;政府扶持、政策傾斜、税收及土地優惠的力度還遠遠不夠;文化市場、行業規範和投融資等體系還不健全;在為文化企業提供技術創新、信息諮詢、市場拓展、人才培訓等方面還沒形成完整、多層次、全方位的服務平台,特別是民營文化企業的待遇尚待提高。

6、文化產業精英人才缺乏

一是缺乏文化創意人才。文化創意人才是文化產業最核心的生產要素,是奪取文化產業發展制高點的決勝因素。文化產業需要高層次複合型人才,尤其需要既通曉文化產業內容、又具有自主創作能力的本土人才,既懂產品研發又懂藝術創作的實用專業人才,以及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高層次文化領軍人才,而現有的人才儲備遠遠不夠;二是缺乏文化經營人才。文化經營人才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領軍人物,他們的數量和質量決定了文化產業發展的規模和質量。我市的文化經營人才屈指可數。

三、發展我市文化產業的建議

黨的xx大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羣建設,培育文化產業骨幹企業和戰略投資者,繁榮文化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這為文化產業發展指明瞭方向。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是城市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標誌,是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文化對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促進作用顯而易見,可以説,沒有文化的發展繁榮,就難以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社會全面進步。因此,針對存在的問題,就進一步促進我市的文化產業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1、確立文化產業的支柱地位

世界各國的發展實踐表明:人均gdp達到1000美元,即進入到文化消費的快速啟動階段;人均gdp超過3000美元,即進入文化消費的快速增長階段。,合肥人均gdp達到3853美元;,合肥人均gdp已超過5000美元,這預示着合肥文化消費的快速增長階段已經到來,文化產業進入到一個新的發展戰略期。因此,我們應該進一步解放思想,用大的氣魄,把文化產業的發展作為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戰略舉措來抓,把文化產業作為支柱性、戰略性產業加以推動,確立文化產業在全市的支柱產業地位,力爭到XX年把文化產業發展成為增加值佔全市gdp8%以上的支柱產業,成為經濟結構優化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2、設立專門機構,推動產業發展

文化產業的發展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項系統工程。現有的工作機構已經適應不了產業發展的需求,尤其是協調不了各種關係,必須建立健全新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建議成立合肥市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宣傳、文廣、財政、規劃、國土等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可參照蕪湖的經驗,定期召開協調會和企業家座談會,協調重點項目的推進落實,聽取意見,改善投資及政策環境。在政府職能部門設立文化產業辦公室,具有獨立的人員編制和財政專項經費,具體實施和落實文化產業發展的各項工作,行使政府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日常協調推進和統一調控、監管職能。

3、修訂完善規劃,紮實有力推進

我市的文化產業規劃目前還停留在行業規劃和部門規劃層面,缺乏權威性、持久性和可操作性,需要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建議在xx規劃制定中,將文化產業真正放到支柱產業的戰略地位,作為全市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現代化濱湖大城市總體規劃,統籌考慮、合理佈局,提升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的層次。同時,強化規劃的貫徹力度,由市委、市政府來推動落實,用規委會、土委會的工作力度來大力扶持文化產業的發展。

4、培育龍頭骨幹,做大做強文化企業

文化產業要成為支柱產業,既要有鋪天蓋地的中小企業,又要有頂天立地的大企業。建議政府對我市各類文化企業有重點、有階段、有針對的扶持。一是對特色鮮明、實力較強、成長性較好的文化企業如“櫻藝緣”動漫、綜藝、“音谷”(與中科院聲學所合作)等科技含量高,有較長產業鏈,能夠形成企業集羣的好項目,通過出台土地、税收、規劃、金融等相關優惠政策,進行重點培育和扶持,將其打造為上市公司,按現代企業制度及股份制方式運作,形成一批有實力、有影響的文化企業;二是對一些由於歷史原因造成體制不順、競爭乏力的文化企事業單位,進行必要的經營體制改革。例如三個專業演出團體,如果還在“國”號概念上兜圈是走不出困境的,必須轉變思想和機制,通過產權交易、共同投資、公司化運作等形式,掛大靠強,實施重組,實現新生,及至做活做強。

5、實施大項目戰略,發揮項目帶動作用

強化項目帶動,發揮大項目的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一是藉助外力,積極引進境內外戰略投資者。特別要吸引具有雄厚資金、經營策略和營銷人才優勢的外來文化投資企業落户合肥,有重點地打造象蕪湖方特這樣的產業航空母艦;二是確定重大項目,實施定向招商。結合老城區改造,將桐城路打造成文化戲曲休閒一條街;將具有一定歷史價值和文化底藴的類似於“合鋼”這樣的老企業,其所閒置的部分廠房,可以作為合肥早期工業文明遺址保留下來,並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的文化產業開發,改造成為具有文化、藝術特色的創意產業集聚區,等等。可採取政府先投入,做大做強後,再退出方式,如無錫尚德公司那樣,政府投入的資金可以逐步退出。這部分資金可以循環使用,支持新的企業發展。通過大項目的實施,既能做大做強文化產業,也能帶動周邊傳統餐飲業、商業、旅遊業的繁榮,形成文化搭台,多方唱戲,各方共贏局面。我市應抓住XX年舉辦全國體育大會的契機,有力帶動文化產業的大發展。

6、設立專項基金,成立文化產業投資公司

設立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使其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以股權投資的方式參與骨幹文化企業的組建和發展。儘快組建文化產業投資公司,像城建投資公司那樣對基金進行管理和運作。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可多渠道籌措,一是幫助骨幹企業儘快上市融資;二是大項目、大工程可通過發行企業債券融資;三是可以廣泛動員社會資本投資於文化產業;四是可以通過財政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項目補貼、貸款貼息、獎勵、融資擔保等方式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同時,加大對文化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引導各類風險投資機構進入文化產業領域。成立文化產業風險投資公司、小額貸款擔保公司以及風險擔保公司,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採取政府引導、資本運作、扶優扶強的模式,進一步優化文化產業投資結構,解決文化企業融資難問題。

7、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體系

目前我市的文化產業政策體系還不完善,沒有出台專門的、具體的文化產業政策。而外地許多城市已走在我市的前面,例如,蕪湖市從起,市財政每年預算安排不少於1000萬元動漫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專門用於對動漫產業的獎勵。建議市政府吸納各地經驗並結合我市實際,儘快研究制定較為系統、操作性強、細化的文化產業發展政策。例如比照高新企業進行税費減免;享受比工業用地更優惠的土地使用政策;在信貸融資、資產處置方面按股份制和上市公司進行資本運作;在人才問題上構建合理的引進、培養、使用和獎勵機制;建立我市文化產業統計指標體系,在知識產權保護和文化產品審批權限等方面參照先發地區做法等。

調研組認為,合肥的文化產業發展已進入機不可失、時不我待的機遇期,我市應像抓工業立市那樣抓文化產業,像合肥大建設那樣,狠抓文化產業的大發展,一定會有力助推我市經濟發展,也必將有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對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有着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新田縣富硒產業發展情況調研報告產業發展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硒,是一種非金屬微量元素,人體適量補充,可有效提高肌體免疫能力,被譽為“生命之火”、“抗癌之王”、“心臟守護神”,世界衞生組織確定為繼碘、鋅之後的第三大營養元素。20**年在新田發現土壤富含硒元素,縣委、縣政府按照“打硒鍶品牌、走高端之路、建養生之地”的戰略,搶抓機遇,順勢而為,積極推動硒產業縱深發展。市統計局產業課題組深入xx縣開展專門調研,採取多層次座談、實地考察等方式瞭解富硒產業發展現狀和困難,探求發展對策,形成此調研報告。

一、發展現狀

xx縣轄7鎮12鄉,總人口42.36萬人,總面積1022.4平方公里,是國家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XX年下半年至XX年初,湖南省地質調查院對全縣998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進行地球化學抽查中發現,土壤中富含硒資源,其中硒含量適量指標430平方公里、含量豐富指標面積565 平方公里,這是繼湖北恩施、江西豐城等地後,又一稀有的富硒土壤集中區。xx縣委、政府敏鋭捕捉這一重大發現藴含的新機遇,提出“打硒鍶品牌、走高端之路、建養生之地”的發展思路,積極引導和推動全縣富硒的研究、開發和產業佈局,富硒產業發展穩步推進,並取得初步成效,成為了中國硒資源開發協作組織成員,被省全民補硒工程項目辦公室授予“原生態富硒食品基地縣”,被省地物理地球化學勘查院確定為“富硒土壤開發利用研究基地”,新田富硒高蛋白大豆被第十四屆國際人與動物微量元素大會確定為唯一指定大豆用品。

(一)強力推動,長遠規劃。一是明確發展戰略。縣委、縣政府及時成立了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長的縣原生態富硒有機農產品開發工作領導小組及富硒產業發展辦公室,提出了“打硒鍶品牌、走高端之路、建養生之地”的思路,制定和出台了《xx縣原生態富硒有機農產品開發實施意見》,明確發展思路、目標和重點,舉全縣之力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二是加強科學論證。縣委、政府及相關部門多次邀請中國地質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湖南農大、華南農大、湖南省地質調查院等單位進行實地檢測、考證,科學測量硒土含量、分佈,對發展富硒產品、產業和項目進行科學論證。三是編制長遠規劃。在外出學習江西豐城、湖北恩施、陝西紫陽等地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地區域分佈、產業經濟等特點,委託農業部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了《xx縣富硒產業發展(XX-2020 年)》,為深度開發和高效利用硒資源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規劃。

(二)多面支持,整合資源。一是政策扶持。政府出台了富硒產業招商引資優惠、信貸支持、市場流通等多項政策,聚焦富硒產業,加大基地、企業和品牌的扶持力度。如對連片生產100畝以上的富硒有機農產品基地、300畝以上的富硒產業園區和富硒產業開發企業納入政府支持項目,對企業自主申報有機食品並通過國家、省級認證的分別獎補3萬元、2萬元,對獲得國家地理標誌、省級名牌、和國家級農產品品牌的,每個獎補5萬元。二是部門合力。大力扶持富硒產業既是各級各部門的共識,也成為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實際行動。如富硒產業辦公室負責日常開發和基地建設,財政部門負責協調落實富硒產業開發獎補資金,農業、畜牧、林業、水利等部門負責技術指導和麪上種養基地建設,工商、質監等部門負責質量監管等。三是資金傾斜。縣財政自XX年起,每年安排 200萬元以上的專項資金,重點用於資源調查、宣傳策劃、技術研究、專利申請和集體商標、證明商標、地理標誌認證以及富硒農產品開發的以獎代補,其工作經費由財政據實列支。整合農業綜合開發、科技、國土、水利、一事一議等涉農資金3000萬元,重點向富硒產業基地傾斜,建立以政府投入、信貸支持、企業自籌的多渠道、多層次富硒產業建設投入體系。

(三)興建基地,企業帶動。一是拓建產業基地。按照規模化生產、一體化經營和社會化服務等現代農業生產條件,初步建成了水稻、大豆、蔬菜、烤煙、鵝鴨、辣椒、藥材、果品、食用菌、特色畜禽(黑豬、野豬、竹鼠、黑豚)十大類基地。如年產蔬菜2400多噸的蓮花鄉蔬菜基地、陶嶺辣椒基地等。二是開展專業合作。積極推行“公司+基地+農户”等產業模式,成立了新田回香大豆專業合作社、生態原土雞專業養殖合作社、利鑫兔業養殖專業合作社、石羊醋水豆腐生產專業合作社、宏旺菌業開發專業合作社等共81家,引領和帶動2.18萬農户種養增收,擴大富硒產品生產線。三是有效土地流轉。成立了xx縣農村土地流轉工作領導小組、xx縣信達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信託有限公司。不斷創新方法,積極探索土地流轉的新機制,在蓮花鄉開展農村土地信託流轉試點,公司信託流轉水田面積達537畝,用於蔬菜生產核心基地建設。四是突出園區帶動。成立了富硒農產品加工園建設指揮部,引進擬投資5億元開發富硒農產品的泛藍集團落户,集聚了湖南鴻昌富硒食品實業開發有限公司、新田壹加壹農業開發公司、鑫隆鴨業有限公司等富硒加工企業,初步形成產業開發集聚與規模。

(四)多元開發,產品暢銷。目前,全縣富硒加工企業依託基地,強化產品加工和深度開發,富硒十大支柱產業其產值佔全縣農業總產值的60%左右,發展來勢較好,已成功開發富硒大豆、富硒大米、富硒蔬菜、富硒雲耳、富硒鵝熟食、富硒雞等多類別、多層次產品。富硒高蛋白大豆、“馨秀峯”牌蔬菜、“豆家旺”牌豆製品、鑫隆牌白條鴨、金波湖牌鵝熟食產品等各暢銷省內外多個城市和遠銷粵、港、澳,特別是“馨秀峯”牌蔬菜以高於本地同類品種4-6倍的價格銷在新加坡大受歡迎。利達工貿、鑫隆公司產品標識均獲湖南省著名商標,秀峯蔬菜、虹圖牧業等產品獲農業部無公害產品證書、有機證書,南有新菌業產品獲有機食品證書,富硒王益壽雞榮獲華第五屆中國(湖南)山鄉美食文化大賽最佳營養養生湘菜獎。

(五)廣泛宣傳,提升影響。以xx縣原生態富硒土壤新聞發佈會為富硒宣傳大戰序幕,開展了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多級平台宣傳,豐富了畫冊、影視專題片、超市上櫃等宣傳形式,組織參展長沙年貨購物節、中國(湖南)美食大賽、中國穀物食品博覽、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省市農博會多方位宣傳,通過舉辦 “富硒之鄉——南有新田”全國超級卡車大賽等,融合富硒產品、美食、養生、文化立體宣傳,開展以嶺南文化為背景的文學創作、攝影等文化宣傳,不斷提升新田富“硒”的知名度。如今,硒傳説、硒文化在新田婦孺皆知、眾口相傳,硒產品也走出永州、邁出國門。

二、存在的困難與問題

相對於湖北恩施、江西豐城、陝西紫陽、貴州開陽等富硒地區和湖南桃源硒產品加工區,新田的富硒產業開發起步較晚,也面臨着發展過程的一些困難與問題。

一是開發較晚,辨識度不高。湖北恩施1966年發現世界上最大、富集程度最高的硒礦牀,1987年正式開發,形成了富硒茶等十大產業,富硒產業年產值20多億元,擁有“中國第一高硒區”、“中國硒都”之美譽;江西豐城於XX年發現富硒,致力於打造“中國生態硒谷”,成為富硒發展快、產業化程度高的地區;貴州xx縣75%以上的土壤富含硒元素,素有“金色開陽?富硒之鄉”之美,富硒大米等走俏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面對其他地區較為成熟的發展思路、富硒產業和產品,新田富硒發現得晚,因而產業開發時間上遲了一步,反映為地域性知名度不高、品牌影響力不夠、企業規模不大、產品知名度不高,在全國性市場缺乏明顯的辨識標誌和一定的市場認可度。

二是產品層級偏低,營銷手段單一。從現有產品體系看,富硒開發處於起步階段,大部分為種養類產品,如大豆、菌類、蔬菜、雞、鴨、蛋等,缺乏深加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產品,利潤也比較低。除了一些鴨、雞、兔等加工產品外,大量地以原產品方式外銷,如大豆合作社年收購大豆500萬斤,直接以原料出售的300萬斤以上,而在加工、提煉豆腐類產品上也只有油豆腐之類產品,沒有豆奶或其他更高級的產品線;蔬菜也全部拉往深圳貼牌後售往香港、新加坡等地,上市價格相差3倍左右。企業、基地在營銷方式、開闢銷售渠道上,缺乏主動性、有影響、有創意的市場性方法措施,很大程度地依靠政府的鼓與呼。

三是加工能力不強,帶動力弱。當前,全縣從事富硒加工產品的企業數量少、規模不大、整體實力不強,高精產品開發不足、盈利能力較低,特色品牌不多、影響力有限,開發帶動力弱。XX年全縣農副產品加工業財税收入為0.157億元,對全縣財税收入的貢獻率僅為2.8%。省級龍頭企業僅有2家,缺乏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龍頭企業和一些在市場上叫得響的本地特色品牌,在帶動基地建設、農户參與方面顯得力量不夠。

四是缺失標準,濫用存隱憂。自從宣告土壤含硒元素,彷彿是“忽如一夜春風來”,一些基地、農户、開發商認為種的、養的都是富硒產品,不經檢測一窩蜂地在農產品貼上富硒標籤,吸引消費者眼球。由於缺乏一套檢測標準和權威的檢測機構,“富硒是個筐,什麼都往裏面裝”、“想貼就貼”成為富硒產業長期發展的隱憂。

三、前景分析

開發稀有資源,大力發展富硒產業,這既是xx縣發展區域經濟的需要,又是對人類健康的責任和貢獻,其前景明朗,也將大有可為。

(一)硒元素功能獨特,補硒為人們所追捧。國內外多年科學研究和實踐表明,硒具備提高人體免疫能力、預防癌變、抗氧化、提高基礎代謝率、促進生殖、抗高血壓等多種作用,被稱為“生命之火”、“抗癌之王”、“心臟守護神”,世界衞生組織確定為繼碘、鋅之後的第三大營養元素。缺硒將直接導致40多種疾病的發生,如癌症、心血管病、肝病、白內障、胰臟疾病、糖尿病,以及生殖系統疾病、兒童發育不良和營養阻滯等。我國15個省區通過長期補硒預完全控制了克山病、大骨節病的流行;中國醫學科學院補硒研究表明,結果肝癌發病率由52.84/10萬降為33.05/10萬,湖北省xx市,腫瘤發病率居全省最低水平,消化系統腫瘤為全國最低發生率;美國補硒預防腫瘤的干預試驗證明,通過補硒使肺癌發病率降低40%、直腸癌降低58%、前列腺癌降低63%。硒的重要性越來越為人們所熟知,補硒行動在全球範圍內相繼展開,美國、芬蘭、日本等國掀起全民補硒熱潮,國內富硒產品熱銷且價位不斷走高,反映出補硒效果為人們認同。

(二)缺硒區域廣泛,硒產品市場潛力巨大。硒在地殼中含量僅為1億分之一,且分佈極不均勻,全球有42個國家、地區缺硒。我國更是一個缺硒大國,據《地方疾病與環境因素圖集》顯示,72%的地區約7億人生活在處於缺硒和低硒生態環境,華北、東北、西北等大中城市都屬於缺硒地區,東南沿海是我國富硒地區,也只有0.10mg/kg,是聯合國衞生組織規定的最低限。全國1094個縣市(約佔全國一半)的土壤樣品硒含量結果顯示:只有1/3的縣達到國際公佈的正常臨界值,2/3的縣屬缺硒地區,嚴重缺硒地區佔29%。隨着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營養保健意識日益增強,要求食品不僅要“吃得安全” 還要“吃出健康”。近年來,恩施、豐城等地的富硒米、富硒茶、富硒大蒜、富硒蔬菜等多種產品走俏市場,富硒產業成為當地支柱產業,是最具特色、最具發展潛力、市場前景廣闊、經濟效益良好的產業。

(三)新田富硒開發條件成熟,硒產業強縣富民。一是資源珍貴稀有易開發。與國內其他富硒地區比,xx縣富硒資源有五大顯著特點:1、面積大。全縣硒含量適量指標(≥0.2mg/kg)面積達430平方公里,含量豐富指標≥0.4mg/kg)面積達565平方公里,分別佔全縣總面積的 43.23%、56.77%。富硒總面積超過江西豐城,分佈比例在已知富硒地區位居前列。2、硒含量穩定適度。富硒地層較厚,硒含量穩定適度,土壤中硒含量0.4 mg/ kg最適宜富硒作物種植,且來源穩定。3、無污染。新田土壤中無伴生重金屬礦,是少有的“潔淨”土壤,同時伴生鍶、鋅等有益元素,非常適合開發天然、無污染的富硒有機農產品。4、品質好。新田地處南嶺北麓,氣候温和、年日照1713小時,無霜期228天,是全省“四大温室縣”之一,主要富硒農產品鮮、脆、香,硒含量適中,如新田大豆蛋白質含量高達49.12%、硒含量在0.16 mg/kg左右,鬍鬚雞硒含量0.085-0.12 mg/kg,大米硒含量0.172 mg/kg,雞蛋硒含量0.5 mg/kg。5、易吸收。新田土壤成土母質主要有砂巖、石灰巖、鈣質頁巖等,土質為多為粘壤土,ph值在5.5-8.5之間,土壤中硒的補充持續性強,易於作物吸收。二是開發氛圍濃厚。xx縣委、政府敏鋭地把握了發展機遇,在富硒產業在做大文章、下硬功夫,高起點謀劃、高效率推進,發展戰略清晰,全縣上下已形成共識。廣大企業主高度認可富硒產品,積極投身產業開發,為富硒產業發展獻計獻策。有效匯聚各方力量,加強富硒產業培育,把資源優勢轉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全縣人民心齊勁足。三是帶動全民致富。富硒產品大部分集中在種、養殖業,加工業也是農產品密切相關,富硒產業是農户、基地、企業的廣泛參與構成的全產業鏈條,在生產、加工環節上需要更充足的土地、更多的勞動力,因而也是催進就業、帶動全民增收的事業,有着極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將為新田自我脱貧探索出新的道路。

四、發展建議

發展新田富硒產業,應進一步在培植主導產業、推進規模開發、打造品牌優勢、優化發展環境上下功夫,大打“富硒牌”,把新田富硒產業做成特色產業和富民事業。

(一)培植主導產業。聚集各種力量和資源,依基地做產業、借土地生財源,發展一批規模優勢突出、功能定位清晰、集聚效應明顯、輻射帶動力強、財税貢獻率高的主導產業,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增強整體實力。一是抓大放小。規劃鎮、村或區域邊片的產業佈局上,抓大放小,不求全、而求大,不開“百貨鋪”、而做“專營店”。可借鑑陝西紫陽打造茶葉基地時捨棄“一村一品”、“一家一業”而採用“一鎮一品”的做法,提升開發規模水平,為產業壯大建立基礎。紫陽富硒茶業轉型後銷售額在億元以上,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二是扶強做優。堅持“因地適宜、集中連片、節約用地、突出重點、分步推進”的產業發展原則,在規劃水稻、煙葉、大豆、蔬菜、油茶、肉雞、草鵝、肉牛、特色家禽等重點富硒產業時,當前,優先發展基礎條件好、生產優勢明顯、提升空間較大的五大產業:1、大豆產業。新田富硒大豆種植條件已初具規模,種植農户比較效益高,豆類製品易貯易管也有利於深加工,可在山地種植也符合新田耕地少的實情。如能達到8萬畝左右面積,產量將近1.6萬噸規模,成為原產值過億元的支柱產業。2、蔬菜產業。以新田蓮花鄉外銷型基地為龍頭,借鑑或複製其較為成熟的發展模式,引導和擴大蔬菜種植面積,打造優質出口基地。按新田蓮花鄉外銷型基地3千多畝面積、產值7千萬測算,可很快打造成過億元的產業,而每畝田的效益是一般種植的3-5 倍,人均增收3倍左右。同時,也可創匯。3、水稻產業。發展優質水稻種植業,加工、包裝富硒大米,可以成為銷售廣東等地湖南大米新品牌,還可成為穩定的優質大米出口基地。目前豐城等地富硒大米價格,在基地、市場分別是普通米的3-5倍,部分高檔系列達到20元每斤。新田現常有水稻面積 28萬畝,是可建成的穩定型富硒大米供應基地。進一步推廣無害、生態種植技術,開發優質高檔米,增長潛力較大。4、煙葉產業。在現有的基礎上,發展低焦油、低自由質、富硒烤煙型基地,提供新的煙葉品種,也是財税增長的另一突破口。5、辣椒產業。以陶嶺鄉為依託,充分利用荒山閒置資源開發擴大陶嶺辣椒基地,如對仁崗村等周邊荒山整合、綜合開發利用。發展辣椒旅遊業,把有名的“勞務之鄉”打造成知名的“辣椒之鄉”。

(二)推進規模開發。生產沒有規模,就沒有充足的原料保障;產品沒有規模,市場沒有辨識度;產業沒有規模,就沒有市場競爭中的話語權。新田富硒產業發展要以規模經營來謀得市場主動權。一是擴大基地。完善以政府資金引導、社會資金投入為主、當地農户入股的多元投入機制,加強產業基地道路交通、水利灌溉等基礎設施建設,攻克土地流轉等難點,推進土地有序、增效流轉,實現基礎科學化、規模化佈局,確保建設一片、成功一片。基地的規模化經營,是產業化發展的前提,是產業做大的基礎,能確保原料有供應、加工有貨拉,避免一些地方在發展產業上出現的有名氣而無實物、有實物不夠物流的小、散、亂的現象。二是壯大加工業。富硒加工企業是富硒產業發展的主力軍、重要驅動力和財税貢獻者。把加工業的發展作為富硒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積極培育一批富硒產品開發企業、龍頭企業,形成較大規模的生產能力,激發產業開發的帶動力,發揮其在產品成為商品、基地對接市場轉換過程的積極作用,構建財税增長源。一方面,繼續對本地現有基礎良好、有發展後勁的優勢企業,在資金、項目等方面進行重點扶持,“扶上馬、送一程”,支持其在產品上深度開發和市場開拓,幫助發展壯大形成規模。合併、聯合境內同類型或關聯性強的企業,形成本地優質企業羣,提升產業開發的科研、資金等實力。另一方面,精心包裝優勢項目,引進科研能力強、市場佔有率高、資金實力雄厚的戰略投資者,辦大企業、好企業,為富硒產業找對“婆家”,獲得富硒產業做大做強的的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三是開發新產品。富硒產品要從低層次向高層次轉變,由單一品種向多類型豐富、原材料經銷向深加工產品延伸,形成高附加值、高識別度的系列深加工產品,以產品為拳頭打造核心競爭力。

(三)實施品牌戰略。堅持高端開發路線,實施地域品牌、企業品牌、商品品牌“三位一體”的品牌發展戰略,大動作、高密度地提高品牌影響力,真正實現“以硒為貴”、大有“硒”望。一是富硒地域品牌。統籌策劃、包裝,多部門多單位聯動,整體推動“富硒之縣、南有新田”的品牌影響,在更大範圍內提高地域品牌識別度,在富硒開發上形成整體效應,打造新田的“金色名片”。如制定印有新田樣或式樣的標籤標識,統一張貼境內的富硒產品包裝的顯著位置,以縣域名義冠名大型活動等。二是企業品牌。培植和做強企業主體,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成為某一行業的排頭兵或引領者,打造一批上規模、上檔次、有影響力的富硒龍頭企業集羣,放大企業“富硒光環”。相關部門加大支持企業爭創國家、省級著名商標、馳名商標的力度,積極牽線搭橋。品牌初建階段,也可聯合知名企業進行共同開發、貼牌生產,實現借船出海,提高企業的辨識度和知名度。三是產品品牌。支持企業自主創新深度開發,或聯合科研機構做大做強,打造一批特色鮮明、科技含量高、叫得響的拳頭產品,成長為市場“盈利容器”。鼓勵和支持企業專利、地理標誌性產品申請,同時加強市場保護。在推進品牌發展戰略上,一要進行與其他富硒地區的深入比較研究,凸顯自我特色。二要制定富硒技術標準和標籤使用規範。凡是未經檢測的,一律不得使用硒標籤;凡是含量不合格達不到要求的,一律不得以富硒產品出售。對影響富硒發展戰略的行為要堅決制止,對紀錄不良企業或開發商,堅決限制資格,促進長遠開發。三要建立起可追溯的質量控制體系,實現從田間到餐桌的綠色、安全、環保。

(四)優化發展環境。一是開展全民創業,增強活力。制定和出台全民發展富硒產業的政策和激勵措施,激發資本、人力等活力投身富硒產業開發,特別是要調動廣大農户的富硒開發的積極性,主動搞好土地流轉、承包、出租,實現在農業“第一車間”就業,實現增產增收,把富硒產業發展成富民事業。二是多形式宣傳,擴大影響力。利用各種新聞媒體、富硒產品網站等開展“認識硒價值、發展硒產品、促進人健康”等知識型宣傳,廣闢“認硒之路”。利用貿易洽談會、農博會、產品推介會和富硒產品上專櫃等方式,全力推廣新田富硒系列產品,升級消費。結合孝文化、長壽文化、南嶺文化、食文化等,開展硒文化宣傳,如舉辦全硒宴、長壽之鄉旅行等多種主題活動,彰顯硒文化魅力。加強與恩施等地合作,共同策劃大型宣傳活動,實現抱團發展。三是嚴格保護環境,增強生命力。儘快成立專門富硒檢測中心,加強各種產品的硒元素檢測。職能部門加強環境監測,動態掌握硒元素變化及其他金屬含量情況,嚴防金屬等污染。提倡農户科學使用化肥等技術,保持土壤的原生態。

(五)打造特色經濟。新田是全省唯一的富硒縣,這不僅是xx縣的優質自然資源,也是全市、全省重要的可開發資源和特色資源。依靠新田一己之力來推動基地建設、科研開發、項目包裝、品牌打造等,不僅速度上較慢,也較難以在短時間內形成起富硒產業發展的規模和優勢。建議搭建市級以上平台,更高層級設計新田富硒產業發展規劃,在政策、項目、資金、科技等方面整合力量多面扶植,優化國土、扶貧、農業、畜牧、水利等開發資源定向支持,多級聯動,集中精力把新田富硒產業打造省市級的特色產業,推動特色縣域經濟發展。

標籤: 調研 產業 報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jfww.com/baogao/diaoyan/8n4mmn.html
專題